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区块链保险理财

区块链保险理财

区块链保险理财

区块链保险理财范文第1篇

永久记录并且不被篡改,对于商业交易来说,这是一种最理想的记账模式。长久以来,账簿是商业活动不可或缺的记录工具,它们以纸质或数据库的形式存在,但要追踪资产流动,仍有很大的局限。

苏文力是阳光保险助理总裁。2016年下半年,他决定将旗下的航空意外保险产品嵌入到一个叫做“布比”的区块链社区中。在此之前,下的旅行社和线上的OTA旅行平台是保险公司主要的销售渠道,但苏文力认为它们并不理想。最大的问题还在于保单信息在纸上流转,不方便审查,也容易出现赔偿额度的纠纷。比如消费者以为他们买的是赔偿200万元的航空意外保险,但实际上OTA旅游公司卖的是赔偿额度20万元的保单,一旦出现异议,失误很难追溯。

区块链的出现看似完美地解决了这些顾虑。对于区块链,最简单的理解方式就是将其视为账薄的进化版本,后者是比特币等电子货币背后的一种数字分类账软件。

阳光保险航空意外保险产品的特别之处,正是在于嵌入了区块链技术―每产生一次交易或流转,就会自动生成一组60多位的加密数字和字母符串,记录在后台的区块链上;如果有人试图窃取数据,软件便会识别编码的变更,进而向安全人员发出警告;此外,分布式记账意味着所有获得授权的参与者无须通过中介,就可以查询到账簿内的任何记录。

为阳光保险提供区块链底层技术的这家公司叫做布比。阳光保险作为首批接入的24个节点之一,分布在依托布比区块链建立的布萌社区上。依照布比创始人蒋海的设想,在这个社区中,保险卡单、积分、理财产品等数字资产可以自由流动,比如馈赠亲友或者互相交换。目前布萌社区一个月的交易量已达150万笔。2016年下半年,布比获得了启赋资本、招商局创投、创新工场、万向分布式资本、界石创投等主流投资机构联合投资的3000万元Pre-A轮融资,独立研发了十多项相关技术。 >> 布比创始人蒋海认为就算用户知道自己的数据价值,但是没有好的区块链产品吸引他们使用,这些数据价值还是交到了现有的中心机构手里。

布比区块链的创始人蒋海对区块链有着敏锐的嗅觉。早在2012年,蒋海还在中科院读博士,研究的领域是网络协议和网络计算,当时,为支持比特币而创建的分布式台账还没有称为“区块链”。但蒋海认为这种技术极具价值,解决了商业交易的信任问题―在区块链网络中,参与的玩家越多、节点越多、见证人越多,要买通造假就越难,这个共识账本能产生的信任感也越强,这样陌生人之间也能建立起信任。

在卖出第一家创业公司后,蒋海开始二次创业,组建了一支技术团队,研究起内部代号为“网络化信任”的技术。到了2014年,这家公司从点亮资本的联合创始人郭峰和另一家创投机构手里拿到了500万元天使投资。蒋海把融资获得的90%的资源投入技术研发,他认为要将抽象的区块链概念落地应用,底层技术首先要过关。而彼时,现在炙手可热的以太坊和Hyperledger等开发底层算法的机构还都没有成立,应用区块链的几乎只有比特币和另一种数字货币Ripple。“当时哪有明确的想法,就是混沌一片。”蒋海回忆说。

在技术逐渐突破后,一个最现实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区块链从一个抽象的概念落地。2015年和2016年两年间,蒋海和他的团队先后拜访了全国六七百家机构,包括全国主要五六十家银行、二三十家交易所,以及几十家互联网金融平台和近百家核心企业,听取潜在客户的需求。

当时的区块链技术主要集中在供应链溯源、证据链、仓单管理等垂直领域。这也是目前国内外大部分公司正在实践的方向。比如沃尔玛使用区块链做供应链溯源,解决食品安全问题,Visa和在线签约公司DocuSign合作,利用区块链的证据链管理,为租车做区块链公证等。

蒋海没有选择从垂直领域挖掘区块链,在他看来,处于初级阶段的区块链行业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核心产品,缺乏C端消费场景。这和互联网初期的发展类似,后者在出现了邮件、即时通讯、在线购物等消费产品后才积累了大批用户。

通过社区聚集一批使用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资产产品,也会让初创公司获得更为重要的资源―用户。一段时间以来,人们会讨论那些以数字形式存在的资产到底属于谁。虽然每个人都是是数字资产的产生者,但实际上权力却掌握在诸如银行、保险、或者BAT等中心机构手中。

“假如它们对你的财产做了修改,你对此毫无办法,”蒋海说,“就算客户知道自己的数据价值,如果没有好的区块链产品吸引他们去使用,这些数据价值还是交到了现有的中心机构手里。”

2016年下半年,蒋海和联合创始人杨帆一起建立布萌社区。他把布比的区块链接口免费开放给苏文力测试。测试从“阳光贝”积分开始,在验证了积分赠与和转让的可行性后,2016年下半年,阳光保险把航空意外险“非常惠”和出行保险“出行惠”也搬上了布萌社区。有了类似阳光保险的先例,半年时间内,钱香金融、华安保险、以及互助保险平台众托帮等9家机构先后加入。当前活跃在布萌社区上的节点有26个,由B端企业带来的C端账户数超过700万。

钱香金融正在测试的项目可能更能表达“让数字资产自由流通”的概念。钱香金融创始人黄崇望正在筹划将其产品和布萌的另一个积分平台打通,以后积分不止能在商城里兑换商品,还能变成钱香金融的理财资产或者阳光保险的保单。这些看不见的数字资产仿佛回到了最初使用贝壳和布币交易的时代―在没有央行等中心机构的年代里,个人通过以物换物的形式实现资产的自由流传―进步的点在于,区块链的记录就是以往“第三人”的信任背书。

苏文力也在寻找更适合的场景,试图在布萌社区上串联起新的商品价值链。他认为一些全新的产品可以尝试区块链技术,比如“哈佛校友车险”,这款车险出险概率低且口碑好,不过购买的唯一条件是需证明用户是毕业于哈佛的校友。“首先哈佛愿意把数据放区块链上,第二有这个保险可以购买,第三校友愿意给出自己的数据,这样就产生了价值链,”苏文力说。“即便未来巨头们布局区块链技术,如果布萌在那时已经绑定了大量场景,构建了用户离不开的产品,就依然有价值。”

区块链保险理财范文第2篇

(一)北京地区

(1)2016年8月10日,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北京市金融工作局2016年度绩效任务》,其中第八条提到,推动出台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综合试点方案,推动中关村区块链联盟设立。

(2)2016年12月30日,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北京市“十三五”时期金融业发展规划》,其中提到将区块链归为互联网金融的一项技术,并鼓励发展该技术。

