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开拓创新意识不足的表现

开拓创新意识不足的表现

开拓创新意识不足的表现

开拓创新意识不足的表现范文第1篇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习不够深入。在业务学习方面,缺少了钻研的精神,很多都是来自平时的工作经验,工作上缺乏激情和拼搏精神,在党的理论学习中,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面,仅仅停留在了解一些条例、规定的部份章节、条款上,深入真正理解政治理论更少。学习上存在畏难情绪,有时比较懒惰,即便学了些政策理论和业务知识,但停留在表面的多,深入不够。

2、是工作积极性不够。表现在工作主动性还不够,多数时候是上级安排了什么才做什么,缺乏开拓精神,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责任感还不是很强。责任意识不强,完成工作任务很多时候停留在只是做了,但对做得效果好不好、质量高不高,对怎样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思考太少。

3、是作风不够务实。有时受个人情绪等因素的影响,工作精神状态还不是很好,不能把全部精力放在工作上。工作创新意识不强,循规蹈矩、默守陈规的时候多,锐意进取、不断创新的时候少。有时满足现状、不思进取,工作特点不突出,成效不够明显。

二、原因分析

1、学习自觉性不够。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强。对知识的学习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满足完成本职工作,被动地去学习,而没有自觉地去学习,理解性地学习。业务用的着就学一点,用不上的就敷衍且学的不牢、理解的不透,钻的不深,不愿过多过深地去研究业务,有满足于一般的思想。

2、创新主动性不够。总觉的自己不是领导干部,参加工作也这么些年了,出了不少力,也做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觉得只要完成本职工作,不出问题,就满足了,本职以外的、领导不安排的不管不问,有与己无关的思想。工作干劲没有持久性,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意识不强。

3、工作艺术性不够。工作方法简单,只安于表面,把自己份内的事做好就可以了,处理事情方法比较简单,缺少灵活性和艺术性,对问题深层次思考不够,对工作方法的完善会给自己的工作带来动力认识不深刻。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学习,提高素质。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联系实际努力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不断提高理论水平,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要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在实际工作中碰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努力学习业务知识、法律法规,拓展知识面,在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要学习党的政策、法律、法规、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业务能力,努力适应新的形势,新的变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学习用政治的方法思考问题看待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

2、增强能力,推动创新。创新是能力厚积薄发的结果。没有深厚的能力积淀,就无法实现工作的创新。我觉得迫切需要增强四种能力。一是敏锐果敢的政治鉴别能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特别是要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组织工作,在政治上保持坚定、成熟和清醒。二是旁征博引的知识运用能力。加强各类知识的学习积累,熟悉党的政策和规定,成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活辞典”;法律上精学《公务员法》、《行政许可法》等相关法规条例,成为知晓法律法规的“百事通”;文学上博览群书,通今晓古,成为言论与写作的“标志杆”;广泛涉猎各种社会知识、科学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学以致用。三是高效快捷的服务发展能力。增强公仆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培养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协作奉献的团队精神。四是亲和正派的人文感染能力。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做到自觉,在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群众观上做到自醒,在工作和生活中对己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平等,公道正派,拒腐防变,以良好的人格魅力感染党员群众。

开拓创新意识不足的表现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创新;视野;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4-0006-02

一、创新与视野:创新成果生产及杰出人才成长过程的分析

关于创新人才的特征已有多种解读,如创新型人才的心理品质与人格特征,“有创意”首先必须有思想、有主见、有批判和独创精神,杰出思想家关键都在于“自我意识和自我觉醒,自我把握和自我解放”,杰出人才通常有多样化的经历,等等。新思想、独创性是怎样来的?创新还可以源自何处?创新人才还有什么核心特征?通过分析创新成果的生产及杰出人才的成长过程,发现创新与视野有着密切关系:创新经常是视野开阔的结果,杰出人才往往具有大视野。

1. 创新源自大视野:创新成果的分析

“视野”有两个含义:一是指眼球固定注视一点时所能看见的空间范围,二是指思想或知识的领域,如扩大学术视野。解读人类文明史上很多有影响的成果或创新行动,经常是创新者个体或群体开阔视野的结果。就专业研究而言,一部著作,引发他人阅读兴趣的通常是“发”阅读者“所未发”,它的读者越多,说明其发现越多人所未发现的东西,即它的作者视野更加开阔,比其他人看得更多,知道更多差异,思考得更全面与深刻。见他人之常见,便只能云他人所云,不可能有创新。

