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农经济形成的条件

小农经济形成的条件

小农经济形成的条件

小农经济形成的条件范文第1篇

摘要:农民增收问题既是政治问题,更是经济问题。从经济角度看,农业产业的弱质性、资源禀赋的约束、市场因素的风险是制约农民增收的客观因素,也是当前我国实现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地增长必须克服的难点和障碍。

关键词:农民增收;现实约束;经济因素

近年来,随着中央农业政策的调整和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民收入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但是,当前我国农民增收的经济基础还是不稳定的,农民要想持续稳定地增收也还存在不少难点和障碍,这里既有农业自身发展规律的内在因素,也有市场化、现代化推进过程中的政策和人文因素。其中农村要素禀赋、农业产业特性、农产品市场特征等是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

一、要素禀赋对农民收入增长的约束

现代经济学理论认为,任何社会生产都是多种不同的生产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商品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配置。由于不同国家、地区或行业的生产要素储备或资源禀赋不同,因而产品的相对成本不仅由技术差别决定,而且由生产要素禀赋决定。

(一)土地资源的约束

土地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从土地资源来看,农业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资源约束性行业,包括刚性约束与软性约束。刚性约束是指不断膨胀的人口基数日益受到有限的自然资源的制约,使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极低。从全国来看,我国土地所承载的农业人口压力过大,使本来已经紧张的人地矛盾更加突出。资源的软性约束是指在现行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政策框架下,土地资源流转性差,配置不合理,导致了超小的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和较低的收益水平。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谷物生产效率已经接近耕地光热水土条件下的生产潜力,土地增产空间不大。理论上说,在单产无法提高的情况下,增加农业收入还可以通过扩大规模来实现,但由于人增地减,规模经营无法实现,如此,靠小规模土地经营并不能够实现农民收入的增加。

(二)资本要素的约束

公共财政理论强调,财政作为一种社会再分配和宏观调控的方式,应该把有限的资金投向重要产业、弱势群体、弱小产业或私人资本不愿投资的领域,也就是财政要扶持和保护市场中的弱势产业和群体。但不合理的财政体制制约了财政对农业的投入。“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认为,金融制度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的关系。但现实情况是,脆弱的农村金融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第一,农村金融信贷主体功能发挥不到位,农村信贷支持总量不足。目前,农业银行收缩其在农村的网点,贷款审批权限上收,信贷资金已基本从农村市场退出。农业发展银行应有的农业开发信贷功能未予发挥,对需要政策性金融投入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业务很少。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产权不清、治理结构不完善的问题,在硬件设施、经营管理、业务品种、人员素质、服务功能等方面尚不能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相适应。

第二,金融主体信贷服务与创新能力不足,农户联保贷款难。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和农村经济组织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但目前农村金融市场的主体——农村信用社的服务却落后于发展的需求。一是农村信用社贷款的期限与农业生产周期相脱节,影响了支农资金的使用和周转,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二是金融工具单一,一些新的信贷品种没有系统运用,金融服务效率较低。

第三,农村金融风险管理和风险补偿机制建设滞后。当前,我国的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变为总量平衡,农业发展由资源约束转变为资源与市场双重约束,农业生产的市场风险加大。同时,农业发展项目受自然条件和政策因素影响较大,具有相当程度的不确定性。加之信用环境较差,欠贷不还问题时有发生,金融部门支持“三农”承担着较高的风险,而目前相应的风险管理和担保机制尚未建立,政策性支农贷款风险也几乎全由商业性金融机构承担,缺乏相应的风险分散、补偿机制,导致支农贷款难以持续快速增长。此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的趋利性使农村闲置资金大量外流。其中,农村信用社是农村资金外流的重要渠道,邮政储蓄被认为是农村资金外流的“高速公路”。农村资金的外流,削弱了金融对“三农”的支持力度。

(三)人力资本的约束

现代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劳动力资源是国民财富的最终基础。农村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非农产业就业收入普遍高于农业收入,大批有文化和技能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从而导致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偏低,严重影响了对先进农业技术的接受能力,进而使科学技术在农村中的普及推广难度增大,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能力的效率不高,最终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二是由于我国城市二、三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大批新兴产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使原来许多可以在城市就业的农村劳动力难以适应新的需求,相对收益下降,甚至因无法找到工作被迫返乡。尤其是在非国有企业,由国家统一制定的工资收入标准已被突破,收入按人力资本水平由市场机制决定在劳动力市场中非常明显,高素质群体收入增加很多,而入城务工农民群体的收入则增长缓慢甚至下降。

二、农业产业弱质性对农民收入增长的约束

在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基础和经济波动的起点。在我国现

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与非农产业相比,呈现出明显的弱质性特点。

(一)农业生产经营的自然风险

农业是以生命有机体作为生产对象的,具有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交织统一的生产特点。正因为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从而形成了无法预测的农业自然风险。一方面,农业要利用生命有机体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来获取产品,而这一过程和外部自然条件的优劣存在着直接的相关性,因此外部自然条件直接决定与影响到农业生产经营效率的高低。另一方面,农业中的主体部分——种植业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布广延性特征,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极强,特别是在科学技术与生产力水平对外部自然力控制程度相对一定时,气候条件与自然灾害往往直接决定了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命运。

农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被动地位,农民收入风险系数大。相对于非农产品而言,由于农产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相对不灵敏,因此,即使在经济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的情况下,农产品需求量的增加也相对有限,而不会像对非农产品的需求那样迅速增加。农产品需求弹性不足,必然导致农业生产需求拉力不足与市场竞争乏力。而且,在农产品的买方市场条件下很容易形成过度竞争的不利局面,造成农民丰产不丰收的现象。

