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等中等高等教育

初等中等高等教育

初等中等高等教育

初等中等高等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 有效衔接

一、引言

国外对于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性的问题关注程度较大,许多国家都进行了有益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创史人,教育学家阿伯拉汉。弗莱克斯纳(Abraham Flexner)曾指出:“中等教育是决定大学发展前景和质量的基本因素,要建立高水准的大学,就必须与中等教育达成一致,注意两者的衔接。”(《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也于1999年发表了《关于初等、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改善》的报告。该报告从高中与大学教育多样性衔接的角度,探讨了包括高中的学习指导和大学教育要求内在,为适应学生多样性而谋求两者相衔接的问题。而与国外相比,国内对于这一问题的关注比较晚,研究程度与实践规模也不如英、美等国,但随着近年来大学扩招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教育学家也逐渐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可研性。

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中,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衔接就存在着许多问题。中等教育在学习能力培养方面没有做好准备。特别是英语学习有其特殊性。在中学教育阶段,英语课堂教学注重语法及应试能力,而进入大学之后,英语课堂着重听说、阅读及交际能力等实用性能力。因此,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对英语教学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英语课堂教学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衔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在目前形势下如何改善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衔接的方式。

二、改善英语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方式

1.英语教学资源的开放与共享。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的衔接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两者的衔接是个相互作用的过程。而高校在两者的对接方面有着更主动的作用。大学可以利用其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为中学、中学生服务,即教育资源的拓展。教育资源包括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教育理念等。

(1)英语教学设施的共享。由于受到资金和条件的设置,相较于大学而言,中学的教学设施相对落后、陈旧。在这种情况下,大学可以利用其自身优势和中学进行合作,进行资源共享。组织中学生到高校的校园、实验室或图书室进行参观或让中学生到英语语音室参加相关研究活动,培训相关管理人员,使中学生在更为广阔的视野中拓展自己的知识,先一步与大学生活相衔接。

(2)英语师资力量的共享。教师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在一个学校的资源中除了硬件基础资源之外,就是软件资源。其中人力资源是最为重要的。90后、00后的学生思维越来越活跃,所以在新时代教师也需要更新自己的教育方法、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高校可发挥自己掌握学科优势及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敞开大门,利用各种形式的培训和交流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中学也可定期请大学大学教授以专题报告、讲座等形式对教师进行辅导;以实验班、实验课题等形式让先进的教育理念进入课堂,定期派教师到大学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教师的素质。清华附中和清华大学在此方面已经进行了多年的一体式教学改革。清华大学派遣优秀的中层干部到清华附中任校长,附中校长参加清华大学的相关会议,及时了解大学的教学改革动态。

2.思想观念的改革。中学英语教师应该通过参加教师培训课程的学习,需要对英语课程教学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有新的认识。大学英语教师已经意识到在英语教学方面,需要遵从“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注重学生听、说、读、写方面的综合发展。而中学英语教师在思想观念上对此还有所缺乏。所以通过中英合作教师培训项目、中学英语教师国内外交流学者等活动,是更新教师思想观念,介绍教学新方法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有效途径。因此,为了使中学英语教学更好的与大学英语教学相衔接,教师要意识到自己不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灌输者,还应该是学生实际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帮助者。

三、课程体系的改革

由教育部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已经在全国试行。新课程改革顺应世界范围内“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改革潮流。它提出,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目标。新课程要求教师重新思考学生,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来看。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为英语教学中学向大学的过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指导基础。在新的指导思想下,中等教育的英语考核方式也可以向高等教育进行衔接。采用分时段、多元化考试考核方式。必须通过不同环境和渠道让学生施展自己的能力,才可能对英语能力进行多维的准确评价,并使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考试考核的全过程。

初等中等高等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 女性教育 曲阜师范大学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8-0058-01

1 “女性教育”建设实践提出的背景

2005年8月,中国国务院发表了《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白皮书。白皮书中对如何促进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的国家机制以及妇女与经济、教育、健康、婚姻家庭等的关系作出了阐释。此时正值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十周年[1]。教育部网站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2010年,中国大陆本科女生比例49.68%,博士研究生中女生比例35.48%,硕士研究生、成人本专科、网络本科中女生的比例都超过男生。九年之间,上升趋势甚为明显。

2013年1月25日,人保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透露,201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高达699万人,女大学生就业同样面临着强大的压力。招聘单位设置的种种性别性限制也成为了女大学生求职的拦路虎。求职的压力将会间接甚至直接影响到女大学生在入职、组建家庭后的发展和角色定位。女性本身在生理以及社会传统角色定位上都存在与男性相对的劣势。作为女大学生进入社会的最后一站――高等教育,已然成为了提升女性社会竞争力以及采取有针对性弥补社会歧视措施的重要平台。

