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总体城市设计研究

总体城市设计研究

总体城市设计研究

总体城市设计研究范文第1篇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 of Lanzhou national new construction and planning background, analysis and elements of city design level, five elements combined with Kevin Lynch "city image", the Lanzhou city district overall design functional zon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ransportation network, landmark buildings, node, interface and the corridor to be analyzed, further to the Lanzhou overall city design space elements on the understand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Lanzhou New District construction and Research on this subject has a certain significance.

【关键词】:兰州新区;城市设计要素;绿色廊道;城市复合界面

【Keywords】:Lanzhou new city; design elements; green corridor; composite interface City

中图分类号: G322 文献标识码: A

1.兰州新区的解读

1.1兰州新区的概况

兰州新区西沿尹-中高速公路向北沿秦王川盆地延伸至引大东二干渠,东沿西岔川向北延伸至永登县秦川镇,北靠引大东二干渠,南临永登县树屏镇尹家庄-水阜乡涝池公路。新区南北长约49公里,东西约30公里。位于东经103°29’22”~103°49’56”,北纬36°17’15”~36°43’29”总规划控制范围806平方公里(含机场控制区),涉及2县、8乡镇,73个行政村,现状总人口约10万人。

兰州新区位于兰州市中心城区北部永登县境内,南距兰州市中心城区约60

公里,东距白银市区约70 公里,规划范围806 平方公里。

1.2新区主要职能

新区的主要职能可概括为“六基地、三中心、两区”。

六基地:石油化工能源储备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新材料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农业科技开发示范基地。

三中心:西部地区向西开放和承东启西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西北地区重要的生产中心;兰白核心经济区的重要副中心。

两区:生态建设和未利用土地综合开发实验区;“两型”社会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示范区。

2.城市设计的构成要素

2.1城市设计的内容

现代化城市设计内容大体上就可以归纳为以上两大类型。即工程设计型和政策过程型。前者是以具体方案设计为其成果,一般都以规模比较小、内容比较具体的空间地段为对象,后者则以政策导引为其成果,一般是规模范围较大地区乃至整座城市为对象。通过政策、导引进行引导或控制。但无论哪一类,都要同时考虑物质空间和社会环境的协调。

2.2城市设计的基本空间要素

包括:建筑、道路、城市公共空间、城市山水格局

城市设计是以城市物质体型和空间环境设计为形式,以城市社会生活场所设计为内容,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城市的环境质量、景观艺术水平为目标,以城市文化特色展示为特征的规划设计工作。从城市宏观、中观、微观等不同层次上分析,在城市设计中,基本要素可分为自然要素、人工要素、文化要素、社会要素和综合要素。

哈米德·胥瓦尼在《都市设计程序》一书中对城市设计的要素的分类和界定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他把城市设计的要素分为八类:①土地使用;②建筑形式与体量;③流线与停车;④开放空间;⑤行人步道;⑥标志;⑦保存维护;⑧活动支持。

而国内有学者则把城市设计的要素分为:①城市空间体系;②城市天际线及制高点;③城市边缘与入口;④历史文物的保护和利用;⑤视线走廊;⑥水系和绿化。

3.兰州新区总体城市设计

城市整体设计特色的意义: 城市设计特色是城市特色的物质体现,是由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与城市建造技术所构成的城市环境,明确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个性特征的物质形态,城市设计具有相对性和可感性。城市设计特色构成包涵诸多的构成元素,总的可以概括为整体风貌印象、规划格局、建筑形态、生态构架。

兰州新区总体城市设计的特征主要包括:功能分区、生态、交通网络、标志性建筑物、空间主次节点的分布、界面和廊道方面。

3.1分区

按照新区的功能结构《总体规划》将新区划分为两带一轴。东部产业发展带依托石油储备库建设石化产业片区,充分利用新区东部土地资源丰富、限制性因素少等优势,集中布局新材料产业片区、生物医药产业片区和装备制造产业片区。西部产业发展带,临空加工制造与物流产业片区、综合产业片区。一轴:以水系为轴。打造行政文化中心、旅游休闲中心、商务金融中心和科技研发中心,形成综合服务片区和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片区。(见图1,功能分区,图片来源:调研资料)

新区独特的生态格局划分为两区四廊,主要功能区分为北御风沙、中兴产业、南建景观。两区:北部生态农业示范区与南部生态林业休闲区,共同形成兰州新区的生态屏障。三廊:东西向的三段绿化廊道主要作用是生态防护功能。一绿廊:依托兰州新区山体,在城市形成环状绿廊同时与南北两区联通,构筑新区生态屏障。

3.2交通

通过对对外交通、城市交通的精心打造,新区将形成综合交通体系。对外交通方面,新区将建设“三纵一横”的区域交通廊道。(见图2,交通网络,图片来源:调研资料)

三纵:兰州—张掖城际铁路、机场高速、快速路(201省道提级)形成西部交通廊道;兰州新区—安宁快速路,形成中部廊道;兰州新区—城关快速路,兰州市区—兰州新区市域轨道形成东部廊道。

一横:白银—兰州新区—兰新铁路联络线、白银—兰州新区城际铁路、白银—中川机场高速形成兰州新区至白银交通廊道。

新区城市交通方面,将形成“分区路网+联系通道”的城市道路系统整体格局。干路网络主要解决跨组团快速交通问题,一般道路网络将满足组团内部交通需求。快速路通过高速出入口的设置与高速体系有效对接,提供联系新区各个组团的快速通道。与快速路相交的主干道全部采用立交形式,保证快速交通与城区交通的良好转换。

3.3生态

兰州新区在生态建设和保护方面: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土地储备制度,以荒山丘陵生态恢复为主导,大力推进退化土地的生态修复。

①构建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网络格局:以山林生态功能区、重要湿地生态系统、主要河流水渠和道路及其绿化隔离带等为依托,形成生态屏障、生态连绵带、生态防护廊道。②保护湿地资源:强化湿地保护意识和监管机制,实施湿地保护和生态修复工程,重点保护中川机场南侧湿地生态资源。③建设生态林网:建立北部片区的生态安全防护林体系,防风治沙,逐步形成三网(水系林网、道路林网、农田林网)、多点(湿地、水源保护地、城市生态公园)的林网格局,并保障生物安全及生物多样性。(见图3,绿地系统图,图片来源:调研资料)

