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石材雕刻技术

石材雕刻技术

石材雕刻技术

石材雕刻技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三雕;装饰;现代建筑

近几年,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外的建筑设计理论相互碰撞,促使合成材料、玻璃以及混凝土等新型建材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果可以在现代建筑中引入木、砖、石等传统建筑材料,那么能有效地增强建筑装饰设计的艺术魅力。因此,对于三雕装饰艺术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三雕装饰艺术及特征

(一)三雕装饰艺术内涵。所谓的“三雕”实际上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装饰风格,主要包括木雕、砖雕和石雕,其在我国建筑装饰发展历程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是我国历代建筑者智慧的结晶。例如,我国徽州地区的三雕装饰艺术除了具有精致的装饰效果外,同样也是一种重要的装饰文化。另外,不同地区的三雕装饰艺术也各不相同,但是三种雕刻技艺均兼有华丽和复杂等特性,蕴含着浑厚的雕刻文化底蕴。

(二)三雕装饰艺术特征。为了有效增强三雕装饰艺术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效果,必须要明确其艺术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雕刻选材上。木材、砖和石是雕刻师所选的主要材料,借助他们高超、精湛的雕刻技法,可以充分赋予被雕刻物品的生命力和活力,有助于增强雕刻画面的艺术性和趣味性,从而使欣赏者充分感受到雕刻艺术作品之美。例如,我国徽州地区的石雕材料主要以当地的大青石和花岗岩为主,这些大面积的石材可以让雕刻师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尽情雕刻,可以勾勒和雕刻出不同形式的图案,同时也充分蕴含了当地的自然景观特色和风土人情。二是在雕刻手法上。木雕、砖雕和石雕的雕刻手法比较多,雕刻风格各式各样。以石雕而言,其既可以凸显古朴气息,又不失粗犷之情。常见的石雕雕刻手法主要包括浮雕、透雕和圆雕等。而从石雕的雕刻风格来看,其主要以平雕和浮雕为主,且可以配合圆雕的雕刻手法来增强石雕的立体感。另外,石雕的雕刻刀法细腻中透着大方,且可以配合砖雕和木雕等雕刻工艺来作为建筑门罩,这可以在确保雕刻质量的基础上,增强雕刻设计的灵活性。三是在雕刻内容上。主要以动植物图案作为主要的雕刻内容。实际上,在建筑中应用雕刻装饰时,需要和雕刻师进行有效沟通,表达自己的愿望,以便将蕴含“大富大贵”“吉祥如意”等寓意的图案设置在建筑结构中。例如,“鹤”代表着长寿;“鱼”代表着富贵有余、年年有余,等等。

二、三雕装饰艺术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促使我国现代建筑装饰行业迅猛发展。同时,现代消费者对于现代建筑装饰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随着绿色、环保性建筑装修理念的推广和普及,人们除了注重建筑装饰外表的华丽外,同样对装修本身质量和安全具有较高的要求。而三雕装饰艺术可以有效地融合木雕、砖雕和石雕三种雕刻风格,在现代建筑装饰中可以相辅相成,完美呈现建筑艺术美。近几年,随着现代建筑材料和工艺的推广和普及,木材、石材和砖瓦等传统建筑材料应用的概率越来越小。此时如果可以在现代建筑装饰中引入古代装修风格和技艺,那么不失为一种另类风格的装饰工艺。以我国徽州雕刻技艺为例,其在当地的建筑装饰装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成为了当地别具特色的风格。从其文化特色角度来看,徽州装修文化充分融合了我国儒家等传统思想,有效地增强了建筑装饰的民俗特色和艺术特色。但是现代雕刻技术更为先进,雕刻的内容也不再局限于某一个区域,可以将全球范围内的优秀成果融入到现代建筑装修图案中。因此,为了确保三雕装饰艺术在现代建筑中的合理应用,必须要借助现代雕刻技法,充分吸收三雕装饰艺术中的优秀雕刻技艺和精髓,同时还要结合现代建筑装饰设计需求来进行适当地改进和创新,并融入时代特色元素来增强现代建筑装饰的传统文化魅力和内在底蕴,这样可以使现代建筑有一种浑然天成、回归自然的感觉,极大地增强了现代建筑装饰设计的内涵。总之,三雕装饰艺术在现代建筑中的合理应用,有利于借助传统建筑装饰中蕴含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形式来增强现代建筑装饰的设计效果,增强现代建筑的生机和活力,这是现代建筑中钢筋、混凝土等现代建筑材料无法达到的建筑装饰效果。因此,如何将三雕装饰艺术在现代建筑中进行有效应用值得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陈德敏.微州三雕装饰艺术及其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J].艺海,2015,(4):116-117.

