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审计动因理论

审计动因理论

审计动因理论

审计动因理论范文第1篇

理论是一套用以解释或说明某类事物或现象的观念或命题,它是以对某一结构的接受为依据的。任何学科均需要有一个理论结构,借以建立起统一的逻辑推理体系,审计也如此。蔡春指出,我国审计理论研究中最为严峻的就是缺乏一个基本理论框架,很多问题都源于此。审计理论作为一个系统不能没有一个结构,忽视对其的构建不仅影响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也使审计实践不尽人意;不仅影响高素质审计人才的培养,也障碍审计实务水平整体提升。如何构建审计理论结构,至今仍未形成统一、公认的观点。为此,笔者拟从审计的逻辑起点,即基本动因――维护产权出发,研究审计理论结构。

二、审计理论结构的演进

(一)审计理论的内涵 对于何为理论解释较多。《韦氏新国际辞典》认为:理论是指某一探究领域的通用观点所构成的一套前后一贯的假设性、概念性和实用性的原理的整体,构成了所要探索领域的可供探索的一般框架。著名会计学家莫斯特教授认为:“理论是对描述或规定一系列现象的规则和原则的系统表述,它可视为有助于组织概念、解释现象和预测行为的框架。”《辞海》中认为理论是“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那何为审计?何为审计理论?1972年美国会计学会的《审计基本概念公告》中对审计的定义是:“审计是为了查明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的表现与所定标准之间的一致程序而客观地收集和评价有关证据,并将其结果传达给有利害关系使用者的有组织的过程。”日本著名审计学者三泽一教授在《审计基础理论》中认为:“审计是具有公正不伪立场的第三者就一定的对象的必须查明的事项进行批评性的调查行为,还包含报告调查结果”。英国著名审计学家弗林特教授认为:“审计理论旨在提供一套有关审计活动的首尾一贯的命题以解释审计的社会目的与目标,进而为将审计实务和程序同审计目的与目标联系起来提供合理基础与依据。这套命题还可以解释审计在各种社会机构以及社会、经济与政治环境中的活动空间。”蔡春认为:“审计理论是一套用以解释、指导(或预测)审计行为活动(即审计实践)的系统化和理性化的命题。”综合以上定义,笔者认为审计理论不是一个简单的命题、一串精准的文字所能概括解释的,而是一套完整的体系,是一个评价、指引、改善审计实务的首尾相连、前后一贯的理论框架。

(二)审计理论的历史演进 审计理论框架的空白,以及体系前后不连贯,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前后矛盾,必将严重影响其科学性、阻碍学科的发展。相对于审计实践的蓬勃发展,审计理论研究明显滞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前,审计历史被“审计无理论观”占据,严重阻碍人们对审计理论的研究。1961年美国的罗伯特・莫茨(Robert K. Martz)和埃及的侯赛因・夏拉夫(Hussein A. Sharaf)教授第一次以哲学为起点,全面、系统、科学的构建以哲学基础、假设、概念、规则、实际运用等五个要素有机结合,层层相扣的理论体系,彻底打破了审计无理论观的“童话”,拉开了审计研究的帷幕,为后续审计理论研究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任何一门学科的理论基础都可归属于哲学,审计也不例外。故,将哲学作为审计的逻辑起点似有不妥。那么有无具有该学科特色的理论起点?谁具备担此重任的“能力”?被后人誉为审计理论发展史上的第三座里程碑尚德尔教授的专著《审计理论的评价、调查与判断》,从信息传播理论的角度出发,提出以假设为导向,包含定理、结构、原则和标准等要素所构成的审计理论体系,深化和拓展了莫、夏观点、思想,为审计理论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加拿大著名审计学家安德森教授在其《外部审计学》中提出以目标为基点,包含准则、概念、假定、技术方法和过程等要素所构成的理论体系,虽然该体系从基础理论延伸至审计实务即“审计过程”,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审计研究领域,但笔者认为,理论应是纲领性、指导性、原则性的,否则不能达到指导实践的目的,特别是面临不断涌现的新兴事物。随着审计研究的不断推进,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出现了新的动向,英国著名审计学家汤姆・李在其《公司审计学》中提出以本质和目标为起点,包含假设和概念等要素构成的理论框架。而戴维・弗林特教授在其《审计哲学与原理导论》中也提出以本质和目标为起点,包含假设、概念、标准等要素所构成的框架体系。可见,无论莫氏模式,还是尚氏、安氏、李氏以及弗氏模式都将理论体系的构成要素作为逻辑起点,值得探讨。

近四十年的审计发展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研究成果,为审计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牵引和推动了整个理论体系的前进步伐,迄今为止现有的研究成果基本都是在上述架构内进行,但都未形成较为公认的审计理论结构。笔者认为,理论框架是一个大系统,应用系统的观点、联系的观点,进行辨证分析,即不仅应包括基础理论体系,还应包括应用理论体系,如此才能形成前后一贯,首尾相连的审计理论框架,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但现有的研究成果大多倾向于一个层面或是一个点。

三、审计理论的逻辑起点

(一)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 逻辑起点是构造一门学科理论体系的出发点或建基点,是该学科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抽象、最简单的一个理论范畴,它对该学科其他理论要素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整个理论体系的构造均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旦确立了一门学科的正确定义,也就确定了它的知识体系,从而只需借助于通常的哲学分析方法就能确立起该学科的理论。”(尚德尔,1978)可见,审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是整个审计理论体系的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切入口;是审计理论体系产生、存在的根源和发展的动力,那么,谁可担任逻辑起点的重任呢?受托责任论者指出,受托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和根本动因。美国学者查特菲尔德认为:“会计和审计都是产权结构变化的产物,是为监督企业契约签订和执行而产生的。”自从出现私有制,奴隶主为了坐享其成,往往将自有的财产委托精明能干的人进行管理,同时委派亲信审查人是否忠诚。文硕在《世界审计史》中指出:“11世纪左右的寺院审计、城市审计、行会审计和庄园审计等都是通过会计账目的审查了解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杨时展教授指出:“中外审计理论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审计作为一项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因受托经济责任的产生而产生,并伴随着受托经济责任的发展而发展。”能否将起点归结于受托责任呢?笔者认为应从“为什么委托”、“为什么受托”、“为什么监督”出发,挖掘背后深层次的原因。