3.4 标志物

标志性建筑物作为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形象的重要建筑,它们在各自的区域范围内对空间属性和场所精神起到了诠释的作用。一方面已越来越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另一方面作为设计师我们应该从功能、形象、位置、文化、精神内涵等角度进行城市的标志性建筑规划和设计。(见图4,标志建筑,图片来源:调研资料)

兰州新区的标志物分布相对比较集中,对整体新区来说,序列感较弱;在城区干道入口处没有显现。当今兰州新区的环境相对兰州市的城市环境而言已不可同日而语,我们也不可能照搬昔日的方法来解决当今的标志性建筑问题, 在新区的城市设计中是否应对标志性建筑加以理性的思考和正确的引导,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能体现区域特色的空间标志和人记忆中的象征。

3.5节点

节点是构成城市表象的一个重要因素,节点设计对城市有重要意义。节点的构成既包括建筑、道路等物质要素,也包括人群的集聚与活动等非实体要素。节点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城市总体结构中的环节,与城市处于一种互动的关系之中,不同的城市形态和生成机制,产生不同的节点状态。

兰州新区节点具体形态可以分为三类:道路交叉口与周边建筑及环境 (交叉口式节点);城市公共广场与周边建筑及环境 (广场式节点);多个相邻交叉口与广场以及周边建筑群的组合 (组合式节点群)。(见图5,节点分布,图片来源:调研资料)

对于兰州新区城市节点在规划和设计中是否应考

虑以下方面:①节点处的重要公共建筑反映着各个时代城市建筑的较高建造水平,成为一种强化节点的标志。②以节点为控制点,建立城市景观视线走廊,能有效控制大片区域的景观。有如法国巴黎,其林荫道串联数个节点形成清晰的结构,构成城市区域景观序列的主干。而兰州新区恰似如此,所以,城市节点对于整个城市的形象而言有重要性作用。

3.6界面

“边界不是某种东西的停止,而是某种新东西在此出现。”——海德格尔

日前,快速增长的城市流动容量与保持城市空间连续性的日益冲突;“一层皮”式的界面割裂了城市空间的整体性,造成许多“失落空间”;城市功能日趋繁复庞大,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环境的有机联系严重缺乏。随着生态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界面不应仅仅是一层表皮。界面空间通过一定的相互关系整合而成,界面与空间融合,各种界面的有机复合,形成复合界面。(见图6,界面分析,图片来源:调研资料)

城市复合界面是城市设计过程中城市界面有机复合形成的整体,它涉及建筑单体及群体与城市空间作用产生的界面,城市外部空间环境界面及人的行为、感知心理模式与城市建筑界面的互动影响。

兰州新区城市界面的设计理应可以借助于城市复合界面的设计原理,那么新区城市界面的本质属性可以概括为它的空间性、场所性、生态性。

(1)空间性包含空间的互动性、开放性、过渡性、连续性。它可以作为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的转化空间,并与城市产生空间连续、环境延伸、视觉渗透,人的行为得以连续,由此使建筑内外空间形成有层次的过渡,使建筑界面与城市保持柔性联系。

(2)复合界面强调空间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因此它是一种靠近城市开放空间的人性场所。

(3)各种开放性的界面构成形式使单一的建筑表皮向复合型的“建筑腔体”转变,建筑与外界被一层“腔体式”的保护空间隔开,使界面像生物的表皮腔体或细胞膜一样,调节着建筑内部的微气候。

3.7廊道

在城市中, 廊道对城市经济、文化、环境质量、城市美观等起着重要的作用。廊道决定城市景观结构和人口空间分布模式, 为大都市的景观结构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宗跃光将城市景观廊道分为人工廊道和自然廊道两大类, 人工廊道以交通干线为主, 自然廊道以河流、植被带(包括人造自然景观)为主。自然廊道的效应表现为限制城市无节制发展, 有利于吸收、排放、降低和缓解城市污染, 减少中心市区人口密度和交通流量, 使土地利用集约化、高效化。

由图可知兰州新区景观、交通和生态廊道布局清晰,结构呈相互交叉的网格状。(见图7,廊道分析,图片来源:调研资料)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我们可以把它们统归于绿色廊道中来。绿色廊道战略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组成部分。它协调了城市自然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绿色廊道不仅保护了自然,而且是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 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所以, 兰州新区应以建设绿色廊道作为城市有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绿色廊道的规划设置,必须从各个城市的具体情况出发, 按照不同的自然地理、社会文化、经济水平、发展历史区别对待。

5.结语

综述,兰州新区的总体城市设计。

一方面要遵循以下四个理念:①以兰州市发展背景及需求出发,研究基地发展内在要素及外部需求,采用创新思维,打造了一个植根民族文化与根本,同时令人印象深刻、绿色现代的商业中心区。②创造有特色的西北门户空间,创造令人印象深刻的兰州新城城市中轴线;通过立体城市开发、多样化功能复合为商业中心注入了人气与活力;规划了商业综合体、休闲商业步行街、商务花园等多样化的商业及办公功能;③以丝路文化为魂,结合兰州过去、现在、未来的文化景观节点的推进,创造了立足文化根本,放眼未来的文化精神;④通过提倡低碳交通、绿色建筑、水绿联城、多层次的绿化体系等打造兰州市级绿色低碳的示范区。

另一方面还要倡导:①功能产业分区的经济性;②交通网络的畅通性 ;③生态的持续性;④标志建筑物的内涵性;⑤节点的有序性;⑥界面的有机性和⑦廊道的绿色性。

最后,来引用:“凯文林奇(美)曾说过:一座城市越是有特色,她的城市生活越是兴旺发达,她的人民则越富有生气和灵性,同时对自己的家园越是充满激情。”期待兰州国家新区美好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胥瓦尼H. 都市设计程序. 谢庆达译.台北:创兴出版社,1979.

