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

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

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

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道义小农 理性小农 过渡小农 经济性质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08)08-0080-06

一、引 言

我国当前正处在体制转轨和结构转化同时推进的阶段,在此阶段,以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进步为指向的“三农”问题始终处于极为突出的地位,从国际经验看,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推进阶段农业和农民发展问题会凸现出来,而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人口大国,且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绝大多数,这种国情也决定了我国的“三农”问题比其他国家更为突出和重要。解决“三农”问题需要外力以适当方式嵌入,但在市场化改革的条件下,其关键应是从农户的经济性质出发,努力形成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进步的自生能力,如果说外力支持是“输血”机制,那么自生能力则是“造血”机制,长期来看,“造血”机制相对于“输血”机制更能形成解决“三农”问题的常规性安排。从逻辑上说,自生能力和“造血”机制应能最大程度地耦合农户的经济性质,而理解当前我国农户的经济性质,是讨论“三农”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政策含义的一个恰当的切入点。

二、“道义小农”假说和“理性小农”假说:一个比较

在经典的农民学理论中,农户的经济性质主要指农户在约束条件下追求风险最小或利润最大,由于对生产目标和约束条件的理解不同,现有农户经济性质的讨论基本是沿着两条线索展开的。

第一条主线是以“恰亚诺夫―斯科特命题”为核心的“道义小农”假说。此假说认为农户的经济活动具有区别于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行为的“异质性”:农户的要素投入过度倚重劳动力、农户的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身消费、农户在经营别强调风险规避。恰亚诺夫指出:农民经济是“非资本主义的家庭农场”,[1] 即以家庭成员劳动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的生产单位,这种生产单位的基本特征是:生产主要采用家庭内部的劳动,而较少雇佣劳动且投入不采用货币度量,这意味着农户的生产难以按照成本―收益法则计算回报;同时,农户生产主要不是为了市场交易和获取利润,而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消费需要,“家庭经济活动的基本动因产生于满足家庭成员消费需求的必要性”。上述观察表明:对农户的经济行为而言,以雇佣劳动和追求利润为基石的古典经济学理论不能使用,而应采用文化人类学和经济人类学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沿着恰亚诺夫的分析,美国经济学家斯科特通过案例研究指出:农户的经济行为不能用被主流经济学奉为圭臬的成本―收益法则进行解释,比较契合农户经济性质的是“道义经济”,即农户开展经济活动的主要原则是“安全第一”的“拇指法则”。[2] 具体地说,具有强烈生存取向的农民更倾向于规避经济不确定性,而不会冒险追求收益最大化,农户的经济行为基准是选择回报率较低但较为稳妥的策略。

第二条主线是以“舒尔茨―波普金命题”为基础的“理性小农”假说。此假说强调农户的行为方式与其他微观经济主体没有本质差异,农户具有足够的理性去优化资源配置并实现利益最大化,即使对最贫困的小农来说其行为方式也具有追求效率的“便士资本家”特征。舒尔茨批评了农业存在零值劳动力的传统学说,指出农户在配置其所拥有的要素是很有效率的,他们从事生产活动的动因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且能够对市场与价格、成本和收益的变化做出灵敏反应。[3] 这表明,农户的行为方式等同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标准“厂商”,“贫困但有效率”这个命题可作为分析农户经济行为的逻辑起点,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对于理解农户行为来说也是适用的。作为对舒尔茨观点的延伸,波普金通过对越南农村社会的深入解析,认为越南农民是非常理性的个人主义者,农户所组成的村落只是空间概念而缺少利益认同纽带,不同农户往往是在松散而开放的村庄中相互竞争并追求利益最大化,尽管在个别情况下农户会照顾邻居或村民的利益,但在通常情况下各家各户均是自行其是且自谋其利的。[4] 进一步的观察显示,小农无论是在市场交易领域还是在政治社会活动中,都倾向于按照理性投资者的原则行事。

概括起来,上述两条线索均是围绕农户的生产目标和约束条件而展开的。从生产目标的角度看,“道义小农”和“理性小农”试图给出农户生产的最终目标,在这个方面两者不存在实质性的分歧,它们可能各自凸现了“一枚硬币的两个方面”。古典经济学中的“经济理性”假定可概括为“以尽量小的代价换取尽量大的利益”,在这个意义上,“道义小农”强调农户的“风险规避”和“理性小农”强调农户的“盈利动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农户经济行为在本质上可概括为追求代价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农户的生产目标可以概括为风险规避和利润追求之间的某种组合。然而,不同的经济体或同一经济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的两者的组合方式可能并不相同,这暗示着对农户经济性质的理解应该注重对风险规避―利润追求组合方式的考察。从约束条件的角度看,农户的经济行为是对外部环境或约束条件的一种反应,约束条件不同会使农户行为表现出差异性特征。在这个层面上,“道义小农”和“理性小农”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前者假定农户劳动力配置被严格局限在农业内部,农户的需求也被限定为农产品或简单手工产品,经济体缺少社会保障机制去提高农户的风险规避能力;后者则假定认为农户对市场具有足够的判断和理性,商品和要素市场是充分且有效的,农户的生产目标和要素投入能够得到完备市场的有力支持。可见,对要素投入和市场条件的判断也会导致对农户经济性质的不同认识。当前中国正处于体制转轨和结构转化同时推进的特殊阶段,农户从事经济活动的目标追求和约束条件必定不同于“道义小农”和“理性小农”这两种极端状态。在一定意义上,中国当前农户的经济行为具有从“道义小农”向“理性小农”的过渡特征,对“过渡小农”的解读无疑会成为理解中国“三农”问题的一个逻辑起点。

三、过渡小农:中国农户经济性质的一个描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业生产力和农产品供给能力已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依然比较薄弱,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刚性的特征未有实质性变动,特别是在体制转轨和结构转化同时推进的背景下,农户行为具有既区别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也区别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的异质性。从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的角度看,农户的经济行为具有典型的过渡特征。

首先,从生产目标的角度看,农户生产的目标是风险最小化或利润最大化,但在不同经济体或同一经济体的不同发展阶段,农户对风险规避和利润追求的优先序列可能会出现差异,这从“道义小农”和“理性小农”的分歧中看得非常清楚。显然,决定这种优先序列的主要不是农户的经济偏好出现改变,而是资源禀赋或发展阶段是否为农户的风险规避或利润追求提供有利条件。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当前农户的经济行为正处于从“缺少社会保障”到“构建社会保障”,从“缺少市场渠道”到“拓展市场渠道”的转变时期,结果导致农户生产目标也表现出“两重性”特征,这种特征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说明:一方面,从农业内部的角度看,农户生产具有显著地摆脱自给自足状态并逐步走向高商品化率的趋势,当前农户的农业生产既不是完全的、传统的自给自足状态,也不是主要进行市场交易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状态,而是部分用于市场出售、部分用于家庭消费的中间状况。数据显示:1991-2005年我国农户三种主要粮食的商品化率虽趋于提高,但并未达到发达经济体所表现出的农业高商品化率的水平,稻谷从44.30%变化到50.70%,小麦从49.70%变化到56.30%,玉米从54.50%变化到69.70%,这说明农业内部生产的“半自给、半交易”的特征依然比较显著。另一方面,从农业和非农业的关联性来看,农户生产具有典型的“农忙时种田、农闲时打工”的兼业化特征,农户的收入构成包括了家庭农业收入和非农雇用收入两个部分,其中农业收入具有平抑农户风险和提供社会保障的功能,而非农雇用收入则有增加收入、弥补家庭开支的功能。黄宗智在对中国华北和长三角小农经济的研究中,指出中国农户存在着“以农为根本、以商为补充”的“拐杖型”收入特征。[5] [6] 在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农业劳动力的非农化流转机会已有了显著增加,但这些劳动力在短期不能割裂同农业和土地的联系,这不仅源于现有的公共品配给体系难以为农业人口的大规模流转提供条件,而且源于农村劳动力对土地和农业具有超越经济性考虑的观念或文化依赖。据此,我们能够理解在中国存在着1.5亿的“农民工”群体,这些群体在城乡之间的“候鸟性”转移反映的正是农户依靠农业来规避风险、依靠打工来增加收入的“拐杖”模式。

其次,从要素投入的方式看,要素投入方式考察的是农户生产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给性劳动,由于要素禀赋分布的非均匀性,则劳动力的流动不仅体现了农户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且标度了其他要素对农业劳动的替代程度。据此,“道义小农”强调农户经营单纯依靠家庭内部的劳动,“理性小农”认定农户社会化配置生产要素的充分理性。当前中国农户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可以引入其他生产要素,从而不再完全依靠家庭内部的劳动力因素,长期来看这种要素替代趋势还会延续下去。但是,目前农户经营中自给性劳动仍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要素投入的序列中,绝大多数农户会首先考虑密集使用家庭内部的劳动要素。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农业生产的迂回生产程度在不断提高,即农户经营越来越多地使用了机械、化肥、农药、良种、薄膜等资本品,而资本深化体现的正是农户要素投入的结构性变化――从单纯强调劳动转向更多使用资本和技术等现代生产要素。如果用每个农业劳动力平均拥有的机械总动力表示机械化程度,用每亩耕地面积平均投入的化肥总量表示生物化程度,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的生物化和机械化程度均在不断提高,其中生物化程度增长了6.2986倍,而机械化程度增长了5.8831倍,生物化和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显著增强了中国农业的生产能力,导致农业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的总体提高。另一方面,绝大多数农户的生产仍在很大程度上强调劳动投入,农业生产具有土地生产率较高而劳动生产率较低的不对称性。黄宗智指出中国小农经济具有典型的“过密化”或“内卷化”倾向:即密集使用劳动以致出现劳动边际报酬递减的情形。当前,农业生产的“过密化”和“内卷化”虽然因农民工流转而有所缓解,但由于户均耕地面积的有限性以及非农化流转的渐进性,则密集使用劳动的生产方式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如果对2004年36个国家农业生产效率进行比较,则就土地生产率而言,中国5185.39公斤/公顷的水平在样本国家中处于第10位,但就劳动生产率而言,中国827.08公斤/劳动力的水平是非常低的,在36个国家中中国仅高于蒙古和斯里兰卡,居第34位,这从侧面证实了农户的要素投入仍具有劳动密集使用的特征。

