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会计电算化知识点

会计电算化知识点

会计电算化知识点

会计电算化知识点范文第1篇

会计电算化自20世纪70年代引入我国试点,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理论与实务不断趋于成熟。但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也受到了企业领导层认识不全面、会计专门人才缺乏、会计信息系统保密性不到位等因素的限制,本文针对会计电算化在我国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加以详细的阐述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字:

会计电算化;问题;对策

一、引言

会计电算化是以计算机为基础将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领域的简称,运用会计软件代替手工做账来完成会计工作,实现了数据的自动化处理,优化了会计信息质量,大大提高了会计的工作效率。会计电算化自20世纪5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通用汽车公司,现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我国会计电算化最早在长春汽车制造厂试点,现已实现30多年的发展,从“初始的发展阶段”到实现电算化广泛推广后的“自发的发展阶段”,到实现电算化的制度化与组织化的“稳步阶段”,直至如今的“创新提高阶段”,我国会计电算化通过不断地理论与实践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二、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遇到的问题

(一)企业领导层对会计电算化缺乏全面认识。

电算化在我国的起步较晚,现我国70%左右的大中型企业已普及电算化,但是在我国小型企业中电算化的普及率只有百分之30。企业领导层对会计电算化认知层度低,即便企业已实现会计电算化,但企业引入会计电算化的目的仍是单纯用其代替手工帐,降低会计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企业管理层并未意识到建立一个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会计电算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大部分企业运用会计电算化仅用到了它的核算功能,而关于它处理、加工、分析、预测信息的管理功能却极少用到。正因为管理层的认知偏差导致会计在我国只实现了财务会计电算化而没有实现管理会计的电算化。

(二)缺乏会计电算化的复合型人才。

会计电算化是计算机与会计的集合,与传统手工会计相比会计电算化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已发生重大变化,要求会计人员既要精通会计知识又要熟悉计算机知识还有管理学相关知识。我国企业自引入会计电算化,只是将传统会计岗位的会计人员稍加培训就直接上岗。手工会计人员虽然对财务知识非常精通,但是计算机知识、管理知识知之甚少,导致财务软件仅被用到了一些很简单的初级业务处理功能,高级一些的财务数据加工等功能尚用不到,更谈不上对软件的维护。而软件的维护人员也仅仅是精通计算机知识,基本不懂财务知识,无法将计算机知识和财务知识相融合运用到软件中。现一些学校虽已开设电算化课程或电算化专业,但是教师教授的知识也是偏重于财务相关知识,导致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不能很好适应会计电算化工作。

(三)会计电算化的安全性有待提高。

一直以来财务软件开发公司都是将重点放在研发的财务软件对会计工作的适应度上,很少有公司将精力放在财务数据的安全性研究上。财务数据的安全性对企业来说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旦一些关系企业机密的财务数据为有心人获取,势必造成恶劣影响。企业运用财务软件代替手工账后,会计信息以电子符号的形式存在于软件中。这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一旦系统遭受病毒侵害,黑客攻击,硬件故障等导致的会计信息的丢失是无法挽回的。除此之外,会计人员可以不留痕迹的对会计数据进行掩饰性篡改或将会计信息泄露给第三方。厂家虽有对系统进行加密,但这种加密的目的是厂家为了防止系统遭盗版而做的,对会计信息起不到保密作用。

三、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中所遇问题的对策探讨

(一)提高管理层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

会计电算化在会计领域无疑是一场技术上的革命,技术革命重在思想革命,会计电算化并不仅仅是简单的财务人员工作方式的变革,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必要举措。企业管理层只有充分认识到会计电算化与企业的重要意义,才能够从思想上对会计电算化在本企业的推广与发展引起足够重视。企业管理层应当委派专人负责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工作,同时组织财务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组织财务人员完成手工账与电算化的对接工作,合理安排电算化岗位,会计电算化并不是企业的一次性投入,对于后续发展如财务软件的更新换代,管理层也应当重点关注。

