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遗传学前沿热点

遗传学前沿热点

遗传学前沿热点

遗传学前沿热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遗传学;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科学前沿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22-0136-03

Abstract:Genetic is an important course of biology subject in university,which is meaningful for students to accumulate basic knowledge and helpful for the future scientific research of them. Though better teaching strategies were advanced recently,there is still some teaching methods could be improved. Being based on the deficiencies during teaching practices,the paper suggests some method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model and strategies as follows:integrating scientific frontier into the teaching materials,adding hotspots of social attention in genetics subject to the teaching practice,coordinating experimental lessons with theoretical lessons,focusing on training summarizing ability of students. By improving teaching model and strategy,we could enhance the study interest of students,improve the knowledge expansion ability and scientific thinking ability in their future scientific research.

Key words:Genetics;Teaching model;Teaching strategy;Scientific frontier

遗传学是大学生物学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是生物学分支下的一个重要二级学科,包含了微生物、动物、植物等领域的全部遗传进化相关的研究成果及研究内容,与生物学领域其它学科的知识交叉渗透并相辅相承。因此,大学遗传学是生物学相关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理论课程。尽管近年来大学教学水平不断提高,遗传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在不断丰富,但在教学模式及教学策略方面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本文基于在遗传学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不足及积累的教学经验,通过分析学生学习特点及对知识吸收和需求等方面提出若干遗传学教学内容及策略方面的改进意见,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遗传学领域的知识。

1 教材内容与科学前沿动态的整合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科学研究在不同领域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进步,新技术和新成果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遗传学研究的发展同样突飞猛进。能被遗传学教科书收录的知识都是不同阶段遗传学研究中的精华,同时有价值的遗传学相关研究成果也不断被写入教科书。因此,对于大学遗传学的教学要做到两个方面:使学生对遗传学研究历史中的重大发现如数家珍;使学生对遗传学领域现今的科学前沿及发展动态了如指掌。为达到以上两个方面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优化,加强遗传W研究历史的讲解并将“CNS”的重要成果及诺贝尔奖的介绍引入课堂。

遗传学的发展是一个承前启后的过程,针对同一问题介绍其前因后果,追踪发展动态有助于学生对知识整体脉络的掌握。如对《遗传学》教材第四章“孟德尔遗传”知识的讲解可以加入其研究历史和后续的发展动态,使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掌握更加深刻[1]。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在这个章节需要掌握孟德尔以豌豆籽粒形状、子叶颜色、茎的长度等7对相对性状为基础所发现的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规律的相关知识。如果在讲课过程中仅介绍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的原理及相关计算方法不足以加深学生对科学研究方法的掌握及科学实验设计思维的提升。在该部分内容可适当介绍孟德尔发表该成果的主要论文《植物杂交试验》的相关实验设计及数理统计,以达到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具体过程,培养学生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的相关能力。同时,在该部分内容讲解完毕后要追踪该问题的发展动态,介绍后续的进一步研究成果。如该部分内容可增加部分关于孟德尔选取的不同性状背后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如对于豌豆籽粒形状的表现型(圆粒豌豆、皱粒豌豆)是由那些分子机制导致的。对于这个问题,后续的研究结果已经清楚证明,皱粒豌豆是受淀粉分支酶I(SEB1)编码基因所调控的,由于淀粉分支酶基因突变使种子中的果糖不能转化为淀粉,随着失水作用而使籽粒形状表现为皱缩[2]。其它几个性状的研究进展同样可以进行简单介绍,如子叶颜色受常绿蛋白(SGR)调控,茎的长度受赤霉素3-氧化酶(GA3ox)调控等[3]。通过围绕遗传学某一部分的内容,对其前因后果及研究动态的讲解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性把握,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诺贝尔奖是科学研究领域的最重要奖项之一,绝大部分获奖成果在科学研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或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在遗传学领域的发展史上不乏许多被授予诺贝尔奖的重要成果,支撑着遗传学的发展和生物学领域的进步。因此,在遗传学课堂上适当引入诺贝尔奖的介绍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同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科学探索精神。如在讲解遗传学第三章《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时可以引入1962年沃森(James Watson)、克里克(Francis Crick)、威尔金斯(Maurice Wilkins)由于发现DNA双螺旋模型所获得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遗传学教学的第五章《连锁遗传和性连锁》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围绕摩尔根发现连锁遗传的相关内容引入1933年摩尔根(Thomas Hunt Morgan)由于创立遗传学说所获得的诺贝尔奖以及1946年摩尔根的学生缪勒(Hermann Joseph Muller)由于发现X射线照射可引发基因突变所获得的诺贝尔奖。其它部分章节均可适当向学生介绍由于转座子的发现,聚合酶链式反应体系建立所获得的诺贝尔奖的相关信息等。同时最新的诺贝尔奖获奖内容同样涉及遗传学领域,如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关于DNA修复的细胞机制方面的研究是对遗传学第十章《基因突变》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2016年关于细胞自噬理论的研究是对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中细胞膜功能的深入阐述等。使学生在遗传学的学习过程中能不断了解该领域的最新前沿有助于学生追寻科研领域重大发现者的脚步与时俱进,打下深厚的知识基础。

2 将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及社会关注热点引入课程教学

教师的教学活动除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外,还应联系实际,使学生在工作和生活中对所学知识运用自如。遗传学的教学同样需要在讲解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联系实际,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的应用产生切身的体会,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可以增强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遗传学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可以适当添加一些对日常生活中的社会热点问题、公众普遍存在的争议问题等的讲解,增加以课程的吸引力和实际应用价值。如在讲解遗传学第三章《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这部分内容时,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几个实验证据的介绍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该章节可以通过中国古代的迷信思想“滴血认亲”是否具有科学依据来引入,讲授亲子鉴定方法(如DNA指纹技术)应用的理论基础,最后通过总结否定古代迷信的亲自关系鉴定方法,提出新的鉴定方法。在讲授过程中穿插这种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理论联系实际对遗传学领域社会争议的热点问题进行科普及探讨。如目前“转基因是否存在危害”这个问题是公众中存在争议的焦点之一,甚至引发崔永元和方舟子之间的争论大战,而公众对转基因的具体机理及操作知之甚少,甚至存在误读。在遗传学课程第九章《基因工程和基因组学》这部分内容的讲解过程中可以联系教科书中介绍的转基因操作流程在教学过程中做适当的扩展,深入阐述转基因的原理、田间试验的流程、目前中国可食用的转基因产品、目前中国可种植的转基因产品以及转基因真正容易引发的问题和不可能引发的问题等,使学生对类似的社会争议热点问题具有客观的认知,激发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和将社会热点问题引入遗传学课程教学的方法可增强该课程的趣味性及应用性。

