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如何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质量 提高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是数学教育的开端,小学数学教学肩负起了学生数学思维培养和数学素养培养的双重重任。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要求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但是由于当前小学教育中数学教学的影响因素依然存在,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始终难以提升。面对现实,小学数学教师只有尽量改善现状,加强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进,运用新课改思维进行教学,调动一切可以调动资源提升数学教学质量才可以。下文中主要针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如何提高的进行阐述,为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一些帮助。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

(一)教学目的不明显 教学重点不突出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影响教学质量的最大因素就是教学目的不明显和教学重点不突出,主要体现在小学教学课堂中教学目标设计不合理。大部分教师依然没有理解新课标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一味的只图自己的教学任务是否完成,忽视了学生是否完成教学任务。其问题主要表现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具体阐述如下:

1.在课堂前,很多小学数学教师没有进行学生评估和分析,造成了数学教学备课的盲目,缺乏针对性备课思维。

2.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贯彻执行新课改将学生放在教学主体地位的观念,忽略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

3.在课堂教学以后,由于课堂教学中缺乏对学生的了解,进而导致了课后的反思工作也仅仅是敷衍塞责。

因此,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重点不突出,造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输入

是硬性灌输,教学目标难以实现,直接影响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传统教学方式,教法单一乏味

当下我国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虽然极力推行课改内容,但是总体执行情况不佳。大部分教师的授课方式仍然沿用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教法过于单一和乏味,忽视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当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仍然没有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教师仍然占据了主导地位,加上传统教学方式就导致了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有的学生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学生处于教学的被动地位,数学思维就难以培养,数学创造性思维更是无法实现。最终直接打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严重影响数学教学质量。

(三)过分强调教学目的 忽视学生素质发展

小学数学教育作为数学整个教学体系的起步教学,不应该过分强调教学目标,而是需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和数学思维对于学生往后进行数学学习是相当重要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加强数学思维的引导和数学素养的培养。但是偏偏在当下的教学中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一味地进行数学知识的教授,忽视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大部分学生还不能进行数学思考。这样不仅阻碍了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方法对策

(一)优化师生关系

根据《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标准》的指示,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应该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处于积极引导的辅助地位。这样才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情况,学生积极进行数学学习。同时,小学教师不仅是教师,也应当是小学生的朋友。在日常数学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融入小学的环境中,积极与学生做朋友,积极进行交流互动,致力于建立一个平等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优化师生关系,让学生受到尊重和信任,提升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参与积极性,逐步培养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把生活带进数学教学

在教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生活带进数学教学过程,利用教学手段

使数学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增加数学教学过程的趣味性以及生活性,达到提升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且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通过生活化的环境和事物进行学习,更能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出学生对于数学的求知欲,学习兴趣随之被培养起来,小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自然就得到提升了。

(三)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

要提高小学教学质量,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教师必须努力将小学数学的情感教学落到实处,积极自觉地利用数学情感教学策略,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和情感互动,做到互相学习和互相进步。同时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学生放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四)重视数学作业的设计

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是小学数学教师了解数学知识掌握情况的主要方法。因此,基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教师需要重视数学作业的设计,精心安排每一课时的作业,将数学作业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具体设计应该注意以下三点问题:

1.注重数学作业设计了系统性,巧妙安排作业的深浅程度。根据数学作业自身的系统性将数学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安排在作业中,达到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巩固数学知识,最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2.数学知识庞杂多样,因此数学教师在设计中一定要注意数学作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计出不同层次和类别多样的数学作业,实现“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数学作业设计思维。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于数学作业的需求,让学生普遍获得成就感,提高学习兴趣。

3.所谓数学作业在我国也称之为数学家庭作业,因此,一定要注意数学作业设计的独立性。通过学生独立完成数学作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进而培养数学思维,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结束语

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教师积极进行教学创新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数学素质、养成数学思维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师只有做到了让学生喜欢数学,热爱数学,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才能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常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J].新教育,2008(11).

[2] 袁代忠.发挥师生两个主体作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J].科技信息,2009(13).

[3] 吴咏梅.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方法探析[J].数学大世界,2011(06).

