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力安全生产的意义

电力安全生产的意义

电力安全生产的意义

电力安全生产的意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水电站;安全生产;管理策略

安全是生存之本,更是企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只有保证安全性,才能够确保水电站在运行过程中无事故发生,无人员伤亡,也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水电站安全生产管理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水电站的安全生产,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水电站的安全生产管理,保证运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1]。

一、水电站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对于水电站安全生产的重视度不足

对于水电站安全生产的重视度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水电站管理者,为了提升经济效益,很多管理者对于安全生产的认识不足,对于水电站的安全生产管理松懈,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由于管理者不重视安全生产,生产人员也就缺乏对安全生产的认知,在日常生产过程中不懂得采取安全措施,使得安全事故频发。

2.安全管理资金投入不足

近年来,国家对于水电站安全生产运行越发重视,为了确保水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对安全生产费用作了修改,以增加安全生产费用,降低成本,满足水电站运行需求。但由于受市场竞争影响,水电站运行为了顾及经济效益,导致国家政策无法落实到实处,安全管理资金投入不足,使得水电站安全运行受到严重影响。

3.安全教育不到位

要想保证水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对水电站生产人员加强安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对各项因素的考虑,水电站管理者对于安全教育的实施也存在力不从心的情况,从而大大影响了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另外,由于水电站员工的流动性比较大,即使推行安全教育,也无法保证生产人员整体安全教育意识的强化和提升,难以达到理想的安全教育效果。

二、水电站安全生产管理策略

针对水电站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可以明确水电站安全生产的影响因素,针对这些因素采取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策略,则能够提升水电站安全运行效率,保证水电站运行的持续性。

1.重视水电站的安全生产

要想保证水电站的安全生产,则要求水电站管理者及生产人员对安全生产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管理者来说,其应当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对于提升水电站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的重要性,而且通过安全生产,还可以避免水电站运行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由此造成更多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也无法为生产人员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生产环境,促使其采取各种措施保障水电站的安全运行[2]。对于生产人员来说,重视安全生产,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做一些安全防范措施,可以保证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这样能够减少水电站生产对自身的伤害,不仅可以保证生产效率,还能够保证自身安全。

2.加大安全管理资金的投入力度

水电站安全生产对于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而要想保证水电站管理者与生产人员强化安全意识,就必须加大安全管理资金的投入力度,将安全生产管理的口号转化为实际行动[3]。对此,首先,国家应当给予水电站适当的补贴,确保水电站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安全管理中,保证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其次,水电站应当增加招聘高素质安全管理人员的资金投入力度,吸引一些对安全管理有深刻认识的人员,以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安全生产管理队伍,在水电站运行过程中,对可能出现安全隐患的各个环节进行安全监督,及时处理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保障水电站运行过程的安全、顺利进行。最后,对于国家针对水电站运行所规定的安全管理政策,水电站管理者应当严格遵循政策标准进行安全生产管理,并将这些政策措施贯穿到水电站运行过程中,实现水电站生产运行与安全运行的紧密结合。

3.加强安全教育

要想保证水电站的安全生产运行,对水电站生产人员加强安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水电站管理者应当采取科学的安全教育措施,提高生产人员的安全意识,保证水电站运行过程的顺利进行。首先,水电站管理者应当制定符合水电站运行的安全管理条例,严格规定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促使生产人员强化认知,并避免出现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的情况,对于违反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生产人员,管理者要对其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对于始终符合安全生产规定的生产人员,则可以给予其适当的奖励[4]。其次,加强生产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根据对水电站运行的情况分析可知,很多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为生产人员的专业技能不到位所致,因此,管理者应当定期对生产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实现持续的培训过程,不断提升生产人员的综合素养,以减少水电站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操作事故,保证水电站的安全生产运行。最后,加大执法部门的监管力度,水电站的安全生产运行与执法部门监管密不可分,因此,执法部门要对水电站的生产运行加强监督与管理,以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降到最低。水电站运行是造福百姓的公益工程,对于提高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而加强水电站的安全生产管理不仅可以降低水电站生产事故发生率,同时还能够降低水电站运行成本,对于提高水电站运行水平有明确效果。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水电站管理者应当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策略的研究和实施,以保证水电站的安全生产运行,实现水电站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小杰,朱成治.水电站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策略探析[J].科技与创新,2015,13:60-63.

[2]刘礼飞.对小水电站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实践和认识[J].湖南水利水电,2013,02:96-97.

