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农经济产生的原因

小农经济产生的原因

小农经济产生的原因

小农经济产生的原因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业经济;影响因子;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宁夏;

作者:马明德等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1],事关经济与社会的稳定[2],而农业问题也主要是农业经济问题[3],研究农业经济增长及其影响因素对发展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因此,有关农业经济的增长问题也一直是国内外学者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农业经济增长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4],除了受土地、物质、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投入的影响外,财政支农支出、农业科技进步、农业机械化程度、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也不容忽视[5]。为此,国内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在分析方法方面,目前有关农业经济增长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主要运用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协整分析及回归分析等方法。但是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提出之后就有不少学者对其提出了质疑[6],例如,该生产函数必须对投入要素之间的替代模式进行事先设定,特别是其要求所有投入要素之间的替代弹性必须等于1[7];协整分析要求模型中的变量不是越多越好,变量个数太多对模型估计的有效性会产生影响[8],而这就不能够对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回归分析由于受多重共线性的影响会产生“伪回归”问题。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同时为避免在研究中出现伪回归现象,该研究将采用一种新的统计回归分析方法———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PartialLeast-SquaresRegression,PLS),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研究区域,构建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对影响宁夏农业经济增长的因子的相关关系进行定量诊断,以期为宁夏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有意义的决策支持。

1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区域概况

宁夏地处中国西北内陆地区,介于北纬35°14'~39°23',东经104°17'~107°39'之间,总面积5.18万km2,地跨暖温带半湿润区至温带干旱区3个气候区,是全国水资源最少的省区之一,年均降水量305mm,蒸发量达1800mm,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宁夏地貌类型多样而复杂,由北向南依次为贺兰山地、宁夏平原、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以及六盘山地等地貌类型。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宁夏社会经济发展南北差异明显。宁夏北部是较平坦的黄河淤积平原区,约占全区总面积的21.01%,黄河为沿河地区提供了丰富的灌溉用水,引黄灌区社会经济发展较好;南部为山区,其黄土广布,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瘠薄、石质化问题突出,自然环境恶劣,生产条件较差,社会经济发展落后。截止2011年宁夏有人口639.454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400.1069万人,约占全区人口总数的62.57%;2011年全区GDP为2102.2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为184.14亿元,约占全区GDP的8.76%。

1.2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农业投资规模、农业产业结构、农业劳动人口数量和质量、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都是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该研究从数据可获得性、指标量化的可行性等出发,以获取数据的便利性、指标量化的可行性、突出主导因素作为指标选取的原则,参考前人研究成果,并结合宁夏农业经济状况及各影响因素的实际意义,采用宁夏农业总产值(记作Y)作为预测数据,分别选取社会经济指标中对宁夏农业经济有密切影响的10个指标,即X1为全区乡村劳动者人数(人),X2为财政支农支出额(万元),X3为农业机械总动力(万W),X4为化肥施用量(万t),X5为年末耕地面积(万hm2),X6为农业(种植业)产值(万元),X7为林业产值(万元),X8为牧业产值(万元),X9为渔业产值(万元),X10农田灌溉指数,建立社会经济系统指标体系。研究所需数据由2003~2012年《宁夏统计年鉴》整理和计算而来。

1.3研究方法

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最早由S.Wold和C.Albano等人于1983年提出。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方法兼有主成分分析、典型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的特点,能比较好地解决变量间存在多重共线性的问题[9]。在解决变量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方面,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采用成分提取的方法,但与传统的主成分分析法有所不同的是,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是对信息进行重组并不剔除变量,在成分提取的时候,既考虑了因变量与自变量间的线性关系,又选择了对自变量、因变量解释性最强的综合变量,排除噪声干扰,因此既保证了多重共线性问题的消除,又保证了模型的稳定[10]。当因变量Y的阶数为1时,为单变量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PLS1)。记F0=Y,E0=X,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的步骤如下[9]。

1.3.1第1成分t1的提取

已知F0,E0,可从中提取第1个成分t1,t1=E0W1。其中,W1为E0的第1个轴,为组合系数,W1=1。同时,从E0中提取第1个成分u1满足u1=F0C1,式中,C1为F0的第1个轴,C1=1。在此要求t1,u1能分别较好地表达X与Y中的数据变异信息,且t1对u1有较大的解释能力。

根据主成分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的思路,取

即可满足条件。得到W1后,可得成分t1,分别求F0,E0对t1的回归方程为

其中,p1=E0Tt1/t12,向量r1=f0Tt1/t12,E1,F1为回归方程的残差矩阵。

1.3.2第2成分t2的提取

以E1取代E0,F1取代F0,用上面的方法求第2个轴W2和第2个成分t2,有W2=E1TF1/E1TF1,t2=E1W1。

同样,E1,F1分别对t2做回归,得到E1=t2p2T+E2,F1=t2r2+F2。

第h成分th的提取同理。h的个数可以用交叉有效性原则进行识别,h小于X的秩。

1.3.3求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到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

其中,W=[W1,W2,…,Wh],R=[r1,r2,…,rh],F2为残差矩阵。

1.3.4交叉有效性原则

利用交叉有效性原则来确定提取的成分个数h。记yi为原始数据,t1,t2,…,th是偏最小二乘回归过程中的成分。是使用全部样本点并取t1,t2,…,th个成分回归建模后,第i个样本点的拟合值。是在建模时删去第i个样本点,取t1,t2,…,th个成分建模后,再由此模型计算得拟合值。记

其中,yi为原始数据,yi-yh(-i)是在建模时删去第i个样本点,取t1,t2,…,th个成分建模后,据此模型计算拟合值。变量PRESS取最小时表明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这时提取的成分个数h即为最佳成分数。

2结果与分析

2.1结果

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专业分析软件SIMCA-P11.5构建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在Analysis中点击Autofit和NextComponent功能对模型进行自动拟合。提取1~5个PLS成分时对Y的交叉有效性分别是0.954、0.570、0.483、0.173和-0.361,因此系统提取了4个PLS成分。模型对X和Y的解释能力较强,分别为0.977和0.999,且根据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的思想,所计算的t1、u1应分别可能充分地解释了自变量集与因变量集的信息[9,10],由计算结果做出的t1/u1平面图(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自变量集与因变量集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并且拟合优度R2=0.9831。因此,回归模型精度较高,可靠性也较强。其最终得到标准化偏最小二乘回归方程为:

