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大学生消费的建议

对大学生消费的建议

对大学生消费的建议

对大学生消费的建议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冲动性购买;参照群体建议;参照群体人数;规范性评估

[中图分类号]F71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10)03-0084-06

冲动性购买行为在一般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几乎所有的消费者都有偶尔因为冲动而从事购买的行为,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相信其发生频率有越来越高的趋势。

近年来学者研究的重点在于消费者个人特质因素对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影响,如冲动性购买特质、自我控制、价值观等因素。相比之下,关于人际因素对于消费者冲动性购买行为影响的研究比较不受重视。学者们对于人际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际因素如何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领域,也有一些学者分析了社会人际关系与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关系,比如Fisher&Price(1992)曾指出,社会能见度及高层群体都会影响规范性评估,林玉芳(2001)也认为社会化的背景因素对个体的冲动性购买行为有很大的影响,不过总的来说把人际因素和冲动性购买行为结合分析的研究还比较少。但在现实生活中,消费者结伴逛街购物的比例很高,在购物过程中与购物陪伴者也有着频繁而密切的互动,这些都可以显示出购物时的陪伴者对于消费者的冲动性购买行为可能具有重大影响。

根据有关数据资料,中国消费者属于冲动性购物群。在所有消费行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属于冲动性购物。面对如此庞大的冲动性购物群,而关于我国冲动性购买的研究尤其是有人陪伴下的参照群体对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还很少,因此探讨参照群体的人数和建议对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影响就很有必要。

一、文献综述

(一)冲动性购买行为定义

目前,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定义虽然还没有统一的界定,但学者们都倾向于认为:冲动性购买行为是消费者在特定环境所激发的动机和强烈情感的作用下放弃自我控制所实施的未经深思熟虑且无先期计划的购买行为。

(二)规范性评估与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关系

过去的许多购买行为研究发现,有许多高购买倾向的消费者,并不会在每次的购物需求出现时都立刻产生购买行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存在某因素“阻扰”了消费者冲动性购买行为的执行。在Hoch&Loewenstein看来,这中间的阻扰因素有可能是消费者的经济状态、时间压力、参照群体等。Rook&Fisher(1995)则进一步指出在这之中的缓冲变量为个人的规范性评估,这两位学者定义规范性评估为:在特定情境之下,消费者评估其购买行为是否适当的过程。他们将消费者的情绪好坏、个人的经济状况和社会道德规范,通通归为一个因素,就是所谓的规范性评估。并且他们通过研究发现,规范性评估会在消费者冲动性特质和冲动性购买行为之间起中介变量的作用。

消费者在购买前会透过规范性评估,作出此次购买好与坏的评断,这个评价将会影响到后续的实际购买行为。在这之中个人会依据不同的情境引发不同的评估。如果认为是可以被接受的行为,就会产生一个正向的规范性评估进而对购买行为产生正面的影响。如果认为是不被允许的行为,就会产生了负向的规范性评估进而对其购买行为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减弱其行为的产生)。消费者对于购买行为的规范性评估影响消费者实际进行冲动性购买行为,让冲动性购买意图与冲动性购买行为之间产生了一个负向的减弱或正向的加强。

(三)参照群体与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关系

参照群体是指能对某人的态度或行为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所有群体。这些影响既包括方向一致的,也包括方向不一致的。在消费者行为的研究中,最常见的参照群体是家人、朋友、同学和邻里等。一个人的行为会受参照群体所影响。

根据社会比较理论,人们有自我评估的基本需要,若缺乏客观的标准来评估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人就会借和社会关系的比较来作为评估标准。而在选择比较用的社会关系时,人们会寻求那些与自己高度相似的人。因此当消费者购物时身边有人陪同,这会影响到该消费者对于当下购物行为的规范性评估。并且随着参照群体人数的不同,消费者所感受到社会规范的压力也不同,因此内心所做出的规范性评估也会不同。因为冲动性购买行为一般给人较负面的感觉,因此若购买当时的参照群体人数越多,消费者会倾向于采纳他人的意见或是扮演他人所赋予的社会性角色。

在消费情境中,消费者以他人所给予的建议作为比较的标准。通过他人的建议可以了解自己对商品及营销场所的熟悉程度,可以了解自己看法与他人看法的异同,而以上比较的结果将作为购买决策的参考之一。并且购物伙伴在消费情境中所提供的建议,不只是作为消费者从事社会比较活动的标准,还有控制消费者知觉到的风险,降低情境模糊性的功能,帮助消费者判断购买决策的适当性。而在面临冲动性购买的抉择时,情境的模糊性与知觉到的风险可能更高,消费者可能更渴望、依赖朋别人所提供的建议的支持。所以他人的鼓励或阻止性建议对消费者冲动性购买行为有促进或抑制的效果。

