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财资产配置方案

理财资产配置方案

理财资产配置方案

理财资产配置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私人银行 价值主张 产品创新 财富配置

中图分类号: F830.49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1770(2010)01-030-04

价值主张(value proposition)是企业提供的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或服务,是任何一种商业模式的核心元素。在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实践中,各家银行都在积极探索私人银行的商业模式,而当中的关键问题就是私人银行的价值主张是什么,它能够为客户提供哪些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或服务。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探讨私人银行的价值主张,一是简要回顾2007年和2008年国内私人银行在产品和服务上的创新实践,二是根据一种新的客户分类方法研究私人银行价值主张的方向选择。

一、 国内私人银行创新实践回顾

(一)产品创新

摩根士丹利在2005年的一份研究报告《欧洲资产管理业》中将资产管理行业中的投资产品分为三类:跟踪型产品、传统型产品和创新型产品。私人银行业务的核心是资产管理业务,因此私人银行产品基本也涵盖在这三类产品中。跟踪型产品通常盯住某一市场指数,跟踪误差低,属于被动管理型产品;传统型产品主要包括积极管理的股票或债券组合;创新型产品包括结构型产品以及不动产、私募股权、对冲基金等另类投资产品。就中资私人银行而言,“核心-卫星”资产配置策略、积极管理的股票投资、海外投资、固定收益类产品1以及结构型和另类投资类创新产品的尝试构成了2007年-2008私人银行产品创新的重要内容,下面我们将结合部分公开的私人银行产品实例进行简要介绍。

1.“核心-卫星”资产配置策略。“核心-卫星”策略是在国外基金管理公司中较为流行的资产配置策略。这一策略将资产分为核心资产2和卫星资产3两大类,配置核心资产的目的是使投资组合的收益与市场整体同步,配置卫星资产的目的是使投资经理能够抓住短期投资机会,利用高风险资产获取高收益。中资私人银行根据私人银行客户的特点,将“核心-卫星”策略进行适当变通后应用于私人银行客户的资产配置,其基本思路是将客户资产分成核心资产和卫星资产两大部分,核心资产由客户全权委托私人银行进行相对低风险、稳定和长期的投资,这部分投资与客户长期战略目标相一致;卫星资产的投资则是由私人银行对客户提供投资咨询建议,客户自行进行投资决策,意在使客户能够把握短期投资机会或者进行一些相对高风险资产的投资。“核心-卫星”策略的优势在于能够较好地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无论是保守、稳健还是积极型的客户,无论客户有什么样的投资目标,均可通过调整“核心”和“卫星”部分的资产比例以及两大部分中各类资产的比例来针对性地满足其需求。

2. 积极管理的股票投资。针对部分私人银行客户高风险偏好的特点,中资私人银行推出了一些追求高收益的高风险专属产品,中信银行的基金专户系列产品和中国银行的“奥运主题”产品是其中的典型案例。基金专户系列是中信银行私人银行中心自主研发的创新产品,属于直投二级市场的高收益高风险类产品,创新尝试了“私募基金阳光化”运作,力邀顶尖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的优秀投研团队担纲投资顾问,运用个性化的投资策略为高端客户量身定做。中国银行私人银行部 “奥运主题”证券投资集合资金计划以追求绝对高收益为目标,以泛奥运受益股票为主要投资对象,股票仓位根据市场情况控制在0%-100%之间,有效利用市场波动进行波段操作,满足客户高收益部分资产配置的需求。

3.海外投资。为满足部分私人银行客户全球化资产配置的要求,中资私人银行也推出了一些投资海外证券市场的理财产品,中信银行的“中东之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中东之金”理财产品投资于一篮子中东基金,投资期限18个月,每月设置一个观察日,到期收益为基金篮子18个月表现的平均值。中信银行选择投资中东基金的原因是:第一,该地区具有不错的中长线投资潜力,目前全球增长最快的前20个城市,有近半数位于中东地区;第二,中东地区资本市场与全球其它地区资本市场的相关性较小,在全球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可能成为资金的避风港。

4.结构型产品和另类投资产品。中资私人银行在一年多的业务实践中为私人银行客户开发了一大批本金保护类结构性产品,本金保护产品是在提供类似债券投资的安全性的同时又为投资者提供基于市场波动获取收益机会的工具, 到期时投资者的本金受到保护而收益与诸如股票指数、汇率、大宗商品价格等市场变量的表现连接。另外,中资私人银行也尝试开发了一些另类投资产品,如工商银行开发的君顶酒庄红酒收益权信托理财产品。