石材雕刻技术范文第2篇

江西东北部的建筑石刻艺术中体现出明显的佛教题材,我们知道佛教的传入给中国建筑石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土壤,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像、碑塔、窟龛等佛教雕刻艺术开始遍及全国,几乎占据了整个中国雕刻艺术领域,如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等均为中国雕刻史上的绝世佳作。而江西建筑石刻上也突出的体现了佛教的艺术气氛,如图4《景德镇通议大夫祠石柱础》、图5《婺源汪口村俞氏祠堂柱础》,这两个柱础均以莲花瓣的形式雕刻而成。图6《王氏宗祠石柱础》,与其它柱础不同的是,这个柱础由三部分组成,最下面为方形底座,中间部分呈六角形,表面雕刻有几何纹样,最上面为圆形。以上三种柱础均以莲花为主体,图4和图5的莲瓣围绕圆柱呈散开状,而图6采用线刻的形式刻画成抽象的莲瓣。这些石刻刀法准确、棱角分明,风格迥异,但无论莲瓣如何变化,均体现了佛教中莲花的题材。除了体现佛教题材之外,建筑石刻的装饰还表现出儒家的思想,比如追求吉祥如意、幸福美满等寓意。石匠们通过象征、暗喻和谐音等艺术手法创造了适用于表现抽象意义的石刻语言,如雕刻鹿即谐音禄;而豹子和喜鹊刻在一起表示报喜;喜鹊雕刻在梅花上是喜上眉梢之意;雕刻松鹤则表示长寿等等。如图7《婺源思口延村余庆堂天井地袱》所刻麒麟形象简拙质朴,麒麟是古代传说中的仁兽、瑞兽,是中国古代艺人经过加工,集龙头、鹿身、马蹄、鱼鳞、牛尾于一身的一种动物,与凤、龟、龙共称为“四灵”,被称为圣兽王,它象征祥瑞,且是神的坐骑。此天井地袱雕刻的麒麟脚上踩着铜钱,作抬头嘶叫状,使用高浮雕的形式更加地突出了麒麟的形体。图8《婺源江湾箫江大宗祠五风楼前抱鼓石》(康熙年间开凿),石鼓上雕刻有龙头鱼身图案,旁边还刻有波浪纹,似从龙嘴里往外吐。龙头鱼身者乃“摩羯”为佛教中的一种神鱼,龙首鱼身,其地位类似中国的河神。大藏经《一切经音义》卷四十云:“摩羯者,梵语也。海中大鱼,吞噬一切。”这种鱼具有避邪、祈福、防火灾的寓意,此纹饰刻于门前的抱鼓石上可见是祈福、避邪作用。又如图9《婺源思口延村余庆堂大门贴墙柱础》,这是大门边的柱础,柱础为方形,下部以如意纹表现,寓意吉祥如意,柱础上部采用三角形的构图形式,富有独特性,三角形的两边以回纹装饰,中间以不同造型的小花分散于六边形中,整个画面以几何纹饰为主。

雕刻技法

圆雕一般可以表现出物体高大威猛的气势,所以在建筑石刻当中运用的较少,一般以放于大门前的石狮、石虎为多见,用于镇宅辟邪,把守门院,又显示了主人的地位和尊严。如图10《景德镇民俗博览区门口石狮》和图11《古窑门口石狮》,景德镇民俗博览区大门口的石狮呈半蹲状,口中含珠,形体威武,大门右侧的狮子为母狮,脚踩幼狮,寓意子孙昌盛;左侧的狮子为雄狮,脚踩一只绣球,象征威力。而古窑大门口的石狮则相对显得温顺一些,似蹲又似趴,亦是脚踩幼狮和珠。口中含珠,脚踩幼狮和珠子是清代建筑石狮的典型特征,此石狮亦为清代石刻。浮雕是建筑石刻中最常用的雕刻技法,它使物像凸起而具有立体感,与建筑这种实体的空间相对应,浮雕属于二维空间中对物体的雕刻,浮雕通过透视缩减可以更加陪衬出主体形象,加上还可以对主体物像之外的背景进行刻画,因此,浮雕的塑造语言比之圆雕更加丰富,可以将故事语言通过浮雕在石刻中完整地表现出来。所以浮雕石刻在题材上更加的丰富,在构图上也更加的多样化,在建筑中运用的部位也比较广泛,比如门楣、地袱、柱础、窗栏等部位都主要使用浮雕的技法进行装饰。如上图1、2和5、6等都是使用的浮雕技法。透雕亦称镂雕,即把石材中没有表现物像的部分镂空,从而使雕刻的物象更加的清晰明了。透雕对石材的要求非常高,所选的石料必须质细性纯,尤其是镂空部分,更不应有裂纹和高密度的砂格,否则容易造成断裂。镂雕使用的工具,除一般雕刻刀具外,还需要特制的刀具。透雕石刻在徽派的建筑中出现的比较多,但在赣东北的建筑石刻中相对较少,因此在景德镇、婺源一带建筑中还少见。

体现了特有的徽派建筑石刻的审美趣味

石材雕刻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石模具; 石范手工雕刻; 保护; 传承

中图分类号: J3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2-0018-02

一、“石范手工雕刻技艺”的历史和现状

从古代铸造技术角度考察,石模具技术是人类最早掌握的一门铸型工艺,据历史考证,我国年代最早的石模具,出土于山西、甘肃等地,相当于夏代的遗址中,距今已有四千多年。从青铜时代许多遗址、墓葬出土大量的刀、斧、凿、钩、剑、钺等文物考证,石模具最早应用于青铜浇铸、制造工具、礼器、祭器、钱币、武器、马车饰品等。石模具的出现,促进了手工业和农业的发展,也加快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

