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态学研究和现况研究

生态学研究和现况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学研究和现况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态学研究和现况研究

生态学研究和现况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考研大学生;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5-0136-02

焦虑是指个体由于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致使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增加,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担忧恐惧的情绪状态[1]。考试焦虑对学生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适度的考试焦虑对学习有促进作用,但长期处于考试焦虑状态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考研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考试焦虑状况近年来也引起了一些学者的认真关注。我国学者申鲁军编制了信度、效度较高的大学生考研焦虑量表,以作为相关的心理研究工具[2];他还进行了师范类大学生考研焦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有82.7%的人存在考研前焦虑,学校干扰、考试干扰、复习准备不充分、低效能感是大学生考研焦虑的主要影响因素[3]。

由上可见,学者们重点研究了大学生考研焦虑的严重程度、原因及影响因素。但是,大学生考研焦虑状态如何?有无性别、生源地、跨专业与否的差异?目前尚无学者进行研究。因此,本研究拟以状态焦虑与特质焦虑量表来探讨大学生考研焦虑状况及其性别、城乡、是否跨专业对其焦虑状态的影响,为有效缓解当代大学生考研压力提供心理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以随机抽取的山东省济南市一所大型考研培训机构73名考研大学生及济南某高校不参加考研的72名非考研学生为研究对象。被试平均年龄为23.01±1.16岁。

2.研究方法。团体施测,一共发放问卷180份,剔除无效问卷35份,有效问卷数为145份,有效回收率为80.56%。

3.研究工具。本研究使用状态-特质焦虑焦虑问卷(STAI)[4]。该问卷是由Charles D.Spielberger等人于1970年编制问世,并于1983年修订,1988年译成中文。该量表作为一种自评量表,其效度高,尤其是能将当前(状态焦虑)和一贯(特质焦虑)区分开来。前者描述一种不愉快的短期的情绪体验,如紧张、恐惧、忧虑等,常伴有植物神经功能亢进。后者则用来描述相对稳定的,作为一种人格特征且具有个体差异的焦虑倾向。

4.统计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得出统计结果。

二、结果

1.考研大学生与非考研大学生焦虑状况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考研学生和不考研学生的状态焦虑水平和特质焦虑水平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发现:在状态焦虑中,t=13.414,P

2.考研大学生焦虑状态的性别、生源地、跨专业与否的差异比较。(1)考研大学生焦虑的性别差异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对男生考生和女生考生的状态焦虑水平和特质焦虑水平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发现在状态焦虑中t=-0.980,P>0.05;在特质焦虑中t=-0.477,P>0.05。即男生考生和女生考生在考研焦虑水平上没有显著性差异。(2)考研大学生焦虑的生源地差异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对城乡考生的状态焦虑水平和特质焦虑水平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发现:在状态焦虑中t=1.936,P>0.05;在特质焦虑中t=0.857,P>0.05。即城市考生和农村考生在考研焦虑水平上无显著性差异。(3)考研大学生焦虑的跨专业与否差异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对是否跨专业考生的状态焦虑水平和特质焦虑水平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发现:在状态焦虑中t=2.111,P0.05。即跨专业考生和本专业考生在状态焦虑水平上有显著性差异,而在特质焦虑水平上无显著性差异。

三、讨论

1.考研大学生考试焦虑的现状。从调查结果来看,考研学生的状态焦虑水平和特质焦虑水平均显著高于非考研学生,双方差异达到极其显著水平。也就是说,绝大多数考研者都有严重的考试焦虑,应该引起学校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工作者的充分重视。究其原因,可能为:首先,与考研压力有关。考研作为应激性生活事件,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是不可避免的,适度的心理压力会引起大脑皮层适度唤醒,注意力集中,记忆力增强,学习效率提高。而过度的心理压力会导致大脑皮层过度唤醒,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学习效率下降,严重的可导致心理损害或疾病发生[5];其次,与自我效能感有关。如果考生准备考试的时间不充分,或在复习瓶颈期看不到成绩的提高,就会怀疑或否定自己,导致自我效能感下降,从而产生抑郁、紧张的心理,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会使个体产生严重的焦虑水平。学校应当及时发现有高度考研焦虑的学生,并加以引导,以缓解其考研焦虑,从而形成正确的考研心理。