(二)进行电算化专门人才的培养。

会计电算化需要的人才应当是集会计、计算机、管理知识于一身的人才。现在企业电算化人员基本是由原传统会计人员转化而来,他们仅对会计知识非常娴熟,并不精通计算机,不能对财务数据进行精加工。所以我国会计复合型人才相当缺乏。国家、高校、企业应当承担起培养会计电算化专门人才的重担。国家对于会计人才的选拔中应当加入计算机与管理类知识进入考核范围,促使会计人员加强除财务知识以外的计算机、管理类知识的学习。学校在培养会计人才的时候,开设的课程应当综合考虑会计电算化岗位应具备的知识,这样学生工作后才能更好的适应岗位。企业承担对会计人才的继续教育,企业应当组织会计人员进行培训进修。

(三)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安全性。

造成会计电算化中会计信息安全受到威胁的因素很多,企业应当从源头入手来解决财务信息安全问题。首先企业在选择财务软件时要选择系统安全性高的软件;其次企业应该实行财务人员的授权管理并建立财务人员责任制,完善内部控制,让财务人员形成保密意识,妥善保管自己的用户密码,企业还可以加入一些其他的保护系统安全的限制性手段;最后,国家应该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有关的法律法规,我国目前仍未有一部专门规范会计电算化安全的法律法规。

结语

我国自引入会计电算化以来,带来了我国企业会计领域的一场技术革命,将财务人员从传统会计的繁杂工作中解放出来,大大提高了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是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必经步骤。但会计电算化在我国起步较晚,虽然发展迅速但也存在管理层认识不足、会计电算化复合型人才缺乏,会计信息系统下财务数据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等问题。只有提高管理层的会计电算化觉悟、进行会计复合型人才培养,加强会计信息系统保密性才能让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继续稳步前行。

作者:吴芳芳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

参考文献

[1]张春岚.对我国会计电算化问题的思考[J].标准科学,2010(8)

会计电算化知识点范文第2篇

随着我国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会计行业获得了迅猛发展,也成为各行业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会计人才的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施会计电算化教学可有效提升会计教学的质量以及水平,可以让学生对会计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以及学习,但在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改革策略;发展趋势

会计电算化教学会对我国社会经济社会多个领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职业技术学院的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也会对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质量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近些年来,随着经济水平以及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会计电算化教学水平得到了飞速提升,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存留诸多问题。因此,职业技术学院应将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解决与突破,还应明确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才能促进会计电算化教学质量进一步得到提高。

一、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目标无法满足形势需求

在以传统模式进行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将教学目标确立在省会计电算化考试、初级会计电算化合格证等方面,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会计电算化理论、总账与报表的编制技能。还会将教学的重点置于总账与报表的编制方面。个别学校利用的财务软件主要为考试中心所提供,是为了保证学生的考试通过率。这种软件中的模块较为简单,且功能单一,只能代替传统的手工会计核算功能与进行简单的编制报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会计软件的功能在不断完善与增多,如果利用这种功能单一的会计软件、错误的教学目标,无法顺应时代与形势的发展,也无法提升学生的会计电算化水平。

(二)教学内容传统

对于传统的教学内容来说,其主要是与传统教学目标互相符合与适应,教学内容也较为陈旧、单一,内容存在较多缺陷。由于个别职业技术学院过于追求学生的考试通过率,没有重视会计电算化行业的整体发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没有将新功能、新技术等相关内容加入进去,使得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以及时代需求互相脱离。我国近几年的经济水平在不断提升,会计人才若只具备初级的会计电算化技能无法适应企业中实际的跨级业务处理工作,这也是教学内容传统、存在缺陷的主要表现形式。

(三)教学手段存在较大局限

在传统的会计电算化教学模式中,只将教材、教学方案等作为教学的主要工具。教师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传授知识,这样的教学手段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也会对教学效率以及质量产生不良影响。一方面,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会涉及到各种表格、图形等,无法利用黑板生动、形象的展示出来,对教学内容的完整性产生影响。另一方面,由于会计电算化课程主要是利用计算机将各种会计问题解决,具备较强的实用性与操作性,如果不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法,学生无法对相关技能的操作方法充分掌握。