[2]熊明著. 城市设计学——理论框架·应用纲要.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3]凯文 ·林奇著.项秉仁译.《城市意象》[M].华夏出版社.2001、4

[4]杨·盖尔著.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0

[5]于止伦著.《城市环境艺术》[M].天津科技出版社

[6]刘艺著.《城市节点设计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宗跃光.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中的廊道效应研究— — 以北京市区为例[J】.生态学报,1999,l9(2):145~l50

[8]车生泉.城市绿色廊道研究【J】-城市生态研究,2001,25(11):44~48

[9]周凤霞.城市绿化规划研究初探— —以长沙市雨花区为例[J】.四川环境,2004,23(6):20~22

[10]俞孔坚等.“反规划”途径【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总体城市设计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城市设计;相关案例;技术标准;保障;特点

Abstract: in order to further highlight the Wuhan city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natural landscape features, implementation of Wuhan city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are extended from 2D to 3D fine management goal, Wuhan city started the work of city design.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Wuhan city design, basic research of special technical design of the macro level to carry out the city before 2008, for strengthening design work of city, to further clarify the compiling methods of city design and planning content, features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design technical standard system in Wuhan city.

Keywords: city design; case; technical standard; security; characteristics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城市设计技术标准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城市设计工作的不断开展,城市设计主题正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城市设计编制方法和成果表达形式也在向多元方向发展。由于武汉市城市设计编制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存在成果深度不统一、城市设计成果与规划管理脱接等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通过对城市设计技术标准的系列与长效的研究,并在对2008年所做的城市设计项目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层面的城市设计编制技术标准进行研究,找出城市设计编制全过程的理念、标准、路径、深度和方向,探索城市设计成果的实施对策,改进工作的思路,将有利于今后城市设计工作的开展和规划。

城市设计工作历程分析

国内城市设计工作历程概述

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施行,并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确定,在“编制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应当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 1997年中国建筑学会在上海举办以城市设计为主题的中国建筑学会年会,提出 “关于加强城市设计工作”的倡议。

经历近30年的研究和实践,我国现代城市设计正逐步走向成熟。全国近600座城市先后进行了不同层面的城市设计,城市设计研究的范畴大至整个区域,小至一个广场、建筑、小品,甚至广告,因而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城市设计项目:有总体城市设计、新区开发设计、历史地段保护设计、步行商业街城市设计、中心区城市设计以及以指引性条例和控制导则为主的城市设计,如香港城市设计指引。类型的多样化表明了我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的逐步完善和发展。

武汉市城市设计工作历程

武汉市城市设计工作历程大体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8-2006年),陆续编制完成城市设计项目近20项,但涵盖区域较为分散、关联性较差,城市设计成果及编制手法缺乏系统性指导。

第二阶段(2007年),在新的总规修编工作完成后,近期已启动了武汉市立体空间形态研究、武汉市高层建筑布局研究、武汉市空间特色研究、武汉市滨江滨湖控制研究等各种宏观层次的前期专项技术研究,为武汉市城市设计编制体系的建立指导下为层次城市设计的编制奠定了基础。

第三阶段(2008—2009年),在前期专题研究的基础上,武汉市初步确立了与各层面法定规划体系相对应的城市设计编制体系,分总体城市设计、分区城市设计及局部城市设计等三个层次。结合分区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导则的编制,武汉市于2008年下半年全面展开了从宏观范畴的总体城市设计到中观层面的分区城市设计,再到二环线以内重点区域、道路及节点等微观层面的城市设计编制工作,并在对已编制城市设计项目进行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上,制定了武汉市城市设计的技术标准及相关规定。自此,武汉市城市设计体系整体框架、相关技术标准与相关管理规定基本确定。

三、武汉市城市设计技术标准研究

武汉市城市设计技术标准研究体系主要可概括为支撑研究、项目编制、制定标准等三个阶段。

3.1 前期支撑研究阶段

2008年,我市结合控规导则的编制工作,全面启动了二环线以内重点区域、道路及节点城市设计工作,编制了《武汉市总体城市设计》、《二环线地区整体城市设计纲要》,制定了《武汉市城市设计编制技术规程(讨论稿)》,并于2008年10月邀请国内知名城市设计业内专家召开了“武汉市城市设计编制技术规程及二环线地区城市设计纲要专家研讨会”,明确了下步城市设计编制任务和编制技术要求,并陆续完成了《武汉市主城区建筑高度分区规划》、《武汉市主城区空间特色分区及特色意图区划定规划》、《武汉市景观干道空间景观设计通则研究》等支撑性空间理论研究。

3.1.1 武汉市主城区建筑高度分区规划

随着武汉市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土地日趋紧张,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高层建筑以其巨大的体量和绝对的高度影响着城市空间形态和天际轮廓线,为有序引导和控制武汉市高层建筑布局、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塑造城市特色,武汉市规划局委托规划咨询中心在已编制完成的《武汉市高层建筑分布》以及东南大学编制的《武汉市立体空间形态概念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提出武汉市建筑高度分区、分级以及相关控制要求,编制《武汉市主城区建筑高度分区规划》及相关导则,为城市规划管理和主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3.1.2武汉市主城区空间特色分区及特色意图区划定规划

在《武汉市城市空间特色研究》、《武汉市立体空间形态概念规划》等专项规划的基础上,武汉市对城市空间特色进行了系统性研究。

以此两项研究为基础,结合《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及相关专项规划要求,整合研究成果,编制《武汉市主城区空间特色分区及特色意图区划定规划》,划分空间特色分区、划定武汉市特色意图区,提出特色控制要素,明晰武汉市主城区内能彰显城市空间特色的区域,在规划编制、规划管理和具体建设行为中加强城市空间特色的控制与引导。

3.1.3 《武汉市景观干道空间景观设计通则研究》

城市干道是城市道路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展现城市景观形象的重要路径,为建设和谐、有序、富有特色的街道空间,特对形成良好道路空间景观的组成要素和共性的设计规律进行研究,以指导同类型道路的规划设计和城市建设活动的有序开展,为政府和规划管理部门提供一种长效的技术管理支持。

通过该研究,改进和提高城市街道空间环境质量,改善城市形象和市民的生活质量。探索良好的城市干道街道空间景观构成要素和设计控制原则,提供科学合理的、可操作的景观综合性干道的设计导则,提高规划设计水平。提供方案比较和评价的平台,规范规划设计成果内容。

