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法医学概述

法医学概述

法医学概述

法医学概述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 中医是中国特有的医学形式,本文以莱考夫的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从认知角度分析中医概念隐喻的表述形式和其文化特征,关注文化因素对于人的思维模式和语言表述形式的影响。分析表明,中医概念隐喻具有典型的汉语言文化特征,概念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受到社会文化和人们认知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文化特征。

一、 概念隐喻

以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认为隐喻是一种普通修辞格为代表,传统的隐喻理论是从修辞的角度来关注隐喻现象的。而二十世纪中期理查兹提出的相互作用论,开始关注隐喻的认知特征。莱考夫和约翰逊在 1980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概念隐喻,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隐喻现象做出了全新的阐述:隐喻无处不在,它不仅出现在语言中,也出在人类的思维和行动中,人们用以思考与行动的普遍概念体系在本质上是隐喻的。他们认为隐喻不仅是语言形式,更重要的是人类的一种普遍认知方式,是人们思维、行动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性方式。

因此从本质上来说,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 ,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经验的认知活动。隐喻结构一般有两个域 :一个是结构相对清晰的源域,另一个则是结构相对模糊的目标域。从结构上看,隐喻的形成是两个域之间的结构映射的产物,即用具体的源领域向抽象的目标领域的映射。人们直觉地,本能地运用生活中具体的简单的事物来理解认知陌生的,未知的抽象的事物和概念。隐喻的哲学基础是建立在人类对自身和周围事物的认知经验之上。而隐喻的认知过程是建立在相似联想的心理机制上,必然会跨越不同范畴的鸿沟。隐喻是建立在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似关系之上的,而对这种相似关系的确认是一种创造的过程,新的认知将在隐喻的过程中产生。

莱考夫把概念隐喻分为三类:方位隐喻,结构隐喻和本体隐喻。方位隐喻是参照空间方位而建立的一系列隐喻概念。空问方位来自人们与大自然的相互作用,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概念,如,上下、前后、内外、开关、深浅、中心和。结构隐喻是指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建另一种概念,使两种概念叠加,用谈论一种概念的各方面词语来讨论另一个概念 ,这两个概念的认知域不同,但是它们各 自的构成成分之间存在着有规律的对应关系。本体隐喻是人类将物体的经验作为我们表达抽象概念表达的基础。人们把抽象模糊的思想看作有形的实体,从而能对其进行量化辨别其特征。本体隐喻中最常见的是容器隐喻,将常见的无形的抽象的事件、活动、状态看作具体的有形的容器。

二、中医概念隐喻的表述形式

作为中国特有的传统医学 ,中医一直备受关注,但是以前的研究多侧重于医学方面,很少有从认知角度对中医概念进行探究。中医中存在着一种类似于隐喻的认知方式。《素问 -示从容论》日:“夫圣人之治病,循法守度,援物比类。”其中的“援物比类”是从两个或两类对象有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属性,推出一个对象可能具有另一或另一类对象所具有的属性,属于一种从个别到个别或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形式有“我”而及“彼”。中医在认识疾病现象,探索人体生理病理规律,建立理论体系的过程中都运用这一方法。这种比类的方式更多的是停留在表面的相似性的类比,只是一种中医的诊断方法。我们运用概念隐喻理论,从认知学的角度,对中医概念隐喻背后隐藏的人类思维和文化活动进行关注。

在中医中,概念隐喻是普遍的,是无处不在。它不是作为一种语言的修饰方式而存在,而是充分体现了中医对于人体,病因,病症,和治疗的认知。在解释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学说时,运用了人类社会结构和自然现象的概念,如日:“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水为阴,火为阳,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在解释人的生理结构时,则通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现象来认知人体结构,如说:“天远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 日月,人有两目”;而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以官位职能来认知人体以及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相互关系;在辨析病因变化时,运用自然界风、寒 、暑、湿、燥、火的特征作来说明病因病理;在确定治则时,将生活中的具体物体运用其中。如说“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而具体的疾病治法如:“增水行舟”法、“釜底抽薪”法、“提壶揭盖”法、“导龙人海”法、“引火归原”法等都是运用了隐喻的认知方法。

中医学概念隐喻根据不同的源域,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方位隐喻、实体隐喻和结构隐喻。方位隐喻是人们认知世界最基本的概念,在中医中存在着“上热下寒”、“表寒里热”等概念。本体隐喻是中医概念隐喻中最常见的一种隐喻类型。中提到:“黄帝日:一时遇风,同时得病,其病各异,愿闻其故。少俞日:善乎能问!请论以比匠人。匠人磨斧斤砺刀削,斫材木。木之阴阳,尚有坚脆,坚者不入,脆者皮弛,至其交节 ,而缺斤斧焉。夫一木之中,坚脆不同,坚者则刚,脆者易伤,况其材木之不同,皮之厚薄,汁之多少,而各异耶。……各有所伤,况于人乎。”此正是以树木之差异的概念来说明人体体质之不同,并通过工人伐木者这一相对具体的、有形可睹的事件来隐喻阐述同一条件下不同的人可以罹患不同疾病的相对抽象现象。中医学中的“五行学说”是最为典型的结构隐喻:将“金木水火土”等五种物质的认知,象征化或形象化,并其相生、相克、相乘和相悔的关系结构化,并将这一结构运用到人体五脏六腑的结构认知中,从而产生了肝木、心火、脾土、肺金和肾水等结构概念,并用五行之间的结构关系解释五脏六腑间的传导关系。

由此可见,概念隐喻在中医中是普遍存在的,是构成中医思维和认知的基本表述形式。

三、中医概念隐喻的文化特征

通过中医概念隐喻的表述形式 ,可以看到其具有典型的汉文化特征。这是因为隐喻是一种感知、体验、想象、理解事物的认知过程。其表层形式为语言,而深层则为包括一定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在内的认知心理现象。隐喻既具有语言的共性,又具有其差异性。而深层次的文化差异是导致概念隐喻表述方式差异的根 本原因。正 如Kovecses所言:不同的社会文化经验和认知加工过程带来隐喻的多样性 。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社会文化经验的不同以及认知过程的不同,而在不同的语言中,即便相同或相近的概念隐喻通常在其表述方面存在不同。

在人类早期,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最直接的就是通过对身边自然环境的认知,因此中医中存在着大量与自然现象和地理概念有关的概念隐喻。例如:为了探索人体物质代谢的规律,就拿天地问水、气、云、雨的升降转化来认知人体精与气血互相转化;用“风、暑、寒、热、湿、燥”等 自然想象来解释病因都是中医概念隐喻所特有的。而中医隐喻在表述人体结构时,则使用了地理概念,特别是中国特有的地理概念。如:“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中医在论述人体经络和穴位时,则使用了渭水、汝水、济水和漳水等中国当时真实存在的河流名称及商丘昆仑等地名,这些与自然相关的中医概念隐喻正体现了中国古人“天人合一”、“人与天地相参”的思想。