如何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数学;教育方式;教育观念;教学质量

数学是小学所学课程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具有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对问题的分析能力等优点,为他们将来的求学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与对问题的分析能力,提高他们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减少他们对数学的恐惧感,从而促进他们的成长。笔者对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有以下看点,在此与大家分享。

一、教师需要营造出良好而又融洽的学习氛围

在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教师扮演着亲人的角色,在学习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有责任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而又融洽的学习氛围,从而帮助他们进行更好的学习,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对整个班级的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存在偏爱谁对谁更上心的问题,没有不好的学生,应该信任每一个人,对每个人都给予赞美、鼓励之词,要积极帮助班上的学生解决他们面对的数学问题,避免使他们减弱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这是很不好的,在当今的教育过程中,还是存在有些学生对某位老师不是很对口,所以放弃相对应的学科,最糟糕的情况笔者认为也不过如此吧,所以教师应当多与学生交流、谈心,尽最大努力维持班上的一种融洽的氛围,消除师生间的隔阂,与此同时,教师也需要不断磨炼自己的教学技巧与方式,以最好的状态来面对学生,建立师生间的信任,在这种氛围下,教学质量会随着学生与教师的状态与联系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将数学与生活联系在一起

将生活与数学教学联系起来,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很新颖的教学方式,笔者认为,当今的数学教学应该做出相应的改变,摆脱从前的那种“枯燥教学”,要将新鲜的事物灌注于教学当中,比如,在小学数学的课程中,教师在讲解长方形、正方形这一类几何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提出与生活相关的问题来吸引学生,比如生活中什么东西像长方形、正方形一类的,笔者认为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记住教师所想要传授给他们的知识,加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加强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的教育

在教育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教师应该对自己的学生一视同仁,在关照鼓励好成绩的学生之余也要加强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的教育,要达到一种共同进步的目的,提高教学质量。笔者认为对这部分学生的具体做法应当是教师多与学生交流谈心,分析问题的根源,比如说,一个学生学习确实很努力,教师应看在眼里,但是成绩确确实实没有提升上去,作为教师,应当学会理智地进行分析,可能是学生的学习方法出错了,导致付出的汗水没有得到有效的回报,这个时候老师应当及时与该学生进行交流,帮助学生分析问题,避免让他们对自己、对学习失去信心,除了与学生的交流之外,好的教师应该在课余时间找上班集体上的这部分学生进行课后辅导练习,帮助他们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让他们知道教师还是自己坚实的后盾,增加对数学的热情,上课的效果也将变得更好。

四、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进行穿插

当今多媒体设备已经普及到小学课堂之中,这对教师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应当善于利用身边的资源,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进行穿插式的教学,小学生对新奇的事物都十分好奇,笔者认为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会勾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样两者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只不过方式不同,但是能够提升学生对数学科目的兴趣,会让他们觉得数学也能改变成一门生动的课程,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有了,我想学习成绩与教学质量的提升也不在话下。

以上是笔者的个人观点,欢迎大家指正笔者的错误,在这里笔者将作出总结:在当今教学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过程中,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自身的教育方式与教育观念应当跟随着改革的浪潮进行相应的改变,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帮助学生营造良好融洽的学习氛围,联系实际情况,采用多样化的方法引入教学当中,保持自己与学生的关系与联系,尽可能地与学生打成一片,改变长久以来的师生隔阂观念,笔者认为这对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是很有成效的,“少年智,则国家智;少年强,则国家强。”这句话看似简单,却很有深意,教师要将这句话时刻记在心中,最主要的任务正在肩上,学生像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花朵,需要作为园丁的教师进行精心的照料,帮助他们茁壮成长,未来是他们的,一切为了孩子。

参考文献:

如何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范文第3篇

一、寓教于乐,乐中求学

大家都知道小孩子对故事、童话、动物都非常感兴趣,因此把教材中的问题编成童话、小故事,用小动物来做主人公,使学生身处拟人化的世界,“投其好而行之”。这样,不但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且还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我们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他们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景,激起学生忙于上的疑问以人创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

二、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育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既要为所有学生打好共同基础,也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由于各种不同的因素,学生在数学知识、技能、能力方面和兴趣上存在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要承认这种差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新教材设计了不少如“思考”、“探索”、“试一试”、“想一想”、“议一议”等问题,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选用。对于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也可另外选择一些较灵活的问题让他们思考、探究,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数学成绩。

三、改变例题的教法,充分利用例题的价值

例题,是对新知识的反映。通过教学例题来掌握新的知识点。传统的教法是就题论题,只求出本题的解答就算完成了。而笔者在教例题时,充分发挥例题的效用,除了要努力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例题的解法外,还结合实际将例题作各种延伸和变换,变成一题多问,一问多编等形式,充分挖掘利用例题的智力价值。如教工程问题后,可变换题目情节,编成相遇问题或一般复合问题。这样借题发挥,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习,又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了学生的应变能力。

四、抓好课堂效率,精心组织

课堂效率的提高是教学质量提高的根本。所以,笔者精心组织好课前、课中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智力和能力都发展。

