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量子力学发展史

量子力学发展史

量子力学发展史

量子力学发展史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我国目前大力发展的加工贸易能耗高、污染严重、效率低下,始终处于国际分工的最底端。要想加快中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主导,必须以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从贴牌生产到创立世界品牌,使我国改变给发达国家打工,外贸以数量取胜的面貌,取得自主定价,商品以质量取胜的真正贸易大国地位。3、进一步开放市场,积极扩大进口。坚持走开放型经济发展道路,适应国内外形势需要扩大国内市场开放,减少国内市场壁垒。一方面,通过引入竞争促进国内经济效率和增长方式转变,另一方面扩大进口、避免授人以柄。扩大进口的重点是,积极扩大先进的生产性服务的准入和进口,适时适度增加先进技术设备和资源进口,适当增加消费品进口。因此,顺差问题不在于出口过多,而在于进口增长相对较慢。我们的政策选择应该是,适应国内外形势进一步开放市场,积极扩大进口;坚持互利共 论文关键词:外贸 核心技术 贸易壁垒 Abstract:In the period ofWarring Stateswhen all schools of thoughts contended for attention, the philosophersmade greatacademicachievements, whichwere not limited only to political philosophy but extended to historical studies. Their achievements have beeninfluential for thousands ofyears in China. So later scholars believed that their thoughts, based on the historiographer culture, took animportantposi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ience ofChinese ancienthistory. and should be discussed in a separate chapter in thebook on history. Key words;historiographer culture; philosophers in the period ofWarring States; thoughts of the philosophers; historical studies ofthe philosophers7 基本政策。1、进一步扩大内需,稳定国内经济增长。从长期看,为了利用好对外贸易依存度这把双刃剑,减缓国际经济波动可能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影响,应稳定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目前的首要任务就是积极扩大内需,将我国的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建立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基础之上。在满足国内市场的前提下形成我国工业制成品的比较优势,降低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自己掌控企业的生存状况。我国的国内市场容量潜力巨大,这正是很多外商看好中国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与繁荣的基础应是国内消费和投资。国内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是今后的重心,对外贸易活动应服从于我国的长期经济发展战略。特别是在目前我国与其他国家贸易摩擦逐渐增多的情况之下,扩大内需不失为促进经济增长,稳定对外贸易依存度的良方。2、加强技术创新,创立国际品牌,提升产品竞争力。我国目前大力发展的加工贸易能耗高、污染严重、效率低下,始终处于国际分工的最底端。要想加快中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主导,必须以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从贴牌生产到创立世界品牌,使我国改变给发达国家打工,外贸以数量取胜的面貌,取得自主定价,商品以质量取胜的真正贸易大国地位。3、进一步开放市场,积极扩大进口。坚持走开放型经济发展道路,适应国内外形势需要扩大国内市场开放,减少国内市场壁垒。一方面,通过引入竞争促进国内经济效率和增长方式转变,另一方面扩大进口、避免授人以柄。扩大进口的重点是,积极扩大先进的生产性服务的准入和进口,适时适度增加先进技术设备和资源进口,适当增加消费品进口。因此,顺差问题不在于出口过多,而在于进口增长相对较慢。我们的政策选择应该是,适应国内外 形势进一步开放市场,积极扩大进口;坚持互利共赢的方针,促进进出口平衡协调发展。近期,重点应放在改变一边倒的人民币升值预期,控制热钱流入,其途径主要是放松外汇管制、释放外汇需求,实行意愿结汇和藏汇于民等节流措施,在促进外汇市场供求平衡基础上形成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机制,改善经济内外部均均衡。一、外贸由逆差转为顺差扭转了长期困扰我国的“外汇缺口”问题从国际上看,不少发展中国家饱受国际收支不平衡和外汇储备不足之苦,都希望本国贸易基本平衡或略有顺差,并为扩大外汇储备规模进行了长期艰苦的奋斗。