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建筑材料的初步认识

对建筑材料的初步认识

对建筑材料的初步认识

对建筑材料的初步认识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文章阐述了高职“建筑材料”课程教学的特点和要求,分析了现阶段高职“建筑材料”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高职“建筑材料”课程教学的要求和特点 

“建筑材料”课程作为高职土建类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不仅是以数学、物理、化学、力学等课程为基础的专业基础课,还是“房屋建筑结构”“建筑设备”“工程概预算”等后续课程的前期基础课,开设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针对建筑材料的发展方向,面对新材料、新技术、新标准不断出现的情况,使学生掌握常见建筑材料的技术特性、相关标准等基本知识,了解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选用建筑材料,并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建筑材料”课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是研究各种建筑材料的构造、生产与加工方法、材料的技术性能、质量检验以及如何合理使用的课程。它涵盖的内容广泛,涉及学科较多,且综合性、实践性都很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为学生的后续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也为今后的工程实践打下理论基础,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一定的实验技能,可以说它是通往专业课程的必经之路,也是决定学生专业面宽窄和工作适应性的关键因素。 

(一)高职“建筑材料”课程的要求 

高职教育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实践能力,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如何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改革中,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已经成为高职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近些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为社会化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专门人才,但其培养的人才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应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针对岗位群设置专业,增强专业覆盖面,按市场需求的发展变化对课程设置及时地进行调整、补充、修订。同时,还要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现代内容和传统内容、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关系,认真研究各类课程之间的结构、比例和权重,以满足学生从业和个性发展的需要。 

培养目标是课程设置的依据,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应淡化基础理论教学的系统性、严密性,增强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应用性。把知识传授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在基础理论“必需”“够用”的基础上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通过企业对岗位知识和能力需求的调研,我们认为课程教学目标的制定应根据一线施工与管理岗位的要求,针对一线施工与管理岗位群,整理出课程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并重新编排组合,形成教学大纲。笔者认为,“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了解与掌握建筑行业中常用建筑材料的基础知识;二是基本掌握我国现行建筑材料的各种标准和常见的检测方法,比较熟练地对目前施工企业常用的建筑材料进行检测,并提供可靠的检测数据,基本上可以为工程建设质量控制和合格性评定提供依据;三是强化对专业研究工作的基本训练,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高职“建筑材料”课程的特点 

“建筑材料”课程所包含的内容庞杂,以叙述性内容为主,涉及知识面广,教材涵盖了十多个大类,上百个材料品种,但其系统性差,各章节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这是由于材料学本身的原因造成的,各类材料本身就是一门专业学科,如胶凝材料、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及其他复合材料等。如此多的内容都汇集到“建筑材料”课程中,使其成为一门介于材料学科与建筑工程学科之间的综合课程。 

“建筑材料”的课程内容庞杂混乱,主要是对各类材料定性、半定量的分析,是针对各类材料技术性质的总结,缺乏逻辑性和理论计算分析。同时,由于一系列和工程密切相关的试验资料和实践经验的总结,繁多的条文叙述及经验公式,而又缺少逻辑推理,使得其整体性、逻辑性、严密性、连贯性均较差。这就给学生学习这门课程造成了不少的困难,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高职“建筑材料”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速,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在高职教育极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不少高职院校缺乏鲜明的办学特色,依然沿袭本科院校的教学理念,重理论教育,轻技能训练,使高职生的实践能力不强,与社会需求脱节。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上,许多高职院校并没有完全贯彻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没有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在教学体系方面普遍存在着三方面的问题:一是课程设置基本上处在无人监管的状态,既没有统一编订的课程,也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各学校自行其是。在课程设置上没有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实践课的开课率没有达到实践教学大纲的要求,把实践课看成理论课的附属课。二是教学方法不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仍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方法。三是对学生的考核多按传统的以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主的单一闭卷考试方法。高职“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 

高职院校对“建筑材料”课程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也就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很多高职院校依然沿用以前的教材,这些旧教材的内容比较狭窄,很多教材缺乏对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实验方法、新标准的介绍,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近些年来我国建材领域发展速度非常快,而“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改革速度远远跟不上建材领域发展的速度,所以,高职教育应当注重“建筑材料”课程标准的制定,及时更新教材的内容,以应对工程实际的高速发展。 

(二)沿用本科教学大纲 

高职“建筑材料”课程只是对这门课程本科的教学内容作了局部删减,略降低教学要求。“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内容一般分为两大块: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理论教学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讲解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基本内容;实验课的教学内容包括土木工程材料性能的一些基本测试,属于验证性实验。这些实验仅仅是用来验证理论教学中的重要结论,缺乏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因而,在现阶段的高职“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学中,实验课只是处于从属地位,属于理论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而不是真正地把实验课作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着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作为学生锻炼提高专业技能的重要手段。

