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智慧医疗的整体发展趋势

智慧医疗的整体发展趋势

智慧医疗的整体发展趋势

智慧医疗的整体发展趋势范文第1篇

摘 要:当今医学发展的趋势特征是生命与健康规律的认识趋向整体,疾病的控制策略趋向系统,正走向“4P”医学医学模式。“4P”医学模式即预防性(Preventive)、预测性(Predictive)、个体化(Personalized)和参与性(Participatory)。“4P”医学模式更加强调人的主动性,强调日常生活行为对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强化对个体生活行为的干预,以达到预防疾病、控制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4P”医学;物联网;智慧医疗方案;辰汉电子;嵌入式技术;无线通信技术

从治疗走向预防,是现代医学发展的一大趋势。在压力越来越大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顾此失彼,健康状况普遍不佳。而更为致命的是,人们缺乏必要的技术手段,获知自己身体状况的相关数据。多数人在无知无觉或后知后觉中被疾病捕获。从现有的预防手段上看,人们预防疾病的措施还局限在完善饮食、规律生活和适当娱乐等基本手段,更高层次的实时监测血压、心跳等都不是他们自己能做到的。

 

无线健康物联网,是将物联网技术用于医疗领域,借助数字化、可视化模式,进行生命体征采集与健康监测,将有限的医疗资源让更多人共享,也就是智慧医疗。

各种无线传感仪可以把测量数据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传送到专用的监护仪器或者各种通信终端上,如PC、手机、PDA等,医生可以随时了解被监护病人或者跟踪研究人群的病情和生理状况,进行及时处理统计,还可以应用无线传感网络长时间地收集人的生理数据,这些数据在研制新药品的过程中是非常有用的。

 

智慧医疗方案能让抢救变得更有效率。特别是对于心脏病患者,治疗时间是非常关键的。已经有一些心脏病患者随身携带了专门的无线终端设备,这些设备可以不间断地通过无线健康物联网将心电图数据和其他体征数据实时发送到医疗监测中心。监测中心24小时监控和分析这些数据,在发现异常时立即联络病人或其家属,让病人得到最及时的救治。

 

智慧医疗方案的作用还不止这些。对于那些经常忘记吃药的健忘症患者或者老人,会发现这套方案还是一个很好的帮手,可以为患者及时发送用药提醒信息,并方便地提供药物数据库的资料。这样患者就可以不再错过服药的时间,并且不用再忍受反复查询服药计量的麻烦。类似的解决方案还包括血糖监测手机,测量体脂肪的“减肥手机”,测量肤下水分并具备按摩功能的“皮肤管理手机”,以及能够看到胎儿发育状况的“产妇手机”等。

 

智慧医疗方案功能如此强大,所涉及的技术众多,其中最关键的是智能核心平台,它起到一个承上启下枢纽的作用。构建一个成熟实用的智慧医疗解决方案离不开医疗设备生产环节、智能核心平台研发环节、网络建立提供环节(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的通力合作。其中,医疗设备生产环节对行业设备功能、用户需求足够了解,但对核心平台的研发和了解是薄弱的。智慧医疗的智能核心平台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需要高端的嵌入式知识结构,丰富的项目经验。上海辰汉电子利用本身强大的研发实力和深厚的应用领域的经验,用高端ARM嵌入式技术通过3G、蓝牙、ZigBee、WiFi、UWB和专用无线解决方案的微控制器等研发出移动医疗终端的智能核心平台技术,可用于如移动多参数监护仪、血压无线传感仪、脉搏无线传感仪、OCT血氧无线传感仪、OCT血流无线传感仪以及血糖仪无线集成模拟组件等,进而设计出一套新型、智能化的无线网络+移动医疗终端的方案,即智慧医疗方案。

 

该方案可以用在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场合和居家环境,也可以用于生命体征的采集、服药状况的监控等。

该方案帮助患者以及残障人士的家庭生活,跟踪健康监测人群生理指标状况。利用无线通信将各传感设备联网可高效传递必要的信息,从而方便接受护理,而且还可以减轻护理人员的负担。

 

国内某知名医疗设备供应商合作利用辰汉电子的这套方案推出了移动健康监护系统,这套系统可以利用终端设备随时随地地测量心电、呼吸、血压、体温、心率、脉搏、血氧等生命体征,实现对身体隐患的早发现和早治疗。

 

此外,该智慧医疗方案还可以运用到抗震救灾等社会事业之中。

以某地救灾为例,在地震发生后,某总医院的网络技术人员为当地医院安装了一套智慧医疗方案的3G远程影像会诊工作站,实现了该医院与总医院的无缝链接。总医院骨科、神经外科、心胸外科、影像科等多个科室的专家通过这套系统为灾区受难群众提供了医疗救助服务,为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发挥了作用。

 

