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际贸易的现状

国际贸易的现状

国际贸易的现状

国际贸易的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燃气;国际贸易;现状;发展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能源与环境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在能源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环境下,人们对清洁能源越来越渴望。就目前来看,我国能源消耗主要以石油、煤炭为主,而石油、煤炭资源消耗后会产生一些危害环境的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硫、二氧化硫等,使得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越来越恶劣,面对这样的环境,中国开始开采天然气资源。天然气作为一种新型清洁燃料型能源,它的大量使用和贸易改变了原有的贸易状态,并在国际贸易中显现出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1中国天然气资源概况

天然气是一种埋藏于地下的可燃性气体,其主要成分为甲烷(CH4),这种气体易挥发,属于可燃可爆型气体,而-162℃常压下可液化,液化后体积缩小到1/600。天然气属于清洁燃料,几乎不含硫、粉尘和其他有害物质,对环境的危害小。中国有着比较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中国天然气预测地质总储量为38万亿立方米,从分布上将,存在着西多东少,许多储量在地下的天然气资源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开采[1]。

2中国燃气在国际贸易中的现状

虽然我国天然气资源比较丰富,但是受开采条件的限制,我国天然气资源开发程度较低,所开采出来的天然气资源依然难以满足我国社会发展的需,国内天然气工序不平衡,导致我国天然气进口量不断攀升。2011年天然气进口总量迅速达到314亿立方米,占国内消费的比例达到近1/4。短时间内,中国利用国外天然气资源取得了重大突破,多气源供气格局初步形成。而天然气进口量的不断增加,进口燃气价格与国产燃气价格倒挂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燃气业务的毁损也越来越严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在燃气开发和贸易商的投入也越来越大。在经济快速的当下,新世纪以来,中国天然气供需两旺,需求增速快于产量增速,天然气进口快速增加,初步形成了国产气、进口管道气和进口液化天然气(LNG)并存的多气源供气格局。在国际贸易中,燃气国际贸易中主要为管道气和液化气。天然气管道气占贸易总量的72.6%,液化气的贸易量占总量的27.4%。中国液化天然气进口来源主要是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卡达尔和马来西亚登过,分别29.8%、16.3%、19.1%、12.9%。管道气进口始于2009年,首先是来自土库曼斯坦,随着管道气进口量的增加,中国又分别与哈沙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签署协议。

3中国燃气发展策略

3.1加大燃气技术研究

从中国燃气在国际贸易中的现状可以看出,中国燃气主要依靠进口,而随着燃气进口量的增加,进口燃气价格与国产燃气价格倒挂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燃气业务的毁损也越来越严重。从中国燃气开采工作来看,中国燃气开采水平还比较低,内部供应不足,自然就会加重进口量,而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加大燃气技术的研究至关重要。在中国燃气未来发展道路上,技术是一道重要的关卡,只有解决了技术问题,中国燃气开采中面临的问题也就能迎刃可解。因此,中国应当加大燃气技术方面的研究,既要加大自主技术创新,不断提高燃气开采技术水平,同时也要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从而促进中国燃气产业的更好发展。

3.2加强国际合作

当前,中国燃气供给30%来自进口,面对经济发展对燃气资源需求的增加,加强国际合作已成为燃气产业发展的重要策略。首先,要积极推行“一带一路”方案,建设国际合作框架,各方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开创发展新机遇,实现优势互补,互赢互利,从而迈向新的台阶。其次,要梳理“一带一路”燃气合作的国家背景以及发展趋势,根据本国实际情况,积极建立合作关系。另外,要深入研究各种燃气合作相关机制,如安全保证机制、经济金融机制、法律法规机制等,为燃气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燃气业务的顺利开展。

3.3改革定价机制

在宏观经济和产业发展机制的影响下,中国燃气消费的增长率有了大幅度的下降趋势,在这种形势下,中国燃气产业很难完成2020年天然气一次能源占比达10%的规划目标。而造成中国燃气消费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就是燃气高价,高价格的燃气使得人们用不起燃气,在这种情况下,不利于燃气市场的大规模推广。而要想推动中国燃气产业的发展,国家就必须改革定价机制,要根据燃气进口贸易积极内需,制定合理的燃气价格,确保燃气价格的合理性,从而带动燃气产业的发展。

