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贫困大学生问题研究

贫困大学生问题研究

贫困大学生问题研究

贫困大学生问题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贫困生;就业 择业;心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3 ― 0136 ― 03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不断深入的今天,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不仅面临着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高等教育的全面扩招,毕业生人数在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已然成为中国一个非常突出的社会问题,也是高等教育遇到的严峻挑战之一。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大学生就业择业心理问题也因此变得尤为突出。而贫困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之一,在就业过程中会较普通大学生更容易产生许多心理问题,值得我们高校教育者去关注。

一、贫困大学生就业择业的心理现状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由于贫困生家庭的贫困,他们大多具有顽强的艰苦奋斗精神。他们不甘失败、不气馁,具有较强的自我独立能力和意识。但由于受到经济压力的困扰,贫困生群体在面临就业的择业过程中会普遍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他们大多具有自卑、焦虑、多疑、恐慌、偏执等消极心理特征,经济贫困和心理贫困交织在一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我认知的角度

部分贫困生在面临就业、择业时更容易对自我概念的认知出现偏差,产生高期望值的认知绝对化倾向。习惯性地对本身的家庭经济条件困难、就读学校不够理想、学习的专业没有就业前景不好等负面现实进行自我夸大。并且认为只有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才能摆脱贫困的命运。

(二)情绪心理角度

多数的贫困大学生来自偏远的山区和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从偏远之地来到繁华的城市,生活环境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这种环境的强烈反差致使题目容易产生自卑、焦虑、敏感、甚至会滋生一定的嫉妒心理和怨恨情绪。这种情绪心理在面对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使本来就挫折感沉重的贫困生,更是雪上加霜。他们既没有强大的家庭经济实力做后盾,也没有丰富的社交人脉作支撑。就业择业的巨大压力与诸多的不确定性,常常使他们感到社会不公、前途无望或是沉浸在紧张苦闷和自卑焦虑的心理状态下,部分较为敏感和心理承受能力欠佳贫困生还会因此出现一定的躯体反应症状,如坐立不安、心慌失眠、脾气暴躁等。一旦求职过程中屡遭挫折,就会心灰意冷、一蹶不振,失去积极争取就业机会的勇气和斗志。

(三)价值观念角度

由于受时代环境和家庭经济环境的影响,贫困大学生在就业价值追求上不仅考虑的是就业单位的综合性指标:如地理位置、城市大小、是否有发展前景等,而是更具有趋利性,将将高薪多资作为择业和就业的首要标准。在这种高要求、高标准的功利性价值观念驱使下,在择业、就业的过程中,往往表现为独来独往,孤军奋战。不愿意轻易屈就的他们往往会屡屡碰壁,而在多次失利的打击下,其内心择业、就业的高标准的压抑感更加沉重,孤独感愈加严重,容易形成恶性心理循环。

二、贫困大学生就业择业心理问题的成因

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择业过程中,之所以会产生一些共性的心理问题,不仅仅是受自身家庭经济环境一方面的影响,具体要从大学生就业择业自身的心理发展和社会、学校等外界因素等多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下面将从几个主要方面浅析贫困大学生就业择业心理问题的成因:

(一)社会就业环境客观加压

首先从当前的社会大环境来看,我国人口多,经济体制和就业机制还不完善,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不断改革深化,众多企事业单位都面临着结构调整、裁员的局面。社会的就业大环境遇到逐年不断增加的毕业生就业大军,这无疑在客观上加大了贫困大学生的择业、就业难度,尤其是加重了高校贫困生的择业就业心理压力。

(二)家庭教育与就业条件基础薄弱

家庭因素主要是指两个方面,一是贫困生家庭所带来的经济条件的欠缺,二是贫困生父母的社会关系的缺失。

从经济条件来看,目前大学毕业生由于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因而出现了很多“考证”现象,考研的势头也越来越迅猛。面对各种各样的考试,就需要各种复习资料,例如在考研的过程中需要书费、报名费、培训费等,各种费用让许多家庭贫困的毕业生望而却步,他们即使想报考也只能放弃,只能选择一些费用较低的项目,这使得他们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处于两难的地位。这些贫困大学生往往会为了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而放弃考研,选择先就业,加入到就业大军中。由此可见,经济条件已成为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瓶颈,严重阻碍着贫困大学生的继续深造以及顺利就业。

从社会关系来看,贫困群体集中在农民阶层和城镇普通市民阶层,这两个阶层的社会经济地位以及教育程度处于较低水平,这导致了他们在社会人脉资源等方面明显处于劣势,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他们的子女在就业机会上的不平等,使得那些既无关系又无后台的贫困生输在起跑线上,使他们连展示才华的机会都没有。这对于面临严峻就业形势的贫困大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三)高校资助育人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高校对贫困大学生的帮助更多地停留在经济帮扶层面,通过“奖、助、减、免、贷”等资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贫困生的经济困难问题,但是对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方面的帮扶体制还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从目前高校的资助体系来看,资助育人中缺少职业指导、人格教育、挫折教育,往往重视指导内容的实用性、速效性,而不注重其科学性和创造性。高校在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方面过多地强调解燃眉之急,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和问题,这种就业指导往往是程序式、被动式指导,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科学的方法。