二、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改革措施

(一)强调理论知识的教学

在对会计电算化教学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应强调理论知识的教学。会计电算化的理论知识与手工账的相关知识较为相似,因此教师在进行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应将其主要教学内容,与手工账的相关知识进行互相回忆与结合,让学生自行对会计电算化以及手工账理论知识体系进行探索,从而让其将二者进行正确区分。让学生明确二者不同点的同时,不断提升对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的掌握与理解程度。

(二)将实践操作建立在理论基础上

目前在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虽然将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转换为实践教学,但由于会计电算化专业具备的特殊性,学校应注重其与其他学科教学中存在的差异性,应将理论知识教学作为基础,才能开展有效的实践教学。因此,教师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总结。与此同时,学生在进行实践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强调会计电算化教学的需求以及操作软件原理。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进行实践学习时,可以站在理论的角度上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从而提升其实践能力。就会计电算化知识方面来说,可以让学生更加容易掌握与理解,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将这种教学模式看作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理论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在对新知识点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将知识点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将其作为基础对学生展开正确引导,让学生进行正确的操作与实践。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可以与理论知识完美融合。只有利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让学生充分掌握会计电算化相关知识的同时,提升其实践能力,从而提升其技能综合水平。

(三)利用问题式教学手段

在对学生开展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会在操作中出现各种问题。教师应针对学生出现错误的地方进行有效的归纳与总结,对容易出现错误的部位以及教学中的重点进行仔细分析,让学生加强对易错点的理解与掌握。利用问题式的教学方法可以增强学生对会计电算化知识重点、难点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无论任何进行任何课程的教学,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会计电算化教学也是如此。一般来说,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方法虽然仅仅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种,且两种教学方法会存在一定的单调性,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因此为了对会计电算化教学进行改革,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例如在进行理论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研讨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利用自主学习性、讨论等方式进行学习,让其对知识点更加深入地掌握与理解,还可以在学生之间互相分享自身的学习所得。再如在进行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项目教学、任务教学等方法。只有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才能将单调的教学模式进行突破,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的进程不断加深。

三、会计电算化发展趋势分析

(一)使会计信息处理与分析更加专业化与智能化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不断发展,可以看出在未来的几年中,企业将会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科技技术提升企业的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重要环节水平。与此同时,对于会计信息的采集、分析、处理、加工等方面,利用会计电算化可以提升信息流通的有效性与及时性。无论是国内经济还是国外经济都开始朝信息化的发展法相迈进,我国的企业面临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与残酷。通常来说,电子计算机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信息的处理也开始更加专业化、智能化、科技化。从客观角度来看,对于会计信息的处理应具备极强的专业能力、专业技术水平,也对会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需求。会计从业人员只有具备相应的会计电算化能力以及相关的职业技能,才能在企业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促进企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由此可见,在日后对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通晓会计核算的具体流程,还要让其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只有这样才能顺应会计电算化智能化、专业化的发展潮流,充分满足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发展需求。

(二)使会计软件的相关标准更加成熟与准确

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人们对于会计电算化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与认识,也从客观上加强了会计软件的标准,并将其不断细化与提升。目前在我国企业中,已经开始广泛应用会计电算化,企业的领导也对会计电算化更加重视。由此可见,随着我国会计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优化,相关的计算机准则也会尽早出台,这些情况都会促进会计软件的标准日趋成熟。另一方面,会计软件作为会计电算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将会计工作者的工作量大幅减少,还可提升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效率,还可有效避免发生各种差错,可有效增强财务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与真实性。因此职业技术学院应加强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程度,让其成为精通财务会计知识,还可以熟练对计算机进行操作的复合型人才,从而为我国的会计软件规范化、通用化发展奠定坚实的人力基础。由于我国的会计软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便进行了快速的发展,会计软件标准的不断细化与成熟,可大幅提升其实用性与信息处理的实效性。通过大批量的会计软件投入到市场中并得到广泛使用,为会计电算化提供了广阔的发展与选择空间。

四、结语

通过对会计电算化发展趋势的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社会还是企业都需要大量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因此职业技术学院应大力对会计电算化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让学生成为基础知识扎实、技能水平高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从而促进会计电算化行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思澄,刘伟.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高校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的探究[J].经营管理者,2016,19:409.