(二)服务创新

在开展私人银行业务过程中,国内各银行除推出大量创新类产品,还推出了一系列创新类服务(表1),主要包括以投资咨询为主的专家咨询服务和以教育、医疗为主的非金融增值服务。创新类服务的推出对吸引高净值客户、塑造私人银行品牌起到了重要作用。

总的来说,各家银行为满足私人银行客户需求进行大量有益的尝试,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存在两个主要问题:第一,推出产品和服务虽多,但比较分散,主线并不突出;第二,产品归根结底是为客户资产配置服务的,但如何配置仍然缺乏明晰的框架。

二、 私人银行价值主张的方向选择

(一)客户分类

一般而言,职业和资产规模是高净值客户分类的显著指标,本文从需求差异角度把高净值客户分为两大类:财富创造型客户和财富增值型客户。

财富创造型客户群由企业主组成,他们的财富主要表现为企业价值,可投资金融资产仅占很小的比例。他们关注的是银行能否提供适当的投、融资解决方案以帮助企业发展,而不是银行理财产品给可投资金融资产带来的增值;他们的个人行为往往带有浓重的企业行为色彩,放置于银行的个人资产某种程度上也是企业流动资金的一部分。因此了解客户的关键在于了解他们的企业。

财富增值型客户包括全职太太、职业投资者、部分打算退出实业经营的企业主以及其他高收入群体(如律师、文化界人士等),他们希望通过资产配置实现存量财富的保值、增值,对收益率比较敏感。然而,我们发现很多客户的资产配置并不合理,客户的投资决策并不完全依赖理性的判断,情绪和认知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了解客户必须了解他们的投资心理。

(二)财富创造型客户与整合化公司金融解决方案

财富创造型客户是私人银行最具财富潜力的客户群,如果能够向他们提供整合化公司金融解决方案,对私人银行而言,不仅意味着竞争力的提升,而且方案定价权的掌握有利于增大其盈利空间。整合化解决方案的提供对银行是一种新的尝试,涉及的操作性问题很多,这里主要谈两个方面,一是从产业生命周期视角了解客户企业,二是整合的方式及银行所发挥的作用。

1.产业生命周期与客户需求差异

解读公司金融导向型客户的基本线索是产业生命周期。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将产业从产生到衰落的演变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当产业处于导人期时,企业数量少,产品单位成本高,利润低甚至亏损,经营风险高;当产业处于成长期时,企业数量增加,产品单位成本下降,利润增加;当产业处于成熟期时,企业数量和产品单位成本趋于稳定,利润较高,经营风险下降;当产业处于衰退期时,市场需求萎缩,产出减少,利润下滑,企业逐步退出。公司金融导向型客户经营企业的时间已经不短,他们的企业多数处于产业的成熟期和衰退期。面对处于产业成熟期的企业,客户关注的问题是如何为某些具体项目融资、能否上市以及能否进行多元化经营;面对处于产业衰退期的企业,客户关注的问题是从一个产业退出后如何寻找新的投资方向和投资机会。能否为上述问题提供适当的解决方案决定了银行能否涉足客户的财富主体并从中寻找盈利机会。

2.整合的三种方式

私人银行在面临公司金融问题时,可以整合三类资源,提供解决方案。一是母集团内部资源。私人银行在充分了解客户需求后,可以代表客户作为需求发起者联系集团内部的公司金融部和投行部,共同商讨解决方案。由私人银行出面不仅能为客户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容易使客户需求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并使之为提供最优解决方案而努力。二是金融同业资源。银行与信托、券商、基金等金融同业业务往来密切,整合它们的力量也可以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银行(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在资金来源和销售渠道方面的优势使之在和金融同业的业务往来中具有一定话语权,因此在整合中银行不仅代表客户发起需求,而且可以利用自己的话语权为客户争取更有利的价格。三是客户信息资源。私人银行掌握了大量有资金实力的客户,他们的需求存在相互匹配的可能性,即一个客户的投资需求可能正好对应另一个客户的融资需求。私人银行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可以交换客户信息,撮合交易。

(三)财富增值型客户与多目标的私人客户资产配置

传统的资产配置原理是现代资产组合理论,它力图通过分散化的资产组合最小化非系统风险,使投资者获得市场平均收益。然而私人客户的配置目标相对多元,追上市场并不是他们的唯一目的,因此需要寻求新的框架来引导他们的资产配置。

