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经济建设工作的内容

农村经济建设工作的内容

农村经济建设工作的内容

农村经济建设工作的内容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农村信息化 总体架构 六横两纵

自从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战略以来,如何应用信息化手段促进新农村建设,成为人们研究和讨论的热点。中央一些部门从自身职能出发,提出了应用信息化手段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政策举措;一些地方也结合自身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和特点,提出了各具特色的农村信息化的举措,也出现了一些较好的农村信息化建设模式。但是,总的来看,当前我国农村信息化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我们对“三农”问题的研究相对比较深入,但是对农村信息化工作却缺乏充分的认识,相应的理论研究严重滞后,一些部门和地方围绕新农村建设所开展的信息化工作都只局限于具体的某个方面,缺乏统筹和整体规划,其效益和可持续性还有待检验。实际上,在大规模地开展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时,我们非常有必要结合当前的新农村建设实践与信息化发展的基本规律,深入探讨新农村信息化的基本内涵,具体研究其总体架构、组成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以便为开展新农村信息化工作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化的基本内涵

“新农村信息化”其实是由“新农村”与“信息化”两个层面综合在一起而构成的一个新的概念。也就是说,新农村信息化一方面要结合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以及国家正在开展的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也要反映信息化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当前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具体状况。因此,概括地说,所谓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就是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所确立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基本要求,应用信息网络技术加速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通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新农村信息化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实质就是应用信息网络技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信息时代的新型农村;农业和农村经济信息化是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点,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是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新农村信息化是城市信息化的自然延伸,是当前的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社会信息化、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农村发展特点相结合的综合体现。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化的总体架构

所谓新农村信息化总体架构,其基本内容就是根据信息化的基本要求,从系统角度对构成新农村信息化的各个部分进行合理设计与安排,以科学有效地反映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由于总体架构能够简明扼要地说明一个复杂系统的各方面关系及其作用过程,因此,通过总体架构,人们就能够比较正确地认识新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基本规律,从而有效地处理新农村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各种基本关系。

在构建新农村信息化总体架构时,除了要遵照信息化体系架构的一般要求外,还必须充分地结合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农民的信息获取渠道和能力、农业生产实际、农村经济管理体制等。综合上述考虑,这里提出涵盖上述要素的新农村信息化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图1新农村信息化的总体架构

我们可以将新农村信息化总体架构概括为“六横两纵”:“六横”即是指新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新农村信息资源、新农村信息化业务应用、应用支撑条件、服务传输渠道以及服务对象;“两纵”即是指农村综合改革与机制体制建设、信息化业务应用与农村信息资源的标准化和信息网络安全。各部分的具体内容分别如下:

⑴信息基础设施

从当前我国信息化发展情况来看,农村地区要发展信息化,需要综合运用电话、广播(喇叭)、(有线)电视、互联网、卫星通信、移动通信等网络以及目前各级涉农部门已经建立起来的有关政府专网、局域网。在农村地区,固定电话、移动通信以及广播的覆盖水平相对比较高,应用比较普遍,是实现信息进村入户到人、克服信息化“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有效手段。因此,农村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一定要与传统的通信手段相结合,配套建设、综合应用。

就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信息基础设施来看,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在农村开展“三网融合”不仅必要,而且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实际上,与城市不同,农村地域分散,群众的购买力水平和信息化应用水平都相对较低,因此,在农村单独建网、单独经营信息业务,不仅不经济,而且全社会根本就承担不起多网络建设的成本。所以,在农村实现“三网融合”不是应不应该的问题,而是如何实施的问题。

第二,将空间地理信息系统纳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范畴。空间地理信息系统(GIS)对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是开展信息化业务应用的基本手段,可广泛应用于农田基本管理、乡镇规划、自然灾害管理、环境保护等领域,理应由测绘部门统一提供。但是当前GIS却被当作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由各建设单位自行开发。这样既不利于信息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也给基层政府带来额外负担。

⑵信息资源

从内容来看,新农村信息资源不仅包括农业信息资源建设,还应该包括政策法规信息(如农村法律援助信息)、为农民工外出务工提供信息服务的劳动市场信息、用于提高农民文化水平的教育文化信息以及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新闻娱乐信息等四大类。

农业信息资源包括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多元化的信息,具体包括6个方面的内容:①农业资源、环境信息,如气候、土壤、水及种籽等各种资源环境信息;②农业科技信息,如农业新技术、新设备及新工艺等;③农产品市场流通信息,如农产品的品种价格走向及市场行情等信息、各类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分布、交易规模等信息、农产品交通运输条件等物流信息;④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如国际农业发展新趋势、新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等;⑤农业管理服务信息,如新的农业管理模式、服务方式及新的服务理念等;⑥农业教育及农业政策法规信息等,用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以及政策法制意识。

在当前和今后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为农民、农民工、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等提供相关的信息服务是农村信息化的主要服务形式,也是农村信息化能够获得直接效益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因此,信息资源既是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作,也是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从长远来看,新农村信息服务甚至能够对农民的思想意识与农村的社会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建立和完善新农村信息资源是新农村信息化工作的重中之中。

⑶业务应用

新农村信息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以信息化手段促进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五个建设”的信息化应该包含很多的业务应用,但是就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农村信息化建设情况来看,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个部分:农业与农村经济信息化、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信息化。