3 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的合理搭配

遗传学是生物学领域里一门重要理论课程,同时也是一门重要的实验课程。大学遗传学课程分为理论课和实验课两个部分,实验课的教学需要与理论课的教学配合进行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遗传学的教学安排中,对于同一部分内容的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连续进行容易使学生印象深刻。如在讲解“细胞有丝分裂”这部分内容时,把实验课安排在理论课结束一周内进行效果较好。如同学们在课堂上学习了有丝分裂具体过程及细胞分裂各个时期形态特征后一周内进行实验操作,观察显微镜下真实的染色体形态,比较与教科书中的差异可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所学到的知识。同样,遗传学的实验设计需针对各部分所讲的理论课程内容相配合,在理论课学习完成一周内开展,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 注重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学会学习的能力同样是大学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大学的教学要求学生不仅要被动地接受知识,还要主动地归纳总结进而很好地吸收所学知识。因此,在大学遗传学的教学中同样要注重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训练思考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在遗传学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具体的理论知识内容,还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因此要做到以下两点:展示给学生学习的逻辑思维;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学习的逻辑思维要求教师不仅要展示给学生具体的知识内容,还要求教师展示给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及学习过程,图示教学法是实现该目标的很好方法。教师在准备教学幻灯片时应尽量以图示的方式展示每一部分的知识内容,备课过程中教师可以阅读书中的每一段主要文字,然后可通过自己的理解将学习到的以文字为主体现的内容转化为以各种图形及流程图为主来表达,在授课过程中结合图示用文字的方式再将知识点传达给学生,这样就可以是学生了解到每一段文字都可以转化为以图形表示的直观内容,引导他们采用类似方法进行知识的学习。如在讲授遗传学中“乳糖操纵子”相关内容时,为表达“乳糖乳糖水解酶基因开启乳糖分解乳糖水解酶基因关闭”这一过程时,可通过制作一个该过程动态变化的幻灯片来进行讲解,展示每一步反应及其原理,引导学生学习的逻辑思维能力。遗传学教学的第二个重要方面是引导学生对问题的归纳总Y能力,通过比较相似及异同达到对不同知识点清晰掌握的效果。如在讲到“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这一教学难点时,可引导学生通过归纳总结对其进行区分。在该部分内容中,学生对控制同一生物性状的两对基因间的几类相互作用容易混淆,我们做了如下总结和归纳,采用更通俗易懂的语言揭示控制同一性状两个基因的内在联系,如表1:

通过对不同相关内容的比较分析,可以提高学生归纳和总结问题的能力,找出各部分知识及内容的异同点,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在大学遗传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教材内容与科学前沿动态的整合,将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及社会关注热点引入课程教学、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的合理搭配、注意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等几个方面,灵活使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及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和兴趣的激发,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军.遗传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2]Bhattacharyya MK,Smith AM,Ellis THN,et al. The wrinkled-seed character of pea described by Mendel is caused by a transposon-like insertion in a gene encoding starch-branching enzyme [J].Cell,1990,60(1):115C122.

遗传学前沿热点范文第2篇

一、《普通遗传学》网络课程的主要内容

1.课程学习。本课程的任务是系统地讲授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和遗传分析的基本方法。通过遗传学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和最新发展动态,学会应用遗传学基本原理分析、解决遗传问题;通过介绍现代遗传学发展的最新成就,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获得知识的能力及实验设计能力,并使学生对遗传物质的本质、遗传物质的传递、遗传物质的变异及遗传信息的表达与调控有一个较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遗传学的三大规律、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数量性状遗传、细胞质遗传、染色体畸变、遗传的分子基础、群体遗传等。网络课程充分体现了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使学生明确了课程的教育目的、教学要求、教学所用的教学教材、教学内容,并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设立了六个模块:教学大纲、教案、教学课件、录像、专题讲解及前沿进展。教学课件涵盖全部的教学内容,教学录像包含理论和实验教学的重点难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自行安排学习,教学课件结合录像,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在专题讲解一栏中设置了遗传学中三点测验、遗传力计算、遗传疾病在人类家系中发病的概率等。前沿进展则将其最新遗传学进展、文献及报道的内容及时上传,让学生尽早了解遗传学的最新突破。

2.知识拓展。遗传学的发展速度是相当惊人的,在网络课程中适量地介绍遗传学领域研究的前沿知识及社会生活中人类健康的热点问题,有效地扩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提高学习热情。该部分包括视频资源、电子书资源、期刊文献资源三个模块。对普通遗传学知识来说,一幅直观的图片或者一段flas的教学效果要远胜过授课者的讲解。因此,在本部知识拓展中,制作者搜集和制作了大量图片、flas及视频,充分展示了遗传学的知识点,直观性强,突出了教学重点。网络课程中还提供了实验技术视频,包括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染色体畸变制片,果蝇唾腺的剖取及果蝇唾腺染色体制片的等多种基础实验技术。

3.交互学习。交流互动学习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学生通过网络进行互动,对课程难点进行讨论答疑,及时反馈学习效果,此信息沟通平台增强了网络课程的交互性。该部分包括课程作业和讨论答疑版块。其中讨论答疑版块是专门为学生答疑解惑提供一平台,涵盖课程讨论区、常见问题、自动答疑和邮件答疑几种形式。课程作业由教师在线给学生分班、作业、修改并完成批阅。学生可以在线上直接完成或以附件的形式提交。教师将批改后的作业重新上传网上并做出总结。除此之外,设有通知公告一栏,有信息及时通知每一位学生。