2.2分析

通过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所选取的各项指标对宁夏农业经济增长的相关影响程度依次为农业产值、化肥施用量、渔业产值、财政支农支出和牧业产值。

2.2.1农业产值

农业是宁夏的传统优势产业,2002~2011年,宁夏农业产值占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例为57.17%~63.04%,尽管其间有所波动,但这一比例始终保持在50%以上。2011年宁夏粮食产量为3589471t,连续8年保持增长,人均粮食产量为560kg,位居全国第五位,属于一般余粮区[11],宁夏平原也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近年来,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在确保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全区各地在适度控制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地方比较优势,调整和优化了当地的种植业结构,全区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例如2002~2011年,全区玉米种植面积由15.505175万hm2增加至23.1797万hm2,产量由10.42723亿kg增加至17.24557亿kg,年平均增加4.95%和6.54%;全区蔬菜种植面积由5.1158859万hm2增加至10.7298万hm2,产量由15.88943亿kg增加至43.87053亿kg,年平均增加10.97%和17.61%。近年来,粮食产量的连续增产及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有力地保证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2.2.2化肥施用量

化肥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为农作物提供营养元素,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与能源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是等同的[12]。实行农村市场化改革之后,农业经济的增长更多地依赖于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耕地生产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在人口增长、土地减少的背景下,土地资源便成为制约农业生产率提高的刚性因素,而化肥的投入和使用效率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是农业土地生产率提高的关键[13]。10年间在耕地面积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宁夏农业化肥施用量逐年增加,由2002年的79.5万t增加至2011年的103.3万t。化肥施用量的增加说明,过去10年农民的科技种田意识不断增强,生产积极性有了提高,加大了对农业生产的投入。

2.2.3渔业产值

虽然渔业产值在宁夏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较低,但是模型分析表明,渔业对宁夏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究其原因,宁夏有“塞上江南”之称,具有发展渔业的优良条件。虽然宁夏发展渔业产业起步较晚,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宁夏渔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近几年政府加大了对渔业产业的扶持力度,使宁夏渔业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2002~2011年,宁夏渔业产业产值年平均增加16%,快于农、林、牧等产业产值的年平均增速。截至2011年全区适合发展水产业面积达到4.94万hm2,水产品产量13.1万t,渔业经济总产值21.5亿元,从渔农民人均纯收入7155元,人均水产品占有量20.8kg,位居西北地区首位。不仅如此,近年来宁夏渔业产业在满足全区需求的情况下,还加大了水产品的外销力度,全区有70%以上的水产品销往甘肃、陕西、青海和西藏等周边省区。快速发展的渔业产业对推动农业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贡献越来越大。

2.2.4财政支农支出

农业是弱质产业,因此,公共财政对农业实施支持和保护、保障农民收益成为国际上通常的做法[14]。在发达国家,财政投入对农业生产起到了明显的支持作用[15]。近10年来,宁夏也加大了财政支农的力度,2002~2011年,财政支农资金由8.2093亿元增加至112.1904亿元,平均每年支出42.2242亿元;10年间尽管宁夏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有所波动,但总体呈现增加趋势,年平均增幅为12.63%,处于全国前列。稳步提高的财政支农资金,改善了宁夏农业生产条件,保护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效地带动了地方农业经济的增长。

2.2.5畜牧业产值

宁夏是全国十大牧区之一,畜牧业是宁夏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2002年,自治区决定实施草原禁牧封育。在实施封山禁牧的同时,自治区采取项目带动和政策支持措施,培育了一批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畜牧合作组织,有力地拉动了养殖基地的建设,拓宽了畜产品的流通渠道,推动了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实现了禁牧不减畜的良性发展,畜牧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例如,2002年当年出售和自宰的肉用牛和肉用羊分别为33.4万头和285万只,而到了2011年当年出售和自宰的肉用牛和肉用羊则分别增加至52万头和443.9万只;2002年牛奶产量为30.75万t,2011年增加至96.1万t。同时,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各种畜产品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也加速了宁夏畜牧业的发展。

3结论与讨论

3.1结论

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对X和Y的解释能力较强,自变量集与因变量集的相关关系分析表明,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证明模型精度符合要求,模型是可靠可信的,对宁夏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子相关性研究方面具有较好的分析能力,选取的各项指标对宁夏农业经济增长的相关影响程度依次为农业产值、化肥施用量、渔业产值、财政支农支出和牧业产值。

3.2讨论

根据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模型,为了更好地促进宁夏农业经济增长,实现宁夏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采取如下发展对策。

(1)农业、渔业和牧业对宁夏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较高,说明近年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宁夏农业经济增长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是宁夏农业经济增长仍旧主要依赖农业(种植业),高附加值的渔业和牧业对宁夏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依旧较低,林业对宁夏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也不明显。因此,今后宁夏应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提升畜牧业,加快林业、渔业的发展,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工业,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2)化肥施用量和农业机械的使用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地区农业技术的进步状况[16],但是农业机械对宁夏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并不高,说明科技对宁夏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不高,化肥的大量使用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目前宁夏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较低,物资和劳动力投入比重较高,农业经济增长主要还是依靠要素的投入来带动,仍旧是一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因此,应加强在农业科技方面的投入力度,科学、合理地使用农用物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

小农经济产生的原因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二元经济结构 区域差异 收入水平 消费水平 经济结构 区域差异分析

我国经济有着二元经济的特点,有的区域经济发展迅速,有的区域则相对落后,经济萧条,这种经济的不平衡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深入研究二元经济,力图缩小居民差距。

一、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区域差异现状特征

收入状况决定了消费水平。从相关资料上可以看出,从一九九六年到二一年间,我国居民的消费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但是,消费能力差距也在不断扩大。东部和西部有着明显的差异,西部的农民较多,消费能力较差,东部的经济发展较快,居民消费能力提升的速度快。导致居民消费水平差异的原因有很多,有地理环境的原因,也有人文环境,政策的因素。

