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力行业特征

电力行业特征

电力行业特征

电力行业特征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经济全过程管理;电力工程;方法

引言

新时代电力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为提高电力企业的综合竞争力,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电力企业工程建设的财务管理愈加重要。同时,经济的发展使得用电用户对用电量的要求逐渐提高,因此,在电力工程中引入先进的全经济过程管理方法,提高企业收益,对电力工程造价进行控制,综合提高电力企业的竞争力。所以,电力工程中如何实现全经济的过程管理十分重要,本文就此展开分析和探讨。

1经济全过程管理含义及特征概述

1.1经济全过程管理含义

经济全过程管理方法具体是指为达到相应的经济运行目标,经济管理者采取相应的措施、途径以及手段行使自身经济管理职能。就去管理过程而言,经济全过程管理包括收集信息、确定目标、实施、控制调节以及反馈信息等环节[1]。

1.2经济全过程管理的特征

经济全过程管理有五大特征,分别是关联特征、公开特征、间接特征、平等特征、有偿特征.

2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

(1)建设水平。电力工程的建设水平具体是指电力工程的建设规模、标准以及施工设备、技术等方面的标准,电力工程的建设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程的造价,比如工程的建设标准高,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程造价,造成电力企业的成本浪费,若工程建设标准低,相关技术不达标,则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得不到保证。所以,在制定相应的建设标准时,应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和施工单位的技术水平以及施工设备,制定合理的建设标准,以保证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2]。(2)建设规模。在电力工程的建设中,必须明确建设规模,若规模较大,和相应的市场需求不相符,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又导致剩余产品无法销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力工程的造价,提高了电力企业的经营成本。若工程的建设规模太小,则相应的资源配置不达标,造成施工成本过高,从而影响了电力工程的经济效益。由此可知,电力工程的造价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力工程的建设规模大小。为减小这两种因素对电力工程的造价影响,应在电力工程中实施经济全过程管理,以降低工程的建设规模和建设水平对电力工程造价的影响。因此,本文基于电力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结合经济全过程管理的特征,对电力工程中经济全过程管理方法的实施方法进行探讨。

3电力工程经济全过程管理方法的实施方法

大量的实践表明,电力工程中的经济全过程管理具有很高的复杂性,在对电力工程进行经济全过程管理时,必须保证管理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工作到位,以降低电力企业的经营成本,对企业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缩短电力工程的工期,据笔者多年的从业经验,在对电力工程进行经济全过程管理时,应对电力工程的进度进行划分,分别划分为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结算阶段,对应的经济全过程管理实施方法如下。

3.1工程设计阶段的经济全过程管理实施方法

电力工程的设计阶段造价约占整个工程的1%左右,对整个工程造价的影响却能达到75%左右。电力工程的设计包括工程的建设规模、结构、标准以及功能等,在对工程造价进行明确时,这些因素起到重要作用。在明确工程设计造价时,必须结合工程设计的施工条件、施工区域的地质情况以及施工区域的经济水平等因素对具体的设计方案进行对比,选择性价比合理同时又安全稳定的设计方案。例如某电力企业针对某工程设计了三个方案,分别为A方案、B方案、C方案,该企业在选择方案时,以方案的造价合理为标准,对三个方案中涉及到的工程的规模、结构、所需的施工期限、施工设备等因素的最大投资限额进行明确,并将所有因素的投资限额相加,计算出的A方案造价最高,B方案居中,C方案造价虽然最低,但方案设计的相应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该企业最终选择了B方案。B方案造价最为合理,且相应的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3]。

