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创造精神的内涵

创造精神的内涵

创造精神的内涵

创造精神的内涵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民族精神”;概念;解读

所谓“民族精神”是民族成员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在认识和改造自然、认识和改造社会的实践中,经过长期凝结、提炼、积淀而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信仰和民族价值观念等,民族精神为绝大多数成员所广泛认同和接受,并且贯穿于长期的历史进程之中。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粹思想,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同时,民族精神也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概念,为更好的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解读:

一、民族精神的表现形式与时代紧密相关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实践决定认识。民族精神的产生必然有其特定的物质和实践土壤。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是,地域和时代的不同必然造就民族精神的不同表现形式,这是科学理解民族精神概念的基础。晚清时期的义和团运动将“扶清灭洋”推广为全民族的共同意识,这与中国面临被帝国主义瓜分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连;新文化运动将“民主”和“科学”作为全民族的价值追求,这与“西学东渐”的大背景息息相关;抗日战争时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成为了绝大多数中国人为之奋斗的信仰;改革开放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富强、民主、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成为全民族共同的心愿。民族的精神表现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但其内涵却相对稳定,具体来说便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改革创新等核心要素。

二、民族精神的内涵需要全面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事物都有其相对立的两面,这对于民族精神来说,同样如此。在我们的实际生活当中,我们往往关注于民族精神的积极一面,而选择性忽视民族精神的消极方面。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前进的动力,因此,将民族精神的积极意义最大化是正确和富有现实意义的,但我们对于民族精神的消极方面也应该客观看待。一方面,我们应该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的积极面;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重视民族精神的消极一面。对消极面加以重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消极面也是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我们不可片面的选择忽略,这会造成以偏概全;其二,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消极面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会转化成积极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消极面也有足够的认识。当我们谈到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时,勇敢、包容、勤劳等往往为大众所认同,但这不是民族精神的全部,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中,将中华民族精神的消极面展示的淋漓尽致,而消极面同样在一定层面上推动着中国历史的前进。抗日战争时期,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往往为人所诟病,但是《菊与刀》一书便将“武士道”精神的积极面展示给世人。坚持全面的认识民族精神内涵是正确解读民族精神概念的保证。

三、民族精神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民族精神作为社会精神财富的精粹思想,同样也是由人民群众所创造的。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之中,民族精神往往被英雄人物所诠释,但这不能抹杀人民群众的创造之基。当国父孙中山先生开拓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时候,我们记住了他的丰功伟绩,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我们记住了他“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的理想,记住了他“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呐喊,孙中山先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展现的淋漓尽致。但是,我们同样应该看到人民群众在民族精神的形成过程中所起到的基础作用。在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等过程中,孙中山所诠释的民族精神便已经在孕育和发展之中。正是先有了人民群众的创造之基,才为孙中山式的英雄人物提供了展示的舞台,民族精神才真正的得以充分发挥作用。

民族精神是一个极其复杂而深刻的概念,我们必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科学的解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认识和领悟民族精神的内涵,才能真正地将民族精神贯穿在社会主义建设之中,引领我们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沈立江,汪俊昌,毛跃.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任务[J].党建研究.2003(10).

[2]宇文利.民族精神与文化软实力的关系研究[J].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12).

创造精神的内涵范文第2篇

班级内涵建设是一个涉及面广、较为复杂的概念。班级内涵建设涉及到物质、制度和理念的成立。内涵深层剖析实质是文化,而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组成。所谓班级内涵,概括地讲就是发生在班级这个整体范围内的一切文化现象的总和,但它又不是浅层面上的文化,较之它更有一定的深度和远度,当代我们要紧紧结合时代的发展趋势进行客观严谨的看待。

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各级各类学校应该全方位地抓好班级内涵的建设,以培养和造就合乎社会需要的人才。班级内涵建设具有多重重要的功能,它涵盖了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认识整合功能。班级内涵蕴含着较深层的价值体系,这一体系是在长期的教学、科研与管理实践中凝结而成的。它为学生建立了行为的参照系,潜移默化地指导学生并使其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把个人行为引导到集体目标上来,因而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具有水滴石穿的力量,对一个学校的发展和创造更是产生着深远的影响,班级的内涵建设必须摆在突出位置。