现在越来越多的智慧医疗方案被应用在人们的生活之中,医疗人员能够利用移动医疗终端完成以病人为中心的各种医疗项目,如无线指示病人用药,对家居病人的健康状况进行远程监控等。能提供准确的健康监测和分析,而相应的医疗成本并不会显着增加,因为得益于嵌入式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魅力—— 边际成本递减的规律,智慧医疗方案可以在大范围内进行普及。

智慧医疗的整体发展趋势范文第2篇

千亿智慧医疗市场引资本聚集

201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的《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年-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开展健康中国云服务计划,积极应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推动惠及全民的健康信息服务和智慧医疗服务,推动健康大数据的应用,逐步转变服务模式。

从《纲要》的内容看,涉及智慧医疗的领域包括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移动医疗,远程医疗等。但目前,智慧医疗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医疗器械设备、医疗信息化、可穿戴设备、移动医疗APP、医药电商等都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艾媒咨询资深分析师蒋一帆对《经济》记者表示,医疗行业将融入更多人工智慧、传感技术等高科技,使医疗服务走向真正意义的智能化, 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逐步达到信息化。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郭凡礼也告诉《经济》记者,智慧医疗是信息技术、医疗技术进步的产物,代表着医疗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智慧医疗的内涵很丰富,其核心在于从传统医院线下模式转变到以物联网和互联网为基础的线上模式,具有信息化、智能化、创新性等多个特点。”

传统的医疗产业分为3个层次:提供医治、医药等服务的核心层;提供健康生活、健康管理以及健康服务的中间层;提供医疗保险等服务的层。清科研究中心研究总监刘跃对《经济》记者称,所谓的智慧医疗,不仅要促进各层级内部的服务效率,更要打通各层级之间的壁垒,利用技术手段、模式升级手段充分调动各细分领域的资源,使之在同一平台上实现网络互联,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实际上医疗服务最核心的就是诊断和医疗。艾瑞咨询分析师秦泽西表示,在人工智能层面,对于既定的诊断做了一些专业化或标准化的操作,把一些诊断所需要的数据或信息收集起来做成一个数据库,“目前就移动医疗领域而言,对于用户或者医生的价值可能更多体现在医疗上的便捷,比如在线挂号、在线支付或在线会诊,但是对于一个患者来说,他真正的需求是知道自己的病症以及后续的治疗方案”。患者只需要把自己的症状输进去就可以得到一个诊断的建议或后续的治疗方案,用现在的科学技术真正在诊断和治疗上面起到作用,这才算作是智慧医疗。

在易观医疗研究总监姜昕蔚看来,智慧医疗的本质应该就是能够有效地运用技术的手段来辅助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

目前医药行业基本面企稳回暖,且处于政策和执行进行密集期,今年7月1日,国家发改委、卫计委等多部门就联合了《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意见》,提出要全面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到2020年基本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7月30日,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海上丝绸之路投资基金管理中心、海上丝绸之路医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全国布局百家精准医疗医院新闻会在北京举行,并宣布将在3年内完成全国百家精准医疗医院布局,实现国家精准医疗战略规划。

从细分领域来看,最近各大基金纷纷看好板块分化明显、行业龙头受益的医药行业,基金季报显示,二季度大消费板块环节中的生物医药板块被基金重点配置。

移动医疗成最热细分领域

智慧医疗当前还处于发展初期,未来这个市场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根据IDC预测,到2016年底,国内医疗信息化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将达到108.5亿元,未来这一市场有望超300亿元。相比医疗信息,居民的健康管理更是一个千亿元级别的市场。不仅如此,可穿戴设备也受到了投资者的热捧,据数据,在智能穿戴板块,已有52家上市公司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布局。

行业发展前景广阔,深受资本市场喜爱,如果要说最受资本关注的领域,各分析人士也都有自己的看法。郭凡礼认为,当前移动医疗、可穿戴设备、远程医疗等细分领域最受资本市场关注。

蒋一帆则认为,除了移动医疗,智慧医院也比较受资本关注,“主要都集中在解决大医院人满为患,社区医院无人问津,病人就诊手续繁琐等由于医疗信息不畅带来的医疗资源分配效率不高的问题”。

除了大多专家公认的移动医疗领域,姜昕蔚和投中研究院分析师陈伟都认为远程医疗更受资本关注。

姜昕蔚表示,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更多地围绕着传统医疗开展,而传统医疗的开放性还不够,所以市场还不够大。

“因为远程医疗实施已经有过各种各样的尝试,这个领域发展到现在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陈伟给《经济》记者解释:“远程医疗其实更多地体现在远程问诊方面,远程施诊是暂时做不到的,比如颈椎拉伤,无法进行远程牵引,只能遵从医生的要求在家里操作,再比如春雨医生的做法,就是把医生搬到平台上,最早的形式就是问答。”

