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范文第1篇

发展新型城镇化不意味着让农村凋敝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建管机制。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欠账多、缺口大,补足短板的关键是建立长效投入机制。《方案》提出,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管护和运营。探索建立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机制,创新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决策、投入、建设、运行管护机制,建立自下而上的民主决策机制。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要加快形成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机制。新型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两翼,二者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新型城镇化决不意味着让农村凋敝。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切实解决规划上城乡脱节、重城轻乡的问题。《方案》提出要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规划体制。构建适应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规划编制体系,尽快修订完善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和镇、乡、村庄规划,提高规划科学性和前瞻性,强化规划约束力和引领作用。

鼓励地方开展统筹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改革试点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要推进形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长期以来,农村居民享受到的基本公共服务比城市居民面更窄、水平更低。为此,《方案》提出要完善县域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机制,建立城乡统筹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进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统筹发展。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地方开展统筹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改革试点。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要进一步健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体制机制。《方案》从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两大方面着手,提出了明确要求。细化完善和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并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权利,有序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建立和实施居住证制度,构建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加强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制度,把进城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完全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同时,要切实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多管齐下,逐步让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进得来、住得下、融得进、能就业、可创业,让他们有尊严地变成新市民。

探索开展以村民小组、自然村和农村社区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

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的组织结构、利益关系深刻调整,农民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明显变化。为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方案》从顶层设计层面明确了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的基本遵循。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范文第2篇

1 对我国“三农”问题根本原因的认识

1.1 农民问题的根本原因

农民问题的根本实质是人的问题,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的问题。而从事农业的劳动者表现在现实表现中最明显的是素质问题。

1.2 农村问题的根本原因

农村问题主要反映的是农业的生产要素问题,而农业的生产要素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我们目前不是缺乏生产要素,问题的实质:一是我们没有完全注意到传统农业是传统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在生产要素中的配置,是低层次的配置,缺乏有效的升级与改进。二是我国农村生产要素的多样性差异。如土地资源既有耕地,又有林地;既有水面滩涂,又有草场、牧场。使用方式和管理方式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无论是传统农业还是现代农业,无论是生产力还是生产关系,在生产要素配置方式上的表现都不相同。三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农业资源由于受所有权制度的束缚不能转化为积极的生产要素进入生产活动之中。

1.3 农业问题的根本原因

农业问题要从农业部门的生产活动中来找。由于我们独有的国家主导产业的组织管理形式,农业问题也必然反映在国家的行政行为上

2 关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实质。

我们谈“三农”就说城乡二元结构。我们认为,“三农”问题就是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解决了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也就解决了“三农”问题。这其实是一个误解,城乡二元结构理论的产生是没有看到农业的产业链本质,是没有看到在产业链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演化规律,没有看到生产要素在产业链配置上的具体方式。

城乡二元结构理论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刘易斯1954年在《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提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会呈现二元经济结构并存的特征,而且这一理论具有普遍性,被认为是研究发展中国经济转型的基石。不过在刘易斯所界定的二元经济结构的模式中,是把整个经济划分为农村的传统经济部门和城市的现代经济部门,并且两个部门的劳动力供给和平均工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着巨大差异,这种设定的前提情况并不完全符合当前的现实,这就需要我们打破思维的束缚,勇于探索新的发展道路。

美国学者舒尔茨在其《改造传统农业》一文中为我们指出了另外一条不同的道路。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核心是农业同样可以成为经济增长点的亮点,关键是打破农业本身的封闭体系,使农业能够得到新的、现代农业的生产要素或生产技术。他用收入流价格理论解释了传统农业停滞落后、不能成为经济增长源泉的原因。

要看到在我国,农业发展所需要的生产要素多数地方仍停留在传统农业的方式上,它的现代性方式没有表现出来。因此,我们的出路就是发挥我国对国家管理的主导性优势,改造传统农业。

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中,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的时候,生产力能够较快地发展,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都能得到提高,社会将在安定的状态下发展。这里就体现为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也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西方的经济学家虽然没有采用这个理论来解释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但其分析得出的要素显而易见地表现为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统一论。经过理解,我们不难得出结论,“三农”问题的实质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水平发展的不均衡所产生的矛盾,而不是城乡二元结构。而解决“三农”就是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入手,生产力为本,大力发展生产力,以生产力为中心调整建立新型的生产关系,也就是改造传统农业,建立现代农业。