知识的发展是伴随着人类开阔视野的过程展开的。突出的例子是航海活动和地理大发现对科学发展的影响。15世纪以来,由于航海活动和地理大发现,人们看到了一个新的地球,开阔了视野,活动范围和知识领域由此扩展。航海活动和地理大发现为天文学、地理学、动物学、植物学等自然科学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经验事实。在欧洲,随着这些经验事实不断涌现,引起哲学家、地理学家、自然科学家的争论和思考,从而推动了科学观念的突破和新学科的建立。假使没有航海运动和地理大发现,人们仍各自偏于一隅,视野闭塞,知识的发展便是另一番进程。

我国近代以来历次改革都是由一些“睁眼看世界”的名人学者倡导的。他们见多识广,产生创新思想和行动,由此推动我国社会文明发展与进步。新理论、新思想、新观念及新行动,出自他们广阔的视野。

2. 杰出人才具有大视野:杰出人才成长的事实表征

杰出人才各有各的精彩,但纵观他们的成长历程,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或“读万卷书”或“行万里路”或更多是两者兼而有之,心理视野与物理视野宽广。如孔子周游列国及以“游教”“游学”方式培养出“贤人七十二”;司马迁“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为伟大的史学家和杰出的思想家;徐霞客博览群书,28岁以后开始游览名山大川,留下集地理名著、旅游巨篇、文学佳作于一身的《徐霞客游记》。西方文艺复兴时代的大家,很多都是经历过跨国旅行的人。达尔文在22岁时作为一名非专业的博物学者离开英国,在持续5年的海外航行后,他作为一名年轻的科学家回国,他称这次航行为“一生中最重要的经验”。这说明杰出人才都游历广泛,具有开阔的视野。开阔视野与创新相辅相成,视野越开阔,越能为创新找到思路。

3. 旅行与阅读:开阔视野及创新成果形成的途径分析

从上面列举的例子和事实看,杰出人才往往有到远处旅行和深度阅读的经历。由此可见,旅行和阅读是开阔视野的主要方式。旅行和阅读相得益彰,旅行是身体的阅读,阅读是心灵的旅行,知识者的旅行把物理视野与心理视野的拓展统一起来。

考察人类文明成果的获得,更可以凸显“旅行”的意义。有学者指出,人类“重要文化基型都脱离不了旅行的表述范式,或与旅行交融在一起,或因旅行实践产生的结果:史诗传奇、考验苦行、冒险拓殖、骑士文学、英雄武功,旅行把文化之道活脱脱地‘走’出来”。“理论(theory)一词源自希腊语(theoria),意思是‘观点’‘视域’,theoria的动词词根为theoreein,本义是‘观看’‘观察’。在古代希腊,‘理论’原指旅行和观察活动;具体的行为是城邦派专人到另一城邦观摩宗教庆典仪式。其原初意象指在空间上的离家与回归,强调不同空间差异所产生的距离、转换。简言之,理论即旅行,指脱离中心、离开家园熟悉的环境,到另一个陌生的、异己的文化空间的旅行。旅行作为空间实践,是经验的积累方式,是以自然之道求取文化之道的途径。”旅行是空间的移动,通过旅行,开阔了视野,也形成了知识的田野。新理论往往是个体身心处于不同空间、不同背景、不同理论流派中“看”出“差异”而形成的。

二、视野促进创新的机制分析

为什么视野开阔可以促进创新?为什么旅行和阅读是开阔视野的最好方式?这源自人性,也与物理视野与心理视野的关系有关。

1. 拓展视野:内在于人性超越性和创造性的基本需求与表现

人性具有局限性,也有超越性。人的局限性与生俱来,人的超越性根植于人的局限性。从原始生态看,正是生活时空的有限性决定人的认识局限性。但是,人是要寻求超越的。人具有“向广度进军”的种种需求和行为,具有走出狭窄空间的种种冲动。

人也正是通过拓展视野来实现超越的。人的成长是时间在一定空间中的展开,空间存在具有时间性,时间进程也是不断拓展空间的过程。如胎儿瓜熟蒂落来到这个陌生好奇的世界,婴儿开始接触到的是一个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极其有限的环境。这个环境,随着他自身能力的增强,不断扩展。拓展视野是人类超越自身局限性的行动与结果,是人性超越性的基本需求。