二、《普通遗传学》网络课程特色

1.学习资源多元化,教育资源互补,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1)课前网络预习:主要通过教学大纲来预习。教学大纲中包含了教学内容及教学重点、难点。学生通过该部分内容,可有重点地掌握、熟悉和了解部分知识内容。(2)课后学生可通过课件和录像的学习以进一步巩固课堂知识,同时可以通过专业书籍、参考资料等加深印象,巩固知识,了解遗传学的研究进展。(3)自我测试:自我测试可以检测学习内容是否掌握。每章课后提供有习题,包括单选题、填空、名词解释、问答题等多种形式。学生通过在线测试可就相关章节或全部内容进行自测,自己评估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方便学生检测自己知识的薄弱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2.突破时空界限,让学生有充分发言的平台。在网络课程的界面上,可以是同步教学,亦可以是异步教学。学生浏览了课程上的内容,针对有疑虑的问题在讨论版上提出来,师生、学生之间可以进行群体讨论,也可以通过邮件答疑的方式向老师提问。这就要求教师密切关注讨论进展,及时进行正确引导。教师留有的电子作业,对于基础知识的客观题可以提供标准试题或答案,而对于思辨的主观题教师可以提供题源或涉及的相关知识点。教师要进行学生作业的评阅,优秀的作业可以公开展示,以资鼓励。对于有问题的作业,可个别交流,一方面可维护学生自尊心,另一方面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

三、结语

课程网络平台为全面促进教学改革和增强教学效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在学生对网络课程的评价中,有90%的学生对网络课程表示肯定,认为遗传学的网络课程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其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及相关知识点的自测提供了平台,同时遇到疑难问题可以在网上交流讨论,避免有疑问找老师不方便的现象,可以很好地与教师及时沟通并解决疑难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2]。通过自测题检测自己知识的薄弱点而查漏补缺,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其实网络化教学和课堂教学各有优点,二者相互区别但又相互联系[3]。网络化教学可以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与课堂教学相互补充,使普通遗传学这门课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但网络课程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内容不能及时更新,学生上网条件有限,从而限制网络课程的运用。因此,今后应根据教学实践不断摸索和总结,不断改进,扬长避短,才能发挥网络课程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祖洞.遗传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遗传学前沿热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线性文化遗产;丝绸之路;智慧导览服务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5)20-0056-04

丝绸之路和大运河的申遗成功,再次将人们关注的目光引向了线性文化遗产。“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下的丝绸之路沿线景观成为时下旅游的热点,但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时空跨度大,历史遗存数量多、品类复杂,给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了解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文化历史价值带来了许多困难。因此,本文以丝绸之路(中国段)为重点研究对象,探索如何利用高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展作为线性文化遗产的丝绸之路的智慧导览服务,将这条东西方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的文化资源与历史内涵直观地展现出来,使游客能够更好地领悟丝绸之路两千年间的文化交融与历史积淀,并为其他线性文化遗产的智慧导览服务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线性文化遗产概述

(一)线性文化遗产的概念

随着人们对文化遗产认识的不断提高,文化遗产保护的范围从单体文物扩展到文化区域,从静态遗产延伸至活态遗产,从文物、建筑、遗址扩延到跨越一个或多个地区或国家、体现不同地区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河流、道路,文化线路作为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新理念也被提出。2003年,《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实施指南》对文化线路的定义做出了具体描述:“是一种陆地道路、水道或者混合类型的通道,其形态特征的定型和形成基于它自身具体的和历史的动态发展和功能演变;代表了人们的迁徙和流动,代表了一定时间内国家和地区内部或国家和地区之间人们的交往,代表了多维度的商品、思想、知识和价值的互惠和持续不断的交流;并代表了因此产生的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流与相互滋养,这些滋养长期以来通过物质和非物质遗产不断地得到体现。”

线性文化遗产的概念是从文化线路衍生而来的,是指“在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形或带状区域内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族群,往往出于人类的特定目的而形成一条重要的纽带,将一些原本不关联的城镇或村庄串联起来,构成链状的文化遗存状态,真实再现了历史上人类活动的移动,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交流互动,并赋予作为重要文化遗产载体的人文意义和文化内涵”。自1993年西班牙圣地亚哥朝圣之路被评为线性世界文化遗产后,法国的米迪运河、奥地利的赛默林铁路、印度的大吉岭喜马拉雅铁路、阿曼的乳香之路、以色列的香料之路等也作为线性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线性文化遗产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包括道路、河流、水道、峡谷,以及公路、铁路等形式。它们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载体,反映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体现了不同地区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我国线性文化遗产资源众多,既有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长城、大运河、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茶马古道、武当神道、万里茶道等,也有利用近现代科学技术建设并发挥重要作用的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红旗渠、青藏铁路等,这些线性文化遗产构成了一幅中华民族拼搏进取、自强不息的美丽画卷。

(二)线性文化遗产的特征

作为世界遗产领域中出现的新类型,线性文化遗产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类型的鲜明特点,这些特点既是线性文化遗产所特有的属性,也是我们在研究线性文化遗产移动服务导览时所应挖掘的产品需求。

1.时空跨度大

线性文化遗产,顾名思义就是呈线状或带状,通过内在联系将一些原本不相关的城镇连接起来,因而覆盖了很大的范围,呈现出很大的空间跨度。如丝绸之路,将中国与中亚、西亚、非洲与欧洲连接起来,全长约7000多公里,形成了跨越多个国家的贸易通道。此外,线性文化遗产大都历史悠久,在长达几百年甚至数个世纪的时间内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茶马古道自唐宋以来,历经元明清,至民国时期还在进行着活跃的贸易,甚至在第二次世界战争期间也曾一度繁荣,成为内地与藏区沟通的重要通道。

2.内涵丰富

线性文化遗产既包含了沿线的文物、遗址等物质文化遗产,也包含了口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内容,涵盖了多种类型,加之线性文化遗产覆盖范围非常广,包含的文化遗产内容也更加丰富。此外,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互影响、相互依存,这种动态的变化更加深入地反映人类活动,形成点、线、面的结合,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文化遗产体系,内涵十分丰富。如刚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大运河,在北京到杭州4000余里的范围内,造就了沿线多个城镇、码头的繁荣,形成了无数古庙、古桥、古镇等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将北方文化与南方文化融合在这条长河中,哺育了许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和艺术家,留下了诸如“十里红妆”的风俗习惯,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历史内涵。