在中医概念隐喻中另一个较突出的文化特征是中医和哲学的水乳交融。“医者理也,理者意也……得理与意,医也。”因此中国哲学范畴中的“阴阳”、“五行学说”和“气”等概念都被用来理解和解释中医学中的概念,并且构成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举例来说:阴阳失衡,人类则会生病。这种概念隐喻将人体内部认知为一个平衡的状态,一旦阳盛或阴盛,这种平衡状态被打破 ,人类就会生病,结果就要尽可能的恢复或保持人体内的阴阳的平衡 ,正所谓“阴则阳之,阳则阴之”。前文也提到了中医将“五行学说”同人的身体、生理机能和情感联系起来,用来解释说明人类情感、人体脏腑组织与自然界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变化的。另一个中医特有的概念隐喻是“气”。中国古典哲学概念中的“气”是表示物质存在的基本范畴,是生命的本源。但是在中医学中“气”被赋予了更多的认知概念。人体被认为存在着一个内部的气压环境。“气”在人体内流动,将营养物质带给各个器官,并起到保护器官和人体的作用。气的运行舒畅,保持平衡,则各个器官功能正常;如果气的运行发生停滞或阻碍,人体内部的气压环境受到影响,人类器官就要受到影响或生病。

中医概念隐喻还受到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中医理论基本形成于战国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群雄割据,战争不断的时期。因此中医概念隐喻出现了战争隐喻。不同于英语中的疾病战争隐喻,中医隐喻概念具有典型的中国文化特色。中医概念隐喻常将人体比喻为“城池”、“城郭”,疾病的袭扰常被描绘成“外来人侵”、“邪气困扰”,而保护人体的免疫系统则被认为是环绕人体的卫气和营气,起到保护人体免受外敌入侵和供给给养的作用,存在着如:“真邪相攻,两气相搏”、“真邪相攻,乱而相引,故中寿而尽也”、“以逐邪气,而来血气”、“邪不能独伤人”、“下管虚则邪气胜之”、“得守者生,失守者死”等隐喻。人的身体是战场,人类生病的原因是正邪相争的结果,正气盛则邪气弱,正气占上风,人身体健康。反之正气弱小,邪气强盛入侵攻人人体内,卫营失守,人则会生病。

政治隐喻也是中医概念隐喻所特有的。中医常常将治国与治病相提并论,自古便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说法强调:“夫治民与自治,治彼与治此 ,治小与治大,治国与治家,未有逆而能治之也,夫惟顺而已矣。……春夏先治其标后治其本;秋冬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灵枢 ·师传》)如果“逆从倒行”,必招致“失神亡国”之危险。上文提到的关于人体五脏的关系的论述,运用中国古代的国家管理体制,反映出五脏的系统性和有序性。以“君主之官”说明心为五脏六腑之主;用“相傅之官”来说明肺有主治节的功能;以“仓廪之官”说明脾有云化水谷,输送精微的功能。在论及中药配伍的时候,中医运用“君臣佐使”这一中国封建君主制度体系来论述在方剂中各种中药的使用和数量以及对治病结果的影响,例如:“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 中国传统上便有“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思维方式。人们总是习惯于用身边的、具体的、熟悉的经验来认知陌生的、抽象的事物和现象。因此中医概念隐喻表述形式受到了人们对于自然现象和地理概念的认识以及中国文化、哲学、和政治的影响,具有典型的文化特征。

四、结 语

通过对中医概念隐喻表达方式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医概念隐喻在中医中普遍存在,它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中医重要的认知方法和手段。体现了中医对人体,疾病和治疗的独特认知,并具有典型的文化特征,反映了其特有的社会体验和文化认知。由此说明概念隐喻既有语言的共性:对于同目标域的事物,来源于不同文化背景的隐喻可以用相同或相似的源域的事物来理解并解释,这是因为人们体验的感知是共性。但是概念隐喻又具有明显的文化特征,容易受到不同文化同差异的影响,表现出社会文化经验的不同和认知过程的不同。

参考文献

[1]Lakeoff.G&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University Pie88,1980

[2]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Kovecses,Zoltan.Metaphor in Culture Universality and Vail.ation[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4]任秀玲.中医理论范畴[M1.中医古籍出版社,2001.

法医学概述范文第2篇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3.07.051

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3)07-0110-03

本体(Ontology)是针对领域概念体系的精确规范,用以指明概念的定义以及概念之间的语义关系。它能使交互各方对特定领域内共用的概念、词汇以及概念分类达成一致,支持知识的共享和重用,解决系统之间的互操作问题。近年来,本体工程成为中医药领域广泛关注的研究热点[1]。笔者围绕中医药本体工程,通过查阅近10年相关文献,探讨中医药本体工程的方法、技术、覆盖范围和应用,以期为中医药本体开发人员提供参考。

1 概述

中医药学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中医药信息学的一个核心任务,是实现中医药知识体系的数字化,从而面向中医团体提供准确、详实的知识服务。中医药知识资源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征,包含大量古汉语成分,难以精确描述。现代医学所使用的知识建模方法并不完全适合于中医药领域。因此,迫切需要提出创新的知识建模方法,以支持中医药知识的数字化建设。

近年来,学者们开始尝试基于领域本体,研制符合中医药领域特点的知识表达框架,解决中医学知识的获取、分析和推理等问题,包括在国家知识基础设施(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NKI)的建设过程中,构建了中医领域本体,如中医诊断方法、中医术语、中医证候、中医脉象、中医病机等30多个中医本体类,用于实现中医学知识的获取、分析和推理[2-3]。尹氏等[4]针对中医药术语标准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使用本体工程方法,研制了中医药学语言系统(TCMLS)。此外,本体还被用于阴阳理论[5]、五行理论[6]、中医诊断[7]、证候学[8]、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2009ZX09301- 005-01);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01A122);第52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2M520559);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zz060303)

通讯作者:崔蒙,E-mail:

中药学[9]、方剂学[10]、治则治法[11]、针灸学[12]、中医古籍[13]等领域的知识建模和知识获取。这些研究表明,领域本体为中医药知识体系的形式化表达和系统管理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2 中医药本体工程方法学研究