2 “女性教育”建设实践的现实意义

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又可分为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与个体个性化功能两方面。由此看来,进行性别区别教育,特别是女性教育的深入讨论与践行是有合理性以及必要性的。

中西方在女性教育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中国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女性教育则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轰轰烈烈展开的。从这一阶段开始,高等教育中女性教育成分,乘着人性解放的劲风,成为了很多教育家观众的重点[2]。

西方的女性教育则与女权运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是以性别社会化、性别平等和两性和谐为基本出发点的教育。教育领域中的性别平等研究一直是世界各国女性主义的重点研究主题之一。

一切表面现象,都有不可忽视的深层本质。当下高校女大学生所面临的众多问题,正是当下高等教育中女性教育被忽视而导致的。这其中存在一定的制度问题,如何强化健康的女性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存在以及如何通过女性教育使女大学生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是值得研究关注的课题。

3 “女性教育”建设实践中需要探讨的问题

曲阜师范大学在女性教育方面所作出的努力,来大体了解一下女性教育在当下高等教育中的存在形势和发展状况。

3.1女大学生生活导师志愿者团队成立

2012年3月28日,曲阜师大文学院女大学生生活导师志愿者团队正式成立。志愿团队自成立以来,成功举办过多次活动,例如:袁梅《美女是怎样炼成的》,李敏《情感大学你毕业了吗?》,以及张瑞英《且行且歌――大学生生活、学习、就业谈》等多场讲座,给文学院女生的生活、学习、工作、感情等方面带来了重大影响。当然,团队活动尚存在着形式较单一的问题。

3.2相关课程的开设

在较为灵活的培养体制下,学生有了较宽松、更机动的课程学习机会。在学校开设的课程中,我们发现《爱情心理学》、《家政学》等相关课程。这些课程在授课内容上,表现较强的女性色彩。而且,这些课程也受到了众多女性学生们的亲睐,成为学生眼中的“明星课程”。

需要提出的是,这些课程基本上属于校内公选课程,有着严格的人数限制和课次限制。所以,在受众范围上,这些课程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另外,由于其为校内公选课,老师自行开设,所以在课程设计上往往不会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们的知识要求。

3.3相关活动的举办

校园里针对女大学生的活动,大多集中于丽人节。较多的社团,利用这一节日的特殊性,举办相关活动。活动形式大多是贴祝福卡等。但活动形式单一、长期影响不足等问题,成为了类似活动的通病。

透过以上若干案例,我们可以得出当前高等教育中女性教育的特点有:基本处于意识萌芽状态;活动形式比较单一,内容比较单薄;缺乏长效运转的机制。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女性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势必要占到一定的分量。怎样完善并保证女性教育的健康发展,亟需尽快提上日程。

(1)高校作为高等教育实施的场所,面对可能成为趋势的“女生潮”,应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是学校的硬件设施。改革开放以后,目前很多高校还是按照上个世纪80年代的模式建设的,从学生宿舍到娱乐设施大多以适应男生要求为主,如学校里的活动场所只有适合男生的球场等,适合女生活动的场所根本没有或少得可怜,“大学里的女生不是去图书馆,就是去逛街,没什么娱乐可言。”

(2)课程设置是根本。高校更需要思考的也许并不是男女比例问题,而是应该在具体的课程专业设置上注意引导,注意发挥人才的能力,从深层次看是我们的教育制度应该培养怎么样的人才。女生一样有创造能力,也不是所有女生都只会死记硬背的,关键是我们的教育应该引导学生培养什么样的能力。

(3)心理辅导成为女性教育关键环节。由于女生本身的心理特征是趋于感性而且早熟,对于感情投入度大,因此心理出现问题的几率比男生多,加强高校心理辅导特别是对女生的个性辅导,是一个急需引起重视的问题。

4 结论与展望

也许开放的社会心态已经让女大学生们得到了最好的洗礼。现代女大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很强烈。她们很明白社会生存的法则,学有所成,才会增加自身的含金量,才会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整个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并未减少。这就意味着高等教育“宜未雨而筹谋,勿临渴而掘井”。针对性地发展女性教育,应当成为一个现代化大学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初等中等高等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医药;高等教育;全球化;现状;策略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现代化卫生保健领域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也是传统医学体系中的典型代表之一[1-2]。中医药教育走向世界是中医药全球化的重要基础,必须引起各方重视,但在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中仍然存在难以摆脱不合理管理体制机制束缚的问题,中医药人才严重匮乏。除此以外当前中医药院校教育中仍然无法摆脱“中医人才中不中、西不西”的问题,影响本专业人才的综合质量。在这一背景下,为面向中医药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与人才支持,就必须积极探索将中医药引入医学全球化系统中的方法与路径。因此,在中医药全球化发展的浪潮影响下,高等教育如何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并走向全球化的发展道路,这一问题备受各方人员的关注与重视。

