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死亡诗社简介

死亡诗社简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死亡诗社简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死亡诗社简介

死亡诗社简介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产教结合 物联网 无线传感器

1重庆工程学院产教结合背景

重庆工程学院由重庆正大软件集团举办,学院与集团各子公司形成产教结合办学模式。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探索,学院实行集团+学校、学院+公司的产教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专门成立产教结合指导委员会,学院和对接公司形成了“专业建设与行业需求相结合,专业教学与企业案例相结合,专业实训与实际项目相结合,专业实习与企业岗位相结合,专业教师与企业员工相结合”的“五结合五支撑”专业能力培养体系。并在学生素质培养过程中“将素质教育融入课堂、融入活动、融入生活、融入社会,学生自主互动和学分激励相结合”“四融入一结合”的办学特色。

2重庆工程学院物联网专业无线传感器网络课程建设的思考

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开设既要区别于211等研究型传统本科院校,也要区别于高职类专业院校,应以培养动手能力强,知识水平足,可持续发展的“实用创新人才”为主。

在“五结合五支撑”培养体系框架下,作为培养系统细化以及承载的专业课程,无线传感器网络课程应该紧密的贴合行业应用,始终抓住“应用型”这个魂,努力打造切合市场需求的课程教学环境。该课程作为物联网在感知层中较为重要的应掌握的核心能力模块,其课程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该课程建设的方法可概括为一下基本步骤,该方法也值得在其它类似课程建设借鉴:

(1) 通过企业调研,梳理出物联网在无线传感器网络模块所必需的具备共性的关键工作流程,归纳出相关的核心能力主线。

(2) 通过岗位能力主线,明确主线所需的并能支撑岗位工作关键技能。

(3) 结合关键技能形成关键的知识技能点,串联技能及知识点,形成完整的针对行业的知识体系。

(4) 最终选取具备代表性的工作任务作为教学主线。专业教学与企业案例相结合。结合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或项目,通过项目作为载体,在强化物联网专业同学动手能力的同时,对专业知识进行教学,使学生满足行业、企业对物联网应用人才的需求的同时兼顾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知识体系;在保证学生较大缩短就业适应期同时满足应用型技术人才今后的技术创新理论需求。

2.1无线传感器网络课程的核心能力主线

通过走访重庆本土物联网行业,结合专业建设的调研,梳理出核心能力主线。无线传感器网络涉及现代传感器、嵌入式、近场无线通信以及分布式技术等领域,是一类涉及技术交叉,更新快,掌握难度大的知识。正由于涉及面广,所以必须得结合市场需求定义好“应用型”本科课程所培养的能力。在定义核心能力主线时首先应定义好课程边界,以便于各个相关课程能有机的形成关联以便于支撑起培养方案的整个框架。与其关联的有传感器技术,嵌入式系统以及物联网综合实训课程,因此该部分应以近场无线通信作为主线,重点培养传感器节点网络通信的部署、调试以及开发能力。

2.2无线传感器网络课程的岗位工作关键技能

实现对无线传感器中网络节点及网关的布置,节点的调试,节点数据的传输控制(温湿度等数据以及视音频信号的传输,控制信号的传输)。

2.3无线传感器网络课程的知识体系及教学主线

结合物联网产业发展较为成熟之一的智能家居作为载体,进行教学与实验设备的准备,可形成如下的教学主线:智能家居?WSN选型(包含知识点:节点架构,硬件组件、能量消耗、操作系统及智能家居环境);智能家居?WSN网络设计(包含知识点:设计方案及优化);智能家居WSN的构建和应用实现(包含知识点:相关协议,仿真平台及开发平台,时间同步技术及节点定位,安全及容错技术;)。

参考文献

[1] 柯立新,陈家琪,吴开军.基于web的智能网管系统设计与实现[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0(02).

[2] 张念春,杨寿保.因特网与电信智能网的比较与互通方案分析[J].计算机工程,2002(04).

[3] 宋树成,殷月明.智能网与因特网互联方案的探讨[J].电信科学,1998(05).

[4] 孙晖.安全需成体系――谈华为3Com构建企业智能网[J].每周电脑报,2004(03).

[5] 朱于军,刘玉璋,龙新电.智能网业务生成环境的实现结构[J].高技术通讯,1997(04).

[6] 冯雷,刘波,贾怀义.CTI技术及其应用[J].四川通信技术,1998(02).

