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大学化学的认识

对大学化学的认识

对大学化学的认识

对大学化学的认识范文第1篇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文化软实力”与好莱坞电影的跨文化扩张

媒介(media)是人类意识的载体,媒介产品代表着参与制作传播的各个阶级、阶层和集团的利益,所以媒介信息往往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及价值观,在政治及社会层面上从来都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众多商业动机驱使下的媒介信息以文化产品的形态进行跨文化传播时,其或显性或隐性的传者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符号,凭借庞大成熟的产业机器以及强大的媒介技术,对信息接受者产生巨大的感知冲击和一定程度上的文化认知改变(文化同化),并试图渐渐形成一种依赖型的媒介消费关系,这即是文化强权国家所谓的“文化软实力(softpow-er)”[1](P.142)的一种表征。美国好莱坞电影就是这样一种国际文化媒介,它风靡全球市场并充斥着互联网,在实质上推动着国际媒介跨文化沟通规则的变化。据美国电影协会(MPAA)官方网站最新的2011年电影市场报告显示,2011年好莱坞电影的全球票房收入已经达到326亿美元,同比增长3%,而这种持续增长完全是国际市场贡献的,仅在2011年其在中国的票房收入就增长了35%[2](P.4),中国顺理成章地成为好莱坞电影迄今为止最大的国际市场,但实际上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影响力要比票房反映出的更大,因为官方的票房统计是不包括MPAA长期诟病的盗版和网络侵权视频的观影群的。2010年底在日本举办的第8届世界文化大会上,针对“亚洲国家如何应对好莱坞的压力”这个大会的最后一项议题,中国著名导演贾樟柯关于“反抗好莱坞应该首先是文化命题”的观点受到与会者的热烈响应[3]。笔者提及这个并非要讨论面临现实压力的中国电影产业,而是想藉此探讨好莱坞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在后工业时代越来越突出的跨文化传播能力和影响力以及它所带来的“文化帝国主义”或“文化殖民”的忧虑与问责。

(二)大学生与好莱坞电影文化

美国学者Silverblatt等人提出:个体在接受进入国际传播渠道中的信息时应必须具备一种“批判性的思维技能”,这种技能使个体能够与所接收的国际信息保持距离从而形成批判性的个人独立的判断能力,在此基础上,得以正确地选择进入国际传播渠道的国际信息并对其作出解读和评论。(Silverblatt&N.Zlobin,2004)[4](P.8)。在当今这个互联网的时代,包括好莱坞电影在内的各类外来文化信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海量和无序的特征,而作为未来的社会精英人群和社会理性思维的中坚力量的大学生在通过网络快捷方便地接触好莱坞电影这类他者文化媒介之时,是不是同时也是很好的分析者、判断者和批判者呢?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文化的国家,不同民族和的大学生在此问题上是否存在差别呢?由于这一层面涉及到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文化问题,本次调查的意义得以凸显。通过考察我校大学生对美国好莱坞电影的接触状况、认知以及态度等方面的基本情况,本文分析了民族院校大学生对好莱坞电影的批判性思维的现状,努力探索如何从跨文化角度看待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二、研究方法

此次研究由课题负责人设计调查问卷,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利用专业调查网站“问卷星”,以网络问卷填写与数据统计分析同步进行的方式获得调查结果。此次调查共回收问卷368份,有效问卷368份,回收有效率达100%。调查自2012年2月27日开始,至3月27日收回最后一份有效问卷,历时一个月。样本学生是随机的,其分层情况如下:大一共240人,占总量65.22%;大二共86人,占23.37%;大三共39人,占10.6%,大四共3人,占0.82%。汉族样本学生共216人,占58.7%;少数民族共152人,占41.3%。方面,无者共290人,占78.8%;信仰佛教者共35人,占9.51%;穆斯林共25人,占6.79%;信仰基督者共13人,占3.53%;其他信仰共5人,占1.36%。

三、调查内容与结果分析

(一)接触意愿与行为

本次调查共设计了5个问题来了解我校大学生对好莱坞电影的接触意愿与行为。首先,我校大学生接触电影的主要途径就是网络,共有89.64%(303人)的学生选择通过互联网观看电影。由此可见,调查结果验证了笔者最初的假设:大学生的观影行为大部分是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呈现出自发性和随意性的特征。这与大学生生活的环境有很大关系:大学一般远离市区,传统媒体的影响力有限;而大学生寝室现在大多具备上网条件,且管理较宽松;网络提供了海量的信息与免费娱乐,获取电影往往非常便捷,这些客观条件培养了大学生网络自主观影的行为习惯。另一题目的统计结果显示,大学生看什么电影主要取决于“平时自己的喜好”,这说明大学生作为成年人观看电影的行为具有明显的主动性,他们在选择电影时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当然,他们也会受到来自外界的意见影响,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表示“身边人的推荐”会成为他们选择电影的依据,这说明人际传播对好莱坞电影的影响力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而网络推荐和评论有时也能对我校大学生的选择产生影响(见表一)。毫无悬念地,在“你是否喜欢好莱坞电影”这个问题上,仅有8.15%(30人)的人表示不喜欢好莱坞电影;另一多选排序题“请依据你的爱好程度依次选择最喜欢的国家或地区的电影”的统计数据也说明好莱坞电影确实在我校大学生的喜好榜上独占鳌头(见图一)。不过“你最近一年平均每月会看多少部好莱坞电影”的问题上,学生们选择的接触频次虽不尽相同,但只有不到两成的学生超过3部,而几乎40%的学生选择了1或少于1部(见表二)。这说明虽然好莱坞电影得到了大家的青睐,但在我校大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占用的时间精力并不多,没有成为主导性的媒介信息。