人在拓展视野实现超越的过程中也体现人的创造性。文化哲学的观点认为,创新也是人的生存与发展之必需,是人克服自身“缺陷”的必由之路。与其他动物对比,人在进化过程中变成了一个有缺陷的生物,如既无生来可以御寒的皮毛,更无翅膀可在天空飞翔,也无冬眠动物与候鸟那样的自然地适应环境的方式。在这种“先天”不足的情况下,人必须设法“争取”自己的生存。这个设法争取生存的过程,便是创造、创新的过程。人只有凭借创造性才能使自身具有完整性,使人从本能中解放出来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条件,从而使人可以决定自身的行为。人是“符号”的动物,能发明和运用各种“符号”。人是文化人,人只有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文化与人的发展互为因果。发明和运用各种“符号”,也是人突破物理视野限制,从有限走向无限的过程,体现人的创造性。人的超越性与创造性通过视野的拓展来体现或实现,其内在于人性的基本需求。

2. 物理视野与心理视野的关系

为什么大视野可以促进创新?为什么旅行与阅读是获取大视野及创新成果形成的途径?这还可以从物理视野与心理视野的关系说开去。物理视野与心理视野的关系本质上是心身关系的具体化。心身问题即探究心理的与物理的属性之间的关系,并由此去获得一种不仅是对心理世界的本质的,而且也是对物理世界的本质的更好的理解。目前对心理物理关系的观点有相关论与同一论,后者认为“心灵的本质是心理的东西同一于物理的东西”。语言分析也可以得出相同的观点。如“井底之蛙”“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等反映的便是这样的概念。正如心身不可分一样,物理视野与心理视野密切相关。个体所处的环境直接影响他的内在体验,自然环境造就了精神环境,通过开阔眼界可以打开心胸。从物理视野上看,人类都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中生存,生存的物理空间决定人的心理发展空间,心理空间反映人的物理生活空间。正如经常国际旅行的人,你让他有“小农意识”不容易;足不出户的人,你让他具有世界视野,有时也不大可能。一个人长期处于一成不变的单调环境中,会渐趋保守,缺少创意。伴随眼界的开阔,人看到差异于是引发惊讶、比较和思考。脑科学的相关研究成果也指出,“生活经历在不断改变大脑”“益智是大脑在对比反差环境中产生的积极的生物反应”。

从心理视野看,知识面广的人其心灵也容易通达;知识的狭窄会造成心灵的狭窄,心灵的狭窄又会妨碍我们对其他知识与观念的吸纳,影响智力与生活的品质。如斯诺说,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两极分化“对于我们个人,对于我们社会都是损失。同时,还是实际应用上的、智力和创造力的损失”。狭窄易产生保守,狭窄不可能产生创新。所以,人领悟或经历的文化时空越广阔,差异越大,即视野越开阔,越容易产生创新性冲动和成果。旅行和阅读相结合的方式正可以满足人性对拓展物理视野和心理视野的需求,满足人的身心协同活动的需求。

三、拓展视野:创新人才培养的着力点之一

大视野容易产生创新,杰出人才都有大视野,拓展视野也是人之自然的渴望。因此,拓展学生视野应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着力点之一。人,既需要通过身体的活动,也需要通过符号学习,来开阔视野,物理视野与心理视野相互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让学生不但用心灵,也用身体去接触广阔的时空,即要同时致力于开阔学生的物理视野和心理视野并使两者相互作用。比如,洛克倡导旅行是必要的教学科目,陶行知提出“六大解放”(解放眼睛、双手、头脑、嘴、空间、时间)以解放儿童的创造力。要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课堂、书本已经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单一的课堂或书本知识学习不利于理论和生活结合,因此要强调课内和课外两种学习生活或教学组织形式的同等重要性,促进物理视野与心理视野互动,以有效开阔学生视野。

要让学生或引导学生多到“别处”“看看”,多接受一些新异的环境刺激和新异思想的心灵冲击。要创造机会,让学生离开舒适区(Comfort Zone),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和通常状态下的成长圈子,认识更多的人,到不同的国家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从而获得开阔的视野。

当前的大学生经历单一,名牌大学招生越来越地方化,一流大学的生源也越来越集中于有良好家庭背景的人。这些都是不利于学生在差异中交流和开阔眼界的。学校应该认识并努力去改变这种“劣势”,同时把人才成长的道理告诉学生,让学生自主去旅行和阅读,自己去交往,自己去寻找“风云际会”,自己去增加生活阅历和开阔视野。

