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声学设计方案

声学设计方案

声学设计方案

声学设计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空气滤清器;声学;空气动力学;边界元;有限元

空气滤清器在进气系统中起到过滤空气和消声这两大作用,受发动机舱空间的限制,进气系统的设计需要进行合理的布置,充分利用有效的空间,因此,通常情况下,进气系统的结构都比较复杂,利用一维仿真很难得到准确的仿真结果。有鉴于此,发动机进气系统设计普遍采用三维仿真方法,如声学边界元法(Acoustic BEM,ABEM)、声学有限元法(Acoustic FEM,AFEM)。

声学边界元法(ABEM)一般只需建立好进气系统内腔的表面,并采用二维单元划分内腔表面即可建立起三维的边界元模型,由于进气系统属于开口结构,通常采用间接边界元法(Indirect BEM,IBEM),壳体被默认为刚性的。声学有限元法(AFEM)则需要建立进气系统内腔的空气介质及滤芯模型,并采用三维单元进行网格划分,若材料仅定义成空气,则与声学边界元结果基本一致,壳体被默认为刚性的,将滤芯定义为吸声材料,可以考虑到滤芯对气动噪声的影响。

1.声学材料常数及边界条件设置

空气滤清器中的滤纸为纤维材料,能有效地吸收中高频噪声。根据吸声材料的声学理论,若多孔介质的骨架静止时,在宏观尺度上,多孔介质材料可用等效的流体代替。流体域的材料参数分别设定为空气声速为340m/s,空气密度为1.225Kg/m3,滤纸的流阻率为15760Rays/m;结构外壳的材料参数主要包括密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具体数值分别为1120kg/m3、6000Mpa、0.4。

滤清器空腔声学模态分析模型采用封闭腔体边界条件,即设定腔体四周为没有弹性的硬边界;声传递损失计算用分析模型的边界条件施加方式为,入(出)口侧施加速度边界条件,幅值为-1m/s,出(入)口设置特性阻抗为416.5Rays,其余边界为硬边界;滤清器壳体模态分析中,根据实际工作情况、约束壳体底部三个支点。

2.声学模态计算结果

结构模态较为密集,而在能量集中的低频模态区域,声腔模态较少,有利于整体结构的振声性能。壳体结构模态和空腔声学模态基本没有重合,发生结构与声学模态耦合共振的可能性较小。从声学模态振型可知,在第5阶模态之后,声腔模态不再是平面波传播,因此,声腔的截止频率约在800Hz。和结构模态对比,在声腔的第3阶模态频率和结构的第15阶模态频率相近,有共振的可能性。与方案Ⅰ相比,方案Ⅲ各阶声学模态频率普遍有所降低。

3.空气滤清器声传递损失计算

传递损失(Transmission Loss)是评价消声元件对声能衰减能力的主要指标,其定义为消声元件声能量入、出口声功率级之差。分别采用表1.2所示滤清器内腔声学流体网格模型,入口施加单位声速,在0~3000Hz频率范围内对声学模型的声响应进行计算。测取进、出口声压级结果,带入式(3.1)求得三种方案的传递损失结果。

TL=101gW

W

=101gS

P

u

S

P

u

=101gS

P

S

P

=101g+201g (3.1)

在高于1500Hz高频区域,通过频率点分布较为密集,且无明显规律可循,但安装滤纸后该区域的传递损失情况会有较大改善,可不必过于注意。在1270~1320Hz频率区域传递损失幅值较低,是该结构空腔声能量易通过区。此外,在1150Hz附近,方案Ⅰ具有一较高传递损失峰值(63.63dB)。

