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简述人文精神的内涵

简述人文精神的内涵

简述人文精神的内涵

简述人文精神的内涵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公益海报;文化特性

信息时代的公益海报在多元化的设计领域中,为设计师提供了无限创意的空间,同时也成为现代设计文化和观念的传播者,它在有效传达人类精神文化领域的主题下以神奇的视觉符号,在非凡的创意中注入文化理念,让设计与心灵对话,传达设计文化的视觉语义和生命力,并成为反映时代文化、先进文化的传媒代表。

1 追求主题系列化的文化表述

平面公益海报这种图形媒介的传播媒体,凭借方寸纸上的静态图像除追求文化品位外,怎样才能提高观者的视觉注目率及信息接受率?近年来公益海报的主题系列化诉求所形成的大规模视觉优势,可使主题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深度表现,既提高了传播力度,又使主题的引导及说服功能更具亲和力,强化了观念,丰富了视觉表现。这种在中心主题统帅下追求子主题系列化的文化表述,其内涵的深度思考和延展体现出信息时代公益海报的又一个文化特性。

1.1 意念集中的系列子主题

任何作品都应传递出主题思想,反映创作的意念。从属于中心主题的系列子主题必须鲜明地表达出海报主题的思想内核,即传递的意念必须集中,既简洁而明确,又给人以清晰明确的概念,这样由多个相同意念的子主题构成的系列化组合,搭建出坚实的意念堡垒,由此而形成的强大的视觉阵容及主题攻势,可使观者在对主题深度感悟时,又增强了记忆力。

1.2 多视角的独特表述

明确了中心主题的思想内核后,系列化子主题的表述必须从新颖而独特的视角来切入主题,并创造出独到见解的一组节点式的子主题,以此具体展开其表述方式,充分拓展想象思维:或从宏观的角度、社会价值的角度、个人观念的角度、危害的角度等方面去挖掘新创意;或运用文学中的比喻、推论、类比、假设等修辞手法来启迪创新思维,从中寻求最具新意的、最有内涵的、最绝妙的一组语言结构形式统一化的子主题,这将作为创意设计中表现的主题理念和创造画面效果的基础定位,是形成系列化风格的内在生命线。多层次、不同角度的诠释将更加突出主题的信息力度,让大众在同样文化理念的信息传递中接受观念、接受信息,这种与众不同的主题系列化风格体现出作品的个性魅力。

1.3 揭示主题的深刻内涵

如果一件设计作品,特别是传播观念的设计作品不能开掘出令人心动不已的思想内涵时,当然就算不上上乘之作。具有深度思考力的公益海报其实来源于设计师对平凡生活的细心感悟,思考着生活带来的观念、价值、审美、创造的哲理性,既是最能让广大观者在情感上引起共鸣的话题,又是借助不同的表现手法来间接暗示的深刻哲理,从而给人们以更多的文化启示。

2 体现时代文化观念的公益主题

随着国际经济的日益融合,传播空间的巨大变化,艺术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人们越来越需求精神世界的多元感性满足,海报艺术作为信息传播的交流媒介,以图形语言和注入文化理念的主题设计碰撞着人们的生活和精神领域,成为最具精神浸透力的传媒之一。

文化概念早已融入人类的一切活动之中,贯穿于人类的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文化一词在《词海》中“广义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可见文化是一种积淀,是一个创造过程,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是构成文化最基本的因素,不同的时代就会传递出特有的文化观,现代艺术设计在现代文明进程中所体现的先进的设计观念、设计思想、设计手法无不蕴涵着现代文化的创造精神,而作为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平面公益海报正反映人类精神深层结构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生活观所构成的意识形态,并对群体行为模式予以引导,推销时代新观念,引发公众的公共意识和公益行为,这种满足人们精神功能需求的艺术作品必然赋有深刻的文化特质。“主题是一种思想,是一切艺术作品共有的基本要素。”传播明确观念和思想的主题是公益海报设计过程的核心及灵魂,其本身就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哲理。内涵丰富而鲜明的主题海报传播着精神文明,引导着社会舆论,支配着公众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推动着社会公益事业的迅速发展。

3 注入本土文化的设计理念

在招贴设计中注入本土文化,实质上是对传统文化的再认识过程,以吸取民族文化的精髓来丰富自己的个性语言,在现代设计的共性中去寻求个性化的创意表现,这种将传统文化元素注入到现代设计理念之中的创意体现出信息时代公益海报设计的又一个文化特质。