二、概念框架和假设

(一)概念框架

本研究的研究框架如图2―1所示:

本研究主要探讨参照群体是否会透过规范性评估这个中介变量对冲动性购买行为产生调节作用。

(二)假设提出

1.规范性评估对冲动性购买行为影响

参照群体人数的不同,消费者所感受到社会规范的压力也不同,因此内心所做出的规范性评估也会不同。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H1:参照群体人数的不同,会造成规范性评估的差异。

H2:参照群体人数的不同,会透过规范性评估来影响冲动性购买行为。

购物伙伴在消费情境中所提供的建议,有降低消费者知觉到的风险,降低情境模糊性的功能,因为消费者在从事购买决策时,基本都会考虑购物伙伴的建议。购物伙伴的建议也可能透过规范性评估的中介对消费者造成影响。故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3:参照群体鼓励的建议,会影响规范性评估。

H4:参照群体鼓励的建议,会透过规范性评估来影响冲动性购买行为。

H5:参照群体阻止的建议,会影响规范性评估。

H6:参照群体阻止的建议,会透过规范性评估来影响冲动性购买行为。

H7:参照群体中立的建议,会影响规范性评估。

H8:参照群体中立的建议,会透过规范性评估来影响冲动性购买行为。

三、研究方法

(一)被试选择

问卷从某高校的学生中收集,采用分层随机的方式选择被试。现场发放,现场收回,填答过程中有

(1)参照群体人数对规范性评估的影响

主要是讨论在不同人数之下的参照群体,是否会对规范性评估造成影响。所要验证的假说为H2。,参照群体人数对规范性评估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下:

从分析结果发现,不同人数下参照群体会影响规范性评估。其中一人时的参照群体的规范性评估较多人时参照群体的规范性评估为低,且达显著差异。

(2)参照群体的人数对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影响

主要讨论参照群体人数的不同,是否会对冲动性购买行为造成影响。验证的假说为H3。

①参照群体人数对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检定参照群体人数的不同对于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参照群体人数对于冲动性购买行为有显著的影响。

②规范性评估和冲动性购买行为的Pearson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显示,规范性评估和冲动性购买行为相关性达显著。

③协方差分析

从分析结果发现,不同人数的参照群体会透过规范性评估,影响冲动性购买行为。其中一人的参照群体的冲动性购买行为较多人的参照群体的冲动性购买行为程度为高,且达显著差异。

2.参照群体建议对规范性评估及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影响

(1)参照群体建议对规范性评估的影响

主要是讨论在参照群体的不同建议,是否会对冲动性购买行为造成影响。所要验证的假说为H4、H6和H8。

鼓励、阻止和中立的建议对规范性评估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下: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检定参照群体不同的建议对于规范性评估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参照群体建议对于规范性评估有显著的影响。其中阻止的建议时规范性评估最大,鼓励时规范性评估最小。

(2)参照群体的不同建议对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影响

主要是讨论参照群体的不同建议,是否会对冲动性购买行为造成影响。所要验证的假说为:H5、H7和H9。

①参照群体的不同建议对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检定参照群体的不同建议对于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参照群体的不同建议对于冲动性购买行为有显著的影响。其中阻止的建议对冲动性购买行为有明显的负面效果。而鼓励和中立的建议对冲动性购买的作用相近,鼓励并没有明显的促进冲动性购买的效果。

②Pearson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显示,规范性评估和冲动性购买行为相关性达显著。

③协方差分析

从分析结果发现,参照群体不同建议会透过规范性评估,影响冲动性购买行为。其中鼓励建议的冲动性购买行为较阻止建议和中立的冲动性购买行为程度为高,且达显著差异

五、结论

(一)研究结论

本文根据上面的研究结果,归纳出本研究重要的结论:

1.参照群体的人数对规范性评估、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影响

从分析结果得知,当购物时同行的人数较少,消费者所感受到的社会压力较低时,消费者对于冲动性购买行为的规范性评估较偏向正面评估,进而使消费者较易去从事冲动性购买行为;反之,当购物时同行的人数较多,消费者所感受到的社会压力较高时,消费者对于冲动性购买行为的规范性评估较偏向负面评估,进而使消费者较不易去从事冲动性购买行为。

2.参照群体的建议对规范性评估、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影响

从分析结果得知,当参照群体提出鼓励的意见时,消费者对于冲动购买行为的规范性评估较偏向正面,当参照群体提出阻止的意见时,消费者对于冲动购买行为的规范性评估较偏向负面。其中阻止的建议对冲动性购买行为有明显的负面效果,而鼓励和中立的建议对冲动性购买的作用相近,鼓励相对于中立并没有明显的促进冲动性购买的效果。