个旧石模具的使用最早发现于汉代,历经唐、宋、元、明,至清代达到鼎盛。“锡都”个旧的锡制工艺品,是使用石模具制造的典型代表,素以“色如银,亮如镜,声如馨”独具特色,明代已国内知名。清代生产兴盛,年耗精锡约900吨。在众多品种之中,有造型典雅的日用器皿,装饰精美的祭器,栩栩如生的人物造型,形态逼真的飞禽走兽,花卉鱼虫,具有使用、把玩、观赏、珍藏的价值,源于世界锡都的两千多年厚重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丰富的锡矿资源,蜚声中外。

个旧的石模具由民间艺人通过日积月累,总结出系统的成型技艺流程,经口传手教传至清代(李伟卿)、民国(李宗泽)、中华人民共和国(程林、李军)。

李伟卿(已逝),男,一生收徒30余人,民国22年作品“关云长勒马望荆州”曾获“巴拿马亚太博览会”金奖,民国27年亲手制作了“白鹤烛台”、“青蛙檀香盒”等各种锡工艺品,为中国传统锡工艺品的典范之作,流传于世,被后人视为石模传统手工雕刻技艺的创始人之一。

李宗泽(1928-1996),男,李伟卿之子,李宗泽老师是云南省个旧市著名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虎纹笔洗”、“虎纹笔筒”、“水烟筒”等八件作品,作为国家一级珍品,收藏于中国工艺美术馆。

程林,男,1967年生,作品多次入选部级、省级工艺品大赛;现任云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会长、云南省工艺美术职业教育集团常务理事、红河州和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现有徒弟:王彪、向东升、张开田、钱可伟、沈艳萍、丁宁等大批石模传统手工雕刻技艺的技术骨干,至今活跃在当代的锡工艺制造产业中。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械化制造渐渐取代了古老的手工技能,使这一传统技艺在当今金属工艺品制作中几乎绝迹。个旧地区的锡工艺品制作由于一直沿袭了传统石模具的运用,使石模传统手工雕刻技艺得以保存至今,程林现有的石范获奖作品有:

1.《盛世大福鼎》高:370mm,直径:210mm。在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荣获“天工艺苑・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优秀奖;荣获云南省第二届“工美杯”铜奖;

2.《玉顶酒宝壶》高:370mm,直径:210mm。荣获云南省第二届“工美杯”银奖;

3.《观音像》高:1460mm。存放于云南省个旧市空心山观音寺内;

4.《玉顶功夫茶套装》高:100mm,直径:90mm。荣获云南省第二届“工美杯”银奖;

5.《锡制笔筒》高:150mm,直径:90mm。荣获云南省第二届“工美杯”铜奖;

6.《锡制温酒壶》高:120mm,直径:105mm。有较高的欣赏性和实用性。

据了解,目前完整保留传统技艺并仍在使用的,仅有云南红河州和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程林,至今保留并传承着这一古老技艺。它的使用对人类文明发展有着突出贡献,具有重要的价值,如果不加以保护传承,那么此手工技艺将濒临绝迹。

二、“石范手工雕刻技艺”的工艺特色

汉代以来,个旧锡制工艺品就开始使用石范生产,产品至明代时已国内知名,清代参加“国际巴拿马亚太博览会”获金奖而世界蜚声。石模在集使用、观赏、珍藏价值为一体的锡制工艺品制作过程中广泛运用,无论是典雅的日用器皿和精美的祭具,还是栩栩如生的人物、群、兽、花、鸟、鱼、虫选型,主体铸选、压制成型、纹饰雕刻等,均大量依靠石范技艺。

近代以来,虽然锡制工艺品的生产大量采用新科技,但石模仍然作为独特的传统技艺相传沿用至今,与现代科技手段互为补充,通过璀璨的锡制工艺品反射着非物质文明珍品。石范手工雕刻技艺就是石模具的使用技艺,其材料多为青色或红色粉沙岩,经过手工雕刻和打磨,在石材上雕刻出精美的图案,铸型制造出精美器物。它的历史与青铜器的文明同源,为后来的金属工艺诞生开创了技术上的先河,是世界现代模具最古老的技术源头。

石范堪称当代“工艺美术界的活化石”之一。它与现代模具的本质区别在于文化底蕴不同,其精妙绝伦之处在于“以刀代”,艺术智慧完全体现在大师的刀锋上,在精雕细刻中,制作者的艺术创意、情感理念、个性色彩与作品形神合一,创造灵感得到极致的发挥与呈现,具有生动性、独创性、多变性、唯一性、不可复制性等特点。

锡器制作石范手工雕刻技艺较为复杂:首先必须选用质地松软、便于塑型的青色或红色粉沙岩,其次在裁剪打磨过的石块上进行细致的绘图。手工雕刻是本技艺的核心,要求刀工平整,线条流畅,不留白点,刀与刀交接处不重刀,根据图案的呈现效果采取深刻或浅刻手法,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有清醒的创作理念,直至作品完成。作品雕刻完成后,表面保留刀工效果,其余部分依次用粗、细沙轮打磨至光亮,至此石模具成型。浇铸是模具运用的另一关键环节,将高温熔化的锡液注入模具的型腔中,利用模具和金属液的温差,快速将未凝固的金属锡液倒出,金属液在模具上冷却凝固形成壳体状立体作品,整个工艺由人工完成。