3.2 城市设计编制与反思阶段

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以二环线内重点片区、重点地段城市设计为设计重点,全市共完成“两江四岸滨水区城市设计”、“武昌主城区东西山系景观体系”等中观层面城市设计和二环线内“解放大道城市设计”、“徐东大街城市设计”、“武珞路珞瑜路城市设计”等重要景观干道及“沙湖周边城市设计”等重点特色区域共计14个城市设计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约70平方公里,设计道路长度约90公里,基本实现了二环线内重点特色区域城市设计的全覆盖,主城区覆盖率达32.4%。

在已编制的城市设计项目的基础上,结合城市设计成果的运用和实施成效分析,武汉市对城市设计编什么、如何编、如何用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对总体、分区、局部、街坊等不同层面城市设计的编制内容、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衔接、城市设计与规划管理的衔接等进行了梳理,为城市设计标准的制定进行了实践探索。

3.3 标准制定阶段

在总结已编制城市设计项目的基础上,武汉市陆续出台《武汉市城市设计编制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武汉市局部城市设计导则管理规定》(试行)、《武汉市城市设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等城市设计技术标准文件,为下步城市设计的编制提供了技术标准及规范。

四、城市设计实施保障手段

为更好地引导城市设计实施,武汉市借鉴了发达国家的先进做法,建立了多种形式的保障工具和诱导工具,有效地实施城市设计构思中的刚性和弹性要求。主要手段有法规和政策、财务手段等。

法规和政策是指从法律文件到地方政策、法规等以不同的法律作用方式全面保障城市设计之设计原则的核心手段。

财务手段包括直接经费援助、税收政策、信贷支持以及其他激励性机制。例如在城市设计关键地区,由政府基金直接补助,促发核心公益性项目的开发,并以此为媒介,引发相邻地区的发展。

五、总结思考

国外城市设计起步较早,现已进入成熟期,对城市面貌、城市形态塑造已然发挥出其显著的作用。城市设计的编制已从传统物质、空间形态规划层面上升到城市发展、竞争力及城市振兴的层面,体现了城市设计与城市发展要求息息相关的良好局面。通过对城市设计编制技术标准的梳理和研究,武汉市基本解决了城市设计编制管理体系中的最重要一环,为武汉市精细化规划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美岩;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总体城市设计研究范文第3篇

部委动态 (5)

高层信息 (5)

地方信息 (6)

其他 (7)

学会工作郭春英 (8)

乌鲁木齐市跨越式发展的机遇与对策仇保兴 (9)

本刊特稿

基于学科导向与办学背景的探索——城市规划低年级专业基础课课程体系构建段德罡 白宁 王瑾 (17)

更深还是更广——城市规划专业本科知识覆盖面的抉择华晨 马倩 (22)

城市规划专业基础教学中的公共政策素质培养徐岚 段德罡 (28)

c+A+d:城市规划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探索庞磊 杨贵庆 (32)

国外规划研究

1950—2050年美国城市变化的因素分析及借鉴(下)张庭伟[美] (35)

社区规划设计的新理念——以美国普雷亚维斯塔社区为例李晴 (42)

历史文化保护规划

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市一级)的总体思路探析吴晓 王承慧 王艳红 (49)

城市产业遗存再利用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于一凡 李继军 (57)

居住区规划与管理

居住小区不因市场而失效——小区理论在市场机制下的理解与应用赵文凯张播 张播 (61)

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30周年院庆专版

资源型区域城镇化动力、特征与战略取向——基于山西的实证翟顺河 郭文炯 景普秋 (67)

平遥古城环城地带风貌格局恢复初探宁学军 (73)

五台山风景区核心景区专项保护规划研究——以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灵峰圣境核心景区为例李喜民 (78)

煤炭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重组战略模式研究——以山西省孝义市为例张玉民 郑甲苏 (82)

注册城市规划师

注册城市规划师管理工作十年历程(下) (86)

实例研究

关于大西安战略规划的几点思索和红星 (88)

弹性理念主导下的产业园区规划实践探索——以天津中华自行车王国产业园区为例丁灵鸽 陈天 李磊 (93)

遗珠拾粹

江西瑶里古镇赵逵 (I0001)

城市映像

展示新城风貌 彰显海岛魅力——走进玉环新城规划展示馆钟强 张才傲 (I0003)

人口规模石楠 (1)

规划信息

部委动态 (5)

高层信息 (5)

地方信息 (6)

其他信息 (6)

学会工作 (7)

规划研究

关于“城市空间绩效”及城市规划的作为彭坤焘 赵民 (9)

低碳城市规划建设:成本效益分析叶祖达 (18)

租地权周期与微干预规划设计段进 邱国潮 (24)

重大移民工程区域社会问题及规划理论研究——以三峡库区为例黄勇 史靖塬 (29)

刍议泉州城市规划对宗教旅游的影响苏欣慰 陈金华 (36)

国外规划研究

1950-2050年美国城市变化的因素分析及借鉴(上)张庭伟[美] (39)

全球步行化语境下的步行交通策略研究——以苏黎世市为例戴德胜 姚迪 (48)

社区规划

社区配套设施“非属地”现象及规划对策探讨徐鑫 于文波 杨育人 (56)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周年专版

深度城市化的机遇与挑战——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三十周年的思考杜雁 (61)

市场主导下快速发展演进地区的规划应对——以深圳华强北片区为例黄卫东 张玉娴 (67)

探讨法定图则公众参与的实践过程和发展途径——以深圳市蛇口地区法定图则公众意见处理为例李晨 (73)

规划师随笔

纳撒尼尔·利奇菲尔德及其社会影响规划评价理论周国艳 (79)

注册城市规划师

注册城市规划师管理工作十年历程(上) (84)

实例研究

基于城市增长极培育的城市公园规划实践刘纲 张哲斌 (88)

城市内河的“蓝带”激活——哈尔滨何家沟水系生态景观概念规划与框架研究黄锰 李光皓 张伶伶 (93)

新城乡规划部门规章七一起施行 (5)

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获通过 (5)

强调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5)

国务院原则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 (5)

国家部委联合发文指导住房保障规划 (5)

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保规划出台 (5)

《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获通过 (5)

重庆大规模建设公共租赁住房 (6)

河北规范新民居建设用地 (6)

江苏沿海开发十大规划 (6)

国土部将对土地违法问责 (6)