[7] 陈晋.广域虚拟群的规划与实现[J].科学之友,2011(24).

[8] 风河全新IP智能网关平台[J].计算机安全,2011(12).

死亡诗社简介范文第2篇

关键词:死亡诗社 主题思想 自由 梦想

(一)《死亡诗社》剧情简介

《死亡诗社》讲述了以沉稳凝重的教学风格和较高的升学率闻名的威尔顿预备学院里新来了一个文学老师John Keating,他的到来如同一阵春风,一反传统名校老师的严肃刻板。他带着学生们在校史楼内聆听死亡的声音,反思生的意义;让男生们在绿茵场上宣读自己的理想;鼓励学生站在课桌上,用新的视角俯瞰世界。老师自由发散式的哲学思维让学生内心产生强烈的共鸣,他们渐渐学会自己思考与求索,勇敢的追问人生的路途,甚至违反门禁,成立死亡诗社,在山洞里击节而歌!他的教育宛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留在每个人心里。

(二)《死亡诗社》主题分析

①自由发散式的思维哲学

威尔顿学院有四大信念,分别是传统、荣誉、纪律和优秀,在这样的信念下,学生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考上常春藤类的高等学府。在这种传统、庸俗、约束的教育方式下,学校里的气氛死气沉沉,学生们的生活枯燥乏味。Keating 的到来像一阵春风,吹皱了学校的一潭死水。在他的课上,他让学生们不要拘泥于书本,要学会自己独立思考,提倡自由发散的思维哲学,经常用不同的角度看事情。

中国的教育一直都是“填鸭式”的,学生们早已习惯了被动的接受,产生了思维定势,人云亦云。还记得在电影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书本上说可以用坐标轴来判断一个诗人的伟大程度,于是Keating 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坐标轴,下面的学生托德也拿出笔记本,用直尺一丝不苟的照着画。看到这里,我仿佛一下子看到了自己。我简直像极了托德,一样的胆怯,一样的自卑,一样的畏缩,一样的循规蹈矩。我好像被击中了一般,心里有点堵堵的,我就是这样的,不管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是有用还是无用的,都会不加思索的抄下来,我早已习惯了不动脑子。

②及时行乐(seize the day)

我们都会死亡,人的一生是极其短暂的,在我们短暂的一生中总该做点有意义的事。电影中的Keating老师在第一次上课时就让他的学生们到校史楼内聆听死亡的声音,反思生的意义,告诉他们要及时行乐。我觉得及时行乐翻译为“seize the day”比较好,抓紧时间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去过自己想过的生活,随心所欲,自由自在。

“人是一棵脆弱的芦苇”,在永恒的自然面前,人显得那么渺小,生命本已短暂,却又充满了那么多的变数,我们有什么理由去虚掷自己的人生呢?Keating老师的出现就像一缕微光,照亮了学生们灰暗的生活。那些学生原本循着既定的轨迹,遵从父母的意愿,学习着一些自己并不感兴趣的东西,生活毫无激情可言。可是,老师的到来改变了他们,他们开始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开始对生活充满激情,开始寻觅心灵的自由,开始想要寻求改变,开始学会欣赏诗歌艺术的魅力。

③努力寻找自己内心的声音,坚持自我

有一个词叫做“dream”,曾经的我们都是有梦想的,对生活满怀憧憬。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渐渐忘却了最初的梦想,忘记了自己内心最深切的渴求。在电影中,Keating老师鼓励学生们追寻自己想要的东西,挖掘自己的潜力,他是了解、关心学生们的,他知道学生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我一直很希望能遇上这样的老师,只可惜天不遂人愿,这样的老师实在是太少了,这样的老师也是异类。在这个世界上,有勇气当异类的人真是不多。

我想我们还是应该努力寻找自己内心的声音,坚持自我。虽然很难,但只要你愿意尝试,总会有希望的。其实,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名利二字,而在于你是否活出了自己,是否活的开心。人生苦短,还是做点让自己开心的事吧。

④父母与子女间的隔阂

这部电影也反映了父母与子女间缺乏沟通,缺乏理解的这样一种社会问题。父母们总是很少关心孩子们心里的想法,只是满足了孩子物质上的需求,他们常常按照自己的意图来为子女们谋划人生。在影片中,尼尔的父母从来没有想过去理解自己的儿子,即使最后他们的儿子选择了死亡这样的方式来反抗他们,他们也不曾进行反思,也不知道自己才是导致儿子死亡的最直接因素。而子女们也没有很好的与父母沟通,就像尼尔,他可以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Keating,却没办法与自己的父亲交流,或许对于父亲,尼尔更多的是一种责任感,而不是处于一种爱,就像是Keating说的“你只是在演戏,你在扮演孝顺儿子的角色”。

