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河流污染的原因

河流污染的原因

河流污染的原因

河流污染的原因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市河流;水污染防治;原因;物理防治

城市河流是城市防洪排涝的重要通道,影响着城市生态环境。但近些年,我国城市河流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这些被污染的城市河流水不仅影响了生态环境,还会散发异味,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城市河流污染已影响到人们正常生活。相关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城市河流百分之九十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问题。想要改善城市河流污染问题,必须加强污染控制,降低河水污染程度。

一、城市河流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一)生活污水的排放。近年来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人类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城市污水处理和城市污水排放并不能同步,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严重地污染了河流,不但影响了河流的水质,还破坏了河流的生态环境,更为严重地是影响了水体的安全,使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受到了严重损害。

(二)工业企业的污染。由于我国发展的需要,国家鼓励民间开办工厂,因此大批中小型企业钻了制度的空子,大量排放工业废水,导致城市周边的河流各种有毒元素严重超标,甚至影响到我国城市周的生态和谐。同时,由于我国重工业起步较晚,在许多方面还达不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尤其在环保理念上,由于缺乏相应的知识,许多中小型工业企业的废水处理设施以及废水处理能力普遍低下,造成城市河流水污染严重,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了不利的影响。

(三)农业及养殖业的污染。农业污染是指由于农业生产而产生的污水对河流造成的污染,如降水所形成的径流和渗流把土壤中的氮、磷和农药带入水体,使得城市河流的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等问题。养殖业所造成的污染主要是由牧场、养殖场、农副产品加工厂的有机废物排入水体,这些都会使水体的水质恶化,造成河流、水库、湖泊等水体污染。

(四)雨水污染。雨水污染也是导致我国城市河流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我国的空气质量标准较低,因此常常出现重金属超标的现象,这种现象也严重的影响我国城市河流水污染的防治工作。通过雨水的冲刷,许多城市中的污染通过排水系统排到了城市周边的河流生态系统中,造成城市河流生态系统的紊乱,甚至阻碍了我国城市的生态平衡,影响了我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二、城市河流水污染防治技术

(一)物理防治法。第一,禁止污水排放,清理河底淤泥。首先,严禁污水随意排放到河流中,减少河流污染来源。有必要时应当实行河流配水工程,加强城市河流网络的循环,提高河流的自净能力。此外,影响河流水质的重要原因是由于河底淤泥的污染,疏浚河道中的淤泥是治理河流水污染的重要手段,而且这种方法的效率比较高。可以在冬季枯水期实行截留等措施,清理下流河道中的淤泥,必要时可以在河道中铺设石块等,减少河泥的淤积。第二,加强城市排水系统的管理。城市排水是造成河流污染的主要来源,通过加强对排水系统的治理,能够有效减少河流中的污水量。目前在城市排水系统中主要有分流制与合流制两种方式,分流制是将雨水和污水通过独立的系统来进行输送,污水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雨水则通过另外的系统输送到河流中。虽然此种方法投资数额较大,但是处理效果非常明显。

(二)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化学除藻技术、金属化学固定技术、化学絮凝技术等。化学除藻技术是针对城市河流澡类的生长繁衍而提出的处理技术,能够有效治理城市河流富营养。化学除藻技术在操作方面比较简单,效果反应迅速、明显,可以起到快速治理的效果,能短时间内提高城市河流污染水体的整体透明度。化学絮凝技术主要是通过絮凝剂的使用使水体中的胶体、悬浮颗粒等污染物质凝聚为体积较大的絮凝体,从而对其进行有效处理,改善河流水质,一般应用在河流污水一级处理中,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重金属的化学固定就是通过加入碱性物质,调高河水的pH值,使得重金属形成硅酸盐、碳酸盐等难溶性沉淀物,使其固定在底泥中。常用的碱性物质有石灰、硅酸钙炉渣等。该法见效快,操作简单,可有效抑制重金属以溶解态进人水体,但施用量不应太多,否则会对水生生态系统产生不良的影响。

(三)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是通过转化和降解方式去除污染物,修复河内植物和生态,这种技术是最为生态环保的污染控制、处理方式。该技术由美国发明,是通过加速水体自然降解能力实现控制污染,净化水体目的。生物修复技术利用的是特定微生物或植物来实现。重庆桃花溪的污染控制就是通过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污染控制效果非常好,既能提高水体含氧量,又能改善水体生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污染控制,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三、结语

随着城市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以及工业的快速发展,城市河流污染现象也不断突出。河流污染不仅影响了其功能的发挥,同时还影响了城市的发展。因此,政府及相关环保部门应该加强城市河流治理,减少河流污水排放,及城市污水管道系统建设,提高城市污水的处理效率,减少污水的随意排放现象,这对于河流水污染治理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孔小婷.城市河流水污染的防治技术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09:263-264.