现代模具多用铁或钢材作为材料,并运用电脑等高科技手段,制作便捷,使用寿命较长且可以多次复制,即便如此,仍有一些核心细节部分必须用手工技艺来展现才更完美,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追求艺术品的个性化和原创风格,手工雕刻的工艺方法也越显稀贵。

锡器制作石范手工雕刻技艺蕴藏着世代相传的民族文化基因和精神特质,工艺大师用石范手工雕刻技艺打造出的精美工艺品,与高科技机械工艺品并驾齐驱,散发出民族文化特有的气息,在琳琅满目的工艺品种类里,始终独树一帜、源远流长。

石模传统手工雕刻技艺制作过程十分复杂,各历史阶段又不相同。商早期至商中期,模面只具几何形状基本无纹;商中期以后至西周,在模面上制作一些主纹;春秋中期以后,模上尽可能多作纹饰,以减少范面的操作。夏代开创了分型制模、分模制范、活块造型、芯盒制作,这四项范铸技术中最基本的工艺技术,不但贯穿了整个青铜时代,而且被采用至今,老艺人不断总结经验,因地制宜,因材施艺,形成了一整套科学、严谨的制作工艺。详细制作程序如下:

第一、采料:从石材中选取最佳质地的材料,材质必须符合石模雕刻的要求,根据所采集石料造型,大小来构思设计作品,一般多打为方砖待用,采料工具主要有:粗细不等的尖口铁凿、铁笔、铁锤、炮凿、等;

第二、规划:即对所选材料进行打荒,用大号钢钎雕去掉材料的多余部分,把作品的基本轮廓粗加工处出来,为下一步工序做准备;

第三、塑型:在初型基础上进行细致塑型;

第四、打磨:将塑型后的石模表面打磨光滑,以便绘图五、描绘:用铅笔在石模上描绘出所需要的造型图案;

第五、初刻:在打磨好的石材上沿图形线条进行浅刻;

第六、精雕:主要有浮雕、沉雕、圆雕、镂雕、通雕等手法,雕刻工具主要有:锤、凿、凿卡、木钻、锯、滑石、工夫台等。根据描绘出的造型图案,利用各种雕刻刀具进行手工雕刻,如果是简单的平面图案,两边雕刻的深度要对称,在雕刻过程中要不断用尺进行校验,如果是比较复杂的浮雕图案,往往是平面图案重复叠加的过程,在基层的平面图案完成后,再次进行绘图,将复写纸裁剪成凹陷部分的形状,再次复制图案,利用更精细的刻刀进行手工雕刻,到第三层以上,借助放大镜进行雕刻,如果雕刻过程中出现败笔,整块模具就得重来。雕刻完毕后,利用刻刀由外向内,由浅入深,预留一道槽沟。

整个过程要求刀工平整,线条流畅,不留白点,刀与刀交接处不重刀,对细节部分进行深刻、细刻、修饰、完善,整个过程是“以刀”的技艺,整个雕刻过程中始终要有清醒的创作理念,人的因素是主要的,主动的,是没有章法的章法,不会被材质和雕刻中小的失误所牵制,直至作品完成。这也是本雕刻技艺的一大特点;

第七、打磨:石模制作最后一道工序是打磨,作品雕刻完成后表面保留刀工效果,将模具表面保留刀工的毛刺部分小心打磨光滑,其余部分先用粗,细沙轮手工依次打磨,再用粗细砂布依次打磨至光亮;

第八、浇铸运用:将高温熔融的锡液注入模具的型腔中,利用模具和金属液的温差,快速将未凝固的金属锡液倒出,模具中的金属液渐渐冷却,最终在模具上凝固形成壳体状立体作品,巧妙运用于各种器具铸型。

三、“石范手工雕刻技艺”在传承和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个旧锡器制作石范手工雕刻技艺始于汉代,承载着世界锡都两千多年厚重的历史文化。古老的技艺锻造出各种造型典雅的日用器皿,装饰精美的祭器,栩栩如生的人物造型,形态逼真的飞禽走兽,花卉鱼虫,使个旧锡器独具特色,具有极高的观赏、珍藏的价值,蜚声中外。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在工艺品的制作程序中,机械化操作渐渐取代了手工技能,提高了产能,节约了成本,而石模的雕刻时间长、使用寿命短,易破损,难制作等特点,使手工雕刻技艺面临淘汰。加之石模手工雕刻技术要求高,习艺时间长,操作难度大,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学习此技艺。导致保护传承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石范手工雕刻技艺如果不及时加以传承保护,将面临失传的危险,对其进行抢救性保护已迫在眉睫。