一班级内涵建设的内容

1精神文化的建设

知名学者说过,一个集体的精神可以创造奇迹。我校本着“厚德勤学,求实创新”的办学理念创校至今,培养出莘莘学子,为国家的医学事业提供人才和后备军,这无疑离不开一个个优秀班集体的建立,这一切首先要归功于班集体精神的坚不可摧。老师要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班级精神文化在本质上是用文化唤醒和高扬学生的生命意识,它所关注的是学生真正的精神生活和内心世界。精神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但价值观并不是精神文化的全部,班级如果片面强调精神文化的伦理道德规范作用,忽视精神文化的其他方面,那么精神文化建设是难以取得显著的成效的。学生是这个过程的主体,积极关注学生的心理层面则显得尤为重要,其内容是班级成员的思想观念的改变及素养的提升。精神文化体现着班级内涵的方向、实质和水准,这要求学生要有比较高的思想品味,需有先进的教学理念的支撑,同时要以发展的眼光、全面的眼光、现代的眼光不断对班级的精神建设进行改进。班级精神是班级发展的灵魂,它对学生的人生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取代的。因此,加强精神文化的建设对提升班级文化品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学校的宏观发展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性。

2制度文化建设

干净、整洁、优雅的班级环境孕育的是团结、民主、和谐、积极向上的风貌,学生展现的是积极、自信、勇敢。通过具体的班级制度建设,班级将展示的是一种积极健康、团结进取、和谐的良好形象。班级制度文化是规范班级管理的重要手段,是班级中其他要素得以正常、高效运行的剂,具有巨大的潜在保障功能。应该在充分征求教师和学生意见的基础上,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修订、补充、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凸显班级优势、体现校本意识,具有特色的组织管理体系和制度体系。在管理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到制度无情人有情,体现人文关怀,让制度成为规范师生行为的自觉规范,激发师生积极向上的工作和学习的热情。班级可以制作有创意、有积极引导意义的班歌、班徽、班训,推出班级形象代言人等有正面意义的奇思妙想。

3行为内涵建设

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班级环境表现出一个优秀班集体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优美的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以它的感染力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陶冶人的情操。行为文化建设,使人心旷神怡,大脑更聪慧,思维更敏锐,行为更文明,激发人的上进心和求知欲。但这些良好的环境必须靠日久天长的行为来支撑,所以班级行为内涵建设无小事,作为一个英明的领导者,就需要从思想、制度、行为等方面加以反思、注重引领,从而促进教师行为文化的建立。同时应该激发教师爱岗敬业的热情,引领其学会合作、学会理解、学会忍耐、学会宽容、学会放弃,应该引导教师尊重、理解学生,学会以公正的态度、发现的目光、宽广的胸襟去欣赏学生。同时老师要和班委、学生进行密切沟通,由此方便及时有效地配合老师的一切教育教学工作,这样才能创造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4物质文化内涵建设

班级物质文化是一种更为直观性、视觉化的文化,它是班级文化发展程度的一个外在方向竿,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础,对师生具有重要的深远长久的教育功能。优美的物化环境包括教室风格、绿化、美化的环境、自然的景物特色、现代化的设施等。由文化构筑的环境蕴含着对真善美的追求,具有激励和约束的双重作用,熏陶人的灵魂,感染人的心境。人在不同的环境里心情是不一样的,受到的教育和感染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在图书馆这样一个庄重、整洁、肃穆的环境里,谁也不会嬉笑、打闹、随便吐痰、乱扔纸屑,这就是环境的约束作用。在一个群情振奋的环境里,人们也会热血沸腾,兴奋不已,这是环境的激励作用。古语言“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说的就是环境的感染作用。这种物质文化的教育功能是潜移默化地进行的,它给师生创造了一个庄重的“磁场”,其教育魅力于无形中统摄着师生的灵魂,从而内化为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全方位的创造力量。总之,在班级内涵创建中,我们必须正确认识班级内涵建设的内容,合理培育班级文化,保证班级内涵建设的健康进行。班级辅导员是班级内涵建设的领袖,必须具有广阔的视野,对班级的发展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掌握教育理论、尊重教育规律、把握教育改革动态,对自己所在班级定位准确,运用现代的文化模式,来规划和设计班级内涵建设的长短期目标,以此确立起全体师生为之奋斗的共同文化愿景,营造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班级内涵。

