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航天动力技术分析

航天动力技术分析

航天动力技术分析

航天动力技术分析范文第1篇

【Abstract】Based on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application significanc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aerospace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the equipment requirements in aerospace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the feasibility of the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aerospace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telligence of the space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application environment and targe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aerospace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关键词】人工智能;航天测控技术;应用探究;智能化

【Keywords】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erospace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nquiry; intelligent

【中图分类号】V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5-0141-02

1 引言

人工智能在航天领域的应用具有巨大潜能。航天测控技术实际上是通过测控,实现对卫星的控制,这是一份较为复杂的工作过程。随着卫星功能的不断增多,航天测控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虽然我国已经在航天事业方面位于先进的水平,但是航天测控设备多只是实现遥控与测控的自动化,与智能化的实现还有一段距离。因此,人工智能的应用还有待挖掘,人工智能在航天测控技术中的应用还有待研究。

2 人工智能的应用概述

近年来,我国在人工智能的研究领域也有了较大的进展,不少国内学者发表了有实用价值的研究著作。人工智能在医学诊疗方面取得了广泛的应用。随着航天器的多功能发展,智能化的转变,成为发挥航天事业多用途、系统化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我国逐步加大了人工智能在航天测控技术中的研究,希望航天测控技术能够自动处理探测故障、自行进行飞行规划和路线设计等[1]。

3 航天测控技术中的设备应用要求

第一,卫星轨道测试及其引导系统。第二,航天侧控技术的安全控制。第三,根据航天侧控任务要求对卫星的形态进行分析,对其卫星轨道实施控制。第四,航天侧控系统要实时监测卫星内部的设备工作情况。第五,航天侧控技术要求能够对卫星上设备发生的故障,及时采取定位、排除和检修。航天的侧控应用,对设备的响应速度与可靠性都具有很高的要求,不仅要具有极强的通用性质,还要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相关设备的检测与通信,使设备间保持联系,保证遥测技术数据正常处理流程。对设备故障等任务提出控制指令,进而进行执行[2]。

4 人工智能在航天测控技术中的应用意义

传统的航天y控软件是通过算法结构和计算机而实现推理功能的,对于很多问题还无法提供最精确的答案和描述,数值的计算能力也不够强,有时只能定性推理。而人工智能的应用,可以提升其生存能力,包括航天器的自主检修能力、故障排除能力、定位能力等。对于航天器的轨道设计,自动化网络智能预先对故障检测的定位等设置好,用编程进行控制。随着航天测控技术要求的不断提升,传统的编程控制已经不能满足当代的应用需求,若不向智能化测控技术进行靠拢,其航天测绘中的数据与通信的可靠性与有效性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接收到的数据不准确、不完整。因此,我国很多专家专门成立研究小组,对航天测控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分析其指令的序列、故障检修、定位等信息,将人为的管理逐渐转化为智能化管理。

用人工智能控制航天测控技术,不仅能够提升航天工作的安全系数,还能够减少航天器的使用寿命,降低人工控制费用,减少人工管理精力,具有很明显的优势。第一,人工智能能够代替测控专家进行智能化操作与工作,减少专家的脑力劳动。第二,人工智能中收藏了所有测控专业的各项经验,整合了测控技术的专业知识。第三,人工智能使航天系统离开了人操控的固定模式,提高了操作的变通性和实时性,降低了人为操控影响因素。第四,人工智能使航天机械更容易操控,提升了工作效率。第五,人工智能使航天系统的解决问题能力提升。第六,节约了航天器测控的维持状态的人力和物力,配置速度加快[3]。

5 人工智能在航天测控技术中应用的可行性

人工智能的应用过程,实际上是将人的思维活动进行机械化,使机械具有类似人工的处理问题的能力。人工智能在航天测控技术中的应用,是航天系统模仿测控专家的思维和操作,进行推理判断,使操控程序能够如同专家处理问题的规则一样,及时提供解决措施,根据我国现有条件可知,人工智能在航天测控任务中的应用是可行的。测控系统的功能有数据库和知识库。前者包含遥测数据、指令和故障信息。后者包括用户的接口、知识获取、知识表达等。通过外部输入数据,转换成系统能够识别的信息,进行格式压缩和处理,实现对航天器的控制,利用人工智能实现测控技术控制,减轻了人为负担,也能够提升航天测控能力。

6 航天测控技术任务中的智能化应用分析

我国传统的航天测控技术是采用一般算法实现自动化,该种方式具有封闭性,不利于技术的发展和扩充,故障维护方面也要采用人工方式进行解决,不适用航天事业发展。根据我国航天测控技术现状,我们首先要确定测控设备智能化系统,选择有针对性的部位,融合测控专家的思维,实现人工智能操作[3]。其次,使用智能化系统,还要将专家测控系统嵌入到设备中,再改变原本的算法与结构,使其逐渐适应航天事业的改变与发展。对于智能化测控系统中,可以确定的系统由遥测信息处理系统、通信跟踪系统、故障诊断系统、检测系统等。这些都是容易实现人工智能的部分,能够使遥测信息处理中,清楚航天器的轨道等情况。

7 人工智能在航天测控技术中的应用环境与目标

为了使人工智能在航天测控技术中具有可靠的应用,要遵循一定的应用环境和目标。在开发环境上,要选取经验丰富的建造及测控专家进行系统融合,先借助小型机进行专家智能系统开发应用,再根据需求进行专家系统开发。在目标方面,不仅要开发全面、智能化的航天测控大系统,还要在开发通讯上更加便捷,统一通讯接口,面向广大用户,逐步升级系统故障排除方案。真正实现系统在线实时工作。同时,人工智能在航天测控技术中的最终目标是将地面测控设备小型化,再将其移植到航天事业中,提升卫星的控制能力。

8 结论

人工智能在航天侧控技术中的应用与开发,有利于我国智能化的进一步发展研究,对于提升航天测控设备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提升我国人工智能在航天测控技术中的应用水平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钱卓昊.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6):51-52.