(二)接受与评价倾向

笔者曾对比过类似调查的结果,所有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大都将“消遣娱乐”作为观看好莱坞电影的主要目的[5]。在本次调查中也不例外:“喜剧类”电影成为我校大学生们首选的好莱坞类型片(见图二);而“精美震撼的感官效果”、“先进精良的制作水准”、“演员的精湛演技和魅力”、“经典和幽默的台词与对白”和“新鲜有趣的异国文化背景”等入选我校大学生喜欢好莱坞电影之前五大理由,其中与电影这种文化产品的“工艺”直接相关的因素就占据了前四位(见图三),这与好莱坞电影自诞生起就携带的商业与科技基因紧密相联———好莱坞电影从来就是以迎合大众的娱乐与心理需求,追逐票房为第一要务的,近年来更是花大力气利用“大片”在全球吸金,对于如何抓住观众可谓颇有心得,凭感官震撼吸引到我们的大学生实在不足为奇;另一方面,观影者之于电影自始自终就是一种媒介使用原则中的“需要———满足”关系,无论大学生们一开始接触好莱坞电影时是何目的,吸引他们持续关注好莱坞电影的力量一定是来自电影本身的魅力。我们发现,在众多因素中,西方文化本身的吸引力在大学生们对好莱坞电影的喜好度中排名不算靠前。不过,我们并不能因此而看轻好莱坞电影中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的影响力。相反,正如本文一开篇所述,电影文化中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信息是绝对存在的,不论观众愿不愿意甚至知不知道,文化的渗透往往是“润物细无声”的。此次调查笔者针对大学生对好莱坞电影的接受倾向,还设计了“你认为看好莱坞电影自己最主要的收获是什么”一题。对比统计数据,笔者发现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在喜欢好莱坞电影的原因中,大学生们无疑首先肯定了其娱乐功能;但是到了评价其意义的时候,仅有26.36%的人承认好莱坞电影带给他们最主要的收获是“娱乐放松了”(表三)。笔者认为原因有二:其一,由于大学生的理性思维,他们认为娱乐放松也许不应该成为最主要的收获,因而更多得选择了“开放视野,了解西方文化”这个选项;其二,正如表二所示,大学生们并没有花太多时间和精力去投入看电影这项娱乐,也可以理解为电影中异彩纷呈的美国多元文化使大学生们意识到好莱坞电影在他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可以比娱乐更多。这说明我们的大学生作为知识分子还是具备相应的思考能力的。我们同时注意到,有两成多的学生认为“获得生活的感悟或信念”是好莱坞电影带给他们的最主要收获。同时,在大学生最喜欢的好莱坞类型电影中,励志类电影的喜爱度综合评分达到5.42,与排在第二位的“动作/冒险”片相差无几。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解释大学生对好莱坞电影的接受与评价倾向:他们会因为感官享受被吸引着观看并且体验深刻,但是最希望电影带给他们轻松和更积极的情绪,他们同时把好莱坞电影当成开阔眼界、了解西方和认识美国的一个重要途径。#p#分页标题#e#

(三)文化价值观及批判

美国著名的跨文化心理学家马尔塞拉(A.J,Marsella)认为,文化有外在形式(如艺术品和等级制度)和内在形式(如价值观、态度、信仰、感知/感情/感觉方式、思维模式以及认识论等)[6](P.27)。笔者据此认为,好莱坞电影就是美国主流文化的外在形式,而其内在的文化形式恰恰是通过深植于电影文本中各种或显性或隐性的文化象征符号进行书写表达和传递的。无论是电影制造者们的集体无意识还是有意为之,这种包含美国主流价值观、态度、信仰等文化模式的表达与传递的符号象征,必将伴随着好莱坞电影所带来的感官和心理冲击,不同程度得被其他文化的观影者进行解码。此前有关调查的结论曾提示,大学生们对于好莱坞电影试图向全世界表达的一些所谓“普世价值观”是完全能够感受和体会到的,但是在解码过程中却缺乏意识形态的批判性解读[7](P.3)。那么民族院校的大学生由于民族文化和信仰有异,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这种文化模式方面是否会呈现不同呢?笔者通过“你认为好莱坞影视承载了什么样的文化价值观”一题的统计数据发现,好莱坞电影中的如“独立自由”、“个人主义”、“民主平等”等一些价值观能为大多数大学生所感知;但是另一些对美国主流社会同等重要的价值观如“家庭和谐”、“务实向上”等观念却没有得到足够多的认识(见表四)。

笔者认为这很真实地反映了当下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变化。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Adler)指出的,“感知是由文化决定的”,一旦我们自身的文化背景发生改变,我们看待周遭世界的方式———价值观必定改变。并且,文化模式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很多文化的变迁往往就是通过跨文化情境中与他文化的碰撞而产生或者得到强化的。在随后的交叉分析中得出的数据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比汉族大学生更加能够感知到“家庭、社会和全世界的和平与和谐”和“务实向上”这两种价值观,但是总体看来差异并不显著;而造成的跨文化感知差异则更为明显一些:穆斯林大学生最能感知到“个人价值实现”,而对“独立自由”、“民主平等”和“和平和谐”等价值观的感知程度均最低;信仰佛教的大学生对于“和平和谐”的价值观最为敏感,而“务实向上”这样积极入世的态度则成为他们感知程度最低的一个价值观;全部信仰基督的大学生都能感知到“独立自由”的价值观,但是他们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感知程度相对最低。总的来说,大学生基本上可以意识到好莱坞电影中呈现出的美国主导文化模式,从而完成跨文化感知;但是,这种感知是选择性的,更多的是以自身文化背景为参照和筛选而获得的。在考察大学生跨文化认知背景对其跨文化认同态度的影响方面,本次调查设计了“对于好莱坞影视中的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背景和文化现象你了解吗”和“对于上题所述的普世价值观你理解并认同吗”两个题目。在交叉分析后,笔者发现,无论了不了解电影中的文化背景,大多数受调查大学生都对他们从好莱坞电影中所感知到的价值观表示了认同,即使是完全不了解电影文化背景的大学生也有近三成的人表示能够理解,且57.17%的人认同这些价值观。另外,数据显示对电影相关文化背景有了解的大学生中,其了解程度与他们对电影中感知到的价值观的认同却呈反比。这一现象令笔者相信,在跨文化情境中,对他者文化了解越多,也就越能够使自身的文化得到强化。民族与差异方面进行交叉分析显示,除了汉族比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能够理解价值观的人数比例上稍多一点(3%),无者比三大者更能够理解价值观以外(宗教属于文化的深层结构,是抵制变化的,使文化呈现出差异性而造成跨文化理解的障碍),其他并无显著差别。另外,几乎所有样本层的大学生都有最高比例的人选择“不太理解但可以认同”的选项。我们可以作如下分析:尽管半数以上的各民族大学生认为自己并不甚了解电影中的这些价值观,但是仍然有接近七成的人基于各自的文化背景按照自己的文化模式对这些价值观进行了解码并达成了跨文化认同。