不同地区的劳动生产率不同也是造成消费水平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严重影响着居民的收入,因为政策等客观原因以及不同的因素使城乡的劳动生产率一直存在差异性。目前西部地区存在着一个相当严峻的问题,农村等地区由于自身的条件限制,造成了大部分的劳动力外出务工,而从事农业的多是老人和妇女,由于劳动力的限制导致了农业的负增长,继而导致农民的收入减少,导致恶性循环。投资的的不平衡性也是造成区域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基建工程对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进行分析,一九九五年初至今,全国有一半的基础建设的资金都投入到了东部建设,而西部的投资额远远小于东部,且多数为第二产业的投资。

二、关于缩小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思路

农村居民收入少,是消费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对于全国人民整体的消费能力提高有着严重的影响,导致经济增长缓慢,因此,需采取科学的方式解决收入差异大这一问题。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建立起农村城市协作发展的办法。经济学家一致认为,农业在中国的经济体制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位置。如果不重视农业的发展必然会造成损失,不完善的农业管理体系必然导致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速缓慢。纵观中国历史,多次中国经济的负增长都与农业的兴衰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想要缩小居民消费差异,加速国民经济增长,需要科学的对待工农业之间的相关性。法国著名的农业学家魁奈在其代表作《经济表》明确提出经济的发展需要社会多种生产力相结合,并提供了其方法与理念。在我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将农业生产视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力,工农业需要协调发展,农业的进步能促进工业的发展,而工业的进步又是农业发展的基石。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如果工业的发展不以农业发展作为基础,就算工业能够迅速发展,也必然造成收入的不均衡,农村外出务工的人员会越来越多,导致留守儿童问题严峻,失业现象加剧,最终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因此,只有树立工农业共同发展的格局以及农村城市协调发展的意识才能促使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加大农业的投入,有助于缩小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不完善的农业设施导致农业生产率低下,农耕面积逐渐减小,目前的工业机械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巨大的农业设施不是农民能够承担的起的,需要政府的投资和帮助,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完善农业基础设备和农业结构,以补贴的形式增加农民的收入,以提高农业的快速发展。

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是缩小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催化剂。农业的成产规模与生态环境的再生产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农业具有生产周期长,市场需求弹性低等原因,使得农业的发展面临着自然风险,在这种限制下,农业的社会效益偏高,微观效益较低,易导致农业的衰落。通过完善城乡税收制度,推进农村税费改革,改革农业税收制度,将城乡税制制度相统一,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减小二元经济的差异。

加快城镇化的建设对于完善经济结构,减小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异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加速城镇化的建设有利于对特定区域产生辐射作用,劳动力在密集分布的情况下可以使劳动力向专业化发展,更重要的是能增加就业机会,为失业者提供工作的机会,加快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的发展,得以缩小城乡差别。我国的经济结构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导致了我国各个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因此,如何采取科学的手段加快城镇化的建设,加速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转移,对农业的发展,农民的收入的提高,减小二元经济差异有着十分重要作用。

提高农民的积极性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减小城乡居民收入的一有效手段。积极地推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虽然农民有了自己的经营权,但是由于规模小,不具备科学的农业发展观,组织的结构不完善等原因,导致其市场竞争力不强,市场与个体的矛盾日益明显,而新的农业产业化是一种新的管理体系,弥补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足,实现了生产销售一条龙的运行模式,不仅仅为农民提供了管理经营的知识,还提供了资金的支持。

想要缩小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需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重视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的发展,并加快城镇化的建设,只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能实现减小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均衡这一问题。

参考文献:

[1]许统生,涂远芬.中国可贸易产业本地市场效应的估计及其政策启示―基于变截距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J].经济学动态,2010,(7).

小农经济产生的原因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 F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编号 1002-2104(2008)04-0094-05

国内对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方面,对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选题关注较多,而对农 业循环经济 发展水平评价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以山东省为例,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试图建立一个 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来比较评价区域内各地的农业循环经济 发展程度,以期为推动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山东省是全国农业较为发达的省份之一。近年来,在保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不可避 免出现了农业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农业生态系统持续恶化,水土流失日益 严重,农业内源污染比较突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承载力脆弱的矛盾、粗放型增 长方式与资源短缺的矛盾依然非常突出。为实现山东省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区域生态 环境的改善,就必须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实施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科学评价是循环经 济建设和实际操作的重要步骤,对农业循环经济的推广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视角

宣亚南等将循环农业定义为:“尊重生态系统和经济活动系统的基本规律,以经济效益为驱 动力,以绿色GDP核算体系和可持续协调发展评估体系为导向,按照3R原则,通过优化农业 产品生产至消费整个产业链的结构,实现物质的多级循环使用和产业活动对环境 的有害因子 零(最小排放或零)最小干扰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其实质就是要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 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农业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这不仅要求农业形成基于全社会 的大循环,要尽量做到外界物质和能量输入的减少,更要把所有的农业关联产业的经济活动 组织成为“自然资源产品或产成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环式流程,所有的投入品和 能源都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循环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从而使农业产业链活动对自然环境的 有害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根据农业循环经济的“3R”原则,减量化(Reduce) 原则要求减少农业投入,从而直接降低 成本。目前我国农业普遍存在农药、化肥等投入偏多的情况,导致环境污染、土壤功能弱化 、农产品易受污染等负面影响,因此农业循环经济要求在保证不降低产出的情况下,通过提 高效率来相对减少投入量。再利用(Reuse) 原则要求对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通过对农业生 产与加工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将废弃物污染转化为资源,不仅可降低污染,而且提高了资 源附加值。再循环(Recycle) 原则要求对可再生资源进行反复使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尽 量少产生废弃物,少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2 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要考虑理论上的完 备性、科学性和正确性,能够客观地反映循环经济的内涵和3R基本原则。二是实用性原则。 指标的选取要以研究的目的和需要为准,以统计客观条件的允许程度为准。三是代表性原则 。要从众多的变量中筛选出数目足够少,但却能表征整体本质属性的主要因素。 四是层次性原则。指标体系应当全面反映循环经济发 展的各个方面,又要避免指标之间的重叠性,同时根据系统的结构分出层次,使指标便于使 用,结构清楚。