(二)农业形成产业利润的缺失

农民所从事的产业是农业,农业本来是一个古老而完整的产业,而且这一产业还可以凭借自然生产力而实现产业的发育和进步。从理论上说,从事农业产业应该获得较高的收入。然而社会的发育和经济的运行,使农业产业被分割为产前、产中、产后三个产业,并且分属于不同的经济利益主体。产业资本通过农产品加工获得利润,商业资本在农产品流通中获得利润,而农民仅占有农业产业的中间环节低于平均利润的收益,形成了产业利益获得的空洞。产业空洞对农民收入的第一个影响是使农民收入以第一产业为主,失去了分享二、三产业利润和剩余的机会。这样当一、二、三产业利益不均衡,工农产品价格不合理及农业不景气和农产品跌价时,农民的收入就要受到影响。产业空洞对农民收入的第二个影响是加大了农民收入对农产品供求形势与价格的依赖程度。当农产品卖难和价格走低时,收入增长速度下降和收入减少则成为必然。(三)农业劳动生产率和比较利益低下

农业产业化作为一种经营制度是农业生产力和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针对家庭小规模经营和市场之间的矛盾对经营体制的一种创新,主要是以当地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建立支柱产业,目的是通过农户与农户、农户与企业之间的联合形成集体组织力量抵御市场对农业的冲击,并使农户与企业分享农产品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这种方式必然会带来农业的增效和从业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这是一条适合当前中国农村生产力水平的农业发展道路。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并不十分顺利,除了在少数发达地区发展比较迅速之外,其他地区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经营规模小,目前还是以分散经营为主的小生产格局,缺乏大规模的企业,难以进行大规模的农产品加工。第二,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原料收购和被收购的关系。大头利益一般都在工、商环节,农民不是平均利润的分享者,在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不利地位,市场风险基本上由农民消化和承受。第三,进入市场的初加工产品多,附加值低,产业链条短,比较利益低。第四,生产手段落后,以手工劳动为主,产品技术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弱。可见,在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的农业发展道路中,目前我国农业仍然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阶段。

三、市场风险对农民收入增长的约束

在传统计划经济环境中,农业生产经营几乎感受不到来自市场的挑战与风险,但伴随着传统计划经济转向现代市场经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历史性转轨,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农业生产经营必须面对市场经济的机遇和挑战。

(一)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市场风险

在市场经济运行环境中,农产品的价值实现必须借助于市场机制,因此市场供求状况与经济机制对农业生产经营效益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第一,市场经济是通过价格来决定社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如何生产的。由于农业生产周期长,生产决策与产品销售在时间上分离,因此现实的供求状况并不代表未来的供求状况,生产决策的市场风险是客观存在的。第二,农业生产增长受凯恩斯定律和恩格尔定律的双重约束。前者的内涵在于人们边际消费倾向的递减趋势,人们对农产品消费需求的相对缩小限制了农业的持续增长。后者的内涵在于人们的消费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比重呈下降趋势,而农业提供的主导产品恰恰是食物,于是在特定条件下农业生产发展往往会跌入恩格尔陷阱。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城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明显下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产品市场的进一步开拓。第三,农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市场影响农民增收主要通过以下因素:一是市场容量大小。二是市场供求结构。三是市场开放度。这三个因素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往往又是通过农产品的供求价格弹性发生作用的。一般说来,农产品弹性系数同市场容量成正比,同市场需求结构和本国市场开放程度成反比。在农产品弹性系数一定的条件下,扩大市场容量,调整农产品供给结构,可以形成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格局。如果农产品受国外同类产品的冲击,势必造成农产品市场容量的相对减小和农产品市场弹性系数下降,于是出现了农民增产不增收的悖论。

(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自我保护能力差

我国农业生产经营历来没有规模经营的传统,农户家庭经营分散狭小,市场组织化水平低下,这种小生产组织形式,不适应现代农业和市场经济的需要,严重阻碍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超小型土地资源环境格局显然不利于农业市场谈判地位的强化,农民不可能去影响市场价格,相反只能是市场价格的被动接收者。因为农业人口过多,且经营分散,使农民通过适当的形式组织起来形成利益团体的成本过高,致使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形不成对损害农民利益行为的抗衡力量和制约机制。而作为需方的国家或农产品加工和流通机构却组织严密,这种非对称性导致农民利益受侵害,表现在市场交易活动中是农户势单力薄,在交易谈判过程中处在弱者地位。作为买者,要受到来自专业商人和工业厂家的“卖方垄断”,从而不得不接受比自由竞争条件下较高的工业品购买价格。作为卖者,又要受到来自专业商人和工业厂家的“买方垄断”,从而不得不接受比自由竞争条件下较低的农产品出售价格。农民因此受到具有垄断地位的市场主体的盘剥,从而降低了市场效率。另一方面,伴随着中国加入WTO与农业市场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在获取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的同时,将面临着更大市场波动的风险。

(三)农村市场体系发育不完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市场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健全与否对农村生产要素的配置,农民收入的提高具有很强的关联和影响。经过近30年的改革,应该说,农村市场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在新的发展阶段,农村市场体系发育还不健全。一方面,市场基础建设差,不能及时为交易方提供准确的供销信息,许多农产品价格形成没有经过充分竞争。市场中介组织发育缓慢,基本上以户为单位进行经营,没有形成规模,导致成本高、效率低。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环节过多,造成流通成本高,农民在经济生活中利益损失严重。另一方面,作为市场交易基础的产权制度仍不健全,农民作为市场主体,并未真正拥有独立的受法律保护的产权,市场机制运行的效果也不理想。同时在供求机制方面,以市场调查和预测为指导的结构调整和农作物品种改良等工作进展相当缓慢。在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方面,农资价格与质量的市场调控不力,农产品的价值实现困难,农民的利益得不到保障。这些对农民增收目标的实现是很不利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李成勋.中国经济发展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舒尔茨.改造传统产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5]陆学艺.三农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6]萨缪尔森.经济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7]张长全,胡德仁.论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规范与创新[J].农业经济问题,2003(5).