如果发展中国家连续逆差,外汇储备下降,就可能出现本币急剧贬值、引发货币危机与金融危机,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0年后的巴西与阿根廷金融危机,都与这些国家的较大贸易逆差、外汇储备不足有关。我国外贸由逆差转为顺差是我国经济实力和产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的结果和重要标志。正因为出现顺差和拥有足够的外汇储备,使我国摆脱了长期困扰经济发展的“外汇缺口”,消除了长达几十年的“出口创汇”压力,使我国抵御外部风险能力显著增强。对比长期受“外汇缺口”困扰的很多发展中国家而言,我国出现顺差,也只是“前进中的问题”。二、外贸顺差是引发摩擦的一个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在国际对比中我国的贸易不平衡情况并不突出,但却引起美欧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激烈反映,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以美国为例,其贸易不平衡是全球性的,它不着力解决全球逆差,却在明知对华逆差是从东亚转移来的情况下,对中国的逆差反映强烈,其政治因素大于经济考虑。各国对贸易不平衡都是从“适用主义”角度考虑的,顺差本身不一定是摩擦的原因,多数时候只是成为制造摩擦的一种借口。由于我国外贸在世界的地位迅速提升,中国与外界的矛盾和摩擦上升是正常的,不完全与顺差增大有关。三、加工贸易顺差大,总体上讲是利大于弊多年来加工贸易顺差一直远远高于总顺差,于是出现了对外贸过于依赖加工贸易的各种指责。在国内加工和配套增值后出口,必然形成顺差。事实上,加工贸易增值率越多、加工链条越长、我国获益越多,则顺差越多。我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同时,必然承担转移带来的顺差。加工贸易顺差量大,一方面说明这是顺差的国际转移,证明我国的贸易利益是与世界分享的,从互利共赢和对外增信释疑的角度来讲,是对我国有利的;另一方面,如果把加工贸易看成摩擦之源、似乎加工贸易顺差越少越好,则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要求不一致,又是与事实情况相违背的。四、高顺差增大对宏观经济形势有积极意义辩证地看待顺差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一方面要看到顺差增长过快带来了外部失衡,增大了宏观调控难度,另一方面也要看到顺差缓解了宏观经济其他方面的压力。一是顺差增加事实上支持了很多出口导向行业的发展,提高了职工收入,从短期看也有利于国内消费的扩大;二是有利于缓解国内产能过剩,避免影响相关企业的正常运转,减少破产倒闭,有利于增加就业和社会稳定,还有利于控制金融风险。顺差增加虽然加大了宏观调控难度,但这种问题在国际国内都是常常碰到的。如果把宏观失衡仅仅归咎于外贸顺差,将宏观政策寄希望于汇率政策调整,是不切实际的,也难以达到预期调控目的。作为一个崛起的贸易大国,必须清醒的看到与世界贸易强国的差距。只有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平衡外贸收支,加快发展,才能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为此我国应该在对外经贸中强调和坚持以下的如何认识我国外贸高顺差的影响及政策选择陈楠辽宁大学亚澳商学院辽宁沈阳,因为《春秋》所载诸多亡国弑君之例,可成为他研究权谋之术,尤其是君主防止臣下奸劫弑夺之祸的首选借鉴根据。这是韩非留意《春秋》的重要思想原因。《汉书·艺文志》谓汉初为《诗》作传者,“或取《春秋》,采杂说,咸非其本义”;《史记·平津侯主父传》谓公孙弘“学《春秋》杂说”;《韩长孺传》谓其“尝受韩子杂家说”,此“韩子杂家说”应即《韩非子》中《内储说》、《外储说》、《说林》中杂说史事的“《春秋》杂说”。 此类“《春秋》杂说”在汉初的影响,应是战国诸子往往捃摭《春秋》之文以著书习惯的余响。战国诸子中的历史意识使其学说体系别具一种引人注目的特征而受到关注,乃至当近世学者在评说诸子的学术渊源时,出现诸子之学源出史学说。如龚自珍《古史钩沉论二》谓诸子乃周史之支孽小宗,张尔田本之作《史微》,说不仅六经皆史,诸子亦史之支流余裔,刘师培倡“古学出于史官论”,谓九流之学俱源于史,江瑔本之作《百家之学俱源于史》。从大的方面看,诸子是传自古代的文献记载,当然属于史学的大范畴。此外,如上文所言,诸子虽以论辩说理为主,但其中 包含诸多史学知识的内容,使之显示出浓厚的史学色彩。《史记·太史公自序》说孔子作《春秋》以来四百余岁,“诸侯相兼,史记放绝”,其中周室崩解与史官制度衰微,导致大量官书史册向外流散,从而为学术思想脱离官府控制而走向解放和新的繁荣,提供大量可供取资的思想文化资料,这即是战国诸子发达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战国时诸子学的发达,不妨可视为史学在特殊学术文化条件下的变相发达状态。因为诸子大量汲取历史知识与历史资料于其著作中,不仅使其内容丰富深邃起来,而且亦使史学借诸子的形式得到曲畅旁通的发展,或者说,是乃《春秋》之义转移到诸子中的保存发扬。后来司马迁继承孔子《春秋》著史而始名其书曰“太史公书”,就是战国诸子与《春秋》之义相通在汉初史学上的反映。对此,梁启超曾谓:司马迁作《史记》“最大目的,乃在发表司马氏‘一家之言’,与荀卿著《荀子》,董生著《春秋繁露》,性质正同。不过其‘一家之言’乃借史的形式以发表耳。”所以,对战国史学发展状况的探讨,不仅必须借助对诸子著作的分析考察,尤须注意发掘诸子著作中所蕴含的丰富史学思想观念。以下尝试考察战国诸子中表现出的丰富史学思想。一、诸子学说取证于历史如前所言,诸子之学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他们为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往往要取证于历史。他们们怀抱各自的政治理想,寻求自己的历史榜样,以张大突显其思想学说。