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死亡教育的看法

死亡教育的看法

死亡教育的看法

死亡教育的看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死亡教育;原因;内容;意义;途径

生命是脆弱的,尤其是面对突发的自然灾害,成千上万条生命在顷刻之间便会消失,留下的只有亲朋好友无尽的伤痛与悲哀。人类可能永远也无法在与自然的战争中成为胜利者。既然如此,人类所能做的一方面是应该建立和完善自然灾害的紧急应对措施,另一方面,也许是更为重要的,就是要具有面对生命和死亡的正确态度和观点。每个人可能都会有珍惜生命的想法,但应该如何珍惜生命则是很多人所没有意识到的。究其原因,和我们的教育中缺乏死亡教育的内容具有极大的关系。死亡教育,又称优死教育,是指“向社会大众传达适当的死亡相关知识,并因此造成人们在态度和行为上有所转变的一种持续的过程”。简单地说,死亡教育就是在全社会普及死亡知识的过程。死亡教育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首先在美国兴起,并由此在西方发达国家被广泛关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飞跃式的提高,追求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成为了现代中国人的共识。死亡教育作为一种生命的需要,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死亡教育依托于死亡学这门新兴学科,而死亡学具有综合性和交叉性的特点。因此死亡教育从内容上看,应该是涵盖面非常广泛的。虽然死亡教育的内容具有广泛性特点,但根据国外死亡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并结合我国死亡教育还处在开创时期的具体情况来看,我国死亡教育还只适宜在基本的层面上展开。

死亡基本知识教育。死亡基本知识主要是指,死亡的概念、定义和死亡判断标准,死亡的原因与过程,死亡的不同方式及死亡方式的选择,人类死亡的机理,死亡的社会价值与意义,思想家对死亡问题的基本探讨,与死亡现象有关的人类活动等。死亡基本知识教育可以让人们初步认识和了解死亡,近距离接触死亡,形成对死亡的客观、一般的认识,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人们对死亡的恐惧,树立死亡不可怕的观点。

死亡与生命辩证关系教育。人们习惯于把死亡看成外在的、陌生的和对抗生命的东西,但这样的认识割裂了死亡与生命的辩证关系,不能使我们真正认识死亡现象及其本质。正如德国现代神学家云格尔所说,“就人的生存而言,死不仅是全然陌生的,它同时是我们最切身的。在我们的生命中,也许很多东西甚至一切都不确定,但我们的死亡对于我们是确定的。”生命与死亡是辩证统一的,有多少生命现象,就有多少死亡现象。我们成为人类生命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必死的命运,任何人都无法逃脱。死亡教育帮助人们树立生死辩证统一的观点,以生来看待死,以死来看待生,坦然面对生与死。

死亡心理教育。死亡心理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一是死亡态度的教育,使人们了解不同群体的死亡态度,树立正确的死亡态度;二是临终死亡心理的分析与教育,帮助人们了解人类个体在临近死亡时心理的变化过程,帮助人们顺利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三是家属居丧悲伤与辅导,帮助死者家属尽快从失去亲人的悲伤中走出来,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四是对“死后世界”的教育,使人们明白死后世界在物质转换上和在精神上存在的意义,消除人们因为死亡产生人生无意义的心理。

优死教育。死亡是属于生命的,优死与优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优死教育就是要求人们像对待生命那样对待死亡。优死教育一是帮助人们消除对死亡的恐惧,树立正确的死亡观;二是要人们优化人死后的仪式活动,尽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避免出现因个人的死亡而损害和降低其他家庭和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情况。优死教育要人们以良好的心态来关注死亡现象,正确面对自己和他人的死亡。

死亡权利教育。生命属于个人,也属于家庭和社会,因此人对生命的处置权是相对的,也就是说人的死亡权利是相对的。死亡权利的教育可以使人们了解到,在一般情况下,无论是自己或他人的生命都应该受到尊重和保护,人们不能随意行使死亡权利来处置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但在特殊的情况下,人们死亡权利的行使恰恰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尊重。如在患严重疾病导致生命质量严重下降,而根据现有医疗条件又无治愈可能的病人,行使死亡权利是维护生命尊严的有效方法;行刑者处置死刑犯人,也是对他人生命和财产的有效保护。

死亡教育的目的指向人的生命。死亡教育“帮助个人了解死亡,增进人们把握生命意义,并提供人们检视死亡的真实性及其在人生当中所扮演的角色与重要性”。死亡教育不仅仅在于要人们认识到死亡对每个人类生命的真实性、客观必然性和不可避免性;还要使人们认识到生命的有限性,促使人们珍惜生命和现在。死亡教育对于健康的生者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因为对于临终者来说,死亡教育仅具有“死”方面的意义,而已经无助于他们的“生”;只有对于生者,死亡教育才具有“死”与“生”的双重意义。

死亡教育促成人们对死亡本质的正确认识。死亡是什么,这是困扰人类的一个关于死亡本质的难题。原始死亡观把死亡归结为外在于人的东西;自然死亡观把人的死亡等同于其他事物的消亡;宗教死亡观和唯心主义死亡观则否定死亡的终极性,把死亡理解为人的不同生活方式转换的中间环节。马克思以前的唯物主义在回答死亡本质问题上,虽然肯定了死亡的客观必然性和物质消亡性,但由于他们不能科学地、合理地把握自然与社会、个体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因此也没有正确地回答死亡的本质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物质与精神、社会与的人辩证关系角度出发,主张通过死亡现象去认识和把握死亡的本质,提出了死亡本质社会性的基本观点,为我们认识死亡的本质提供了正确的途径和方法。死亡首先是一种物质现象,但其最重要的却不是物质性,而是社会性。死亡的物质性只是它的表象,社会性才是它最深层的本质。死亡教育使人们正确把握死亡的社会本质,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认识生命和死亡现象,从而把死亡理解为一个社会性的事件。