[8]徐勇.现代化视野中的“三农”问题[J].理论月刊,2004(9).

小农经济形成的条件范文第2篇

一、要素禀赋对农民收入增长的约束

现代经济学理论认为,任何社会生产都是多种不同的生产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商品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配置。由于不同国家、地区或行业的生产要素储备或资源禀赋不同,因而产品的相对成本不仅由技术差别决定,而且由生产要素禀赋决定。

(一)土地资源的约束

土地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从土地资源来看,农业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资源约束性行业,包括刚性约束与软性约束。刚性约束是指不断膨胀的人口基数日益受到有限的自然资源的制约,使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极低。从全国来看,我国土地所承载的农业人口压力过大,使本来已经紧张的人地矛盾更加突出。资源的软性约束是指在现行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政策框架下,土地资源流转性差,配置不合理,导致了超小的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和较低的收益水平。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谷物生产效率已经接近耕地光热水土条件下的生产潜力,土地增产空间不大。理论上说,在单产无法提高的情况下,增加农业收入还可以通过扩大规模来实现,但由于人增地减,规模经营无法实现,如此,靠小规模土地经营并不能够实现农民收入的增加。

(二)资本要素的约束

公共财政理论强调,财政作为一种社会再分配和宏观调控的方式,应该把有限的资金投向重要产业、弱势群体、弱小产业或私人资本不愿投资的领域,也就是财政要扶持和保护市场中的弱势产业和群体。但不合理的财政体制制约了财政对农业的投入。“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认为,金融制度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的关系。但现实情况是,脆弱的农村金融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第一,农村金融信贷主体功能发挥不到位,农村信贷支持总量不足。目前,农业银行收缩其在农村的网点,贷款审批权限上收,信贷资金已基本从农村市场退出。农业发展银行应有的农业开发信贷功能未予发挥,对需要政策性金融投入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业务很少。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产权不清、治理结构不完善的问题,在硬件设施、经营管理、业务品种、人员素质、服务功能等方面尚不能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相适应。

第二,金融主体信贷服务与创新能力不足,农户联保贷款难。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和农村经济组织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但目前农村金融市场的主体——农村信用社的服务却落后于发展的需求。一是农村信用社贷款的期限与农业生产周期相脱节,影响了支农资金的使用和周转,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二是金融工具单一,一些新的信贷品种没有系统运用,金融服务效率较低。

第三,农村金融风险管理和风险补偿机制建设滞后。当前,我国的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变为总量平衡,农业发展由资源约束转变为资源与市场双重约束,农业生产的市场风险加大。同时,农业发展项目受自然条件和政策因素影响较大,具有相当程度的不确定性。加之信用环境较差,欠贷不还问题时有发生,金融部门支持“三农”承担着较高的风险,而目前相应的风险管理和担保机制尚未建立,政策性支农贷款风险也几乎全由商业性金融机构承担,缺乏相应的风险分散、补偿机制,导致支农贷款难以持续快速增长。此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的趋利性使农村闲置资金大量外流。其中,农村信用社是农村资金外流的重要渠道,邮政储蓄被认为是农村资金外流的“高速公路”。农村资金的外流,削弱了金融对“三农”的支持力度。

(三)人力资本的约束

现代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劳动力资源是国民财富的最终基础。农村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非农产业就业收入普遍高于农业收入,大批有文化和技能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从而导致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偏低,严重影响了对先进农业技术的接受能力,进而使科学技术在农村中的普及推广难度增大,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能力的效率不高,最终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二是由于我国城市二、三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大批新兴产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使原来许多可以在城市就业的农村劳动力难以适应新的需求,相对收益下降,甚至因无法找到工作被迫返乡。尤其是在非国有企业,由国家统一制定的工资收入标准已被突破,收入按人力资本水平由市场机制决定在劳动力市场中非常明显,高素质群体收入增加很多,而入城务工农民群体的收入则增长缓慢甚至下降。

二、农业产业弱质性对农民收入增长的约束

在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基础和经济波动的起点。在我国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与非农产业相比,呈现出明显的弱质性特点。

(一)农业生产经营的自然风险

农业是以生命有机体作为生产对象的,具有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交织统一的生产特点。正因为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从而形成了无法预测的农业自然风险。一方面,农业要利用生命有机体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来获取产品,而这一过程和外部自然条件的优劣存在着直接的相关性,因此外部自然条件直接决定与影响到农业生产经营效率的高低。另一方面,农业中的主体部分——种植业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布广延性特征,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极强,特别是在科学技术与生产力水平对外部自然力控制程度相对一定时,气候条件与自然灾害往往直接决定了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命运。