我国是一个东方文明的古国,积淀着非常丰厚的民族文化和精神,传统的文化艺术更显示出无限的审美内涵,传统绘画艺术体现的那种神韵、空灵的艺术精神。观念的思考和个性化的表现是公益海报创新设计的追求,深层次地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与图像元素,巧妙地吸收并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去,以体现出中国文化内涵的个性化设计。

4 传达文化概念指向的符号化图形

符号是一种高度概念化的指向形象,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公益海报艺术作为大众传播媒体,创造性地运用新颖、绝妙的符号图形进行文化概念的形象表述,注重主题内涵的深度拓展,即依靠图像来表达对象的象征性,并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来表现,从而体现一种既简洁而又蕴藏丰富信息内涵的视觉符号形式,并赋予明确的意义指向。

“图形一词通俗所指就是那些具有广告性质的图画作品,具有认为设计性、着意于说明某种概念的视觉符号,总之,它明显和美术作品具有截然不同的性质和意义。”图形的概念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延展,从传统手工技法产生的图形扩展到现代的摄影、电脑等科技手段所演绎的图形中,无不浸涵着不同文化概念的符号意义,从而形成了丰富的图形语汇,并成为媒体传播中投射信息的主要载体。“所谓‘设计’,就是将视觉语言的这些优势转化为一种强大的发射力量和迫使受众不得不接受的功效。”

5 结 语

面临“信息技术全球共享”的时代,公益海报艺术的文化内涵会不断的延展,文化特质也更加突出。电脑图形设计所创造的前所未有的高精度、高效率、以及丰富而全新的视觉表现效果,为公益海报设计师提供了一种超乎想象的创意空间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成为一种新的作业标准,并带动公益海报艺术走向更为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张树庭:《有效的广告创意》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傅根清《广告原理》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李砚祖:《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黄建平:《广告招贴设计》,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

简述人文精神的内涵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大学校训,内化,对策

有关大学校训的建设的研究是个热门的话题。近年来,学术界对如何进行大学校训建设的理论研究成果很多,各高校也在不断完善大学校训的制度建设。然而,众多的研究往往着眼于高校作为一个单位如何进行大学校训的建设,而对于大学校训能否真正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为的精神动力则关注不够。本文以大学校训的内化机制为切入点,对如何将大学校训的内涵和理念转化为大学生自觉行为的内化机制和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大学校训内化的含义及其必要性

1999年中华书局出版的《辞海》的解释为:学校为训育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成匾额,悬于学校公见之地,是为校训。顾明远教授主编的《教育大辞典》认为校训是“学校为树立优良校风而制定的要求师生共同遵守的准则”。校训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体现了全校师生的意志和追求,指导着学校的办学方向。“大学校训是一所大学独立思想、传统精神和办学特色的集中表述,是一种赋予大学以生命、品格并深刻体现了其办学宗旨、治学传统、文化底蕴、团体精神、社会责任和学校个性化特色的校园精神文化形态。”校训对内影响和规范了师生的言行举止和行为方式、引领了学校的办学方针和发展方向,对外则作用于社会文化和文明理念,从而起到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虽然许多高校都非常重视校训的制定和贯彻,但是,由于学校对校训的价值和作用认识不到位,重视不足,宣传不够,把它看作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也不重视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有的虽然重视其存在,但不重视其内在价值及作用的实际发挥,使得校训不能真正在实践中落实其灵魂作用。大学校训的建设的关键要体现实践性,内化校训,落实校训的本质作用,转化为大学生的行为。大学要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的需要,承担社会责任,要培养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三者统一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办出自己的特色,就要着力内化自己的大学校训,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内化是指人将外部事物通过认知活动转化为内部思维的过程。这一概念是由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最先提出的。他认为,社会本身即具有规范的体系,它超越个人意识而独立存在,个人只有透过内化的过程,才能将其植根于个人意识之中,即将社会意识形态的诸要素移植于个体意识之中。大学校训的内化是指大学生如何自觉地将大学校训的内涵转化为自己的理念,它标志着大学生对大学校训的内涵从外在灌输转化为内在认同,其目的是把大学校训的内涵及理念转化为大学生内在的价值追求,并成为大学生自觉行动的精神动力,这一内化过程充分反映了主体与外界间相互作用关系,外界客体只有通过主体的积极能动作用才能反映为主体的信念、情感。内化是一种过程,显示了某种理念或价值逐次地成为个体一部分的过程。大学校训内涵的内化也是一种过程,校训的内容通过接受或内化学习过程之后,它不再是外在于主体的行为要求了,而已成为主体自身的价值取向。该接受过程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中,通过内在心理变化而实现的。影响大学校训的内化实现的心理因素包括大学生的认知结构,情感,意志,行为和评价,五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大学校训内化的整个过程。