(二)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 审计基础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应该最简单、最普遍、最基本、最常见,应该揭示审计理论框架的内在矛盾,至少应具备根本性、简单性与历史起点的一致性等三个特征。郭道扬在《中国会计史稿》中指出:无论是结绳记事、简单刻记,还是原始公社制末出现的‘书契’的萌芽,……从家族私有部分讲,主要是核算私有财产的数量,以求保护和不断扩大其私有财产。在委托方和被委托方都存在这种需求的情况下,既具有独立身份,又具有专业技能的审计人员就产生了。问题在于:受托责任乃是审计的对象,并没有触及审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因。审计受托责任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委托者和管理者为什么花不菲的资金去委托第三者审计经营管理者的责任? 这种存在于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的受托责任关系本质是什么?笔者认为这实际上就是为了维护产权,只不过具体内容不同罢了。所有者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所有权,而经营者则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经营权。在所有权和经管权成功分离后,如何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如何保证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成为所有者面临的一道难题。在古代权利系统中,国王将其所拥有的财富委托给其控制的官吏进行管理,为确保资产的安全及效益,常委派一些兼职或专职的人员代替国王进行检查。在民间,所有者委托专业的管理人员对其拥有的资源进行管理。管理人员拥有资源的部分使用权和处置权,直接对所有者负责。这时候的资源所有者就需要有人对管理者资源管理的有效性进行监督,而管理人员也需要超然的监督人员证明管理绩效,这样,具有独立身份的审计人员就成为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通过以上的分析不难理解:两权分离是前提和基础,受托责任是条件和内容,维护产权是根本和动因。基于此,笔者提出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动因是维护产权。

(三)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 在原始社会早期,人们还没有私有观念,财产占有权和管理权尚未分离,受托责任也不存在,审计的产生更无从谈起。原始社会后期,随着交换和商品的产生与发展,出现了动产,私有制才逐渐产生并发展。由于生产力的发展,部分人拥有私有财产,规模不断扩大。当财产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多方面的局限,财产所有者自己无法管理大量资产,只得将财产交与他人管理。为防止管理者的行为背离所有者的意愿,需要委托专人对管理者进行必要的监督检查。为了检查受托管理者是否忠实地履行了经济责任,独立的第三方检查便应运而生。这样便形成了早期的受托责任关系。这种对管理者进行监督检查的专职,成为审计的鼻祖。产权权能的分解是审计产生的基础,而满足产权权能分解的条件需要一个过程,在原始社会末期,少数人利用权利逐步拥有一定数量的私有产品,但由于受到当时社会环境和生产力水平的限制,私有财产的数量不会太多,这部分人可以自行管理财产。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逐步提高,这些人所拥有的私有财产数量越来越大,这时自行管理已经行不通了。基于产权权能的分解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促进了受托责任关系的出现。

早在西周时代,由于疆域扩大,中央机构急剧膨胀,财政收支迅速增长,周王没有精力亲自审理一切财政事务,便指派宰夫行使财计稽察之权。可以说周王朝是我国国家审计的雏形。美国学者查特菲尔德在其《会计思想史》中指出:“在周王朝时代官厅会计发展到最高峰……在内部控制、预算和审计程序等方面,周代在古代世界是无与伦比的。”归根到底,国家审计产生的内在原因还是皇帝为了维护自己对整个国家财产的所有权,而对财产管理者――各级官吏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监督。当皇帝不能亲自检查这种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时,代皇帝行使这些监督的审计人员和机构的出现便成为必然。

在西方国家,审计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早在古罗马、古埃及时代,已有官厅审计机构对各级官吏进行考查,监督国家的财政收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权的不断完善,审计的功效与日聚增。从18世纪3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英国完成了产业革命,企业生产规模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随着企业对资金要求的增长,股份制企业应运而生。但由于当时股份制企业刚刚诞生,缺乏必要的管理制度,助长了经营舞弊行为。股东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适应新的经营管理模式,迫切需要独立专业人员监督管理者的日常管理行为。加之一些企业推行的不切实际的经营计划招致失败,造成大量企业倒闭,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些条件促使在国家审计的基础上产生了社会审计。1845年英国政府修订《公司法》时规定,企业可聘请职业会计师协助审查公司账务。1853年在苏格兰的爱丁堡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职业会计师的专业团体――“爱丁堡会计师协会”。随后,民间审计队伍迅速扩散、壮大。如,1877年美国会计师公众会成立以及后续的普华永道、德勤、安永、毕马威等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相续成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济发达国家通过各种渠道推动本国企业向海外拓展,跨国公司得到空前发展,许多企业迈进综合化、集团化管理体系。在这种大型企业中,组织结构庞大、复杂、仅仅靠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很难保证经营活动的正常有序进行。高层管理人员为了维护自身的职业前景与声誉,需及时掌握企业内部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加以控制和解决,实现整个集团效率的提升和价值的最大化。内部审计在这种情况下顺应时代需求而发展壮大。通过在企业内部设置相对独立的人员,调查分析企业经营管理流程和内部控制状况,指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公司经营业绩完成情况对比分析,以此为依据奖罚各级管理人员,甚至会涉及到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实现公司整体效率的提升;通过对公司经营活动过程以及经营政策的监控,防止各利益相关部门及单位与公司总体发展规划相背离,确保并提升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

“一切经济最后都归结为时间的经济”,“节约劳动时间规律是各个社会的首要经济规律”(马克思)。正是由于维护产权,从而加速了审计的发展,强化了经济管理,实现了劳动时间的节约,维护了所有者的权益。

