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航天事业的发展史

航天事业的发展史

航天事业的发展史

航天事业的发展史范文第1篇

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李继耐上将发来贺信。贺信中说,《千古一梦》以中国载人航天的光辉奋斗历程为主线,热情讴歌了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和主席对载人航天事业的亲切关怀和巨大支持,生动反映了从上世纪50年代到本世纪初叶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创业中起步、在探索中发展、在改革中腾飞、在奋进中辉煌的历史画卷,精心描绘了新中国几代航天人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顽强拼搏、勇创奇迹的高尚情怀和感人事迹。作品立意高远、脉络清晰、叙述生动、细节精彩,思想性与文学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是一部献给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文学精品,是中国航天文学中震撼人心的力作,是一部文学化的中国载人航天史,是一首雄浑壮丽的中国航天人的精神史诗。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陈建功在研讨会上讲话说,把《千古一梦》称之为“气韵沉雄的飞天史诗”当不为过。作品最为突出的一点,是作家把航天置身于宏阔的战略背景之下,航天事业的较量,实际上就是国家实力的较量,向太空乃至外太空的发展,说到底还是国家与民族在地球上的生存权问题。正因为有了宏阔的背景,中国的航天人才有了激情和动力,中国的航天事业才成为了中华民族伟大腾飞的象征,这部作品的题旨也因此奠定了最为坚实的基础,获得了最为雄浑的力量。对人生的捕捉、对人的个性的捕捉,也是这部作品取得成功的关键。而作品中对生活细节的捕捉,则给笔下的人物赋予了鲜活灵动的血脉,是这部作品使我们读来兴致盎然的奥妙所在。

李鸣生是国内最早以文学形式书写中国航天历史的作家,20多年来一直坚持航天文学的创作,是我国历次重大航天发射的目击者和采访者,已出版有《飞向太空港》《澳星风险发射》《走出地球村》《风雨“长征号”》《远征赤道上空》五部航天题材作品。为创作《千古一梦》,李鸣生5年来采访有关领导、专家、航天员及各方人士上百人。他表示,中国人第一次离开地球飞向太空,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是中华民族从陆地文明转而开创空间文明的伟大壮举,这一段历史应该有人记录下来留给子孙。作为一名发射场的老兵和写作者,他感到责无旁贷。

航天事业的发展史范文第2篇

中国“神七”宇宙飞船将于9月25日晚发射升空,此次将实现宇航员太空行走这一具有中国航天事业里程碑意义的宇航计划。太空行走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航天员为什么要进行太空行走?不同历史时期其目的不一样的。当1965年3月苏联航天员列昂诺夫第一次由上升2号飞船飞出舱外时,其目的有两个:一是在载人航天活动中进行一次技术性的突破,二是使苏联在航天技术方面走到了美国前边,在全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美国也不甘示弱,同年6月,美国人怀特在乘双子星座4号飞船飞行时也飞出舱外。从此,出舱活动的技术就为两家所共有,在这时人们才谈到太空行走的实用意义。

从多次出舱和登月过程中的月面活动看来,太空行走的作用和意义是巨大的。其近期的意义与作用是完成太空作业。例如,修复载人航天器或其它航天器上的受损部件。美国人曾通过太空行走修复了“天空实验室”、“太阳峰年卫星”和“哈勃”空间望远镜。组建空间站。苏联航天员则通过太空行走修复过礼炮号空间站和组装、维修和平号空间站。当前正在建造的国际空间站,更是需要航天员进行多次出舱活动,才能在轨组装建成。登月活动更是体现了航天员在太空行走和太空作业的巨大作用,为人类进入外层空间和其它星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2008年9月25日夜之前,或许没有多少中国人关心这个问题。这一天晚上,神舟七号成功升空之后,一名航天员将要出舱执行外太空行走任务。在我们头顶遥远的星空,当航天员翟志刚迈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脚“太空步”的时候,我们用什么单位来衡量他的步长?