农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被动地位,农民收入风险系数大。相对于非农产品而言,由于农产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相对不灵敏,因此,即使在经济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的情况下,农产品需求量的增加也相对有限,而不会像对非农产品的需求那样迅速增加。农产品需求弹性不足,必然导致农业生产需求拉力不足与市场竞争乏力。而且,在农产品的买方市场条件下很容易形成过度竞争的不利局面,造成农民丰产不丰收的现象。

(二)农业形成产业利润的缺失

农民所从事的产业是农业,农业本来是一个古老而完整的产业,而且这一产业还可以凭借自然生产力而实现产业的发育和进步。从理论上说,从事农业产业应该获得较高的收入。然而社会的发育和经济的运行,使农业产业被分割为产前、产中、产后三个产业,并且分属于不同的经济利益主体。产业资本通过农产品加工获得利润,商业资本在农产品流通中获得利润,而农民仅占有农业产业的中间环节低于平均利润的收益,形成了产业利益获得的空洞。产业空洞对农民收入的第一个影响是使农民收入以第一产业为主,失去了分享二、三产业利润和剩余的机会。这样当一、二、三产业利益不均衡,工农产品价格不合理及农业不景气和农产品跌价时,农民的收入就要受到影响。产业空洞对农民收入的第二个影响是加大了农民收入对农产品供求形势与价格的依赖程度。当农产品卖难和价格走低时,收入增长速度下降和收入减少则成为必然。

(三)农业劳动生产率和比较利益低下

农业产业化作为一种经营制度是农业生产力和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针对家庭小规模经营和市场之间的矛盾对经营体制的一种创新,主要是以当地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建立支柱产业,目的是通过农户与农户、农户与企业之间的联合形成集体组织力量抵御市场对农业的冲击,并使农户与企业分享农产品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这种方式必然会带来农业的增效和从业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这是一条适合当前中国农村生产力水平的农业发展道路。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并不十分顺利,除了在少数发达地区发展比较迅速之外,其他地区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经营规模小,目前还是以分散经营为主的小生产格局,缺乏大规模的企业,难以进行大规模的农产品加工。第二,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原料收购和被收购的关系。大头利益一般都在工、商环节,农民不是平均利润的分享者,在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不利地位,市场风险基本上由农民消化和承受。第三,进入市场的初加工产品多,附加值低,产业链条短,比较利益低。第四,生产手段落后,以手工劳动为主,产品技术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弱。可见,在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的农业发展道路中,目前我国农业仍然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阶段。

三、市场风险对农民收入增长的约束

在传统计划经济环境中,农业生产经营几乎感受不到来自市场的挑战与风险,但伴随着传统计划经济转向现代市场经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历史性转轨,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农业生产经营必须面对市场经济的机遇和挑战。

(一)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市场风险

在市场经济运行环境中,农产品的价值实现必须借助于市场机制,因此市场供求状况与经济机制对农业生产经营效益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第一,市场经济是通过价格来决定社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如何生产的。由于农业生产周期长,生产决策与产品销售在时间上分离,因此现实的供求状况并不代表未来的供求状况,生产决策的市场风险是客观存在的。第二,农业生产增长受凯恩斯定律和恩格尔定律的双重约束。前者的内涵在于人们边际消费倾向的递减趋势,人们对农产品消费需求的相对缩小限制了农业的持续增长。后者的内涵在于人们的消费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比重呈下降趋势,而农业提供的主导产品恰恰是食物,于是在特定条件下农业生产发展往往会跌入恩格尔陷阱。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城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明显下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产品市场的进一步开拓。第三,农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市场影响农民增收主要通过以下因素:一是市场容量大小。二是市场供求结构。三是市场开放度。这三个因素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往往又是通过农产品的供求价格弹性发生作用的。一般说来,农产品弹性系数同市场容量成正比,同市场需求结构和本国市场开放程度成反比。在农产品弹性系数一定的条件下,扩大市场容量,调整农产品供给结构,可以形成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格局。如果农产品受国外同类产品的冲击,势必造成农产品市场容量的相对减小和农产品市场弹性系数下降,于是出现了农民增产不增收的悖论。

(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自我保护能力差

我国农业生产经营历来没有规模经营的传统,农户家庭经营分散狭小,市场组织化水平低下,这种小生产组织形式,不适应现代农业和市场经济的需要,严重阻碍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超小型土地资源环境格局显然不利于农业市场谈判地位的强化,农民不可能去影响市场价格,相反只能是市场价格的被动接收者。因为农业人口过多,且经营分散,使农民通过适当的形式组织起来形成利益团体的成本过高,致使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形不成对损害农民利益行为的抗衡力量和制约机制。而作为需方的国家或农产品加工和流通机构却组织严密,这种非对称性导致农民利益受侵害,表现在市场交易活动中是农户势单力薄,在交易谈判过程中处在弱者地位。作为买者,要受到来自专业商人和工业厂家的“卖方垄断”,从而不得不接受比自由竞争条件下较高的工业品购买价格。作为卖者,又要受到来自专业商人和工业厂家的“买方垄断”,从而不得不接受比自由竞争条件下较低的农产品出售价格。农民因此受到具有垄断地位的市场主体的盘剥,从而降低了市场效率。另一方面,伴随着中国加入WTO与农业市场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在获取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的同时,将面临着更大市场波动的风险。

(三)农村市场体系发育不完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市场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健全与否对农村生产要素的配置,农民收入的提高具有很强的关联和影响。经过近30年的改革,应该说,农村市场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在新的发展阶段,农村市场体系发育还不健全。一方面,市场基础建设差,不能及时为交易方提供准确的供销信息,许多农产品价格形成没有经过充分竞争。市场中介组织发育缓慢,基本上以户为单位进行经营,没有形成规模,导致成本高、效率低。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环节过多,造成流通成本高,农民在经济生活中利益损失严重。另一方面,作为市场交易基础的产权制度仍不健全,农民作为市场主体,并未真正拥有独立的受法律保护的产权,市场机制运行的效果也不理想。同时在供求机制方面,以市场调查和预测为指导的结构调整和农作物品种改良等工作进展相当缓慢。在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方面,农资价格与质量的市场调控不力,农产品的价值实现困难,农民的利益得不到保障。这些对农民增收目标的实现是很不利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李成勋.中国经济发展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舒尔茨.改造传统产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5]陆学艺.三农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6]萨缪尔森.经济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7]张长全,胡德仁.论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规范与创新[J].农业经济问题,2003(5).