1.现代资产组合理论(MPT)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的思想精髓是通过构建一个分散化的资产组合最小化非系统风险,这个组合可以包括现金、股票、债券等多种资产类别。组合构建依赖于各种资产的期望收益、标准差和资产之间的相关性,把同一标准差下期望收益最高的各个组合绘制在二维坐标图上就构成有效前沿(图1)。投资者的最优选择就是个人效用函数与有效前沿的切点所对应的资产组合。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为私人客户的资产配置提供了一个值得参照的框架,然而很多客户的实际资产配置并未遵循分散化原则,他们的资产或者集中于低风险的存款,或者集中于高风险的股票甚至商品。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这些私人客户的投资行为是非理性的,因为和机构相比,个人的投资目标更加多元,承担市场风险、获得市场平均收益并不是他们的唯一要求,因此私人客户的资产配置不能仅仅局限于现代资产组合理论。

2.财富配置框架(WAF)

Chhabra(2006)提出了一个专门针对私人客户的财富配置框架(wealth allocation framwork),他认为私人客户面临三类风险(表2),一是使个人生活水平下降的个人风险(personal risk),二是资产价格波动带来的市场风险(market risk),三是追求提升财富阶层引致的志向风险(aspiration risk)。相应地,在资产配置时,应当将资产分为保护性资产(protective assets)、市场资产(market assets)和志向资产(aspiration assets)以分别用于管理个人风险、市场风险和志向风险。保护性资产强调安全第一,虽然收益较低但可以确保客户的基本生活水平;市场资产的配置遵循现代资产组合理论,通过构建广泛分散化的资产组合最小化非系统风险,获得市场平均收益;志向资产追求绝对回报,配置于私募股权、对冲基金等高风险、高收益资产类型上。

显然,WAF比MPT更加强调私人客户资产配置的多元化目标。MPT的配置目标是通过分散化的资产组合获得市场平均收益,这当然也是私人客户的配置目标之一,但私人客户在资产配置时还会考虑另外两个问题,一是不要因为投资而降低了基本生活水平,因此根据客户具体情况保留足够的保护性资产是必要的;二是一些集中性、高风险的配置在客户风险容忍度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尝试。

3.财富配置框架中的配置比例问题

一般来说,保护性资产应当完全覆盖客户的负债和生活支出,志向资产的比例可以是客户能够承受本金损失超过50%的资产比例,其余为市场资产。但实际上,客户在投资决策中存在行为金融学描述的心理偏误,一个私人银行认为合理的资产配置方案不一定能打动客户。最常见的心理偏误有四种:损失厌恶(loss avertion)、获得性偏误(availability bias)、后悔厌恶(regret avertion)和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损失厌恶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在损失厌恶心理下,客户要求资产的绝对安全,即使出现损失的概率很小也不愿降低低收益资产的配置比例;或者抱定已亏损的资产不放,认为将来能够回本,不顾目前可能失去的投资机会。获得性偏误是指容易联想到的事件会让人误以为这类事件常常发生。在获得性偏误心理下,客户在考虑权益类配置时容易联想到2008年的股市崩盘并认为类似情形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后悔厌恶是指后悔带来的痛苦可能比由于损失带来的痛苦还要大,因此人们在决策时倾向于避免将来可能的后悔。在后悔厌恶心理下,客户因为过去的投资亏损经历而不愿意介入新的投资。过度自信是指人们过分相信自己的能力。在过度自信心理下,客户配置了过多高风险资产而对安全性资产不屑一顾。总的来说,损失厌恶、获得性偏误和后悔厌恶容易使客户配置过多保护性资产,过度自信容易使客户配置过多志向资产。

如何对待这些心理偏误?首先应当区分各个偏误是情绪偏误(emotional bias)还是认知(cognitive bias)偏误。损失厌恶、后悔厌恶属于情绪偏误,获得性偏误属于认知偏误,过度自信兼具情绪偏误和认知偏误的特点。对于情绪偏误,通常应尊重客户的选择,可建议适当微调,把少量保护性资产转换为市场资产,正如Kahneman and Riepe(1998)所指出的,“财富顾问的主要目标是引导投资者作出满足他们最佳利益的决定,即资产配置符合客户的自然心理偏好,而不是简单的给定风险水平的收益最大化”。对于认知偏误,可以阐释一些证据以劝说客户调整配置,例如劝说志向资产比例过高的客户保留足够保护性资产。

注:

1 在全球经济下行背景下,中资私人银行推出了不少固定收益类产品,但很少公开披露,因此在后面未提供具体案例。

2 包括大盘股、指数基金及政府债券等

3 包括小盘股、高收益债券以及私募股权等另类投资资产

参考文献:

1. Chhabra.A, 2005, Beyond Markowitz:A Comprehensive Wealth Allocation Framework for Individual Investors[J], The Journal of Wealth Management, Spring: 8-34.

