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如何服务实体经济

如何服务实体经济

如何服务实体经济

如何服务实体经济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型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作用

中图分类号:D912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当前,我国亟须寻找一个政策突破口和着力点,将实体经济、民间资本、小微企业三者有效联结起来,达到多方共赢的效果。笔者认为,发展小型金融机构正是服务实体经济、引导民间资本、支持小微企业之间的最佳结合点。

1、发展小型金融机构是将服务实体经济、引导民间资本、支持小微企业有效结合起来的最佳结合点

发展小型金融机构是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内在要求。小微企业是实体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全国共有6000多万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占到全国企业总数的99%,对我国GDP的贡献率超过60%,并提供了75%以上的就业机会,创造了一半以上的出口收入和财政税收。可以说,解决好了小微企业的发展问题,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实体经济发展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金融资源主要向大中型企业集聚,广大小微企业在金融资源分配中处于弱势地位。发展小型金融机构,从供给面和制度面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将有利于实现金融资源的合理分配,进一步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发展小型金融机构是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重要渠道。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允许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有两处专门提及民间资本的投资渠道问题。在有效监管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小型金融机构,积极支持民间资本的介入,符合国务院政策意图,有助于打破行业垄断、深化金融改革、推动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发展小型金融机构是抑制民间资本脱实向虚的有效手段。2012年初召开的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坚决抑制民间资本脱实向虚、以钱炒钱,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自我循环和膨胀,防止出现产业空心化。通过大力发展小型金融机构,并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可以有效吸纳民间资金,有利于推动民间金融理性发展,让民间资本能正面激励和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2、准入限制、资金约束、监管趋同制约了小型金融机构发展

准入限制较多,小型金融机构发起设立难。现有的《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暂行规定》对村镇银行的设立以及小额贷款公司的转制提出的要求依然较为严格,特别是监管层出于防范风险的考虑,要求“村镇银行最大股东或唯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并对个人、企业法人、非银行业金融机构持股有严格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民间资本作用的发挥,也打击了一部分小额贷款公司转制成为村镇银行的积极性。另外,由于小额贷款公司改制成为村镇银行后可能与其他商业银行存在业务上的冲突,也造成在转制过程中难觅愿意出资的主发起人的情况。体制的束缚与现实的需求之间产生了激烈矛盾。

吸收存款难度大,小型金融机构发展受到资金规模约束。大中型金融机构成立早、规模大、资金雄厚,具有较高的品牌度和美誉度,吸收存款能力强。相比而言,小型金融机构吸收存款资金的能力则远逊于全国性商业银行。当前,资金规模有限已成为阻碍小额贷款公司和小型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的瓶颈。在民间资本进入渠道有待疏通、监管要求较为审慎的形势下,吸收存款难度大成为小型金融机构持续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一大掣肘。

监管相对严格,小型金融机构业务拓展难。目前我国对大中型银行和小型金融机构的监管政策大多趋同,但由于小型金融机构与大中型银行在资本实力、资金来源、业务环境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趋同的监管政策往往使小型金融机构在与大中型银行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更容易触碰监管红线,进而大大限制了小型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能力。

3、完善制度、优化环境助推小型金融机构发展

放宽准入条件,进一步壮大面向小微企业的小型金融机构力量。一是要进一步开放银行市场,加快制定《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细则,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如可以发展社会出资、风险自担的城市社区银行,在农村信用社改组成为农村商业银行过程中扩大社会资本参股比例等。二是修改村镇银行的市场准入管理办法以及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的相关规定,调整监管政策,吸纳更多、更大比例的民间资本介入,使村镇银行得到较快发展。三是将未改制或不愿意改制的小额贷款公司定性为“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拓展小额贷款公司的融资渠道,提高外源融资比例,并统一制定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标准和风险管控要求,增加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能力。四是要推动民间金融的阳光化、合法化,加快出台放贷人条例,明确借贷主体资格,区分合法民间借贷与非法地下金融的标准,完善民间借贷主体的市场退出机制,确定民间金融的合法地位,保证其合理的生存发展空间。五是降低扶持门槛,提高补贴标准,加大财税政策的扶持力度,对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在财政性存款、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上给予优惠和倾斜,提高其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积极性。

实施差异化、有针对性的金融管理,进一步增强小型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能力和动力。一是对大型商业银行和中小商业银行实行差异化的监管要求,适当提高中小商业银行的存贷比和不良率的容忍度等。二是进一步完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小型金融机构经营周期、信贷投放节奏和市场需求变化动态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既注意引导小型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的积极性,又防止其信贷过快、集中投放。三是建立政策性银行与小型金融机构之间的批发零售机制,引导政策性银行将部分资金批发给小型金融机构,使后者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专业贷款零售商,充分发挥其熟悉当地情况、经营机制灵活的优势,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进一步发挥政策性银行支持实体作用。