如儒家“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墨家取法夏禹,道家推崇神农、黄帝。由于诸子多出于论证自家学说的需要,因而往往强使历史就范于自己的理论,这使他们举证的历史材料之可信度,受到影响。有学者对此指出说:战国诸子“是专以理论阐述为中心的作品了。虽然它也征引了一些史事,但其目的只是为了阐明其思想理论。以致常常出现用自己的思想、观点来把历史加以改造而使它背离了历史的真实。这些作品所记的史事,其史料价值也就大大降低了。”这可举儒墨学说对尧舜的宣传造饰说明之,《韩非子·显学》:“孔子、墨子俱道尧舜,而取舍不同,皆自谓真尧舜。尧舜不复生,将谁使定儒墨之诚乎?”即韩非指出,孔、墨俱以尧舜作为学术偶像在宣传,却各按自己的学说需要造饰尧舜的形象,结果使尧舜被分别儒家化和墨家化,历史上的尧舜真相反倒因此被遮蔽隐没而难明。虽然诸子在历史编纂上的成绩因此受到局限,但诸子涉及的相关历史思想却十分值得关注。因为诸子学说多涉及社会文化及政治伦理等问题,诸如社会与国家的起源、政治制度的发展、道德伦理的变化和学术思想的演进等,多有论列,其中往往还涉及一些重大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所以,诸子学说中反映出的历史思想很丰富,几乎关涉到中国古代历史观念的大部分基本范畴。其中以儒、墨、道、法、阴阳各家最为值得关注。如《易·序卦传》:“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像这样由天地起源,进而社会家庭,进而政治秩序,进而礼义制度的论述,无论就历史发展层次,还是历史发展内容方面,都表现出相当的历史思维水平高度,也反映出诸子对历史发展法则的思考深度。无怪乎金景芳先生称之为“简直可抵一部社会发展史”。所以,研究中国古代史学,对先秦诸子学说中的历史观念,当予留心。二、对社会历史的合理解释商周天命论,实际是在宗教观念指导下的神权政治学说,人类几乎成为天神意志操纵下的玩偶。春秋战国时代经历了一场人事政治的大竞赛,是即各国的富国强兵运动、变法运动,这样,人事活动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开始受到重视,人们开始用人类自身的因素去解释和说明社会历史的《墨子·鲁问》。 五、诸子史学思想成就的历史地位诸子著述本属哲学义理的层面,故其在历史编纂上几无足称述,但在他们的哲学思考中透露出的丰富史学思想,却令人注意。首先,他们多努力寻求历史的逻辑联系,现实也启发他们深化对历史的认识。诸子著述的现实目的十分明确,但为寻求答案,往往主动求助于历史知识。这样,在诸子著述中表现出一些同历史有关的思想理论,推动了历史观念的发展。所以,研究中国古代史学,尤其是在历史观方面,先秦诸子的著作必须参考。后代的一些历史观,多可从先秦诸子追溯其来源。其次,由于诸子在面对现实进行思考时,往往都需借助于对往昔历史的探讨来寻求答案,因此就加强了历史传统的培育成长。战国诸子的社会历史观,既是对其前始于周公的注重历史借鉴思想的继承,也是对孔子重视历史思想的发扬,更是对秦汉以下注重历史借鉴思想的启发。这样,中国古代的史学文化传统,中经春秋战国诸子思想的浸润,不但没有中断,反而因之得到继承发扬和加强。这说明,史学在中 国文化传统中的主导地位是不容置疑的。有学者提出一种观点,认为春秋战国时代史官文化压倒并覆盖巫官文化的过程中,导致神话传说向古史系统的演变,先秦诸子对此发挥出巨大作用。先秦诸子是在史官文化滋哺下成长起来的,尽管其思想学术归趣各异,但却形成一种援引历史先例,以历史的眼光来审视现实的学术风格。孔子抬出周公,孟子言必称尧舜,道家搬出上古的“清静”与“无为”,墨家引证往昔的“兼爱”与“非攻”,法家也搬出众多历史材料作为论证说理的依据,结果使“信古”、“尊古”及“托古”之风一时大盛。在先秦诸子这场以“先王注我”运动中,由巫官文化所积累起来的上古神话传说,受到全面改造。创世神话中的人物,如黄帝、神农等,被改造成具有大善大德的圣人;感生神话中的人物,如契、弃等,被改造成商周王室的始祖。此外,如英雄传说中的大禹,也被塗抹得类似于“王者”的形象。至此,上古神话传说被肢解得面目全非,神和英雄都变成了后世的圣贤和帝王,神话中的人物全被编排到帝王的世系、谱系之中,从而形成三皇五帝的授受承传统系。史官文化如此促使了神话传说向古史的演变[11]。无论其说究竟是否合理,但它注意到先秦诸子在先秦史学发展中起到的巨大作用,这点还是值得肯定的。对于战国诸子而言,尤其要关注他们在史学思想理论上所作出的可供借鉴的卓越建树。鉴于战国诸子在政治哲理层面的辨析中表现出丰富的史学思想智慧,故而应在中国古代史学发展史上为之特书一笔。 杨宽.战国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 673. 姚曼波.春秋考论[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2: 52. 梁启超.饮冰室专集之72[M] //饮冰室合集:第9册.北京:中华书局, 1996: 18. 蒙文通.蒙文通文集:第1卷《古学甄微》[M].成都:巴蜀书社,1987: 15. 金景芳.金景芳古史论集[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1: 224. 刘起釪.古史续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 51. 黄彰健.中国远古史研究[M].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1996: 1. 葛志毅.谶纬思潮与三皇五帝史统的构拟[ J].管子学刊, 2007(4): 55-62. 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中册)[M]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4: 1004-1005. 陈奇猷.吕氏春秋集释[M].上海:学林出版社, 1984: 685. [11]王东.史官文化的演进[J].历史研究, 1993(3).