航天动力技术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航天测控;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陆必应(1976-),男,安徽舒城人,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王建(1981-),男,湖北宜城人,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湖南 长沙 410073)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5-0141-02

“航天测控”是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电子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同时也是通信工程和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的选修课程。课程重点讲述基于无线电的航天测控系统的概念、体制、组成和工作原理,引导学生了解现代航天测控技术的发展动态和方向。[1,2]作为一门专业课,一方面要传授学生航天测控系统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对复杂电子系统的分析能力并掌握设计方法,加强学生的工程素养。航天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军事和国民经济中日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热情,同时对课程的教学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3]本文先分析“航天测控”课程特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随后介绍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实践环节相配套的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以实现专业知识学习和工程能力培养兼顾的教学目标。

一、课程特点与教学现状

“航天测控”课程教学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基本概念多,涉及领域广 。包括天文学基础、航天器轨道运行基本原理、无线电测距定位原理、高速无线数据传输原理等。二是基本原理复杂,涉及的理论基础宽,包括随机信号分析、信号与系统、雷达原理、通信原理等。三是系统复杂,安排实践环节困难。航天测控系统是复杂的电子系统,而先修课程偏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对电子系统的介绍偏少,学生很难通过一两个简单的实验课达到理解和掌握复杂航天系统的目标。以上特点决定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教学时,教师讲授难度大,学生学习理解困难,学习效果差。

该课程教学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教学内容多,课时少

本课程内容包括航天测控的基本原理、统一载波测控系统、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在航天测控中的应用四大部分,仅统一载波测控系统就包括跟踪测轨分系统、遥测分系统、遥控分系统。上述每一门技术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涉及的理论、方法和系统都有其独特的内容。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早期设有航天测控专业,上述内容安排80~120课时讲授,现行的教学大纲仅安排了40课时,教学内容却没有减少,要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学习上存在较大困难。

2.教材相对陈旧,新技术介绍少

本课程的教材编写于1998年,内容上继承了航天测控专业所用内部教材的精华,重点内容为统一载波测控系统的原理、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其优点是基本概念清楚,理论推导详实,系统分析深入,但也存在如下几个问题:一是内容过多,部分内容分析得过于深入,基础稍差的学生掌握起来有困难;二是近年来航天测控技术进步迅速,不断涌现出新概念、新方法和新技术,航天测控体制也从传统的统一载波测控体制加速向以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为代表的天基测控体制发展,而教材没有充分反映航天测控技术的新发展。

3.教学手段单调,实践环节不足

原先的课程教学以教师板书讲授为主,配合以少量的幻灯片和课后习题作为辅助手段;学生的学习停留在阅读教材和参考书目、做课后习题上,缺少必要的实践环节。这种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缺少必要的实践环节,学生对理论和技术的理解无法深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充分发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工程素养得不到提高。

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1.突出教学重点,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综合考虑航天测控技术的发展现状,并结合电子工程专业本科生的预修课程以及学时数,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安排,修订了教材。将教学内容根据测控体制划分为统一载波测控系统、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的原理及其在航天测控中的应用三个部分。对统一载波测控系统部分内容进行了三个方面的删减:一是与先修课程内容有重复或雷同的,如跟踪测轨技术中的角度测量技术,在先修课程“雷达原理”中已有讲述,直接删除;二是要求具备比较专业的预修知识而学生又不具备的,如遥控编码体制,对电子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来说由于不具备相应的预修课程,理解存在较大的困难,进行了删减,并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供有兴趣的学生参考;三是难度太大的内容,如测控信道的设计,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在理解信号调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特定工程实际设计出最佳波形,对大部分学生来说要求过高,也进行了删减。根据航天测控技术的发展趋势,对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采用的新技术等部分内容进行了扩充。调整后的教学内容,既重视基本原理的教学,也重视测控系统的分析,还涉及测控新技术的介绍。

2.采用多种模式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对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和教学所包含的知识点进行了分析,并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包括课堂理论教学、比较教学、案例教学、讨论教学等,并有机地结合起来。

基本原理如测控信号基本理论、测距原理、GPS工作原理等内容采用课堂理论教学,开发了多媒体教学课件,除传统的公式推导和文字描述外,配以适当的图片、动画,直观地说明理论分析结果,使学生对一些重要的结论留下深刻的印象,强化教学效果。

航天测控系统的教学若采用简单的讲授教学,由于学生工程实践经验少,往往不能深刻领会系统的内涵,抓不住重点,因此采用案例教学法与比较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选择航天测控系统中较为简单但具有代表性的“单通道锁相接收机”作为教学案例,先对系统作简单介绍,使得大家对航天测控系统有一个感性认识,然后提出问题,供同学们分组分析、讨论。如跟踪测轨系统锁相接收机与一般雷达系统接收机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启发学生思考二者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工作原理有什么不同,航天测控系统采用这种特殊类型接收机的原因是什么。通过比较学生较易理解航天测控跟踪测轨系统与一般雷达系统的异同,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通过开设讨论环节,营造生动、活跃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最后以科研成果进课堂的形式对案例进行总结,同时引导学生了解航天测控系统设计基本方法。将教学团队在航天测控接收机领域所作的科研成果——某改进型航天测控接收机实物搬进课堂,分析传统接收机存在的缺陷,改进型接收机性能有哪些改善,从哪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改善,如何进行改进等。通过这一具体案例,充分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对航天测控系统设计方法这一难点也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教学手段上,除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外,还充分利用校园网资源,开展网络教学。编制适合网络教学的课件,提倡学生网上提问,进行网上答疑,对课外拓展性的内容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参考文献。此外,利用网络教学可部分缓解教学内容多而课时少的矛盾。