最后,从市场发育的程度看,约束条件描述了外部环境对农户经济选择的影响机制,而外部环境与市场的发育程度紧密相关。在这个意义上,“道义小农”否认存在着发育完全的市场,而农户缺乏在市场中进行交易的理性和能力;“理性小农”则认为市场是有效的,农户面对的是发育成熟的产品和要素市场。显然,在中国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上述见解需要基于渐进式体制转轨的背景进行适当修正。艾利思从市场风险、依附性、内部差异、农业生产、土地占有、家庭劳动等角度分析了农民的经济行为,并指出:农民可以部分用他们始终变化、但从不全面的市场参与程度、部分地用他们参与的市场的不完全性来定义。[7] 这种市场的不完全性或者不充分的市场参与度能够与中国农户的生产特征相耦合,而在市场化深入推进的条件下,农户所面临的市场体系具有渐进式完善的特征。对此,可以从两个角度去说明:一方面,从要素市场来看,农户面对的是一个存在较大程度的“割裂”、“垄断”特征的要素市场,在生产资料市场中,农户所需的化肥、农药、良种和机械多数由少量生产资料公司专营,分散的农户并不具有与生产资料供给者进行有效谈判的能力,而农业产业链延伸也很难深入到上游生产资料提供领域;在资本市场上,农村存在着比较典型的“供给短缺主导型”的金融抑制现象,农户之间依靠的主要是亲戚朋友这种“熟人社会”的关系型信贷,正规金融机构不仅因贷款条件苛刻而对农户的金融支持不够,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将农村剩余资金转为非农信贷的“虹吸效应”;在劳动力市场上,户籍制度因涉及公共产品再配置而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效应,影响了农业劳动力在不同地域和产业之间的职业转换,且农民工就业也大多集中于具有“苦、累、脏”等特征的城市形成部门。另一方面,从产品市场来看,农户作为农产品的生产者和供给者,虽然进入市场从事农产品交易的自,但并不能对农产品价格形成持续有力的影响,农户的农产品销售存在着“小农户、大市场”的不对称性。市场尚未发育出可以有效缓解自然风险的农业保险体制以及有效缓解市场风险的农产品期货交易体系。在这种情况下,农户经常遇到“蛛网模型”所展示的市场困境:产量和价格的滞后决定意味着农户对市场具有“瞄不准”特征,而在某些国有农产品流通机构的机会主义影响下,农户也不能充分享受农产品价格上调所带来的经济福利。

综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户的生产目标正从风险规避向利润追求演变,要素投入正从劳动密集向资本―技术密集演变,市场条件正从市场不完全向逐渐完善演变,这意味着当前农户的经济特征具有从“道义小农”向“理性小农”的过渡性质。自然的,过渡小农是与当前我国正处在体制转轨和结构转化同时推进的背景紧密相关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深入推进不仅为要素相对价格的改变提供了条件,而且可以通过反哺和带动效应直接促使农业要素投入结构的变化;而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导致农户的生产目标更多与商品交易连接起来,且农户生产要素购置和农产品销售所面临的市场条件也在发生转变,这说明,过渡小农是对当前我国农户经济特征的一个相对客观的描述。

四、过渡小农条件下中国农户发展的政策选择

我国当前农户的经济性质具有过渡特征,这体现在农户的生产目标、要素投入和市场条件等方面,导致过渡特征的主要原因是经济体正处在体制转轨和结构转化同时推进的阶段。在过渡小农的条件下,农业和农户发展的政策应具有针对性,即应尽量契合过渡性才可能内生出农业发展的自生能力。据此,当前我国农户发展政策应围绕农户生产目标、生产要素投入和市场体系完善三个方面展开。

在农户生产目标层面,我国农户生产目标仍体现为风险规避和利润追求的某种组合,这是农户对经济体中较少为其提供风险规避手段的一个理性反应。在农业保险发展滞后且社会保障不充分的条件下,农户只能选择高比率的自给性生产和土地保持某种连带关系并通过土地来提供保障,所以农地除具有经济功能之外还具有社会保障功能。[8] 然而,“亦工亦农”的兼业化方式和商品率低的生产方式长期来看会损害到农业的分工经济。未来必须从两个层面提高农户的风险规避能力,逐步形成对土地的接替性社会保障形式,提高农户参与市场并追求利益的能力:一是针对农业生产的风险规避,由于农业生产面临着较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加入WTO后的农业“绿箱”政策,积极创新投入机制和经营机制,通过发展农业保险体系、构建农产品期货交易、农产品收购制度等方式消减农业生产中的自然风险,特别是借鉴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大力发展政策性、综合性的农业保险体系,提升农户对生产过程中自然和市场风险的应对能力。二是针对农户生活的风险规避,由于土地对绝大多数农户而言承担着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功能,因此必须通过国家性社会保障和合作型社会保障的发展来替代农户的非正规型社会保障,必须通过完善农村的医疗、养老、就业培训、子女教育等制度安排,提高农户抵御生活性风险的能力,增加对农村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促使正规社会保障延伸至农村,鼓励农民形成自发、合作的社会保障体系。

在农户要素投入层面,当前我国农户生产中的机械化和生物化程度已有了显著提高,但土地生产率较高而劳动生产率较低意味着劳动密集投入仍极为普遍。未来必须积极推进生产要素投入方式逐步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通过提高农户的劳动生产率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新格局。为此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户籍制度改革,拓展农村劳动力的流转渠道,降低农村劳动力流转的交易成本,使工资能够真实反映劳动力要素的供求关系。由于农户和其他群体的劳动生产率差异主要是产业意义上的,因此农村劳动力流转应不仅强调提高城市化率来实现劳动力的异地流转,而且强调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劳动力的本土流转,城市化水平提高和改造传统农业是实现要素投入方式转化的两个基本方式。劳动力流转将提高农业生产中劳动投入的“机会成本”,激励农户更多采用资本―技术密集型生产而改变劳动密集型生产。另一方面,机械、化肥、良种、农药、薄膜等生产资料对于农业生产率提高至关重要,而生产资料的有效利用需要考虑资本和技术两个条件。为此,必须深化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产权改革,降低正规型金融供给的交易成本,扶植小额信贷等农村内源性融资方式,通过正规型和非正规型两种渠道来解除农户面临的金融抑制;必须形成科学发现―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典型试验―普及推广的农业技术进步模式,培养更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不断提升技术进步对农业发展和农户增收的贡献度。

在市场条件完善方面,我国农户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在趋于优化,但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农户面临的市场不完全或不充分的情况依然比较突出,农户生产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外部条件的制约,存在着“小生产―大市场”之间的不对称格局。为此,必须从两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方面积极推进农户生产的组织方式创新,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应以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指向,改革土地制度、加速土地流转,使家庭式、所有农户兼业的生产方式向企业式、部分农户专业的生产方式转变。在此基础上,发展遵循“农有、农治、农享”理念的专业合作组织,逐渐实现农业生产资料共同购买、农村资源共同开发和农业产品规模销售,以降低农民参与市场的交易成本,增强农民发现市场价格的意识和能力,并在农业生产者、加工者和销售者之间建立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另一方面,在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市场载体方面,应逐渐解除农业生产资料供给的垄断格局,消减生产资料供给者和农户的市场谈判能力不对等;明确农产品流通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取向,拓展农产品交易品种、加强交易的网络建设,在现货市场和远期市场之间形成协调,形成有效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应在扩展集贸市场的基础上,规范批发市场的发展,提高批发市场的效率,促使批发市场在农产品流转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另外,需要健全农产品价格预警和调控机制,以期货市场和国际市场为引导形成适合中国的农产品价格预警机制,并在农产品价格偏离“警戒线”时采用经济手段有效平抑波动。

五、结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总量高速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结构性问题,特别是“三农”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影响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解析“三农”问题的逻辑起点是分析当前农户的经济性质。本文在对“道义小农”和“理性小农”两个理论线索梳理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农户的经济性质具有过渡特征,过渡小农为描述当前农户经济行为提供了一种途径,具体地说:在生产目标方面,农户生产目标仍体现为风险规避和利润追求之间的组合,但通过市场追求利润正逐渐处于主导性地位;在要素投入方面,农户的要素投入虽然强调劳动的基础性作用,但对资本和技术性因素的使用程度在不断增强;在市场条件方面,在渐进式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中国农户经营所面临的外部市场条件正在不断改善,但与“理性小农”假说所隐含的完备市场状态相比仍有很大距离。显然,农户经济性质的过渡性是与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等背景紧密相关的。未来,我国应立足于资源禀赋条件,从生产目标、要素投入和市场完善等方面入手,采取措施切实推进农户的经济性质演变。在这个方面,中央政府已将“三农”问题放在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战略高度来对待,并针对农民社会保障、农业风险管理、农村劳动力流转、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生产组织创新和农产品流通体制等问题,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这些将在本质回应当前农户经济性质的过渡特征,并逐渐内生出解决“三农”问题的自生能力及“造血”机制,促使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进步等多重目标的有效实现。

[参考文献]

[1]A.V. Chayanov.“The Theory of the Peasant Economy”.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Madison,1966.

[2]Scott,J.C.“The Moral Economy of the Peasant”.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76.

[3]Schultz,T.W.“Transforming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4.

[4]Popkin,S.“The Rational Peasant: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ural Society in Vietna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9.

[5]黄宗智.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M]. 北京:中华书局,2000.

[6]黄宗智. 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M]. 北京:中华书局,2000.

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湖南

由于各地农村经济的区位优势、经济结构、条件要素方面的差异,造成了农村经济区域发展差异的长期存在,农村经济区域的差异容易降低社会资源分配效率。湖南是我国传统的农业大省,湖南农村经济的区域差异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通过科学的区域发展战略,对区域经济差异进行有效的调控,促进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湖南各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

湖南的地域面积较大,总体而言具有较好的农业发展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湖南全省的农村经济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长期的经济发展中湖南省形成了3个主要的经济区域,分别为湘西经济区、湘中经济区和湘东经济区。湘西经济区主要包括湘西自治区、张家界和怀化市;湘中经济区主要包括永州、邵阳、娄底、益阳、常德;湘东地区包括郴州、衡阳、岳阳、湘潭、株洲、长沙。这3个经济区域中湘东经济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湘中经济区的发展水平为中等水平,而湘西经济区的发展比较落后,属于湖南省的贫困地区。在农村经济的发展方面也体现出同样的趋势,湘东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湘西地区相对落后。

从经济规模来看,截至2010年湘东地区的人均GDP为湘中地区的1.7倍左右,并超过了湘西地区的2倍。湘东地区的经济密度约为每平方千米332万元,而湘中地区仅为每平方千米170万元,湘西地区每平方千米仅有72万元左右。3个区的财政收入差异也比较显著,湘东地区的财政收入几乎是湘西地区的4倍[1]。由此可以看出湘西地区的农村经济实力最弱,而湘东地区的农村经济实力最强。

根据对3个区域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进行调查可以发现,湘东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将近3000元,而湘西地区仅为1600元至1700元,具有显著的差异。长沙市农民的收入能够达到3500元左右,而湘西自治州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仅为1300元左右。由此可见整个湖南地区的农村经济在发展水平和发展规模方面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2 造成湖南省农村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

有很多原因都会造成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这种差异在我国的各省区均有体现,其中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有一些因素难以改变,例如环境气候条件、区位条件、自然资源禀赋等。还有一些因素能够得到控制,例如产业结构、技术条件、劳动力条件等。

2.1 农业自然资源条件

农业经济的发展会受到自然资源条件的较大影响,主要包括生物资源、气候资源、土地资源、矿物资源等。以湘东地区的长株潭三市为例,该地区具有优越的农业自然资源禀赋,土地总面积占湖南省全省土地面积的13.3%,而且耕地面积的比例较大。仅常德市就占有湖南省全省耕地面积的15%,2/3以上为肥沃的洞庭湖淤积平原,具有700万亩林地和100万亩可养殖水面、646万亩草场,林果业、水产业、牧业和种植业的先天发展条件均比较优越[2]。