(3)2017年4月6日,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印发《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支持资金管理办法》提到,支持金融科技企业为金融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提供服务,开展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化投资、智能金融等前沿技术示范应用,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和便利性。按照金融科技企业与金融监管机构或金融机构签署的技术应用合同或采购协议金额的30%给予企业资金支持,单个项目最高支持金额不超过500万元。

(4)2017年9月29日,北京市金融工作局等八个部门联合了《关于构建首都绿色金融体系的实施办法》提到,发展基于区块链的绿色金融信息基础设施,提高绿色金融项目安全保障水平。

(二)上海地区

(1)2017年3月7日,上海市宝山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宝山区2017年金融服务工作要点》提到,跟踪服务庙行区块链孵化基地建设和淞南上海互联网金融评价中心建设,依托专业团队和市场力量,推动金融科技公司发展成为宝山金融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创业投资基金和天使投资人群集聚活跃、科技金融支撑有力、企业投入动力得到充分激发的发展模式。

(2)2017年4月28日,上海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国内首个区块链技术应用自律规则,即《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区块链技术应用自律规则》,要求区块链技术服务实体经济,注重创新与规范、安全的平衡,明确金融稳定与信息安全的底线,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应用区块链技术应当向当地监管部门及行业自律组织进行报备,主动接受行业监管与自律管理,报备信息至少应包括项目名称、责任人、业务模式、业务风险、风控措施等。

(三)广州地区

2017年12月8日,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广州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广州市黄埔区 广州开发区促进区块链产业发展办法》,针对工商注册地、税务征管关系及统计关系在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及其受托管理和下辖园区范围内,有健全的财务制度、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承诺10年内不迁离注册及办公地址、不改变在该区的纳税义务、不减少注册资本的区块链企业或机构,实行培育奖励、成长奖励、平台奖励、应用奖励、技术奖励、金融支持、活动补贴等激励措施。这是目前国内扶持力度最大的政策措施。

具体政策措施如下:

培育奖励:对新设立经认定的区块链企业或机构,实缴注册资本200万元以上的,按实缴注册资本的10%自注册之日起3年内给予培育奖励,每家企业或机构累计最高奖励100万元,并一次性给予30万元技术人才引进补助。对落户本区经认定的区块链领域的行业协会,依法在部级、省级、市级政府职能部门登记成立的,分别给予每年100万元、60万元、40万元活动经费补贴。上述企业或机构入驻本区认定的区块链创新基地、区块链大厦、区块链产业园,租用办公用房且自用的,自租用办公用房起3年内,每年每家企业给予最高1000平方米且最高60万元的租金补贴;并一次性给予30%的装修费用补贴,最高补贴100万元。

成长奖励:对经认定的区块链企业或机构年度营业收入达到200万元以上且同比增长100%以上,每年给予50万元技术人才引进补助。对经认定的区块链企业或机构年度营业收入首次达到500万元、2000万元、1亿元以上的,分别给予50万元、100万元、500万元的奖励,同一企业按差额补足方式最高奖励500万元。对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入库、认定的区块链企业或机构,分别给予10万元、30万元奖励(不含上级补助)。对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新三板挂牌的区块链企业或机构,分别给予500万元、最高200万元奖励(不含上级补助)。

平台奖励:对省级以上认定的区块链交易中心、检测中心、数据中心、存储中心等公共平台且取得相关资质的,给予100万元奖励。对获得部级、省级、市级认定的区块链技术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分别给予500万元、300万元、100万元奖励。对获得部级、省级、市级认定的区块链专业众创空间(孵化器),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25万元的奖励,引进5家以上经认定的区块链企业或机构的,按每引进1家给予5万元奖励,每年最高奖励100万元。推进区块链数字经济示范区建设,对经认定的区块链创新基地、区块链大厦、区块链产业园,给予运营管理机构3年运营补贴,每年最高补贴100万元。

应用奖励:鼓励以应用需求为导向,加快本区的区块链+应用场景的应用示范,加大财政投入,实施区块链应用示范专项计划,每年重点支持10个区块链应用场景建设,每个应用示范项目最高支持300万元。

技术奖励:对参与主导编制国际、国家、行业、地方区块链技术及应用标准(规范)列入前3名的企业或机构,分别一次性给予100万元、50万元、30万元、10万元奖励,每年每家企业或机构的国家、行业、地方标准(规范)最高奖励100万元。对获得国家、省、市立项资助的区块链项目及奖励予以配套,分别按照资助或奖励金额的100%、70%、50%给予资金配套支持,最高分别不超过500万元、300万元、100万元。

金融支持:对区块链企业通过商业银行或融资担保的方式获得的银行贷款,给予贷款利息及担保费用全额补贴,每年每家企业最高补贴金额50万元,补贴期限3年。对首次获得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的种子期、初创期的区块链企业,按实际获得投资额的10%给予奖励,每家企业最高奖励100万元。

活动补贴:对承办国际级、部级区块链研讨、论坛等高水平交流会议的,经认定备案,最高给予100万元补贴。)

(四)深圳地区

(1)2016年11月3日,深圳市人民政府金融发展服务办公室《深圳市金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到,支持金融机构加强对区块链、数字货币等新兴技术的研究探索。

(2)2017年8月17日,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市经贸信息委关于组织实施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信息安全专项2018年扶持计划的通知》提到,针对信息安全产业进行扶持,单个项目资助金额不超过200万元,资助金额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30%。

(3)2017年9月25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印发《深圳市扶持金融业发展若干措施》提到,充分发挥“金融创新奖和金融科技专项奖”的创新激励作用。金融科技(Fintech)专项奖,重点奖励在区块链、数字货币、金融大数据运用等领域的优秀项目,年度奖励额度控制在600万元以内。

(五)重庆地区

(1)2017年11月7日,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下发《关于加快区块链产业培育及创新应用的意见》提到,到2020年,力争在重庆全市打造2-5个区块链产业基地,引进和培育区块链国内细分领域龙头企业10家以上、有核心技术或成长型的区块链企业50家以上,引进和培育区块链中高级人才500名以上,将重庆市建成国内重要的区块链产业高地和创新应用基地。

(2)2018年3月7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

指导意见任务分工的通知》提到,研究利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建立基于供应链的信用评价机制。

(六)浙江地区

(1)2016年12月2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钱塘江金融港湾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到,加强产业和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建设疏密有度、错落有致的金融集聚空间,有效集聚各类金融机构、财富管理机构、新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互联网征信等金融科技类企业。

(2)2017年5月9日,西湖区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西湖区财政局《关于打造西溪谷区块链产业园的政策意见(试行)》提到,对区块链企业、人才进行大力扶持。

具体政策措施如下:

企业扶持:

1、企业(机构)租用园区内办公用房用于区块链项目的,采用先缴后补方式,按每天每平方米1.5元且每年不超过50万元的标准,给予房租补助,期限3年。

2、国家、省、市区块链行业联盟(联合会)入驻园区并实际运行的,每年给予10万元补助,期限3年。

3、从事区块链技术及应用的企业(机构)年地方财政贡献达到50万元的,按其地方财政贡献的30%给予项目补助,年地方财政贡献达到300万元的,按其地方财政贡献的50%给予项目补助,年地方财政贡献达到500万元的,按其地方财政贡献的60%给予项目补助。补助期限3年。

4、鼓励区块链技术研发和应用,对获得市级以上科技奖并在西湖区实施转化的科技成果进行奖励。经认定,按照部级100万元,省级50万元,市级20万元予以补助。

5、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围绕主导产业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企业研究院、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对新认定为国家、省、市级企业研究院、研发中心的,分别给予300万元、100万元、30万元的奖励。

6、入驻企业(机构)举办区块链论坛或峰会等活动,经认定,按照部级、省级、市级类别,分别给予最高不超过50万元、30万元、10万元的补助。

人才扶持:

1、对从事区块链技术及应用企业(机构)的高级管理人才、技术人才,按其工资薪金所得形成的地方财政贡献,给予100%的生活补助,期限3年。

(七)江苏地区

(1)2017年2月2日,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十三五”智慧南京发展规划的通知》提到,重点培育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产业,人工智能、生物识别、区块链等一批新技术形成突破并实际应用,推进南京市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发展。

(2)2017年12月27日,苏州同济区块链研究院了《苏州高铁新城区块链产业发展扶持政策(试行)》,在区块链项目经营、平台、应用、人才、培训等方面采取扶持政策。

具体扶持政策如下:

经营扶持:

鼓励高铁新城新设立的区块链企业(机构)做大做强,对年营业收入首次超过500万元、1000万元、5000元万、1亿元的企业,分别一次性奖励10万元、20万元、100万元、200万元。以上一次性奖励,不超过该年度企业上缴税收高铁新城地方留存部分。

对在境内资本市场上市、境外资本市场上市、新三板挂牌的,经认定属于区块链技术研发和应用创新的区内企业,分别给予600万元、200万、200万元扶持奖励。

对在新三板成功挂牌的企业一次性奖励200万元,成功转板后再次奖励400万元。

对在沪深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对IPO上市企业、企业董事长及其管理团队分别奖励200万、200万和200万,并根据上市进度分别兑现。

对在境外IPO成功上市的企业一次性奖励200万元,返回国内沪深交易所成功上市的再次奖励400万元。

平台扶持:

对省级及以上认定的区块链研究中心、评测中心、数据中心、存储中心等公共平台且取得相关资质的,给予100万元奖励。

对获得部级、省级、市级认定的区块链技术重点实验室,分别给予500万元、300万元、100万元奖励。

对获得部级、省级、市级认定的区块链专业众创空间(孵化器),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25万元的奖励,引进5家以上经认定的区块链企业(机构)的,按每引进1家给予5万元奖励,每年奖励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对经认定的区块链创新基地、区块链大厦、区块链产业园,按照运营管理机构实际运营费用给予一定补贴,补贴期限3年,每年补贴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应用支持:

鼓励以应用需求为导向,加快高铁新城区块链应用场景的示范项目落地,加大财政投入,实施区块链应用示范专项扶持计划,每年开放不超过50个区块链应用场景建设,每个应用示范项目最高不超过300万元。高铁新城将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帮助企业(机构)实现应用场景落地建设。

人才扶持:

对引进的区块链技术核心专业高层次人才,可申请高端人才公寓,并给予个人所得税高铁新城留存部分90%奖励,奖励期三年。对急需的国内外一流区块链方面的专家人才,在高铁新城安家落户且服务3年以上的,给予一次性80万元的安家补贴。专家人才界定参照阳澄湖人才计划标准另行制定。

对新注册落地企业的区块链技术人才,在企业注册成功之日起的12个月内,可由企业统一向高铁新城申请入驻区内人才公寓,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的租金补贴。区块链技术人才界定参照阳澄湖人才计划标准另行制定。

对新注册落地企业引进的区块链技术人才落户和子女入学提供便利。

培训支持:

大力聚集区块链技术专业培训机构,对在高铁新城设立的培训学校、职业学院,自设立起的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每年培训区块链技术核心专业学生100人以上,毕业后在高铁新城区块链企业(机构)正常就业一年以上的,按每人500元标准给予培训机构一次性补贴,每家培训机构每年补贴不超过20万元。

鼓励和支持相关企业(机构)利用区块链培训资源,对区块链技术产业发展中急需特殊专业技术人才开展订单式培养,每生每学年给予企业(机构)1000元学费补助。

金融扶持:

设立高铁新城区块链专项引导基金,总规模为10亿元。

对高铁新城区块链企业(机构)获得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经认定专项用于区块链项目的,按照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给予第一年100%、第二年80%、第三年60%的利息补贴,每年补贴金额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将区块链企业(机构)纳入“助保贷”体系,可对单个企业(机构)提供不超过500万元的助保贷贷款总额。

活动扶持:

对承办国际级、部级区块链研讨、论坛等高水平交流会议的区块链企业(机构),经认定备案,给予最高不超过100万元补贴。

对落户高铁新城并经认定市级以上区块链领域的行业协会,开展活动给予每年最高不超过50万活动经费补贴。

(八)贵州地区

(1)2016年12月,贵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贵阳区块链发展和应用》提到要通过5年的努力,建成主权区块链应用示范区和数字货币应用先行区,将贵阳打造成区块链创新要素重要集聚地和区块链技术应用创新重要策源地。

(2)2017年2月16日,贵州省大数据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贵州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17-2020年)》提到,探索推进区块链技术发展应用。建设区块链数字资产交易平台,构建区块链应用标准体系,为资产的数字化流通提供系统支持。

(3)2017年5月22日,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贵阳国家高新区促进区块链技术创新及应用示范十条政策措施(试行)》提到,对区块链企业提供入驻支持、运营补贴、贡献奖励、创新支持、成果奖励、人才扶持、培训补贴、融资补贴、风险补贴和上市奖励。

具体政策措施如下:

入驻支持:

1.房租费用补贴。落地企业(机构)租用区内办公或生产用房不超过500平方米,且经认定专项用于区块链项目的,采取先缴后补的方式,从签订租赁合同起的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每年给予全额租金补贴。

2.办公场地装修费用补贴。企业装修办公用房的,按照最高500元/平米,总额最高不超过50万元给予补贴。

运营补贴:

项目单位日常运营产生的数据储存空间租赁费用、宽带费用、水电费用,从签订租赁合同起的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每年按企业上述几项实际发生总额的20%给予补贴,每年补贴最高不超过50万元。