本体工程多是面向特定领域开展的,其方法在各个领域中不尽相同。中医药领域的本体建设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其方法学体系尚未成熟、亟待完善。目前,国内外尚缺乏构建中医药领域本体的成熟流程、方法和标准规范。中医药领域的知识体系独具特色,极为复杂。中医药本体建设必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中医团体的广泛参与和密切协作。若没有合适的方法学作为指导,就难以在不同的本体工程中贯彻一致的设计原则,这不利于本体的规模化和互操作。因此,需要对中医药本体工程方法学进行深入研究。

在方法学研究中,学者们首先提出了一些构建中医药本体的基本原则。如林氏[10]提出对中医药概念的表达不必单纯强求标准化和一致性,而应在本体的启发和应用上,完整、忠实、准确地表达中医药传统理论的语义,并做到机读、通用、可共享,为实现中医药资源数字化奠定基础。方氏[14]提出,中医药本体的建立必须在深入理解中医药领域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这些原则对本体工程的实施都具有指导意义。

本体工程方法学中的一项关键任务是顶层本体的设计。中医顶层本体不仅为中医本体的构建提供了框架,而且有利于实现中医本体同其他领域本体之间的整合,是构建完整中医本体的基础。高氏等[15]对中医顶层本体的构建做了初步探索,并指出中医顶层本体必须包括一般科学的概念接口、一般生物医学的概念接口和中医的最高层的抽象概念。另外,TCMLS的语义网络中包括层次化的语义类型和通用的语义关系,为TCMLS的构建提供了框架,也可被视为一个顶层本体[16]。

TCMLS是在本体论指导下构建的大型术语系统,旨在提供一套计算机化的术语系统,支持中医药数字资源的系统整合和深度利用,向中医团体提供开放、智能的知识服务[4,16]。方氏[14]提出了一套基于本体构建TCMLS的方案,其中涉及本体类及其层次结构、语义系统、概念集合、术语规范、通用编码等诸多方面,并提出了本体规范存储和查询的方法,以帮助用户管理和获取中医药信息。曾氏[17]论述了TCMLS的构建思路、设计原则、架构与方法,包括术语及定义的采集范围及标准、定义类(Class)和类的层次结构(Hierarchy)、语义关系等。谢氏等[18-19]对TCMLS的语义网络作了深入分析,并将其与一体化医学语言系统(UMLS)的语义网络进行了比较研究。汤氏[20]提出了面向中医药本体工程的协作方法,据此构建了TCMLS的共建平台。Mao等[21]提出基于子本体模型的本体演化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TCMLS的管理和重用。TCMLS的建立是一种创新性工作,对中医药学数字化、标准化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在目前国内外缺乏构建领域本体的成熟流程、方法和标准规范的状况下,TCMLS为中医药本体工程方法学的完善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构建大型领域本体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为降低成本,学者们开始研究领域本体的自动构建方法。刘氏等[22]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中医药领域中已有的公认领域知识进行了重构与利用,并利用领域专家知识实现了受限文本的本体自学习机制,从而成功实现了中医药学知识描述体系的自动构建与获取。这项工作初步证明了中医药本体工程自动化的可行性,为解决本体构建的瓶颈问题提供了另一途径。

3 中医药本体的覆盖范围

如上所述,本体技术已被引入中医药的诸多领域,在知识建模和获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李氏等[8]分析了证候的语义特点,将证候的组成要素拆分成中医意义下的基本语义单元,对语义单元如何组合成证候名称的规律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证候本体。曹氏等[7]在NKI本体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医舌诊本体,该本体划分为“舌质”和“舌苔”2类:在“舌质”类下建立了“舌神”、“舌色”、“舌形”、“舌态”4个子类;在“舌苔”类下建立了“苔质”和“苔色”2个子类。该本体已被用于中医舌诊知识的获取。

在中药方剂学领域,周氏等[9]构建了面向中药学的领域本体,以全面描述中药的本质,揭示中药本身及中药间复杂的功效与物质关系,澄清中药的知识结构,为中药的知识表达提供数据基础;林氏等[10]在分析中医药领域概念表达的特点和中医药检索的现状的基础上,尝试建立了方剂学本体,其内容包括方剂分类、主治、功效、禁忌、配伍等。

此外,高氏等[5]对气的失常与阴阳失调病机的逻辑联系进行了本体建模;朱氏等[12]基于语义网络技术研发了面向传统针灸知识体系的顶层本体;吴氏等[6]对五行理论及其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方法进行了本体建模;于氏等[23]对中医基础理论体系进行了本体建模;纪氏等[24]探讨了基于本体理论的针灸学知识组织方法,初步建立了一个针灸学领域本体框架,并验证了该本体应用于古籍检索的可行性;李氏等[25]参照中医脑病学的理论体系,复用已有中医学本体和国外生物医学领域本体,构建了包括概念及其概念间相互关系在内的中医脑病学本体。

领域本体在中医药国际化方面也发挥了作用。如韩国Jang等[26]构建了面向“传统韩国医学”的本体,描述了药材的名称、用药部位、功效等知识,并刻画了药材、症状、疾病和疗法之间的关系。该本体中包含60000多条陈述,这些知识是由领域专家从韩国药典、传统医学经典和教材中获取的。这项工作对于加强国际社会对中医的理解和认识、促进中医药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4 中医药本体的主要应用

近年来,中医药本体被广泛用于从文献等知识资源中获取中医药结构性知识。中医知识获取是计算机自动实现知识管理、知识重组的前提,也是知识工程领域的一个难点问题。郑氏等[27]采用本体技术及数据挖掘分析技术,通过对中医医案与中医经典著作文献进行关联研究分析,实现了名老中医的知识获取和传承。蒋氏等[28]提出了一种基于领域本体的知识获取方法,对医案中蕴含的知识进行形式化表示,构造中医领域的语义网络,对其进行定量分析,抽取中医领域的概念语义场。刘氏等[29]提出了一种新颖的中医专家临床病案的知识获取方法,这种方法基于中医学本体,通过电子病案获取专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诊疗知识,并将病案蕴涵的知识转化为形式化的知识,存入NKI知识库和NKI病案库。

中医药本体也为中医药古代文献的数字化作出了贡献。朱氏等[13]构建了面向中医古籍的语言系统(包括语义类型和语义关系)。林氏[30]从收集的中医骨伤资源(主要是中医骨伤古籍)中提取骨伤相关的术语,然后设计本体的框架并构建了中医骨伤古籍小本体。谷氏[31]基于中医古籍文献叙词表,构建了面向中医古籍文献的领域本体。这些本体已被用于从中医古籍中获取结构性知识,从而支持古籍的语义检索和深入分析。