3.2施工阶段的经济全过程管理实施方法

①对施工阶段的造价进行预算,通过合理的预算管理,提高电力企业的资金利用率。作为电力企业对电力工程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预算管理保证了工程造价计算的全面性及可靠性。②对施工阶段变更项目的审查进行完善。施工阶段的变更项目一般有设计项目的变更、工程量的变更、施工日期变更以及施工环境变更等,施工阶段的变更项目对施工阶段的造价计算造成很大的影响,比如某电力工程的施工阶段造价为1.15亿元,中途因设计项目变更导致工程量变更,使得工程量增加,相应的工程量造价也增加,最终施工阶段的造价从上升了整整356万元,对相应的电力企业造成了很大影响。因此,设计变更工作的完善有利于施工阶段的造价预算。特别在一些规模较大的电力工程中,即使出现一些细小的设计变更,导致的工程量变更也会比较大,最终造成电力企业的损失,因此,设计上的变更应及早进行,以减小对电力企业的影响。③签证审查现场化。相应的签证工作人员应熟悉工程经济管理的基础知识,以降低不合格项目的签证率。④对于施工单位的签证必须进行严格的审核,确保无误才可以盖章,如图1所示。比如通过协调企业和监理工作人员之间的的经济利益,结合经济全过程管理的关联性和公开性,通过制定相应的监理制度,调整监理待遇,激发监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以减少施工现场的弄虚作假、偷工减料等非法行为,并增强监理人员的审查工作力度。⑤结合经济全过程管理的平等特征,完善施工阶段的合同管理。比如调整投标单位和企业之间的经济杠杆,实现两者之间的平等性,发挥出经济全过程管理的平等特征具有的功能,促成投标单位和企业的相关合同签订。

3.3电力工程结算阶段经济全过程管理的实施方法

在电力工程的结算阶段,需要进行工程量的审查,在进行工程量审查时,应结合经济全过程管理的间接特征、关联特征、有偿特征,激发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做好工程量造价的审查工作,在对工程量造价进行审查时,应根据具体的合同文件和相应的工程量清单进行审查,相关人员应充分了解相应项目的单价或定额,进行工程量的套用核算。例如通过调节核查人员的经济利益,激发核查人员的积极性,以缩小核查的误差,减小企业的损失[4]。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对电力工程进行经济全过程管理时,应结合经济全过程管理的相关特征,发挥出经济全过程管理相关特征的功能,对电力工程的造价进行管理,避免造成企业的成本损失,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全超.试析电力工程经济全过程管理方法[J].第四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2016(03).

[2]杨小植.如何实施电力工程经济全过程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4(01).

[3]史玉华.电力工程经济全过程管理的方法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1).

电力行业特征范文第2篇

[关键词]智能电网 图像识别技术 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9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1-0106-01

近年来,我国电网规模逐渐增大、耗电量也在增加,造成高压电力系统的负荷增加,设备常出现故障、损坏。为了很好的预防设备故障,避免传统人工监测电网线路的缺陷,提出了应用计算机和智能设备对电网线路进行智能化监测和分析。因此,智能电网图像识别技术的应用对于国家电力行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1 传统电网技术存在的问题

1.1 覆盖范围小

输配电网视频监控系统是将指定的图像通过监控球机和采集卡输入至视频分站中,在压缩数据后传输至系统中监控主站处,主站负责显示各个输配电网的图像。这种数据传输方式工作量大,要求着网络带宽和数据处理都要有很高的水平,一旦有灾害情况出现,网络传输受到干扰后就不能正常进行工作,影响了输配电电网视频监控系统的正常运作。

1.2 传统电网兼容性差

当前在电力系统内有很多家视频监控设施厂商,竞争非常激烈,虽然很多厂商都按照统一的、标准的视频监控提供服务,但很多分站设备很难接入到监控主站内,很难实现远方监控的预期目的,并且这些监控设备兼容性不好,导致输配电网视频监控系统在运转中出现很多问题。

2 简述智能电网图像识别技术的应用

2.1 图像识别的具体流程

如图1为图像识别过程,共分为样本训练阶段、识别图像两个阶段。样本训练阶段:预处理样本图像、提取图像特征、分类图像模式,进而获取到样本图像特征库。识别图像阶段:预处理输入图像。

2.2 取图像特征

提取图像特征是为了确保图像的位置移动、位置旋转、大小等不变形和提取唯一标识的图像特征来为图像识别进行服务。图像特征提取就是图像表示的问题,其目的在于减轻识别图像的工作负担。由于原始图像数据维数很高,在特征提取后为数据降低维度,进而提高识别工作效率。如下为几种提取特征图像的方法。一是,统计像素特征。在统计图像像素后提取特征,统计像素特征有两种颜色分布,即:灰度直方图、彩色图像。二是,可视化特征,通过图像文理和边缘等视觉特征对图像进行描述,纹理刻画像素领域灰度空间分布规律,边缘特征对图像灰度空间出现的像素集合进行描述。三是,代数特征。从存储图像矩阵中体现图像属性特征。四是,变换系数的特征,提取变换系统特征有多种方式方法,通过图像展开小波分析或者小波包分析,进而将变换中的特征提取出。像素统计特征与可视化特征都是像素级的底层特征,具有计算简单和表示直观等优势,但也存在不足,如:计算量大、维数高等不足。代数特征的益处在于有较强的稳定性,对光照变换、噪音等变换引发的图像灰度变换不敏感,同时它具有平移、旋转等不变性。但如果矩阵维度系数太高,计算会出现困难。变换系数特征具备特征维数低和表示能力高等优势,但不能直观的表现特征语义,在变换分类识别图像后,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从图像特征发展趋势上而言,研究代数特征和变换系数特征将是日后研究的主要趋势,并且通过分析和研究后发现,代数特征、变换系数特征今后会得到电网企业的广泛重视和认可,虽然其还处于研究的初期,但是其具有较强的研究和使用价值,尤其是在电网企业中,其使用价值更高。