2.考研大学生焦虑状态的性别、城乡、跨专业与否特点。(1)不同性别考生的考研焦虑状况。本研究发现不同性别考生在焦虑程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无论男女,都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究其原因,可能为他们在考前会受到相同因素的影响:来自学校安排的课程、考试等学校因素的干扰;来自复习时间不充足、效率低下等复习准备不充分因素所导致的自我效能感下降的干扰;来自父母亲朋好友的期待等因素而导致的心理压力增加的干扰。(2)城乡考生在焦虑程度上的状况。本研究发现来自城市和农村的考生在焦虑程度上并无显著差异,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这可能是不管来自城市还是乡村,所有考生都来自同等高校,共享教育资源,因此具备一般考生的共性,受到相同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近些年公费研究生名额越来越多,解决了农村考生的经济之忧,因此所有考生都可以自由选择报考学校,所以他们在临近考试都可能焦虑或放松。(3)跨专业考生和本专业考生在焦虑程度上的状况。跨专业考生和本专业考生在状态焦虑水平上有显著差异。跨专业考生由于是在短期内重新接触一门新的专业,比起本专业考生感到自信心不足,而且在短期内要做到比较深入的复习会比较吃力,随着考试的临近,要承受更多的压力;而本专业考生由于对所考专业比较熟悉,相对来说比较轻松。但是不论跨专业考生还是本专业考生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因为从长期来看,考研对于所有考生都需要一个较长而又系统的复习准备过程,都受到一些相同因素的影响。因此二者在特质焦虑水平上无显著差异。

综上所述,考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出导致自己考研焦虑的原因,通过调节自己的认知评价、成就动机水平以及自我效能感来控制一些外在因素对考研焦虑的影响,进而维持适度的考研焦虑。

参考文献:

[1]杨明均,曾英.谈谈学生的考试焦虑[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l,(1).

[2]申鲁军.自编大学生考研焦虑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6).

[3]申鲁军.师范类大学生考研焦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4]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3.

生态学研究和现况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研究生;学术不端;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6-0054-03

一、问题的提出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4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研究生数量达180多万人,我国俨然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研究生教育大国。然而,在欣喜我国研究生教育蓬勃发展的同时,各类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事件却屡禁不止,频频被各大网络媒体曝光。此类事件的频繁发生不仅玷污了研究生作为高等教育优秀成果的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创新和发展。

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是指研究生在科学研究活动,尤其是在论文写作中,抄袭、剽窃、侵吞他人成果,伪造、篡改数据等违反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行为[1]。文献回顾发现,自20世纪80年代末国内外大批学者就开始针对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概念、起源、表现形式、影响因素和治理措施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5]。毫无疑问,这些研究对理解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机理和有针对性地提出管理对策大有裨益。但是,本文认为以往研究过于理论化,缺乏从整体上对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现状的定量描述,以及对比分析这种现状在某些条件下的差异。比如,研究生究竟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态度如何?各类学术不端行为的比率分布情况怎样?不同学校、学科和研究生类别的学术不端行为态度和行为又有何差异?在学术不端行为如此多发的今天,我们很有必要从整体上认识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现状。

本研究以全国多所综合性高校在读研究生为对象,调查分析研究生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态度和实际不端行为的整体情况,并对不同院校(一般vs重点)、学科(社会vs自然)与研究生类别(硕士vs博士)的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态度和行为进行差异分析。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整体情况和在上述三种不同条件之间的差异,有利于总结此种现象的一般规律。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苏州、济南、郑州、开封等地,采用电子版与纸质版相结合形式对多所综合性高校在读研究生的学术不端行为展开调查。为了确保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在告知调查的目的及意义的前提下,我们将调研对象锁定为有科研经历的研究生群体,且主要通过同学和朋友在全国高校发放问卷。前后历时一个多月,共回收问卷430份,剔除填写不完整、随意等有问题的问卷后,共产生有效问卷401份,有效回收率为93.3%。其中,一般院校182人,重点高校(包括985和211)219人,各占45.4%和54.6%。社会学科196人,自然学科205人,各占48.9%和51.1%。硕士研究生357人,博士研究生44人,各占89.0%和11.0%。整体而言,一般院校与重点院校、社会学科与自然学科人数旗鼓相当,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博士研究生数量偏少,这可能会影响研究结果,但这与近年来我国整体研究生的招生政策大体相契合。

(二)研究工具

为了保证测量工具的信效度,我们尽量采用国内外成熟量表。其中,学术不端行为态度采用赵延东所编制的问卷[6],共2个题项:A1我同情那些学术不端的人,A2我原谅那些学术不端的人。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采用修订后的韩丽峰和徐飞所编制的问卷[7],共6个题项:B1