3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

3.1 传统农业的标志

我们目前对传统农业的定义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发展,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是采用历史上沿袭下来的耕作方法和农业技术的农业。传统农业具有低能耗、低污染等特征,在当今时代依然发挥重要作用。这个定义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它仅仅表述了生产力的内容,是没有从事物发展的两个角度来判定问题,传统农业的特征不仅仅是表现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上,还表现在与之同步的生产关系上。如对农业人力资源的投入,农业生产要素的低层次配置方式,传统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等。

3.2 现代农业的标志

我们目前对现代农业(modern agriculture)的理解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被普遍接受的定义,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的社会化农业。在按农业生产力性质和水平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属于农业的最新阶段。其基本特征,现代农业是由一整套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农业科学技术的形成和推广,使农业生产技术由经验转向科学应用,如在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物理学、化学等科学发展的基础上,育种、栽培、饲养、土壤改良、植保畜保等农业科学技术迅速提高和广泛应用。笔者认为这种认识是也一种片面的认识,它过多强调了生产力要素对农业发展起到的作用,而没有看到农业的本质是产业链经济形式,忽视了生产要素的多样性带来的农业产业的多样性,以及新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共同作用于农业的结果。因此,有必要重新定义现代农业。笔者见,所谓现代农业,就是按照现代农业产业链运行规律的要求,采用现代生产技术并调整与之匹配的新型生产关系,达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重新配置并实施的农业体系。就是说,我们不仅要采用现代的生产力技术,将最先进的应用知识转化成新的、优越的生产要素,更要在着眼于市场的前提下对现代生产关系进行农业产业的一体化设计,让新型的农业组织管理形式、农业技术推广形式、所有权制度、金融体系、农业调控体系、社会服务配套功能体系的组织形式作用于生产力的发展需求,最终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4 我们现在要做什么

4.1 建立现代农业首先建好农业产业链

行业的发展必须从行业的本质入手,农业的本质是产业链,做好了产业链这篇文章,也就找对了对农业现代化改造的入手点,也就解决了农业的现代化问题,也就解决了“三农”问题。从农业生产活动上看,农业产业链要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来分析。大致上讲,农业的产前环节主要是农业生产的组织准备。包括农资、农机供应准备,人力准备及分工、信息采集及分析、技术采用、生产方案建立及评估。农业的产中环节主要有:生产行为的实施、管理,人员对技术的应用及分工协作,信息及物资供应的调整。产后环节主要有:农产品采集、收储、加工、运输及销售。传统的说法叫产、供、销一条龙,理解的稍粗糙一点,其实在操作时要抓住重点要素。对于现代农业,在产业链的反映上要素主要有:生产前的组织活动(信息、决策、技术、人员、物资),有效的组织形式(农业生产组织机构),农业生产活动,农产品加工、收购、储运,农产品交易(销售)。

4.2 建立现代农业要抓住影响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4.2.1 建立现代农业,新的生产要素配置是核心

在生产要素,特别是在围绕着农业产业链的生产要素配置上我们是有成型经验的。如我们在国有农场的改革上,新型管理体制与新农业技术的应用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这里应注意的是,在以往的工作中,我们在生产要素的配置上关注生产力的因素居多,如对新的应用知识的采用和推广,并形成新的、优越的的农业要素,相对来说对生产关系的研究就少了一些,而现代农业在改造过程中,产业链的要求恰恰是对新型生产关系中做为生产要素的充实与调整,主要有:农业生产组织形式,金融手段的使用,信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产业政策的制定与落实,所有权制度,人力资源的投入与使用等,发现并使用好这些要素,并把这些要素配置到位以后,才能真正使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才使得做为生产力的新技术采用成为可能。

4.2.2 建立现代农业,引进和培育人才是根本

做为一个产业,其根本的支撑是做为产业运行主体,即农业组织及其核心的人员。我们目前很多支撑农业的人才并是不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包括技术人员,也由于产业的特点,我们的人才多数集中在城市,这使得农业的组织形式和人才的达不到农业生产要素重新配置的需要,也可以说,用人来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从人才需求上讲,能做好农业工作的并不一定是农民。因此,建立人才的流动机制,人才的培养机制势在必行,引进人才,吸引人才,让一批优秀的企业家进入到农业领域是改造传统农业的当务之急。附注一点的是,企业家不是管理者,真正的企业家是能够在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上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4.2.3 建立现代农业,建立新型的组织体系是关键