四、审计理论结构的构建

(一)审计理论框架 在理清了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之后,如何构建审计理论结构?该结构应包含哪些基本要素?各要素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又如何体现?我国审计理论界对审计理论诸范畴进行了大量的纵深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现有研究成果大都侧重研究各范畴的内涵,甚至孤立地进行,对诸范畴间相互关系研究不足,特别是应用理论体系,从而影响审计理论结构的整体性、完整性、前后一贯性。《蒙氏审计学》指出:确认某种活动为一个职业的五个特征的第一个就是具有“专门的知识体系,通常通过正规教育途径获得”。《现代汉语词典》指出:“体系指若干有关事物或某些意识互相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万物皆系统,对审计理论的研究也应运用系统论的方法,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从整体出发,层层分解,即研究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排列层次,从联系中发现矛盾,从矛盾中找出结合点。著名审计学家安德森教授指出:“审计理论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合理的、首尾相应的概念结构以决定实现既定审计目标必需的审计程序……审计理论还提供一个评价与改善现行实务与程序的框架结构。”为此,笔者提出图1所示的审计理论结构:

(二)审计理论结构解析 审计理论结构的层次以及各组成要素的合理分类是构建一个完整体系的核心。笔者从“指导”、“升华”两条线出发,将审计理论结构分为基础理论体系和应用理论体系两部分。这样分类的依据如下:首先,基础理论体系解决了审计开展的前提,回答了为何需要审计?揭示了审计的本质、基本原理、概念等,展现了该体系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审计理论结构最重要、最根本的部分;是整个理论体系的核心,它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而又相对独立的审计概念群落按其内部逻辑关系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是应用理论体系研究的基础与依托。其次,应用理论体系是基础理论体系的外在表现和具体化,既对基础理论体系进行检验、充实和完善,又是指引审计实务的理论基础。可见,应用理论体系不应排除在审计理论结构框架之外,也不可将应用理论体系归属于基础理论体系之中,对于两者的研究均不可有失偏颇,更不宜以排序“第一位”或“第二位”将两者截然分开,否则难以收到好的效果。

审计基本准则按其功效分设独立审计、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后两者还设序言。为增强基本准则的理论概括和指导作用,需建立审计基本准则概念(理论)框架。审计基本准则概念(理论)框架属于应用理论体系范畴,它由主体理论、客体理论、依据理论、证据理论、程序和方法理论以及报告理论等诸要素构成,用以指导和评价审计基本准则及其序言的制定,指引审计工作的开展,是审计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审计基础理论和审计基本准则及序言的中介。因此,在应用理论体系中将其分为两部分:审计基本准则理论、审计基本准则及序。

随着经济的发展,新经济现象不断出现,审计人员可根据基本准则的精神进行处理,而审计具体准则或审计规范(标准)、审计工作等则属于审计实务,是审计理论框架指导和评价的具体对象,故笔者认为不应纳入审计理论框架。同样作为审计工作的产品“审计报告”,也不属于审计理论框架。

五、结论

任何职业都必须以某一特定的理论结构为依托,都需要进行全方位、综合的考虑,否则会影响整体效果,形不达意。审计理论的研究也不例外,如果没有一个全面的、完整的、科学的、合理的结构作为支撑,就会出现一些自相矛盾的行为,影响审计行业的生存和发展。一套科学的、符合逻辑的框架是进行该学科体系研究和建设的基石,也因此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客观事物,并将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进而推动该学科体系的发展。对审计理论的研究无疑会有助于改革和更新审计实务中出现的新问题,解决理论与实务相困惑的难题;有利于加强对审计实践的指导,提高我国审计理论教学和科研水平,为培养高素质的审计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采用二大类三部分的分类法,展示了彼此间密切的联系:审计基本理论对审计应用理论的建设和发展起着奠基与指导作用;审计基本准则及序则是审计基本准则理论在各自研究领域中的具体应用或延伸,二者都归属于应用理论体系。此三部分理论“指标”环环相扣共同构成了一个逻辑合理、结构完整的审计理论“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郭道扬:《中国会计史稿》(上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2年版。

[2]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3]陈今池:《西方现代会计理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

[4]蔡春:《审计理论结构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文硕:《世界审计史》,中国审计出版社1990年版。

[6]刘静、李保刚:《以审计动因为逻辑起点构建、完善我国审计理论体系》,《审计研究》2005年第6期。

[7][美]迈克尔・查特菲尔德:《会计思想史》,中国商业出版社1989年版。

[8]Mautz,V.M.O.,Montgomery’s Auditing,John wiley & Sons,1990.

[9]Schandl,C. W. Theory of auditing :Evaluation,Investigation and Judgment,Scholars Book Co.,1978.

[10]Flint,D.Philosophy and Principles of Auditing:An Introduction,macmillan Education Ltd.,1988.

审计动因理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问题导向;内部审计;动因;错弊

一、内部审计动因的主要理论及评价

(一)内部审计动因的主要理论

1.理论观点。内部审计体现了一种关系,目的是保证委托人和人各自利益的最大化。委托人为了最大化自己的财富,降低人道德风险,除了聘请民间审计,还会借用内部审计实现部分监督功能,支付监督成本。人出于自利的考虑,为让委托人充分了解其努力程度,需要内部审计提供监督服务,因而产生守约成本。2.交易费用观点。内部审计既可以通过正式和非正式渠道收集组织及活动的关键信息,也可以通过组织内成员的协作得到内部重要信息,有助于其对组织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作出客观评价,向管理者提供成本节约方面的信息,具有成本节约功能。3.受托责任观。由多层次经营管理的分权制形成的受托责任关系,是内部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内部审计是委托人对受托人实行监督和评价、确保受托责任履行的一种内部治理机制。4.基本价值观。审计面对的基本问题都是财务舞弊的问题。组织内的财务舞弊将危害组织的经营,甚至威胁到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因此,组织为了防控财务舞弊的行为,必然要开展内部审计活动。防控财务舞弊是内部审计产生和发展的真正动因。