在最重要的意识形态批判领域,本次调查相关的题目是“如果好莱坞电影中存在以下内容你认为哪些是不能接受或值得批判的”。统计数字表明,六成以上大学生们对好莱坞电影中“总是由美国人拯救世界”和“渲染血腥暴力”等内容表示不能接受,近一半的大学生认为“接触”的内容值得批判。“精神空虚、物质至上”这个选项反映出东西方文化在价值观上的差异,但仅有44.84%的大学生认为类似的内容无法接受。其余明显存在东西方文化差异的选项分别有“性态度开放”、“拜金主义”、反映婚姻家庭观念的“结婚离婚频繁”和中国社会曾经之于美国社会最大的一个差异———集体主义价值观“人与人的距离感”。但是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这些选项中提及的好莱坞电影内容表示批判的比例却逐次递减(见表五)。这不能不让人思考:到底是我们的大学生缺乏批判性思维,还是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情境改变导致他们对意识形态的批判领域转移了呢?在交叉分析中,笔者发现信仰三大宗教的大学生比没有的大学生更不能接受好莱坞电影“渲染血腥暴力”和宣扬“性态度开放”,穆斯林学生反对血腥暴力内容的比例更是达到了76%,“精神空虚物质至上”和“缺乏对少数民族裔的正面描写”紧随其后,成为入选率超过半数以上的三个选项。信仰基督的大学生则成为最不能接受对婚姻和性态度不严谨的样本层(61.54%)。信仰佛教的大学生对好莱坞电影反映的其他内容持批判态度的人的比例似乎最低。这些说明了同一个问题:不同样本层都基于各自的文化背景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对这些接触到的异质文化形成了不同的态度和判断。其中,有无以及不同的对个人价值评判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对大学化学的认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发生认识论 主客体思想 大学英语教学 价值意蕴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C-0140-03

皮亚杰是著名的生物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学家,在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发生认识论主客体思想,曾引起教育学界的广泛关注,颠覆或修正了传统的教育思想。在认识发生学中,皮亚杰没有对主体、客体作出明确的涵义和界定,主要是从关系范畴去把握。综观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主客体思想,其蕴涵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尤其是对大学英语教学价值的意蕴更大。因此,本文拟从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主客体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理论缺陷,探讨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价值。

一、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主客体思想的英语教学要求

皮亚杰虽然没有给主体、客体下过准确的定义。但在发生认识论里,他却阐述了主体和客体的明确内涵,认为必须从关系范畴中理解主体和客体,而且主体和客体是相对而言的,主体与客体在相互活动中可以发生角色上的转变。皮亚杰认为,发生认识论的主体应具有如此特征:主体必须能意识到自身的存在且具有自我意识,只有自我意识且能将自己和客体区分开来的人,才是认识论上真正的主体;客体则是主体的认识对象,客体是被主体所认识和认知的,客体只有在与主体的相互关系中,才能成为认识论意义上的客体,“客体只有在其与主体发生关系时才存在”,但是客体是真实存在的,只是如果它不与主体发生联系,也就无真正认识意义上的客体,客体只有为主体所认识、利用和加工,才能为主体所真正地掌握和把握。

皮亚杰坚持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和分化,认为传统的认识论在审视认识论上的主体与客体时,都把主体与客体现实分离作为基础。客体通常被认为是既定的、不依赖主体的意识和认知结果而独立存在。因此,传统的认识论所谓的认识客体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主体对实然属性的反映过程。皮亚杰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学后认为,儿童的认识最初处于自我中心的主客体合一状态,儿童完全以自身和动作为中心是毫无意识的。但是,随着儿童接触客体的增长和发展,主体意识随之得到提升,整个认识过程展现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双向建构。主客体的双向建构实质就是认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人的最初认识并不是事物作用于感官的产物,而是主体积极通化的结果。主体通过动作的发生把客体纳入其感知的运动图式并促使所纳入感知运动图式的客体进行自我再生和自我重组。因此,皮亚杰认为,学习作为一种经验性技能,不能归因为主体被动地经受压力,而是应该归因于主体对客体同化图式的调节。

大学英语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延续和提升,在进入大学之前,学生已经具备有一定的英语基础,能独立运用自我意识对所学的英语内容进行分析和接受。因此,教师应该改变小学英语教师或初中英语教师领读、讲解、训练等模式,树立学生为英语教学实践中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主动调动已有的知识积累去构建新的英语知识图式,并引导学生在构建英语知识过程中审视原本的认知格式、学习范式,不断拓展和完善主体建构客体的能力和素质。当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主客体思想,意味着教师要从传统的主导作用转化为引导作用,切实把学生作为英语教学的主人,积极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知识积累科学建构英语知识,而不是肆意建构。因为主体对客体的建构必须遵循客体属性和规律,否则主体所建构的知识图式和结构就是错误的。英语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其语法知识、句式结构、时态特征等与汉语具有明显的差别,学生主体性地位的过度张扬就会陷入客体虚无境地,所获取和形成的英语知识就背离了英语表述格式,这也就是“中式英语”产生的重要原因。

二、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主客体思想缺陷的大学英语教学规避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主客体思想指出了主体与客体的同一性,认为人在学习过程中其实就是一个认识互动的过程,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总体性的前瞻性指引。但是,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逻辑起点是儿童的主体客体一体化,然后再发展到主体自我意识以及主体发出动作,意识到客体内容以及主体对客体的顺应和构建。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主客体思想在认识论层面阐明了认识发生过程中主客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但是,因其在主体客体之间的表述,以及对客体属性的界定等方面含混不清,因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主客体思想作指导,应该要有所规避。

皮亚杰在《发生认识论》中阐述了“主体和客体”、“同化与顺应”以及“发展阶段理论”的认识发生历程,阐明认识是在主体和客体之间互动而产生的。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主客体思想,揭示了认识过程中人的双向互动。但在英语教学中,并不纯粹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纯互动,而是借助教学用具、教材以及其他的教学媒体,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互动,由此完成教学教育活动。但是,在英语教学中,绝不能简单地套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角色转换、互动,而是需要在借助英语教材才能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主客体的互动和转换,即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中所涉及的“同化与顺应”关系。英语教材承载丰富的信息、涵盖英美国家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民族习俗、发展趋势、认知模式,等等。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会呈现教师、教学内容、学生三者之间的互动和转换。从总体上看,首先是教师与教学内容之间的互动和转换。按照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主客体思想,英语教学内容不是简单的信息容器,而是体现教学内容的写作者以及编写者的意图、价值取向以及旨意等,甚至是跨文化背景下的思想体现。因此,在教师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转换和互动,实际上就是教师与写作者、编写者之间的同化和顺应。其次是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互动和转换。大学英语教学的教育对象已经具有一定的英语知识基础、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以及相对固化的文化背景,他们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同化和顺应”教材信息,在上课前就已经形成预设的英语知识。因此,“当个体对刺激不能同化使图式改变时就会相应改变个体本身的图式或进行图式创新 此时顺应就出现了”。英语教学中的教师之间与学生之间的“同化和顺应”会存在不均衡性,而这种不均衡性的产生就源自各自对教学内容理解的角度和程度的差异所致。