构建中医药本体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解决中医领域知识同其他领域知识的融合,以及中医领域知识内部的融合问题。在中医药领域中,存在大量富含中医药领域知识的数据库,但它们之间存在严重的异构性,这增加了中医药知识融合的难度。Chen等[32]基于领域本体实现了中医药异构数据库的集成,从而将中医各科知识融合为计算机化知识体系,以支持知识的统一访问。此外,中医药领域本体在知识检索[30]、专家系统[33]、中医百科[34]、智能系统[3]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5 小结

本体是一种新型的知识组织技术,主要源自人工智能(尤其是知识表达与推理)领域,也涉及到哲学、语言学、术语学和认知科学等。近年来,本体成为中医药领域广泛关注的研究热点。中医药学是一个复杂而全面的知识体系,具有复杂的概念层次结构和网状的知识结构,并且与其他的自然、人文学科之间存在着交叉融合的关系。传统的知识组织系统结构简单、表达能力有限,无法完全解决中医药知识表达中的复杂问题,而本体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强大的知识表达和推理能力。上述研究表明,领域本体能够准确定义中医药领域概念,系统表达它们之间复杂的语义关系,并支持知识展示、决策支持、知识发现等中医药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兵,裘俭,张华敏,等.中医药领域本体研究概述[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3):100-101,106.

[2] 曹存根.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意义[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1,16(4):255-259.

[3] 曹宇峰.病案分析引导下的中医智能教学的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5.

[4] 尹爱宁,张汝恩.建立《中医药一体化语言系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10(3):90-91.

[5] 高博,崔蒙,宓金华,等.气的失常与阴阳失调病机的逻辑联系及三维展示模式[J].中国数字医学,2010,5(5):50-53.

[6] 吴朝晖,陈华钧,姜晓红.Modern computational approaches t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109- 124.

[7] 曹宇峰,曹存根.基于本体的中医舌诊知识的获取[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6,23(3):31-34.

[8] 李明.证候本体的构建及其应用[D].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2009.

[9] 周扬,王振国.中药Ontology概念关系体系的构建探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3):96-97.

[10] 林丹红,钟伶.Ontology在中医药概念表达中的研究[J].医学信息学杂志,2007,28(6):545-549.

[11] 侯玉,张昌林,车立娟,等.构建中医治则治法本体的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0,23(5):603-606.

[12] 朱玲,崔蒙.传统针灸知识体系语义网络的构建探讨[J].中国数字医学,2010,5(5):47-49.

[13] 朱玲,崔蒙,贾李蓉,等.中医古籍语言系统中的语义类型分析研究[J].中国数字医学,2012,7(4):5-7,14.

[14] 方青.基于本体论的中医药一体化语言系统[D].杭州:浙江大学, 2004.

[15] 高成勉,包含飞,,等.本体构建原则及其在中医顶层本体构建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08,21(5):581-583.

[16] Zhou X, Wu Z, Yin A, et al. Ontology development for unifi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language system[J]. Artif Intell Med, 2004,32:15-27.

[17] 曾召.本体论在中医药学语言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7,16(1):4-6.

[18] 谢琪,崔蒙,曹存根,等.基于领域本体方法构建中医概念信息模型的思考[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9,11(4):621-625.

[19] 谢琪.基于本体方法构建中医药概念信息模型的方法学示范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11.

[20] 汤萌芽.中医药本体工程及相关应用[D].杭州:浙江大学,2007.

[21] Mao YX, Wu ZH, Tian WY, et al. Dynamic sub-ontology evolution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b ontology[J]. Journal of Biomedical Informatics,2008,41(5):790- 805.

[22] 刘耀,穗志方,周扬,等.中医药本体构建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8,26(4):58-62.

[23] 于琦,崔蒙.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知识表示[J].中国数字医学,2010,5(5):25-26,29.

[24] 纪军,徐鸣曙,杨韵华,等.针灸学领域本体构建研究[J].医学信息学杂志,2008,29(5):25-28.

[25] 李毅,张梅奎,杜侃,等.中医脑病学本体的探讨及其构建[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7,9(6):96-101.

[26] Jang HC, Kim JY, Kim SK, et al. Ontology for medicinal materials based on traditional Korean medicine[J]. Bioinformatics,2010, 18(9):2359-2360.

[27] 郑健,林丹红,李其铿,等.基于本体的名老中医医案研究应用系统[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8,18(6):48-50.

[28] 蒋宏潮,王大亮,张德政,等.基于领域本体的中医知识获取方法[J].计算机工程,2008,34(12):16-18,21.

[29] 刘和洋,曹宇峰,秦丽娜,等.基于本体的中医专家临床病案的知识获取方法[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5,15(8):80-83.

[30] 林尔正.基于中医骨伤古籍本体的语义检索研究[D].福州:福建中医学院,2008.

[31] 谷建军.基于叙词表的中医古籍文献领域本体建模方法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

[32] Chen HJ, Mao YX, Zheng XQ, et al. Towards semantic e-science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 BMC Bioinformatics,2007, 8(Suppl 3):S6.

[33] 张德政,彭嘉宁,范红霞,等.中医专家系统技术综述及新系统实现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7,24(12):6-9.

法医学概述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方剂; 功效; 概念; 主治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34.030

“功效”作为汉语中常用的一个词汇,具有较为丰富的内涵,包含有功劳、功用、成绩、效验、成效等诸多含义。早在东汉时期就有该词汇的记载,如《汉书・冯奉世传》“《春秋》之义,大夫出疆,有可以安国家,则之可也。奉世功效尤著,宜加爵土之赏”。至唐代功效这一术语便出现在医学著作之中,明清时期记载相对较多,其含义多表示功用、作用及效果之意,然而该术语应用于方剂学之中则相对较晚,纵观历代方书及《中药大辞典》《中药词典》《中医辞海》《中医大辞典》《中医名称术语精华词典》《中国方剂精华词典》等著作均未收载“功效”这一词条,至民国时期《中国医学大词典》中才将“功效”的近义词“功用”单独罗列表述,但是书中的功用主要指的是主治,如“九味理中汤,功用:治腹泻;药品:人参、白术、干姜、柯子肉、茯苓、木香、藿香叶、肉豆蔻、甘草各一钱;用法:清水煎服,食前通口服”[1]。强调的是方剂的应用,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功效。直至1974年广东中医学院主编的中医学院试用教材《方剂学》中才将“功效”作为专项描述。通过查阅文学、药学或医学相关文献后发现,各个学科对于功效的理解不尽相同,没有一个较为明确统一的概念,在具体使用时存在主观性,缺乏客观科学的描述,为促进方剂功效术语描述的规范化、标准化,故下面对功效的汉语学、中医学、中药学及方剂学等学科的角度进行阐释以有利于其准确应用与传播交流。

