首页 > 文章中心 > 气候变化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气候变化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气候变化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气候变化与水土流失的关系范文第1篇

摘要:自然地理环境又称自然地理系统,是由气候、土壤、植被、地貌、水文等要素组成的。土壤等组成的一个整体,这些要素并非简单地汇集在一起,或偶然地在空间上结合起来,而是在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中形成一个特殊的自然综合体或自然地理系统。各自然地理要素也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在发展变化,但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深入,自然地理环境不断地被改变,在发生变化,气候的变化,地貌的改变,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土壤的流失污染等。

关键词:气候;大气污染;臭氧层;地貌;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物种灭绝;森林破环;水污染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社会人口的不断增加,人类对物质的要求越来越不能得到满足,于是人类开始不断的对自然地理环境进行改造,开垦荒地,砍伐树木。开垦矿藏,自然地理环境也因此而不断的随着人类的开发掠夺而发生相应的改变。

1 人为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以人为因素对大气的影响为例。

1.1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有两方面:大量燃烧煤炭、天然气等产生大量温室气体;肆意砍伐原始森林,使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

大气层和地表这一系统就如同一个巨大的“玻璃温室”,使地表始终维持着一定的温度,产生了适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环境。在这一系统中,大气既能让太阳辐射透过而达到地面,同时又能阻止地面辐射的散失,我们把大气对地面的这种保护作用称为大气的温室效应。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它们可以让太阳短波辐射自由通过,同时又能吸收地表发出的长波辐射。这些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氯氟化碳、臭氧、氮的氧化物和水蒸气等,其中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碳。近百年来全球的气候正在逐渐变暖,与之同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的含量也在急剧地增加。许多科学家都认为,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所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可能是全球变暖的基本原因。

排放温室气体的人类活动包括:所有的化石能源燃烧活动排放二氧化碳。在化石能源中,煤含碳量最高,石油次之,天然气较低;化石能源开采过程中的煤炭瓦斯、天然气泄漏排放二氧化碳和甲烷;水泥、石灰、化工等工业生产过程排放二氧化碳;水稻田、牛羊等反刍动物消化过程排放甲烷;土地利用变化减少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废弃物排放甲烷和氧化亚氮。

1.2臭氧层的破坏

南极臭氧空洞的出现,使科学家开始关注臭氧层,与此同时科学家的目光也开始瞄向了工业突飞猛进的人类。最后的的结论证明氯和溴在平流层通过催化化学过程破坏臭氧是造成南极臭氧洞的根本原因。而这些物质都是人类生活中排放入大气的。

2 人为因素对地貌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工业,住宅用地的不断扩大,人地矛盾不断加剧。从而使人们开始考虑进一步的向地球要资源,进一步的不断开垦,扩张。大肆的开垦荒地,大肆的砍伐树木,使大量的山头变成了秃顶,使大量的森林变成了平地,是大量的草地变成了平地。但与此同时,水土流失也随之疯狂而来,使大量的肥沃土地随着雨水而流走。

3 人为因素对水文的影响。

人类对水体的污染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多,工业的不断进步与扩大,水成了工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必备资源,但与之而来的是水体污染的不断加深与恶化,以中国的水污染为例:

纵观水污染的发展至今水污染的主要类型有以下几点:(1)未经处理而排放的工业废水;(2)未经处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3)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农田污水;(4)堆放在河边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5)森林砍伐,水土流失;(6)过度开采,矿山污水。据环境部门监测,全国城镇每天至少有 1 亿吨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

4 人为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人为因素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由于人口迅猛增加,人类对地球影响的不断深入,大量的湿地被开垦,大量的森林被砍伐,生物的生存环境被严重的破坏和压缩,

除此之外,森林还是巨大的基因库,地球上约1000万个物种中,有200-400万种都生存于热带、亚热带森林中。在亚马逊河流域的仅0.08平方公里左右的取样地块上,就可以得到4.2万个昆虫种类,亚马逊热带雨林中每平方公里不同种类的植物达1200多种,地球上动植物的1/5都生长在这里。然而由于热带雨林的砍伐,那里每天都至少消失一个物种。

5 人为因素对土壤的影响

5.1 人为因素对土壤的污染

5.1.1 污水灌溉对土壤的污染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含有重金属、酚、氰化物等许多有毒有害的物质,如果污水没有经过必要的处理而直接用于农田灌溉,会污染土壤。

5.1.2 大气污染对土壤的污染

大气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是工业中排出的有毒废气,它的污染面大,会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它们通过沉降或降水进入土壤,造成污染。