近两年,移动医疗的话题频繁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众多移动医疗APP也不断出现,有消息称,这一领域的市场规模也有望达到千亿元级别。

在秦泽西看来,移动医疗或互联网医疗主要有四大类;第一类是围绕医生的互联网服务,比如医生手术和学术上的工具;第二类是保健,例如女性的生理周期管理的产品;第三类是医疗服务,即在线挂号、在线问诊、在线支付,包括慢性病管理等这几个部分;第四类是药店商,目前来说,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最主要的贡献者是医药电商。“在2015年,我国整个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是在170亿元左右,未来并不会很快达到千亿元规模。”

而在郭凡礼看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及人们消费习惯逐渐移动化,移动医疗市场的需求在逐渐加大,潜在市场规模可达千亿元。“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医疗需求巨大,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及人们医疗健康支出的增加,市场健康管理及医疗需求还将继续扩张,只要能找到适合的商业模式,解决盈利性问题,国内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会加速扩张。”

对此,蒋一帆也认同未来市场规模潜力这一看法,“但是目前问题在于移动医疗这一块相比其他‘互联网+行业’来说,要求的服务质量门槛比较高,特别是对医疗服务质量这一块的硬性要求以及医疗资质这一块”。目前医疗资源供给仍然偏少,简单来讲,就算移动医疗APP能把信息互通效率提升到极限,而医生护士以及线下的医院等诊疗场所供给也十分紧缺,移动医疗目前还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另外,春雨医生、好大夫等一些移动医疗APP都是针对传统医患模式中的痛点,试图借助互联网手段优化资源配置,但刘跃认为,医疗产业的推动是和医改政策息息相关的,“要进行模式上的创新就必定会诉诸于政策的改进,而这需要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

医生端移动医疗成潜力股

移动医疗的市场价值毋庸置疑,它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使用医疗产业资源,是对目前亟待解决的看病难、看病贵等医疗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之一。姜昕蔚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在政策条件不断开放的条件下,移动医疗的估值将进一步提升,不但有效地辅助传统医疗行业;在盈利模式、支付方式进一步成熟的条件下有机会成为颠覆传统医疗的强势力量。

从市值本身来讲,在线医疗最终做的是一个流量导入,很难在互联网上完成诊疗的所有步骤,陈伟表示,可以完成的前置步骤的价值还是需要市场来论证的。“总体来说,移动医疗的价值还是存在的,有比较长期的发展空间,从现在的医患关系和实际的医疗资源供给来看,的确是需要通过互联网医疗来消除信息不对称,同时加强匹配效率。”

除此之外,易观分析认为,中国移动医疗市场正在呈现多垂直细分领域发展态势,根据2016年1月中国移动医疗细分领域活跃用户数量统计数据显示,服务医生的医疗学术类APP用户活跃度最高。那么,该领域在智慧医疗市场又占多大空间呢?

和其他行业的移动化一样,移动医疗也存在两个方向,一个是面向医疗服务需求者,另一个则是面向医疗服务供给者,所以类似杏仁医生等医生平台也是移动医疗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郭凡礼表示,未来随着政策进一步放开、医生资源整合加速,医生平台将会取得突破,参照其他行业的经验,医生平台在智慧医疗市场空间占比将不会低于20%。

“医生端从空间上来讲不会大,就像打车平台一样,空间大的必然是用户端,对于移动医疗来说就是患者端,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价值不够。”蒋一帆给记者这样说道,“因为医生端是极为重要甚至说不能或缺的医疗服务提供方,做好医生端的服务,减轻医生工作量才能集聚大量优质的医生资源从而最终在患者端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目前移动医疗医生端应用品类包括患者管理类、科研交流类和教学培训类3类,其中科研交流和教学培训类APP瞄准医生科研需求,为医生提供医疗类内容;而围绕患者管理展开业务的患者管理类APP多旨在围绕医生需求探索医生技能提升、医患关系交流和新政策下的医生品牌树立等环节的产业链价值。

随着社会与产业的发展,医患关系也越来越趋向于消费者关系,无论是有求医需求的患者端还是提供医务服务的医生端,都希望能够有更好的匹配需求,提升双方的满意度。刘跃表示,医生资源是强烈依附于医疗机构的,因此对医生端的需求挖掘及改善势必要建立在对医疗机构乃至医疗体系的深刻了解,才能够真正挖掘行业深层的本质,从根本上解决痛点。

医生端服务正在成为移动医疗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医生资源在整个移动医疗中的重要性和医生职业的特殊性,医生平台在过去的几个季度中成长速度很快。姜昕蔚认为,医生平台用户粘性高、痛点明确、产业链转化价值高、专业性强,未来将成为移动医疗产业中重要的垂直细分之一。

记者从陈伟的表述中了解到,医生诊疗平台这个领域要结合当地医疗的实际政策,比如深圳切实放开了医生只能就职于一个医院的政策,对于这样的地区医生诊疗平台或私人化约诊就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和发展价值,而在其他一些相对保守的城市比如上海,它的价值就得不到很好的体现。

2016年并购整合趋势下的谨慎选择

从目前发展趋势来看,2016年被认为是移动医疗的“洗牌”之年,在此情况下,投资者或投资机构又该如何布局呢?