从就业指导的形式来看,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具有两大显著特点:滞后性和内容空洞。在就业指导思想上,有的高校把大学生就业指导作为一次性就业安置的短暂行为,进行着“临时抱佛脚”的就业指导。?只要让大学生能够顺利找到工作,就业指导工作也就不辱使命,大功告成。绝大多数的高校就业指导仅针对于毕业生,很少有对于广大的非毕业班的大学生群体进行低年级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尤其是对贫困生的就业指导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对于从事就业指导的师资力量来看,很多都是由于专兼职辅导员来担任的,没有聘请专业的就业指导师,由于辅导员的事务性工作而缺乏长期系统的业务培训,无论在信息量占有方面,还是在知识储备方面都远远无法满足就业指导工作的需要。对于贫困生的就业指导,更是鞭长莫及。

(四)贫困大学生自身心理与能力发展限制因素

贫困生就业心理问题的产生除却以上客观因素以外,也有其自身因素,下面就从两个方面剖析其成因。

一方面,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边远的农村及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家庭,其中单亲家庭、老弱病残家庭、城镇下岗职工家庭等占了很大的比重。他们背负着太多的改变家庭贫困境况,改变个人命运的思想负担和压力,所以,贫困大学生普遍存在就业期望过高,倾向于选择去大城市、去国家机关位,不愿意下基层、到边远地区,同时因为家庭贫困,许多贫困生往往急于尽快参加工作,放弃继续深造的机会来减轻家庭重担。这就导致了盲目签约、盲目就业的现象,他们这种就业择业时的心理倾向不仅无形中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也严重影响了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从而使他们在就业择业过程中选择就业难度加大。

另外一方面,贫困生普遍就业综合实力较弱,缺少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所处地区不发达,所在的学校师资力量也相对薄弱,很多学生的英语口语、计算机操作、文体技能等综合素质水平不高,在创新实践、人际交流等方面体验的也较少。进入大学以后,看到自己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差距,他们平时把大多数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学习考试上,很少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又进一步的造成自己没有较强的人际交流与沟通能力,缺少社会实践锻炼的机会。

三、贫困生就业择业心理的调试策略

(一)健全政府扶持与社会援助体系是调试贫困生就业择业心理前提

政府除了要在经济上大力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保证他们能顺利完成学业,另外,在大学生就业扶持政策方面,也应该出台专门针对贫困大学生就业的扶持政策,要对贫困毕业生的利益和要求有所倾斜,如规范、完善就业竞争市场,为毕业生就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同时还要出台必要的优惠政策,大力鼓励、引导贫困毕业生回到自己的生源地,去就业、去创业,不仅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也能为建设家乡,贡献社会挥洒青春。

(二)高校采取对策是调试贫困生就业择业心理的重中之重

高校在调试贫困大学生就业择业的心理上,要担负起很大的责任。很显然,目前各高校对贫困生的就业择业心理调适,还远远不够。要想切实的帮助贫困生实现良好的就业,还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转变对贫困大学生援助的侧重点,切实帮助贫困生就业

高校不仅要资助,而且要育人。不仅要注重经济上的资助,更要注重人文关怀。应及时、有针对性的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开展勤工助学和公益劳动,为学生提供了接触与了解社会的锻炼平台,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提高综合能力。另外高校还应开展专项的就业引导。针对贫困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成长环境的特殊情况,开展专项的就业指导活动。如:举办贫困生就业国家政策补助和扶持的专场讲座,解读国家相关的鼓励和扶持政策;创建专门的网络互助平台,及时地传递信息,宣传政策,互通有无。

2.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形式,提高工作实效性

目前,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一般采取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选修课或必修课,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等。虽然这些工作都很有意义,但这仅是学校一厢情愿的事。据调查,学生更多的会应付了事,因为学生本身就对心理健康不够重视。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高校一定要动态地了解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针对性开展心理辅导。采用形式多样的心理帮扶措施和课外心理素质拓展活动,引导他们学会自我调适,克服心理上的不足,养成良好的性格品质,提高抗挫折和抗干扰能力,减轻他们面对就业时的心理压力,勇敢地面对困难,迎接生活中的挑战,这样才能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3.榜样引领励志成才,创造和谐的校园风气

校园风气的培养和创造是高校教育工作开展的重点。学校可以通过宣传栏、板报、各种新媒体等形式,努力为学生创造和谐的校园风气,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鼓励学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通过塑造优秀贫困生励志成才的典型,向同学们传递正能量,让更多的贫困生摆脱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摆脱困境,激励他们通过努力奋斗来改变命运。

(三)贫困生的自我调节同样不容忽视

仅仅依靠外界的帮助也是远远不够的,贫困大学生还应当从自身角度出发,积极调整心态,做到客观的认识自己、积极的处理人际关系和正确的对待贫困。惟其如此,才可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去应对就业择业这一人生大关。

1.全面和客观的认识自己

贫困生应该全面和客观的认识自己,要在不同的环境中给予自己恰当的定位,对自己进行准确而客观的评价。要积极探索自己的优点,肯定自己的优点,用自己的优点鼓励肯定自己,还要找机会展现自己的优点,得到他人的喜欢与认可。总之,客观地认识自己,有助于贫困生在就业择业中缓解心理贫困。

2.学会正确对待贫困和自我调控情绪

一方面高校教师要积极引导贫困大学生养成勤劳刻苦、艰苦奋斗的精神,正确的对待贫困,勇敢面对贫困。另一方面,贫困大学生自己要学会运用科学方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减压方式,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良好的情绪,克服心理贫困。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决心。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境,要相信只有自己脚踏实地的努力奋斗,才能够改变自己的状况,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

3.刻苦学习专业技能和参加实践锻炼

贫困大学生要在全面、客观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大学的四年,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学校里组织的各项活动,充分借助实习实践的平台,一方面更加深入地了解自身的兴趣爱好所在,找出自身的能力水平和理想职位之间的差距,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就业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在全面参加实习实践中,体验并深入了解社会人才需求情况和就业形势,合理调整自己的所学专业和初期设定的职业规划,为顺利就业择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 考 文 献〕

〔1〕段琼辉,李永.关注大学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积极构建和谐校园〔J〕.中国校外教育,2013.