5.1.3 化肥对土壤的污染

施用化肥固然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措施,但如果不合理的使用,同样也会引起土壤污染。

5.1.4 农药对土壤的影响

喷施于作物体上的农药,除一部分被植物吸收或逸入大气外,约有一半左右散落于农田,这一部分农药与直接施用于田间的农药 构成农田土壤中农药的基本来源。造成对土壤的污染。

5.1.5 固体废物对土壤的污染

工业废物和城市垃圾是土壤的固体污染物。随着固体废物越来越多,对土壤污染越来越严重。

6 结论

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这种变化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也给人们敲响了警钟。植被的破环,大气的污染,水体的污染,生物物种的消失,土壤的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的不断加深,无不与人类的活动密切相关,为了社会的和谐,自然的和谐,人类的活动应更加的去考虑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为自然人类的共存走一条可持续和谐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张家诚.中国气候总论[M].北京:气象出版社1988.378-401

[2]刘蔚.《辉煌历程中国保护臭氧层十年行》[N]。载《中国环境报》,。2001年9月13日

[3] 徐建华,胡建信,张剑波; 中国ODS的排放及其对温室效应的贡献 [J];中国环境科学; 2003年04期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第80页..《中国政府白皮书》[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0年版.

气候变化与水土流失的关系范文第2篇

【关键词】流域产输沙规律;气候因素;植被因素;地形因素;土壤因素;太行山区

1. 研究区基本概况

1.1 研究区地理位置与基本概况。 邢台市位于河北省南部,东经113°45ˊ至115° 50ˊ,北纬36°45ˊ至37°48ˊ之间。西靠太行山与山西接壤,东以卫运河为界与山东省毗邻。北与石家庄、衡水、南与邯郸市相连。本区地势西高东低,以京广线为界,西部为山区丘陵,东部为平原。西部山丘区面积3508Km2,约占全市总面积的28%,高程多在千米以下,平均坡度1/100左右,丘陵与平原间地形变化急剧,没有明显的缓冲地带。平原面积8911Km2,占全市总面积的72%。

1.2 流域降水特性分析。

(1)利用1956~2000年山区降雨量资料系列分析计算,邢台市西部山区多年平均降水量594.5mm。对年降雨量系列进行频率计算,频率曲线采用皮尔逊Ⅲ型曲线,频率计算采用适线法。对于变差系数Cv值的确定,在适线中,对系列中出现的特大特小值,一般不做处理,由于年降水量相对稳定。偏差系数Cs的取值一般用Cv/Cs值来反映。邢台市西部山区不同频率年降水量计算成果见表1。

(2)邢台市西部山区降水量年际变化很大,且常有连续几年降水量偏多或连续几年降水量偏少的现象。以历年年降水量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比值K来表示年际变化,西部山区各雨量站监测的年降雨量资料分析,各站极值比大都在4.0以上,其中,獐貘、侯家庄两个雨量站变化幅度最大,极值比分别为9.4和9.2。

(3)邢台市西部山区降水量具有年内非常集中的特点,全年降水量的80%左右集中在汛期(6~9月),而汛期降水又集中在在7、8月份,按多年平均计算,7、8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6~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8.3%。特别是一些大水年份,降雨更加集中。非汛期8个月期间的降水量仅占全年降水量的21.7%。

2. 水土流失影响因子分析

流域土壤侵蚀,主要受气候因素(降雨量、季节分配特点、降雨强度、降雨类型)和流域耕种管理因子(植被类型、覆盖度、作物耕作方式等)外,还受地形、地质和土壤因素和水土保持因素的影响。

2.1 气候因素。

2.1.1 所有的气候因子都从不同方面,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水土流失。大体上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直接的,如降水和风对土壤的破坏作用,一般来说,暴雨是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的直接动力;另一种是间接的,如降水、温度、日照等的变化对于植物的生长、植被类型、岩石风化、成土过程和土壤性质等的影响,进而间接影响水土流失发生和发展的过程。

2.1.2 在北方山区,影响水土流失的气象因子主要是降水。降水包括降雨和降雪,是气象因子与水土流失关系最密切的一个因子。充分的前期降雨是导致暴雨形成径流和严重冲刷的重要条件之一。这是因为充分的前期降雨已使土壤含水量增大,再遇到易于形成径流所致。如华北地区,汛期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降水量的高度集中,形成明显的干、湿季节。雨季土壤经常处于湿润状态,这就为强大暴雨的剧烈侵蚀活动打下了基础,也使得水土流失的季节相对集中。