2.Kahneman and Riepe, 1998, Aspects of Investor Rsychology[J], 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cnt. Summer:52-64.

3. Morgan Stanley, 2005, Asset Management Industry In Europe[R]

理财资产配置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加强;财务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探讨

一、前言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的发展,在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的同时,各行各业都得以相应的发展,各类型企业也随之应运而生。作为企业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任务,财务管理在企业的筹资、经营、分配等方面都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企业的经济行为会直接牵动着财务关系,财务管理也因此而变得越来越重要,优化资源配置也表现出其不可忽视的价值。

二、加强财务管理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意义

对于企业优化资源配置而言,加强财务管理起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通过提升会计核算与会计信息的质量,使编制资源配置的基本方案更加简便。会计核算的相关系统是否健全,可以从会计要素的核算中体现出来,并成为反映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资产结构以及盈利能力的基本要素。同时,企业资源的总数量与价值、利用现状等基本会计信息都能成为资源配置的方案来源。如果根据相关要求,优化资源配置,并对其结果进行有效的管理与会计核算,是提高会计信息的主要手段。

2.通过加强财务预算的基本功能,在资源配置的方案决策环节,能成为重要的依据。管理会计包含着多种技术与方法,若能合理应用这些技术与方法,再结合企业资产关系,再进行差异分析与全面预算之后,就能找寻出资源配置的投资方式、配置方式与成本、预期效益以及筹资方式等相关的预算资料。再通过对资产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进行模拟编制,以此方式对资源配置之后的财务状况进行宏观了解,使之成为决策资源配置的方案时的重要信息。

3.通过加大会计咨询的作用,使之成为资源配置的方案决策环节的重要技术支撑。资源配置所涉及的工作内容非常多,除了涉及各个部门,例如工商法律、国资管理、证券监管以及财税金融等部门之外,还与各种规章制度、基本政策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体现出较强的专业性、政策性、广泛性特征。鉴于此,企业内部财务部门应发挥其特长,真正落实政策咨询与专业咨询等工作,并从中分析利与弊,确保企业各项工作均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三、资源配置的基本现状分析

纵观市场中各类型企业,其内部资源配置还存在着许多的缺陷,而这些缺陷的存在已经对企业的正常经营与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具体如下。

1.企业内部财务部门还未明确其职责范围。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当企业发展中社会利益和内部利益之间出现了矛盾与冲突时,许多企业会将社会利益作为基本利益,并加大自身资源投入,进而超出了预算的范围。再加之投入与成本之间的划分较为模糊,许多企业对于成本方面的管理机制还未上升至以自身经济效益作为基本理念上,导致经营职能与之成本投入之间也出现了矛盾,威胁了财务分配的安全性。

2.资源配置环节还欠缺机会成本。作为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的重要概念,机会成本是企业计划项目能否有效落实的决定性因素。企业处于不断发展的进程中,若其资源条件十分有限,就需根据具体情况放弃部分项目,而将所有资源全部投资于某一用途中,使之发挥资源优势,为企业获取更多收益。如果所放弃的部分收益明显低于使用到的收益,机会成本也相对偏低,资源使用效率则非常明显。企业实施资源配置环节,应结合各种主客观因素,对不同方案进行宏观评价之后,择优选取资源利用偏小的那种机会成本,使自身资源投入至收益偏大、有保证的项目当中,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基本目标,使其经济性特征得以有效发挥。然而,就目前而言,许多现代企业尚未真正认识机会成本,资源配置也存在着不合理的情况,导致企业出现严重亏损,资源浪费十分明显。

3.资源配置相关机制与企业效益出现脱节。企业发展主要依靠经营机制,即自担风险、自主经营以及自负盈亏等,而遵循的基本经营原则包括流动性原则、效益性原则与安全性原则等,这些机制与原则的存在,实质上也是企业发展环节所必须的重要依据。但是,针对企业资源配置方面,当前还未制定出统一标准,导致管理人员的实际操作环节普遍存在着不公平与不公正的情况,资源配置的整体效益也因此而受到影响。