量子力学发展史范文第2篇

[关键词]物理学史 物理学美 价值

中学物理教育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的教育,还应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物理学的发展史集中体现了人类探索和认识客观世界的现象、特性、规律和本质的历程。物理学史告诉人们,每一个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都是汇集着许多人艰辛的努力,常常需要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努力,才能迈出有意义的几步。物理学美不仅体现在物理知识的形式上、内容上、结构上、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上,而且体现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体现在物理学家们的非凡的想象力,探索精神和高尚的思想品德上;通过物理学史展示物理学家求真、求美的过程,让学生感受科学家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感受他们尊重自然、尊重客观意志的“真”,体会他们推动发展的动机的“善”,不屈不饶的科学精神,高尚的人格,坚强的毅力等,达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引导学生自己去追求和创造物理美,并将美的认识转化为追求美的自觉行动。

一、通过物理学史,感受经典实验的美妙,体会科学方法美

科学方法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正确思维和行动方式。物理学史证明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必然伴随着新的科学方法的诞生。在物理学史上有很多精美的物理实验,不但在实验设计上极具创造性,而且实验装置设计上非常具有新颖性和实验技术上具有艺术性,经过艰辛的过程,通过长时间的努力,克服无数困难,才做出物理学上的重大发现或技术上的伟大发明。在教学中充分展示这些精湛优美的实验可以使学生发现和体验物理实验的精彩和美妙。例如:引力常数的测量,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一百年后,卡文笛许设计出扭秤实验,通过三次巧妙放大,将力的测量变换为力矩的测量;又将力矩的测量转变为石英丝转动角度的测量;再将转动角度的测量转变为光点移动距离的测量。这一精妙设计终于获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测出了这一微小的引力常量。著名的伽利略“斜面圆球滚动实验”,就给人一种简洁的美,它的美体现在对实物形态实验的超越,使实验条件、实验过程在思维中以理想化的方式表现出来,通过猜想、设计、推理,由有限个实验归纳出一般的结论,没有考证所有可能的情况。讲述这段物理学史,使学生了解到伽利略开创了把物理实验与科学思维相结合的物理学研究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伽里略在物理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后世誉为“近代科学之父”,这不仅与他在科学上的伟大成就有关、而且与他在科学方法上的革命性转变分不开。正是由于他在科学方法上的创新、引导自然科学走上了正确的道路。

二、通过物理学史,感受科学家的精神美、人格美、毅力美

在物理教材中涉及到许多中外著名物理学家。他们生平大量动人的事迹,尤其是不怕挫折的拼搏精神、爱国奉献的敬业精神和相互协作的精神都是—部绝好的美育教才,能激起学生心灵的震动。教学过程中,若能让学生了解物理学家勇于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以苦为乐,顽强拼搏的不屈精神;只图贡献,不求索取的奉献精神;坚持真理,并为捍卫真理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等。这无疑是最理想、最成功的情感教育。