湘西地区的耕地面积为13.5万公顷,未利用土地达到16.61万公顷,具有比较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和地表水资源,而且生物资源非常丰富。湘西地区的山地较多,可耕地面积较少,给传统农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2 农业区位条件

城镇的辐射作用和区位条件都会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是靠近大中城市,这样能够具备更加便利的运输条件和更加广大的消费群体,受到经济反哺作用。同时靠近批发市场或农产品集散地、沿江沿海也有利于获得灵敏的市场信息。湘东农村地区的二三产业比较发达,城镇化进程较快,农民的收入较高,使其具有较高的农村经济整体实力。该地区具有优质的城市群资源,交通非常便利。而湘中地区与粤港澳的距离较近,交通也比较便捷,但是与省域经济的核心地带相距较远,受到的城镇辐射作用有限。湘西地区为湘鄂豫黔4省交界之地,具有比较落后的区位条件[3]。

2.3 农村劳动力条件

农村经济的发展会受到劳动力迁移、区域人口素质、区域人口规模的影响,劳动力的道德修养、健康状况、科技文化水平较高,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湖南省全省的劳动力资源分布具有典型的地区差异,农村劳动力数量超过200万的6个市州仅有怀化市位于湘西地区,其他均位于湘东和湘中地区,而且湘西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资源老龄化的趋势也高于湘中和湘东地区。在人口素质方面,湘西农村的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于湘东和湘中地区。

2.4 农业科技条件

科技进步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当前湖南省的农业大市为常德市、岳阳市,其次为长沙市、永州市和邵阳市,这些地区的农业系统国有单位从业人员的数量较大。根据湖南省各市州农业系统国有单位从业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情况,湘西自治州和张家界地区正高级职称的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仅为益阳市的1/6,这也体现当地的农业科技条件较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4]。

3 促进湖南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具体对策

2020年湖南省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农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应该达到6000元,人均GDP应该达到26200元,这就必须保障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速超过5%,人均GDP平均增速接近8%。然而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到2020年湘东地区能够提前全面实现小康,湘中地区可基本实现小康,而湘西地区的以上两项指标均远低于相关标准。湖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差异会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湖南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3.1 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支持力度和投入力度

促进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应该成为湖南省政府以及各市州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对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财力、资源状况和自然条件进行摸排,以此为依据制定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规划,提高发展规划的科学性。对各区域的劳动力转移、成人教育、产业发展、城镇化进程、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并将其作为3个五年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逐一进行落实。

以政府为主导,将湖南省的区域经济发展宏观调控体系建立起来,以“兼顾利益,适度补偿”为基本原则,对区域发展的差距进行缩小。政府要将转移支付制度建立起来,也就是运用财政手段来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资源再分配,使全社会的整体福利得到提高,促进资源的优势配置,使农村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更加稳定和公平。

税收政策也是缩小各区域农村经济发展差异的一个重要手段,本着公平税负的原则,可以在不同地区推行差别税率,也就是提高发达区域的税率,降低落后地区的税率。差别税率有利于落后地区积累企业资本,提高经济发展的后劲。在湘西落后区域,当地政府也可以实施产业化的差别利率,要以当地的行业结构特点和产业结构特点为依据,对其主导部门和支柱产业的发展进行有力的支持[5]。

3.2 培育地方特色,发展农村经济

湘东、湘中和湘西地区的经济条件、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各有不同,要促进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培育地方特色,发挥区域优势。在湘东地区,主要是对红壤丘陵进行进一步的改造,对环境污染进行积极地治理,推进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使农业综合效益得到提高。同时加大对乡镇企业的扶持力度,培养农村第三产业,推动农产品流通企业的发展。湘中地区是优质农产品的集中产区,其农产品的质量好、种类多,因此在该地区应该发展优质稻米生产,同时发展辣椒、黄花、油菜、玉米、小麦等旱地农业,积极开发山丘资源,并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开发,实现优质农产品的产业化经营。

湘西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然而其具有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是湖南的环境重点治理保护区域,在该地区不仅要积极发展旱稻和水稻产业,解决农民的口粮问题,还要立足山区优势和林牧产品资源,积极发展山区土特产。同时对该地区的水能资源进行开发,发展小能源工业、乡镇企业和养殖业。湘西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应该通过积极发展旅游业来建设以旅游服务为中心的新农村,提高农民收入。

4 结语

总而言之,政府应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保持湘东地区和湘中地区的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同时对湘西地区进行大力开发,培育湘西地区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加强东西合作,逐步缩小湖南各区域的农村经济发展差异,促进湖南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振芳.国外农业区域经济发展与中国农业区域经济发展分析[J].世界农业,2013(09).

[2]李含宝.甘肃省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建议[J].吉林农业,2012(09).

[3]王辉.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策略之浅见[J].中国证券期货,2012(08).

[4]钟伟强.依托教育解决民族地区“三农”问题方略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 2010(14).

[5]韩长赋.提质增效转方式 稳粮增收可持续 巩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农村工作通讯,2016(01).

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范文第3篇

加速小城镇经济建设和城市化进程,是世界发达国家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和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经济实力、开放程度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贯彻落实“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作为我国国土面积最大、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灌溉绿洲农业省区,同时又是我国小城镇经济发展薄弱、城镇化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和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省区,一方面特色农产品、石油天然气、矿产、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具备建设多类型、各具特色的小城镇经济的巨大优势和潜力,另一方面小城镇自身经济发展落后,难以承担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辐射带动区域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任。而小城镇经济建设依托**中心城市和县城,围绕小城镇经济平台建设和产业支撑,积极发展小城镇,提升小城镇经济能力和辐射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将有助于完善**城镇化体系,提高城市化水平,满足**农村经济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有助于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拉动**整个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此,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要求和指示精神,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由自治区发改委牵头,会同自治区民政厅、建设厅、统计局、农业厅、畜牧厅、林业局、水利厅等有关厅局和各地(州)、县(市)的相关部门,专门成立了编制领导小组,组长由自治区发改委主任刘晏良同志担任,下设规划编制小组,并由**农科院负责牵头,会同多部门具体实施。

规划编制小组在全面收集和深入研究国内外小城镇经济发展资料和全疆229个建制镇以及631个乡镇经济社会资料、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对比分析和六个专题的系统研究,准确了解和把握了**小城镇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现实需求。同时,根据**小城镇经济现状分析和各专题研究结论,突出小城镇经济平台和经济能力建设,按照规划要求和实际需要编制完成了本规划。规划共分十部分,总体上是在深入分析**经济、社会状况,以及小城镇经济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和建设条件的前提下,明确了**小城镇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思路,并确定了**小城镇经济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提出了**—2010年**小城镇经济建设的规划分区、布局和重点建设内容、项目以及相应的政策保障措施。规划编制中共收集国内外小城镇资料400余篇,分析、整理相关数据数据2万余个,赴浙江省和南、北、东疆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召开规划研讨会和专题讨论、咨询会议9次,咨询专家50余人次。

本规划中所涉及的小城镇范围以国家批准的建制镇为主,包括目前尚未设镇建制的具有较好经济基础和产业发展前景以及辐射带动作用的乡镇(不含兵团)。规划中建制镇和乡镇数量、名称以民政厅认可的为准,建制镇和乡的基础数据按自治区统计局农调队调查数据为准。

本规划编制过程中得到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人大、政协以及相关厅局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协助,并经过多次咨询和修改,最终完成了此规划。

第一章背景与意义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并面临着东西部差距不断加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严峻形势和挑战,缩小东西部差距、促进区域、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任务。而小城镇作为城市之尾、农村之首,不但是我国现代化城镇体系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和广大农村的经济、社会、文化中心,而且是协调城乡经济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有效载体,是确保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的助推器和新的增长点。为此,积极发展小城镇,尤其是实施小城镇经济建设,构筑现代城乡经济社会结构就成为我国提高城镇化水平、发挥其经济带动作用和人口集聚功能,增强农村经济实力的客观要求,成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夯实农村经济基础和农民持续增收、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增长的现实选择,事关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小康社会全面实现的大局,并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国家发改委等的高度重视,已作为进一步促进和拉动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这是**开展小城镇经济建设的宏观背景。

**位于欧亚大陆腹地、祖国西北边陲,地域辽阔,土地总面积达160多万平方公里,且自然资源、矿产资源、特色农产品资源、旅游资源等十分丰富,优势突出,发展潜力巨大,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省区和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开发基地,也是我国独特的绿洲经济发展区和重要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具备广阔的经济发展空间和条件。同时,**又是我国经济欠发达、城镇体系建设滞后和农村经济急待发展的少数民族聚居的边境省区,特别是城镇化水平较低、小城镇经济建设落后和辐射带动能力差、城镇体系不健全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尤其是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和农牧民脱贫致富的主要障碍因素。近年来,虽然在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国家发改委、建设部的大力支持下,**建制镇数量较90年代增速加快,**年比1990年建制镇数量增加了172个,城镇建设力度和经济水平也有所提高,但与**城镇化发展、农村经济工业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仍然相距较远,且**小城镇的经济建设水平低是影响小城镇发展的核心因素。目前,**860个乡镇中建制镇仅有229个,独立建制镇为162个,分别占全疆乡镇总数的26.6%和18.8%,城镇化水平仅为33.84%,而浙江省的建制镇数量达822个,占全省乡镇总数的59.8%,城镇化水平就达到51.9%,**与之相比差距极为显著;同时,**小城镇行政区域内经济总收入为241.93亿元,仅为当年**农村经济总收入的54.4%,乡镇企业营业收入仅为95.7亿元,占全疆乡镇企业总收入的25.6%,独立建制镇镇区人口不足3000人/个。而**年浙江省仅822个建制镇的经济总收入就达11578亿元,占全省农村经济总收入的80.6%,其独立建制镇镇区人口达3.05万人/个,表现出**小城镇经济发展水平和带动能力等方面的巨大差距和发展需求。另外,**绿洲经济沿河流和沙漠、盆地边缘分布和小城镇多民族聚居的特征,又导致了城镇布局的分散性和城镇经济建设的特殊性与复杂性,目前**建制镇中距最近县城10公里、30公里以内和50公里以上的分别有81、45和21个,建制镇密度全疆为1.38个/万平方公里,绿洲内为16.8个/万平方公里,而浙江省全省达到80.7个/万平方公里。同时,各民族风俗习惯、观念意识和经营生活方式的差异较大,城镇化建设主要集中于特大城市和中等城市及县城之中,而衔接城市与农村间的小城镇无论从数量、密度、功能和规模上,还是从经济、产业能力和带动作用上均严重不足,并直接影响到**城市化进程和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民增收,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边疆社会政治稳定,从而使得**小城镇经济能力建设、产业建设和设施条件建设显得更为紧迫和必要。这是**实施小城镇经济建设的现实背景。

