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谈谈对思想政治课的认识

谈谈对思想政治课的认识

谈谈对思想政治课的认识

谈谈对思想政治课的认识范文第1篇

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思想政治新课改的认识。

一、教材生活化

1.教学目标:向多维目标转变

以往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以知识为本位,过分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看作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而新课程贯彻了生活的理念,教学目标的设计从一维转向多维,不在单一注重知识和能力目标培养,还要求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方面培养。

尤其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课堂各种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探索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关注社会发展,乐于学习,热爱生活的积极、健康、向上的人格。

2.教学内容:从“书本化”转向“生活化”

新课程改革后的思想政治教科书给我的最大体会应是:从原来的“死的、浮的、静的、读的”变成了“活的、真的、动的、用的”。新教材更加联系生活,例子也更有价值。例如:《经济生活》的教材安排上,不再像以前教材那样,一开始就讲经济学的理论,而是从我们生活中的常见的消费现象入手,引起学生对经济的兴趣。尤其是讲到“价格变动的影响”这一章节时,新增加了“替代品”、“互补品”等概念,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虽然都是新内容,但是非常贴近生活,因而也非常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3.教学策略:创设生活情境,引导体验感悟

创设问题的情境是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的重要环节。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新教材给了教师许多创设问题情景的机会。(新教材中的探究活动,这是与以往教材的一个很大的不同点)这样教师就能以幽默生动的语言、精彩的故事、丰富细腻的情感开展趣味性教学,使学生不但善学而且乐学。

二、教师的能力要求

思想政治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时代性,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处理好理论与实际的关系,坚持杜绝脱离实际的空洞说教。新课程改革,使教材更加条理化,生活化。知识的容量也更大,更新。因此,对教师的要求也应该有所提高。

1.注重资料积累,提高教学的趣味性

新教材增加了许多新内容,这些新内容往往与生活非常近。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积累。应该建立“教学资料档案”,需要时从中提取,方便快捷。利用资料,逐步使教学做到有理、有据、有趣,使学生对政治课愿学、乐学。

2.创新教学方法

缺乏吸引力是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要问题之一。如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动力不足,教师教育观点、教学方法陈旧,不少教师没在教学上下真功夫,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使政治课教学失去了吸引力。这一局面不扭转,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目标的实现都无从谈起,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点,在教学中应始终把增强吸引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上。为此,教师只有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究教法,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才能更好地承担教书育人的重任,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达到新课标的教育教学目的。

3.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

与以往的旧的课程标准相比,高中的《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用具的选择”问题,要求教师“要恰当地使用电影、幻灯、照片、录音、录像及计算机等教具辅助教学”,为思想政治课教学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出了方向性要求。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决定了它的教学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就必须学习一定的抽象理论知识,而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涉世未深的青少年,要使他们理解并能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并非易事。电化教学的使用,方便了教师的同时,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从而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如果政治课教师能运用多种手段、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那么对于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吸引力,提高教学质量,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和谐的师生关系

1.善于激励,增强学生的积极性

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以表扬激励为主,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中学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和谐友善的,它是建立在相互尊重、信任的基础上的,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具体到教学过程中,应多给学生以激励和赞扬,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是经过教育实践经验和心理学证实的正确的教育行为准则。为了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善于运用激励艺术。

2.鼓励探索 引导学生勇于实践

谈谈对思想政治课的认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质的研究方法

[作者简介]王立芳(1979- ),女,河北邢台人,石家庄铁道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研究部,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河北 石家庄 050043)方茁厚(1979- ),男,河北易县人,石家庄市六中,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艺术教育。(河北 石家庄 05005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6-0144-02

质的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是近年来在我国开始引起重视的一种研究范式,它在搜集资料方面优势明显,能有效弥补一般性、研究性学习缺乏指导学生如何确定研究问题和资料取得等方面的不足。本文探讨了将质的研究方法作为研究性学习策略,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必要性、可行性,并试图找出质的研究方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具体应用策略和方法。

一、质的研究方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大学生道德和思想政治素质的主要渠道,教育部“05”方案特别强调了加强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然而,当代大学生都是90后,其成长环境不同以往,改革开放后思想解放潮流的影响,加之西方价值观念的作用,使得他们自我意识较强,对待现成事物常常有意识地进行质疑,然后按照自己的逻辑理解事物。而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一方面,教材部分内容陈旧、主流价值观教育在适应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上有些脱节;另一方面,传统教学方式在适应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接受方式上尚有欠缺。用陈旧的内容和灌输式的方法对变化了的受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显然会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效性。