物理学史表明,物理学大厦并不都是成功者创造的,它是成功者与失败者共同创造的。焦耳为准确测得各种情况下热功当量值,历经40年,进行了400多次实验。法拉第“磁生电”经过十年的研究;居里夫人为了从沥青铀矿中提炼出纯净的镭,经过近一千三百五十个日日夜夜的奋战,从8吨铀沥青矿渣中提炼出0. 12克纯氯化镭,开普勒在困境中还是坚持对行星运动的研究,从大量的观测数据中,花了近十年的时间,计算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等等;爱迪生为了寻找一种合适的灯丝,试用了一千六百多种材料。所以爱迪生说:“失败也有我需要的……”。还有许许多多的物理学家,他们坚持不懈地探索的科学精神和献身科学、捍卫真理的感人事迹,光辉的言行和高尚的品格,为人处世和爱国主义的热情,无不显示了物理学家的精神美。因此在教学中引入物理学史的实例,通过讲述这些物理学史来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锐意进取、百折不挠、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激励学生以科学家在创造伟大业绩所表现的人格力量为楷模,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确立为科学真理而献身的崇高品质。

三、通过物理学史,激发学生科学审美情趣和提高对科学美的审美能力

自然界本身是一个简单、和谐、统一的整体,作为描述和揭示自然现象和规律的物理科学也应是简单、和谐和统一的。“多样统一”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整个物理学史,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物理学大师们为建立统一的物理理论的奋斗史,也是物理学家追求美的历史。牛顿为追求天体运动和地面物体运动的完美统一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焦耳为追求热与功的完美统一测出了热功当量;法拉第为追求电和磁的完美统一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爱因斯坦为追求时间与空间的完美统一发现了相对论、为追求质量与能量的完美统一发现了质能方程等等。作为支撑经典物理大厦的牛顿运动定律,在宏观低速领域,实实在在地展现其简洁和完美;而作为现代物理大厦支柱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又从更广阔领域描绘了一幅极其简洁的物质组构和运动的生动图像。科学的美,还体现在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上,海王星与冥王星的发现、人造卫星的升空、原子弹的制造等等,这些无不叫人惊叹科学的伟大。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科学家追求科学完美的典型事例能促进学生对科学美的认识转化为对科学美的追求。

四、利用物理学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物理学史是一部科学文明的发展史,在物理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介绍我国古代在物理学方面对世界的卓越贡献和我国现代物理学相关技术的飞速发展及成就,这既能使学生了解祖国灿烂辉煌的文化,培养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又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激发学生爱祖国爱民族的热情;介绍物理学的前沿知识,了解当前我国现代物理学相关技术与世界科技发展存在的差距,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开阔眼界,领略了知识的巨大力量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还能使学生感受物理学美和人类智慧美。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唤起学生的时代责任感与使命感,有勇气肩负祖国赋予的使命,树立为提高我国科技水平而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献身科学的信念。

例如,我们讲述“声波”时,就要讲讲北京天坛绝妙建筑;在学习“原子和原子核”时,就应提到在现代物理前沿领域所作的巨大成就的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等科学家;在讲“超导”时,应介绍我国在超导材料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我们在讲述“天体运动”时,不能不介绍“神五”、“神六”、“神七”“嫦娥一号”的发射,介绍我国航天技术的现状和发展,介绍平均年龄只有三十岁的航天人。学生会为自己的祖国感到自豪,为这样一群年轻人而感到自豪。这不但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民族自豪感、使命感和责任感,还能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报国之心。

五、通过物理学史,渗透概念形成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挖掘美育因素

在物理学史上,每一个科学上的新发现,都为后继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迪。中学物理中一些概念、定律和理论建立的过程凝练、升华了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也包含了丰富的育人因素,展示这些科学过程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全面正确的理解和建构,让学生得到前辈科学家科学思维和研究方法滋养,认识到物理学每前进一小步,都伴随深刻的物理思想和观念的变革。使学生受到生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和感染,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培养。例如: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就经历了一个发现、认识、否认、再认识过程。j·j·汤姆生发现电子后,曾提出关于原子的“枣糕式模型”。 1910年,卢瑟福建议用a粒子轰击金箔片。实验表明a粒子能穿透很薄的金箔片。这一实验事实使汤姆生枣糕模型遇到了无法解决的矛盾。因a粒子是失去两个电子的氦原子,犹如一块掉落两颗枣子的小枣糕,小枣糕打在大枣糕上,氦原子无论速度多么大,也很难想像它能穿透出去。但是1908年卢瑟福用a粒子轰击原子时,有大约八千分之一的几率被反射回来。这一事实使卢瑟福惊奇,他说:“这是我一生中最不可想像的事,真如用一枚重型炮弹轰击一张卷烟纸,而炮弹竟然被卷烟纸弹回来又打中了我自己一样的不可思议。”。卢瑟福用不同金属箔片进行了多次实验,并经过三个多星期的认真思考,指出汤姆生的原子模型不会使a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卢瑟福以丰富的想象力提出,原子是一个很“空”的,中间是一个很小但质量很大的硬核。卢瑟福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严谨的推理,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在物理教学中应该反映这种高潮迭起波澜壮阔的发展过程,使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得到启迪,让学生从知识的完善和演变中认识它的条件性和局限性,使凝固的物理知识变得生动,学习仿佛是一次与科学创造者的对话;适当分析科学家的成功和失误,体会科学探索者的困惑、沉思、试探和创新智慧之光,让学生用发展的观点,辩证地看问题,认识到物理学知识的相对性,有效地消除学生对物理学知识来源的神秘感,消除对已有知识的僵化认识,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树立信心。

参考文献:

[1]李艳平,申先平.物理学史教程[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3. 103.