2.3 图像预处理的应用

预处理图像是为了能够进一步进行图像识别服务。在预处理中,为了便于分析图像中的内容,灰度处理彩色图像是较为常用的方法,很多时候会对图像展开二值处理;为了能够在成像中图像受到的噪声污染率,对图像进行平滑处理;为了彰显出图像细节特征,对图像实施高通滤波器处理。为了可以寻找到关注部分中的图像,对图像进行边缘检测、边界检测,最终分割图像。

2.4 图像识别算法的应用

在图像识别中,图像识别算法是其核心部分,此算法与模式识别算法有很大关系,如下对几种常见的图像识别算法的分析。一是,决策理论的判别方法。以决策理论为前提构建起识别方法,寻找和判别函数就是决策理论判别方法的核心。其概率统计模型就是成批分析和研究图像,并找出图像中的规律。二是,结构性方法,对模式图像结构进行分析,将一些复杂的、庞大的结构分解成为简单的、细小的子结构,直至分解成为基元子结构。结果性方法的特征在映射成形后,并且生成识别语法结构主动的识别特征。其关键在于构造出最佳的文法结构。光学模式识别研究通常运用在识别光学模式实时器件和光学模式识别不变形两个方面上。在软计算技术识别方法是一种智能的、综合的识别方法,它包括粗糙集技术、遗传算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等多项技术。决策理论是数量处理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忽视了模式图形结构关系。在具有结构性图像识别上应用结构性方法效果显著,但此方法在使用中还有限制。光学模式识别具备实时性、高效性、高识别率等优势,但在识别不变性上没有什么效果,即便是有效果,但效果也不理想。经网络能够构造出复杂的、多变的判别函数,完善了传统分类器的不足,具有较高的识别能力。

3 电力信息安全中智能电网识别技术的实际应用

在支撑智能电网发展下,信息通信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确保智能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应充分应用电力信息安全技术。如下分析了图像识别技术在电力信息安全中应用的实际情况,一是,认证身份:在电网智能化的迅速发展下,电网智能设备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如:输配电网中的操控设备,为了安全有效的操作设备,需要在智能设备上安装上识别身份的装置,避免非工作者随意操作设施设备,一旦非工作人员操控了设备,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还会给电网公司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因此识别身份装置的安装尤为重要,必须要及时在智能设备上安装。二是,安全过滤数据:在应用智能电网图像识别技术中,随着电网业务越来越多,信息安全越发关键和重要。

4 结语

总而言之,智能电网图像识别技术的应用有效的实现了同平台短路计算、保护整定及绘图的一体化。该方法基于智能图形系统,以数据库为核心,在图形界面直接对电网状态、图元进行操作处理,并完成电网状态转化及拓扑分析,为国家电力行业电网管理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电力行业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社会责任;评估体系;利益相关方理论

作者简介:张国民(1984-),男,天津人,奉化市供电局客服中心,助理工程师;杨建立(1989-),男,浙江奉化人,奉化市供电局客服中心,助理工程师。(浙江 宁波 315500)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2-0199-02

企业社会责任对于企业而言日益重要,承担社会责任已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必修课。[1]同志曾在APEC会议上提到:“企业应该树立全球责任观念,自觉将社会责任纳入经营战略,完善经营模式,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近年来,我国电力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2008年全球企业社会责任排名》中显示,中国的国家电网、中石化、中石油三家企业进入了100强,依次位列55、84、87位。与2007年的排名相比,国家电网上升了14位。为了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国家电网还专门设置了社会责任部门。此外,电力企业还在积极探索建立社会责任评估体系。

