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范文第1篇

一、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当前总体经济特征的必然选择

1.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水平的重要方式。我国有13亿人口,9亿多农民,只有农民,农业,农村的三农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好了,才能让社会更和谐,现在城镇居民的收入是农民的三倍还多,许多不利于农民的因素是农民增收困难,农民的贫困,使得社会也出现了很多的矛盾,现在党中央大力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给予农民的优惠政策,是农民能更好的增收,只有农民富裕了,三农问题更好的解决了,才更加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否则,只有城镇人口富裕的社会,不是全面的小康社会,是一部分人的小康,大部分人的贫穷。

2.解决三农问题是由我国农业发展历史经验得出的选择。中国农业历史悠久,以精耕细作为特征的传统农业,养育了中华民族和中国古代的灿烂文明。但近二三百年来,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下,农业和农村长期停滞和衰落。没有得到很好的休养生息,至20世纪40年代,中国农业不仅远远落后于经济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而且国内民不聊生,农村凋敝,绝大多数农民挣扎在死亡线上。建国前的战乱和的统治,使原本就很赢弱的农村、农业、农民处境更为悲惨。建国后,为了发展工业,不得不采用剥夺农业的方式来进行积累,使农村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工业,农民生活与城市有极大差距。这种差距的存在,使我们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

二、解决农村问题是中国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

1.要在思想意识上重视“三农”问题,要有正确的认识。如何正确看待“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首要问题。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国家富;农村稳、天下稳。深化农村经济改革、加快农村发展,维护农村稳定,在直面WTO的新格局状态下,“三农”这一基础的脆弱,不仅已经对扩大内需、繁荣市场、实现经济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形成极大制约,而且对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带来极大负面影响。一些专家曾指出,只有减少农民才能保护农民,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只有减少农民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现代化,才有在下个世纪中叶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据保守统计,目前全国大约仍有5000万左右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现实的难题和形势的发展都要求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应加深对解决“三农”问题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要看到中国“三农”问题的要害和关键是,在宏观战略上要解决好广大农村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在微观上要解决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民增收问题,这才是在我们这个农村人占绝大多数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重点难点所在。必须把“三农”问题这一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基础性问题摆到重中之重的位置上来。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目前“三农”工作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对此,总书记深刻分析了五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即农业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较低;农民收入水平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城乡面貌反差较大;农村安定和谐面临许多压力,存在不少不稳定因素;农村体制机制不健全,发展的内在活力不强。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就可能出现农业萎缩、农村凋敝、产业断裂、城乡脱节,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影响到全面小康目标的顺利实现。

3.抓住关键环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这五条要求,是党对新农村建设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体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协调统一。根据这一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我们要把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把农民增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把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条件,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措施,把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把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把推进和谐农村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抓住关键环节,稳步有序推进。

4.牢牢坚持尊重农民意愿这个第一原则。把尊重农民意愿作为第一原则,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党的宗旨的根本要求,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根本体现,也是从我省长期农村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要把农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检验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总结推广他们在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要破除一切影响农民创业的陈规旧矩,革除一切束缚农民创业的体制弊端,营造农民自主创业的宽松环境;要加强基层民主,搞好村民自治,健全村务公开。要让农民知情,请农民参与,使农民认同,受农民监督,使建设新农村的过程成为农民群众参与发展、共享成果、实现价值的过程。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三农”问题;农民收入;城乡差距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2-0014-01

一 研究背景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首要问题,其根源是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长期积累的各种深层次矛盾,实质就是城市与农村的问题,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问题[1]。

城乡一体化既能够增加农民收入,转变农民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使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不断提高[2];又能够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因此,推动城乡一体化对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二 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取得成效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国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针的指引下,城乡一体化进程取得了一些实际效果,如在解决农民收入、城乡养老保险等领域成就突出。但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依旧存在不少问题,如农民就业、土地以及城乡收入差距等,还亟待解决。

1.就业问题是影响城乡一体化发展最困难的问题。

在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由农村转向城市是必然趋势。但每个城市的劳动力需求有限,对于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城市是否做好充足准备来接纳,是否有能力为其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是目前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遇到的大难题。如果进城的农民无法找到工作,而返回农村后又失去土地,那么这样的城乡一体化无疑是失败的。因此,在城乡一体化进城中必须充分考虑进城农民的就业问题、以及进城失业农民的保障问题。