3.功能重大,影响深远

线性文化遗产作为不同地区、国家间沟通交流的重要通道,在经济、政治、文化、宗教传播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且影响深远。如大运河在2000多年的时间里,一贯被视为封建时代大一统政权的生命线,它解决了南北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实现了物产资源的跨度调配,促进了沿线城镇的经济繁荣,从而在国家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再如茶马古道,不仅是汉藏地区茶马互易的商道,也促进了西南各民族的文化交流,虽然在明清之后逐渐式微,但是民间形式的贸易却始终活跃,“在鸦片战争以后,川藏之间的茶叶贸易有力地抵制了英帝国主义借倾销印度茶来控制的图谋,川藏茶道也成为一条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政治线与国防线”。

二、作为线性文化遗产的丝绸之路

(一)丝绸之路概况

丝绸之路,最初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于19世纪70年代命名,后被广泛接受并沿用至今,通常指以古都长安为起点,穿越河西走廊、帕米尔高原,到达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商业贸易通道。因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故得此名。由丝绸之路衍生出“海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等名称,它们共同构成了历史上连接东西方交流的通道,在促进政治邦交、经济贸易、文化交流和宗教传播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重点研究的主要是陆上丝绸之路(中国段)内容。

早在西汉之前中原与欧亚之间已有交流,自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后,中国和中亚、非洲及欧洲的商业往来迅速增加,丝绸之路正式开通。通过这条贯穿亚欧大陆的通道,中国的丝、绸、绫、缎、绢等丝织品,以及金银器、漆器等物品源源不断地输向西亚和欧洲,而中亚多种名贵植物,西方的珠宝、香料、珍禽异兽等商品也传入中国。随着往来商旅、行人的不断增多,在沿线的绿洲、戈壁滩中出现了为商旅行人提供补给、休息的场所,由此也促成丝绸之路沿线许多城镇的兴起与繁荣。

伴随着商品贸易的不断深入,在丝绸之路上还进行着文化、宗教等精神方面的交流。季羡林在中印文化交流研究中曾指出:“中国的纸和造纸术先传到西域地区,经过西北丝绸之路传到印度”。沿着丝绸之路这条东西方交流的通道,中国的四大发明、冶铁术、丝织技术、医学等当时领先世界水平的技术逐渐传到西方,西方的玻璃制造术、制糖术也流入中国。而来自西域的胡乐、胡舞等活动,丰富了中原地区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并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产生深远影响。与此同时,佛教、伊斯兰教、景教、摩尼教等宗教文化也经丝绸之路传播开来,这些外来的宗教在传播过程中与中国本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宗教文化,反过来又对西方的宗教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丝绸之路线性文化遗产的智慧导览需求

在近两千年的时间里,丝绸之路沟通了农业文明、游牧文明,见证了沿线各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繁荣兴衰,留下了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无论是从内部需求还是外部条件来看,都需要将丝绸之路视为一个文化遗产整体,从而开展作为线性文化遗产的丝绸之路的智慧导览,使游客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其文化历史内涵,认识其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

1.内在需求

受制于空间和技术因素,在博物馆橱窗中展示的文物都是一个个孤立的存在,在景区内的建筑或遗址也不能完整地反映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不论是文物、建筑,还是遗址,它们都不是单一的个体,而是有着自身的关系网络,相互间在环境、时间、属性、作者(收藏者)等多个维度上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在丝绸之路这个庞大的文化遗产体系中,各项文化遗产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使丝绸之路成为一个相互交融的活态文化遗产体系,全面地反映出丝绸之路的文化历史内涵。单纯割裂某一建筑、遗址来欣赏,都将影响到游客对丝绸之路文化内涵的认识,这也是开展丝绸之路线性文化遗产智慧导览的根本需求。

从佛教传播的角度来看,丝绸之路沿线各个石窟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共同展现了佛教由西向东传播发展的轨迹。印度佛教通过丝绸之路最先传入了古代西域(今新疆地区),随之在此形成了中国最早的石窟群,主要以龟兹(今新疆库车县)和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为中心的拜城县克孜尔石窟、克孜尔尕哈石窟、苏巴什石窟等。佛教从西域途径河西走廊段向内地传播,主要有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马蹄寺石窟、天梯山石窟等,河西走廊石窟的创建在时间上也稍晚于西域石窟。从河西走廊到长安分成了三道,在三条道路上分别形成了炳灵寺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武山水帘洞、须弥山石窟、彬县大佛寺等石窟。而在佛教东传的基础上,也诞生出河西宝卷、热贡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成为当时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这些文化遗产每个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文化等价值,但它们在相互联系中展示出了丝绸之路文化内涵在两千年间的动态变化。由此看来,作为一个文化遗产体系,丝绸之路更需要我们从全局去认识、了解。

2.现实因素

丝绸之路沿线留下了大量的驿站、古道、石窟、墓葬,但是历经两千年的风雨,许多遗址遗迹损毁严重,有些甚至已变为废墟,为游客了解文化遗产及其价值带来了诸多困难。如楼兰古城遗址,是汉唐时期西域交通的重要枢纽, 中原的丝绸、茶叶,西域的马、葡萄等都是在这里进行交易的,楼兰也是往来商队停留、补给的必经之处。随着时间的推移,楼兰古城走向衰颓,甚至被废弃,如今游客到现场后也只能看到古城的残垣断壁,无法了解当时的繁华,无法认识楼兰古城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价值。因此,需要为游客提供智慧导览服务,在游览现场讲述楼兰古城的前世今生,让游客在楼兰古城的废墟前仿佛穿梭到汉唐时期,看到楼兰城内香火缭绕的佛寺,看到熙熙攘攘的商贾僧侣。

3.国家战略

2013年9月和10月,国家主席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在国家积极加强与欧亚非大陆互联互通的同时,丝绸之路沿线各省在国家战略的指导下,根据自身优势为丝绸之路经济带贡献力量,使古老的丝绸之路焕发出勃勃生机。由此,丝绸之路也被视为一个经济文化整体,在过去的两千年间沟通了中西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也将在未来发挥重要作用。