死亡教育是使人们完整理解生命和提高生命质量的重要途径。马克思曾经说过,“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对于人来说,生命只有一个。因此人类生活的全部意义就在于使这唯一的生命活得有价值、有意义。在个体的层面上,每个人都有唯一的生命,这唯一的生命都是有限的,并且最终都会面临死亡。在这一点上,生命没有本质的区别,最多只有量的差异。但在社会层面上,人的生命是却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也就是说,人的生命一旦与社会和他人联系起来,是有质量高低之分的。高质量的生命,应该是为社会和他人做出贡献多而大的生命,其社会价值为正;反过来,低质量的生命是个人索取大于个人的社会贡献,其社

会价值为负。死亡教育可以使人们认识到生命是有限的,生命的质量不在于长而在于精,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死亡教育还要使人们明白死亡不是走向寂灭的虚无,而是最终确定一个人生命质量高低的标准和工具。人只有通过死亡,才能凸显生命存在的意义,也才能最终实现生命的价值。

死亡教育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死亡观。死亡观是人们对死亡的内容、本质、价值和意义的根本性的观点,它既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人类对自身生命和死亡现象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死亡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死亡观。思想是行动的前提,死亡观是人们正确处理与死亡有关的各种关系的前提和基础。通过死亡教育树立正确的死亡观,人们才能够正确认识死亡,科学把握死亡的本质和内容;也才能真正认识到生命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到通过社会实践去实现有限生命的价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死亡教育有助于消除和缓解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是人类最常见、最深刻的恐惧之一。人类为什么恐惧死亡,最重要的原因是不了解死亡。当我们不了解死亡的时候,它就是悬挂在人们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剑,使人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对死亡的恐惧之中。而通过死亡教育使人们认识和把握了死亡的本质后,人们就可以想办法去超越它,否定它,甚至坦然地接受它。死亡不应该是一个人们恐惧的对象,它内在于我们的生命之中,是人类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没有死亡,生命也就不是一个完整的生命。明白了生命和死亡的包含关系,人类也就最终会像对待生命那样来对待死亡。

死亡教育不是针对将死者的临终教育,而是针对每个生命的普遍教育。死亡教育应该成为人生的全景式的教育,因为人在一生中可能只有一次机会面对自己的死亡,但却在人生的所有阶段都要面对无数他人在不同时期的死亡,并且我们也无法预知自己的死亡。因此死亡教育对所有的人来说都是必需的,它是一种准备,可以避免在死亡来临的时候手足无措。死亡教育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的针对性,这也就决定了死亡教育不可能采取单一的形式,而是具有多样化的途径与方法。

死亡课程教育。在西方发达国家,有数以千计的大学将死亡教育列入教学课程。死亡课程教育应该是学校开展死亡教育最好的、也是最主要的形式。在中小学,我们可以开展生命基本知识和死亡基础知识的常识教育,帮助中小学生树立热爱、珍惜生命的生命观和死亡客观性、必然性的死亡观;在大中专院校,我们既可以开设死亡学、死亡哲学和死亡社会学等专门课程,让大中专学生系统地接受死亡教育,也可以把有关死亡教育的内容渗透在思想品德课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等公共课程的教学中,让大中专学生在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同时,也树立正确的死亡观。

死亡机构教育。机构教育是死亡教育社会化的主要形式,其对象是广大社会成员。机构教育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官方性质的死亡教育组织,是由国家行政部门建立的死亡教育的管理和宣传机构,并由国家提供资金、人员、物资等开展规范性的死亡教育活动;另一种是非官方性质的死亡教育组织,一般由民间社会团体和社会成员组成,资金主要来源于个人和社会的捐赠。根据教育对象和紧密程度又可分为四类:一类是针对健康者的死亡教育组织,比如日本的“生与死思考协会”;第二类是针对临终者的固定的死亡教育组织,如临终关怀机构;第三类是针对临终者的非固定的死亡教育组织,如民间组织的抗癌组织等;第四类是可以设立死亡教育方面的咨询机构,建立死亡教育电话专线,聘请死亡教育专家提供死亡教育方面的服务。

死亡舆论教育。舆论教育是现代社会死亡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死亡教育要充分利用舆论的力量,借助于舆论在社会上广泛宣传死亡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形成死亡教育的舆论阵地。报纸、杂志要约稿或积极刊发有关死亡教育方面的文章,出版社要积极出版死亡教育方面的专著,广播电视也应该制作有关死亡教育方面的专题节目,其目的就是要使更多的现代人接受“死亡学”这一新兴的学科,并同时认识到死亡教育对每个人的重要意义,真正使死亡教育成为现代人受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死亡教育的看法范文第2篇

一、医学院校开展死亡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一)社会背景的呼吁

随着老龄化时代的的来临,流行病的肆虐、自然灾害的侵袭,死亡成了人们在生活中不得不面对的“常态”。此外,失业率的逐年攀升给大学生造成了难以承受的心理负担,使得自杀事件层出不穷。天灾人祸的突然造访,让人们和死神不期而遇。这些都迫使我们不得不正视死亡。然而,在我国,从古至今死亡总是被蒙上神秘的面纱,国人都把死亡视为不可触碰的禁区,避而不谈,更别提开展死亡教育了。实际上,死亡是每一个生命必须面对的生存事实,对死亡的不同意识和领会,决定了人们对生命和生活意义的理解,进而规定了人们的生存状态。医学院校作为培养医务工作者的场所,有责任,更有义务对医学生开展死亡教育。

死亡是生命的重要内涵。一种健康的死亡意识,将帮助我们更真实地理解生的意义,更懂得劳动、艺术和爱的价值。在医学院校,正值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之际,死亡教育使医学生掌握生命现象的本质,树立科学的死亡意识,进而逐步形成理性的死亡观。一种冷峻的死亡意识,让学生在对生、死有所认识的基础上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从而以更加虔诚的态度去面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珍惜当下的校园生活,发奋学习,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医学院校更加迫切地需要开展死亡教育。