一、中医药高等教育全球化发展机遇

近年来,国家政府以及相关机构逐步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扶持力度,加之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不断提升,进而使得中医药领域逐步走入全球化发展的崭新层面,与西方医学理论的交流、协作也更加密切,这一点通过中医药受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中可见一斑。有调查数据显示[3]:国际社会近年来针对中医药专业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中医药在国际医疗卫生舞台上的覆盖面不断扩展,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有大量的中医药专项合作协议,并将中医药技术快速推广至疾病预防与治疗的各个领域中。除此以外,随着中医药国际影响的不断扩大,中医药教育的社会需求也日益增加。有关报道中指出,近十余年以来,国际上的中医院校和培训机构逐步成立,不同规模的中医药教育在世界各地相继开展,国际主流教育学界也开始高度重视中医药教育的全球化目标实现,大量国家与地区的正规大学中已经创办了各种类型的中医药本科教育专业,中医药对外教育也逐步自传统模式下的散、乱、小状态向着主流化、规范化、学历化、本土化的方向繁荣发展。正是由于中医药专业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不断提高,因此对中医药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中医药高等院校作为面向社会培养并输送专业性、复合型中医药人才的重要阵地,必须做好对全球化趋势的应对工作,将中医药专业的发展作为生命科学领域一个全新的增长点,从而为中医药专业的快速发展赢取更加广阔的前景与市场。

二、中医药高等教育全球化发展挑战

现阶段全球化的发展多局限于经济层面,东西方文化领域的融合程度仍然比较有限,各个国家与地区缺乏学术专业的交流沟通[4-5]。具体到中医药专业发展的角度上来说,当前中医药专业所涉及到的国际性科研合作项目较少,所开设课程覆盖不够全面,从事中医药高等教育工作的教师队伍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加之本专业现代化科学技术建设方面存在一定缺陷,进而导致国际舞台上对中医药重要医学价值的认识还不够充分与全面,进而也对中医药高等教育人才在全球化趋势下的培养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除此以外,中医药高等教育的从业人员在外语水平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他们的外语实力尚无法适应高等中医药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导致中医药教育难以以多种形式、多种类型的渠道深入开展。特别是中医药教育事业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异常密切,在中医药领域中大量的中医专业术语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哲理,对这些词汇的理解存在比较大的难度,因此在展开全球一体化教育的过程中难以将这些关键词汇的渊源传播推广出去,由于难以秉其全意,从而导致中医药关键理念的传播与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更为关键的一点问题在于:在推进实现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进程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适应中医药教育全球化发展的需求,就必须重视解决中医药标准化方面的问题。但中医药理论客观上来说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因此即便近年来在中医标准化进程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推进速度仍然比较迟缓,严重滞后于教育事业一体化的发展。中医药高等教育在理论以及实践教学两个部分的标准化建设均存在一定的难度,从而对中医药教育国际化以及本土化进程产生了不良影响。

三、中医药高等教育全球化发展策略

1.重视对复合型、外向型人才的培养。在积极应对教育教学体制全球化发展趋势的背景下,中医药高等教育必须面向国际市场培养一批具有市场性发展眼光且科学技术水平高的专业性、复合型人才[6]。为满足这一目标,从专业设置的角度上来说,中医药高等院校应当瞄准多元化的发展诉求,促进专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使专业设置与配置更好的为教学、研究、医学、社会服务。同时,教育教学的整体体制应当自应试模式逐步过渡至素质模式,以此为中医药高等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动力,使其能够在国际化发展市场中赢得竞争实力。从这一角度上来说,中医药高等院校必须着眼于对师资力量的提升,稳定教师队伍水平,将外语语言、传统文化等内容纳入教育体系中,使学生对外语语言的应用能力以及对传统文化内涵的领域得到更深入的发展[7]。

2.在中医药高等教育标准制定中体现主动权。在将中医药推向全球的过程中,为了实现中医药中传统文化理念与全球医学领域发展标准的结合,必须着眼于标准化机制的建设。统一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标准机制,才能够使本专业领域相关的人才流动更加通畅[8]。作为我国医学领域传统文化教育中的“精髓”,中医药教育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为积极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中医药高等教育中必须主动制定标准,规范市场,以促进教学质量以及办学水平的提升。同时,还应当重视对中医药专业相关理论的创新发展,将原本生僻枯燥的中医药理论应用现代化的语言进行阐释与融合,从而方便学生对中医药知识点的理解。此外,高等院校还应当结合全球化背景下中医药理论发展需求,展开标准化的教材编写工作,严格落实已制定标准,从而确保中医药高等教育以一种健康且规范的方式积极发展。