二班级内涵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实践出真知”,一个优秀班集体的建设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而要更多的付诸实践,采取实质性的措施。例如,我校每年大学生都要进行军事演练―――军训,这不仅仅是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责任心,同时还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和团结,加强了彼此的了解。新学期之初,举办新老生交流会等,切实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新生的心理问题及对所在专业的疑惑进行详细全面的解疑答惑,有利于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序良好开展。多组织一些像参观博物馆等文化参观活动,开展一些能真正满足学生精神生活需要的一些文体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这个轻松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学习。不同的节日开展适当的文娱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各方面兴趣,展示个人魅力和才干,得到别人的认同感和自我的满足感,有利于增长才干和增加自信,更利于班级的和谐,让大家都充分融入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同时精神上的美好、体验上的丰富,还有赖于不同生命主体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教师应以“平等中的首席”的身份与学生对话、交流,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给学生更多的理解,给学生更多的自由表达心声的机会。平时多多的关心广大同学的生活和学习,达到师生一体的效果,能紧密联系生活和学生的精神需求,学生在紧密联系生活的课程中,能够以精神主体的地位出现于教育过程,他们的生命体验和精神活动,他们对于生活的喜怒哀乐都将成为学校文化生活的中心,那么学生也同样可以实现生活世界的回归和寻回失落的精神家园。

此外,最重要的是要求老师、班委从细节出发积极关注班级的各项举措的发展及各种文化的发展状况,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整个班级的发展,平时要注重定期进行班务的公开,让全体学生都有主人翁的意识积极参与到班集体的建设之中。

总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楼始于毫末”。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需要老师和同学的密切沟通与合作。构建优秀班集体的内涵对一个学校的发展来说是关乎民生的大计,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但就现实的角度客观评述构建一个成功的班级内涵步步艰辛,需要长期的不断摸索和总结,以及借鉴前人的经验,不断学习,不断从错误中探得明朗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毛振中,孙步荣.浅谈和谐班级的创建[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

[2]于改之,贾配龙.高等院校特色班级建设探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10).

[3]周桂林.能力本位视角下高职班级管理创新模式若干初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3]李明娟,李勤霞.于细微处辟新径文化内涵促发展―――浅议班级文化建设[J].黑河教育,2010(5).

创造精神的内涵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优良传统;党建思想基础;共产主义信仰

历史的瞬间在九十二年前嘉兴南湖上定格,燃起的希望之火一直延续着,在时间的磨砺中悄然成长。中国共产党经过不断实践,不断探索,经历着艰难的洗礼,慢慢的在东方成长。进入20世纪,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人们在革命建设的各个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逐步创造了优良的革命传统精神,比如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等,改革开放以来的抗洪精神,女排精神……逐渐成为中国精神文明的主题。这些精神源自于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内涵和精神真谛,每一个独特精神的背后都有一个振奋人心,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都有一个强大的精神在支撑着民族的灵魂。

中国的革命前进道路和优秀精神息息相关,民族特色精神为道路开辟方向,方向为道路增添新内涵,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繁荣。在中国共产党的90多年来,创造着在传统精神的基础上迸发勃勃生机的创新精神,这些精神带给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动力,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同时,这些创新精神也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党建的新进程。