(二)培养医学生职业素养的需求

医学院校死亡教育的开展,是培养医学生职业素养的需求。一方面,死亡教育的开展,是医学生职业特殊性的内在要求。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医学生将来所要从事的是与生命和健康有关的工作,他们既是生命诞生的见证者,也是生命终结的送别者,更是生命健康的维护者。换言之,医务工作者是常和生与死打交道的人,死亡教育的开展,可以唤起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有助于矫正其对生命的不良认知及态度,提高他们为人类健康服务的质量。同时,也有利于医学生树立健康和科学的死亡观,克服死亡焦虑和死亡恐惧,掌握处理死亡事件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尤其是要学会对临终病人提供全方位的临终关怀,对病人家属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

另一方面,死亡教育的开展是缓解医患关系的迫切要求。能够培养医学生的人道主人精神,提高其职业道德感,进而加强社会责任感。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的新闻屡见媒体报端,紧张的医患关系对医患双方都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传统生命观旨在强调医学活动中患者的生命是神圣的,而新的生命观不仅强调生命的神圣,更强调生命的质量与价值。死亡教育可以使未步人临床的医学生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及可贵性,从而使其对生命产生敬W及爱惜之情,并能将这种感情转化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死亡教育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从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出发,科学地建立一个健康、疾病和死亡的生物一社会一心理医学服务模式,以助于学生在未来更好地开展医疗服务,以便于学生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二、医学院校死亡教育的现状

(一)内容单一,课程实施流于形式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虽已广泛开展死亡教育,但总体而言,情况不容乐观。从学校的课程设置来看,专业课程占据大半壁江山,而作为医学人文教育的课程(如死亡教育)却备受冷落,死亡教育的存在似乎是可有可无的。

从课程的开展形式来看,死亡教育的开展多是依托于某门专业课程,而缺乏专门的、系统的教材。如在医学院校中,只有在生命伦理学、护理学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有相关章节涉及到死亡教育的内容。

从课程的载体来看,即便是开设有专门的死亡教育课程,课程教材也比较陈旧,规范性和针对性不强,没有引起教师和学生足够的关注,更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从课程评价体系来看,对课程的考核只涉及到医学专业课(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和公共课(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如英语、政治、心理学、体育、就业指导等课程的评价,死亡教育不在课程评价之列。如此一来,因死亡教育不在成绩考核之列,医学生意识不到它的重要性,对其自然不会重视。

(二)师资匾乏,课程实施效果不佳

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教师是课程实施的核心要素,而死亡教育作为一门专业课程,需要有专门的师资队伍。死亡教育课程师资需满足以下条件:具备死亡学与死亡教育知识;具备正向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死观;有同情心并热爱生命;具备临终关怀的实践经验;具备倾听、讨论、沟通的基本技能。阎可是,在我国的医学院校,死亡教育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死亡教育的研究起步比较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都不甚完备和成熟。正因为如此,现有的师资队伍没有接受过专业和系统的死亡教育知识,也不具备实践经验。

二是,这与我国传统文化对死亡的避讳有很大的关系。传统文化对国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它影响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的人,高校也不例外,这使得死亡教育这门课程更加不受关注。

综上所述,我国医学院校的课程虽涉及有死亡教育的内容,但总体而言,内容单一、流于形式,师资匾乏,效果不佳。因此,我国死亡教育事业的发展还有很艰辛的路要走。

三、医学院校开展死亡教育的途径

(一)建设师资队伍

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课程的实施者,教师在整个教育环节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起着主导作用。在医学院校,死亡教育的开展能否收到实效与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密不可分。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医学院校开展死亡教育的前提和条件。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有利于教师个体职业生涯的良性发展,而且也是医学院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就死亡教育的开展而言,医学院校的教师必须首先对死亡教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把握,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有所侧重地对学生开展死亡教育。

总之,医学院校的领导层应切实重视死亡教育,并给予大力支持。一方面,可以尽可能多给教师提供外出学习和进修的机会,丰富教师有关死亡教育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鼓励教师到医院参与顶岗实习等活动,身临其境地体验死亡教育对于医学教育的意义和作用,进而增强临床经验和实践技能。

(二)规范教育内容

在开展死亡教育的众多途径之中,最为有效和主要的形式莫过于开设死亡教育课程。相对而言,西方发达国家把死亡教育列人教学课程的时间比我国要早很多年。然而,在我国,死亡教育起步较晚,课程体系也不够完善,教育内容有待规范。

为了让医学生更加系统和全面地接受死亡教育,医学院校可以开设多种与死亡教育相关的课程,如医学伦理学、死亡学、死亡哲学、死亡社会学等。此类课程的开设:一方面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死亡观和死亡意识,揭开死亡的神秘面纱,化解对死亡的无谓恐惧,减少大学生自杀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死亡的生理过程、死亡心理和死亡尊严等,为以后的职业奠定理论基础,如医务工作者对病危患者的临终关怀,对器官移植的正确认识等。

作为“向死而生”的存在,生命的不可逆性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事实。这种“由死观生”的死亡教育能够使医学生珍视时间和生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生命质量。与此同时,也会使他们在珍惜自己生命的同时,学会尊重他人的生命,为以后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打好基础。

(三)丰富教育形式

1.以主题班会为载体

主题班会是指以班级为单位,按照教育教学或班级管理的有关需求,以一定的“主题”为核心,开展的一种班会活动,它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最为重要的途径和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作为辅导员,对学生开展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的主阵地,主题班会的组织者既可以是辅导员,也可以是学生。学校可以主题班会为载体开展死亡教育。例如确定一个与死亡教育有关的话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最后由辅导员或学生十部总结讨论内容,并记人班级日志。在主题班会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充分参与到班会活动中。

2.以校园文化为依托

医学院校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应遵循以下指导思想:体现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体现和贯彻学校的发展理念;体现和贯彻文化发展的规律;体现和贯彻关爱生命的精神。可见,关爱生命是医学院校校园文化的指导思想之一。作为生命教育的一部分;死亡教育理应是医学院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培养未来医务工作者的医学院校,首先应该是一个尊重生命、推崇健康的地方。因此,医学院校的校园文化应充分彰显这一学科特点,把死亡教育融人到校园文化之中。例如充分利用社团组织和文化走廊的作用,将死亡教育融人其中,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提高职业素养。