3.促进办学体制的开放化发展。在高校办学体制开放化发展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同时接受东方、西方文化的感染与熏陶,在校园中实现东西方不同科技、学术的交流与沟通。那么,如何促进中医药高等教育中办学体制的开放化发展呢?笔者认为应当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其一,将外资与外智引入教育教学体系中,形成多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达到所谓的不出国门留学的理想状态;其二,鼓励有条件与资质的中医药高等院校积极探索“走出去”的方法,与国际舞台上的知名医学院校强强协作,展开科研、教学等方面融合策略的探究工作,以加速国际化进程。

4.根据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对专业结构进行优化。在中医药高等教育体系的改革发展中,必须积极顺应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与特点,对办学观念进行优化,拓展教育教学事业,以“三个面向”为基本原则,力求能够在办学思路、办学模式、发展定位等方面实现进步。在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方面,应当尝试对中医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相关专业设置范围进行拓展,以“大中医药”为基本范围,纳入包括药品、化妆品、保健用品、康复保健、临床医疗、预防医学、种植加工等在内的相关产业,着眼于培养可适宜于不同专业需求的中医药高等人才,更好地与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才市场多向性需求相契合。

5.从医疗体制改革入手培养所需人才。从近年来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与具体实施方案上来看,中医与西医并重发展已成为非常重要的工作方针与基本指导思想之一,同时在有关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文件中明确指出并肯定了中医药专业在重大疾病防治、卫生服务、以及公共卫生领域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在全球化经济发展趋势背景下,国家政策针对中医药专业的发展形势是非常光明的。在这一背景下,为深化对人才的培养,可关注如下几点措施:其一,深化中医药高等教育人才对“治未病”理论的认识,培养预防专业与中医药技术相结合的专业人才[9];其二,深化对中医药领域专科型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凸显中医药在重大疾病防治中的意义与优势;其三,加强对专业交流型人才的培养,使中医药与西方医疗理念的进一步融合与协作[10]。

6.正确处理中医药教育全球化中现代与传统的对应关系。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千百年发展中所蕴含并积累起来的宝贵的医学财富,吸取了中华民族文化体系中的众多精华与精髓。中医药成果以及中医药传承与发展都深刻地体现了民族特色。但在将中医药教育与全球化发展趋势相结合的背景下,全球化、现代化的技术内容势必会对传统中医药文化产生一定的冲击与影响,尤其是对其成果与教育教学经验、内容所产生的震动及挑战也是不容忽视的。中医药教育事业为了谋求长期的发展,就必须在教育教学体系方面积极面向世界,应对全球一体化的挑战。但如何才能够在全新的社会环境以及教育背景中充分发挥中医文化科学技术的特长与优势,避免这些特长与优势被全球化的浪潮所淹没,这一点必须引起中医药教育人员的高度关注与重视。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在中医药教育继承传统并传播文明的过程中,必须以前人的成果为基础,创造全新的知识与文化,以创造并形成极富民族特色且有鲜活生命力的全新中医药科技文化,以实现对自身发展实力与竞争力的提升价值。本文系统分析了全球化发展视阈下中医药高等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机遇,同时也客观阐述了在中医药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挑战,进而结合全球化影响,对促进中医药高等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的策略进行论述,包括重视对复合型、外向型人才的培养;在中医药高等教育标准制定中体现主动权;促进办学体制的开放化发展;根据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对专业结构进行优化;从医疗体制改革入手培养所需人才这几个方面,望能够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

作者:李欣 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

参考文献:

[1]文庠,薛洪汇,吴勉华,等.全球化视域下的中医药院校教育[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2):99-102.

[2]刘殿刚,顾赤.全球化视野下中医药院校的英语教学[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2):119-120.

[3]官翠玲.中医药文化建设路径探析[J].医学与哲学,2013,34(21):75-77.

[4]李明月,陈波,王卫,等.中医国际教育改革的意义探析[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4,36(7):647-649.

[5]刘殿刚,顾赤.全球化视野下中医药院校的英语教学[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2):119-120.

[8]李春燕.论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医文化认同的构建[J].环球中医药,2012,5(11):834-836.