(二)对内部审计主要动因理论的评价

1.内部审计动因理论不完整。多数内部审计动因理论只借用了其他单一学科的理论,无法完整解释内部审计的产生与发展问题。第一,理论是基于现代企业产生的理论,在审计产生初期,企业未出现,也产生了审计需求。在实践中不但存在不计成本而进行审计的问题,也存在无视成本而不审计的问题。此时的成本并不起决定性作用。第二,交易成本理论的内部审计信息说难以从本质上解释内部审计。信息不对称阻碍了内部审计的发展,获取深层次的信息是组织赋予内部审计的权利,以便作出内部审计之后的制度和职能安排。第三,受托责任是两权分离的结果。所有权要监督剩余控制权,产生了内部审计需求,可见,受托责任是随着两权分离而与内部审计需求一并产生的结果。同时,受托责任并不一定必然导致内部审计。只有受托责任而没有利益冲突,或者有利益冲突但不需要监管,或者不需要采用内部审计这种方式监管时才不需要内部审计。第四,从基本价值观的角度分析内部审计的动因,将内部审计动因归集为共同的良好的价值观,概念不具体,弱化了内部审计动因的经济属性,逻辑性不强,不能由此进一步推导内部审计的其他理论要素。2.未区分内部审计动因及其理论。内部审计动因理论是用来解释内部审计动因的,但理论本身并不能全面解释内部审计动因,这一本质的区别却被多数理论工作者所忽视。内部审计动因应该是具体的、明确的概念,其基础性、稳定性的特征可以保证基于内部审计动因构建的内部审计理论结构体系的逻辑一致性。

二、内部审计动因分析

(一)内部审计动因的逻辑分析

1.两权分离是内部审计产生的基础。不论从何种理论分析,内部审计产生的前提都是两权分离,即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两权分离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在公司制企业出现并成为市场的主流经济体之后,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内部审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业务范围延伸到整个管理领域。因此,可以说没有两权分离就不可能有内部审计。2.利益冲突是内部审计产生的直接原因。两权分离决定了利益冲突的存在。首先,两权分离产生利益差异。所有者期望管理者忠实履行受托责任并尽可能减少经营损失,而管理者期望个人获利最大化而厌恶单向的付出。其次,人的欲望无穷性和利益不足导致利益冲突。随着企业的发展,所有者和经营者的欲望会进一步膨胀。当实际利益差异日益加大而诉求无法满足时,利益冲突必然出现。最后,利益冲突需要调控。经营者利益分配制度的参与权有限,当利益冲突达到一定程度后,双方需要进行调控以防范冲突。内部审计监督是利益调控的主要方式。3.控制需求是内部审计产生的根本动力。当所有者认为利益冲突带来的损失或者危害需要加以监督和控制时,由内部审计对管理者进行监督成了其最佳的选择。同样,高层管理者为了防控再次分权后出现利益冲突带来的损失或者危害,需要内部审计人员为维护其利益而监督底层经营者。4.防控舞弊是内部审计的内在要求。基于利益冲突产生的内部审计,其首要的职责必然是防控利益冲突带来的损失和危害。而危害所有者利益的主要行为之一就是财务舞弊,因此,防控财务舞弊成了内部审计的天然属性,是进行内部审计工作的内在要求。如果不存在防控舞弊的需求,则内部审计也不会产生。

(二)内部审计动因的哲学分析

内部审计作为一项管理活动,其直接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经济学基础上的。作为一种调节管理活动中不同行为人利益冲突的机制,内部审计的动因延伸到了哲学范畴。1.人的本性决定了经济行为的自利性。人性建立在人的价值与需求基础之上,通过人的社会行为表现出来,是社会管理与控制的基础。人的性质以及人性假说理论告诉我们,人在经济行为中是具有自利性的。自利行为原则是指人都以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性恶论认为人的本性是自利的。性善论认为由于历史发展与社会制度等原因,人有自利要求,但人能按照理性的原则进行协调。管理学中的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和复杂人等人性假设理论,或是以自利性为基础,或是以自利性作为条件之一界定基础需求。2.自利性经济行为导致机会主义。人的自利性是其经济行为的天然属性,也是经济学的逻辑基础。从交易费用的角度看,自利和信息不对称产生了机会主义。因为人具有自利性的一面,其所从事的各种经济活动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人们在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时,常常会产生机会主义动机。同时,因为人是有限理性的,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一些人可能向对方说谎或者要挟对方以谋取私利。机会主义说明人的本性中损人利己的一面是不可避免的,存在机会就会行动。3.机会主义的防范需要制度约束。由于企业是各种自利人的集合,因此必然存在机会主义问题,要降低机会主义的危害,就需要通过企业内部制度来协调和控制。制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约束人的机会主义行为。投资者事先很难知道管理者在什么时候会以何种具体方式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人的行为的不确定性使投资者宁愿相信机会主义行为会随时发生。因此,投资者就会采取措施防范管理者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行制度约束,在不断完善制度以适应更加复杂多样的机会主义行为时,也要采取更多控制措施,对利用制度漏洞或绕过制度约束的机会主义行为,加以防范。4.内部审计是制度约束的重要环节。在公司治理体系中,内部审计成为监督约束机制的重要环节,这是由投资者和各层级管理者之间对控制权(监督权)的分配决定的,内部审计的职能正是这一监督控制权的体现。投资者和管理者希望通过内部审计来控制企业人员的机会主义行为,降低交易费用,增加企业收益,并使投资者和管理者获得控制权上的收益,使内部审计在管理控制过程的事前策划、事中控制及事后监督中发挥作用,弥补外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仅限于事后监督的不足。从而使内部审计成为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基于问题导向的内部审计错弊动因