三、丝绸之路线性文化遗产智慧导览服务规划

(一)智慧导览服务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手机上网使用率提升至88.9%。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发展及手机应用体验的飞速提升,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带着智能手机参观博物馆、游览景区业已成为常态。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博物馆、景区纷纷为观众提供基于个人移动终端的数字导览服务,即移动导览,如大英博物馆推出的《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自助导览应用软件,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的《文博任我行》等,提供馆内导航、文物欣赏与讲解等服务,使观众在参观过程中获得文物价值解读。

快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游客需求的不断变化对文化遗产的导览提出了更多要求。文博领域也在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积极探索智慧导览服务,利用高新技术感知用户行为、计算用户的兴趣爱好,从而及时向用户提供更具针对性、更加互动的服务,让文化遗产的旅游参观具有“人情味”。据悉,将于今年9月23日开展的“梵高地图・虚拟现实艺术大展”会为用户提供智慧导览服务,不仅能为到场观众提供作品信息介绍等内容,还将采用微软人工智能技术,届时微软小娜将为用户提供一对一的解答。在该展览的数据库中包含梵高2000多幅作品、梵高的生平事迹等内容,当用户在应用软件中提问时,微软小娜根据关键词在数据库中检索,对用户提问做出回答。当问题范围超过数据库时,微软小娜将通过必应搜索引擎为用户检索答案。

丝绸之路沿线文化遗产众多,目前丝路沿线多家博物馆、景区均推出了移动终端应用软件,为到场游客提供自助导览服务。如敦煌研究院推出的《莫高窟参观预约》应用,提供景区介绍、预约门票、洞窟讲解等服务。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易游无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合作推出的《易游兵马俑》,针对兵马俑及秦始皇陵提供360°全景漫游、价值讲解、景区导航等服务。这些应用为游客了解馆内文物、景观的文化历史价值提供了很大帮助,但这些应用都是针对单个的文化遗产地,目前尚未出现针对作为线性文化遗产的丝绸之路的智慧导览。

(二)丝绸之路智慧导览服务设计

2015年08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积极发展‘互联网+旅游’,到2020年,全国4A级以上景区和智慧乡村旅游试点单位实现免费Wi-Fi(无线局域网))、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信息推送等功能全覆盖”。《意见》的出台,为文化遗产智慧导览服务的设计提供了方向与指导,针对作为线性文化遗产的丝绸之路(中国段)的智慧导览服务将以移动终端应用软件和社交媒体等目前主流方式为主,大致涉及了以下几个方面:

1.提供免费快捷Wi-Fi

继智能手机成为生活必需品后,Wi-Fi也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刚性需求。而在出行过程中,游客对Wi-Fi有着更为强烈的需求,如查询门票、交通等信息,以及分享游览心得等。因此,在文化遗产地提供免费快捷Wi-Fi成为开展智慧导览服务的基础。游客借助游览现场的Wi-Fi,下载丝绸之路智慧导览的应用软件或连接社交媒体继而获得智慧导览服务。对于博物馆、景区方面来说,在Wi-Fi后台可获得大量的游客信息,如性别、年龄、所在地区等。此外,可在Wi-Fi中植入广告,广告将获得较高的曝光量,此举也将使智慧导览服务获得经费支撑。

2.与丝路沿线各博物馆、景区衔接

前文分析了丝绸之路是一个庞大的文化遗产体系,沿线的文化遗产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在开展丝绸之路智慧导览服务时,需将丝绸之路(中国段)沿线的博物馆、景区衔接起来,在提供文化遗产介绍信息的基础上构建丝绸之路沿线文化遗产的社交图谱,从时间、空间、人物、价值等多个角度对散落在丝路沿线的古城、建筑、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梳理并关联起来,有助于到场游客深刻了解文化遗产的价值及其在丝绸之路文化历史脉络中的地位。

在技术层面,分别开发丝绸之路沿线各博物馆、景区的智慧导览服务内容,并打成一个个服务包。游客下载App后直接获得丝绸之路的基础服务包,包含了丝路沿线博物馆、景区的基本信息,当游客到达丝路沿线某博物馆时,将提示游客下载该博物馆的服务包。而该博物馆的内容与其他博物馆、景区有关时,在为游客提供基本信息介绍的同时将提醒游客下载关联博物馆、景区的服务包,从而打破博物馆、景区的孤立状态。

3.兼顾食、住、行、游、购、娱信息

游客在丝绸之路沿线参观游览时,除了欣赏文化遗产外,还涉及食、住、行、购、娱等方面,即旅游体验的六大要素,这些内容是影响游客参观游览体验的重要内容。如游客在陌生的城市经常找不到合适的用餐地点,甚至时常出现“被宰”的现象,此类问题将直接导致游客对文化遗产地所在城市产生负面印象。此外,丝路沿线的很多食住行游购娱内容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夜光杯雕、保安腰刀。在智慧导览服务中提供食住行游购娱内容,既能为游客提供有品质保障的非遗体验、购买地,也是一种对非遗的宣传。因此,丝绸之路智慧导览服务应与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体验要素对接起来,打造智慧导览服务的整合体。

4.结合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

人的视觉在感知对象时具有很强的选择性,通常是跳跃性浏览感兴趣或吸引力较强的内容,尤其是在海量信息的网络时代,人们逐渐养成了碎片化、片段化的阅读特征,而在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参观的过程中,人们更是难以集中精力阅读大片的文化遗产介绍信息。因此,丝绸之路的智慧导览将采用增强现实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使游客能够通过视频、三维动画等多媒体形式听到、看到文化遗产背后的故事。

增强现实技术能够将古城、文化历史遗迹等过去的原貌以虚拟信息的方式叠加到现实环境中,游客在手机上即可看到古城复活的历史。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数据库中智能检索,通过语音、图文等多媒体方式回答游客的个性化问题,如苹果的Siri,微软的小冰、小娜等,为游客提供智能便捷的参观体验。