这是现代农业的运行特征,是对生产要素的科学性、均衡性使用的必然选择。一是从区域划分上建立农业协会。主要负责本地各种生产信息的收集、分类与整理,市场研判,应用知识的选择与推广,生产行为的决策指导,协调与政府的关系等。二是建立农业合作社。作为最基本的生产单位,作用主要是在农业协会的指导下,对本社农业生产要素进行合理的配置,把握市场趋势,规避市场风险,利于农业生产活动减少成本,利于农业增收。主要工作是:生产行为最终统一决策权,信息资料的使用,劳动技能的采用、分工与使用分配,生产资料的选择与成本控制,生产行动的组织等。

4.2.4 建立现代农业,农民增收是动力

建立现代农业政府要采取行政指令与利益引导相结合的方式。实践证明,政府指令性的行为多数不成功,或者失败。农民最关注的是自身的利益,农业收入的增加就意味着所有生产要素的整合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反之,农业生产不增加收入,农民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损伤,任何模式对农民不说都没有积极性。因此,建立现代农业,也要考虑到农民这个群体的特点,要用行政指令与利益相诱的方式,让农民实实在在的增收,开局见效方能推而广之。

4.2.5 建立现代农业不能忽视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一是不能农产品的价格一波动,我们就利用行政手段去干预物价,要看到物价变化的实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农产品的限价是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前提的,我们为什么不去对流通环节去限价呢?农产品的限价谁又是受益者呢?二是农民的固定资产,由于城乡产权制度的差异,市场价格形成巨大差别,差别形成了农民财产收益的相对减收。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三农”问题;城镇化;现代化

从古至今,“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问题。自21世纪以来,我国的“三农”问题日益凸显,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处于转型的阶段,所以“三农”问题作为当前和今后工作的重要任务,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所以,要解决“三农”问题,就要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使农民市民化、农业现代化、农村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三农问题的现实意义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三农”问题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近些年,“三农”问题极其引人关注。“三农”问题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产品的供给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虽然我国的粮食产量与日俱增,但食品的安全并非得到保证。随着人口的增长,对食物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我国每年还要从外国引入进口粮食,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农民缺乏积极性,导致我国粮食自给率下降,所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首先,要想维护社会长久和谐稳定,就要解决好“三农”问题,我国有一半人口来自于农村,如果农村的人口不稳定,必然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增加农民的收入,保证农民的基本生活,是国家长久治安强有力的保障。其次,要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解决好“三农”问题,要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是在农村,如果农业不发达,就没有稳定的物质基础,如果农村的经济相对落后,国民经济也无法提高,如果没有农村的普遍小康,全国的全面小康也无法实现。最后,要想保持经济稳步向前,就要解决好“三农”问题,根据城乡居民的收入比例可知,农村是一个消费潜力非常大的群体,加大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不断地扩大内需,才能使得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二、目前三农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目前我国农业问题的主要表现

农业供给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必需品,没有农业就没有食物,当然就不会存在其他行业,所以农业是基础。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我国农业都是以家庭经营为主,农业就是农业经营者对动植物生命活动的控制过程,目前我国的农业存在很多值得关注的问题。首先,我国农业人多地少,环境恶劣,经常大量使用有害的农药,使本来缺乏的水资源也被污染,而且我国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都不合理,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仅调整了我国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改善了我国农业生产结构,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其次,农村的人口都偏向老龄化和妇女化,身体强壮的青年都外出打工,不仅无法生产出优质的农产品,竞争力非常弱,而且生产效率也非常低。如今逐步缓解和根除了我国粮食和其它农副产品一直供不应求的局面,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我国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我国其它领域的经济改革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最后,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设施不完善都会制约我国农业的发展,无法适应现代农业的需要。

(二)当今中国农村问题的主要表现

农村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农村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稳定问题、留守问题、环境问题。农村不断地出现土地纠纷,房屋的拆迁重建、利益分配不均都会引起农村的不稳定,农村的不稳定必然会阻碍社会的稳定。如今,农村的青壮年外出打工,强大的劳动力不断流失,使得农村的留守老人、儿童、妇女不断增多,生活质量受到影响,老人缺乏儿女照顾,妻子与丈夫缺乏沟通,儿童缺乏关爱,必然会对农村的和谐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随着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农民也在不断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房屋建造到沿路或是沿街,导致农村里的居民变少,生活在原住房的居民生活条件极差,不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愿景。