农业循环经济的评价必须兼顾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以及技术方面。主要应有以下3个方面 :一是社会经济总体指标,包括农民人均总收入、人均农业产值、人均农业增加值、人均耕 地面积、农业生态园区产值占农业产值比重、清洁能源(电、沼气等)占消耗能源的比例、 自来水通村率等。该类指标主要用来反映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其中,采用人均农业机械化水平作为反映农业产业化基础条 件以及农业产业化效益的指标。二是减量化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万元农业增加值能耗、万元 农业增加值取水量、单位面积化肥农药地膜用量、农业用地集约利用率、有效灌溉率、农业 灌溉用水利用系数,这些指标分别表达了能源、水、土地及农业投入的减量集约利用程度; 三是再循环再利用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秸秆综合利用率、畜禽粪便资源化率、农产品加工废 弃物资源化利用率,用来体现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于资源及其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的程度。由于统计资料中再循环再利用评价指标缺失,该项研究选取的指标未包括这方面的内容(见表1)。

可以看出,这些指标在充分考虑目前山东省农业农村发展和资源利用、环境现状的 基础上, 尽量充分利用现有统计资料和资源,从资源节约利用和循环利用、农村环境优化、农村基础 设施建设、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等多个方面,可较为全面科学地反映山东省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同时也是比较评价各市农业循环经济建设状况的指标体系。

3 对山东省各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程度的主成分 分析

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简称PCA)是一种适用于指标评价的多元 统计 分析方法,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成为与专家调查赋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等并[CM(81.5mm]行的一种系统评价排序方法。这种方法要在力保数据信[CM)]

其基本步骤是:原始数据的标准化;计算指标数据间的相关系数矩阵及矩阵的特征根、特征 向量和贡献率;确定主分量个数;解释主分量的社会经济含义,必要时进行方差最大化旋转 说明主成分包涵意义;合成各主成分量得到综合评价值。

3.1 指标无量纲化

考虑到在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中,有些是正指标,如人均农业产值、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等 ;有的指标是负向指标,如单位面积农药用量、万元农业增加值取水量等。因此运用模糊隶 属度函数对各个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公式如下:

(1)对于正向指标,采用半升梯形隶属度函数进行量化,即:

B(Xi)=Xi-XinXim-Xin

式中:B(Xi)为第i个指标实际数值的隶属度值;Xi为第i个指标的实际数值;Xim为此类指标 的最大值(上限值),Xin为此类指标的最小值(下限值)。由于已规定Xi≤Xim,Xin=0,上式 可以简化为B(Xi)= Xi/Xim。

(2)对于逆向指标,采用半降梯形模糊隶属度函数进行量化,即:

B(Xi)=Xim-XiXim - Xin

通过指标的标准化,消除了量纲的影响,使不同指标之间有了可比性,指标的量化值越大, 则表明该项指标实际数值的值接近最先进值的程度也就越大。

3.2 计算分析

采用SPSS 12.0版本软件中的主成分分析功能对循环农业发展进行计算(下文只列出与计 算直接相关的表格和公式)。把无量纲化处理后的各市农业数据(主成分分析不要求数据是正 态分布),复制入SPSS软件,采用Data Reduction中的Factor Analysis模块进行分析,并经 过简化处理,可得到以下结果(见表2)。

表2显示了各主成分解释原始变量总方差的情况。为了既能使损失信息不太多,也达到 减少 变量、简化问题的目的,选取5个主成分,使所选主成分保持全部信息总量的86.21%,大于8 5%,符合主成分分析中的要求。

在初始因子载荷矩阵中,公因子在大多数变量上数值大小一般比较平均,不容易说明每个公 因子的意义,不便于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说明。

出于这种考虑,对初始公因子进行线性组合,即进行因子旋转,以期找到实际意义更为 明显 的公因子。在经过VARIMAX正交旋转(正交旋转得到的新公因子仍然保持彼此独立的性质)后 ,载荷矩阵发生了很大变化,见表3。

同山东省的经济总体发展格局一样,各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程度相差较大,但与观念中各市 整体经济发展程度不一致。经济发达地区有的低,有的高,经济欠发达地区则普遍处于劣势,但也不绝对处于落后地位。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结果呢?当然这是由农业循 环经济的“减量 化、再利用、再循环”基本原则确定选取的指标决定的,受目前对节能减排工作的要求越来 越高,不论各地经济发达与否都非常重视工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但对于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视 程度却不一致,农业循环经济建设在基础方面也不尽相同,从而造成了目前的这种排名。可 以这 样理解,一个地方经济发达,对农业的投入相应也很大,但在资源节约利用方面如果被忽视 也会 在农村和农业形成恶性循环。一个地区的总体经济不发达,农业可以较好地保持了原生态生 产模式,尽管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但由于受工业化影响较小,环境污染并不十分严重。如滨 州市,农业循环经济评价值最高达5.712 4,居第四位。东营市处于黄河三角洲,大部分地 区 处于未开发状态,农业循环经济方面表现较好。而济宁、威海、烟台等地的单位面积水资源 利用、资源减量利用等负向指标都很高,对环境造成了直接负面影响,与人们的主观印象不 一致,评价值偏小。

从本文中建立的指标体系即主成分公因子角度来解释。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第1公因子 F1占的权重较大,济南、青岛、东营市在这方面表现良好,所以总体排名也较高。德州尽管 F1得分较多,但在其它方面表现却不好,所以处于中游。第2公因子表达的是农村基础设施 方面情况,西部地区得分明显偏少,这也与实际情况相符。第3公因子中表达了水资源利用 的信息,而威海恰恰这个方面处于水平很低,威海的有效灌溉率只有0.442 529,而其它市 是 其2倍。所以烟台市评价值不高,这与其资源减量投入方面的得分较少是分不开的,其第4 公因子F4即表现化肥、地膜使用投入方面的等负面因素较多,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为1.993

28 t/hm2,处于全省第一位,直接导致了第4公因子的得分偏小。同样也可以解释日照市 为 什么评价最低,日照5个公因子得分都不高,如水资源利用、资源物质减量化基本上都是全 省的后几位,从而整体评价值最小,仅为3.940 448。从中可以看出,模型的不足之处主要 是 在客观数据的收集上,由于目前还没有开展这方面的统计,在再循环再利用评价指标方面比 较少,如秸秆、畜禽粪便、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等在农村农业流转资源物资方面因素没有体现 出来。