3.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工程素养

“航天测控”是一门理论较深、实践性强的课程,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也是本专业课的一个重要学习目标。航天无线电测控系统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没有条件开展针对整个系统的实践性教学,但在基本原理和分系统教学过程中增加了实践性环节,如简单的实验设计、开放式研究性习题设计等。另外,对深空测控、小卫星测控、星座测控等测控领域的新课题、新技术、新发展,根据情况开设一两个专题讲座,使学生了解航天测控技术的最新发展,提升学生应用能力。

4.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作为一门专业课,虽然面向的专业范围窄,学生层次相对统一,只要一两名老师就可完成课程的教学任务,但不能因此就忽视教学团队的建设。作为教学活动中的关键要素之一和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者,教师本身的专业理论知识、实践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对课程的教学效果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我校建立了一个由教授、副教授、讲师等不同层次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团队中所有成员都从事航天测控领域的科研工作,由同时具有丰富科研经验和教学经验的副教授担任主讲老师,由教授开展航天测控领域新技术、新发展专题讲座,其他成员的科研成果为教学案例提供支撑。同时通过“跟、帮、带”,促进年青教师的成长,保证教学团队教学水平的稳步提高。

三、结束语

随着航天技术在国防、国民经济中日益广泛的应用,航天测控技术也获得了快速发展和广泛重视,对“航天测控”课程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对“航天测控”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师资队伍建设的改革,精简了教学内容,采用了以比较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为主导的多样化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达到了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培养并举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周智敏,陆必应,宋千.航天无线电测控原理与系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航天动力技术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商业航天;经济活动;就业;收入

0 前言

航天产业一般是指利用火箭发动机推进的跨大气层和太空飞行的飞行器及其所载设备、武器系统和各种地面设备的制造以及各种飞行器的发射服务和应用的产业。航天产业分民用航天、军用航天和商业航天三类。其中,商业航天是指以营利为目的,独立的、非政府的航天活动。在国外,商业航天是在市场驱动下的航天活动,一般由私人或企业集团投资,并可为国家和社会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自20世纪80年代起,商业航天在整个航天产业中所占的份额变得越来越大了,航天技术商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这是过去一直以政府为主导的航天活动的新趋势。

1 2004年美国的商业航天工业对于美国经济贡献的量化分析

美国的商业空间运输促进了科技的进步,也带动了新的商业市场的演化形成。以通信产业为例,对于通信卫星的使用,不再仅仅局限于如电话机群移动通讯、电视传输,而是转向了应用更加复杂、附加价值更高的设备,如卫星直播(dth)、数据服务(data services)、甚小口径天线终端(vsat),以及最近的数字音频广播业务(dars)。商业空间运输同样支撑了商业遥感工业的发展。卫星应用的逐步广泛,为卫星和地面设备占领了市场。制造、销售卫星通信设备,制造支撑卫星操作和使用的地面设备的产业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伴随商业空间运输技术的进步,相应的有了卫星制造、卫星通迅服务、遥感和卫星地面设备制造产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些商业航天产业对于经济产生了持续的影响。对于商业空间运输以及相关产业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对于所有其他的工业部门都产生了影响。

商业航天对经济的影响,主要可从三个方面衡量。①经济活动。经济中生产的商品和劳务的价值。在这里,经济活动不仅包括商业空间运输及相关产业所创造的商品、劳务,也包括为了支撑这些产业的其他集团的产品。②收入。经济中所有向雇员支付的工资和薪酬的总和。本文所指的收入也包括向那些为了支撑商业空间运输及相关产业的集团所雇用的人员支付的酬劳。③就业。经济中受雇生产商品和劳务的工人的数量。统计表明,美国商业空间运输对经济活动的贡献近9800亿美元,其中有350亿美元来自于卫星的制造,3170亿美元来自于地面设备的制造。卫星服务创造了565亿美元的商品和劳务,其中卫星直播是目前为止对于经济的贡献最大,占了所有卫星服务对经济活动贡献的90%。由于这些因商业航天而产生的经济活动,经济中所有行业的雇员获得了总和高达2500亿美元的工资和薪金。商业航天为美国社会创造了巨大的就业收入,这对于维持社会的稳定和均衡是非常有利的。在整个经济体中,商业空间运输及其相关产业共创造了超过550,000个就业岗位。

从1999年以来,美国商业航天发展呈现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就是对经济的影响正在逐渐加大。从1999年到2004年,商业航天对经济总的贡献增长了近60%,其中对收入的贡献增长了52%,而所创造的就业岗位增长了11%。由此可见,商业航天对美国经济所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并且极其广泛。

2 美国商业航天运行机制的基本特征

商业航天由国家航天委员会制定政策、提出计划,主要的活动由私营航天企业开展。在商业航天方面,美国政府对于商业航天给与一定的补贴,以鼓励航天企业发展上用航天产品,参与国内外商业航天市场的竞争。

美国商业航天政策的基本目标是支持和增强美国在航天活动中的经济竞争力,同时保护美国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利益。扩大美国商业航天活动为美国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这一点在上文中已经分析到,并且可以为美国政府提供更加广泛的航天产品和服务。政府则在采购、提供市场、法律政策、技术、设施方面对航天产品和服务的商业化给与支持。

3 中国航天工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成功发射,以及神州六号载人飞船的成功,都标志着中国航天工业的巨大进步。同美国等航空大国相比,中国航天发展的模式有很大不同。回顾历史,美国和前苏联是基于国家安全的考量开始发展太空计划,日本则着重在航天工程的科技层面,而欧盟国家的太空计划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并且希望在政治上作为统一的政治实体和美国齐头并进。