[2]邹纪常.物理学的美学价值[j],广西物理2000.3.

量子力学发展史范文第3篇

关键词:校本化;高中历史;科学史

科学史是沟通自然科学和人文学术的最好桥梁。通过科学史的训练和熏陶,不仅可以培养文理兼通的人才素质,而且还可以优化人才的知识结构,这是其他学术无法替代的。科学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懂科学史,就不能真正理解社会发展的历史。就科学高中的培养目标而言,大部分毕业生将会从事理工科专业的学习和工作。而一个从事科学技术工作并且力求在科学技术上有所创新的人,如果对科学的发展缺乏整体上的了解,不能掌握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以及其他学科对本门学科的影响,就很难有所成就。因此,开设科学史这门课程尤为必要。这门课程重在还原人类认识自然界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发展历程,揭示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特别是向学生提供著名科学家、发明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进而为科高学子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提供借鉴,让他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走得更远。以下为科学史的具体学习要点:

一、科学史的意义与研究现状

1.了解科学史的确立及其诸种功用,理解科学与正确之间的关系。2.掌握科学史研究中的内史和外史,了解科学史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二、古希腊的科学与哲学

1.了解古希腊科学产生的背景。2.概述古希腊贤人对万物本原的探究,认识对万物本原的探究意义。3.了解亚里士多德在自然哲学、逻辑学以及系统的经验考察等方面的贡献。4.知道古希腊在数学、物理、天文学等方面的贡献,理解其对古代世界的影响。

三、古代中国的自然观与科学技术

1.知道天人感应与天人相分及宇宙演化思想,理解中国古代的时空观念。2.了解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浑盖之争,认识其对中国天文学发展的影响。3.概述中国古代传统数学、计时技术和测向技术的发展演变。

四、阿拉伯的科学及科学在欧洲的复兴

1.概述阿拉伯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了解其与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渊源,认识“翻译”为阿拉伯科学的真正起点。2.了解阿拉伯在数学、天文学、医学、光学和化学方面的发展,理解阿拉伯科学的世界意义。3.了解基督教、亚里士多德思想以及农业技术革命对中世纪欧洲科学发展的影响,认识“1277大谴责”对人们打破亚里士多德思想对科学的束缚作用。4.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以及不同文明间技术的交往对欧洲近代科学革命的影响,准确把握宗教与科学的关系。5.了解培根倡导的实验、哈维的血液循环说以及数学的新进展对科学在欧洲复兴的作用。

五、近代科学革命――天文学、新物理学、数学、化学

1.理解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在近代天文学方面的革命性作用,了解伽利略望远镜以及第谷的精密天文学对传统天文学的冲击,概述开普勒三大定律对哥白尼天文学的继承与批判,理解近代天文学革命是近代科学革命的切入点。2.说明斯蒂文链、伽利略的实验方法、笛卡尔的机械主义方法论、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物体运动三定律等对近代物理学发展的意义,明确近代物理学是近代科学的核心领域。3.了解微积分的创立,列举笛卡尔、费马、牛顿、莱布尼茨、欧拉、拉格朗日等人在微积分发展过程中的贡献。4.概述古代炼金术对近代化学产生的影响,了解波义耳、拉瓦锡对近代化学诞生的贡献。

六、生物学的重大突破――从进化论到遗传学

1.了解达尔文进化论提出的背景以及达尔文的生平,认识其个人经历对其提出自然选择的进化论的影响。2.认识孟德尔定律,理解孟德尔被称为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的原因,了解遗传基本因子――DNA的发现对遗传学发展的意义。

七、物理学的新突破

1.了解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认识其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作用。2.简述能量守恒定律和热力学定律的建立过程,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热力学的基本定律对化学、天文学等学科发展的影响。3.了解狭义相对论的两条基本原理,概述广义相对论的三大验证,说明对广义相对论正确性的认识。4.了解爱因斯坦对量子论方面的贡献,理解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间的关系,认识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

八、数学的新时代

量子力学发展史范文第4篇

关键词:物理学史 教学 作用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教学的三维目标。在物理教学中,适当的引入物理学史的知识,不仅能够增强物理教学的趣味性、思想性和启发性,提高教学质量;也能够更好的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本文仅就物理学史在实现情感目标的方面做一浅述。