我国共制定了30多部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 (6)

北京城市设计指导意见 (6)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获批 (6)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培训班在杭州举办曲长虹 (7)

吴良镛院士喜获陈嘉庚技术科学奖 (7)

学会首办城市规划基础教学研讨会潘斌 (7)

上海世博·低碳宜居城市发展论坛举办侯家泽 (7)

学会专家应邀参加澳门滨海城市设计专家座谈会 (8)

学会城市生态规划委员会召开年会陈小卉 (8)

2010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大会在秦皇岛召开 (8)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国际研讨会落幕潘海啸 刘峰成 (8)

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召开年会王文彤 (8)

规划研究

论开发控制体系的相对独立性 (9)

消费时代城市空间的生产与消费季松 (17)

城市休闲方式的若干现象及规划面临的挑战赵守谅 陈婷婷 (23)

乡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内涵与方法——以南京市江宁区江宁街道为例胡畔 谢晖 王兴平 (28)

西部中心城市可持续发展风险评价研究宋锋华 (34)

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

武汉老工业城市更新发展的规划实践刘奇志 何梅 汪云 朱志兵 (39)

江南文明背景下的运河遗产保护——由大运河产业遗产保护引发的一些思考董卫 柴洋波 王沈玉 陈沂 (44)

对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工业遗产问题的认识——机遇、问题与对策:以青岛市旧城区老工业改造为例展二鹏 (48)

规划教育

基于交叉学科的地理学类城市规划教学思考——以社会实践调查和规划设计课程为例汪芳 朱以才 (53)

国外规划研究

美国城市规划专业演化的相关逻辑及其借鉴汪劲柏 (62)

“成规院杯”获奖论文专辑

成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广义原真性得失朱直君 (70)

浅议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局部调整唐鹏 (76)

成都市一般镇规划编制技术创新探索——兼述《成都市一般镇规划建设技术导则》姚亚辉 (79)

在都江堰灾后重建实施规划中践行“全程规划”潘庆华 (83)

实例研究

城市设计彰显生态与人文精神——北京昌平新城商务中心区设计方案俞孔坚 刘向军 凌世红 边文光 (87)

构建城市生命屏障——《重庆市主城区突发公共事件防灾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简析杨蜀光 余颖 冉杨 宋恩曼 邓伟平 刘胜洪 (92)

矛盾 (1)

青岛市规划局关于引进高层次优秀规划人才的公告 (45)

高校城市规划专业评估通过学校和有效期情况统计 (54)

规划信息

高层信息 (5)

部委动态 (5)

地方信息 (6)

其他 (7)

学会工作 (8)

本刊特稿

新型城镇化带动西部大开发的几点思考——以南疆为例仇保兴 (9)

适应城市交通综合多样性新发展——电动自行车将是未来中近距离交通的一大需求、一大趋势和一大市场周干峙 (18)

特别关注:规划编制体系改革

规划的变革与变革的规划——上海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两规合一”的实践与思考胡俊 (20)

基于实施的规划编制机制探索张文彤 殷毅 姜涛 (26)

基于城乡统筹思想的重庆市规划编制体系构想舒沐晖 扈万泰 余颖 (31)

国家审批要求下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中规院近时期承担国家审批城市总体规划“审批意见”的解读官大雨 (36)

规划研究

关于“城乡规划学”作为一级学科建设的学术思考赵万民 赵民 毛其智 (46)

论乡村视角下的村庄规划技术策略与过程模式葛丹东 华晨 (55)

浙江省乡村绿道发展模式创建徐文辉 (60)

专题报道

关于转型时期中国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武汉建议 (64)

城市规划要高度重视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研讨会发言摘登 (66)

山地城市之魂——黄光宇先生山地城市生态化规划学术追思闫水玉 杨柳 邢忠 (69)

重庆云阳县城可持续的城市形态规划闫水玉 王正 赵珂 (75)

基于生态理念的重庆双福新城总体城市设计王正 闫水玉 方瑜 (80)

生态区位视角下的地域风貌保护与传承研究——以山地地貌类型丰富的四川省为例翁季 应文 (84)

实例研究

旧城更新区的控规编制——以宁波江北核心区控规为例熊璐 王雨松 (89)

基于人地和谐与生态优先理想的城市设计——以龙泉驿中心城区和皇冠湖为例王波 成受明 程新良 王伯伟 (93)

规划信息 (5)

规划研究

1980年代以来我国区域城市化差异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张立 (9)

大城市都市区化与规划调控思路的转型胡道生 宗跃光 (18)

大城市空间系统的组织优化——一种基于交通行为选择的规划技术思路韦亚平 (23)

交通基础设施与城市空间增长——基于城市经济学的视角洪世键 张京祥 (29)

宁波杭州湾新区规划国际方案征集会于2010年5月5日举行 (34)

规划管理

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的制度设计探讨徐忠平 (35)

民主的价值与形式——规划决策听证制度的发展方向王郁 董黎黎 李烨洁 (40)

自由裁量之“自由”——兼论规划许可的效能优化邓小兵 车乐 (46)

注册城市规划师

法国城市规划师认证制度概述 (53)

居住问题研究

近年来济南市主城区居住用地布局变迁研究陈有川 尹逸娴 窦家利 (54)

上海郊区宅基地置换试点模式及案例研究张棉娴 (59)

几种提高居住密度方法的量化评价陈昌勇 (66)

小城镇规划研究

小城镇灾后重建规划的四点思考——以绵竹市汉旺镇总体规划为例鲁晓军 李建华 翁一峰 陶来利 (72)

差异化援助与大生态建设——阿里地区狮泉河镇规划探索罗彦 何林林 朱荣远 (77)

县域环境人口容量及其空间引导研究——以温州市苍南县为例杨介榜 陈前虎 吴一洲 (82)

实例研究

大尺度城市设计定量方法与技术初探——以“苏州市总体城市设计”为例杨一帆 邓东 肖礼军 伍敏 (88)

川西新型村庄规划探索——以什邡市洛水镇渔江村灾后重建规划为例熊国平 王爱军 盛楠 周梦蝶 吴文昕 何舒炜 (92)

分异石楠 (1)

高层信息 (5)

部委动态 (5)

地方信息 (6)

其他 (7)

学会工作 (8)