1 汉语概念

“功效”一词,作为汉语常用习语见于多种古代文学著作之中,其具体含义与医学著作中的含义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就功效本身而言,功与效均包含有最基本的功效、功用含义。

功在《说文解字》中记载“以诙也,从力从工,工亦”,其意为功劳、功绩、功业。在《辞源》中记载“事也,如农功犹言也;事有成效曰功,如功用,功效;以劳定国曰功,如功勋,功业;古与工同,器之精好者也”。将功作为功劳、功绩解者,可见于不同文学著作之中,如《周礼・司勋》“国功曰功”,《荀子・劝学》“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史记・项羽本纪》“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战国策・赵策》“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庄子・天地》“事求可,功求成”。功通“工”,指工作、事情、功行、工事,见于《诗・豳风・七月》“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孟子・梁惠王上》“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诗・大雅・崧高》“登是南邦,世执其功”。

效在《说文解字》中记载:“效象也,从攴交”,其本意为献出、尽力、效力、功效、效绩。在《辞源》中记载“学也,谓摹仿之也,如效法,效尤;授也;效验也”。将效作为功效、效果、作用解者,可见于多种文学古籍之中,如《左传》“司城荡意诸来奔,效节于府人而出”;《荀子・正论》“由此效之也”;《庄子・列御寇》“彼将任我以事而效我以功”;《元命苞》“教之为言逡玻上行之,下逯”;《淮南子・修务训》“夫歌者乐之征也,哭者悲之效也”。将效作为授也解者,见于《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宣王有志,而后效官”。将效作为效验解者,见于《战国策・秦策一》“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梦溪笔谈》“此其效也”。

“功效”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效力、效率、成效、功劳、成绩”,功和效两个字的合用首见于《汉书》,随后在众多文学古籍中均有记载,如《北史・贺拔岳传》“天光虽为元帅,而岳功烤佣啵进封樊城县伯”;《元典章・吏部二・选格》“归附后有功者,验所立功看笮£迁”;清吴敏树《黄特轩传》“若黄君之为团,可谓能用其人,其功效卓著”;陈去病《论戏剧之有益》“矧夫运悼既灵,将他日功恐神妙,有不o激厉此区区汉族者而已”;吴组缃《山洪》“这不是一朝一夕的病根,想一下子就收到改革的功效,是不可能的”。可见,功效一词在文学著作之中主要还是指作用的意思。

2 中医学概念

中医学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功效则是该理论体系中的一个细小元素。作为对人与疾病斗争的产物,中医理论体系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功效密切相关。关于中医学功效的概念,在唐代以前,由于古人以单字词为主的用词习惯,致使功与效往往分开单独使用,如《素问・上古天真论》“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素问・五脏别论》“病不准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也”;《灵枢・玉版》“以小治小者其功小”;《灵枢・九针十二原》“刺之要,气至而有效”;《魏书》“针灸授药,莫不有效”。将功效用于方药作用的描述,目前可以追溯到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尽一剂即得力,百日以上可见功效”。随后在诸多医学古籍中也有该词汇的记载,如王焘《外台秘要》“其热微者赤斑出,……功效相倍耳”;在宋代《圣济总录》“治牙疼不止,去风,神仙功效比金散方”;宋代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仍勿令病人知用药味,大有功效”;在明代赵献可《医贯》“数剂之后,茫无功效”;明代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保真膏治一切虚冷证,及无子,肾衰,……久久贴之,大有功效”;明代徐灵胎《医学源流论・药性专长论》“然人只知不可解者之为专长,……皆不能尽收药之功效者也”;明代龚廷贤《寿世保元》“口中噙化一丸,功效不可言也”;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此药大补元气,服一月自觉异常,功效不可尽述”;明代吴有性《温疫论》“三承气功效俱在大黄,余皆治标之品也”。在清代陆以《冷庐医话》“鸦胆子治休息痢,歙《程杏轩文囿医案》甚称其功效”;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方内{砂,有红、白二种,余所用,……未知白色{砂,功效若何”;清代喻昌《医门法律》“痰药方多,惟此立见功效”。可见,功效一词在中医学著作中使用也相对较晚,其具体含义也是主要指作用之意。

3 中药功效概念

“功效”作为一个汉语词汇应用到中药学以来,通常是指具体药物的作用,如麻黄发汗解表、大黄清热泻下、人参补气健脾等,然而对于中药功效概念的内涵则一直处于模糊状态。通过梳理历代本草发现,在汉、唐、宋、金、元时期均无功效专项描述,药物的功效与主治不分,两者常常混为一谈。比如《神农本草经》五味子“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白芍“主邪气腹痛,除血痹,……止痛,利小便,益气”。对于上两味药中的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除血痹,止痛,利小便和益气是属于功效描述,而咳逆上气,劳伤羸瘦,腹痛属于主治。至明清时期功效才从主治中剥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专项描述,但是历代本草著作均未对什么是中药的功效,功效的概念是什么进行归纳、总结和提炼。直到解放后出版的《中华临床中药学》才首次对中药功效的定义进行了界定,其定义为“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将中药对人体的治疗和保健作用进行的概括和总结”[2]。在随后出版的各版《临床中药学》教材中对中药功效的定义与《中华临床中药学》的定义相比均无明显变化。近年出版《中药功效学》专著对中药功效的定义为“中药功效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对于药物的治疗和保健作用的高度概括,是药物对于人体的医疗作用在中医学范畴内的特殊表达形式”[3]。换言之,中药功效是中药治疗、预防、养生作用以中医药理论进行概括而形成的,是药物医疗作用在中医领域内的特殊表述形式,功效实际是中医药理论化了的作用[4]。可见中药功效的表述形式与中医基础理论密切相关,是药物对人体治疗和保健作用的一种高度概括。