(一)内部审计理论研究的问题导向选择

理论研究方法包括问题导向和方法导向两种研究思路。问题导向是指遇到问题时,不受现有理论认知或分析框架的限制,用系统性的观点分析问题的内在逻辑,找到问题的起因和本质,然后研究解决问题的途径或方法。问题导向的研究思路是:现象和提出问题、认识和分析问题、方法研究和文献选用、解决问题和事实检验。方法导向则是指在遇到问题之后,首先确定用何种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进行解释和分析,然后遵循现已形成的或者普遍接受的常规范式去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1.以问题导向的方法进行理论研究。内部审计的理论研究的根本任务在于不断发现和解决现实中的具体问题。因此,内部审计的理论研究应该是问题导向的。首先,问题导向更有利于保证研究的客观真实性。问题导向认为内部审计理论研究应该源于直觉并将之逻辑化和系统化,而方法导向倾向于训练人们的直觉来适应现有的抽象理论。其次,问题导向有利于揭示事物的本质。问题导向引导人们以问题为中心审视问题的内在逻辑,在抓住问题本质后才研究解决的方法和途径。而方法导向用现有的方法去分析问题会造成问题的简单化。再次,问题导向有利于成果创新。基于问题导向进行研究,在揭示事物本质之前,不会受任何现有条条框框的限制,更容易获得创造性成果。而方法导向由于带着某种方法的固有思维模式,难以创新。最后,问题导向的研究思路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理论研究要正确地解决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首先要从认识问题开始,遵循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而不是先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2.以问题为内部审计的核心思想和发展主线构建理论的核心要素。首先,以问题为中心是内部审计研究的核心思想。内部审计因问题而产生和发展,其使命在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由于在社会经济活动的管控方面出现了问题,才产生了对内部审计的需求。企业中管控问题的复杂化,促进了内部审计的发展。无论是内部审计理论要素还是内部审计实践方法,其最终目的都在于正确认识管控问题,以便更好地解决管控问题,履行内部审计的使命和职能。其次,以问题为抓手是内部审计研究的发展主线。内部审计基于管控问题产生,其使命在于解决管控问题,那么内部审计研究必然要以管控问题为对象,分析问题、研究问题、揭示问题、解决问题。围绕问题这一研究主线展开研究,一是可以保证内部审计不偏离核心思想,紧紧围绕本质和使命构建理论与实践体系,二是可以保证理论结构前后的逻辑一致性,进而实现学科体系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二)问题导向下内部审计的错弊动因

1.内部审计的动因是错弊。在问题导向下,内部审计产生和发展都是基于对社会经济活动管控的需求,而管控的对象就是错误和舞弊。正如《蒙氏审计学》(第11版)开门见山地指出:簿记起源于公元前4000年左右,政府当时就建立了包括审计在内的控制手段以减少因官员不称职或欺诈所造成的错误和舞弊。随着审计逐渐演化为政府审计、民间审计及内部审计,各自的动因和目标相应变化,错误和舞弊成为内部审计的动因。发现错误和舞弊行为是内部审计的内在动力,内部审计已经逐步渗透到预防、检查和评价错误和舞弊的活动中。首先,内部审计通过参与企业管理制度的设计,使企业提高各种管理程序对错误和舞弊行为的防御能力。然后,内部审计对管理控制活动的监督和检查,可以有效地、及时地发现错误和舞弊,降低其给企业带来的危害。最后,内部审计通过对错误和舞弊事实审核及评价,有助于企业改进管理。错误是指不正确,与客观实际不符;舞弊是指行为主体使用欺骗手段获取不当或非法利益的故意行为。可见,错误和舞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错误强调客观结果与主观欲望不符,或者是未反映客观实际,错误重在揭示和监督。舞弊的前提是主观故意,其蓄意目的导致其行为的隐蔽性和危害性都大于错误。作为内部审计的动因,错误和舞弊是动因的两个方面,内部审计不会单独面对错误问题,也不会单独解决舞弊问题,错误中可能隐藏舞弊,舞弊中可能包含错误。因此,将内部审计错误和舞弊的动因统称为错弊,以强调这一概念的整体性。2.错弊动因的概念特征。作为内部审计动因的错弊具备如下理论特征:第一,错弊是具体化的概念。内部审计动因是内部审计理论结构的要素之一,应该是明确的、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第二,错弊是一体化的概念。从动因需求上看,需要内部审计解决的不只是舞弊,还包括错误。对于一项审计问题应从错误和舞弊两个方面看。如果只是检查错误,可能会遗漏错误问题中隐藏的舞弊行为。如果只是关注舞弊,可能会淡化管理错误带来的风险。第三,错弊是经济化的概念。错弊是在企业内部管理活动中为获取经济利益而产生的,不包括为政治利益和其他利益产生的错弊。同时,只要是管理舞弊,虽然未产生财务舞弊,但如果违反管理程序和制度要求,就需内部审计来防范。第四,错弊是内含需求的概念。作为动因,错弊是指其本身内含了防控和解决的需求。如果错弊不需要解决,或者未到需要解决的程度,就不会需要内部审计。

(三)问题导向下内部审计错弊动因的分析

审计动因理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 创新 审计理论 方法理论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内涵与原则

从国家审计角度来看,经济责任审计所指的是国家公务人员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所在部门、财政收支与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实性与效益性等给予审计,并在此前提下,对相关领导的经济责任实施状况进行鉴定评价的活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能够强化领导干部的管理与监督,提高领导的廉洁自律性,从而促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发展。要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效用,需要遵循一定的审计原则,其具体原则如下:

一是遵循协调一致原则。根据相关规定要求,经济责任审计属于委托实施行为,审计结果需要送往其他相关部门,所以,实施责任审计的时候,需要与纪检部门、组织部门与检察部门等进行紧密配合,相互协调。

二是坚持重要性与先审后离原则。在审计当中,审计人员需要对领导任职期间的问题与业绩给予审计评价,并重点审查经济的指标完成状况、资产负债的合法真实性、内控制度的有效性与健全性、有无潜亏挂账问题等。并根据相关规定,党政领导任期内出现转任、辞退、调任与退休时,均要在离任之前,对其任期内经济进行责任审计。

三是坚持公正客观原则与及时反馈原则。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应遵循客观公正的审计评价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审计评价的准确客观。经济责任审计所针对的是领导人个人经济责任的审计,领导者作为责任人,希望尽早了解任期中的审计评价,所以,在审计当中,不仅要与责任人进行及时沟通,还要在审计报送前,及时向责任人征求意见。

二、经济责任审计和审计理论的创新

在现代审计理论下,经过我国审计实践活动的洗礼,经济责任审计出现了,这是种新的审计制度类型,与其他审计比较,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更为显著,不仅具有其自身的审计原则与特点,还推动了审计理论的创新,其具体表现有:

(一)从审计动因角度来看,审计理论的创新

从审计产生与发展的动因来看,其代表观点有信息论、论、保险论与受托经济责任论等,其中,信息论认为管理当局与投资者间的潜在信息不对称,需要审计来减少信息的不对称;论认为人与委托人均需要审计,以促进人与委托人间的利益最大化;保险论者认为审计是种将信息风险降至社会所接受水平的行为活动,其本质在于风险分担;受托经济责任的理论者认为审计是在受托经济责任下产生与发展的,审计目标应是加强受托经济责任全面的履行。这些理论均有其一定的道理,但从国家审计上来看,经济责任审计根本的动因是存在的公共受托责任的问题,所以,应对领导干部的公共受托责任履行状况给予确认与解除。在经济责任审计发展下,它已成为干部管理制度完善、防腐监权、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与促进民主政治的重要方法。经济责任审计的动因是其产生与发展的动力,而经济责任审计的实践工作发展,也促进了经济审计的动因发展,在我国现代审计实践当中,正确的民主政治观已经成为责任审计发展的重要动因之一,也成为重要的时代使命,强化党风建设,防止腐败,有效监控权力的运行,就需要运用责任审计监控领导责任履行与权力运行状况,确保民主政治的稳定发展。

(二)从审计制度来看,审计理论的创新

当前,世界很多国家已实施了现代性的审计制度,其审计制度是对特定组织或管理当局的经济责任状况给予审计,并非对领导人或领导干部的受托履行状况审计,我国所实施的经济责任审计,不论从专业术语来看,还是从审计制度来看,均是我国所特有的。我国现代审计理论下的经济责任审计是在长期的审计实践中产生的新制度,是我国对审计制度的一种创新,其立足的基本依据可用审计动因中的受托经济责任理论进行恰当解释。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对现代审计制度进行了创新,为世界审计的发展也作出了一定贡献。

(三)从审计关系人来看,审计理论的创新

从审计关系人角度来看,审计活动来源于审计人、审计委托人与被审计人三方关系的互动关系中。审计人所指的是审计行为直接的实施者,审计委托人所指的是资源财产投资者或所有者,而被审计人所指的是资源财产受托的经营管理者。在我国经济责任审计中,审计委托人并非是普通意义上的资源财产投资者或所有者,而是党委组织部门。所以,需要对传统审计关系人进行理论上的创新与发展,对审计委托人的外延与内涵需要进一步作出全新解释,以维护党代表下的国民经济所有者的根本利益,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确立,一定会促进审计关系人理论方面的创新,进而推动审计理论的创新完善。

(四)从审计方法理论来看,审计理论的创新

从审计方法论角度来看,现代审计模式能分成账表导向、风险导向与制度导向的审计模式。审计模式不仅是组织审计工作开展的方法与途径,也是审计资源配置、审计风险控制、审计程序规划与审计证据收集等的一种范式。其“导向”一词可理解为审计行为指导活动开展的战略型与系统型的理念,并贯穿在审计工作的全过程中。这种审计导向模式是能够创新与拓展的,而经济责任审计的出现,为审计导向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实现的可能,在审计模式创新中,经济责任导向的审计可作为选择方向之一,引入经济责任审计之后,审计工作应以审计确认的领导干部当作行为的责任人,并将经济责任履行状况作为立足点与出发点,构建新导向下的审计模式,对经济责任导向的审计模式和其他审计模式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使其更有效地指导我国经济的安全稳定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发展,经济责任审计成为审计工作的重点,该审计制度是我国特有的审计类型,加强该制度的确立,能有效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监控领导的责任履行与权力运行,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审计动因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中国特色; 经济责任审计; 经济责任关系; 起点与特色

引 言

我国审计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而我国现代审计的发展则是近三十年的事情。1982年12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在我国建立审计机构,实施审计监督制度。这意味着在我国搁置了很久的审计制度得以正式恢复。时至今日,我国审计的发展断断续续地经历了几千年,但仍未形成一种代表中国特色,或者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审计理论体系。各种理论较为分散化,或者只是代表几家之言,没有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当国家提出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时,我们却无法在第一时间找到审计理论制度建设的起点与特色。抓准起点与特色,把握住方向,整个审计理论制度就能逐渐成型。因此,找到审计理论的起点与特色成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关键。

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就要先找到审计理论的起点,而这个起点应该是审计理论的逻辑起点。审计理论的逻辑起点应该是审计理论中最简单、最一般的本质规定,而且还是审计理论的起始范畴,其范畴有助于形成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能够贯穿于理论发展全过程。在这样一种条件下,我们发现将经济责任关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是再合适不过的。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前提,经济责任关系存在于整个经济活动中,只要经济活动一直在持续进行,那么相应的经济责任关系就会一直存在。因此,将经济责任关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是具备一定合理性的。而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中国的独创审计形式,将其作为审计理论体系内的特色点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经济责任关系与经济责任审计

(一)经济责任关系

经济责任主要是指国家、企业、劳动者个人之间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在经济上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普遍地会存在四种经济责任,即国家对企业、企业对国家、企业对劳动者以及企业对企业。无论哪一种,双方在从事经济管理活动中都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而这种原则就是经济责任制原则。在这过程中,双方便形成了经济权利与经济义务关系(李凤鸣,2001)。这种经济责任是伴随着经济活动而产生的,只要经济活动一直在持续进行,那么这种经济责任关系也就一直存在。从现实情况来看,在人类的有生之年,经济责任关系不可能灭失。

经济责任关系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极其特殊而又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首先,经济责任关系是人类历史社会发展的产物,经济责任关系不是一种自然规律,也不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是在人类社会的特点时期、特点环境下出现的,而且,从其现实性来说,它的出现代表着人类商业文明的真正到来;其次,经济责任关系伴随着人类社会在不断延伸,这主要表现在其超出了传统经济责任的范畴,从经济领域延伸到政治、法律、科技、社会等多领域,因而,经济责任关系具有较明显的普遍性;再次,经济责任关系带来了经济责任评价与考核,大大推进了经济责任的完善与发展;最后,经济责任关系不仅是当事双方关注的焦点,更是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无论是国家对企业、企业对国家,还是企业对企业、企业对劳动者,这种经济责任关系涉及的不仅仅是当事双方,社会大众也会将注意力转到这种关系上来,也正因为如此,在整个大的社会背景下,经济责任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而经济责任关系也注定是经济、政治等领域中一种最基本而又永恒的关系。