2.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土地瓶颈问题突出。

土地是农业的重要资源,是农民赖以生存的保障。目前土地流转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作用显著,但如何流转土地才能使农民放心进城就业,如何利用土地才能既确保国家基本农田保护不动摇、又保障合理适度的工业用地需要,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解决不好,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3.城乡收入差距依旧呈扩大趋势。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之间的比值,从1980年的2.50倍上升到2011年的3.13倍,期间在1980~1984年、1994~1997年,收入差距出现波动,呈缩小趋势,但是其他年份收入差距却不断拉大。连年呈扩大态势的收入差距,使我国城乡一体化的推进面临着严峻考验。

三 对策

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国家富;农村稳,天下稳[4]。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对我国而言,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就是实现公平发展[5],按照公平的原则,把保障农民发展权放在首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改革城乡分割就业制度,拓宽农民就业门路。

加大对城乡分割就业制度的改革力度,公平对待进城农民,建立城乡劳动者自主择业、平等就业的新型就业制度,逐步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地区间有序流动。破除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完善和规范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同时,要切实保障进城农民的利益,努力解决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等突出问题;制定鼓励农民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积极拓宽农村二、三产业就业渠道,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等多种形式的农村工业,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创造就业机会[6]。

2.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切实保障农民权利。

完善农村的土地制度,关键是明确界定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明确界定农民土地承包权的物权性质,使农民真正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四权统一的承包经营权[7]。建立“依法、自愿、有偿”的土地流转机制,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政府应给予村集体组织一定比例的非农建设用地,允许其自用或交易,或以土地入股的形式投资合作联办企业,这样既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又可安置“失地农民”;同时,政府部门应尽快制定针对“失地农民”的保障措施,尽快将其纳入社会保障体系[8]。

3.加强政策支持,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必须着力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持结构,国家发展政策应适当向农业倾斜,继续出台强农、惠农的有利政策措施,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支持力度,确保农民收入增加,以保障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努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消除不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障碍;要改革户籍制度,改变人们对城市和农村的差别认识,把附加在户籍上的不平等的福利待遇彻底剥离,使户籍只是“户籍”;取消城市与农村户口,使农民可以自由迁徙,增加农民进城之后的归属感及责任感,而不是再受到区别对待,从而在根本上缩小城乡差距[9]。

4.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农民素质。

要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进城乡一体化,不单纯是把农民转移到城市,而是农民的生活方式、生活质量从根本上发生变化,因此必须把提高农民素质放到重要位置。政府要加大对广大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力度,优化农村教育资源的配置;要加大对职业技术的教育力度,使农村教育与农业生产、农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努力培养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各类农村实用人才,以带动广大农民走科技增收之路[10]。此外,对一些转移就业的农民,政府应对其提供免费上岗培训,以提高农民对其就业领域的相关知识素养。

四 结语

城乡一体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必将有力化解“三农”问题,使城市与农村成为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同步发展的统一体,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共同繁荣、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 季任钧,景普秋. ”三农”问题的症结及其解决途径[J].理论与现代化,2004(2):4-8

[2] 冯媛媛. 城乡一体化:解决吉林省“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J]. 当代经济研究,2006,(6)

[3] 汝信,付崇兰. 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报告(201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3-14

[4] . 农业兴 百业兴 农民富 国家富 农村稳 天下稳[J]. 广西粮食经济,2002,(2)

[5] 新华网海南频道.专家:我国城乡一体化的目标是实现公平发展.,2009-12-05

[6] 尹瑞华,黄群.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与解决“三农”问题[A]. 杜丹,李泽春,姜大仁,柳成焱,王元鲲.[C].:,2010:371-372-373-374-375-376

[7] 刘晖霞. 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3,(4)

[8] 廖正才. 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J].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4,(4)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范文第3篇

去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三农问题作为一个战略问题提出来,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到底怎样才能抓好这件事?我认为要在三农里面寻根源,到三农之外寻出路。