完善配套服务体系,着力改善小型金融机构的经营环境。一是进一步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大力发展政策性担保机构,切实降低担保费率水平,适当降低企业担保门槛,增加小型金融机构的准入资格。二是要加快征信系统的应用和改进。逐步完善非财务信息的收集,如水费、电费、纳税等信息的采集,在目前试点的基础上向全国铺开,最终建立一个全国性的信息平台,使之成为现有企业征信系统的有力补充。三是要加强小微企业的信贷统计。加强对小型金融机构的业务指导和统计检查,防止商业银行随意更改企业规模以完成小微企业贷款相关考核指标,确保统计数据能真实地反映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情况,为政策制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支撑。

结语

在我国数量庞大的小微企业健康发展,事关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更直接影响到“稳增长”,以及就业和社会稳定。因此,做好小型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这篇大文章,核心问题是如何有效配置金融资源,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

参考文献

如何服务实体经济范文第2篇

一、教育的服务属性

从发生论上讲,教育是一种人类活动,教育属性是这种人类活动的价值取向。作为一种价值取向,教育属性既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又是主观认识的结果。人类历史上,从古至今教育属性往往随社会环境和制度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没有一成不变的教育属性。在今天,教育属性当中经济的因素凸显,但并不意味着文化与政治的因素不存在。相反,无论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它们之于教育都是永恒的存在,只是在不同时期不同因素会起主导作用罢了。布鲁贝克分析高等教育存在的合法性时曾提及认识论哲学与政治论哲学两种,而今天教育存在的合法性将超越认识论哲学与政治论哲学的两分法,植根于经济论哲学,即教育存在的终级价值便是“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换言之,在今天,教育的本质属性既不是经济基础也不是上层建筑而是“服务”。

当前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现状是处于一个逆差的状态,发达国家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优厚的社会待遇等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国的留学生,在高等教育留学服务方面有着较强的竞争力。在这种情势下,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一个基础的层次上来说,它可以强化人们对于教育服务贸易的意识,在提高对教育服务对外贸易重要性认识的基础上采取核心措施,改变逆差窘状,提高我国教育服务贸易水平。准确、深刻地把握教育的服务属性是关键,我们需要逆转当前这样一个教育服务贸易的颓势,提升我国的教育质量,打出一个响亮的教育服务品牌,做好服务的文章。

二、高等教育的服务职能论

从中世纪到当代社会,大学的发展在人们需求的左右下慢慢改变了原先的面貌,它不再是一个孤傲的象牙之塔,不再是一个无所顾忌的独立王国,几乎所有大学都为了获取一个更好的生存而主动适应着环境。大学的职能也在不断丰富与完善,从人才培养到科学研究,到现在为大众认可、接受和支持的社会服务职能。

高等教育服务职能的产生和存在,无论我们赞同还是反对,已经是一种客观事实,体现着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服务性教育体系的构建是以高等教育的服务职能理论作为基础和出发点的,高等教育的服务职能的客观存在也成为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的坚实后盾。高等教育的服务职能的产生、出现,既有着可能性,也有着必然性。可能性用一句话来概括即“社会所缺乏的正是高等教育机构所具备的”,因为高等教育的独特性正在于它独一无二的智力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今天的知识经济社会,人们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量增加,对于高等智力资源需求量加大,社会范围内各类组织对于高科技、高等人才的需求加强。高等教育社会服务职能产生的必然性在于,高等教育机构需要为自身的生存、发展做出某种积极的改变。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等教育的体系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地方高校已经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一所大学如果不具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与独特的优势,它将为社会所淘汰,淘汰的早晚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如何挖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与独特优势?它需要与所在区域社会发展现实及需求相结合,这是一条比较现实的出路。各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特色与文化结构各有差异,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要求也不尽相同。着眼于周围环境,着眼于现实需求,探寻发展的出路,更好地实现、发挥自身的区域服务职能,才能找到自己发展的一片天地。反之,一味地求大求全,互相盲目攀比,将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与对人才培养的极大耽误,这违背了学校发展的使命,也更加无法高质量地履行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

三、教育与经济发展一体化理论

1、教育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在社会发展的早期阶段,教育虽已萌芽,但是没有同社会的其它生产部门产生多么大的联系。走到社会近代,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产生和发展,教育的经济效益逐渐显现出来,教育成为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教育与经济的紧密联系首先是由教育在劳动力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劳动力的再生产是社会再生产的必要、必备因素,而教育又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到了20世纪中期,教育的经济功能日益受到重视,甚至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和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上至管理者,下至普通家庭的父母都乐于在教育方面进行投入,因为教育投入的效益将是巨大的,不可估量的,对于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与个体的全面发展也将是其它投入所无法比拟的。

2、合作教育理论

2001年世界合作教育协会(World Association for cooperative Education)将合作教育解释为:合作教育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与之相关的、为真实的雇主效力且通常能够获取报酬的工作实际中,然后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增长的见识带回课堂,帮助它们在学习中进一步分析和思考。合作教育在实践中的体现是校企合作与产学合作。