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日益成熟,航天器制造业的利润正在逐渐增加,从上个世纪90年代的负利润,现在已经开始盈利,并且有整体上升的趋势。但是无论是同美国相比,中国航天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相对薄弱的。航天事业的发展,是中国政府大力推动的,为我国科技的发展和高端人才就业创造了巨大的贡献,中国的卫星技术,已经让农业、交通和基础建设等等受益,但从长远来看,中国的经济要发展,必须也要注重航天产业的经济效益。

4 美国商业航天对中国航天的启示

商业航天以营利为目的,是在市场驱动下的航天活动,由企业集团投资,可为国家和社会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制定和鼓励商业航天发展的政策,不但有助于我国航天工业的发展,而且有助于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和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提高我国航天工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和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转轨,特别是航天工业的转轨和改革,在改革初期将航天工业分为军品和民品的方法,以及由此建立起的运行机制,也必然需要不断的改革和完善。我国过去的航天工业体制,应逐步向军、民、商综合的机制发展,建立在市场经济下运作的商业航天新的运行机制。

(1)为了维护国家的利益和统一,在航天工业这样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高新技术产业中,政府仍要维持对于航天产业的扶持力度。但在一些边缘性的领域,如零部件生产等中,可以实行非国有化生产,逐步缩小国有化的程度,通过招标、承包等方式,既可以减少成本,也可以促进这些领域市场的竞争。

(2)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国有企业仍将是航天产业的主导部分,由于中国的市场机制尚不完善,不可能在短期内发展成美国航天产业那样完善的市场体制,但是可以在现有的制度基础上加大改革力度,促进航天产业的发展。在国有企业内推行现代企业制度,促进科技的进步和研制开发,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并使它们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在市场上竞争。

(3)随着世界商业航天市场的需求进一步扩大,各国的商业航天活动越来越多的瞄准国际市场,在世界商业航天市场上获利。在逐渐蓬勃的国际商业航天市场上,中国要努力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获取经济利润。这就要求中国的航天企业走向国际化,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获得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照云.航天产业与市场运行机制的兼容性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4,(12).

航天动力技术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航空产业;航空教育;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简介:吴金栋(1978-),男,天津人,中国民航大学办公室副主任,讲师。(天津 3003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天津市教委重点调研课题(项目编号:JWDY-2011101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4-0016-03

航空产业是以航空器制造为主的产业形式,被誉为“现代科技和现代工业之花”,是凸显国家科技竞争力和创新性的关键所在。[1]从国际航空产业发展的历程来看,一个地区航空产业的发展与当地航空领域人力资源规模、结构、科技创新能力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我国航空工业经过60余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在制造水平和创新能力方面距离航空发达国家尚有较大差距。为此,我国在航空产业实施了两条腿走路的发展策略,一是推进以国产大飞机项目为代表的自主研发之路,另一条是以空客320总装项目为代表的引进吸收再创新的道路。无论走什么样的道路,围绕航空产业的人才资源和科技创新能力都是支撑产业发展的砥柱。充分借鉴国际上航空发达国家在航空教育领域的成功经验,对于快速形成支持我国航空产业发展的能力将起到关键作用。本文将透过比较教育研究视角,对航空发达国家的航空产业与当地航空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提出对我国航空教育有益的建议。

一、航空产业与航空教育的关系

航空产业的水平代表着制造国整体的工业技术和创新能力水平。作为典型的高技术密集型产业,具有高投入、周期长和市场相对集中的特点。[2]具体表现在研发的前期投入大,制造过程中技术要求水平高,产品后续服务保障技术专业性强。从航空发达国家开展航空制造业的历程来看,其前期投入的研发经费和人员数量是巨大的。例如空中客车A380的研发费用就高达170亿美元。同时,研发的周期和投资回报周期都很长。因此,航空产业没有国家政府的支持和投入是难以立足和发展的,而国家之所以愿意投入巨资进行航空器的研发,看重的是航空产业背后高度的产业关联性和创新拉动作用。一般一个航空项目发展十年后给当地带来的效益能达到投入产出比1∶80,技术转移比1∶16,就业带动比1∶12。[3]日本曾做过一次500余项技术扩散案例分析,发现60%的技术源于航空工业。从产业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益分析来看,飞机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在全部96个主要产业中位于第三,说明飞机制造业的最终产品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4]作为位于产业链高端的高技术密集行业,航空产业的发展更多地依赖于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而创新离不开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因此,从航空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来看,注重航空教育是实现航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和源泉。

二、航空教育的比较研究方法

航空发达国家在航空教育方面走过了较长的发展道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我国尚处于大型民用航空器制造起步阶段的航空教育有许多值得参照和借鉴的地方。因此,本文通过运用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对于不同体制下航空教育特点和要求进行研究。

1.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

比较教育学是用比较法研究和论述各国教育的发展、现状和趋向的一门教育学科。比较教育研究的一个主要目的就在于研究外国、思考本国、借鉴他国的教育经验,改进本国的教学实践。作为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其研究重点是各国的教育制度和基本的教育问题。但其基本研究方法可以推广用于与教育相关的诸多领域。比较教育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就是因素分析法,即抽出形成各国教育制度特点的各种因素,并把它们摆在历史文化传统和国民特性中加以研究。[5]通过对教育制度各因素的描述、解释、并置和比较研究,明晰研究对象国在教育制度形成中的影响因素和决策过程,特别是在教育改革中的经验与教训,为本国实施合理的教育制度和构建教育体系提供实证分析。