世界一流大学,如哈佛、牛津、剑桥,很少谈创新教育,但能培养出创新人才。西南联大,也是如此。由此应该认识到,创新不只是技术问题,不是浮在表面的现象,创新人格、创新思想等都有深层次的生成规律,不是集中优势资源把好学生“包办”起来就能让学生“创新”的。开阔视野与创新相辅相成,视野越开阔创新思维便越活跃。拓展视野,符合人性的需求,也符合创新人才成长的规律。致力于开阔学生眼界,让学生多获得一些新鲜的有差异的视觉冲击与心灵惊讶感,可以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着力点之一。

参考文献:

[1]张楚廷.大学思想的独特性[J].高等教育研究,2010(12).

[2](英)乔伊・帕尔默.教育究竟是什么?――100位思想家论教育

[M].任钟印,诸惠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彭兆荣.走出来的文化之道[J].读书,2010(07).

[4](德)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M].李其龙,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出版社,1999.

[5](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6]高新民,储昭华.心灵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7](美)EricJensen.聪明的秘密:发掘大脑潜能的7个法则[M].杜争

开拓创新意识不足的表现范文第3篇

一、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科学发展观是对以总书记的党中央一系列重要思想和理论观点的高度概括;科学发展观是十七大精神的灵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科学发展观吸收和借鉴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科学系统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

如何真正将科学发展观付之实践,成为指导我们统计工作的重要依据和具体工作思路,更是需要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重大现实问题。在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过程中,我坚持做到理论学习与推进工作两不误、两促进,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具体体现的认识,提高了做好本职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思想大讨论的基础上,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深刻剖析了思想根源,制定了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

二、存在问题及其表现

1、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的主动性不够强。虽然始终坚持加强思想修养,不断解放思想,但是在具体实践中,想问题、做工作沿袭老方法、老套路较多,创新工作方法较少;工作中存有畏难情绪,有时感到处理问题的办法不多,思路不开阔。思想顾虑较多,大胆创新意识不够强。

2、创新意识差,工作局面突破力度不够。习惯于按部就班,因循守旧思想严重。工作中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想办法、出主意、添措施,而是仅凭一股热情去干、缺乏开拓性,打不破传统意识、常规做法。不善于从日常工作中去总结经验教训,寻找规律。特别是面对复杂的矛盾和严峻的问题时,勇于开拓、敢于突破不够,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有瞻前顾后、畏头畏尾的现象。

3、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够。被动地等活干和等上级安排工作,有一些惰性,没有去积极地找工作做,主动去争工作做。有时思想深处有些“份内份外”的东西在作崇,认为该自己做的才做,不该自己做的懒得去做,是自己管的范围才过问,不是自己管的就懒得过问。

三、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1、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长远的学习目标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由于经常忙于事务,自己主动学习抓得不够紧,对科学发展观理解、领会的不透彻、不深刻。平时的知识积累也不够丰富,没有树立长远的学习目标,学习缺乏一定的计划性。同时感到自己也受了社会上对此问题的负面影响,社会上学习空气普遍淡薄,自己的思想懒惰,这也是产生问题的一个原因。

2、自我要求不够严格。无论是思想意识还是工作上,有时思考问题、处理问题显得不够严谨,有图“完成任务”、“交差”的观念,不讲究精益求精,而是草率了事。

总之,我觉得我所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放松了政治理论学习,放松了自己的思想改造,宗旨观念有所淡化,导致自己在许多方面虽知道不足,但常找借口来回避问题。

四、今后努力方向

通过这次科学发展观学习,对照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产生问题的原因,进一步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1、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要着眼于新思路、新视野、新举措来做好工作的新发展。要努力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意识和危机意识,要开动脑筋,着力研究适应新时期发展形势的新方法、新举措;要转变观念,开拓创新,克服求稳和保守思想,看准的事就大胆试、大胆闯,争当一名好的业务骨干。

2、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素质。除了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外,还要加强对科学文化知识、当代经济知识、法律知识、网络知识的学习,拓宽知识面和视野,启迪思维。要在加强学习的同时,注重学以致用,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以丰富的知识指导实践。

3、树立楷模理念,做好廉洁自律。坚持严以律已,执行廉洁自律的规定,严格约束自己,非份之想不想,非份之财不取、非理之事不为。时刻牢记党的宗旨,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堂堂正正做人、扎扎实实办事。