(三)教学方法落后 

现阶段高职“建筑材料”课程教学的主要形式仍旧停留在口头讲授、“满堂灌”的层面上,而建筑材料领域中涉及很多概念,有些概念教师在课堂上用语言、板书难以描绘。大多数理论知识只有在具备工程实际条件的情况下,才会被学生更好、更快地加以理解。此外,随着大学本科院校近年来的大幅度扩招,吸引了众多高中毕业生就读。这就导致了在高职就读的学生,其基础知识不扎实,且个体差异较大,很多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可自由支配时间明显增多,主动学习的动力明显不足,这给“建筑材料”的课程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高职“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针对“建筑材料”课程的特点和要求以及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

(一)精研教材内容,突出重点教学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时数的限制,教学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这样在组织教学内容时,就应该有所侧重,在深入分析岗位工作对本课程知识能力要求的前提下,打破学科框架,构建以理论知识够用为度,体现土建专业所需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新体系,突出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突出重点内容,在重点内容讲解透彻的同时,兼顾讲解其他一般内容,其余内容则可要求学生们课后自学完成。建筑材料虽然种类繁多,但结合专业的特点,应该突出两个重点,即材料的基本性质及结构材料。

材料的基本性质这一章很重要,它是研究建筑材料共性问题,是后继各章的基础知识。因此,应较详细地把材料性质的各个概念结合它们在工程中的应用介绍清楚,要求学生们牢固掌握。结构材料能否正确使用,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危和正常使用。所以,应把水泥、混凝土、钢材、防水材料列为重点内容进行讲解。在讲解这些重点内容时,应尽量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诱导和启发学生去主动地、积极地进行正确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某些具体材料的教学,则宜采用在众多材料品种中选取典型品种予以对比的方法进行教学,突出重点,点面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水泥”一章,应选用建筑工程中使用最多的通用水泥作为主要讲解内容,其中又以硅酸盐水泥为主要研究对象,详细分析其熟料的矿物组成、水化反应、硬化机理、技术性质、腐蚀及应用、储存等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展开介绍其他掺入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而水泥中快硬硅酸盐水泥、白色、彩色硅酸盐水泥不是重点内容,仅作简单介绍即可。特别要做说明的是在突出重点教学的同时,也要注意在其他非重点章节中也有重点内容,譬如在“砌体结构材料”这一非重点章节里烧结多孔砖、空心砖和砌块是重要的墙体材料,所以它们的技术性质是重点内容。确定重点和非重点内容教学,不仅能缩短授课时间,而且有利于教学时间的合理安排,有利于学生全面而重点地掌握建材方面的知识。 

(二)加强章节内容间的联系,促使学生融会贯通 

为了克服“建筑材料”内容多而散、系统性差的不足,同时也为了避免讲授时平铺直叙,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教师特别要注意加强课程章节内容之间的联系,以各种工程材料服务与工程实际为主线贯穿于整个课程的教学活动之中,明确各种材料在工程实际中所处的地位为出发点;以材料的生产工艺流程、材料的技术性能、基本构造与组成、材料应用发展方向展开论述;以材料在工程实际中不同的功能作用作为结论来开展教学,会使学生感觉总体思路明确,条理清晰,前后上下知识融会贯通。 

(三)丰富教学手段,增强感性认识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针对教学手段单一、内容枯燥无趣等问题,可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为此,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采用样品教学,做好对比分析。“建筑材料”课程作为一门叙述性内容偏多的课程,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感性地认识和了解各种建筑材料,我们应尽力收集相关的材料样品,进行展示,首先让学生对该材料有一个初步的直观认识,再介绍其性能、特点和应用等其他内容。同时,可运用对比的方法,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土木工程材料的共性和特性,便于掌握和理解其技术性能。如讲解混凝土拌和物时,可以当场取少量水泥、天然砂、石子和水进行搅拌,介绍各组成材料在混凝土中所起的作用,可让学生亲自尝试一下,观察不同配合比的材料性能的差异。再如在介绍过火砖、欠火砖时,可直接用样品向学生进行展示,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这两类砖的外观颜色和形状,就能很快掌握这两类砖的特点和区别,学生的印象也会非常深刻。第二,采用电化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口述为主要模式进行教学,教学效率比较低。采用电化教学,借用幻灯投影、多媒体课件等方式,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传递量,而且还能通过影像,真实而直观地反映出材料的“真面目”,使学生加深对材料性能的认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引入工程实例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该根据教材的定义、概念,把工程的实际环节引入到课堂内容中来,以实际工程为例来讲解材料的特性、使用方法及效果、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这不仅是教学的客观需要,同时也可以避免课堂教学内容的单调、乏味。例如,在讲石灰的性质时,可列举石灰的应用、抹灰墙而出现爆裂点的具体工程实例,通过对此事故原因的分析,可使学生加深对石灰熟化时体积膨胀较大的了解,从而进一步认识石灰变储存期为陈伏期的必要性。另外,还可以在课堂上做演示。通过对这些简单试验的操作与观察,学生对生石灰熟化特性的了解和认识可进一步加深,同时也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四)发挥实验在建材课教学中的特殊作用 