从神舟五号搭载杨利伟首次升空,到如今神舟七号实现航天员的舱外活动,翟志刚的步长,其实也是中国航天的步长。就在过去的数年时间中,中国载人航天实现了从无到有,从静止到运动,从舱内到舱外的历史进程。尽管对于这项事业来说,我们或许等待得已经够长够久的了,但是近年来的连续突破,带给中国人的振奋与惊喜,却快得让人目不暇接。

这一步有千里。从技术角度上来说,航天员出舱行走,将是中国人在外太空长期居住和工作的基本技术保障。实现了这一步,也就为今后在外太空建造空间站,并且进行长期试验和开发工作奠定了基础。如果说杨利伟、费俊龙和聂海胜宣告了中国航天事业零的终结,那么翟志刚三人就确立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未来。航天技术的每一次突破,都意味着我们在追梦的旅途中走得越来越快,也越来越远。

这一步也有千年。每一个民族走出刀耕火种的历史年代,都曾经想象过我们头顶的星空,并将其作为我们的过去。人们曾经用神话构想过我们和头顶星空的关系,也曾经用科学幻想勾画过我们对这种关系的改写和更新。中华民族历史中关于太空的所有一切,都源自我们这个民族从未撼动过的理想与信念,我们等待了千年。

这一步更有千辛万苦。航天是一项精彩的事业。因为航天事业的根本追求,是突破人类对于高度、长度甚至是时空的极限概念。而也正因为如此,航天事业也是一项充满了风险的事业。每一个民族在外太空的征途上,都要承担汗水乃至生命的付出。但是我们的确再也不用羡慕其他航天大国,羡慕他们讲述从外太空看地球的瑰丽与灿烂。因为千辛万苦的付出,就是为了更多的辉煌升腾。

2008,让宇宙看中国翱翔。此刻,世界都在仰望中国距离,世界也都在等待中国时间。技术的发展,不但推动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推动了中国在世界体系中的位置发展。无论是酝酿中的“国际太空公约”,还是各国登月与外太空开发的合作,中国人的参与让世界找到了继续进行外太空探索的理由,也找到了人类征服外太空的新力量。

航天员的步长,只能用一个国家的历史与现实来衡量。这一步的跨越,代表了民族航天梦从远古到将来,代表了中国航天技术从已有到更新,也代表了中华民族在外太空探索中的坚持与执着。撼天难,撼民族意志更难。正因为如此,航天员们在外太空的脚步才走得从容,也走得坚实。

航天事业的发展史范文第3篇

在这举国欢腾的时刻,让我们回眸中国航天事业所走过的50年征程,记住那航天史册上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1970年4月24日21时31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飞向太空,人们熟悉的《东方红》乐曲声从寰宇中传来。这是我国航天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

1956年,年轻的人民共和国刚刚7岁,百废待兴。新中国的航天史就在这一年迈出了第一步。

在、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自关怀和支持下,10月8日,回国不久的钱学森受命组建了我国第一个火箭研究机构――第五研究院,即现在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1957年10月,在哈萨克的大荒原里,前苏联用火箭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号”送上了天。这颗直径580毫米、太空运行仅92天的小卫星,宣告着人类进入到一个空间探索的新时代,世界为之震惊。1958年5月17日,同志高瞻远瞩,在中共二次会议上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掀起中国航天事业的第一个高潮。

北京、上海、南京、天津等全国各个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纷纷行动起来。由钱学森等专家学者负责制定的人造卫星发展规划设想草案,还提出了分三个步骤的设想:第一步,发射探空火箭;第二步,发射一二百公斤重的卫星;第三步,再发射几千公斤重的卫星。

1970年4月24日21时31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飞向太空,人们熟悉的《东方红》乐曲声从寰宇中传来。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研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这是我国航天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

有人说,当初年轻的共和国在一片废墟上迅速挺立,靠的是两根支柱:一根是大庆油田,一根就是“两弹一星”。邓小平说:“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著名的“863”计划首次将载人航天项目列入研究计划,成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飞速发展的开端

1983年3月,美国总统里根提出了惊动全球的“星球大战”计划。戈尔巴乔夫马上提出了前苏联的战略防御计划。面对世界宇航大国掀起的这场以经济、科技为重点,带动军事力量发展的新一轮竞争,中国何去何从?

1986年春天,杨嘉墀、陈芳允、王大珩、王淦昌四位科学家在《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中列入了载人航天的研究,并设法以书信的形式送给中央领导同志。3月5日,深谋远虑的邓小平同志在这封信上作了批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这个高技术发展计划即著名的“863计划”。

航天技术是“863计划”?熏即《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七大领域中的第二领域(863―2),主题项目是:大型运载火箭及天地往返运输系统、载人空间站系统及其应用。“863”计划为中国的载人航天开辟了道路。1987年,在国防科工委的组织下,组建了“863计划航天技术专家委员会”和主题项目专家组,对发展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总体方案和具体途径进行全面论证。在综合考虑了自身的技术基础和经济能力后,1990年5月,“863―2”专家委员会最终确定了“投资较小,风险也小,把握较大”的飞船方案,即利用我国现有的长征2E运载火箭发射一次性使用的宇宙飞船,作为突破我国载人航天的第一步;在2010年或稍后再建成载人空间站大系统。