当频率较低时,如低于滤纸起始作用的频率点280Hz,带有滤纸的和不带滤纸的空气滤清器具有相近的消声性能,传递损失幅值之差不超过1dB。不带滤纸的空滤器在中低频有多个拱形衰减,但消声量均不高,在高频范围内因存在着较多的通过频率,消声性能不够理想。由于滤纸的存在,空滤器的第一个拱形衰减范围向更高频率推移,并且消声量有较大幅度提高;中高频消声性能有很大改善,在整个计算频率范围内有良好的宽频消声效果,不再有通过频率存在,也说明了滤纸使得声腔的消声性能更加平均。

对比考虑滤纸前后传递损失计算结果还可看出,考虑滤纸与否所计算得到的传递损失结果在频率域内的幅值与分布情况还是有较大相关性的。滤清器空腔本体传递损失频谱中幅值较高、峰较密集区域往往也是安装滤纸后传递损失数值较大区域,反之亦然。因此,通过改变空气滤清器壳体或进出管结构参数,不仅可显著改变滤清器空腔本体传递损失频谱曲线,也是调整安装滤纸后滤清器总体传递损失特性的有效途径。

声腔的传递损失随着流阻率的增加整体呈上升趋势,并变得更加平缓,说明滤纸的流阻率使得声腔的消声性能更加平均。随着流阻率的增大,传递损失在高频消声量明显增大,这也进一步证明了多孔材料对高频消声有较好的作用。

从计算结果可知,更细的入出口管,更高的流阻率或者更厚的滤纸对空气滤清器会有更好的消声效果,使得空滤器在整个频段内都有良好的消声性能。综合上述仿真及计算结果,最终选用方案Ⅲ作为最终的设计方案。

4.结论

(1)从声学模态振型可知,在第五阶模态之后,声腔模态不再是平面波传播,因此,声腔的截止频率约在800Hz。和结构模态对比,在声腔的第三阶模态频率和结构的第十五阶模态频率相近,有共振的可能性。与方案I相比,方案III各阶声学模态频率普遍有所降低。

(2)比较了不带滤纸和带有滤纸的空滤器传递损失计算结果。当频率较低时,带有滤纸的和不带滤纸的空气滤清器具有相同的消声性能。不带滤纸的空滤器在中低频有多个拱形衰减,但消声量均不高,在高频范围内因存在着较多的通过频率,消声性能不够理想。由于滤纸的存在,空滤器的第一个拱形衰减范围向更高频率推移,并且消声量有较大幅度提高;中高频消声性能有很大改善,在整个计算频率范围内有良好的宽频消声效果,不再有通过频率存在,即滤纸使得空滤器的消声性能更加平均。

(3)声腔的传递损失随着流阻率的增加整体呈上升趋势,并变得更加平缓,说明滤纸的流阻率使得声腔的消声性能更加平均。随着流阻率的增大,传递损失在高频消声量明显增大,这也说明了多孔材料对高频消声有较好的作用。

(4)方案II、III的消声性能近似,传递损失结果曲线整体变化趋势相同。较方案I具有更好的低频性能,且中高频更加平缓,整体消声量更大。低频区域内,方案III具有比方案II更低的声传递损失幅值,而在中高频段则具有比方案II更佳的消声性能。

(5)从计算结果可知,更长的插入管,如方案II、III相对于方案I,更细的入出口管,更高的流阻率或者更厚的滤纸对空气滤清器会有更好的消声效果,使得空滤器在整个频段内都有良好的消声性能。 [科]

【参考文献】

[1]庞剑,谌刚,何华.汽车噪声与振动——理论与应用[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06.

声学设计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声像档案;数字化;实现

高校声像档案是指我国境内的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在从事教学、科研、管理等各种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以不同材料为载体的、辅以文字说明的历史记录。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高校已逐步进入数字化校园时代。因此,高校档案数字化管理成为必然,而声像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是高校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与难点,必须探索一条切合高校实际的路径,从而实现高校声像档案的数字化管理。