一、中国传统革命精神的精髓和延伸

中国自古以来就讲究以和为贵,“和”字的精神内涵已经深深的在中华儿女的心中生根发芽。关于内涵,很多学者认为“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作为做人的根本道理,以为人民服务作为崇高人生的出发点和归宿,以爱国主义作为人生和社会生活的基本主题,以艰苦革命为革命者的政治本色和革命事业的传家宝,以相互帮助、团结友爱为革命队伍基本关系”,王大昆等认为其内涵表现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精神,淡泊名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顾全大局、团结合作精神,为共产主义理想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龚学增等提出其基本内涵是“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人生主旨、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情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关于延伸,主要有几种观点,一种认为,革命传统精神的外延是从井冈山精神到西柏坡精神。如有人提出革命传统精神“是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新民主革命的伟大实践中所积累的精神财富的结晶”,它具体表现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革命传统精神的外延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五四”精神到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抗非”精神等。总体来看,关于革命传统精神的内涵虽然说法很多,但是大同小异,而对于其外延主要是以上两种观点。

二、党建思想基础,奋发蓬勃向上

中共十已经落下帷幕,十的精神已经在全国各省市分布开来,全国掀起学习十精神的。十报告提出了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这就是:“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在我党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我们党对这个重大现实问题的明确回答。改革开放以来,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不断发展变化的国内环境,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紧密联系治国理政的实践,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进一步提高了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三、党建思想工作稳步落实,坚持共产主义信仰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具有先进性,首先就在于它是用最先进的理论即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能够通晓社会发展的规律,在此基础上确立起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这是共产党人世界观的核心内容和先进性的集中体现。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奋斗,这是共产党人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庄严的人生追求、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邓小平说:为什么过去我们能够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的信念,有共产主义的信念。剧变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低潮,一些不坚定的分子动摇了。但是真正的共产党人仍然高举着共产主义旗帜在顽强地斗争,因为他们懂得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这一历史发展总趋势是不会改变的。邓小平还提出: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一定不能让我们的青少年做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俘虏,那绝对不行。

创造精神的内涵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体育文化;价值构成;魅力内涵

一、体育文化的魅力

体育文化的魅力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体育文化,体育文化的对象主要是人,体育的手段是场馆和器材,强身健体的效果就是通过体育锻炼来达到的。然而作为一种精神文化,体育还包含合作的精神、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等。另外通过参加体育活动,人们感受到了很大的乐趣充分的挖掘自己的体能,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影响了人们的精神面貌。因此说体育也是一种制度文化,与其他的文化一样,体育文化能够将国家、民族或者时代的特征表现出来。

另外传媒的重要内容是体育文化,娱乐的核心要素和旅游的发展趋向是体育文化,科技的巨大橱窗也是体育文化,目前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电视体育、健身娱乐、体育旅游、体育科技等与体育文化有关的内容。体育文化具有独特的社会魅力,在社会生活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体育文化同时也是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的手段即是一种精神文化,也是一种行为文化,丰富着人们的社会生活,调节着人际关系,协调和稳定人们的生活。体育文化对社会有着能动的折射作用,在这个变化迅速的社会中,新的概念、新的事物等都能够通过体育文化反馈出来,另外体育文化中的一些专业术语也越来越多的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被使用着,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同时诸多文化因素也制约着体育,并且体育与社会文化现象之间的联系会随着越来越高的社会文明程度而越来越紧密。文化是体育的手段和途径,人们的生命质量和身心发展的提高就是依靠不断发展着的体育文化 。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的交流也是通过体育文化的巨大力量。同时体育文化也使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不断的加强。

二、体育文化的魅力内涵

1.体育文化人文精神

体育文化是人文精神的客观体现,创造者是当代体育人文精神的最高价值原则,体育文化的根本目的是完善人性,促进人的健康发展,使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同时体育文化也是其创造者精神世界的客观表现,创造者是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的深刻内涵的主体,所以创造者的精神世界决定了体育文化的内涵。创造者的精神、观念、情感、意识等都是通过体育文化表现出来的,因此也可以说体育文化能够把创造者的风格、思想、精神品质等反映出来。体育文化的精神境界的高度和思想的深度都是由创造者对体育文化的理解、创造才能的大小以及思想的深度和精神境界的高度决定的。