为拉近思想政治理论课与90后大学生的距离,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效性,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尝试引入研究性学习这一教学模式,希望通过创设类似学术研究的情境,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成为课堂的主导者而非单纯的倾听者和接受者,通过加强师生互动提升教学效果。这种方法确实很好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笔者在任教高校随机对参与过研究性学习的学生进行访谈,几乎所有学生都认同这一教学模式,认为研究性学习模式比单纯的讲授式教学模式新颖,更吸引眼球;多数学生也表示愿意参与其中;有的学生还谈到其中的收获,比如锻炼了胆量,学习了制作PPT,与同学关系更融洽了等。

然而,研究性学习的实际应用效果与预期还有不小的距离。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布置任务,而学生不过是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教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草草点评甚至不予点评,学生的所得所获将十分有限,学习和研究的参与积极性将受到打击,最终导致研究性学打折扣,甚至流于形式。遗憾的是,研究性学习在实施过程中的确存在类似的现象。笔者从期刊网检索的相关文献显示,许多关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用研究性学习的学者对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状况表示忧虑。

究其原因,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并不了解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不了解如何选择研究问题以及展开调研。笔者在与学生交谈时,有的学生直接表示希望在进行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能得到教师全过程的指导。也就是说,研究性学习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遗憾的是,目前多数教师缺乏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经验和能力。质的研究方法可作为合适的载体,将改善这一状况。

质的研究在香港地区、台湾地区、新加坡等学界也被译为“质性研究”“质化研究”和“定质研究”等。质的研究,从字面上容易被解读为对事物本质的研究。这是不合适的,因为无论什么研究方法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认识事物本质。在质的研究中,透过现象看本质不是研究的主要目的,主要目的是对现象本身的理解。质的研究借鉴现象学的解释主义(phenomenological interpretation),注重在自然环境下,深入实地展开调查,通过采取多种方法,如开放型访谈、观察等收集资料,对特定人群日常生活经验的意义进行解释。借鉴质的研究方法,让学生参与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来,以做社会调查的方式,学习某一问题、现象或理论。当学生像研究者做研究一样深入研究现象中,与被访者进行访谈,深入观察社会现象,从而切实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而当学生从自己的调研中证实某一理论或书本上某一马克思主义观点时,他们才会真正接受马克思主义。

二、质的研究方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与传统研究方法相比,质的研究方法具有明显优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1.质的研究方法十分宽泛,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开放性相一致。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僵化的而是与时俱进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中国化的进程都说明了这一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开放性、多视角,与质的研究的宽泛性特点相一致。陈向明认为,质的研究非常宽泛,她甚至将其比作一把大伞,似乎什么都可以放到大伞下面。林肯(Y.Lincoln)和丹曾(N.Denzin)也持相同的观点,他们认为质的研究是一个跨学科和超学科的研究领域。目前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人口学、心理学和体育学等很多学科背景的学者关注并尝试使用该方法。在具体研究问题上,学者们也从不同角度尝试以质的研究方法解决不同学科的问题,笔者在期刊网检索“质的研究”,发现质的研究在体育人文社会学、临床心理学、比较教育研究、学校体育研究、网络协作学习、特殊儿童心理学、学前教育、幼儿语言教育、高职教学、辅导员工作、远程教育、学校德育教育等许多领域的应用都为学者们津津乐道。这表明质的研究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在多学科、多领域被证实有效的质的研究方法,必然适用于包容性强、时代性显著的马克思主义研究。