二、大学校训的内化存在的问题

我国大学校训的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仅从大学校训内化的视角探讨大学校训建设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校训的内涵阐释不深刻,内化的内容不统一

大学校训的内容往往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意义,其与文化传统、思维方式、语言结构等有密切的联系。解读大学校训,深入领会其文化内涵,发挥其实际的教育作用,就必须对此相关知识进行学习和思考。对256所高校的调查结果显示,80%以上的学校对于校训的内涵也没有进行过详细的阐述;58%的师生反映,并不是很了解校训的有关历史及内涵。而另一项针对国内100所高校网站的调查显示,在网站首页上显示了校训的仅有62所,对校训进行简单介绍的仅有11所,对校训的历史、内涵进行详细阐述的高校更是少之又少。总之,很多学校没有通过有效的形式将校训的精神表征出来,或者利用学校网站等有效载体对校训的内容和内涵做一些必要的宣传和阐释;许多学校的校训仅仅停留于口号、标语,成为装饰学校门面的工具,没有将校训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在新生入学时讲,在重要会议上讲,以致大学生不知道校训的确切内容,对校训的内涵更是缺乏深刻而统一的认识。

(二)高校不重视开展校训宣传活动,内化缺少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虽然许多高校都非常重视校训的制定、贯彻和传播,但学校对校训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全,很少开展校训宣传活动。上海市教育党委研究室面向上海市150所学校(包括大学、高职、高专、中小学、特殊学校)所做的校训调查发现,很少有学校能准确说出学校校训的特色及具体的校训教育措施。校训不同于具体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很多学校没有相关对校训建设的规定,校训建设容易流于形式,落不到实处。笔者在调查中发现,85%左右的学校很少或从未围绕校训或以校训为主题开展过系列活动,没有开展过校训专题研究,没有通过课程、讲座、班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党团活动、文体娱乐等活动让大学生进一步理解校训和实践校训,使得校训的内化缺乏必要和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所以无法充分发挥校训的灵魂作用。

(三)高校不重视校训文化氛围营造,内化缺少相应的环境

建设校训文化也需要有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广大师生在校训的文化氛围熏陶下,潜移默化地内化校训,从而实现其育人效果。校训文化氛围的营造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氛围的营造和精神文化氛围的营造。一些学校为求校训而立校训,没有把校训与本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精神等联系起来,很多学校的简介、招生广告、宣传材料、奖励证书上都没有出现校训。校训蕴含着丰富的理念和内涵,可惜的是,当前的大学校训在管理上把校训建设成了形象工程建设的代名词,不但不注重校训物质文化的建设,也没有把校训的理念和精神融入大学校园中,使得大学生不能在环境中内化大学校训的精神和理念。每个大学都应该形成自己有特色的优势学科、人文精神、办学理念等,努力营造有特色的大学校训文化,这样才能使校训在文化氛围的熏陶下,逐步内化校训,发挥大学校训的价值和作用。

三、大学校训的内化策略

内化校训的理念和内涵,建设校园文化,要靠大学生的自觉行动,要让校训理念的精髓深入到大学生的心灵,使大学生自觉地投入到这种校园文化建设中来。高等学校应结合当代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采取更多的途径内化校训,内化校训的最终目的要体现在日常的行为中。

(一)利用多种渠道对校训的内涵进行深刻的解读,统一校训内化的内容

内化校训要从诠释和解读切入,不仅要知道其表层含义,校训的来龙去脉、内涵外延都要通过不同载体面对不同层面进行广泛的传播,从而让师生更加了解、认知、遵循校训。尤其是学校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庆纪念等重大活动中都应将校训教育、弘扬校训精神作为重要内容,有组织、有步骤地利用校内外宣传阵地进行广泛的解读校训,让大学生能通过不同渠道,不同层面了解校训的内涵。要针对大学生的特点,采取尊重、理解、信任的态度,采用换位思考、平等互动、讲求实效的方法,通过课程、讲座、班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党团活动、文体娱乐、师生交流、校园网络等渠道,要强调针对性、生动性、感召性和互动性,追溯校训来源、诠释校训内涵,通过介绍杰出校友展现校训,帮助新生代学生在校训的旗帜下,逐渐了解校训的深刻内涵和理念,逐渐形成统一的认识。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拓宽校训内化的途径