贡献奖励:

区内企业(机构)通过提供区块链技术(应用)服务产生营业收入的,按年度首次达到500万元、1000万元、5000万元、1亿元以上,分别给予20万元、50万元、100万元、2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创新支持:

1.区内企业(机构)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或巴黎公约途径向国外申请的区块链技术发明专利的,获得授权后每件奖励30万元;区内企业(机构)获得国内区块链技术发明专利的,获得授权后每件奖励5万元;对于区块链技术版权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每件奖励1万元。

2.对区内企业(机构)因研发或应用区块链技术被认定为创新型企业并授牌的,按照部级创新型企业50万元、省级创新型领军企业30万元、省级创新型企业20万元,给予一次性扶持奖励。

3.区内企业(机构)建设区块链创新创业基地获批授牌的,按照部级200万元、省级100万元,给予建设运营机构一次性扶持奖励。

4.对主导编制区块链技术及应用标准(规范)的区内企业(机构),获中国标准创新奖的企业(机构),给予50万元奖励;对列入前三位的起草单位,企业标准转化为按国际标准的,分别奖励100万元,50万元,20万元;转化为国家标准的,分别奖励50万元,20万元,10万元;转化为行业标准的,分别奖励20万元,10万元,5万元;转化为省地方标准,分别奖励5万元,2万元,1万元。对获批承担国家、行业、省级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的机构,分别给予50万元,20万元,5万元奖励。

5.对区内企业(机构)经认定因研发或应用区块链技术在市级以上创新大赛中获奖的,按照国际级200万元、部级100万元、省级50万元、市级20万元给予一次性扶持奖励。

6.区内企业(机构)建设区块链技术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获批授牌的,按部级500万元、国家地方联合200万元、省级100万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扶持奖励。

成果奖励:

1.区内企业(机构)在区块链分布式账本、对称加密和授权技术、共识机制、智能合约方面在全国全球范围内率先取得技术突破,经专家委员会评审认定有效,且属于重大突破的,一次性给予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奖励。

2.由区内企业(机构)主导研发,并经专家委员会认定该应用的核心技术属于企业自有知识产权的区块链场景应用产品,经认定已研发完成并上线运营的给予最高100万元一次性奖励资金。

人才扶持:

1.对业绩突出的区块链技术人才,经破格认定为高层次人才后,可享受区内高层次人才生活津贴、人才公寓等相关待遇。区内企业(机构)引进并经认定的区块链技术高层次人才到区内企业(机构)工作,经认定,可享受区内高层次人才优惠待遇。

2.对引进的区块链技术核心专业高层次人才,由区财政补贴社会保险个人缴纳部分。对全职引进的外籍常驻专家,基本医疗保险由区财政补贴。对急需的国内外一流人才,在我区安家落户且在我区服务5年以上的,给予一次性10万元的安家补贴。对引进的区块链技术核心专业大学毕业生,从入职首年起连续3年,基本社会保险费由财政承担。

3.设立人才公共户,对持有高新区人才认定的本人和直系亲属可直接落此公共户。积极对接协调周边优质教学资源,为区块链技术人才子女入学提供便利。

培训补贴:

1.大力聚集区块链技术专业培训机构,对在高新区设立的培训学校、职业学院,自设立起的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每年培训区块链技术核心专业学生100人以上,获得区块链技术核心专业学历学位或国家职业体系认证,毕业后在高新区企业正常履职一年以上的,按每人500元标准给予培训机构一次性补贴,每家培训机构每年补贴不超过20万元;鼓励和支持相关企业利用区内大数据优势培训资源,对区块链技术产业发展中急需特殊专业技术人才开展订单式培养,每生每学年给予1000元学费补助,用人单位另行给予生活补贴。

2.培训机构独立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增列博士、硕士专业教学点,且在高新区内实地办学的,分别给予一次性100万元、80万元补贴;鼓励和支持区内企业(机构)与在筑高校联合设立区块链核心技术专业企业教学点、专题定向班,对联合设置专业教学点,获得博士、硕士、本科和大专校外教学资质并开展实质性教学,纳入高校教学体系的,一次性补贴50万元、40万元、30万元、20万元;对开设专题定向班的,一次性补贴企业10万元/班。

3.对区内需求比较集中的专业技术人才,与省内外高校或国内发达省区合作举办培训班,或组织高级研修活动,进行集中培训,培训经费由区财政和用人单位按2:1的比例承担。

融资补贴:

对区内企业(机构)获得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经认定专项用于区块链项目的,按照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给予第一年100%、第二年80%、第三年60%的补贴,每年补贴金额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风险补偿:

设立风险补偿金,鼓励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开展“投贷联动”、“投贷保联动”、“保贷联动”等服务创新。对向区内企业(机构)发放的区块链项目贷款发生损失的金融机构,经认定,按照单笔贷款50%的比例给予损失补助,最高不超过100万元;担保公司为区内企业(机构)提供区块链项目融资担保,经认定,按照发生代偿金额的30%给予补助,单笔金额不超过100万元。

上市奖励:

对在境外、境内主板上市、中小板、创业板上市的,经认定属于区块链技术研发和应用创新的区内企业,分别给予1400万元、850万元扶持奖励(含上级补助);在新三板挂牌的,经认定属于区块链技术研发和应用创新的区内企业,给予200万元扶持奖励(含上级补助)。以上奖励分阶段给予,在境外主板、境内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提交资料并获交易主管机构正式受理的奖励50%,上市后奖励50%;在新三板提交资料并获交易主管机构正式受理奖励50%,挂牌后奖励50%。

(九)山东地区

2017年7月11日,青岛市北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区块链产业发展的意见(实行)》提到,力争到2020年,努力建设立足青岛、面向全国的区块链产业高地、区块链+创新应用基地。市北区将设立区块链产业发展年度专项资金,加强金融资本支持,强化引导基金、政策担保等措施,探索建立区块链发展投资基金,完善和健全区块链发展的金融资本支持政策,广泛吸引风险投资、产业投资等各类金融资源到市北区集聚。

(十)江西地区

2017年9月22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西省“十三五”建设绿色金融体系规划》,其中第三章第三节第五条提到,鼓励发展区块链技术、可信时间戳认定等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应用于金融业务场景。

(十一)广西地区

2017年12月1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西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到,要求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开展基于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试点应用。

(十二)河北地区

2018年2月22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工业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要积极培育发展区块链、量子通信、太赫兹等未来产业。

(十三)河南地区

2017年10月30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专项方案的通知》提到,鼓励在自贸试验区探索设立金融科技等新型金融公司。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发起设立供应链金融公司、跨境电商金融服务公司等新型金融公司,培育场景化金融生态圈。