由于建筑材料课程内容的叙述性和定性的(有时是半定量的)性质,它对某些概念的定义是不精确的,仅仅从定义本身难以作出精确的认识和严格的区分。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水泥的“凝结”和“硬化”、“初凝”和“终凝”这样一些成对出现的概念。这里不妨引用一下水泥的“初凝”和“终凝”这一对概念的定义:“初凝”为水泥加水拌和时起到水泥浆开始失去可塑性的时间;“终凝”为水泥加水拌和时起至水泥浆完全失去可塑性,随后开始具有强度的时间。这里的“开始失去”“完全失去”和“开始具有”等说法并没有严格的定量的规定。学生难以区分和掌握这样的定义。而水泥凝结时间的测定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这样的概念。这里不妨再引用一下该实验中有关试验结果的规定:由加水时算起,到试针沉入净浆中距底板0.5~1.0mm时,所经历的时间为初凝时间;到试针沉入净浆中不超过1.0mm所经历的时间为终凝时间。这样由实验对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的定量规定和区分,显然比上述的定义要精确,且实验形象、具体。通过这样的方式,在授课时,教师就结合实验把“初凝”和“终凝”概念量化、具体化,学生就容易理解和掌握这样的概念。“建筑材料”课程中类似的概念很多,如水泥的标准稠度需水量、沥青的黏性等概念,都可以用有关的实验来使其定义精确化、具体化,以利于学生对这些概念的准确理解和掌握。 

尽管结合课程特点,在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和实践环节上,我们作了积极的探索,“建筑材料”课程改革已初步有了成效,但课程的特点决定了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在课程的改革和实践的探索中,我们要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以更好地实现高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z].2004-04-02. 

[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现行建筑材料规范大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对建筑材料的初步认识范文第2篇

一、工作思路

通过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稳妥推进建筑节能工作,为改善建筑物室内热环境和减少建筑设备能耗,在建筑物的围护结构中采取隔热保温等节能措施和选用节能型建筑设备,达到不断降低建筑物使用能耗的目标。

二、管理机构

本市建筑节能的推进工作在**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建委)的领导下,由**市建筑节能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建筑节能办)负责本意见的协调推进和具体实施工作。

各区(县)建设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本意见,负责辖区内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工作。

**市经济委员会所属的**市节能监察中心负责节能方面的日常监察工作。

各相关委、办、局根据各自职责,协同推进本市建筑节能的管理工作。

三、实施要求

(一)从20**年**月**日起申请初步设计文件审查的,或者20**年**月**日前初步设计文件已审查的,但在**年12月1日以后通过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的下列新建住宅建设项目,应当按照本意见规定执行《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1、内环线以内的住宅建设项目;

2、申报“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和“市新型墙体材料与节能住宅示范工程”的住宅建设项目;

3、低层住宅小区和一城九镇特色风貌住宅小区的建设项目。

(二)从**年2月1日起申请初步设计文件审查的,或者**年2月1日前初步设计文件已审查的,但在**年4月1日以后通过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的下列建设项目,应当按照本意见规定执行《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相关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1、外环线以内的新建住宅建设项目;

2、本市范围内的新建政府机关办公用房、商场、旅馆、办公楼和由它们组成的综合楼建设项目。

四、管理措施

(一)规划方案审批阶段

市或者区(县)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在审查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方案时,应当就建筑节能的内容征求市或者区(县)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市或者区(县)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在接到征求意见通知后10日内,反馈审查意见书。市或者区(县)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对不符合要求的建设项目,不予审核通过。

(二)建设项目可研报告审查阶段

市或者区(县)发展计划行政管理部门在审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应当将建筑节能专题篇(章)内容列入审查范围。对不符合要求的建设项目,不予审批。

(三)初步设计方案审查阶段

市或者区(县)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在对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审查时,应当将建筑节能的内容列入审查范围,并按《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建筑节能审查要点》进行审查。对不符合节能强制性标准要求的建设项目,不予审批。

(四)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阶段

受市建委委托的审图机构在审查建设项目施工图设计文件时,应当将建筑节能内容列入审查范围,并按《建设项目施工图设计文件和竣工备案建筑节能审查要点》进行审查,审查结果情况抄告市建筑节能办。对不符合节能强制性标准要求的建设项目,不予审查通过。

(五)竣工验收备案阶段

受市或者区(县)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委托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在提交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报告中,应当含有建筑节能监督情况内容。

市或者区(县)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发现建设单位在竣工验收过程中有违反本意见规定行为的,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

五、相关要求

(一)对建设单位的要求

建设单位在编制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当含有建筑节能的专题篇(章)。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建筑节能的标准和要求,委托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和监理,不得要求其降低标准变更节能设计文件。