2.质的研究较为适合在微观层面对小样本进行分析,满足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小型调研要求。按照质的研究方法展开研究,需要深入实地,对研究对象展开访谈,若想要较为细致、深入地掌握研究对象的情况,需要与研究对象建立较为亲密的关系。只有取得研究对象的信任,研究对象才会敞开心扉,详细告知研究者其真实的信息。而且由于质的研究方法均采用开放型和半开放型访谈,访谈的进程具有许多不可操控性,需要根据研究的进程不断调整访谈内容,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所以质的研究样本一般较小。于是有统计学和人口学背景的一些学者质疑小样本研究的推广性。派滕(Patton)恰恰坚持小样本研究带来研究深刻和详尽是质的研究最大的优势所在。笔者赞同派滕的观点,质的研究的长处是显而易见的,通过解剖麻雀获取的样本虽然小,但是样本过大容易产生由于调查不太可能深入而影响其调查结果的真实性的问题。质的研究方法小样本式的研究恰恰适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一门课程教学中围绕某一问题展开调研,样本一定不会太大,时间和精力都不太允许,而针对小样本深入细致的调查,从中获取的直接知识,却足以让学生了解并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某一观点。

3.质的研究常常使用访谈、观察和收集实物等方法,可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中的资料收集环节。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应仅仅将现成的知识讲授给学生,而应该借助相关知识培养学生一种思维方式。为此,教师常常让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调研,比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讲解“社会公德”时,让学生以校园环境、公共教室占座等为题,展开小型调研。收集什么样的资料,如何收集资料,这些对学生而言都是陌生的。质的研究恰恰擅长调查研究,认为访谈、观察和收集实物都是获取一手资料必备的方法,如果学生能初步掌握这些方法,相信在小型调研的过程中必然会收获颇丰。

三、如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用质的研究方法

质的研究方法从研究问题的确定、调查前需要考虑的因素到资料收集都有详细的说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将其应用到实践中,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的效果。

1.确定研究问题。将质的研究方法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首先需要选择研究问题。在质的研究中,研究问题一般是比较开放的问题,质的研究倾向于选择独特的个案研究问题、描述性问题、解释性问题,而不太常适用概括性问题、推论性问题、评价性问题和比较性问题。相对后者,前面这些类型的问题往往不急于寻求结论、是非判断,问题本身往往没有唯一的答案,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多元思考问题方式。

质的研究非常注重选题,一个成功的选题等于成功了一半。在质的研究中,研究问题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先确定研究对象,好似先打开一张地图,然后以开放、灵活的态度从地图上逐步聚焦研究问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用时,教师只需确定研究范围,而非指定研究问题或者将题目拟定好,要给学生以较大发挥空间,主要由学生根据兴趣自主确定研究问题。选题范围具有开放性,便于学生以最富有感知性的题目为突破口。笔者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曾以1840~2013年为范围,选取家乡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事件、历史遗迹或纪念场馆等这些既是学生兴趣所在,又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选题为研究范围,并对学生的选题给予方法指导,让学生在该范围内自主确定研究问题。

2.进行调研前的准备。确定研究问题后,不能急于让学生展开调研,需要让学生适当掌握调查前应该了解的知识,这些知识的掌握多少可能会影响到调研的效果。

首先,需要对研究对象进行选择,即抽样。由于时间、精力和成本限制,可以将目标划分等级,在各等级中均衡地进行随机抽样。教师务必帮助学生将研究对象范围缩小,以确保学生开展调研的可行性。在调查过程中,可以采取滚雪球的方式扩大研究范围,比如在对一个调查对象进行访谈时,请他帮忙介绍其他调查对象,使调查样本像滚雪球一样不断扩大。

其次,质的研究方法认为绝对的客观是不存在的,研究者不是冷冰冰的研究工具,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研究者的个人因素,如性别、年龄、学科背景、受教育程度等都可能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与传统范式排除或者忽略研究者的主观因素不同,质的研究强调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尊重研究者的主观因素,并把它作为研究的一部分。所以,在调研过程中需要关注这一问题。但主观因素不一定总是会影响研究的客观性,也可能对研究结果产生良性影响,比如调查校园环境维护、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等问题时,调查者的学生身份使其与研究对象没有距离感,可以很快与研究对象建立融洽关系,并能迅速抓住问题的焦点。

最后,质的研究认为研究结果不仅受到研究者个人因素的影响,也会受到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关系的影响。在研究中,研究者将以局内人或者局外人的身份存在,比如将大学生群体作为研究对象时,研究者就是局内人,而研究中国养老状况时则是局外人。作为局内人,感同身受,但是也容易产生“云深不知处,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扰;作为局外人,进入现场的难度就会大些,但是由于与研究对象保持一定距离,往往看得更清楚。可见,两种身份各有利弊,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帮助学生适时把握好自己的研究身份。