2.关怀人的类生命

自然赋予人的是种生命,人的自然属性是通过种生命体现出来的。自为生命就是类生命,是在后来的发展中形成的,需要后天去创造。为了作为人的生命而发挥作用,必须要将种生命与类生命结合起来。体育作为生命的存在,慢慢的转变为类生命的存在。在人类由种生命向类生命的转化过程中,体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的类生命的生存正是由体育文化来实现的。促进身体发展并不是体育的唯一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存进人呢的全面的发展。在一定的意义上,体育就是生活,是人们长期养成的一中不可缺少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经验。由于体育文化的存在,人们可以更加合理的分配自己的时间,生活内容更加的丰富多彩,另外充分地发挥了自己的个性,不仅实现了身体的健康,也实现了心理的健康。

3.揭示现实体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就是科学,科学也是一种文化。研究自然界和分析每门科学的内部是近代科学发展的基础而体育在科学的意义上的兴起和发展也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上的。所以说,体育文化是以科学的形态呈现出来的,主要是对体育的现象、规律以及本质等的科学分析与描述,体育文化的文化属性也正是在揭示现实体育本质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

4.丰富社会注意文明

体育是一种精神是体育文化内涵的体现,很多规则意识、协作意识、挑战精神、自强精神等都是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是体育文化的鲜明的体现。体育活动中体现出来的规则意识是公平、公正和公开,协作意识是团队精诚团结,挑战精神是更高、更强和更快,自强精神是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就是体育文化所积淀下来的精神财富,同时也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弘扬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作为一种精神动力,推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5.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

人们在参加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动作和行为表现出来的以后总艺术的内化过程就是体育审美,在体育审美的过程中,主要是结合了人的感情以及美的意识,然后在判断和欣赏这些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引起的人的思想的共鸣。体育本身就是以后总艺术的形式,人们的美的享受是在欣赏体育或者亲自参加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满足的。另外,体育音乐、体育摄影、体育电影等的创作的源泉也是体育文化。就像是马克思所说的那样,人类在建造的时候是按照美的规律的,体育的艺术内涵的发掘是从培养人的审美情趣的基础上进行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体育文化将会有更深的内涵,它反映出来的是时代的精神,并且逐渐会作为现代文明的代名词而存在。从整体角度来说,不管时代如何的发展与进步,体育文化也将会朝着更好、更健康、更完善的方向发展。

创造精神的内涵范文第5篇

一、粮食文化概念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内涵不断丰富,特别是到了现代,文化的概念极大地扩展了。我国著名文化学者费孝通、胡适、冯友兰、梁漱溟、张岱年等,都大大扩展了文化的广度,挖掘了文化的深度。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创见就是: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除了自然界固有的之外,一切人为的物质与精神成果都是文化。依据这种广义的文化观,粮食有没有文化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自文化人类学在20世纪中叶问世以来,不断有文化的新发现,其中也包括粮食文化的新发现。即指经过考察、探索和研究,觉察和寻找到前人不知的、在粮食领域固有的事物和规律。这里,试给粮食文化下一个定义:它是指由农民及其相关当事者,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取得的各种粮食物质成果和相应的精神成果。后者包括适应人类生产与生活需要的制度、法规、礼俗、文化教育和行为等方面的文化集合。由此可见,与每一种文化形态相同,粮食文化也是所蕴含的精神价值与相应物质基础和传播形式的统一。前者是粮食文化思想性和精神性的集中体现,即“魂”;后者是粮食文化实现其功能的依托或载体,即“体”。只有在正确把握二者辩证关系的基础上,强化粮食文化之“体”,弘扬粮食文化之“魂”,并实现其有机统一,才能开拓我国粮食文化繁荣发展的途径。

二、粮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

各个领域的行业文化与我国整个当代文化之间,既存在相呼应的共同性,又存在自身的特殊性。我国粮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充分体现粮食文化的基本性质、发展方向、主要目的、综合功能的文化品格。其基本内容包括:爱国爱粮、保障安全,以人为本、服务民生,诚信至上、和谐务实,传承创新、奋斗进取,崇尚俭朴、节粮为荣。

