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通货膨胀的对策

通货膨胀的对策

通货膨胀的对策

通货膨胀的对策范文第1篇

关键词:CPI;理性预期;通货膨胀加速

中图分类号:F0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2)03-017-05

引言

当今中国发生日趋严重的通货膨胀已是不争的事实。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自2010年7月的3.3%一路攀升到2011年7月的6.5%,高通胀持续不断地加速达一年多之久,实为我国近30年所少见。在政府各种治理通货膨胀措施的强力打压下,2011年下半年CPI虽然有所下降,但全年仍高达5.4%,通货膨胀的压力仍然很大,反弹的可能依然存在。

面对如此严峻的通货膨胀形势,学界对本轮通货膨胀的发生机理及不断加速的原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成本推进说”认为,我国本轮通货膨胀的发生与发展,根本原因在于成本推动,主要是农产品、能源、原材料等“上游”产品价格上涨,推动“中下游”产品成本增大,从而使市场物价水平CPI持续上升。该说主张从基础与源头上控制农产品、能源及原材料价格上涨。“货币供应超量说”认为,中国本轮通货膨胀之所以形成并加速发展,根本原因在于我国货币当局货币供应严重超量。2008年,我国为应对世界金融和经济危机,防止经济增速下滑,刺激就业增加,适度增加货币供应量是必要的。但当时中国的货币投放几近天量。中央工作经济工作会议预定2009年M2增幅为17%左右,已经超量、超速,但实际却高达27.5%,总量大约60.62万亿元,为当年GDP的1.8%。天量货币供应,引发金融泡沫,必然造成通货膨胀。正如美国通货膨胀研究专家唐?帕尔伯格说:“所有案例都呈现出通货膨胀的共同特征――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商品――它们的起因都是太多的货币”。“结构失衡说”认为,中国本轮通货膨胀生成与加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结构失衡。当今中国的区域经济结构、各产业部门结构(如三次产业结构)、城乡经济结构等均呈明显不平衡状态,劳动生产率相差很大。工资收入增长刚性规律决定劳动生产率低的部门收入要向劳动生产率高的部门收入进行攀比,与之看齐,惟一的途径就是使其供给价格上涨。这种由经济结构内生的收入攀比机制,促进了供给价格水平的攀升,从而形成了结构性通货膨胀。“外部输入说”认为,当今中国的通货膨胀主要是由外部输入因素造成的,具体说就是由美国通货膨胀、美元贬值输入到中国及世界市场能源价格、农产品价格、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输入到中国引发并推动中国市场物价水平全面持续上涨的。

上述各说,从不同的视角和侧面剖析了当今中国通货膨胀生成及加速的客观机理,对抑制与治理通货膨胀的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及实用价值。本文试图以新的视角,即从社会主观心理预期角度,分析理性预期对通货膨胀加速的作用,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一、通货膨胀+预期:现代通货膨胀理论形成与发展

传统的通货膨胀理论对通货膨胀生成机理的分析,只注重对货币数量、成本变化及经济结构演进的客观分析,对引发通货膨胀的财政货币政策也仅仅从贯彻执行的客观结果上来分析。这实际上是存在巨大局限性与缺欠的。因为通货膨胀像其他任何经济现象一样,都是市场经济活动主体在其主观意识支配下从事某种或某些行为而生成的一个结果,这里的“主观意识”实际上就包括经济活动主体的理性预期。如果离开经济活动主体的主观意识或理性预期,仅从客观经济现象上分析通货膨胀生成与发展机理,无疑是不全面的。经济活动主体的主观意识或其理性预期对经济活动行为的方式、目标及其采用手段等,甚至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将经济活动主体的主观意识或理性预期纳入通货膨胀理论研究,是对传统通货膨胀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与发展,是现代通货膨胀理论形成的决定性步骤,因为它使现代通货膨胀理论对现实生活中日益加剧的通货膨胀具有更全面的阐释力及说服力。

将预期理论同通货膨胀理论结合与融合起来,是现代通货膨胀理论区别于传统通货膨胀理论的一个重要标志。尽管预期在凯恩斯、希克斯、兰格等人那里曾有过论述,但预期理论的形成并臻于完善则是20世纪60~70年代。传统的预期概念,可以在希克斯的《价值与资本》一书中见到。他提出了预期弹性概念,指出:“我把一个特定的人对商品X价格预期的弹性定义为:x的预期未来价格按比例的上升与它当前价格按比例上升的比率”。预期分为适应性预期与理性预期。只要行为人具备经济体系如何运行的最起码的信息,他就一定能根据信息密集度较小的模型形成他的预期。这就是适应性预期。所谓理性预期,T?J?萨金特和N?华莱士认为:“如果一个变量的预期能以适当的方式取决于经济理论表明是实际决定那个变量的相同的东西,那么,这些预期就被称作是理性的预期。”1961年J?F马思提出以理性预期代替适应性预期,并把理性预期定义为预报:“因为预期得到的是未来事件的预报,所以预期在本质上与相关的经济理论的预报相同。”适应性预期与理性预期的差别在于:前者似有“被动”之意,后者则是依据有关理论与信息主动自觉地预测。适应性预期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缺欠:(1)预期与现实观察的误差是经常发生的,缺乏预期的准确性;(2)仅有关于过去事件的观察及信息,缺乏未来事件的信息及理论,因而其合理性及可靠性要大打折扣。因此要用理性预期取而代之。

二、通货膨胀预期:通货膨胀的“助长剂”与“加速器”

所谓通货膨胀预期,就是在通货膨胀发生后,人们为避免通货膨胀给他们带来损失,确保利润或利益最大化目标实现,他们会对未来通货膨胀的状况、走势及程度进行分析、判断与预期,起初,往往进行被动适应性的预期,逐渐进入自觉主动理性状态,形成理性预期。通货膨胀的理性预期,作为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它总是通货膨胀实际的客观反映与作用结果。

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一般说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居民个体预期;二是企业或社团预期;三是社会或国家(国家作为社会的代表)预期。三个层次是范围不断扩大、程度不断加深、水平不断提高的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互相促进的关系。居民个体预期和企业或社团预期构成社会预期的基础,社会预期是建立在二者基础上的预期的高级形态。个体通货膨胀预期表现为居民个体对市场物价水平走向及发展趋向的分析与判断,由于其特点是分散的,零星的,因此它尚不会对社会通货膨胀产生全局性或实质性影响。但它一旦在某个地区或一个较大社团积聚和集中起来,形成企业或社团预期,就可能在某个地区或在某一个大的企业集团对通货膨胀发生地域性或局部性影响。由于这种预期有很强的地域扩散力,可以很快地向其他地域或社团扩散与传播,并且往往借助网络与媒体的力量,很快形成并转换为社会预期。这个时候,居民个体预期、企业或社团预期及社会预期三个层次相互叠加、相互促进,使社会预期得以稳定并固化。这种局面一旦形成,便