(二)研究限制

本研究的问卷是采用情境模拟进行描述的,为的是让被试能够感同身受,为求受测者能感受到较逼真的情境,因此在叙述上较为仔细,但受测者可能会因为过长的叙述,产生不耐烦的情绪,而忽略了一些信息,因而影响了研究结果。本研究的另一项限制是,每个购买情境下的5个选项之间的差距并非是相等的,但为了使用更有检定力的统计方法进行研究分析,本研究只能假设此5个顺序选项之间的差距是相等的。还有就是本研究只以名牌休闲鞋作为研究用的购买对象。没有考虑其他商品类别对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影响。本研究的结果可能会因为不同产品类别的产品特性和产品用途、产品价格等因素的影响。

(三)未来的研究方向

受试者填写问卷时所发现的问题,就是在模拟情境所提供的选项不周延,不能穷尽购买者可能产生的所有选择。在问卷中引入了信用卡这种消费模式,没有考虑这种新的消费模式对冲动性购买的影响。因为包括信用卡、现金卡或是分期付款等在内的消费模式,可以实现实时享有产品,获得最大的满足。信用卡、现金卡和分期付款等的付费方式,有助于消费者从事冲动性购买行为,如此的消费模式让消费者在消费的时候,常常会忽略未来的负担而增加购买。在下一步的研究中可以加入这种影响因素的分析。

参考文献:

[1] Byrd, SG. Information sources and reference group useand influence by young, single adults in clothing purchasedecisions [ D ]. Dissertation for Ph. D., The University ofTennessee, 1986.

[2] 赖哲亨,参考群体建议类型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D],台湾国立中央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2000,30―42.

[3] 林升栋,消费者对人际影响的敏感度研究CJ],消费经济,2006,22(3):37―42.

对大学生消费的建议范文第2篇

一、“消费与发展”年主题强调消费与发展的相互促进和消费维权的重要作用

“消费与发展”年主题,一是强调“消费”在生产、分配、交换中的积极作用,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二是强调“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在经济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是提高生活水平、改善消费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消费维权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是强调“维权”作为社会稳定机制对扩内需促发展的推进作用,是净化消费市场环境的重要手段,是提振消费信心、拉动生活消费的重要保障。

1、“消费与发展”年主题体现了消费维权是改善消费环境、拉动生活消费的需要

2008年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2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功夫,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有效吸收和消化国内生产能力,形成发展新优势。同时要求,要大力促进农民消费,稳定发展住房消费和汽车消费,着力发展服务消费和旅游消费,不断增强最终消费能力。这既是针对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应急之策,更是着手解决我国经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发展的长远战略。针对国际经济环境恶化、出口需求明显减少的现状,我们必须把经济增长的立足点放在扩大内需上来,尤其是扩大消费需求,形成经济稳定增长的新格局。

亚太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可谓黄金十年,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消费市场环境也有明显好转。但是,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仍比较普遍,有些问题还相当严重,特别是一些公共服务行业,利用其市场垄断地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现象比较突出,在农村,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问题屡禁不止,消费生活中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问题也十分突出。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消费市场信誉,影响了消费信心,也是造成内需不足的原因之一。

围绕“消费与发展”年主题开展消费维权系列活动,就是从维护消费者权益、引导消费者消费人手,致力于揭露和打击损害消费者权益行为,改善消费市场环境,提振消费信心,指导消费者尤其是农村消费者科学文明合理消费,扩大内需,特别是拉动生活消费,积极发挥“消费”对推进生产发展的能动作用,为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服务。

2、“消费与发展”年主题体现了消费维权是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保证人民生活水平有新的提高,需要下大力气解决民生问题。改善民生,既是保增长的需要,更是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减少经济增长对外需的依赖性,需要切实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为扩大消费需求提供保障。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改善民生与我国经济发展及国民消费有着密切的关系。

据世界银行统计,2007年我国居民消费率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消费率的差距意味着扩大消费的潜力,还暗含着改善民生的艰巨。目前,我国城乡、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尤其是农村地域广阔、人口众多,消费水平差距较大。农村消费市场的建设和发展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扩大内需促发展的迫切需要,农村消费市场则是消费维权的重点领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改善民生方面强调,要加强农村消费市场建设。促进农民生活消费,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和能力。同时指出,要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食品药品质量安全,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等违法经营行为,下大力气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围绕“消费与发展”年主题开展消费维权系列活动,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密切关注消费领域尤其是农村消费市场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关系消费者权益的最直接、最现实、最突出的问题,做好消费引导和消费维权工作,为消费者排忧解难,为改善民生、促进社会稳定发展服务。