(三)当今中国农民问题的主要表现

农民历来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最基础的角色,每次社会的变革和革命都会被推动到最前沿,并且往往最终起着关键性作用,但是在不同区域间、不同阶层间的经济交往中仍然处于劣势,农民问题日益严重。虽然经济在不断发展,但是农民的收入水平还是很低,在城市打工的农民由于没有市民身份,很多待遇无法享有,致使合法权益无法保证。农民经济地位的低下导致文化上受歧视,教育基础设施的相对落后使得在很多农村地区出现了大学生荒,而农村大学生回流现象非常少,农村的人才呈现有出无进的态势,而城市出身的人才更不会愿意走向农村。

三、解决三农问题,促进我国农村未来发展

要想促进我国农村未来发展,首先就要解决好“三农”问题,使农业、农村、农民同步发展。

(一)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加快农民的市民化

党的十八三中全会提出城乡一体化发展,首先就要使农民转变为市民身份,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否则会导致城镇劳动力匮乏,农村的发展也将停滞不前。城镇化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城市也就成为了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现代标志。目前,农村的人口都向城市流动,财产权利和发展机会都得不到平等对待,应该对符合条件的农民转为城镇居民户口,让他们享受城镇住房、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待遇。推动农村和城镇协调发展,对个别城市的人口规模进行控制,在体制上和制度上开始变革,取消二元户籍制度和身份限制政策,从农民的就业问题、住房问题、社会保障问题、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四个方面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转市民问题,使生活在城市中的农民获得基本权利和平等的待遇。

(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

解决“三农”问题中的农业问题是个关键,现代农业是未来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的农业问题不仅是生产问题,而且是人和物如何并存的问题,农产品的稳定产出、粮食的安全都是农业发展的前提,农业的发展又是城镇化的前提,也是制约因素。要想实现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农民的市民化是首要任务,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还要进行彻底的土地产权改革,保证土地全民所有而不是私有化,实现土地共同经营,并且对农业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持和资金援助。农业的现代化不仅会为公民提供更优质的产品,也是实现中国繁荣富强的重要短板。

(三)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是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过程

农民的市民化转变,使得农村的现代化逐渐变为现实,但是农村的发展问题也是需要关注的。对农村的改造,开发和环境保护,都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党的十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经济的发展会受到环境的制约,所以要注意保护环境问题,合理开采土地和种植方式的改变,把生态环境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建设结合起来,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四)解决“三农”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最重要的是要做好体制改革和制度设计

加快城镇化建设,是“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越来越多的农民流动到城市发展,但实现城镇户口的权利得不到满足,是现阶段城镇化过程中要解决的首要难题。改变这一现象,最根本就要在宏观上对体制进行改革和制度改革,城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想充分实现这一目标,让农民进入城市后收入稳定、有房住、有学上、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险得到保障,就要政府参与支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正确的政策选择,解决农民的固有身份,实现人口自由流动,让各类生产要素在政府的宏观引导下自由配置,以防市场扭曲。解决“三农”问题,是实现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出路,为更好的实现农村现代化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

四、结语

要想解决“三农”问题,首要解决的就是城镇化问题,其核心就是使农民向市民身份的转变,农业现代化的本质就是农民的现代化,加快实现农民的身份的转变,让农民融入到城市生活,实现城乡一体化。用现代技术去改造农业和农村面貌,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一个美丽的新农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要求。总而言之,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把农民、农业和农村三个方面作为一个整体,不可分割,要有侧重点的对待,再依靠政府的力量实行体制改革和制度转变,突破固有的阶级和阶层上的歧视。随着城镇化的实现和“三农”问题的解决,让我国农业更强,农民得到平等待遇,农村呈现为安居乐业的景象。

参考文献:

[1]韩长赋.正确认识和解决当今中国农民问题[J].求是,2014(02).