如何服务实体经济范文第3篇

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学者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提出体验经济(The Experience Economy)是未来经济的一种发展方向,直到1999年,美国约瑟夫派恩二世(B.Joseph pine II)和詹母斯吉尔摩(James H.Gilmore)合著的《体验经济》问世,体验经济理论,才在世界范围内盛行,普及和应用。从此,奠定了体验(experience)这个基础,否定了体验是服务的一部分的错误,明确了体验是一种经济物品,像服务、货物一样实实在在的产品,而不仅仅是虚无缥缈的感觉。

《体验经济》一书将体验定义为企业以服务为舞台, 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一旦企业有意识地以服务作为舞台,以商品作为道具,使消费者融入其中,体验这个基础就出现了。而体验经济就是通过企业提供最终的合理的商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的各种体验而获得收益的一种全新的经济型态。其间经历了产品经济型态、服务经济型态之后细分化出来的一种全新的经济型态,最根本的属性就是使每一个消费者,以个性化的方式参与到经济供给物之中。简言之,消费者通过体验而受益、通过体验而获得消费价值。自此,开创了体验经济的未来。

二、体验经济产生的基础

1.体验经济的哲学基础。当人因一些因素置身在特定历史情境里,有了生活,就开始了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历程,在从事自我塑造时,自我才存在,在这个合理存在的世界里,才有实质性的生存价值的意义,才产生了自我实现的学说。因此,体验经济就是体验人生,在参与体验经济的一切活动中,就是自我实现人生价值,为社会奉献价值的过程。

2.体验经济的社会基础。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即将每个人的自我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五种需求层次。两种需要分别为前面三种是低级需要,后面两种是高级需要等五种需求两种需要),需求层次无不反映在体验经济活动中,总是随着整个社会发展进程而深入。微观而言,消费者的个人行为总会发生在一定的社会情境和社会文化下,受到来自个体内部对社会的需求层次和体验消费心理因素的影响外,还会受到个体以外的社会情境、社会文化、社会阶层、参照群体和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宏观而讲,一个国家大多数人的社会的需求层次结构,同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科技水平、文化、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关。在不发达国家,需求层次高级体验消费人数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小,而在发达国家,需求层次高级体验消费需求人数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大。尽管如此,任何一种体验经济消费需要都不会脱离社会情境、文化阶层、家庭等这个基础。不会因为对社会需求层次的满足,就缺失向社会更高需求层次的追求。同样,任何一种社会体验经济消费需要,也不会因为向社会的更高层次体验经济消费需要的发展而消失。伴随消费者收入的增加和社会的变化,同时会共同导致对体验经济需求层次消费的大量需求。其中,任何一种体验经济需求层次消费需求都无不体现在社会与经济频繁循环活动下,体验经济提供者与体验消费者共同交互作用的结果。如重叠式最大的新式餐厅服务与消费者在服务传递过程中发生的交互作用。体验经济的社会基础正是在经济频繁循环下叠加式服务与消费者交互作用中,共同创造体验经济价值。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体验商品的生产和大众化的体验创意和消费;体现在促进大众的创业;也体现在提高国民生活质量,以及逐日增长的GDP 贡献率上。

3.体验经济的经济基础。实际上,总体而言,我国现代经济发展还是有些滞后于马斯洛所论的最高需求层次自我实现的经济阶段。在传统产业和服务业的经济活动里,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早就涵盖了体验经济的成分。纵观历史20世纪50年代,包括体验经济在内的服务经济就已经是GDP的主要贡献者了。伴随体验经济的成长,最典型的体验产品就是理发体验的消费,提供者为消费者所呈现的量身定制发型型态,其间所付出的劳动已不再是体力的简单支出,劳动已变成自我表现和创造体验经济价值转变的经济型态。在有绝对竞争优势的市场里,我们也常会见到同类商品中的,某一件商品因有与众不同的品牌个性,就高出同类商品几倍的价格出售。可见,体验经济消费的基础在于消费能力的快速提升。邓小平同志曾说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比发达国家还有差距。要在经济上达到一定的水准,转变思维,改变消费模式,全面深入地走进大众创业和大众体验消费的新经济时代。缩小差距,才能全面实现小康。从国际规律来看,当人均GDP突破6000美元时,消费模式开始转型,当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时,消费者用于文化、健康、休闲等体验经济消费能力将大大增强,消费模式也从节约原则转向快乐原则。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改变消费者只停留在获得更多的商品及商品本身的旧消费观念,更多的是通过打造获得个性施展的体验经济商品消费空间,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层面上。只有这样,随着体验变成一系列的中国意向、中国制造销售的经济商品,体验消费旋风就会更进一步席卷全球。