4结语

综上,中国燃气依然需要依靠进口来维持内需,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燃气贸易规模也将越来越大,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和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中国天然气的发展,不但反映了世界天然气市场格局的变化,而且正在为世界天然气市场注入新的活力。而要想推动中国燃气的发展,就必须结合中国燃气需求实际,加大燃气技术的研究,加强燃气国际合作,改革燃气价格机制,从而推动中国燃气的更好地l展。

参考文献:

[1]陈佳虹.液化天然气贸易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导报,2013,02:31-32.

[2]秦锋.国际液化天然气现货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J].国际石油经济,2013,03:62-66+110.

[3]郜峰,耿长波,马宝玲,王曦.液化天然气国际贸易现状及发展新格局[J].国际经济合作,2014,02:25-30.

国际贸易的现状范文第2篇

一、外贸事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

21世纪是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随着我国加入WTO,随之而来的我国的进出口业务的增长速度日新月异,从事国际贸易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国际贸易专业受到了众多企业青睐。培养能够应战经济全球化, 对外开放战略服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便毋容置疑地成为这一专业的教育目标。《国际贸易》作为经贸类专业普遍开设的专业必修课,它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介绍有关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政策和措施,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来观察、认识和分析周围的经济事物,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随着2008年的全球的经济危机,以及现在国际形势的瞬息万变,国际贸易竞争因素也在不断加剧,国际商务型人才的就业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二、传统国际贸易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现在的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迫使我们有必要重新规划国际贸易课程的教学内容、采取新的教学方法和重新调整教育教学侧重点,在不改变高职高专教育目标的基础上对传统的国际贸易教学进行改革。可我们发现,绝大多数职校学生从国际贸易专业毕业后,却无法短时间胜任外贸工作。国际贸易教学明显存在着滞后性和脱节性。 针对国际贸易教学存在滞后性和脱节性的原因,笔者根据这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及学生就业情况,分析了一下造成国际贸易教学滞后性的原因:

1、教师专业队伍结构不合理,缺乏实践经验是主要问题。部分院校的国际贸易教师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的教师,对理论知识掌握扎实,教学经验丰富,授课表现优异,但是实践性不足。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加上近几年职校发展迅速,学校专业调整较大,致使许多教师因学校专业设置的改变而转专业教学。这造成了许多外贸教师都不是科班出身,只会针对教材“纸上谈兵”,缺乏实践操作。

2、教材跟不上国际贸易知识更新的速度,教材知识与实践操作差距较大,教学内容无法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社会信息更新迅速,这给教学带来了许多新问题。一是我国外贸体制与政策正在并将进一步发生重大的变革,迫切需要新的理论予以指导;二是WTO成立以来,它的规则体系不断完善,并覆盖了越来越广阔的国际经济贸易领域;三是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化,导致国际经济贸易活动产生了许多新特点和新趋势。

3、国际贸易教师获取新信息较为缓慢。在外贸公司从事外贸工作的报关员、外销员、跟单员、单证员等,不仅可以从实践中不断获取许多新信息,而且还可以在国家对外经贸人员进行新政策、新法规和新的业务知识培训中获取新信息。但职校教师却缺少这种培训机会,所获信息具有滞后性。

4、重理论、轻实践

传统的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比较注意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是对于理论和时间的结合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没有很好的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国际贸易课程的总体教学中,过分强调对理论和基础知识的讲解,却没有给学生一个仿真的模拟环境来进行进出口业务的模拟操作。结果只能纸上谈兵。无法学以致用。

三、 高职院校国际贸易教学的改革思路

1、加强“双师型”队伍的建设,各方面支持教师增加实践经验,引进实践型教师。

要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素养,就必须先行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加强“双师型”师资培训,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同时,教育部门和学校也应创造各种机会,让教师积极参加实践,从实践中获取更多知识与能力。

2、引进或编写特色教材。

针对国家贸易教材内容滞后的现状,可以根据现行国际贸易的更新来编写有鲜明高职特色的系列教材或成为国际贸易教学改革的一种新的思路。与校外经贸公司或工作人员合作,积极组织校本教材的开发。