一、高校声像档案数字化的类型

数字化技术是实现信息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它是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基础。数字化技术给高校声像档案带来了两个方面的改变:一是新型数字化载体成为声像档案信息的承载体。二是对以传统材料为载体的声像档案进行数字化转换工作,并实现与新型数字化载体的声像档案相统一,由计算机进行管理。高校传统声像档案数字化的处理工作,就是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将以传统材料为载体的声像档案信息进行数据存储和备份,转为数字化声像档案信息。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

(一)实现传统底片、照片档案的数字化。传统底片档案的材质为银盐胶片,是经过照相机拍照后保存在胶卷上的原始图片信息。传统照片档案是对底片进行化学冲洗后所形成的成型品。实现传统底片、照片档案的数字化工作需要使用的设备为:高分辨率的专业底片扫描仪、A4幅面的专业照片扫描仪等数据转换设备,光盘、硬盘等存储设备,具有刻录光盘功能的计算机设备。实现传统底片、照片档案的数字化工作流程为:确定扫描分辨率(找到分辨率与电子文件大小的平衡点),扫描档案,处理图像,存储图像(光盘存储的为TIFF格式,上传到网络服务器的为JPEG格式)四个程序。

(二)实现音频档案的数字化。音频档案是以声音为信息表达方式的档案材料,包括以唱片、录音带为材料载体的纯音频档案和含音频档案。实现音频档案的数字化管理需要一些必备的电子存储设备,包括录音机、唱机等播放设备,声频采集卡、音频采集编辑软件等数据转换设备,光盘、硬盘等。此外,还有具有刻录光盘功能的计算机设备也是音频档案数字化管理必不可少的设备。在具备以上设备的前提下,可以进行音频档案的数字化工作,其共有五个基本流程,首先是处理音频档案,其次连接音频设备,然后采集音频,接着编辑音频文件,最后存储音频文件(光盘存储的为WAV格式,上传到网络服务器的为MP3格式)。

(三)实现视频档案的数字化。视频档案是指以磁带、磁盘和光盘等为载体,利用录像设备和技术,记录下来的运动图像(或称视频图像)档案。目前,以磁带为载体的录像档案,大多数是模拟信息,而以磁盘和光盘为载体的视频档案,本身就是数字化信息。实现视频档案的数字化工作需要使用的存储设备有录像机等播放设备,视频采集卡、视频采集编辑软件等数据转换设备,以及光盘、硬盘等,此外还需要具有刻录光盘功能的计算机设备。视频档案进行数字化的工作流程为:处理视频档案,连接视频设备,采集视频,编辑视频文件,存储音频文件(光盘存储的为WAV格式,上传到网络服务器的为MP3格式)五个程序。

二、高校声像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实现路径

(一)高校声像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实现目标。高校声像档案数字化管理的目标是基于数字化校园信息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一个信息安全可靠、安装方便快捷、操作简单易学、且易于扩展的声像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系统可以实行管理员和普通用户分层管理,可以实现照片、音频、视频三种类型声像档案的统一管理,不仅可以完成声像档案的收集、整理、著录,还可以完成保管、利用、统计,以及打印、销毁等管理工作的全部功能。此外,还可以满足用户在一定范围内对与声像档案有关的相关信息进行查询的需要。

(二)高校声像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主要有以下几点:

1.基本流程。高校声像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将用户分为管理员和普通用户。其基本流程是:用户访问高校声像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进入用户登录的界面,系统在用户登录成功以后会进行身份判别,身份判别是按照访问者的身份和权限进行的,身份得到判别的用户自动进入相应的操作界面。系统最高权限的用户则是管理员,他对整个系统负责。当管理员进入管理员界面后,他不仅具有添加、删除用户的权限而且还具有修改普通用户信息的权限,此外还具有发表声像档案、修改声像档案、删除声像档案的权限,以及批复用户申请,进行用户权限分配等等;普通用户登录验证进入普通用户界面后,既可以查看或预览声像档案,又可以检索或下载声像档案,还可以经管理员授权申请声像档案,修改个人信息等。