四、“石范手工雕刻技艺”的重要价值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石范手工雕刻技艺保留至今并使用者寥寥无几。近乎绝迹的石范传统手工雕刻技艺,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具有重要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价值。石范手工雕刻技艺最早可追溯到四千年前青铜器制作,长期以来,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为中华民族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延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文化价值。石范具雕刻曾广泛运用于金银铜铁等金属工艺器具的制作,与中华青铜文明同源。它能够体现华夏文明的文化创造性、文化特质和文化价值,是中华五千年文明活的历史见证。蕴藏着鲜明的民族文化基因和精神特质,这些世代相传积淀而成的艺术创造,是民族文化的精髓、灵魂、本质和核心。石范传统手工雕刻技艺得以传承延续至今,这在中国其他传统工艺中是极为罕见的。

3.工艺价值。石范手工雕刻技艺的工艺流程很复杂,每道工序的细腻程度和精细度要求很高,是其它同类工艺制作不能比拟的,也是现代制作工艺无法替代的。这种生产技艺是一代代能工巧匠智慧的结晶,蕴含着历久弥坚的人类创造,是一份极其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五、“石范手工雕刻技艺”的传承和保护的几点建议

1.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

2011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保护、保存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第七条 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负责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作。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宣传,提高全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因此个旧市市委、市政府建立起切实有效的保护工作领导机制,将个旧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工作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中,确保非遗保护工作的经费,特别是要保证非遗工作人员确实到位,要避免在职不在岗、要通过政府拨款、筹集资金等方式,建立非遗保护的专项资金,对诸如“石范手工雕刻技艺”这一古老濒危的非物质好遗产给予扶持,使个旧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有一个良好的工作局面。

2.要抓好个旧“石范手工雕刻技艺”的宣传工作

采取多种方式,对石范的文化价值进行宣传、推介,可以结合个旧市每年的重大文化宣传活动中,如春节、端午节、文化遗产日、“三八”妇女节等节日活动中,政府部门可以为“石范手工雕刻技艺”的工艺和传承人创造条件,为他们提供宣传展示的平台,开展非遗现场展示活动,让更多的人们群众了解“石范手工雕刻技艺”,积极自愿参与到传承保护非网站文化遗产的队伍中来。还可以通过政府网站、广播电视台报刊等宣传平台,开辟专栏进行媒体宣传。

3.要充分发挥“石范手工雕刻技艺”传习馆的传承作用

在2011年8月,成立了“个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锡器制作传习馆”场馆面积3000平方米,拥有陈列室、展示厅、接待室,充分运用“石范手工雕刻技艺”传承基地,运用原始材质、基石、浇铸、成型模具等实物,定期或者不定期的举办传习活动,由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石范手工雕刻技艺”传承人---程林传承大师从理论到实际,对学徒进行技艺的传授,培养传承人,向世人传授展示“石范手工雕刻技艺”这一濒危的的历史文化及精美作品。这对于研究个旧市锡文化,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石材雕刻技术范文第4篇

(文山学院,云南 文山 663000)

【摘要】张家花园建筑群是传统庭院式民居建筑与云南彝族土掌房建筑式样相结合的建筑典范,其装饰艺术既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又融合了边地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特征,形成独特的装饰艺术风格。

关键词 装饰;木雕;石雕;彩色

张家花园坐落于滇南建水城西团山村,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是团山规模最大,保存较为完整的民居建筑,房屋建筑纵横并列联排组合成两组三进院和花园祠堂,其形制规整,布局灵活,属滇南传统民居中“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跑马转角楼”的建筑形式,其精细的木雕、石雕、梁坊彩绘以及大量的书画诗词,彰显滇南浓郁的地域民俗传统及建筑特征。

1 雕刻艺术

雕刻艺术是传统古建筑装饰的重要手段,古人应用木雕、石雕、砖雕等雕刻艺术来装饰住屋,使其绚丽多彩、别具一格,更适宜居。张家花园建筑雕刻装饰可谓雕梁画栋,精致绝美,檐梁斗拱、柱础石栏等构件装饰在滇南民居中尤为罕见。

1.1 木雕

我国传统建筑多以土木结构呈现,所以木雕在古建筑中是应用得最多的装饰。木材因其材质硬度适中,富有韧性,适宜各类图案精雕细镂,被广泛用于建筑构件的装饰中。张家花园的木雕艺术主要应用于外檐梁坊、斗拱、雀替、挂落、隔板、门、窗等构件。

1.1.1 张家花园木雕艺术中的“儒”、“道”、“释”文化

张家花园木雕装饰艺术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受传统儒家思想、本土道教及佛教文化的影响,在其住屋装饰中运用各仙家法器图案作为木雕装饰题材,以满足人们在社会活动中所需要的精神需求,达到祈盼美好生活的理想和愿望。张家花园大门的三层檐坊、梁台斗拱上的雕刻内容所表现的“麒麟吐玉书”表现书香门地之家,“鲤鱼跃龙门”表现入世光耀门庭,“世代香火”表现福禄永至的人生愿望。这些内容正是张家主人“百忍”规制的家风核心,尊崇“孝道”、“忍让”、“中庸”等思想,提倡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主张入世的儒家思想。