[8]徐勇.现代化视野中的“三农”问题[J].理论月刊,2004(9).

小农经济形成的条件范文第3篇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09.010

1引言

20世纪50年代,党中央领导的合作化运动是我国农业的一次社会主义改造,其性质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下的农业合作生产。1951年到1957期间,我国经历了以农民为主体,从农业生产互助组到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合作化经济组织演变过程。合作化运动的出现是一个国家先进农业的表现,也是社会现代化水平和竞争能力的体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土地经营模式的确立,调动了农民的自主生产积极性,农业发展取得卓越成就。然而,家庭经营下小农经济的局限性在农业商品化市场中逐步显现。市场竞争不足和农村生产力发展缓慢促使一些地区合作化组织的重新出现。2013年,党中央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我国对于发展新型合作生产经营模式的支持使得国内相关学者对我国农业合作化经济发展问题十分重视,其研究内容也涉及广泛。研究视角多从合作经营自身运行机制,合作化经济组织与政府机构的相互关系,农民利益与参与意愿等出发对合作制经济发展进行相关研究。但鲜有学者从历史视角对新型农业合作化经营发展进行研究,其原因是夸大、扭曲的合作化运动给人们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然而,农业合作化作为现代化农业先进经济制度的体现,其本身并没有缺陷。因此,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合作化运动的确立和发展的重新认识对我国推进新型农业合作化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只有正视农业合作化运动,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我国新型农业合作化才能长远发展。

2农业合作化运动理论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不仅与自然进行交换,也要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生产交换,协同合作,这样才能真正进行劳动生产(徐文俊,2015)。他们认为农民阶级必须进行合作生产,以合作社的形式共同劳动才能避免社会发展进程中逐渐淘汰的趋势。并且,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合作生产是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但决不能以强迫和剥削的形式逼迫农民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以引导的途径让农民真正意识到合作生产的重要性,使农民主动联合起来走向合作化运动的生产路线,打破小农经济的局限性。同时,列宁同志在十月革命之前提出合作社是社会主义的具体体现,是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的联合,社会主义下农业生产的最好形式。并在十月革命之后带领苏联积极建设农村合作运动,以合作互助的联合生产代替小农经济(陈卫东,2002)。

毛泽东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提出的合作制思想基础下,形成了结合我国农村现实条件下的农业合作化生产路线。而农村合作化思想的提出并不单单是来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合作制思想,同时也是以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形成的。因此党中央以改造农民、发展社会主义农村经济为主要目的开辟了一条从社会主义萌芽的农业互助组到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合作化道路。

3发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必要性

土地改革完成后,我国农村形成了以农民个人占有若干小片土地为基本形式的分散经营模式。虽然这种分散的农民个体经营为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其分散经营的不稳定性和局限性也逐渐显现出来。

3.1小农经济限制农民利益发展

虽然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为农民争取到了土地,实现了农民耕种的自主权,但其经济体制依然是私有制下的小农经济。农户个体经营土地的分散性使得农民不愿也没能力投入过多的精力和资本在农业基础设施和水利设施的建设;其次,农民的小农经济意识使得他们还保持自耕自种,自给自足的保守思想,不愿意承担尝试新技术或开发新品种带来的风险;并且,分散的个体土地经营导致农民没有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农民基本生活依靠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高裴,2015)。

3.2农民利益两极分化严重

虽然土地改革使得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按人口分配到应有的土地,但在生产工具、牲畜、资金等方面仍有很大的差别。在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农民个人所得利益实际上是私有制基础上家庭经营小块土地的体现。对于生产条件、生产工具和生产劳动力较为?S富的农民,其农民收益较多,生活也较为富裕;而对于生产条件较差、生产工具和劳动力不足的农民,虽拥有同等土地仍不能保证相同的农民收益。且在几乎没有自然灾害抵御能力的前提下,更造成了条件较差的农民难以自救,颗粒无收的现象(高照明,2005)。

3.3农业生产与工业发展供需不平衡

小农经济的个体生产不能满足工业迅速发展下对粮食和原料的需求,生产资料与消费品的生产严重不匹配。其次,分散经营极大限制了机械化、农药、化肥等农业工具的使用,严重影响了重工业的发展和农村生产条件的提高(沙健孙,)。以分散土地为经营模式的小农经济极大的限制了农村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阻碍了我国工业化发展的进程,违背了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改造的根本需要(王景新,2001)。因此,在新的形势和社会发展需求下,我国必须引导农民转变思路,开辟一条新的农村发展路线。

4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失败教训

从农业合作化进程可以看出,从互助组到初级社再到高级社的演变是农业合作化运动自我升级的内部过程。但由于其特殊的社会背景,这一演变过程在实现时存在一定的强制、冒进和盲目的成分。