规划研究

基于城市规划的国家征收权探讨陈锦富 于澄 (9)

中国中产阶层化过程、特征与评价——以南京为例宋伟轩 朱喜钢 吴启焰 (14)

城市形态研究与城市历史保护规划田银生 谷凯 陶伟 (21)

基于GDP规模分布的中国城市等级变化研究——等级结构扁平化抑或是等级性加强李震 杨永春 (27)

规划编制

基于规划发展单元的总规—控规联动机制研究——以广州市为例孙翔 姚燕华 (32)

城市建设用地敏感度研究初探段德罡 黄博燕 张晓荣 王峰 (38)

城市绿地规划

广州公园绿地的空间差异及社会公平研究江海燕 周春山 肖荣波 (43)

基于Huff模型的洛阳市绿地系统优化设计王胜男 李猛 (49)

国外规划研究

公共交通在德国城市中心步行区发展中的作用——以斯图加特市为例刘涟涟 陆伟 (54)

规划师随笔

对广州大学城规划设计目标的矫正洪惠群 (60)

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30周年院庆专版

鲁南地区城镇发展初步研究柴宝贵 扈宁 刘志红 (65)

山东省城乡一体化规划的探索与实践杨德智 张卫国 (69)

巨型区域:新的城市化空间形态——理论辨析与实证探讨李少星 (74)

港城模式与港口城市发展战略探讨——以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为例杨明俊 林坚 李延成 (80)

实例研究

总体城市设计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遥感资源整合 城市规划 用地动态监测

[Abstract]: This paper gives a clear presentation of the data resouces relevant to the research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enumerates some applications of new technologies such as comformity and dynamic inspection on remote resources into urban planning, and discusses an operable way to use new technologies into the study of city problems.

[Key words]: Comformity of Remote Resources Urban Planning

一、引言

城市是个复杂的系统,它既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又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的系统,而且决非这几部分简单的叠加,而是科学的复合与综合。有数据显示,截至2002年我国的设市城市为668个,城市化水平为30.9%,预计20年以后全国城市将达到1000至1100座。城市化进程加快,要求我们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将城市的各种数字信息及各种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并充分利用,从而使城市规划具有更高的分析能力和准确性,使我们以科学的管理模式和科技创新行动实现城市持续发展。

遥感、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城市规划领域的数据整合、数据应用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这种形势下,我们研究分析了规划设计研究单位在日常工作及应用GIS技术时,所涉及到的各类数据源,重点将现有的遥感数据进行整合,并开展了一系列遥感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研究工作,为利用新技术与城市规划结合研究城市问题,探讨了一条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的技术途径。

二、遥感数据源整合分析

2.1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涉及的数据源

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信息网络中的一员,在我国部分城市的城市规划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相当显著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彰显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已成为现代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用来收集、存储、检索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过去和现状,更重要的是可以用来辅助城市发展的评估、规划和决策,模拟和预测城市发展的未来。为此,我们的数据梳理、整合工作基本上是围绕建立GIS数据库展开的。根据我们的调查、分析,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部门对数据的需求有别于规划管理部门,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l

基础地理数据库

l

基础专题数据库

l

规划基础数据库

l

现状基础数据库

l

规划专题数据库

l

遥感解译数据库

l

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库

l

规划档案数据库

l

规划法规、细则库

l

辅助规划设计符号、线型库

l

多媒体数据库

······

上述内容从数据格式上可以分三类,即:矢量数据、文本数据、栅格数据。详见下图

现阶段我们重

2.2遥感数据源整合分析

2.2.1遥感数据的适用范围

根据遥感平台高度的不同,通常将遥感分为卫星遥感和航空遥感,所获取的信息亦分为卫星影像和航空影像。遥感用途的大小不是以分辨率的大小来决定的,而是取决于研究对象,要解决什么问题。对于不同应用的目的,要求概括程度不同,选择的地面分辨率也完全不同。

千米级(1000~5000m)的宏观现象如大陆飘移等,多属全球级巨型环境特征,采用气象卫星便可解决问题。资源调查、环境质量评价、城市用地变化监测等多属部级、省级的大型环境特征,大致相当于百米级(80~100m)范畴,陆地卫星空间分辨率可以保证。中型环境特征如作物估产、林火、污染监测等,一般在50m以下区域范围内,采用陆地卫星资料加上SPOT卫星图像便可进行工作。小型环境特征如港湾、水库等具体的工程建设、城市发展规划等,一般在5~10m的地区范围内,SPOT卫星图像尚可以做一些工作,但主要靠高空间分辨率卫星图像和航空像片来进行工作。

点开展了遥感数据的整合与应用工作。

2.2.2遥感数据在北京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回顾

遥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可分为二个层次。

第一层次解决影像数据在规划中的日常应用。如将影像图作为现状调查的基础图件,在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工程规划中应用,以减少现状调查的盲目性及线划图过时带来的偏差;也可制作大型彩色挂图及专题或局部地区彩色挂图为各级部门的管理、决策、宣传提供直观材料。

第二层次解决规划专题研究与新技术应用的需要。如,利用影像信息源内容丰富,综合性强,结合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新发展,分类提取影像信息,进行专题应用研究, 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动态监测城市发展变化研究等提供依据,为城市规划信息系统的建立、更新提供基础数据源。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展遥感应用工作多年,积累了大量的基础资料和研究成果。北京市1983年开展的第一次航空遥感综合调查密切结合城市问题,结合规划需要,为今后广泛应用遥感技术奠定了基础。

1989年进行的第二次航空遥感综合调查又有新的突破。制作的系列正射影像图不仅为规划人员提供了现状信息,而且为1993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订及时提供了各类用地现状数据,为总体规划的顺利编制提供了数据基础保障;利用正射影像图对绿化隔离带的解译、量算,提供了至1989年时隔离带内的绿地、被侵占绿地、粮田等最客观数据,为有效保护绿地与城市生态环境提供了依据;利用房山区土地利用现状解译图及Genemap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的县域规划研究,为今后广泛应用与深入探讨积累了技术方法。

由于受当时技术设备条件和技术手段的局限,未能充分应用遥感、计算机技术生产出满足城市规划和其它工程控制要求的数字式大比例尺影像成果,使遥感成果在建库和应用等方面受到影响。