从移动医疗的领域来讲,是有着巨大市场空间的,而在这一领域内,究竟是选择技术创新还是模式创新,是需要企业或者投资机构根据自身的基因以及优势来综合衡量的。刘跃表示,传统医疗产业的痛点很多,很多方面都亟待改进升级,但由于与政策的绑定性较强,这个“洗牌”过程不会是在一个时间段内突然爆发的,而是会随着创新者的不断论证而逐渐演变的。“资金投资者应对该领域的政策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等有着充分的警觉意识。”

在经过前几年的野蛮发展后,移动医疗行业环境已经发生改变,随着互联网流量时代结束、资本投资态度转变、行业竞争加剧,移动医疗并购也呈加速态势,释放出“洗牌”信号。对于投资者而言,郭凡礼认为应该尽量选择团队可靠、商业模式清晰的对象进行投资,警惕运营不善、政策缩紧带来的风险。

蒋一帆则认为移动医疗已经开始显露并购整合的趋势,仅两年内,获得资本支持的优质企业,本身已经掌握了更多的优质资源,也许移动医疗企业的上市已经不远了。“建议还是要从医院端着手,要做长期投资的打算,短期盈利变现比较困难。”

他还表示,在今年,优质项目与企业将会获得资本的青睐进一步抢占市场与用户资源,然而,在今年下半年同样会有一批匆忙入局的,在技术、运营和对医疗方面存在短板的公司因无法融资而淘汰出局,正如前两年热闹的打车软件大战以及美食APP大战一样,留下来的不是财大气粗的就是本身产品足够接“地气”,明确地洞察到市场生存法则。“需要规避的除了医疗行业的政策风险之外,对于那些用户获取成本过高或者说自身并无特色,主要靠砸钱吸引无效、低粘性用户的领域应该远离。”

智慧医疗的整体发展趋势范文第3篇

医疗信息化的三个阶段

银江认为,医疗信息化有三个阶段:

一是数字化阶段,这个阶段本质上是人对机器的操作,如医护人员把临床业务数据或财务数据录入于电脑;

二是智能化阶段,本质上是通过对机器的操作,获得机器对人的服务。比如医院移动护理等系统的应用;

三是智慧化阶段,这个阶段的本质是人不用对机器进行操作,便可实现机器对人的主动服务,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智慧化”是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和汇总,并通过决策分析与反馈,帮助医护人员、病人等实现工作和行为的指导和指引。

银江的“智慧”

基于对这三个阶段的理解,银江始终致力于第三阶段――智慧化阶段的研发和创新。

银江的智慧医疗解决方案于2005年在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率先尝试,当时主要应用于移动护理和婴儿防盗系统。和其他医疗子系统一样,这两个系统也要对接医院各数据库,不断进行需求更改和接口开发。为杜绝医院的“信息孤岛”和“信息烟囱”,银江在2009年提出了智慧医疗整体解决方案――通过数据集成平台融合医院各业务系统和数据,实现统一管理、统一操作。

当时业界有很多医院和同行都很质疑“信息化总包”的方式,其原因是质疑它的最终结果无法实现“交钥匙”工程,但现在这种方案越来越成为主流。在邵逸夫医院,银江用一年多的时间,率先实现了以集成管控平台为总线、以数据仓库为“大脑”、以电子病历应用为核心的智慧医疗整体解决方案,大大加强了医院信息化的集成化水平。

通过多年的发展和创新,银江已经能够在数字医院和信息化总包、移动医疗物联网、区域医疗和公共卫生等领域提供领先的智慧医疗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医疗”服务大众

现在医院的信息化绝大多数都是服务于医疗工作人员的,真正为老百姓服务的系统凤毛麟角。随着社会化程度的进一步发展,人类健康的管理将成为一个矛盾的聚焦点,这表现为医疗信息化行业产品的更专业,同时,医疗信息化产业也将向健康信息服务产业进化,相当一部分医疗信息化供应商将从“卖产品”模式转变为“提供服务”模式。而这其中,物联网技术是实现智慧医院的关键技术。

银江从2012年开始关注健康物联网,在调研和基础技术开发方面投入大量工作,目前,很多技术和应用已取得初步成果,如定位、跌倒检测、生命体征采集、温湿度传感、物联网中间件等。