建设单位在组织竣工验收时,应当同时验收建设的建筑节能设施,并将含有建筑节能内容的工程竣工验收报告报市或者区(县)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二)对设计单位要求

设计单位在设计建设项目时,对住宅建筑应当按照建设部颁布的现行《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进行设计。对其他公共建筑应当按照现行的相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进行设计。

(三)对施工单位要求

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建筑节能的设计文件和施工规程进行施工,并配套满足建筑节能的施工机具和技术要求。

(四)对工程监理单位要求

工程监理单位应当依照建筑节能的法规和有关技术标准、设计文件等规定和要求实施监理。对设计、施工不符合相关要求的,按照有关法规、规章规定,要求施工单位改正或者报告建设单位要求设计单位改正。

设计单位或者施工单位未按要求整改的,监理单位可向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反映,由建设行政管理部门予以处理。

六、发展应用

(一)本市应当加强建筑节能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推广应用节能型建筑材料、高效用能设备、可再生能源利用等建筑节能系统和技术,鼓励选用有节能标识的建筑材料和用能设备。

本市重点发展下列产品与技术的推广应用:

1、节能墙体和屋面的保温、隔热材料与技术的应用;

2、节能门窗的保温隔热和密闭技术的应用;

3、集中供热和热冷电联产技术的应用;

4、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及装置的应用;

5、空调节能技术与产品的应用,以及空调和热力管道系统的保温、空调风系统防渗漏技术的应用;

6、节水型的建材产品和器具的应用;

7、建筑节能能耗的检测评估技术的应用;

8、其他技术成熟、效果显著的节能产品和技术的应用。

(二)本市建筑节能的推进工作,应当坚持与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应用相结合,市、区(县)墙体材料办公室应当在推广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应用的工作中研究做好建筑节能的推进工作。

七、“禁限”工作

本市在建设项目中禁止或者限制设计、使用国家及本市明令淘汰的隔热保温性能差的建筑材料、不符合节能标准的建筑结构、低效能比的用能设备和落后的建筑节能应用技术,并由市建委会同有关部门提出禁止或者限制用于建设项目的产品和技术的目录。

八、“认定”工作

本市对节能住宅建筑实行认定制度。依据市建委《关于印发〈**市节能住宅建筑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规定,对自愿申请节能建筑的建设项目进行技术评审、认定和挂牌。

对用于节能建筑的节能技术和围护结构材料的认定工作,依据市建委《关于印发〈**市新型建设工程材料认定管理规定〉的通知》规定进行。

对建筑材料的初步认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407.9文献标识码:A

建筑和建筑环境在人类生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回顾人类的建筑史,从最初的遮风避雨之所到今天的智能化建筑,人们在享受现代文明带来快乐和舒服的同时,一系列的严重问题也摆在人类的面前:建筑材料的大量使用,不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过度开采,建筑活动对空气造成的污染等。人与自然的关系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于是绿色建筑登上了历史舞台。对于我国而言,人口数量巨大,年新增建筑量世界排名第一,被形象地称为“世界最大的建筑工地”,因此发展绿色建筑尤为重要。

一、当前我国人居环境发展现状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中的用能大户。据统计,每年建筑能耗占全社会终端能耗总量的27.6%。全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屋建筑面积20亿平方米,85%以上为高能耗建筑,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这不仅是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资源能源消耗量成倍增长的过程。预计到2020年,全国城乡房屋建筑面积还将新增约300亿平方米,如果不采取有力的节能措施,每年建筑用能将消耗1.2万亿度电和4.1亿吨标准煤,几乎是目前全国建筑能耗的3倍。然而,我国的能源、土地、水、原材料等资源又严重短缺。从能源供求看,在我国化石能源资源探明储量中,90%以上是煤炭,人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人均石油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天然气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5%。从土地、水资源方面来看,我国人均耕地只有世界人均耕地的三分之一;水资源仅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中国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绿色建筑势在必行。

二、绿色建筑的内涵及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绿色建筑作为一种建筑规则和建筑环境性能的衡量标准,是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物料生产、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回用过程)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能源、土地、水资源、材料)、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也被称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

我国绿色建筑是从建筑节能起步的,以1986年颁布的《北方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标准》为标志。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建筑节能工作有了长效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已初步建立以节能50%为目标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体系。二是初步形成了以《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为主体的法规体系。三是通过建筑节能试点示范工程,有效带动了建筑节能工作的发展。四是通过国际合作项目,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与此同时,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绿色建筑理念在中国也逐渐受到了重视,开展了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设立了“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在办公建筑、高等院校图书馆、城市住宅小区、农村住宅等建筑类型进行了绿色建筑的实践活动。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

与发达国家相比,绿色建筑在我国起步较晚,还处于试点、初步发展阶段,因此我国在绿色建筑工作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