(三)总体感悟

《死亡诗社》这部电影的主题肯定不止以上这些,上面只是我的几点个人感触。不过,这部电影最打动我的莫过于它的真实,真实的让人感觉压抑,感觉自己的生活被狠狠的讽刺了一番。当然,这么多年来所选择的生活方式不会因为看一部电影就改变,我也并没有与现实叫嚣的勇气,但我最大的收获是坚定了我坚持自我的决心。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要因为别人异样的眼光而放弃自己的信念,即使别人认为那很傻。人生在世,放弃了那么多,总该坚持点什么,比如做人的基本原则。就算别人都选择了欺骗,我也应该诚实到底。最后以在电影中反复出现的梭罗的一首诗作结:

I went to the woods because I wanted to live deliberately.

I wanted to live deep and suck out all the marrow of life!

To put to rout all that was not life.

And not, when I came to die, discover that I had not lived.

参考文献:

死亡诗社简介范文第3篇

每朵花都有自己美好的希冀与一掠而过的忧伤。还是一株花骨朵儿的时候,我就学会了仰望桃花们高高在上的姿色以及夜晚遥远的星辰。

桃花是美丽的,杏花也是。只可惜,牵牛花是笨的,那就是我。

我在成长的路上跌跌撞撞并不顺利,风雨雷电中我摇摇欲坠。直到有一天,一个温柔的声音呼唤我:“小家伙,依附到我的身上吧!那样你就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啦!”她是我身旁的篱笆。我渴望站得更高,像别的花儿一样,拥有自己的情调,而不是每天忙于和昆虫斗争。但我心里是明白的,篱笆一定会难受,谁愿意整天被一个头大身子小的家伙缠在身上呢,而善良的人就会这样。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那是一段痛苦的经历,亦是一段美好的回忆。虽然扛着我巨大的头向上攀爬十分辛苦,但一想到别样的未来,我就觉得“大头”也是幸福的。篱笆每天都在鼓励我,时不时帮我一把。下雨的时候,她弯下腰,尽最大的能力不让我淋雨。我在心里感激不尽。

最令我泪流满面的是一次暴风雨突袭,我毫无准备,竟被连根拔起。我知道死亡就要来临了,随之死去的便是我的心,我的希冀,我的仰望。可篱笆抓着我的叶子,说什么也不放手。我闭上眼睛,竟也有许多细小的泪珠微微散开。我说,你放开吧,放开吧,放开吧,抓不住了,让我自生自灭吧!她拼命摇头,整个篱笆架晃动起来。风声。雨声。雷声。我甚至听到了自己的心跳声,以及桃花得意地对我说,上面的空气格外清新……

最终,我被篱笆救了回来。她把我的根藏在了更加结实的地方。我终于爬上了高高的篱笆,却没有笑出来。我拼命忍住泪水,希望篱笆看到我的喜悦。

我的热情酝酿了多少年。如果某天意外地忘却了你,那大概是我遗忘了自己摸爬滚打的经历,以及你抓住我手安慰我的话语。上面的空气的确清新,我甚至可以毫无顾忌地与桃花攀谈,甚至看到了星辰的微笑。但是,篱笆,你却已在我身下!

烟花会谢,笙歌会停。那大多是美好而华丽的事物。

只是我的篱笆,最是朴实无华。

【小星星简介】

桑一丹,广东深圳南头中学学生,凤冈诗社社长。不曾有过轰轰烈烈的事迹,简单而平凡地活着。

死亡诗社简介范文第4篇

【关键词】罗宾•威廉姆斯;表演风格;喜剧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影行业在全世界有了广泛的市场,我国电影票房近几年来迅速发展[1]。但是电影的发源地是欧洲,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欧洲的电影水平都要领先于我国。本文以罗宾•威廉姆斯为例进行了研究,罗宾•威廉姆斯被称为继卓别林之后世界影坛“喜剧六天王”之一,是世界公认的最有创意的演员之一,甚至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都称赞罗宾•威廉姆斯是外星人,罗宾•威廉姆斯一生演出了88部电视作品,最著名的包括《失眠症》《家有杰克》《飞天法宝》《妙手真情》《机器管家》《老家伙》和《早安越南》等[2-3]。对其进行研究对我国电影演员表演水平的提高有着借鉴和参考作用。