初等中等高等教育范文第4篇

1.浅谈初等教育专业师范生的科学素质教育              

2.职业教育对初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3.初等教育教师口语研究 

4.五年制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科学传播素养培养实践研究 

5.当前美国、日本、俄罗斯的初等教育课程改革 

6.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传播及其对美国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影响 

7.清代云南官办民助初等教育“义学”探析 

8.抗战前上海初等教育的若干问题探讨 

9.印度农村初等教育教师在职培训政策研究 

10.土耳其初等教育课程改革评析 

11.高职高专初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想 

12.高职高专初等教育专业英语口语教材初探 

13.西部民族地区初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14.学龄人口变动视角中的初等教育发展研究 

15.论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素质培养 

16.初等教育专业教学管理工作探究 

17.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家庭沟通状况研究 

18.1927—1937年安徽淮河流域初等教育发展研究 

19.国外面向21世纪初等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20.构建高职初等教育专业课程的原则与途径 

21.新世纪我国本科学历初等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初探 

22.谈初等教育专业的语文课探究式教学 

23.印度农村初等教育女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及启示 

24.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调查与思考 

25.论高师初等教育专业的数学教育改革 

26.高职院校初等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探究 

27.初等教育教师脑科学素养状况与对策 

28.近代英国的初等教育 

29.通过双轨制探究高职初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30.民国时期山西省初等教育实施效果与对外影响 

31.以科研为先导 推进教育现代化——关于我区初等教育面向现代化的研究 

32.初等教育专业学生三笔字训练思考与实践 

33.论平等视野下的流动儿童初等教育权保护 

34.从国际公约看我国贫困地区女童初等教育巩固率 

35.谈高师初等教育专业数学方法论课程教学的改革 

36.初等教育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37.中印初等教育比较:社会背景因素分析 

38.试析俄罗斯初等教育向四年制过渡的必然性 

39.高职高专初等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取向探析 

40.初等教育专业毕业生职业适应性研究及应对策略 

41.浅谈初等教育专业信息科学素养的培养——以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为例 

42.高职初等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思考 

43.密歇根州立大学教师教育课程述评——以初等教育专业为例 

44.民国时期乡村初等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探析 

45.浅谈我国初等教育教师的社会地位 

46.“初等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学科结构特色研究 

47.初等教育有偿家教问题调查研究及对策——来自杭州的证据 

48.地方高校初等教育专业简笔画教学的困境与突破 

49.中国贫困县普及初等教育效率的估计 

50.世界初等教育发展的宏观线索 

51.初等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现状透视及对策构想——基于福建省三所师范院校的问卷调查 

52.初等教育信息技术基本技能训练及测评研究 

53.初等教育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教学改革探析 

54.当前欧、澳发达国家的初等教育课程改革 

55.论高师院校初等教育系本科专业的发展 

56.初等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考 

57.三年制大专初等教育专业艺术素养课程改革研究——以美术课为例 

58.论专科层次初等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 

59.新疆教育学院初等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求的差异性比较 

60.印度促进初等教育普及化措施述评 

61.美国初等教育的特点与启示 

62.论19世纪英国初等教育师资培训机制演变成因  

63.少数民族地区五年制初等教育专业培养模式研究 

64.印度农村初等教育教师:短缺现状、补充策略及启示 

65.初等教育机会的排斥与流动——内地与香港特区初等教育政策比较 

66.21世纪初英国初等教育改革进程及其启示  

67.浅论民国时期陕西回族初等教育 

68.谈初等教育的核心 

69.印度初等教育中的“免费午餐计划”评析 

70.财政分权对我国初等教育供给数量的影响及原因剖析 

71.21世纪初英国初等教育改革进程及其启示 

72.实施任务驱动教学 提升初等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以小学语文教学技能的提升为例 

73.初等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探索 

74.印度初等教育发展及启示 

75.初等教育专业改革体现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76.我校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课程设置 

77.农村与小城镇初等教育不公平现象及其治理  

78.印度初等教育性别公平问题及其启示  

79.谈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现代教育技术内容体系及训练模式 

80.在落后中变革——19世纪的英国初等教育 

81.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 

82.初等教育与质量困境 

83.初等教育课程改革:中国与世界的比较 

84.试析美国综合大学初等教育专业的课程和教学——以波尔大学初等教育专业为例 

85.初等教育专业(专科)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 

86.促进初等教育公平与构建和谐社会 

87.印度的初等教育 

88.关于初等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问题的探索 

89.初等教育专业学生说课能力的培养 

90.印度农村初等教育教师问题研究 

91.浅谈舞蹈教学对学前与初等教育专业的重要性 优

92.国外面向21世纪初等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及其给我们的启示 

93.初等教育支出绩效的实证分析——以我国东部沿海七省市为例 

94.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与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化 

95.基于和谐:国际初等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及对中国的启示 

96.关于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 

97.论新课改革背景下初等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调整 

98.谁是我国初等教育公共支出的受益者? 