4.企业在扩大自身规模时偏于盲目性。许多企业内部财务部门并不能准确定位其基本职能,所制定出来的发展计划与策略也因此为存在着偏差。为了扩大自身规模,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许多企业选择以不计较成本的方式进行,忽略了加强成本管理的力度,导致资源供需之前出现不平衡的情况,使企业发展严重受阻。不但如此,在此发展模式中,财务部门却只能被动的接受,选择以平均分配的原则达到资源配置的目的。

四、加强财务管理优化资源配置的具体措施

1.通过降低成本,不断提升企业资源配置的项目质量。要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可以从以下四个环节实现。

(1)通过妥善安置企业员工,控制人工成本。以加强员工培训的方式,合理应用在职员工。而针对离退休员工,应以集中管理的方式进行安置。制定企业管理与费用支出等方面的统一标准,以此方式控制人工成本。

(2)通过化解风险,控制风险成本。企业在进行并购时,受外部负债风险与内部管理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会使自身重组成本增加。鉴于此,企业应认真履行相关的法律手续,并强化银行函证工作以及基本查询工作,查明是否存在着负债。同时,对于企业内部,应按照核查相关资料、清理档案,通过规避或者化解各种风险,最大限度的控制风险成本。

(3)通过优化设计管理流程与业务流程,控制运营成本。针对企业内部的商品配销及采购系统,应进行统一设计,并不断提升营销、采购以及物流配送、信息配送等技术,控制运营成本。此外,还应对投资管理、信息管理、财务管理以及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等工作流程进行优化整合,使管理效率得以提升,从而降低管理成本。

(4)择优选取融资方法,控制资金成本。首先,企业应进行内部挖潜,采取分期付款、变现盘活存量资产等措施合理应用客户的结算资金。其次,通过对上时公司所发行的债券、增发、股票等进行合理利用,以此方式进行直接融资。此外,还可通过加强银企合作、通过银行进行信贷融资等间接融资形式,控制融资的成本。

2.通过优化环境,不断提升企业资源配置的整体质量。优化企业的外部环境,提升企业资源配置的整体质量必须解决以下四个问题。

(1)以市场化的相关原则作为主要坚持对象,使政府行为不断淡化。资源配置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常见的市场行为,企业通过相关的市场机制,不断优化生产要素,最终实现资本扩张目标。在企业优化资源配置的过程当中,市场化的相关原则能为其提供交易范围、交易成本、交易机会以及交易工具,使企业消除其后顾之忧。尽管政府行为对于国营企业优化资源配置还起着指导作用,但以行政方式进行企业间吧与划拨重组等操作,会使企业在日后经营活动中出现各种弊端,不仅加大重组成本,严重的情况下会使企业经营失败。由此可见,加强财务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必须走上市场化道路。

(2)建立健全的养老保险与失业保险等社会基本保障制度,通过提升就业的能力与创造就业的机会,有效缓解下岗职工就业难等问题,使企业重组环节人员的安置等问题得以合理解决。

(3)加强金融服务等基本功能。对于银行而言,应将企业作为其资金服务于投入的重点对象,提供企业信贷管理、信息咨询以及会计核算等方面的服务,使企业不断走向集约化发展的道路,并促使其进行制度创新,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标。

(4)不断提升中介机构的服务质量。中介机构主要包括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投资银行以及资产评估事务所等。通过促使这个机构内部业务行为不断的规范化,从而提升法律公证质量、财务顾问质量以及资产评估质量等。

3.通过财务整合,不断完善企业财务会计的管理系统。企业财务整合的质量对其资源配置与经营状况起着决定性因素,因此通过财务整合,力求能不断完善企业采取会计的管理系统。企业财务整合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环节。

(1)对企业会计核算方式与基本政策进行整合。按照会计准则中提出的具体要求,再结合企业内部生产与管理需求,使企业会计制度与相关政策达到有效衔接。同时,还需对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与方法、单证流转与财务管理等内容进行整合,不断完善企业财务会计的管理系统。

(2)对企业的外部关系进行整合。企业的外部关系体现在政府部门与企业主管部门之间的关系、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关系、企业与工商之间的关系等方面,通过建立良好的网络关系与合作关系,使企业朝着可持续化发展的目标前行。

(3)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不断提升其资产的利用效率。企业包含着许多会计要素,而所有的会计要素都必须进行内部控制,例如现金控制、预算控制以及业务流程等方面的控制。按照国资管理提出的基本要求,对企业内部的授权资产管理、经营与监督等进行有机整合,使绩效考核不断的规范化,从而提升企业内部资产的利用效率,实现保值增值的目标。

五、结束语

加强财务管理优化资源配置不仅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任务,同时还是一项极其繁琐的工作项目,对于企业的生产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应通过降低成本、优化环境、财务整合等措施的有效实践,不断提升企业资源配置的项目质量与整体质量,并不断完善企业财务会计的管理系统,从而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与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周菁.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农业会计,2013,11(11).