一、电力企业社会责任评估指标内容

1.电力企业社会责任特征

(1)基础性特征。在国民经济中,电力属于支柱产业,具有基础性的特点。电力企业能否提供优质可靠的电能,决定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所以说这种基础性也体现为国计民生的基础性。社会的用电量不断增长以及对电能质量要求的提高,促使电力企业必须提高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加快电力设备的升级,同时还要保证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以保证电能的安全可靠使用。

(2)环境特征。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较多,首先是人口压力大,自然环境脆弱;其次是我国还处于粗放型经济,环境监管面临着诸多考验。电力行业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在发电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同时会有废水、废渣、废气的产生,其环境特征尤为突出。另外,我国正在从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电力企业也在努力做到用最少的资源产出最大化的电能,同时保证排放不超过国家标准。

(3)自然垄断特性。电力行业属于自然垄断行业,是提供单一物品或服务的行业,如果此行业有几个企业进行竞争,则可能造成社会资源的大量重复浪费或者市场恶性竞争的局面,因此形成一家公司或极少数企业的概率很高,这种行业被称之为自然垄断,这是由于市场的自然条件而产生的垄断。自然垄断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固定投资很大,而边际成本很小,即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减少。

(4)公益性特征。电力行业的基础性特征、环境特征以及垄断性特征,决定了其具有特殊的公益性特征。电力企业具有国计民生的基础性,应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这是职业公益性。电力企业具有环境特征,使得人们对其公益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力企业的自然垄断性要求其履行更多的公益性社会责任,这是自觉公益性。

2.电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面临的问题

(1)节能减排工作艰巨。在我国,电能大部分靠燃煤生产,但在燃煤发电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废气,同时电煤质量下降也影响了发电厂的节能减排。因此,对小火电和自备电厂节能减排的监管力度有待加强。通过市场调节节能减排的手段不多,虽然新能源发电技术日趋成熟,但实践应用效果不佳,主要是成本过高。

(2)电力产能不足。全国电力工业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态势,电力产能持续上升,电网建设投资稳定增加。但在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高负荷用电地区,高峰用电时电力仍不能完全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3)电价整体不高,弱势群体用电困难。近年来,销售电价开始征收政府性基金和附加费用,能源价格上涨,导致全国电价平均水平开始慢慢上涨。虽然国家对弱势群体(如福利院、偏远农村)的用电进行了照顾,但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市场的因素使得一些电力企业在这方面做的还不够。

3.电力企业社会责任评估内容

(1)责任管理。责任管理包括四个方面的评价内容:责任治理;责任推进;责任监督;守法合规。责任治理需要提升员工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规划企业社会责任战略,以达到提升社会责任管理水平的目的。责任推进主要是在促进电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如组织企业员工进行社会责任培训、推动电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等。责任监督指标是从企业利益相关方获得反馈,来考察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的实践和绩效情况,并向社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守法合规包括遵守国家制定的行业规范和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由于电力企业的危险性,其在这方面管控较严,因此可以给满分。

(2)市场责任。企业是市场的核心基础,必须充分保证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同时企业又有义务履行市场责任,以保证相关市场信息能够准确、及时地传达给企业利益相关方。企业市场责任是评价社会责任的重要标准,包括三个方面,即客户责任、合作伙伴责任和经营责任。企业在产品生产、销售和运营的过程中要履行市场责任的三个方面。其中,客户责任是电力企业市场责任的重要部分,包括客户信息管理、产品质量监督、客户反馈等方面。[2]合作伙伴责任涉及责任采购、反不正当竞争以及合同执行等方面。经营责任涉及企业的成长性、收益性、安全性和经营关系管理等方面。

(3)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对社会的主要贡献。包括三大主要评价内容:职能责任、员工责任和安全生产责任指标。职能责任指标主要考察电力企业响应政府政策、税收贡献、就业贡献等内容。员工责任指标主要考察电力企业对员工成长与发展的规划、员工基本权益和利益的保护、员工信息管理以及职业病预防等方面。[3]安全生产责任指标主要考察企业安全事故发生及处理情况,由于电力企业的特殊性,安全管理是安全生产责任的重要评价内容。

(4)环境责任。环境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节能减排以及环保管理两个方面。环保管理指标包括环保制度建设、环境认证、环保投入、绿色采购、环境公益等内容,其中环保公益作为电力企业进行环保管理的内容被纳入环保管理指标。节能减排指标考察企业的节能管理、节能技术、绩效表现、可再生能源应用、循环利用、降低三废排放、三废综合利用以及减少温室气体等情况,同时国家不断出台鼓励清洁能源的政策,电力企业的绿色采购将成为节能减排的重要评价内容。