调整或修改数据,B2参考文献中引用根本没看过的文献,B3发表直接翻译的国外文献,B4一稿多投,B5引用他人观点而不做任何说明,B6抄袭他人研究成果。为了避免社会称许性,我们根据以往研究的做法[8],采用映射法测量被试身边学生的学术不端行为来间接反映被试的情况。学术不端行为态度直接测量焦点个体的情况。问卷采用里克特5分量表,其中1代表“完全不同意”,3代表“既不同意也不反对”,5代表“完全同意”。

(三)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首先通过描述统计分析反映研究生在学术不端态度和行为上的整体情况,进而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研究生学术不端态度和行为在不同院校、学科和研究生类别之间均值的差异。

三、研究结果

(一)研究生学术不端态度和行为的整体情况

由表1的上半部分可以看出,研究生中有超过50%的人对学术不端持否定态度,接近30%的人持中立或肯定的态度。同情或者原谅学术不端行为的比例虽然不高,但应该引起重视和思考。由表2下半部分可以看出,整体上有超过60%的研究生基本上没有学术不端行为,25%左右的选择“既不同意也不反对”,完全同意的比例不到6%。其中,“调整或修改数据”和“参考文献中引用根本没看过的文献”两种学术不端行为高达20.0%和18.5%,可见这两个学术不端行为是比较常见的,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二)一般院校与重点院校的差异分析

表2是一般院校与重点院校在学术不端态度和行为得分均值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从均值这一列可以看出,一般院校研究生在学术不端行为态度上的均值高于重点院校,但是两者之间并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在具体学术不端行为方面,一般院校的均值均高于重点院校,除了“一稿多投”无显著差异以外,其他各种不端行为均存在显著差异。即在对待学术不端行为态度方面一般院校与重点院校的研究生出入不大,但一般院校比重点院校的研究生实施更多的学术不端行为。

(三)社会学科与自然学科的差异分析

表3是社会学科与自然学科在学术不端态度和行为得分均值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从均值这一列可以看出,社会学科在学术不端行为态度上的均值高于自然学科,但是两者之间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具体学术不端行为方面,社会学科的均值均高于自然学科,对于这种差异的显著性,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表明,两者在所有指标上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也即社会学科的研究生在学术不端行为上面明显高于自然学科的研究生。

(四)硕士与博士研究生的差异分析

表4是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学术不端态度和行为得分均值上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从均值这一列可以看出,硕士生在学术不端行为态度上的得分高于博士生,并且在“原谅学术不端行为”题项上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也即虽然双方都不太同情那些学术不端的人,但是博士生较硕士生显然更加不原谅这种行为。硕士生在学术不端行为方面的均值均高于博士生,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表明,两者在所有指标上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也即硕士研究生的学术不端行为明显比博士研究生更频繁。

四、结论

(一)研究结论

近期屡见报端的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事件引起舆论界一片哗然。针对此种现象,以往研究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讨。本文主要对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一般情况进行调查,得到以下两点结论。

第一,整体而言,我国绝大多数研究生对学术不端行为持否定态度且较少实施这种行为。在态度方面,超过50%的人对学术不端持否定态度,“同情”的不到20%,“原谅”的更是低于10%。在行为方面,超过60%的研究生基本上没有学术不端行为,有学术不端行为的比例虽然偏低,但其中“调整或修改数据”和“参考文献中引用根本没看过的文献”的行为高达26%,是学术不端行为的高发区。此外,两者中均有30%左右的研究生持中立的观点。由此可见,我国学术不端行为的整体氛围还是比较乐观的,学术不端行为只是少数现象。

第二,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在不同院校、学科和研究类别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而言,在态度方面,虽然一般院校与重点院校、社会学科与自然学科、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在均值前者均高于后者,但是除了“原谅学术不端行为”硕士生与博士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外,其他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具体行为方面,在院校、学科和研究生类别上均存在显著差异。首先,一般院校比重点院校研究生的学术不端行为更多,这说明无论是师资力量、校园学术环境还是制度合理性,重点院校都比一般院校更胜一筹,这些都为研究生科研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进而弱化了学术不端行为发生的外在环境[9],并间接证实了学校声誉对学术不端行为存在负向影响的结论[10]。其次,社会学科研究生比自然学科研究生的学术不端行为更多,这与以往研究结论相一致[11-12],说明社会学科研究生在科研过程中更加随意,不规范的行为更多。最后,博士研究生的学术不端行为明显低于硕士研究生。该结论表明,博士生比硕士生有更高的学术功底和科研素养,能够接受更多的导师指导和监督,学术不端行为自然不多[13]。

(二)管理启示

本文的管理启示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加强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态度的引导。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大多数研究生对学术不端行为持否定态度,但仍有近1/3的研究生持中立态度,20%的态度较为积极。这种情况较为可怕,如果不及时对这些研究生进行学术引导,培养他们正确的学术理想和抱负,这将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威胁。鉴于此,各类科研机构可以通过典型案例通报、相关学术研讨等方式,加强对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态度的正确引导,营造更加健康、良好的学术氛围。