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就要规避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在理解教学内容的差异性而导致教学工程中的不均衡性,依照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主客体思想,努力构建教师与学生之间在理解上的不均衡性发展,实现均衡性发展。因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教学相长,所以就是要致力于消除彼此对教材理解的不均衡性,实现同化与顺应的均衡。不均衡性的规避,就是要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衡。平衡是指在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均衡相持状态,属于主体趋向客体以及客体趋向主体的交合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不均衡性需要教师和学生规避在教学前预先获取的非理性或非科学性认知,促使主客体之间能良性互动。因为“只有同化和顺应的不断协调统一整合结构才是智力结构和知识发展的原因而平衡化则是调节这些过程的内部机制,正如人类在生物学意义上适应其周围环境,认知结构的发展也是一个适应的过程”。大学英语教学历程在本质上说,就是在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主客体互动和转换的历程,而这个历程就是教师与学生不断互动和转换的过程,体现教师作为主体和学生作为客体、教师作为客体和学生作为主体之间的转换和互动。不可否认,大学英语教学存在“同化和顺应”的不均衡是必然的,但这也是教学中应规避、消除不均衡沿相互均衡发展的过程。

三、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主客体思想的大学英语教学趋势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主客体思想从人的认知结构以及智能的双向建构,揭示了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对教育学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处于跨文化性质的英语教学,更是给予了很大的启迪。因为大学英语是一门注重培养学生语言实际使用能力、使用英语处理社会生活以及涉外事务活动能力的课程。大学英语课程的这种属性,需要转换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运用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作为英语教学活动的指导,把听、说、读、写、译融汇于激发和培育学生主体性历程中,坚决摈弃传统的教师主导和主体合一、而学生是客体和从属的师生课堂关系,建构师生主客体之间互动和转化的课堂关系。但是,师生主客体之间互动和转化的课堂关系,表面上受制于课堂上的教师和学生,实际上是受制于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笔者依据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主客体思想以及结合自身多年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经验,认为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主客体思想对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的价值意蕴,主要体现在大学英语教学应该要沿着创新英语教学理念以及变更传统教学模式等。

创新英语教学理念。皮亚杰在发生认识论中提出认识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认识发展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前所述,大学英语教学是涉及不同思维范式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的综合性课程,更需要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才能从文化价值的意蕴把握英语教学内容的全部要旨。如在汉语中,“我”能充任主语和宾语,即同一词可充任双重的角色责任。但在英语中,“我”的充任只能是“I”,而宾语则由宾格“me”充任。作为教育工作这,应该认识到大学英语教学不仅是限定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行为,而且还是师生都作为认知主体,体悟历史、文化、习俗以及社会制度等的社会行为。如果英语教师的教学理念只局限在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单向互动,教师在整个英语教学中都是充当知识和文化的输出者和引领者,那学生作为主体的潜在价值收到抑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遭受巨大扼杀。因为每个人都是在根据自己的经验去理解客观存在的世界,由此建构的认知结构会明显不同。因此,传统的教学理念必须更新,树立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主客体思想的教学理念,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共享和协调,构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主体多元、客体多元等,促使大学英语教学理念更新,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潜能和热情,才能确保大学英语教学收到成效。

变更传统教学模式。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无论是阅读课、语法、精读和泛读,教师都在其中担任绝对的主角,充当课堂的引领者和课堂传授知识的裁决者,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客体地位,极度压制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按照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主客体思想,认识的完成本质上就是主客体之间的认知格式相互顺应和同化的过程。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只有通过师生双方在知识上的共享和协调,才能促使双方对知识的理解更丰富和全面,形成一个保持高度互动的有效课堂。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主客体思想要求教师不能搞一言堂,认为学生在上课之前就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认知范式,他们会用本有的认知范式去检测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以及教材所承载的信息,且据此对知识进行取舍。但学生的本有认知范式因知识、阅历、理解以及固有认知模式等影响,会出现对课堂知识的取舍不当,这就导(下转第154页)(上接第141页)致了传统课堂知识的局限性。因此,教师在上课之前,应根据欧美文化、历史、风俗、国际惯例以及学生的实际等,设计出一整套能激活学生思维的课堂问题,让学生结合所要学的教材信息进行自我思考,潜在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意识,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促使学生在课堂上实现主客体自我互换的统一。

四、结语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主客体思想利用图式、同化、顺应、平衡和自我调节等心理学的概念,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把大学英语教学置于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框架内,实质上就是要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双方都要在教学中不断根据对方、知识以及教学要求等自觉调适彼此之间的认知图式,同化或者顺应教学目标的要求,促进课堂教学的良性发展。但是,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过于强调认识的纯生物机制、而忽视了认识过程中的社会性机制,无形中会削弱教学的社会性效果。大学英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英语知识、培养学生英语技能、拓展学生视野的过程,同时也是塑造学生人格、提升学生道德和素养的过程,这正是大学英语教师在实施大学英语教学中理应要规避的缺陷。

【参考文献】

[1]皮亚杰.儿童智力的起源[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434

[2]王珍.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对翻译方法的启示[J].海外英语,2011(11)

[3]刘彦臻.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对我国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J].广西教育(C版),2013(6)

对大学化学的认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元素及其化合物;认知结构;学习困难;教学启示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2-0002-06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2.001

一、引言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高中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它是化学概念、化学理论在物质认识层面的一种具体体现,同时又为学生对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感性认识素材。此部分内容具有琐碎、庞杂等特点,因此学生在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和误区。认知心理学表明,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有助于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通过认知结构的测查,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头脑中的先验知识、迷思概念以及知识建构与组织方式,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设计更加合理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将以前的知识经验与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建立有效的联系,更好地实现概念转变[1]。因此,本研究采用流程图法(Flow Map)测查学生在“铝及其化合物”知识领域的认知结构并分析其学习困难,并结合学生问卷调查探讨其学习成败的原因,为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及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1. 研究方法与对象