[2]庄伟苏.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3]钟彩庭.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现状及其改革思考[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5:158-160.

[4]张丹.会计电算化教学创新改革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9:193-194.

会计电算化知识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时期;会计电算化;工作影响;分析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一个初步繁荣的国产会计软件市场,商品化、通用化的财务及管理软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大批既熟悉计算机又懂会计业务的人才应运而生。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应用, 既是我国会计核算工作的现代化过程, 又是促进会计工作标准化、制度化、规模化的过程。

一、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及会计工作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变了会计数据的处理方法

在手工条件下, 会计核算工作要由许多人共同完成,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 输入一张会计凭证, 会计电算化系统可自动进行记账、汇总、转账、结账、出报表等一系列工作; 对于大量重复出现的业务, 系统可以按模式凭证自动生成记账凭证。对于编制会计报表、运用移动平均法进行成本计算等非常复杂和时间性要求很高的会计核算工作, 会计电算化系统毫不畏惧, 它可以按照一定的程序, 由计算机不厌其烦地计算, 及时抽取数据, 随时输出报表, 复杂的会计核算工作不仅变得简单、迅速, 而且大大提高了会计资料的准确性。实现会计电算化后, 利用计算机可以采用手工条件下不愿采用甚至无法采用的复杂、精确的计算方法, 从而使会计核算工作做得更细、更深, 更好地发挥其参与管理的职能。

2、重新定义会计报表的内容

由于受人工信息处理能力的限制, 手工会计报表往往局限于财务数据及其相关的说明,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 会计信息从收集、加工处理到综合利用都实现了电算化, 从而为从深度和广度上扩展会计报告信息的内容提供了可能性。

3、改变财会人员的知识结构与工作职能

实行会计电算化, 要求会计人员既要掌握会计专业知识, 又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知识, 网络知识、信息、管理知识等, 因此, 会计电算化将促进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向既博又专的方向发展, 从而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4、降低信息成本,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信息必须有用, 能够满足决策者的需要, 这就是会计信息的质量属性, 包括相关性、可靠性、重要性、时效性等, 使会计信息向多种量度发展。同时,随着处理数据量的增加, 单位信息成本将越来越低,效益更大。

二、怎样提高财会人员会计电算化水平

由于会计电算化改变了传统意义上财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工作职能, 要求会计人员既要掌握会计专业知识, 又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信息、管理知识等, 因此, 会计电算化对财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社会上许多单位都普遍存在缺乏合格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的现象。因此, 如何提高会计素质, 加强财务管理, 成为许多单位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

1、提高对掌握电算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我国电算化事业起步比较晚,人们的思维观念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一些企、事业单位没有实施会计电算化的主要原因不是经费短缺, 而是缺乏对会计电算化的正确认识。信息时代不仅要求会计人员要有较深的会计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同时还要掌握会计电算化核算的一般规则。因此无论是企、事业单位, 还是财会人员自身, 都要提高对电算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只有思想认识到位, 才会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

2、加强对财会人员的培训

财会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一个称职的财务工作者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同时必须要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知识。社会上许多企、事业单位正处在人才的青黄不接时期, 老的财务人员不能适应电算化发展的需要, 新的财务人员没有足够的实际经验应对日益复杂的帐务处理,即使有部分人通过会计电算化的考试也只是掌握了一些对计算机的基本应用, 还是不能灵活运用软件满足工作需要。因此, 加强对财会人员的电算化培训工作非常必要, 组织各种培训班是提高财会人员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 针对财会人员的培训班主要有以下几类: 财政部门的培训。由会计的主管部门既财政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会人员进行培训;系统内部的培训, 各行政、事业单位系统内部定期对本系统内的财会人员组织进行培训; 单位内部的培训, 由单位聘请社会上的名师资源, 对本单位的财会人员进行培训、示范、指导; 社会上的培训, 当前社会上各种会计电算化培训班非常多, 很多财会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状况, 选择适当的培训班进行学习。单位和系统在办培训班时, 一定注意分层次, 确定不同的培训内容, 分类指导, 促使提高。以满足不同参训者个体的自身需要。