会对市场CPI上升和通货膨胀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英国经济学家理查德?杰克曼等指出:“预期在通货膨胀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该观点认为,一旦考虑到预期,政府就不能在长期内通过一个较高(或较低)总需求水平来对失业率产生影响。劳动市场存在一种均衡,如果政府试图把失业率降到‘自然率,(意指劳动市场均衡)以下,政府就将面临不断加速的通货膨胀。”预期在通货膨胀过程的关键性作用,主要就是它会使政府陷入通货膨胀螺旋陷阱。所谓通货膨胀螺旋即是通货膨胀产生或推动通货膨胀,促使市场物价水平CPI持续螺旋式上升(它并不排斥个别时期内CPI的短期下降)现象。之所以会如此,原因有三:(1)政府如果把实际失业率降到“自然失业率”以下,必然要增加政府支出,刺激与扩大就业,而这就要推行宽松、扩大的财政政策。人所共知,宽松的、扩大的财政政策是推动通货膨胀加速发展的重要杠杆之一。(2)政府如果要把实际失业率降到“自然失业率”以下,仅靠宽松、扩大的财政政策一个“杠杆”的撬动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宽松的、扩大的货币政策相配合。人所共知,实行宽松的、扩大的货币政策的核心无非就是银行“开闸放水”,多发票子,或扩大银行信贷,或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这些措施无疑会加剧通货膨胀,推动CPI持续上升。(3)一旦社会通货膨胀预期与实际通货膨胀率水平相吻合或相一致,就会使国家所有治理通货膨胀,抑制CPI上升的调控政策失效,CPI将沿上行通道继续螺旋式上升,形成预期型通货膨胀。即使通货膨胀预期与实际通货膨胀率水平不相一致,即通货膨胀预期低于实际通货膨胀率水平,社会所有成员便会自动调高通货膨胀预期,这也会进一步加剧通货膨胀。上述三种情况,都会使通货膨胀愈演愈烈。

三、稳定并消除通货膨胀预期,遏止通货膨胀加速的若干建议

1 稳定人们(或社会)的通货膨胀预期是稳定市场物价水平(CPI)的重要条件

依据社会消费心理学的一般规律,人们对市场物价水平(CPI)是越涨越看涨,越看涨又越促进或推动CPI上涨。在这里,人们的消费心理对市场消费价格变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们的心理被“涨价偏好”所左右和支配。并且这种“涨价偏好”极易固化并形成一种惯性。因此,要走出这个“预期涨――物价涨”的循环圈,首先要稳定人们的通货膨胀的心理预期。如何稳定人们对通货膨胀的心理预期?

(1)从生产领域看,要稳定投资者的心态,从短期行为转为注重合理长期投资行为。面对通货膨胀袭来,许多投资者为短期利益所诱惑,放弃了自己的主业实体经济,转而进行房地产投机、炒股票、炒期货、炒黄金、倒卖钢材、煤炭、稀土等紧缺物资,什么现得利、什么见钱快就干什么,经济行为短期化,摒弃长期理性投资,摒弃实体经济的自主创新,摒弃新产品研发。由于投资者心理浮躁,过于短期功利主义,因而总是对通货膨胀的心理预期看涨不看跌。特别是国际金融――经济危机冲击,政府治理通货膨胀的各种政策措施相继出台,虚拟经济的各种泡沫纷纷破灭,短期功利行为遭受重创,不少企业由于投机房地产、股市、期货及黄金等招致破产倒闭。浙江一个山区小县由于投资者注重发展实业,狠抓实体经济结调整与发展方式转变,创出了品牌及名牌,取得好多世界领先与国内第一。事实证明:稳定投资者心态,端正其投资方向及行为,把投资重心放在发展实体经济上,克服行为短期化,实现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有机结合,这是稳定投资者的通货膨胀预期的根本要求与保证。

(2)从流通领域看,务必要稳定经营者的营销理念与心态。经营者哄抬物价,散布虚假涨价信息,进行价格欺诈,这是稳定经营者经营心态的大敌,也是影响经营者确立正确营销理念的大敌。稳定商品经营者的通货膨胀预期,必须坚决反对和破除这个大敌。因为哄抬物价,散布虚假涨价信息,进行价格欺诈活动,不仅是为自己牟取不义之财,而且为其他经营者做出了极坏的示范效应,引诱他们也加入上述不法活动之中,这在实际上助推和加剧了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尤其像世界知名的流通企业沃尔玛、家乐福等进行哄抬物价与价格欺诈活动,这就带动了更多中小企业经营者扭曲了心态与营销理念,加入到“涨价风潮”中来。例如食盐大涨价风潮就是典型一例。每袋一元的食盐被哄抬到每袋10元,甚至一袋涨到30元。

(3)从分配领域看,必须大幅度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稳定他们的收入心理预期。这是稳定社会主流人群通货膨胀心理预期的必要举措。目前,中国高收入体由于收入分配体制与机制的不合理确实在不断加大与增长,但相对而言,在中国社会中还毕竟是“少数人”。当今中国社会的主流人群(包括农民在内)还是中低收入者。稳定中国通货膨胀预期,必须稳定这个收入群体的收入预期。为此,要大幅度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使他们的收入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不断增长。现在的问题是:相对富人群体而言,这个群体的收入不仅没有大幅度的提高,甚至在通货膨胀过程中遭受的利益损失更大,更为严重的是这个群体的“中低收入”又呈现严重的分配不公,表现为地区之间、各行业之间、城乡之间、居民家庭之间收入差距过分悬殊。20世纪90年代中期,最高行业人均收入为最低行业人均收入的2.23倍,2000年上升到2.63倍,2003年增到3.98倍。近10年以来,这个比例已扩大到4倍多;地区收入差距也有明显扩大的趋势。东南沿海地区劳动者的收入远比中、西部地区劳动者的收入高出3~5倍,南方发过省区的职工收入也要比北方欠发达地区(东北、西北、华北)也高于3~4倍;城乡之间的收入比,1983年为1.82:1,10年之后,1993年扩大到2.8:1,2003年进一步拉大到3.23:1,如果把社会保障、公共医疗及隐利等因素考虑在内,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差距可达6:1。如果按居民家庭分组,2008年城镇最高收入与最低收入家庭的实际人均收入差距是26倍,按城乡居民家庭10%分组,最高10%与最低10%家庭的人均收入相差65倍,即使按官方缩小的统计,也分别为9倍及23倍。收入差距过大,收入结构失衡,强化与扩大了收入攀比心理,使收入攀比机制作用越来越大。同是社会主义劳动者,由于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城乡之间及不同家庭之间劳动生产率不同,付出的劳动尽管存在差距,但无论如何不会差距如此之大。这样必然造成低收入者心理失衡,使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城乡之间及不同家庭之间的矛盾加大、加深,从而使他们对通货膨胀的心理预期越发混乱化、复杂化,给国家的通货膨胀预期管理带来难以估量的困难及麻烦。因此,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加强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的指示,必须大幅度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尤其是要提高他们的劳动收入的比重。鼓励诚实劳动,在社会上形成劳动光荣的风气,必须有相应的收入做保证。马克思讲:“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个小孩都知道的。”令人费解的,这个“每个小孩都知道的”真理,现今许多大人乃至大人物都不知道了!