[2]周战强,乔志敏.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J].城市发展研究,2012(10).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范文第4篇

一、主观条件

现已具备的成熟的主观条件至少有以下几条。

1、我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既有建国后成功进行的经验,又有实行体制的沉痛教训,还有改革开放以来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伟大实践,更有各地进行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农民转移就业和知识化、技能化,以城市化城镇化促进“三农”问题解决等等的一系列最新探索,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不论是成功经验还是失败教训,都是我们最好的老师,解决“三农”问题的最有效的战略思想和战略措施就蕴含在这些经验和教训之中。只要我们认真的老老实实的总结和吸取这些经验和教训,从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就能理清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思路,找到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措施。任何一种学习都不如从自己的经验教训中学习来得快,来的真实有效。正是这些鲜活的经验教训,它们从正反两方面现实的教导和指导我们如何去制定和实施这一国家战略。

2、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对解决“三农”问题已形成了这样的战略共识。尤其是从事“三农”实际工作、处在“三农”工作第一线的基层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根据自身的经验和体会,深深感到解决“三农”问题是一个事关国家发展全局和长远的战略问题,它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因而必须将其上升到战略的层面才有可能解决。而现在的一些政策措施往往缺乏整体性、配套性、系统性、根本性和长远性,缺乏一个完整的战略来统领,贯彻落实起来往往是顾左不顾右、顾前不顾后、有来龙无去脉、表面文章、急功近利,导致许多“三农”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或者表面暂时解决了,却给后面的发展留下后患,经常出现不必要的曲折和反复,或者付出巨大代价却收效甚微。他们迫切呼唤、殷切盼望中央尽快拿出一个切实有效的战略性方案来,以使他们在实践中有所遵循。建国60多年了,而且“三农”问题至今还如此严重,到现在仍没有一个指导全局的战略性的东西,是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的。

3、全党和全国人民对从战略上根本解决“三农”问题正在形成强烈预期。开发“三农”资源、解决“三农”问题,推动“三农”实现跨越式可持续发展,决不仅仅涉及农民自身的根本利益,实际上还涉及到全党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决不仅仅只有农民关注,而实际上全党全国人民都给予高度关注并投入极高的热情。因为它直接关系着全国人民尤其是亿万农民能不能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能不能最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能不能取得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夺取全面胜利。特别是亿万农民这样的愿望和要求最强烈、最迫切,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样盼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建国后一直到改革开放前,我们用了30年没有解决全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温饱问题,改革开放30年,虽然我们解决了农民的温饱,但却没有解决农民的共同富裕。农民实在等得不耐烦了,他们过怕了那种穷日子、苦日子,一天也不愿过下去了。如果我们老是满足不了农民的这一起码要求,还谈什么“执政为民”呢?所以,制定和实施这一国家战略,是真正的体现和贯彻“以人为本”,是真正得民心、顺民意之举措。

4、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越来越明朗化、清晰化,孕育着越来越成熟的战略思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为解决“三农”问题陆续出台了十二个中央“一号文件”,召开多次中央农村经济会议和中央全会,并做出过一系列专门决定。所有这些表明我党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路线方针政策越来越明朗化、清晰化、配套化、成熟化,越来越带有根本性、综合性、系统性和长远性亦即战略性。如果不是孤立的只看一个文件或关于一个几个问题的决定,而是把这前前后后一系列文件综合起来、串联起来,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理解和把握,那么就可以清晰的窥见其越来越全面、系统、深刻的发展思路,其中包含着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战略思想,而这一国家战略就包含在这些思想之中,已十分接近形成这一国家战略了,真可谓是呼之欲出。中央已经出台和今后还将出台的一系列支农惠农强农的政策,不仅迫切呼唤这一国家战略的横空出世,而且也在客观上为这一国家战略的横空出世扫清道路、廓清障碍。

5、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系列理论成果为制定和实施这一国家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思想条件。“三农”问题已越来越强烈的引起理论界和各级政策研究机构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许多理论精英和有识之士自觉转向深入系统研究探讨解决“三农”问题的理论,提出了大量有真知灼见的观点和建议。其中许多观点和建议包含着重要的战略思想,而且有的早在几十年、十几年前就提出来了。许多理论研究已逐渐转向探讨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目标、战略途径、战略步骤、战略措施等方面。理论研究和探讨越深入,越是强烈的感到迫切需要有一套切实可行、成龙配套、总揽全局、统摄长远的开发“三农”资源、解决“三农”问题的国家战略。而理论研究的成果也越来越对这一国家战略探讨的全面、深入、具体和细致,从而为这一国家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越来越有力的理论支持和越来越详尽的思想条件。