2.1.3 目前,国内外提出的土壤侵蚀模型很多,其中由wischmeier和smith根据美国8 000多个实验小区土壤侵蚀资料分析,于1957年提出的通用土壤侵蚀方程应用最为广泛,它是建立在土壤侵蚀理论和大量实地观测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的一个经验模型,在我国也得到广泛应用,对于一年的降雨来说,降雨侵蚀力可采用经验公式为[3]:

式中:R为暴雨对土壤的侵蚀力;P为年降水量,mm;Pi为各月平均降水量,mm。

2.1.4 暴雨是造成严重水力侵蚀的主要气候因子。因为只有当单位时间内的降雨量达到一定强度,并超过土壤的渗透能力时,才会产生径流,而径流是水力侵蚀的动力;暴雨由于雨滴大,动能也大,雨滴的击溅侵蚀作用也强,因此少数强大的暴雨往往造成巨量的水土流失。一般说来,暴雨强度越大,水土流失量也越大。上述两个流域相邻,降雨强度、年降水量相似,降雨影响因子对于两个小流域也相近。

2.2 地形因子。

2.2.1 地形是影响水土流失的重要因子之一。地形的坡面大小、坡长、坡形、分水岭与谷底及河面的相对高程以及沟壑密度等对水土流失有很大影响。坡长因子,当其他条件相同时,水力侵蚀的强度是依据坡的长度来决定。坡面越长,汇聚的流量也越大,因而其侵蚀力就越强。坡面坡度是决定径流冲刷能力的基本因素之一。径流所具有的能量是径流的质量与流速的函数,而流速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径流深度与坡面坡度。

2.2.2 地形因子对土壤侵蚀过程的影响,一般用坡长因子(L)和坡度因子(S)的乘积表示,可用下式计算。

LS= L221 m×(65.41sin2α+4.56sinα+0.065) (2)

式中:L为开始发生径流的一点到坡度下降至泥沙开始沉积或径流进入水道,期间的长度,m;α为坡角,度;m为坡长指数,计算公式为:sinα>0.05时,m=0.5;sinα=0.05时,m=0.4;sinα=0.035时,m=0.3;sinα

2.2.3 根据地形因子分析计算,坡底流域L=468m,sina=0.0369,m=0.3,按公式(2)计算出地形因子为0.40;西台峪流域L=265m,sina=0.0342,m=0.3,计算出地形因子为0.31,坡底流域地形因子对土壤侵蚀力大于西台峪流域。

2.3 土壤因子。

(1)土壤可侵蚀因子反映了土壤对侵蚀敏感性,取决于土壤结构、粘粒含量、有机质含量等。土壤是侵蚀作用的主要对象,因此它的特性,尤其是透水性、抗蚀性、抗冲性对水土流失有很大影响。

(2)土壤可侵蚀因子也称土壤抗蚀度,是指土壤抵抗径流对它们的分散和悬浮的能力。其大小主要取决于土粒和水的亲和力。亲和力越大,土壤越容易分散悬浮,团粒结构也越容易受到破坏而解体,同时还引起土壤的透水性变小和土壤表层的泥泞。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径流速度很小,机械破坏力不大,也会由于悬移作用而发生侵蚀。土壤中比较稳固的团聚体的形成,既要求有一定数量的胶结物质,又要求这种物质一经胶结以后在水中就不再分散,或分散性很小、抗蚀性较大。腐殖质能够胶结土粒,形成较好的团聚体和土壤结构。由于腐殖质中吸收性复合体为不同阳离子所饱和,使土壤具有不同的分散性。

2.4 植被因素。

(1)通过对两个小流域土地利用情况调查,西台峪流域内农田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23.12%,而坡底流域的农田面积占总面积的7.67%,西台峪流域内农业开发程度较高。坡底流域内林地面积占总流域面积的24.04%,而西台峪流域内林地面积仅占总流域面积的7.50%。流域植被覆盖率按林地面积、天然草场、荒坡灌木丛和果园面积统计,则坡底流域植被覆盖率占流域面积的86.30%,西台峪的植被覆盖率占总流域面积的68.58%。如下表2为两个小流域植被及土地利用情况调查结果。