(4)从消费领域看,稳定和增加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合理增加消费支出,这是稳定社会对通货膨胀心理预期的关键环节。由于本次通货膨胀呈现结构性特征,即投资需求过度膨胀,而消费需求则不足。市场上消

费品供应充足,虽然市场物价水平逐月上涨,一再创出新高,但并没有发生商品供给断挡现象,更没有出现1988年那次通货膨胀时所发生的抢购风潮与“挤兑”现象。市场物价水平CPI之所以持续上涨,并非市场上商品短缺所致,而主要是由于国外通货膨胀输入,尤其是美国通货膨胀大举输入,还由于世界能源价格上涨、粮价上涨等“源头”产品推动国内产品成本不断上升,加之市场价格欺诈活动猖獗等因素造成的。所以,控制市场物价水平CPI上升,不能控制消费需求,反而应提振和刺激消费需求,增加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普通老百姓或中低收入群体,由于收入有限,对“通货膨胀税”的抵御能力十分有限,只能无奈地忍受资产及利益损失。对天天看涨的市场物价,他们只能节衣缩食,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消费,或不买、或少买、或买那些相对便宜的替代品,这对消费者的消费支出量及支出结构都有重大影响,使得国家对通货膨胀预期的管理及现实通货膨胀的控制更加困难,因为这时的消费支出缩减及结构的改变都直接影响并决定着生产,使社会经济发生“滞胀”,即“生产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

2 使通货膨胀的预期收益不断降低,是稳定并消除人们(或社会)的通货膨胀预期的重要路径

存在决定意识。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通货膨胀是人们主观上通货膨胀预期的客观基础。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人们(或社会)的通货膨胀预期问题,必须解决或消除实际上存在的通货膨胀。现实生活中通货膨胀率为零是偶然状态,通货膨胀率为负值就产生了通货紧缩。只有使通货膨胀率远低于人们(或社会)的可“容忍度”,让人们切身感觉到不存在通货膨胀威胁,才会使其对通货膨胀的心理预期逐步消失。这里,根本的途径就是使通货膨胀的预期收益不断降低。如果使通货膨胀预期收益为零,人们就会自行中止对通货膨胀进行预期。在现实生活中,只要存在事实上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预期收益就不可能为零。人们会理性地按预期通货膨胀率来决定自身的经济活动与消费行为,或投资股市,或投资黄金,或买保险,或买基金,或买国债,或开办企业;并针对结构性CPI上升,尽可能购买上涨幅度小的商品或购买低价替代品,以减少由于货币贬值、实际购买力降低而造成的实际利益损失,实现最大限度的通货膨胀预期收益。所以,要使人们消除对通货膨胀预期的核心问题在于国家运用各种有效政策措施控制住现实生活中事实存在的通货膨胀,将其控制在尽可能低的水平上。但也要把握好力度,切不可将通货膨胀打压过度,使其转为通货紧缩。现实生活中若出现通货紧缩,通货紧缩预期便应运而生,人们便开始追逐通货紧缩预期收益,那也是比较棘手的问题。

3 将劳动者工资收入提高指数化、法制化是稳定并消除人们(或社会)通货膨胀预期的根本之策

劳动者的工资收入随着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不断增加,是提高其对通货膨胀承受能力的基础与保证。如果劳动者的工资增长率超过或等于通货膨胀率,劳动者的实际生活水平,不会因通货膨胀而下降,劳动者就不会惧怕通货膨胀,国家也不会用通货膨胀办法从劳动者身上捞到什么好处,自然就不会积极主动地搞通货膨胀。因此,从经济机制上防止通货膨胀的根本途径就是使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增长率同通货膨胀率同步,即实行工资指数化,将劳动者工资收入与市场物价指数相挂钩,按照市场消费物价上涨率来提高职工名义工资水平,以维护劳动者的实际工资水平不下降。针对20世纪中国通货膨胀几次重演的状况,笔者于2001年就主张劳动者工资收入指数化,至今仍坚持这种观点。

不仅如此,笔者还认为,要从根本上破解通货膨胀不断复发重演的难题,必须将劳动者工资随其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增长的规定及劳动者工资收入指数化的规定纳入法律体系及法治轨道。中国至今没有一部切实保证劳动者工资收入提高的法律,更没有保证劳动者工资收入必须随着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增加的明确法律规定。新中国成立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如从上个世纪50年代中后期到改革开放前)基上没给城市职工增加工资收人。改革开放后,几次进行工资改革都大幅度提高了职工的工资收入,但最大的缺憾是一直没有做到劳动者工资收入随其劳动生产率提高而逐步提高。更可悲的是几千万国企下岗失业职工,他们几十年在岗工作创造了大量“剩余价值”被国家无情拿走,可他们却一直拿着很低很低的工资,直到企业破产下岗回家也只拿少得可怜的“买断费”。事实表明,劳动者取得相当工资收入的劳动权利由于没有法律保护而遭受侵犯,这种状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因此,笔者建议:尽快制定劳动者工魇随劳动生产率提高而逐步增加的有关法律,尽快制定:者劳动者工资收入指数化的有关法律,这是防止国内收入差距无限扩大,产生两极分化的迫切需要,更是从根本上防止通货膨胀不断重演的正确选择。

参考文献

[1]于祖尧,通胀仍处高位,调控重在治本[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09-15

[2]唐?帕尔伯格,通货膨胀的历史与分析[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8:170

[3]赫尔穆特?弗里希,通货膨胀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4]理查德?查克曼,查尔斯?马尔雅,詹姆斯?特里维西克,通货膨胀经济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101

[5]潘石,郭殿生,通货膨胀螺旋的特征、生成机制及应对策略[J],江汉论坛,2011,(10)

[6]姚先国,盛东,转折关头的中国经济[J],经济学动态,2006,(8)

[7]叶檀,中国“第三等级”冷对GDP[J],南方人物周刊,2010,(31)

通货膨胀的对策范文第2篇

    关键词:通货膨胀;原因;研究综述

    通货膨胀是当前研究的热门话题,说明通货膨胀的原因以及并提出解决的对策是经济学家研究的重要任务。理论界对通货膨胀的原因以及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本文试图对这一研究进行综述。

    一、关于通货膨胀的原因

    1.“流动性过剩说”。在宏观经济运行中,流动性过剩通常被理解为货币发行过多,也就是“钱多”。长期以来,不少经济学家一直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更严格的说是纸币现象,即当纸币发行超过流通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纸币购买力将会下降,纸币购买力下降推动货币加速流通,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王海峰在《规避通胀风险须准确把握宏观调控的着力点》中提出中国通胀压力与国内流动性过剩有一定关系。他在文章中说,货币供给大于实体经济需求是通货膨胀压力剧增的根本原因。张五常在《中国的通货膨胀》一文提出,中国当前的通货膨胀主要是由货币发行过快,导致市场上通胀反应过快[1]。