3、“消费与发展”年主题体现了消费维权是推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保护消费者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同时规定了消费者的权利、经营者的义务、消费者协会的职能,还规定了各级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及社会有关方面的职责与要求。

开展“消费与发展”年主题活动,就是要敦促和推动社会各有关方面进一步认真履行法律所规定的责任,加强消费维权的社会保护力度。特别是经营者作为市场主体,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发展方面应当发挥更大的作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优质服务,规范经营行为,满足消费需求,认真履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社会责任。只有维护了消费者权益,市场经济才能更加体现公平正义,经济社会才能又好又快发展。

“消费与发展”年主题还注重在全社会倡导新的维权理念:即围绕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做好新形势下的消费维权工作:把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促进发展、维护稳定作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方便群众、依法调解、协商和解作为消费维权的基本工作方法:加强消费教育和引导,加强商品和服务的社会监督,加强社会各方面的信息交流与整合:积极发挥消协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消费者的桥梁、纽带作用,切实为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综上所述,保护消费者权益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只有维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才能改善市场环境促消费,拉动生活消费促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促和谐。

二、开展“消费与发展”年主题活动要突出改善消费环境和提振消费信心

“消费与发展”年主题是全国消协组织2009年消费维权工作的重点内容,也是各级消协组织进行联动的业务主线。各地消协组织要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创新形式。积极开展“消费与发展”年主题系列活动,为改善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维护社会稳定服务。同时,要注重结合年主题活动,夯实消费维权基础,构建消费维权体系框架,提升全国消协组织履行法定职能的能力与水平。

1、开展“消费与发展”年主题活动,加强对商品和服务的社会监督,为改善消费环境服务

对商晶和服务的社会监督是消协组织的长期任务和发展宗旨,也是开展“消费与发展”年主题活动的重要内容。要围绕消费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加强对商品和服务的社会监督,揭露损害消费者权益行为。改善消费市场环境,营造公平、诚信、放心的消费环境。

一是继续运用格式条款点评、消费体察、消费评议等方法,加强对商品和服务的社会监督。把依靠广大消费者发现问题、组织有关专家点评、邀请新闻媒体参与、督促企业行业整改、推动行政部门监管等手段相结合。推动对公用服务业、垄断行业的社会监督,促进住房、汽车、旅游和服务领域消费维权状况的改善。针对农村消费市场存在的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和生活消费品等问题,注重研究创新消费维权模式,加大对农村消费市场的社会监督力度,保护农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是促进经营者履行社会责任,改善消费环境。满足消费需求。要继续推进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践行《良好企业保护消费者利益社会责任导则》。促使企业真正成为诚实守信、自觉承担维护消费者权益社会责任的合法经营者。

三是运用消费警示与提示,引导消费者避开消费陷阱。针对消费领域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加强调查甄别,及时消费警示或消费提示,揭露损害消费者利益的现象和行为,为消费者当好消费“哨兵”,规避消费风险。

四是关注社会上突发的消费问题,适时消协观点。通过召开专家研讨会、论证会,对社会关注的突发消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适时发表消协观点和评论,充分发挥消费者协会引导消费、维护消费者权益的职能作用。同时,当好消费者与政府之间信息沟通的“桥梁”。反映消费者的意见和建议,披露消费侵权行为,对存在的消费隐患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建议,提请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促进消费环境的改善。

五是建立完善中国消费者满意度评价系统,提高对商品和服务的社会监督水平。要充分发挥消协组织联系广大消费者的桥梁优势,有效运用全国消协系统的消费调查网络,建立消协特有的科学、规范的消费者满意度评价系统。要建立“中国消费者满意度指数”测评体系,制定有关商品和服务的满意度指数评价规范,为消协系统科学公正开展对商品和服务的评价奠定基础。要广泛组织实施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监督与评价,注重畅通消协与消费者的信息互动渠道,拓宽消费调查和社会监督的信息采集,更好地向政府主管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向行业企业反映消费市场的动态需求,向消费者提供消费信息和咨询服务。

2、开展“消费与发展”年主题活动,引导消费者科学文明合理消费,为提振消费信心服务

“向消费者提供消费信息和咨询服务”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赋予消协组织的法定职能,也是开展“消费与发展”年主题活动的主要内容。要针对消费市场发展状况和人民生活消费热点,加强消费教育和消费信息咨询服务,提振消费信心,引导消费者科学文明合理消费。