〔2〕张耀灿,等.高校贫困生的今天与未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贫困大学生问题研究范文第2篇

一、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表现及其影响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是其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主要指贫困生面对物质贫困的巨大压力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较之普通家庭中的青少年,那些家庭遭受严重经济损失或者长期生活在贫困中的青少年出现心理障碍和问题行为的危险要更大。贫困大学生作为大学校园中的弱势群体,面临着经济和学业等方面的压力,再加上成长环境和社会氛围的影响。很容易产生心理贫困现象。通过笔者的调查研究,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主要表现为较强烈的自卑心理、敏感的自尊心理、较严重的自闭心理和较明显的抑郁倾向,这些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不仅影响其自身的人格完善、人际交往、学习成绩,如不加以正确引导还容易引发一些心理疾病,给个人和家庭的生活蒙上阴影。已经发生的一系列客观事实表明,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问题如得不到很好的解决还会影响高校校园秩序的稳定,引发各种社会问题,激化社会矛盾。

二、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成因分析

造成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客观上,经济拮据是造成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主要原因;社会方面的原因主要有:对社会现象的错误认识、社会文化产品的庸俗化和西方不良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在教育方面既有的教育模式、教育工作不力的影响,也有家庭教育不当的影响。主观方面的原因主要有,贫困大学生对自身经济贫困的错误认识和贫困大学生不良的个体心理素质等。贫困大学生对自身贫困的错误认识和贫困大学生不良的个体心理素质是造成其心理贫困的主要原因。此外,对于上大学后城市生活的不适应、面临毕业时就业压力也是造成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重要原因。

三、高校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教育对策

笔者认为,解决贫困生的心理问题,首先应该客观的去看待这些问题。即不能把“贫困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对立起来,如果将两者作为研究的对照组,这样我们就不能对贫困生的心理现状做出客观评价。如前所述,贫困大学生一般都是在比较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艰难困苦使他们较早地成熟,也成为他们成就人生的宝贵财富,使他们具有一些较优良的心理品质,我们在看到部分贫困生存在一些心理问题的同时,更应看到他们在苦难中形成的优良的心理品质,对他们进行正面的鼓舞和教育,这样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国内一些学者的心理辅导实践证明,心理辅导对贫困大学生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许燕曾对30个贫困大学生进行了为期4年的心理咨询,4年后,这些贫困大学生一半被保送或考上研究生。这些学生入学时曾被认定为有严重心理疾患,但毕业时大多已变得开朗而自信;成都理工大学的许若兰将80位贫困大学生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采用心理讲座、团体辅导、个别辅导和心理训练等方法,经过一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后,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测试统计差异显著,前者焦虑和抑郁水平明显低于后者。心理辅导虽对缓解贫困大学生的自卑和焦虑情绪、增进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一定作用,但这一重要作用还远未得到很好的发挥。究其原因有三:一是高校心理咨询水平有待提高。高校心理咨询人员一般由学生干部、校医院的医生、心理学教师组成。其中,大部分人并未受过系统正规的心理训练,经验不足,能力欠缺;二是高校心理咨询方式还比较单一。结合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更多地属于适应性和发展性的实际情况,除采用个体咨询外,还应更多的采取团体咨询。尤其是团体咨询可以大大提高咨询的效率,对于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三是有些高校贫困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识还不到位,主动前来咨询的人不多。

高校针对心理辅导工作中的不足,积极做好有关工作的同时,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使贫困生心理脱贫:

(1)充分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为贫困生创造美好的精神家园。

高雅、优美的校园环境对贫困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对塑造贫困生的心灵美具有重要意义。第一,高校要认真制定校园文化规划,创造一个既优美、整洁又具有现代化气息的校同环境,营造出健康向上、民主文明、宽松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进一步拓展贫困生的心理空间,使贫困生保持最佳的心态,培养成熟的主体意识,生动活泼、全面自由地展现个性,让贫困生有一种身在其中的愉悦感、轻松感和自豪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他们的消极、不良的心态。第二,要加强班级、社团、宿舍的整体建设,营造良好的集体氛围。团体活动是减轻贫困大学生自卑、焦虑,增强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有力措施。如果贫困大学生能经常参加各种团体活动,与广大同学打成一片,就会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学的帮助,更加开放自我,得到成功的喜悦和自信。校团委可以制定相应的活动方案,组织学生班级、社团或寝室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高品位的文化、科技、娱乐、体育活动,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提高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增进友谊,开阔胸襟,同时要重视在班级、社团和宿舍的同学之间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和相互沟通的良好人际关系,营造出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通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让贫困生感受到社会和学校的温暖,从而缓解和消除精神上的压力。