2.系统结构及其功能。高校声像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由五个模块组成,分别为检索模块、管理模块、用户模块、申请模块和权限模块。各模块拥有各自的控制器和功能页面,系统遵守高内聚低耦合的模块设计原则,正因如此,系统里模块与模块之间,彼此既相互联系,又独立运行。

(1)检索模块。该模块业务是本系统的核心业务,因此本系统中的首页面被设置为检索页面。当用户登录成功,进入检索界面以后,可以实现对声像档案的检索,每页显示的检索条目数可以进行设置。检索页面还可以与其他页面进行超链接,检索结束后选择退出窗口等。检索模块主要有以下可实现的功能:第一个可实现的功能是对文档进行全文检索,主要包括:元数据全文搜索,系统储存文档内容的全文搜索。第二个可实现的功能是高级检索,主要包括:检索词自行联想提示,同音词检索,同义词检索,对象分类检索,以及根据时间、创建修改时间、格式、大小等条件对资源进行高级检索。第三个可实现的功能是结构化搜索功能,即针对搜索结果进行二次筛选,它是根据搜索类别资源进行属性筛选。第四个可实现的功能是基于位置的检索功能,基于位置的检索表示,系统每个目录结构导航都有一个路径索引,可把搜索限制在某个文件夹范围内,这样不仅搜索速度更快,而且搜索效果更佳。

(2)管理模块。该模块是本系统赋予管理员的独有功能,在此管理员可以对整个系统进行管理。管理模块可实现的主要功能有:第一,可实现用户管理的功能,主要包括添加新用户、删除用户、修改用户信息。第二,可实现声像档案管理的功能,主要包括添加声像档案、删除声像档案、修改声像档案。第三,可实现用户管理的功能,即查看和批复用户申请,授予各级用户权限。

(3)普通用户模块。普通用户登录成功后进入该模块,此模块可实现的主要功能有:第一,可实现查看声像档案的功能,主要满足普通用户查阅声像档案。第二,可实现检索声像档案的功能,用户可以检索到所需要的视频、音频、图像等档案信息。第三,可实现申请声像档案的功能,用户对于搜索到的视频、音频、图像等档案,可以向系统管理员提出申请下载,等待管理员授权。第四,可实现声像档案在线预览的功能,用户对检索到的视频、音频、图像档案可分别进行阅览。第五,可实现声像档案下载的功能,用户向系统管理员提出的声像档案下载申请,须经管理员授权后,才可以进行下载操作。第六,可实现修改个人信息的功能,主要满足普通用户对本人相关信息的修改操作。

(4)申请模块。该模块的主要功能是:用户在检索声像档案成功以后,可以通过在线预览所检索到的声像档案资源,如果符合用户需要,则用户需填写申请此声像档案资源下载原因,填写完下载理由就可以向系统管理员提出下载申请。只有在管理员通过在线对用户申请进行批复,即通过管理员批复授权后,用户才能下载此声像档案资源;经批复但未获授权,则不能实现对此声像档案资源的下载。

三、结语

高校声像档案既是记载学校发展历史、也是服务学校现实工作、更是承接学校未来发展的重要载体,在高校教学管理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这些宝贵的声像档案信息资源,实行数字化管理,以达到最大化的社会资源共享,是高校档案管理工作顺应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选择,是加速高校档案管理现代化的现实要求,是提升高校档案信息服务水平的必由之路。

[基金项目]贺州学院2015年科研项目《高校声像档案数字化管理研究》(项目编号:2015ZZSK11)。

【参考文献】

[1]梁骁.高校声像档案数字化管理策略研究[J].传承,2016(01):112-113.