3.搜集资料。质的研究常用收集资料的方法是访谈、观察和实物收集。

访谈是质的研究中最重要、最常用的收集资料的方法。访谈与日常交谈有很大不同,访谈的目的性很强,在整个访谈过程中双方都时刻围绕访谈提纲进行交谈。与日常交谈形式、动作、场合都比较随意不同,访谈大多数情况是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坐下来,然后开始正式谈话。甚至在访谈中,交谈双方的地位都是不平等的:访谈者主要提问,被访者一般只回答问题而很少主动发问。质的研究通常不采用封闭性访谈,而选择开放型或半开放型访谈形式。也就是说,虽然在质的研究中研究者也制定访谈提纲,但那仅仅是大纲,起到指导和线索的作用,将随着访谈的进行随时发生改变,而非按照事先准备好的问题一字不差地提问。鉴于开放型和半开放型访谈非常灵活,对于在访谈中如何提问,对被访者某个观点如何进行追问,访谈中如何掌握倾听的技巧,对被访者的话如何适时进行回应,质的研究都有相应的方法。

观察是质的研究中另外一个常用的研究方法。在质的研究中,观察的方式在不同阶段通常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一般在观察的初期,研究者通常采取比较开放的方式,用一种开放的心态对现场进行全方位、整体性的观察。在对观察的整体现场有了一定感性认识之后,开始向研究者关注的问题聚焦。如何确定观察内容、对观察到的信息如何快速有效地做记录、采用什么样的语言进行记录,质的研究也有相应的方法指导。

除了以上两种方法外,实物分析应用得也比较广泛。所谓实物包含了所有和研究问题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制品、物品等。之所以重视实物的搜集,因为质的研究认为实物是一定文化情境定人群所持观念的物化形式,有时比语言更具说服力。

总之,质的研究方法适应性很强,应用比较广泛,在解释其他学科的研究难题上已取得不少成效。将之应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不仅有助于完善研究性学习方法和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升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因此,笔者也期待更多的学者同仁关注质的研究方法,进一步促进其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陈向明.在行动中学作质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Collette Chabbott,Emerson J.Eiliott.Understanding Others,Educating Ourselves:Getting More from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Studies in Education[M].Washington:National Academies Press,2003.

谈谈对思想政治课的认识范文第3篇

一、会前准备情况

支部委员对开好这次组织生活会高度重视,首先召开支委会精心制定工作方案,扎实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接着,召开动员会,采取领学宣讲、党课辅导、交流讨论等方式,组织党员集中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章。重点是搞清楚、弄明白“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四个服从”“四个全面”和“两个坚决维护”主要内容,搞清楚、弄明白党员义务、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等内容,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维护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上来,统一到落实党的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为开好组织生活会、搞好民主评议打牢思想基础。

三是认真征求意见建议。按照开好组织生活会的要求,支委会成员采取多种渠道征求大家意见,政治功能强不强、“四个意识”牢不牢、“四个自信”有没有、工作作风实不实、发挥作用好不好、自我要求严不严等6个方面,认真征求全体党员对支委会成员的意见。支委会成员召开会议集体研究,梳理出3条意见建议,全部纳入整改落实方案。

四是认真组织谈心谈话。支委会成员利用2周时间广泛开展谈心交心,力争把矛盾问题解决在组织生活会前。认真落实“五必谈”要求,即:党支部书记与支委成员必谈,支委委员相互之间必谈,支委委员与各党小组组长必谈,支委委员与所在党小组党员必谈,各党小组党员之间必谈。谈心谈话坚持一对一、面对面,既谈工作问题、也谈思想问题,既谈自身差距、也提醒对方不足,统一了思想,达成了共识,为开好组织生活会营造了良好氛围。

最后是认真撰写发言提纲。在听取意见和谈心谈话的基础上,支委会梳理出具体问题,并明确整改措施。强调要把宗教认识加进去,并承诺不信宗教。支部所有党员结合个人思想和工作实际,认真撰写个人发言材料。组织生活会前,对支委会成员的发言材料进行了认真把关,确保聚焦主题、符合要求。