(2)充分发挥贫困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其开展有效的心理自救。

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的解决仅仅依靠政府、社会和学校等外部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贫困生的心理自助必不可少,高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第--,加强对贫困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于与自己有着相似经历的人所取得的成功,会产生更大的认同感和激励性。因此,可定期向贫困生推荐一些伟大人物的传记和励志书籍,引导贫困生从励志书籍中领悟人生的奥秘,培养他们远大的志向、坚强的意志、百折不挠的勇气和豁达的人生态度,帮助他们认识到努力奋斗、执著追求才是人生的主旋律。第二,鼓励贫困生加入志愿者社团,鼓励他们在奉献中增强自信。心理学家通过深入研究发现:人的行为可以影响其情绪。贫困生虽然手头拮据,无法在物质上为别人提供帮助。但是,贫困生通过加入志愿群体为社会各阶层、各地区、各领域内的弱势群体,为有困难人群提供力所能及的体力和脑力上支援,可以感受到助人为乐的喜悦和人与人真诚相处的温馨,获得他人的敬意、尊重和成就感,增强自信,真切体会到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时的喜悦。第三,为 他们提供技能型的勤工助学的岗位,发挥勤工助学对贫困生的心理自助的促进功能。勤工助学的实践活动在帮助贫困生获得经济资助的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练就过硬的操作技能,为将来步入社会练就本领的同时,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信念和奋发的学习精神,正确对待自己的贫困处境,从而能够在人际交往中摆正位置,主动建立人际关系,最终对生活和社会产生积极的评价,促使其形成健康的心理。因此,高校在开辟校内勤工助学岗位的同时,应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与沟通,争取更多的技能型的勤工助学岗位。

(3)加强心理指导工作,提高贫困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贫困生由于在学校的特殊身份及所面临着的较艰难的处境,他们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负担。尤其是在入学之初和就业之前更是迫切需要心理指导。鉴于此,高校应从以下方面做好心理指导工作:一是把心理健康教育课做为必修课的教学内容,确保全校的贫困学生都能受到系统的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和指导,使他们能够掌握一些自我心理调适的常用方法,在遇到实际问题时能够加以运用。二是高度重视日常的心理咨询工作。由于心理咨询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是一种职业性的帮助行为,高校应在引进专业心理咨询人员的同时出台鼓励政策在校内培养专业心理工作人员,为贫困大学生开设心理咨询门诊,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采取个别、团体、电话、书信、网络等多种咨询形式,为贫困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从而使贫困生的烦躁情绪、压抑情绪、自卑情绪,嫉妒情绪及时得到宣泄和释放,以缓解心理压力。三是做好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工作。贫困生也有向师性,也渴望得到同龄群体的接纳与认同,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高校可通过多种途径做好对全院师生的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工作,为贫困生的心理脱贫和健康成长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校园心理氛围。

贫困大学生问题研究范文第3篇

一、对南京市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状况的调查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贫困生人数采用分层抽样法,采用公式:(N为贫困生样本数,为各高校贫困学生人数,为各高校贫困学生总人数,P为全国贫困生平均患病率,为误差率,为参数),P值为14.87%,=10%(最高可取20%),=1.96。本研究选取南京市医药类、理工类,即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两所大学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由其1―4年级的本科生为样本。共发出问卷1285份,实际收回1173份有效合格问卷,回收率达91.28%。其中非贫困生为831人,贫困生342人。

2.研究工具

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简称SCL-90)也叫做Hopkins症状清单(HSCL),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之一,是国际承认的、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检查量表,主要从十个方面了解测评对象的心理健康程度,包括有比较广泛的精神科症状学内容,从感觉、情绪、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随眠等均有所涉及。本研究工具采用L.Derogatis1975年编制,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王征宇1984年修订的版本。

(二)数据收集过程

笔者分别征求了两所学校相关工作人员的意见,并得到各系辅导员的全力支持。以口头、书面形式向学生们解释调查的内容、目的及意义,讲解注意事项,打消其疑虑,并承诺该项调查全部资料保密。由笔者使用统一指导语并发放问卷,学生完成量表时间约为20分钟。学生填写完毕,由笔者统一收回。

(三)质量控制

1.向学生说明本次调查的内容、目的和意义,填写问卷表的各项具体要求,取得学生的信任,获得学生真实、客观的填写。

2.问卷回收后,及时复查,对不合格问卷予以剔除。各项数据录入完毕后,随机抽取20%进行数据复核,最终形成数据库。

(四)统计学处理

全部数据输入SPSS13.0,采用描述统计、t检验、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及多元回归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二、结果

(一)一般情况

1.回收率。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 285份,收回有效问卷1 173份,调查问卷合格率为91.28%。

2.被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及构成。如表1、表2所示,男生问卷216份,女生问卷957份,各占18.4%和81.6%;南京中医药大学有762名学生参加调查,南京理工大学有411名学生参加调查,各占65%和35%;参加调查的理科生593名,文科生580名,各占50.6%和49.4%;此次调查共有非贫困生831名,贫困生342名,各占70.8%和29.2%。

(二)贫困生与非贫困大学生SCL-90因子分T-检验

如表3所示,两所高校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除了在偏执因子上差异不显著外,在其他各因子上的差异均显著。

(三)不同性别贫困大学生SCL-90因子分T-检验

如表4所示,经独立样本t检验考察了不同性别的贫困大学生在各因子上的差异,结果发现他们在强迫因子上差异显著,在抑郁和恐怖因子上差异边缘显著,剩余的因子上的差异不显著。

三、分析与讨论

南京市高校贫困大学生SCL-90因子分与非贫困大学生比较,结果显示高校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除了在偏执因子上差异不显著外,在其他各因子上的差异均显著,说明贫困生和非贫困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差异较大,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明显多于非贫困生。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高,可能是因为经济拮据而带来的自卑,不敢与人交流、沟通而产生的;焦虑、抑郁因子高分可能因为学业繁重、就业压力大、家庭贫困的经济困扰、社会某些不良风气的负面影响和与其他同学比较的差距而产生的;强迫症状因子分高可能因为这些大学生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处于不断升级的考试应激状态,大学的宽进严出导致思想压力不比中学小,正是长期处于这种紧迫状态进而容易发展成为临床强迫症状。