第二,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管理要细化。虽然以往研究提出了较多治理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策略,但这些对策往往忽视了不同院校、学科等方面的差异。本文认为,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管理要细化。在院校方面,除了要继续提高各类学术不端行为的惩罚力度外,教育主管部门还应该在科研软硬件方面对一般院校加大支持力度,帮助这些学校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在学科方面,各级领导要认识到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差异,不能盲目“一刀切”,在尊重学科规律的前提下,注重学科的分类管理,同时更要加强对社会学科的监管,杜绝各种隐性学术不端行为。在研究生类别方面,研究生导师不能对硕士研究生采取“放羊式”管理,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关爱,并提高指导的针对性。

(三)未来研究展望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首先,整体的样本量不多,博士生比例偏低,这可能会导致研究结论存在偏差。其次,基于投射法测量的学术不端行为并不是焦点个体自身的行为,从而影响测量的准确性。最后,本文只是对学术不端态度和行为进行描述性分析,缺乏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剖析。基于此,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可以扩大取样范围,采用更客观的方法(案例法)测量学术不端行为,并从其他理论视角剖析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形成过程和管理对策。

参考文献:

[1]方润生,郭朋飞,方冬姝.研究生学术行为的自身影响因素模型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2,(6).

[2]Betz,M.,O’Connell,L.,& Shepard,J.M.Gender diff-erences in proclivity for unethical behavior[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1989,(5).

[3]Forgas,R.C.,& Negre,J.S.Academic plagiarism:Explanatory factors from students’perspective[J].Journal of Academic Ethics,2010,(3).

[4]樊洪业.科研作伪行为及其辨识与防范[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4,(1).

[5]徐海丽.学术不端行为及其预防措施[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6).

[6]赵延东.博士毕业生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态度及成因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8,(5).

[7]韩丽峰,徐飞.学术成果发表中不端行为的形式、成因和防范[J].科学学研究,2005,(5).

[8]张燕,陈维政.工作场所偏离行为研究中自我报告法应用探讨[J].科研管理,2012,(11).

[9]朱琳,刘英辉,刘念.学术不端与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8).

[10]常亚平,蒋音播,阎俊.基于组织因素的高校学术不端行为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J].管理学报,2009,(2).

[11]方润生,方冬姝,郭朋飞.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不 端行为的特征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5).

生态学研究和现况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英语学习;学习态度

大量实证研究表明,英语学习者的学习态度是制约英语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学习态度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社会心理学家把态度分为认知、情感和意动三个成分。英语学习态度以此理论为基础。认知成分指学习者对英语学习的认识、理解和价值判断。情感成分指学习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情绪和情感。意动成分指学习者根据自己对英语学习的认知和情感体验,所表现出来的外显行为。

近年来,原一川,严兆府,张等学者都从不同角度探究了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态度的情况,但是很少有涉及针对不同学制的民族预科生英语学习态度的对比研究。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讨两个问题:一是调查少数民族预科生英语学习态度总体情况。二是一年制本科预科生与两年制本科预科生的英语学习态度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

一、调查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江西省某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少数民族本科预科一年制和两年制的学生。本研究的调查问卷是依据Gardner/Lambert(1972)的二语习得量表,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编而成。问卷有15个题目组成,采用里克特1-5级量表。由笔者分别发给随机选取的一年制和两年制预科生,要求学生在15分钟内完成该问卷。回收后,剔除无效问卷,采用SPSS.19.0,根据平均数与学习态度的积极程度的关系(>4.4-5:很积极;>3.4-4.4积极;>2.4-3.4一般;>1.4-2.4不积极;>1-1.4很不积极)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少数民族本科预科生英语学习态度总体情况分析

通过表1,可以发现少数民族预科生在英语学习态度上总体属于“积极档”,并且在学习态度三个成分上的积极程度分别是:情感成分、认知成分和意动成分。由此表明少数民族预科生在英语学习的态度方面是积极的,积极的学习态度会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积极的反拨作用。

(二)一年制本科预科生与两年制本科预科生学习态度对比分析

笔者分别从认知、情感和意动成分上对一年制和两年制本科预科生在英语学习态度方面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

认知成分上,两者只在“学英语因为在学校不得不学(P=.003

情感成分上,除了在“对英语学习感兴趣”(P=.004

从意动成分看,除了在“课下经常看美剧听英文歌曲”(P=.003

三、结语

本研究利用调查问卷对少数民族预科生英语学习态度总体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分别从认知、情感和意动三个方面对一年制和两年制本科预科生在学习态度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少数民族预科生在英语学习的态度方面是积极的,并且总体上一年制与两年制本科预科生在学习态度方面也未出现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性。但在某些具体表现形式上存在一些显著性差异,如:在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看美剧听英文歌等方面。根据研究结果,笔者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希望能够对以后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教学方面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 袁风识.大学生英语学习态度对比研究[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3(06).