三、体验经济的体验型态

在转型的体验经济时代里,体验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一个人达到情绪、体力、精神的某一特定水平时,他意识中产生的一种美好感受。为此,它本身不是一种经济产出,它的特征是非生产性的、短期性的,并且,任何一种体验消费都是通过消费者身心体智状态与那些筹划事件之间的互动作用,消费者全程参与其中的大众体验消费。原材料加工的商品是实体的,服务是无形的,而体验是难忘的。不能完全以清点的方式来量化,不能像其他工作那样创造出可以触摸的物品。此时的企业和体验的策划者不再是简单地提供商品或服务,企业成为舞台的提供者,在精心制作的舞台上,以消费者为中心,以生产的品牌商品为道具,给消费者留下难忘愉悦的记忆,使消费者的体验充满感情的力量。在这种氛围下,越来越多的大众消费者渴望购买到,企业下一次亲临其境的体验商品。而大众消费的需求,促使愈来愈多的企业,对体验商品更精益求精的设计、销售经验,提供最终的有价值的体验。对于企业而言,消费是一个过程,消费者才是这一过程的产品,当消费过程结束的时候,记忆将长久保存在消费者对过程的体验,为体验乐意付费,在有价值的体验中产生新的体验消费需求。无论企业或提供者以何种方式吸引消费者,并与他们建立何种个性化、值得记忆的联系,它们事实上都在展示以下几种体验经济的体验型态:

1.转瞬即逝的娱乐体验型态。在体验经济中,娱乐体验,当然是吸引大众消费的良好方式的体验。电影和电视节目是简单容易的体验,在赌城拉斯维加斯的体验,是疯狂转瞬即逝的购物体验。体验者可以欣赏短暂的5~10分钟的上百人的卫兵列队观赏性表演,尽管这段观赏节目的时间只占用了一小部分购物时间,但就每平方英尺的购物花费来看,此地商店的购物比例远比一般购物中心要高。究其原因,企业取胜的战略主要是提供了精心设计的舞台、精益求精地服务团队、精湛的销售经验,能给消费者带来丰富感受的消费体验,也给企业带来丰厚的由低投入高产出的体验经济利润。而经济价值的高增进性,也给当地经济带来了高利润的增长。不可否认,此种体验型态是消费者在娱乐的体验中,被动地通过感受吸收的体验型态。

2.非我莫属地逃避现实的体验型态。一种追思活动、一次故地重游,一次金婚庆宴等等此种体验消费,是让消费者参与逃避现实,进入到一种远离现实浸入式环境中的体验;在消费活动中引导消费者完全沉浸其中,让消费者积极参与在虚拟世界里,开始自己唯一的、非我莫属地从而值得回忆的整个体验的过程塑造表演。此类体验型态是一个偶然的、不可多得、唯一的、不可替代的、历久弥新的体验。

3.不可复制、不可转让的教育体验型态。任何一次体验都会给体验消费者打上深刻的烙印,几天、几年、甚至终身烙印的体验。如为大众消费者接受的教育体验,在整个教育的体验过程中全程参与,大量吸收消费者面前所展开的事件,它要求消费者更高的主动性,其目的是增进个人知识或技能。如消费者为了满足自身需求和社会需要,积极参与基础知识、高等教育和技能的学习体验,以及,积极参与各种技能竞技比赛,所付出长达10~20年甚至终生的教育时间体验,来完善自身需求的自修体验。在这里,消费者的日夜辛勤学习体验,不再是用体力和岁月简单支付的商品体验型态。是被社会重新接受并认可的商品体验型态,是为社会创造无限可能的商品体验型态。而不仅仅是消费者完善人生的自我塑造表现的人。对消费者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去实现人生价值而言,是不可复制、不可转让的有益的体验型态。

4.美好、难忘的审美体验型态。企业通过合理地把不同产品和服务结合起来,企业所能创造和展示的各种营销体验型态。迪斯尼乐园的梦幻王国,就提供了这样的一种体验。人们可以拜访童话王国、登上海盗船或走进鬼屋探险等体验。这种体验型态,正如消费者已经在产品上减少开支,而把更多的钱花在享受服务上一样,随着经济型态的转变,使得消费者不得不重新审视他们在服务上所花费的时间和金钱,以便让出更多一部分经济用于企业提供的更加难忘的也是更有价值的体验。如在2005年,我国香港特区政府以迪兴城的理念,投入31亿美元建成的迪斯尼乐园,仅开幕当天,世界各地游客就达1.6万,获得收益达到2000万港币。如今这种低投入高产出的暴利经济的体验,犹如昨天、今天、明天的迪斯尼乐园体验经济消费,切切实实为香港特区带来了大量的财富效应、品牌效应和人气效应。而我国香港的迪斯尼乐园的体验它同时涵盖四个方面叠加的甜蜜地带(sweel spot)的体验,让广大的体验消费者珍视为感觉最丰富的体验。此种体验型态之所以受到消费者的喜爱,是因为企业为大众体验经济消费者,营造出了获得社会尊重和实现人生最美好的自我价值实现的体验型态。