一是继续完善消费品比较试验合作机制,向消费者提供详实的消费信息。要围绕消费领域的热点问题和消费市场的引导需求,加强对全国消协组织开展消费品比较试验的组织规划与指导实施,提高消协组织合作开展比较试验的联动效应。同时,要注重发挥社会检测机构在消费维权方面的积极作用,共享消费信息资源,向消费者提供详实的消费信息,引导市场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方向发展,确保消协组织社会监督和消费指导的权威性。

二是依据法定职能,组织开展消费品的信息提供和咨询服务活动。要围绕不同层次的消费群体,有针对性的提供消费信息和咨询服务。要引导和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引导和促进节假日和会展消费,引导和推动城市耐用品消费升级换代。要鼓励企业利用先进科学技术自主创新,为消费者和社会提供更多的安全、优质、节能、环保的消费品,引导消费者科学消费、安全消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三是依托各地消协组织的“一会两站”,探索建立消费教育学校和课堂。尤其要加强对农村消费市场的商品信息提供和咨询服务,向农民提供可靠的消费信息。同时,要发挥《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者》杂志和中消协网站的作用,将保增长扩内需、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的战略目标和举措传播到城乡、社区、村镇,让广大消费者深刻理解党和国家鼓励科学消费的方针政策及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引导拉动生活消费。

四是拓展深化消费教育体系。从倡导履行社会责任、传授消费政策与消费知识、提高消费者素质和消费信心、营造良好消费环境人手,动员社会力量加强合作,运用多种形式开展消费教育。选择大型骨干企业进行社会援助。共同探讨建立消费教育学校和消费教育示范基地。可以先从大宗类商品和服务着手,参考地域划分,兼顾区域差异,抓好典型,引导推广。同时,组织编写《消费教育大纲》,指导全国消费教育工作;推出《科学消费指导》,引导科学消费,提高消费质量;争取有关方面的关注与支持,将消费教育内容逐步纳入全日制教育体系;利用社会资源和现代传播手段,建立消费信息服务体系,提高国民消费能力与水平。

3、开展“消费与发展”年主题活动,完善消费争议调解和救助体系,为维护社会稳定服务

受理消费者投诉,调解消费纠纷,解决消费争议是消协组织的基础工作和重要职能,也是开展“消费与发展”年主题活动的基本内容。要强化法治观念和服务意识。认真受理和解决消费纠纷,完善消费争议调解和救助体系,健全消费者权益损害赔偿机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实现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最大化。

一是加强消费争议调解规范管理,推进投诉和解机制建设。要以调解止争议、和解促和谐,重点抓好与消费者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药品、住房、汽车等商品和银行、保险、旅游、交通、电信、供电等服务方面的消费纠纷的和解与调解。要侧重研究落实农村消费维权工作,充分发挥“一会两站”方便消费者就近投诉、咨询的作用,妥善解决农村消费市场发生的消费纠纷,为农民生活消费排忧解难。要对“下乡”产品开辟售后服务争议解决的绿色通道,解决农村消费者的实际问题,调动农民消费的积极性。

二是建立全国百城市消协投诉信息直报网络,完善投诉数据的信息化建设。重点要提高对投诉数据的准确、客观、及时、详尽的全面性统计分析,向政府有关方面提供决策参考依据,向企业行业反馈消费者意见,向消费者提供消费预警。要围绕消费者反映的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损害消费者权益问题,深化开展消费维权工作,有效保护消费者权益。

三是推进消费纠纷和解网络平台建设,畅通消费者与经营者自行和解渠道。要选择讲诚信、有规模的行业骨干企业,作为和解网络平台成员单位,健全投诉和解机制,完善网络技术系统,提高消费纠纷和解效率。要倡导企业实施“消费纠纷不出门”、争取“消费纠纷无社会投诉”、实现“消费纠纷限期解决”的企业管理目标,为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同时,发挥网上投诉和解平台的优势,实现投诉自动流转、快速处理。

对大学生消费的建议范文第3篇

 全县人民及宾馆、饭店、快餐业、农家乐、排挡、学校食堂: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县文明委关于文明素质提升工程和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战略部署,倡导文明就餐、理性消费,大力弘扬中华饮食文化的优良传统。文成县文明办、县旅游局、县消费者协会就文明就餐,理性消费向全县人民、宾馆、饭店、快餐业、农家乐、排挡、学校食堂发出如下倡议:

一、全县餐饮企业要秉承文明经营的品德,推进和倡导科学、合理、绿色、文明的消费观念,为客人提供良好的文明消费环境,提供文明周到的餐饮服务。

二、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培训和教育活动,在餐厅内、菜谱上张贴、打印倡导节约、安静就餐、文明饮酒、餐后打包等内容的标语、宣传画,引导消费者科学健康用餐,营造文明就餐,理性消费的良好氛围。