[2]上官亚娟.优化管理、规范核算扎实做好多元化经营财会管理工作[J].中华民居,2012,07(07).

[3]白鹰.高校后勤社会化过程中的财务管理与会计监控探析[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29).

[4]王国秀.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资源配置制度[J].中国市场,2013,42(42).

理财资产配置方案范文第3篇

家庭状况

赵先生

48岁北京商人(已从商20余年),年净收入200万元人民币左右;赵先生与太太每月生活的基本开销在5000元:

妻子

45岁,和丈夫已开始退休生活,生意有专人管理;

儿子

在国外留学儿子边工作边学习已能基本解决开销问题,不用家里负担。

赵先生对投资理财完全不懂,股票是由别人进入他的账户代他进行操作,赚取利润后两人分成。公募基金是在银行购买的,基本上是朋友及银行客户经理告诉他如何买卖。

赵先生与太太在保险方面配置的倒是很全面,已经购买了近200万元的养老。医疗及重大疾病险,孩子也有100万元的养老及医疗保险。他们的活期账户上留有100万元左右的流动备用金。

赵先生及太太的风险承受能力都是偏高型,并且有长期投资的理念,可以投资的期限为5年以上,每年可接受的亏损率为15%以上。

赵先生的心态很好,在对当时市场的下跌行情中自己虽然损失惨重,但不至于影响到自己的正常生活。但他不想再费心思去研究投资,只想和太太安安稳稳的生活,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其余事情交出专业理财师来打理。

资产状况分析

赵先生最初的家庭资产配置状况见表1。

1 赵先生的资产在多个投资领域已进行了配置,但需要做进一步的调整。其中房产为3套,两套为投资性房产,基本合理,不会影响到现金流动。

2 现金比例基本合理,但可以把银行活期存款进行合理的短期投资。

3 赵先生现在48岁,正常比例来讲,在赵先生的投资比例中,浮动收益和固定收益类投资占比应分别为55%、45%。

4 赵先生及家人的保险已基本解决保障问题,可暂不作调整。

5 赵先生的公募基金及股票投资比例偏重,而且在股票投资方面是以不受法律保护的方式进行,建议把股票逐步减持。因为赵先生对股票市场完全陌生,根据自己的理念也不适合操作股票。公募基金现在共持有20余只,投资不合理,要减持至5只左右,并将其中一部分资金转出作其他投资,以达到合理配置。

资产配置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赵先生的资产配置调整建议如表2所示。

方案小结

赵先生及太太现已退休,有自己的实业投资。考虑到证券市场风险较大,个人投资者很难在市场中获得超额收益,建议逐步减仓。按照以上配置方案进行资产组合,以由专业机构管理的金融投资产品为主。

开放式基金部分主要满足日常流动性的需求;私募基金是全球富人投资首选;基金中的基金产品是国外中产阶级必备产品。

以上的资产配置方案有效地结合了资产流动性、货币的时间价值以及风险控制等各种因素,根据上述投资产品调整表的方案,预计可以达成有效分享中国经济成长受益的理财目标。

理财资产配置方案范文第4篇

就像每个人都要经历出生、成长、成熟、衰老这几个不同阶段一样,我们的个人收入、家庭财产、家庭支出,也都有这样一条时间线。因此,在理财的过程中,对于家庭资产的配置,也应当遵循“生命周期”的规律,方能满足不同人生阶段的各种需求。

理财4321定律

在家庭资产配置方面,目前比较流行的是理财4321定律。即家庭资产合理配置比例是,家庭收入的40%用于供房及其他方面投资,30%用于家庭生活开支,20%用于银行存款以备应急之需,10%用于保险。不过,4321定律只是一般规律,在制订家庭理财规划时,还要结合以下三点因素考虑:

一是家庭的风险属性:大家需要根据个人及家庭的具体情况以及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资产种类,尤其需要考虑家庭资产积累状况、未来预期收入情况、家庭负担等,因为这些因素与个人及家庭的风险承受能力息息相关,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资产种类和相应的投资比例。