体验经济就是这样给消费者呈现一种充满幻觉与真谛的体验经济型态,企业每一次体验商品设计的型态,都把每一位消费者看作独特的个人,进而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要,让每一位消费者以独一无二的方式体验。从这个角度上说,在转型的新体验经济时代里,消费者每一次购买的商品或服务,在本质上不再仅仅是实实在在的商品服务,是一种感觉,一种情绪上、体力上、智力上甚至精神追求上的体验。但这种新经济转型面对的,是社会各阶层的消费需求群体。其中更重要的是如何激发新一代成长起来的既是未来体验经济创业的主力军,又是主要的体验经济消费者;又如何使交易成为记忆,则是新经济所要解决在体验经济型态下大众创业大众体验消费的关键问题。

四、大众创业大众体验消费

随着当今经济的转型,体验经济大众创业大众体验消费的范围,不仅仅反映在生产领域、商业流通和城市流通,还应用在同一个世界或同一个国家的地理、文化、经济、教育、自然,甚至是同一个小小的人造体验空间。大众创业大众体验消费是当今社会经济方面的一大主题,大众创业大众体验消费是体验经济在当今社会经济方面这个主题下最好的践行和实践。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需求、消费心理都在发生变化,大众创业大众体验消费的市场正在逐步形成。这一全新的消费理念和生活模式也随着社会的进步正在蓬勃兴起,并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新生的社会力量。时至当下,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拓宽大众创业范围,加大大众体验消费力度,促进体验经济的飞速腾飞。

1.政策扶持。任何新生经济的成长,都需要国家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大战略,增加国民的收入,提高国民生活质量前提下,加大大众体验需求层次的各种需求,大力倡导大众创业大众体验消费的力度,拓宽体验经济的行业率。简言之,国家好的政策能促进大众体验经济的增长,是体验经济大众化消费立足之本。但受大众体验消费起步较晚的影响,政府要鼓励督导对大众体验消费的产品的研发、创新、认证、标准、市场准入等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定,并做出相应的政策扶持,以形成完善中国意向、中国制造大众消费产品体系。降低大众消费成本,扩大国内和国际市场,满足大众需求层次体验消费需求。同时,提供大众消费创业服务平台,对于自身角色定位不清楚的大众创业,造成大众体验消费障碍的商品和行为给予及时制止。激活并完善体验经济市场机制,加快体验经济良性循环,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带动以体验为主的产业的创业,开创体验经济新局面。

2.企业的变革。企业要想在体验经济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企业要根据消费者需求层次需求,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市场需要,是体验经济大众消费发展之道。商品是消费者体验的首要载体,受体验经济的内驱动力促使,企业颠覆性的变革首先在于它的设计战略追求,不管用任何一种成熟的技术,都要通过设计传递更多的情感体验上。主要表现在营销、服务以至品牌建设上;其次在于伟大的创造力,创造出不止于创立更新、更好的商品,还要创新企业体制和发现新的商业创意。其核心是,给予商品管理能力、无限的创造力和商品竞争力,产出卓越体验的革命性商品同时,运用的通道还在于站在全球的高度,与细节管理相结合,全方位展示科技和设计的力量。如互动娱乐、媒体新闻、数字化等展示最具差异化、唯一的产品,让消费者感受体验到商品的品牌文化外,认识到体验消费有利于保障公众的健康、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从而改变传统的消费模式和消费行为;当体验经济从概念变为一种现实,企业还在于如何实践体验经济的体验产品研发、创新和市场准入等,更需要企业运用市场手段,进行调研、评估和纠偏等一系列的商业行为,保证消费者需求的满意度。以比较优势,中国意向、中国制造的体验商品占领市场,与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体验商品和服务贸易合作。

实际上,我国企业与发达国家大量使用高新技术,形成庞大的消费商品制造技术的更新、研发方面相比,明显投入不足。要从根本上降低大众消费成本,满足大众需求,还有一小段路要走。因此,在体验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企业可持续的发展,必须以大众需求层次消费需求为重点,以体验经济为主,进行颠覆性变革转型,以丰富设计的理念、成熟的技术设计传递更多的情感体验,创造出有无限的创造力和竞争力的商品。产生商品与消费者参与的共鸣,制造让消费者难忘的情感体验,而这将成为体验经济企业未来制胜的法宝。

3.体验营销。营销无处不在,成熟的体验营销市场对整个社会乃至全球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它是科学规划与有效实施的必然结果,是体验经济企业成功的必备条件。主动了解各阶层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满足消费者的唯一、品牌式的消费体验需求是体验经济营销的关键。一方面以导入式体验营销。引导大众消费者以欢乐气氛的方式参与,共同营造由此应运而生的经营体验经济的企业,生产经营高质量、好品牌的体验产品的活动;一方面以伟大创造力的体验营销,以最强的品牌定位,直抵消费者的情感深处,为满足大众消费者渴望购买在精神追求和现实方面都难超越的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虚拟需求的商品。让想象工程大师提供消费的商品,营造出极富想象力的虚幻境界,引发人们想象像拉斯维加斯的娱乐体验,像迪斯尼乐园式梦幻追求,借用完美的如童话世界的体验和叠加式的细节服务营销,猎取消费者求鲜、求险、求胜的心理,亲身体验各种绝技制胜、意志制胜等正能量的体验活动,制造出人们对童话世界体验潜在的追求,挖掘出消费者通过体验经济消费活动中去实践、去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潜能。一方面以体验为核心的营销。主要把产品变为品牌文化的载体,以体验经济消费为基础的消费营销,在创造体验经济消费价值的同时,增加产品附加值,以品牌、商标、媒体、整体意向塑造,博得大众消费者的认同感。一方面以饥饿体验方式营销。在市场营销运营中调节市场供求量从而提高品牌的高额附加值。通过体验中心零售店的模式,采用企业形象及产品相结合,打造完整的服务链条,对消费者形成无限的吸引力。