1.认识不足。目前对绿色建筑的重要意义还没有达到广泛的共识,相当一部分人尚未将绿色建筑工作放到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

2.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对能源、土地、水资源、材料的节约还没有明确规定各方利益主体必须参与,而建设部颁发的《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作为一个部门规章,力度远远不够。此外,关于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综合性的标准体系尚未建立。

3.缺乏发展绿色建筑有效的经济激励政策。长期以来,国家对能源的管理主要偏重工业和交通节能,而对引导和扶植绿色建筑缺乏有效的经济激励政策。

4.缺乏行之有效的推广交流平台。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还缺乏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材料、新配件和新的设计及管理模式的推广交流平台。在西方发达国家,绿色建筑起步较早,有的国家甚至已经取得经济发展和能耗持续下降的突出成就。及时、系统、广泛地引进他们的技术和成功经验,对推动我国节能与绿色建筑的发展尤为重要。

三、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若干建议

1.加强全社会的生态意识教育。要在全社会普及生态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倡绿色消费,使全民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出发,在居住、出行、娱乐、休憩中切勿追求奢侈豪华,倡导节能和减少对环境污染的生活方式。只有全社会接受并追求绿色建筑体系,才能促使市场各方主体积极营建绿色建筑。

2.重视节能、节地、节水和节材。节能重点在于降低长期使用的总能耗。如充分考虑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减少空调使用和照明;通过建筑护结构设计和采用高效保温材料以及密封性良好的多层窗,减少建筑运行能耗。

节地关键在于城乡空间的统筹。重点研究城市发展新增建设用地从节约农村建设用地中获取;建筑选址及规划时,要尽量翻新旧建筑,减少道路及服务区域的面积;限制使用和淘汰实心粘土砖,充分利用矿渣、粉煤灰等工业废料;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和绿色高性能混凝土,保护土地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节水应重点考虑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节省水资源,可采取鼓励节水型器具、改变用水习惯和通过水价杠杆调节等措施,从而降低用水量。另外,要加强屋顶雨水的收集和再利用、地面雨水可通过采用可渗透的路面材料使雨水能深入地层,保持水体循环。

节材重点是走新型工业化和产业化道路,同时应精心选择高效经济的建筑材料和设备。

3.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及评估体系。建立健全发展绿色建筑的政策法规体系;完善绿色建筑的技术标准支撑体系;建立严密的行政监管制度体系;建立切实可行的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综合性的标准体系;制订绿色建筑量化标准和可操作的评估体系。这些体系对指导绿色建筑设计、建设、规范引导建筑业转向绿色可持续发展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4.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由于中国绿色建筑起步较晚,需要学习和引进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因此,政府应采取多种形式建立交流平台,使世界所有国家在绿色建筑上的最新技术能够在中国得到及时应用。

对建筑材料的初步认识范文第4篇

Abstract: Green building i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connotation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green building,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of the green building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green building in China, for reference.

关键词: 绿色建筑;内涵;现状;主要问题;建议

Key words: green building;connotation;present situation;the main problem;suggestions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19-0240-03

0 引言

随着工业革命的来临,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同时,自然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1]。人们在逐步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及可持续发展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绿色建筑的概念。绿色建筑作为一种崭新的建筑领域,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建筑业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对整个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随着绿色建筑的投资建设和使用,人们逐渐发现,我们无论对绿色建筑本身,还是其施工方面的认识都还存在着一些偏差。笔者想暂且以此来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希望中国的绿色建筑能够更好地发挥出它本该有的潜力,在此基础上有更大的改进。

1 绿色建筑现状及分析

1.1 绿色建筑的含义 绿色建筑的“绿色”,代表的是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对环境无害,可以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也叫做回归大自然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2]。

建筑对于建设来说并不是最终的目的,而是获取建筑所形成的空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改变,人们的生活理念也在不断的更新,对建筑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追求,绿色建筑是在环保理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人们在生活中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的具体体现,绿色建筑注重的是在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尽可能地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其目的是建造一个能够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的健康、适用和高效。

1.2 绿色建筑的现状 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迅速,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政府对绿色建筑的重视和影响也不断改进。