三、积极提供小份菜碟,主动善意提醒客人理性消费、适量点菜,剩余打包。出台奖励办法,采取对消费者餐后打包给予打折优惠、赠送礼物等举措,教育引导珍惜资源、爱惜粮食、杜绝浪费、崇尚节约、文明就餐。

四、倡导分餐制,主动提供公筷、公勺,革除就餐陋习,弘扬科学健康新风尚。

五、在经营中善意劝阻客人的不文明行为,共同营造文明餐饮和就餐环境,逐步形成文明健康的良好氛围和行业风气。

六、广大消费者要养成计划点菜,菜肴分餐,剩菜打包,餐前洗手等良好习惯,要反对豪华奢侈,铺张浪费,酗酒滋事,粗俗言行等不良习惯,努力形成节俭点餐,卫生用餐,文明就餐社会道德新风尚。

文明就餐、理性消费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方面,是衡量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是创建文明卫生乡镇、文明卫生县城工作的重要举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让我们共同携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构建文明餐饮,和谐文成做出贡献。

理性消费倡议书【二】 

作为精打细算的聪明购车人,既要有随时了解新车和新技术动向的敏锐眼光,也不能头脑发烧只顾追新、追潮流,更不能盲从、偏信、人云亦云。倡导理性汽车消费,让购车人能买到真正适合自己的爱车,我们向国内汽车消费者发出以下倡议:

1、不盲目追求新车和新技术,冷静对待所有的热门新车,根据自己情况理性做出抉择。不落入一些厂家所谓的新车噱头和新车陷阱。

2、公正对待已上市成熟车型,不戴有色眼镜。在了解一款成熟车型前,不轻易否定和放弃它。

3、明明白白消费。选择一款车,先要去了解它,知道其的特点,知道它与竞争对手的优劣各有什么,才做出最后的决定。

4、不因为一时冲动和感觉买车,综合考虑车的各方面性能,综合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力求买一台不让自己后悔的车。

5、不轻易相信片面的宣传和言论,不盲目地随大流,排长队。努力从多种渠道了解一款车的评价和口碑,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做出判断和抉择。

理性消费倡议书【三】 

目前中学生存在不良消费,为了指导学生理性消费、科学消费,避免互相攀比现象的发生,同时对于家庭经济较困难的同学能起到避免自卑,避免通过非正常手段取得钱财的可能,使全社会更加关注中学生的消费问题,逐步使我们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

为此,我向同学们发出倡议并提出我的建议:

1、中学生必须做到合理消费。以自身家庭情况为前提,可以对家庭较富裕的同学指出一些乱花钱的不合理性,使他们明白中学生应适度消费,不该铺张浪费,从而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2、消费应从实际出发。对此,可以开展对于消费观念的主题班会,让同学们充分说出自己对消费的想法和见解,对一些盲目攀比、超前消费、赶时髦、随波逐流的消费可能使中学生产生不良思想指出不合理性。通过主题班会,能让同学们明白消费应做到四不--不赶时髦、不随波逐流、不盲目攀比、不超前消费。

3、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多参与自力更生的活动,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我们要节约学校的水、电,对此可以在各班成立志愿小组,负责控制对本班的用电管理。比如白天光线充足不用开灯时,如果发现开了灯就及时主动去把它关掉,号召同学们踊跃参与,用行动证明决心。

对大学生消费的建议范文第4篇

记者:去年我国司法机关查处了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大案要案令人触目惊心,如“齐二药”假药案、“奥美定”受害者索赔案、“欧典地板”欺骗消费者案、“红心鸭蛋”案等,这些案例说明我国目前消费环境还处在亚健康状态。请您谈谈导致当前消费环境不和谐的主要原因。

刘俊海:当前消费环境不和谐的主要原因就是一些部门和地方受传统发展观和某些经济学家的影响,在经济和政法工作中存在着“重发展、轻规范”,“先发展、后规范”,“只发展、不规范”,“重效率、轻公平”,“重生产、轻消费”,“重投资、轻消费”,“重经营、轻消费”的思维定势。结果,消费者利益受损,经营者信誉受损,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遭到破坏,诚实守信的主流价值观受到污染,效率目标也很难实现。一些执法机关在打击不法奸商时力度不大,不敢下手,主要是因为在指导思想上偏好效率,忽视了公平,担心保护消费者会影响本地或本行业的经济发展。如某法院曾判决认为,汽车不是消费品,而是奢侈品,不适用《消法》。还有人认为,商品房和药品不是商品,医疗行为也不是服务。这些事例表明我国目前相关法律法规还亟待健全和整合。

记者:之前从本刊接到的投诉案例了解到,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投诉无门或维权成本太高。如日前本刊记者采访的一起由美容纠纷引起的美容伤害案,看似简单的官司,一打就是 3年多,消费者被拖得疲惫不堪。如何杜绝这种现象发生?