2.航空教育的比较研究对象

航空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领域,由于其服务的航空工业具有高技术密集型的特点,因此其培养层次主要以高等教育为主。长期以来,我国在航空高等教育方面主要偏重于为从事航空制造的航空工业企业和部门培养人才,也就形成了以航空制造为核心的学科专业体系和培养模式。而在航空运营领域,则建立的是与我国航空制造业基本联系很少的民航教育体系。二者长期分割的局面,造成了我国航空教育领域学科专业的过度分离,航空工业和民航业难以形成互相促进、互相支持发展的格局。从国际上来看,航空教育服务的对象应当是包括航空制造业和航空器运行在内的航空业全产业链。无论从学科结构、培养模式、专业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都有相通之处,故此本文将根据国际航空发达国家的航空教育基本形态与我国相对应的航空教育领域进行比较,为我国航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建议。

3.航空教育的比较研究要素

在对国内外航空教育进行比较前需要明确比较的要素。由于航空教育是教育领域之一,在确定比较要素时既要考虑一般对不同国度教育进行比较时需考虑的要素,同时还要充分挖掘能够体现航空教育特色的关键要素,能够突出比较效果,实现比较目的。在比较教育方法论中,认可度最高、最典型的一种方法是利用托马斯立方体进行多层次分析。在该立方体中给出了比较的维度和层次,其中按照地理/地域层次分为世界区域、国家、州/省、地区、学校、课堂和个体;按照非地域人口群体分为种族、年龄、宗教、性别、其他和全部人口;按照教育与社会方面分为课程、教学方法、教育财政、管理结构、政治变化、劳动力市场等。每一项比较教育研究都会涉及这三个维度,从而可以在这个立方体中找到相应的位置。[6]本文主要针对中法两国在航空教育领域选取相应比较项进行研究。

三、基于因素分析法的中法航空教育比较

航空教育的目的是为本国航空业的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的支持。因此,航空教育的水平与产业的发展水平和进程直接相关。在对中法航空教育进行比较分析中,选取了产业发展状况、教育资源、教育制度和与科技创新关联度等因素进行研究。

1.产业发展因素

法国航空航天工业在欧洲排名第一。法国西南部比邻的南比利牛斯大区和阿基坦大区是法国航空航天业的摇篮,也被称为航空航天谷。两个大区的著名城市图卢兹和波尔多构成了航空航天谷的核心。整个航空航天谷在机载系统方面是国际业界领袖,在下列产品市场中占据世界领先的位置:100座以上的民用飞机、豪华商用飞机、直升飞机专用涡轮发动机、起落架、航空器电池。居于欧洲领先水平的科技领域有:卫星制造、固体火箭燃料推进器、军用飞机、高性能复合材料、地球观测、机舱系统、返回大气层技术等。同时,还在航空学、航空电子学、试验和模拟等领域始终保持一流地位。

中国在航空制造领域经过了60余年的发展,主要产品为军用飞机和民用中小型飞机。在大型客机和商用飞机领域,刚刚启动研制C919和ARJ21机型,为大型客机配套的大型商用发动机的研制也刚刚起步。总体上,中国航空制造业,特别是民用航空器的制造距离世界先进水平尚有一定差距。

2.教育资源因素

法国航空航天谷与航空领域高等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欧洲航空和机载系统领域高级人才的摇篮。图卢兹高等教育发达,是仅次于巴黎的法国第二“大学城”,法国每年约16%的工程师毕业于图卢兹。法国最重要的3所航空航天大学均设于此:国立高等航空航天学院(SUPAERO)培养飞行器和运输工具工程师,进行空间学、系统动能学、信息获取和处理、操纵与机载系统、系统工程与管理等方面的系统教育;设有航空学方向的航空航天技术专业硕士学位。国立民航学院(ENAC)培养航空安全系统电子工程师、航线驾驶员;设有高级机械学和民航运营学、运营职员等专业;培养卫星通讯、航行和监视专业硕士、飞行安全/飞行操作硕士等专业人员。国立高等航空工程师学院(ENSICA)培养航空维修专业硕士和直升机工程学专业硕士。

中国在航空领域的人才培养总体上较为分散,分别隶属于两个系统,一是航空工业系统,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一批以培养航空制造领域人才为主的院校;另一个是民航系统,包括中国民航大学等一批以培养航空运营人才为主的院校。两个系统的院校地理位置分布较广,院校间交流不多,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培养体系。

3.教育制度因素

法国航空航天产业作为重要的国家支柱产业,需要大批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法国教育的品质是世界公认的,其中“大学校”是其特有的精英教育体系,以培养工程师为主,与综合性大学相比,其入学要求严格,教学质量更优。法国每年大约有70万高中毕业生参加会考,通过会考的学生就有资格在法国的任何一所综合性大学注册学习,然后其中2万名左右成绩优秀者才有资格进入大学校的预科班,再经过两年或三年的艰苦准备,参加激烈的全国性选拔考试,成绩优秀者方可能进入大学校学习。大学校的最大特点是和企业的关系非常密切,相当比例的任课教师是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中的技术和管理骨干。法国航空航天类院校共同组建了航空航天大学校集团,依托大学校教育体系,开展航空工程师的培养,成为航空产业发展关键技术人才的重要来源。

中国航空类教育是在现有普通高等教育体制下开展的,在培养层次、培养模式和组织方式上与其他专业领域并无太大差别。在与企业的关系上,虽然建立了实习制度,但多数由于各方面原因在实际运行中仅停留在认知实习层面,难以真正起到工程实践的作用。

4.与科技创新关联因素

在法国航空航天谷有17个研究中心、上千所科研单位、2万余名科研人员,研究的优势领域包括航空、航天和机载系统。研究中心是该地区技术能力和专业特长的集合体,可以为航空航天领域的大型工业集团、民用军用企业和中小型工业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以保证其材料、加工过程或被测试机器的性能、安全性和可靠性。其中,著名的研究中心如图卢兹航空试验中心,是欧洲军民用航空器地面试验、专家鉴定和评估的主要中心,承担包括结构机械行为分析、动力系统评估、着陆和滑行系统评估、环境组合、结构材料的性能和特征、系统和分系统对电磁入侵防御的评估、系统和软件功能安全可靠性分析等。