(2)根据1991~2005年泥沙监测资料,选择有代表性的降水过程和泥沙过程资料,对面雨量在不同范围的次降水产沙资料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在流域面雨量为10~50mm范围时,坡底流域平均产沙模数为4.39 t/Km2,西台峪则为44.30 t/Km2,平均产沙模数增大了10倍;在流域面雨量为50~100mm范围时,坡底流域平均产沙模数为6.19 t/Km2,西台峪则为76.98 t/Km2,平均产沙模数增大了12倍;在流域面雨量为100~150mm范围时,坡底流域平均产沙模数为28.92 t/Km2,西台峪则为406.76 t/Km2,平均产沙模数增大了14倍,侵蚀模数随降水量和雨强的增加而增加。

(3)通过对坡底、西台峪两个小面积实验站年输沙模数与年平均输沙率进行分析计算,坡底站流域输沙模数为504.39 t/(Km2·a),西台峪站为849.86 t/(Km2·a)。西台峪站输沙模数比坡底站高41%。坡底站多年平均含沙量1.268Kg/m3,西台峪则为3.686 Kg/m3,西台峪站多年平均含沙量是坡底站的3倍左右。

(4)通过计算还可以看出,流域植被对土壤侵蚀的影响主要与植被有关,但也和降雨强度和降雨历时及降水量有关。如1996年,该流域发生较大洪水,两站输沙模数相差很小,坡底站年输沙模数为5 870 t/(Km2·a),西台峪年输沙模数为5 250 t/(Km2·a),而且坡底流域大于西台峪,说明流域植被对土壤侵蚀的影响也是有一定限度的。一旦发生特大洪水,流域遭到山洪侵蚀,侵蚀模数是正常年份的几百倍,甚至上千倍。

3. 结语

(1)暴雨是造成严重水力侵蚀的主要气候因子,通过对坡底、西台峪两个小面积实验站年输沙模数与降雨侵蚀力相关分析,坡底小流域相关系数为0.84,西台峪为0.94。降雨侵蚀力反映该流域的降水量,降水季节分布和降水强度等综合指标,也是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动力。根据年侵蚀膜数与降水侵蚀力的相关关系,利用年、月降水量对流域年侵蚀膜数进行计算,适用于该区域无实测泥沙资料地区的水利工程设计中的沙量计算。

(2)流域植被对改变水量循环有密切关系,对天然降水量起水量再分配、调节、储蓄和改变水分循环系统的作用。同时也改变了径流的分配形式,不仅对调节水量起重要作用,对减少土壤侵蚀也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对不同降水范围情况调查分析,在不同流域内,随着次降水的流域面雨量增加,流域植被对水土流失的控制作用愈加明显。通过对不同时段降水量分析,两个流域次暴雨产沙模数相差很大,西台峪流域比坡底高10倍以上。说明流域植被不仅减少洪峰流量,延缓洪峰时间,增大对地下水的入渗量和入渗时间,而且减少地表径流对土壤的侵蚀也发挥重要作用。

(3)上述两个小流域在地形因子、土壤因子、气候因子等比较接近的情况下,流域植被就成为影响流域产沙的主要因子。植被覆盖率高的流域,土壤侵蚀量就少。根据15年泥沙系列资料计算,对两个小面积实验站年输沙模数进行分析计算,坡底站流域年输沙模数为504.39 t/(Km2·a),西台峪站为849.86 t/(Km2·a)。坡底站平均含沙量1.268Kg/m3,西台峪则为3.686 Kg/m3,坡底站流域植被覆盖率比西台峪高17.72%,植被对土壤侵蚀量控制减少345.47 t/(Km2·a)。搞好流域植被建设,是减少和减缓流域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 乔光建,张均铃,刘春广.流域植被对水质的影响分析[J].水资源保护,2004,20(4):28~30.

[2] 张钧玲,乔光建.山丘区塑料大棚集水、节水栽培技术[J].水资源保护,2008,24(2):92~94.

气候变化与水土流失的关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地理环境 整体性 高三复习

近几年江苏高考地理试卷中既考查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又突出考查能力的试题增多,高三复习内容多、时间紧、任务重,构建知识链有助于知识点的联系,节约时间。下面就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应用谈谈自己的做法,以此抛砖引玉。

一、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在自然环境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地球表面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大气、水、岩石、地貌、生物和土壤等要素,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等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彼此间发生密切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首先,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如:水文与地貌之间,地表水流发育,流水的侵蚀作用强烈,往往形成沟谷、冲积平原等地貌;地表水量短缺的干旱地区,往往是风沙较大,一般形成沙丘、戈壁等。而不同的地貌对水文的影响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如:平原上的河流流速较慢,河道较宽,有利于航运,但泥沙较多;处在高原、峡谷地带的河流,河流的流速较快,河水较清,因为落差较大,所以河流的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其次,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改变,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如赤道两侧低平地区,由于全年高温多雨,因而生长茂密的热带雨林,产生砖红壤,森林内生活着多种动物,但在某些热带雨林地区,由于人为的滥伐,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使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减弱,从而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并导致生态失调。