    2.“成本推动说”。当前许多经济学家把中国当前的通货膨胀主要原因归于生产要素成本的上涨。刘世锦在《通货膨胀与发展转型——宏观经济三人谈》提出,从整个宏观面上,中国正在进入一个生产要素成本周期性上升的阶段,成本推动的压力趋于加大。具体地看有以下三方面:第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第二,部分生产要素价格体系离市场化的目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由于政府管制造成的价格扭曲的状况还普遍存在;第三,全球初级产品价格的波动对中国的影响日益增大。基于以上三方面原因,中国未来将在较长时期面临着要素成本持续的上升的压力,这是推动中国目前通货膨胀最重要的也是最难对付的要素[2]。

    前任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同样提出中国当前面临的通货膨胀主要是成本推动型的,这个成本推动包括了劳动力的成本必须上升以及中国现在资源的价格是世界的“洼地”,必须对其价格进行适当的调整[2]。

    张平和王宏淼在《“双膨胀”的挑战与宏观政策选择》中提出资产重估引致的资产价格膨胀传导到了实体部门,推高了可贸易工业部门的成本。其次,农业部门的成本也不断提高,导致一些农产品价格走高。再次,第三产业也积累了大量的“价格压抑”。这一潜在的压力是未来价格上涨的主要推动力[3]。

    3.“需求拉动说”。面对物价的上涨,许多经济学家把通货膨胀的原因归于对有限资源的需求量增大,从而促使了物价的上涨。王建在《通胀是长期的,反通胀要触及深层次矛盾》一文中,提出在中国人口与土地的矛盾自新世纪以来进入到拐点,单产增长率呈停滞状态,但工业化与城市化占地仍在持续,人均收入的增长也不断提升着人均食品消费水平,由此导致了食品供求缺口被拉开与拉大。这样食品的需求带动的物价压力在长期内就不是趋于缓和,而是趋于严重,通胀也就会长期化。

    4.“二元结构说”。当前中国部分行业比较热,产品供不应求,部分行业却比较冷,产能过剩,过冷过热同时并存,过冷行业由于发展困难,大量资金从过冷部门转移到过热部门,导致过冷部门的生产减少、供给失衡,过热部门出现泡沫。

    着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提出,目前中国正处于一个二元经济环境,过热和过冷部门同时存在。过冷部门主要是制造业,也包括猪肉生产、矿泉水生产等部门。由于大量资源从过冷部门转移到过热部门,由此造成通货膨胀[4]。

    5.“混合因素说”。面对中国目前发生的通货膨胀,有不少经济学家认为其原因是来自多方面,既有需求方面的原因,也有供给方面的原因。经济学家刘伟在《供求失衡的特点与通货膨胀的治理》一文中提出影响当前通货膨胀的两大因素,具体来讲,需求方面因素主要表现在固定资产投资仍然增长过快、银行流动性过多和国际收支失衡等,供给方面因素主要表现在市场化进程对于生产成本的影响、增长因素对生产成本的影响、看发展要素对于生产成本的影响。

    张曙光在《中国进入中度通货膨胀时期》一文中指出,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输入性通货膨胀,即中国经济和国际接轨,国际生产要素价格上涨,从而导致一些进口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又有需求方面、供给方面、结构性通货膨胀方面[5]。

    6.“价格管制说”。当前物价上涨,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既有间接的货币政策,也有直接的价格管制,从而来控制价格上涨,然而,在大家都肯定这些政策的正面效应,中国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正是政府采取的价格管制政策,才促使治理通货膨胀的效果打折。周其仁在《通货膨胀与价格管制》提出,实行价格管制会产生一个打击生产的效果,而这对于治理通货膨胀是不利的[6]。

    同样易宪容在《通货膨胀:2008中国经济第一关》中也提出:“从中国式的通货膨胀来看,价格上涨往往与权力远近有关,越是靠近权利的产品,其上涨时间就越早,上涨的速度也就越快。比如,这一轮的价格上涨就是从房价开始,就是从政府完全垄断的产品开始。”[7]

    7.“GDP增长说”。最近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8]在《外部冲击与中国的通货膨胀》中提出GDP的增长是决定通胀的最主要因素计量结果表明:短期内,国际食品价格是导致国内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国际原油价格对国内物价的影响在中长期逐步上升;人民币升值抑制通胀的效果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体现;国际利率变化对国内物价有影响;全球流动性的转化因央行的有效对冲对物价的直接影响并不明显。综合而言,外部冲击只是导致通胀的因素之一,而GDP增长率仍是影响物价的主要因素[9]。

    蔡昉在《如何取得经济增长与抑制通胀之间的平衡》一文中提出当前通货膨胀形成的直接原因,即“伴随着高速经济增长,城乡就业得到前所未有的扩大……城乡普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和中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增长显着增加……而中低收入家庭具有较高的边际消费倾向和较高的恩格尔系数,……导致了食品价格上涨的需求因素”[10]。

    8.“财政分权说”。尚长风、许煜、王成思在《中国式财政分权与通货膨胀:机制和影响》一文提出,中国政府的财政分权导致了中国当前的通货膨胀,他们说中国政府对中国国有企业补贴,有三条路,其一是财政补贴,其二是国有银行低成本贷款,其三是直接发行货币,在实践过程中,第一、二条路走不通,只能通过发行货币的方式来补贴国有经济,导致通货膨胀。

    二、应对通货膨胀的对策

    1.第一种观点是通过增加商品供应来缓解当前通货膨胀。张平、王宏淼在《“双膨胀”的挑战与宏观政策选择》中提出,面对双膨胀的挑战(资产膨胀、通货膨胀),必须进一步作出恰当和配套的宏观选择,既要抑制资产部门的膨胀,又要激励实体部门投资的欲望,从而供给增加,抑制通货膨胀[3]。

    2.第二种观点是通过回收市场多余的流动性来缓解通货膨胀。张五常在《中国的通货膨胀》里提出,要回收1 500亿的钞票,并提出回收的具体建议。林毅夫在《2008:高速增长的调控之道》一文中提出,要解决通货膨胀问题,必须要“货币紧一点,物价要松一点”,“货币供应一定要控制住”[11],可见作者是希望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控制流动性,从而抑制通货膨胀。

    3.第三种观点是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抵御通货膨胀。刘世锦提出要解决通货膨胀的最根本出路,就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抵御成本上升的最重要手段,而现阶段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来源就是创新,这就要求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依靠要素低成本投入推动经济增长转到依靠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来促进经济发展[12]。

    4.第四种观点是通过多种手段来遏制通货膨胀。许善达在《本轮通货的特点及应对之策》中提出,应对通货膨胀的对策很多,但重点是以下三方面,第一是货币政策,通过包括提高利率,提高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发行票据等减少市场上的流动性过剩。第二是财政政策,通过减税,减少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产品供给,从而控制通货膨胀。第三是调控物价,通过行政手段控制物价上涨。

    5.第五种观点是通过控制国内总需求(特别是投资需求)来抑制通货膨胀。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提出当前形势除了密切注视外部冲击对国内通胀的影响,但控制国内总需求(特别是投资需求)的膨胀仍是抑制通胀的关键。其提出对物价上涨影响最大的是GDP,因此利用如何各类政策工具控制总需求特别是投资需求的上升,防止经济增长过快,仍将是抑制通胀的根本途径。

    同样尚长风、许煜、王成思从另外一方面说明了要控制总需求来抑制通货膨胀,并提出要改变地方政府的考核指标,抑制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降低总需求[13]。

    6.第六种观点是通过改变公众的心理预期来抑制通货膨胀。张晓晶在《五大因素决定不会爆发全面通胀》中提出要治理通货膨胀,要从心理方面着手,影响公众的价格预期,从而达到通货膨胀的效果[14]。

    参考文献:

    [1] 张五常.中国的通货膨胀[N].经济学消息报,2008-02-01.