1.吃透教材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一节课涉及的知识多方面,只有自己准确地把握教材,创造性地利用教材,才能做到重点突出有层次,难点突破有方法,自己要熟悉教材,深入钻研教材,熟练掌握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然后再结合本班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确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结构,选择最佳方法。

2.改进教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只有让学生通过自己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表达去获取知识,才能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为此,要加强直观教学,用学具的操作、实验的演示来帮助学生收集丰富的材料,更好地去理解、掌握新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应用的能力。

3.加强练习辅导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要措施。课堂上巩固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可由于学生掌握知识程序总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要留给学生消化知识的时间。同时,设计的练习题要体现层次性、启发性和趣味性。

五、注重作业的设计

作业,是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手段。但教师布置作业,也需考虑一些作业的特征。只有精心设计每一课时的作业,才能尽可能地发挥作业的最佳作用。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三点:

1.注重作业的系统性。一般来说,知识有深有浅,但它是发展的,有本身的系统性。如果布置作业时随意调动,挑选一些作业,有可能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消化、掌握和巩固,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2.注重作业的复杂性。知识是复杂而多样的,学生的智力层次也是多样的。因此设计出的作业也应是复杂而多样的。设计作业时,应根据学生实际,结合新课程标准设计出形式多样、类别多样的作业。一般来说,教科书中的练习是基本的,普通的,给成绩中下等的学生完成,中上等学生则在完成基本的练习以外,还可另加一些较深的题目,对待特差生,可以作业上加上说明提示,指导解题。

如何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教学质量;以生为本;提高效率;自学能力

提高九年级的数学课堂质量,不仅是指学生的数学成绩,还包括提高初中生的数学技能以及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情感体验。现在,我国初中数学教学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尖子生虽然成绩优异,但是获取数学信息的能力较弱,数学意识较差;中等生的数学基础比较薄弱,成绩不够稳定,学习兴趣较差;后进生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课堂纪律涣散,在学习中自暴自弃。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不利于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为了改变这种教学现象,教师必须以学生的认识水平为基础,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帮助初中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在数学课堂上获得“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发展。下面,本文从以生为本、优化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三个方面,阐述提高九年级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以生为本

传统的数学教学活动是以中考为指向标的,“考什么教什么”几乎已经成为所有师生的共识。九年级是比较关键的一年,很多老师会由于中考考点的变化,改变自己的教学计划。这种机械的教学方式违背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无法让每位学生都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教师要深入分析数学教材,合理制定教学目标,以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为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九年级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情绪也比较敏感,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所取得的进步与退步,都会扰乱他们的情绪,强大的心理也是影响中考成绩的重要因素。以生为本是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基础的,在九年级数学课堂上实现以生为本,能够使其树立自信心,让每个人都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在“解直三角形应用”中,我为不同的学生制定了不同的学习任务:学困生必须主动参与教学课堂,维护课堂秩序,学习直角三角形的基本知识,如了解横断面图等;中等生要学会将一些复杂的图形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熟练运用三角函数;尖子生必须要学会灵活添加辅助线,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思路来解决问题。

二、优化课堂效率

教师与课堂是初中生学习数学活动的主要场地,优化课堂效率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最主要手段。九年级的学生时间紧、任务重,教师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多、最优的数学知识。首先,教师要认真安排数学课堂,合理分配时间点。数学课时是比较固定的、有限的。在数学课堂开始之初,老师应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使九年级的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促进他们主动探究数学知识。其次,老师要做好课堂小结,利用数学课堂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重、难点问题,避免学生的问题积少成多,成绩不断下滑,丧失数学学习兴趣。最后,教师要认真把握课堂节奏,明确每个教学活动所耗费的时间,合理掌控课堂节奏。在“投影”一课中,我拉住教室的窗帘,利用灯光、手等,为学生展示一些有趣的手影,学生需要根据影子猜测这个手影的实际物体。然后,我问学生:“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学生回答:“手影。”我再接着问:“那大家知道这个手影的原理是什么吗?”学生在这个游戏中都表现出好奇心,并且积极参与“投影”的教学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在这堂课中,我安排了“手影”游戏、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教师点拨、课堂小结几个环节,时间为5分、20分、15分、5分。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其中“学会认知”就是指学会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因此,培养九年级学生的自学能力,已经成为时展的需求。如果九年级学生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他们就可以开展有效的预习、复习等活动,明确自己的优、劣势,做到有目的地学习数学。首先,教师要开展激趣型教学,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其次,教师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独立预习,课中认真思考、课下巩固复习,使其渐渐改正依赖老师的坏习惯。在“投影”一课中,我将学生分组,开展探究教学活动。学生需要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了解二者的特征与性质。每个学生都必须在小组内表达自己的意见以及自己的探究思路。然后,学生必须要讨论每个小组成员的观点,求同存异,最终达成共识。每位学生都要总结本堂课的知识点,独立完成课后作业。在掌握所有的知识点后,学生需要开展下一轮的复习活动,提出预习中所遇到的疑难点。