3、讲究教学方法,加大经费投入对于实践案例教学的实施。需要搜集大量的教学案例。而案例的搜集需要外贸部门的相关人员的参与。或者让学生及教师参与社会实践.而这些都离不开教学经费的支持。因此要想充分发挥好实践案例教学的作用。必须解决好教学经费问题,这些需要学校相关部门加大教改经费投入力度。

4、健全学校模拟实验室,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应根据现在的实际要求应充分利用外贸模拟实验室,来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外贸模拟实验室的计算机中,购置并安装外贸实务教学系统软件(内容分为教学课程、单证全库、经典案例、外贸常识四部分)和外贸模拟练习系统(内容涌盖了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谈判、商业函电、进出口报关、国际货运、国际结算、国际贸易单证等课程知识)。

5、建立新型“学工交替”人才培养模式。联系外贸公司实际业务,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职业环境中的动手机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除了将一些外贸公司的实际业务操作放到课堂上,模拟外贸公司的运作,让学生熟悉国际贸易实务各个环节的实际操作过程,亲自傲一回。单证员”、“报关员”、“电子商务师”以外.课题组还将尽可能联系当地外贸公司,创造让学生深入现场。

参考文献:

[1]鄢游华.管理学案例教学与案例编写[J].景德镇高专学报, 2005,(03)

[2]杨慧.教学案例的编写[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8,(02)

国际贸易的现状范文第3篇

一、国际运输服务贸易的概述

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规定,国际服务贸易分为国际运输、国际旅游、国际金融等15类。国际运输服务贸易主要是指以国际运输服务为交易对象的贸易活动,是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所进行的,由一方向另一方提供货物、旅客在空间上跨国境位移的运输服务,由另一方支付约定的报酬的交易活动。

国际运输服务贸易按其所运输的对象不同,分为国际货物运输服务贸易和国际旅客运输服务贸易两大类。根据运输服务的方式不同,分为海上运输、航空运输、公路运输、铁路运输、管道运输和国际多式联运服务等。但在以上各种方式中,海上货物运输服务是最主要的方式,占整个国际货物运输量的三分之二以上。

二、我国国际运输的特点及问题

(一)发展速度快,但规模小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货物贸易呈现出跳跃式增长。作为其衍生需求,我国运输服务贸易虽然起步晚,仍取得了显著成果。2005年,中国运输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438.7亿美元,2014年增长到1345亿美元,十年间年均增长13.26%,除2009年出现负增长外总体呈上升趋势。而世界运输服务年均增长仅为6.23%,我国发展速度远远领先于世界。我国运输服务贸易总额占世界市场的份额从2005年的3.5%上升到2014年的6.2%,同样稳步增长。但从总体上看,2014年世界为21537亿美元,我国仅占6.2%,远低于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而2014年中国货物贸易总额达43030.4亿美元,世界占比12.2%,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可见我国运输服务贸易规模仍偏小,与我国货物贸易在世界中的地位极其不相符。

(二)占主导地位,但比重下降

作为传统服务项目,我国服务贸易收支主要集中于运输和旅游两项。2005年到2014年间运输服务出口额年均增长10.63%,占服务贸易总出口20%左右,成为仅次于旅游服务的第二大服务出口部门;进口额从284.5亿美元增长到962亿美元,年均增长14.5%,占服务贸易总进口30%左右。2005年至2011年间,运输服务进口超过旅游服务进口所占比重,成为我国最大的服务进口部门。运输服务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但随着科技产业化,传统上以自然资源或劳动密集型为主的服务贸易正逐渐向资本或知识技术密集型主导的现代化服务贸易转变,通信、金融等新兴服务业因此得到发展,运输服务贸易所占比重则有小幅降低。但我国运输服务占服务贸易总额保持在25%左右,仍然是拉动我国服务贸易的主要动力。