张家花园木雕装饰艺术中的“道”、“释”文化体现于图案题材中,内容以直接表现和暗喻的表现手法将仙人、法器等图案装饰于构件之上,达到护佑家人之目的,体现道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花园正院一进院厅堂檐枋上雕刻有“八仙共寿”九个人物,表现道家八仙与寿仙贺寿的场景。三进院各厢房门扇雕刻有“暗八仙”图案及“长寿”篆字纹,“寿”代表长寿,“暗八仙”即各仙人手持的宝物,以八仙宝物借八仙之神力祝福家人生活美满长寿,这正是匠师构思的巧妙之处。佛家认为人生来受苦,只有以人为善,死后才能进入神秘天堂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成为人们思想中根深蒂固的观念,人们怀着虔诚和敬畏之心谨慎于世,在住屋上构件上雕刻佛家“八吉祥”的图案装饰,希望得到佛光普照,保佑家人庇护宅地平安。

1.1.2 张家花园木雕艺术的装饰技法

传统木雕装饰技法种类很多,有圆雕、浮雕、透雕、线雕、贴雕等,张家花园木雕艺术装饰中最为典型的技法有浮雕、圆雕、透雕等。据建筑构件位置及题材内容不同而使用不同雕刻技法。圆雕、浮雕、贴雕大多运用于梁头、斗拱、檐坊等位置,梁头檐板运用浮雕雕刻各类吉祥蔬果花卉,斗拱构件运用圆雕的手法雕琢 “龙”、“凤”、“象”、“麒麟”、“金鹿”、“宝瓶”、“喜鹊”、“佛手”等立体形象,檐坊运用贴雕手法表现坊心人物故事,这些栩栩如生的形象是滇南边地少数民族传统习俗中装饰住屋必不可少的灵物,具有超凡的灵性和神力护主镇宅。透雕是张家花园中最具特色的雕刻装饰技艺,被大量运用于雀替、挂落、隔板、门、窗等建筑构件。其中最为精巧独特的是正院一进正厅堂的六扇核桃木门最为精湛,使用整木透叠三层交错缕空的雕刻技法,故事情节透叠雕刻,层层推进,纹样图案清雅玲珑,工匠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将自然景物与多个故事形象重叠组合在同一画面之中,获得多重寓意吉祥的图案纹样,增强了纹样造型形象的立体透视纵深感。

1.2 “砖”、“石”雕刻

张家花园的“砖”、“石”雕刻风格与形式具有滇南边地独特的文化特色,砖雕材质为表砖,石雕材质为本地特产的青石,青石质地细腻柔韧,易于表现各类精细入微的题材。图案内容多以“道”、“释”祥物及本土生长的瓜果花卉作为装饰题材,常用本土谐音、暗喻、借喻的手法将图案内容吉祥化,使之一目了然,一听就懂,形成“辟邪护宅”、“纳福吉祥”、“祈望崇敬” 的民俗寓意。张家花园的砖雕大多用于山墙墀头、照壁四角、槛墙两则等,其雕刻装饰线条流畅、细腻、纤巧、属于先雕砖坯而后再烧制的雕刻类型,这一类型比直接在青砖上雕刻的类型要精致秀雅,在古建滇南中较比普遍。

石雕是古建筑常见的装饰之一,它具有防水、防潮、承受重力的优点。张家花园的石雕根据房屋不同功用而运用不同的装饰布置石材的放置位置,其布置繁简相宜,充分体现屋主崇尚儒家“礼乐”规制的思想。花园祠堂台基上的大小石狮、水池围栏上的十二个吉祥栏柱柱头均采用圆雕、镂空雕刻的技法表现各物象特征,其吉祥题材多样、造形优美、刀法细腻,可谓石雕中之精品。特别是祠堂台基上的四尊精美础石,左右两尊柱础高80cm,形制呈三层组合式柱础,上层为杯形莲花,中层为压地隐起如意凹式灯笼圆鼓,下部由两对圆雕雌雄吉祥卧狮环于素平覆盆。中间两尊柱础高45.5cm由上下两部分组合而成,上部由卍纹装饰础头,础腹为压地隐起如意凹式灯笼圆鼓,下部各由两对圆雕雌雄如意卧狮环于素覆盆底。这四尊精美础石下共放置十六只憨态可掬的舞狮,狮子形态各异、或仰或卧,它们是报喜献瑞的祥物,是守卫门庭之灵物。

2 彩色

人之华美,靠衣着色彩来修饰,古建之华美丽,需彩色之缤纷来装饰。“颜色在各派建筑上所占有位置,没有比在中国建筑上还重要的。‘雕梁画栋’这句成语已足做中国古代建筑雕饰彩画发达的明证。” [1] 从梁思成先生对于色彩的总结足以可见彩色在古建筑中的重要作用。中国古建筑将彩色运用于住屋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随时展需要,隋唐时期开始大规模运用彩画装饰建筑,至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张家花园建于清光绪年间,建筑彩画承苏式彩画传统,结合地方民俗民情,形成不拘泥于传统程式的地方彩画,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张家花园的彩画主要绘于梁、坊、斗拱、柱头、天花、壁板、雀替、窗棂、门扇等建筑木构件上。其中梁、坊、斗拱部位为最精彩。彩画主调为青绿色调。斗拱彩画应用群青、粉兰、白色、金色、黑色等撞色平刷,无过多苏彩技法,这样的色彩使用方式正是滇南彝族搭配色彩的方式。梁、坊间彩画分三段式,饰硬卡子,小包袱,包袱内饰精美字画。字画布局得体、秀拔优美,均是滇南知名书画家王永清、吕彬、武士麟所作。[2]