就农村经济信息化来看,主要业务内容包括现代农业及其信息化体系建设、特色产业信息化、农村服务业信息化以及现代农业信息化等内容;就农村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信息化来看,其业务应用内容主要包括农村信息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教育培训信息化、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服务、医疗卫生信息化、民政信息化、农村公共文化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建设、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公共安全和应急处置信息化、农村党建信息化等。

以上业务应用是从现实世界的业务职能分工的角度来划分的。在当前农村信息化发展初期,这种划分有利于调动各级政府部门的工作积极性、为农村信息化营造一个大家都来关心和重视的良好发展氛围,能够直接推动新农村信息化工作的开展。但是,随着信息化工作的日益深入,这种分散建设的弊端也会慢慢地显现出来。因此,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对此有清醒的认识,注意加强各种信息化业务系统之间的统筹规划与协调。

⑷应用支撑条件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同时也由于农民居住的分散性以及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目前的信息服务还难以通过信息网络直接从信息采集、整理和提供者到达作为信息服务接收方的农民手中。这是当前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障碍。为此必须充分地寻找能够将信息提供者与农村信息服务的接受者两个方面联系起来的中间桥梁,即寻找农村信息服务的“二传手”。当前我国农村基层已经建立起来的各类服务性机构非常适合这种“二传手”的角色,完全可以充当实现农村信息服务“进村入户到人”的支撑条件。

从现实来看,这些服务性机构既包括各涉农部门为实现各自职能而在农村基层所建立起来的派出机构(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七站八所”),也包括基层政府自身所建立起来的相关设施,当然还包括非政府部门所设立的类似场所。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服务性机构主要有:农业呼叫中心,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点,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站,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系统,阳光工程,农村信息服务站(农村网吧),“三电一厅”等农业综合信息服务站,县乡行政服务中心,农经站,农业科技服务站,国土资源所,广播站等站、所,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县、乡医院和卫生所以及其他农村公共服务设施。

之所以说这些服务性设施和机构能够充当新农村信息服务的“二传手”,是因为自身已经具备一定的信息化基础与应用条件,并具备相应的人才和其他保障,在农村信息化方面已经走在前面。从今后的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来看,除了要进一步提高这些服务性设施和机构的信息化应用条件和水平外,更要充分依托这些已有的基础条件,以此为支撑,多渠道地促进农村的信息服务效益。

⑸信息传输渠道

信息传输渠道是实现信息“进村入户到人”的媒介和载体,在选择采用何种信息传输渠道时,必须充分地考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以及村民的使用习惯,为此,除了要求采用网站(专业特色网站、农业门户网站群、基层政府门户网站)、手机或农村信息机外,还应该采用农村广播、(有线)电视、信息栏、明白纸、宣传手册等目前在农村得到广泛应用的信息传输手段。

在信息传输渠道方面,出现了一种值得注意的趋势,就是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服务方式的结合,通过进一步延伸和拓展传统方式的功能而相对容易地让群众享受到现代技术带给人们的巨大优越性。在这方面,中国移动公司最近在中西部省份推广的“农村信息机”非常具有代表性。农村信息机外形酷似座机电话,其实是一部功能强大的手机,不仅能够上网定制各类信息并群发给事先已经定制好的手机上,而且与农村广播(大喇叭)连接。通过农村信息机,村干部利用自己的手机在外地就可以对全村进行广播。由于农村信息机价格较低(每台约1000元)、易使用、功能强大,受到农村用户的欢迎,截至到2006年10月份全国已经有7460个行政村使用上了农村信息机。今后,围绕农村应用需求,创新传输方式,提供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信息终端产品,将是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课题。

⑹服务对象

新农村信息化的服务对象包括农村的各类人群,既包括普通农民、农村党员、外出务工人员,也包括基层涉农部门和机构、农村各类经济中介机构、种养经销大户、龙头企业、农村中小企业等。在信息化发展初期,开展对各类涉农的经济组织机构的信息化服务是工作重点,通过农业与农村经济信息化拉动农村全社会的信息化。

⑺农村综合改革与机制体制建设、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既为农村基层的信息化应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为实施信息化提供了有力的机制和体制保障。信息化要求实现资源整合与业务协同,这与农村综合改革的基本精神相统一;同时,农村综合改革所追求的转变乡镇政府职能、严格依法办事和提高行政效率的目标要求,为克服和避免城市信息化所遭遇的信息孤岛弊端在农村重演提供了制度保障。所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农村综合改革以及其他相应的改革有助于在县乡基层集中各部门资源、理顺各种关系,从而为新农村信息化提供有效的保障。

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一部分,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许多相关制度建设问题,同时也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共性问题。但是有些问题则是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所特有的,直接影响到当前的农村信息化工作,急需尽快予以解决。就具体的制度建设来看,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化工作,这些急需解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问题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首先是农村网吧或农村信息服务站的定位及其合法性问题。农村网吧或农村信息服务站是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必不可少的内容。但是考虑到农村实际情况,农村网吧或农村信息服务站可能不容易满足当前国家相关的法规与政策(如《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文化部关于加强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连锁经营管理的通知》等)关于网吧管理的具体要求。另外,当前的很多文件都只从文化传播渠道这么一个比较具体的角度对待网吧,并为此制定了明确的市场准入与日常管理要求。但是,这些具体规定很可能束缚农村网吧或农村信息服务站的整体发展。其实,网吧应该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主要由文化部门负责管理而没有信息化部门的参与,这确实容易让其偏离信息化发展的轨道。如果能够从信息化这个更广泛的角度来理解网吧的作用,也许其管理政策会是另一种局面。因此,有必要从新农村信息化的角度,就农村网吧或农村信息服务站制定切实可行的、有别于城市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管理政策,使农村网吧或农村信息服务站真正成为新农村信息化的有效支撑工具。