1992年,我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系统最复杂、技术难度最高的载人航天工程开始实施,并在这一年确定了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

作为一个大国,中国要搞载人航天,这对于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带动相关学科和工业发展,开发利用空间资源及培养科技队伍,都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为了部署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总体技术方案,1991年6月29日,“863―2”首席科学家屠善澄院士代表该领域专家委员会建议,在20世纪末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并实现首次载人飞行;在2010年稍后建成自己的空间站。

自此,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逐步浮出水面:首先是在2002年前,发射两艘无人飞船和一艘载人飞船,并开展空间应用科学实验;然后在2007年前后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一个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第三步是建造20吨级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

1992年9月21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正式批准了《关于开展我国载人飞船工程研制的请示》。同志明确指出,搞这个东西在政治、经济、科技上都有意义,是综合国力的标志。他还说,没有实际的东西培养不了接班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要培养接班人,使之后继有人,也是重要方面。

此次会议批准了载人航天工程上马和三步走战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就此正式立项实施,这是一项我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系统最复杂、技术难度最高的工程。

2003年10月15日9时,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2003年10月15日9时,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这一刻,距中国第一艘试验飞船发射3年零329天,距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仅11年零25天。21个小时23分钟的太空行程,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在发射载人飞船之前,前苏联进行了5次不载人的飞船升空试验,美国进行了8次不载人的飞船发射试验。中国的神舟号飞船在进行了4次飞行试验后,就成功地把航天员送上了太空。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和着陆,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2003年11月7日,在庆祝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的大会上,总书记指出,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充分表明,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智慧和伟大创造力的民族,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

从“神五”到“神六”,虽然看似只增加了一名航天员,却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2005年10月12日17时29分,航天员费俊龙打开神舟六号返回舱与轨道舱之间的舱门,进入轨道舱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在距地面343公里太空中的这个小小动作,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飞行由神舟五号的验证性飞行试验完全过渡到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飞行试验。

从“五”到“六”,不过一个小小的数字增加。而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六号,却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又一大步。飞行人数从一人到两人,飞行天数从一天到多天,航天员活动范围从返回舱进入轨道舱……如果说神舟五号飞行实现了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历史性突破的话,那么,神舟六号承载的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又一重大突破。

众所周知,与无人航天飞行相比,载人航天最大的特点是有人直接介入太空活动。科学试验如果没有人的参与,试验的内容和效果将受到很大的限制――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试验无法事先设定好,试验过程中出现一些根本无法预料到的情况,需要人的直接干预。所以说,航天员的参与将使空间科学试验实现质的飞跃。

从“神五”到“神六”,我国载人航天飞行能力又有了新的提高。人是载人航天的核心,人能否在空间进行多天工作和生活,是整个载人航天工程中必须解决的基础性问题。神舟六号担负了检验我国“多人多天”太空飞行能力的使命。此次“多人多天”飞行的顺利完成,无疑为下一步的航天员出舱活动、航天器交会对接以及建立空间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航天事业的发展史范文第4篇

“郑和航海暨国际海洋博览会”是中国航海事业历史与现实织就的一幅壮丽图景,是航海人继往开来,百折不挠,开拓进取的集中体现,势必对航海事业、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软环境建设注入新的活力。“让那片云帆重新出现在国人的视野中。”是一个世纪前,梁启超先生缅怀郑和壮举的疾声呼吁。他的政治宏愿在一步步地变为更令人鼓舞的现实。从增强国人的意识层面讲,对再现那片云帆的人怀有敬意。对那些孜孜以求、诲人不倦的研究者和普及者来说,那也是“好风凭借力”。

“海博会”主馆中,那飘扬着郑字旗的巨型仿古船船首,聚焦公众惊羡的目光,也在笔者的脑海中时隐时现。在慨叹历史辉煌的同时,也对航海史的研究、普及者送上赞许。了解到筹备、布展的幕后点滴,上海市航海学会等单位的努力确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应该是整体力量的一个生动缩影。