    [2] 吴敬琏,等.通货膨胀与发展转型——宏观经济三人谈[J].新华文摘,2008,(10):42.

    [3] 张平,王宏淼.“双膨胀”的挑战与宏观政策选择[J].2008,(6):44.

    [4] 大中华经济.郎咸平:二元经济是通胀根源[EB/OL].星岛环球网,2008-05-13.

    [5] http://www.50forum.org.cn/Articledetail.asp?ArticleID=3294.

    [6] 周其仁.通货膨胀与价格管制[N].经济学消息报,2008-05-16.

通货膨胀的对策范文第3篇

一、建国初期我国出现的通货膨胀

这次通货膨胀基本原因是旧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一方面,新中国成立前国民党政府滥发金元券,采取了恶性通货膨胀政策,用发行贷币的办法搜刮民财打内战,维持其腐败统治。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物价仍然上涨的基本原因。另一方面,在194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人民币的最初一年里,随着解放战争的不断胜利,人民政府的财政支出、军费支出大增;而且生产又因为战争遭到破坏,少数不法分子囤积居奇,哄抬物价,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在新中国人民政府正确的领导下,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经济措施,统一财经工作,整顿经济秩序,打击不法商贩,尽快组织恢复生产,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制止了持续了长达十二年之久的通货膨胀。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通货膨胀

1、50年代和60年代初的通货膨胀:50年代,由于指导思想上出现了左的错误,1958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刮“共产风”和“浮夸风”,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瞎指挥,追求不可能实现的高指标,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生产连续下降,财政出现虚收实支。1958年到1960年,财政累计赤字高达169、4亿元。银行系统采取“全额信贷”,需要多少,贷多少,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贷,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时候都可以贷。出现指山买柴,指水买鱼,划地为矿的怪现象。基建规模过大,财政连年赤字,导致银行信用大膨胀。政府采取纠正“左”的错误思想的政策,并实施“调整经济比例,压缩基建战线,控制贷币投放”的经济方针,通货膨胀很快得到治理。具体采取的措施是:⑴大力压缩预算内、预算外基本建设投资规模;⑵对工业企业实行关、停、并、转等措施;⑶大量精简职工和城镇人口;⑷严格控制财政管理,压缩财政支出;⑸控制贷币发行,组织回笼贷币。一直到1963年,国民经济有所好转,物价有所回落,经济秩序基本恢复。

2、“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通货膨胀:这个时期属于“隐蔽性通货膨胀”虽然物价很稳定,贷币发行增长比例不是很大,但商品供应匮乏,上百种商品采取凭票限量供应,实际的黑市价格往往高于国营价好多倍,再加上经济建设中“左”的思想影响,使基建战线拉的过长,财政19741976年连续赤字,贷币流通再次出现大的波动,直到改革开放前一直未得到根本改善。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通货膨胀

1、1979年1980年的通货膨胀:这个期间出现的通货膨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经过文化大革命对经济的破坏后经济恢复较快,工农业生产出现了上升局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对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生产热情空前高涨,农业实现了连年大丰收。同时为了调动农民和企业的积极性,在改革的第一年,国家首先提高了过低的农付产品收购价格和8类付食品的销售价格,放开了小商品价格,客观上增加了财政支出,财政连手出现赤字;第二,为了调整过去压低消费水平的情况,适当提高广大群众的收入水平,积极扩大就业,扩大了社会需求;第三,1979年以来新建项目规模大,周期长,技术新,投资大,这些在建项目不能马上完工。这就导致了1980年明显的物价上涨,零售物价指数高达6%。为了抑制物价继续上涨,克服面临的通货膨胀,在适当紧缩需求的同时,重点从改善商品供给入手。压缩了基建规模,减少了财政赤字,控制了贷币发行,同时着重改善供给。就是在国民经济计划和信贷计划规定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增加贷款支持日用消费品生产,增加农产生产资料和农村建筑材料的产量,加强重工业服务方向结构的调整,通过调整,既搞活了经济,满足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又基本上控制了贷币供应量过剩的问题。

2、1984年1989年的通货膨胀:这次通货膨胀较为严重,1984年物价开始上涨形成基建投资、消费基金和信贷规模严重失控。1985年和1987年被迫采取全面紧缩的宏观政策,但是在物价上涨刚得到控制的情况下,又放开了贷币发行的闸门,这一放便不可收拾,1988年1989年物价上涨猛增到18.5%和17.8%,1988年,银行现金净投放高达679亿,储蓄存款余额大幅度下降,商品市场出现抢购风潮。这次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的持续“过热”增长与物价改革不适当的宣传造成的。1984年199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累计达到24120亿元,占同期国民收入34.9%,年均增长率为18.5%,超过国民收入增长率近一倍,固定资产投资过大导致了银行贷款的猛增和财政赤字的不断扩大。1984年1990年现金发行,贷款数量平均每年递增26.6%和23.8%,而同期的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平均为9.3%和9.5%。

1984年1990年财政累计赤字高达575.6亿元。信用膨胀使社会总需求不正常扩大,而且巨额财政赤字使政府大量向银行透支和借款,进一步推动了物价上涨,加剧了通货膨胀。在投资需求膨胀的同时,也出现了消费需求膨胀,1984年1990年,职工工资总额平均每年增长17.9%,在个人消费基金增长的同时,集团消费也大幅度增加,1984年1990年间,行政管理费用支出平均每年增长18.8%,消费需求膨胀。1985年我国实行了全面紧缩的贷币政策,以后又相继采取了“紧中有松”,“紧中求活”等政策措施,1989年提出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实行紧缩的贷币政策与紧缩的财政政策,使通货膨胀得到抑制。

3、1993年下半年1997年的通货膨胀:1993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增长过热,零售物价水平上升13、4%,1994年零售物价指数竟高达21.4%,成为历史上最高的物价涨幅,1995年以来,在行政限价和财政补贴的情况下,上半年零售价格指数仍为113.3%。下面对其特点、成因及治理进行分析:

(1)通货膨胀的特点:、物价上涨的时序呈现结构性。1993年下半年出现的通货膨胀与1984年1989年期间出现的种类价格同时全面上涨不同,表现为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较快,1994年主要表现为付食品价格大幅度上涨。、影响总量不平衡的深层次矛盾突出地表现出来,压总量与总需求已经很难达到抑制通货膨胀的目的。而1984年1989年的通货膨胀表现为投资消费需求双向膨胀,只要控制总需求通货膨胀很快得到抑制。1995年以来,通货膨胀出现了一边压需求,一边日用品,食品价格上涨,结构性矛盾与国有企业改革滞后等深层次矛盾突出。、居民的消费心理日趋成熟,承受能力逐步增强,没有出现盲目抢购商品风潮,居民能较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支出,有选择性地购买商品。