3.以社交软件为平台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尤其是近年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青少年成了网民中的主力部队,网络媒体成为这一群体获取信息的主要媒介和手段。目前,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人手一机,机不离手”。在众多的社交软件中,学生最为青睐和常用的APP便是微信。学校可以“投其所好”,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对学生开展死亡教育。如建立微信公众号,借助微信信息平台向医学生有关死亡教育的内容,还可以此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对死亡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等。

死亡教育的看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生死教育;生命教育;幼儿

作者简介:寸晓红(1970-),女,云南腾冲人,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社科系,副教授。(云南芒市67840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7-0109-02

生命及死亡一直是中国教育中所忽视的议题,其中死亡更是在中国文化中避忌碰触的。所以,儿童的生死教育相对受到忽视,不但学校中避免谈到死亡议题,许多家长更常以负面或敷衍的方式处理死亡相关事件,现今媒体传播信息速度快,通过传媒可以了解到大量的天灾人祸所造成的死亡事例。诸如9・11恐怖袭击、SARS风暴、南亚大海啸、5・12大地震等震撼人心的惊恐的死亡事例,触及了根源于社会文化中集体的一种“死亡否认”价值体系。

大多数人认为幼儿就像刚萌芽的树苗,教导生命喜悦的课程都来不及,何必教导生死的悲伤,甚至还以为太早进行幼儿生死教育,会造成幼儿生命中不可承受的“重”。因此,许多家长与保教人员认为幼儿不需要生死教育,即使想要实施,也无从着手。无可讳言,幼儿生死教育的实施确有其先天的局限,因为幼儿的身心既不够成熟,又缺乏生活经验,以致这方面的教育往往被忽视,认为生死教育应该等幼儿长大后再讨论。然而,如果一味逃避或置之不理,不仅无法真正发挥幼儿教育的功能,更无法让幼儿成长为“健康的新世纪公民”。(赖伶蜜,2005)

一、在幼儿阶段实施生死教育的重要性

由于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以致儿童越来越多地接触到比以往更直接深刻的死亡事实的信息传递,顿时觉得死亡离生活是如此的近,儿童虽然对死亡存有高度好奇、迷惘,却仅能通过图画书、卡通、大众传播或民间传说得到拼凑的、不完整的生死概念。

死亡心理学家认为儿童自幼便对消失与死亡产生疑问与好奇,如果过度避讳,或反而以神秘恐怖的方式来处理的话,容易对儿童人格与人生观的发展造成负面的影响。(张淑美,1989、1996)我国文化更是将“死亡”视为禁忌,刻意忽视生命从生到死的完整历程。反而会因为忌讳逃避而丧失孩子自然接触生死意义的机会,甚至会让孩子造成对生命的错误认知。然而人们对死亡的知觉、概念与看法,将可能影响其一生的思想行为,也是生命中重要的组织原则,对人格形成、情绪、心理与认知等方面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力。(Crase,1982;Kastenbaum&Aise nburg,1976)

哲学家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在分析死亡意义时也曾说到:“逃避死亡的话题,只会使自己更远离生命本质的真相。”唯有正视死亡的不可规避性,才能真正摆脱对死亡的恐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坦然地将死亡纳入生涯规划的一部分,积极地用有限生命创造无限的价值。因为有死亡,生命才显得有限,所以我们必须珍惜有限的生命;体验了死亡,就是体验了生命价值;而学习接纳死亡,则是让我们学会承担生命的责任。(赵可式,1998)

由于幼儿对任何的事物及知识都充满好奇与探究能力,并且其吸收力非常强,更没有先入为主的定式,所以从幼儿阶段开始实施生死教育,应是最佳的时机,这样才能使生死教育往下扎根,此外,由于幼儿的这些特性,使他们容易有奇思幻想,无法分辨真假,往往容易被误导而造成憾事,如:2005年7月1日《青岛都市报》报道了一位三岁幼儿学习电视剧上吊,不幸身亡,这就是幼儿受到传播媒体的不良影响所产生的悲剧。(林慧珍,2004)对幼儿进行有关生死问题的教育,并不是提早告诉幼儿悲伤或是不美好的事,而是通过“生死”的教育,让幼儿对死亡有正确的认知,以及在面对“生死”、“濒死”的问题时不会恐惧,更重要的是让其了解生命的美好,使其在活着时会更努力增添生命的意义,不过,让幼儿对生死有所认识或了解,只是教育的手段,真正的目的是要让幼儿对生命有更积极与正面的看法,学会珍惜生命、尊重别人,以及如何面对死亡。

幼儿或许可以等到成人阶段再接受生死教育,但如此一来,他的人生观及世界观已经成形,吸引力及影响力反而没有那么强了。虽然成人有了足够的身心成熟度、认知能力、生活体验,并且会主动寻求解答,生死教育的实施成效似乎在他们身上较容易察觉与受用,但不能就此就认定成人比幼儿需要接受生死教育。因为生死教育就是从生始到死终,谈死是为好好地生,所以幼儿从小就接受生死教育,将会一生受益,就经济效益而言,比起到成年才实施生死教育,幼儿时期就实施生死教育的好处是难以估计的,毕竟根基扎得越深,日后才长得更壮、更结实,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当然,对幼儿实施生死教育困难重重,教育者不仅要了解生死教育,更要了解幼儿,但实际上生死本来就是无解的谜团。(郑晓江,1995)何况幼儿的能力有限,如何将一个极为抽象的概念教给幼儿确定比较困难,而且幼儿生死教育只是生死教育不同阶段的一个起点,假若这个起点做得好,不仅使往后的不同阶段的(青少年、成人)生死教育都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更能使教育的功效发挥到最大,毕竟我们不能等到青少年自杀后,才开始重视及实施生死教育,因为这时为时已晚,要彻底减少自杀,以及解决对生命不珍惜的问题,就要从小开始教导,一旦幼儿生死教育能够落实,到了青少年及成人时再接受深度不一的生死教育才能解决问题,并可减少青少年迷失及自杀等种种问题。无论如何,幼儿生死教育的成败在于教育方式,除了专业的从业人员外,最重要的是父母的支持与参与。尽管幼儿生死教育比起成人生死教育更棘手,但其作用却更广、更远,急需大力推广,一旦生死教育能确实打下基础,他日一定能开花结果,所以对幼儿进行生死教育实在是当务之急。