声学设计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际动车组;车内噪声;混合法;噪声控制方案

中图分类号:TG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0-0296-01

1.概述

随着中国快速铁路客运网络建设的飞速发展,城际动车组作为未来快速铁路客运网络的主力车型,以其高效、快速、舒适的特点被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噪声是影响车辆乘坐舒适性的重要因素,在车体的总体设计过程中引入噪声设计对控制噪声级水平,改善车内声品质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传统的数值计算方法,如有限元法和边界元法在强度和振动计算方面取得很大成功,但在噪声预测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结构建模的精度在大约20阶模态后较低,特别是存在螺栓和点焊连接时,精度将进一步下降,而重要的声学频率范围常常超过100阶模态。

高速列车车内噪声的传统数值预测模型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限制:

1)在高频分析中,由于短波分辨率要求,需要对结构划分庞大的网格数量,使得计算量巨大;

2)对板件施加有限频带、散布压力场非常困难;

3)对车体(地板、侧墙、顶板等)板材的以及内装结构的建模非常困难;

4)数值仿真周期长,不能满足我国轨道交通车内噪声的设计周期要求。

而统计能量分析技术和传统的有限元或边界元数值方法在结构的全频段振动噪声预测方面可以相互补充。准确的统计能量分析方法依赖于结构的高模态密度(单位频带内的模态数)、高模态重叠度(共振峰值和频带宽的比率)和短波波长。然而,这些恰好是造成传统数值方法不精确和计算量大的因素。

因此,在这次某城际动车组噪声优化设计过程中,提出了全面的车内噪声控制方案,并运用有限元与统计能量相结合的混合方法,建立了客室混合模型,对噪声控制方案的降噪效果进行了评估分析。

2.车体模型

如下图所示,图1为混合模型,模型包括车体及内饰结构,网格密度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一个波长范围不应少于4个单元,并根据SEA模型子系统的模态密度和模态数将噪声分析频率划分为低频区、高频区和中频区,建立了不同的仿真分析模型,即中低频区建立有限元模型,高频区建立统计能量模型。

基于SEA板壳子系统,建立车内声腔子系统的SEA模型。根据车内声腔不同区域的噪声响应,车内声腔划分为多个声腔子系统。图2所示为车内声腔子系统的SEA模型,共划分了9个声腔子系统。表1为车内声腔子系统列表。

3.车内噪声优化方案及评估

本文针对不同噪声源,在此提出以下降噪控制方案:

(1)针对受电弓区域,应加强车体及内饰板之间空腔的吸声处理。一般吸声材料的低频吸声性能比较差,为提高吸声材料的低频吸声性能应选用容重为110kg/m3超细玻璃棉,并保持吸声材料与腔体壁板的紧密贴接,以获得较高的中低频吸声性能。

(2)对两侧车体声腔(夹层空腔)进行吸声优化处理,吸声优化选用容重为110kg/m3的吸声材料以获得较高的中低频吸声性能。

(3)对转向架区域车体地板进行隔音减振处理,将车体地板增加一层2mm厚隔声减振垫,铝合金地板喷涂5mm厚阻尼浆,来提高其减振隔声性能。

(4)地板组合区域进行吸音优化处理,吸声优化选用容重为110kg/m3的吸声材料以获得较高的中低频吸声性能。

将所有方案综合实施后达到的降噪效果如图3~图5所示,分别代表此综合方案实施前后200Km/h工况下客室内一位端、中部、二位端乘客耳朵高度区域三个声腔的声压级变化曲线。

对比分析实施综合方案前后的计算结果可知:

在200 Km/h运行工况下:客室一位端噪声降噪总值可达3.6dBA, 客室中部噪声降噪总值可达2.8dBA, 客室二位端噪声降噪总值可达3.3dBA;在200Hz峰值处,降噪量可达2.6~3.5dBA;在315Hz峰值处,降噪量可达2.5~3.6dBA;在630Hz峰值处,降噪量可达5~8.2dBA。

5.结语

在动车组噪声设计的前期,采用混合方法进行仿真计算这种思路是合理的;在本次噪声设计过程中,针对不同噪声源提出了四种噪声优化方案,通过噪声控制方案改进前后的仿真计算对比分析,证明对控制车内噪声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雷晓燕,圣小珍.铁路交通噪声与振动.科学出版社.2004.6.