以往针对其他地区的研究结果中多数显示在贫困大学生中女生的心理问题多于男生,但是本文通过对南京两所高校不同性别贫困大学生SCL-90因子分T-检验,结果表明在贫困大学生中男生的心理问题多于女生,特别是在强迫因子上有显著性差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一是生理特点。一方面,男性天生不如女性感情丰富、细腻、敏感,知心朋友不会太多;另一方面,男生因为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经常会隐藏自己的感情,特别是性格中脆弱的一面,总是认为男人有问题就应该自己独立解决,对于找人倾诉、寻求帮助存在抵触情绪。如果男贫困生本身就有些自卑,内向,不善于与人沟通、交际,就会变得很孤独无助;除此之外,男性大学生聊天时的话题往往是时事、球赛、电脑游戏,极少交流内心感受。因此,男性贫困生的社会支持系统相比女性贫困生要弱得多,当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挫折时,男性贫困生心理问题往往得不到及时排解,负面情绪得不到及时宣泄,只能选择喝酒、抽烟、沉溺于电脑游戏等消极的方式来解决,对自身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二是社会因素。西蒙(Simon)和费瑟(Fisher)1973年的调查发现,男女对于成败归因有不同的模式:女性比男性更多地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于运气,而把失败归因自己的能力;而男性比女性则更多地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而将失败归因于任务艰巨。这种归因的不同直接导致了在贫困大学生中不同性别心理健康状况的不同。社会的传统观念在各方面对男性角色提出的要求更高,这就导致男贫困生往往表现出强迫、抑郁。传统上人们认为,男性应该在工作或家庭中承担顶梁柱作用,这就使他们承受的压力更大,但是他们不能表现出软弱,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必须不断地开拓创新,这往往又会造成恶性循环,导致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四、解决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加大对贫困大学生的经济资助

贫困大学生之所以出现以上种种心理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家庭经济困难。要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首先要从解决经济贫困入手。贫困大学生缴不起学费,生活贫苦,并且家庭负担重,就业压力大,面对以上这些困境任何人都会自然而然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不可避免。各高校不仅要为贫困大学生开通“绿色通道”,不断完善贫困大学生贷款制度,充分利用学校的各项助学措施,更是要大力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勤工助学不但解决了贫困大学生的生活、学习费用问题,而且锻炼了他们的工作、交际能力,增强了自信心,对就业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加强对于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心理疏导

贫困大学生所呈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很大一部分都属于思想问题和认知失调,所以各高校必须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调节自身负面情绪,增强自身抗压能力,并有针对性地澄清一些认识误区,才能给予贫困大学生真正的帮助,使得他们不仅摆脱物质贫困,同时更能摆脱精神贫困。与此同时,对于贫困大学生更要加强心理疏导,应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工作,有针对性地对贫困大学生群体进行团体心理疏导、训练,加强师资配备,加大经费投入,逐步建立学校、院系、班级的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和心理咨询体系。通过举办一系列的心理咨询讲座、心理健康教育公选课、个别辅导等各项活动,帮助贫困大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自身抗压能力,进而引导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

贫困大学生问题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教育对策

据统计,目前贫困大学生约占高校学生总数的30%,尽管大部分贫困生能够正确面对经济压力,奋发读书,积极参加勤工助学,在改变自己经济状况的同时进行积极的心理调适。但也有一部分贫困学生,不能正视经济上的困难,思想及心理问题日渐凸显,造成一定的影响和危害。因此,认真做好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思想教育引导工作,是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一)自卑心理,内心极为敏感

一份首都高校贫困大学生状况调查资料显示,有60%的贫困生因贫困而感到羞愧难当;22.5%的贫困生感到很自卑,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可见,因经济贫困和见识少、爱好少而自卑的贫困大学生占有相当比例。自卑让他们觉得低人一等,不敢发表自己正确的见解,人多的场合只能逃避,担心被人嫌弃和拒绝,内心极为敏感,过多地猜测和揣摩别人的言行,别人无心的一句话就可能引起贫困生强烈的情感波动。

(二)焦虑心理,抑郁症状明显

1 经济方面:贫困大学生因经济上的重负,导致心理上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不时地要为缺少学费、生活费而焦虑。

2 学习方面:为获取高额奖学金,贫困生大多希望学习成绩优异,体现自我价值,而学习是需要充足的时间作为保证的,贫困生则大多要打工挣钱,耽误学习的时间。于是贫困生经常处于一种想打工又怕耽误学习、想学习又需要打工挣钱的矛盾冲突之中,常常为学习成绩而焦虑。

3 就业方面:贫困生就业相对较难。如今贫困生就业没有明显优势,尤其在金融危机就业岗位紧缩的今天,贫困生就业更是难上加难。现在的社会关系注重人脉或利益共享等潜规则,贫困生大多来自农村,既没有人脉,也没有经济实力,这使得贫困生常为自己不明朗的就业前景而焦虑。

这三方面的焦虑使贫困生思想负担过重,而过度的焦虑如果得不到及时和有效的疏导、调适,就会发展成为抑郁症,严重影响其正常的学习、生活和长远发展。

(三)依赖心理,缺乏责任感和感恩心理

部分贫困大学生既没有克服困难的勇气,也没有克服贫困的行动,而更多地是把希望寄托于学校减免学费,从政府企业或社会好心人那里得到各种资助,“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缺乏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如有些贫困生,对学校设立的扫地、在食堂帮工等“不够体面”的勤工助学岗位,不愿意去干;有些贫困生对于学校给予的补助和勤工助学机会视为理所当然,毫无感恩心理,对工作敷衍了事,找出各种理由来推卸责任;还有一部分贫困生在拿到助学金后,不是努力学习,而是把钱用在玩网络游戏、购买高档消费品上,这些都是缺乏责任意识和感恩心理的表现。