河流污染的原因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水污染防治;入湖河流;对策;滇池北岸

滇池位于昆明市主城区的下游方向,是昆明盆地的汇水中心,每年入湖径流携论文带大量的污染物质进入湖泊。滇池换水周期长,湖水自净能力低,生态系统脆弱,一经污染仅凭自身净化能力难以恢复[1]。为了保护湖泊生态系统,遏制水环境污染趋势,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提出,到2010年草海水质需要明显改善力争接近v类地表水标准,外海水质稳定达到v类地表水标准,力争接近ⅳ类地表水标准。为了达到规划制定的目标,本 研究 主要对滇池北岸进入草海的河流水污染现状进行 分析 ,提出改善河流水质的初步设想。通过沿程净化入湖河流水质,减少入湖污染的量,达到保护湖泊生态系统的目的。

1 研究区域与方法1·1 研究区域本研究主要集中在滇池北岸草海流域范围内。对 影响 草海水质的船房河、西坝河、大观河、乌龙河、老运粮河、新运粮河和王家堆渠进行研究。这些河流流经区域是昆明市工农业生产、城市 发展 和人口增长的集中地区,河流受污染严重。1·2 研究方法每条河流设置有固定的监测断面,由昆明城市排水监测站进行长期的水质监测工作。取样方法和水质分析方法均按照国家标准进行。

2 结果与讨论2·1 北岸主要入湖河流水环境污染现状表1 北岸入湖河流水质情况(mg/l)王家堆渠新运粮河老运粮河乌龙河大观河船房河西坝河bod52005年13·7 46·8 33·0 71·6 7·71 28·9 21·72006年13·1 51·6 12·8 83·8 16·5 45·95 22·22007年11·6 21·9 12·8 11·2 19·4 24·1codcr2005年47·6 124 104 164 37·2 82·2 63·42006年48·8 143 36·2 204 55·3 122 73·02007年42·9 162 45·4 44·5 56·8 74·7总磷2005年0·892 1·78 1·74 1·99 1·23 1·66 1·582006年1·23 2·18 1·31 2·97 1·49 2·39 1·772007年1·34 1·19 1·90 1·03 1·25 1·54总氮2005年8·05 23·3 20·1 21·9 15·5 17·1 16·72006年9·53 31·4 18·2 32·1 16·4 26·2 19·72007年10·9 17·1 21·1 15·3 16·1 18·8氨氮2005年3·79 17·5 12·7 14·9 10·2 12·4 11·92006年5·88 24·6 10·7 24·0 10·5 20·8 16·02007年6·90 13·4 11·5 9·99 9·04 13·3水质类别劣v类劣v类劣v类劣v类劣v类劣v类劣v类

从北岸河流水质情况分析,七条入湖河流水质都为劣v类水,总氮、总磷超标情况非常严重,有多条河流总氮浓度超过v类水质标准10倍以上,未整治河流水质存在逐年恶化趋势,因此,每条河流都亟需得到整治。北岸河流污染严重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①排水系统管网建设不完善,污水纳管率低造成未进入总管道的污水直接或间接进入河道;②雨水的冲刷作用下,地表污染物随雨水少部分进入雨水管道,大部分初期雨水携带大量的污染物进入河道;③多数河流自身的水动力条件差,加上支沟众多,河网水质情况复杂;④河道长期未进行底泥疏浚,河底淤积的底泥不断释放出污染物质,造成河水水质恶化。河道水质恶化是造成草海水环境污染、湖泊富营养化非常重要的原因之

一。根据水质情况分析,七条主要入湖河流污染程度由轻到重,分别是王家堆渠<大观河<西坝河<船房河<老运粮河<新运粮河<乌龙河。乌龙河全长3·68km,集水面积2·61km2, 目前 以暗渠形式流经人口居住密度较大的棕树营和白马小区,河道沿线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进入,使其成为城区纳污的通道。从2005年到2006年间,各污染物浓度都大幅度增加,河水呈黑臭状态,透明度极低,水质污染极其严重。王家堆渠地理位置与其它河流不同,从滇池西北岸入湖。王家堆渠主要水体功能是昆明发电厂冷却水排水渠,该冷却水是抽取草海水经过滤及除藻后使用,一次循环后温水顺王家堆渠排放,沿渠还存在部分小 企业 及 农村 居民向王家堆渠排放废水。与其它河流流域相比,王家堆渠流域人口密度相对较小,工农业污染少,因此王家堆渠是北岸七条入湖河流中污染程度最轻的。不过,由于周边的污染物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河流,王家堆渠污染程度虽相对最轻,但也已经超过了地表水v类标准。2·2 河流治理方法研究2·2·1 截污工程截污工程主要对点源排放的污染物实行截流,能够有效减少污染物直接入河量,是防止水体受到污染的有效措施[2]。目前,截污工程在我国水污染治理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 应用 ,并且对水质的改善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4]。截污工程对于污染负荷的削减,一方面取决于截污管网布设的合理性与完整性;另一方面取决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截污工程的管网布设,对不同的区域应区别对待。在总体符合规划的前提下,按照沿河截污与区域截污相结合的原则,根据污染源分布的集中区域决定污水管道的走向,并沿部分污染严重的河道敷设截污管道[5]。城市污水处理厂是截入污水最终的处置场所,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以及出水水质情况表明该工程对河水水质改善效果。目前已经制定了乌龙河、新运粮河、老运粮河、船房河与西坝河的截污和综合整治工程,河道整治规划如表2所示。