**作为我国国土面积最大、边境线最长、对外开放口岸最多的省区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矿产资源开发基地以及向西沿边经济开放的区域,为**大力发展小城镇,全面实施小城镇经济建设和提升经济水平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首先,**是我国最大棉花生产基地和重要的粮食、甜菜、畜牧业以及特色园艺产品生产基地,棉花种植面积、总产、单产和外调量均位具全国首位,哈密瓜、香梨、葡萄、大枣、红花、石榴、阿月浑子等特色产品优势突出,产业发展态势明显。其次是我国石油、天然气、煤炭及有色金属矿产的开发建设与资源储备基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及吐哈盆地均有石油、天然气的可观储量和规模开发,**的石油、天然气开发已成为支撑我国及东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接替区。另外,**也是我国欧亚大陆桥的西部桥头堡和少数民族风情十分浓郁、自然人文景观极其丰富的地区,其中**仅国家批准的沿边开放口岸就达14个,维吾尔族、哈萨克族、锡伯族等少数民族歌舞、工艺品以及广布的高山、草原、湖泊和大漠风光吸引力巨大,这些独特的资源、区位条件和优势为**大力推进二、三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地建设特色农产品加工型、矿产资源开发型、旅游型、口岸贸易型、市场型、交通枢纽型等多种经济类型的小城镇提供了坚实基础,同时,也对小城镇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工业化产生了迫切需求。这是**实施小城镇经济建设的主要背景。

同时,国家提出《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将小城镇经济建设作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国民经济与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又为**大力实施小城镇经济建设提供了重大的历史机遇。当前,国家着眼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重点围绕小城镇建设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强农村经济实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民增收和城乡一体化建设,为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从而为**小城镇经济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实施氛围;同时,国家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升了**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水平,使得小城镇经济建设具备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保障;另外,近年来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专门制定了促进小城镇经济建设的相关政策与优惠措施,各级政府也统一思想,提高了对小城镇经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具备了发展小城镇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广大农牧民也渴望通过参与小城镇经济发展实现持续增收和改善自身生产生活环境,从而为有效实施**小城镇经济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障。

综上所述,小城镇经济建设作为一项关系**与全国同步奔小康、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农牧民增收以及边疆社会政治稳定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全面、系统建设的紧迫性、现实性和重要性。为此,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在以上背景下提出了**小城镇经济建设规划,旨在通过规划的实施充分发挥**小城镇经济建设的优势条件,构筑**完善、现代化的城镇体系和经济发展平台以及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而拉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和增强小城镇经济实力,辐射带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农牧民收入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确保边疆巩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经济支撑。因此,**小城镇经济建设规划的实施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积极的政治意义。

第二章**小城镇经济建设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

一、**小城镇经济建设现状

目前,**共有城市19个,其中:特大城市1个,中等城市7个,小城市11个;共有建制镇229个,其中城关镇67个,独立建制镇162个;另外有乡631个。与1990年相比,城市数量由16个增加到19个,建制镇由57个增加到229个,同时规模小的乡数量逐年减少,由1990年的745个减少到631个。**年**城镇化率为33.8%。

**年全疆城镇人口总规模达到644.7万人,其中,城市总人口占全疆总人口的13.0%,小城镇总人口占全疆总人口的20.8%。小城镇从业人员总数为150.46万人,占全疆从业人员总数的21.46%,其中城镇企业从业人员13.77万人,占小城镇从业人员总数的9.15%。在小城镇从业人员中,第一、二、三产的从业人员比例为61﹕13﹕26。同期,全疆城镇实现的生产总值占全疆GDP的77.6%,其中城市实现的生产总值占全疆城镇GDP的68.7%,229个小城镇实现产值占全疆GDP的14.2%。在229个小城镇中,北疆小城镇经济总收入占全疆小城镇经济总收入的71.5%,人均经济收入9973元,是全疆平均水平的1.63倍;南疆小城镇经济总收入占全疆小城镇经济总收入的23.6%,人均经济收入2861元,是全疆平均水平的46.7%;东疆小城镇经济总收入占全疆小城镇经济总收入的4.91%,人均经济收入5366元,是全疆平均水平的87.59%。

由此可见,**拥有的城市数量较少,且没有大城市群,小城市数量偏少,城市化水平低,尤其是小城镇经济基础条件相对东部发达省区差距很大,小城镇经济贡献率低、人口规模不足,行政职能较强,经济建设滞后,尤其是二、三产业落后,经济结构急需调整,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经济辐射带动作用急待加强。从总体来看,北疆小城镇的经济发展基础和条件较好,经济贡献率相对较高,城镇经济结构中二、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发展相对较快,其每镇经济总收入是全疆小城镇经济总收入平均水平的1.5倍,是南疆的2.7倍。区域间的差距较大,表明**多数小城镇仍以行政性职能为主,对农村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差,急需增强**小城镇的经济功能。

二、**小城镇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小城镇的经济、辐射功能薄弱,难以发挥人口和产业集聚功能

目前,**大部分小城镇的行政职能突出,而经济产业基础条件较差,尤其是二、三产业发展的设施、环境条件不足,企业集聚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成本高,产业集聚能力差,经济职能薄弱。**小城镇中的乡镇企业表现出规模小,数量少,布局分散和发展滞后等问题,且乡镇企业的产业类型趋同性大,产品缺乏竞争力,规模效益差,导致企业自身发展困难,剩余劳动力吸纳能力弱,人口难以集聚,缺乏对小城镇发展的推动力。同时,乡镇企业中传统工业、建筑、交通、饮食服务行业比重较大,与自身资源优势关联度不高,特别是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相对迟缓。全区乡镇企业系统以农副产品加工、运销为主的龙头带动型企业只有329个,占全疆乡镇企业总数的2.9%,平均每个建制镇仅有2个,十分不利于农村工业化和特色农产品产业化。

2、小城镇产业结构单一,非农产业比重低

无论从人口结构和从业人员数量,还是从产值和贡献率来看,二、三产业在**小城镇经济发展中一直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导致小城镇发展非农产业支撑不足,小城镇经济实力难以迅速提高,经济作用无法体现。据调查资料显示,**现有建制镇农业从业人员占城镇从业人员总数的63%,且工业产值占GDP比例低于20%的小城镇占到62%,而80%以上小城镇经济依赖农业生产。由此可见,**小城镇总体上存在产业结构单一,工业、商贸、服务业等非农产业比重低的突出问题,难以发挥对农村经济工业化、城镇化的促进作用,无法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并极大制约了**小城镇经济快速发展。

3、小城镇规模小,经济吸纳和辐射功能差

小城镇规模过小的直接影响是城市功能不完善、不健全,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投资成本高且严重不足,创造就业的门路狭窄,对人口和企业吸引力不强,导致小城镇经济和辐射功能差。目前,我区人口规模在3万人以上的建制镇只有34个,占全疆建制镇总数的15%。镇区人口1万人以上的小城镇仅有34个,且大部分为城关镇。平均每个镇的人口规模仅为1.73万人,离3—5万人的适宜规模相差甚远,难以形成集聚效益,制约了小城镇二、三产业的发展和辐射带动作用,同时也造成了各类基础设施投资的规模不经济,浪费了土地、资金。

4、小城镇经济建设的资金短缺

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是一项耗资巨大的系统工程。据测算,规划一个1平方公里的小城镇需要前期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5亿元。目前,**农村小城镇的建设主要还是以政府投入为主,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财政实力较弱,且城镇经济水平和财政自给率较低,只有55%的小城镇财政收入大于支出,城镇现有资金只能满足自身行政管理的正常运转,而用于小城镇基本设施建设资金十分短缺,并成为当前制约**小城镇经济建设的关键因素。据测算,目前平均每个建制镇建设投资不足200万元,尚不能满足小城镇基本道路、供排水、照明等基础条件和设施建设的需要,更使得围绕小城镇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严重短缺。另外,由于小城镇财政金融体制不健全,一方面小城镇的税收不能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资金要素通过现行的金融体制大量流出,也严重制约了小城镇经济建设和发展。

5、小城镇经济管理和配套改革滞后

小城镇经济建设作为一项涉及各部门、行业的系统工程,经济建设管理和软环境建设要求较高。但是,目前**小城镇建设管理机构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管理机制尚不健全,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管理及建设规划人员缺乏,素质较低;同时,**小城镇经济建设的金融、税收、政策措施等配套环境建设相对滞后,并与当前小城镇经济建设的要求和需要不相适应,也成为制约小城镇经济建设的重要因素。

第三章**小城镇经济建设的必要性和条件

一、必要性

鉴于**小城镇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和现实性,其建设无论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升**小城镇经济实力,夯实农村经济基础,促进城乡一体化和区域经济发展方面,还是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方面;无论是从构建和完善**现代化城镇经济体系,加速城市化、农村工业化进程,增强农村市场需求能力方面,还是从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保持边疆社会政治稳定方面都显现出充分的必要性。并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的需要

**实施小城镇经济建设是立足于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通过小城镇相关经济产业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工业化、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实现人口、资源、技术的集聚整合,充分发挥小城镇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度提升**农村经济实力,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逐步拉近与东部发达省区经济差距。因此,**小城镇经济建设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的需要。

2、是提高**城镇化水平,适应农村经济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需要

由于**城镇化水平较低,农村经济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尤其是农村经济工业化进程缓慢,农牧民增收困难,严重制约着资源优势的发挥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面对这一现实情况,**只有迅速提高城镇化水平,增加非农人口比重,大力发展农村工业化,才能有效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经济差异,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同时,目前**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石油天然气、矿产开发基地形成规模后,对农村工业化的需求日趋强烈,而小城镇经济建设正是通过发展经济实力突出、布局合理、各具特色的小城镇,构筑小城镇的产业支撑,充分发挥其人口集聚功能,扩大小城镇人口规模,为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创造条件,进而培育区域和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因此,**小城镇经济建设是提高城镇化水平,适应**农村经济工业化的需要。

3、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的需要

当前**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较低,全面实现小康的任务十分艰巨。而实施**小城镇经济建设就是要在广大农村造就一批经济强镇,充分依托其经济产业和区域科技、文化中心的功能,发挥其桥梁和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增收,并有效提升**广大农村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为**农村全面实现小康提供坚实基础和条件。因此,小城镇经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的需要。

4、是启动农村需求市场,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需要

由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较低以及传统的消费观念和分散、封闭的消费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潜力的发挥,造成了广大农村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并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小城镇经济建设就是要通过其产业集聚和人口集中,使农民“非农化”和“市民化”,增加城镇人口,在小城镇和广大农村中实现消费需求与收入水平的同步提高,形成“经济强镇——城镇化水平提高——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农村需求市场扩增——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良性循环。因此,**小城镇经济建设是增加农村市场有效需求,推动区域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需要。

5、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小城镇经济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互动,确保农牧民增收的需要

大规模地实施**小城镇经济建设,通过小城镇经济发展条件建设,形成产业支撑和区域经济、科技、文化中心,并充分利用小城镇紧靠农村,与周边城市、县城联系紧密,市场机制作用明显,农民进入当地小城镇成本较低,风险较小的优势,一方面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农业从业人口,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牧民增收,另一方面增加小城镇数量和增强经济其实力,并借助小城镇经济的繁荣和便捷的交通以及人口、资源聚集作用为龙头企业进驻和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创造条件。因此,**小城镇经济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小城镇经济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互动,确保农牧民增收的需要。