随着计算机和遥感图像处理等技术在理论上的新突破及在技术的可用性、经济性等方面的极大进展,为遥感进一步深入应用提供了条件。

2.2.3遥感数据整合及数据库建设

对遥感数据的整合工作,我们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对资料本身的整合入库;二是从应用角度出发,对数据进行梳理、整合。

我院积累的大量遥感资料为规划设计、研究提供了不同年代的详尽的基础信息。但由于技术原因,存在着坐标系不统一,难以进行比较分析等问题。

通过我们对历年散在的卫片、航片资料进行几何纠正、坐标转换等数据整合工作,将坐标统一到北京地方坐标系并建立相应的遥感数据库,方便了规划人员的数据使用,发挥了遥感资料现势性、连续性的特点,为规划人员提供了具有可比性的基础信息,有利于分析比较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变化情况。同时,数据库的系统性、完整性为长期开展这项工作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结合我院规划工作现状,对遥感数据在规划应用层面的整合,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为规划设计提供基础底图;其次为规划专题研究提供基础信息;再次为院内局域网快速浏览影像图提供基础保障。

根据上述原则,我们建立了遥感数据库,并利用图像处理软件、GIS软件结合规划需求,进行数据分析、应用。

一、遥感数据应用研究

3.1目的和意义

自改革开放后历经二十多年,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在城市自身建设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众多的城市问题。特别是一九九三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以来,尽管统计数据表明,城市建设用地不断增加,但是地理位置不够明确。城市空间发展态势如何?北京周边地区近十年来用地又是如何发展变化的呢?目前急需将统计数据和地理位置对应起来。

遥感信息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城市用地现状。利用历年遥感资料,采用当今最新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一方面可以研究分析北京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发展、变化进程,为规划研究提供部分基础资料;另一方面可以为今后动态监测城市发展,及时发现规划执行过程中的问题,为可持续开展这项工作,探讨一条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的技术路线。与此同时,也可以为今后如何向规划人员推广普及应用GIS系统平台查询、统计基础地理信息,叠加、分析城市用地发展趋势,储备技术力量;为日后分区域、分阶段建设各类规划信息数据库及各类子系统积累经验。

3.2遥感应用研究思路

根据遥感影像的适用范围,并结合城市用地区域的不同规划深度,我们将北京的用地规划研究分为三个层次,即旧城(约62平方公里)、规划市区(或扩大到六环路,约2280平方公里)、全市域(约16800平方公里)。旧城用地研究适于采用航空影像或高分辨率的卫星影像,六环路内的用地研究适于采用中或高的分辨率卫星影像,如2.5米分辨率的影像,由于目前控规深度的规划研究范围不断扩大,我们考虑这一区域的遥感资料也采用航空影像或高分辨率的卫星影像,如0.6米快鸟影像。而全市域的用地研究则宜采用10米或15米分辨率的卫星影像进行大区域的宏观研究。北京周边地区俗称大北京地区采用30米影像足以。

遥感应用研究总体框架

依据遥感数据的适用范围及城市规划的不同阶段要求,我们建立了能够保证数据更新的遥感应用研究体系,并进行了以下一系列应用研究工作:

(1)配合战略规划,进行了《京津冀(大北京)地区建设用地遥感动态监测信息系统应用研究》;

(2)配合总体规划,进行了《北京市域建设用地遥感动态监测信息系统应用研究》;

(3)配合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的研究,进行了市区范围的用地及经济分析

3.3遥感应用研究范例

3.3.1北京市城市空间战略规划

南到吴桥;西起阳原,东至秦皇岛。总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涵盖北京、天津全部区域,涉及河北省大部分地区,并将山东省的德州地区包含进来。

应用GIS软件可以获得以下几种类型的数据统计、分析图:

1. 大北京区域2002年人口状况分布图

2. 大北京区域平原区、山区分布图

3. 大北京区域2002年现状各类用地分布图

4. 北京、天津辐射范围示意图

5. 大北京区域1991年-2002年城市建设用地增量示意图

6. 北京与周边主要城市间距离示意图

7. 大北京区域2002年现状机场、港口分布图

8. 大北京区域1991年、2002年现状道路分布图

9. 大北京区域1991年-2002年道路增长示意图

10.

北京区域1991年、2002年现状铁路分布图

3.3.2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

3.3.2.1北京市域建设用地增长趋势分析

在配合北京市总体规划修编的项目中,我们以遥感、GIS为技术支持,以遥感影像解译现状用地图为基础,动态监测了北京市自1986年以来,每五年的用地变更状况,客观反映了城市建设用地膨胀的真实状况。

2001年用地现状图

2001年市域总用地:

16389.13 KM2

2001年市区总用地:

1069.73 KM2

2001年市区建设用地:

660.711 KM2

2001年市区城市建设用地:

640.7 KM2

2001年市区农村建设用地:

21.01 KM2

2001年卫星城城市建设用地:234.323 KM2

2001年乡中心建设用地:

47.01 KM2

2001年建制镇建设用地:

46.13 KM2

中心镇建设用地:

52.295 KM2

3.3.2.2北京市域交通状况分析

1986年道路总长度:

5364.9 KM

1986-1991年增加道路:

1127.2 KM

1991-1996年增加道路:

719.7 KM

1996-2001年增加道路:

451.9 KM

86-91年增长的道路中:

路宽10-30米 503.4 KM

路宽30-45米 402.2 KM

路宽>45米

221.7 KM

91-96年增长的道路中:

路宽10-30米 348.8 KM

路宽30-45米 264.2 KM

路宽>45米

106.7 KM

96-01年增长的道路中:

路宽10-30米

97.4 KM

路宽30-45米 215.8 KM

路宽>45米

138.7 KM

3.3.3市区用地现状、经济指标数据分析

3.3.3.1北京市区

我们将现状用地结合一系列的社会经济数据库(摘自2002年北京市区统计年鉴),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

GDP指标分析

3.3.3.2旧城地区

旧城道路分析

区名

总占地面积

(平方公里)

道路长度

(公里)

道路密度

(公里/公里2)

胡同长度

(公里)

胡同密度

(公里/公里2)