其次是制定促进农业、农村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鼓励政策。农业、农村信息资源具有一定的公共产品特性,一般的企业难以从中发现商机并获取利润。这也是当前农业、农村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难以深入的根本原因,因此有必要根据农业、农村信息资源的特性制定财税优惠政策,增加企业参与农业、农村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积极性。

第三是完善新农村信息化的人才队伍建设与相关的劳动培训、就业政策。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是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也是其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为吸引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各类信息技术应用人才参与新农村信息化工作,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相应的劳动就业与收入分配政策。同时,也应该将信息化应用技能纳入农村基层政府的公务员的录用、管理和考核制度中。

⑻业务应用与农业信息资源的标准化、信息网络安全

这些内容也是当前国家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的基本问题,国信办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组也已经在这些方面颁布了若干国家标准和规定,但是针对农村信息化具体要求的标准化工作尚未展开。另外,由于农村基层的电子政务管理和服务将主要基于互联网,因此也应该针对新农村信息化制定相应的信息网络安全标准与规范。

以上从系统角度分别阐述了新农村信息化总体架构的“六横两纵”的主要内容及其工作重点。以下几点值得我们注意:首先,在新农村信息化的五个建设中,经济信息化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城市信息化建设中的“以电子政务带动其他领域的信息化”不同,在新农村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该坚持以经济信息化特别是其中的农业信息化带动其他四个方面的信息化建设。其次,信息基础设施应该被看作是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内容。信息基础设施应该与道路硬化、水利设施一样,纳入新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范畴。第三,由于信息化覆盖新农村建设全局,因此不应该将新农村信息化看作是一般的技术推广工作,不能以一般的农技推广模式来开展新农村信息化的应用推广工作,必须要有专门的协调机构来领导和统筹。

三、新农村信息化总体架构的基本特点

当前关于农村信息化问题的理论研究非常薄弱,因此,人们往往将农业信息化等同于农村信息化,根本就没有想到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等也应该纳入农村信息化的研究和讨论范围。所以,新农村信息化总体架构也可以看作是新农村信息化的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新农村信息化总体架构在结构安排、内容组成及其逻辑关系等方面都具有如下的鲜明特点:

首先,该架构充分体现了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精神,“五个建设”在其中处于核心地位。值得注意的是,农业信息化只是其中的农村经济信息化的一部分;农村信息化在工作内容方面与城市信息化总体上是一致的,而且更有农村的特色,从而进一步拓展了人们对农村信息化问题的认识。

其次,总体架构与“三农”问题紧密结合,贯彻“以信息化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思想。在这里,信息化和“三农”问题不再是两张皮, “六横两纵”的每一部分内容都与“三农”问题密切相关。特别是其中的应用支撑条件,就充分利用了当前农业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类服务设施条件,以解决农村地区的信息“进村入户”问题。

第三,总体架构体现了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的要求。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不仅是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当前农村综合改革的努力方向。因此,总体架构按照功能分类原则,将农村现存的各类资源、设施条件与信息化各相关要素相结合,将其划分为总体架构的“五横”。横条上的这些内容都是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同的业务系统之间可以协作和共享的对象。

第四,总体架构必须通过具体的新农村信息化发展模式来体现其抽象价值。也就是说,总体架构按照功能分类原则对新农村信息化的各方面内容进行分解,静态地表达了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及其逻辑关系;在具体开展信息化工作时,必须按照前述的逻辑要求,综合应用“六横两纵”的各部分内容,以使信息、服务从提供方传递到需求者和接受方。但是,不同的地方,其“六横两纵”的具体情况却相差较大,在开展新农村信息化工作时,必须根据本地区的各自优势,选择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新农村信息化工作方式(即模式)。例如,就四川联通公司建设的“天府农业信息网”而言,其信息化模式可以表述为:通过建设山区移动通讯网络基础设施,重点发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信息服务,通过手机等终端手段,向普通农民和种养大户开展农业信息服务。在新农村信息化发展初期,各地必须根据总体结构的基本要求与实际情况选择有效的发展模式。

作者简介:

农村经济建设工作的内容范文第2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 农村 瓶颈 对策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农村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原则的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受到了的明显的忽视,这给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带来了负面的冲击。在经济转型以及社会转轨的时代背景下,农村居民的思想状况每况愈下,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和谐社会的构建,针对目前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中面临的瓶颈,尽快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以解决已经是刻不容缓。

一、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瓶颈

目前我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模式基本上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依然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面临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既有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已经弊端凸显,工作效果的提升正在面临诸多的瓶颈,这里总结如下:

1.工作方法陈旧

工作方法陈旧是目前我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一大瓶颈,既有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基本上还停留在标语、广播、开会等层面,上述方法带有浓厚的形式主义色彩,这对于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是一个主要的瓶颈。在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环境以及工作对象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的背景之下,这种工作方法本身就是信息的一个单方面灌输,既没有考虑到农村居民的接受程度,更没有形成二者之间的互动,一定意义上讲,我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相比以往的那种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甚至有了明显的退步。考虑到思想政治工作本身理论性以及单调性,既有的工作方法已经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性。

2.工作内容滞后

我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已经明显不能够满足农村居民的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基本上就对于上级文件精神、政策的一个传达,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几点内容,对于农民而言根本就不能激发起农民的兴趣。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总体来看脱离农村以及农民的实际需求,形而上的色彩浓厚,事实证明,思想工作内容的脱离实际必然会导致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不佳,毕竟对于大部分农村居民而言,其更关注的是与自己实际生活有关的政策内容,而不是那些大而空的思想政治内容,不接地气必然成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一个瓶颈。

3.队伍建设不足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一支良好的工作队伍,观察目前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工作人员一般都来自农村基层,整个队伍成员的学历水平整体较低,工作素养更是参差不齐,很多思想政治工作人员都是半路出家,都没有思政工作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此同时,肩上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一般很少有机会接受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相关培训,因此整个队伍的专业工作能力不高,对于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自然也是一个瓶颈。

二、破解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瓶颈的对策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是农村工作精神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其在促进农村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中扮演者一个重要的角色。针对我国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中所面临的瓶颈,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加以解决:

1.更新工作方法

在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环境以及对象都已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工作方法的更新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未来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变化应立足于农村以及农民的基本情况进行创新,这样能够保证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有效性。未来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更新应达到以下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工作方法应注意互动性,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应注意到农民的诉求,通过二者之间的互动来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提升。另一方面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即工作方法不能拘泥于一种形式,应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有所变化,这样能够实现工作方法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匹配性。

2.充实工作内容

对于目前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滞后的问题,本文认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确定应遵循一个基本的原则,即工作内容必须要实事求是,工作内容要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样才能真正的把我带到农民的真实诉求。根据农民的诉求来进行工作内容的一个调整,这样才能使得思想政治工作在开展中遭遇更小的阻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确定的另外一个关键就是做大以人为本,每一个人在心理层面都更倾向于去接受与自己生活相关的信息,因此内容的制定应注意以人为本原则的践行。

3.加强队伍建设

对于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不足的情况,本文认为加强队伍建设应从两个方面来加以推进:一方面就是高度重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从而为农村思政工作队伍的建设提供更多的人力以及物力支持,举例而言,可以出台更多的优惠措施,来吸引更加优秀的人才进入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领域,从而确保整个队伍能力的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就是应加强对于整个队伍的考核,通过强化考核来实现队伍活力的激发以及保持。

总之,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面临各种瓶颈,而要想破解这些瓶颈,需要各级地方政府高度重视该问题的解决,从过从工作方法、工作内容以及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来努力,从而实现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本付.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讨论[J].新农村,2010(4).

农村经济建设工作的内容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新型农民;培育

2006年3月,我国的“十一五”规划中明确地提出了对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进行编制这一内容。2007年7月,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进入实施阶段,国务院下发《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2011年1月,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并被列入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别强调“培育新型农民”,并把培育新型农民视作推动现代化农业建设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党的十报告则明确提出:“培育新型的职业农民。”这对新型农民培育机制的构建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培育新型农民,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是建立和谐新农村的一个基本问题,这是一项亟需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一、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新型农民培育机制概述

目前,中原经济区内的农业发展情况正处于由现代化农业逐步取代传统农业的这一关键时期。如何有效解决明天“农地谁来耕”这一问题,保障中原经济区内农业与农村的良性发展,值得我们的探索。

中原经济区及新型农民培育的学理解读。中原经济区是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中原经济区是全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区,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对推动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新型农民则应当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其中的“有文化”指的是农民具有较高的基础文化知识和较高的文化素养;“懂技术”指的是农民要掌握基本的农机操作技术,具备利用科学技术致富的基本能力,崇尚科学,善于创新;“会经营”指的是农民要有一定的市场观念,具备一定的风险意识、经营理念,能较好的把握市场动态,根据市场变化从事生产。①总之,新型农民不是只会从事简单农业劳动的农民,新型农民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与技能储备,并能操作常用的农业机械,掌握一定的农业职业技术。

本文中所指的培育是指通过各种途径培养教育出与中原经济区中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农民。近年来,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位置和作用在提升农业生产和经营水平中愈来愈突显,构成了农业生产能力提升的重要内容,并形成了特定的生产作业能力。尽快培养和确保留住一批懂技能、有文化、会经营和管理的新式农民,培育他们不断取得进步并早日成为中国现代化农业与和谐新农村构建中的骨干力量,已成为推动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迫切任务。

研究构建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新型农民培育机制的意义。新型农民不但是构建和谐新式农村的骨干力量,也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主力军。所以,立足农村主导产业来教育、培训农民,强化新式农民的培养工作,尤其是大力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就显得异常重要。

弥补了学术界对本选题研究的不足。就理论而言,可以查阅到的是学术界对中原经济区和新型农民培育分别作了研究并形成了一些成果。这些成果主要是从中原经济区规划、国土开发、区域协调发展、行政区划、土地政策、转变政府职能、进行制度设计等方面进行研究。关于新型农民培育主要从培育的方式方法、培育政策、选取某个区域作为研究对象等角度进行分析。上述成果为本文更深一步地开展研究工作累积了一定的学术基础。然而,就本文的选题而言,学术界目前的研究还很有限。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培育新型农民与改善中原经济区农业发展方式及实现农业现代化进程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探索。②