生态学研究和现况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语言使用;语言态度;少数民族语言

【基金项目】本文为昌吉学院研究生启动基金项目(2013SSQD010)

1国外研究

Greenfield (1972) 在研究英语和西班牙语的使用时,第一次分析了语域理论。他对纽约市的波多黎各社区进行了研究。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法,结果发现西班牙语在非正式语域中会被用到,比如说 “家庭”和“朋友之间”。英语被用在正式语域或人们的身份地位不同时,如“宗教”、“教育”和“职业”。虽然他的实验验证了语域概念的理论,但我们在实践中由于不会分类语域而不懂如何辨别不同语域。他认为不同语言社区之间的语域是不同的。

Colin・Baker(1992)在《态度和语言》一书中对语言态度的一些理论问题进行了回顾并探索了一些实际问题。这本书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1)对态度的本质,定位进行了阐释。

2)少数民族语言态度、双语态度的理论问题进行了修正。他认为对语言态度的先前研究局限在他们对个别语言态度的研究上(比如说,对法语的态度(加拿大)和对威尔士的态度等)。然而对双语的调查显然被忽视了。先前的研究把对少数民族语言态度的研究和对双语态度的研究弄混淆了。他重新明确了双语态度和单语态度的不同之处。

3)语言态度的改变和语言政策、语言规划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学领域语言态度的变化被第一次提出来了。一种语言濒危时,这种语言和文化将会通过教育政策被公开性的保护。通常意义上来讲,一种语言态度的变化趋势将会从根本上决定一种语言保持的成功与否。尽管有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但其潜在的部分问题是语言态度改变的关键。

4)通过问卷对威尔士语言态度的调查。

陈淑娇(1992)在她的博士论文《费城华语社区语言保持和语言转变》中对费城华裔美国人的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进行了一次有趣的调查。参与者共有32 个孩子和39个成年人。这篇论文探索了在人类学和社会语言学视角下城市和郊区两代华裔家庭人之间对语言使用、语言态度、语言保持和转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研究发现英语和汉语的使用频率和语言态度与他们的身份认同,语言运用能力,语言保持和语言转变有密切联系;在语言环境不同时,如在华语社区和美国学校,语言功能和语言态度有一定关系。

徐大明和陈松岑(2005)在新加坡的华人社区通过问卷法和观察法对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进行了调查。共有三大发现:第一点就是华人在英语、汉语普通话和方言的使用过程中是有差异的。第二点就是大多数新加坡华人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会使用一种语言与对话者进行交谈。最后一点是在解释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时,教育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另外一些社会因素,如性别,年龄,职业,教育水平,家庭收入,家庭条件只能在某些方面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托马斯和罗伯特(2011)通过问卷法和观察法在北威尔士少数民族语言课堂内外对双语学生的语言使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他们对双语持肯定态度,使用英语的趋势清晰。

2国内研究

自从这些年对语言使用的研究成为热门话题以来,许多研究者都开始研究人们对汉语普通话和少数民族语言的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进行研究。以下部分将一一回顾。

戴庆厦是中央民族大学是最早研究少数民族语言的人之一。他进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汉藏语系语言和社会语言学方面。从1958年到现在,他写的关于少数民族语言的有27部作品和超过280篇论文, 他的作品涵盖少数民族语言的多种研究范围, 如语音学、语言保持、词典编纂、语言政策和规划、社会语言学的理论问题、双语和双语教育的类型学等。他的大部分作品是关于语言现状,包括语言使用和一些关注语言态度的论文。例如,戴庆厦和张弼弘 (1990)在“论仫佬族的语言观念”中对仫佬人进行了研究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的研究。结果表明,比起采取积极态度学习其他语言来说,仫佬人更喜欢使用仫佬语。戴庆厦和陈卫东(1997)发表的“论普米族的语言观念”中做了关于普米族人语言态度的研究。他们发现人们对普米族汉语和母语采取了开放的态度。戴庆厦(2010)详细阐述了语言和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可能的趋势。应该还指出在2010年,戴庆厦还出版了一系列研究少数民族语言的书。这些书在中国不仅代表描述语言现状的宝贵经验,对于社会语言学家而言,也有助于深化他们的研究并拓展他们的观点。