(1)问卷法

为了调查学生对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学习现状,本研究编制了相应的问卷,以某校高一年级共10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102份,调查完成后,共回收有效问卷100份。在问卷的编制过程中,分别与三位化学教师以及两位专家进行讨论, 以保证问卷的内容效度。对30个学生进行试测,选用克伦巴赫Alpha系数计算一致性,信度系数达到0.801,说明问卷的信度较高。

(2)流程图法[2,3]

流程图法是指在研究人员向受试者提出可以自由发挥的问题,它是同时捕获顺序和人思维间的相互关联,探索学习者认知结构的有效工具。 为了测查学生对于“铝及其化合物”知识领域的认知结构并分析其学习困难,本研究采用流程图法,对该校高一年级某一班级中的30名学生进行访谈, 并绘制流程图以展现学生的认知结构:采用箭头将知识点依次列出,并对出现重复或者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回归连接。通过30名学生的流程图,对其认知变量进行统计,并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关于认知结构变量的内涵及计算如表1所示。

2. 研究过程

(1)高中生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学习现状调查

通过问卷法调查学生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观念、学生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所常用的学习方法、学生的课堂效率来了解学生对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学习现状。

(1)问卷调查设计情况如下[4]:

1.你认为元素及其化合物这部分内容的特点是(学生对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看法)

A.内容有趣,有大量演示实验,贴近生活

B.内容简单,通过记忆就可以较快掌握

C.内容庞杂,需要记忆大量知识点与方程式

D.内容零散,很难找到内在规律

2.相较于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化学理论,你认为元素化合物知识(学生对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兴趣)

A.更喜欢,因为元素化合物知识更简单、更有趣,演示实验丰富

B.更不喜欢,因为元素化合物知识缺乏规律性,内容太庞杂

C.没有更倾向于哪一部分知识

D.都不喜欢

3.相较于此部分知识的新授课与习题课,你更喜欢(学生对于课堂类型的偏好)

A.新授课 B.习题课

4.你如何掌握大量的化学方程式及不同化合物的性质(学生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所常用的方法)

A.罗列知识点并进行记忆和背诵

B.根据教师的讲解与实验现象去理解记忆

C.通过做练习题去记忆

D.总结规律,整理记忆

5.你认为课堂演示实验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的W习(实验对于学生学习的帮助)

A.没有帮助,浪费时间、效率低下,或实验现象不明显

B.没有特定的帮助,更多的只是一种学习兴趣的激发

C.有一定的帮助,可以帮助记忆相关的现象与性质

D.有较大帮助,有助于相关知识的深入理解与思考

6.对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你在课堂上能够掌握的大概程度是(学生课堂效率的调查)

A.能够掌握80%左右,课堂上就能够基本消化教师的讲解

B.能够掌握50%左右,教师讲过后能够掌握大部分知识,存在部分疑惑

C.能够掌握30%左右,需要课后做题才能进一步掌握

D.课堂存在较多疑惑,需要课下进行多次复习才能掌握

(2)调查结果

完成调查后,将收回的100份有效数据利用Excel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统计数据,如图1所示:

通过分析得出学生在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学习现状:在学生对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看法方面,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内容零散、庞杂、缺乏内在规律,且缺乏对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方法上,多数学生采取机械记忆或做练习题的方法进行学习,且不善于结合实验现象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在课堂效率方面,学生课堂效率较低,需要课下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复习。 而在教学方面, 多数教师忽略了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实验教学中不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引导;部分教师本末倒置,忽略新授课的教学,而将教学重点放置在习题课的教学中。

(2)认知结构定性分析

根据访谈录音绘制流程图,经过对比,选择成绩优秀、中等、较差(参考当月月考化学科目成绩)的三位学生的流程图进行分析,流程图分别如图2、图3所示。

①认知结构的整体性:学生1回忆起的知识点明显多于学生2与学生3, 并且知识点之间的网络关系联系较为紧密;而学生2与学生3在知识点的数目上以及知识点之间的网络联系上都较学生1差,尤其学生3,其认知结构整体性较差,有待完善与优化。

②认知结构的层次性: 学生1在知识点上按照铝、氧化铝、氢氧化铝、铝盐的顺序进行叙述,又基本按照每种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备方法的顺序进行描述,而且能够按照先总体再部分的逻辑顺序进行叙述,说明其认知结构层次性较强。 学生2在每个知识点内部的逻辑结构不够完整,认知结构的层次性略显不足。 而学生3在知识点的描述中缺乏层次性,有关不同物质的性质知识交替出现。

③认知结构的深度与广度:学生1所描述的知识点最多,深度较明显。相较于学生1,学生2描述的知识点较少,其次,在认知结构的深度上,仅对物质的化学性质进行描述, 未进行解释与举例说明。而学生3描述出的知识点数目较少,主要涉及物质的物理及化学性质且错误较多,在认知结构的深度上,其描述也只停留在简单性质的复述水平。由此可看出,学生3对于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认知水平较低,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3)认知结构定量分析

对上述三位学生的认知结构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见表2。表2中学优生、中等生、学困生的广度、丰富度、整合度、信息检索率均呈现明显的阶梯性递减,这与其纸笔测验成绩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更加精确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3。可见,学生的纸笔测验成绩与其认知结构的广度、丰富度、整合度显著相关,即学优生在“铝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中建立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更为丰富,对知识的整合程度更高。

三、“铝及其化合物”认知结构的内容分析

“铝及其化合物”知识是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中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一节,主要学习内容包括:铝、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备与应用;常见铝盐的化学性质。通过对流程图中学生所提及的知识点进行分类统计,结果见表4。

由表4可较为直观地看出学生对于“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掌握情况、错误概念等。

铝:关于铝的物理性质,大多数学生基本能正确表述(93.33%),但少数学生错误地认为铝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较高的熔点(10%)。关于铝的化学性质,较多学生提到了铝可以与非金属单质(氧气或氯气)、酸、碱溶液以及盐溶液反应(70%、80%、83.33%、50%),但只有较少学生提到“铝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以及“铝与碱溶液反应的实质”(23.33%、6.67%)。说明对于铝的化学性质,只有少数学生能够从氧化还原反应等反应原理上对其性质进行解释与说明。而仅有少数学生提到关于铝的制备方法以及实际应用(6.67%、13.33%),说明学生可能不够重视这些知识。