声学设计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档案;工作技术;现代设备

一、电子计算机技术与设备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

根据计算机所具备的功能,以及档案部门应用计算机进行档案文献处理的实践,电子计算机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范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进行自动编目与检索。档案编目与检索是档案工作中很重要,工作量很大的工作环节。应用计算机进行编目,就是将档案文件的形式特征和内容特征按照固定的格式输入计算机后,计算机便可根据事先编制的程序将输入内容按一定顺序编成文档,这些文档的总和便构成了计算机数据库,将数据库中的各种数据编制成各种形式的目录、索引,用于报导、查考、交换等各个方面。计算机编目与检索的最大特点是一次输入,多样输出。将档案内容与形式特征等信息考进计算机后,利用考查阅档案时,可以根据需要很方便地输出各种目录以及所需档案的档号、存放地点,排除了手工编目与检索的多次重复,提高了编目与检索的效率与质量;同时,应用计算机进行编目与检索的速度快、准确性高。

(二)进行档案信息处理。计算机可用来处理档案的登记、自动标引和统计,办理档案的借阅和归还手续,辨认到期应销毁的档案和鉴定保管期限,建立各种档案信息库。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建立档案目录中心和实现档案信息传递网络化,提供各种统计数字。

(三)进行库房管理。计算机可进行档案的库房提取和标引工作,随时报告每个库房中存在哪些档案、占用多少空间.哪个库房还有剩余空间等库房库存情况;还可以用来对库房进行温湿度自动监测控制,记录分析库房空气清洁度,自动控制防火、警卫、档案传输等管理环节。

(四)可进行档案文献的编研出版,以及缩微档案、声像档案、机读档案的管理和提供利用。

(五)可用于档案部门的工资计算、财务管理、人事资料统计等一般日常管理工作。

(六)计算机技术和设备可与其他先进技术结合运用,扩大其功能。例如:计算机网络与光盘技术结合,可以实现一次辅助文献的联机检索和辅助文献字迹增强与恢复处理;计算机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运用,使语言处理人工智能化,有助于对档案材料中的信息进行筛选、提炼,使之精练有序,易于用户利用。

总之,计算机在档案工作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和明显的效果。可以大大提高档案存储、处理、控制、利用等方面的功能,推动档案工作的全面改革和发展;可以扩大检索途径和提高检索效率,满足利用者快速、准确以及多途径检索的要求。

二、实现档案工作组织机构和档案信息传递网络化

联网检索是指用通信线路通过数据传递把广泛分布在不同地区、不同档案机构的电子计算机终端设备、数据库、各种输入输出装置等互相连接,使之形成一个网络系统,使利用者在网络内的任何一台计算机终端上都可以检索到其他任何计算机存储的档案信息。联网检索的优点是利于开发计算机资源和档案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同时,计算机检索网的建立,可以实现远距离检索,为利用者节省时间,提高检索速度和计算机的使用效率。

三、声像技术可使档案资料视听化、档案传播声像化

声像技术是指利用录音、录像、电影、电视、幻灯片、唱片等直接记录声音和图像,来表达和传播知识、信息。用这些方式形成的文献资料一般被称为视听资料。档案视听资料是其中的一种,常被称为声像档案。声像技术可直接收集与传递档案信息,可利用声像档案宣传档案馆藏以及档案学研究成果。其优点是具有能闻其声、能观其形的特殊效果,给人以直接的感性认识,既准确生动,又形象深刻,具有传统的纸质印刷品所没有的优越性。但是它往往不能直接阅读和观看,必须借助于特殊设备、器材才能利用,或者说它本身就包括设备和器材。

四、光学技术使档案资料缩微化

档案缩微化是指利用专门的光电摄录装置和摄录方法,把以纸张为载体的档案资料或机读文件按照一定的缩小比例,摄录在感光材料上,制成缩微复制品,进行存储、传递和使用。

档案缩微化的优点较多,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能提高档案信息的存储密度,缩小档案体积,便于管理。