总之,提高九年级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是促进学生数学知识与数学能力的发展,提高其数学能力,培养数学学科素养的要求。老师要以生为本,开展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数学教学活动,培养他们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效率,使数学课堂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能够被充分利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掌握学数学的方法,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如何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范文第5篇

1. 创设合理的情境新的教育理念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自始至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是参与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教师要相信学生是愿意学习的,也是能够学好的。因此,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例如:《直角坐标系的建立》一课,可这样进行提问:进入教室你们怎么找到座位的?学生回答:看同座、前座或者后座。再问:假如你是第一个到教室的呢?学生答:找第二排第二张桌。然后教师和学生共同把班级的座位用图形表示出来。请同学到黑板上圈点出自己的座位,由此进一步得到直角坐标系。

这样引课,教师首先激活了学生头脑中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原有生活经验上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达到对新知识的建构。从此案例可以看出,通过教师创设情境,不断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活动,学生始终保持着发现、创造的兴趣,比较完整深刻的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建构“直角坐标系”这一新知识。

2. 合理强化训练执行新的课程标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要通过强调问题的新颖性、综合性,开发新的题型来达到目的。

有观点认为:传统教学中的基础训练是一种浪费,是对学生创造力的扼杀。实际上我们应该认识到题海战术,无限制强化训练是错误的,但必要的、合理的基本训练仍然是学习数学过程中所必须的。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创造性思维具有流畅性,就是在一般性的思维定式上产生的。熟能生巧,“熟”是前提,是必经阶段,学生在构建自己的实践活动进行思考,发现规律,形成概念和技能。这项训练达不到一定的量,其概念和技能的形成就不牢固,因而应引导学生多角度、换方位地思考,形成更丰富的技能,这样才能更深刻地认识新旧知识的联系,产生新的思维火花,使学生的知识升华到“理解”,并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

2.1加强基础性训练。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基础题训练,以巩固知识为主,突出与课本同步或将课本习题加以改选,这样对学生的思维拓展大有益处。例如:已知:如图梯形ABCD中, AB//CD,四边形ADBE是平行四边形,AB的延长线交EC于点F,求证:EF=FC这是一道几何证明题,解法有多种。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思维空间,探索多种引辅助线方法并给出不同的证明方法。通过一题多解的训练,达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目的。

2.2加强图形训练。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升华,各地中考试题越来越重视考查学生的能力,关于图形问题已屡见不鲜。

例如:在学完了圆后,我让学生用一个三角形、一个矩形、一个圆设计一个轴对称图形并简要说明自己的创意(见下图)

这是一道典型的图形组合设计问题。这类问题在实践中碰到很多。如:学校报刊设计中要求用某种几何图形为元素设计花边或图案。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加强图形发散思维训练,把学生的发散思维向比较高的层次引导。

2.3加强创造性思维训练 。创造性思维训练是指人们在思维中产生不同寻常的“奇思妙想 ”的能力,这种能力应当突破常规知识和经验的束缚,才能获得创造性思维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做以下方面的工作。

2.3.1精心编制开放试题和探索题。

例如已知:如图,在三角形ABC中,点D和E分别在AB、AC上,给出5个论断:a:CD AB,b:BE AC c:AE=AC

d:∠ABE=30度,e:CD=BE

(1) 如果论断a、b、c、d都成立,那么论断e一定成立吗?答:

(2) 从论断a、b、c、d中选取三个作为条件,将论断e作为结论,组成一个真命题,那么你选的3个论断是

(3) 用(2)中你选的3个论断作为条件,论断e作为结论,组成一个证明题,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并加以证明。

这是一道再现研究性学习方式,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好题,它从等边三角形及其两条高中写出5个论断,然后加以组合来研究新命题,研究的难度并不大,但我们可以从中学会如何去编拟几何题,从解题到命题,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有独特的作用。2.3.2精心编制新颖创造例题。课堂上给出的一些新颖的创造型问题,学生会感到新奇,进而思考和研究,这样能引导学生打破原有的思维框框,有效地培养了创造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