氧化铝:关于氧化铝的物理性质,提及人数较少(16.66%)。而在化学性质中,较多学生提到氧化铝是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氧化铝分别能够与酸、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76.76%、83.33%、80%)。部分学生提到两性氧化物这一概念(43.33%),较少学生错误地认为氧化铝与碱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水(30%),说明学生对于物质性质的掌握停留在某一具体反应样例层面,而不能够从物质分类理论角度对其做出解释说明。极少学生提到氧化铝的实际应用(3.33%)。

氢氧化铝:关于氢氧化铝的物理性质,、较少学生提到其溶解性、吸附性(20%、6.67%)。而在其化学性质的描述中,较多学生提到氢氧化铝分别可以与酸和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86.67%、83.33%);部分学生能够描述出“两性氢氧化物”这一概念(46.67%);部分学生提及氢氧化铝的不稳定性(36.67%),较少学生却错误地认为氢氧化铝加热分解的产物是氧化铝与氧气(10%);较少学生错误地认为氢氧化铝与过量的碱反应先生成偏铝酸根,再生成铝离子(10%)。提到氢氧化铝制备方法、氢氧化铝胶体可用于净水和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的学生较少(13.33%、6.67%、3.33%)。

两种盐:较多学生可准确描述出X盐可以与碱反应以及偏铝酸盐可以与酸发生反应(76.67%、63.33%)。而能够说出铝盐与强碱反应以及偏铝酸盐与强酸反应并根据其量值的差异生成不同产物的学生较少(20%、13.33%)。能够说出铝盐与弱碱反应以及偏铝酸盐与弱酸反应的学生也较少 (33.33%、36.67%)。在此部分的错误概念中,部分学生认为铝盐、偏铝酸盐既可以与酸发生反应又可以与碱反应(23.33%、13.33%);部分学生错误地认为偏铝酸盐可以与碱生成氢氧化铝(16.67%)。说明学生在两种盐以及氧化铝、氢氧化铝等物质的性质中产生了混淆。

四、研究结论与启示

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定性定量分析、问卷调查结果及其内容分析中相关的错误认知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结构存在显著的差异,学生的纸笔测试成绩与认知结构变量之间显著相关。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其认知结构的整体性、层次性、深度和广度以及认知结构变量中的广度、丰富度、整合度都比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好。成绩较好的学生,其头脑中的知识点数目较多,且知识之间的网络联系较为紧密,认知结构的整体性较好。

2.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教与学存在一定误区。绝大多数学生认为铝及其化合物内容零散、庞杂、缺乏内在规律,没有学习兴趣;采取机械记忆或做练习题的方法进行学习;课堂效率较低,需要课下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复习。在教学方面,多数教师忽略了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在实验教学中不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引导;部分教师本末倒置,忽略新授课的教学,而将教学重点放置在习题课的教学中。

3.学生对于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掌握存在不足与困难。存在的主要问题:①多数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处于识记水平,未能从原理上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而只是通过机械记忆的方式记住了最终的结果;②学生的错误概念多为不同知识之间的相互混淆,未能建立起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在不同知识之间产生了负迁移。

本研究得到如下启示:(1)针对学生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学习现状、铝及其化合物内容分析中“多数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处于识记水平”的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理论将复杂知识系统化、结构化[5];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知识形成的过程性;纠正学生不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利用化学实验,形成“结合实验学知识”的意识;使用精细加工策略中的类比、联想以及图解等方式,以促进知识的有效内化。(2)针对学生“铝及其化合物的应用”的学习困难,可以倡导学生用化学的视角去观察身边的物质和发生的事情,体会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重大作用,激发学习的热情,培养社会责任感[6];针对学生“反应物量不同,产物不同”的学习困难,可以设置相关实验(如图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描述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并学会运用“宏观―微观―符号”这一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分析性质实验宏观现象背后的微观本质。此外,分别以添加试剂物质的量为横坐标,以生成沉淀物的物质的量为纵坐标作出两者关系图,可以加强学生对反应产物的理解与判断,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维方式[7](如图5);针对学生“将不同知识相互混淆”的学习困难,可以采用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反应图辅助教学,帮助学生从实验事实中整理出铝及其化合物变化的规律,更清楚地认识铝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联系[8]。

参考文献

[1] 张国仁,杨金华.认知结构的概念形成及其理论发展探索[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2(26):100-101

[2] Tsai C C. Probing students' cognitive structures in science:the use of a flow mapmethod coupled with a meta-listening technique[J]. Studies in Educational Evaluation,2001,27(3):257-268

[3] 王骄阳,闫春更,周青. 基于学生“元素周期表、周期律”学习困难的教学建议[J]. 化学教与学,2016(6)

[4] 谭燕.高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建模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

[5] 姜言霞,王磊,支瑶.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价值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2,9(9):106-112

[6] 刘华. “铝及铝的化合物”教学设计[J]. 化学教育,2010,31:121-125

对大学化学的认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众化数学观 教育层面 教学策略

中学生数学观是指中学生对数学的存在和发展、理论与应用的初步认识,对数学的个性与共性、具体性与抽象性的基本认识,本文拟对大众化数学教育的层面和实施策略作出初步的探讨。

1大众化数学观教育的层面和要求

大众化数学观教育是与英才化数学观相比较而存在的,笔者认为它们的内容都应包含知识、观念、精神三个层面,只不过各有其不同的教育要求。

1.1知识层面

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是形成和发展中学生数学观的前提和起点,因此,对知识本身的认识是数学观的基本层面。这里的知识包含三类知识:算子性知识、关联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算子性知识由教材中数学概念、数学原理和数学法则组成;关联性知识包含数学史、数学美、数学应用等游离或内隐于教材体系但与数学学习内容相关联的、有益于学生对数学价值理解的知识;策略性知识是主体关于如何解决问题的策略及对策略本身认识的知识,它包含对数学思维模式、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学习方法的知识。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对知识层面价值的认识并不完全取于其本身,而更多的是取决于学习者本人的状态,由此在知识层面,大众化数学观教育的要求比之于英才化数学观教育的要求,前者更加强调对知识的有用性及其社会建构意义的认识,强调对知识本质――尝试性的认识。这种尝试性的发展来自人的创新和自主探索。