3、建立财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为了保证财会人员学习并在实际工作中运用会计电算化, 各类型的用人单位要坚持财会人员会计电算化持证上岗制度, 作为财会人员只有参加并通过财政部门组织的会计电算化考试, 获得会计电算化等级证书, 才能获得会计从业资格。把持证上岗作为从事会计工作的必要条件,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财会人员创造一切机会学习会计电算化相关的理论和知识, 并在工作实践中运用和掌握。

4、建立和完善考核、奖励机制

为了保证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顺利实施, 各系统、单位可以建立合理的考核、激励制度, 对会计人员培训情况, 从业资格, 电算化运用情况进行考核, 把考核结果与职称的聘任、工资分配挂钩, 与奖励制度挂钩, 通过奖励先进, 达到既可提高本单位会计电算化应用水平, 又带动其他会计人员素质提高的目的。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应用, 对会计和会计工作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也是十分深刻的, 这种影响必将推动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5、加强培训监管, 保证培训效果

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各培训点的监管力度, 检查各培训点可用电脑数量情况、软件情况、招生情况、教学培训情况及信息反馈等, 加强会计电算化培训的过程管理, 进一步规范各培训点行为, 在明确会计电算化中级培训目标和培训教材内容的基础上, 采用培训点老师竞聘上岗制度, 以提高会计电算化中级培训教学质量, 保证培训效果。

随着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快速发展, 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培养和造就一批精通财会和计算机业务的双栖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朱向东. 对会计电算化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的探讨. 付丽华. 中国会计电算化. 2005 年第6期

会计电算化知识点范文第4篇

(1)会计电算化教学以传授理论为主,缺乏多元化实践形式。当前,会计电算化教学仍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具体来说,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分为电脑基础知识及电算化会计处理模块,电脑基础知识部分主要是有效了解并熟悉电脑硬件及软件的相关配置。电算化处理模块主要指的是ERP系统的应用,包括基础设置、总账、固定资产、应收应付、账务处理及报表管理几大模块,这也是会计电算化的核心组成部分。电脑基础知识与电算化会计处理模块共同形成会计电算化科目的理论基础。此外,会计电算化的实践形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现有的手工模拟及手工做账的方式,但还是缺乏多元化的实践形式,仍以会计电算化软件教学为主。

(2)会计电算化以赛促学教学模式趋现,但实施效果相对不足。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实践中,以赛促学、以学参赛的教学模式近几年出现,反映了对会计电算化实践技能的重视。会计电算化以赛促学是以参加技能比赛的形式,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操作能力,从而提升会计专业的未来就业竞争力。会计电算化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近几年呈现出一定的发展趋势,但实施效果相对不足。这主要表现在:第一,以赛促学教学模式大多流于形式,没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第二,会计电算化以赛促学教学模式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城市职业类院校,由于重视会计实践及操作技能,以赛促学教学实践发展相对较好,而其他地区发展相对不足。

二、会计电算化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的优越性

(1)会计电算化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实现了会计学科和会计行业的有效进步。会计电算化以赛促学能够丰富会计学科的教学实践,有效促进会计行业的发展进步。具体来说,会计电算化以赛促学突破了原有会计学科教学的固化模式,将竞赛机制引入会计电算化学习。通过会计职业技能比赛,一方面将理论知识反映到实际应用当中,调整原有的理论不相符节点,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另一方面,增强会计专业学生应对工作的实际能力,以赛促学、以赛促实。会计电算化以赛促学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会计行业的有效进步。这主要表现在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可以为未来工作实践提供有益支持,使财务人员尤其是会计人员更能适应会计行业注重实践与实用的要求。

(2)会计电算化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提升了会计相关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这种实践能力主要是指操作技能与实践参与性。会计、审计及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是会计电算化教学的主要授课对象,这三个学科具有很强的财务处理及财务实践的特点。会计电算化以赛促学,寻求在传统的电算化教学实践中寻找到授课的新形式,从而能够吸引会计相关专业学生参与其中,实现有效实践。如,用友和金蝶公司每年都会举办会计电算化高校技能大赛,通过竞赛方式让会计相关专业学生积极参与电算化实践,从而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