4 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建议

从分析结论可以看出,要发展循环经济,就首先要在观念上强化循环经济理念,在原有已有 的农业产业化基础上,尽量减少农村面源污染,最大限度利用和减少农业废弃物,扩大农 产品的有机化和无害化生产。

(1)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资源节约利用。现阶段资源的减量投入和循环利用已经成 为农 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可通过农业产业化来延长农业生产的产业链,高效利用与 循环利用资源,从而实现在既定目标下达到减少物质投入、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通过农业 工业化,实现规模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但是要注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问题。通过农业产 业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将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收入,从而相对减少单位 面积上的物质投入,促使农业生产系统的规模和技术更加有效。

(2)推行清洁生产,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由于当前资源减量投入已经成为山东省农业循 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因此必须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长期滥施和偏施化肥、农药的现 象,以及地膜回收不力和用水浪费所造成的污染加重的问题。化肥、农药、畜牧和塑料薄膜 等内源污染已成为山东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且有日益扩展的趋势。要在达到 既定目的前提下,减少物质投入量。一是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科学的方法合理配置化肥农 药施用比例,提高生物农药、高效农药以及有机肥料的使用比例,严格控制化肥和高毒农药 的使用量,提高化肥利用的有效系数。大力推广畜禽粪便肥料化利用技术,积极研究畜禽粪 便饲料化开发利用的途径。二是发展喷灌、地膜下灌溉等新的技术方法,发展节水农业、高 效农业,提高对光、水、肥的利用率。改变农业生产用水的方式,节约农业用水。

(3)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确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加快编制农 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建立和完善农业循环经济管理体系,推行农业清洁生产,以开展农业 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产业化,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生产为重点,确立 适宜本地区农业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同时搞好农业生态园区建设,将具有上下游共生关系 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集中在园区,实现有害污染物在园区闭路循环,使资源在生产过程中得 到高效循环利用,使企业相互依存实现低成本、高效益发展与扩张,形成集聚效益。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倪书俊,刘常建,卢华.山东循环经济发展总体思路与对策建议[J].宏观经济研究,2006, (2). [Ni Shujun, Liu Changjian, Lu Hua. General Thinking and Suggestion on Circ ula r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Shandong Province [J]. 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 2006,(2).]

[2]马其芳,黄贤金.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及其实证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 05,(6).[Ma Qifang , Huang Xianjin. A Positive Study of the Evaluation on the De velopment of Regional Agricultural Recycling Economy [J]. Journal of Natur al Ratual, 2005,(6).]

[3]何晓群.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He Xiaoqun. Meth ods of Pluralistic Statistic Analysis [M].Beijing: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Press,2004. ]

[4]黄贤金.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与政策体系[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Huan g Xianjin. Circular Economy: Industry Pattern and Policy System [M].Nanjing: N anjing University Press,2004.]

[5]崔铁宁.循环型社会及其规划理论和方法[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Cui Tiening. Circular Society, Planning Theory and Way [M]. Beijing :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ss,2005.]

[6]朱孔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评价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Zhu

Konglai. A Synthetical Evaluation Research on National Econom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M].Jinan: Shandong People Press,2004.]

[7]山东省统计局.2007年山东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Statistic Bure au of Shandong.2007 Shandong Statistical Yearbook [M]. Beijing: Chi na Statistics Press.]

[8]迟春洁,蒋景楠.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内容和构建思路[J].技术经济,200 6,(2). [Chi Chunjie, Jiang Jingnan. The Content of Study and Establishing Think ing

of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Recycling Economy[J]. Technical Economics,2 006,(2).]

[9]章波,黄贤金.循环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研究及实证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3). [Zhang Bo, Huang Xianjin. Research on Circular Economy Development

Ind icator System and Demonstrable Assessment [J].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 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5,(3).]

[10]宣亚南,欧名豪,曲福田.循环型农业的含义,经济学解读及其政策含义[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2). [Xuan Yanan, Ou Minghao, Qu Futian. Conception , Econom ic

小农经济产生的原因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家庭农场;企业化;农业现代化;分工与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F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08)03―0043―06

一、导言

中国农村改革是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的,城市改革虽然始于公有企业的放权让利,但其实际的“增量式”演化路径决定了改革的起点是大量从事城市家庭经营的“个体户”的形成。经过20多年,城市经济与工业获得了持续快速发展,而农村经济与农业在经过改革开放初期的快速阶段之后,发展一直比较缓慢,大大滞后于工业。在这个过程中,城市中的个体户已经演变成了不同形式的企业组织,而农业经济组织一直没有改变家庭经营的形式。以工业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历史经验和经济理论都表明,作为经济组织,现代企业制度优于家庭,所以一些学者自然将农业发展缓慢归因于农业部门的家庭经济组织方式,认为家庭缺乏进一步向现代公司制度升级的条件是制约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原因,从而,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出路在于农业企业化。与此同时,另一些学者或从经验方面或从理论方面论证农业生产的技术特点决定了家庭是较企业更为合理的农业生产组织。其实,在我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人们对这个问题就一直没有达成共识。

二、理论

(一)分工中的家庭和企业

1 家庭的经济性质

家庭生活本身是人们追求的目标,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和生物学现象。将家庭存在原因这一问题纳入经济分析框架,回答本质上只能是同义反复――因为人们追求家庭生活,所以组合在一起“生产”家庭生活。本文将家庭存在当作它实施经济功能的既定前提条件,这一点不同于Becker的经济学帝国主义研究方法。

从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角度可以将家庭定义为一个特殊的经济组织:和一般经济组织一样,家庭的功能在于降低分工经济中的交易费用,目的在于增进其成员的经济利益;(区别于企业的)特殊之处在于家庭存在的根本原因是非经济的,而且成员之间具有利他主义倾向。具体来讲,针对家庭可以提出以下公理性假设:(1)家庭成员身份的确定标准是血缘以及婚姻关系,并以前者为主。血缘关系一经产生便无法消灭,婚姻关系正常情况下也非常稳定。(2)家庭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程度的利他主义倾向,或者说亲情本身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随着血缘关系由近到远,或者家庭内成员数量增加,亲情的经济价值边际递减。(3)家庭内经济资源以及产品由家庭成员共有。(4)和其他经济组织一样,家庭内部存在边际递增的管理成本。