该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农民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亦是建设现代化农业的主力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归根结底,要由成千上万的农民来组织实施具体活动,新农民的综合素质在某种程度上就决定了最终的结果。本文能为决策部门开展进一步促进新型农民培育工作进一步调动社会资源,根据本区域发展情况开展实践性较强的政策性、制度性手段来做好本项工作提供参考。研究新型农民培育机制,可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农业的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将较深层次地论述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新型农民培育机制构建问题,可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参考。

为了进一步调查中原经济区内新型农民培育机制构建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设计了调研问卷,开展了一系列的调研活动,对中原经济区内的一些地区和单位进行了实地走访与入户调查,掌握了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新型农民培育工作的发展现状,获得了第一手调研材料。

二、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新型农民培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与中原经济区内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相伴随的是现代化农业的快速发展,对农民素质的要求也随之提升。目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这一背景下,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新型农民培育工作中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农民接受的教育及培训较少,文化程度普遍不太高。根据调查数据,仅有9%的调研对象多次接受过农业技术教育或培训,68%的调研对象偶尔接受过农业技术教育或培训,23%的调研对象从没有接受过任何农业技术教育或培训。这些数据说明农民接受的教育及培训较少,文化程度普遍不太高。由于多种条件的制约,农民普遍缺少机会接受较多的职业培训,甚至有些农民没有完成基本的九年义务教育。在这种境况下,大部分农民本身文化知识就欠缺,文化功底就不足,这样接受起知识、技术来就有些困难。

培育内容和形式与农民的需求契合度不高。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群众对新型农民培育内容和形式评价情况较好。但仍有25%的调查对象认为状况较差。教育及培训活动的内容及形式对于培养新型农民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升其综合素质均有着特殊的功能。但在现阶段,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培育内容和形式与农民的需求契合度不高。一方面,广大农民由于自身的文化水平不太高,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较差,导致他们对新技术、新知识的学习情况不太乐观。另一方面,培育的内容过于理论化和抽象化,以至于在实际应用中困难重重。相较于单纯理论性的讲解,实践性的手把手操作可能更易于接受。但目前我国新型农民的培育多采用理论传授的方式,真正实践性的操作却很少,这样就使得一些农民学起来难度较大。这不但大大降低了农民接受培育的效率而且也挫伤了农民参与培育的积极性,最终将直接影响到新型农民培育的效果。

农民对各类教育及培训工作的回应程度较低。从调研结果看出,约有20%的调研对象认为农民对各类教育及培训工作的回应程度较低。作为新型农民培育的对象,农民理应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培育中,但事实上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农民参与培育的积极性并不很高。一方面是因为农民长期从事一些简单的农业劳动,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推崇的仍是“经验至上”,因此,他们在很多时候都表现出对各类教育及培训工作的回应程度较低。另一方面,作为培育新型农民的教育及培训部门,由于受短期用工行为的影响,他们对农民的培育工作往往显得有些“急于求成”,这一情况也导致了农民对各类教育及培训工作的回应程度较低。

培育经费不足。教育及培训经费不足是困扰当前中原经济区内新型农民培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一方面,教育及培训的经费来源不足。目前,中原经济区内新型农民培育工作的经费来源比较有限,在有限经费的制约之下,一些针对新型农民的教育及培训活动就打了折扣。而这可能会影响到农事劳作的效率和农产品的质量,甚至会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公共财政对农村的转移性支付力度尚需提高。公共财政在渠道和数量两个方面对农村的转移性支付力度均不足。此外,对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资金转移和公共服务支撑稍显不足。如农村的公共设施建设无法满足新型农民培育的需求,农民参与分享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成果的力度不足,在农民收入实现包容性增长方面仍显欠缺。③

新型农民培育的规模尚需扩大。调研数据显示:约有11%的调研对象认为新型农民培育规模很大,约有31%的调研对象认为新型农民培育规模较小。总体来讲,新型农民培育工作的规模尚需扩大。新型农民培育中的各类知识和技术在现代农业的发展中发挥着科技引导和服务的作用,其规模大小将会直接影响到新型农民培育工作及现代农业的发展。一方面,因为农村人口较多,农民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因此,新型农民培育工作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精力和财力,但当前我国新型农民的培育规模较小,培育机制不健全,直接影响到培育的效率。另一方面,培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导致一些地区需要参加培育的农民较多,而现有的资源所能承担的培育规模却比较小,使得当地一些农民得不到相应的培育。

三、中原经济区构建新型农民培育机制的对策

培育新型农民已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破解“三农”问题、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完成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现代农业建设的整体目标和广大农村地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新型农民培育机制的构建路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促使农民认识到接受教育和培育的重要性。农民应该从内心深处切实认识到接受教育与培训的重大意义。只有农民真正领会到了其重大意义才能从行动上去践行,才能更为积极地参与农村成人教育、职业教育以及各类教育和培训。因此,新型农民培育工作要想得到顺利推进,只有真正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们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重要性,新型农民的培育工作才会持续推进下去。