(四)封闭心理,人际交往缺乏自信

每个人都有交往的需求,尤其是贫困生。但是交往是需要成本和时间的,目前大学里同学之间交往和聚会的主要形式是聚餐、唱歌、上网等,而这些消费均摊的开支对贫困生来说都是不小的。部分贫困生把与同学的交往当成一种负担,对需要花钱的活动尽量躲避,交往的范围相当狭窄,独来独往,不与同学交流,不参加集体活动,以至于自我封闭,并理所当然地被边缘化。而这种自闭淤积过久,不仅使他们不善于与人交往,还会引发严重的思想问题。

二、贫困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方面的原因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人们的生活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人际关系变得势利和冷漠,攀富鄙穷的社会风气由来已久。贫富悬殊所带来的影响,已经深深在大学生身上显现出来,一些年轻人只图享受,不喜欢磨难,贫困生也不例外。所以,部分贫困生不愿意把贫困看成是历练,而是当成生活中难以承受的挫折,加剧了对金钱的渴望。另外,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加剧和社会对人才质量要求的提高,也使得一些贫困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消极情绪,甚至有些人发展成为重度心理问题,表现为偏激、钻牛角尖、走极端。

(二)生活环境的影响

农村中小学受制于经济条件无法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家长由于经济拮据和观念影响也很少关心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而只是为其跳出农门或摆脱生活困境而关心学习成绩,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未能得到充分发展。而在大学里,评价学生的标准是多元的,很多来自偏远农村的学生进入大学后就感觉自己各方面都很差,逐渐变得自卑、敏感、脆弱、封闭。

(三)贫困生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

农村和城市巨大的文化差异,使很多农村学生从贫困的乡村进人繁华的城市之初,心灵都会有强烈震荡,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几个学生之间可能就有很大的贫富差距,给他们带来了比较重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农村学生对一些现代化的东西,如手机、电脑甚至饭卡等,不会使用者不在少数,为此他们对自己的种种不适应感到羞怯。

三、积极探索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学校应该承担的责任

1 提供经济援助,解除其后顾之忧

(1)高校应充分利用国家助学贷款、奖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勤工助学、学费减免为主体的资助政策体系,帮助贫困大学生建立完成学业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经济保证线,减轻贫困生由于经济困难所带来的直接心理压力。

(2)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应该说,勤工助学是高校帮困工作的最佳途径,因为通过一定的劳动取得相应的报酬,不仅可以改善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而且能磨砺意志,增强能力。但目前的情况是。勤工俭学岗位“僧多粥少”,供不应求。因此,高校在自身提供尽可能多的校园岗位的同时,还应加强与社会的沟通和联系,努力拓宽勤工助学的覆盖面,使更多的贫困大学生找到自助的机会。

2 加大对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

学校可以针对贫困生常见的心理困扰,设计一系列主题鲜明的讲座,如“克服自卑、树立自信”,“人际交往的策略”,“做乐观的人”,“做主动发展的人”等,同时,通过校刊、校广播站、校园网、心理咨询室等载体,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贫困生在广泛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学会积极获得和利用各种社会支持,优化和发展心理素质。学校还应注意选拔优秀贫困生作为榜样,发挥同类效应,营造“贫寒中成长起来的优秀大学生很光荣”的氛围,从而激发他们向上的动力。

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团结互助的校园氛围

学校要十分注意加强班级、宿舍的整体建设,为贫困生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

校“一帮一育人”工程(被辽宁省高校工委评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品工程)的实体“爱心超市”,就是一个集资助、教育和成才指导为一体的综合性资助平台,贫困生可以在超市免费领取师生捐献的衣物、书籍、生活用品,还可以在这里接受心理疏导、沟通师生情感。通过这种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使贫困学生感受到身边充满关爱、理解、支持。另外,还要加强对非贫困生的教育。对家庭条件好的学生的消费行为加以正确引导,引导他们理性对待、使用金钱,提倡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营造积极向上、拼搏进取的良好氛围。

4 做好入学教育工作,加强就业指导

大学一年级是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时期,在这个阶段贫困学生的心理容易出现波动。因此,要丰富入学教育的内容,除专业教育之外,要强调学习困难、专业兴趣、职业选择、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新生适应性教育。

学校应大力拓宽就业渠道,多方式、多渠道积极为贫困大学生推荐就业单位,组织贫困生专场推荐会,组织贫困生到基层、到西部去锻炼,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对减轻贫困生不良情绪、形成良好心态和个性具有重要作用。

(二)贫困生个人的努力

1 树立正确的贫困观

贫困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正确的贫困观。学校可通过咨询、讲座、树立榜样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贫困观。要让他们知道,就大学生贫困问题而言,主要是源于历史、自然、社会以及家庭等方面的原因,个人原因基本上是不存在的。贫困不是贫困生的错,贫困既不是缺点,也不是耻辱,贫困是暂时的,在困境中找到出路才是真正的强者。而且贫困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这些坚韧、勤奋、独立、吃苦耐劳等品德都是他们的优势,是一笔看不见的、隐性的宝贵财富。