中国围绕航空产业的科研机构一般均隶属于航空制造企业,主要从事企业产品的研发和技术验证。从地缘上看,这类科研机构一般都位于所主研产品的制造企业附近,与企业之间关系密切,而相关院校多数仅在选聘毕业生方面存在联系。

5.差异分析

从以上四方面因素的对比分析来看,在关系人才培养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制度上,在科技创新上,在与社会服务的对象――航空产业的关系上,中法航空教育均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也间接反映了我国在航空产业发展上的短板。总结起来,中国相对法国在航空教育上的差异体现为以下几点:

一是产学紧密度不足。航空产业对人才的专业度和水平要求高,人才培养的指向性明确,加强与航空制造和运营企业的合作是提高航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缺少企业的实践锻炼,院校培养的人才在工作中会直接反映为更长的职业适应期。同时,由于缺少更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加入到人才培养的环节中,也使得学生的学习内容针对性和有效性不足。

二是航空教育体系缺乏整合。法国拥有大型航空器的制造商,也是航空运输的大国,因此在航空人才培养上对于航空器制造和航空器运营并无明显的专业差异,作为航空类院校在人才培养上要求学生具备航空领域宽厚的知识基础,同时面向专业领域加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而目前,我国在航空领域明确分为制造领域院校和民航运营领域院校,两类院校在人才培养体系方面缺乏沟通和整合,在人才培养上没有形成沟通协调和良性互动的局面。

三是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欠缺。航空业作为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无论从价值还是安全角度考虑都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这就要求学生在接受教育中要有更长时间的培养和更为专业的训练,而目前我国在航空制造领域由于产品距离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大,产量有限,实际接收学生进行工程实习非常少。而在航空运营领域,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学生更多的是进行认知实习,缺少有工程实践目的的训练。

四是科技创新对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未完全体现。科技创新是推进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一方面科研为产业输出技术和产品,另一方面科研为人才培养输送人才和培养资源。在航空产业发展中,科研是技术进步的源泉,因此要充分发挥科研机构的作用,提升人才培养,特别是高端人才培养的水平。目前,我国航空制造领域的科研机构多附于制造企业,而航空运营领域的科研介入不深,在人才培养领域的作用均未充分体现。

四、对我国航空教育的启示

我国的航空教育从时间上看经历了60余年的发展,但由于在航空制造业的发展上经历了仿苏、仿美、自主研发等多条道路的探索和摇摆,航空教育的发展也经历了许多变化。当前,我国确定了自主研发大型客机的战略,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推进航空制造水平的提升,为未来成为世界航空制造领域一极而努力。在我国由航空大国向航空强国迈进过程中,关键是人才,因此航空教育的发展直接关系到航空产业战略的实现。通过以上对比分析,借鉴航空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对于我国航空教育发展有以下启示:

一是要构建基于航空全产业链的教育体系。航空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航空运营效果的反馈和支持,良好的商业运营是航空器制造的动力,反过来对航空器制造技术的掌握能够更好地支持经济高效的运营。因此,我国自主研发大飞机战略的实施为我国航空教育构建完成的教育体系,填平现存的在制造领域和运营领域人才培养间的沟壑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特别是在航空制造和航空运营的连接点――航空器适航认证方面,加强人才培养交流合作将有力地支持我国大飞机的研制。

二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航空工程教育模式。随着我国大飞机研制的深入,航空工程人才的培养需求日益显现。法国航空工程师培养体系为我国航空工程人才培养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成功模式。现代航空器是凝聚了最新科技创新成果的大型复杂系统,航空器设计、制造和维护人才必须掌握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能力,原有的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的能力形成、实践经验、管理思维等方面难以满足需要,因此建立符合我国航空制造发展特色和要求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是保障大飞机研制的必由之路。

三是大力推进航空领域的产学研结合。产学研结合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但长期以来由于多方面原因,结合点大多聚集于研发和产品制造之间,而人才培养融入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相对较少。航空领域的产业特性和人才培养需要对产学研结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缺乏有效的产学研结合机制将直接影响航空领域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就将影响到我国航空产业发展战略的实现。因此,在我国现行状况下,需要政府积极推动,高等航空院校努力跟进,航空企业积极配合,形成官产学研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切实推进航空教育水平的提升,支撑航空事业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微微,曹允春.由嵌入性向根植性转变的航空产业集群研究――以天津航空城为例[J].工业技术经济,2009,(2):60-63.

[2]吴金栋.充分发挥航空院校在滨海新区航空产业发展中的作用[J].港口经济,2010,(11):10-13.

[3]王振国,庞宁.大飞机制造应何去何从[J].中国民用航空,2007,(5):

10-12.

[4]朱依曦,徐盈之.基于投入产出法的我国飞机制造业的经济效应分析[J].软科学,2008,(11):47-50.