截污工程受河流沿线长度、各段区域特征和工程费用的综合因素影响,难以对河道沿线进行全程截污,因此主要针对点源直接入河严重的河段进行治理。以新运粮河为例,全长14·58km,上游主要是农田,污染以农业面源为主;中段是昆明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区内已经建设有分流制排水管网;下段1/3位于草海生态保护区,该段从人民西路至入湖口现仍有105个排污口。众多的排污口直接向河道内排放污水,对草海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因此,新运粮河的截污工程主要布设于下段4·36km河道,将排污口的污水截入污水干管。当前这些河道截污和综合整治工程正在逐步进行中,船房河工程已经于2007年6月完成。从表1船房河2006年与2007年的水质指标对比可以看出, bod5浓度降至原来的42%, codcr浓度降至原来的46%,总磷降至原来的52%,总氮降至原来的61%,氨氮降至原来的43%。船房河截污工程完成后,河水的水质有了明显改善,从该河道输入草海的污染负荷减少了50%左右,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表2 河道整治规划河道名称全长(km)集水面积(km2)整治规划乌龙河3·68 2·61沿河道两侧敷设截污管3425m,河道清淤,新建污水泵站和节制闸新运粮河14·58 83·4河道整治长度4·36km,沿河两岸各预留10m公共绿化带老运粮河11·3 18·7河道整治长度2·22km,沿河两岸各预留10m公共绿化带船房河11·4 7·42沿河两侧敷设截污管7654·1m,新建污水泵站和景观绿化西坝河9·05 4·87河道整治长度5·4km,沿河两岸各预留10m公共绿化带2·2·2 河流城内段治理方法截污工程虽然有良好的治污效果,但工程的实施受限制因素较多,特别是针对流经城区段河流进行治理存在较多困难。城区内人口集中,建筑物密集,沿河两岸建有众多居民区、商业区及 工业 区等,城市规划建设完成后难以实施规模化的截污工程。然而,城内河流因城市发展建设的需要,不仅需满足防洪的要求,还应具有 旅游 、娱乐、景观、生态等多方面的功能[6],对河流水质的洁净程度具有较高的要求。根据水质监测分析,北岸入湖河流都为劣v类水质,河水呈现黑臭状态,无法满足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景观的需求。为了解决水质净化需求与工程布设困难的矛盾,城区内河道净化适宜选用原位治理技术,充分利用河道自身空间净化水质。依据河道自身空间的容量及周边环境特点,对不同河段布设适合的治理工艺。新、老运粮河水量大、河道宽,主要满足城区防洪排涝功能。老运粮河河宽约10m,新运粮河河宽约20m,这样宽敞的河道适宜使用移动式充氧平台。移动式充氧平台可以机动灵活地根据河道曝气需求,调整曝气船的运行,通过人工向水体中充入空气(或纯氧气[7]),加速水体复氧过程,以提高水体的溶解氧水平,恢复和增强水体中好氧微生物的活力,使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得以净化,从而改善河流的水质[8]。新、老运粮河的河道空间容量大,也适合采用生物膜技术。生物膜技术是人们长期以来根据 自然 界水体自净现象发展起来的。现已研制的人工水草仿生生物填料[9]就是与天然水草具有相似特性的人工填料,布设在河床内,为水生动植物群落和细菌真菌等提供适宜生长的环境,通过各种生物的生长过程消耗水体中的污染物质,而且人工水草不会对河流自然流动和行洪安全产生干扰作用。进入河流的污染源主要是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人工水草对于受污染河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明显,平均可达40%以上。