(十四)四川地区

2017年8月8日,成都市金融工作局、成都市财政局《财政金融19条》,鼓励发展金融科技产业,支持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金融领域深度融合。

(十五)福建地区

(1)2017年6月9日,福建省经济中心发表《促进我省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的政策建议》,摘要提到,福建信息产业基础较好,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可为区块链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支撑和应用场景。

(2)2018年1月25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全省工业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到要探索区块链技术创新,挖掘区块链技术价值,鼓励企业加入开源社区,利用国际开源技术资源进行再创新,推动区块链在社会治理、资产管理、公示公证、社会救助、知识产权、工业检测存证等领域的应用。

(十六)内蒙古自治区

2017年6月29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2017年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工作要点的通知》,要求加强数据感知、数据传输、计算处理、基础软件、可视化展现、区块链及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等领域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推动建设一批大数据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应用中心。

(十七)甘肃地区

2018年2月2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实施意见》,要求推进研究利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建立基于供应链的信用评价机制。

(十八)海南地区

(1)2017年7月28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海南省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实施方案》,其中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重要商品追溯体系和商品质量标准体系,为实体零售企业采购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产品提供指引。其中商品追溯就是区块链技术应用的一个非常好的场景。

区块链保险理财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区块链;保险经营管理;互联网技术

保险业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和社会具有助推器和稳定器的作用,保障了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和商品的流通与消费。区块链技术近年来的较快发展为保险销售、理赔、经营成本等方面的管控提供了有效的途径,通过公开透明、去中心化的数据存储与处理,实现了保险经营管理的有序和高效,促进了保险业的又一次技术革新。

一、区块链技术在保险行业的应用现状

阳光保险公司在2017年7月推出的“飞常惠”航空意外险是我国首个运用区块链技术的保险险种。通过微信端输入投保信息后,即可获得相应保障,避免了传统保险卡单在保管、使用上的不便,利用区块链可追溯、不可篡改的优势,确保了电子卡单的真实性。区块链技术在保险产品上的首次应用使得销售环节去中介化,明显降低了产品价格,为“区块链+保险”这种新型的商业模式提供了技术验证。随后,上海保交所于2017年9月1日了保交链技术白皮书。保交链的,为区块链技术在保险业的应用提供了稳定、高效、安全的基础设施和运营环境。其作为保险业区块链底层技术平台,通过区块链联盟技术验证,采用多链架构均衡考虑了系统性能、安全、可靠性及可扩展性,实现了不同业务的数据隔离及访问权限控制,提供了丰富的智能合约模板,安全有效地将保单信息上链,从根本上解决了保单电子化以后的信任问题,减少纠纷和摩擦,为保单数字化,提高保单的流通性提供了可能。目前,上海保交所将保交链技术进一步运用在保单质押经营管理中,针对具有公示效力的保单冻结、质押、解冻等状态进行登记,连接银行、保险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打造信息和数据共享平台。信息与数据的共享不仅仅局限在金融机构之间,跨行业的信息共享对保险公司也同样重要。2018年5月众安保险推出“步步鸡”项目,通过区块链实现养殖行业与保险公司的数据共享,同年8月,阳光保险公司推出女性特定疾病保险产品,保险公司可查阅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体检报告,为保险精算和承保提供可靠数据。

二、区块链技术应用可行性分析

(一)pow共识机制。保险经营作为特殊的商品经营,除需贯彻一般的经营原则外,仍需遵循其他的特殊原则,其中就包括风险大量原则,即保险人在自己的能力内,尽可能承保大量的风险和标的。根据风险汇聚原理和大数定律,当风险单位数量越大时,保险事故发生的实际损失程度越接近于预期损失,进而保险人便可以更加精确地厘定合理保费,保证资金流动的稳定性。区块链pow共识机制和保险的风险大量原则有着极大的相似性。Pow共识机制就是工作量证明。工作量证明是通过对工作的结果进行检验来说明已完成了相应工作量的高效证明机制。其应用十分广泛,例如取得毕业证是对是否完成学业的检验,在金融领域中,比特币采取的也是该种共识机制。工作量证明系统可以完全地去中心化,通过大量复杂的算法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并且随着新的工作不断产生,工作量的难度也在逐渐上升。因此,由于保险经营原则、保险精算与pow共识机制在原理上具有一定的相通性,为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保险行业提供了可行性。

(二)分布式账本技术。分布式账本技术是指不同地理位置的多个机构作为分别的节点共同完成交易记账,并且每一个节点最终获得的都是唯一、真实的账本。因此,网络中的每一个参与者都可以对交易合法性进行监督,当任何一个参与者试图对账本进行改动时,其他参与者都可以迅速知晓;而且由于所有参与者手中共享同一个账本,其中储存的信息安全性和准确性是通过公私钥以及签名的使用控制账本访问权,利用密码学进行维护,账本记录只有在大多数或者全部参与者共同更改的条件下才能变动,没有任何一个参与者能够单独改变账本记录,从而有效降低了虚假记账的可能性。另外,由于每一个参与者都拥有真实的账本,除非所有节点均被破坏,否则账本不会丢失,从而保证了账本数据的安全性。分布式账本技术作为互联网数据交换技术,在保险风险评估、产品开发与核保、理赔等各个环节中都具有广泛的作用。目前保险公司对投保人及被保险人的信息采集主要依靠其如实告知,存在大量道德风险。而分布式账本技术可以提高保险的透明度,数据在各个节点可以实现授权共享。

(三)智能合约。在传统交易合约中,合同执行有时会遇到很多问题。例如交易双方未及时发货或拒不履行合同,需要通过诉讼、仲裁等方式维护自身权益,但却耗费过多时间和精力。因此,智能合约这一概念早在90年代便被提及,以应对传统交易执行问题。智能合约是指交易双方将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作为承诺,以数字的形式写入计算机代码,从而形成完整的协议。当协议中的某一事件触发后,满足承诺兑现的必要条件,合约便会自动履行,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纠纷。同时,智能合约利用程序算法减少了中介及其他中间环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运营成本,减少了人工的参与。因此,智能合约具有数据透明、去中心化、不可篡改、永久运行的特点。在保险经营管理中,一旦创建了智能合约,便不可轻易修改,保证了交易的公正性,提高了保单管理质量,有利于业务流程自动化,从而形成更有竞争力的保险产品定价。并且保险公司可将保险风险信息插入到区块链中,利用智能合约迅速发起自动理赔,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可以减少处理理赔的资源数量,同时可使受益人及时收到理赔金。基于以上分析,区块链技术可运用于保险产品设计、风险评估、承保核保及理赔等环节,同时可增强交易结算效率与透明度,甚至可持续追踪被保险人或保险标的信息,为提高保险经营管理提供核心支撑技术,也为保险公司带来的新的机遇。