1.2观念层面

数学观念是人们用数学的思考方式去考虑问题、处理问题的自觉意识或思想习惯,它是思维模式被内化的产物,是数学思想的升华。如果说知识层面是数学观的基本层面,那么数学观念便是构成数学观的核心层面,它由量化观、整体观、唯物辩证观所定位。量化观通俗地讲就是要“心中有数”“有数学的头脑”,是关于数学化的观念。量化观包含推理、抽象、化归、优化四种意识,它们各有不同的数学表现方式.整体观是指从全局考虑问题的观念,它是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中整体原理在数学中的反映。如集合关注的是具有某种性质的事物的全体所具备的特征;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连续性所反映的也是函数整体的性质。

1.3精神层面

数学精神是在数学活动中逐步形成和不断发展的主观状态,其实质是探索,它是数学观的经脉。学生若能对数学精神有深刻的认识,则他不仅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而且还能根据需要不断补充、吸纳新的知识(包含数学学科之外的知识)。笔者认为它们主要属于科学精神的范畴。对大众化数学观教育而言,应强调如下四种科学精神:应用化、致力于发明发现、多途径解决问题。事实上,数学精神还应包含人文精神的成分,它也是人和人类社会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所需要的美好的精神要素,在人类文明发展中起独特作用。大众化数学观教育应当强调如下人文精神要素:求真求美、坚韧不拔、创新交流、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五种要素。

2大众化数学观教育的实施策略

大众化数学观教育真正实施的关键在于建立一套相应于进行这种教育的目的性的课程结构、教学体系和评价标准,在于建立起相应于目的性的大众化数学教育活动的动态运行机制,这个机制的建立显然需要多方面的艰辛努力。下面仅就数学观建构的基础和教学过程谈一些想法。

2.1提供建构基础是大众化数学观教育的前提

为大多数中学生提供数学观建构的基础是大众化数学观教育得以实施的前提,这种基础应当着眼于知识层面的建设,为此应当做到如下起码的两点:(1)拓宽知识空间,以“见”促“识”;(2)密切联系实际,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的现实价值。

数学以其庞大的知识体系,以其对人类生活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看法。追本溯源,中国数学教育具有考试文化十分浓烈的底蕴,升学考试对数学教学内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考就不讲不学造成学生知识视野的封闭、狭隘,严重地制约了中学生数学观的生长。见多方能识广,中学生必须从题海中跳出来,在教师的引导下,拓宽知识空间才能学会以简驭繁、触类旁通,促进数学见识的发展。

大众数学教育要求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因此大众化数学观教育必须密切联系实际,并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的现实价值。生活实际中,处处留心皆数学,是中学生数学观教育的宝贵资源。以几何为例,木工师傅画线弹墨线的办法实际上是“两点确定一直线”公理的反映,而“若一直线垂直于一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则这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此定理也在木工、建筑中经常使用。、保险以及商品促销中采用的有奖销售在各地的流行也可促使学生在生活中认识概率的思想。我们可以通过“题改战术”来实现纯数学问题与应用问题的有机结合,例如高二代数中有一道例题:已知00,求证:(a+m)/(b+m)>a/b。我们可以把它编成“采光问题”:建筑学规定,民用住宅的窗户面积必须小于地板面积,便按采光算,窗户面积与地板面积的比不少于10%,并且这个比越大,住宅的采光条件越好,问同时增加相等量的窗户和地板面积,住宅的采光条件是变好还是变坏了,请说明理由。

2.2突出活动过程是大众化数学观教育的关键

对大学化学的认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国际视野 国际意识 全球化能力

中国正在以越来越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发展潮流。在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中坚力量,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是中国顺应全球化发展的关键,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顺应时代要求、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时代使命。

1.国际视野涵义及其重要性

国际视野是当前使用较为广泛的一个词语,也称为全球视野、国际意识等。它是指人们能从世界的高度了解世界历史和当今国际社会,评价本国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在国际交往中有恰当的行为与态度。它是一个人在全球化背景下具有的意识、知识、能力的综合体现。

1.1国际视野的评价指标体系――意识、知识、能力

1.1.1意识维度

意识对人的行为有能动的反作用,培养国际视野,首先是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对于国际意识的概念可以从两个方面把握,一是国际意识是相对民族意识而言的,有时也被称作“世界意识”或“全球意识”,是指国民对跨国事务或国际事务的认识和了解,简而言之,就是是否能够自觉地、迅速地、深入地了解国际社会;另外,国际意识可以理解为一种情感和价值取向,是一种自觉地了解世界、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要求我们用一种开放的心态,平等、公正地理解、宽容地对待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的态度,同时是一种可以积极、平和、理性参与国际活动和国际竞争的高品质思维能力。思想政治教育界泰斗张耀灿教授的学生毕红梅在其毕业论文中指出:“所谓全球意识是指人类价值主体在承认国际社会存在共同利益和人类文化现象具有共同性的基础上,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分歧,克服民族国家和集团利益的限制,以全球视野去考察认识社会生活和历史现象所形成的一种意识。但全球意识并非是指全球一体化,它更多的是指一种思维方式。”所以,我们认为,所谓的国际意识,其实就是具有一种国际化的心态和思维方式。

1.1.2知识维度

国际知识是国际视野的基础,国际知识的储备是建立在对于我国社会各种知识的总体把握的基础之上的,有关主要国家的国情与对华关系态势,以及我国在当今国际社会的地位和主要领域参与国际事务的水平与程度等。当前,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国际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本的国情世情。看世情要立足于基本国情,这样的国际视野才不会脱离现实。对于青年大学生,要让大家清楚地认识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我们处于什么样的世界”这些基本状态的认知;二是国际规则。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要加入全球化的浪潮,必须遵守全球化的规则,才能立足于国际。所以要不断对大学生加强规则意识、法制意识、市场意识等教育,让大学生了解熟悉非歧视、透明度、国民待遇、公平竞争等国际经济贸易原则及政治、科技、文化等领域国际规则和惯例;三是国际礼俗。世界各国、各民族在其自身发展、生存的历史过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形成了各种风土人情和习俗,令人赞叹不止。同时由于,文化背景、生活习俗等不同因素,使得世界各国、各民族各自有其禁忌。随着历史的发展,国际交往的频繁,懂得国际礼仪是非常有必要的。