按照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要解决问题必须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那么决定三农问题解决的焦点和核心也就是主要矛盾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人多地少”,我国人均耕地不足2亩。人均耕地这样少,达不到合理的经营规模,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很难产生高的效益。即使调整结构,大量发展高产高效农业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解决矛盾的最终办法是把更多的人从土地上转移出来。

找到了主要矛盾,要真正在思想上对三农问题重视起来,使我们作决策办事情都能处处想到三农问题的解决,还必须正确处理好两个关系。

第一,农业稳固与农民富裕的关系、过去一个时期,我们经常讲农业的基础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这本身没有错误。问题是在我们反复强调其农业重要性的时候,更多考虑的是经济的安全、粮食的风险,而对农民在这个前提下怎样增收的重要性考虑的少一些。不从农民的增收着眼而单纯考虑农业的稳固,导致很多政策和办法对农民的利益照顾不够。

第二、城市利益和农村利益的关系。城市利益和农村利益的矛盾在这几年我们的工作中一直客观存在。由于种种原因,很多时候考虑城市利益要多一些。

综合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很大程度上三农问题在三农之外,而不在三农自身。因此,必须树立统筹发展的观念,把三农问题放在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正确处理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的关系,以城带乡,以工促农,跳出“三农”抓“三农”。

其一是要通过土地的流动让农民有转的积极性。必须让农民手中的土地在权益得到保护的情况下流动起来,使之产生最大的产出效益,让一部分有条件的农民搞规模经营,让另一部分有条件的农民摆脱土地的束缚,从事二、三产业,这才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范文第4篇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国家“十一五”规划中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方向。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那么,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什么?通过什么路径才能达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一、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与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完成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基本的出发点就是“减少农村,减少农民”。那么,应该如何减少农民?从资源基础和产业选择的角度分析,其目标与途径可以概括为“三化”:一个是“异化”,即城市化,农村变成城市;一个是“进化”,即农业现代化,传统的小农业变成现代化大农业;一个是“退化”,即生态与环保化,建设生态环保产业。

——农业产业的“异化”。城市要接纳“技术排挤”和“资源排挤”出来的剩余人口,为现有农业的“进化”和“退化”提供转移空间。这就“逼迫”我们必须同时考虑城市的接纳能力。城市哪里来?哪里有那么多的城市接纳这么多的剩余人口?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城市扩容比新建成本要低得多,但扩容也有它的经济限度。所以“扩容”和“新建”都是需要的,要“两条腿走路”。“新建”要依据区域的资源条件和比较优势,通过非农产业带动农业变成工业、服务业。

——传统农业的“进化”。资源条件好的地方要利用各种优势,把传统的、落后的小农业生产改造、提升为现代化的大农业生产。现代化农业首先是规模化农业,规模化农业首先是特色农业。“宜瓜种瓜,宜豆种豆”,如山东寿光的蔬菜、北京郊区的西瓜水果、东北的粮食等等,各地有各地的特色。农业现代化过程是一个“技术排挤农民”的过程,置换出来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要进入城市。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我国农村大量农民工陆续涌入城市,成为城市产业工人的一部分,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事实上也在表明由传统农业生产向现代化农业生产的“进化”过程是大势所趋。

——传统农业的“退化”。很多地方资源条件较差,甚至没有任何资源,不适宜继续进行农业生产,不适宜人居;有一些地方虽然有资源,但出于生态环境保护等考虑,也不适宜继续农业生产,如青海的“三江源”地区,贵州、云南、四川等省的部分偏僻落后地区。这些地方的原有农业人口要逐渐大部分退出或全部退出,退耕还林、还草等等。这个过程可称为“资源排挤农民”的过程。这些人口当然也要进入城市。

二、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政策

认清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与途径,我们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对待,针对不同的资源状况和产业前途,要么搞城市化;要么搞特色农业、规模农业、现代农业;要么搞生态和环保,包括生态旅游。城市化需要什么样的政策,现代农业需要什么样的政策,归于生态与环境保护需要什么样的政策,

城市化、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一体两翼”。没有新城市就没有新农村。城市化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条归宿和“进路”要解决的问题是,接纳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技术排挤”和“资源排挤”出来的农村剩余人口。以此反思我们现在的很多制度和政策,恰恰相反,城市不仅没有很好地接纳和吸收这些剩余人口,而是排挤农民进城。所谓的城乡分治、二元结构,说到底是“制度排挤农民”。农民工问题是“三个排挤”的集中表现。