最后,地理环境中,一个区域环境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区域环境的变化。如厄尔尼诺发生时,南美洲沿岸荒漠地带暴雨成灾、洪水泛滥,社会经济遭受重大损失,而太平洋西岸赤道地区出现旱灾,亚洲、北美洲的北太平洋沿岸出现涝灾。

二、地理环境整体性组合落实到区域表现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在复习中要突破教材的局限,适当拓宽知识面,在思考问题时,有一定的铺垫,能触类旁通,思路灵活,做到举一反三,寻找同类地理事物的一般特点和规律。如西北地区:由“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灌溉农业”、“地下宝藏”和“主要交通路线”五部分组成,按照自然特征对农牧业和交通运输的影响进行分析。

以上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和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联系密切的环境、内部具有相对一致性,其中部分要素的变化,影响着整体,反之,整体也制约着部分要素的发展变化。

三、应用

1.分析自然景观特征,进而分析区域地理环境特征。

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一个地区,尽管地理事物和现象浩繁复杂,但总有最具代表性和起关键作用的主导因素和共同特征,抓住这一主导因素和区域特征,就能使教学提纲挈领,化繁为简,优化教学过程。例如:我国西北内陆地区, “气候干旱”应是本区最突出的区域特征,“深居内陆”是形成区域特征的主导因素。由于气候干旱,降水很少,这里的地表水贫乏,河流不发育,且多为内流河;由于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但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气候干旱还导致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人类在沙漠地区引水灌溉,改变水这个要素,就会使其他因素及整个地理环境发生变化,形成沙漠中的绿洲。

2.分析区域生态问题的原因(主要原因)。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原因,除涉及气候、水文、土壤、地貌、生物等自然原因外,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轮荒制的粗放耕作方式及露天采矿、无计划地建窑洞、修路等活动,也会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面积日益增加、水旱灾害增多、气候恶化等,从而使学生明确在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各要素的相互关系。

3.分析解决区域生态问题的措施。

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针对原因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从合理利用土地着手,以水土保持为中心,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因地制宜地安排农业生产,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

4.利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抓住人地关系这一主线,注意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有机融合,进行人口、城市、工业、农业的复习。

布鲁纳指出:“除非把一件件事情放进构造得好的模型里面,否则很快就会忘记。”因此,在区域地理教学中,注重各区域地理现象间的内在联系,建立整体的知识结构和网络,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是符合人的认识过程和思维规律的。人类在发展历程中,适应并改造地理环境,同时由于人类的不合理活动,破坏生态环境,使人类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因此在复习中,应紧紧抓住人地关系这一主线,尽量把自然地理内容和人文地理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构建起正确的区位分析思维模式,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

下面就以在农业区位的复习中为例,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应用。

一般情况下,农业区位特征要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分析。自然因素:气候、水源、土壤、地形;社会经济因素:市场需求、交通运输、劳动力、工业和城市的发展、科技、政策等。一方面影响因素实质是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作用,如: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亚、南亚、东南亚的季风区,重要一点得益于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的特点,其他地区相对分布较少。另一方面,体现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该地区从事水稻种植业,体现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协调一致。但由于东亚、南亚、东南亚人多地少,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如过量使用化肥、农药会导致土壤板结、肥力下降。

农业区位的思维模式同样适用人口、工业、城市与地理环境,探讨地理事物的存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紧密关系。

以上是我关于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在复习中的浅显认识,通过构建知识链,注重知识的联系,既节约时间,又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钢.高中地理学法指导.2002-2-27.

[2]党兴利.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中渗透人地关系思想.2010-11-21.

[3]潘玉君.地理环境整体性理论的初步探讨.地理科学,2001,(2).