6、是协调城乡经济发展,维护边疆社会政治稳定的需要

目前,**城乡经济发展极不协调,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特别是在广大农牧区,经济、教育、医疗、生产生活环境水平差距更大。同时,**作为少数民族聚居的边境省区,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提高区域综合实力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而**小城镇经济建设正是通过经济强镇和现代化小城镇经济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其经济辐射带动作用和广泛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优势,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市场、产业结构、体制和政策的协调,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有力推动城乡两个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增强城乡经济实力,形成对外经济、社会的比较优势。并利用**小城镇多民族人口聚集和城乡一体化的特点,进一步强化各民族间经济、社会联系,使其在生产经营中不断交流技术、借鉴经验,在生活中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防止产生民族壁垒与隔阂,创建各民族大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局面,确保边疆巩固。因此,**小城镇经济建设是协调城乡经济发展,维护边疆社会政治稳定的需要。

二、建设条件

尽管**目前小城镇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与东部发达地区甚至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仍然具备诸多有利于促进小城镇经济建设和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只要因地制宜地充分挖掘利用,并认真对待和解决目前小城镇经济建设中的问题,就完全能够确保小城镇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并充分发挥小城镇的经济功能和辐射作用。

1、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小城镇经济建设提供了历史机遇

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开始实施以来,国家已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作为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省区,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导向和项目支持下,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境内的交通、水利、能源、通讯等重大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和加强,特色农产品和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等基础产业建设力度逐年加大,从而为**小城镇经济的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基础条件。尤其是随着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引额济乌、引额济克、奎屯—赛里木湖高等级公路、油路到县、送电到乡、村村通广播电视等重点工程的建设实施,不仅进一步改善了**区内各地之间的交通条件和其它基础设施,有力地支持了以乌鲁木齐为区域中心的城市化建设,增强了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对外联系功能。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一些小城镇的基础设施条件,完善了小城镇的功能,增强了它们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从总体上看,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相关政策的出台、投资引导和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提高了**整体经济实力,而且也是全区小城镇经济全面发展的重大机遇。

2、特色农业的兴起和农业产业化建设的深入,为发展**小城镇经济提供了产业支撑

**土地资源充足,光热水土资源组合条件优越,目前已建成全国最大的优质棉生产基地和以南疆地区为重点的特色林果园艺产品生产基地,以及以北疆地区为重点的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这为围绕特色农产品加工、服务和贸易,加快小城镇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近年来,随着**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实施,**不同区域的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加工业发展很快,并使得**乡镇企业的数量、规模和产值、利润等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加,一些市县还依托小城镇建设,建成了一批自治区级乡镇企业工业园区。另外,特色产业的兴起还从客观上促进了本地一大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迅速崛起,也吸引了一些国内知名企业进疆投资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与此同时,许多企业已经开始在其原料生产地的县及乡镇投资,建立以棉花初加工、特色农产品如番茄、杏、石榴等系列产品加工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厂,它们不仅为当地带来了较为先进的技术,提高了从业人员素质和意识,解决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也为小城镇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产业支撑,为进一步开展小城镇经济建设积累了资金和经验。

3、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丰富多样资源类型,使**具备发展不同类型小城镇经济的客观条件

**幅员辽阔,物产丰富,自然景观奇特,民族文化绚丽多姿,具备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和优势发展不同类型小城镇经济的独特条件。

首先,**矿藏充裕,种类齐全,是全国少数几个矿产资源配套程度较高的省区之一,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目前已发现4000多处矿产地,138种矿产,其中石油、天然气、煤炭、有色金属、稀有金属、黄金和盐类等矿产资源开发价值巨大。近年来,**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石油生产基地和国家“西气东输”工程主要的气源地之一。石油、矿产开发和工业产业发展为**小城镇经济开辟了广泛的建设空间,矿产、油气资源富集区和石油、矿产开发基地周围小城镇,既可以围绕矿产下游产品的开发生产,发展第二产业,以提升小城镇产业结构,也可以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油气开发、工矿生产提供后勤服务等方式,促进小城镇自身经济的发展。其次,**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发展旅游业优势突出。**素来以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和令人向往的古“丝绸之路”而著称于世。境内不仅有浩瀚的戈壁大漠、辽阔的草原,更有驰名中外的喀纳斯湖、赛里木湖、天池、天鹅湖等高山湖泊,再加上13个主要少数民族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和古西域遗留的众多人文景观,从而为**小城镇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邻近旅游区的小城镇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优越条件。

4、特殊的地缘区位优势为**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位于祖国西部边陲,是我国土地面积最大的省区,也是我国边境线最长、交界邻国最多的省区。境内边境线总长达5600多公里,与8个国家接壤,目前全疆已获准开放的陆路边境口岸有14个。**作为第二条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是我国向西开放的前沿,区位条件非常独特。特别是随着中亚各国经济复苏,**各边境口岸的易货贸易,边民互市,大宗国贸及双边经济技术合作等活动更加活跃。据统计,目前**边境小额贸易总额15.4亿美元,为“九五”末的1.2倍,“八五”末的2.2倍,占全疆进出口贸易总额的57.4%,与周边国家贸易量占全疆对外贸易量的60%以上。可见,**具备依托边境口岸区位优势,带动周边乡镇二、三产业和边贸小城镇经济发展的良好条件。

5、相对集中的小城镇布局和日益完善的交通设施为其经济建设、产业集聚和地域分工提供了良好条件

**小城镇在大的格局上比较分散,但在区域上则主要围绕城市、县城和沿交通干线相对集中分布,从而为**小城镇依据不同区域特色和条件开展经济建设、产业融合和地域分工提供了较好的平台。据统计,目前**近80%左右的建制镇分布在区域城市和县城周围以及交通干线两侧,如天山北坡经济带仅集中于交通干线两侧的小城镇就达70%以上。而随着交通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境内交通干线网络已形成7条国道和63条省道及县乡公路连接城市、县城、小城镇和乡村,公路通车里程达8.2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31公里,一、二级公路6000多公里;全疆860个乡镇中公路通达率达到99.5%,9417个行政村中公路通达率达到90%,县乡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05万公里,同时,以乌鲁木齐为中心,北到阿拉山口,南到喀什的南北疆铁路线已发挥了促进邻近小城镇经贸、人员交流的重要作用。可见,**相对集中的小城镇布局和日益完善的交通小城镇经济建设具备了便利的条件,为带动小城镇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6、**发展小城镇经济具备内在的动力

鉴于小城镇经济在**国民经济及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以及在协调城乡经济、优化产业结构和促进农牧民增收等方面的显著效果,使得小城镇经济建设显得尤为迫切。为此,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将小城镇经济建设作为**实施经济大开发、大发展核心内容之一予以高度重视,配套相关政策和措施,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小城镇经济发展。同时,近年来随着特色产业建设力度加大和生产规模增加,**各地围绕产业建设和农民增收客观上对农村经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产生了巨大需求。当前**不同优势资源的产业支撑薄弱是制约当地经济大发展的关键因素,另外,农民收入来源途径单一也是制约农牧民增收的核心问题。据统计,在**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中农业一直是其主导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农业生产性收入所占比重高于85%。为此,各级政府主动将发展小城镇经济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战略,积极编制小城镇经济规划,制定和配套各项优惠政策,引进人才、资金和技术。另外,**广大农牧民也希望通过参与小城镇经济建设或利用小城镇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自身收入和生活质量,具备了积极发展小城镇经济的强烈愿望。可见,**经济、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和各级政府以及农牧民的积极支持和参与,为全面实施**小城镇经济建设提供了内在动力。

第四章**小城镇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直接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贯彻落实“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努力领会和认识当前小城镇经济建设的紧迫性、现实性和重要性,遵照市场经济和城镇发展的客观规律,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针对**小城镇经济基础薄弱、产业发展滞后和人口集聚功能不足、城乡经济不平衡与经济辐射带动能力差的现实问题,立足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农民增收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合理布局小城镇经济,构建**小城镇经济体系,并积极调动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小城镇经济建设,最终拉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二、原则

1、坚持小城镇经济建设与西部大开发战略、**国民经济产业布局和行业、区域规划相结合的原则;

2、坚持面向市场,以小城镇经济平台建设和产业集聚能力建设为中心的原则;

3、坚持小城镇经济建设与**区情和城市化、特色农业产业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小城镇经济建设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分类指导,梯次发展,适度超前的原则;

5、坚持小城镇经济建设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扶优扶强,循序渐进,以人为本,城乡协调的原则;

6、坚持注重小城镇经济建设以质量增长为主、数量增长为辅,注重其辐射带动作用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原则;

7、坚持小城镇经济建设与资源有效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城镇人文环境条件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8、坚持小城镇经济建设投资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逐步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的原则。

三、建设思路

针对**小城镇经济基础薄弱、产业发展滞后和人口集聚功能不足、城乡经济不平衡与经济辐射带动能力差的现实问题,根据**不同区域小城镇经济的不同分工、作用和需要,着眼于**城镇体系建设、城乡协调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围绕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充分依托中心城市及县城的现有经济、科技、信息、人才和交通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小城镇经济平台和经济能力建设为核心,以沿路(铁路、国道、省道)、沿边(边境口岸)、沿经济带(工业、加工业)和特色资源带(特色农产品资源、旅游资源、矿产资源)的区域建制镇为建设重点,以构建经济实力雄厚、辐射带动能力强、各具特色的小城镇经济体系为目标,以小城镇质量和内涵建设为主,将小城镇经济建设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之中,并注重其经济产业支撑和辐射带动作用,完善配套**小城镇经济建设中相应土地、户籍、财政等优惠政策措施,突出小城镇经济的建设效果,力争通过建设最终形成相对集中的城镇经济集群,实现小城镇经济规模与资源和地域的合理分工,壮大小城镇自身经济实力,带动**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大发展。

各小城镇将紧密结合自身所处经济带的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特点,依托各自不同的资源优势和经济条件,围绕经济发展平台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建设,发展优势产品加工型、矿产资源开发型、旅游型、口岸贸易型、交通枢纽型、市场型及综合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经济,并发挥城镇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广泛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周边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乡镇建设将以当地产业发展为基础,积极融入区域内资源开发、产品生产、产业建设和旅游交通服务之中,并以建设乡镇产业基础设施为重点,以提高经济实力和人口集聚功能为目标,形成农村经济发展中心。

对于不同经济带的小城镇经济建设将充分依托其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市场优势和科技、人才优势,确立小城镇自身的经济发展类型和经济建设方向,实施城镇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选择,配套和完善城镇基本设施和功能,主动融入主导产业发展之中,实现小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

建设期内,按经济产业布局选择一批基础好、特色突出、经济辐射带动作用明显或市场开发潜力较大的建制镇,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重点提高其经济能力。通过经济产业扶持、二三产业基础设施配套、城镇基本设施建设和功能完善,重点发展不同类型的经济产业,提升小城镇经济能力,充分发挥人口集聚作用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潜力,形成**小城镇经济体系的基本框架,初步形成**农村经济的增长极群。