初等中等高等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初等教育;信仰;价值观

作者:周明尧(长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吉林长春130032)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各级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信仰、理想的形成都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初等教育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对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和提高具有启蒙意义。加强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对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青少年马克思主义观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对初等教育的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贯穿于我国各级教育体系的始终,其中初等教育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的起步阶段,也是青少年系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第一站,其所包含的价值观教育、信仰教育对初等教育的基础和内容具有重要推动意义。

(一)价值观教育奠定初等教育基础

人是一个文化、价值、意义的存在。价值观教育本身是一种文化和价值现象,关涉文化价值的选择、传承、发展和创新,没有文化价值参与、没有文化价值根基的价值观教育,注定是一种“无根”的教育,“无根”的价值观教育也注定了是一种低效甚至无效的教育[1]61-65。初等教育面对的学生处于人生起点,既是健康成长的阶段,也是价值观形成的阶段,正确的价值观能够帮助青少年理性地看待社会问题,并且利于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最终促进青少年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同时,良好的初等教育,能够保障青少年德智体全面发展,而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需要初等教育体制和初等教育工作者对青少年提供适应其接受能力的教育方式。因此,以价值观教育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为初等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价值观教育能够帮助青少年从小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青少年由于思想意识形态尚未成熟,在学习文化课程的过程中表现出很多不确定性,加之其对自身的纪律约束能力较差,仅仅依靠家长和老师的督促,难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而价值观教育能够辅助青少年认识社会、认识文化、认识兴趣,将学习的外在动因转变成内在驱动,从而为初等教育奠定学习动机基础。其次,价值观教育能够帮助青少年培养团队精神。马克思主义始终将劳动者作为一个整体,并且将青年作为劳动者的主要部分;当前我国独生子女数量的增加,学校变成了锻炼青少年团队精神的主阵地。价值观教育能够帮助青少年理解分享、服务、平等,从而促进青少年在初等教育阶段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其文化学习营造良好氛围。

(二)信仰教育丰富初等教育内容

当前社会信仰领域中的现状,致使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存在被边缘化的风险;尽管马克思主义信仰被作为当代中国主流的信仰,但是,由于社会受到多元化倾向的腐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正被那些落后的文化观念所腐蚀[2]172-175。初等教育是青少年信仰形成的第一阵地,其从教材、教师、教学等环节得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其信仰形成具有重要影响。青少年信仰教育,不仅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且有利于丰富初等教育的内容,从而使初等教育中的文化教育和信仰教育相辅相成,依靠信仰教育提供文化学习的主动性,从根本上实现德育与文化教育的融合。首先,信仰教育能够丰富初等教育的德育内容。青少年德育是初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信仰教育与德育具有很多相通之处,德育以青少年的思想品德为主要内容,信仰教育以青少年的理想、信念为主要内容,信仰教育能够提高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和思想品质。其次,信仰教育能够丰富初等教育的文化内容。我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前人创造了优秀的思想成果,铸造了中国特色的信仰风格,如果青少年缺乏对民族精神的信仰,就会将文化教育当做一种知识,而非一种修养,失去了初等教育的文化传播意义。通过信仰教育使文化、民族精神、马克思主义融为一体,既能减少青少年的思想障碍,又能使青少年接受共性理解,促进其文化学习进步。

二、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特点

(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薄弱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目的和价值不是为了好看,也不是要做空谈书面的所谓马克思主义者,而是能够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变成思想的主导、行动的指南,成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从而能使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走向胜利[3]88-91。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特别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而针对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非常薄弱,主要表现在资源少、人才少、政策少等三方面。初等教育通常被视为青少年基础教育,表面上以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教育宗旨,实际实施过程中仍然以文化教育为主,德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比重少、教材少、手段少,从而使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长期处于落后阶段,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长期得不到有效的理论研究资源保障,造成当前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仍然借助于高等教育的研究成果,不能根据青少年的年龄、文化、社交等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理论研究,缺乏有效的理论研究使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创新的动力。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部分来自相关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另一部分来自其他专业的教师。由于中小学学生数量相对高校较少,所以招聘的专职教师数量非常少,一名思想政治教师可能肩负着不同年级的教学任务,造成思想政治教师既不能与同专业的老师进行学术交流,又不能实时掌握学术动态,最终造成了初等教育专业化、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乏。初等教育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与政策支持关系密切,与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相比,初等教育既没有专项基金支持,又没有校内政策倾向,导致初等教育思想政治理论研究和教学研究始终停留在自主坚持状态,从而使初等教育中暴露的各种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迟迟得不到有效解决。