从而,使得消费者愿掏腰包,更期待下一代新产品为品牌;进一步构建完善的体验服务营销满意框架。树立起高价值的形象,使得大众消费得到100%+n%的满意度。这额外的n%,就是意外的惊喜、超值的享受、个性化的服务、让顾客难以忘怀的经历等体验经济需求层次的消费。唯有如此,体验经济这个新生经济的品牌,才有可持续的成长空间,才有大众体验消费者对体验产品消费的满意期望值。一方面督促鼓励普及应用体验经济的需求层次消费生产的企业不断地创新,大众不断地创业,大众不断地体验消费来促进体验经济大众创业大众消费的繁荣。其实,大众消费满意不满意取决于消费者对商品的期望值与体验营销服务绩效的比较结果。当体验营销服务质量好、满意度高甚至超过消费者的期望值时,体验经济将得到很好的发展,并以绝对的优势占领消费市场,只有这样,才有以中国意向、中国制造的体验商品远播全球体验经济市场,从而,认识中国。

成功的体验营销在于把握以体验经济时代消费的脉搏,创造无限的可能,产生对商品或者大众体验消费的需要,进而创造新的就业需求。此外,成功的体验营销从对盈利所做的贡献和创造价值的能量上来看,它提升了体验商品生产和体验经济消费的价值,提高了GDP贡献率,所创造的价值效应使企业更加主动积极地投入到社会责任活动中。当体验营销成为服务业的最高的升华型态时,它淡化了消费者以价格为核心的单纯的利益需求,转化为满足消费者的自尊和实现人生价值等高度,高标准、高品位地去推销产品,从而变成高成长、高发展的新经济领域。

4.拓宽体验就业率。体验经济时代新的变化,体现在生产领域,商业流通领域等深度的变化。当代的城市流通业的商业结构和商业中心模式都有别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时代的变化。发达国家的实践已证明财富的主要依赖于含有体验经济在内的服务业,如美国的服务业已占到国内总生产值75%。关注民生,拉动体验经济消费的内需,促进大众体验经济的就业率,促进大众化体验消费,从而提高国民生活质量,此时的体验经济,才是最接近实现中国梦的根本经济。当企业颠覆性的变革主要在于无穷的创造力,产出卓越体验的革命性商品时,消费者情感共鸣产生了,消费需求就拉动了。需求量的拉动,就会推动企业更加坚定地朝着可持续方面发展,就会加快体验经济发展的研发、设计和融资等体验生产的企业,就体现在体验经济商品的人造空间的改造上。学习成功商人如李嘉城等成功的商业谋略,以德服人,以诚做事,以劲创业,就会开创和缔造出一条坚实的体验经济大众创业大众化消费的新的路子。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更有效地开发以体验经济为主的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文化等更高领域的体验经济消费需求,满足大众体验消费需要的一系列的中国意向、中国制造品牌体验商品。

总之,推动发展以体验经济为主的旅游、商业、餐饮、娱乐、互联网、科技体验、健康养老等烙印式的生产营销体验经济消费,使之形成大众化的大众创业大众体验消费新的经济增长点,将是一项的伟大事业。而如何成功运用体验经济理论促进大众创业大众体验消费的可持续发展,是促进大众体验消费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何服务实体经济范文第4篇

关键词:物业管理;新常态;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2014年5月,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及“新常态”。“要把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这是做好经济工作的出发点。

1关于“新常态”

“新常态”相关讲话及精神,主要特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第二,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看起来非常宏观的三个方面,细细斟酌,联系到当前新纪元物业管理行业的改革性的发展,让我深深思考专业教学如何更深层次融入行业的迅猛发展和变革。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基本进入稳步增长阶段,行业日趋完善,队伍日渐壮大;管理模式、服务水平不断优化和革新;从传统式的以住宅物业为主的管理逐渐向商业物业管理进军,从基础的日常物业管理服务逐步向智能化绿化生态物业管理发展。经济上的新常态势必带来行业发展的新常态,而行业发展的新常态必然对我们物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当然,新常态也对中国带来四大发展机遇,比如经济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依然可观;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政府大力简政放权,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这对物业管理行业来说是一个发展的绿色信号,为行业带来更加平稳、成熟的发展平台。