万明钢和王鉴(1997)使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的方法,对生活在的藏族双语人的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这些藏族双语人对藏语有深深的感情并倾向于把它保持下来。他们对汉语持有理性的态度,认为这是一种交流工具。

王远新(2008)在“湖南省城步县长安营村语言使用、语言态度调查”中对苗族和侗族对汉语普通话和其他在村子中使用的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和态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他们对语言的评价具有先后顺::他们高度赞扬汉语普通话和长安营语,其次是苗族语言和侗族语言。

卫炜(2008)在“甘洛县彝族的语言使用情况与语言态度”中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研究了在四川甘洛县的彝族语言的使用和态度。结果表明:在村子里彝族语言是最首选语言;彝-汉双语人很常见;彝族语言仍有强大的生命力。

王远新(2009) 在“河北省抚宁县朝鲜族村的语言使用状况和双语教学”中对河北抚宁朝鲜族的语言使用和双语教育进行了研究。他使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客观地说,朝鲜语的群体团结性比汉语普通话高;人们对汉语普通话采取积极的态度,认为它的社会地位和功能高于朝鲜语。这一结果与当地语言使用的状况一致。

包桂花(2010)在“阜蒙蒙古族人的语言态度及其对语言能力和语言使用的影响”中经研究结果表明:老年人倾向于使用蒙古语;25岁以下的年轻人倾向于使用汉语;25-70岁大多为掌握蒙古语和汉语的双语人。大部分蒙古族有使用汉语的倾向。一些社会因素如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也会影响他们的语言使用和态度。

【参考文献】

[1] 陈松岑.(1999).新加坡华人的语言态度及其对语言能力和语言使用的影响[J]. 语言教学与研究,(1) 15-20.

[2] 戴庆厦.(2008). 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问题[ R]. 应用语言学讲座,(1)20-25.

[3] 王远新.(2008).加强人口较少民族语言的调查及弱势和濒危语言的保护[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111-119.

[4] 赵凤珠.(2010). 景洪市嘎洒镇傣族语言文字使用现状及其演变 (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使用情况研究从书,戴庆厦总主编) [M]. 北京:商务出版社.

生态学研究和现况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管理理论;演进;发展

管理理论源于人类社会文明演进过程中的分工和协作,从历史维度看,管理的发展与劳动分工存在直接的关系,管理活动随着人类活动的变化和发展不断呈现出新的变化,能对人的劳动分工、协作等产生重要的影响。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针对管理理论的演进和发展进行分析,能对管理理论的现代化应用形成更加科学的认识,为管理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因此,为了发挥管理理论的作用,促进管理实践的全面创新,应尝试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进行分析,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对管理理论的演进和发展进行系统解读,体现管理理论的实践应用价值,为管理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撑。

一、管理理论的演进情况

管理理论从最初形成到现代社会形成相对完善的发展理论体系,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对管理理论的发展阶段进行细分,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在不同阶段内,管理理论的指导思想、管理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表现特点以及不同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生产规模等都存在明显的区别,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者和研究思想主要有西蒙提出机械人模式、动机人模式、决策人模式;孔茨提出的传统管理、科学管理和现代管理;占部都美提出的科学管理、人际关系管理、现代管理;马洪提出的古典管理、行为科学管理以及当代管理[1-3]。总结前期管理理论的基本动态发展情况,能看出管理理论的发展表现出了连续性的特点,各阶段管理内容和管理要点不尽相同。因此,为了便于对管理理论的演进和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对当前世界管理理论的不同研究体系和相关发展阶段进行总结归纳,本文尝试从以下三个阶段对管理理论的基本发展情况进行系统的论述。

(一)第一阶段:传统管理阶段

传统管理阶段,也可称为人机关系管理技术理论阶段,主要以技术理论管理和实践为主,管理研究的侧重点在于对人的活动对象进行管理。此阶段学界研究的重点是针对劳动生产力下降的原因进行解析,并论证有效克服这一问题的路径,力求能突破传统经验管理的束缚,探寻相对科学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办法,并在具体的管理实践层面进行有效的应用,从而逐步促进管理效率的不断提升,借以论证科学管理方法的实践应用在管理层面可以形成可计量的实际应用效能[4-9]。