第一,随着全人类对环保的不断重视,人们越来越追求绿色建筑、健康住宅,这也成为了目前各大开发商和建筑师一直追寻的目标。过去很多人都关注单体建筑的质量,但是仅仅靠单体建筑的质量已经满足不了顾客的需求,人们对建筑越来越有自己的看法,要求和需求也与日俱增,不仅要求结构安全,也要求室内环境质量安全。再加上用户自我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对建筑所用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材料坚固耐久和价格低廉,还要求材料不对对环境造成污染,以致影响到人体健康,绿色建筑已经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第二,开发生产了一批绿色建材。通过不断引进、消化、借鉴国外的先进产品和成功经验,我国先后开发出很多环保型、健康型的装饰建材,比如改变壁纸发展进程的“防霉壁纸”等。国外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用塑料金属复合管代替传统的金属管材,塑料金属复合管是一项高新技术产品,其中层为铝,内外两层为高密度聚氯乙烯,塑料与金属铝之间为两层胶,同时具备金属和塑料的不同优势,现阶段我国已经研制成功。乳胶漆装饰材料不仅施工步骤简单,而且由于其具有各种各样的颜色,还能够给家居环境带来新的色彩。并且该漆装饰材料不仅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涂刷后还会散发阵阵清香。另外使用该漆装饰材料还便于清理,墙面陈旧后只需使用清洁剂清理或者复刷即可,还能够有效遏制墙内霉菌的散发。随着这种漆装饰材料的不断推广,未来很有可能替代壁纸,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未来石膏板装饰环保材料的开发也潜力无限,通过技术攻关,研制出一种在沿海湿热带气候下,受潮不发生霉变,卫生间漏水板面不变形的石膏板装饰环保材料,从而在宾馆和家庭装饰中开创了新局面。

第三,重视施工过程中环境问题。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环境问题,比如噪声的排放(扬尘)、运输的遗撒、大量建筑的废弃、油漆、涂料以及化学品的泄漏、资源能源的消耗,生产生活水电的消耗,装饰过程中引起投诉较多的油漆、涂料、胶及含胶材料甲苯、甲醛气味的排放等,面对这种形势,很多企业开始采取一些相应的对策,比如通过某些环境管理标准认证,以此来提升自身在建筑业的良好信誉。

第四,各级主管部门适时强制淘汰落后产品和工艺。对于那些落后产品和工艺的处理方法在相关的规章制度中曾有过明确规定,要求自2000年6月1日起的所有新建住宅中淘汰砂模铸造铸铁排水管道和禁止使用冷镀锌钢管,积极推广应用硬聚乙烯(UPVC)塑壳排水管和符合《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及管件》(GB/T2772-1999)的柔性接口机制铸铁排水管及推广应用铝塑复合管、交联聚乙烯管等。另外,还应该积极推广各种新型墙体材料和各项环保产品,建立新型建筑结构体系,逐步限时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

1.3 绿色建筑的问题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全球影响的方面有大气环境污染、城市环境问题等。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全球化,环境污染也日益呈现国际化趋势,近年来出现的危险废弃物越境转移问题就是这方面的突出表现。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建筑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如果长此以往下去建筑业带来的环境污染将可能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必须加强对建筑污染的治理。为此我们需要不断健全环保法律法规,不断完善行政管理措施,不断提高施工技术,不断加强人们的公众环保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改善我们的环境。随着经济全球化布局的加快,世界各国对可持续发展给予了高度的关注,我国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强调要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这就对我国建筑业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我们在积极推动和发展绿色建筑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无论是理解还是应用都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简单介绍:对绿色建筑认识的几大误区:

①过分单一地追求绿色。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环境污染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3]。而有些企业为了追求绿色效应,不惜以牺牲质量,忽略安全为前提,片面理解绿色涵义,甚至把绿色曲解为复古。

②忽略适用性。发展绿色建筑的初衷是针对面大量广的建筑,而不是高端建筑,所以绿色建筑强调的是适用技术、常规产品,造就的绿色建筑绝对不是高科技的堆砌,涉及的成本增量是有限的,我们建造的是价值工程、适用工程,仅仅依靠高科技、高成本的投入来实现绿色的理念是不可取的,也是违背绿色建筑初衷的,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市场上难免会出现一些唯利是图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打着绿色建筑的幌子,把那些尚不成熟的高精尖产品用于建筑领域以获取高额利润,其结果只能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从本质上讲,所建造的这些建筑是不符合适用性要求的,不但技术不适用,而且产品非常规,它虽然凝聚的是高科技,但是带来的影响却是负面的。

③没有严格做到因地制宜。因地制宜是绿色建筑的灵魂,也就是要求我们根据本土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和文化五大要素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和选用产品,而有些建筑企业一味地追求市场占有率,在少水和缺水地区盲目建设雨水利用建筑,例如南水北调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我国南涝北旱,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来大大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然而在建设过程中才逐步发现了其前期论证的许多不合理之处,以至于后期出现工期滞后现象,因此,做到因地制宜是我们发展绿色建筑的关键,在我们投资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把问题消化在初始阶段。

1.4 我国绿色建筑存在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4.1 建筑市场发育不成熟 由于我国的绿色建筑是运作在逐步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正处于发展中阶段,与之相适应的的一些法规、制度还不够健全,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在推行绿色建筑方面的经验和力度不足,尤其是还没有制定出一套具体、完善、可行的制度和措施来规范建筑市场主体[4]。同时也缺少切实可行的办法来规范各建筑企业的经营运作行为,才使得建筑市场主体中出现不规范、不切实际的行为。