以上这些主观条件,再加上党和政府的领导、指挥、组织、协调、统筹能力,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经济的巨大威力相结合,使得我们不仅能够制定科学有效的这一国家战略,而且也能够贯彻实施这一国家战略,从而将“三农”大问题转化为“三农”大资源,并将“三农”大资源进一步转化为发展的大优势,从而在开发“三农”资源过程中,使“三农”问题从根本上一一得到化解。

二、客观条件

已经具备的成熟的客观条件概括起来至少也有以下几条。

1、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历史拐点已然出现。我国经济总量、财政收入、人均收入、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农业部门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例等各项经济指标均显示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历史拐点在我国已经出现,出台这样一国家战略的客观经济条件已经成熟。基于这一点,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作出了“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的重要论断。由此开始,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强农的政策措施,从资金、人才、技术、物力、信息、服务等各方面对“三农”支持的力度越来越大。中央还制定了健全支农惠农强农政策体系,推动资源要素重点向农村配置、财政性建设资金的增量部分重点向农村倾斜的战略决策,今后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会不断加大。虽然这些政策措施还不足以从战略上根本解决问题,但毫无疑问,它为我们制定和实施这一国家战略提供了越来越成熟的客观经济条件。

2、我国现在的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为我们制定和实施这一国家战略提供了客观物质条件。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现在所具备的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已和过去不可同日而语,可以说已使我们具备了这样的客观条件,即有能力、有可能将“三农”问题看成宝贵资源,也完全有能力、有可能将“三农”问题转化为宝贵资源,并全面、充分、有效的开发、整合、提升和利用这一宝贵资源来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我国的生产力所具有的潜能还没有充分挖掘出来,尤其是农村所蕴藏的生产力(劳动力大军、农业机械和其它技术装备等)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在沉睡,如果将这些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充分挖掘,使之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那会对制定和实施这一国家战略提供最有力的条件。目前国内还出现了大量先进科技成果特别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不成生产力,许多技术发明专利躺在保险柜里睡大觉的尴尬现象,如果将其充分开发利用,必然会为制定和实施这一国家战略提供又一重要条件。

3、我国城市化、城镇化、工业化等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推进,也为制定和实施这一国家战略创造出一系列成熟条件。加快推进城市化、城镇化、工业化和开发“三农”资源、解决三农问题是“一体两面”的事情,它们理应而且必须做到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城市化、城镇化、工业化推进的过程,实质也是开发“三农”资源、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因为它正是开发“三农”资源、解决“三农”问题的最重要的战略途径;它是改造农村、整合农村,使大量农村变成城市或城镇,大量农民转化为第二产业的工人和城市里的市民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大幅度减少农村和农民,以节约和腾出大量土地发展农业的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才能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使农民实现共同富裕。所以,我国城市化、城镇化、工业化等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必然会创造出一系列成熟条件以推动“三农”资源得以开发、“三农”问题得以化解,从而有利于制定和实施这一国家战略。

4、金融改革和目前国内资金充足,为制定和实施这一国家战略提供了难得的金融条件。经过长期的金融改革,我国的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已渐趋成熟,可以为开发“三农”资源在国内外融资提供便利。国内金融行业的实力也已大为增强,完全可以为开发“三农”资源提供资金支持。2009年底,我国外汇储备已近2.4万亿美元,城乡居民银行存款已超过26万亿元。再加上去年为刺激经济而超常规发放的大量贷款,导致国内资金充足,流动资金甚至出现了严重过剩现象。大量流动资金找不到出路,不断冲击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和其它金融市场,已经出现通货膨胀的苗头。制定和实施这一国家战略,完全有可能使我们化被动为主动,引导国内充足的甚至过剩的资金积极参与“三农”资源开发、投向“三农”大市场上,这样不仅可以解决“三农”资源开发所急需的资金瓶颈问题,还可化解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产生的大量泡沫,并能有效遏制有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5、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总方向、总趋势为制定和实施这一国家战略提供强大动力。启动内需、扩大消费,把中国从一个制造大国、外需大国转变为一个内需大国、消费大国,这是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根本出路。中国这样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世界性大国、世界性强国,首先就必须成为一个内需大国、消费大国,这应该成为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战略支点。这就是今后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总方向、总趋势。过去那种过分依赖出口和投资拉动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金融危机的发生只是使这种发展方式存在的弊端较早和较充分的暴露出来,即使不发生金融危机,这种发展方式存在的弊端迟早也会暴露,或迟或早必须做出根本调整。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这一总方向、总趋势为制定和实施这一国家战略提供了最根本、最重要的“大势”依据,而制定和实施这一国家战略也正是顺应了这一“大势”的迫切要求。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三农问题;形成原因;对策