气候变化与水土流失的关系范文第4篇

1 水土保持的重大意义

长期以来党和国家把水土保持工作作为我国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这足以证明它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水土保持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工程和一项宏伟的事业。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互为依托、密不可分、相得益彰。它是生态环境建设和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是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主要途径。水土保持能保护和培育水土资源,减少水旱灾害,它可有效调节地表径流和区域小气候,净化空气,防风固沙,减少沙尘暴等恶劣天气的发生。

水土保持的目的是改善人居环境,保障生物群落所依赖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以及保护水土植被资源永续利用保持水土资源和土地的生产潜力,是农业和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出路。水土保持可促进生态环境和农村经济朝着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正确认识和把握水土保持,防止水土流失,对于改善人民生活,提高土地质量,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以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

2 水土流失的危害性

2.1破坏土地资源,降低土壤肥力

水土流失严重破坏土地资源和地面完整,使其支离破碎,沟壑纵横,自然降水也不能被充分利用,导致土地退化,水源涵养能力和肥力降低,土壤沙化理化结构变坏,土地日益瘠薄,有效养分迅速减少,质地变粗,通气性变差,土壤蓄水保墒能力衰减,粮食产量低而且极不稳定,甚者绝产。土地生产力随着侵蚀程度的加快而降低,生产条件严重恶化,致使水源减少。

2.2生态环境恶化,生活质量降低

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粮田植被 草场遭到严重破坏,森林蓄积量聚减,地面覆盖率降低,径流改变方向,生态环境失调,遇到暴雨后,洪水肆虐,极易形成山体滑坡和泥石流,造成山洪涝等自然灾害,导致下游江河湖库泥沙淤积,加重洪涝灾害,致使当地农业生产条件严重损坏,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影响,群众的生活环境质量明显降低。

2.3水土流失使水资源平衡破坏

水土流失不仅破坏土壤本身,而且使土壤退化,草场沙化,生态环境失调,阻碍植被的恢复,直接影响了水资源的再分配。随着植被的破坏,截留降水、涵蓄水源、滞缓径流的功能便失去,使地表径流大幅增多,地下径流逐渐减少,由于二者之间的水量平衡关系被打破,造成土壤储水库容降低,形成土壤水分和作物需水量之间的关系改变,旱灾次数不仅增多,而且频率加快。

2.4水土流失导致山体滑坡

由于表层土壤,形成大量的泥沙下泄,而地表径流流入水库、江河,造成了下游河道淤积加重,沟渠江河河床抬高,水位随之上涨,水库蓄洪、防洪的能力被削弱,致使洪水渲泄不畅,水利工程的效益因此而降低,水库的使用寿命迅速减少。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水污染严重,江、河、湖、库淤积,增大了江河泛滥的威胁。一旦发生暴雨时,雨水来不及下渗,陡涨陡落,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将遭受严重损失。

3 加强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

3.1控制水土流失,恢复生态系

加大保护现有植被的力度,严禁毁林毁草开荒,努力增加植被覆盖率和光能利用率,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制定相关保护政策,减少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和破坏。调整产业结构,有效调节地表径流和区域小气候,防风固沙,降低风速,减少沙尘来源,提高环境质量,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涵养水源。建设优质高效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系统,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促使整个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保障生物群落所依赖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3.2加强水土保持,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不可替代的基础资源。没有水和土,就没有农业和人类。水土保持是实现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举措,是农业最根本的物质基础,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

肥沃的土地是人类永久的财富,防治土壤流失,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长期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要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发挥土地的生产潜力,以经济效益为中心,通过科学的综合治理,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水土资源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水土保持有利于保障农业稳产高产,增加植被、地表林草覆盖率和增强土壤有机质抗蚀力,涵养水源,构筑生态修复,发展生态农业,调节小气候,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的增收,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基础条件。

3.3水土保持可改善城市环境

气候变化与水土流失的关系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云南

中图分类号:S157.1 文献标识码:A

东川地处云南北部,E10。248′~103。19′,N25。47′~26。33′国土面积1858.79km2,属深、中切割的高中山峡谷地貌,山地面积占97.7%,河谷盆地占2.3%,金沙江的一级支流小江由南向北纵贯全境,将地形分割为东西2部分,东部为乌蒙山系,西部为拱王山系。境内最高海拔4344.1m,最低海拔695m,高差悬殊,地形陡峻。最晚至东汉以来,东川已开始了铜矿的生产。

1 水土流失的原因

水土流失是在陆地表面由外营力引起的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损失和破坏。地形地貌的形成是内营力和外营力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综合发展过程。内营力形成和改变地貌的形态,使地面隆起或下降,外营力的夷平作用剥离、搬运、堆积物质,不断的改变地表形态至达到其本身的稳定状态;地球上出现生物之后,为维持自身的生存发展,有意无意的对水土资源造成破坏,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1.1 内营力的作用