4 方剂功效概念

方剂功效来源于中药功效,与中药功效具有诸多相似。在唐宋以前功效一词未指药物的作用,自唐代开始在医药文献中偶见将功效一词用指方药的作用,如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曰:“尽一剂即得力,百日以上可见功效”。宋代苏轼《坡全集・圣散子后序》“圣散子主疾,功糠且唬去年春,杭之民病,得此药全活者不可胜数”。在随后众多的医书或方论专著中均未专项记载方剂的功效,对于方剂的功效的描述则常常隐含在主治之中。比如《千金要方・卷八・治诸风方》“当归丸补脾安胃、调气止痛,治脾虚寒身重不举、语音沉鼓、疠风伤痛、便利无度方”。《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五・妊娠猝下血》“治妊娠腹满,温胃气,化冷痰,利胸膈,思饮食,藿香丸方”。《奇效良方・卷十九・呕吐哕门》“小丁沉丸治干呕,和调胃气”。上述的补脾安胃,调气止痛,温胃气,化冷痰,利胸膈,和调胃气属于功效描述,身重不举、语音沉鼓、疠风伤痛、腹满、干呕属于主治。近现代出版《中国医学大辞典》中首次罗列功效的近义词“功用”,但未给出明确的定义。1974年广东中医学院主编的中医学院试用教材《方剂学》将“功效”作为专项描述,但是在该书中也未给出明确的定义,在随后的《方剂学》统编教材中也是采用类似记载,也没有明确给出功效的定义。而现代一些学者也提出了方剂功效的一些定义,如赵荣华等[5]认为方剂功效是方剂作用于特定病证后的效用,而丁舸等[6]则认为方剂组成药物在人体内作用的综合反映。可见,目前尚无一个相对明确而又得到广泛认可的方剂功效概念。

5 与功效近似的相关概念

前面已经提到“功效”的近似词汇有“功用、功能、效力、效用、效验、效率、成绩、成效、成效”等,上述术语虽然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医学或药学著作中出现过,但是从总体使用频率来看,“功用”和“功能”的使用最为常见。1974年广东中医学院主编的中医学院试用教材《方剂学》中首次将方剂“功效”作为专项描述,现今最为权威的官方著作《中国药典》将功效称为“功能”,历版统编规划《方剂学》教材则多称为“功用”,而第九版统编规划《方剂学》教材称为“功效”[7]。全国各版本统编规划《中药学》教材均称为“功效”。“用”在《说文解字》中记载“可施行也,从卜从中”;《史记・魏公子列传》“小礼无所用”;唐代韩愈《原毁》“彼虽善事,其用不足称也”。从上述字面意思来看,用即是作用,功能。“能”在《说文解字》中记载“熊属,足似鹿。……能兽坚中,故称贤能”;《孙子・谋攻》“将能而君不能御”;《三国志・诸葛亮传》“贤能为之用”。从上述论述可看出,能即是能力、才能,而该意思在“功”字上也有体现。因此,不难看出“功能”一词仅仅表述的是药物的本身能力,而“功效”一词则既可以表明药物本身的能力、才能,又可以反映药物作用于人体后的效果。至于“功用”一词直接反映的是药物的作用,其表述语意范围比“功能”和“功效”更为广阔,属于一个较为上位的概念,该词汇不仅包括了直接起治疗作用的功效含义,同时也包括了其具体应用的含义,可以理解为该词汇是功效与应用的组合语义。从文字考究来看,功能和功用侧重强调具体的用,未能真正体现“效”的含义。最理想、最完整的方剂功效术语应该包含方中诸药的基本作用和该作用所产生的具体效果,比如化瘀止痛、宣肺平喘、清热凉血等,前面二字均是表示“功”,后面二字均表示“效”。另外,为尽量保持学科间术语的通用性,建议将方剂学中的“功用”统一称为“功效”。

正如前面所述,方剂功效来源于方中诸味药物的功效,使用的术语和含义基本与中药功效一致,但是又有别于单味药物的功效,而且方剂的功效也并不是方中诸味中药功效的简单加合,与方中诸药的剂量、配伍、剂型及煎服方法均有一定的关系。对此,笔者将方剂功效的概念概括为:方剂功效是方中所组成药物确定剂量、用法后的治疗和养生作用的高度概括,是该方对于人体的医疗和养生作用在中医学范畴内的特殊表述形式。

参考文献

[1]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38.

[2]雷载权,张廷模.中华临床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6.

[3]张廷模.中药功效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5.

[4]雷载权,张廷模.中华临床中药学(上、下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7.

[5]赵荣华,谢鸣.论治法与功效的关系[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13(3):154-157.

[6]丁舸,谢文光.试论方剂功效[J].江西中医药,2000,31(4):43-44.

法医学概述范文第4篇

《中医基础理论》是学习中医的入门课,藏象学说又是其中的核心教学内容。但是由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产生于二千多年前,内容古朴而抽象,而且其中一些概念与现今不尽相同,这些都令初学者难以掌握。如何提高学生对本章内容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中医藏象学说的理解,是我们在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就此,笔者结合个人教学体会,谈几点粗浅看法。

1讲清西医、中医脏腑器官的区别

中西医学是在不同指导思想、思维方式影响下形成的不同医疗体系,由于看问题的方式角度不同,必然要产生不同的认知结果。因此,中西医学中所涉及到的脏腑或器官虽有共同的称谓,但本质上两者差别很大。所以,在给学生授课时,必须要将这一点强调清楚。以便同学在后面的学习中能够更好理解相关知识。我们可以举例讲解这个问题:西医中肝的本名应为Liver或hepar,西医学传入我国,借用了我们约定俗成的“肝”这一中文称谓来表述西医中的Liver这一器官。所以西医中的肝是一个消化腺,是人体的化工厂;而中医学中的肝则完全不同,它是具有主疏泄功能、可以调节血的蓄溢的一个脏。可见中医的肝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则是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虽然其与现代人体解剖学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在生理或病理的含义中,却有很大差别。其余脏腑中西医概念的异同与之相仿。通过这样的讲解,可以使学生全面了解此问题的本质与核心。

2以气为纽带,系统介绍各脏腑的生理功能

中医学中所讲的气,既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脏腑的很多功能活动都要依赖气的运动变化而实现。所以在讲授脏腑的功能时,可以初步讲授气的功能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演各脏腑的功能,同时阐发脏腑生理病理与气的联系。例如在讲授肺的生理功能时,先讲肺气的运动特点:宣发、肃降,正是基于肺气的这些运动,才产生了肺的其他生理效应: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辅助物质的输布代谢;脾气的运动方式是向上,所以脾才具有主升清、运化水谷、统血等一系列的功能;胃主通降,其气以降为和,所以胃气也助六腑传化糟粕。在藏象学说中,有很多方面都涉及到这些内容,所以在讲授时应以气的运动变化为主线,先讲清脏腑与气的这些联系,然后再讲解由气的运动变化所产生的生理效应—脏腑的功能,进而延伸到各脏腑的病理变化。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使课程的内容更具有逻辑性,同时,也可以兼顾讲授内容的前后联系性。气的概念比较抽象,我们在这里讲了气与脏腑功能的关系,就可以增强学生对气的感性认识,在以后讲到气的概念时,学生就会觉得确有其物,而且这样做也能够使同学们充分认识到气的重要性。