四、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积极动员全疆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小城镇经济建设,显著提高全疆小城镇经济发展的意识和主动性,通过**小城镇经济能力建设,构建起小城镇经济发展的平台,完善小城镇产业设施建设,配套小城镇基础设施,有效改善**小城镇经济薄弱、产业水平低、辐射带动能力较差的局面,逐步建成经济突出,各具特色,功能齐全,带动作用显著的**小城镇经济体系。并分步形成围绕特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县城,具有鲜明地域特色、资源特色和产业特色,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充满活力的小城镇网络体系,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跨越式发展。

2、具体目标

到2010年末,重点建设具有区域经济带动作用的小城镇25个,其中,建设市场带动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4个,工业主导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6个,综合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15个,形成**小城镇经济的基本框架。并使规划实施镇的经济基础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其经济、产业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得到加强,建设区域内城镇人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明显增加,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初见成效,从而有效促进**区域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到2010年全疆城镇人口达800万人以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80万人以上,城镇化率达到37%左右。

五、规划建设期

**小城镇经济建设规划的建设期为**—2010年。

六、规划实施地点

**25个建制镇镇区。

第五章**小城镇经济建设内容、规模与布局

一、建设内容和建设项目

根据**小城镇经济建设的原则、思路及规划分区,规划建设内容围绕小城镇经济平台和经济能力建设,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小城镇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需求为宗旨,突出小城镇质量建设,提升小城镇产业载体功能、服务水平和经济辐射带动作用,重点选择基础条件相对较好,产业经济支柱作用较为明显的小城镇和资源条件优越、经济发展潜力大的乡镇作为项目建设的重点。

1、建设内容

根据目前国内通行的小城镇经济类型划分方法,将全疆十一五期间拟重点发展的小城镇划分为市场带动型、工业主导型、综合型3种基本类型,各类小城镇经济建设的主要内容如下:

(1)市场带动型小城镇

该类型小城镇(包括农贸、边贸等多种商贸形式)主要以城镇各类商贸市场、边境贸易基础设施,配套货运、仓储以及其它相关的基础设施等为主要建设内容,通过改善市场环境条件及配套服务设施条件,为商家创造优良的经营和发展环境,同时为消费者提供舒适、便利的购物环境条件,快捷的交通、特色的餐饮、休闲、娱乐等优质服务。规划中该类型小城镇经济建设归为市场带动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建设项目。

(2)工业主导型小城镇

该类小城镇(包括农副产品加工、矿产开发、特色民族工艺品加工等)主要以改善工矿企业生产、经营所必须的电力设施、供排水设施、原料供应地基础设施条件以及其它相关的配套设施条件为主要建设内容。通过基础条件改善,保障工矿企业的正常生产,同时通过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保证企业的职工住房、子女上学、就医,解除企业职工的后顾之忧,使企业集中精力发展工业产业。规划中该类型小城镇经济建设归为工业主导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建设项目。

(3)综合型小城镇

该类小城镇(城镇经济主要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业构成)以城镇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通过城镇管网建设、道路建设、能源设施建设、市场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其它城镇配套设施建设,使小城镇各项社会服务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各项保障措施有力,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以满足城镇工、商、贸发展的需要。规划中该类型小城镇经济建设归为综合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建设项目。

二、项目建设规模与总体布局

1、项目建设规模

根据自治区重点产业发展布局和各产业在不同小城镇经济建设区的发展水平、分布特点,以及各建设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结合**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未来5年的总体任务和目标,确定**-2010年规划期内**实施小城镇经济建设重点项目25个。其中:市场带动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建设项目4个,占建设项目的16%;工业主导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建设项目6个,占建设项目的24%;综合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建设项目15个,占建设项目的60%。

2、项目总体布局

根据经济学非均衡发展理论和各小城镇经济建设区的现状以及自治区人民政府做出的优先发展天山北坡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战略,将天山北坡经济带、特色农产品产业带、沿边沿线经济带作为小城镇经济建设项目布局的重点,同时围绕区域中心城市经济建设、**特色旅游业发展,结合**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和产业发展的具体要求,并兼顾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似地区城镇化建设的总体平衡进行总体布局。

根据各小城镇经济建设区经济发展的现实水平和对小城镇经济建设项目的实际需要,十一五期间重点在天山北坡、伊博塔阿沿边、托吐哈沿线和天山南坡实施小城镇经济建设重点项目25个,其中:

——天山北坡建设小城镇经济建设区规划项目7个,占全疆小城镇经济建设项目的28%。其中,工业主导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建设项目2个,综合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建设项目5个;

——托吐哈沿线小城镇经济建设区规划项目2个,占全疆建设项目的8%;其中,市场带动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建设项目1个,工业主导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建设项目1个;

——伊博塔阿沿边建设区规划建设项目13个,占全疆建设项目的52%。其中,市场带动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建设项目3个,工业主导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建设项目2个,综合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建设项目8个;

——天山南坡小城镇经济建设区规划项目3个,占全疆建设项目的12%。其中,工业主导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建设项目1个,综合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建设项目2个。

3、年度实施计划

本规划建设期**—2010年共划建设小城镇经济建设项目25个。分年度实施计划如下:

——**年,全疆实施小城镇经济建设项目5个。其中:工业主导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3个,综合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2个;

——2007年,全疆实施小城镇经济建设项目5个。其中:工业主导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1个,综合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4个;

——2008年,全疆实施小城镇经济建设项目5个。其中:市场带动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1个,工业主导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1个,综合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3个;

——2009年,全疆实施小城镇经济建设项目5个。其中:市场带动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3个,综合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2个;

——2010年,全疆实施小城镇经济建设项目5个。其中:工业主导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1个,综合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4个。

三、投资估算

1、总投资估算

根据**各类小城镇经济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具体要求,确定建设项目总投资3.75亿元,其中,申请国家引导资金0.75亿元,自治区及地州配套0.75亿元,社会筹资2.25亿元。在各类项目中,市场带动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建设项目共投资0.6亿元,占总投资的16%;工业主导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建设项目投资0.9亿元,占总投资的24%;综合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建设项目共投资2.25亿元,占总投资的60%(表8)。其中:

——天山北坡小城镇经济建设区小城镇经济建设项目总投资1.05亿元,占全疆规划小城镇经济建设项目总投资的28%。其中:

工业主导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建设项目投资3000万元,占该区域同期小城镇经济建设项目投资的28.57%;

综合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建设项目投资7500万元,占该区域同期小城镇经济建设项目投资的71.43%。

——托吐哈沿线小城镇经济建设区小城镇经济建项目总投资0.3亿元,占全疆规划小城镇经济建设项目总投资的8%。其中:

市场带动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建设项目投资1500万元,占该区域同期小城镇经济建设项目投资的50%;

工业主导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建设项目投资1500万元,占该区域同期小城镇经济建设项目投资的50%。

——伊博塔阿沿边小城镇经济建设区小城镇经济建项目投资1.95亿元,占全疆规划小城镇经济建设项目总投资的52%。其中:

市场带动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建设项目投资4500万元,占该区域同期小城镇经济建设项目投资的23.08%;

工业主导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建设项目投资3000万元,占该区域同期小城镇经济建设项目投资的15.38%;

综合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建设项目投资12000万元,占该区域同期小城镇经济建设项目投资的61.54%。

——天山南坡小城镇经济建设区小城镇经济建项目总投资0.45亿元,占全疆规划小城镇经济建设项目总投资的12%。其中:

工业主导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建设项目投资1500万元,占该区域同期小城镇经济建设项目投资的33.33%;

综合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建设项目投资3000万元,占该区域同期小城镇经济建设项目投资的66.67%。

2、年度投资计划

**—2010年全疆小城镇经济建设项目投资3.75亿元。

——**年全疆实施小城镇经济建设项目5个,共投资7500万元。其中:工业主导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3个,投资4500万元;综合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2个,投资3000万元;

——2007年全疆实施小城镇经济建设项目5个,共投资7500万元。其中:工业主导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1个,投资1500万元;综合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4个,投资6000万元;

——2008年全疆实施小城镇经济建设项目5个,共投资7500万元。其中:市场带动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1个,投资1500万元;工业主导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1个,投资1500万元;综合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3个,投资4500万元。

——2009年全疆实施小城镇经济建设项目5个,共投资7500万元。其中:市场带动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3个,投资4500万元;综合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2个,投资3000万元。

——2010年全疆实施小城镇经济建设项目5个,共投资7500万元。其中:工业主导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1个,投资1500万元;综合型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4个,投资6000万元。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及政策保障措施

一、环境影响评价

本规划是一项以镇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主导产业基地建设为主的建设规划,建设过程中及建成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

本规划中涉及到的镇区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以供排水、输变电、道路、市场建设等为主。这些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对实施地点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但规划实施工程将严格按照相关工程设计标准及环境保护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并按照相关的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尽可能减小、避免对项目区环境的负面影响。而在运营期,实施工程对当地环境不产生负面影响,甚至部分工程还会对改善当地环境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如供排水及污水处理工程,可有效减轻镇区内企业、居民由于无序排放污水而带来的环境污染,镇区道路工程则可有效起到防止镇区水土流失、防尘、防水和美化环境等作用。

此外,本规划中涉及到的主导产业基地建设则主要是围绕项目区的特色产品或优势资源进行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和特色产品加工基地的配套、完善建设。首先,规划中涉及到的特色种植业基地是在现有镇区范围内和原有耕地基础上建设,没有新开荒地和新增大的用水用地项目,因此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新的破坏。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农药、化肥及其它化学产品对项目区周围的水域、土壤和大气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污染,因此应对这些化学产品的品种、剂量、时期、方法等实行严格的控制,以大大降低农药、化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同时,在生产过程中要注重规范化、标准化生产以及有机肥的大量施用,以改善项目区土壤结构,培肥地力,减少土壤、水体及大气中有害物质含量。其次,特色养殖业基地生产过程中,对畜禽的繁育和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及饲料残渣定时定点清除,并进行回收利用,使其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小程度,有效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最后,特色产品加工基地在运营过程中将产生一定的废弃物、废水和废气,多为可回收处理废弃物,没有需要特殊处理的污染物产生,在严格按照相关废弃物处理规定处理后,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新的破坏。

可见,本规划的实施对当地的环境造成的影响较小。

二、小城镇经济建设的政策保障措施

小城镇经济建设是一项关系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广大农民增收和缩小东西部差距的重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规划涉及的范围广、城镇数量大、部门和行业多,且建设周期长。为此,必须配套相应的保障措施,以确保**小城镇经济建设的顺利实施。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强化政府服务意识,建立健全强有力的小城镇经济建设组织领导机构