二、幼儿所面对的生与死

生命是指从生到死的过程,因为生是死的体验,死则是生的完成,如果生死这个根本人生课题没有获得正确的教育,则一切的学习都是空谈,(许雅芳、刘翠华,2005)所以幼儿生死教育是所有教育最根本及基本的一环。毕竟幼儿的经历不多,而且心智不够成熟,对死亡的认知概念不清。(Margaret,1993)一旦面临突发、震撼的生死事件,身心必会受到极大的创痛。但不幸的是,在幼儿的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总会遇到一些预期的,或突发的事件,这些事件可能会造成幼儿的身体及心理的伤痛,例如天然的灾害或人为的意外:地震、火灾、海啸、恐怖事件、重大的车祸、飞机失事等;遭逢生死威胁:幼儿自身遇到生命威胁的意外,如被绑架、生大病、慢性重病(癌症)、罕见重大疾病等;幼儿经历生死及分离等失落事件:亲友、宠物死亡,或是父母离婚及搬家等;幼儿亲身经历或目睹的暴力事件;幼儿经历被虐待或害事件。

由此可见,诸如此类事件在幼儿的身边随时会发生,幼儿年龄小,虽然不能确切地了解这些事件的意义及其因果关系,但一旦亲身遭受上述事件的任何一项,都有可能造成幼儿身心终生受创的遗憾,即使身体的外伤不明显,经过一段时日,或许幼儿的外伤已经痊,但其心理的创伤可能才开始反应在身体、心理及行为上,也就是所谓的“创伤症候群”,他们最初出现惊吓、紧张、僵硬、呆滞等心理反应,然后会有尿床、失眠、做恶梦、焦虑害怕等心理反应,久而久之,就会变成习惯性的身心创伤症候群症状,如下列几个情形:心情常常起伏不定;对突然的声音或噪音感到吃惊;不容易入睡,常常失眠或做恶梦;心情容易沮丧,并且变得脾气易怒;出现人际疏离的倾向;对可能引发创伤回忆的事件害怕、恐惧;身体紧张、记忆力退化、注意力不集中。

我们通过生死教育让幼儿了解生死的变化,可使幼儿在面对这些事件时能有最起码的调适能力,也可帮助他们从这些创伤事件中勇敢地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造就一个健康的人。毕竟“生死”是生命中不可避免的事,加上儿童从幼年就对“生死”产生好奇与疑问,(张淑美,2000)并且认识到生死随时都在身边,并不分老幼,因此,为幼儿规划及实施适当的生死教育是现今幼儿教育刻不容缓的课题。虽然云南省从2008年开始全面推行“三生教育”,然而,现在的幼儿教育在这一环的努力仍不足,这是因为长久以来社会文化对“死亡”禁忌,导致在学校通常不提死亡,家长在面对孩子时,常以忽视、隐瞒、欺骗、恐吓或敷衍方式处理,以致幼儿对死亡存有高度的好奇、迷惘、焦虑、恐惧及压力。(纪洁芳,1990)因而幼儿容易被笼罩在死亡的神秘面纱之下,只有通过电视、电影、报纸杂志、童话故事书(或神鬼故事)等略窥死亡面貌。但也无法获知真相,所以容易受到夸大、不实、扭曲或神秘的报导影响,使幼儿或青少年产生错误或片面的死亡认知,影响其对死亡的态度,往往是恐惧、害怕、恐怖、疑惑、神秘、纳闷等等,多是负面且复杂的情绪。(巫珍宜,1991;张淑美,1996、2000)甚至有自杀倾向和形成不正确的死亡观念,(张淑美,1997、2000)所以幼儿生死教育已迫在眉睫,它可以突破各种禁忌,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生死观、人生观及世界观。

三、幼儿生死教育的教学目标

及早给幼儿实施生命教育有其必要性与重要性,通过生死教育的课程设计,让幼儿认识生是什么?生活是什么?生命是什么?进而领悟生命的变化和交替,并了解死亡是什么?不存在是什么?什么是不朽?等,让他们对生死有初步的了解,进而能自由联想生与死,让生与死成为他们坦然接受和谈论的对象,(许雅芳、刘翠章,2005)必须提供幼儿一个健康、活泼、生动、愉悦并且可以和生活紧密结合的课程,让幼儿能通过这些课程的实施,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爱惜生命,进而惜福感恩、认真负责,实现真正的全人教育,(李锡津,2000)成为日后健康的公民。幼儿生死教育的范畴可定为幼儿与自我、幼儿与大自然、幼儿与群体、幼儿与生和死等。幼儿生死教育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点:让幼儿了解生命的成长过程,愿意对死亡进行开放思考;引导幼儿适度认识及谈论死亡,破除死亡的传统禁忌;建立幼儿正确的死亡常识,当面临死亡问题时,可以适当调适心态与情绪;引导幼儿对死亡的了解,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惧与害怕,并能坦然地接受生命中的失落与死亡;感受生命的变化,培养创造力及美感;培养尊重生命、爱惜生命及大自然的情操。(刘翠华、许雅芳,2004)

总之,幼儿是刚发芽的幼苗,需要成人细心呵护与照顾,而且他们的生命如初升的太阳,所以对幼儿实施生死教育要格外的小心谨慎,否则会适得其反。幼儿生死教育的真正目标是让幼儿更加爱惜生命、珍惜生命,对幼儿而言,生死教育是“为生所准备的教育”,为确保幼儿生死教育能顺利的实施,政府、幼儿园必须重视这个课题,制定可以具体实施的教学活动方案,同时培养真正具备教学能力的教保人员,以使幼儿生死教育确实而有效地实施。