针对河道空间有限的河流适宜使用微生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分为两类:一类是投菌技术[10~11],最常用的投菌技术有集中式生物系统(cbs)、高效复合微生物菌群(em)和固定化细菌技术;另一类是土著菌强化技术[12],通过向水体中投加生物促生剂来刺激土著微生物的迅速繁殖,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微生物修复技术通过增强水体中微生物的净化能力达到水质净化的目的。该技术对于流量较小的河流如乌龙河、王家堆渠等可起到较好的净化作用。2·2·3 河流城郊段治理 方法 城郊的地理特征与城市不同,人口密度相对较小,住宅、厂矿建筑物相对较少,有一定量的耕地、林地、草地和鱼塘等农业用地。因此,城郊河流的治理比城市河流的治理具有更多可利用的空间优势。城郊的土地和鱼塘都可以成为河水净化技术的实施空间。王家堆渠主要是昆明发电厂冷却水排水渠,由于电厂冷却水尚有—定余温,下游村落的村民在河渠两侧修建鱼场,进行温流水养殖非洲鲫鱼,现有鱼塘水面8·07hm2,鱼产量约460t。王家堆渠的水质净化方法,可以利用现有鱼塘改造成综合生物塘进行治理。综合生物塘[13]是交叉种植的凤眼莲、水浮莲、浮萍等水生植物与鱼类等水产共同养殖的塘系统。在植物生长期,不断地从塘系统中捞出大量的水生植物,用于饵料、饲料和肥料等多种用途。通过植物的打捞带出水体中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而且植物加工成鱼类等水产的饲料具有较好的 经济 效益。因此,利用鱼塘改造的综合塘净化城郊河流,是一种效果佳,经济效益好,因地制宜的技术方法。城郊河流还可利用农业用地,选择土壤深度处理技术[14]和土壤渗滤处理技术[15]进行水质净化。北岸七条入湖河流的污染特征主要是水中氮磷的含量较高,污染随河流进入湖泊后易造成湖泊的富营养化,在土壤处理技术中氮磷作为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被吸收利用,一方面净化了水质,另一方面减少了农业肥料的使用。该方法不仅是末端治理,净化受污染的河水,还从源头减少了农用氮磷的施用量。因此,在条件适合的地区,土壤处理技术是一种可以广泛 应用 的技术方法。塘系统和土壤处理技术在适宜的条件下还可以组合运用,达到更好的水质处理效果。2·2·4 河口区净化方法河流经过城中和城郊的沿途治理,污染负荷削减明显,水质情况得到较大的改善,为了进一步减少入湖污染物的量,可在河口区设置人工湿地或生物浮床处理系统,为污染物入湖设置最后一道屏障。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是20世纪70年代 发展 起来的仿 自然 生物处理技术,已经应用于水污染处理许多领域。在河口区有效地利用空地,构建人工湿地系统对河湖污水进行处理,因运行、维护费用低廉, 目前 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16]。对于滇池北岸七条入湖河流而言,只要入湖口有可利用的土地,条件适宜,都可建设河口人工湿地系统对河水进行污染再削减。若河口区缺少需要的土地面积,可选择生物浮床处理系统净化河水。生物浮床是采用轻型绿色环保,防腐抗老化的材料制作成浮床,供选用的水生植物生长使用。浮床要有较好的强度,能抵抗较大的风浪冲击,确保植物的正常生长。该技术原理是利用水生植物根系的吸收,以及与微生物的共同代谢作用,有效地将水体中有机颗粒和胶体吸附、降解,氨氮等营养盐吸收、转化,从而达到水质净化的目的[17]。生物浮床处理技术是河口区土地稀缺河流水质净化的最佳方法,对水体中氮磷的去除效果明显。

3 结论本 研究 以滇池北岸七条入湖河流为研究对象,根据河流沿程地理区域特征提出了实施截污工程、河流城内段、河流城郊段和河口区净化技术。这些处理技术可以组合运用于同一条河流进行全程沿途减污;也可应用于河流区域条件适宜的一段进行强荷,确保湖泊水环境的改善和生态系统的恢复。

参考 文献 :

[1] 胥勤勉,杨达源,董杰,等·滇池水环境治理的“调水”“活水”工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15 (1)·

[2] 曹秀梅·湖泊富营养化的防治对策研究[j]·太原 科技 ,2006, (10)·

[3] 陈眉,程晓如·东湖截污工程对改善西南湖区水质的预测研究[j]· 中国 给水排水, 2003, 19 (3)·

[4] 杨士建,赵秀兰·骆马湖的氮磷平衡及实施截污工程对水质改善效果的研究[j]·云南环境 科学 , 2003, 22 (1)·

[5] 官宝红,吴国华,曾爱斌,等·京杭运河杭州段水污染源特征与截污措施建议[j]·城市给排水, 2005, 31 (2)·

[6] 朱国平,王秀茹,王敏,等·城市河流的近自然综合治理研究进展[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6, 4 (1)·