可以看出,农业合作化运动在开展初期取得了卓越的成果,为解放农村生产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到了农业合作化运动后期,各地区出现了急躁发展,不顾社会现实需求冒进变革,夸大产量的行为,为我国农业带来了农民生产积极性降低、农业产量减少的预期偏差,为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4.1农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不平衡

我国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就一直以解放农业生产力为主要目的开展土地制度改革。土改完成以后,我国彻底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农民生活得到基本保障。为进一步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合作化运动被提出。邓子恢指出,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水平是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根本目的,其次是消灭私有制,消灭工农矛盾(薄一波,1991)。然而,农业合作化运动在开展过程中却忽视了根本目的,只重视私有制的消灭和公有制的建立。片面追求社会主义改造速度和规模的行为违背了当时的农业生产力水平。在农业合作化实施初期,毛泽东对合作化速度做出规划:1960年完成初级农业合作社的转变,再过五年后完成高级农业合作社的转变。不久之后,毛泽东缩短规划时间,将完成社会主义高级社的时间提前一年,并预计三年后基本完成社会主义。规划时间的压缩和规模的扩大使得各地区只忙于完成指标,扩大合作社数量和规模。仅不到一年的时间,我国便完成从初级合作社到高级合作社的社会主义改造。这种生产关系的快速转变并不符合当时农业经济条件,速度与规模上的失常发展并没有从根本触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4.2违背农民自愿互利原则

恩格斯指出小农经营模式下的农村经济必将走向灭亡,但不应人为干预加速它的灭亡。政府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尊重自然演变过程,仅扮演促进和引导农业合作社发展的角色,为农业合作社建立和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帮助。政府需要给予农民足够的时间对小农经济和合作化经济,在农民未做好转变准备时应加以引导和教育(马克思等,1995)。

合作化运动初期,党中央倡导各地区按照自愿平等原则引导农民加入,农民权益基本得到尊重。然而农业合作化后期,合作社发展开始急躁冒进,改造目的已从原有的解放农村生产力转变为单纯的完成任务指标。为追求合作社数量和规模,部分地区出现不同程度强迫农民入社的行为。1956年粮食秋收产量下降,农民收入降低,部分农民要求退社。政府为“保障”合作社数量与规模,强制农民不得退出,严重违背了自愿原则。“自愿入社,自由退社”原则开始变质,农民逐渐失去自由选择的权利,农民生产积极性遭到破坏,消极怠工现象普遍。政府的强制干预造成高级社经济效益明显降低,农民利益被剥削,农业发展停滞不前。

4.3农业合作组织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

合作化运动后期,大规模合作社的快速建立导致组织内部管理十分混?y,社内成员管理能力和文化知识较低。首先,由于文化水平较低,管理经验不足的农民是合作社成员的基本组成,导致合作社管理人员无法有效组织生产。高级社的快速成立使得他们没有充足的准备和适应时间,有限的管理经验无法合理安排规模较大的组织内部。其次,夸大冒进的生产计划严重脱离现实,超越有限的农业生产能力。社内管理人员不切实际的生产目标和不健全的生产计划使得农民产生消极情绪,降低生产积极性。最后,财务制度的缺失和混乱使得农民利益分配缺少约束。财务专业人员的缺乏导致多数合作社账目糊涂,收入支出不明确,更有甚者没有财务账目。这种情况下,社内成员收入不清晰,劳动工分评定模糊,农民分配出现不公平的问题。高级社下的利益分配已无法按照按劳分配原则合理分配,更倾向于社内全部劳动成果均分化。“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已名存实亡,社内成员之间矛盾加剧,社内成员不满情绪增加。而农民农业生产的负面情绪直接带来的后果是经济组织的整体低效。

5农业合作化运动对新型农业合作化发展的启示

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的农业合作化运动虽然只经历了短短六年,但深远地影响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它的实践经验和历史教训为我国发展新型农业合作化提供了重要启示。

5.1遵循客观规律,尊重基本国情

规律是自然形成且具有强烈的客观性、强制性,并不为人的意志所转移。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遵循规律,依照客观事实前进。一切违背规律的行为必将受到惩罚。农业发展也同样需要依据基本国情,尊重客观规律向前发展。新型农业合作化建立和发展中要始终强调在遵循农村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寻求合作。

首先,新型农业合作化发展需要遵守生产规律。农业是一个具有时间规律的产业,不同的农作物具有各自的生长周期,其产量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因此,农业的发展需要持续不断地观察和管理,根据土地和农作物的实际情况制定目标规划。新型农业合作化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根据不同情况调整合作方式和策略。其次,发展新型合作化需要尊重地区经济。我国南北差异较大,各地区自然和经济条件各不相同,生产力水平极不平衡。这种农村基本国情意味着我国不能集中统一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需运用市场调节主导农村资源配置。以小农经济为主导地位是我国农村经营的现实条件,农业发展出现瓶颈是我国农村现阶段的客观事实,改造农村经营体制是我国客观条件下的主要任务。政府一方面需要在现有经营体制下采取保护措施,保证农业正常发展,另一方面在小农经济的现实条件下引导农民转变经营模式,实施有效政策,提供外部力量。