四、结束语

中国平均自杀率为23/10万,每年自杀死亡人数约30万人。这相当于一个欧洲中等国家四分之一人口数。15~24岁占自杀总人数的26.65%;5~14岁的少年儿童自杀占自杀总人数的1.03%。自杀的原因非常复杂,虽然生死教育的实施不见得就能减少自杀率,毕竟生死教育并不能立竿见影,但不能等待问题产生时,才急于下猛药。生死教育从幼儿就开始阶段性的教学,也并不是否定在成人、青少年等不同阶段进行的生死教育,而是强调生死教育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相当重要,毕竟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认知及需求,而经过不同阶段的学习,才能彻底实施生死教育。

从长远来看,生死教育实施效果的关键在于能否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往大多忽略了幼儿阶段,以为幼儿不需要,等待他们长大后再实施,但他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而且都有无穷的潜藏力,所以不应限制他们对生死的好奇与探索。其实,生命并不能传授,我们只是创造一个适当的学习环境及教材,让幼儿感受生命变化的奇妙,即使每个幼儿领悟程度不一,收效不一,也无妨。毕竟这只是起点,只求尽心尽力,以后必可看见繁花盛景。

“知死,焉知生”,从死亡来领悟生命是什么?整理出人恐惧死亡的原因,并提出从死亡来领悟生命的意义,从而引领孩子调整价值秩序,认清什么是生命中最重要的。

儿童教育时期是人格发展的关键期,生死教育更是人格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希望引领孩子通过对死亡真实性的思考,理解生命的珍贵,让儿童了解到事物不会永恒,应珍惜生命中所拥有的,学会放慢脚步开始享受生活,让人生如泰戈尔诗中所写:让生灿如夏花,死美如秋叶。

参考文献:

[1]张淑美.早知道早幸福?儿童死亡概念之发展与生死教育[M].台北:台北心理出版社,2006.

[2]赖怜蜜.健康领域教材教法[M].吴凤技术学院主办,长庚技术学院协办,2004.

死亡教育的看法范文第4篇

在美国,“死亡教育”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如今已在全美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普遍实施。而在家庭教育中,面对孩子们提出的死亡问题,美国家长也会坦诚地给孩子们最简单明了的回答,尽量避免似是而非或模糊不清的答复。让孩子从小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请别漏掉“死亡教育”这重要的一环。

孩子们,正确认识死亡吧

幼儿园里,一个叫蒂米的男孩患脑癌去世了。是说蒂米转学或者出远门了,使孩子们平静地淡忘蒂米的消失,还是告诉孩子们这个不幸的事实?

美国老师黛尼尔选择了让孩子们围坐在她身边,轻轻地告诉他们:“脑瘤使蒂米的大脑停止了工作,使他的身体停止了工作。就这样,蒂米死了。”

之后当她分发学习用品或组织幼儿游戏时,总有孩子说:“老师,您忘了蒂米的那一份。”她也总是回答:“蒂米还在这儿吗?他还能回来吗?”孩子们终于知道:蒂米死了,不会再回来了。

想过把蒂米生前使用的小桌子搬走的黛尼尔,最后还是组织孩子们讨论如何使用蒂米的桌子。于是孩子们将蒂米的桌子抬到活动室的一角,摆上他生前最喜欢的恐龙玩具和与恐龙有关的书。并在每本书的扉页上写道:“送给特别喜欢恐龙的我们的朋友―蒂米。”

这使孩子们明白:蒂米死了,不会再回来了,大家很悲伤,但蒂米和大家在一起的日子永远难忘。

黛尼尔的做法,代表着美国人对儿童“死亡教育”两大基本目标:一是坦诚面对死亡事实,正确认识死亡;二是同时把它作为情感教育的一部分。

必要的情感教育

另一位普通的美国小学教师,发现全班同学集体喂养的小白兔“玫瑰”死了之后,孩子们都很悲痛,情绪波动很大。

于是这位老师立刻计划开展一次与家长协同的死亡情感教育课,帮助孩子们度过失掉“伙伴”的悲痛。她给每位家长写了一封短信说明情况,并告诉家长们:“‘玫瑰’的死令孩子们悲伤,这可能会使孩子们想起他们喜爱的人或宠物的死。我们将在明天集合后,邀请孩子们参加一个讨论会。大家一起制作一本关于‘玫瑰’的纪念册,来追忆与‘玫瑰’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和表达对它的思念。另外,在最近一段日子里,有些孩子可能会经常提起‘玫瑰’,有些孩子可能会变得沉默寡言。请您体谅孩子的情感表现。”

这位普通的美国小学教师,通过这堂情感教育活动和家长们在家里的情感教育协助,让孩子们认识到了正确对待死亡的情感体验,有益于树立他们的健康人生态度。

这样的例子在美国并不少见,大部分中小学,还会邀请专业殡葬人员或重症室护士来校教授别具一格的“死亡课”。“特邀专家”们会和孩子讨论人死时的真实情景,并让孩子们模拟遭遇亲人车祸死亡时的情形、应对悲痛情感的正确方法,或体验突然成为孤儿的凄凉感。

还有一类是在教师或家长的带领下,孩子们来到为绝症患者提供临终服务的场所,对即将离世者表示深深的尊重。他们将鲜花瓣撒在临终者的床上,并勇敢地握住处于弥留之际的老人或病人的手,向他们送上祝福的话,在爱心满溢中,微笑着目送他们告别人世。

不可或缺的特色教材

一天,蒙大拿的儿童心理学家阿斯莫老师在文学阅读课上,给孩子们带来了儿童文学作品《海盗伯里斯》。故事讲的是有一个名叫伯里斯的海盗,他和他的海盗伙伴们身体强壮、贪婪大胆。突然有一天,他们养的一只鹦鹉死了,伯里斯和所有的海盗都哭了。

阿斯莫问:“同学们,大家一直以为海盗是没有人性的,海盗生活一定惊险刺激,但为什么这个故事,却是以海盗同情鸟儿死亡作为结束?”