5.基于微信公众号开展服务

微信已不单单是一个手机应用,而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根据腾讯公布的业绩报告,截至2015年第一季度末,微信每月活跃用户已达到5.49亿,各品牌的微信公众账号总数已经超过800万个,移动应用对接数量超过8.5万个。丝绸之路智慧导览服务除了开发专用的应用软件外,还将基于微信庞大的用户群体开展服务。开设微信公众号,在公众号中为游客提供免费上网、景区导航、自助导览、门票预定等功能。值得一提的是,将采用诸如iBeacon的定位技术,为到场游客提供精准的展品信息推送,不论游客是否关注微信公众号,都可在现场通过微信摇一摇获得附近展品、景观的介绍信息。

O2O,即Online To Offline(线上到线下),用户可在微信公众号、App中预约导游,到达文化遗产地后导游为游客提供讲解服务。这种在线下单,线下交易的方式将优质的导游资源与迫切的游客需求结合起来,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6.智慧信息推送

利用数据挖掘、检索等技术对免费Wi-Fi后台的数据、App用户及微信公众号粉丝的行为记录等信息进行大数据自动处理,精准分析出用户所需的信息,进而“投其所好”,向用户推送其可能感兴趣的内容,提升文化遗产的参观体验。如分析出在甘肃省博物馆参观的观众对铜奔马感兴趣,系统将向其推送武威雷台汉墓的多媒体信息,包括360°全景、图文介绍等,让其虚拟参观雷台汉墓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从而深入了解铜奔马及东汉墓葬。除此之外,还将根据游客当前所处位置、参观记录等信息向游客推送当地的特色餐饮、门票、交通、天气等个性化信息,使跨越多个省区的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变得更加智能化。

四、结语

丝绸之路作为大型线性文化遗产,覆盖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包含的文化遗产丰富、品类复杂。借助于增强现实、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丝绸之路智慧导览将直观展示沿线文化遗产的价值与内涵,构建基于文化遗产的社交图谱,提供智慧化的推送信息服务,让人们更加深入地认识作为线性文化遗产的丝绸之路,享受更加便捷智能的出行体验。这对丝绸之路文化的传播及智慧旅游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值得各级政府、博物馆、景区及相关部门参与并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CIIC. Canary Conclusions. Canary Islands, Spaian, 1998.

[2]单霁翔.大型线性文化遗产保护初论:突破与压力[J].南方文物.2006,(3).

[3]丁援,宋奕.中国文化线路遗产[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5.

[4]季羡林.季羡林论中印文化交流[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

遗传学前沿热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海洋文化;遗产;浙江;保护

一、前言

海洋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沿海发展、港口建设、船舶建造、航海技术、航路开辟、政治联结、文化传播、商品生产、贸易互利等诸多方面,通过开发、利用海洋环境空间而存留下来的历史遗迹。中国沿海地区一直是中国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的半壁江山,沿海、海岸、港口、航道、岛屿、水下等现存和蕴藏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藏量和独特的价值。这些海洋文化遗产对推动当代中国海洋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和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实现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相比世界其他国家而言,我国对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近十年,且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研究成果大多集中于遗产调查与发展理论,缺乏对于区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针对性研究成果。同时,近30年来沿海城市发展与经济建设,导致中国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破坏严重,大量遗迹不复存在,而且这一趋势至今仍在持续。因此,在推动沿海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寻求合理保护沿海物质文化遗产的路径已刻不容缓。

浙江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端,临近东海,作为一个海洋大省,浙江沿海人民与海洋朝夕相处创造了璀璨的海洋文化,但是对于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政策体系还不是非常完备。本文即以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为切入点,通过实地考察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将直观可靠的现状与学科前沿理论相结合,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有效建议,为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方向,以提高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高浙江文化软实力。

二、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的南翼,拥有海域面积约26万平方千米,相当于陆域面积的2.56倍,大陆海岸线和海岛岸线长达6500千米,占全国海岸线总长的20.3%,拥有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3061个,占全国500平方米以上岛屿数量的47%。浙江的海洋活动可以追溯到距今六千年前的河姆渡时期。优越的海洋地理环境与相对稳定的行政区划,使得浙江在漫长的海洋发展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根据我们的实地调查,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集中于舟山、宁波、温州、台州与嘉兴(按分布数量多寡排序)这五个城市。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与全国其他区域相比,既有共性的海洋物质文化遗存,如海防物质文化遗产(诸如烽火台、炮台等历史军事遗址)、妈祖文化遗存(诸如浙江沿海渔村及岛屿上分布的天妃宫),也有独具浙江特色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如涉及中日交往的海洋文化交流遗产(如舟山、宁波一线的市舶司遗址、寺庙日本友人题词与绘画等)、涉及浙江先民抵御海洋灾害的海塘文化遗产(如嘉兴海塘)。就浙江本省而言,不同区域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也有诸多的地域色彩,如舟山涉海博物馆、宁波远古文化遗址、温州沿海炮楼遗址、台州章安港遗址、嘉兴海塘遗址。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遗址不仅呈现出面上的空间分布,还是区域海洋文明历史累积的结果。如宁波至温州一线的海防遗址就包含自明代抗倭烽火台直至民国抗日工事近500年的海洋物质文化遗存,而温州至宁波、嘉兴一线的天妃宫遗址也是随着沿海渔村妈祖信仰自南向北扩张而不断累积的下来的。总体而言,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海洋远古文化遗产、海洋商业文化遗产、海洋港口文化遗产、海洋军事文化遗产、海洋信仰文化遗产等五个部分,其在浙江沿海城市的分布状况如下表。