以“毕其功于一役”的胆识,向成功迈进。烟波浩森,更迭纷繁。郑和史料传世不多,郑和研究争议不断。以“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为主题的“海博会”,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中的重头戏之一,是历史与现实的和声,是改革开发、和平崛起的时代主旋律的吟唱,世人瞩目。活动规格高,意义重大。这也是航海界的一件盛事,尤其在中国第一个“航海日”诞生之际。作为航海工作者科技团体的航海学会,致力于提升学术地位和科普水平,克服人手少、起步晚、资料缺等困难,以“当仁不让,只许成功”的魄力,承担起“郑和七下西洋和中国航海史展览会”的筹备和布展工作。一年有余,学会及相关的专业力量都被动员起来,千方百计,朝着成功的那一天不懈努力。

以“踏破铁鞋”的毅力,想方设法搜集、完善资料。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史料确凿、翔实是布展的立足之本。历史的尘封,“海禁”的抹杀,硝烟的侵蚀,郑和七下西洋的历史资料零星散落,学术研究纷争莫属。航海学会重任在肩,迎难而上,沿着郑和在国内的足迹和与郑和研究相关的线索,奔赴各地,从各种渠道搜集、拍摄资料,力争使布展资料客观、完善而有新意。在北京、福建长乐、马尾、湄州岛、厦门,云南,江苏南京、太仓,广东深圳,浙江舟山等地,留下了忙碌的身影,采集了大量的有关郑和航海和中国航海史的图文资料,从拍摄的一万多张照片中精选。与此同时,中央电视台“郑和七下西洋”专题片摄制组、有关出版社、图书馆、档案中心、研究世家的个人珍藏,也都在搜索、采集的视野中。在分析研究中,还有新的发现,如中国第一艘以“郑和”命名的商船,等等。郑和下西洋史料的每一条线索和郑和研究的点点滴滴,牵动着学会领导的神经,“作最后的努力”成了口头禅。

以“客观公正”的科学态度对待学术研究。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航海学会尊重历史,尊重学界的研究成果和各种学术观点。在形成共识的问题上,注重以实证说话和展示的科学性、艺术性、时代感;在争议未果的问题上,遍访各家,聆听见地,分析比较,不主观推断,不回避争论,如实阐述。还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媒体平台,刊各家之言,呈各派雅论,欢迎学术探讨。既在一定程度上厘清了史实脉络,把握了办展尺度,正确引导公众,也推动了郑和研究工作。

航天事业的发展史范文第5篇

经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起,每年7月11日为中国“航海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实施日期。

7月11日是郑和下西洋首航的日期,这一天对中国航海事业具有重要的历史纪念意义。故将每年的7月11日定为法定“航海日”。这是对中国历史悠久的航海文化及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中国是世界航海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早87年,比达伽玛绕过好望角早98年,比麦哲伦到达菲律宾早116年。郑和是世界航海先驱。郑和航海所蕴涵的民族精神已超越国界,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一位参加庆祝活动的业内人士表示,所有举办航海节的国家在纪念日的选择背景方面,都没有中国郑和七下西洋这么伟大、这么有重大历史影响、这么对人类航海有重大贡献。

台湾地区把7月11日也定为“航海节”。交通部认为,海峡两岸在同一天庆祝节日,必将成为联结两岸华人的感情纽带,同时,还将促进海峡两岸文化和经贸交流,有利于实现“三通”,推进祖国的统一。 2005年中国的“航海日”主题是“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交通部负责人特别强调,“航海日”也是属于全国全民性文化范畴的活动日,“航海日”活动就是把纪念郑和下西洋活动制度化、社会化和大众化。

由中国提出 : 郑和七次下西洋是人类第一次大规模走向远洋的壮举,今年7月11日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郑和下西洋纪念日作为中国“航海日”,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中国作为一个航海和海洋大国,有必要设立航海节,以此增强广大民众的海洋意识和海洋国土观念,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由国务院正式批复交通部,同意自今年起每年 7月11日设为“航海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实施日期。

因为: 1.“航海日”是由政府主导、全民参加的全民性文化范畴的全国性法定活动日,既是所有涉及航海、海洋、造船、渔业等有关行业及其从业人员和海军官兵的共同节日,也是宣传普及航海和海洋知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促进社会和谐团结的全民族文化活动。今年7月11日适逢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选定郑和下西洋纪念日作为中国“航海日”,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

2 .我国设立“航海日”并确定“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具体实施日期,有利于更好地履行国际海事组织成员国义务,充分体现了国家对航海事业的高度重视,有利于弘扬我国睦邻友好的悠久历史传统,树立和平外交的国际形象,有利于增强海内外华人的情感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