“健康中国”是银江医疗的口号,而“智慧健康”服务则是要以最新的无线技术、物联网技术、个人健康管理等打造基于互联网的“智慧健康”服务,向公众提供有关疾病预防和治疗、药物、营养及保健等最全面最可靠的科学信息,同时汇集一流医学专家,为公众提供突破时空限制的权威信息与指导,实施一体化的网上网下健康服务,为基层医院、社区医院和老百姓提供方便、快捷、专业的高质量的专家医疗服务,为解决老百姓看专家“难、贵、烦”的问题尽一份力,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个人健康管理云平台,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和信息化就医服务。

全面铺开“智慧路”

在产品方面,目前银江正在整合医疗信息化资源以建成“智慧健康网”,希望通过资源整合可以为老百姓提供全面的导医服务;实现体检信息的机构共享和个人体检信息在线查询;由特需人群服务、孕产妇健康管理和老人健康管理项目开始试点运行,帮助特殊人群(如慢性病、重大病患的院后管理、需特需服务的人群等)安装家庭可视远程诊疗和健康管理系统及装备,使他们足不出户即可实现与专家的“面对面”咨询和诊断。

智慧医疗的整体发展趋势范文第4篇

钱大群(D.C. Chien)现任IBM公司大中华区首席执行总裁。自1977年在台湾加入IBM公司以来,钱大群过去30年中在IBM的工作历程中曾担任过销售、渠道、服务、市场、营运和技术等职务。

2007年1月,钱大群被任命为IBM大中华区首席执行总裁,掌管IBM公司大中华区(包括中国内地、中国台湾与中国香港三地)的销售、研发、采购、营运等业务。目前,IBM在大中华区拥有员工超过1万名,并成立了12家独资与合资企业,业务范围涉及制造、专业服务和软件开发等。

钱大群目前还是IBM整合与价值团队 (IBM IVT)的成员。该团队是IBM公司董事长、总裁兼CEO彭明盛所领导的,为IBM整合的业务模式和IBM价值提供决策支持。

钱大群毕业于台湾淡江大学数学系,曾在美国哈佛大学企管研究所进修高级管理课程,并进修了IBM全球高阶经理人课程。

世界变“平”了、变“小”了。不论是在经济、社会,还是在技术层面,这个整合度越来越高的世界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当前所面临的金融海啸、全球气候变化、能源危机或者安全问题,迫使我们重新审视过去。正是各种各样的危机,使人类能够站在一个面向未来全新发展的阶梯上――我们希望整个世界变得更加智慧。

我们有机会,也有能力建设更有智慧的系统、更有智慧的企业、更有智慧的国家,甚至更有智慧的地球。

三个智慧推动力

谈到智慧之道,我想首先应该注意到三个重要的趋势。这三个趋势,总的来说就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几乎任何系统都可以实现数字量化和互联的事实。在此基础上,我们能够做出更加智慧的判断和处理。

更透彻的感应和度量预计到2010年,全球每人将平均占有10亿个晶体管,每个成本约耗资十万分之一美分;各种各样的感应科技也开始被嵌入到汽车、家电等设备,以及公路、水利电力等设施当中。这些晶体管和感应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的运转,让我们真切地看到究竟这个地球发生了什么,并准确地量化这些变化。

更全面的互联互通到2011年,互联网用户数量将达到20亿人,并且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与设备物件连接起来。未来互联网将会变成物联网,国际贸易壁垒将逐渐消除,企业内外的整合日趋紧密,跨行业的联系和合作也将不断加强。同时,虚拟技术应用大行其道,加速了企业、行业间的互联互通。这些都将大力推进协作和创新的广度和深度。

更深入的智能洞察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和不断发展,人们可以负担得起使用大规模计算机集群和云计算去加工、建模、预测和分析海量的数据。人类将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并从中获得前所未有的洞察力,从而可以更快、更好地作出决策。

这一切都意味着,经济可行的智能技术能够被应用到几乎所有行业中,催生很多过去无法实现的服务。在此基础上,无论自然体系,还是行业系统,或者企业,甚至个人,都将更加紧密地整合在一起,形成各种各样的智慧系统。

从四个关键挑战入手

如果我们能驾驭并把握这些趋势,就能开创出通往“智慧的地球”这一美好愿景的通途。在这个进程中,我们必须考虑如何解答四个关键的问题:

第一, 面对无数个信息孤岛式的爆炸性数据增长,我们需要获得崭新的智能和洞察力,利用众多来源提供的丰富实时信息,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第二, 我们需要开发和设计新的业务流程,实现在灵活和动态流程支持下的智慧的运作,从而实现全新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第三, 我们需要建立一种可以降低成本,具有智能化和安全特性,并且与当前的业务环境同样灵活动态的基础设施;