三、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保险业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区块链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区块链技术需要运用大量高性能共识算法、高效共识机制。pow共识机制中需要进行大量的哈希运算,才能在区块链的各节点得到认可,进而上链。但在此过程中,需耗费大量算力,造成能源浪费,并且交易吞吐量有限,确认时间长,并不能完全支持目前的交易速度。分布式账本技术作为点对点资产数据库,对信息安全保障有较高要求。区块链技术提倡信息共享,所有参与者拥有相同的信息资源以防止篡改,但这种方式同时也增加了信息泄露风险,产生信息安全保密与不可篡改之间的平衡问题。而保险业作为社会稳定器,对被保的个人、团体及其财产的利益具有保障作用。因此,必须进一步提高区块链技术处理高频交易的性能、解决隐私和安全方面的不足,才能够广泛应用于保险业中。

(二)区块链技术在保险业的适应度有待提高。区块链技术本身并不产生数据,而是要依托于互联网及其他移动设备才能顺利运行。实际上,区块链技术主要用于可信数据的传递,以便于区块链所有的参与者都能形成信息共识。对于保险业来说,从最初的市场调研、产品设计、营销、承保到后期的理赔环节,都产生着大量的数据,并随着产品种类及投保数量的增多,各类数据不断累积。因此,区块链逐渐需要处理分析大量的分散的信息,以便保险机构作出正确的决策。而目前,区块链技术本身的存储性能不足、网络传输的冗余度不高都是其不能在保险业进行大规模商用的核心问题。

(三)保险网络营销渠道不健全。从目前互联网保险发展的趋势来看,虽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平台的日益成熟,互联网保险也逐渐成为了保险销售的一种渠道,但由于保险双方信息不对称、存在道德风险、科技创新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互联网保险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保险信息提供及咨询平台,投保、承保、合同变更及理赔等重要环节仍然依靠线下完成。而区块链技术更多的要依靠于互联网,通过互联网连接并传输各环节信息。因此,保险网络营销渠道发展的不完善是制约区块链技术应用的重要问题。

(四)区块链技术专业人才匮乏。区块链技术系统构架涉及计算机网络技术、软硬件开发、密码学、博弈论、数学等多种技术的组合,其研发周期较长,花费成本较高,难度大。并且若想将区块链技术与保险业深度融合,也需要大量保险专业知识。从目前我国区块链技术发展水平来看,满足要求的复合型人才较少,“区块链+保险”模式的应用与运行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同时,由于区块链技术和保险属于两个不同的基础领域,也需要保险管理者层面对区块链技术地引入达成一致意见,并且其能够得到监管部门支持也是区块链技术广泛应用不可或缺的因素。

四、区块链技术在保险经营管理中应用的相关措施

(一)持续优化区块链操作系统。区块链技术研发及应用落地目前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众多互联网企业也在推进区块链技术发展,并注重其与金融等多个领域的结合。例如,百度在2018年推出了100%自主研发区块链系统“超级链”,深入结合国内应用环境,具有安全、可控、高效的优势。保险公司可以先将部分保险业务与区块链技术融合,先进行小规模测试和验证,降低保险公司投资和技术风险。如果测试成功,便可逐渐将业务转移,从而达到区块链技术与保险业务的深度融合,并在此过程中密切监测参与者的用户轨迹。

(二)增强区块链技术数据处理质量。区块链技术应增强其分析能力、数据管理能力,持续智能数据网格构建。上海保险交易所研发的“保交链”就是国内保险业的首个突破,在保险交易、资金清算、反诈骗和监管合规等领域都形成了行业标杆。区块链技术与保险业的再度融合则应充分考虑保险业务的实际需求,不断丰富“区块链+保险”的产品体系,推出新的产品品种,同时加强构建保险信用体系,保证保险交易安全性。

区块链保险理财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区块链技术;会计信息系统;公司治理;内部控制

一、引言

区块链技术架构(Blockchaintechnologystructure,类似Ajax)设计的提出,对数据信息的基础语言或处理平台产生革命性影响,区块链技术结构是当前热门的新型技术。区块链技术结构是比特币的一种底层技术,李政道(2016)可以实现数据结构自引用,同时存储大量商业数据交易信息。最大特征是数据的加密性、公开性、透明性、不可篡改性、会计记录的可追溯性等。马西莫•莫里尼(2016)区块链技术架构的应用将对审计、会计信息、金融、公司内部控制、商业活动等信息数据记录与交易活动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内部控制是公司管理和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司经营活动市场竞争力的保障,中国上市公司已普遍地建立了一套完整内部控制体系,但是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现代,信息系统下的内部控制在实际运行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那些无法有效防的风险将对公司生存发展产生影响。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Hermanson(2000)调查发现信息系统的资源性控制能对管理产生有用价值、改善公司的财务报告质量,影响公司的运营决策。彭家生(2011)我国会计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的历史演进具有时态性,所以区块链技术架构对今天的会计信息系统将产生了新的应用与理论创新机遇。张林,丁鑫(2011)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系统与内部控制尚有不完善状态,相关制度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刘梅(2015)会计信息系统的迅速发展,对以往传统内部控制理论产生新的需求。综上,国内外相关研究的重点集中在内部控制的作用、完善和构建,另外大量文献研究围绕会计信息化对内部控制产生影响。但是,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提出和构想,学者需要重新对新技术下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内部控制的创新进行研究,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

二、区块链技术架构下会计信息系统对传统内部控制的挑战

区块链技术架构下公司会计信息系统与内部控制变化将体现在:

(一)内部控制的环境将发生变化

在区块链技术架构下的公司会计信息系统推广之后,会计的业务处理较之前相对集中变的去中心化,每下区块链上的参与者都独立自主地进行记录,最后选择出一位最好的会计信息记录者记录商业活动,并将最终数据传输给每一个商业活动的参与者保存。由于区块链技术架构下的公司会计信息系统系统的增加了会计核算活动和交易记录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为了确保信息化环境下会计能像这前那样通过内部控制体系保障经济活动的会计信息能反映出该活动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公司治理的边界将不断的完善和扩大,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基本会计知识还要掌握信息化系统,并能够熟练应用区块链技术记账。这就要求会计信息系统和相关内部控制体制要比传统管理环境下对会计的控制,增加了对加强网络数据安全以及信息化系统运行稳定要内部控制要求。

(二)控制主体发生变化

在传统内部控制环境下,会计人员是公司业务的重要管理主体。在经济业务发生后要进行记录,并且要严格按照会计处理的流程进行信息分类和账目保存,例如: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表等,如果有人恶意修改,那么在凭证的存根上很容易留下痕迹。而且会计的每个工作流程都必须经过领导签章,通过层层审核,才能结束此项工作。未来区块链技术架构下公司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由人与人的联系转变为网络站点与站点间联系。会计信息记录工作实现区块链分部式记账,会计信息内部控制的主体变的不现明确,在方便有效的同时也增加了一定的管理主体风险。但是根据产权理论,公司是有明确主体的私有产权,因此为了保证财产安全与完整,确保公司提供的经济活动信息真实可靠,重新确认内部控制主体成为重中之重。