3以比喻方法讲述各脏腑的功能

每个脏腑的生理功能都是重点掌握内容,我们在讲授时都应该讲解清楚,而且我们应该反复向学生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只有各脏腑功能的相互协调才能共同完成人体的生理功能。那么,就五脏来讲,这个过程又是如何实现的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在讲授时可以用比喻的方法来描述。例如:《内经》中对各脏腑的功能有这样的描述:心,君主之官;肺,相傅之官;脾胃,仓禀之官。我们可借用这一比喻对各脏腑在共同完成全身生理功能的情形进行阐发。相傅之官具有辅助君主治理天下功能,将其对应于心肺的关系:肺可以朝百脉助心行血,主治节,治理调节全身各个方面的功能;脾胃,仓禀之官,要保证粮食的收集,收集后还要输送给肺,肺为相傅,天下之财,用之于民,所以这些营养物质应交付给肺统一调拔,分发到全身各处,应于《内经》中“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这样的描述可使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晦涩难懂的脏腑功能知识。

再如讲六腑时,我们可以用做豆腐的过程与六腑对食物的消化这一过程作对比进行讲述,做豆腐时,首先要将豆子磨成细末,这一过程正像胃对水谷的腐熟;而用滤网将豆浆与豆滓分离的过程正像小肠分清泌浊的作用;至于在做豆腐时需要加入的关键物质——卤水,正如在消化过程中离不了胆汁的促进作用一样。这样就可以用大家熟知的磨豆腐与我们人体的整个消化吸收过程来对比讲授。这样既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增加其对所学知识的感性认识。

法医学概述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中医药;本体;语义网;术语系统融合

[中图分类号] R-0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01(a)-0092-03

Research on the method of TCM terminology fusion based on the semantic web

YU Tong LI Haiyan LIU Jing JIA Lirong

Information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700,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practitioners have constructed a series of terminologies, such a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anguage system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linical terms. These systems are not compatible with each other and are difficult to be integrated, therefore they can'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informatics applications. Terminology fusion has become a prerequisite for the applicability of TCM terminologies. Therefore, this paper proposes a method for TCM terminology fusion based on the semantic web: transforming terminologies into semantic web ontologies, which are then linked and merged together. This method is used to achiev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merging of TCM terminologies such a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anguage system, which demonstrates the feasibility of proposed method.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tology; Semantic web; Terminology fusion

本体是一种用于表示领域知识的计算机模型,它定义了一个领域中的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从而对领域概念体系进行精确描述[1]。本体技术具有逻辑严谨、易于维护、支持推理等特点,因此逐渐成为构建生物医学术语系统的一项主流技术[2]。近年来,中医药工作者还将本体技术引入中医药领域,研制了“中医药学语言系统(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anguage system,TCMLS)”[3]、“中医药临床术语集(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linical terms,TCMCT)”[4]等大型的术语系统。实践证明,本体能很好地处理中医药领域中的词义模糊、一词多义、一义多词等各种复杂的语言现象,是构建中医药术语系统的有效手段[5]。

中医药领域的术语系统已渐成体系,初具规模,但彼此之间并不兼容,难以融合,严重影响了中医药术语系统的应用效果。实现多术语系统的融合,已成为推动术语系统应用的一个先决条件,可将各种形式的术语系统统一转换为规范化的本体,并建立这些本体的映射和关联,从而解决术语系统融合问题。作为一项新兴的互联网技术,语义网(semantic web)[6]为实现基于本体的多术语融合提供了理想的技术手段。本文简要介绍语义网的相关技术,并阐述基于语义网的中医药术语系统融合方法及其应用价值和意义。

1 语义网技术简介

万维网创始人Berners-Lee等[6]于2001年提出了语义网的技术构想,认为它将成为一个机器可理解、人机共享的信息空间。自2001年至今,语义网技术及其应用迅猛发展,出现了本体编辑工具、推理机、语义浏览器、语义搜索引擎等大量的实用工具,使语义网从一个构想发展成为一套相对完整的技术体系[7]。语义网技术在中医药领域已得到了成功的应用[8]。

语义网的基础性数据模型被称为“资源描述框架(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RDF)”[7]。RDF的基本单元是形如(主体、谓词、客体)的三元组,被称为RDF陈述。RDF陈述表示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谓词则用于定义这一关系的类型。RDF陈述可被表示为一个有向图,其中:①主体被表示为一个节点;②客体被表示为一个节点;③属性被表示为从主体节点到客体节点的弧。一系列RDF陈述可组成一个RDF图,用于描述领域知识。简单地说,将两个RDF图进行融合意味着求两个RDF陈述集合的并集。RDF使用统一资源标识(URI)来表示共享领域术语,因此RDF图的融合不会造成语义的丢失和扭曲。这一技术特点决定了语义网在解决术语系统融合方面的内在优势。在国际上,已出现了一系列实用的RDF库,用于RDF数据的管理和维护。SPARQL(simple protocol and RDF query language)是语义网的标准查询语言,可通过SPARQL查询语言对RDF库进行查询和访问[9]。

在语义网的技术体系中,有一项专门面向术语系统等知识组织系统的技术规范,被称为“简单知识组织系统(simple knowledge organization system,SKOS)”[10]。SKOS将各种知识组织系统的共性提炼出来并给予明确规定,以支持知识组织系统的规范化表达。SKOS所规定的核心词汇(即SKOS core),可用于将术语系统表达为机器可理解且能在互联网上和交换的领域本体[11]。因此,SKOS为各种术语系统在互联网上的、共享与连接提供了通用的数据标准格式。

2 基于语义网的术语系统融合方法

SKOS和RDF相结合为术语系统的规范化表达提供了理想的模型,可用于中医药术语系统的、转换、移植、融合等,可通过SKOS/RDF技术,将中医药术语系统转化为语义网本体,从而实现中医药术语系统的融合。为此,采用Protégé[12]、Pellet[13]、OntoGraf[14]等技术开发了相关的术语系统融合工具,并通过这套工具将TCMLS等术语系统整合在一个术语资源库中。术语系统融合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①将术语系统转化为语义网本体;②实现多个语义网本体的合并和对齐;③将融合后的本体存入术语资源库中,实现中医药术语资源的集中式管理与服务。下面对这一过程进行具体介绍:

第一步,将各种术语系统转换为SKOS格式的规范化本体。于彤等[11]介绍了将TCMLS这一典型的术语系统转换为SKOS本体的方案:TCMLS的数据被转换为对应的RDF陈述,这些RDF陈述最终构成了一个SKOS本体。通过该方法,进一步将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15],以及世界卫生组织出版的传统医学术语(以下简称WHO Terms)[16]等其他术语系统转换为SKOS本体。