(二)第二阶段:科学管理阶段

科学管理阶段,基本表现为人际关系管理的组织理论和实践发展阶段,此阶段的研究重点发生了变化,开始关注人本身的价值,力求能借助人、组织以及人与组织关系的管理,促进组织原则的制订和组织合理化管理工作的实施,以提高管理效果。但是由于人的行为具有明显的复杂性,并且不同的行为会对组织管理效果产生影响,因此在对管理组织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向整个人的行为领域延伸,科学管理阶段的管理重点也表现出对内在人际关系和人情关系的探索。

(三)第三阶段:现代管理阶段

现代管理阶段也可以称之为人境关系管理系统理论阶段,也涉及实践研究方面的内容,此阶段的研究重点体现为传统管理阶段和科学管理阶段的融合,此阶段在研究工作中力求将人与人的活动对象进行统一处理,并且将人的对象统称为环境开展研究工作,认为管理就是针对人与环境构成系统的研究,在研究中将组织作为一个相对开放的系统,是人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情况下生成并得到发展的。在现代管理阶段,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中突出强调系统思想与随机制宜思想,研究理论更加完善和系统,能为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多元化的指导[10-13]。上述三个阶段的研究在时间和内容层面上没有划分相对严格的界限,并且各个研究发展阶段涉及的基本理论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仅仅是通过研究侧重点的差异对不同的发展阶段进行划分。在管理理论不同研究阶段的发展过程中,相关研究成果表现出交叉性和过渡性的特点,不同阶段的研究交汇融合,对现代社会管理实践活动的开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上三个阶段虽然也开始表现出管理理论哲学化发展的初步倾向,但是尚未形成管理理论的哲学化发展态势,并且没有统一从哲学的角度对管理理论的基本发展进行论证,因此,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还需要在深入研究的过程中,尝试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对管理理论的变化发展进行多元化的探索和深层次解读,为研究工作的系统推进提供有价值的参考[14-15]。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管理理论本身需求的哲学化驱动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管理理论本身发展现状

科学管理的核心思想是管理层面哲学思想体系的构建,在管理理论的前期发展过程中,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衍生出管理哲学,关于管理哲学的著作也严重不足,管理学研究的成果集中从组织行为学以及管理技术创新等方面得到体现,管理哲学的研究一般局限在理论层面上,并没有真正产出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这主要是由于20世纪以来社会建设发展实践中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理论研究者的重点也开始向组织与环境关系方面的具体研究转移,并且管理哲学的形成依赖管理的成熟,现代社会管理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对管理环境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如果研究者不具备广阔的视野,不能从高深理论思维的角度进行探索,就无法对管理哲学形成深刻的认识,也无法得到具体的管理哲学理论研究成果[16]。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管理理论本身对哲学化发展的需求

管理学在发展过程中,本身已经开始呈现出一定的哲学化发展倾向,要求管理学研究方面对基本问题的处理应该从管理哲学的角度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美国学者在针对管理理论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提出了企业文化理论是管理理论发展的新趋势,这一新发展方向的核心思想在于对传统文化精华加以吸收和借鉴,形成能与时代管理实践相适应的先进管理思想,从而在企业管理活动中为员工树立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促进企业行之有效的开展管理活动。这一思想作为当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延伸,主要研究目的是促进管理理论研究向社会层面和文化层面延伸,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在管理活动中关注生产效率和人际关系的情况,能直接体现出民本特色的管理哲学和管理思想[17-18]。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管理理论学科领域的哲学化扩展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管理理论学科领域扩展的影响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针对管理理论在现代社会的深化发展进行分析,能看出从最初出现管理活动,到管理学体系逐渐形成,人类社会对管理活动认识呈现出全面深化的发展状态。随着人类对管理活动认识的逐层次深入,管理理论已经经过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管理学研究方面基本的研究对象也从传统单一研究对象转变为多样化的研究对象,管理学揭示的内容更加丰富、具体,并且在管理学理论中研究深度更强,研究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也更加鲜明,极大地促进了管理理论在新时代的深化发展,管理哲学的核心思想也开始出现相应的变化,能为新时代管理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理论支撑。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有研究理论体系中完整而深刻的发展性研究学说,本身属于彻底而完备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范畴,是人类社会在对社会发展情况进行深入探索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思想成果。从本质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较之于古代人格哲学体系都能表现出一定的优越性,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对自然、社会以及人类思维发展方面遇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处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针对管理学理论的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和探索,能为管理学理论的研究和完善提供相应的指导,促进管理理论的全面改进和创新,凸显与时俱进发展的特色[19]。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管理理论学科领域的拓展