2物业管理行业“新常态”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分析说,进入新常态后,由于总量规模大,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不会降低,对世界市场的需求不会减弱。同时,中国经济走向新常态,意味着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结合新常态具体的九大特征,来具体分析在新常态大环境下,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未来发展趋势:

2.1个性化、多样化综合物业经营服务渐成主流

物业管理行业发展亦是如此,日常的安保、绿化、保洁、维修四大常规服务已远远不能满足业户的要求,如何开展精细化、特色化综合经营服务项目是每一个物业管理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综合经营服务对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的要求将带来巨大的革新,从传统的纯服务型的人才逐步向顾问型、咨询型综合性管理人才发展,要求我们所培养的物业管理人员必须有全局意识,精准意识、特色意识。

2.2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产业组织新特征

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给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新技术、新材料的革新已深入各行各业,建筑行业尤以明显。总观当前新建物业,智能化建筑非常普及,建筑的智能化势必需要设备设施的智能化,也要求服务智能化的同步。一系列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推动智能化、专业化物业管理人才的发展。这要求我们所培养的物业管理人员必须综合性了解和认知智能化相关专业知识,不要求是专业技术人员,但需要熟悉和了解。

2.3行业的发展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

2016年,通过行业调研,专业院校互通了解,一部分传统的服务型物业服务企业将逐步向专业顾问型服务企业转变,中高档住宅物业和商业物业的管理尤为明显。顾问型物业服务企业将对物业管理人才带来巨大的冲击,综合性要求非常高,经营管理人才匮乏。这给我们的专业人才培养也带来了思考,如何使专业人才培养逐步向物业经营管理方向改革,是未来三年着力需要解决的问题。

2.4行业的竞争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

传统的物业管理收费低,服务单一,业户满意度不高。随着行业的发展,竞争愈来愈激烈,想要获得中高档物业的管理权,想要提升物业服务企业的长远发展,必须由单一的价格竞争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如何针对不同的业户群体、不同的物业类型,开展各具特色、服务管理水平高、质量佳的综合性物业管理服务是竞争的焦点和核心点。

2.5绿色低碳物业管理模式已成必然

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低碳物业管理依托低碳房地产领域发展,推动低碳建筑和低碳物业服务模式的融合与发展。如何降低排放、更多采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外墙、屋顶组件等设备提高太阳能和生物能的利用,最大程度实现低碳设备设施维护与管理。居民生活污废水,如何经过分离措施回收后循环使用,实现再利用。双绿色管理、低碳综合服务等都需要深层次考虑。

3行业“新常态”如何促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经济的新常态助力物业管理行业新常态的迅猛发展,行业的新常态指引着人才培养的方向,为物业管理及房地产经营管理行业培养管理和服务的一线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

3.1转换人才培养思路,从基层服务转向管理服务

过去的物业管理专业教学,主要从物业管理基层服务开展,如客服、安保、绿化、清洁,随着行业的新常态发展趋势及发展范围的改革,势必要求物业管理的专业教学必须从基层服务教学转向管理服务教学,合并、撤出、改革传统课程,优化课程结构,务必使课程体系与行业发展不脱节、无跟进。

3.2改革人才培养内容,从基础物业管理向综合物业管理拓伸

必须从传统的四大块基础物业管理逐步向综合物业管理拓展和延伸。未来行业新常态的大环境下,物业管理势必成为多能源、多渠道、多因子的组合方,主要业务将已外包为主,物业管理人员主要以管理、咨询、协调为主,这对人才的要求势必大大提高。这在教学中,必须得以反映。除传统教学内容外,应加强商业物业管理、资产管理、物业经营管理等综合性内容,强化学生知识结构体系。

3.3转变人才培养理念,从单一人才培养转向综合型人才培养

行业的新常态,对人才的要求的转变,势必要求我们转变人才培养理念,从单一型人才培养转向综合型人才培养。学生不再是课程考核是唯一评价因素,还需结合社团经验、社会实践经验、专业实训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评。课程的结构体系除基础专业知识,还需开设与行业素养、职业道德成体系的相关课程强化综合性人才的培养。

3.4深化校企合作机制,多样化校企合作手段,实现行业与人才培养挂钩

经济的新常态,促进行业发展的新常态;行业发展的新常态,必然给其专业教学带来重要的变革。为更好地联系行业、跟紧行业,必须深化校企合作机制,摒弃表面化合作模式,请行业专家给学生一个学期讲两个讲座,这种方式已不能成为单一方式。必须通过合同约定的方式,通过订单班、学徒制、资源聚合制等多样化合作手段,使校企合作机制深化,丰富。

参考文献

[1]王小广.引领新常态的战略选择[J].区域经济评论,2015,(3).

[2]黄汝丽.经济新常态下物业服务行业发展策略研究[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15).