二、会议召开情况

组织生活会上,支部书记代表支部作对照检查,并带头发言做批评和自我批评,党员逐人发言作批评和自我批评。每个人发言时,都对自己是否存在信仰宗教情况作了说明,都做出不信仰宗教的承诺。支委会其他成员也本着对自己、对同志、对组织、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严肃认真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讲党性不讲私情、讲真理不讲面子,严肃认真提意见,满腔热情帮同志,在红脸出汗中达到了“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

(一)支部班子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政治功能强不强”方面,一是“三会一课”制度仍需进一步规范,党小组会议制度落实不够到位,有“紧一阵、松一阵”的倾向。二是谈心谈话制度落实不够到位,班子成员与各党小组长之间、各党小组长与小组党员之间谈心谈话不经常,谈思想比较少。在“四个意识”牢不牢方面:对于上级部署的工作,有的工作虽然落实了,但效果还不理想,在“四个自信”有没有方面:理论学习不全面不系统不深入,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还不够系统,存在碎片化问题,没有很好地运用联系的观点和方法开展学习。在工作作风好不好方面:一是工作力度“小”。思想上还存在愿意干短期内能取得效果的事、容易干的事、出成绩的事,对一些难事、苦事、见效慢的事、历史遗留下来的事,抓的积极性还不高,还缺乏攻坚克难的志气、敢闯敢试的锐气、大胆负责的胆气,还存在绕着走、推着干的问题。二是工作措施“虚”。一些工作没有实实在在的抓到位,上级检查说成绩、说亮点多一些,讲问题、讲缺点则少一些,有的工作把说了当做了,把做了当做好了。在作用发挥好不好方面,一是对内教育引领和联系服务上,支委会成员与党员接触交流的主动性不强,支部凝心聚力的作用还需进一步发挥。二是在对外教育引领和联系服务上,组织动员党员参与联系群众群众的活动载体比较单一,联系服务的吸引力和实效性还需进一步增强。三是党员管理规范化水平仍需不断提高。开展思想汇报、党性分析等工作抓得不够紧,汇报工作多、汇报思想少。四是从严治党的责任和压力传递的还不够。对党员的一些“小毛病”,提醒的不够、追究的不够,没有很好地把全面从严治党“抓到底”。在“自我要求严不严”方面,党小组活动抓得不够紧。虽然落实了党小组的具体责任,但活动开展情况过问不多,仍然存在简单以学习代替组织生活的问题。

(二)支委会成员自我批评情况。支部班子成员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不遮掩问题、不回避矛盾,查问题、找差距、谈不足,自我批评见人见事见思想。在“四个意识”方面。有的同志谈到,自己在党员教育管理上还做到不够到位;有的同志谈到,自己把坚定理想信念体现到本职工作中还不够。在“四个自信”方面。有的同志谈到,觉得自己从严自律学习不够,还不够系统和全面,对这些要求全部学过、看过,但没有做到烂熟于胸。在工作作风方面。有的同志谈到,在联系服务群众的意识上有所弱化;有的同志谈到,工作不扎实的表现在一定程度存在。在作用发挥方面。有的同志谈到联系党员、团结群众上,还做得不够经常。在自身要求上。有的同志谈到,对“三会一课”制度还存在抓的不紧、不规范的问题;有的同志谈到,工作中不注重小节细节,带头作用发挥不好。在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方面。有的同志谈到,工作中存在注重抓典型、抓亮点,对一些常规性的工作,采取一般化的措施;有的同志谈到,抓落实力度不够一些工作没有很好落实下去。

(三)支委会成员相互批评情况。在深刻查摆剖析自身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支委会成员坦诚相见、直截了当地进行相互批评,并就加强支部建设提出中肯的改进建议。有的同志提出,要开展经常性谈心谈话,了解党员工作、生活情况,从组织上给予关心和帮助;有的同志提出,要加强支部文化建设,多组织各种活动,丰富党建生活,提升组织力;有的同志提出,要丰富学习内容,拓宽知识面。

批评和自我批评结束后,刘岩书记对支部班子组织生活会进行了评价。支部组织生活会准备充分、紧扣主题,能够聚焦主题,深入剖析问题,努力解决问题,查找问题找得准,整改措施落得实,真诚帮助了同志,达到了预期目的,是一次准备充分、辣味十足、开得非常成功的组织生活会。