一、通过学习物理学史,可以让学生看到科学家的协作精神,进而提高自己的合作意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马约尔博士在最近发表一个报告中指出,要教育学生不仅仅“学知识”,而且要“学做事、学做人、学会与他人生活”。在物理学史中,我们可以在一些典型的事例中时时发现科学家之间的相互协作和相互帮助的精神。

科学研究是一种脑力劳动,其价值往往表现为同行和社会的承认。为了褒奖有重要贡献的科学家,常常在某些定理、定律、法则、猜想、学说、(科学)单位前面冠以科学家的名字.像牛顿引力理论、牛顿力学、牛顿三定律、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等就是明显的例证。虽然这种同行的承认是集体对个体研究工作的承认,但是,这不能说明这些成果是 某个人的独立工作可以完成的。对此,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就深有体会地讲到:“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

以量子理论的建立为例,在普朗克提出“能量子”假设之后,爱因斯坦建立了“光量子”理论;玻尔建立了原子理论;德布洛意建立了相波理论,并且在此基础上,海森伯和薛定谔最终建立了量子力学.能量守恒原理的发现曾有几个国家的十几名科学工作者作出了贡献,英国的焦耳、德国的迈尔和亥姆霍兹的贡献最为突出.他们的成绩往往体现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集体智慧和血汗,正像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所说的:“科学家不是依赖于个人的思想,而是综合了几个人的智慧,所有的人想一个问题,并且每人做它的部分工作,添加到正在建立起来的伟大知识大厦之中。”

这种协作精神在技术发明和科学发现中对个人独创精神是一个有益的补充,这是一种互补的作用,特别是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得到了充分的体现。1996年,杨福家院士谈到:“今天的科学实验已经不像本世纪初那样,仅靠一两个人就可以获得重大研究成果了。……我感到这个课题值得每个教师深入思考:如何教育学生与人相处。我非常赞赏一句话:“当你走进艺术展览馆时,看到自己的作品是一种享受,看到别人的作品也应感到是一种享受。在一个科研集体中,其他人取得了成绩,你也应该感到高兴,当代知识分子应该具有这样的素质。”

在物理教学中,适当的引入物理学史知识,可以在潜移默化之下,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二、通过学习物理学史,可以使学生体验物理学的批判、辨证思维

批判精神的核心是怀疑精神,表现为不迷信权威,不迷信书本,坚持真理。哈佛大学以“与柏拉图相知,与亚里士多德相知,更重要的是与真理相知”作为自己的校训,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更是批判精神的写照。物理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反思、怀疑、批判、求真、求美、求新的发展史。从光的微粒说到波粒二象性和光子说,从古典力学、经典力学再到相对论力学;从热质说、热动说到能量说,爱因斯坦和玻尔之间就量子力学是否完备发生了长期的争论等。都是让学生体悟批判精神的生动素材,对物理学史的阅读、听讲、讨论本身就是一种培养批判精神的过程。

在物理教学中引用物理学史介绍物理学规律形成的过程,会给学生带来好处。例如,力学的各种概念和理论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建立起来的。人类在社会实践别是生产斗争中,天天接触到机械运动,使用工具,经常会经受到力的作用,所以力学知识发展较早,也最直观,从而建立起力、运动、速度、动量等概念,建立起牛顿运动定律。而这些理论反过来又指导人们的实践,进一步深入地认识机械运动,这就是一个实践――理论――实践的过程。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理论又在实践中经受检验,从而使科学向前进步。

辩证唯物主义对立统一的观点即矛盾论的观点在物理学史上也是不乏例证的。通过有关例子的教学,可以启迪学生思想,避免走向问题的极端。让学生充分理解自然界中的事物无一不是对立统一的。正电荷与负电荷,它们有相反的性质,形成的电流方向相反,产生的磁场方向也相反,但它们又处于统一之中,如它们共同存在于物体之中,无论如何变化,电荷必定守恒。波粒二象性正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对立统一现象。人类认识自然界总是按辨证的规律前进的。

三、通过学习物理学史 ,可以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

郭奕玲教授认为讲清科学发展的曲折性, 让学生们充分认识到,科学的道路是不平坦的,科学家成功之路是艰险的,要准备付出比常人更多的精力和代价,必须有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要善于继承又勇于创新,才有可能取得成功。物理学史可以看成是某种载体,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是传达科学前辈的思想、方法、情趣和经验。目的是给人既要讲述理论的发展,也要介绍实验的发现和检验,这样才能说清楚物理学的来龙去脉。

他还认为,通过物理学史的介绍,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苦乐观。什么是苦?什么是乐?科学家们怎样看苦和乐?科学工作,虽苦犹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价值要放在社会的大环境中和历史的长河里去衡量;培育高尚的情操,做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树立责任感,要象科学家那样为国为民,奋发图强。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有时候反面的事例往往也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可见,物理学史是物理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巧妙的引入物理学史对物理教学能够更好的实现情感目标,教师应该将物理学史与教学合理地结合在一起,以期收到画龙点睛的功效。