河流污染的原因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城市河道;水环境;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河道建设不仅要使堤岸发挥出水利工程的功效,而且要融入城市园林景观、生态环保、建筑艺术等多种内容。在这种背景下,改善城市河道水环境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城市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人口正逐步向城市集中。建设中的城市、扩大的城区对我国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在强调城市水利的同时,不能不强调城市“利水”,即城市的建设要遵循水的自然规律,给水一个开放的、有利于环境、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空间。

一、城市河道水污染的原因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通过不断加大河道治理力度,尤其通过三年水环境综合治理和清水工程的实施,河道水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但是,河道水质污染状况仍不容乐观。

(一)雨污污染比较严重

通过几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初期雨水对于河道水质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究其原因主要是雨滴在降落过程中携带了空气污染物;雨水在地表径流过程中携带地面的各种污染物;雨水冲刷管道内的沉积污染物,这些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造成水体水质恶化。合流制管网系统由于初期降雨水冲刷污水管内早流期间沉积的污染物,造成的污染通常比分流制的雨水系统的污染更严重。有资料表明,降雨初期屋面和地面径流雨水的cod可达1 000 mg/l以上,从城市水环境保护和可持续角度来看,初期雨水应该经过适当处理后,再排入水体或加以利用。其中,面源污染主要是在城市地区,农业施肥和农村地区家禽、畜牧业:由于农业生产的需要,各种氮鳞肥的施用,很大一部分通过地面径流进入河道,造成河道水体富营养化。家禽、畜牧业的排放物无组织现象也比较突出。

(二)补充水源不足

由于大部分城市内河水系基本为平原河网水系,流量小,流速慢,水体缺少必要的循环,抗污染冲击能力小,水质容易恶化。以前的内河水系主要依靠降水补给,因汇水面积小,且带有明显的季节性,河道补给不足。

当然,也有些城市保障水循环方面主要依靠引配水工程,而作为引配水水源受到外面的因素很多,特别是气象因素。它也存在些问题,市区河道配水缺乏持久性、连续性。配水期间河道水位普遍偏低,不少河道水量不足、水流滞缓,有的河道因水源不足面临枯竭。现状配水设施中大部分是与排涝泵站相结合的,而这些泵站多数为建设年代已久,失养情况较为严重,致使泵站配水能力降低。

(三)河道淤积严重

对沉积物释放所产生的内源负荷则重视程度不够。水体底泥污染,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重要环境问题,其污染主要通过大气沉降、废水排放、水土流失、雨水淋浴与冲刷进入水体,最后沉积到底泥中并逐渐富集,使底泥受到严重污染。沉积在底泥中的氮、鳞营养元素,易形成营养物质的内负荷。当外源排入河流水系的n、p营养元素负荷量减少后,沉积物中的营养元素会逐步释放,成为河流水系富营养化的主导因子。河道底泥释放的污染物量取决于河道的淤积程度、河道流速、水温等多方面因素。沉寂的大量淤泥使得河水污浊。同时,当气温升高时,淤泥中的有机物迅速分解氮、鳞等物质,使得水体极富营养化,并且发酵释放恶臭气味,影响周边环境。除此之外,底泥中含有重金属及其他多种病原菌也不容忽视。

(四)截污不彻底

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污水、生活垃圾及初期雨水等各种点源、面源污染源侵入后,造成河水溶解氧过低,缺少水生动、植物生存的环境,使水体逐渐失去自净能力。外源污染是导致河道水质恶化的根本原因。

目前一些城市截污基本以雨污分流为主,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污染程度正在进一步加剧,截污难度也逐步加大,致使城市截污不够完善。这部分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河道,是对河道污染的主要贡献者。同时,部分雨污分流比较完善的地区,部分管材老化、破损、渗漏进一步造成污水外溢,排入河道。此外,目前有些地区的居民阳台落水以及沿街商铺排水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由于居民生活习惯,阳台落水多为洗涤污水,其中含磷物质,此类污水直接通过雨水管网排入河道内;商铺排水中含有大量油污及含酸、碱废水,通过道路雨水管排入河道,造成河道污染。

(五)沿河垃圾堆放和倾倒现象严重

目前,在很多城郊结合部,由于没有完善的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和系统,农村地区的大量生活垃圾和部分工业垃圾无序堆放在河边,甚至直接向河中倾倒。一到雨天,垃圾渗滤液或垃圾就直接进入了河道,这些垃圾对河道水体的污染非常严重。

二、改善城市水环境的措施

城市水环境改善是针对目前城市河道污染比较严重,已经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想要改善水环境,必须在河流水质、护岸、底泥、生物等各方面生态状况都协调平衡,具有旺盛而稳定的生态食物链。