第四,我们需要采取行动解决能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提高效率,提升竞争力。

建设“智慧的地球”是当务之急

在目前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建设“智慧的地球”是当务之急。让我们先来看看资源问题。在美国洛杉矶一个小社区,每年为寻找空车位所浪费的燃油高达4万多加仑,而现有油井中的原油只能提取20%~30%的石油。再来看看供应链的情况。由于供应链效率低下,消费品和零售行业每年损失约400亿美元。中国每年物流耗费所占GDP比重高达20%,这个数字比美国高一倍。在食品安全和医疗卫生领域,婴儿奶粉中三聚氰胺含量过高导致多名婴幼儿肾结石事件,使得人们更加关注。

对于这些问题,IBM正在进行认真思考,并且已经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更加智慧的追踪系统IBM与挪威的Matiq公司正在开发一套更为先进的食物追踪解决方案。它采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能够从农场、供应环节到超市上架,全程追踪肉类和禽类食物,以确保食品保持最佳状态;

更加智慧的交通系统IBM正在与布里斯班、伦敦、新加坡及斯德哥尔摩等城市合作建设更加智能化的交通系统。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斯德哥尔摩的交通流量已减少20%,污染物排放降低了12%,每天新增4万人次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更加智慧的能源系统IBM与全球11家领先的智能计费器企业中的7家共同携手,通过实现设备智能化,为消费者降低能源开支。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通过将恒温器转换为可调控,帮助普通家庭降低10%的能源开支。

更加智慧的医疗保健系统IBM正在帮助主动医疗网(ActiveCare Network)监控美国38个州的1.2万多家诊所,为超过 200万名病人提供注射液、疫苗及其他药品的适当运输网络。主动医疗网采用IBM软件降低治疗费用高达90%,降低病人、诊所应用费用达60%。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迄今为止,我们眼里的IT是数据中心、软件、个人电脑、路由器和带宽的世界,我们眼里的基础设施是大楼、工厂、医院、公路和管道的世界。现在,只有把实体世界和数据世界融合在一起,才能把世界变得更加智慧。

“智慧的地球”的潜能不会自动释放出来,来自各界的倡导和引导非常重要。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所取得的持续快速增长是有目共睹的。今后,无论是发展绿色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建立和谐社会,还是自主创新,都需要我们利用更加先进的技术和更加聪明的头脑,以更加智慧的方式去进行。目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全球蔓延,受其影响,预计未来2~3年中国经济的增速将放缓。但是,通过产业结构升级调整、节能减排等措施的落实,以及国家对基础设施的大力投入,经济结构与发展模式将得到优化,基础设施将进一步得到改善,最终将提高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智慧医疗的整体发展趋势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云计算 数据挖掘 抗菌药物 知识库 平台架构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卫生医疗事业也得到了发展迅猛,但医疗资源的分布却不均衡,有80%以上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市,农村人口仅享有不到20%的医疗资源,基层卫生机构医疗资源配置不尽人意[1]。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计算机网络、软件、硬件等技术的也不断应用到国家卫生各部门、医院及基层医疗事业单位中。区域云平台系统在近几年广泛被应用到了医疗行业,区域云平台医疗信息系统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 运用信息技术, 为患者、医护人员、医疗协同机构和卫生监管部门提供以各种形式数据的业务信息平台[2],从而实现区域内医疗信息、医疗服务、医疗资源的共享协同。

区域云平台医疗系统中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将是未来抗菌药物使用的一个发展方向。

一、抗菌药物信息平台设计目的

目前我国医院抗菌药物滥用情况依然比较严重,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是多年来一致关注的问题,国家通过不断的改革来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跟国际医院抗菌药使用率为30%的数据相比,我们还需要采取更多的措施来改进,广谱高价抗菌药物使用比例逐年上升过快,廉价抗菌药物使用频度大幅度减少[3]。因此,对医生的用药习惯和规则进行分析是降低使用频度的趋势。

由于大量的抗菌药物医疗数据来自于物理位置分散、管理形式自治、数据模式上异构的多种数字化医疗软件,例如HIS、合理用药支持系统等。针对一个区域内不同医院的抗菌药物数据,每个医院的数据都是各自独立的,数据之间很难达到共享,如何实现海量异构、动态更新的抗菌药物数据跨机构、跨地域共享与集成, 实现区域协同医疗, 是区域医疗信息共享与协同服务的首要问题,数据达到共享后可以将抗菌数据进行区域内二次分析和加工后,获取到真正对自己有意义的数据,从而得到能够解决问题的知识。

区域抗菌药物平台建设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医保政策的要求和发展趋势将抗菌药物的使用在一个区域内标准化,使得抗菌药物使用更加合理化;

2、国家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对于区域抗菌药物的知识库建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达到抗菌药物数据共享,使得病人的就诊数据统一管理查询,让病人治疗更加合理化和科学化,具有了针对性,从而降低了就医成本,在地县医院也能够得到三甲医院大夫的诊断治疗;