参考文献:

1.胡世良.谈中学教学中的物理学史教育

量子力学发展史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交互式;电子白板;信息技术;中学历史教学

历史总结了前人的智慧,记载了前人的成果,学生应该对历史有着全面准确的学习与认识。而学生在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若想更加全面的准确的学习历史和增强对知识的体验,则需要学生自己借助自己的理解与想象思维,再现历史情境。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新型的教学手段,在教育方面便具备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若将中学历史教学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功能和优势相结合,便会显著地提高中学历史教学效率。

一、中学历史的学科特c

中学历史学科具有整体性。历史的整体性要求学生在学习历史时要具有高度的形象整体思维能力,学生要学会通过自己的形象思维能力从文物、口头传述和历史材料中掌握客体。中学历史学科具有因果性,与世界万物具有普遍联系一样,历史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历史时要懂得联系背景,展望整个历史长河,而不是局限于单个的历史事件,只有弄清前因后果学生才会更大限度的去掌握历史的发展。中学历史学科还具有客观性,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无法否认的事实,但若想把握历史的发展则需要站在客观的角度去认识与学习。

由以上特点可见,学习好历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中学历史的教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有些内容教师也无法很好的进行阐释。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引进信息化设备可以有效的解决教学难题,将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到历史教学就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历史学习。

二、中学历史运用交互电子白板的优势

交互式电子白板具有很高的可操作性。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可以将历史前后清晰的衔接起来,让学生以展望的视角和整体的观点来分析历史事件,保证历史的整体性和因果性。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这种特殊功能,使得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历史事件以及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体现历史学科综合性的特点。

交互式电子白板便于教师对历史教学及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总结与反思。为了加深学生对历史教学内容的吸收与内化,教师都会在课堂结尾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和重点强调。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回放功能就可以将整个教学过程中思考、讨论、强调过的内容重新展现在学生眼前,及时有效的实现了总结和复习。同时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回放功能有助于教师发现及纠正问题,使教学更加正确和精彩。

交互式电子白板同时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方便。交互式电子白板与计算机相控制,教师可以轻易地将相关资料展现在学生的面前,避免了在计算机上的手动操控,从而专心的去讲解知识。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强大的储备空间可将历史长河贯穿成一条线路,更加方便了教学。

三、如何将交互式电子白板与中学历史教学有效结合

学校方面要加强对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设备的建设与应用。一方面学校可以组织一些有关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经验介绍会,老师之间相互交流,交换经验,互相学习,给教师提供更大的能力进步空间。另一方面,丰富学习资源,加强对历史教师专业的培训也是尤为重要。学校要大力支持教师工作,给老师提供更好的教学平台,教学设备等,为教师提供优秀的专业培训,为教师应用电子白板来进行中学历史的教学创造良好的环境。

将中学历史课程与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进行完美契合。历史学科的整体性、因果性和客观性的特点决定了在学习历史时要准确掌握整件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把握历史内在规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新的教学信息技术手段,能够将历史事件形象准确的展示在学生眼前,所以交互式电子白板为中学历史的教学提供了有效的载体。教师也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入自己的想法,不能完全丢弃传统的教学方法,注意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时间,避免产生依赖。

增强教师操作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技能。教师熟练的操作技能是交互式电子白板与中学历史相结合起作用的关键。第一,教师要不断学习信息技术的操作,熟练的掌握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方法,提高自我专业技能,将交互式电子白板与自己专业的历史知识有效结合在一起。交互式电子白板是教师和同学相互沟通的载体,所以教师要提高应用电子白板的能力,做到能够在课上的任何时间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上进行书写。第二,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以往的实践中可以看出,教师在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过程中将知识教学完全寄托在电子白板上,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学习主观能动性,所以并未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果。鉴于此,教师不能因为有了交互式电子白板与中学历史相结合的便捷性而完全解放,教师需要做的是转变教学理念,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更好的学习,从而更顺利的进行历史教学。

四、结语

交互式电子白板与中学历史教学的完美结合,做到了真正的“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把课堂还给学生”。在中学历史课堂的教学中,发展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优势也是不言而喻的,它将课堂变得生动,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中学历史的积极性。同时使得学生在课堂更加踊跃,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学习动机,更加方便了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了教学的课堂效率。

总而言之,交互式电子白板与中学历史教学的结合将空洞的中学历史变得真实、直观和自主,让学生从枯燥的中学历史中找到了乐趣。交互式电子白板与中学历史教学的结合使历史课堂价值实现了最大化,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得到了全面发展。交互式电子白板与中学历史教学的结合使得历史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得到显著提高,使中学历史教学迈向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黄.交互式电子白板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05):118-119.

[2]黄.交互式电子白板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以人教版必修2《第一次工业革命》一课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