开拓创新意识不足的表现范文第4篇

为了使电力企业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得到根本的提升,电力企业需要树立创新服务意识,用创新思想对企业的文化和精神进行实践,在服务的过程中,要将用电客户看做是衣食父母,做到为客户倾心服务,对待客户要大方得体、情感自然,让客户从心中感受到温暖,把客户的需求作为工作的主要目标,在高效原则下,建立起完善、畅通的工作流程和内控制度,加强对员工服务意识的重点培训,从员工的服务、举止及办事效率方面,都要有章可循,要想客户所想、急客户所急,为客户办实事、办好事,竭尽全力满足客户的需求,实现全身、全心、全意、全力为客户服务。

2树立全员参与的创新服务理念

在电力企业日常管理中贯彻和实施创新型的服务理念,首先要让电力企业职工体会到为客户服务的重要性,不仅仅是要满足客户的基本需求,还要考虑到社会整体利益和客户的长远利益,这是保证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创新服务理念在电力企业中的实施主要表现在企业利润和评价这两个方面。如果进行电力供应时供大于求,那么企业就应该满足客户的基本需求的同时,获取预计的例如目标。而企业长期例如的最大化目标如果得到实现,那么就应该对企业的短期利润目标进行重点考察,还要对电力产品的市场占有情况、投资收益、消费者需求及潜在需求等进行考察。为了保证企业的市场份额的增加,就要将市场占有率进行提高。对于部分具有潜在购买力的客户,如果短期内有可能导致企业亏损或获利甚微,作为电力企业而言,不但要进行基本的电力营销精英,还要采用优质的服务,从而使合作的机会增加。在客户服务理念方面,以市场为导向,电力企业要建立起客户需求和服务需求的工作流程,进行整体服务营销,在电力企业中,客户服务部门的作用在于联系企业和电力客户,收集客户需求信息,对办理客户业务的部门进行监督、协调,反馈给客户处理的结果。服务部门在传递内外部信息时,具有速度快、审批层次少、效率高和工作流程简单等特点,与此同时,在电力企业中,不管是哪一个部门,都要对客户负责,这样就构成了企业各部门服务与客户的大格局。企业服务的创新,是从管理思路、服务理念、服务水平等方面进行的创新。对于管理和服务二者来说,其本质是相同的,管理是服务的基础,通过管理,服务创新表现在对内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员的服务意识强化工作,对外服务与客户、满足客户的需求,形成企业各部门、各层次、内外部的沟通与协调。有了这样的服务理念和管理机制,服务创新的功能会得到充分的发挥,从服务的形式上来看,微笑服务、热情服务是企业追求的目标,此外,合理的电价及优质的电能等因素的,也是企业提高服务水平的表现形式。

3新形势下电力市场拓展的措施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力市场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实现电力市场的拓展需要从服务方面进行创新,不断进行技术、方式、机制及形象方面的创新。服务实现的主体是人,优质服务的实现离不开人,通过广大营销人员的不懈努力,特别是在部分与客户直接沟通和交流的岗位上的营销人员的努力,使电力市场营销的服务水平得到提升。这些营销人员本身就具备了专业的业务水准和服务理念。但是,如果其在思想认识上不能提高,那么在工作中也很难实现质的飞跃,为了提高电力服务人员的认识,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邀请礼仪、营销、心理及社会等方面的专家,对电力服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讲座,也可以进行跨地区、跨行业的学习、观摩、吸收为客户服务的先进理念,主动的接收服务意识,改变传统的服务模式,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为了使创新服务的措施得到完善,保证服务行业在规范的范围内实施,提高服务质量,最主要的是提高客户服务监督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将电力企业的服务流程及内部管理活动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做到开放服务、透明服务,接受社会监督。加强对客户的走访,主动到政府部分、机关党委等部门进行调查走访,征求服务意见,了解服务情况。其次,接受监督。在供电服务中,电力企业主动邀请社会各界加强对供电服务的监督,召开社会监督员座谈会,对供电企业的服务工作进行通报,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第三,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参与社会评议,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第四,对受理的客户提出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供电企业应该对这些问题加强研究,及时进行解决和处理,制定完善的整改措施。

4市场营销策略的突破

4.1市场营销业绩考核中加入电费回收指标在电力企业的运营中,考核制度的完善对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有直接的作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电费征收力度不断提高,例如,银电联网、负荷管理系统、因特网、电子商务等现代化技术,实现了对客户的实时电力销售。利用法律武器,使电力营销秩序得到维持,对电费缴纳合同要加强管理,建立电费抵押和担保制度,做好物电、煤电抹账及破产、停产企业的电费债务处理等。