二是家庭理财目标:这决定了投资期限的长短。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需要对个人及家庭的财务资源进行分类,优先满足家庭的理财目标,构建核心资产组合,再将富余资金配置于具有一定风险的资产,构筑周边资产组合,在保障家庭财务安全的基础上通过投资来增加收入。将核心资产和卫星资产最优化组合,便可清晰地得出股票类资产、债权类资产、现金类资产的合理配置比例。

三是寻找适合自己的理财方案:这就需要根据不同个人和家庭的收入实现方式、支出方式、生活方式、投资心态以及不同投资品种的复杂程度,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同时自己有能力做到的理财方案。

人生五阶段的家庭资产配置

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5大类家庭形态和对应的资产配置方案:

单身阶段:这一阶段个人收入不高,但在逐渐增加,以租赁住房或与父母同住为主。这一时期,对投资理财已经有初步了解,可能也开始摸索投资的步骤和规律。投资人可承担较高的风险,因此可采取较积极的投资策略分配投资组合,例如放较高的比例在与股票相关的投资上。

资产配置建议:积极型投资(股票、偏股基金)70%;稳健型投资(债券、储蓄存款、货币基金、偏债基金、现金)20%;保险10%。

家庭组建期:婚后第一个十年间,30岁到40岁左右。这一期间,家庭成员工作稳定,进入收入高增长时期,应注意投资的收益问题。另一方面,这期间的花销多集中一些昂贵的长期项目(购房、装修、买车等)。从投资的观点看,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依然较高,故而应追求较高的投资回报。投资组合应偏于积极,但因为有家庭有负债,也要留有一定比例的资产投入保守类项目。

资产配置建议:积极性投资60%,稳健型投资30%,保险10%。

家庭成长期:指结婚后第二个十年,40岁到50岁左右。这一阶段,家庭成员资产快速成长,以薪资和理财收入并重,家庭已经积累了相当财富,准备满足高档住房需求,子女的培养费用也是这一阶段主要负担。因此,投资时应兼顾到收益和成长之间的平衡问题。

资产配置建议:积极性投资60%,稳健型投资30%,保险10%。

家庭兴旺期:结婚后的第三个十年,50岁到60岁左右。这一时期,个人的事业和收入已达到峰顶,家庭支出开始减少,没有重大支出项目,为退休准备积蓄成为重点。此时应调整投资组合的比例,减低积极性投资比例,而侧重稳健型投资,以期避开较高的市场风险,投资组合以保守为主导。

资产配置建议:积极型投资20%,稳健型投资70%,保险10%。

理财资产配置方案范文第5篇

一、加强财务管理对资源配置方案的预算、决策作用

(一)加强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奠定资源配置方案的编制基础。健全的会计核算系统,通过各项会计要素核算,能够准确、完整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资本结构、资产负债、盈利能力;企业各项资源的数量、价值及其分布;各项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等会计信息,为企业提供拟订资源配置方案基础资料,同时,按照有关规定做好资源配置结果的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正确提供会计信息。

(二)强化财务预算功能,提供资源配置方案的决策依据。运用管理会计的有关方法和技术,根据企业的资产关系,通过全面的预算和差异分析,提供资源配置方式、配置成本、筹资和投资方式、预期效益等预算资料;模拟编制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反映资源配置前后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化情况;从财务的角度对资源配置方案的优劣作出初步的判断。

(三)增强会计咨询作用,为企业的作用配置方案的决策提供专业服务。资源配置工作涉及到国资管理、中介评估审计、财税金融、证券监管、工商法律等各个部门,涉及到各方面的规定、规章、政策,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很强、涉及面很广的工作。财务部门在其中应该发挥特长,做好专业咨询和政策咨询,分析利弊,使各项工作合规合法。

二、努力降低成本,提高资源配置项目的质量

企业资源配置行为就是通过资源的重新优化组合,以尽量少的资源耗费取得尽量大的增量资源。换言之,是一种追求资本增值的行为。降低成本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

资源配置成本组成包括:前期的准备成本,如信息成本、决策咨询成本、资产评估及审计成本、对外项目的谈判成本;期间的直接成本,如取得成本、交易成本、人工安置成本、增量投入项目的投入成本、盘活项目的盘活成本;后期的整合运营成本以及风险成本和机会成本等。降低资源配置成本的途径有许多,笔者认为,以下途径具有实用性。

(一)妥善安置职工,降低人工成本。加强人力资源的培训工作,合理使用原有在职职工;对于离退休人员的安置,宜采取集中管理办法,统一企业内部管理和费用支出标准,既符合安置政策又达到降低费用效果。