1.1.3技能维度

国际视野不仅停留在意识和知识层面,还应表现为一种行为能力,具体表现为专业能力、信息的获取和取舍能力、创新能力及交往能力等。未来国家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各行各业高水平、专业化的人才。因此,具有国际视野的大学生,应该具备扎实的与专业相关的工作能力,才有可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国际化背景下,人们每天要接触各种各样的信息,需要人们具有相应的信息处理能力,这也是人们立足于社会的重要能力和先决条件。而国际化的一个直接影响是人们面临越来越多的选择,选择既是一种机会,又是一种取舍能力。取舍能力使人们在多元的国际化背景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保持民族性与个性。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由于国际环境千变万化,各国都在深度融入竞争的同时探索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我们培养的青年学生要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敢于面对挑战,把握时机,打破常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全球化背景下,竞争无处不在,这种竞争的残酷性和多变性对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善于处理各种复杂多变的关系,并能在竞争中与人合作,具有较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当然,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语言技能,掌握必需的外语及交流沟通技巧等。

2.当代大学生国际视野认知现状分析

为了解当代大学生国家视野认知现状,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在西安交通大学随机进行调研,共发放问卷500份,有效回收459份,有效率91.8%。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并结合以往文献资料的研究,整体上讲,我国当代大学生国际视野认知现状不甚乐观,整体水平较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2.1大学生国际视野知识水平较低

国际视野知识需要包括的范围很广,涉及面宽,政治制度、经济模式、文化类型、法律形态等都包括在内。

关于对民主的认识,89.4%的学生对于民主与国家制度的关系、民主与的关系不是很清楚。

关于对经济模式的认识,认识最深的就是市场经济。77.3%的学生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就是竞争,淘汰,个人奋斗。市场经济以个体利益为出发点,以实现自我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但在此过程中,要以个人信用、良好的道德观念作为基础。企业家需要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要肩负起一定的责任,唯利是图不是手段也不是目的,个人价值的实现中就包括利益实现、个人对社会所作出的贡献。

关于对文化的认识,认识最多的就是西方文化,对伊斯兰文化、非洲文化了解不多。73.8%的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就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所谓个人主义并非把个人利益、个人价值实现放在中心地位,以我为中心,而是从个体的角度出发,把个体放到很重要的位置,但最终实现的并非是个人目标。西方文化体现到企业文化中就是对个人的重视,注重团队合作精神。

在涉及宗教的认识问题上,93.4%的学生知道有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但对这些宗教的发展演变知之甚少,宗教在这些国家的发展和社会中所起到的作用如何也缺乏较深的了解和认识。95.6%的学生对于宗教与科学的关系认识上表示不能够很好理解,超过60%的学生认为宗教与科学之间是相悖的,相信科学的人不应该相信神灵的存在,对同时相信科学又相信宗教表示很诧异。

2.2大学生全球意识淡薄

世界公民意识较低,很多大学生对何为全球公民意识不是很清楚,大多数不能够很清楚地表达出来。全球公民意识中最核心的要素乃是个人的行为与责任要能够放到全球范围中思考,而大学生缺乏这方面的意识。比如在乌克兰事件上,对于克里米亚地区独立问题,78.3%认为这属于乌克兰内政,与我们无关。在对此事件的处理上,反映出大学生缺乏全球意识。

对他国文化、风俗、历史了解不多,独立思考问题能力比较欠缺。有协作就有矛盾,有矛盾就有冲突,需要辩证地看历史。在国家与国家关系越紧密的时代,要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问题。

2.3大学生全球化能力不高

全球化能力调查分为两个部分,即全球化理解能力(包含“对全球问题复杂性的认识和理解”、“将学科知识应用在理解和解决全球性问题的能力”两个题项)及全球化交往能力(包括“对至少一门外语的掌握能力”、“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一起工作的能力、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一起工作的愉、知道在全球化背景下的道德/职业责任”四个题项)。

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的全球化理解能力和交往能力,美国大学的得分要明显高于我国大学,差异性比较明显。

得分过低的原因可能由于我国大学的开放性还得提高。全球化经历包括全球化学术经历和全球化交往经历。前者主要包括参加全球化方面的课程、参加全球化方面的讲座或报告、参加全球化方面的会议并做报告等;后者主要包括与外国学生的各种课外交流、社会活动交往、参加全球化主题的表演等。

首先,在全球化交往经历上,美国大学生参与各种交往活动的比例要显著高于我国大学生,美国鼓励本土学生与外国大学生“混住”(建立“国际公寓”),营造国际交往的氛围和机遇,是提升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重要举措。其次,在全球化学术经历上,美国大学为学生创造全球化课程的修读、全球化证书或学位的获得、参加全球化主题的报告等。同时,美国很多大学为了提高学生的国际意识,设立了中国研究中心、日本研究中心、韩国研究中心等在内的几十个区域研究中心,这些中心开设本科、硕士课程,举办学术研讨会,授予全球化问题研究的学位。

3.对策

3.1开设全球化课程

借鉴一流大学的经验做法,一方面,设立专门的区域研究机构(类似于伯克利加州大学的各个区域研究中心、首尔大学的国际研究大学院等),给予充分的人财物的支持。另一方面,在各个区域研究机构日常的深度学术研究的基础上,开设相应课程讲座(如美国学、日本学、欧洲史等),吸纳本科生、研究生进行修读。

3.2将国际化纳入日常生活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最重要的就读经历,不仅仅是课堂、学术的经历,而且包括课外、社交的经历,后者既贴近于学生,又渗透于细微。因此,国际化活动的触角应从课堂扩展至课外,从学术交往延伸至日常社交。所以,像班级旅游、班队活动、学校社团、学校俱乐部、社区服务等课外活动,都应融入全球化元素,使学生能够在亲身体会和经历的过程中获得全球化意识和能力的深度的、立体的全面发展。

3.3高校要提供对外交流平台

要建立与国外高校的访问交流机制,鼓励外籍教师来校授课。在学生的国际流动上,既要推出去,又要拉进来,积极推进大学生的国际交流和访问。目前大学为学生创造的出国交流访问的机会大大增多了,但是,这种增多只是绝对数量的增多,相对人数(即获得出访机会的比例)仍然很少,大多数学生在大学四年时间内仍然无法踏出国门。进一步地说,中国大学国际化拉动力量的不足(吸引机制、奖学金种类和额度、中国高等教育竞争力,等等),导致国外学生来中国留学的数量仍然很少,留守本校的中国学生很难获得与外国大学生交流互动的机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大学生整体的全球化素养及能力的提高。要改变现状,政府需要高度重视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参考文献:

[1]姚福生,王磊,张志伟,谢峰.新时期大学生国际视野教育初探[J].学术论坛,2008(1):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