航天动力技术分析范文第5篇

一、航空工业产业发展战略的探讨

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国都对其军事战略作出了调整,军工企业进入了规模空前的调整改革时期,航空工业首当其冲地受到较大冲击。但是王睿等人③通过对美国和欧洲大型航空企业的年度报告进行研究发现,这些企业在全球经济步履维艰的时候依然运作良好。究其原因,是因为它们采用了适宜的产业发展战略,包括通过并购重组提升企业实力、强调核心业务的发展、使用高新技术、加强军民两用技术的开发、重视企业文化的培养、拓展国际市场,等等。就美国民机产业的发展战略而言,黄强等人④认为美国民用航空产业成功发展的经验包括5个方面:民机与军机共同发展战略、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引导的产业整合战略、战略性贸易战略、技术领先战略和国际合作战略。而欧洲民机产业由最初的无足轻重发展到今天可以与美国民机产业相抗衡的格局,除了与欧洲各国政府的大力扶持、战略贸易政策和技术领先战略密不可分之外,另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欧洲各国的协作式发展⑤。通过各个国家的优势互补,实现发展民机产业所需资源的有效配置,使得欧洲的民机产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我国大型客机制造业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与失败之后,2002年,在国务院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代表我国民用航空工业新起点的ARJ21新型涡扇支线飞机项目正式立项。同年11月6日,在第三届珠海国际航展的新闻会上,国防科工委了《中国民用飞机的发展》的报告,提出中国将按照国际适航标准,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涡扇支线客机。2006年2月,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研制大型飞机是中国未来15年内重点实施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2008年5月,具体承担研发和制造大型飞机这一重要使命的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在上海挂牌成立。在此背景下,众多学者也开始对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徐康宁⑥认为,我国民用大飞机市场是一种买方约束条件很强的市场,大飞机项目成功的关键在于产业化,重组现有的航空运输市场和航空企业,是大飞机产业化成功的必备的市场条件,发展大飞机的同时,也要发挥比较优势,加快支线飞机生产,以分散风险;钱思佳⑦利用波特的产业竞争力分析框架,在理论总结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我国大飞机产业发展机理模型,分析研究了影响产业发展的四大关键因素,即政府职能、产业组织、企业行为和自主创新;张辉⑧根据战略管理逻辑,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民机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威胁,优势与劣势,并据此确定了民机产业发展应采用的战略,即集聚目标、自主创新、整合联盟、成本领先,从而获得竞争上的优势;丁倩倩⑨从集群创新的角度来研究我国大飞机的发展,提出了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开发人力资源、加大政府扶持等政策建议。另外,随着航空制造业生产全球化和分工专业化的趋势愈加明显,我国在努力实现大型客机自主研制的同时,也应借鉴国际经验,注重加强国际合作。这一方面的研究文献有:KeithHay-ward⑩以制造空中客车系列客机为例,分析了制造客机的各成员国对空中客车公司的资金支持及其经验教训,并认为空中客车公司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各成员国合作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与各个供应商进行密切合作的过程,因此空客公司更应该扩大与供应商的合作范围;ThomasRoehl、JFrederickTruitt瑏瑡认为航空制造业是具有极强规模性的产业,发展航空制造业仅依靠国内市场是不够的,要注重国际市场,寻求与国外的客机制造商合作;JorgeNiose、MajlindaZhegu瑏瑢在对蒙特利尔、西雅图、图卢兹、多伦多地区航空产业群分析的基础上,得出航空产业不仅是地方性的产业,更是全球性的产业,因此客机制造商更需要在全球范围寻找供应商的结论;EmilioEsposito瑏瑣认为航空工业公司不仅需要应对高技术壁垒,还要应对日益增加的金融和市场壁垒,相应地进行航空工业的合作与产业整合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他还认为将航空制造合作范围由地区升级到全球,走一条向战略联盟和国际化的道路势在必行。

二、航空工业产业布局的分析

产业布局又称产业分布、产业配置,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各部门、各环节在地域上的动态组合分布,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运动规律的具体表现。合理的产业布局,有助于促进区域分工,发挥地区资源的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产业布局应遵循全局和局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等原则瑏瑤。合理有效的产业布局对于航空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以美国西雅图航空城为例,该城市以飞机装配基地为龙头,构建了完整的航空制造产业链。西雅图长期以来以一种产业———航空产业而闻名,2005年,仅航空业就业人数就占了西雅图主要都市区制造业就业人数的40.6%。李艳华、陈萍瑏瑥通过对西雅图航空产业发展的考察,发现其7个业务部门中有5个都位于西雅图地区,包括波音商用飞机部,提供售后服务和安全、训练服务的波音公共服务集团,为空中旅行者、航空公司、飞机操作人员开发高速、宽频数据通信技术的波音联通公司,开发安全的、全球通用的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的波音空中交通管制部,为客户提供全面的融资支持的波音资产公司。这样,西雅图以飞机装配基地为龙头,构筑了完整的航空制造产业链。长久以来,我国航空工业一直存在着布局分散的特点。企业数量多,规模偏小,分布在全国各地,尚未形成集群力量。目前我国从事飞机整机研制生产的单位有20个,其中中航一集团有11个,分布在西安、上海、沈阳、成都、贵州安顺等地,其中从事民用飞机设计的有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从事民用飞机生产的有西安飞机工业公司、上海飞机制造厂;中航二集团有9个单位,分布在哈尔滨、南昌、汉中、景德镇、常州、石家庄、荆门等地,其中,从事民机设计、生产的有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洪都航空工业集团、陕西飞机工业集团、石家庄飞机工业公司。我国从事发动机整机研制生产的单位有12个,其中中航一集团有8个单位,分布在沈阳、成都、西安、上海、四川江油、贵州安顺等地;中航二集团有4个单位,分布在哈尔滨、湖南株州、江苏常州等地。这种布局存在结构性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航空产业的快速发展,影响了航空产业竞争力的形成,这也是中国民机产业发展的体制性问题所在。目前学者们对客机产业布局研究得不多,已有研究成果也主要是一些描述性分析。例如,严海宁、谢奉军瑏瑦通过对我国航空工业企业和航空工业园区域布局现状的分析,认为造成我国航空工业区域过于零散的原因主要包括历史因素、企业因素、地方因素和外资因素四点。李金辉瑏瑧根据国内各省市航空产业规划方案及发展现状对中国航空产业发展背后的四大利益主体,即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国内外航空工业巨头、国内外航空运输企业进行了博弈分析。张捷、张卓瑏瑨从航空制造业的产业发展特点出发,基于供应链协同理论,提出了新时期适合江苏省航空制造业的空间优化方案及产业配套创新模式。