“三农问题”即农民、农村和农业的问题,“三农问题”由来已久,关于“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学者们争论不已,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观点。但是学者们对“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上却完全一致,即所谓的“三农问题”,实质上就是农民问题,而且中国的问题根本上也是农民问题[1]。看待“三农问题”,需要既有时间意识,又有空间意识,时间上要看到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民衣食住行发生的巨大变化,空间上,要看到各地贫富差距还很大。

1“三农问题”的成因

1历史原因

一是工农产品剪刀差。建国初期,为了发展工业,政府对农产品实行价格剪刀差,以牺牲农业发展为代价,发展工业[2]。二是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农业和非农业之间、城市和乡村之间被筑起了一道高墙,随着经济的发展,历史上延续下来的传统农业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其弊端也日益凸显。三是重视重工业,轻视轻工业。在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思想的指导下,多数地方政府重视重工业发展而轻视轻工业,重视生产性建设而轻视非生产性投入,使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业发展长期停滞不前。

1.2政策原因

从发展上看,农村经济超常增长后,出现了滑坡。一是农业内部积累机制弱化,短期行为严重。二是政策因素也造成了不利于粮食生产形势,农民种粮积极性明显下降。三是地方财力增加,但地方投资却明显向城市倾斜。四是全国工业投资大幅增加,但为农业服务的农用工业投资却不断下降。五是在城市工业经济过热增长中,投资膨胀和消费基金膨胀导致持续通货膨胀。六是农村基本设施不能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要求。七是税费体制不合理。八是农业经济组织形式的不足日益暴露[3]。

1.3其他制约因素

一是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以及农业结构不合理等都是“三农问题”形成的原因。自21世纪以来,中国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几乎所有农产品都呈现出阶段性、结构性和区域性的供过于求现象,导致农产品价格连年下跌。另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不合理的负担过重以及深层次的体制等问题都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一家一户小规模分散经营与国内外市场衔接问题仍然亟待解决。

2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

“三农问题”是由我国特殊的历史进程和特殊国情决定的,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从战略全局出发,必须坚持系统和统筹的观点,必须采取经济、政治、法律、行政手段以及发挥市场经济作用等,既要坚持“持久战”,又要保证每个阶段有目标、有成就,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2.1加快城镇化进程

要解决“三农问题”,最根本的出路在于实现城镇化,最关键就是要提高效益,创造有效的就业岗位,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制造业和服务业上。从国外的发展历程来看,都是通过实现现代化来带动城市化,最后解决农村问题。对于现在各大城市实行放开城镇户口的户籍改革,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城镇户口放开以后,农民只不过是从农村潜在的失业人员变成了城市流民,反而对社会造成了更大的危害。印度和墨西哥都有这样的先例。

2.2加快农民享受国民待遇的步伐

我国农村在义务教育的权利、社会保险、医疗等一系列权利的落实上有待完善,相对城市居民而言,农民在政治权利和经济待遇上截然不同。我国在实施全民医保以及在实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试点的同时,要加快制定成熟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真正实现农民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2.3减轻农民负担

目前,国家虽然取消了农业税,但农民的隐形负担依然很大,特别是计划生育、宅基地等问题仍是我国农村发展的主要问题,尤其是在一些山区县,这些问题仍然很严峻。政府应加快各项配套制度的完善,因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费改税等问题,主要还是靠完善的制度来保证[4]。另外,农民减负涉及的农村教育、政府经费等问题也要妥善解决。

2.4增加农民收入

首先政府应该加大投资。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即良种基地的建设、农田水利的投入、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对农民的技术培养。其次是要发展优势产业,如蔬菜、水果、花卉、中药材、养殖等。可以积极推行“公司+农户”的模式,以增加农民收入。

3参考文献

[1] 李艳民.三农问题的症结与对策[j].承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24-25.

[2] 孟薇.新中国三农问题的历史变迁及其经验教训[j].学理论,2009(24):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