5.2坚持自愿原则,开展新型合作化

自愿互利原则是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宝贵经验,这一原则的违背也是后期走向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它不仅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对于农业合作化思想的主要理论,也是毛泽东建立农业合作化的基本思想。新型农业合作化的“新”并不是摒弃历史经验教训,而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历史的教训证明不以农民意愿为条件的强制集体化,不仅剥削了农民的权利和权益,也会遭到农民的反抗,阻碍农业发展(李尚勇,2011)。1978年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定就是在农民自愿的条件下成功组织发展起来的,其成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尊重农民意愿是发展新型农业合作化,建立合作化经济组织的基本原则。其发展目标也不仅仅是生产关系的单纯转变,而是以农民为主体的经营组织带来的农村经济变革。而农业合作化模式也应该以肯定家庭经营下的小农经济合理性的前提下建立的合作经济组织。

小农经济形成的条件范文第4篇

一、永坪村经济发展及贫困面情况

永坪村位于衡山县东部湘江之滨的大源渡库区,全村320户1058人,有9个村民小组。全村地势低洼平坦,土地肥沃,水利条件好,盛产西瓜、花生等。大源渡蓄水后淹没稻田250多亩,全村现有稻田530亩,人均不足五分田。全村1000多亩旱地没有进行规模开发,村里集体企业空白,村民生产增收门路不多,青壮劳力大都外出务工经商。*年村民平均年收入3000元左右,在全乡属经济条件中上水平的村,绝大多数村民建有红砖瓦房,温饱问题已经解决。剔除在外务工经商,单纯在乡务农的村民人均年收入只有*元左右,大多数村民家中存款不超过*元,贫困户多数负债,多的达几万元。但是,组与组、户与户相比,发展不平衡,富裕户家产超过100万的有几户,生活困难衣食无完全保障的也还有69户,占总户数的20%以上,贫困面还比较大。

二、导致贫困的原因

总体上看,农村经济状况在改革开放以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多数农民群众用自己勤劳的双手逐步改善生活条件,有的过上了富足的生活。由于自然的、历史的、人为的等各种原因,农民脱贫致富的步子还不快,由富变穷、穷上加穷的情况依然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因灾致贫。我市农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弱,基本上“靠天吃饭”。特别是包产到户后,集体公益事业无人组织兴办,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农业生产条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一遇大涝大旱,村民生产生活就遭受重创。永坪村*年遭受特大洪灾,50户无家可归。经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支持帮助,有23户倒房户易地搬迁,当时每户仅获得建房补助4000元。尽管经历了十年灾后重建,由于伤了“元气”,受灾倒房的仍有10多户经济水平仍低于全村平均水平,基本上属贫困户之列。

(二)因病致贫。农村经济条件和卫生条件有限,疾病预防保健体系不健全,一些村民小病拖成大病和大病拖成“没命”的情况屡见不鲜。永坪村因病丧失劳动能力导致贫困的有13户,所患疾病大都为可防可治的肺气肿、结核病、肝炎、风湿病及糖尿病等。小病舍不得看,拖成大病花费大量的医药费,有的最终造成残疾或死亡,有的虽然康复了,但经济上负债累累,没有资金发展和扩大生产,坠入贫困深渊。如九组村民陈交华,曾经在外务工经商,生活美满。由于小病不在意,五年前肺结核、糖尿病两魔缠身,丧失劳动力,先后花费医药费2万多元。现大女儿12岁,小儿子才5岁多,一家生计全靠身单体薄的妻子一人撑持,生活十分困难。由于两病治疗措施相克,陈交华的病情至今无法逆转,儿女面临辍学危险。二组村民肖细莲因丈夫患癌症去世,欠债3万多,儿女均失学打童工,生活困难。

(三)老弱致贫。农村经济没有总体上达到富裕水平,加之没有健全的社会保障机制,年老体弱的村民在子女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如赡养不到位,则走向贫困。据统计,永坪村全村70岁以上老年户大都按传统家庭养老办法,由子女供给稻谷700斤左右,再没有其他生活来源,更谈不上治病保养,生活十分困难。全村这样的老年贫困户有20户左右。近十年来,因年老体弱贫病交加而自杀的老年人,全村有4人。

(四)智力因素致贫。由于社会历史原因,农村文盲半文盲占有一定比例,部分村民一无文化二无技术,农业生产上不去,外出务工也赚不到钱,死守几分田,致富无门。有的因文化素质低、头脑不灵活,没有发家致富的长远计划,不会打算不会勤俭持家,安于贫困现状,过一天算一天,难有“翻身”之日。有的因素质低下、心胸狭隘、好吃懒做而造成家庭破裂。近十年该村有3户因素质低下、家庭失和而自杀,导致家庭解散而贫困。据统计,全村有近20户因文化科技素质低等智力因素而致贫。据村干部介绍,一位文盲村民去衡阳打工,因不识字不会坐车,竟然沿湘江翻山越岭走路几十里回家,成为一时笑谈。

(五)超生致贫。受传统传宗接代观念影响,个别村民想方设法超生、躲生男孩,最多的一户生5胎。超生、躲生荒废了生产又增加了经济负担,这部分村民大都陷入“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的泥潭不能自拔。即使自身能力强,超生户勉强能抚养超生的孩子,但降低了生活质量和人口素质,大部分超生户子女辍学务工。同时,超生难以做到优生优育,该村有2户超生户出生智残儿,人为增加了家庭负担,导致贫困。

(六)智力投资致暂时贫困。在农村,有部分村民思想开明,十分重视教育培养子女,宁愿自己受穷吃苦,也要让孩子读好书。目前农村村民收入水平低,义务教育阶段学费负担重,非义务教育阶段学费高,农民教育负担沉重。据估算,目前农村培养一名大学本科生,从学前教育算起学费累计近十万元。为了教育培养子女而忍受贫困“折磨”的,该村目前有9户。有的村民为子女就学,负债5万元以上,短期难以脱贫。