下面以图1所示的RDF图为例介绍这些SKOS本体的形态。在TCMLS这个RDF图中,包括“木”“火”等概念以及“生”等语义关系,它们都带有“tcmls”的前缀。RDF图中包括概念的编码、标签及定义等语义信息,以及概念之间的语义关系。例如,“木”与“火”之间有一条标记为“生”的边,表示“木、生、火”这条语义关系。WHO Terms这个RDF图中,则以英文为主表达类似的内容。

图1 中医药术语系统融合示意图

第二步,将上述本体汇集在一起,实现本体之间的对齐(Alignment)。本体对齐的主要工作,是在不同本体的概念之间建立语义关系。如图1所示,以TCMLS和WHO Terms这两个术语系统为例,本体对齐主要是在它们的概念之间建立等价(owl:sameAs)关系,例如:在TCMLS中的“tcmls:火”与WHO Terms中的“who:fire”之间可建立owl:sameAs连接;在TCMLS中的“tcmls:木”与WHO Terms中的“who:wood”之间也可建立owl:sameAs连接。这些等价关系将本体融合在一起,从而丰富了概念的语义信息。例如,在融合后的本体中,“木”这个概念具有了中英文两种定义。

在语义网的框架下,可综合使用各种方法来生成本体之间的语义关系。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通过SPARQL CONSTRUCT实现的规则。例如,如图2a所示,如果两个术语资源具有相同的正名(skos:prefLabel),则它们之间具有语义等价性。又如,如果两个术语资源具有相同的编码或ID,则它们之间具有语义等价性。再如图2b所示,如果某个属性具有唯一标识性,两个资源具有相同的属性值,则这两个资源是语义等价的。一个典型的实例是关于人的电子邮箱地址:如果两个资源(foaf:Person表示“人类”这个类别)具有相同的电子邮箱地址,则它们具有语义等价性,即指代同一个人。

第三步,建立术语资源库,对多个术语系统进行集中管理,并基于万维网提供统一的术语服务。这一术语资源库是基于RDF库构建的,它可通过SPARQL查询语言进行访问、编辑和扩充,并通过万维网服务接口为各种语义网应用程序提供统一的术语服务。

3 讨论

术语系统融合是中医药术语加工与应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首先,通过术语系统融合,能有效提升术语系统的规模和完整性。中医药领域术语极其丰富,且随着学科发展在不断产生新词。即使是TCMLS之类大型的通用术语系统,也难以完整覆盖中医药领域的术语。但若能将面向中医理论、中医临床、温病学、针灸学等各专科的术语系统融合起来,则可产生更为完整的术语系统,从而更好地满足信息应用的需求。其次,通过术语系统融合,能够显著提升术语构建工作的效率。从头开始构建一个术语系统往往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若能重用已有术语系统中的内容以形成新的术语系统,则可避免术语资源重复建设。通过术语系统融合方法,可从已有的术语系统中提取出相关内容,融入新的术语系统之中;也可将多个术语系统融合起来,再进行必要的增加、删除、修改操作,从而得到新的术语系统。再次,通过术语系统融合,可建立中医药术语集成服务系统,面向网络用户提供一站式的术语服务,支持用户对多个术语系统进行检索、浏览、编辑、纠错与分析。这有助于术语学家归纳中医药术语系统的共性特征,对术语系统进行比较分析以及进一步的改进。最后,术语系统融合能更好地满足信息系统的术语需求。例如,基于融合后的术语资源,可构建更加完整的领域知识库,对领域知识资源进行更为系统的组织;术语系统融合方法与语义网技术相结合,可支持语义维基、语义搜索等语义网应用系统的实现。

近年来,中医药术语系统的建设方兴未艾,在取得一系列成果的同时,也存在系统之间无法有效融合的问题。RDF、SKOS等语义网技术为在互联网环境中实现术语系统的规范化表达、统一访问及进一步的融合提供了潜在的解决方案。本文提出了基于语义网的中医药术语系统融合方法,用于将TCMLS等术语系统转化为语义网本体,实现这些术语系统的语义融合。这项研究初步验证了采用语义网实现中医药术语系统融合的可行性,对于实现中医药领域其他术语系统的转换与融合具有借鉴意义。术语系统融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术语资源库对外提供术语服务的过程中,可进一步增加术语系统,添加术语系统之间的关联关系,不断充实术语资源库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Rubin DL,Shah NH,Noy NF. Biomedical ontologies:a fun-ctional perspective [J]. Brief Bioinform,2007,9(1):75-90.

[2] 于彤,崔蒙,杨硕,等.生物医学本体工程进展[J].中国数字医学,2012,7(11):3-6.

[3] 贾李蓉,于彤,崔蒙,等.中医药学语言系统研究进展[J].中国数字医学,2014,9(10):57-59,62.

[4] 董燕,李海燕,崔蒙,等.中医临床术语系统建设概况与改进措施[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4,35(8):43-48.

[5] 于彤,崔蒙,李敬华,等.中医药本体工程研究现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7):110-112.

[6] Berners-Lee T,Hendler J,Lassila O. The semantic web [J]. Scientific American,2001,284(5):28-37.

[7] Hall W,Berners-Lee T. The semantic web revisited [J]. Intelligent Systems,2006,21(3):96-101.

[8] 于彤,崔蒙,李敬华.语义Web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研究综述[J].世界中医药,2013,8(1):107-109.

[9] Pérez J,Arenas M,Gutierrez C. Semantics and complexity of SPARQL [J]. ACM Trans Database Syst,2009,34(3):16.

[10] Manaf NA,Bechhofer S,Stevens R. The current state of SKOS vocabularies on the web [J].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2012,7295:270-284.

[11] 于彤,崔蒙,张竹绿.从中医药学语言系统到简单知识组织系统本体的转换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4, 21(12):38-41.

[12] Knublauch H,Fergerson RW,Noy NF,et al. The Protégé OWL plugin:An open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for semantic web applications [C]// McIlraith SA,Plexousakis D,Harmelen F. Third international semantic web conference. Berlin Heidelberg:Springer,2004:229-243.

[13] Sirin E,Parsia B,Grau BC,et al. Pellet:a practical OWL-DL reasoner [J]. J Web Semantics,2007,5(2):51-53.

[14] Sean Falconer. OntoGraf [EB/OL]. Stanford,California,USA:Stanford University,2010 [2015.7.23]. http://protegewiki.stanford.edu/wiki/OntoGraf.

[1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GB/T 16751.2-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