(三)贸易结构失衡,逆差严重

我国运输服务贸易总额稳步增长、贸易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贸易结构却始终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导致常年高额逆差且持续增大的趋势。到2014年,我国运输服务贸易逆差规模达到了579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年均增长18.03%,占服务贸易逆差额的36.2%,成为我国服务贸易总体逆差的最主要来源。2005年至2014年间,我国运输服务贸易进口所占份额远大于出口所占份额,进口的增长速度快于出口的增长速度,造成运输服务贸易逆差持续扩大的现状。这也说明我国的运输服务出口实力落后,国际竞争力不足,贸易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贸易主体规模小,产能不足

货物贸易的大幅增长必然带来运输服务需求的大幅上升,但我国的运输服务并未如货物贸易一样迅速发展起来。我国虽涌现出了中远、中海等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国际运输企业,但多数仓储、运输、货代等运输服务贸易主体普遍规模较小,功能单一。目前国内物流集中度低,综合运输体系缺乏,运输管理、技术和服务方式落后。恶性竞争又造成运输成本居高不下,进一步加剧了我国运输服务效率、供给能力低下的问题,制约我国运输服务业的发展。同时,我国海运市场开放程度已接近甚至超过部分发达国家。我国货物贸易发展引致的巨大需求吸引了全球各大运输企业,而运输服务市场的过度开放为其提供了直接参与竞争的机会。我国的运输服务业尚未发展成熟,竞争力较弱,跨国运输企业则利用自身规模优势形成垄断,抢占并控制运输市场,致使我国只能依靠海外运输企业来弥补运输服务的需求缺口。自由化的竞争市场,国内运输业产能不足,共同造成了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的持续高额逆差。

三、改变我国国际运输现状的对策

(一)重视并加大对运输服务业的支持力度

国际运输服务贸易是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桥梁和纽带,对传统货物贸易的影响重大。加大支持力度不仅有利于改善我国的国际收支,更为我国开拓更广阔的贸易市场提供了便利。现阶段我国运输服务的发展速度远远不能满足国际货物贸易的运输需求,需求增幅明显高于供给的增长,对货物贸易的促进作用有待发挥。我们应当改变观念,重视运输服务业的发展。

(二)加强运输服务业的基础设施建设

由于起步较晚,我国运输服务业存在基础设施落后、分布不均衡、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严重影响到我国运作效率,使得国内承运能力不足。首先必须加强海运港口、航空港、陆路交通、物流中心以及电信网络基础等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其次要加强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等区域性物流组织的建设,完善运输服务生产要素。还应全面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建立起远洋、航空、公路及铁路的综合运输模式,积极开展多式联运和集中运输业务,增强运输服务业的综合竞争力。

国际贸易的现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影响;电子商务;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我国同世界各国的接触也越来越多,这种现象既是我国面临的巨大挑战,同时,又为我国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在国际贸易中,电子商务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对于当前的信息时代,电子商务以其快速的信息传递等优势,正在快速崛起。在本文中,作者对电子商务的概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对其目前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1、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的概念论述

1.1电子商务的概念

所谓的电子商务是一种依靠电子信息技术而产生的新型商务概念,其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商品的实际交换。在电子商务出现的初期,其就以方便快捷的优势迅速占领了市场,特别是近年来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电子商务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从而使其逐渐延伸到国际贸易中。

1.2国际贸易的概念

国际贸易由来已久,最早被称为通商,也就是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将各自所具有,但是对方却没有的商品进行交换,这种商品交易跨越了国境,具体分为国家之间的货品和服务进出贸易,因此,其又被称为进出口贸易。

2、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2.1积极影响

第一,有效的精简了国际贸易的业务流程。随着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电子商务的应用也越来越频繁,电子商务的使用不仅能够使贸易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同时,还能将国际贸易变为无纸贸易,这种新型的贸易模式一经出现就引起了各国的重视,目前已经强势的开始取代传统的国际贸易模式。所谓无纸贸易,指的是各国之间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等各种高科技手段将贸易信息进行有效的传递,从而减少了传统贸易中各国贸易的订单等的需求,对于无纸贸易来说,其最核心的技术就是电子数据交换。电子数据交换技术简称EDI,其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将整个国际贸易的业务流程进行简化,在传统的国际贸易中,往往需要各国在进行贸易之前先进行各种准备工作,然后双方派出相应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贸易磋商,在各方面条件都谈妥之后才会进行贸易活动,且后期还需要指派专业人员跟进贸易等,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用到多项纸质单证,而通过电子商务进行数据处理的话,不仅能够大大减少这些单证的数量,同时还能大大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从而减少了企业的成本投入。