三、脱贫致富对策探讨

我市的农业生产水平较低,农村经济欠发达,农民的富裕程度还不高,正确认识“三农”问题,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实现农民总体上致富奔小康,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实现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引导扶持,需要“治穷先治愚”,需要科教兴农,更需要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脱贫致富又是一项长期的浩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循序渐进,在局部解决的基础上实现总体突破。要以“输血”治穷为辅,“造血”治穷为主,引导农民勤劳致富、科学致富,确保长富久富。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发挥政府引导扶持的主导功能,实行让利于民、休养生息,激发农民致富奔小康的积极性,以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为根本,以市场机制为导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建立和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为保证,逐步实现整体脱贫致富奔小康。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认真落实“三农”政策,构建农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国家富强必须以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富裕为标志,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国家的小康。长期计划经济使中国农民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在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发展到现阶段的条件下,必须以工业反哺农业为突破口,对农业和农民实行全方位优惠政策,发展高效优质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各级政府特别是县乡两级政府要以免征农业税为契机,大力增强引导、扶持、服务功能,从根本上实现由“索取”向“给予”的职能大转变。要牢固树立民本思想,每一项涉农政策措施都要充分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激发农民增产增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做到帮富和扶贫统筹兼顾,重点引导农民中的弱势群体,树立脱贫信心,增强致富本领,先富带后富,后富赶先富,形成浓厚的发家致富氛围。要逐步建立健全符合农村实际的农村养老、医疗保险体系,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充分发挥创造财富的潜能,全面提高农业经济实力,走出农业“简单再生产”恶性循环,朝着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目标迈进。

(二)全面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为脱贫致富提供智力保障。贫困与愚昧是孪生兄弟,农村贫困人口绝大多数文化科技素质极低。勤劳只是致富的一个方面,依靠较高科学文化素质致富才是长久之计、治本之策。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要“从娘肚子里抓起”,把优生优育政策落实到千家万户,努力减少农村先天肢残智残人口比例,减轻农村残疾人口给农民家庭及社会带来的经济压力。要继续改善农村教育条件,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农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要增加对农村教育投入,尽可能减轻农民教育负担,让所有农民的孩子扎扎实实接受义务教育。要根据农村人口基数大,接受高等教育的条件有限的实际,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使完成义务教育的农村学生大部能学到一门职业技术,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素质保证。要对农村学生接受高中教育、高等教育制定优惠政策,努力扩大各种非义务教育在农村的普及率。农村成人扫盲及科普教育要经常化、持续化,并建立考核机制,作为建设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常抓不懈。要强化以农业技术为主的实用技术培训,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帮助低素质农民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致富技能。积极探索和实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思路新办法,努力提高农民群众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破陋习、树新风,遵纪守法,建设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只有以教育、培训、引导为主要手段狠抓农民素质的提高,农民脱贫致富才真正打牢了基础找准了方向。

(三)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农村之穷有的不完全是人为的穷,恶劣的、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使农村抵御自然灾害和疾病的能力很低,发展生产改善生活能力受到很大制约。“要致富,先修路”,改善农村交通条件,逐步实现村村通油路;“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加强农村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确保旱涝保收增产增收;逐步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加强疾病预防知识宣传,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有互助”,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有条件的地方要建立农村文化活动场所,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引导部分村民戒除打牌等恶习,一心一意提高脱贫致富技能。

小农经济形成的条件范文第5篇

农业的区位选择,实质就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区位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自然条件有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水源、土壤、地形等;社会经济条件有政府政策、交通运输、市场、劳动力、科技等。

【例1】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

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2)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 )

A.稻田 B.鱼塘 C.果园 D.菜地花圃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的农业因海拔高度不同而不同,应为立体农业。第(1)题,立体农业的主导因素是地形。第(2)题,城市扩大后,郊区农业兴起,将发展单产更高、效益更好的花卉、乳牛、蔬菜等产业,粮棉种植面积缩小。

参考答案:(1)C (2)A

规律技巧总结:本题通过示意图考查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解答本题除了要正确读图,还需要分清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和主导因素,包括随着城市的发展对郊区农业的影响。

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相比之下,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较快。由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某个区位因素的变化也会引起其他区位因素的变化。尤其是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影响很大,进而对农业的区位选择影响也很大。

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方面:人类可通过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等技术改革,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发展农业。社会经济因素方面:城市的形成和分布影响市场区位的变化;市场需求的变化影响农产品的经营规模;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例2】下图中四地发展农业生产,改造的自然条件分别是 ( )

A.光照、水分、土壤、地形 B.温度、土壤、地形、水分

C.热量、水源、地形、土壤 D.光照、地形、土壤、水源

解析:玻璃温室主要改善的是热量状况;坎儿井是对水源状况的改造;梯田是对地形的改造;井灌井排是为了改造盐碱土地。

参考答案:C

规律技巧总结: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影响很大,进而对农业的区位选择影响也很大。此类题型往往需要结合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来解答。解题中,把握“万变不离其宗”的原则,掌握好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作答即可,一般难度不大。

三、农业地域的形成

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称为农业地域。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的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由于动植物的地域分布不同,以及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世界上形成了多种农业地域类型。如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西欧的乳畜业等。

【例3】读右图,指出乙、丙两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与乙区相比,说明丙区农业生产的自然优势。

解析:澳大利亚东南部和西南部的地中海气候区发展的都是混合农业;与乙地相比,丙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主要在地形和河流两方面,但由于处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降水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