(二)经济责任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是与经济责任相联系的一种审计形式。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指审计组织对经济责任关系的主体应负的经济责任所进行的审查、鉴证和评价活动。它包括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行政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以及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四个方面。经济责任审计与一般性审计相比较,其最大的特点在于确定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内应负的主要责任和直接责任。

从广义上看,经济责任审计涵盖了一切审计。但在狭义上,经济责任审计仅特指在我国近些年出现的明确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领导人经营管理责任而进行的一种审计活动。不管广义,还是狭义,经济责任审计在经济社会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经济责任审计有助于加强对企业领导或管理者、机关或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正确评价他们的责任履行情况,为用人单位提供依据;第二,经济责任审计有助于揭露腐败现象,规范当事人的行为,使其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促进企事业单位内部的和谐,从而促进整个经济社会的和谐;第三,经济责任审计有利于企事业单位的持续发展,当整个企事业单位内部形成一种较好的内部文化氛围时,新老管理者或新老领导干部之间的交接也会较为顺利,这对企事业单位的持续发展是利好的。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的起点与特色

审计理论是人们给予对审计实务活动的认识,通过思维运动而形成的关于审计系统化的、合乎逻辑的、合乎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是由审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原理以及由此推演出来的派生概念、原则、原理等内容所构成的审计知识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代表着审计在我国发展的阶段性成果,这个理论在将来还需要继续丰富、继续彰显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是集几代人的智慧与实践,是个集体结晶。审计理论体系的构建将吸取审计发展历程中的所有精华,这就使得整个体系显得更为丰满、有内涵。因此,在整个审计理论构建过程中,我们要牢牢抓住这根主绳。在其历史阶段性上,整个体系框架自然能全部浮出。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起点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首先要明确起点在哪,即通常所说的审计理论逻辑起点。作为审计理论的逻辑起点,冠用逻辑起点本身的内涵,运用于审计理论中,它至少应该符合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第一,该逻辑起点的实质内容用你该表现为审计体系中最抽象、最一般、最简单的思维规定;第二,该逻辑起点应该是审计体系中最直接和最基本的单位,即该逻辑起点是个基础性的内涵范畴,可作为其他审计范畴的依据;第三,该逻辑起点应该贯穿于审计理论发展的全过程;第四,该逻辑起点有助于形成完整的审计理论体系,在其本质要求上,需要该逻辑起点与审计系统中的其他要素有多方面的联系。逻辑起点是一个理论的起始范畴,往往以起始概念的形式表现出来。

基于上述审计理论逻辑起点的要求发现,将经济责任关系作为构建审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较为合适。理由有五点:第一,经济责任关系是种确确实实存在的关系,它是审计理论体系中最抽象、最一般、最简单的基础关系;第二,审计产生于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经济责任关系的存在是审计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前提。任何形式的审计最终的落脚点都在经济责任上,因此,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基础性的全部内容,其他审计范畴都应该是以它为依据;第三,前已述及,经济责任关系伴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产生并将一直存在,无论何种形式的审计都是以经济责任关系为基础的,而审计理论又是我们对审计实务的认识,因此,经济责任关系确实是贯穿于整个审计理论发展的过程;第四,经济责任关系反映了审计的根本属性,审计的根本属性决定审计的发展,也决定着审计理论的发展,因而,经济责任关系有助于形成完整的审计理论体系;第五,逆向思维决定了经济责任作为审计理论起点的重要地位。退一步考虑,不禁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审计发展到现在又要重新去挖掘她的起源呢?如果没起源,那审计理论是怎么产生、怎么发展而来的呢?对于这一点,学界对于审计理论起点的各种观点在获得一部分人认可的同时,也不免会让另一部分人有种想法:这种关于审计理论起点的探讨到底有多大意义值得我们再继续研究下去?较为明显的一点,审计的根在经济责任。任何一种关系都是由具体的事实所引起的,因而经济责任关系是由受托经济责任这个事实所带来的,而其内容就是经济责任对应的各种活动。从逻辑上来看,将经济责任关系作为审计理论的起点应该不会有错,而且更符合逻辑起点本身的意义与内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特色

前已述及,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的起点应该是经济责任关系,而突显出中国特色的则是经济责任审计。既然构建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必然得突出中国特色。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中国独创的审计形式,将其作为审计理论的特色无可厚非。另一方面,从实务角度来看,无论何种审计形式,其实质还是落在对经济责任的审计,况且,经济责任审计已经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许多国家已经或者开始借鉴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的经验。这一点对于国人来说是值得骄傲的,这也标志着我国对世界审计作出的突出性贡献(当然,贡献不仅仅就这一小部分)。所以,笔者认为应该将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中国审计理论的特色。综上所述,笔者以经济责任关系为起点、经济责任审计为特色来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整个体系由起点、前提与导向、审计基本理论、审计规范理论、审计应用理论、审计相关理论和审计环境等所组成,如图1①所示。

三、意义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国国情的需要。因而,将经济责任关系作为整个审计理论的起点、将经济责任审计作为我国审计理论的特色也是具有一定历史性和客观性的。构建以经济责任关系为起点、经济责任审计为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具有重大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关于审计理论的逻辑起点有着多种不同的看法,这违背审计历史发展的潮流。问题产生的最根本原因只有一个,之所以有这么多种不同的观点,是因为人的思维习惯性地顺着事物发展进程思考,审计理论的起点并不一定就存在于审计范畴内,因为审计不是“天生”就有,审计是“果”,“因”在审计之前。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的最好方法是逆向思维。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的建立为我国现在与将来的审计实务工作奠定了一个扎实的理论基础。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回归理论,逻辑上是这样,现实也是这样,这点不假。整个审计理论体系还要继续发展与完善。我们还要继续发扬自身的特色,使更多国家和地区受益。

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的建立是中国对世界审计史作出的卓越贡献。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越来越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因此,经济责任审计在这当中需要做好强有力的监督,保证整个经济环境的健康稳定。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的建立不仅仅是中国对世界审计史作出的贡献,也是对世界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可能考虑最多的还是审计理论本身的问题,对于中国特色而言,只要符合本国国情,是在我国发展的产物就应该称得上是中国特色。因为我们开创了经济责任审计,所以对中国特色有了锦上添花的效果。经济责任关系与经济责任审计是对同一内容饰演的两个角色。经济责任关系与经济责任审计似乎又给人有种内涵与外延的感觉,关键点还是经济责任,经济活动产生经济责任,进而产生经济责任关系,这个不是鸡与鸡蛋的问题,这个逻辑是比较清楚的。在确定经济责任关系与经济责任审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的地位之后,要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将理论与实务相结合,使得理论在指导实务中发挥更大的效用,这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也是今后要不断探索的一个问题。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在未来会发展得更完善、更先进。