1.4.2 绿色建筑理念的误区 很多人对绿色建筑的含义尚未明确,简单地认为绿色建筑就是绿化率高的建筑,而且目前全社会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要意义,缺乏绿色建筑的基本认识和主动意识,尚未将节能与绿色建筑工作贯彻到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5]。

1.4.3 绿色建筑成本高且构成复杂 首先,开发绿色建筑任重而道远,绿色建筑如果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不断开拓进取,需要不断研制出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就需要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此外,接受和掌握新技术,需要对工程师、技术人员、生产工人进行培训,则相应会增加成本[6]。其次,全寿命期的各阶段中都产生了全寿命周期成本,每个阶段的成本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各个阶段的成本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然而总成本又不是各个阶段成本的简单相加。再者,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主体具有多样性,从业主到政府部门都参与其中,绿色建筑蕴含了复杂的成本投入结构,复杂而高额的成本给绿色建筑的发展带来了困难。

2 改进和发展我国绿色建筑的建议

2.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向全方位、全过程的发展绿色建筑 首先,要规范的是政府行为,要全面监督、规范绿色建筑材料及施工程序,打破地方封锁和行业垄断,彻底清除并废除各地区各部门制定的带有地方封锁和行业垄断内容的规章。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违反法律、法规,以任何形式阻挠外地绿色建筑企业进入本地市场,或者对阻挠外地绿色建筑企业进入本地市场的行为纵容、包庇,限制公平竞争。其次,规范建设各方主体的市场行为,实行建设项目法人、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对绿色建筑材料及施工的各级监督机制,对违法违规的市场建设主体和人员实行禁入制度。

2.2 提升全社会对绿色建筑的认识 要想促进绿色建筑的推广应用,宣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需要建立宣传绿色建筑的理论基础、设计理念和技术策略的教育培训基地,提升全社会对绿色建筑的认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普及绿色建筑知识,提高人们对绿色建筑的正确认识,树立节约意识和正确的消费观,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绿色建筑的理念不仅要作为一种制度、一种意识被人们所接受,而且要作为一种道德风尚深入人心。

2.3 政府部门要采取强制推广与市场自主调节相结合的方法促进绿色建筑业的发展,在适当的时候要把政府这只无形的手伸出来加以宏观调控,规范建筑市场,起到良好的领导示范作用,要求所有新开发的建筑都必须符合绿色建筑技术标准要求,在各级政府节能减排考核体系中加入发展绿色建筑因素,不断完善供热计量收费制度,促进供热体制改革的加速,大力推进供热计量收费制度,加快供热体制改革,研究出绿色建筑财税激励政策,制定财政基金扶持鼓励绿色生态小城镇与绿色示范城区建设的实施方案,研究鼓励绿色建筑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7]。进一步完善绿色建筑法制体系,提出推进绿色建筑的各项法律要求,建立符合绿色建筑标准要求的材料及设备的市场准入制度,促进建设行业绿色转型,指导各地健全绿色建筑地方性法规,建立符合地方特点的推进绿色建筑的法规体系。

3 结语

总之,建筑活动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利用以及由此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非常严重。因此,在建筑领域中发展绿色建筑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绿色建筑的投资开发以及施工并非一帆风顺,我们对绿色建筑内涵的理解以及认知的程度直接影响着它的施工乃至今后的使用。能否正视绿色建筑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是改进和发展我国绿色建筑的出发点。

参考文献:

[1]胡世岩.浅议绿色建筑及其发展[J].科技风,2012,18:148.

[2]张慧萍.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的绿色建筑成本研究[D].重庆大学,2012.

[3]丁玉龙.绿色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风,2012,14:183.

[4]曹雪姣.山东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2012.

[5]张婷.试析绿色建筑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9:265.

对建筑材料的初步认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墙体材料革新;建筑节能

Abstract: new wall materials have heat preservation effect is good, less pollution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promote wall material innovation and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of the building is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improve the resource utilization rate, promote sustain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urgent need. To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esource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 friendly society, must actually change the traditional wall material production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modes, to promote sustainable architecture.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is situation, through to the market and building industry survey, puts forward wall material and realize the innovation of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measures.