教育培训部门要做好宣传,助力新型农民培育工作。教育培训部门要切实认识到宣传新型农民培育的重要性,做好宣传和带动工作,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更好、更快地带动起来。一方面要多多宣传政府的相关政策,从政策方向上支持新型农民的培育。另一方面,要积极鼓励农民参与到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育中来。

提高培育内容和形式与农民需求的契合度。农村地区的教育及培训活动应结合当前农业生产对新型农民的素质与能力的要求,科学设计教学内容,搭建合理的教育教学平台。新型农民须掌握现代化的农业技术,会使用较为先进的农业设备。各部门应积极围绕农村建设所需的知识和技术,根据农民不同的需要组织不同的技术培育,以促使农民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术,培育出具有新能力、新理念的实用型人才。如在一些养殖业比较集中的农村地区,在培育的内容和形式的安排上应充分考虑农民对养殖技术的需求,教育和培训工作要以农民的需求为向导,并积极帮助养殖专业户,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助力农村经济发展。同时,针对农民对教育和培训的不同需求,科学设计教育和培训的内容与形式,使其更加专业化,培训目的更明确、培训内容更加具体,切实提高培育内容和形式与农民需求的契合度。

提升农民对各类教育及培训工作的回应程度。提升农民对各类教育及培训工作的回应程度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通过增强教育和培训内容的实用性来提升农民对各类教育及培训工作的回应程度。教育和培训部门在选择培训内容时要更加倾向于选择一些实用的技术来进行培育,培训内容要紧密结合现代化的农村建设及农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教育和培训部门可以聘请一些专家、学者,通过深入田间地头的指导等形式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在提升农民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也使农民对各类教育及培训工作的回应程度得到提升。

另一方面,教育和培训部门还要较多采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培训,以此来提升农民对各类教育及培训工作的回应程度。教育培训部门要结合当地农民喜闻乐见的活动及娱乐形式,提升农民对教育和培训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如将教育和培训活动与文化艺术活动相结合,建设新型农民之家等,使得农民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水平得到提升的同时,也达到了活跃农村文化氛围和提升农民对各类教育及培训工作回应程度的目的。

增加对新型农民教育和培训工作的经费投入。我们要加大力度对新型农民培育工作进行投资,以此来提高农民的农业技能和知识水平,调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动性、积极性,促使农民主动思考市场需求并能熟练运用现代生产要素,成为熟练运用技术、有广博的农业知识、善于农业经营与管理、有创业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

此外,提升财政对农村的转移性支付额度。一方面进一步提高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并从渠道和数量上增加对农村和农民的转移支付力度。另一方面从资金转移和基础设施建设及公共服务支撑等方面来提升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农村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让农民也参与分享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成果,在农民收入问题上实现包容性增长。④

政府要加大对新型农民培育工作的扶持与引导力度。各级政府要认清自身在新型农民培育工作中的责任。政府在新型农民培育工作中扮演着引导者和协调者的角色,各级政府要对新型农民培育工作进行“一盘棋”式的规划,加大对新型农民培育工作的扶持与引导力度。

强化各级政府对新型农民培育工作的政策扶持。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须转变职能,依照国家农业发展政策与方针,及时提供准确的信息,为新型农民培育工作及农业发展提供一个有效的平台和技术支撑,以确保新型农民培育工作持续快速提升。坚持以政策引导为核心,强化政府政策对新型农民培育工作的扶持力度,以政策为支撑,鼓励扶持各类新型农民的教育和培训机构的发展,在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及组织化程度方面形成强有力的合力。

注释

① 张志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何培育新型农民”,《北方经济》,2007年第5期.

② 李珍刚:《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中的政府责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前言.

农村经济建设工作的内容范文第4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发展的进程明显落后于城镇。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反差很大。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存在巨大反差。2007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5%,为1985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而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二是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存在巨大反差。以卫生事业为侧,2007年,全国医疗机构费用8988.31亿元,其中城市医院占73.74%,县医院、社区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费用分别仅占12.47%、3.22%、9.97%。可见,卫生费用还是主要流向城市医疗机构,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服务中心所得较少。三是城乡基础设施存在巨大反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建设步伐加快,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农村尽管也有很大发展,但仍显得明显滞后。目前还有一些农村通不了路、打不了电话、看不上电视、喝不上干净水。四是城乡公共资源分配存在巨大反差。1990~2004年的15年间,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增长率有10年低于国家财政支出增长率。1997~2005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连续9年低于城镇。

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各种社会矛盾的突显期。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仍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多年来,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一直呈下降趋势,1980年为65.7%,1990年为53.1%,2000年为38.2%,2005年为32.9%。也就是说,占总人口2/3的农村居民只消费了全社会1/3的消费品。

我国经济增长最根本的是要坚持扩大内需方针。扩大内需的潜力在农村,出路也在农村。正如温家宝总理讲的,“只要农业和农村经济能够持续发展,农民的收入能够持续增长,中国就不愁发展的空间”。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一方面有利于刺激和扩大中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农村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为经济增长提供持久动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创造对原材料工业品的大量需求,解决这些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更好地支撑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如果农村的落后面貌不能得到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不能得到提高,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2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树建设事业。具体而言,“新农村”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

3.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向特征

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是十分清晰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它既包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又包含了农民收入、生活质量的提高;既包含了农村整体面貌、环境的变化,又包含了农民素质的提升,还包含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等,是一个全面而完整的系统工程。