第二,变革了国际贸易的经营管理模式。电子商务在进行国际贸易往来时,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双方所需要的数据信息进行传输,从而保证双方贸易活动的正常进行,这种贸易方式大大改变了国际贸易的经营管理模式。通过和传统的国际贸易模式相比较可以发现,这种电子商务型的国际贸易主要是通过信息、资金等的流动实现国际贸易经营,打破了传统国际贸易模式中的单向物流模式,从而使国际贸易经营管理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这种新型的国际贸易模式,能够减少传统国际贸易模式中的一些不必要的环节,大大减少了传统贸易模式中的时间和空间制约,提高了国际贸易的效率。

第三,国际贸易的监管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传统的国际贸易模式中,往往是通过各种单证对贸易过程进行监管,这种监管模式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还会影响贸易的效率,而在新型的电子商务国际贸易中,主要是发展无纸化和网络化形式的新型国际贸易模式,不仅能够大大减少中间环节的时间浪费,还能打破传统贸易模式中的许多制约。像在传统的国际贸易模式中,需要通过进出口通关和出口退税等,而在新型的国际贸易模式中,这些环节都实现了电子化,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且监管更加便捷。

2.2消极影响

第一,加剧了国际贸易中的马太效应。对于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的结合,需要大大借助计算机和网络等新兴的信息技术,且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国际贸易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另外,新兴的国际贸易模式大大加快了国际贸易的效率,因此,经济基础比较雄厚的发达国家发展速度将远远快于发展中国家。最后必将导致发达国家的发展程度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程度相差越来越大,影响世界的和平发展。

第二,这种新型的国际贸易模式导致大量的税款流失。通过电子商务的大量应用,必将实现国际贸易的无纸化模式,这种模式的发展虽然能够加快国际贸易的效率,但是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来说,大量的税款却因此流失,影响国家的正常发展。另外,电子商务模式的国际贸易基本上全部是虚拟交易,这种情况导致双方对贸易主体的真实情况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像贸易主体的收入水平和产品的经营情况等。这种情况的发展,将会导致一些国家的不良人士利用国际贸易的漏洞大肆逃税、漏税,影响国家的正常税收活动。另外,新型的国际贸易模式极大程度上削弱了中介机构的作用,从而使与之相关的国家收入受到严重的打击,最终影响国家的正常财政收入。

3、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现状

国际贸易的现状范文第5篇

走出负增长阴影,进入快速复苏轨道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世界经济出现了“二战”后首次负增长,世界贸易也呈现70年来最大跌幅。自2009年11月起,随着世界经 济的缓慢复苏,主要贸易品的贸易额与上年同月比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复苏迹象,主要贸易国的外贸也几乎都在12月转入正增长状态。此后,国际贸易进入稳步增长 期。据WTO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前3个季度,世界贸易名义增长23%,彻底摆脱了上年名义增长-23%、实际增长-12.2%的阴影。可 以说,世界贸易已经走出2009年负增长的阴影,进入快速复苏轨道并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上半年的增速快于下半年2010年上半年,世界商品贸易额同比增幅达25%。而下半年,受国际市场商品价格先扬后抑、欧洲债务危机影响外溢、各方纠正失衡进展缓慢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第三季度世界贸易额增长放慢至18%。

二是美、欧、日三大经济体外贸均增长迅速美国2010年1~10月出口增长15.1%,进口增长19.3%;欧盟分别增长22%和23%;日本增长28.4%和18.1%。

三是“金砖四国”依然是世界贸易增长的主力军从2010年前三季度俄罗斯、印度、巴西和中国的进出口总额分别增长35.4%、35.4%、37.6%和37.9%。特别是印度、巴西和中国的进口增长均超过了40%,为世界贸易的复苏做出了重要贡献。