(一)爱国爱粮,保障安全:粮食文化必须坚守的根本性质

我国是社会主义制度性质的国家,一切文化形态都必须符合国家的根本制度性质。体现这一根本性质的粮食文化必须是主文化,而不是亚文化,更必须坚决抵制反文化。这意味着,我国的粮食文化一定是爱社会主义国家、爱粮食事业的文化,一定是确保和加强国家粮食安全的文化,一定是广大粮食职工做主人翁的大众化文化。当前集中体现这一性质的是守住管好“天下粮仓”,以做到“粮安天下”。

(二)以人为本,服务民生:粮食文化必须坚持的长远方向

我国最广大的“民”,主要包括农村的农民和城市的市民。我国最重要的民生,就是首先要满足全体民众生存与生活的基本必需品——不可替代的粮食需求,这是人人应该享受的“生存权”。发展繁荣我国粮食文化,必须奉行“以人为本、服务民生”的价值取向和基本宗旨,着眼于满足民众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致力于“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让生产者种粮增收、致富;让消费者不仅吃得饱,而且吃得好、吃得健康。

(三)诚信至上,和谐务实:粮食文化必须弘扬的崇高品格

我国粮食文化以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必须体现传统文化“厚德”、“和谐”、“诚信”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粮食文化弘扬“厚德”精神,就是做到“厚德载物”、“八荣八耻”;粮食文化基于“和谐”理念,就是要创造具有包容性、协调性的“和谐粮食”的氛围;粮食文化坚持诚信经营,就是要“诚”字当头,“信”在其中,“实”在行动,做到货真价实、童叟无欺。

(四)传承创新,奋斗进取:粮食文化必须永葆的人文精神

我国的粮食文化理应传承创新,并在传承的基础上进取,即所谓“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在新时代,我国粮食文化必须不断顺应改革开放的潮流,借鉴和吸取国内外新的探索研究、新的理论观点、新的经验成果、新的科技创造,赋予粮食文化以新内容、新精神、新境界和新形式。要做好“广积粮、积好粮、好积粮”三篇文章,充分实践和发扬粮食文化传承创新、奋斗进取的价值。

(五)俭朴为荣,节约粮油:粮食文化必须倡导的民族美德

古有遗训:“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尚德节粮,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也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对当前发展繁荣我国粮食文化具有重大意义。推进我国粮食文化建设,迫切需要唤起全民爱粮节粮的浓厚意识,做到“温饱不忘饥寒、丰年不忘灾年、增产不忘节约”的美德意识,把节约粮食资源变成全民的自觉行动。

三、在创新中实现粮食文化精神与载体的有机统一

粮食文化的内涵必须有多种形态的载体进行承载和传扬,即承载粮食文化价值的物质基础和传播表达形式要多样化。后者以经常化、规范化和机制化的方式,把粮食核心价值体系广泛传播到全行业,以及社会各领域、各地区、各阶层,乃至国际上。经过30余年改革和发展,我国承载粮食文化价值的物质基础已经显著加强和变化,已初步建立 “九大体系”:加强粮食行政管理体系、创新农村粮食收购体系、健全粮食市场供应体系、整合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完善国家粮食储备体系、优化粮食企业结构体系、健全粮食保障制度体系、加强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培育科学膳食消费体系。

目前我国粮食文化与其载体之间存在相互脱节的状况,既影响文化功能的彰显,又不利于粮食实体的加强。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克服二者脱节的办法在于着力探索“五强化、五统一”,开拓发展繁荣我国粮食文化的广阔路径。

(一)强化“民本性”,把粮食文化的内涵与载体统一于“大众化”

“民本性”有如一条强有力的价值纽带,把粮食文化的内涵与载体紧紧统一起来。粮食文化之内涵,是依靠“民本性”赋予文化载体吸引力和凝聚力;而粮食文化之载体,则是依靠“民本性”为文化内涵提供依存和传扬的平台和载体。“民本性”成为二者有机统一的“核心结合点”,也是把粮食文化的内涵与载体统一于大众化的基本途径。所谓粮食文化大众化就是粮食文化的主体职工化、形式通俗化、内容生活化。要面向大众、服务民众,用民族的科学的大众化的形式,实现其教化功能和精神影响作用。也就是说,通过其贴近粮食工作与职工生活的内容、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去教化人、影响人和塑造人,促进广大粮食职工全面发展。