(二)查找迅速,传递方便。不管档案原件体积是大或小,都可以缩微在同一种尺寸的胶卷或平片上,规格统一、排列整齐,便于管理和查找,传递也十分方便。

(三)复制性能好,成本低廉,保存期长。

(四)有利于保护档案原件。档案缩微后,可以用缩微胶卷直接提供利用,并根据利用者的需要,随时复制或者放大复制成若干份。这样可以减少档案原件的磨损.延长档案的寿命。

(五)缩微复制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结合使用,即运用缩微技术全文存储档案文件,将缩微影像终端与计算机检索系统相连接,就可以通过计算机的快速检索,以档案缩微品的全文读出、还原复印或远距离传输等方式提供利用,从而将档案的目录检索提高到全文检索,更好地满足利用者的需要。

档案工作技术与设备的现代化除上述内容以外,还包括档案保护技术与设备。如防火除尘装置、温湿度计以及档案传输等技术与设备等也应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

五、结论

利用计算机检索档案将极大地提高档案的查找速度,有效提高查全率,节约利用者查阅档案的时间,提高服务质量。

利用计算机和现代通讯设备,将使档案信息的处理传递的时间大大缩短,档案馆将从保管史料的基地,发展为名副其实的科学研究和各方面利用档案信息的中心。

缩微技术与计算机的广泛运用,将给档案的保管带来极大的方便,档案的体积大为缩小,以计算机输出缩微胶卷(片)的形式提供档案材料,能确保档案原件不受损坏,使之“延年益寿”,留传给予子孙后代。

参考文献:

声学设计方案范文第5篇

工程机械所处的环境总体上噪声较大,虽然针对工程机械的减噪减震技术受到各界关注,但依然难以保证工程所在区域噪声得到全面控制。从调查情况来看,长时间处在巨大噪音和震动环境中的工作者寿命普遍偏低,而工程机械由于所处环境较为恶劣,必须保证对噪声和震动问题实现有效控制,才可以更好地实现对机械操作者及工程区间内工作人员健康的有效维护。

2工程机械减噪减震技术存在的问题

2.1隔震设计方案合理性不足

目前,一些隔震方案设计工作对于隔振器装置安装特征研究存在不足,这就使得隔振器装置从安装到改造的各个环节设计方案难以得到合理调控,无法保证对所需空间进行合理布置,难以为安装维修等业务提供有利支持。一些隔震设计方案对于工程机械装置在生产操作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情况调查不足,缺乏对机械装置刚度中心方位的精准研究,这使得隔震设计方案很难保证机械刚度中心可以与隔震体系中心保持在相同垂直线之上,难以为隔震设计方案合理设置提供帮助,也使得隔震方案设计工作无法在机械设备实际应用过程有效发挥自身作用。还有部分隔震设计方案对于振幅情况重视和分析存在不足,过多考虑回转因素对隔震方案质量的影响,缺乏对振幅的必要分析,导致消极隔振等问题排除质量不高,难以凭借振幅研究为隔震体系重心建设提供帮助,造成隔震效果控制方案无法得到有效改进。一些隔震方案对于机组设备的特征分析存在不足,缺乏对柔性接头的正确应用,相关弹性接件使用效果也不够理想,难以为隔震方案综合质量优化提供帮助。