城乡统筹发展,以城市带动农村,以工业带动农业,首要的涵义是,拆除“制度排挤农民”的藩篱,疏通阻止农民进城的制度通道。包括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医疗卫生制度、义务教育制度等等,这是一个盘根错节的制度系统,这一系统最核心的是户口制度,其他所有制度对城乡所规定的不同“待遇”都是以户口为纲领的。解决户口制度问题,如果不能一下子完全放开,那么也要逐渐放松,由“硬约束软约束无约束”,最终彻底取消。

因此,新农村建设的“战场”不只是在农村,至少有相当的分量、相当一段时间是在城市。如果我们老是不拆除“制度排挤农民”的藩篱,长时间不疏通阻止农民进城的制度通道,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艰巨任务最终也就会停留在计划上和政策上。

那么,我们目前应该如何有规划、有系统地调整接纳农民进城的政策?最起码我们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规划进城人口(主要是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尽快建立起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十五”计划期间,整个政府财力翻了三番,而用于广大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财政支出却少得可怜;同时,通过征购土地获得的巨额收入也只用于城市而没有用于农民,农民理应得到的收益没有得到。因此,要从国家财政收入和征购土地获得的巨额收入中拿出一部分来用于安排农民的社会保障,这是对农民土地补偿的一个核心问题。

(2)提供廉租房和低价商品房。住房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物,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现在我们的最大问题是根本上没有建立起一个结构健全、功能层次分明的住房保障体系。廉租房严重不足;经济适用房变味;高 档住宅、别墅泛滥成灾。应该进行做根本性的结构调整,目标是:以廉租房、低档商品房为主体,占有足够的比例,保证包括进城农民在内的所有人都有房住;高档商品住房、别墅必须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及对策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及影响

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一定的生产水平和技术条件下,农村劳动力供给量超过劳动力需求量的部分。在投入与产出关系上,农村剩余劳动力表现为新增农业劳动力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即使把这部分劳动力从农业中分离出去,也不会影响农业发展。

2000年,杜鹰主持的农业部课题组以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对21世纪初期我国农村就业及剩余劳动力利用问题进行了预测:“十五”期末,农业剩余劳动力将增加到1.8亿人。

规模如此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军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表现在: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长期滞留在农业内部,严重制约着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二是与工业化进步的程度不相称;三是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有差距。

二、城市产生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原因及其转移的制约因素

由于我国农村人口数量众多,农业现代化进程相对落后,因而产生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改革开放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贫富差距,增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意识;“三农”政策的实施,给农村人口转移带来机遇。

但是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包括传统的户籍制度、差异化的城乡教育体制、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土地产权制度等。加上城市化水平相对滞后,乡镇企业发展程度不足,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极为有限;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竞争就业能力较差,多集中在城市传统部门等多重因素,共同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及对策

总的来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的渠道包括:农业内部吸纳;就地或者就近向乡镇企业转移;向小城镇转移;向大城市转移;积极开拓国际劳务输出市场。解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关键在于做好以下三篇文章:一是将发展乡镇企业与建设小城镇相结合,以此作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问题的根本途径;二是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合理流动,作为解决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问题的重要途径;三是继续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潜力,有效发挥农业作为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的作用。

具体来说,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存问题,其转移途径和对策选择有以下几条。

(一)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改变现有的不合理的城乡分割体制

首先,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允许自由流动的户籍管理制度。可以采取国际通用的按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办法,以身份证取代户口簿,实行以固定住所和稳定收入为主要依据申报城镇户口的制度,尽快以导向性的准入条件替代硬性的进城人口指标控制,相应改变就业、入学、住房等规定,在权利义务方面平等对待新进城镇落户的居民。

其次,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增加对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扩大医疗保障、劳动保障、生活保障等社保制度在农村的覆盖面。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科学划定最低生活保障线及制定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并将农民工以及在非正规部门就业的劳动者,如个体商贩等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农民的各项基本权利。尤其对于农民工在跨省、跨县市流动就业时,社会保险转移的可操作性较差,应制定相应的政策解决这一问题。