一、罗宾•威廉姆斯生平

对罗宾•威廉姆斯生平,可以分为成长经历和心路梳理两部分进行概括。成长经历,罗宾•威廉姆斯出生于1952年7月21日,其父亲曾在福特公司担任高级主管,但是不久因为工作原因迁往底特律,罗宾•威廉姆斯在拥有30个房间的大别墅中开始了他的生活。在其成长经历阶段第一阶段是孤独的童年,罗宾和父亲年龄差46岁,导致交流很少,尽管有着豪华的住宅,但是父母忙于社交,小小的罗宾时常独自玩耍,但他并不恨父母,却很感激父母,感激父亲的宽容和母亲的幽默。第二阶段是受欺到自立的青少年时期,从七年级起,罗宾•威廉姆斯从公立学校转入私立学校,但是由于不善于与人交往,总被人欺负,但是他逐渐对体育产生兴趣,不仅造就了强健的体魄,也找到了发泄的渠道,人生开始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心路梳理,主要包括渴望关注和“恐惧者”的证明诉求。他制造笑料吸引他人,将表演能够证明自己价值的理念埋在心中。进入大学后,他开始为选择专业而努力,不免夹杂着证明自己。

二、罗宾•威廉姆斯表演艺术风格演变

舞台的表演强调声音的共鸣,因此要求表演生活化,说话的声音,甚至是眨眼和叹气等细微的动作表情,都需要时间积累,不是速成的。

(一)成熟的喜剧表演风格

罗宾•威廉姆斯初期在面对镜头时,就可以不受到剧本的约束,发挥想象,进行创作。例如在《大力水手》塑造了一个身手敏捷的角色,处女座的表演就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他的表演省略了从青涩到成熟的漫长过程,遗传了母亲幽默的特质。进入马丁学院后,将技巧和实践的表演相结合,在脱口秀的表演中大放异彩,在罗宾•威廉姆斯喜剧表演风格中经历了两个阶段:(1)自我救赎完成过程。首先是锻炼舞台适应性,丢掉了“面具”人格;其次是细致入微的观察,创造出高于生活的艺术形象;最后是增强信念感。(2)张扬的微笑疗愈模式。随着知名度的提高,片约不断,但是罗宾希望做一个有深度的演员,在《盖普眼中的世界》中,罗宾开始把自己的情感和经验融入到角色中,完成了内心体验的呈现。罗宾也给一些儿童片配音,希望儿童遵守规则,鼓励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抹平心灵创伤,让痛苦变微笑。

(二)温情路线的“成人”正剧表演

《勇敢者的游戏》是一部剧情跌宕惊险的电影,罗宾•威廉姆斯也极力为电影进行宣传,但是却得到一些反面的声音,认为其近年来的角色有同质化倾向,正因为如此,也提醒了罗宾,要进行角色的改变,1996年罗宾以演员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是其心理成长的象征,目标是做演技派的演员,为此他尝试过众多的角色,例如在《秘密特派员》中扮演一个反面小角色,但是他却非常兴奋,希望通过此次演出,增加自己的戏路,随后相继在《老家伙》《窈窕奶爸》《一小时快照》《年度人物》和《布鲁克林最愤怒的人》等影片中扮演角色,这些角色无一重复,是温情路线的“成人”正剧表演。

三、银幕形象的塑造及形象特点

(一)银幕形象的塑造

罗宾一生在属于荧幕的37年中,扮演了超过88种角色的人物形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象:(1)童心未泯的存在。罗宾在1995年的《阿拉丁》中为蓝色精灵配音,当时使用了40中不同的声音,全部是自己即兴发挥,他的声音赋予角色趣味性,同时在《大力水手》和《铁钩船长》的表现都反映出其保有一颗童心。(2)边缘化人物。罗宾在《假凤虚凰》中扮演同性恋老板,从侧面展现出表演功底。(3)其他形象。罗宾在《窈窕奶爸》和《布鲁克林最愤怒的人》中扮演了老爸的角色,在《死亡诗社》和《心灵捕手》中扮演着心灵导师角色。

(二)形象特点

不管是喜剧还是电影,演员角色的的成功与否同演员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演员本身的特点与角色相差较远,就会造成角色的失败。例如陈佩斯和朱时茂在《警察和小偷》角色形象的表现大为成功,具有魅力的演员应该在性格迥异的角色中又包含着属于自己的魅力。