Keywords: wall material innovation;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中图分类号:TU20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目前正向节约型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型发展的道路。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建筑节能,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以节约能源、资源综合利用、保护环境、改善建筑功能为核心,以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为重点,坚持节能、节地、节材、节水并举,通过法律、经济、行政等综合手段,大力推进技术进步,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努力提高墙体材料革新和建筑节能水平。

树立城乡统筹、循环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理念,认真处理好墙体材料革新和建筑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之间的关系,妥善处理好墙体材料革新和建筑节能工作中点与面、城镇与农村、近期工作重点与长远发展目标之间的关系。在实现“禁实”“禁粘”同时,加快新型墙体材料的开发和生产;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自然地理条件等实际情况,大力推广节能建筑。从保护环境、推进产业化等方面加强研究,积极推广国内外成熟的新型墙体材料生产技术和建筑节能技术,完善规划和政策措施,多渠道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建筑节能工作。

一、认真贯彻落实墙体材料革新和建筑节能新政策

(一) 深入开展“禁实”工作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都已经完成禁止实心粘土砖的使用工作,即“禁实”。为了巩固“禁实”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还应该从工作的宽度和深度上继续开展“禁实”。“禁实”的宽度工作,即“禁实”不能仅仅在城市中展开,还应该推广到乡镇以及农村大部分地区。“禁实”的深度工作,即在“禁实”在城市中工作的基础上,限制在墙体材料中粘土所占的比例,逐步实现“禁粘”。

(二) 积极推广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

为了实现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墙体材料的发展方向也应该是利废环保,并且新型墙体材料的强度高、质量轻,在保温性、防火和防水性能方面也有较好的表现,从而保证墙体在发生意外灾害和自燃灾害时有良好的抵御能力。

在推行墙体材料革新的过程中,要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各地区墙体材料革新的推进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资源、地理环境和经济状况,制定新型墙体材料发展规划,大力开发生产能够改善建筑功能、提高施工效率和节能、节地、利废、保护环境的轻质、高强、多功能的系列化新型墙体材料主导产品。

(三)开展积极有效的宣传工作

加强舆论宣传,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导向作用,充分宣传新型墙体材料的优越性,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建筑节能知识普及活动。通过对新型墙体材料和建筑节能知识进行有效的宣传,使墙体材料的生产者和使用者在对于新型材料的选择上达成共识,有助于推进新型墙体材料的生产和使用。要及时总结和推广建筑节能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做法,通过典型示范,加快节能建筑的普及推广,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四)促进新型墙体材料的产业升级

为了使新型墙体材料在建筑材料市场上更有竞争力,须使新型墙体材料的生产形成产业化,并且不断提高新型墙体材料的性能,走品牌化的路线,促使新型墙体材料产业升级。要想形成产业化,就需要摆脱和淘汰落后的加工模式。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需要通过引入自动化生产设备和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形成一个有竞争力的企业。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开发科技含量高、利废效果好、节能效果显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墙体材料和建筑节能产品及其生产技术和装备。同时鼓励企业多元化发展,推行品牌战略,只有这样的墙体材料生产企业才能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进而实现新型墙体材料的产业升级。

二、认真落实墙体材料革新和建筑节能相关法律法规

各个地方政府应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和标准,结合本地区内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补充,形成具有各自地方特色的规定。通过法律法规的指引作用,调整建筑从业人员的行为,保证从业人员的相关权利和必须要履行的义务;通过法律法规的强制作用,保证从业人员能够严格按照国家对于墙体材料的革新思路进行工作,切实保障墙体材料革新的推进。在保证从业人员有法可依的同时,还要加强监督管理,认真落实相关的法律法规,保证法律法规体现出其应有的效应。

三、严格规范建筑及建筑材料市场

现阶段,由于新兴墙体材料的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与其相关的产品检验还不完备,为了避免不合格的墙体材料流入到建筑材料市场和建筑工地,需要加强对建筑材料市场和建筑市场的监管。规范建筑材料市场,是要从基本入手,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要定期对于各类建筑材料,如墙体材料、防水材料、建筑外窗、保温材料进行详细检查,严厉查处不合格产品。避免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流入到建筑工地,影响建筑整体的质量。规范建筑市场,要在施工完成后,对建筑物进行详细、严格的检测,一旦发现建筑物存在安全隐患或者质量问题,立即责令施工单位进行重新施工,保证工程的良好质量。

四、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

现阶段,建筑行业内的设计施工人员和监管部门人员还需进一步提高对墙体材料改革的认识,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墙体材料改革专项的法律法规的学习。要组织墙体材料研发、生产、销售以及使用的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培训,保证从业人员熟练掌握规章制度和执行标准,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进行有目的性和标志性的工作。制定合理完善的考核制度,培训完成后对参与培训的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并且将考核与平时工作效果相结合,保证从业人员牢固掌握培训的学习内容,保证规章制度标准在工作中的实际掌握,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五、结束语

推进墙体材料的革新,实现建筑节能,需要整个建筑行业以及相关行业的共同努力来实现。从墙体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使用等各个环节入手,保证新型优质的墙体材料得到真正的应用。政府部门加强对墙体材料的生产和使用的监督管理,建筑企业的工程监管部门严把质量关,保证新型墙体材料革新和建筑节能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胡志翔.关于推进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的探讨[J].科技传播,2011,16:42-43.

[2] 付善终,湛轩业,梁嘉琪.三论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烧结砖瓦与可持续发展建筑之趋势[J].砖瓦世界,2007,9: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