(二)积极推动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小城镇建设

加快建设中小型城镇,升级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城市的聚集效应,合理调整城镇结构,尤其是发挥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密集型优势,广泛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

(三)增强乡镇企业活力,提高其劳动力吸纳能力,鼓励农民回乡创业

国家应在产业政策、投资政策、信贷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加大对乡镇企业的扶持力度,让其享有和城市同等的待遇。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对产业结构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调整,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开辟融资渠道,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增强乡镇企业的活力。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大力扶持小城镇第三产业发展,重点发展具有地区资源优势、传统工艺优势、特定市场优势的特色产业,优化乡镇企业结构。大力鼓励和支持农民回乡创办中小型乡镇企业,自主经营,解决就业问题。

(四)尽快建立和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改善劳动就业环境

建立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城乡统筹就业管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消除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政策歧视,赋予农民工平等的劳动保障权利。加强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服务,提供有效的劳动力供求信息,提高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引入就业中介服务机构,规范准入资格,做好岗前培训,打破城乡流动界限,促进劳动力市场的规范化和有效性转变。

(五)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加大科教投入力度,增加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扩大农村教育规模;改革农村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让农村的孩子真正学到能够安身立命的知识和本领;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对口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提高其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重点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农民企业家和回乡知识青年的素质,让他们起到领头羊和先锋模范的作用。

(六)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内部转移

建设现代农业,落实科技兴农战略,大力推进农业发展。引进最新科学技术、现代组织制度和管理方法,经营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生态化的农业。第一产业向深度和广度进军,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加快发展林业以及水产养殖业和畜牧业,发展和推广劳动密集型农业,以扩大农业内部的劳动力总量。加大农业产业化的力度,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将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组合为一个新的产业体系,实行种植养殖加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的经营,把三大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使农业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努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在大力扶持乡镇企业和促进农村传统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农村的科技服务、信息咨询、金融保险、旅游服务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如农村的观光旅游业等。倡导以工业反哺农业,减少“剪刀差”带来的工农不平等。从实际出发,积极引导农民“兼业”,即“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让农民在农闲时通过打零工等方式输出劳务,补贴家用,但又不必真正离开农村,这样保证了农忙时家中有足够的劳动力。

(七)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政府应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以促进就业,并通过发展适当比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扶持和发展中小企业等促进就业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用工制度、社保制度等,使农村剩余劳动力享受到公平的待遇,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就业环境。加强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信息服务。政府可依据失业率、长期失业者比例和不充分就业率等相关的社会经济指标,抓好农民工失业监测工作,建立失业预警系统,及时采取必要的调控措施,如财政货币政策、劳动力市场政策、工资成本控(八)降低情感成本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是牵涉到众多农村家庭的社会现象,它关系着每一个相关家庭成员的情感体验。政府应采取相应措施,如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提高待遇,促成剩余劳动力的举家迁移,做好留守人员的安抚工作,真正落实休假、带薪休假制度,并做好劳务输出者回家探亲的交通工作等,尽量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心理和情感成本,维护相关家庭的稳定与整个社会的和谐。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意义及影响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它有利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农村经济的发展、城乡的一体化进程、改善区域人口结构、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且能带来增加产出总量、推进经济增长、提高边际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扩大非农业利润、加快工业化进程等转移效应。

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如留守妻子、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问题,造成农村劳动力年龄结构、智力结构的严重失衡,使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滞后甚至出现断层,导致农业大幅度减产,造成城市生活的过分拥挤和治安水平下降,引发城乡文化冲突,金融危机下出现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回流的现象等。

综上所述,我们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应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问题,积极引导其向着有利于农民自身发展和家庭幸福、社会公正和谐的方向发展,同时注意化解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努力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太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现状、原因及解决路径[j].三农问题,2009(1).

2、王一平.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2009(2).

3、任贵苓.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8(1).

4、陈玉浩,谢惠民.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09(1).

5、李岩岩.多元化、分层次引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和对策问题[j].科技风,2009(8).

6、蔡承荣.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研究[j].现代商业,2009(2).

7、任钢.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思考[j].河北农业科学,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