(一)更新理念

河道整治过程中,首先应注重理念的更新,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不仅考虑河道防洪、供水的要求,还要充分考虑河道景观与环境的和谐,突出亲水理念,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氛围。

1、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很多大中城市河流的中上游都兴建了大型调节水库,改变了河道的自然状态和原有功能,河道综合整治设计要充分考虑上游水库调节能力制定防洪标准,在保障水系安全的同时,大力推进自然生态型河道建设的先进理念,注意恢复河道的原有结构形态;在确保满足防洪要求的前提下,采取生态护岸技术,恢复河岸生态功能。

2、与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河道整治要与上一级水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及已批准的各类规划相协调,保证水系的通畅性,满足水体活动要求,注重保持河道的自然属性和生态功能。

3、生态工程与水利工程建设相结合。传统的水利工程忽视了河流的生态功能,渠化、硬化导致河道自净能力降低、生态系统破坏。因此,河道治理中要引入生态工程的理念,将生态工程与水利工程建设相结合,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的同时,兼顾河流生态系统健康与可持续性发展。

4、注重水生态、水景观和水文化的建设。在满足防洪、排涝、引水、航运等功能的同时,兼顾河道在环境、生态、景观、休闲旅游等方面的综合作用,创造安静、优美、自然的环境,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相协调。

5、加强流域管理的理念,突破“就水论水”思路。水环境问题出现在水体,但是根源却在陆域,河道的治理要突破“就水论水”的思路,从流域整体着手,探索流域非点源污染机理,加强流域管理。

(二)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全面规划,综合治理

河道治理的核心是理念更新,关键是全面规划。河流的规划设计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统筹兼顾防洪、水资源合理利用以及生态系统建设,将河道的整治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在治理的过程中笔者提出“健康河湖”的理念。健康河湖系统是指在各种不良的环境影响中,河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相对稳定,并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河流健康所考虑的河流,不仅仅是在河道中流动的水体,而且包括整个区域系统,综合考虑河流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健康的河湖理念主要从河湖的结构(河道断面、护岸结构、岸线控制),社会服务功能(防洪功能、水资源开发利用、景观功能、景观文化功能、水安全),抗干扰能力(水体自净能力、水体循环能力、蓝线控制),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水土保持、湿地系统)四大方面进行治理。

1、 调整河流结构。对于河流的结构,应该对其岸线、断面、护岸进行统一控制。河流形态的设置首先需要基于原有水体形态,消除河道的瓶颈,保持自然的弯曲形态,控制河岸线的发展;将河湖的较宽水面处设置为蓄水功用,达到均化洪水的目的,且对于景观和生态也有重要的作用。

2、 提升河流社会服务功能。

(1)防洪功能的提高。防洪功能的提高在原有水工建筑物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水系形态的设置,河道结构的调整降低防洪压力。对于城市的滨水景观,控制河湖的水位升降幅度,采用合理的河床断面。

(2)保证水安全。保证水安全首先要控制污染源。污染源的控制包括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的控制。①对于点源污染,进行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总量双重控制,实现从浓度控制向总量控制、由短时间监测向长时间监测的转变。一方面要控制企业的数量,调整产业结构;另一方面要对企业进行合理的布局,考虑与周边农田组成良性循环的复合生态系统。②对于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所占比重很大,可采用人工湿地技术、土地处理系统等措施进行治理;同时指导农民科学施肥,实现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的转变,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3)合理的景观设计。河岸带景观的设计要满足自然优先、整体优化的原则,优先保护河流的自然资源,实现河岸带的景观与河流周围景观的自然连接。在进行景观建设时,需特别关注防洪水位与亲水岸线的协调、防洪排涝与亲水安全的协调、河道流速与水生生态修复的协调等问题 。在此基础上对河岸带景观采用点线面结合的方法进行设计,使河流景观和城市景观有机融合,由河流水面向外形成“亲水区―见水区―远水区―望水区”4个层次的景观格局。

(4)增强河流抗干扰能力。在分析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发展现状及社会经济各要素对河湖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划定河道蓝线宽度,保护河流岸线基址,增强河流抵御外部干扰的能力。

(三)加强河道管理控制

1、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实(下转102页)(上接98页)行“区域用水总量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3条红线控制,全面实现以供定需、定额管理、入河湖排污总量管理和水功能区纳污总量控制,有效维护河流健康生命。

2、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促进水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必须加强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水利业务应用系统、改善水利信息化保障环境,提高行业管理水平。