(2)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成本上升推动物价上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工资奖金增长过快,导致劳动力成本提高,由于工资的刚性,生活资料价格由于通货膨胀上涨,导致工资作为劳动力的价格也不断上涨。第二,能源、原材料、交通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导致加工企业产品成本上涨。上涨了价格的产品作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再投入生产,反过来又推动产品价格上涨,这样周而复始,循环推动,形成了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第三,税制改革加重了部分企业部分产品税务负担,提高了企业与部分产品的成本费用;第四,汇率并轨导致进口产品成本上升,进而推动物价水平上涨。、需求过度膨胀,贷币超量发行。1993年以来,由于开发区与房地产热,1993年下半年出现“过热”增长,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率高达38.7%,1993年固定资产计划投资8000亿元,实际发生11800亿元,1994年计划投资1300亿元,实际投资达到15926亿元。同时总需求过度膨胀导致贷币供应超量,1993年贷币流通量高达5865亿元,比上年增长35.3%,导致贷币贬值,物价上涨。、经济结构性失调,导致通货膨胀:我国国民经济结构失衡,农业发展滞后于工业,工业中基础工业的发展又滞后于加工工业,加工工业的产业结构又不适应消费结构的发展。物价涨幅最大的是能源、交通、原材料等基础产业产品和农产品,使其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在二元经济格局下,我国各地区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之间出现了严重的发展不平衡,这些结构性矛盾都是引起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国有企业改革步履艰难,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困难重重,形成“倒逼”机制,企业亏损不破产,贷款不偿还,市场竞争力差,效益下滑。同时,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为了维持企业的生存,银行又不得不给企业贷款。、新出台的各项改革措施超过市场承受能力,1994年价格改革、税制改革、金融改革、工资制度改革、医疗制度改革相继出台,在经济生活中引起连锁反映,影响到商品价格上涨。

(3)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综合治理,由于导致通货膨胀既有总需求膨胀的原因,又有成本上升推动与结构失调方面的原因,治理通货膨胀既要控制需求,防止收入超分配,又要改善供应,调整产业与产品结构,优先发展农业及能源等基础与瓶颈产业,通过贷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价格政策等的相互配合,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及结构上的平衡。、深化改革,只有深化改革,才能从根本上治理我国的通货膨胀。通过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与效益。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和完善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宏观调控体系,才能从深层次上解决导致通货膨胀的问题。、注重使用经济手段,此次通货膨胀是在由计划经济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产生的,为了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定快速、健康的发展,政府采取了“软着陆”的方式,实行适度从紧的贷币政策并辅之以稳健的财政政策、利率、汇率、税收、外汇等手段相互配合,1997年通货膨胀得到了治理,“软着陆”取得了成功。

4、2007年以来的通货膨胀:1998年2000年我国经济出现了通货紧缩,政府通过实行扩大内需,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贷币政策,通贷紧缩得到了治理,国内生产总值由1997年的7.4万亿元到2000年达到8.9万亿元,2002年达到10.2万亿元,1997年到2002年平均每年增长7.7%。2007年以来,我国逐步显现出了通货膨胀的趋势,重点是日用消费品价格,能源、原材料、农产品等价格上涨。2004年CPI涨幅为3.9%,相对于2003年的1.2%,上升幅度提高了2.7%,2005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长9.9%,CPI涨幅回落到1.8%,2006年CPI涨幅仅为1.5%,2007年消费物价指数(CPI)上涨4.8%,通胀率由2006年的1.5%升高至4.8%。(见附图一:中国1980年以来通货膨胀率走势图)。2008年1月消费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7.1%,食品价格上涨18.2%;到4月份CPI同比增长8.5%,食品价格同比增长22.1%;到5月份CPI同比上涨7.7%较上月回落0.8%,食品价格上涨19.9%,较上月回落2.2%,紧缩政策见到一定效果,但总体来说仍然在高位运行。(见附图二:中国2007年2月以来CPI走势图)。本轮通货膨胀的另一个特点是全球性的能源与粮食价格上涨,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价格的刚性与农业的弱质性和基础产业性是导致其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加强对农业的保护与自然资源的合理开采至关重要。2005年以来我国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约18%外汇储备2006年突破1万亿美元,2007年达到13500亿美元,2008年达到19500亿美元。尽管人民币升值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出口数量,但是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的“双顺差”,导致我国2006年2008年间外汇储备增加约5000亿美元(约合35000亿人民币)。为了避免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给我国带来更大的汇率损失,进而影响我国的出口,中国人民银行只能采取买入美元,向市场投放几万亿的人民,虽然紧缩的贷币政策如利率的多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的不继上调会抵消部分贷币投放,但是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很难在短期内解决,加之紧缩的贷币政策的时滞效应,所以,本轮通货膨胀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明显治理。同时,越南发生的通货膨胀率高达25.2%的金融危机,导致越南股市市值减少近一半,大量热钱外逃,越南经济受到严重打击。这将会给我国带来输入性通货膨胀,并对外国对越出口十分不利。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的八级大地震给我国造成了几千亿的经济损失,到2010年完成重建,会造成近万亿的固定资产投入,约占全国总投资的10%,这将进一步造成对水泥、钢材等原材料的大量需求,会导致新一轮物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美国由次级贷款引发通过金融衍生工具转为次级债而引发的金融危机,以及欧洲等国的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增速放缓,造成我国出口量下降,GDP增速放缓。国家出台增加出口退税政策,刺激出口,国家和地方政府纷纷出台降息与减税等措施,力挺房地产市场,会因为新一轮投资过热,引起物价持续长涨。2009年以来,尽管CPI出现了连续几个月的小幅负增长,但是,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也为新一轮通货膨胀埋下祸根,导致2910年到2011年CPI持续走高(见附图三:2009年以来中国CPI、PPI走势图),中国人民银行不得不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见表一:2010年中央银行出台的货币政策),直到2012年二月份CPI才降到4%以内(见附图四:中国2012年全年CPI走势图)。

表一2010年中央银行出台的货币政策

日期 政府机构 货币政策类别 出台政策 2010年1月12日 中国人民银行 紧缩性货币政策 大型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15.5%提高50个基点 2010年2月12日 中国人民银行 紧缩性货币政策 大型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16%提升50个基点 2010年5月3日 中国人民银行 紧缩性货币政策 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16.5%提升50个基点 2010年10月20日 中国人民银行 紧缩性货币政策 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和贷款基准利率各提高25个基点 2010年11月16日 中国人民银行 紧缩性货币政策 大型和中小型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分别从17%和13.5%提升50个基点