(5)其他情况。一是综合分析电力企业社会责任获奖情况;二是掌握对电力企业报道的负面信息;三是考察电力企业社会责任创新管理。

二、电力企业社会评估体系

1.评估体系理论基础

三重底线观和利益相关方理论是电力企业社会责任评估体系的主要理论基础。其中,利益相关方理论是研究与实践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理论基础,利益相关方是指某些特定的团体或个人,其能够影响企业快速发展或受企业发展影响。[4]在三重底线理论的观点中,企业不能把利润当做唯一的目标,不仅要对股东负责,而且要对环境以及社会负责,企业行为要满足经济、环境与社会三条底线。企业的利益相关方包括股东、客户、员工、供应商、社区等,则企业社会责任是对这些利益相关方以及环境的责任。

根据电力企业社会责任特征,利用三重底线观和利益相关方理论构建了电力企业社会责任评估理论模型(见图1)。从图1可看出理论模型是一个稳定的闭环三角结构,其中责任管理处在核心位置,市场责任是基础,社会责任、环境责任分布在两翼。

2.电力企业社会责任评估体系结构

电力企业社会责任评估体系可分为3个层次(见图2)。第一层次包括责任管理、市场责任、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第一层的责任管理下面又有4个二级指标,分别为责任治理、责任推进、责任监督以及守法合规;市场责任下面包括经营责任、客户责任、伙伴责任3个二级指标;社会责任由职能责任、员工责任和安全生产责任构成;环境责任下面包括2个二级指标,即环境管理和节能减排。图2只列出了第一层和第二层的指标内容,第三层次是由12个二级指标分解的40多个三级指标组成。

3.电力企业社会责任评估体系评分步骤

电力企业社会责任评估分为以下六个步骤:

(1)分析评估体系中各项一级责任指标内容,得出责任管理、市场责任、社会责任、环境责任四大版块的相对重要性,再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一级指标的不同权重。

(2)对二级指标的实质性进行分析,并为各级具体责任指标赋权。

(3)调查分析电力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状况和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情况,以此为企业社会责任评估体系下的每一个指标进行评分,各级指标得分之和就是一级指标的得分。

(4)根据第2步和第3步得出的一级责任版块评分和权重,采用公式(1)计算出电力企业社会责任评估指数的基本得分。

(1)

式中,Aj为电力企业一级责任版块的评分,Wj为该项责任版块的权重。

(5)根据电力企业的其他情况得出调整项的评分。

(6)电力企业社会责任评估指数最终得分为基本得分加上调整项得分。

三、总结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加速转型,整个社会对电力企业的道德标准和社会形象的要求不断提升,对电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而对电力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中的表现进行评估不仅是对电力企业的一种监督,帮助电力企业了解自己,发现不足,还可作为电力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使消费者及时了解电力企业的表现,同时也会激励电力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盛斌,李秉勤,胡博.公司社会责任、跨国企业与东道国政府的作用[J].南开学报,2009,(5):115-125.

[2]陈文杰,张倩茹.浅论现代电力企业的市场营销问题[J].中国电力教育,2006,(5):63-66.

电力行业特征范文第4篇

绩效是团队有效性的构成要素,因此研究影响发电企业团队有效性的因素及其之间的影响路径来提高发电企业的绩效,对我国的发电企业来说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发电企业团队有效性的分析框架

发电企业团队不同于其他类别企业的团队,发电企业团队的人员结构复杂、各团队成员受教育程度不同、工作熟练程度不一,是一支专业综合技术要求极高的团队,因此在对其团队有效性进行研究时,要根据发电企业的特点建立相应的团队有效性模型原型。

测量团队有效性因素的模型有多种,Hackman、Campion、Gladstein、Sundstrom和McIntyre、Cohen和Bailey等人均提出过不同维度的团队有效性模型,其中影响较大的两个团队有效性模型分别是Campion模型与Cohen和Bailey的“启发式”模型。与Campion模型相比,“启发式”模型考虑的更为全面,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模型,本文将结合我国发电企业的特点,在“启发式”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发电企业团队有效性的框架。