3、加强政府监督管理。出台相关河道开发保护的法律法规,完善法律制度,以法制手段管理社会涉水活动,规范涉水行政行为。

河流污染的原因范文第4篇

本文通过分析吉林省辽河流域水环境问题,指出了客观条件是水资源短缺,环境容量小,自净能力差;人为因素是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贡献率高,城镇污水处理能力不足,河道污染重等原因,提出了水污染防治措施,为“十三五”水污染防治规划提供借鉴。

【关键词】

吉林省;辽河流域;水环境问题;措施

2015年4月16日国务院印发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下称计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改善,污染严重水体较大幅度减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地下水超采得到严格控制,地下水污染加剧趋势得到初步遏制,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稳中趋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水生态环境状况有所好转。《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从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着力节约保护水资源、强化科技支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严格环境执法监管、切实加强水环境管理、全力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明确和落实各方责任、强化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十个方面开展防治行动。水环境保护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当前,我国一些地区水环境质量差、水生态受损重、环境隐患多等问题十分突出,影响和损害群众健康,不利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为贯彻和推动《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本文通过分析吉林省辽河流域水环境问题及其深度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水污染防治措施,以期为“十三五”水污染防治规划提供政策参考。

1吉林省辽河流域概况

辽河流域是我国多年来水生态保护和水污染防治的重点流域,在吉林省的面积约为15746平方公里,占吉林省总面积的8.2%。吉林省辽河流域位于吉林省西南部,地处东经123°42'~125°31',北纬42°34'~44°08',主要河流有东辽河、西辽河、招苏台河等。吉林省辽河流涉及四平市、辽源市两个地级行政区和东辽县、公主岭市、双辽市、梨树县、伊通县(部分)5个县(市)。流域内国内生产总值为1221.66亿元,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9.41%,人均GDP为29767元/人,远低于全省人均GDP(47192元/人),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1]。由于吉林省处于东辽河流域的上游,对辽河下游的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影响较大。

2水环境问题及原因分析

近几年,吉林省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支流污染仍然严重,特别是条子河连续多年为劣V类水体,主要超标因子为生化需氧量、氨氮、化学需氧量。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除了受天然径流量小、自净能力差的客观原因,也有人为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2.1天然径流量少,自净能力差吉林省辽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45mm,低于全省平均降水量(611mm)。据统计地表水资源总量仅占吉林省地表水资源总量的2.6%,地表水资源相对短缺。其中,东辽河辽源段多年平均流量为4.98m3/s,枯水期多年平均流量仅为0.148m3/s。条子河作为四平市城区的主要纳污河流,由于进入条子河的水几乎都是污水,几乎无地表径流汇入,自净能力差。由于人为砍伐、放牧及自然因素的影响,据调查流域内植被覆盖率由70年代的25.82%降低到18.04%,土地退化,生态环境恶化,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直接影响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2]。因此,在“十三五”期间,要增加水源涵养能力建设,保护水资源。

2.2城镇环境基础设施能力不足污水处理设施能力不足,尤其是一些中小市县污水管线的覆盖率较低,配套管网建设滞后,污水收集率低,部分污水直排入河,造成污水处理厂不能满负荷运转,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治污作用。部分污水处理厂建设标准较低,个别污水处理厂仍执行二级排放标准,不能满足河流水环境质量要求。

2.3畜禽污染问题突出吉林省辽河流域养殖业发展较快,由于规模化畜禽养殖专业户大部分生产经营比较粗放,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设施建设较少,据统计,流域内651户规模化养殖户,仅有140户建成污染防治设施,且大部分为初级粪污收集系统等水平较低的污染防治设施,对水环境影响极大,是东辽河及其支流污染的主要来源。据统计2014年,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氨氮产生量分别是15.6万吨、1.6万吨、0.26万吨、0.31万吨,排放量分别为1.52万吨、1.01万吨、0.15万吨、0.11万吨。占全省面8%的范围其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占全省25%以上。因此,畜禽养殖污染控制是辽河流域“十三五”重要的任务。

2.4河道污染重,治理难度大四平、辽源地区是我省粮食主产区,农业面源污染比较严重,但由于面源污染入河途径难以有效管控,缺乏可以大面积推广的农田退水治理技术,导致面源污染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尤其是河道由于长期被长期耕种,部分已经被变成在册耕地,变为合法化,“退耕还堤”难度较大。

3“十三五”污染防治措施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生态环境部分亮点颇多,全篇共四次出现“最严格”,其中,三次落在生态环保领域,分别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因此我们应抓住“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良好机遇,在“十三五”期间,重点解决支流污染严重的问题,应重点加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升改造落后污水处理设施,强化配套管网设施建设。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控制畜禽粪便污染。实施河道综合整治工程,通过综合运用调水引流、截污治污、清淤、生物控制等措施,逐步改善支流水质。同时,要严格落实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强化水资源配置与管理。实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优化配置水资源,保障建设项目合理用水、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总量控制监管水平。

参考文献:

[1]吉林省统计局,吉林统计年鉴(2014)[M].