(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手段单一

教学手段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包括口述、板书、多媒体等,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手段是指在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从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手段的整体看,又可以分为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主要是发生在教室或学校内的教学内容,实践教学主要是指发生在课堂外的教学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指在课堂理论教学和讲授过程中,穿插一些讨论、演讲、扮演等实践教学活动,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改变过去该课教学“一言堂”、“满堂灌”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其优点是: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不脱节,容易组织实施,实践形式丰富多样[4]53-57。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学手段单一,一方面表现在创新不足,另一方面表现在教材缺乏针对性。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手段,需要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去验证,并需要稳定的教学团队去钻研,而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完全依靠教材手段,尽管是一门基础课,但是学校在师资力量分配方面仍然偏向于文化课程,这样就进一步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手段的创新。青少年对社会问题关心较少,自学能力较差,他们对思想政治的学习完全依赖于教师,教学手段越单一,思想政治内容距离青少年的现实生活越遥远,造成青少年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枯燥、乏味等负面印象。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材当前面临两个尴尬局面: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太深,容易造成青少年的理解困难;另一方面思想理论太浅,又起不到思想政治引导作用。两种困境的根本是对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传播缺乏明确的定位,如果长期以理论学习和笔试为教育手段,必定引起青少年的抵触,而如果以社会实践为主,又难以找到与青少年思想政治相吻合的切入点。所以,探索思想政治教学手段创新,是今后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三)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对象低龄化

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对象是青少年儿童,他们与高校学生相比在理解力、社会实践方面都有很大差别,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传播对象,其低龄化特点对传播媒介要求更高。然而当前的思想政治教学可以分为“教”和“学”两个方面,“教”是指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学”是指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广泛采用“灌输式”方法,重“教”轻“学”的现象十分普遍[5]20-23。青少年思维敏捷,对新事物接触更快,一旦采用强制性的方式进行灌输,就容易抹杀青少年的思维自由性。根据青少年的思维特点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特点,目前的“教”和“学”都偏离了青少年这一中心,教学内容没有与青少年的生活环境相融合,教学手段没有与青少年的信息接受方式相结合,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青少年而言是一个记忆、背诵的课程,靠这种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传播,难以使青少年进行主动思考,更难以使理论内容深入青少年内心,也就无法转化成他们的世界观。这种始终停留在表面上的传播方式引发了表面上的接受方式,极易造成初等教育思想政治传播的形式化,失去了初等教育思想政治传播的教育意义。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对象的低龄化,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青少年既是身体成长的阶段,也是思想和信仰初步形成的阶段,低龄化特点必然会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困难,特别是青少年对思想理论体系和社会发展成就的浅显理解,如果不能采取多样化、有效性地教育手段,极易产生相反的教育效果。

(四)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初等教育的一部分,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对于学生,都应该具有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然而当前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异常突出。思想政治课并不是语文、数学这类文化课程,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老师大多数都是非专业的教师,并且多由一些主课教师兼任,对这些教师的评价,通常不会以学生的成绩作为考察标准。而且,尽管思想政治课对学生实行笔试,但是仅仅从试卷上很难准确地确定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反观当前初等教育中存在的评价体系现状,其内在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初等教育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重要课程对待,在当前我国教育现状下,家长们都希望孩子们的文化成绩优异,以考取一个好的高层次学校;学校也默默接受了家长们的寄托,将教学精力都放在了学生的文化成绩学习上,而没有集中力量发展中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由此产生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尴尬地位。其次,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体系没有对应的实践内容,作为一项完善的考核体系,通常会有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的考核指标,而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仅具有考试成绩这一实际指标,只能对其进行定量评价,而对于学生是否具有优秀的思想政治水平,根本无从定性和定量的综合评价。最后,评价的有效性缺乏有效的检验。尽管当前绩效评价在各行业中都进行了大量应用,在中小学的管理中也出现了少量的绩效评价实践,但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思想素质密切关系,而思想又容易受到社会的不同影响,所以仅仅对学生在校时间内的状态进行评价,很难科学地权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三、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创新

基于当前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及特点,探索教育新模式势在必行。从初等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构成看,主要包括教师、教学和青少年三方面;因此,对其创新模式的探索,也从教师培养、教学手段、青少年社会实践三方面展开讨论。

(一)思想政治教师培养长效化

教师是初等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学质量的核心,没有优秀的教师队伍,就无从谈起思想政治教育。根据初等教育中教师的教学任务和理论研究现状,必须建立对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师的长效培养机制,使教师培养和教师教学始终共同推进,这样才能保障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师快速成长、大胆创新。