2 确立适度的抱负水平

贫困生还要注意确立适度的抱负水平,使个人的抱负水平与成就水平相互适应。给自己正确定位,树立与自己相符的理想,大胆地展示自己的才能。大学校园里人才济济,不要盲目通过追求成绩来满足自尊的需要,学习能力的获得、创造力的发展以及健康人格等都是学有所成的体现。

3 形成良好的心态和行为习惯

贫困大学生要积极面对困境,要明确不管别人给你提供多少帮助,成功永远都只是建立在自己辛苦劳动的基础之上,贫困大学生应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

作为贫困生要不断给自己以积极的心理暗示。说“我能行”,充分挖掘自己的长处,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从现实出发规划自己的生活。积极参加各项有益活动以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成就感,建立自信心。贫困生应打开心扉,主动建立和谐的人际交往,要积极主动参加集体活动,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宽容待人、诚实豁达,以真诚的自我取得别人的尊敬、信任和接纳。

贫困大学生问题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贫困;反贫困;述评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02

贫困,在某种程度上,既有它的简单性,又有它的复杂性。贫困在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着,而学者对贫困问题的不断讨论,又体现其复杂性。贫困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重大课题。贫困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尤为突出。不同国家的贫困表现形式不同,对于反贫困的路径有着不同的选择。我国是个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依然存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的反贫困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底的2.5亿下降到2007年底的1479万人,低收入人口从2000年的6213万人减少到2007年的2841万人[1]。我国农村贫困问题得到缓解,但解决贫困问题仍是一个长期的艰巨任务。由于贫困问题的困扰,国内外学者对贫困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大量文献研究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贫困与反贫困问题,本文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总结与评述,介绍改革开放以来的反贫困研究及相关政策的变化。

一、贫困的涵义

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认为:“贫困的真正含义是贫困人口创造收入能力和机会的贫困;贫困意味着贫困人口缺少获取和享有正常生活的能力。”朗特里和布思在1901年撰文认为:“一定数量的货物和服务对于个人和家庭的生存和福利是必需的;缺乏获得这些物品和服务的经济资源或经济能力的人和家庭的生活状况,即为贫困。”

对于贫困的定义,公认的是世界银行的表述:贫困是缺乏达到最低生活的标准的能力;贫困不仅意味着低收入,还意味着缺乏受教育的机会、不良的健康状况等一系列问题[2]。贫困又有相对贫困与绝对贫困一说,绝对贫困是不能维持基本需要,陷入极度困苦中:相对贫困指的是与一般水平相比,低于这个标准的那部分人的生活状况。

二、中国农村贫困的原因

中国的贫困是由不同的因素影响的,导致贫困的原因多种多样。我们从历史、农业、环境、人力、知识等方面讨论中国农村贫困的原因,并对相关文献进行总结与描述。

(一)历史因素

康涛、陈裴[3]指出,旧中国受三座大山的剥削和压迫,处于极度贫困的境界,虽然建国后党和政府致力于消除贫困的工作,但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始终无法摆脱贫困。旧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受到三座大山的压迫,导致广大劳动人民处于生活艰难困苦的境地,在这基础上即使建国后大力发展反贫困工作,贫困的消除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仍然留下了一大部分贫困的问题。所以,中国农村遗留下了贫困问题。

(二)农业因素

费孝通[4]提出了中国农民贫穷的原因是耕地少,对于耕地权的归属问题这方面的因素是次要的。马国贤[5]等提出,相对贫困的根源是小生产下的过低的农业生产率,劳动力人口过剩和较低的教育水平,这些因素都进一步加深了农村的贫困程度。对于农民来说,较少的耕地耕作的粮食作物可能并不足以满足他们的温饱问题,较少的粮食也不足以支持他们换取更多的生活资料,导致他们出现了贫困问题。而过低的农业生产率,不足以支持他们的基本生活,贫困问题随之出现。

(三)地理环境因素

朱玲、汪三贵[6]认为,中国贫困是由地理条件、资源环境等不利条件造成的,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共同导致了贫困的出现。周毅[7]提出生态敏感地带贫困县占据一大部分,而土地、人口大部分在贫困县内。地理位置和环境因素同样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问题。恶劣的环境同样不利于农村生产的进行;不利的地理位置,影响着人们之间生产生活资料的交流。在一个偏僻,交通不便,环境恶劣的地方,更容易导致贫困的产生。

(四)人力资本不足

人力资本是指劳动者受到教育、培训、实践经验、迁移、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与技能的积累,这种知识与技能可以为其所有者带来工资等收益。李小云[8]提出造成贫困的主要原因是人力资本的匮乏。人力资本的提升,最重要的就是依靠教育来实现。康涛、陈裴提出农民知识的匮乏也是导致中国农村贫困的原因。农民知识的匮乏,阻碍了农民对新技术的学习和使用,一代一代传下去,大家都不学习和接受新的生产技术,劳动生产率随之下降,不利于农业的发展,造成了农村的贫困问题。

三、从不同视角看中国的反贫困研究

中国的学者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中国的反贫困研究。由于反贫困的复杂性,本文在几个视角对中国的反贫困研究进行总结和述评:制度和文化视角、区域视角、个体发展视角、经济增长视角。