三、今后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

下一步,党支部班子将狠抓整改落实,列出整改清单,明确整改事项和具体措施,一件一件抓、一件一件改,确保查摆出来的问题改到位、见实效,使组织生活会的成效转化为提高自身、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果。

(一)抓班子建设,着力发挥主体作用。一要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从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地维护党中央权威,坚决执行上级党组织的各项决定。二要切实履行好管党治党责任,认真落实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支委成员“一岗双责”责任,增强自律意识、标杆意识、表率意识,带头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带头落实党内政治生活的各项要求,带头接受党内监督,为全体党员干部作表率、当示范。三要切实发挥好党小组主阵地作用,制定完善党小组活动计划,认真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会制度,支部领导班子成员、支部班子成员带头参加所在党小组活动,推动小组活动常态化。

 

谈谈对思想政治课的认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课 素质教育 主体

二十一世纪的教育,素质教育将全面取代传统的应试教育,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手段的更新,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日益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国民素质,实现民族兴旺发达,着眼于青少年一生的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下面,本文作者依据自己多年来从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教学实践,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谈谈在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

一、将学生放在课堂主体的位置上

目前,有些学校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还采用的是传统教法,未落实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要求,教材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政治课内容说教多,指导学生活动操作内容少;教师在讲课时照本宣科,教师一味地讲,学生一味地听,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少,没有把学生放在课堂主体的位置上。思想品德课教师应该从学生自身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出发,从当前社会实际和思想政治课的具体内容出发,发扬教学民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而要保持互动交流信息的客观真实性,就必须让学生感到师生平等,学生才能敞开心扉,教师才能了解学生真实的思想水平和知识水平,让师生的思想、信息能够双向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真实情感的表露给予尊重,不能讽刺挖苦学生,要对学生的思想倾向给予客观的评价。同时,对学生要有适度宽容,承认学生自身存在的差异。课堂教学活动是激励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的双边教学活动,只有学生亲身感受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是参与课堂教学的主角,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以发展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堂环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师一上课就要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其次是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课堂教学中,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全体学生的思维状态集中于教学活动中来,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巧设疑点,用悬念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在思想政治课上,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认知特点、年龄特点,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灵活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感到好奇,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从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宗旨与目的,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的开始。人类是通过观察自然而去改造自然的。教师应引导培养学生立足于大自然,关注科技方面的创新活动;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深入工厂、农村第一线去观察、去劳动,让学生把所学的思想政治课知识与社会实践、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从而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增长创新本领。

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社会现象与所学知识联系在一起,找出连接点,深入分析,从多种角度研究、解决问题,同时教会学生求异和逆向思维,鼓励学生标新立异,从相反的角度思考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针对社会现实问题,提出一些疑问,让学生深入研究、积极思考,组织讨论,勇于打破常规,不预设标准答案,使学生养成敢于突破旧的条条框框,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鼓励学生追求真理、坚持真理,让学生大胆假设,积极追求,从而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对学生进行自我道德认知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及道德认识水平,帮助学生分析、认识、评价课本中的道德故事、道德榜样,对其进行比较、概括、内化,形成自己的道德标准和道德需求。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是需要培养和发展的。学生的自主意识是其在特定年龄阶段的必然体现,是稚嫩的萌芽,需要教师倍加呵护。

我们政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要理论联系生活实际。现在的青少年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比较脆弱、娇气、自私,关注自己较多,同情别人较少,没有节俭意识,单靠说教意义不大,有效的办法就是引导学生深入百姓平凡的生活,特别是那些弱势群体的生活,通过一起交谈、体验,使学生心灵受到触动,从而使学生形成危机意识、节俭意识、合作意识等新时代的道德观念,以促成学生道德内化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谈谈对思想政治课的认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方法

高职院校里作为面向大学生进行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既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又向学生开展理论教学,它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同高职院校的党团组织、各系部、各职能部门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内容、形式、时间等方面有较大的不同,开展的理论教学也与其它课程不同,这一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有自己的相对独立的评估标准和评估体系。

一、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估指标体系

1.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估的内涵及建立评估体系的必要性

评估是指依照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对某事物或活动作出“评述”与“估价”。“评述”侧重于定性描述,“估价”侧重于定量描述,评估就是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对事物所作出的评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估就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对来自教学对象――学生方面的信息反馈和对信息的定性、定量分析,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的过程及效果进行评判的一项活动。