3、我省处于西部区域,医院信息化的发展很不均衡,程度相差比较大。各地区和医疗机构的软硬件、网络带宽等诸多因素的差异导致医院信息系统(HIS)种类多样,数据结构、业务覆盖面也不尽相同。各个医院的医生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有着自己的标准和习惯,执行情况都不一样。

4、由于国家近些年提倡药品零差价的实施,对于将来药品的使用有了严格的管理,医院和医生的利益将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对药品的使用也有所改善,通过区域平台系统使得基层医院和大型医院之间实现信息共享,改变区域内医生的用药习惯和用药规则。

5、目前国家卫计委已经对于某些病种采用了数据统一采集和分析,这个已经是数据共享的一个重要发展模式,因此针对单病种来说,区域抗菌药物的数据共享已经成为将来发展的趋势。

6、近几年云计算的快速发展,不少地区开始将云计算技术应用到医疗行业,优化医疗资源分配通过“云管理平台”可实现大医院的医疗资源与基层医疗机构之间的共享,提高基层区域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但是对于抗菌药物的使用现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和使用标准。

二、基于云计算的抗菌药物区域医疗信息平台设计

2.1 总体架构

我省地处西北内陆,医院信息化的发展不均衡,程度不一。各地市州医疗机构和医疗监管部门的软硬件、网络、以及历史原因等诸多因素导致医院HIS系统种类多样、软件供应厂家也各有不同,采用的数据库、区域覆盖面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云计算平台的抗菌药物区域医疗信息平台,该平台是云计算、互联网、网页服务和虚拟化等技术的综合,同时租用现在的通信运营商的已有群组服务器、网络以及存储等设备,这种方式成本低,可靠性强,可行性大。该平台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数据中心来获取不同地区患者的临床抗菌药物信息及患者健康档案,同时与区域医疗智慧中心对接,进行抗菌药物数据的挖掘分析,并即时将结果反馈给患者所在医疗机构及相关卫生医疗监管机构。

基于云计算的抗菌药物区域医疗信息平台的总体架构要能支持云计算服务模式下的多组织机构、多用户使用、支持与各级医疗机构的集成、支持区域抗菌药物信息共享,因此应该为该平台建立一个综合的、灵活的、安全的运行环境[3]。

图1显示的是该平台的系统架构。

2.2 技术架构

区域级抗菌药物平台主要与区域内的医疗卫生专网进行连接,同时又通过内外网融合技术与Internet连接,这样既实现在专网的通讯,又与Internet网相连,目前内外网的融合技术已经很成熟,通过防火墙进行IP过滤保障。同时区域抗菌药物平台还与省外医疗平台实现对接,实现数据跨省共享,目前医保政策的不断完善改进实现数据跨区域已经成为可能。对于平台之间互联,因为国家对互联网带宽的发展提出了要求,因此在成本下降的同时,服务带宽却提高了。为了保证平台的正常连接,系统正常运行,平台与大型医院之间接入信息平台采用两条不同的运营商的光纤并实现负载均衡,至少满足50M的带宽要求,市县级医院接入信息平台带宽应该在10 M以上[5]。图2显示的是该系统的网络架构情况。

2.3 分析与设计

医疗信息平台建设包括机房设施、网络、存储、服务器、安全、多媒体平台和抗菌药物智慧中心应用系统等。设计主备灾备的数据中心,实现高可靠的信息共享服务;在数据中心内,采用先进的云计算技术来承载抗菌药物区域医疗信息平台业务,建设绿色、可扩展的抗菌药物医疗数据中心平台[4]。

平台部署的系统分为不同的应用,例如电子病历、影像/病理、病区医生等应用系统,支持这些应用还有核心数据数据库系统。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平台需要部署统一的数据安全、数据备份、关键服务器的快速恢复系统,因此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数据中心的计算单元(应用服务器)必须高效、并且计算资源能进行灵活动态的调配;

(2)数据存储系统,必须满足高OLTP的数据库应用,也要满足大量医疗数据的快速存储和快速的检索查看。

(3)为了保证整个信息平台的数据安全,必须满足关键数据和重要数据的定期智能免手工的备份,对于关键的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能够做到在遇到严重的错误时,能进行快速恢复的能力。

(4)抗菌药物智慧中心的主要功能是挖掘某个地区或者某个医院患者的用药习惯和医生的治疗规则,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上述要求,需要采用相应的算法智能分析这些数据,最后通过分析得到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做出相应的修正,提高医生的治疗质量,降低患者的治疗成本,从而真正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充分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提高治疗的准确率。

2.3.1 计算资源

当前服务器的发展趋势是模块化和集成化,从业务功能上区分,服务器主要分为数据类服务器和应用类服务器,根据医疗实际的系统部署,数据类服务器包括:数据库服务器、数据仓库和决策服务器、文档服务器;应用类服务器包括:业务应用服务器、监管服务器、服务管理服务器、数据交换服务器、中间件服务器、数据中心管理服务器、防病毒服务器等。