东川地处川滇经向构造带与华夏东北构造带的结合过渡部位,小江深大断裂带由北向南贯穿全境,其东支以西属康、滇地轴,在黄水箐以北属东川块状隆起,出露前震旦系昆阳地层,岩性为中等物等变质的碎屑及碳酸盐岩;黄水箐以南属昆明断阶,主要出露震旦系澄江组,灯影组地层及寒武系,二叠系地层,其显著特点是出露有中生代朱罗系陆相沉积。东支以东属滇、黔、川、鄂台拗,金牛厂西北属昭通断褶,主要出露前震旦系昆阳群,震旦系灯影组以及寒武系,二叠系地层。金牛厂以南属牛头山隆起,主要出露震旦系灯影组,寒武系、泥盆系、二叠系地层;河谷地普遍存在着第四纪沉积物。小江断裂带自形成以来,一直处于活跃状态,岩层在长期的构造运动中,致使不断破碎和变质、节理发育、风化不断,为水土流失提供了基础的物源条件。

根据地貌成因,东川地貌类型主要分为剥蚀构造山地、侵蚀构造山地、侵蚀堆积河谷等几种类型。其中剥蚀构造山地主要分布在流域分水岭附近,主要包括了单褶玻山、复褶皱山、向斜山、断块山等类型,其特点是地势比较平缓,分布着集中成片的耕地和荒草地;侵蚀构造山地主要特征表现为山体高大,山脊较狭窄,地势陡峻,高差较大,沟谷深切“V”形;侵蚀堆积河谷是山区耕地集中分布及村庄座落的主要地段,辖区内主要包括了断陷盆地、构造断陷盆地、基座阶地、洪积台地以及非河流形成的阶地。其主要分布于河流两岸,地形坡度较缓,在8°~15°之间,是人类活动聚集区。切割剧烈、山高坡陡的地貌格局,使得水土流失一旦发生,即会造成更大规模水土流失的发生,同时造成的危害也非同一般。

1.2 外营力的作用

所有外营力都是形成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不可或缺物质和条件,根据产生水土流失的外营力,可分为水力侵蚀、风力侵蚀、重力侵蚀和冻融侵蚀4种类型。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包含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地形、土壤、植被,人为因素包含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毁林开荒、过度垦殖等。

气候:冬春季节,受干燥强劲西风气流控制,夏秋季节受经常性潮湿的西南气流影响,造成辖区干湿季节分明,5~10月降雨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88%,其中6~8月占55%~60%。海拨1300m以下的山区及河谷区干旱少雨,多年平均降雨量688.1mm,最多的年份为844.4mm(1974年),最少年份为45l.9mm(1963年)。雨量最多年与少年相差392.5mm,相当于年平均降雨量的57%。年相对平均变率为11%。相关研究表明,在充分前期降雨之后,再遇强度大的暴雨也正是引起水土流失最为严酷的气象条件,而降雨雨强和雨型则是造成水土流失的决定性因素。东川降雨主要集中在6~8月,在初期5月经历了短历时的降水后,土壤含水量逐渐趋于饱和,之后的集中降雨的主要特点是点暴雨、夜雨比较集中,因此,在这个时段,也是水土流失比较突出的阶段,往往会因一场不大的降水导致水土流失极端灾害泥石流的发生。

1.3 土壤植被

东川土壤分共8级,根据土壤理化性状,1~3级地土壤理化性状较好,适宜农耕,是传统的农业种植区;4~6级地分布在中、高山地区,土壤多含砾石、卵石、粗砂,质地差、易受旱、涝,侵蚀重,是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地。

东川区由于高山峡谷特有的立体气候,植被种类多样,但小片分散,数量有限,且多属次生性植被。由于特殊的地质、地貌和气候条件,加上历史上大规摸的开矿和伐薪烧炭炼铜,以及长期以来为燃料、建筑伐木,以致森林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生态严重破坏,生态恶性循环。自然生态系统所形成的格局和各种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加之人为的过量不合理生产活动,如乱采乱挖、毁林、陡坡开荒致使农业生态坏境恶化。

2 水土流失的特点

水土流失面积大,分布范围广。2004年云南省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报告显示,东川水土流失面积1393.37km2,占土地总面积的74.47%,且水土流失分布广泛,从低海拔的干热河谷区到高山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强度大,侵蚀严重区比例高。东川处于小江流域,小江流域为金沙江流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小江集水面积仅为金沙江流域的17.1%,但其输沙量却占整个金沙江流域输沙量的68.5%,每年小江向金沙江的数砂量高达1900万m3,主要支流的多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在3000t/(km2·a)以上,侵蚀强度远高于土壤容许流失量。水土流失欠账突出,治理难度较大。历史上长期累积的不当行为在现在集中凸显,造成当前治理任务异常艰巨繁重。