三、航空工业产业竞争力的比较

产业竞争力,亦称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某国或某一地区的某个特定产业相对于他国或地区同一产业在生产效率、满足市场需求、持续获利等方面所体现的竞争能力。尽管国内外针对产业竞争力方面的研究文献较多,然而由于客机制造业是国家的战略产业,对于客机制造商的产业竞争力的部分研究成果没有公开,可收集到的相关研究文献很少,能够检索到的文献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研究。

1.从定性角度进行研究穆荣平瑏瑩从竞争实力、竞争潜力、竞争环境三个方面系统分析了中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认为尽管我国已初步形成了航空航天工业体系,但其总体竞争实力不强,当前急需制定国家航空航天总体发展战略和相应的产业技术政策,以提高航空工业的国际竞争力。随后,一些学者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航空工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深入研究。例如,秦臻、倪艳瑐瑠使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市场占有率指数、进出口价格比、劳动生产率、利润指标等分析了中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皮成功、江可申瑐瑡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以及航空工业企业营业收入与利润等指标分析了中国航空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并同国外同类产品进行横向比较。据此指出我国航空工业的国际竞争力现状及与国外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并提出增强我国航空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曹鑫瑐瑢利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劳动生产率和主要航空企业财务指标,通过与世界主要航空大国的比较分析来研究中国航空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明确其在国际航空市场中的市场地位,并指出提升中国航空工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路径。

2.从定量角度进行研究崔世娟瑐瑣针对中国航空制造业6个典型整机生产企业,即西飞、哈飞、成飞、沈飞、洪都、贵航,运用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和DEA分析方法对其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西飞在这6家企业中相对竞争力最强,成飞第二,而沈飞最弱;6家企业在资源利用和规模效益方面没有得到更好的回报,中国飞机制造业应改进管理机制,提高企业内部资源的利用效率。丁勇、刘婷婷瑐瑤以我国21个省(市)的航空制造业为决策单元,选取R&D经费投入、R&D人员投入作为投入指标,以新产品收入作为产出指标,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研究了天津航空制造业的创新效率。结果表明,天津航空制造业处于规模递增阶段,存在规模效率过低、产出亏空和R&D人员投入冗余等问题。秦臻、秦永和瑐瑥利用协整检验和因果检验对中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并指出我国航空业国际竞争力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汪本强、江可申瑐瑦选取1999~2003年中国航空工业产业经营业绩指标,通过测算其集中度,并对其产业规模、经营业绩进行回归与相关分析,发现:中国航空工业产业集中度与其经济绩效并无显著的相关关系,而产业规模是影响产业绩效的重要因素。随后他们又利用产业集中度H指数和CR4指标对中国航空工业上市公司2001~2005年的产业集中水平进行了测度,然后通过因子分析并结合考虑时间因素的方法,动态评价了上市公司绩效状况,在此基础上回归分析了产业集中度与公司绩效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时限内,航空工业上市公司产业集中度呈现低水平稳定态势,并且产业集中度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这为我们进一步做好上市公司改制重组,提高公司经营绩效,走规模化发展道路提供了决策参考瑐瑧。刘敏瑐瑨借鉴国内外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从资源转化能力的角度评价了我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的投入产出效益,并根据有效结构假说进一步分析了影响我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绩效的深层次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航空工业的小规模、低行业集中度严重限制了该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四、其他相关研究

关于航空工业产业发展的研究,学者们也进行了大量的探讨,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从集群角度对航空产业的发展进行研究赵海山瑐瑩从航空产业与集群的内在创新特征出发,探讨了航空产业与集群式发展模式相耦合的内在属性及其治理逻辑,进而对航空产业集群的治理主体、边界、结构、机制和模式等问题进行了系统剖析。郭莹瑑瑠从网络的角度对陕西航空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及其现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网络特征的定量分析,并从创新的角度构建集群指标体系,对陕西航空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大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得出定量衡量集群发展水平的得分等式,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发展策略。王兆凯瑑瑡借鉴生态系统的概念,构建了航天产业生态系统。他在此基础上借鉴生态位理论,定义了航天产业生态位,认为航天产业生态位是指航天产业所占据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及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占据的地位和所发挥的功能的总和。并将航天产业集群生态位与物种生态位进行了对比,认为航天产业集群生态位主体能动性强,不仅可以通过遗传获得,更可以通过自身的学习、竞争等手段改变;生态位不稳定,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李艳华、刘杰瑑瑢基于产业互动和根植性角度,提出了培育和发展天津航空产业集群的思路。李微微、曹允春瑑瑣则从嵌入性和根植性角度,以构建天津航空城为题,分析论证了滨海新区航空产业集群发展思路和各阶段重点发展的领域。

2.从航空租赁产业的角度来研究航空产业的发展模式安宁娟等人瑑瑤首先结合设备管理理论与现阶段设备租赁管理的现状,定义了针对大型企业的4种租赁模式:融资租赁、经营租赁、内部租赁以及转包生产,并且提出对这四种租赁模式进行选择的两个规则以及规则的适用情况。最后以某航空制造企业为背景,开发了基于Web的设备资源信息系统,同时利用数据库对4种模式的选择进行了应用。谷焕民、韩立岩瑑瑥认为航空租赁业的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满足民航运输业跨越式发展的融资要求,并且有利于改善民用航空制造业的市场环境。孙蔚等人瑑瑦认为航空租赁公司是我国航空制造业飞机购销环节中的重要一环,需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形成“飞机制造公司航空租赁公司航空公司”的系统化流程,从而促进整个中国航空业的健康、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