第一,依靠师德教育提高教师觉悟。师德教育是对教师的思想品德进行的培养和教育,其教育内容和培养目的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脉相承的,将二者合为一体,既能发挥优质资源的利用价值,又能使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师获得更加系统的培养。师德是伴随一名教师终身的品质,依靠师德教育培养思想政治素质,使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师时刻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将传统的学校培养逐渐转变成教师的自我修养,在自主学习中逐渐向思想政治的前沿理论研究拓展,为提高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奠定理论基础。

第二,依靠远程教育提供优质培养资源。中小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与高校相比明显不足,远程教育可以弥补这一劣势。目前远程教育在各类教育培训活动中都有大量应用,而对中小学教师思想政治的远程教育目前还比较少,特别是对农村中小学和偏远地区的中小学。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开展思想政治远程教育已不是一件难事。目前最关键的地方在于为远程教育提供优秀的师资力量,这就需要国家根据思想政治学科在全国的地域分布,建立完善的网络授课教师体系,使思想政治理论研究水平高、授课经验丰富的教师,通过远程教育与初等教育教师进行交流,进而弥补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劣势。

(二)思想政治教学手段形象化

初等教育阶段的青少年与高校学生差别大,必须采用形象化的教学手段,拉近与青少年的距离,消除其对思想政治的心理抵触。第一,寓教于乐。玩耍始终是青少年的天赋,思想政治教育归根到底是一种道理、一种理念、一种信仰,从青少年接受知识的特点看,将大道理、大理论融入到青少年熟悉、喜欢的娱乐活动中,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比如通过情景剧、讲故事等方式,让青少年在富有情节的活动中获得最形象的感悟;寓教于乐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将思想政治理论的核心思想进行高度抽象提炼,否则,思想政治教育又可能走向了娱乐的极端。第二,改善课堂气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无论对青少年还是对高校大学生,都是一门看似乏味的课程,要调动青少年的学习热情,必须改善课堂气氛,使青少年由强制被灌输的对象转变成主动提问、主动求索的主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其实是在讲述一个道理,每个学生都有权利对这个道理提出问题、进行辩论;因此,采用讨论、辩论的方式,将拘谨的课堂变成互动交流的课堂,通过讨论加深青少年对看似大道理的理解,最终提高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学质量。

(三)思想政治实践环节多样化

目前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已具有一些实践环节,包括革命根据地参观、烈士陵园扫墓、英雄报告会等,但是当青少年走出校园后,如何保证其按照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去指导自己的行动,关键在于实践环节的多样化。当前中小学开设了多种家校联合活动,使家长、学生、学校共同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中,不仅能够提高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学习效率,而且能够与家长达成思想政治方面的一致,为青少年减少来自家庭方面的干扰。此外,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关系到民族兴亡,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爱国主义是信仰共产主义的外在表现,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因此,爱国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互相促进的作用。在各种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中,科学地插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理论,可以提高青少年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

(四)思想政治评价指标差异化

中小学生的年龄不同,思想的差别就非常大,同时,地区教育水平、学生家庭背景等因素,都对其思想政治素质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要科学地对初等教育进行评价,必须采取差异化的评价方法。首先要按照年级进行评价指标的设计,不同年级的中小学生思想差别显著,在不同年级中设计差异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既能够克服年龄因素的影响,又能够增强对教师的评价公平性。其次,加强对评价指标体系教学研究的支持力度,思想政治课的评价与传统的文化课程教学不同,他既要对学生的现有思想水平进行测评,又要对比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对思想的影响,还要追踪学生成长进程中的思想政治变化,这就需要调动多个年级、多个地区的教师进行协同研究,还要最大程度上鼓励家长参与该项研究,从而获取最全面的思想政治水平的数据。第三,要构建基于教育水平的差异化指标体系,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必然产生教育水平差距,教育水平的差距必然引发学生思想政治获取质量的差距,针对这种客观差距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能够真实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对初等教育的贡献力。

(五)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脱离实际

任何一项知识体系,都应该与实际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一直是学习的根本点。学习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有一个误区,内容过于空泛,与实际脱离过多。让学生从理论上认识这些道理,从书本上体会这些知识,达不到应有的学习效果。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比书本上的学习更有用。可以多让学生从课堂外的生活细节,去发现和学习。每个人的认识水平与理解能力不同,不能单一地全靠讲授与自我理解。做到与实际相结合,还需要家长及身边人的配合。让家长从生活中的细节去深化这种知识渗透,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感觉。让这种思想教育效果深入到学生的头脑中,只有这样,才能巩固效果。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空架子,更不是纸上谈兵。一直以来,更多的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书本理论,不值得学习,背好理论知识就行了。其实则不然,如果能够真正地把这种观念融入到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社会制度会更加规范。真正做到学习与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是学习的真正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