表 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现状

资料来源:据互联网统计与实地调查整理。

相比其他浙江沿海城市,舟山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最为成熟,这里建立了12家涉海类博物馆,将本区域乃至全国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以博物馆的形式进行保护与开发,如中国盐业博物馆、中国海洋渔业博物馆、中国海防博物馆、中国灯塔博物馆等国字头的博物馆。除此之外,舟山沿海村落与摩崖石刻的广泛分布也体现了这一区域海洋文化历史的悠久。而作为中国沿海著名的港口城市,宁波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其海洋文化遗产几乎涵盖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如远古河姆渡遗址、东汉越窑青瓷遗址、唐代天封塔、宋代海运码头遗址、元代高丽使馆遗址等一批在浙江乃至全国享有盛誉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而现存明清时期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不计其数,仅海防物质文化遗产就有120处(其中明代87处,清代33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使得地处浙闽交界的温州不仅分布大量明代抗倭遗址,还有20世纪三四十年代防范海匪的炮楼,这一融居住与军事防御为一体的独特建筑仅在乐清就有22处。除此之外,温州还有郑成功的遗址,如洞头郑成功校场遗址、平阳郑成功摩崖石刻等。另外,除信仰妈祖的天妃宫外,沿海渔村还大量分布信仰温州海神杨府爷的杨府庙,这种庙宇仅温州洞头县就有39座。相比前三个沿海城市,台州和嘉兴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海洋军事与信仰物质文化遗产。与温州相类似的是,台州的海神庙宇既有天妃宫,也有杨府庙,另外这里比较有特色的是仙居下汤文化遗址与东吴时期章安港遗址。嘉兴乍浦的水仙庙、天妃宫、普照庵、城隍庙,海宁的海神庙,海盐的云岫庵等众多庙宇则祭祀着形形的海神。除此之外,嘉兴最具代表性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当属海塘遗址。

三、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所存在的问题

浙江省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如一颗颗明珠般点缀着这个沿海大省,它既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追根溯源的历史依据,其对当代浙江“两富”建设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我们在对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近一年的实地考察与访谈后,发现现存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很多问题,其现状不容乐观。这些问题主要集中研究基础数据缺乏、城市经济发展破坏、政府政策导向不足与民众保护意识淡薄等四个方面。

1.缺乏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的基础数据

尽管自2008年以来浙江文物保护部门与各地旅游部门都发起过大规模的文物遗址普查工作,但是至今我们仍然无法全面了解浙江省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状况。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除了海洋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的偏僻与难以准确鉴别外,更重要的是我们缺乏对积累基础数据的重视。而海洋物质文化遗产随时间流逝而产生的变动也给数据统计工作带来了难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现有数据已经无法准确反映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现状。如我们在平湖市博物馆网站上查到嘉兴有一个“龙湫”摩崖石刻位于平湖市乍浦镇陈山北麓的九龙山森林公园内,但在实地考察中却没有找到此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而当地人对此也一无所知。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基础数据的缺乏,不仅为相关研究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也使得我们现有涉海文化政策的出台和实施缺乏现实基础。

2.沿海城市发展对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破坏

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近三十年来,浙江沿海城市化和工业化建设极大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但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旧城改造工程使得原有城市格局荡然无存,宁波历史上的码头、商埠、渔港等建筑、街区、场地、标志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现在只能在博物馆看到,而宁波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三江码头如今只剩下一片现代化景象。与此同时,工业化建设也导致浙江大量海岛物质文化遗址消失。如在舟山市马岙镇的实地考察过程中,我们就发现当地很多海岛先民建造的土墩都被工厂取代。至今我们已无法知道浙江沿海有多少海洋物质文化遗产“被消失”,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再不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我们在几十年后将很难找到一个沿海城镇所特有的文化传承。

3.政府所出台的相关政策导向性不足

中国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一直是纳入文物保护的范畴。浙江现行的《浙江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于2005年制定。就地方相关立法而言,只有1994年的《宁波市文物保护管理条例》和2001年的《温州市文物保护管理办法》。作为浙江省海洋物质文化遗产最为丰富舟山市,还没有专门的文物管理条例。至今仍旧空缺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使得浙江沿海各级政府缺乏对本区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的依据。缺乏足够政策导向的后果就是不具备经济开发价值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被忽视。如在舟山嵊泗列岛上的金平天后宫、沙帽礁沉船遗址、白节山灯塔、各类摩崖石刻等有专人负责管理,而定海马岙镇的凉帽篷墩遗址和洋坦墩遗址却一片荒凉。如果任凭这一状况持续下去,大量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消失就成为必然。

4.民众对于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淡薄

没有意识,就没有自觉。政府政策导向性是大方向,但具体到基层还要看民众的态度和行为。在涉及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热门旅游景区,游客还基本了解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知识,但对其历史渊源知之甚少。具体到乡镇,民众对于海洋物质文化遗产认知的淡漠更加严重。我们在对舟山马岙镇的问卷调查中发现,仅有17%的居民知道当地有哪些海洋物质文化遗产,而高达53.33%的居民仅在政府组织的情况下才会参与相关的保护活动。民众对于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淡薄还表现在浙江沿海地区有不少工厂和企业在不经批准的情况下建造厂房,破坏海洋物质文化遗址。同时,趋利性的海底非法打捞水下文物的行为在浙江沿海也时有发生。

四、对于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建议

对于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参与到对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行动中去。针对实际调查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所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目前最迫切的是由政府支持地方高校常态化普查与研究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成立由省市政府主导,各相关部门、高校参与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加强政策引导。在此基础上,由省市旅游部门主导,文物保护部门、高校参与设计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级分类保护与开发的模式。最后,各地方文化旅游部门要加强对本区域居民海洋物质文化遗产普及与保护意识的宣传工作。

1.常态化的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与研究

对海洋物质文化遗产动态分布的准确把握是中央与地方政府出台相关保护政策的前提,而普查工作需要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就需要由省政府牵头协调地方政府与相关科研院所开展常态化的普查与研究工作,在提供财政支持的同时,以便各级政府了解本区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与保护状况。与此同时,省政府应适时引导高校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以借鉴国内外成熟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验与教训。

2.涉海省市成立由政府主导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

要改善现有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缺失的现状,就需要成立由省政府主导,各相关部门、高校参与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以统筹制定符合地方特色的相关条例、规定,以实现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法可依,更加合理有效的强化对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同时,该委员会作为省级及地方政府的咨询机构,负责提供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的前瞻性政策研究。

3.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级分类保护与开发

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高低及广泛分布的态势增加了我们管理与保护的难度,这就需要由省市旅游部门主导,文物保护部门、高校参与设计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级分类保护与开发模式,将本省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按照可开发程度的高低及其价值进行合理排序。将符合开发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交由专业旅游机构进行保护性开发,而其余不适合进行市场性开发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按照其价值由文物保护部门进行差异化保护与管理。

4.地方政府应加强对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工作

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也需要广大人民的参与。通过支持地方海洋文化活动,大力宣传海洋物质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提高海洋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区域的保护意识。与此同时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与媒介,加强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普及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不同区域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以增强其对于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了解的兴趣及参与意识。

参考文献:

[1]王宏,李强编.中国海洋统计年鉴(2012)[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3.