[2]吉林省环保厅,吉林省环境质量报告书(2014年)[M].

[3]汤洁,黄璐思,王博.吉林省辽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LUCC的响应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15,35(8):2633-2640.

[4]邰姗姗,李艳红.辽河流域水环境管理技术研究进展[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38(1):78-80.

河流污染的原因范文第5篇

长江流域地处我国中南部。干流经青海、、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十一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全长6300余km。支流伸展到甘肃、贵州、陕西、河南、广西、广东,福建、浙江八省区。流域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五分之一。流域内湖泊众多,总面积2.2万,占流域面积的1.2%。

长江水量巨大,多年平均径流量9560亿m3,地下水资源2463亿m3,约占全国径流总量的35%,人均水量2460m3。

尽管长江水量大,但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单位面积年径流量鄱阳湖洞庭湖水系最大,金沙江、汉江水系及长江三角洲平原最小。水资源年内分配也极不均匀,汛期水量占全年水量的70-75%,最大最小月平均流量可相差12-20倍。

长江水资源总量约1万亿m3,是我国最重要的水资源,它不仅是本流域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同时担负着通过南水北调缓解北方缺水问题的重任。然而,随着上海浦东开发与三峡工程的兴建,流域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在诸多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水文条件、资源与环境特征不断发生变化,产生了种种水环境问题,如水污染,洪涝灾害,泥沙淤积,水土流失,地下水污染及咸水入侵等。因此,客观评价流域主要的水环境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对于流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及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几个主要水环境问题

1、水污染问题

长江流域的天然水质良好,是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的良好水源,也是水生生物生长繁殖的理想生境。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的迅速发展,流域水污染,特别是中下游地区的水污染,已成为长江水环境的严重问题。据1996年度长江干流和26条支流及三个湖泊出口共82个代表河段,总河长1017km的全年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枯水期Ⅱ类水河长占总评价河长28.4%,Ⅲ类水占54.4%,Ⅳ和Ⅴ类水占17.2%;丰水期Ⅱ类水河长占总评价河长39.6%,Ⅲ类水占47.2%,Ⅳ和Ⅴ类水占13.1%。主要超标污染物为耗氧、氨氮和挥发酚等。与1991年流域水质比较,枯水期Ⅲ类水体由20.7%增至54.4%,Ⅳ和Ⅴ类水体由11.0%增加到17.2%,有明显的恶化趋势。

长江下游的河网地区水污染防治措施滞后,骨干河道污染河长占73%,江苏垸内受污染河道为85%,上海达90%,而江南运河已被全程污染,并通过200余条平交河流向两侧扩散。多数城市水源地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嘉兴、常熟等城市难以找到适合的饮用水源地。区内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并已上升为与洪涝灾害同样严重的突出问题。

长江水污染造成的危害,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生存环境,危及人民的生活与健康

水污染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损害人体健康,多种致病细菌、病毒及寄生虫通过污染的水体传播,使一些地区已设计控制的传染病又有抬头趋势,甚至造成局部流行。

水污染严重威胁饮用水源水质安全。目前城市江段选择一个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源地日益困难,普遍呈现质量性缺水危机。据初步统计,长江干流共有取水口近500个,目前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岸边污染带的影响,若都改从江心取水,需比原投资增加数十亿元。

(2)经济损失巨大

近年来,长江流域水污染事故频繁,仅1996年不完全统计,干流重大污染事故就达100余起。1997年10月8日,装载460余吨国家一级危险品-工业纯苯的“赣抚油0005号”油轮在长江云阳段触礁,货舱受损,大量纯苯涌入长江,奉节县城被迫全面停止从长江取水,有人从梅溪河运水进城,水价高达每挑4元,严重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

(3)生物多样性面临严峻挑战

水环境恶化改变了生物原有生存环境,生物多样性受到重大影响,许多动、植物数量大大减省,一些珍稀品种面临灭绝。

长江天然资产量逐年下降,水质污染是减产原因之一。如南京以下江段盛产的鲥鱼、刀鱼与七十年代相比已减少80%以上。干流四大家鱼产卵场和渔场规模缩小,一些严重污染的江段甚至鱼虾绝迹。

(4)水体功能失去原有资源价值

水污染影响了水的功能用途,使水的景观,娱乐功能减弱。许多天然浴场消失,一些风景区也因水污染大为逊色。某些有毒有害物质的存在还影响到水的渔业和农业用途。

水污染的原因分析:

(1)无节制地排放废污水是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