在“启发式”模型中,输入过程包括任务设计、团队构成、组织环境和环境因素,实证研究表明任务设计、团队构成以及组织环境是输入过程中影响团队有效性的关键因素。由于我国发电企业的环境相对稳定,本文将以任务设计、团队构成、组织环境作为输入变量,其中任务设计包括自主性和相互依赖性;团队构成包括团队的规模、持续期;组织环境包括报酬、组织的培训机制和监管。

团队过程是团队成员为完成任务而发生的一系列行为,“启发式”模型将团队过程分为内外部过程和团队心理特征。本文将团队过程分为内外部过程和团队心理特征,其中内外部过程是完成团队工作过程中直接与任务相关的互动过程,包括沟通、冲突、协调等;团队心理特征包括情绪、团队内聚力等。

团队的输出结果即团队有效性,在“启发式”模型中,团队有效性通过绩效、态度、行为三个方面评价,本文将从绩效和态度两个方面对发电企业的团队有效性进行评价,其中绩效包括完成任务情况,态度包括成员满意度、管理层满意度。

发电企业团队有效性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

三、发电企业团队有效性模型

本文将依据发电企业团队有效性的内涵,对输入因素与过程因素、过程因素之间、过程因素与输出因素、输出因素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讨论,并根据相关研究成果提出研究假设,从理论的角度探讨性地建立发电企业团队有效性模型。

1.输入因素与过程因素关系

任务设计与内外部过程和团队心理特征的关系。Brannick认为与输出变量相比,团队过程对任务设计更为敏感,即任务设计可以对团队过程产生实际的作用,从而影响团队效能。良好的任务设计可以提高成员的参与度,增强团队成员的责任感并调动积极性,从而促进发电企业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提升团队内聚力。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a:任务设计对内外部过程有显著正向作用。

H1b:任务设计对团队心理特征有显著正向作用。

团队构成与内外部过程和团队心理特征的关系。本文中,团队构成的测量指标有团队规模和团队的持续期。一般来说,团队的规模越大,成员之间的沟通障碍就越大,团队的凝聚力就越低,团队成员间互动的机会和可能性越小,从而难以形成凝聚力。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2a:团队构成对内外部过程有显著负向作用。

H2b:团队构成对团队心理特征有显著负向作用。

组织环境与内外部过程和团队心理特征的关系。Cohen认为组织环境(如培训、报酬、资源等)通过影响团队过程进而影响团队有效性。此外,对团队成员的培训可以提升团队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增强团队内聚力,并使成员进行有效沟通。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3a:组织环境对内外部过程有显著正向作用。

H3b:组织环境对团队心理特征有显著正向作用。

2.过程因素之间

内外部过程与团队心理特征的关系。早期高水平的沟通有助于增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和团队的凝聚力,而良好的团队内聚力会减少团队成员的沟通障碍,从而加强团队合作。本文中,内外部过程主要指团队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团队心理特征指团队成员的情绪和团队内聚力,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4a:内外部过程对团队心理特征有显著正向作用。

H4b:团队心理特征对内外部过程有显著正向作用。

3.过程因素与输出因素

内外部过程与绩效、态度的关系。Lurey和Raisinghani的研究表明,团队的过程与团队的绩效、团队成员的态度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成功的团队依靠成员间有效互动,当沟通的质与量提升时,有助于互动的绩效增强,进而促使团队整体效能的提升。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5a:内外部过程对绩效有显著正向作用。

H5b:内外部过程对态度有显著正向作用。

团队心理特征与绩效、态度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团队内聚力、团队中的人际关系对团队有效性有着重要影响,且在团队初期这种影响更加明显。此外,IIngen认为团队活动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团队层面的认知或情感状态会显著影响团队绩效,Johansson和Dittrich认为团队内聚力是提高团队绩效和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6a:团队心理特征对绩效有显著正向作用。

H6b:团队心理特征对态度有显著正向作用。

4.输出因素之间

绩效与态度的关系。目前,关于发电企业团队有效性的研究少之又少,但对其他企业团队有效性的研究表明,当团队的绩效产出强时,团队的满意度也比较高。员工满意度达到80%的公司,平均利润率增长要高出同行业其他公司20%左右。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7a:绩效对态度有显著正向作用。