在对管理学理论发展情况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对比工业企业管理、经济领域管理、其他领域管理的基本发展情况,也对与管理相关的一般管理研究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能看出现阶段我国研究界关于管理的研究从物质生产领域向着国家行政领域延伸,还向着精神生产领域不断地拓展和开发,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管理不仅仅是人类社会某一个特定领域涉及的活动,而且是与人类社会发展方方面面、各个领域存在直接关系的管理活动[7]。从管理学研究对象的角度看,新时期随着研究的发展和研究范围的拓展,管理学管理对象已经开始呈现出对管理发展史的回顾研究状态,并且开始将普遍的、一般社会管理作为研究对象。细化分析,管理学发展领域的扩展集中体现在三个维度。1.学科内容呈现出理论化的发展状态任何学科的研究内容主要受到研究对象和人们对研究对象认知度的影响。现阶段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从特殊向着普遍层次扩展,人们对管理的认识也逐渐深化,并且管理自身属性决定了人们参与管理活动的过程中会不断对管理技术、管理指导思想等进行完善,这表明研究界对管理的研究从专门科学性质的研究向着理论科学性质的研究角度转移。2.学科形成体现出综合化发展态势学科形成的综合化发展主要从学科本身的分化与综合角度中得到体现,在管理学学科发展过程中,受到新时代研究逐渐深入的影响,呈现出与其他学科理论知识结合的趋势,综合管理实践过程中研究经验的总结极大地丰富了管理理论,使管理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能同时兼具分化和综合的发展特点,充分将管理学的发展生命力展现出来。3.理论形态呈现出抽象化的发展趋势研究管理学的理论发展情况,可以看出研究者在对管理学发展历史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整体研究方向呈现出从管理实践中凝练管理理论、从管理理论向着管理哲学角度升华和发展的态势。在理论形态方面,现有管理理论同时兼具硬科学和软科学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理论形态逻辑角度进行分析,管理哲学是超越管理学的理论形态,管理学研究的逐步深入和研究范围的拓展,使管理学研究的哲学化发展成为必然结果。从全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对管理理论的哲学化发展倾向进行研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研究界对于管理学发展趋势的深入了解,进一步促进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从而通过理论的创新和突破,为新时代管理活动的开展提供理论指导[20]。

四、结语

综上所述,管理活动本身蕴含一定的规律,只有从理论层面对管理理论涉及的规律进行系统解析,才能引入科学的管理思想,动态化地对管理指导理论进行完善,从而结合管理实践需求选择恰当的管理方式,在管理活动中把握管理对象和被管理对象之间的多元联系,促进管理活动中基本矛盾的合理化处理,从而提高管理实践效果,从哲学角度促进管理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加快管理哲学的发展进程,使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完善能为管理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相对科学合理的指导,在哲学化管理理论发展和建设的基础上,有效推动现代社会管理实践呈现出全新的发展状态。

参考文献:

[1]庞晶,庞传丽.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视域下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研究[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1,11(01):139-140.

[2]周可真.管理文化哲学应当探求和揭示价值创新思维规律———基于对中国管理哲学的反思性研究[J].中国文化与管理,2020,3(02):9-21+174-175.

[3]唐雪梅,赖玉萍.马克思主义行政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33(02):149-150.

[4]吴弦.论维果茨基与苏俄新心理学的马克思主义渊源[D].武汉:武汉大学,2018.

[5]连鹏晓,李宏亮.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反思———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儒家哲学的关系[J].商洛学院学报,2008,22(03):45-49.

[6]徐阔.浅谈现代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J].文学教育(上),2016(01):104-105.

[7]张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及其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1(02):18+31-35.

[8]陆剑杰.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核心———有特定辩证内涵的新实践论[J].南京社会科学,2008(08):19-27.

[9]董芳.马克思主义的管理思想与当代我国公共管理的实践与创新[J].现代经济信息,2016(27):23-24+26.

[10]杨义芹.对马克思主义管理二重性理论的再认识[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03):23-26.

[11]于燕萍.马克思主义管理理论指导下政务微博的规范化管理研究[D].吉首:吉首大学,2014:1-52.

[12]肖诗逸.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作用[J].文学教育(中),2020(03):167.

[13]王拓.论管理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J].学术交流,2019(09):144-149.

[14]雷朝毅.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试论管理学理论发展的第四阶段[J].西南国防医药,2004,14(02):191-193.

[15]李培挺.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管理哲学的关系:变迁、问题与运势[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5,32(05):120-125.

[16]刘佳琦.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范式的历史逻辑与当代建构初探[J].现代国企研究,2018(08):183.

[17]袁祖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变革与理论创新[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1(04):74-80.

[18]王培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点思考———从实践基础、文化融合与理论创新的角度看[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01):88-90.

[19]左亚文,张恒赫.当代中国改革的动力机制和历史逻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个重要问题[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7(02):227-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