四、结语

对于罗宾•威廉姆斯的研究多是在其去世后,但是仅局限于网络消息,对于其学术表演研究尚不多见,本文使用对比论证法、使用举例分析法、辩证分析法与影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从纵向和横向对其从全方位进行了剖析。总结出其不同时期表演风格的变化、正剧内核的喜剧表演风格以及电影中的表演。罗宾•威廉姆斯的成功不仅仅是表现手法方面,在以后的研究中应该更重视从宏观各个角度去剖析,挖掘其中的奥秘。

参考文献

[1]齐士龙.电影表演心理研究,镜头感与舞台感[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4.

[2]林洪桐.表演艺术教程演员学习手册,银幕形象的综合塑造[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0.

死亡诗社简介范文第5篇

[关键词]影视作品;英语习语;文化信息;翻译

英文电影是一种充满魅力的艺术形式,它融入了诸如文学、音乐、戏剧等艺术精华,又涉及文化、宗教、爱情等人类永恒的主题。英文电影中有语言交际的自然环境,加上人物的面部表情、手势、体态,最大限度地体现了语言的感染力,使语言形象化、生动化。“经典的电影语言大都具有鲜明的语言特点:通俗易懂、简洁明快、节奏感强、人物语言性格化、诙谐幽默生动有趣等,这其中包括了大量的习语的使用,或者是某一部电影中经典的语句随着该电影的播出而广为大众传诵,从而成为习语。”习语是语言长期使用的结果,是从语言中提炼出来的短语或短句,是语言的核心和精华。了解了英文影片里大量的习语不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欣赏影片,更有助于对英语语言的学习。

一、影视作品中习语的语言特点

1 习语的社会文化性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这种文化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地理位置和社会现实中形成的,因此具有特殊性。要掌握一种语言就要熟悉其背后的文化特殊性,就要洞察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差异。习语是在语言的长期使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许多习语经常会让人联想起某一民族的一些特定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地理特征等。英语中有很多习语来源于《圣经》。如在依据1987年发生在明尼苏达州的一起真实案件改编以贪婪欺诈及凶杀为主题的电影《冰血暴》(Fargo)中Jerry与Carl在酒吧策划绑架自己妻子的罪行:

Carl: You want your own wife kidnapped?

Jerry: Yeah.

Carl: you, my point is,you pay the ransom, what,eighty thousand bucks? I mean, you gives us half the ransom,forty thousand, you keep half. It's like robbing Peter to payPaul, it doen't make any sense.

Jerry: Okay,see,it's,it's not me paying the ransom.The thing is, my wife, she's weathy, her dad, he's real welloff. Now,I'm in a bit of trouble.

Peter和Paul都是耶稣的使徒,16世纪时英国威士敏斯特(Westerminster)教区,尊奉彼得为保护神,而伦敦教区尊奉保罗为保护圣徒。1550年威士敏斯特教区并入伦敦教区原圣彼得教堂的许多财物被拨归圣保罗大教堂作修缮使用。这一做法当时人们用rob Peter to pay Paul一语来形容,后人们用该语来比喻“借债还债”“割肉补疮”。有些习语来源于社会历史中,从中可以了解社会发展、历史文化点滴。如在早期帽子盛行的年代,街头卖艺者往往将帽子翻转用于盛放观众施舍的硬币财物。英文中pass the hat的字面意思就是在观众中传递帽子的目的是“募捐”或“凑钱物”,如20世纪70年代的影片《骗中骗》(TheSting)中:

Twist: When did you get back in town?

Duck: A couple of days ago.

Twist: You heard about Luther Coleman, didn't you?

Duck: Yeah. Some of the boys were passing the hat forAlva and the kids. I've never seen the guys so worked up.

Twist: don't worry about it, Dukey.

16世纪末英国有种跑马游戏叫“追野鹅”(wil-goosechase)。跑得最快的当领头马,后面的马须随后奔跑,彼此保持一定距离,犹如野鹅排成队跟在领头鹅后面飞行。后来人们多用它来比喻指“徒劳之举…‘白费力气的追逐”。《终极警探》是布鲁斯・威利斯奠定其动作巨星地位的作品,其中有一句台词:

Eddie: We had that false alarm. You ask me, that god-damn computer sent you on another wild - goose chase. They'dbeen chasing bugs in this system ever since they installed it.