死亡是一种谁都要面对的、永远无法回避的自然法则,阿斯莫认为,儿童文学作品《海盗伯里斯》,能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向孩子们说明对于任何人“死亡都无法避免”和“生命都十分重要”。

这堂课上,阿斯莫与学生们一起热烈讨论海盗与死亡的联系、生命的脆弱与珍贵等问题,原本冰冷的死亡话题,逐渐充满温情氛围,孩子们表现出对死亡的理解和体恤,使这堂课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其实,大多数美国学校的死亡教育课,都离不开精彩的特色教材。教材通常采用生动有趣的故事、诙谐幽默的漫画等文学艺术表现形式,充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高教育效果,能同时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服务。

用“自杀防御”为孩子设防

在美国部分学区,还特别重视“自杀防御课程”这门死亡教育独立科目的开设。“自杀防御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在于教育儿童懂得珍惜生命,同时降低当地的自杀率。“自杀防御课程”通常为期1―7周。老师要给学生介绍全美各地的自杀人数统计数字,帮助学生了解自杀前的一些特征,告诉他们当朋友或自己处于不佳状态时,应该及时告诉成人。

在加州林肯中学开展的“自杀防御课程”中,教师还会要求学生写一封劝说自己的一个有自杀念头的朋友的信,加强孩子的现实参与感。

加州是美国自杀率最高的地区。但自从1980年兴起“自杀防御课程”后,加州1994年的自杀率比1970年降低了39%。在预防自杀的同时,课程也设置积极开拓生命意义的环节,随时倡导中小学生珍惜生命,提高生命的质量。比如在美国中小学课堂,不管是社会课教师或文学课教师,都经常用类似的提问来提醒孩子们:“如果你的生命只有3天,你会如何安排?你最想做什么?”

让孩子自幼接受“死亡教育”,就等于让他们真正理解生命的终结和存在,他们也一定会对人生的意义有更多的深入思考,并明白今天的重要,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

链接:

中国家长如何面对死亡教育

学习如何更好地引导孩子的方法,可以收集一些关于“死亡教育”的资料,比如先看看《谈论死亡: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对话》这本书;

向孩子讲述死亡内容时,教导方法或解答方式都会直接影响其对死亡的认知。因此要符合大众认同的科学合理原则,避免用童话或半真半假的故事来解释死亡;

在引导孩子面对现实、正视死亡时,也要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以确保其心理健康;

死亡教育的看法范文第5篇

一、案例简介

寒假过后第一天上班,我发现心理咨询室门口的预约卡上有人留言,说近期他的身体一直出现状况,这让他非常担忧和纠结,他无法摆脱,不想活了,恳请心理教师帮帮他。

他的身体出现了什么状况?是什么严重的打击让他有了“不想活”的念头?这个学生的留言让我的心一阵紧缩,我赶紧在预约卡上写下了咨询时间。

在约定的时间,这个学生走进了心理咨询室。这是一个高二男生,个子不高,情绪低落。

从咨询中我了解到:这个男孩手心里曾经长了个黑痣,他经常恐惧会发生癌变,多次求医,医生都说没有大碍,可是他不信,每天都生活在恐慌中,无心学习。后来家长实在没办法就恳请医生给他切除了。本以为这样会好起来,可是后来有一次他的牙齿出了问题,去看牙医,医生无意中说了一句“你的牙应该矫正一下,要不影响咬合”,结果他又开始每天心神不宁起来,家长没办法,找牙医给他带了牙套,开始矫正牙齿。可是问题并没有解决,他每天都会在自己身体上发现一个问题,然后担心这个问题可能会影响自己的健康,担心自己会死。他的生活不再安宁,上课不能安心听讲,作业也没有心情完成。

就这样,由于惧怕死亡所以每天胡思乱想,不能自拔,最终导致他更无心学习,甚至厌倦活着。家长看到这种情况,非常着急,带他走访了两个心理医生。其中一个心理医生确诊他是强迫症并对他说“强迫症不容易治好,有的需要一两年,有的可能伴随终生”,这些话更加重了他内心的恐惧和焦虑。

听着男孩的叙述,我发现他的所谓身体“状况”,其实都是些小问题,根本不影响健康,他的健康状况非常好,只是他过度担心自己了。

二、辅导过程

在咨询中,来访者通常是带着问题或困难而来的,当他一再叙述他的困难时,心中常常是被无助与挫折的情绪塞满,似乎情况真是糟到谷底,这时咨询师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带来访者走出低谷,让他能比较有方向地去澄清自己的问题,去思考改变的可能,寻找自己的着力点。

所以我问他:“你为什么这么担心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呢?”他怔了一下,然后给我讲了自己幼年时的一个特殊经历。

男孩的家在海边渔村,在他五岁的时候,有一天晚上爸爸妈妈去码头收海货,他和奶奶、姐姐在家看家,夜里11点多,奶奶突发脑淤血躺在地上,痛苦地挣扎和,姐姐和他又无助又恐惧。这时突然停电了,屋里一片漆黑,这更加重了他的恐惧,姐姐叫来了邻居,但奶奶最终还是死了。为奶奶送葬的时候,他亲眼看到奶奶被放在棺材里,棺材用长长的钉子钉死了……这些记忆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里,从此他幼小的内心埋下了对死亡恐惧的种子。

由男孩的叙述我判断,他目前的心理问题和童年的这一经历有关,他经常过度关注自己身体“状况”的行为表现其实是死亡焦虑的改头换面,帮助他摆脱过度的死亡焦虑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在接下来的咨询中,我没有绕弯子,而是直奔主题,直接和男孩探讨关于“死亡”的问题。

我问男孩具体害怕死亡什么?他说,他还年轻,还要上大学,他不想像奶奶一样死去,可见他一直生活在奶奶死亡的阴影中。

男孩的回答让我想起美国著名心理医生亚隆所说的一段话,他说,人们有一个共同的心理:越不曾真正地活过,对死亡的恐惧也就越强烈;越不能充分地体验生活,也就越害怕死亡。男孩的问题就是这种心理的一个具体体现。

为了让男孩能逐渐从奶奶死亡的阴影中走出来,我采用了抽离法。

我让男孩想象自己五岁时奶奶去世的情景,让他和五岁时的自己对话,理解当时自己的恐惧,理解当时因为年龄小对死亡的不理解,告诉五岁的自己现在他已经长大,已经十八岁了,更多地明白了死亡是怎么回事,他很怀念奶奶,他会珍爱自己的身体,珍爱生命,好好地活下去,希望奶奶在天堂祝福他。