(三)会计信息理论的挑战

传统的会计信息理论与内部控制理论是建设大不完信息下的,在非对称信息契约下,公司为了获取有效决策信息,不断投入会计信息系统和相关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成本。区块链技术结构下,会计信息理论将一次巨大改革,不管是传统的手工记账还是信息化的会计工作理念,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监督,使其信息能够真实准确,防止会计工作人员弄虚作假,是每个单位都应重视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内部控制为确保公司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财务安全提供了一系列科学的控制流程,只有不断地完善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提高公司的整体分析以及决策能力,为公司决策者和高层管理者提供正确、真实的会计信息,更好地实施其工作职能。但是在区块链技术下,会计信息变成共享和完全信息,信息不再是资源和博弈的决胜条件,这将对理论和信息理论产生挑战。

三、区块链技术架构下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者对区块链技术下会

计信息系统变化认识不到位由于公司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对区块链技术架构下会计信息系统认识不足,会计观念还在传统记账和核账的内部控制理念下停滞不前,无法完全的认识到区块链对会计工作颠覆。仅仅认为区块链技术是一种新信息化手段,只是可以替代过去集中核算的工作,从而减轻会计人员记录、内部审计人员的审核,及内部控制的制度性过渡约制产生负效应、会提高会计工作效率、达到更好的内容控制的准确性。显然这样的认识是不能有效应对区块链技术对传统的会计和内部控制产生的颠覆的。

(二)内部控制的基础工作难以应对区块链技术的挑战

未来实施区块链技术的环境中,将无法建设有机动态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公司部分高层人员为了自身的利益,指使他人对会计信息弄虚作假,公司财产安全性内部控制不足,在区块链的新型商业环境中会对公司经济效益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大量非经济管理因素造成了公司会计信息系统与内部控制的基础工作难以实施,在区块链的经济运行中,将会发生会计信息数据不真实,会计信息系统的日常运行和维护工作混乱,会计凭证的保管与传递出现错误,会计数据和财务报告的质量不足,甚至出现个别虚假现象。

(三)会计信息化系统内部审计监督不到位

在未来区块链技术结构下,内部监督不健全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部监督不严格,审计监督职能不全面。内部审计部门对一些技术性违法和外部区块链上的其它公司的违规问题产生忽视,将影响本公司信息的真实准确性。二是审计人员的制度实施边界产生模糊。审计应该是相对独立的部门,不同公司的审计部门与会计部门会因区块链的记账特点而将审计范围混为一体,工作的严谨性和审计监察边界难以划分。

四、应对区块链技术架构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革命的措施

(一)提高公司管理者的区块链技术认知

我国是“互联网+”的创新大国,未来必将是普及区块链技术架构下的公司会计信息系统最快的国家和地区,对于传统的内部控制体系是种新生的冲击,在内部控制制度新旧交替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得到公司管理层的高度关注和支持。公司领导者是该公司的引导者和决策者,如果没有公司领导者的支持的区块链技术架构下的公司会计信息系统和相关内部控制的完善将很信难以进行下去。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不论哪家公司都需要符合制定和优化本公司的区块链技术架构下公司会计信息系统相关内部控制的制度性变革。只有公司的管理者技术意识提高了,才能更好的抓住区块链技术到来对公司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挑战的主动优势,所以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者要有强烈的责作感和紧迫感。

(二)做好区块链的会计基础管理工作

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的工作程序主要包括会计数据流程是否规范,基本数据是否准确、真实、全面、公允、高效、完整等。为了完善区块链技术会计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公司必须建立健全的新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新的员工岗位责任制度、云计算记录操作流程管理制度、大数据维护流程管理制度、移动互联网管理制度、传播交易信息安全保管制度、去中心化权威机构管理制度和可追溯性管理等制度。要完善好会计信息档案保管工作,包括联盟链的输入输出数据的管理、提前备份数据的管理、工作量证明存档数据的管理和保密程序等方面的管理。

(三)强化区块链下的内部审计

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是在区块链技术架构下公司会计信息系统的审计中将担负重要的信息监督职能。内部审计人员要持续检查与信息化系统有关的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行工作与数据生成,以确保账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内部控制制度执行者和提供原始数据的部门要积极配合内部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审计检查该部门在区块链上制作和传递的电子数据与书面提供的资料是否保持一致,防止非法修改历史数据等现象的发生。最重要的是内部审计人员要确保审计其独立性,公司治理中的审计委员会要为审计部门的审计工作可以直接跃过中间管理层,向公司第一负责人进行汇报提供基础和保护。在开展区块链技术架构下公司会计信息系统运行后,会计的工作范围将得到了更大物理空间的职能范围的扩展。此时,内部审计工作要与会计工作的变化相结合,鉴于区块链技术架构下业务的巨大变化,内部审计部门需要主动积极参与与会计工作有关的深入细节,在源头上深度参与以保证公司在区块链技术下会计记录信息得到为管理决策有效服务,并且公司的治理得到相应的优化完善。

参考文献:

[1]李政道,任晓聪.区块链对互联网金融的影响探析及未来展望[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10):75-78.

[2]马西莫•莫里尼,王潇靓.从“区块链热”到金融交易实践[J].金融市场研究,2016,(07):113-126.

区块链保险理财范文第5篇

1、区块链技术概述

区块链概念最早于2008年提出,它是在已有技术上进行的独创性的组合创新,其核心技术包括P2P网络技术、非对称加密、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等。区块链技术特别适用于具备多方协作、节点共信、信用透明等特征的场景,天然具有降低信任成本、实现数据主权、提升运行效率等优势。产业界和学术界都不断对区块链技术进行研究和探索,但当前区块链发展仍面临不少挑战,主要集中在技术、场景以及顶层设计方面。

2、国内外区块链发展现状

1)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区块链的发展,先后出台系列政策

从2016年开始各国政府已经关注到区块链的价值,2017年亚洲各国加快布局,2018年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各国区块链技术的落地应用涌现。美国、英国和中国在应用方面布局较早,并在金融、供应链等行业领域形成丰富的应用案例。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区块链应用方向上较为聚焦,政策上较为开放。在经费支持方面,美国政府直接给予研究人员和区块链公司科研经费,英国、新加坡、日本、韩国主要以投资区块链项目为主。