[2]张亚红,徐炯明编著.宁波明清海防研究.宁波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系列丛书[M].宁波:宁波出版社,2012.

[3]杨宁主编.浙江省沿海地区海洋文化资源调查与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2.

[4]余群鸣.乐清炮楼的分布与建筑特色[J].东方博物(第三十九辑),2011(2).

[5]陈爱琴.洞头杨府爷信仰调查[J].苍南文化,2011.

[6]柳和勇.简论浙江海洋文化发展轨迹及特点[J].浙江社会科学,2005(4).

[7]李加林,王杰.浙江海洋文化景观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1.

[8]苏勇军.浙江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北京:海洋出版社,2011.

[9]曲金良.海洋文化艺术遗产的抢救与保护[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10]浙江省温州市人民政府.《温州市文物保护管理办法》(温政令第49号),2001年3月17日.

遗传学前沿热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带状分布

前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具有一定特色、价值,由各群体、团体、个人创造、继承、保持的各类技能、工艺、表演等非物质的文化产物。截止2015年,我国共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7种,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300余种。对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和分析,有助于了解文化产生、发展和传播的历程、规律,对我国文化历史的研究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

(一)带状分布

带状分布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主要特征之一,具体而言,是指自我国东北辽东开始,沿海岸线一直延伸到广东、广西地区,这一带状空间里分布着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这一带状空间里,浙江、江苏南部、山东、山西、河北大部、福建、广东部分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多,辽宁、安徽、江西、广西等地也有相当数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占据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总数的61%以上。

(二)河畔分布

河畔分布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另一个特征,是指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出现在水源附近,并沿水流密集分布。

调查中,黄河、长江、钱塘江、珠江等主要水系在其流域空间内往往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黄河为例,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沿黄河河道周围,分布着超过500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在河道两岸十分密集。同样,长江、钱塘江等水系周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也具有类似特征。

(三)团状分布

团状分布是指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空间上出现成团集中的情况,包括浙江中东部以及山西、河南、山东、河北四省交界处,河北中东部等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带有团状分布的特征。

山西、河南、山东、河北四省交界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密集,其以四省交界处为圆心向四周扩散,密集分布地区的总面积几乎与河南全省面积相当。浙江中东部地区的团状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与之类似,总体看上,几个较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团几乎占据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总数的四分之一。

(四)边疆分布

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云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治区等也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管其密度较之浙江、山东有所不如,但总数上依然超过了重庆、安徽、辽宁等省、市[1]。

以云南省为例,其境内的孔雀舞、泼水节等均带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和民族特征,作为少数民族的文化结晶得到了相当的重视,曾在建国初期亲自到云南参加过傣族的泼水节。又比如地区,藏族民族特色下的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得到了尊重和保存,具有代表性的包括《格萨尔王》史诗以及热贡文化等。

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一)人口迁移因素

人口迁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大特色,其往往受到战争和政治影响。在迁移后,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会被带到被迁移地,并得到继承和发扬。

比如我国的京剧表演艺术,是受到徽剧、昆曲、秦腔、汉调等各种表演艺术影响形成的。清乾隆五十五年,爱好南方文化的乾隆帝下令各地的著名戏班进入北京进行表演,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在北京城内,徽剧戏班又与湖北汉调戏班、江苏昆曲戏班、陕西秦腔戏班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了新的艺术表演形式,京剧。京剧的形成明显是受到小范围专业性人口迁移的影响。此外,西晋时期,大量汉族人涌入南方也大大丰富了南方的地方文化,促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人口迁移因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带状、团状特征有一定的影响[2]。

(二)水源因素

水源因素在人类文明史上非常重要,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传播也离不开水源,这是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河畔分布的主要原因。

文化的发展带有明显的传承性,比如农业文化。我国最早稻米种植出现在今浙江宁波河姆渡一带,南方地区如今的稻米种植也仍旧十分繁盛,学者普遍认为稻米种植文化是沿着钱塘江向上游和下游传播的,因为早期人类的生活完全无法离开水源。我国最早的小米种植、野兽驯养等农业文化被认为出现在半坡一带,该文化随着黄河流域逐渐向下游传播,渐渐影响到山西、河北、山东、河南等地。如今在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浙江钱塘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均带有明显的河畔分布特征,这是水源因素影响的突出体现。

(三)交流因素

交流因素对文化的发展、传播意义非凡,很多带有继承性的文化是在传播的基础上形成的。

以我国北方地区为例,本质上说,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的文化都与黄河文化密不可分,是对黄河文化的细化和具体化。黄河地区在我国历史上长期是统治的中心地带,比如西周时期,四方诸侯到黄河一带朝见周天子,各地的商贸活动也往往在当时的都城洛邑周边进行,交流十分频繁,鲁国礼仪文化得以传至巴蜀、楚国,晋国军事文化渗透至吴越,这突显了交流对非物质文化空间分布特征形成的影响。

(四)交通因素

我国西北、西南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数带有明显的少数民族特色,这是受到了交通条件的影响。

中原、江南等地交通便利,因而地区文化特色渐渐消弭,而维吾尔族、藏族、傣族等少数民族生活在边疆地区,交通较为闭塞,与中原汉族交流不多,其民族特色得到了很好的保持,比如前文所说的藏族热贡文化、傣族泼水节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边疆分布特色与闭塞的交通条件有直接关系。

总结:

通过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部分特征进行分析,了解了造成其各项特征的影响因素。人口迁移、水源、交流、交通是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且在文化历史上得到了明确的印证。后续工作中,根据上述理论可以更好的进行文化生产、发展、传播的相关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