3 结语

建筑装饰艺术是古建筑建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时代经济、文化、民俗及人文思想意识。张家花园建筑装饰艺术从形态到特征都反映出晚清时期滇南地区的社会生活水平及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展现出鲜明的地域性特征。

参考文献

[1]梁思成.清式营造则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4:61.

石材雕刻技术范文第5篇

众所周知,以精细圆雕和精微透雕为特色的莆田雕刻艺术,不仅以木雕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而且石雕作为莆田工艺雕刻乃至中国石雕的一个重要分支,亦有一千多年的发展历史。莆田石雕传统工艺可谓与佛教艺术及妈祖文化的传播同兴衰,流传至今的青石雕文物有仙游九座寺的唐代无尘塔、城厢广化寺的南宋释迦文佛塔,黄石镇海桥的南宋桥头将军、仙游度尾杨泗宫透雕龙柱等。为适应时代变迁,一代又一代的莆田石雕艺人们用自己的辛勤凿作和聪明才智,将建筑石雕。装饰雕刻与人像石雕巧妙结合,创造着属于莆田石雕发展的辉煌历程,并形成了具有浓郁闽莆地域特色的石雕艺术风格。

改革开放以来,莆田的青石雕行业发展很快。在20世纪80年代寺庙重建风和90年代初的房地产开发风,以及近年持续兴旺的出口建筑装饰石雕与大中型石雕神佛造像订购风的多重因素促成之下,青石雕和汉白玉石雕行业可谓兴旺发达,形成了以黄石、涵江、华亭三片相连的产业集群。现有从业人员2000多人,企业100多家,年创产值2亿元。另外,在泉州、惠安各企业应聘从事青石雕工艺品创作的莆田籍技工还有1000多人。

我们希望在此将自己对莆田石雕艺术的一些粗浅认识进行归纳分析,并藉此抛“石”引玉,以期使更多的人对莆田石雕这一被忽视或低估的行业引起重视,进而出谋献策,一起来促进莆田石雕行业的发展,引导更多的人热爱石雕艺术,这对促进现代莆田石雕行业的发展是有所助益的。

在各个历史时期,莆田石雕传承着如下风格:

一,注重神韵:莆田石雕在塑造佛像这类性别不清的形象时,强调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讲究人物之间、人物和祥禽瑞兽之间的呼应。而人物内心世界的表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人物面部表情,特别是眼神的精细刻画。中国传统艺术在选择“神似”与“形似”的时候。从来是重视前者的。“神”是人的本质,也是人的特性。必先传神,而后始尽到人物造型艺术的真。这“传神”二字成为中国艺术精神不可动摇的传统。具体反映在莆田石雕重神韵的造型中,即是不惟形似,宁可去掉背景树木花草等繁琐细节,也要抓住人的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以此为主旨,以求造型在动态结构及面部表情上达到传神的要求。

二、讲求“适形”:一如根雕艺术的“因势度形”,莆田石雕作品千姿百态、形象各异的丰富构图,同样来自于石雕艺人们对各种形状原石料的巧妙利用和设计。原始手段的石料开采,无法控制石料体积的厚、薄、方圆,这些异型的石料,正好可以使人们根据其形状展开丰富的想象。“适形造型”正是莆田石雕造型的又一基本特点。特定的立体形也许会限制了艺术手段的发挥,歌德说过:“在限制中才能显出身手,只有法则能给我们自由。”石雕的创作正是在料形的限制下焕发出石雕艺人的创作智慧,他们根据不规则的石料形状特点展开联想的翅膀,极大地发挥形象思维能力,寻找表现对象的突破口。石雕艺人面对石料长时间地思索,但一动手,便是胸有成“石”一气呵成。

三、精雕细琢:莆田石雕艺人十之八九原先都习事术雕,而莆田木雕技冠海内外的立体圆雕、精徽透雕和三重透雕等传统绝艺,一旦移植干石雕实践,就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莆田地域特色的石雕艺术。我们作为余氏木雕的第三、四代传人,因为从小耳濡目染木雕技艺。在创立石雕事业后,自然就会糅合莆田传统木雕工艺的精华,兼容并包。在石雕创作里发挥传统木雕精细雕琢的特点。我们自上世纪90年代由木雕转行搞石雕而创办“国珍雕刻精品厂”后,于1997年主持台湾龙泰陵石雕“五百罗汉”“四太天王”“弥勒佛”等系列怫像和雕有一万尊佛像的浮雕《壁佛》工程的创作投产;1998年主持口本客商订制的高3m的“仁王”石雕创作2005年又主持印尼观音寺高22.80m的石雕观音和江西九江市高26,80m的石雕观音。之所以能够奠定了我们在石雕这个行业中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是得自于余氏木雕的传统工艺根基与刀法功底。