注:资料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的《2010年中国货币政策大事记》。

结论: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影响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健康发展的通货膨胀,笔者认为应当健全治理通货膨胀的长效机制,来消除通货膨胀造成的经济周期性波动。第一,宏观层面。建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贷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汇率政策的预警与调控机制,并使其科学化、制度化、法律化。在科学统计的前提下,以稳定物价,并促进经济增长为准则,正确处理好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提前做出宏观政策调控,避免被动调整给经济带来大的波动。在目前由于以美国、欧洲等国为代表的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增速放缓的国际经济新形势下,已经造成我国出口量下降,GDP增速放缓。所以,在治理通货紧缩的同时更要防止通货膨胀的发生。第二,微观层面。采取我的导师李炳炎教授提出的企业净收入分成制为特征的公有制分享经济理论,可以从根本上治理通货膨胀,这是由于分享制有消除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功能。实行净收入分成制后,由于成本只是C,工资不在计入成本,工资的刚性被消除,工资的增长不会导致成本价格上升,而且工资的增长率始终低于劳动生率的增长率,同时也不会产生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由于净收入分成制追求的是净收入最大化,所以会导致职工想法识法降低物耗成本,产品的销售价格会相应降低。所以,净收入分成制不仅兼顾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利益,而且把三者的利益统一到增加净收入上来。净收入分成制是从微观经济基础中解决通货膨胀的良策。正如马丁、L、威茨曼所言“分享经济有一种不屈不挠地吸收失业工人,增加产量,降低价格的内在冲动。就像一台没有熄灭的发动机,试图在充分就业的循环上自觉启动。分享经济有内在的三面锋刀,可以用来对付失业,生产停滞和价格上涨趋势”。可谓是通货膨胀的天敌。因此,只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一起来治理通货膨胀,就一定能够避免经济出现大的波动。

参考文献

1 李炳炎:《公有制分享经济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 李炳炎:《李炳炎选集》山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

3 孔祥毅:《中央银行通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版

通货膨胀的对策范文第4篇

关键词:通货膨胀 筹资 杠杆

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我国的物价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在其后的一段时间里,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通货膨胀现象。而在目前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我国如何才能适应物价不断上涨的趋势,而让我国的国民经济不至于受到太过严重的影响,在新的社会环境中,如果让经济再稳中求发展,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了。

在近几年来,由于国际上银行资金流行严重过剩的情况越来越严重,造成了国内外原材料价格都在持续不断的上涨。由此带来了相当比例的城镇具名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工资水平上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经济面临着非常巨大的通货膨胀的压力。

一、企业面对通货膨胀所产生的变化

(一)材料成本费用增加

通货膨胀对企业能够产生各个方面的影响,其中最为突出的影响就是材料成本费用的增加,材料价格的上涨,必然造成企业生产过程中成本的增加,以及其他辅材料成本的增加,这无疑会对企业的运营造成严重影响。

(二)企业工人工资成本的增加

随着通货膨胀的延续,国内的物价上涨,为了使得国内企业员工的生活水平不至于受到太过严重的影响而降低,国家出台了大量政策,来调高企业员工的工资和各项补贴。这就意味着,企业要拿出更多的工资来发给员工,这无疑也会对企业的运营成本增加更加沉重的负担。

(三)流动资金投入量加大

通货膨胀的直接影响便是材料人力成本的增加,国内企业为了能够维持稳定的生产和运营,就必须在原有投入的基础之上,投入更多的资金来维系运作。而这样做的结果必然造成企业的流动资产的需要量大量增加。会造成企业资金短缺现象严重,和企业筹资压力增大。

(四)折旧费没有随物价上升而上升

目前,我国对于折旧费的计算,还是按照传统方法计算,没有按照物价变化来计算,所以在物价飞涨的同时,折旧费的计算方式却没有发生变化。

二、通货膨胀对企业财务的影响

(一)企业资金供给矛盾日益尖锐

通货膨胀所带来的一系列物价上涨,使得企业在资金占用量上的比例不断增大,资金需求量迅速增加。这主要是因为:通货膨胀造成了物价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为了能够正常的进行生产活动,不得不加大原材料的存货采购数量。或为了避免进一步通货膨胀造成的更恶劣影响,而纷纷采用了提前进货,超额储存的方法来抵消通货膨胀的影响,这样大量提前采购,必然造成企业在资金的需求量上的激增。另一方面,由于物价上涨,企业在囤积货物上面所花费的资金也将远远大于以前,这也带来了企业资金需求量的增加。

由于通货膨胀的影响,政府加大了宏观调控的力度,收紧银根,减少了货币资金的供应量,造成了资金供给的持续短缺。再由于物价上涨,导致了银行利率的上涨,使得大多数人都把钱存到了银行里面,造成了各种有价证券的价格大幅度下跌,这种种情况,都造成了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获取资金的难度加大。另外,由于经济不景气,使得各大银行在放贷对象的选择上面更加的谨慎苛刻,放贷条件也更为严苛,使得很多实力不够强大的企业难以再向从前那样从银行获得贷款,使得企业的发展面临了极大挑战。

(二)货币性资产持续贬值而实物性资金相对增值

在通货膨胀的影响下,企业原本拥有的大量货币性资产严重贬值,购买力严重下降,而导致了企业资本缩水。相对的,实物性资产却应为物价上涨的关系,水涨船高而得到了提升。

(三)企业运营的资金成本不断提高

所谓资金成本,是指企业为了筹集所需要的资金和使用资金所付出的代价。通货膨胀是通过影响资金利率从而造成对企业资金成本的影响的。利率一般分为:纯利率、通货膨胀附加利率、变现力附加利率、违约风险附加利率和到期风险附加利率等几个部分。所以说,通货膨胀越严重,资金提供者对通货膨胀附加利率的要求也就越高,到头来,最终会影响到通过利率的提高,从而加大了企业的资金成本。

三、通货膨胀对企业筹资的影响

(一)企业资金结构

在通货膨胀的影响之下,虽然利率在不断提高,但是往往是赶不上物价上涨的幅度的。所以,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利率不但没有上升,反而是下降了的,有时甚至会出现负利率的情况。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如果想要筹措资金,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借款的方式。所以,在通货膨胀严重的情况下,企业应该适时的改变原有的资本结构,适当的增加负债资金的比重。

(二)筹资策略应该采用灵活的方式

1、浮动利率债券对筹资的积极作

一般企业在筹集资金时都会发行债券,而一般情况下,债券的利率都是采用固定利率还进行计算的。但是在通货膨胀严重的情况之下,由于物价飞速上涨,固定利率往往会造成利率降低甚至出现负利率,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会选择将钱存进银行而不愿意拿出来购买债券了。所以,如果想要在通货膨胀时期通过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就可以选择发行浮动利率的债券,浮动利率根据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变化,这样就避免的投资者的损失,让投资者愿意将钱用来购买债券。企业是微观经济的基本细胞,也是商品生产和交换活动中的利益主体,它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状况和各种行为影响着整个经济的运行,当然,其也影响着市场价格的变化。

2、做好周全的筹资决策

企业筹集资金的目标是在资金成本最低的情况下,筹集到足够数额的资金,所以资金成本和筹资数额是企业筹资应该考虑的两个重要方面。企业筹集资金的原则必须要达到综合资金最小化,同时将筹资的财务风险保持在能够允许的范围之内,从而使得企业价值最大化,这才是最佳的资本结构。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个企业的筹资方式不可能是单一的一种,往往是通过多种渠道来尽可能多的筹集所需要的资金。面对多种筹资渠道,企业也不可能使用同一种筹资决策,这就要计算确定企业全部长期资金的总成本和加权平均资金成本。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是以各种资金所占的比重为权数,对各种资金成本进行加权平均而确定,所以,要想加权平均成本最低,就应在权数和个别资金成本上下功夫。资本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旦实施,就难以在短期内作大幅度的调整。因此,安排权益资金和负债资金比例时,应作全面而周密的分析研究,进而做出合理决策。