(3)会计电算化以赛促学的模式使教学形式更加丰富。目前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形式呈现出软件教学常态化、实践操作多样化、技能提升有效化的发展新特点。软件教学常态化是指会计电算化的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软件的操作与实践,以软件演示教学替代原有的理论知识讲授,使教学过程更加符合未来工作的实际需要。实践操作多样化与技能提升有效化是针对以赛促学的新模式而提出的,具体来说,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使会计及相关专业学生突破了课堂教学获取知识的局限,将相当比例的时间和精力放到了会计职业技能大赛的实践模块,理论知识演化为实践能力,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操作能力与实战技能。会计电算化以赛促学的形式极大丰富了会计学科的教学模式。

三、进一步发展会计电算化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的有效策略

(1)不断丰富会计电算化竞赛的内容,增强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的可操作性。在当前情况下,会计电算化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仍然处在探索发展阶段。为增强会计电算化以赛促学的吸引力,应注重丰富会计电算化竞赛的内容,并使会计电算化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举办多样化的会计职业技能大赛提升会计相关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也可以增加电算化竞赛的举办层次,分阶段、分层级、分特点,实现电算化竞赛的丰富多元。此外,会计电算化竞赛只有具有可操作性,才能有效发挥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的优势,所以,会计电算化竞赛的实行要充分考虑到赛事经费、会计相关学生参与度及赛事影响范围等多种因素。尤其是会计及相关专业学生参与度和竞赛辐射范围是影响以赛促学教学模式效果的主导性因素,故应鼓励学生参加辐射范围广、参与度高的会计电算化比赛,从根本上提升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的質量与水平。

会计电算化知识点范文第5篇

所需的知识:

为了学好本课程,要求学此前应具备一定的会计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因此,本课的前导课程有《会计学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级会计实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软件实训》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

以培养会计信息化领域高技能人才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目标,“借助两个基地,实现三阶段三结合”,以校内外基地为依托,以高仿真实训室(模拟软件)为载体,兼顾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深度融合工学结合,实现学生学习与职业岗位“零距离”,毕业生“零库存”。

课程特色:

一、紧盯就业岗位群要求,强化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构建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二、贯彻任务驱动的思路,工学结合, 使课程实践教学与实际岗位需要实现“无缝”对接。

任务驱动:

以任务承载知识点:按照岗位要求,将课程按知识点分解为13项具体任务,通过任务实施掌握知识要点。

模块训练:

以模块训练技能:在实施任务的基础上,按核算软件6大模块设计实训案例,开展模块技能训练。

综合训练:

按岗位强化实践:选取企业一个期间的真实业务,按实际岗位分工要求完成核算任务,提升岗位操作技能。

三、结合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实行“以证代考”、 “双证书”制,提高学生的社会认可程度。能力为本,素质为先

课程设计指导思想:

以会计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突出财务软件操作技能训练;

创新教学内容体系,注重教学内容与实际岗位需求的切合性

培养能力:

强化电算化会计核心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一般关键能力

掌握财务管理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

熟悉会计工作岗位之间的业务衔接关系和职业道德规范

完成从理论转向实践、从单项技能向综合技能的过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职业知识、素质与能力:

(一)知识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目标:了解会计电算化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并能从宏观角度认识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含义;明确会计电算化的意义,认识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熟悉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结构及有关概念,了解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熟悉我国财政部门对单位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软件生成的会计资料、采用电算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电算化会计档案保管等会计电算化工作做出的具体规范;掌握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知识和典型会计核算软件各主要功能模块的操作要求

(二)素质教育目标

素质教育目标:具备较强的会计电算化方面的法制观念和规范意识;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实力和承受压力的能力;具有扎实的会计电算化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专业操作水平;具有不断获取知识、开发自身潜能、适应会计电算化岗位变更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善于组织和实施会计电算化工作;

(三)技能培养目标

技能培养目标:掌握会计核算软件的工作原理,能熟练应用典型会计核算软件完成会计电算工作;熟悉基层单位实现会计电算化的主要工作内容,具备组织实施各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知识和必要技能;取得财政部门颁发的初级会计电算化合格证书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任务驱动