(二)合理选择融资方式,降低资金成本。一是企业的内部挖潜,如存量资产盘活变现、合理采用分期付款方式使用客户结算资金等;二是间接融资方式,即银行信贷融资,发展银企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降低融资成本;三是直接融资方式,利用上市公司发行股票、债券、配股、增发等形式募集资金。目前更多采用先间接融资再直接融资的办法,解决增资控股要有好项目,而好项目需有大资金的矛盾。但必须加强新项目的资金使用管理,确保经营收益以获取直接融资资格,降低资金成本。

(三)合理设计业务和管理流程,降低营运成本。统一商品采购、配销系统,通过提升采购、营销、信息和物流配送核心业务技术,降低经营成本;整合财务管理、投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及信息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费用。

(四)化解风险,降低风险成本。在企业对外的购并项目中,由于各种管理上的原因,或有负债风险是增加企业重组成本的重要因素。对外一要完备各项法律手续;二要加强银行的查询、函证工作,如通过银行贷款证查询系统发现是否存在或有负债;对内要及时清理档案、核查资料、人员征询等办法,努力化解和规避风险,把风险成本降低到最低限度。

三、加强财务整合,健全财务会计管理系统功能

企业整合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企业资源配置效应和整体经营状况的好坏,甚至决定一个企业一个项目的成功与失败。企业的整合工作是全方位的,包括经营整合、财务整合、组织人事管理的整合,乃至企业的机制、精神和文化的整合。财务整合是其中最为核心的内容与环节。必须着力于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整合企业会计政策和核算方法。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和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衔接企业的会计制度和政策;整合内部单证流转、会计核算流程、核算方法、财务管理办法;并科学整合会计电算化的支持系统。

(二)整合企业会计组织机构和管理理念。根据重组后的企业规模,设置会计组织机构;贯彻以人为本的用人机制,配备财会人员;组织专业人员培训,提高专业能力,导人先进高效的管理机制、企业精神,融合企业文化。

(三)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财务整合。围绕提高核心竞争能力,从市场占有率、生产经营能力、营销技术、专业合作和多元化经营等方面进行整合,保留原有的竞争优势,形成互补关系,发挥协同和规模效应,实现企业稳定持续的发展。

(四)加强内部控制和提高资产效率的财务整合。围绕企业的各个会计要素的内部控制,包括业务流程控制、现金控制、成本费用控制、预算控制、内部稽核审计等,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根据国资管理的要求,整合企业内部授权资产经营、管理、监督,完善绩效考核体系,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确保国资保值增值。

(五)重视企业外部关系的整合。包括获取企业主管和政府部门大力支持的良好关系;发展稳定的供应商、客户网络关系;培养战略合作伙伴的银企关系;建立协调的工商、财税关系等。

四、提高资源配置质量的有关外部环境问题的会计分析

企业要实现优化资源配置目标;发挥资源最大效应,提高配置质量,从财务角度分析,同样要不断优化外部环境,重点解决好以下问题:

(一)坚持市场化原则,淡化政府行为的作用。资源配置本身是一种市场行为。企业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达到资本扩张的目的。市场化的原则,能够为企业的资源配置在提供合理的交易成本、广泛选择的交易范围、风险相当的交易机会和灵活多样的交易工具等方面带来益处。诚然,国企的资源配置工作离不开政府的指导作用,但行政方式的划拨重组、兼并将给企业以后的经营带来种种弊端,增加了企业的重组成本,甚至导致经营的失败。因此,优化资源配置走市场化的道路是必然之路。

(二)理顺财税体制,改变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中的实体地位,以及由此产生的地区封锁、部门分割的现状。

(三)强化金融服务功能。银行应把企业集团作为资金投入重点和服务重点,在信息咨询、会计核算、信贷管理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促进国有企业走集约化道路;促进企业制度创新和资源配置工作灵活发展。应予指出的是,国有银行和商业银行在有关兼并、破产方面的政策应是一致的,因为对同一企业而言,兼并重组的政策待遇是相同的,不应有区别。

(四)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改善国有资产经营,推进国有产权交易发展。对于有利于国有资本增值、有利于吸收社会法人资本、个人资本的重组优化行为,在国资管理政策上应给予支持鼓励,尤其在目前国家不可能拿出更多财力投资国企的时候,引资合作既利于解决国企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又利于国有资本的扩张。实践中利用国家股吸引社会资本难的问题必须通过明确的政策引导才能得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