3、筹资期限对企业筹资的影响

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如果企业生产的产品价格不变,而成本上升,那么筹集到的资金越多,企业的损失将会越大。当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一同变化,而变化幅度相同或者销售收入变化大于销售成本的时候,则企业筹资越多越有利。企业筹资一般有长期筹资和短期筹资两种。这两种筹资期限各有利弊。但是在通货膨胀时期,则是长期筹资比短期的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因为,虽然银行利率在不断的上升,但是总体来说不会高过通货膨胀所带来的物价上涨幅度,而且在时间上是滞后于物价上涨幅度的。而筹资如果采用短期借款的方式,则要时刻关注银行利率的变化,不光银行利率在不断变化,企业的经营环境也在不断变化,这就需要企业不断的进行新的筹资决策,这就会对企业的资金成本造成影响,而且对未来利率的未知性,将对造成企业经营计划的不确定性,增加了企业筹集资金的风险。

4、企业筹资风险

企业成功筹措到资金之后,并不是就万事俱备了,还要考虑当筹集的资金投入使用之后,增加的现金流入量和扣除筹入本金及筹集成本之后是否尚有盈余,如果有,表明企业筹资取得了效益,如果没有结余甚至入不敷出,那就表示企业筹资无效,不光无效,有时候还会损害到企业原有效益。而企业借入的资金都必须按时偿还,但企业在偿还期限到期的时候,是否具有偿还能力还是未可知的。而这种偿还能力的大小,就是企业的筹资风险。

四、科学合理的防范措施

企业对筹资风险要有充分的认识,并应采取科学合理的防范措施。首先要增强风险意识。正确承认风险,科学估计风险,预防发生风险,有效应付风险。

其次就是要建立配套的风险防范机制。企业必须立足市场,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预防机制和财务信息网络,及时地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制定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风险规避方案,通过合理的筹资结构来分散风险。当然,确定适度的负债数额,保持合理的负债比率,制定适当的负债财务计划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由于不同筹资方案的税负轻重程度往往存在差异,这便为企业在筹资决策中运用税收筹划提供了可能。税收作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经济环境要素和现代企业财务决策的变量,对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至关重要。因此,从税收对企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出发,研究企业税收筹划对完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就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如企业可以从筹资方式的选择中,通过选择负债筹资来进行税收筹划。选择负债筹资,利息可以在税前扣除,从而减少所得税。

另外,在通货膨胀期间,企业筹措长期借款比筹措短期款更有利。因为短期借款期限短,银行贷款利率可根据情况不断变化,这不但增加了企业利息费用,也加大企业经营计划中的不确定性,增加了企业的风险。而长期借款期限长,利率确定后在整个借款期内保持不变,这在通货膨胀时期对企业非常有利。

通货膨胀对筹资决策造成了多方面的影响,应充分利用杠杆作用,在确保资金需要的前提下,追求资本结构最佳,资金成本最低,并服务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理财行为。财务目标的整体性和增值性,不仅需要我们有正确的纳税观和理财观,而且还要能熟练掌握财经法规政策和企业管理技巧。只有慎重思考,周密规划,才能使筹资决策最佳。

参考文献:

[1]蒋振盈.降低物资采购价格的相关途径[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12)

[2]左祥琦.工资收入权益维护[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

[3]李天民.现代管理会计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8

通货膨胀的对策范文第5篇

2010年以来,受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增加,2011年7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达到6.5%,创36个月以来的新高,见图1。本轮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美国政府采取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使得美元贬值,引起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全面上涨。我国对原油、有色金属和铁矿石等大宗商品的进口依赖度较高,国际价格的攀升必然会引发我国国内同类产品及下游产品的价格随之提高。2010年11月3日,美联储宣布进一步收购600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 并将在较长时间内将利率维持在0~0.25%这一区间内,这标志着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已经拉开序幕。欧洲央行、英国央行、日本央行等发达国家也紧跟其后,普遍采用的印钞策略营造了全球性的宽松货币环境。由此看来这种输入性通胀因素在短期内难以消失。

2. 游资涌入的影响。在经济自由化与金融一体化的环境下,一个国家增加的流动性供应,会在利差机制的作用下向他国转移,形成国际游资。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向市场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然而,它的低利率政策和复苏乏力的经济都影响了对如此大量流动性的吸收能力,从而使游资大量涌入我国,加剧了通货膨胀。经测算,2009年我国外汇储备非正常增加(即游资流入)所释放的货币量达到人民币7.4万亿元,占当年M2增量的56%;2010年,游资流入所释放的货币量接近人民币3万亿元,超过同期M2增量的1/3。

3. 生产成本提高的影响。一是工资成本上升。2010年以来,各地频频出现“民工荒”的现象,特别是在一些沿海城市,这一现象更为严峻。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不得不提高工资。同时为减少物价上涨对职工生活的影响,2010年以来各省大都提高了职工的最低工资标准。工资成本最终是由消费者承担的,工资成本的上升会推升物价。二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原材料的需求急剧上升,导致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企业生产成本也随之上升。

4. 信贷规模扩张的影响。2009年以来,为配合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我国货币信贷投放量急剧扩张。2010年GDP比上年增长10.3%,M2则增长18.94%。 货币增速超经济增速必然推动物价上涨。

二、我国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

为抑制通货膨胀和防止经济过热,我国于2010年1月8日至2011年6月20日连续8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对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措施,收到了明显效果。但由于此轮通货膨胀具有明显的输入性特点,且这些外部因素在短期内还很难消除,因此,我国近期的货币政策应在维护经济增长的同时,把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继续作为当前的主要目标。

1. 继续执行物价控制政策。特别是应严格控制基本生活必需品和住房价格,以及教育、医疗收费和药品价格,确保市场价格基本稳定,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2. 密切关注大宗商品的国际价格变化。应调整进出口政策、财税政策,采取企业内部消化等措施,尽可能减小国外涨价因素对国内市场价格的冲击。

3. 加强对国际热钱的管控和疏导。一是加强对直接投资和贸易项交易的监管,防止热钱通过虚假直接投资和高报出口低报进口的途径流入;二是应严厉打击地下钱庄,对那些为热钱流动提供非法汇路的地下钱庄,应严肃查处,“杀一儆百”;三是应设法将“热钱”变成长期投资,如将其引入风险投资基金领域,进而培育新兴技术产业和支持我国的经济结构转型。

参考文献:

[1]姜小柯. 浅析中国2010年通货膨胀的原因与对策[J]. 时代金融,2011(2).

[2]王丛连. 浅析当前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对策[J]. 法制与经济,2011(3).

[3]尹晶洁. 当前通货膨胀的深层次原因分析和治理研究[J]. 经济论坛,2011(4).

[4]王健. 以国际视野有效地治理通货膨胀[J].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