2 习语的生动比喻性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与文化一样,是不断生长、发展的有机体。因而,作为语言精髓的习语就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在表达方式上,就是习语往往采用与该文化紧密相关的事物做喻体,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理。”…如好莱坞娱乐圈常用eat like a bird(食量像鸟一样少)这句话比喻那些为了维持窈窕身材,纵然美食当前,也只能拼命忍住口水的人。如在《一家之鼠2》(StuartLittle 2)中的一段对白:

Smart: So, Margalo, can I get you anything else? Whipyou up an omelet? Pop you a tart?

Margalo: Stuard, I'm full.

Stuart: Full? You eat like abird.

在西方传统习俗中婚礼上最不可少的是教堂。新婚男女双方都将在神的面前,庄重做出承诺。结婚这一天新娘沿教堂的过道走向主婚的牧师。因此从19世纪末美国人一直把walk down the aisle用作行婚礼的同义词。另一习语take someone down the aisle则表示和某人在教堂举行婚礼。《在石头族乐园2:赌城万岁》(The Filinstone in Viva RockVegas)中,Fred和Barney受人陷害,两人对白:

Fred : I've gotta sit in this cell while Wihaa walks down theaisle with the wrong guy. We were supposed to live happily everafter.

Barney: Same with me and Betty.

3 习语的民族历史性

“社会历史的发展对语言的影响是巨大的。随着时代的变迁,随着语言的发展,历史文化痕迹就残留在习语当中。”在现今的英国土地上分别居住过伊比利亚人(Iberi-ans)、凯尔特人(Celts)、罗马人(Romans)、盎格鲁-撒克逊人(Anslo-Saxons)、斯堪的纳维亚人(Scandinavi-ans)、诺曼底人(Normans)等。这些民族语言中的一些习语对英语习语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rain cats and―dogs'’(倾盆大雨)这一习语就来自于北欧神话。古代斯堪的纳维亚人(Norsemen)的主神是奥丁(Odin),狗(dog)和狼(wolf)象征“风”,猫(cat)象征“雨”,所以“cats and dogs”就象征“狂风暴雨”。从17世纪到19世纪,男子戴假发在英国社会中十分流行。当时人们把头发或假发戏称为wool。扒手或抢劫者往往先将假发拉下遮住双眼然后下手。Pull the wool over someone,s eyes一语源于此,喻义为“蒙骗某人”常用于口语,如在《我的表兄维尼》(My Cousin Vinny)中:

Vinny: (to Willam) Nobody, I mean nobody, pulls thewool over the eyes of a Cambini. Especially this one. Give methe chance. One chance. Let me question the first witness. If,after that point, you don't think that I'm the best man for thejob, fire me then and there. I'll leave quitely. No grudtges. AllI ask is for that one chance. I think you should give it to me.

4 习语的文学艺术性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地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艺术,是人类文化的一种高级形式。一个民族的文学语言往往是该民族语言的精华,它来自于民间,经过文学巨匠的锤炼,又通过文学作品的流传,被人们广泛诵读,从而促进了民族语言的发展。文学巨匠们的精彩词句更是在民间广为流传最终形成习语。”绿色自16世纪起就一直和嫉妒相联系,被赋予了嫉妒的含义。green-eyed monster此语最早出现于莎士比亚所写的悲剧《奥瑟罗》(Othello)中,1995年影片《奥瑟罗》(Othello)中的台词是这样的:(lago) Oh, Beware, my lord, of jealousy. It isthe gree - eyed monster which doth mock the meat it feeds on.又如在《美丽坏宝贝》(Pretty Persuation) 中 :

Brittany: Kimberly and Troy used to go out. Now that Treyand I are together, she could have been a green -eyed monster,but instead she's been really sweet about it.

在莎士比亚的《温莎的风流娘儿们》(The MerryWifves Df Winder)(1958)第二幕第三场中,恶棍Pistol对决意不肯借钱的Sir John Falstaff说,“Why,then the world'smine oyster,which 1 with sword will open,”(这个世界如同我的牡蛎一样,我可以用剑把它撬开。)The world is some-on&8 oyster一语现已变成喻义“世界属于某人”。在《死亡诗社》(Dead Poets Society)中Keating老师以先辈为榜样给学生上了一课:

Mr keating: you've walked past them many times, but Idon't think you've really leaked at them. They're not that differ-ent from you, are they? Same haircuts full of hormones just likeyou. Invincible just like you feel. The world is their oyster.They believe they're destined for great things just like many ofyou. Their eyes are full of hope just like you. Did they wait un-til it was too late to make from their lives even one iotaof whatthey were capable? Because you see; gentleman, these boysare now fertilizing daffodils.