(二)强化“时代性”,把粮食文化的内涵与载体统一于“促改革”

不同历史时代产生各自特殊的物质生产方式,使文化具有时代性。我国当代的粮食文化是以当代粮食的物质生产方式为根据的,时代性是其重要特征。当今我国所处的时代具有“世纪特点”,是改革开放的时代、飞速发展的时代、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传媒的时代,也是与“狼”共舞的时代。后者是指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高悬,世界范围内的竞争空前激烈。适应这些“世纪特点”,我国粮食文化的内涵与载体应具备与时俱进的品格,需要不断赋予新时代的新内涵。只有擂响时代的主旋律和坚持时代性,粮食文化的内涵与载体的统一才是牢固的,也才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行。

就粮食文化的内涵而言,发展繁荣我国粮食文化需要顺应时代潮流、吸取时代精粹、体现时代特点、发扬时代精神,尤其是要强化改革意识、开放意识、发展意识、市场经济意识等。就粮食文化的载体来说,要进一步深化粮食体制、粮食机制、粮食企业和粮食科技改革,使粮食文化的载体和传播形式能充分反映时代的要求、体现时代的特征、弘扬时代的精神。

(三)强化“创新性”,把粮食文化的内涵与载体统一于“软实力”

粮食文化是一个不断创造、不断创新的过程。创新是粮食文化活力的标志和灵魂,也是增强其软实力的必由之路。所谓粮食文化的软实力,并不是自我认定、自我命名的文化特性,而是对粮食文化资源进行开发,通过广泛传播使其蕴涵的力量得到认同和接受。只有具备创新意义的粮食文化,才具有创造软实力的条件。粮食文化创新是包括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市场、科技等全方位的创新。在传播形式方面,粮食文化创新必须和现代科技发展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促进其多样化和现代化。

粮食文化的软实力,是要通过粮食经济技术的硬指标实现的。如果粮食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粮食科技水平不断提高,那么不仅能增强粮食文化的竞争力,而且它所蕴含的文化因素就会成长为社会舆论关注、认同、追随的主流文化。在信息和科技高度先进的当代,粮食文化的传播渠道和传扬形式的增多和提升,都必然增强粮食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哪怕是一袋米、一包面、一瓶油、一个馒头、一盒饼干,甚至与这些产品相配合的包装、运输服务业等,随着科技含量的扩大,都可以提高附加值,发挥出粮食文化的软实力。

(四)强化“服务性”,把粮食文化的内涵与载体统一于“重民生”

大力发展粮食服务文化,是发展繁荣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层次和领域。它是通过向顾客提供满足其需求的产品或劳务而实现,由服务特色、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构成的。

在市场经济时代,发展繁荣粮食服务文化必须抓好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切实提高对粮食服务文化特性的认识。包括人文性、导向性、信息性、技术性、标准性、时效性、适应性、数量性等。由此出发,要加强服务意识,优化服务理念,完善服务措施,规范服务行为,做到民生为大、民生为重、民生为先,客户至上、诚信至上、质量至上,让消费者顺心、安心和放心,以更鲜明地彰显自己独特的空间特征和魅力。另一方面,要大力创造服务文化品牌。为拓宽粮食文化服务之道,要积极创造粮食文化服务品牌。包括服务方式、服务手段、服务环境、服务形象、服务设施、服务品牌,还有标识、环境、包装、纪念物等。一旦形成自己的服务文化和服务品牌,就创造出了具有独特意义的精神财富。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唯有将品牌战略寓于粮食服务文化建设中,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其目的。

服务民生,既包括保障“物质民生”, 又包括改善“文化民生”。我国粮食行业在保障粮食供应的同时,还必须提供相应的文化精神享受,增强民生的幸福感与粮食文化自觉意识。如是,就会促使我国粮食文化内涵和载体的有机统一,达到更高的境界,更充分发挥粮食服务文化的“五种作用”(鼓舞性“共振链”作用、导向性“指路标”作用、温馨性“文化场”作用、凝聚性“粘合剂”作用,协调性“调节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