2 分工经济中企业与家庭

以专业化和分工形式进行生产,可以获得高于自给自足形式的经济效率,即所谓分工经济。生产以专业化和分工方式进行,产品必须在专业生产者之间进行交换并产生交易费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选择恰当的分工水平和经济组织形式,以使净分工收益(分工经济减去交易费用)最大。

从历史与现实经验来看,家庭、市场和企业是三种主要的经济组织形式。三者的区别在于市场和企业以自由契约为基础,家庭以血缘和婚姻关系为基础。减少机会主义行为和降低信息交流费用是三种经济组织降低交易费用的基本途径。

与企业相比,家庭在降低产品交换的交易费用方面有利也有弊。有利之处在于,家庭成员之间既有的利他主义倾向,可以减少来自组织成员问的机会主义行为,降低信息成本,从而降低交易费用。

不利之处有三个方面:第一,随着家庭规模的扩大,家庭利他主义倾向边际递减,协调家庭成员的成本也会边际递增;第二,自由契约组织成员之间交换产品的自由性,会给交换者带来竞争压力,从而遏制其机会主义行为并节约交易费用。由于成员身份不可更换,家庭在这方面处于劣势;第三,家庭成员身份的不可更换性以及家庭规模调整的困难,使得专业化生产与个人禀赋之间的匹配概率大大降低,降低了要素之间的互补经济。

根据以上利弊分析,可以得出家庭和企业在组织分工经济特点的一般规律:在低水平分工生产中,家庭的组织成本低于企业,在高水平分工生产中,企业的组织成本较低;在发挥生产要素之问的互补经济方面,企业比家庭具有优势。这两方面共同决定具体生产活动采取企业还是家庭作为组织形式(命题1)。

(二)农业及其分工

1 农业的界定

生产的分工有三个方面:个人的专业化水平、专业多样化程度以及生产迂回程度。从这个角度来看,和农产品生产有关的所有迂回环节都属于农业生产活动,比如农业机械生产及其整个生产链、与农产品品种有关的所有产业、化肥生产及其整个生产链,等等。这种意义上的农业可以称为“广义农业”。然而,现代经济分析和产业部门划分对农业的界定将这些迂回环节都排除在外(主要归人工业部门),仅仅包括与农产品生产直接有关的部分,可以称之为“狭义农业”。

本文的农业即是指这种“狭义农业”,因此其分工只包括两个方面,即每个人的生产活动涉及的农产品种类数,以及每种农产品生产中涉及的生产者个数。前者规定了农产品之间的交换方式,后者则与单个农产品生产的组织形式有关。

2 农产品生产的分工特征

排除了迂回过程的农业生产,一般来讲,是与自然的生长过程相联系的产业。也就是说,当一种社会劳动脱离了自然生长过程,一般来说它也就脱离了农业。农业的这种“生物性质”使农业劳动在时间上必然是与自然的生长周期相联系的,因而带有严格的季节性;在空间上,农业劳动必然与土地及其他自然资源的自然状态相联系,带有严格的区域性。这两个方面导致农业生产在分工经济方面具有和工业不同的特征:工业生产可以从空间与时间两方面最大限度地将生产过程逻辑化,从而使分工的三方面好处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而农业生产则由于生物特性,无法改变空间(土地)与时间(自然生命过程)的自然状态,或者说改变时间与空间自然状态的成本太高,因而分工与专业化在单个农产品的生产中是不经济的。

应用新兴古典经济分析框架,杨小凯对这一结论进行了形式化,说明尽管工业与农业在理论或技术上都可以不断加深分工,但是由于工业中间产品交易效率高,而农业中间产品交易效率低,特别是农业生产的季节性使分工的协调费用很高(例如不可能让一些农民专业下种却不收割,而另外一些农民专业收割但不下种),因此分工会不断在工业部门加深,工业生产的迂回程度也更容易提高,但是农业分工加深却得不偿失。

总结农业分工特征,可以得出命题2:由于农业生产强烈依赖自然过程,单个农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经济性很小,因此分工水平很低。低分工与专业化水平也决定了劳动与其他要素之间不存在太大的

互补经济,因而对人力资本与资源之间的匹配要求不高。

(三)农业现代化特征

这一部分分析农业技术现代化是否会改变农业生产中的分工经济特征。

狭义农业的“自然特性”导致分工不经济,因此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并未伴随农业生产过程的分工深化,而是表现为广义农业生产中的迂回环节的专业化数目增加,个人专业化水平提高以及迂回生产链加长。由于现代经济分析将迂回环节划分为工业,所以,农业技术现代化主要表现为“享受”工业技术进步成果的过程。也就是说,当工业产品相对于农业部门的交易效率不断提高时,农业会越来越依靠购买机器来从工业“进口”分工经济和迂回生产效果,以改进农业的生产效率。

农业从工业部门,或者狭义农业从迂回环节“进口”的技术基本可以分为农业机械和生物技术。两种技术的应用并不改变命题2中农业的分工特征。

农业机械化和工业机械化代表着对一些相同的基本力量的反应,都是通过节约劳动而使成本最小化。工业中机器的应用,除少数例外,必然伴随着劳动分工的深化,然而不能把农业机械化简单地看作是在农业中采用了工业的生产方法。在工业部门,机器对手工生产方法的替代,必然形成工厂组织制度,使得单个工人专门从事某一特殊作业或活动。在农业中,农产品生产的作业次序,在机械化前后并不改变,在时间间隔上是广泛分离的。而且,作物生产的空间范围要求农业机械化的机器必须是活动的。这种特点决定了机械化并不增加狭义农业的专业数量,而且其应用也无须对劳动力进行太多的专业化训练。

农业中的现代生物技术和化学技术的应用,目的是通过提高土地生产力来获得更大的经济收益,主要包括化肥、农药、新品种和新工艺。但是,“生物和化学技术的进步一般地不对以农业动力机械化为特征的农业生产体系的根本性重组构成威胁,也不向它提供承诺。”

总结以上对农业现代化特征分析,可以得出命题3:农业技术现代化主要是对工业部门产品的应用,并没有改变农业生产过程的分工低效率特征,而且,机械化与生物技术进一步降低了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专业化要求,因此并不需要太高的劳动力――资源匹配概率。