H7b:态度对绩效有显著正向作用。

根据以上的分析,最终提出发电企业团队有效性模型原型,如图2所示。

电力行业特征范文第5篇

广义的电子商务是指一切依托技术进行交易的商事活动,即电子商务涵盖了所有利用数据电文进行的商业或商事活动。狭义的电子商务则是指围绕互联网展开的销售与购买货物或劳务的商事活动。本文以狭义的电子商务即互联网商务为核心,探讨了在互联网商务模式下的征税问题。

电子商务由于其形式的电子虚拟化,同质于传统电子商务但形式又不同于传统商务,其自身具有交易虚拟化、交易成本低、效率高、全球性等独有的特点。

根据交易对象的不同,电子商务可分为货物贸易型电子商务、数字内容型电子商务、服务型电子商务三类;根据交易主体的不同,电子商务可分为企业对企业(B2B)、企业对个人(B2C)、个人对个人(C2C)、个人对企业(C2B)四类。

2012年,中国的网络销售总额达到1.3万亿元,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6.3%。另据报道,2014年“天猫双十一”交易额突破571亿元,其中移动交易额达到243亿元,是2013移动交易额的4.54倍,物流订单2.78亿,全球总共有217个国家和地区参与了这次抢购,支付宝一天完成移动支付1.97亿笔。这些数据反映出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其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渐提高。然而,由于国家税务管理部门没有及时制定电商征税的相关对策,也没有完善的法律和政策体系来规范和约束各行业的电子商务行为的发展,导致大量应税收入的流失。

二、对电子商务征税存在的难点

(一)征收上

(1)纳税人身份的判定。电子商务因其交易虚拟化和全球化的特点,所有的交易活动都在一个虚拟的网络市场上进行,店铺、销售人员和交易手续都是以虚拟的电子化形式呈现,而且交易双方还可通过匿名的方式进行交易,交易范围扩展至全球,这就对纳税人身份的认定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2)征税对象的认定。电子商务的交易对象不仅仅局限于有形商品,还包括各种数字、电子化的产品和服务。对这一大类交易对象是否应该纳入征税范围,目前还是相关法律法规的一个盲区。

(3)国际税收管辖权的认定。电子商务以其全球化的特点,自然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国际税收管辖权的问题。一方面,如果各个国家都对涉及本国的某一项交易行为征税,就会导致国际重复征税的问题;另一方面,如果某一国对电子商务免税或未开征税收,又会引发纳税人利用避税港进行国际避税活动。

(二)管理上

(1)税务登记难以适用,税源难以控制。电子商务打破了纳税人的有形特点,传统的交易经营场所被虚拟的网络所替代,加大了税收征管的难度。

(2)课税凭证难以追查和控制。在电子商务中,企业的账簿和发票都在计算机中以电子形式填制,无纸化贸易使税务机关无法对企业的经济往来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3)税收征管面临法律困扰。前面讲到电子商务的课税凭证难以追查和控制,税务部门想要获取电子商务交易双方的交易信息防止偷漏税,有可能会截取交易信息进行分析,而这显然是侵犯了交易者信息的行为。

(4)征管手段滞后,征管人员素质亟待加强。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原来应对传统商务的征管手段以越来越不适应税收发展的要求,迫切要求相关税务征管人员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三、我国电子商务税收问题的建议

(一)配合目前财税体制改革,完善我国的税收法律

(1)对我国现行的税收法律及政策法规进行补充和修改,使之更加适应实际征收的需要。如针对电子商务活动增加增值税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征纳地点等税制要素的规定。

(2)借鉴国际经验。比如欧盟的地方电子商务税率区别对待政策,对我国电子商务欠发达地区进行鼓励减少税收,而对电子商务发达地区如苏浙沪等地税率适当提高。

(二)提高我国税收征管的电子化和信息化水平,创新税收征管工具

首先,要制定电子商务网上税务登记制度,实现交易活动的电子申报,探索新的发票管理制度,将电子发票功能嵌入各主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实现交易时自动计税,力求税收在税源课征;另外,要充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开发电子征税软件,提升对交易凭证的监察水平,跟踪电子商务企业的每一项交易。

(三)拓宽税收征管的合作渠道

应立法明确各大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支付平台对国家税收征管的配合义务,提高税务机关的税收征收能力和稽查能力,保证税款的及时足额上缴。

(四)加强国际间的税收交流与合作

目前电子商务日益呈现出全球化的特点,对此,有必要加强税收的国际交流合作,深入了解纳税人的有关国际贸易信息,防止由于征管漏洞而导致的偷漏税行为的发生,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