刘俊海:当前的确存在着消费维权成本过高,甚至“为追到一只鸡,就要杀掉一头牛”的老大难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我国消费纠纷不通畅的事实,建议建立由协商、民间调解;申诉(行政调解)、仲裁与诉讼组成的“金字塔”结构。五大途径在运用数量上应依次递减。要鼓励行业协会对其所属会员与消费者之间的纠纷开展民间调解。每个市场监管部门要对其监管市场内部的消费纠纷开展行政调解。为维护消协的公信力,消协作为法定机构必须有法定的编制和法定的预算。建议成立小额消费仲裁机构。建议成立小额消费法庭,实行一审特别程序。为化解群体消费纠纷蕴涵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建议引进集团诉讼制度,赋予消协代表广大消费者提讼的主体资格。为从根本上解决消费者告状无门的问题,建议人民法院尽快扭转保守的思维定势,对各类消费纠纷采取开门立案、凡诉必立的服务型政策,积极受理各类消费纠纷案件尤其是法无明文或规定不明的案件。人民法院对消费纠纷要采取快立案、快开庭、快审理、快判决、快执行,预防不法奸商通过马拉松诉讼拖垮消费者。

目前,许多裁判文书往往只保护胜诉消费者预付的法院案件受理费,而不保护其他诉讼成本。鉴于消费者为迎战经营者支付的诉讼费用作为派生损失也是实际损失,为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建议法院责令败诉经营者负担胜诉方合理的律师费和其他诉讼费用。

要弘扬调解文化,提升调解艺术。调解结案有利于提高办案质量,从根本上消除申诉缠讼的根源。近年来随着经营者与消费者法律意识的觉醒、交易方式和利益关系的复杂化,调解难度加大了。为提高调解成功率,调解人要发扬庖丁解牛、苦口婆心的精神,教育经营者领悟到市场有眼睛、法律有牙齿;和谐社会就是双赢社会、中庸社会的理念,真正认识到,自觉承担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是聪明的企业家占领市场份额的经营方略。

记者:消费环境的优劣以及和谐与否,是否影响消费者的整体消费水平?

刘俊海:是的。保护消费者权益、打造和谐消费环境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刺激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是整顿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内容,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打造和谐消费环境,必须强化公司的社会责任。

近年来,公司社会责任是当今各国法律界、商业界与社会各界都十分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所谓公司社会责任,是指公司不能仅仅以最大限度地为股东们赚钱作为自己的惟一存在目的,应当最大限度地关心股东利益之外的社会利益,包括消费者利益、职工利益、债权人利益、中小竞争者利益、当地社区利益、环境利益、社会弱者利益及整个社会公共利益等内容。

强调公司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有助于我国企业文化的建设、社会诚信环境和和谐消费环境的改善以及社会的全面进步。但从我国总体情况看,消费者与商家之间仍然存在着经济实力、信息占有和缔约能力的不对称,消费者的弱势地位尚未从根本上扭转。企业的社会信用体系尚不健全,商家的失信制裁成本较低。近年来,侵权事件不断,并呈扩大趋势。日前,全国各地消协就受理消费者投诉逐年递增,涉及房地产、汽车、房屋装修等领域的投诉更加引人注目。一些企业不讲诚信,惟利是图,片面追求短期商业利益,漠视企业的长远利益,没有真正把消费者视为自己的衣食父母,致使侵权事件频发,导致消费者对合理消费犹豫不决。

记者:净化消费环境,构建和谐消费,需要哪些有力的法律和制度保障?