(四)理论结论

排除了迂回环节的农业生产严重依赖自然生命规律,因此分工水平很低,同时农业生产的简单劳动性质决定了劳动力和其他要素之间的互补经济很低(命题2)n以机械化和生物技术应用为内容的农业现代化主要是在原有分工结构中提高单个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并未改变农业生产分工低水平以及资源低匹配要求的特点(命题3)。应用命题1,可以得出结论,家庭是比企业更为有效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

三、实证

(一)农业生产组织的国际经验

人类经济史经验表明,家庭在前工业社会中是工业与农业的主要经济组织形式。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化之后的工业组织已经完全由企业制度所替代。然而,无论是传统经济还是现代经济中,家庭经营是农业经济组织的普遍形式,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世界农业研究文献支持了这一论断,表明在经济和农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如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德国、日本,农业家庭经营方式占有绝对主导地位。家庭在现代化程度不同的农业当中,始终充当主要经济组织形式的经验事实,支持了前述理论部分的结论。

(二)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障碍

前述理论结论表明,农业现代化就是直接利用广义农业迂回环节的产品,来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而且保持原生产程序基本不变。因此,农业现代化必备的前提条件有两个,一是对农业劳动力进行必要的培训,使其能正确使用农业机械和生物技术产品,二是保证农业生产要素最优组合变化的条件,这主要是指机械化引起的人均耕地面积增大。

对农业机械和农业生物技术产品的应用,一般来讲能理解说明书即可胜任,少量情况需要一些专业化知识。所以,只要基础教育(中小学教育)得到保证,教育和农业知识培训并不构成阻碍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根据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到1998年底,中国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达到73%,1998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按各地相应学龄、学制计算)达到98.93%,初中阶段毛入学率87.3%。2005年,全国实现“两基”的地区人口覆盖率达到95%以上,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15%,初中阶段毛入学率95%。因此,教育问题阻滞农业现代化的可能性很小。

但是,在为农业生产要素均衡组合水平的变化创造条件方面,我国存在着严重的困难。农业机械化的前提是农业劳动投入的机会成本要大于农业机械费用,也就是说,经济体必须具有净收益大过农业收入水平的大量岗位提供给农业劳动力。否则,即使存在先进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农业生产者的理性决策还是投入劳动力。这一逻辑表明,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业来讲,不仅仅具有刘易斯一费景汉一拉尼斯模型中的纯粹被动意义,而且促使了农业生产者进行技术升级。由于法律制度效率、人口数量巨大以及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制度等原因,中国农业人口的转移存在着巨大的成本,使得农业劳动力的机会成本很小,人们的理性选择决定了机械化程度处于极低的水平。农业劳动者人均耕地面积太小,是这种情况的一个主要表现。

前一小节考察各国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是以美国等国家为例进行的,表1给出了这些国家和中国农业集约化程度情况。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低于世界和亚洲平均水平,比日本、美国等农业发达国家水平要低很多。但是就化肥使用量来看,中国不仅高于世界与亚洲平均水平,而且高于除英国以外差不多所有农业发达国家。由于教育水平对机械化与生物技术应用两方面起普遍作用,所以高水平化肥施用量反证了前述结论,即农业人力资本投资不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障碍。但是,处于很低水平的农业机械使用量和人均耕地面积说明,我国农业现代化障碍是农业人口过多,限制了农业机械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

对现有家庭经营制度进行企业化改造,并不能改变这一局面,问题的实质在于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坚持农业企业化的一个理由就是企业化可以扩大农场面积,从而使机械化得以展开。显然这是一种非经济的“纯技术”观点。农业机械化与否,决策的根本依据是净经济收益最大化,如果不改变其整体人地比例,只是简单地将土地集中成大规模农场,除了增加组织成本以外,并无益处。而且,机械化与耕地作业面积大小之间的技术矛盾实际上并不大,舒尔茨将这种认为农业机械只能在大面积耕地上操作的观点称之为“假不可分性”。

主张农业企业化的另一个理由是,企业化可以将农产品生产、销售、加工等多环节集中在一起,深化农业生产,提高附加值。显然,这种做法的一个前提是各个环节之间具有超过交易费用的互补经济。国际经验表明,发达农业国家对农产品的销售与深加工主要是通过农业合作制度完成的,说明农业生产、销售及深加工之间的互补经济小于因此产生的交易费用。

四、结论

小农经济产生的原因范文第5篇

一、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实施成效

积极服务区域、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是河南农业大学的优良传统。作为河南省重点支持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在兴办百年农业高等农业教育历程中,始终坚持传承大学精神,切实履行农业大学使命,充分发挥农科积累深厚、学科门类齐全的学科优势。迄今为止,已为国家培养了以玉米育种专家奠基人胡廷积,小麦育种专家陈伟程等为代表的20万名高级创新人才;建设了河南省唯一国家重点学科作物学团队;以及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烟草生理生化研究基地等19个国家、河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特别是近年来边连续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一批重大科研奖励。目前,学校下设20个学院,84个本科专业(方向)。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一级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34个二级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了农、工、理、经、管、法、文、医、教、艺10大学科门类。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在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农业经济发展中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实施。