1、选取亲身经历或身边发生的案例,介绍相关核心操作,生动有趣,易于接受。(案例教学)

2、设置情景,提出任务,通过对已掌握内容的复习、回顾,启发引导出新的知识和问题,循序渐进,水到渠成。(启发式教学 )

3、按模块划分角色,每人承担不同任务,便于身临其境,设身处地思考问题,掌据相应角色的技能与思考方法。(角色体验教学)

4、分配任务,说明主要思路,具体操作有学生自行探索,按完成情况打分考核,有利于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习效率。(探究式教学)

5、在任务中设置陷阱,让学生按常规操作,遇到陷阱,无法完成任务,由此分析问题,提出知识点,引起学生高度重视,便于集中学生思维,加强记忆。(问题陷阱)

校内实训教学条件:

为满足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经过多年的开发与建设,目前我院用于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实训教室2个,会计电算化专业实验室 2个,配备计算机100多台,安装了通用会计电算化软件金蝶K/310.3ERP,满足学生校内上机实训学习的需要。

三、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务兼容的学科,故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上做到了理论会计理论联系实际,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在理论课程体系设计中,我们把会计电算化的理论内容限制在“够用”的范围内,对学生学习中所必需的知识精讲多练加以巩固。

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会计电算化的实际操作能力,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占比重较大。教学组织上,以工作流程为导向,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规律,整合教学内容。构建了以职业岗位作业流程为导向课程教学模块,形成了模块化课程结构。本课程严格遵循“教、学、做合一”的原则,每个教学模块都设计了具体的项目任务,倡导行为引导法、项目任务法和案例教学法。课程教学模块体系如下

本课程的课内实训共72学时,其中单项实训24学时,综合实训48学时。具体学时分配如下:

重点:会计电算化的基本要求、会计软件的初始化设置、账务处理系统的初始设置、账务处理系统的日常处理、出纳管理、期末处理、UFO报表管理、金蝶K3软件操作。难点:会计软件的初始化设置、账务处理系统的初始设置、期末处理、UFO报表管理。解决方法:1、教学时间上对重点和难点章节给予了保障,对重点内容采用“演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总结归纳法”等方法进行精讲;对于难点采用“分散渗透法”、 “个案训练法”等方法进行细讲。在日常教学中,尽量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实际操作,这样既有利于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又可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利用校内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开展实训教学,使学生在理解课堂所学知识的同时,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1、会计电算化课程实行“专业知识+实践技能+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学模式。按照“课堂讲授—演示教学—指导实训—自主实训”四个步骤开展教学,理论教学中融合模块式实训教学,并强化职业资格考试,将课程内容与国家职业资格考试的应知应会内容接轨,从而真正实现了“课程教学、职业认证、‘零距离’上岗”三者的完美结合。 2、会计电算化课程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工学交替等行为导向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活动根据实际岗位工作任务组织教学内容,以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为中心,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参与任务解决的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自主学习的热情,由传统的教师“教学”变为学生“求学”、“索学”。该方法始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以项目为导向、任务为驱动,让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将书本上抽象的理论变成实践的能力。教师的引导、点拨更多的是把知识加以引伸,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 3、会计电算化课程实行仿真职业环境下的渐进式全程实践教学。以工学结合为有效途径,将课内单项实训、课内综合实训、课后学生自主实训、会计岗位模拟实训、毕业实习有机结合,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实践教学课程设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技能为目标” 的指导思想。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践。通过由基础到综合,由实训室到企业现场,由浅入深地完成各项技能实训,全方位提升实践技能。另一方面,通过开放的实践教学环境,从实际出发,以项目任务为驱动,形成理论、实践教学交融渐进模式,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4、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考核方式及考核内容作了较大的修订,从学生的培养目标及课程的教学目的考虑,制订了考核标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突出应用性,全面考核学生,本课程的考核内容从以理论为主转向考核学生对单元实践测试等综合技能,考核方式从期末笔试为主转向平时、实际动手操作与笔试相结合,由于强化了平时的实践环节考核力度,重视了学生基本专业素质的培养,使得该课程的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明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