4.2开拓新的用电市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时期居民的用电水平明显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这也是电力销售新的增长点,此外还要开拓新的用电市场,将电力消费的主要方向瞄准居民生活用电、工业用电以及低谷用电市场等。推行居民集抄管理模式及公变台区综合管理模式,对工业用电构成比例低的原因进行重点的研究,采用多种手段,将商业用电的比例进行提高。

4.3市场创新作为电力企业来说,在开拓新的市场的时候,要仅仅的抓住私营噶能耗用电企业和国有大中型用电企业,对国家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也要紧紧盯住,这些属于新的用电增长点。发展农业生产、居民生活及第三产业等用电市场的份额,对低谷用电消费市场进行深入的挖掘,提高商业用电的保有量。在买方市场的大格局下,对局部性、区域性的卖方市场进行挖掘和开拓,一定程度上营造出阶段性的卖方市场。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在新时期开拓新的电力市场是保证电力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5结束语

开拓创新意识不足的表现范文第5篇

【关键词】学校 拓展训练 实践价值项目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7C-0153-03

当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自主地进行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已经成为新时期学校体育工作重要的新目标。拓展训练是一种全新的训练方式,它以学生体验式教学为主,在学生的体验式活动中渗透心理能力训练,在此意义上,体育教学和拓展训练可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体育活动为载体的拓展训练大大加强了其在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优势,因此越来越多的学校把拓展训练引入学校体育教学中。

一、不同阶段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心理需求是拓展训练引入体育教学的客观条件

心理素质教育是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心理健康教育已经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这一伟大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心理教育成为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关资料表明,现阶段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峻。其中以人际关系敏感、行为异常、心理承受力差等表现较为常见,有的还有抑郁、焦虑、厌学甚至自杀等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学生健康成长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研究。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既要经受从学生少年到成年人的生理与心理变化,又要面对从学校到社会的重要转折。他们不可避免地会承受各种从未经历过的压力,表现出缺乏独立性、主动性,有着强烈的依赖性,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较差,因而经常会产生茫然与烦恼,轻者自信心丧失,重者出现一些极端的行为。

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切实感受到,必须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以往传统的说教方法,探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拓展训练于1995年传入中国,其体验式的学习方式一开始就备受关注,迅速成为一些企事业单位培训员工团队精神的崭新培训方式,其旺盛的生命力使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关注拓展训练。2000年前后一些高校率先把拓展训练课引入学校课堂教学,如一些高校在MBA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2002年在教育部体育卫生司倡导下,我国7所高校对学生进行了野外生存训练课程的尝试,首次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引进了拓展训练的内容。目前全国的高校越来越多在体育教学中开设了拓展训练课,一些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也加入了拓展训练内容。

二、拓展训练引入学校体育教学的实践价值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实践价值:

(一)有利于传统教育观念和方式的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方式是把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学生的精神建构分离开来,把社会角色的定位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分割开来,这样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性的人才。拓展训练与传统教育方式最大的区别在于拓展训练完全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为主。在拓展训练过程中,教师以体育活动为主导为学生设计的一些活动,给学生设计一个可以展示自我心理优势与不足的平台,学生可以认识自我不足并进行纠错。教师给予及时的启发、诱导和帮助,通过信息、练习、游戏等方式为学生创造学习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在拓展训练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学生在充分的参与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因此,这种体验式教学方式进入校园将进一步加快传统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改变。

(二)符合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目前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的内容仍以竞技性运动项目为主体,上体育课的场馆主要集中在校园内,很少能利用一些自然环境资源进行体育教学。而拓展训练能够让体育教学回归自然,学生通过各种主动性的体验,学会各种生存技能,掌握一整套增进心理健康的科学锻炼方法,并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进而达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体育课程目标。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拓展训练就像一个安全的、充满真诚并富有挑战性的心理实验场,在一些特定的环境和气氛中,学生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不断克服自己的恐惧心理,提高情绪调节和自我调控能力,保持平和心态,挑战自己,战胜自己,从而塑造冷静、果断、坚忍不拔的良好意志品质和克服心理恐惧的能力。因此,拓展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它能让学生懂得,当拥有了果断、自信、敢为的良好心理素质后,就能正确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任何困难和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