[3]何勇,邹家义,常学东,尹永利,阮凡.水电站安全生产管理[J].云南水力发电,2013,03:131-133.

电力安全生产的意义范文第2篇

俗话说:安全是天,生死攸关。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工作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影响,越来越珍视个人生命的价值,以人为本的观念在全社会逐步确立,日益深得民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做好安全生产工作,首先一点是必须自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观念。“以为人本,安全第一”不仅突出表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民生命的健康的人文关怀,而且对我们做好新时期安全生产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六月,是全国的安全生产月,可见安全的重要性,安全生产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对于我们电力企业来说,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发展,安全就是效益,安全是我们电力企业永恒的主题。它的意义,在于电气设备的稳定运行,在于千家万户的幸福光明,更在于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电力安全生产影响各行各业和社会稳定。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具有社会公用事业性质的行业。它为各行各业(如工业、农业、国防、交通、科研)提供电力,为人民的日常生伙提供电力,如果供电中断,特别是电网事故造成大面积停电,将使各行各业的生产停顿或瘫痪,有的还会产生一系列次生事故,带来一系列次生灾害。另外,供电中断或大面积停电,会给社会和人民生活秩序带来混乱,甚至造成社会灾难,造成极坏的政治影响。电力安全生产影响电力企业本身。安全是电力生产的基础,如果一个电厂经常发生事故,就不可能做到满发稳发和文明生产,如果系统经常发生事故,系统中的发电厂和变电站都不能正常运行,使电力生产和输配电处于混乱状态,因此电力企业本身需要安全生产。电力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好坏的集中体现,安全生产离不开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为安全生产提供强大动力,精神文明建设做得好,则企业生产的安全局面就好,安全生产对电力企业的物质文明建设提出了强烈要求,又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了高层次的保证,因此安全生产做得好,则企业的物质文明建设也做得好。没有安全生产,就没有效益。电力生产的特点需要安全生产。由发电厂生产的电能经升压变电站、输电线路、降压变电站、配电线路送到用户,组成了产、供、销统一的庞大的整体。由于电能尚不能大规模储存,因此,产、供、销是同时进行的,电力的生产、输送、使用一次性同时完成并随时处于平衡。电力生产的这些内在特点决定了电力生产的发、供、用必须有极高的可靠性和连续性,任何一个环节发生事故,都可能带来连锁反应,造成人身伤亡、主设备损坏或大面积停电,甚至造成全网崩溃的灾难性事故。因此,电能生产的内在特点需要安全生产。

电力安全生产的意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安全生产责任感

0 引言

众所周知,安全是人类追求文明和生存的本质。开始,我对安全的理解一直停留在表面意思上,也就是没有事故发生即可,至于安全的真正内涵和真谛,并没有深刻体会和领悟到它的重要性。

参加工作以后,接触的最多的就是安全生产知识,时刻伴随我生活的点点滴滴。

一边是企业领导的循循善诱,一边是生产师傅的千叮万嘱,再加上平时自己对安全概念的潜移默化,慢慢地我对安全生产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与感触,真正领悟到企业安全生产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控制及减少职业危害因素,同时避免与消除工作场所的危险,并保障工人甚至周边人群的安全健康,甚至保证劳动场所的设备还有财产安全。

安全生产不仅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还包括全社会范围内的生产安全,它是一个非常广义的概念。9月1日正式开始施行国务院颁布的《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信阳华祥电建公司作为电建企业,在进一步增强安全生产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同时,还要努力推动安全生产更上新一台阶,真正领悟《条例》精神所在,严格把握《条例》实质,全面抓好电网安全生产工作就要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既要深刻领会重大意义,还要提高责任感。国务院颁布和实施《条例》,充分体现了国家党中央对电力安全生产工作的高度关注,同时说明电力安全工作在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起了至关重要在作用。《条例》对电力安全事故的等级划分标准有了新的调整,确定了电力企业负责人的法律责任,进一步加强了电力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规范了电力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事项,更加保证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以及电力的可靠供应。充分认识和领会条例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提高责任意识对确保企业长治久安,确保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1 如何在安全生产中提高责任感