2.2吸声材料选择合理性不足

目前,一些工程机械在进行减噪减震控制过程中,并没有从物理量角度实现对吸声材料结构因素的分析,缺乏对吸声量、吸声系数等基础性信息资源的有效收集。在这种情况下,吸声材料选择合理性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一些吸声材料的选择工作对隔震方法特征缺乏足够认知,在进行具体吸声材料应用过程中,并没有结合隔震方法对吸声材料选择方案进行调整优化。一些技术人员并没有将隔震控制效果分析总结作为一项基础性因素,导致吸声材料应用工作无法更加成熟地实现对多方面技术资源的创新整合;一些吸声材料选择缺乏对机械施工工艺特征的分析,无法明确对吸声材料质量的诉求,难以保证吸声材料选择工作可以为减噪减震技术正确操作提供较为完整的支持;一些技术人员并没有将噪音声源和受体距离作为两项重要因素进行研究,缺乏对不同材质吸声材料性能考察,导致隔震控制技术应用无法全面实现对隔震材料各方面性能精准统计,难以保证其计算效果具备足够可行性。

2.3阻尼系数设计合理性不足

阻尼系数正确设计对保证机械减噪减震效果至关重要,但是一些阻尼系数的设计工作者对机械装置震动状态分析不够全面,缺乏对机械结构因素精准研究,导致阻尼系数设计工作难以结合机械震动形态特点,对其能量消耗情况进行精准计算,无法保证阻尼系数得到合理有效设置;一些阻尼系数设计工作缺乏对噪声部位精准分析,造成很大一部分阻尼系数方案设置工作无法有效结合机械震动情况,无法为减噪减震效果优化提供直接帮助。

3工程机械减噪减震技术优化策略

3.1优化隔震设计方案

在进行隔震方案设计过程中,要保证隔振器装置布置拥有足的空间,首先要强化对隔震体系总体状态的关注,尤其要对隔震体系中心方位进行合理设计,使隔振器与隔震体系中心尽可能的缩短间距,以达到控制震动和噪声效果的目标。其次,要加强对隔振器装置平面布置特征的重视,尤其要对隔振器刚度中心状态进行全面研究,以此保证隔震方案可以在隔震体系中心设计方案得到改进,提高隔震方案设置科学性;在隔震设计方案制定过程中,要加强对隔震效果的重视,尤其要对刚度中心方位进行精准计算,以保证隔震方案设计可以使刚度中心和隔震方案中心始终保持在水平间距状态之下,以便隔震方案可以更好地起到隔震效果。最后,要强化对垂直振幅状态的关注,完成相关技术核算,适当削弱回转因素影响,使隔震方案可以得到更加精准的设计处理;要强化对工程机械装置附带设备的重视,并使用柔性接头装置,对减震方案关键位置进行布置处理,根据实际情况配以适当弹性接件,使隔震方案设计工作可以为工程机械综合性隔震效果优化提供支持。

3.2提升吸声材料选择合理性

在制定工程减噪减震具体方案过程中,需要将吸声材料的选择放在优先位置,从物理量角度出发,制定吸声材料选择方案,使吸声材料选择可以为噪音有效吸收提供帮助。吸声材料选择还需要加强对隔震方法的分析,并对隔震方法实施过程中的成本支出情况进行充分研究,更好地保证吸声材料可以凭借吸声原理实现选择方案优化,并保证相关技术资源应用可以在操作工艺控制方面取得进展。吸声材料的选择一定要保证选择方案具备足够可行性,从隔震技术种类分析出发,制定适宜振动源控制需要的具体策略,使隔震技术操作可以在精准认知振动源状态情况下完成相关技术应用。另外,隔振器使用需要对支撑件等配套性质物资使用情况也十分钟,要全面加强对隔振器应用特征的重视程度,并从阻抗技术操作角度,制定适宜隔震技术操作需求的策略,实现对震动能量完整吸收,并使缓冲功效得到充分发挥。

3.3提升阻尼系数设置合理性

首先,必须充分明确阻尼系数正确设计在提高机械减噪减震效果方面的重要价值,以此实现对阻尼系数设置工作的合理定位。在进行具体阻尼系数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强化对机械震动总体形态的关注,尤其要对机械装置噪声部位进行合理分析,保证阻尼系数具体设计工作可以具备较强针对性,使机械装置结构合理性得到准确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