2)国内外巨头纷纷布局区块链产业,推动技术与应用发展

国内外巨头企业于2015年便开始关注区块链技术,更多关注于技术研究与概念验证,部分企业于2106年开始进军区块链行业,2017年国内外各巨头企业动作更加频繁,纷纷开始落地应用探索,2018年则涌现出了一大批区块链解决方案和应用案例。国内外互联网企业非常关注区块链底层平台研发,推出区块链即服务(BaaS)平台,并在供应链金融、溯源、数字版权、物流追踪等方向积极探索应用。百度基于区块链开展百度百科数据上链、图腾存证,腾讯开展供应链金融应用及BaaS服务,阿里推出食品溯源、跨境结算等应用。

3)开源是推动区块链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式,国外社区活跃

开源是推动区块链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式,涌现了以太坊、超级账本、DFINITY、BCOS、安链云、DNA等一系列开源平台,开源社区、企业界、高校经过积极探索在智能合约、分片存储、网络优化、跨链交互等方向创新形成了一系列关键技术,但以太坊等平台也经历了多次拥堵事件、安全事件,所以性能、容量、安全的优化提升是各个平台的关注点。另外,通过分析国内外区块链开源平台的关注度和活跃度,明显看出国内区块链开源平台的活跃度与国外存在一定差距,需要加大力度推进国内区块链开源平台的研发投入。

4)人才培养是区块链创新的关键,国内外高校积极布局

当前全球范围内共计29所高校已开设区块链相关课程和培训,大力培养区块链专业人才。我国总计10家高校开设了人才培养课程,位于全球之首,这表明中国在人才培养意识方面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其中上海地区已有4家高校开设相关课程,占中国高校总数的近一半,这四家高校中有三家位于杨浦区。

3、上海区块链技术与应用发展概况

1)上海已形成完备的区块链产业生态,底层平台全国领先

上海目前已经形成了从理论技术研究到底层平台研发再到行业应用创新的完整生态体系,复旦、交大、同济、财大等高校都在开展区块链技术的研究和人才培养,上海拥有工信部认定的微众银行、万向区块链、矩阵元联合打造的BCOS,众安研发的安链(AnnChain)等区块链开源平台,分布科技的DNA也通过中国电子标准化研究院的《区块链参考架构》符合性测试。在金融、供应链、航运物流等领域有一大批企业在开展应用研发,也成立了一些行业联盟、研究机构,在推动区块链产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巨大作用。

2)上海出台了系列政策,高校、联盟协同推动区块链技术与应用

上海从2016年开始推动区块链技术研发和应用探索,下图为上海市区块链相关政策出台时间,截止目前上海各政府部门已出台近10项相关的政策和建议。

上海自2016年4月开始,各企业机构纷纷成立了一系列联盟机构推动区块链技术的联合研发与应用,下图为相关联盟成立的时间,截止目前至少已有7家企业、机构和高校成立的联盟机构开展区块链的研究。

从2016年2月开始,上海高校已经开始推进区块链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上海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先后成立了研究机构、联合实验室等。

3)上海培育了一批技术创新企业,在技术方面有一定优势

根据工信部信息中心的2018中国区块链产业白皮书显示,截至2018年3月底,全国有区块链企业456家,目前上海有区块链企业95家位列全国第二;从国内区块链融资事件地域分布来看,上海有73轮次,排名全国第二,上海区块链发展有一定基础优势。从上海区块链企业注册地域来看,浦东新区数量最多,为27家,杨浦、松江、奉贤、宝山、虹口、黄埔等地区也是块链企业注册较多的区域。上海的万向区块链、分布科技、金丘科技等技术公司位于虹口、杨浦等地;同时,杨浦、浦东等区都有着高科技园区和高校分布,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都位于杨浦五角场。通过杨浦区的配套政策,相信杨浦将成为后续推进区块链发展的重要创新区域和基地之一。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我国已公开的区块链专利申请数量达到了2077件。上海申请数量为170项,与北京、广东、浙江有一定差距。目前,区块链的技术专利主要集中在数据技术、加密技术、共识技术、智能合约、区块链应用等方面,区块链应用的专利最多有700多项。上海区块链专利申请主要以企业为主,复旦、上海交大、同济区块链专利合计15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区块链的研发集中在企业,高校在中间的作用发挥还不明显,有必要鼓励高校在区块链理论技术方面做重点突破。

经过两年多的探索,上海已经在供应链金融、保险、电子存证等行业领域有了试点应用,并形成了一批典型案例,为区块链的应用落地和推广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果。通过对上海近百家区块链企业调研和深入分析,编写组收集掌握了一手素材和典型案例,其中有特色的案例包括:万向区块链打造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基于汽车产业核心企业数据,为中小企业供应商提供信用背书,开发供应链中的“长尾客户”,缓解多级供应商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众安保险采用区块链存储处理健康险电子保单21.27万份,涉及保费收入3736.36万元;连陌科技利用区块链和物联网技术,打造的全球首个区块链科技养殖项目“步步鸡”,获得中国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论坛组织的第二届中国区块链开发大赛特等奖;电子数据存证产品-法链已为法大大等合作伙伴的150万/日电子合同提供存证后端。

4)上海区块链技术具有一定优势,但后续发展还存在不足

上海在区块链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例如拥有万向区块链、众安、分布科技、金丘科技等一批区块链技术研发企业,底层平台技术国内领先;区块链天然适用于多方协作、多信任主体间建立信任机制,上海拥有金融、航运、供应链等众多潜在应用场景;上海各大高校纷纷成立区块链研究机构,开展区块链教育与培训,具有一定人才储备。

但是上海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不足,从前面分析可知,区块链技术起源于国外,国内在核心技术方面还不完善,许多底层平台依赖于国外开源项目;在产业应用方面,联盟组织发挥的作用还有待于挖掘和进一步加强,需要协同行业主管部门共同推动应用落地;上海区块链企业还是较为分散,产业各方很难形成合力,需要打造专门的集聚区,在顶层规划方便也需要进一步强化。

4、上海区块链技术与产业发展建议

上海区块链技术与产业发展将紧密围绕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的总体战略,抓住“信息互联网”向“价值互联网”发展升级的契机,培育具备全球规模和影响力的平台经济、全球规模和竞争力的行业巨头,不断创新应用新模式、探索产业新业态,服务上海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建设。

上海在区块链底层平台研发方面相比国内其他地区有一定优势,结合目前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趋势,我们建议从基础理论、技术平台、共性技术三方面进行投入和布局。基础理论方面:由于区块链是一项集成创新技术,目前的加密、共识算法等其核心技术,需要积极探索和创新,若要推动上海区块链技术能级的提升需要从基础研究开始培育,我们重点考虑区块链共识算法、智能合约形式化验证、抗量子隐私保护、跨链交互等;技术平台方面:解决当前区块链技术实际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我们重点考虑区块链技术平台的性能优化和安全管控;共性服务方面:我们建议重点推动行业应用过程中的区块链功能、性能、安全等测试、验证服务环境建设等,帮助企业降低应用难度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