首先,加强安全培训和安全教育。考试合格上岗,培训重点在车间。掌握工艺流程,避免事故发生。提倡上网多查信息资料。

树立正确的责任感。对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做好防范。避免危害。做好防范定期考试考核。在工作中,责任心是职工必须承担的职责和义务,我们更要增强工作责任心。我们知道,责任便是义务,工作责任心也就是职业义务,外在的行为规范力量可以推动我们的工作责任心和职业义务,换句话说,工作中履行职业责任与职业义务与相应的报酬密切相关。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个人对他人,个人对家庭与集体,还有个人对国家和社会所承担责任的认识、情感与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

另外,我们要知道,在工作中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就是增强自身责任感。那么“安全生产”指什么?安全生产是指企事业单位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辞海》中将“安全生产”解释为:为预防生产过程中发生人身、设备事故,形成良好劳动环境和工作秩序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

再次,对安全隐患,安全事故四不放过。隐患事故要查明原因,人为还是技术制度的原因。处理教育责任人。认识到位,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发生,引以为戒,亡羊补牢。

事故隐患,不能隐瞒,必须公开。不能隐瞒不报姑息迁就。加强生活安全常识的教育。

安全生产关键在于人。提高每一名员工的认识,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安全检查监督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保证。各车间部门要立即行动起来。不要再等下文件,不要有任何依赖和等待。查隐患定措施。抓好各个环节细节。建立长效机制。

最后,企业领导,要坚持不懈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从而规范与约束生产线上的每一位员工;而作为企业员工,我们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能所在,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同时也是对自已负责,时刻增强自己的工作责任感,从而保障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对自己对企业对社会负责。

2 小结

电力安全生产的意义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案例分析

一、我国电力安全生产历史及现状

自2002年12月29日起,中国电力体制改革迈出实质性的一步,国家电力公司资产重组为11家公司,电力企业产权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在此背景下,发电企业的安全管理也不甘落后,在改良传统安全管理方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与国际先进安全管理模式接轨的现代化安全管理之路。

长期以来,由于电力生产的特殊性,我国的电力工业一直实行集中、垂直、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各项安全例行管理工作以行业指令的形式被严格贯彻,并以制度的形式被规范、延续,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规章制度和良好的生产秩序,有力保障了各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实现。

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外安全系统工程和现代安全管理方法开始在我国电力系统采用,危险点辨识及预控工作也在我国电力企业实施,许多发电企业纷纷开展危险点、薄弱点管理工作,并将其纳入到例行安全管理工作中。越来越多的电力企业引入先进管理模式已成为趋势,并且日渐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逐步步入正轨。虽然这些管理体系具有通用性对电力行业针对性不强,在实际运用中容易出现不一致的现象,但他们基于风险的管理理念和系统性、前瞻性的管理方法却值得借鉴。

电力体制改革给发电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既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全国电力安全生产委员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4~2007年,电力生产人身伤亡事故维持在11~16起,死亡人数11~21人,期间没有出现安全生产形势大幅波动的情况,反映出各电力企业已成功跨越过渡期,在新的体制下,正迈着坚定的步伐,向现代化的安全管理前进。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社会对安全、经济、优质用电的要求越来越高,以电网安全为例,电网安全管理的压力越来越大,电网企业须不断改进思路,加强管理,以确保人身、电网与设备的安全。安全生产暴露出来的薄弱环节有以下几点:高速发展的电力需求对安全生产构成巨大的压力;电力体制改革的不确定性给安全生产管理带来主辅分离、管理规范、经营模式改变等新的问题;电网运行环境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现场违章、运行人员技能薄弱、工作作风等问题积重难返。

据国家安全电力监管委员会报告,2010年全国发生各类事故363383起,死亡79552人,同比减少15865起、3648人,分别下降4.2%和4.4%。以电力生产、建设施工安全为例,全国发生电力人身伤亡责任事故32起,死亡54人,同比事故增加1起,死亡人数减少3人。其中:电力生产人身伤亡事故25起,死亡33人,同比事故起数增加8起,死亡人数增加10人;电力建设施工人身伤亡事故7起,死亡21人,同比事故起数减少7起,死亡人数减少13人。发生3人以上人身伤亡责任事故6起,死亡25人,同比事故起数减少1起,死亡人数减少4人。因自然灾害导致3起电力建设人身伤亡事故,造成26人死亡、7人受伤、8人失踪。

虽然电力事故总量有所下降,但是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时刻提醒我们:电力安全生产工作容不得有丝毫松懈,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不断深入地分析存在的问题或薄弱环节,并认真研究对策,确保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处于可控、在控和能控状态。电力生产是有风险的,安全生产应以人为本,建立日趋完善的各项管理机制势在必行,建立现代化得安全管理体系、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系统的、标准化的职业安全健康自我管理机制意义深远。