目前高职院校中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进行的评估还和其它课程一起沿用同一个评估系统,这一系统突出了对教学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对教学效果的监控则比较单一,主要是通过测试的办法来检验教学效果,它无法反应学生的思想变化,更不会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做出反应,因此它无法反应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点,也无法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出完整、全面评估,为此,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估改革势在必行。对高职思想政治课教学进行评估,一个首要的前提条件是建立起一个相对完整,且具有高职院校特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估指标体系。本文将根据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点,从教学的过程与效果两个维度出发,提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估三级指标体系和评估办法。

2.对教学过程与效果二维度评估三级指标体系

第一,教学过程评估指标体系(一级指标)。教学过程评估是指考察各个教学环节是否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并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求和体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它包括的主要指标应有(二级指标)政治性(A1)、准确性(A2)、规范性(A3)、时代性(A4)、创新性(A5)、艺术性(A6)、职业性(A7)等。(三级指标)政治性(A1)指标包括:A11政治立场、A12党性原则、A13思想观点;准确性(A2)指标包括:A21教学深度、广度和进度、A22教学材料使用、A23原理运用;规范性(A3)指标包括:A31授课计划、A32教案、A33课堂语言和板书、A34学生成绩考评及作业批改;时代性(A4)指标包括:A41教学中所体现出的教育理念、A42理论与实际结合的程度;A43教学设备使用;创新性(A5)指标包括:A51授课方式、A52授课方法、A53授课手段;艺术性(A6)指标包括:A61授课整体风格、A62构件组合、A63创意水平、A64感染力;职业性(A7)指标包括:A71职业道德、A72行业特点、A73就业观念。

第二,教学效果评估指标体系(一级指标)。教学效果评估指考察学生经过学习后在认识、认同方面有哪些程度的提高,在行为上如何表现,即从“知行台一”的维度去考察。它包括的主要指标有(二级指标)认识程度(B1)、认同程度(B2)、行为表现(B3)等。(三级指标)认识程度(B1)指标包括:(B11)基本原理、(B12)基本原则、(B13)基本立场、(B14)基本观点、(B15)运用方法;认同程度(B2)指标包括:(B21)世界观、(B22)人生观、(B23)价值观、(B24)思想、(B25)情感;行为表现(B3)指标包括:(B31)遵纪守法、(B32)遵守校规、(B33)向党、团组织靠拢、(B34)参加各种公益活动、(B35)参加各种文体活动、(B36)与同学和老师相处。

二、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过程与效果进行评估的方法

以上提出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估的具体指标是根据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点而设定,这套指标体系同时具有评估的客观性、结果的相对性和作用的导向性的特点。同样是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点,笔者认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评估,应综合使用以下几种方法。

1.问卷调查法。就是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全面了解学生对党的方针、政策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和掌握的程度,同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的调查方法。这样的方法面向的对象可以是全体学生,也可是随机抽取的部分学生,开展的时间应该是在教学开始前、教学过程中及教学结束后,其内容可涵盖教学效果评估指标体系中的认识程度(B1)指标和认同程度(B2)指标等。

2.座谈法。就是教学检查的主持人与学生、任课老师及相关人员直接面对面交谈,以获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信息和资料的一种方法。座谈采用统一设定问题、提问方式、提问顺序等的结构式座谈和与会人员海阔天空、畅所欲言的无结构式座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最大限度地获取教学效果的信息与资料,其内容可涵盖教学过程评估指标体系中的规范性(A3)指标、时代性(A4)指标、创新性(A5)指标、艺术性(A6)指标、职业性(A7)指标等。

3.测验法。指按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特定的程序,用一套(或若干套)题目,来检测或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手段和方法。测验法是我们检测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其内容可涵盖教学效果评估指标体系中认识程度(B1)指标和认同程度(B2)指标。

4.同行互评法。指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教学督导教师等按照教学大纲、授课计划等教学文件,对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评议的方法,它是从同行和教学督导角度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估的方法,其内容可涵盖教学过程评估指标体系中的全部指标。

5.学生评议法。指参加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学生,根据事先给定的的指标和评分标准,对授课老师的教学进行评分,其内容可涵盖教学过程的全部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