5 习语的通俗简洁性

电影语言源于生活,多表现生活中的细微点滴,故显得更简朴、精炼和生活化。电影剧作家通常在词中采用日常生活约定俗成的口语、俚语、惯用法等表达方式,赋予其现代感,使之简单明了,便于观众了解角色意图,尽早融入剧情。英语习语共享的文化特征使得它们在影视剧中经常被缩略使用,因为很多信息不用完全说出对方也会知道。例如:美国人常说I am all ears,相当于中文里的“洗耳恭听”。请看《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中的一片段:

Jimmy: Let's bring it home. Bring that bad boy home,Capt.! You loose?

Steve: Yes, sir! Got your Victory Dance?

Jimmy: Oh, I got it right here-.-yeah!

Steve : Hey. Don't get premature on me, soldier. We don't light up till the fat lady sings.

Jimmy: I'm all ears, borther!

You loose?为you stay loose?缩略式。Stay loose或hangloose在俚语中表示“沉着…‘放松”。美国人有句口头禅It’ s not over until the fal lady sings,表示在比赛尚未完全结束之前不能确定胜负。

再如《老友记》第一季18集中老友们在一起玩扑克,Ross赢了钱而得意洋洋,并自吹他在玩扑克时决不心软。事后Rachel对Ross这种狂妄自满的表现十分不满:

Rachel: Can you believe what a jerk Ross was being?

Monica: Yeah, I know. He can get really competitive.

Phoebe: (Chuckles) Ha. Ha, ha.

Manica: What?

Phoebe: (pretends to pick up a phone) oh, hello, kettle?This is Monica. You're black.

Monica: please! I am not as bad as Ross.

Rachel: I beg to differ.

剧中Monica讥笑Ross说他有时候十分争强好胜。Phoebe则讥笑Monica装成给Ross打电话的样子把Ross叫做kettle,问他是否Black。这个幽默是使用了the pot callingthe kettle black(五十步笑百步)这个习语。

二、影视作品中习语的翻译策略

英语习语翻译既要考虑历史、社会背景,又要注重那些中英文有同有异、大同小异、同中有异的词语。译者要保持清晰的思维,既要注重文化深层的蕴含,又要了解语言表层含义的异同之处。“找准直译、意译、注释三者的‘契合点’,体现原语的文化风貌”。由于人类情感及思维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因此在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及社会经历等方面都会有某些相似之处。因此,英文习语中有一些与汉语相同或近似的,可以采取直译的手段来翻译。有相当一部分英语习语,和汉语习语在内容和形式上都非常符合,如果遇到此种情况,直接套用汉语中的同义习语,能做到形似与神似的统一,不失为最佳方法。例如,lovemoney as one love one's life爱财如命;strike while the iron ishot趁热打铁。直译习语有利于避免歧义,也有利于文化交流和丰富语汇。但是,直译的前提是不能过分影响理解。在直译很难表意清楚时,就要采用意译。当英文习语的形象不能直接翻译成汉语时,将其参照英文内容意思所传递的文化信息进行翻译。如passing the hat译为“募捐”或“凑钱物”;Pull the wool over someone's eyes译为“蒙骗某人”。另外,对于一些含有典故的习语,翻译时必须对其本身的文化背景有所加注,以明确原意。用到加注释法,如习语It's like robbing Peter t0 Pay Paul,光译为“借债还债”是不够的,因为习语中含有的文化因素未必所有的译文读者都了解,所以必须加注说明Peter和Paul都是耶稣的使徒。16世纪时英国威士敏斯特(Westerminster)教区,尊奉彼得为保护神,而伦敦教区尊奉保罗为保护圣徒。1550年威士敏斯特教区并人伦敦教区原圣彼得教堂的许多财物被拨归圣保罗大教堂作修缮使用。“为保证英文习语的文化信息传递,在习语汉译中采用加注法,对英文习语的典故、文化背景进行注释,能提高文化交流中的理解程度。还有一些英语习语,其中涉及的文化因素,如历史或神话典故,其中有一部分因使用范围广、历史久,其字面意义和比喻意义都能为中国读者所熟知。翻译时是否加注释可以灵活处理。”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