二、案例引出与经过回顾

1.事故案例简述

2005年10月某电厂3台60万千瓦机组同时掉闸,甩负荷163万千瓦,导致主网频率由50.02赫兹最低降至49.84赫兹。事故发生后,网调及时启动事故处理应急预案,调起备用机组,迅速将主网频率恢复正常,未造成对社会的拉路限电。

经过专家组详细调查,现已查明,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电厂检修人员处理综合水泵房开关柜信号故障时,误将交流电源接至直流负极,造成交流系统与网控直流系统的混接,从而引发了此次机组全停事故。

2.案例经过回顾

运行人员在进行0.4kV PC段母线倒闸操作时,操作到母联开关摇至“实验”位的操作项时,发现母联开关“分闸”储能灯均不亮,联系维护人员处理,13点40分左右维护人员在运行人员的陪同下检查给排水泵房0.4kV PC段母联开关的指示灯不亮的缺陷,该母联开关背面端子排上面有3个电源端子排(带熔断器RT14-20),其排列顺序为直流正、交流电源(A)、直流负,由于指示灯不亮维护人员怀疑是电源有问题并且不知道中间端子是交流,于是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测量三个端子中间的没有电(实际上此线为交流电,此方式测量不出电压),其它两个端子有电,于是维护人员简单认为缺 陷与第二端子无电有关,于是便用外部短路线将短路线(此线在该处线把内悬浮两端均未接地)一端插接到第三端子上(直流负极),另一端插到第二端子上(交流A)以给第二端子供电并问运行人员盘前指示灯是否点亮,结果还是不亮(实际上这时已经把交流电源同入网控的直流负极,造成上述各开关动作,#1、#4机组同时跳闸,#5机组随后跳闸),维护人员松开点接的第二端子时由于线的弹性,该线头碰到第一端子(直流正极)造成直流短路引起弧光将端子排烧黑,维护人员将端子排烧黑地方简单处理一下准备继续检查,运行人员听到有放电声音,并走近看到有弧光迹象便立即要求冯某停止工作,如果进行处理必须办理工作票,此时运行人员接到有机组跳闸的信息,便会同维护人员共同回到化学控制室。

三、事故原因分析与所暴露的问题

1.原因分析

(1)维护人员工作没有携带端子排接线图,对端子排上的接线方式不清楚,危险点分析不足、无票作业,凭主观想象,随意动手接线,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技术组专家通过对机组跳闸的各开关动作状态及相关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初步推断为直流系统混入交流电所致。经在网控5052开关和5032开关进行验证试验。试验结果与事故状态的开关动作情况相一致。确定了交流串入直流系统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技术)原因。

2.事故定位

一起因维护人员作业随意性大、擅自扩大工作范围,危险点分析不足,误将交流电接入机组保护直流系统,造成运行中的三台机组、500kV两络变压器全部跳闸的重大设备事故。

3.所暴露的问题

1.轻视《安规》,没有把其当做工作守则严格执行

尽管《安规》中血的教训不是发生在自己单位,但是它的借鉴意义却非常重要,是所有电力单位都要严格执行的规定。安规确立的重要意义在于所有职工形成良好的安全思想意识,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生产习惯。维护人员所暴露的专业知识的欠缺和天马行空式的工作习惯都是其日常工作的缩影。这样长此以往的话,违章操作、违规行为就相当容易发生了。现场的复杂情况如果没有良好的工作习惯,很容易成为事故频发的场所,诸如维修人员修理前的填票、需要停电作业的未执行挂地线操作等等,均可能酿制重大安全事故。

2.未能坚持抓住安全思想的学习,安全职责不能落实

电力企业所指定的一系列安全生产制度,不是用来讲空话给别人看的,是用来自己以身作则的条款。企业的安全制度明确了安全生产职责,但实际效果却不明显。以该事故为例,化学人员对维护人员的违规要求很合理,在考虑全局利益的基础上应制止维护人员继续作业,安全责任落到维护人员上,暴露出其安全意识的极度欠缺;维护人员作为专业人员,对电力安全生产没有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未能够熟练掌握必要的安全规程制度,直接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3.安全监督不严,一些使用中的安全工器具质量堪忧,存在安全隐患