信息平台基于虚拟化平台,可以采用组服务器提供虚拟化,基于虚拟化云平台的HA、FT、热迁移等特性来保障系统的可靠性,并简化运维管理。

2.3.2虚拟化

通过服务器整合虚拟化方式,提供抗菌药物信息平台的应用服务,以实现高扩展性、高可靠性、高利用率。

1、虚拟化:资源抽象成共享资源池,上层操作系统与硬件紧耦合,操作系统从资源池中分配资源;2、引入虚拟化,实现服务器整合等;3、整合比与物理资源配置和业务性能要求有关,提高资源利用率;资源灵活调整包括:虚拟机资源(CPU、内存、磁盘)调整,基于虚拟机热迁移衍生的多种资源调度策略,实现负载均衡或动态节能;故障快速恢复:虚拟机HA;4、统一部署维护管理:统一云平台管理。

2.3.3数据库服务器

为了实现信息平台数据库系统的高效和稳定性,建议使用双机互备模式,通过负载均衡,最大程度的保证数据库系统的连续性。由于需要数据库服务器、文档/影像存储服务器、以及考虑未来数据仓库服务器等,建议供配置2对(即4台)双机热备的数据库服务器。

2.3.4存储

目前,整个存储体系都由SSD、SAS、SATA盘组成,主存储系统中采用自动分级存储技术,实现数据的自动分级访问。该技术根据数据的访问频度,自动分级存储数据分级软件能够实现不同存储介质间的数据纵向流动。例如,自动分层软件可以根据策略将热点数据尽可能分布在SSD介质上,将非热点数据尽可能分布在SAS介质上,将较低访问的数据尽可能分布在低速SAS介质上。该软件可满足企业对性能和容量的双重需求,避免冷数据占用昂贵的存储介质,降低系统总体投入。

数据分级存储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既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又可使存储成本最小化。数据分级存储的优点具体表现在:

1、减少总体存储成本,不经常访问的数据驻留在较低成本的存储器中,可综合发挥阵列的性能优势与硬盘的成本优势。

2、性能优化,分级存储可使不同性价比的存储设备发挥最大的综合效益。

3、改善数据可用性,分级存储把很少使用的历史数据迁移到低成本存储设备中,提高了在线数据的可用性,使磁盘的可用空间维持在系统要求的水平上。

2.3.5备份及归档

由于在数据中心处理区已构建了SAN存储区域网络,同时配置了NAS存储用于影像数据的存储,因此建议SAN存储数据的备份也存储在NAS存储中,以一台服务器作为备份主控服务器,并配置备份策略、管理备份存储介质。各数据库服务器则作为备份介质服务器,安装备份软件的数据库,实现数据库服务器上的数据的备份。如果需要,还可在其他服务器上安装备份软件的客户端,实现文件系统的数据备份。

2.3.6支持 WEB、数据专网等多种网络形式

数据中心对外接口既可以使专用的数字网络,也可以是通用的 Internet 接口。通过 WEB 方式,可使用户不受地理位置限制安全访问所需数据内容。

2.3.7支持数据安全加密手段

医疗数据对安全性要求较高,通过数据安全加密手段,可有效阻隔非法用户获得数据,或者即便获得数据片断,也无法正常解读,从而确保了病人信息安全。

三、结论

本文将云计算技术应用于抗菌药物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展示了一个新颖的基于Web 服务的抗菌药物区域医疗信息平台。云计算为患者和各医疗机构的数据提供安全保障,不必再担心病毒入侵和资料数据的丢失[6]。通过抗菌药物智慧中心将共享抗菌信息智能分析,智能分析算法将分析好的数据存入到相应的知识库中,保持对关键字的查询,根据每个医疗机构的数据进行分析当前时间段内的抗菌药物使用规则和习惯,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计算,可以对未来一段时期内抗菌药物的情况做出预测,发现某种药物或者某种疾病的抗菌药物使用超出合理范围比较大,给相应的医疗机构给出预警提醒,减少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量,尤其对区域医疗的开展会提供有力的帮助。

实现大医院与区域基层医疗机构之间医疗资源充分共享和高效协作,对于均衡医疗资源、提高基层医院诊疗水平、提高医疗设备使用效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费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这种知识服务,将医疗数据挖掘和数据仓库充分利用起来,从而降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这也是医疗信息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 考 文 献

[1]安艳芳. 我国优质医疗资源分布特点与改善策略[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1,18(5) : 111 - 113.

[2]周迎,曾凡,黄昊. 浅谈云计算在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前景[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0,24(4):350-354.

[3]吴国海,朱志会. 我院2010-2012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2014,7(2):59-60.

[4]杨宏桥,卜海兵. 基于本体的区域医疗信息系统设计[J].计算机工程,2009, 35(11): 283C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