作了这些处理之后,男孩说他内心轻松了很多。

一个人的思考方向会影响其思考内容,进而影响其对问题解决的决策及效能。所以,在接下来的咨询中,我有意识地引导男孩对自己的内心进行觉察,引导他的思考方向。我对他说,没有人能改变死亡的命运,死亡是每一个人都惧怕的,每个人都会有死亡焦虑,但是如果一个人每时每刻都想着“死亡”,那就正如心理咨询大师亚隆所说的“好像用肉眼直视骄阳,那他实在是坚持不了多久”。死亡虽然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痛,但也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财富。正是因为生命的终点在明确而坚定地等候着我们,我们才更懂得珍爱生命,用热情拥抱生活,用有价值的方式去体验生活,做对生命有价值的事情,不让生命中的每一分钟虚度。也才更懂得活在当下,活出意义。

经过几次对“死亡”、对“生命”的探讨后,我明显感觉男孩对死亡的恐惧减轻了很多,“死亡”也不再是那么不可触碰。他不再过多关注自己身体的“状况”,整个人也开心快乐了许多。没有了内心的纠结,自然也就找不到“不想活”的踪影了。用男孩的话说,“他心里那块压得他喘不过气来的大石头被搬走了”。

后来男孩平稳地进入了高三,高考中考取了一所不错的二本院校。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丰富,阅历的增加,他会对死亡和生命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三、分析与思考

这个案例引起了我对自身阅历和教育工作的很多思考。

首先,从自身的角度,这是我接触到的第一例关于死亡焦虑的案例,在最初接触这个案例时,我的内心曾有一些被搅动,因为它触碰了我内心的一个情结。在十几年前,我自己曾因疾病和死亡并行了很长时间,死亡也是我无比惧怕和焦虑的,然而正是这样一段曾经让我如此痛苦的记忆,却成为了我如今非常感恩的人生经历。因为是死亡教会了我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当下,认真地过好当下的每一天;是死亡教会了我感激每天的花开花落,感激四季的轮回,感激爱我的人,让我拥有了幸福美满的生活;是死亡教会了我用感恩的心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教会我重视生命、感恩生命、享受生命,让我有了健康的身体,远离了死亡,对生命有了大彻大悟的理解。正是有了这份人生的经历,我在和男孩探讨“死亡”和“生命”时才显得那么淡定、从容、有力量。这是这次咨询得以成功的原因。

由这个案例我深刻地体会到:一个咨询师应该是一个有着丰富人生经历的人,咨询师人格的健康度、完整度决定和限制着心理咨询取得疗效的程度。咨询的过程是一个助人的过程,更是一个自助的过程。罗曼·罗兰曾说过,“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充满阳光。”如果要更好地帮助别人,那我们自己就必须不断成长!

教育心理学家斯普朗格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呼唤。作为心理教师,对来访者最大的尊重就是要拥有很好的咨询技术和人格境界,这样你才能用沐浴着人性光辉的心灵智慧去倾听、陪伴,去为他们创造、维护一个安全、轻松、愉快的空间,或站在他们身后,或牵着他们的双手,与他们走出迷茫,走出误区和黑洞。所以作为心理咨询师,加强学习,谋求自我的最大发展和提升,永远要放在第一位。

其次,从教育工作的角度,这个案例使我深刻认识到关注青少年的生命教育是学校教育和青少年自身发展变化的迫切要求。

无独有偶,在我刚刚咨询完这个案例之后,一个高一女生以同样的问题走进了心理咨询室。这个女孩在假期看电视时,电视剧的女主人公身患绝症,非常痛苦,剧中的情景唤起了女孩的死亡焦虑,她每天担心自己会像女主人公一样身患绝症而死去,这种担心由影响她的心情,逐渐发展到影响她的睡眠,进而影响到了她的学习和正常的生活。美国著名心理医生亚隆在他的关于征服死亡恐惧的书《直视骄阳》中这样写道:从六岁直至青春期,死亡恐惧深埋在无意识深处。但进入青春期,死亡焦虑会大规模地爆发:青少年通常都会思考死亡这个主题。死亡带来的影响常常隐匿难辨,却可能使一些人的生活彻底瘫痪。所以教育作为一种直面人的生命的事业,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欣赏生命、感恩生命、尊重生命的教育,也应对学生进行死亡教育。

第一,要对学生进行死亡态度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科学、合理、健康的死亡观。比如,要让学生从生理上理解死亡的观念,理解生与死是人类自然生命历程的必然组成部分,知道死亡是一切生命的必然归宿,消除对死亡的恐惧、焦虑等心理现象,从而引导青少年勇敢地正视生老病死的问题,正确地面对自我之死和他人之死;引导学生从死亡这个人们避之唯恐不及的话题中,得到思考,从自己身边或者所见闻的死亡中获得成长,在失去中获得力量;引导学生明白人类的死和动物的死是不一样的,人类的死包含着许多生命伦理、社会责任、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含义,人生应该有优生、优活、优死三种境界,加深他们对死亡的深刻认识,并将这种认识转化为珍惜生命、珍爱健康的强大动力,进而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生命和生活质量。

第二,引导学生通过正当合理的途径获得“死亡教育”。现在很多青少年常常通过互联网接触到很多和死亡有关的东西,比如鬼片、暴力凶杀的网络游戏、稀奇古怪的死亡视频、玄幻小说等,这些“死亡教育”注定是不全面的、偏激的,甚至是畸形的,它会曲解生命和死亡,毒害青少年的心灵。

第三,重视引导家长对孩子的死亡教育。对于孩子提出的“死亡问题”,家长要作出最为直截了当、简单明了的回答,避免似是而非或模糊不清。此外,不要用神话或宗教中的诸如天堂、地狱之类的传说或“人死后都会变鬼”这样的“黑色迷信”,来对死亡作出解释,这是一种误导,会让孩子的内心迷茫,加重对死亡的恐惧感和心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