此次事故中的安全仪器涉及万用表,关键问题在于维护人员的误判,但这个万用表的质量却不能忽视,万用表作为电厂的基础安全工具,质量有必要放在重要的位置,定期检查更换,对于质量堪忧的安全工具,即使对于训练有素的维护人员,也有可能做出误判,酿成事故。以小见大地看,现场容易有安全隐患的工具,如承重的安全绳、登高作业器具等,都需做到定期检测,对于报废管理要有明确的规章制度,不可仅仅依据外观而忽略检查工作。

四、由事故案例给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几点建议

1.狠抓思想意识,深入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需要一套行之有效、全面落实的安全制度规范,首要的是思想上的规范。思想上的重视看似老生常谈,实则效果不佳,厂内不能单单做好表面工作,平时一定要有相应的奖惩措施,譬如开展习惯性反违章活动,从领导层到基层班组人员都要充分学习安全生产的必要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带动基层人员积极响应,这样安全生产的高度与效果就会显而易见。该事故是重大事故,原因是操作人员简单的操作失误,但深层原因却在于其安全意识的严重欠缺,有了这样血的教训,相信历史不会重演,然而重大的意义在于,其他电力企业以此为鉴,真正学到安全意识的重要思想。

2.完善管理机制,加强安全监督

从事故反思,企业的核心之一就是不断完善的管理机制,一定是企业造就个人,企业要建立持续改进机制,突出抓好安全性评价动态管理。首先是加强基础管理,这是完善管理机制的第一步。对于事故的教训是,各单位、部门再次检查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完善、每一项工作、每台设备是否都已明确到人,尤其公用系统化学、输煤、除灰、水厂等系统的管理,避免存在死角。针对事故原因,要加强检修电源的使用和管理。在保护室、电子间、控制盘、保护柜等处接用临时工作电源时必须经公司审批措施到位后方可使用。在上述区域任何施工用电一律从试验电源插座取用,工作票上要注明电源取自何处。第二要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监督考核,完善约束机制。监督考核方面,将考核指标与各部门、各班组和个人的经济利益直接挂钩,真正使安全管理工作形成全方位、全员化、全程管理安全保证的新格局。公司各部门加强对外委单位(包括短期的小型检修、施工、长期的检修维护、运行支持)的全过程管理,对外委单位安全及技术资质、对其作业的安全措施、人员的安全技术水平进行严格审查,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训并要求其考试合格后上岗。各部门严格履行本部门、本岗位在外委单位安全管理的职责。不能以包代管,以问代考。对其安全及技术资质一定要进行严格审查,并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训及考核。同时对于每一项外包工程作业,必须派出专职的安全监护人员,全程参与其作业过程。

3.认真落实安全培训工作,提高全员安全管理素质

安全培训不同于安全教育,是按具体的工作要求塑造员工的行为方式,以减少员工不安全的可能行为方式类别,是将安全教育转化成投资行为之后的形式;也是使生产者工作行为规范化、科学化的训练过程。就目前来说,这两项工作在企业安全教育培训中还没有明确的区别。我国电力企业安全培训还带有普遍程度的盲目性质。由于企业对安全投资本身认识不深,企业安全培训投入严重不足。如何使企业有限的安全投资取得最大程度安全培训效果,加强企业安全教育培训的需求分析和效果评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企业只有通过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力度,来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素质,使人人都懂得安全、会安全,才能确保安全生产。事故提醒我们,要严格履行两票管理规定,杜绝人员违章,从危险预想、写票、审票、布置安全措施、工作票(操作票)执行等各环节严格把关,严禁以各种施工通知、文件、措施来代替必要的工作票制度,严禁任何人员无票作业或擅自扩大工作范围。对五防闭锁装置进行一次逻辑疏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加强现场工具的安全质量管理

事故中工具的使用不是直接原因,但也需要重视。首先要制定并落实安全工器具检修管理标准化制度。对使用的器具,需要详细规定其修试、验收记录等,做到有据可查,责任到位。其次要规范器具的报废制度。到期的、已经损坏的不合格的器具一律要强制报废,同时要禁止以任何形式将己报废的器具给其他人使用。