当前国际贸易的发展呈现三大趋势

亚太地区FTA向无税化方向迈进

据WTO统计,截至2010年6月,世界上已经签署的双边以及多边自由贸易协定(FTA)有187个(包含关税同盟)。其中2000年以后签 署的121个,占全部FTA的64.7%。从地区上看,亚太地区是FTA最为活跃的地区。从表1中可以看出,很多亚太国家的FTA覆盖率都在50%以上, 特别是拉美一些国家的FTA覆盖率更高。

日中韩三国是FTA覆盖率较低的国家。但近些年,三个国家均加快了FTA谈判的步伐。截至2010年7月,日本已经与10个国家(新加坡、马 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印度、墨西哥、智利、瑞士)和一个地区(东盟)签署并实施了11个自由贸易协定。到目前为止,日本的FTA覆盖 率达到16.5%。

目前韩国的FTA覆盖率为14.4%,低于日本。但由于韩国加紧了FTA谈判的步伐,2007年与美国签署了韩美自由贸易协定(由于美国国会 内部有争议一直未能实施,但最近奥巴马表示要敦促国会尽快批准并实施)。2010年9月16日,与欧盟的自贸协定已获欧盟27国的一致同意,该协定将于 10月6日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韩国峰会上签订,于2011年7月1日起生效。如果加上这两个协定的话,韩国的FTA覆盖率将上升至35.6%。

亚太地区的FTA正逐步向无税化迈进。自2010年1月起ASEAN+1的FTA(ASEAN和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间的 FTA)均已进入实施阶段。其中,东盟(ASEAN)原加盟国(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文莱)自2010年1月起。几乎全部品目 (品目总数的99%)实现了无税化,ASEAN和中国的FTA也于2010年1月起对大半品目开始实行无税化。ASEAN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FTA以及 ASEAN与印度的FTA也于2010年1月起生效。

通过FTA的实施,亚太地区的关税不断得到削减,域内贸易的比重也不断上升。2009年ASEAN+6的域内贸易比率达到43.8%,比 2008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与2000年(41.9%)比上升了1.9个百分点。随着域内贸易比率的不断提高,亚太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得到了进一 步发展。

环境产品贸易在全球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由于对环境产品进行界定存在很多困难,多哈谈判已进行近九年,各成员对环境产品的概念仍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目前WTO的成员国大多采用的是 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环境产品清单方法,包含了HS6位码中的153个产品,也有成员国采用世界银行报告中提 出的43个品目。

尽管WTO在探讨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问题上未取得实质性进展,但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环境产品贸易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09年的 世界环境产品出口额达到1825亿美元,占世界商品贸易总额的1.5%。如果以HS6位码中的153个品目为对象的话,出口额为6857亿美元,占世界贸 易总额的5.6%,比2004年增加了一倍。其中,可再生能源产品的关联制品(发电机、太阳能发电装置等)也占碱。

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产品贸易增长较快,2007年和2008年的增长率分别达到37.6%和28.9%。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的环境产品 贸易虽然下跌了,但下跌的幅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发展中国家环境贸易的快速发展,使其占世界环境产品贸易总额的比重快速上升,由2006年的占比 23.7%快速升至2009年的30%。相信随着人们对低碳、环保认识的不断加深,世界环境产品贸易将取得更快速的发展,同时,也将促进世界环境产品贸易 自由化的进展。

国际自然资源贸易备受关注

自然资源包括矿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与生物资源等,有五大鲜明特性:地理分布的不均衡性,可耗竭性,市场漠视资源开发的经济后 果这一现象的普遍性,一些经济体对其高度依赖性,市场价格的高度波动性。正是由于上述特征,使国际自然资源贸易成为世界经济相互依赖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 分。在现代经济技术环境下,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拥有自身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全部资源,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必须加入到国际资源关联与贸易的网络之中。世界 资源贸易一旦出现阻滞,就会引起世界经济秩序的混乱,给相关国家经济发展带来沉重的打击。

由于有限的自然资源在经济中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自然资源贸易越来越受到关注。2010年7月23日WTO的《2010年世界贸易报告》以资源贸易为主题,报告了全球自然资源贸易的发展状况,表明自然资源贸易的重要性与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