(一)制度和文化视角

贫困刚被纳入学术研究之初,就被认为形成机制是制度和文化因素引起的[9]。国内许多学者都将制度作为贫困因素之一,并将制度性贫困概括为制度缺陷造成的。赵曦、成卓指出,制度因素绝对是导致贫困发生率直线上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当制度供给少于制度需求时,贫困便会不可避免的发生,而制度失灵时,人们的利益特别是穷人的利益就会受到巨大的伤害。薄弱的规章制度无法让穷人取得基础的保障,特别是在经济危机和自然灾害面前,穷人是脆弱的。由此可以看出,制度的加强是反贫困治理的关键环节。贫困文化论者认为,贫困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自我维持的文化体系。贫困文化是指“贫困阶层所具有的一种独特生活方式”。国内学者指出贫困文化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密切联系。方清云提出将贫困文化视为现代社会的亚文化现象,这一理论启发中国进行文化扶贫时重视贫困文化的正功能、贫困文化的代际传递机制等。

(二)区域视角

贫困的研究也被看成是一个区域性问题,区域发展也成为反贫困研究的一个方面。从宏观方面来看,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一问题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国内的学者在改革开放初期关注了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随着研究的发展,出现了新区域主义理论,即注重强调新产业空间开拓、地区合作强化、创新和学习氛围营造以及制度支持供给。连片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应注重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注重加强区域的协同和经济合作,注重增强贫困人口的学习创新能力,以及注重构建地方发展的制度环境与设施等等。寻舸从区域学习机制等维度分析了区域扶贫开发的自我发展机制现状。区域贫困研究将区域间的差异集中在地理因素方面。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种种差异,可用地理位置禀赋的不同来解释。

(三)个体发展视角

随着人类对贫困认识的不断加强,认为贫困从根本上表现为个人能力和社会权利之间的不平衡。个体视角的研究认为,致贫的根源在于个人不适当或缺乏生产,并且强调人力资本投资,以此来提升劳动力商品化水平。图登克珠、杨阿维、张建伟指出,农区致贫的机理主要集中在人口方面,贫困家庭人口多,文盲、半文盲居多,人力资本的投资利用率低下,且贫困人口有相当一部分并未抛弃落后的思想。在此基础上贫困问题长期存在,亟待解决。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曾提出代际传递理论,他认为贫困是一种自我维持的文化体系,穷人长期生活在贫困中,他们极易形成一种“亚文化”传统,并影响后代,使贫困文化代代相传。基于生命周期的反贫困研究,促进了扶贫政策的转型。

(四)经济增长视角

贫困问题是经济学领域关注的问题,围绕经济增长问题,经济学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反贫困研究。林雪霏提出二战后,形成了“经济溢出”的反贫困视角,即发展中国家的贫困源于低水平的经济发展,以工业化和市场化推动经济增长是国家实现反贫困的重要途径。经济增长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有两方面,在短期来看,发达的地区经济增长拉大了区域发展的差距;长期来看,经济的增长同样带动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李万明、崔静、张建伦指出持续、快速、健康的经济增长是减少普遍贫困的主要推动力。经济的增长带动了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使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有助于改善贫困问题,对反贫困问题研究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四、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反贫困的相关政策演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反贫困理论与实践得到了重大突破。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绝大多数地区经济有了巨大发展,但仍有一部分地区相对落后,为了加大扶贫力度,国家进行了一系列举措。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着重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主义建设方面考虑贫困问题,从共同富裕角度理解反贫困的内涵。1978年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既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又奠定了农村反贫困的制度基础。大部分贫困地区的温饱问题得以解决。1984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这一文件的,开启了全国性扶贫行动的序幕。1986年成立了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领导、协调、监督、检查贫困地区的经济开发工作。这一政策确立了开发式扶贫的方针,使国家的扶贫战略转向开发式扶贫模式。

以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针对反贫困进行了史无前例的伟大实践。1994年国务院实行并颁布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标志着我国扶贫计划进入了攻坚阶段。《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决定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力争用7年左右时间,到2000年底基本解决全国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1996年,作出《关于尽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决定》。2001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的颁布,标志着扶贫开发工作进入解决和巩固温饱并重的新阶段。

以为核心的第四代领导集体结合当前实际,继承发扬前人的反贫困理论,并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提出关注民生尤其是三农问题。2007年,推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通过低保政策解决。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对确保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具有重大意义,必须作为长期任务抓紧抓好。

以为核心的第五代领导人集体提出了精准扶贫作为新时期的扶贫战略。2013年中央颁布《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精准扶贫是扶贫进行到新阶段后的新举措,符合中国的国情。在反贫困政策上做出了新的发展。

五、总结与评论

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反贫困研究,有助于把握和认清反贫困研究的趋势和特点,通过现有研究的不足进行反思和讨论,为未来的反贫困研究提供借鉴和启发。须知道,中国的反贫困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复杂的贫困情况需要多方面共同治理,完善的制度体系对反贫困尤为重要。对于贫困与反贫困的问题,不能就贫困谈贫困,要从各方面来研究。通过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反贫困的相关政策,我们可以知道,反贫困的发展由制度创新来推动,充分体现了制度对反贫困的重要性。反贫困的研究不能只局限于一方面,也不能只局限于理论的研究,应该在未来的研究中进行多维度分析和实证分析。

参考文献:

[1]王亚玲.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对策研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1.

[2]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1998.

[3]马国贤等.后农业税时代的“三农”问题及涉农税收研究[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25-35.

[4]汪三贵.反贫困与政府干预[J].管理世界,1994(3):16-19.

[5]寻舸.基于自组织理论的武陵山片区的扶贫开发机制[J].经济地理,2013(2).

[6]赵娜.关于反贫困研究的社会学理论综述――基于个体与结构的视角[J].知识经济,2012(11).

[7]图登克珠,杨阿维,张建伟.基于人力资本理论视角下农牧区反贫困问题研究[J].研究,2014,12(6):2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