四、结束语

“十二·五”规划原文第四十一章“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中第二节“严格安全生产管理”明确了企业安全生产的目标:“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预防机制。加强安全监管监察能力建设,严格安全目标考核与责任追究。健全安全技术标准体系,严格安全许可。实行重大隐患治理逐级挂牌督办和整改效果评价制度,深化煤矿、 交通运输等领域安全专项治理。健全协调联动机制,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防范治理粉尘与高毒物质等重大职业危害。开展安全科技攻关和装备研发,规范发展安全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加强对中小企业安全技术援助和服务。加强安全宣传教育与培训。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6%,工矿商贸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26%。”

电力安全生产的意义范文第5篇

但是,要确保电力生产安全,这一转变依然是不够的,还必须由“我要安全”转变到“我会安全”,才能够从事故源头上遏制不安全因素的作用,减少或避免事故的发生。

电力生产是一门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而生产安全又是这一系统工程中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般而言,电力生产事故有三类:一是“天灾”,如雷电、大风、暴雨、施工爆破等不可控或不便控的自然因素,有其突发性。二是线路、设备、器材的“先天不足”,有其隐蔽性。三是“人祸”,人为地违法、违规、违章,有其盲目性。且占所有事故中的绝大部分。而“人祸”又可分为三种表现形式:其一是对规章明知故犯,明知这样做不符合要求,但图一时方便或抱着侥幸心理的习惯性违章。其二是对规章似懂非懂,知其一,不知其二,工作中又恰好在其二中发生了问题。其三是对规章不懂装懂,稀里糊涂,发生了事故才”恍然大悟或恍然半悟。

显而易见,工作人既是事故的制造者又是事故的受害者。但是,可以肯定地说,所有事故的发生都不是工作人的主观愿望。因此,“我要安全”也就仅仅是一种良好的主观愿望,要真正取得确保电力生产安全这一客观效果,就必须解决好“我会安全”这一根本。

大凡发生了事故后,总结时都不难得出:“安全基础不牢,安全观念淡薄,安全管理不善,技术素质不高,安全防护能力弱,习惯性违章”等诸多教训的结论,都会把违章作业认为是事故的“病灶”,也提上了人们的议事日程。但深层次地去分析违章作业存在的原因,拿出切实可行的从源头上杜绝违章作业的办法来,是不是真正摆上了我们各级安全部门、管理者、生产人的办事日程?

勿庸置疑,经过有电以来的生产实践和血的教训,总结提炼了一套有效确保电力生产安全的规章制度。各电力生产企业又结合实际根据不同生产时期制定了大量的具体保证措施,以及上级随机性,针对性的电力安全生产的指示、通报、要求等。这些是确保电力生产安全的依据,且有唯一性。但是电力生产是一个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过程,从事生产的人又是这个过程是否安全的决定因素。而人的认识水平,接收能力,工作姿态,经验积累等等又各尽不同,要把所有确保电力生产的依据变为每一个从事电力生产的职工的自觉行动,解决好“我会安全”的问题,应是从事电力生产安全的管理者,生产者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课题。笔者认为:唯一的途径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

首先,要为我而学。安全既是电力生产本身的需要,更是从事生产职工的生存需要,安规技规既反应了电力生产安全的客观规律,又是从事生产人的行为规范。因此,每一个从事电力生产的人,都应明白学习安全技能,既是企业的需要,更是自我的需要。这就需要“教条主义”、“本本主义”而不要“实用主义”、“形式主义”。把强制性与自觉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学习,反复学习。从个体到团队都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安全技能的良好氛围。并制定配套的学习激励机制和考核办法,点滴学习,日积月累,这样不仅能够对安规、技规等安全生产的内涵有了深刻的理解,就能在生产过程中运用自如。也只有人人成为安全明白人,才能事事做到安全人。

第二,要因人施训。近些年来,职工队伍生产技能、安全防护能力差,人才断层等已达成了管理者的共识。把加强教育培训也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有力措施。但各级抓各级的事,一级抓一级,一级向一级负责,真正形成有效的教育培训链还是力度不够。往往形成上级制定安全措施“一字一字地抠”,经逐级折扣后贯彻到生产中却“一把一把地丢”。因此要把从事电力生产的各类人员分门别类,拉开梯次,有的放矢地逐级制定年度、月度培训计划,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专人负责。充分利用班组站法定的每周一次安全学习和每天班前会进行。这样每周解决一个难题消除一个不安全隐患,一年就能解决52个“会”和消除52个不安全隐患。每天学习一条技规、安规,一年就能学懂弄通200多条。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耳濡目染地强化人的意识,就能潜移默化地在职工队伍中形成一道事故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