3 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

面对沉重的历史负担和现实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日益矛盾的现实,为实现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针对东川水土流失的防治工作,结合多年来的水土流失防治经验,笔者认为,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重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3.1 完善水土保持法规体系,加大水土保持宣传力度

当前,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主要依靠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而上位法是一部比较宏观的大法,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加以细化。近年来,东川的水土保持配套法规的建设以全国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为契机,不断加强水土保持配套文件的制定,在上位法的框架内,结合东川的实际情况和多年执法经验,制定完成了关于水土保持行政审批、监督检查等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强调了各级各部门的监管职责,加大了联合执法力度,强化水土保持考核,提高了全社会共同参与水土保持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利用各种手段大力宣传水土保持方面的政策法规,广泛宣传发动全社会共同参与水土保持工作,让全社会关心、重视水土保持工作。

3.2 综合各类措施,有针对性的加大生态修复力度

实施以大流域为骨架、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广泛采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耕措施相结合的水土保持治理模式,在重点滑坡泥石流沟谷实施以拦挡护坡工程为主的工程措施,在流域上游采取封禁治理、植树造林等多种形式的生物措施,并实施以坡改梯为主的旨在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农耕条件的民生工程,大力推行等高耕作,与非等高耕作相比,等高耕作具有明显减轻水土流失和土壤养分流失的作用。有关研究表明,相比之下,水流失量减少了10.51%,土壤流失量减少了67.09%,土壤速效氨磷钾分别减少了67.34%、66.46%、66.73%,如让有机质减少了68.13%,因此,等高耕作是坡地防止水土流失的有效方法;在干热河谷地区改进土地整治技术路线,以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生产力为目标,加大解决土地灌溉用水问题,充分利用干热河谷的光热优势,建立高效的经济作物和经果林示范基地,不断提高土地单位产出,让25°以上陡坡地逐步退出农耕走上退耕还林序列,逐步减小陡坡地的水土流失量。坚持落实开发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加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措施督查落实,切实防范因人为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

3.3 加大造林力度,不断提升森林覆盖率

植被覆盖率的增加,能够有效的截流降雨、削弱溅蚀,促进渗透并抑制地表径流,减少土壤流失,调节土壤湿度,改善区域小气候等多种作用。结合东川干热河谷地区造林难的实际特点,东川林业生态修复根据不同立地条件采取不同种植方式对荒山荒坡加以绿化,在海拔1600m以上区域大力推广优质高效丰产核桃示范林建设,同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使传统的农耕用地在转变性质的同时增加当地人民的经济收入;在海拔1600m以下区域主要种植以新银合欢等耐旱树种,在泥石流河漫滩上种植美洲黒杨、美国山核桃等树种,在绿化荒滩的同时,实现林业经济的提升。

3.4 创新机制,推动全民参与共治水土流失

党的十召开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提上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点,加强对生态的保护和修复,建造一个天蓝水清的美丽中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共识。而东川这样一个特殊区域,对生态文明的建设,对水土流失的治理,历来都是各届政府的首要任务。在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上,不但要求水土保持委员会的各成员单位要尽职履责,同时还需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水土流失的治理,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和个人承包荒山荒坡种植经济林木,实行有偿治理;加强对领导干部绿色责任审计,用“绿色GDP”来完善绩效评价机制,重点考核任期内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绿化目标任务、义务植树、退耕还林等完成情况,从上至下营造了一个共治水土流失的良好氛围。

4 结语

长期以来,地处长江上游的东川不遗余力地为国家、民族发展壮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面对如今的困境之下,通过不断的总结摸索,探寻出了一条可行的水土流失防治之路,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除此之外,在水土保持科技措施的应用和推广、水土保持治理人才培养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但在严峻的现实面前,还需要不断研究、掌握、运用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进一步加大防治力度,这样才能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实现人地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 胡玉法.长江流域坡跟地治理探讨[J].人民长江,2009,40(08):72-75.

[2] 周跃,代家泽.长江上游龙川江流域典型片区植被侵蚀控制的水文作用[C].中国土地资源态势与持续利用研究.云南: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

[3] 喻惠花.基于健康长江水土流失综合评价研究[D].武汉:长江科学院,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