(1)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好比修建一幢大厦,经济就是这幢大厦的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固,大厦就无从建起。如果经济不发展,再美好的蓝图也无法变成现实。

(2)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只有农民收入上去了,衣食住行改善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新农村建设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3)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只有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才是全面的、完整的。

(4)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应该是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这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体现。

(5)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只有进一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真正让农民群众当家作主。才能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可见,新农村建设决不是简简单单的“新村庄建设”,而是彼此紧密相联、相互促进的五个方面构成的一个系统工程。

3.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条件。一方面,没有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就不能很好地解决广大农民的基本生产生活问题;没有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农村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就难以根本改善,农村健康文明和谐的新风尚就难以持久,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

必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农产品竞争力。现代农业建设是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方向,对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具有重要作用。要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加快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加快发展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积极发展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建设连锁化“农家店”。

必须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为农村繁荣和农民就业增收创造条件。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县城和小城镇是农民日常生产生活的区域性中心,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具有重要作用。要着眼兴县富民,培育产业支撑,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和建设小城镇,引导企业和要素聚集,改善金融、工商、信息等服务,增强县域管理能力和经济活力。

必须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继续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不仅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可为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是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要为农民外出务工提供良好的环境。要继续大力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增强农民转岗就业的能力;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平就业制度,进一步清理和取消各种针对务工农民流动和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建立健全城乡就业公共服务网络,为外出务工农民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服务;完善务工农民劳动合同制度,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加强务工农民的职业安全卫生保护;逐步建立务工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探索符合农民工特点的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办法。

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1)急功近利,急于求成。

建设新农村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的必然结果,是一个宏大的长期系统工程。建设新农村要循序渐进,扎扎实实的推进。而有些地方对新农村建设长期性、艰巨性的认识仍然不足,把建设新农村作为短期工作目标来要求和部署。在有些地方,为了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推向前进,实行了县领导分片挂村抓新农村建设,把任务层层分解至乡镇,有的甚至分解到个人头上,有的领导为了使自己所挂的村办出亮点,极少数地方甚至以“大会战”的方式要求短期内取得明显成效。把新农村建设搞成“达标工程”、“限时工程”和“指标工程”。

(2)偏重“村容”,偏重形象。

中央建设新农村决策给农村带来了春风和热情,农民确确实实迫切希望通过新农村建设改变命运。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是发展农村生产力,不能把新农村建设简单地理解为新村庄建设,而一些地方把新农村建设“五句话”的总体要求“村容整洁”片面理解为单一目标,把新农村建设等同于“新村建设”,把新农村规划搞成了“新村规划”,把建设新农村看成是搬新家、盖新房、修大道,有的甚至设想建广场等等。目前新农村建设在基层处于探索阶段,绝大部分安排的是当地相对条件较好的地方,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农村经济建设工作的内容范文第5篇

一、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丰富内涵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小康目标,最艰巨和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农民收入增长依然缓慢,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农村发展远远滞后于城市,广大农村地区和农民群众难以充分分享工业化和城镇化带来的丰硕成果,不仅制约农村各项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也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据有关专家测算,当前我国农村消费水平仅相当于城市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水平,农村与城市之间的经济差距至少有10―15年,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仅相当于改革开放初期城市的水平,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在20―25年。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是一项重大而长期的历史任务,也是加强“三农”工作的重要战略部署,对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缩小城乡差别,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是一个有机整体,既包括发展农村生产力,又包括调整完善农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在“三农”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其内容十分丰富,涵义十分深刻。现阶段我们要建设的新农村,既不同于建国初期提出的新农村,也与近年一些地方搞的新村建设不同,更与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开展的新村运动有所区别,其内容更加全面,内涵更加丰富,是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也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实现这一要求,必须把握以下5点:一是产业发展要有新格局。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发展新型农业。二是农民生活要有新提高。要广辟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三是乡风民俗要有新风尚。要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培育新型农民。四是乡村面貌要有新变化。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新型农村。五是乡村治理要有新机制。我们一定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丰富内容和深刻内涵,确保新农村建设沿着正确的轨道顺利向前推进。

二、明确任务,把发展农村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中心工作

20个字总体要求把“生产发展”放到了首位。应当看到,农村的落后首先是经济的落后。因此,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要坚持把发展农村经济作为中心任务,促进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这是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新农村建设开局之年的主要任务:一是要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总产量大体保持上年的水平。为此,要进一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切实保护基本农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大体稳定。要继续稳定、完善和强化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补贴政策,加大对粮食生产的资金投入,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加快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大力加强农田水利、耕地质量建设,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转化能力,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二是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5%以上。为此,要坚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不动摇,优化农业布局,提高农产品质量,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支持小城镇经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步伐,增加农民非农收入。要进一步清理和取消各种针对务工农民流动和进城就业的歧视性和不合理限制,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加强扶贫开发工作,加快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步伐。三是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的基础上,要着力推进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要对乡村债务进行全面清理核实,并选择部分县市开展化解乡村债务试点工作。要整体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稳步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规范民间借贷,切实解决农村贷款难问题。同时,继续深化粮棉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土地征用制度改革。