1.建立小麦、玉米专题数据库,使农业科研人员快速准确地获取有效的农业科技信息。21世纪是信息时代,科技人员要在短时间内找到十分适合自己真正需要的情报信息,就需要信息量大、分类合理、查找方便的专题特色数据库。而中原经济区建设在发展工业现代化同时,农业经济的发展将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核心,特别是河南省利用有限的土壤资源生产了全国近10%的粮食,其中小麦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4左右,玉米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因此,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建设小麦、玉米特色专题数据库是中原经济区建设农业经济发展的必要需求。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经过长期的建设和发展,具有涵盖农作物、畜牧家禽、农村能源等方面较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形成了以农业、生物文献为主体的馆藏体系。图书馆充分发挥文献资源、科技人才等优势,围绕河南省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任务、根据中原经济区发展需求,先后建起了小麦、玉米等专题特色数据库。特色数据库促进了农业科研人员水平与能力的提高,使学校科研水平不断步入新台阶。小麦、玉米专题特色数据库分别以建在学校的“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郑州国家玉米改良分中心”等科研单位、部级重点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为依托,以图书馆丰富的专业文献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网上资源为重要补充,重点收集国内外出版的图书、期刊、会议论文等文献中有关方面的情报信息,建立了书目、期刊题录数据库,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新品种、优异种数据库,科研机构、科研成果、知名专家数据库,市场信息、统计数据数据库。小麦、玉米专题特色数据库可为用户提供特定学科范围或某一主题的网上信息资源集合,便于农业科技人员快捷、方便地进行信息交流和利用。农业科技人员可以随时点击咨询,与咨询员进行交流,并可以在工作时间以外留言咨询。数据库的信息营销服务,通过对信息产品与服务进行分析、调研等过程,实现了与信息用户的价值交换,最大限度地满足农业科技人员的信息需要;通过主动服务,能够挖掘农业科技人员潜在的信息需求,不仅使农业科技人员的需求得到极大的满足,同时为特色数据库的信息补充提供了条件。专题特色数据库,为小麦、玉米的科研、生产提供全方位、深层次的文献信息服务,改变了小麦和玉米研究、生产中各种文献信息利用难的现状,为农业科技人员的科研立项、成果查新,以及贸易人员及时了解市场信息等方面提供方便,成为从事小麦和玉米等农业科技人员获取文献信息资源的主渠道。同时,小麦、玉米专题特色数据库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全世界的研究、生产现状,为农业科技人员正确把握其研究发展趋势提供便利。小麦文献信息数据库因其特色突出、信息量大、使用方便,获得CALIS管理中心二等奖。小麦、玉米专题特色数据库为学校科研项目《冬小麦根穗发育及产量品质协同提高关键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黄淮区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丰产高效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及时提供了大量信息服务,起到了较好的作用[4],为河南省粮食总产连续10年夺得丰收,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2.搭建农业情报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农业科技人员的跨库检索。尽管农业科技信息琳琅满目,但使用起来常常不尽人意。既有商业数据库的壁垒,更有各建设单位“防火墙”的阻隔。因此,必须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构建互动、互联、互助、符合农业发展需要、适应市场竞争的农业科研创新平台,包括成果转化平台、试验仪器共建共享平台、学术交流平台和信息资源共享平台[5]。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积极参与多家信息情报单位联合建设的“河南省科技文献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为该平台提供了21000万条小麦、玉米科技情报信息,10.6万余条烟草科技情报,960多条科研成果、知名专家等科技信息[6]。不仅为河南省相关科研院所的有关人员提供了及时、必要的帮助,更重要的是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3.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实现农业科技信息远程快速服务。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化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流趋势。远程化服务模式改写了传统的传输方式,多媒体网络可对各种科技情报资源进行设计、处理、检索和传递,为超越时空和地域的限制创造了条件,为需求者提供了最直接、最直观的信息传递和咨询。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积极适应这一形势的发展要求,与学校、地方合作处等职能部门结合,建设了集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网、电视网和报刊网于一体的“五网合一”的立体化农业科教信息服务平台“惠农科教信息港”。“惠农科教信息港”开通了“965558”惠农科技服务热线电话,开设了“中原惠农网”、“专家远程视频诊断系统”和“农业专家面对面”等栏目。“惠农科教信息港”在河南省选择100个农业大县、50个农业科教园区、500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0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殖大户,实施农业科教信息服务对接。农民通过“专家远程视频诊断系统”可以与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惠农科教信息港”创新了农业科技情报信息的服务手段,架起了农业科技情报直通农业、农村、农民的桥梁,为中原经济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农业科技情报信息服务,对推进农村信息化、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立农民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4.以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为信息载体,为农民提供直接服务。高校农业院校的科技人员、教师、学生是农业科技情报信息的最佳载体。他们掌握的农业科技情报信息量大、更新及时,可以根据需要随时随地满足农户需求。每逢抗击自然灾害、医治农业病虫害等农民最需要指导的关键时期,农业情报部门就要及时地把相关农业科技情报送到农业科技人员手中,通过他们给广大农民朋友以指导,使农业科技情报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与校团委、学生工作部共同构建了大学生“五个一”农业科技情报服务体系,即“一送”(暑期大学生送科技、文化、信息“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一挂”(选派优秀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到郊县乡镇挂职)、“一台”(农业科技情报信息点播台)、“一线”(农业科技情报信息“110”热线)、“一网”(大学生青年志愿科技情报服务网站)。建立与地方合作机制,联手开展“科教富民行动”,选派专业对口的应届毕业生带着农业科技情报信息到乡镇工作,选派素质高、业务强、懂管理的优秀教师担任当地的科技副县长、科技副乡(镇)长,初步建立了教育、科技、推广“三位一体”的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新体系。与学校农业信息化研究中心合作,利用人才技术设备优势,先后全省各地建立“河南农业大学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培训基地”等科技信息网站。

5.搜集与分析农业科技情报信息,提高领导决策能力。科技进步的过程中,领导决策是事业成败、经济兴衰的关键。加强农业科技情报的搜集与分析是农业科技情报工作的重要环节。各级决策者只有以足够可靠、高质量情报为基础,才能做出科学的决策。这就要求情报工作者从搜集到的海量科技情报信息中找到领导决策最需要的东西,就要求情报工作者清楚地了解国家的战略决策、地方经济建设的重点,以敏锐的视觉捕捉情报、挖掘深层信息,持续跟踪,长期积累,提供多层次的情报分析研究服务和领导战略决策咨询[7]。2010-2012年,和回良玉同志先后来到河南,就河南的粮食生产进行调研。农业部小麦专家组副组长、河南农业大学郭天财教授不仅每次陪同,而且回答了小麦生产特点、各时期麦田管理措施、预计收成、小麦市场形势等方面的提问。在谈到获得“科技服务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奖”时,郭天财教授对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为其及时提供的农业科技情报信息服务给予了高度评价。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做好常规工作的同时,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以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相关专家网络为依托,以现代分析方法和技术平台为支撑,建立了一种长期积累、反应敏捷、分析深入、保障可靠的情报研究服务系统,搜集整理、分析挖掘相关情报信息,编辑《高教参考》,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及时必要的服务。2008年,学校提出建设“一流农业大学”的目标,图书馆及时搜集整理、分析挖掘相关情报信息并编辑“一流大学”专辑,不仅使师生知晓一流大学的内涵,还为学校制定“一流农业大学五年专项行动计划”提供了参考。

二、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农业经济发展中作用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