【参考文献】

[1] 陈汉文.审计理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审计动因理论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科学的审计理论对审计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审计理论的发展也应该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应该与其他学科一起蓬勃发展,该文分析了审计理论基础的界定和应该具备的条件,提出了审计理论的建立和发展所依据的理论基础。

理论知识是一种社会战略资源,科学研究在世界各国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审计学大约产生于1930年前后,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审计理论日益完善,科学的审计理论对审计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科学的审计理论不是空中楼阁,它应该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审计理论基础是审计学科理论大厦的根基,只有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理论才能蓬勃发展。本文对审计的理论基础问题做一初步探讨。

1.审计理论基础的界定

研究审计理论基础,必须弄清楚审计与其理论基础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以及审计理论基础和审计基础理论的区别。所谓基础是指事物发展的根本和起点,形象讲就是事物从哪里开始产生与成长,“基础”中蕴涵着事物最初萌芽与发展所需的相关因素,是事物发展的“源头”。那么审计理论基础运用基础的语言学定义,可以理解为:审计的理论基础应该是其产生与成长的源头,审计学只是科学这个体系中的一个分支,那么它的理论基础是位于科学母体中的生长点,即与其他科学共同的关节点处。

2.审计理论基础所应该具备的条件

并不是所有与审计学有联系的学科都可以成为审计学的理论基础,它应该具备一定的条件:1)作为审计学理论基础的理论必须能够体现审计的本质和特征。基础是理论产生与成长的源头,作为审计学的理论基础必须能够体现审计的本质和特征。2)从审计学包括其理论基础的意义上看,理论基础应当构成整个审计体系的自然的逻辑起点,是审计学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的交叉点,只有这样,才能把审计和其他学科紧密联系,构成整个的科学体系,孤立的理论是不能成为审计的理论基础的。3)作为审计理论基础的理论必须要早于审计理论体系产生的时间。审计学大约产生于1930年左右,所以,作为基础的理论必须早于1930年,这样才能符合时间序列顺序,这样才能对审计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促成审计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3.审计理论基础的内容

3.1哲学基础

哲学是科学的科学,是对从实验科学、合理学问、普遍经验或其他事物中获得的所有知识的批判吸收、系统化和组织化,它构成某一学问的基础原则体系和实务规范体系,因而哲学可作为所有学科理论的基础,将哲学的方法、观念运用于审计理论,就是审计理论的哲学基础。

审计本质是决定审计区别于其他客观事物的根本属性,审计作为应社会需求出现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它最基本的职能就是监督。因此,从审计职能抽象出来的审计本质蕴涵了深刻的监督思想,监督思想最深的根源来自于哲学中关于人性的认识。“性本恶”论认为由于人的内在动力不足以使其自觉地履行义务、遵守规则,因此主张通过法制等外力来约束人的行为,而监督恰是一种有效的对人进行约束和管制的手段。西方的监控制度正是基于对人性恶的认识,才得到了今天的发展。此外,哲学作为反映事物普遍发展规律的科学,其对各学科都具有普遍的理论指导意义,也为审计理论提供了辨证的、唯物的思维方法。

3.2法学基础

法是阶级社会中维护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工具,法国著名法学家孟德斯鸠在他的代表作《论法的精神》中,提出法是由事物性质所产生的必然关系,因而一切事物都和法有一定的关系。法对审计理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审计范围和审计责任等基础理论的构建上,审计过程本身就是执法过程,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审计表现为间接控制,以对经济活动的监视为宏观经济协调输送信息;以对经济活动的监督实现宏观控制。审计的范围和审计人员的责任通过法庭对一系列划时代事件的判决而得到了明确。法学作为审计理论基础的内涵,为建立协调审计主体、委托人与被审计单位三者关系的审计理论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3.3经济学基础

西方经济学中的精髓也可以为我所用,以丰富和完善我们的审计理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尤其是劳动价值学说,是我们认识经济活动的过程和本质、定量和定性分析有关概念和范畴、总结有关经济规律的重要依据,它应该是审计理论基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委托人和人都是最大效用的追求者,而各自利益目标的不一致,导致了行为上的偏差。委托人为了使人朝着自身利益的方向努力需付出成本,监督则是能够降低成本、维系关系的有效手段。此外,监督也体现了审计最根本的思想,成为审计最基本的职能。另外,产权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都极大丰富了审计理论基础的内容,为审计理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4管理科学理论基础

管理科学理论成为审计理论基础的组成部分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制度基础审计是以测试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为主要内容的,而内部控制制度是控制论在经济管理中的具体运用,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产物;其次,管理审计近几十年来的悄然兴起,说明了企业管理活动的日益重要,管理审计迫切需要现代管理理论的指导以客观地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为企业改进经营管理提出富于建设性的意见;管理科学理论中分权管理的思想为国家审计实行分级管理、审计机关独立设置、建立机构内部的责任制、进行部门间和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协调以及职能约束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3.5数学理论基础

数学中的概率论和数理统计都是先于审计理论而单独存在的两种理论,具体而言,概率论为抽样审计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数理统计为它提供科学化和具体化的方法论基础。审计中的统计抽样是依据数理统计原理从被审单位资料中抽出一部分进行审查,以推断全部被审资料的审计结论的方法。概率论中的大数定律也为审计工作提供了一种方法,审计工作所面对的是繁杂的会计记录和其他资料,从表面上看是杂乱无章的,所以我们可以视其为大量的相互独立的随机因素,利用大数定律,我们可以抽取样本资料进行审计,对其特征进行归纳和总结,归纳总结得出的结果会使这些个别资料的影响相互抵消,能够显现出被审对象的总体特征。所以概率论也是审计理论发展的基础之一。

3.6伦理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