三、突出重点,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最迫切的实际问题

2006年,要在促进农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从广大农民最迫切需要改善的生产生活设施入手,不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社会发展的投入力度。一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先抓好“水、气、路、电”等农民最急需的4件事。2006年大幅度增加农村饮水安全、农村沼气建设投资规模,实施“十一五”乡村公路改造工程,启动无电地区电力设施建设,完善部分省份农网改造。同时,根据各地实际,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小水电等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继续发展农村通信。搞好村庄规划,加强村庄整治,科学引导农民改善村容村貌。二是进一步加大农村社会发展投入力度。针对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欠帐较多,农村基础教育、基本医疗、文化卫生设施十分落后,农民子女上不起学,农民看病难等突出问题,2006年,要继续加快推进西部“两基”攻坚农村寄宿制学校、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等农村基础教育建设,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农村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支持乡镇文化站、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2131”工程等农村文化设施建设。

四、统筹协调,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

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历史任务。要充分估计到我国开展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持之以恒,做好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要按照统筹规划、试点先行,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的原则,搞好总体规划和具体部署,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推向深入。一是要研究制定全国新农村建设纲要。建议由国家有关综合部门牵头,农口各行业和相关涉农部门参加,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框架内,研究制定全国性的新农村建设纲要。纲要要突出宏观性、全局性、战略性和指导性,对未来5―15年全国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建设目标和政策保障等相关内容加以明确,勾画出我国未来新农村建设的美好蓝图,以此作为指导今后一个时期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二是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要按照全国新农村建设纲要确定的方向和原则,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地理条件特征、环境资源状况和人口素质程度等因素,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的新农村建设规划。省级规划可以是5年、10年或15年,要对未来一个时期内本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建设内容、区域布局、投入重点、体制机制等重大问题进行充分论证,并加以具体化和具有可操作性。三是制定县级新农村建设专项实施规划。要以国家和省级规划为指导,以整合现有各类政府支农投资为切入点,统筹规划县域内各类新农村建设项目,坚持集中力量为民办实事,创新政府引导与发动群众艰苦奋斗相结合的体制机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项目建设方案。四是搞好乡村建设规划。根据城郊、沿海、平原、山区、丘陵、平原等不同类型区乡村发展的未来方向,突出以人为本和建立节约型社会观念,突出特色,体现多样化,探索不同类型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城郊与沿海地区的新农村建设规划要适度超前,构建城乡统一的乡村建设格局。平原地区要充分考虑到未来农村人口向县城、中心镇集中的趋势,不盲目铺摊子,要加强耕地保护和节约利用;丘陵、山区和草原地区要把新农村建设与以工代赈、生态移民、游牧民定居等现有工程结合起来,加快解决广大农村群众最急迫的生产生活问题。

五、创新机制,不断开拓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来源

我国新农村建设点多面广、任务重、投资需求大,必须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不断拓宽投资来源。按照“民办公助、自下而上、以奖、民主监督”的思路,坚持从实际出发,通过国家政策资金支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组织和发动广大农民用自己辛勤的双手,引导和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整体落后面貌。为此,一是要不断加大各级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顺应我国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贯彻落实“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2006年,要切实做到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高于上年,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逐步形成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二是要转变政府支农方式,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性作用,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投资投劳。保持新农村建设项目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关键是要建立一套政府引导和群众参与紧密结合的投入机制。要改变以往政府直接投资支持农村建设的方式,采取政府补助部分建设物资和资金,发动群众投资投劳,共同开展新农村项目建设的新模式。要通过以奖代补、以物抵资、先建后补等方式,调动政府和群众两个积极性。政府投资主要用于公共和半公共性质项目,农民投资投劳主要用于改善自身生产生活条件的项目建设。要把发动群众投资投劳开展改善自身生产生活条件的项目建设,与加重农民负担的界限严格区分开来,完善“一事一议”制度。三是要引入市场机制,拓宽新农村建设资金来源渠道。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吸收社会资本参与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社会捐赠和慈善事业的作用,动员社会富裕阶层和个体私营业主为新农村建设献计献策。采取定点帮扶、对口支援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广泛赢得全社会对新农村建设的理解和支持。加快农村小型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农村公共设施投入和维护使用的长效机制。

六、试点先行,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

为平稳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少走弯路,2006年,各地要首先选择基础较好的县(市)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试点示范工作,国家要对试点工作给予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以便积累经验,逐步推广。据了解,当前部分地区在开展新农村建设中已经先行一步,开始了试点示范工作,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模式和途径,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确保新农村建设扎实稳步开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如甘肃省临泽县以县域经济发展规划为蓝图,以整合政府支农投资为切入点,创新体制机制,广泛发动群众,深入开展文明生态小康示范村建设,已经初步总结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江西省赣州市以创建“五新一好”(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创建好班子)为主要内容,以村镇建设为突破口,深入开展了“三清三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厕、改路)运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中,要把握以下几条原则:一是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要根据本辖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特点,选择不同类型地区开展试点工作,探索不同的建设模式,防止搞形式主义,防止强求一律。二是要因势利导,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设思路,防止包办代替。三是要从广大农民最迫切需要改善的生产生活条件入手,解决农村水、电、路以及教育、卫生等突出问题。四是要加强新农村建设的组织领导工作。要在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村委会基层组织作用的同时,放手发展农民自治组织,让广大农民实现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五是要深入开展宣传工作,增强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建设新农村、改变农村面貌的信心。

七、尊重民意,充分调动亿万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