刘俊海:建议司法机关和经济主管部门高举规范大旗,树立发展与规范并重的新思维。发展是目标,规范是前提,法治是基础,和谐是关键。发展与规范既对立又统一。不能简单地把二者对立起来。一些部门针对消费者投诉麻木不仁地说,“发展中的问题要通过发展去解决”。我认为,发展中的问题必须通过规范和法治手段去解决;否则,群体消费纠纷将会越积越多。

对大学生消费的建议范文第5篇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准确领会这次会议的新意图,掌握新信息,把握新要点,至关重要。

经济增长不一味追求过高速度

“2006年宏观经济走势怎样,国家政策取向如何,关系我们的投资方向!”受托掌控数十亿元资金的南方基金公司基金经理苏彦祝,几天来一直用心研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透出的政策信号。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06年要“稳定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平稳较快增长,意味着2006年经济速度,既不过低,但也不宜过高,要防止经济大的起落。

2006年经济保持适宜增长速度,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有利于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上来,有利于切实防止片面追求和盲目攀比发展速度。

而“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取向不变,继续把好土地、信贷两个闸门,防止投资膨胀反弹,则是“稳定宏观经济政策”的集中体现,也是实现2006年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制度保障。

产能过剩成宏观调控“剑锋所指”

尽管“结构调整”的字眼已屡次出现在历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但在细心学者眼中,2005年会议对这一问题表述呈现出“不同寻常”的味道。

这次会议鲜明提出:2006年经济工作一个任务是推动部分产能过剩行业调整。这将是2006年宏观调控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前一天,国务院总理2005年11月2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针对钢铁、水泥、有色等部分行业过度投资导致产能过剩的严峻问题及种种不良后果,会议指出“这个问题如果不抓紧解决,会进一步加剧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数据表明,钢铁产能目前大于市场需求1.2亿吨;电解铝闲置能力260万吨;电石行业产能一半放空……而产能过剩的同时,更有新项目不断上马。

受产能过剩集中释放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双重挤压,目前我国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上升57.6%。在这严峻背景下,国家近来一系列动作表明,钢铁、水泥、有色等部分产能过剩行业无疑将成明年宏观调控的剑锋所指。

拓宽消费领域和改善消费环境

数字显示,自2001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率高达22.5%,与此同时,消费仅增长了10.7%,投资与消费对GDP增长贡献率极不和谐。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此给予足够重视,明确提出: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要努力调整投资消费关系,把增加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不断拓宽消费领域和改善消费环境。

我国目前处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阶段,国民储蓄率高,市场潜力巨大,决定了我国需要、也有条件依靠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在当前投资高增长、贸易增长方式亟待转变的情况下,扩大内需是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

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严格执行企业最低工资制度、开拓农村市场,拓宽消费领域,改善消费环境,将是2006年扩大消费的政策取向。诸如减轻普通居民住房及汽车消费的税费负担、停止对小排量汽车使用限制等措施,也有望出台,将使人们敢于消费,形成充沛的内需动力,“烧旺”消费市场。

投资向农村基础设施倾斜拉开“大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在2006年迈出有力一步,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走出一步“有效启动农村市场、扩大内需、转变投资投向”的事关全局之棋。

按照会议部署,要通过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等措施,使明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良好开局。

其中,“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个有力举措,是多年来以城市建设为主的投资方向将更多地重视农村建设的重大转变,将直接拉动农村消费,促进现代化农业发展,扩大国内需求。

按照部署,2006年用于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和农村户用沼气建设的中央投资,将比2005年有大幅增加。对乡村道路建设、通信、电网等各项建设,国家也将在资金和政策上予以倾斜。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成为全党全国的共同行动。

重要领域改革要有新突破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当前改革主要任务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消除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障碍,2006年要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新的突破。

国企改革、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和股权分置改革等,目前已步入“深水区”,将是2006年绕不过去的“重头戏”。加快推进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也将提上日程。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2006年必须抓好的重点任务。宝钢、神华、中国诚通、中国铁通等大型央企已实施董事会试点,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表示,国资委监管的一百多家企业将在2008年之前完成这项改革,而2006年是关键之年。

股权分置改革已进入关键时期。作为中国股市最重大制度变革,这一改革旨在根治股市先天缺陷。2005年底至2006年初这段时间,改革将攻坚克难,而改革的方向不能变、信心不能变、基本政策不能变。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将于2006年底结束,金融体制改革也时不我待。抓紧推进商业银行改革,从根本上增强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是2006年一大任务。

“能源、环境消耗账单”成经济决策“风向标”

2005年以来,一路拉升的国际油价,也带动我国成品油价格的上涨,各地迫于成本纷纷上调水电等价格,影响着居民生活质量。

经济中显露的煤电油运紧张状况充分表明,能源资源的高耗、紧缺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心腹大患”,并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中央近年来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动作也迅速“升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这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目标。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将节约能源资源作为2006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并提出“2006年务必取得明显成效”的要求。会议提出,在节能降耗的目标下,在钢铁、有色、电力、建材等高耗能行业和企业,将依法强制淘汰落后技术、工艺和产品。

前段时间松花江水污染迫使哈尔滨市停水事件,再次敲响环境保护的警钟。这次会议还传递出信息:要将环境保护纳入地方政府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定期公布考核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