首先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实施**小城镇经济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现实性,了解和掌握小城镇经济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统一思想,更新观念,在小城镇经济建设中积极探索,加大改革力度,增强小城镇经济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要建立由自治区主管经济的副主席任组长,包括自治区发改委、建设厅、民政厅、交通厅、工商、税务、银行等相关部门在内的**小城镇经济建设领导小组,统一组织、领导和协调全疆小城镇经济建设工作,办公室设在自治区发改委。同时,各地州、县市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负责本区域小城镇经济建设规划的制定、协调和实施;再者,要明确政府在小城镇经济建设中的定位和作用,强化各级政府的服务意识,提高行政办事效率,为小城镇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政策环境。另外,对小城镇经济基础条件建设、产业产品结构升级和重大开发整治等项目给予优先支持,并在工商登记、地方税收、信贷、利润上缴和外汇使用上给予优惠,积极创造条件实现小城镇经济建设的目标。

2、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搞活土地流转机制,为小城镇经济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一是要在遵守国家土地法的基础上,积极改革和完善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按照小城镇经济建设用地“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出让、分期征用”的原则,并允许按城镇经济建设规模调剂使用。二是要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有效的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机制,实行土地使用权和农民宅基地有偿转让制度,允许准备进入小城镇的农民将原有承包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作为其进城定居或就业的启动资金,以利于土地的适度集中和实现规模经营。三是在土地使用上,严格审批,对非农产业用地出让采用招标、拍卖、协议、转让等方式,对商业、工业、住宅等不同类型用地采取不同地价的政策,对农民进入小城镇务工经商的,则在地价上给予最大限度的优惠,有偿使用所得收益用于城镇建设,使城镇建设资金得以补偿,形成良性循环。四是要切实保护耕地,节约用地,利用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等经济手段鼓励分散的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聚,连片发展,还可以尝试以地换地的办法,以降低农户和企业进入小城镇的成本,可以通过土地入股的方式进行联合开发,使农民能在土地资本中获得长期收益,进而为**小城镇经济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3、努力深化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鼓励小城镇人口的有序流动和集聚,拓宽小城镇就业渠道

一是要充分放开了农民进入市县及小城镇落户的限制,实现城乡一体化,从而带动资金流、信息流、物流方面的互动,促进人才和经济资源向小城镇集聚,并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逐步取消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差别,建立以身份证管理制度取代户籍管理制度,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户籍管理制度。三是对于到**支援小城镇经济建设的内地专家、科技人员及投资、开发、兴办企业者,可根据其意愿保留原籍户口,并发给有效的居住证,享受本地常住居民同等待遇,以此吸收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推动**小城镇经济的发展。四是逐步建立有利于农民成为永久性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展养老、医疗等保险项目,建立生活救济制度,对有条件的小城镇,逐步建立规范的养老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待条件成熟时,纳入当地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五是加强政策引导,对进入小城镇的农民在劳动就业、子女入学、福利补贴等社会保障方面给予倾斜,保障其合法权益,并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调动农民投资建设小城镇的积极性,重点培育中心小城镇经济产业,特别是发展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从而提高小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从而为实现小城镇经济建设目标提供基础保障。

4、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多元化、多方位的投融资机制,为小城镇经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小城镇经济建设投资是确保其建设成效的关键。为此,**小城镇经济建设将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农村小城镇投资体制中引入市场机制,放开准入条件,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小城镇建设,发挥国家、集体、企业、个人多种经济成分的积极作用,解决资金短缺这一“瓶颈”的制约。一是依靠企业、个人、外资等多种形式的投资新体制,通过制定和完善土地转让、集中统建、招商引资,坚持“谁投资、谁受益、谁开发、谁主管”的原则,打破地域界限,鼓励以公有民营、民办公助、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吸引其投资建镇,充分发挥民间投资的作用,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制;二是深化城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以镇养镇”的方针,建立镇一级实体财政,合理确定县镇分税制财政体制,强化镇级财政预决算管理,增强小城镇的财政功能,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县镇财政包干办法,调动小城镇生财、聚财、理财的积极性,增强小城镇的经济活力;三是各级政府逐年适当增加对农村小城镇建设的投资力度,对城镇建设给与必要的财力支持,在政府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的财政投入,用于小城镇建设。四是充分利用国家用于小城镇经济建设的专项资金,多做项目、做大项目,鼓励房地产商带资开发,鼓励企业带项目开发,鼓励农民带资进城创业,鼓励城镇建筑及广告经营权的转让和拍卖,收入用于城镇经济建设;此外,金融系统依据相关条件要加大对小城镇经济建设的专项信贷,扩大信贷规模,从而为全面实施小城镇经济建设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

5、充分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小城镇经济建设的科技含量,为实施小城镇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围绕**小城镇经济建设规划中的基础设施、经济产业等建设内容,结合各地区小城镇现状和现实需求,加大小城镇建设的科技支撑力度,充分利用科技资源和科技进步的成果,组织多学科、领域的科技力量,加强小城镇经济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并积极解决小城镇经济建设中技术问题,支撑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同时,调动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鼓励其参与到小城镇经济建设中来,为小城镇经济建设开展科技服务。另外,加强对准备进入小城镇发展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其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形成农民彻底离乡离土进城定局的全新格局,形成依靠科技实施小城镇经济发展、依靠科技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依靠科技增加小城镇居民收入的意识,为规划目标和任务的完成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6、加强小城镇经济建设项目资金管理,严格规范项目资金使用程序,确保项目资金发挥作用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小城镇经济建设的申报程序,体现政府主导、责任意识、项目管理的原则,集中用于改善经济和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各地要做好小城镇实施项目规划的设计、论证、评估工作,结合地域与区位优势,按照乡镇规划、县市汇总,地州审核、申报,自治区审定的程序,完善工作制度,切实加强对小城镇经济项目和资金的管理;三是维护小城镇经济建设资金使用的严肃性,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绝不允许以任何借口改变资金的性质、用途和使用范围,更不允许挪用、拖欠和挤兑。审计部门定期、不定期对小城镇经济建设资金进行全面、严格的审计,发现问题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并坚决追究有关领导者的责任,从而确保小城镇经济建设资金发挥作用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范文第4篇

一、要素禀赋对农民收入增长的约束

现代经济学理论认为,任何社会生产都是多种不同的生产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商品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配置。由于不同国家、地区或行业的生产要素储备或资源禀赋不同,因而产品的相对成本不仅由技术差别决定,而且由生产要素禀赋决定。

(一)土地资源的约束

土地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从土地资源来看,农业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资源约束性行业,包括刚性约束与软性约束。刚性约束是指不断膨胀的人口基数日益受到有限的自然资源的制约,使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极低。从全国来看,我国土地所承载的农业人口压力过大,使本来已经紧张的人地矛盾更加突出。资源的软性约束是指在现行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政策框架下,土地资源流转性差,配置不合理,导致了超小的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和较低的收益水平。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谷物生产效率已经接近耕地光热水土条件下的生产潜力,土地增产空间不大。理论上说,在单产无法提高的情况下,增加农业收入还可以通过扩大规模来实现,但由于人增地减,规模经营无法实现,如此,靠小规模土地经营并不能够实现农民收入的增加。

(二)资本要素的约束

公共财政理论强调,财政作为一种社会再分配和宏观调控的方式,应该把有限的资金投向重要产业、弱势群体、弱小产业或私人资本不愿投资的领域,也就是财政要扶持和保护市场中的弱势产业和群体。但不合理的财政体制制约了财政对农业的投入。“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认为,金融制度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的关系。但现实情况是,脆弱的农村金融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第一,农村金融信贷主体功能发挥不到位,农村信贷支持总量不足。目前,农业银行收缩其在农村的网点,贷款审批权限上收,信贷资金已基本从农村市场退出。农业发展银行应有的农业开发信贷功能未予发挥,对需要政策性金融投入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业务很少。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产权不清、治理结构不完善的问题,在硬件设施、经营管理、业务品种、人员素质、服务功能等方面尚不能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相适应。

第二,金融主体信贷服务与创新能力不足,农户联保贷款难。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和农村经济组织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但目前农村金融市场的主体——农村信用社的服务却落后于发展的需求。一是农村信用社贷款的期限与农业生产周期相脱节,影响了支农资金的使用和周转,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二是金融工具单一,一些新的信贷品种没有系统运用,金融服务效率较低。

第三,农村金融风险管理和风险补偿机制建设滞后。当前,我国的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变为总量平衡,农业发展由资源约束转变为资源与市场双重约束,农业生产的市场风险加大。同时,农业发展项目受自然条件和政策因素影响较大,具有相当程度的不确定性。加之信用环境较差,欠贷不还问题时有发生,金融部门支持“三农”承担着较高的风险,而目前相应的风险管理和担保机制尚未建立,政策性支农贷款风险也几乎全由商业性金融机构承担,缺乏相应的风险分散、补偿机制,导致支农贷款难以持续快速增长。此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的趋利性使农村闲置资金大量外流。其中,农村信用社是农村资金外流的重要渠道,邮政储蓄被认为是农村资金外流的“高速公路”。农村资金的外流,削弱了金融对“三农”的支持力度。

(三)人力资本的约束

现代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劳动力资源是国民财富的最终基础。农村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非农产业就业收入普遍高于农业收入,大批有文化和技能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从而导致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偏低,严重影响了对先进农业技术的接受能力,进而使科学技术在农村中的普及推广难度增大,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能力的效率不高,最终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二是由于我国城市二、三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大批新兴产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使原来许多可以在城市就业的农村劳动力难以适应新的需求,相对收益下降,甚至因无法找到工作被迫返乡。尤其是在非国有企业,由国家统一制定的工资收入标准已被突破,收入按人力资本水平由市场机制决定在劳动力市场中非常明显,高素质群体收入增加很多,而入城务工农民群体的收入则增长缓慢甚至下降。

二、农业产业弱质性对农民收入增长的约束

在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基础和经济波动的起点。在我国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与非农产业相比,呈现出明显的弱质性特点。

(一)农业生产经营的自然风险

农业是以生命有机体作为生产对象的,具有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交织统一的生产特点。正因为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从而形成了无法预测的农业自然风险。一方面,农业要利用生命有机体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来获取产品,而这一过程和外部自然条件的优劣存在着直接的相关性,因此外部自然条件直接决定与影响到农业生产经营效率的高低。另一方面,农业中的主体部分——种植业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布广延性特征,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极强,特别是在科学技术与生产力水平对外部自然力控制程度相对一定时,气候条件与自然灾害往往直接决定了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命运。

农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被动地位,农民收入风险系数大。相对于非农产品而言,由于农产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相对不灵敏,因此,即使在经济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的情况下,农产品需求量的增加也相对有限,而不会像对非农产品的需求那样迅速增加。农产品需求弹性不足,必然导致农业生产需求拉力不足与市场竞争乏力。而且,在农产品的买方市场条件下很容易形成过度竞争的不利局面,造成农民丰产不丰收的现象。