莆田木雕的“斧头功”注重创作对象劈坯的准确到位,正因为有“斧头功”的动底,石雕劈坯即使改用电动工具,也必十劈十准;修光道理亦然,积累木雕人物脸面、手足细部修饰的技艺经验的。将之体现在石雕人物手脚开面、五官肖影、服饰锦花、花木细景等细部的刻画上会使作品有一种微妙的生动。例如汉白玉雕《思维观音》的精妙面相和飘逸服饰、砂岩雕《长扳桥》的惟肖神态和惟妙动态、青石雕《普陀岩》的憨悲表情和精致配景,随时随品可见木雕传统技艺的刀魂凿韵。不少人走进“国珍雕刻”陈列室后,往往会把黄砂岩雕《一叶观音》《读书观音》等作品认作是黄杨木雕,这说明一些石雕作品的工艺已与木雕的技艺相融了。

四、善于“线描”:在中国,几乎各门类艺术中都有“线”的表现。书法中的真。草、隶、篆各种字体的书写艺术,都把线条的表现力发展到至臻,绘画从严谨的工笔到逸笔草草的写意。均以线条勾勒为主要造型手段。建筑装饰的直栏横槛、梁椽斗拱、瓦脊飞檐;舞蹈表演中惊鸿游龙般婉转回旋的“长袖”。甚至戏剧中抑扬有致的“拖腔”等,皆是线条不同形式的体现,

在石雕作品中,线条同样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秦汉以前用最简括的线条雕刻出古朴稚拙的石雕,到明清之际用最精致的线条雕刻成的工艺小品,都体现出线的魅力和作用。早在商周时代,青铜器上的动物纹样及备种图案的雕刻,已呈现出中国人在雕塑艺术中利用线条辅助造型的意向和能力。秦俑的衣纹有凸起的捏泥条,有凹入的刻线等丰富变化,在汉代的画像砖,画像石中宴饮、乐舞、车骑等复杂场面以及人物的瞬间动作、动物的飞奔情态等,均以飞扬流动的线条刻画出来,阴刻、阳刻、阴刻阳刻结合等多种线刻技法,使线条的表现力得到了充分发挥。

莆田石雕的佛像充分表现出了线条的概括作用。比如,在龛楣近乎平面的石面上经由数条半弧线的雕刻,便呈现出轻盈松垂的“帐幔”;龛内三世佛的宽大衣裙因坐势而簇集成的皱褶层叠的状态,也由各种弧度不同的线条刻出,柔软的质感十分生动地呈现出来。因这些线条作用而造成的空间感,空灵而层次分明,与西方块面雕塑的实在空间感大相异趣。

五、不拘一法:灵活随机地并用各种表现手法――圆雕、浮雕、线刻等表现方法常常被不拘一法地混搭于同一件大型石雕。莆田石雕作品之人像的头、手等部位为圆雕,而身躯大部分则是用依附于石壁的高浮雕形式来表现,衣饰等细部又是由线刻形式表现出来+而镶嵌、镂空等方法有时也被结合进来。

莆田石雕艺术融汇贯通的表现方法,来自作者整体地把握事物的思想。既然认为宇宙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世 上没有孤立的事物和现象,那么也就必然整体地去表现一切。莆田石雕融汇贯通的表现方法不仅体现在多种技法的混合并用方面,而且还体现在构思之巧妙,设计、选材之灵活等方面。例如原创汉白玉雕人体作品的开发、红砂岩雕人物与青石雕配饰的组合(如《蚌仙》)、青石雕或汉白玉雕作品与黑石雕底座的灵活组合、天然青石蛋雕与不锈铜构件或树根雕底座的随机结合等等。

西方雕塑的具像表现方法在相对独立的情况下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圆雕、浮雕作品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而中国的传统雕塑的表现技法一直以一种整体的形态发展着,从直觉的感受出发随心并用多种手法。极少有理性的困扰,莆田石雕艺术具备了浓厚的中国传统特性,因而具备更大的空间容量和原创潜力。

六、题材丰富:在中国形态的文化中,历史的发展始终夹带着原始文化的因子,远古图腾动物崇拜的意识在艺术中时有表现。山水等其他景物之所以成为雕塑广泛采用的题材,显而易见也是人与自然不能分开的生活现实所致。在莆田,几乎每个雕刻艺人心里都有讲不完的神话故事和历史典故,而每个美丽的传说和动人的事迹都是启发他们进行创作的源泉。这种想象,这种理想的追求,这种人神合一,佛道合一的内涵特点,大大扩展了莆田石雕的题材范围,使他们能超出单纯的佛教题材,进而表达和塑造了中国古代历史传说中的美丽的人物、动物形象。因此,妈祖,王母、千里眼、顺风耳、八仙、寿星、天庭,瑶池、龙宫、龙,凤、狮、马……,各种人、神、天、地、鸟、兽之间的大融合,形成了莆田石雕丰富的创作题材和文化内涵。雕刻题材和文化内涵的拓展,是莆田石雕艺术可持续发展的又一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