如何服务实体经济范文第5篇

问题的缘起

中国30年来的高速增长,主要是由制造业比重上升带动的;而服务业的比重在相当长时间内没有多大改变。陈志武教授有一个解释,认为“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对制度环境有着截然不同的要求。”意思是,制造业是人与自然打交道,中国成本比外国低,所以搞得好;服务业是人与人打交道,中国成本比外国高,所以搞不好。这听起来有一定道理,但它难以解释为什么世界各国同样存在服务业成本比制造业高的问题,因为这也会导致成本导向的经济不愿发展服务业。国外主流的解释是威廉.J.鲍莫尔教授提出的“成本病模型”,认为服务业的需求虽然持续增长,但成本增加更快,这导致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存在“劳动生产率缺口”,服务业比重提高不是效率提高的结果,而只是价格提高的结果。

这件公案与“信息经济全面发展”的关系在于,制造业比重上升,是工业化时代的典型特征;而服务业比重上升,是信息化时代的典型特征。中国6年后工业化将基本完成。在工业化完成前,信息经济在整体经济中的发展,主要是为工业化服务,强调的是速度;而在工业化完成后,信息经济在整体经济中的发展,要想全面,除了为工业化服务,还要为服务化(包括制造业服务化和发展生产业等)服务,要以发展质量为标准。事实上,地方政府热衷发展传统工业化,一个重要心结可能在于,他们从经验中已感知到“服务业与整体经济增长关系的悖论”,如果服务业比重提高,不能为GDP提速,反而会降速,影响官员政绩和升迁,为什么要大搞服务业呢?而“信息经济全面发展”,在当下就有了一层新的含义。如果政绩不是以速度,而是以质量为主要标准,信息经济就需要既为工业化服务,也为服务化服务。这个话题从官场转到商场,可以转化成,企业家面临同样选择的微观版:是以成本导向,走降价竞争的传统中国制造之路,还是以需求为导向,走提价竞争的中国创造之路。

而《服务业的生产率、创新与知识》这本书,分析的正是其中的规律。

“悖论”背后的真相

鲍莫尔教授在本书的序言中,将“服务业与整体经济增长关系的悖论”分解为两个问题, 一是“服务业内部”的问题,即经济学家长期把服务业直接视为“生产率缓慢增长部门的集合体”。其悖论性在于,服务业发展本来是好事,但在统计上却直接意味着GDP降速。如何解释这种矛盾?二是服务业对其他经济部门的贡献。在存在“劳动生产率缺口”状况下,劳动力向服务业转移,岂不成了整个经济平均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不断降低的过程,经济发展进步性体现何在?

本书有许多精彩的分析,其精华与核心,可以用盖雷和加卢在“结语”中所说的“应优先考虑的具有广泛意义的‘根本’问题”来概括:(1)能使服务多样性自成体系的概念、分类和方法论,特别是从衡量和评估服务结果及绩效的角度入手;(2)知识与智力在服务生产、创新、消费及交易中所扮演的角色和社会组织;(3)服务业发展中信息与通讯技术(ICT)的角色,以及服务生产和创新过程的合理性。

服务业比重提高,GDP增长减速与信息经济全面发展,受同一规律支配,这个规律就是:多样性=信息化(服务提供者“他们可能为了产品的多样化而不是为了提高生产率使用IT技术”,按:IT技术在此系信息技术的误译)。以往的信息经济发展不全面,主要表现是信息化不是服务于多样性(而且这种多样性还必须“自成体系”,如熊彼特创新体系),而是服务于相反的同质性(如传统中国制造,GDP数量增长);将来信息经济要想全面发展,就不光要服务于同质性的数量增长,更要服务于异质性的质量提高。

质量是本书反复强调的主题。其实,质量本身就是异质之量,它是可以被量化的质的差异性程度和多样化程度。盖雷和加卢所说“从衡量和评估服务结果及绩效的角度入手”针对的就是现行统计没有将异质之量纳入进来。本书强调“服务业产出更强的异质性”,由此揭开了“悖论”的谜底:它只不过是个统计假象,GDP减速背后掩盖了质量提升。如果只统计同质性,不统计多样性(“产出的异质性使其更加难以度量”),就看不出来以下“产出”:信息技术降低的主要是差异化、多样性的成本,信息经济对经济的贡献,主要不在GDP数量(这只是它的次要贡献),而在经济质量(这才是它的主要贡献)。本书告诉我们,被统计学和经济学系统地忽视的关键钥匙,就是“多样性”。

本书从学术上区分的数量(效率之量)与质量(多样性之量,如“传统方法忽视的变量:服务的复杂性、强度和结果”),特别是指出索洛悖论“主要是对服务业而言”,这就把IT的投入产出明确地与服务化的投入产出,当作同一个问题。盖雷和加卢指出传统生产函数存在的问题在于“假设总产出可以按照不变价格进行正确地测度,即Y的组成部分没有经历显著的质量变化”。“但是,我们必须问问自己,在把计算机技术引入企业,特别是服务部门时都发生了什么?”回答是,“生产函数的性质已经发生改变”,“与产出数量相比,实际产出Y在质量和服务强度上的提升更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