(二)农业形成产业利润的缺失

农民所从事的产业是农业,农业本来是一个古老而完整的产业,而且这一产业还可以凭借自然生产力而实现产业的发育和进步。从理论上说,从事农业产业应该获得较高的收入。然而社会的发育和经济的运行,使农业产业被分割为产前、产中、产后三个产业,并且分属于不同的经济利益主体。产业资本通过农产品加工获得利润,商业资本在农产品流通中获得利润,而农民仅占有农业产业的中间环节低于平均利润的收益,形成了产业利益获得的空洞。产业空洞对农民收入的第一个影响是使农民收入以第一产业为主,失去了分享二、三产业利润和剩余的机会。这样当一、二、三产业利益不均衡,工农产品价格不合理及农业不景气和农产品跌价时,农民的收入就要受到影响。产业空洞对农民收入的第二个影响是加大了农民收入对农产品供求形势与价格的依赖程度。当农产品卖难和价格走低时,收入增长速度下降和收入减少则成为必然。

(三)农业劳动生产率和比较利益低下

农业产业化作为一种经营制度是农业生产力和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针对家庭小规模经营和市场之间的矛盾对经营体制的一种创新,主要是以当地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建立支柱产业,目的是通过农户与农户、农户与企业之间的联合形成集体组织力量抵御市场对农业的冲击,并使农户与企业分享农产品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这种方式必然会带来农业的增效和从业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这是一条适合当前中国农村生产力水平的农业发展道路。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并不十分顺利,除了在少数发达地区发展比较迅速之外,其他地区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经营规模小,目前还是以分散经营为主的小生产格局,缺乏大规模的企业,难以进行大规模的农产品加工。第二,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原料收购和被收购的关系。大头利益一般都在工、商环节,农民不是平均利润的分享者,在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不利地位,市场风险基本上由农民消化和承受。第三,进入市场的初加工产品多,附加值低,产业链条短,比较利益低。第四,生产手段落后,以手工劳动为主,产品技术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弱。可见,在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的农业发展道路中,目前我国农业仍然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阶段。

三、市场风险对农民收入增长的约束

在传统计划经济环境中,农业生产经营几乎感受不到来自市场的挑战与风险,但伴随着传统计划经济转向现代市场经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历史性转轨,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农业生产经营必须面对市场经济的机遇和挑战。

(一)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市场风险

在市场经济运行环境中,农产品的价值实现必须借助于市场机制,因此市场供求状况与经济机制对农业生产经营效益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第一,市场经济是通过价格来决定社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如何生产的。由于农业生产周期长,生产决策与产品销售在时间上分离,因此现实的供求状况并不代表未来的供求状况,生产决策的市场风险是客观存在的。第二,农业生产增长受凯恩斯定律和恩格尔定律的双重约束。前者的内涵在于人们边际消费倾向的递减趋势,人们对农产品消费需求的相对缩小限制了农业的持续增长。后者的内涵在于人们的消费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比重呈下降趋势,而农业提供的主导产品恰恰是食物,于是在特定条件下农业生产发展往往会跌入恩格尔陷阱。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城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明显下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产品市场的进一步开拓。第三,农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市场影响农民增收主要通过以下因素:一是市场容量大小。二是市场供求结构。三是市场开放度。这三个因素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往往又是通过农产品的供求价格弹性发生作用的。一般说来,农产品弹性系数同市场容量成正比,同市场需求结构和本国市场开放程度成反比。在农产品弹性系数一定的条件下,扩大市场容量,调整农产品供给结构,可以形成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格局。如果农产品受国外同类产品的冲击,势必造成农产品市场容量的相对减小和农产品市场弹性系数下降,于是出现了农民增产不增收的悖论。

(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自我保护能力差

我国农业生产经营历来没有规模经营的传统,农户家庭经营分散狭小,市场组织化水平低下,这种小生产组织形式,不适应现代农业和市场经济的需要,严重阻碍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超小型土地资源环境格局显然不利于农业市场谈判地位的强化,农民不可能去影响市场价格,相反只能是市场价格的被动接收者。因为农业人口过多,且经营分散,使农民通过适当的形式组织起来形成利益团体的成本过高,致使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形不成对损害农民利益行为的抗衡力量和制约机制。而作为需方的国家或农产品加工和流通机构却组织严密,这种非对称性导致农民利益受侵害,表现在市场交易活动中是农户势单力薄,在交易谈判过程中处在弱者地位。作为买者,要受到来自专业商人和工业厂家的“卖方垄断”,从而不得不接受比自由竞争条件下较高的工业品购买价格。作为卖者,又要受到来自专业商人和工业厂家的“买方垄断”,从而不得不接受比自由竞争条件下较低的农产品出售价格。农民因此受到具有垄断地位的市场主体的盘剥,从而降低了市场效率。另一方面,伴随着中国加入WTO与农业市场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在获取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的同时,将面临着更大市场波动的风险。

(三)农村市场体系发育不完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市场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健全与否对农村生产要素的配置,农民收入的提高具有很强的关联和影响。经过近30年的改革,应该说,农村市场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在新的发展阶段,农村市场体系发育还不健全。一方面,市场基础建设差,不能及时为交易方提供准确的供销信息,许多农产品价格形成没有经过充分竞争。市场中介组织发育缓慢,基本上以户为单位进行经营,没有形成规模,导致成本高、效率低。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环节过多,造成流通成本高,农民在经济生活中利益损失严重。另一方面,作为市场交易基础的产权制度仍不健全,农民作为市场主体,并未真正拥有独立的受法律保护的产权,市场机制运行的效果也不理想。同时在供求机制方面,以市场调查和预测为指导的结构调整和农作物品种改良等工作进展相当缓慢。在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方面,农资价格与质量的市场调控不力,农产品的价值实现困难,农民的利益得不到保障。这些对农民增收目标的实现是很不利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李成勋.中国经济发展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舒尔茨.改造传统产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5]陆学艺.三农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6]萨缪尔森.经济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7]张长全,胡德仁.论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规范与创新[J].农业经济问题,2003(5).

[8]徐勇.现代化视野中的“三农”问题[J].理论月刊,2004(9).

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范文第5篇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取得积极进展。一些地方的城镇建设,在带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按照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与国外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相比,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滞后。据有关方面统计,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已达到70%-90%,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平均为40%以上,而我国到2001年底城镇化水平只有37.7%。虽然近几年城镇化率有所提高,但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一些城镇的基础设施不配套,整体功能不强,带动能力薄弱,还很不适应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推进城镇化进程,已是全面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推进城镇化是促进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战略性举措。尽管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生产力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但经济和社会生活中还存在着经济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协调、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一些不可忽视的矛盾和困难。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没有改变。城镇化滞后,已成为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只有积极推进城镇化,才能逐步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促进城乡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还应看到,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必须进行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开辟新的就业领域,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同时,要统筹城乡发展,密切城乡联系,从资金、技术、市场和信息等方面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持。这就是说,处在新阶段的农业和农村经济需要通过推进城镇化,为其向深度和广度进军提供新的发展空间和动力。总之,实施城镇化战略,关系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小康建设,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推进城镇化的条件已渐成熟。当前,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商品短缺状况基本结束,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农业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多数农产品供给总量平衡、丰年有余。这不仅为推进城镇化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而且为加快城镇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措施

国内外发展的历史表明,推进城镇化的过程,就是不断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提高城镇化水平,可以改善城乡经济结构,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有力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

推进城镇化有利于优化城乡经济结构。结构调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线。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已经取得成效,但历史上长期积累下来的结构性问题仍比较突出。加快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世界各国发展的一般规律表明,城镇化是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的重要推动力量。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也符合这一规律。充分发挥城镇的聚集效应和辐射作用,可以带动经济资源重组整合,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城镇经济规模的扩大,人口的适度增加,能够创造出新的消费需求,促进二三产业发展。这样,就可以带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调整。城镇是联结城乡的桥梁和纽带。城镇商贸、金融和科技的发展,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有重要支撑作用。城镇各类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以及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可以有力带动农村种植业、养殖业、服务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改善农业种植结构、农村产业结构和农民就业结构;反过来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又为城镇经济的壮大和结构的调整奠定基础,促进城乡经济良性互动、一体化发展。

推进城镇化有利于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市场消费需求是经济发展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推动力量。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势头,必须大力开拓市场、扩大需求、促进消费。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商品供给充裕。但由于绝大部分商品的供给已满足或超过市场需求,市场约束加大。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内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制约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必须继续坚持培育和扩大内需。在目前情况下,推进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之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可以扩大城市的投资和消费需求,有力拉动经济增长。当前农村消费水平低是国内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农村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农村消费水平低,主要是农村增收渠道少,农民增收困难。如果城镇化发展了,农民收入来源增多了,农民就可以随着收入的增加而提高消费水平,把农村潜在的市场变成现实的消费需求。因此,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必将进一步开拓城乡市场,扩大消费需求,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

推进城镇化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我国农村人口多,人均农业资源水平低,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缓慢,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滞留在有限的土地上。这是加快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不把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出来,就不能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就不能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城镇化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城镇特别是星罗棋布的小城镇作为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载体。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就可以通过城镇经济的发展,创造新的就业领域和劳动力需求,提高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同时,又会带动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拓展农村就业空间。这就从农业外部和内部为优化农村就业结构,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开辟了新的途径。把有条件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把一部分农民从土地转移到非农产业,不仅可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而且可以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推进城镇化有利于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这是实现城乡经济和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科技的进步,对农村人口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只有不断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才能全面加强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城镇教育资源相对丰富,文化教育设施比较完善,有开展文化教育的优势。城镇科技、教育、文化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村农业科技的普及和应用,为广大农民学习科技文化知识提供有利条件。

三、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步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但由于各国国情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差异很大,各国的城市化道路也不相同。我们要从基本国情出发,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大中城市的经济规模较大,产业门类较多,消费水平较高,这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条件。因此,推进城镇化,要不断加强现有城市的建设。要加快城市经济的发展,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各类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综合管理水平,充分发挥现有城市对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带动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发展小城镇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多,靠现有的大中城市难以大规模吸纳。况且我国现有的一些大中城市已经面临人口过多、就业困难、交通拥挤和住房紧张等问题,目前不可能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出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大批农村人口涌入大城市,不仅会影响城市经济发展,还会增加城市就业和生活压力。比较而言,我国多数小城镇现有人口规模小,经济发展空间较大,吸纳就业能力较强,农民进镇成本低,可以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现实需求。还要看到,多数农民是在搞好土地承包经营的同时兼营二三产业,相当数量的农村劳动力还不完全具备离开土地进入离家很远的大中城市的条件。小城镇具有与农村联系紧密的区位优势,便于直接发挥辐射和带动功能,促进水利、道路、环保、农电和通讯等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部分小城镇也将随着经济实力的壮大,逐步发展成为山小城市,为将来大中城市的发展奠定基础。小城镇与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互为促进,是我国城镇化的科学选择和现实途径。

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我国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小城镇建设一定要从本地实际出发,规模适度,注重实效,不可盲目攀比。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状况、人口分布等条件,认真编制小城镇建设规划,并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坚决防止滥铺摊子、重复建设。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要统一规划,体现特色,注重质量,逐步完善,不可贪大求洋。制定小城镇发展规划,要量力而行,科学论证,严格审批。要把发展的重点放到县城和部分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使之尽快完善功能,增强实力,发挥农村地域性经济和文化中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