东城区

18.10

197.27

10.90

141.90

7.84

西城区

197.27

147.28

11.24

92.61

7.07

崇文区

10.90

110.25

9.37

75.92

6.45

宣物区

141.90

202.66

11.66

137.46

7.91

分析结论:

l

旧城胡同占道路长度的比例非常大;

l

旧城胡同在东、西城的总长度与道路密度高于崇文区和宣武区。

四、

结束语

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应用在我院已开展了很多年,近年来我们首次系统利用遥感技术、GIS技术搭建辅助城市规划编制、分析、研究及管理的专用技术平台,在利用新技术与城市规划结合研究城市问题领域提出了系统框架与理论方法并使之附注于规划实践,具有的一定开创性。首次进行工程性的遥感信息资源整合,并将大范围的用地信息应用遥感解译,利用通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建数据库、进行初步统计、分析,为如何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规划需求进行了较为成功的技术层面探讨,为如何更紧密结合规划应用发挥更大的效益积攒了经验和教训,为今后持续开展这项工作奠定了基础。

通过我们所做的研究工作,我们深切体会到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新技术在城市规划应用中的重要价值与巨大潜力。北京作为正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的特大型首都城市,伴随2008年奥运会的胜利申办,必将发生巨大变化,在机遇面前我们更应冷静地思考,如何在城市大发展的同时保证城市机能的有效运转——如何有效控制城市人口膨胀,如何进一步改善首都生态环境,如何更好地延续历史文脉......,这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逐步扩展深入到北京规划市区、北京旧城等地区微观研究北京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相信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北京规划建设中必将发挥巨大作用。

五、

参考文献

1.《城市总体规划》

董光器

东南大学出版社

2.《城市规划信息技术开发及应用》 张伟 顾朝林 东南大学出版社

3.《城市化与城市地理信息系统》

总体城市设计研究范文第5篇

研究背景

为什么要开展这一项目的研究?钟茂华介绍:“随着城市数量和规模的快速增长,我国城市正逐步承载越来越大的人口、安全、资源、环境等压力,城市公共安全面临严峻挑战。由于我国城市运行管理环境十分复杂,常规和非常规风险不断突出,城市安全隐患日益凸显、维护公共安全任务日益繁重。”

2016年科技部了《关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等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国科发资〔2016〕52号),“其中‘城镇安全风险评估与应急保障技术’项目作为公共安全领域的重点研发项目首批启动,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城市公共安全和应急保障工作的高度重视,是强化科技支撑、实现科技兴安的重要举措。”钟茂华说。

研究内容

城镇安全风险评估与应急保障技术项目面向城镇公共安全重大需求,旨在突破城镇安全综合风险评估、重大基础设施风险管控、应急保障等方面的理论、方法、技术、装备和标准,形成城镇、城市、城市群安全监测和应急保障平台。

问题导向

项目研究内容贯穿风险应对全过程。从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应急保障三个关键环节,重点解决城镇公共安全共性关键技术和重要基础设施风险管控技术。在共性关键技术层面研究城市群综合风险评估、网格化安全监测、人员安全转移安置、应急资源保障等方面的技术、平台和标准;在重要基础设施风险管控技术层面研究困扰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最突出的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城市地下空间、大型活动场所、低影响排水等方面的技术、装备和标准。

研究方向

项目共设置9个课题,分别是:

城市群公共安全综合风险评估技术;

城镇大型活动场所安全风险诊断技术与信息平台研发;

城市多部门协同的网格化安全监测和保障技术装备及集成信息平台;

城市地下空间关键设施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及信息管理平台;

城市轨道交通防灾系统检测与风险管控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重大风险管控与应急救援技术;

城市低影响排水(雨水)系统与河湖联控防洪抗涝安全保障关键技术;

城镇重大突发事件下人员转移安置应急保障技术及平台;

城镇应急资源配送与交通组织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及平台。

研究团队

项目研究分别由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11所大专院校,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北京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中心、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9家科研院所,以及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共30家单位组成。项目团队拥有深厚的研究基础、优秀的人才队伍和良好的研发条件。参与单位均来自国内城镇安全领域具有较强优势的科研院校(所)及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单位,在学科专业和研究条件上优势互补,实现“产、学、研、用”结合。

空间尺度

由点(大型活动场所、地下空间),线(城市轨道交通),网(网格化城区、城市排水系统),面(城市群)多层次开展研究。

项目挑战

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在科技部对《改革方案》的政策解读中提到,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强化顶层设计,打破条块分割,加强部门功能性分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目标明确和绩效导向的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体制。

在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的原则下,政府各部门不再直接管理具体项目,建立统一的宏观管理和监督评估机制,破除条块分割,解决科技资源配置“碎片化”现象。“这意味着,与往年不同的是,这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将改变以往的各课题负责单位分e与政府科技管理部门对接,而是将具备条件的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进行优化整合,由项目牵头单位负责对整个项目的总体协调和把控、统一接受监督评估。清华大学作为该项目总体负责单位,将承担这一职责,这一挑战将是前所未有的。我们也将努力在总体项目管理方面进行探索。”钟茂华解释说。

预期目标

项目预期将在以下几个方面产生积极效益:

一是形成城市群跨区域多因素综合风险评估理论、大型活动典型事故风险快速评价方法、低影响排水监测与评价理论体系、城市人员转移安置、应急资源规划调度等科学理论、方法。

二是建立大型活动场所风险智能化采集与识别技术,城市轨道交通防灾安全监测预警技术、防灾系统风险评估和管控技术,临近和穿越施工时地铁既有线安全监测预警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关键装备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城市地下交通隧道关键装备在线故障诊断和结构病害处置技术,城市地下人员密集空间关键设施故障诊断与风险评估技术,城镇重大突发事件下人群疏散转移分析和人员伤亡评估技术等关键技术。

三是研发形成大型活动场所信息管理平台,城市地下空间关键设施设备故障诊断技术与信息管理平台,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应急救援平台,城市轨道交通防灾安全现场综合检测装备,排水防涝安全监控系统平台,城镇人员转移安置、应急资源配送与交通组织等平台,城镇群多因素综合风险评估和跨区域应急联动及协同救援保障系统,低影响排水与河湖联控防洪排涝决策支持系统,城市多场景安全协同处置保障智能终端设备等平台、系统和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