确立了校训后,要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有组织、有步骤地利用报刊、广播、电视、校园网、宣传橱窗、校内刊物和简报等校内外宣传舆论进行广泛的宣传,让所有的校友,都熟悉和了解校训,在此基础上接受、认同、喜欢校训,并参与相关的征集活动,在活动中自觉内化校训。除了开展宣传活动之外,还要围绕校训或以校训为主题开展相关系列活动,以促进良好的文化氛围的形成,从而让大学生在主题活动中思考和研究校训。如江西师范大学就曾以校训内容作为学校每年四大传统校园活动的名称。上海外国语大学在确定新校训“格高志远,学贯中外”后,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包括专题讲座,校训书法大赛,新校训英语翻译大赛等,积极引导大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深刻全面地理解新校训的内涵和精神,逐步内化校训。除此之外,还要重视对大学生自我实践活动的指导,针对大学生感兴趣的校训主题,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将大学校训中所蕴涵的精神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的各种活动中,经过反复强化,逐步内化校训。

(三)注重校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中氛围的营造,提供有效内化的环境

高校在进行大学校训教育时,要加深对重在养成的认识,高度重视校训文化环境的影响,发挥校园文化的积极作用。大学校训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他需要通过特定环境的熏陶和渗透形成这一环境中人们共同的价值标准,信念追求,社会心理和行为规范。充分发挥校训的文化作用,要通过集体活动建立活泼,有序的文化氛围,塑造优良教风、学风,通过教师潜移默化的引导,同学之间互相影响,无形当中内化校训内容,树立核心价值观。除此之外,应该把校训巧妙地列入校园景点之中,同时,将校训写入校徽、校歌和学校网站的首页上,将校训写入招生简章、学校简介、新生入学通知书、毕业纪念册和毕业文凭上,尽可能多地让校训出现,总之,要使校训的精髓真正深入人心,融化在校园的每一个细微之处,体现在教学科研的每一个环节,蕴含在每一个校园人的言行之中,内化为每个校园人的意志和情感,促使每个校园人为实现校训的理念而孜孜奋斗。

总之,要努力使校训逐渐内化为大学生的一种价值追求,赋予全校师生一种文化精神,引导他们的一言一行,激励他们充分充实自我、丰富自我、提升自我。在校训的指导下,使全校广大师生员工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努力工作和学习,同时用精神的力量促进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学术行为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迪尔凯姆.社会分工论[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2]度红平、杜学元、李化树.论大学校训[J].《高等教育研究,2006(6).

[3]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4]http://www.godpp.gov.cn/ddjs_/2007-07/25/content_10668756.htm.

[5]刘亚军等.关于上海市部分学校校训的调查报告(J).思想理论教育2003(01).

简述人文精神的内涵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水彩风景写生;意境;精神意蕴;表达方式

水彩风景画起源于德国,18、19世纪在英国逐渐成熟。明清时期,我国与欧亚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逐渐增多,西方的水彩画也在这时候传入我国。十六世纪末期来自意大利的传教士利玛窦成为第一个给我国带来水彩画的西方人,之后,水彩画便在中华文明的国土上扎根发芽,并在众多创作家的努力下不断创新和发展。水彩画作为舶来品传入我国并不断的发展已经有百年的历史积淀。水彩风景写生注重将主题的精神意蕴渗透到作品中,欣赏者在受到视觉美感带来的极大冲击时,还能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受到精神的启迪。意蕴是艺术家在水彩风景画创作时运用水、技术手法、形体以及材质对客观事物的描述所传达出的人生感悟、哲理和艺术追求。

1 意蕴的涵义

艺术作品由内容和形式两个部分组成,艺术作品也是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结合,内容和形式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关系,他们是艺术作品整体意蕴表达的基础,内容和形式是艺术作品的外在表现方式,而意蕴则是通过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结合传达出的精神层面的艺术效果。

意蕴,顾名思义指的是作品内在、深层的涵义和韵味,也可以说是作品内在的生气、灵魂、精神、情感以及风骨。歌德提出,文学艺术作品不光要有完满的形式还要有内在的意蕴和崇高的东西,只有这样才可以称之为美。下面从三个方面论述意蕴的涵义:

1.1 意蕴是形象之外的意味

主题和题材构成了艺术作品,作品中的题材并不能代表作品的涵义,它只是作品意蕴的外在表现形式。艺术作品的意蕴并不存在作品的表面而是各种表达符号之下的启迪或者教训。很多人都喜欢听或者阅读寓言故事,一般情况下,寓言故事带给我们的除了欢乐之外,还会带给我们一个深刻的教训,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而这个所谓的教训和道理在艺术作品中就是所谓的意蕴。

1.2 意蕴是隐藏在作品中的无形的精神

意蕴是创作者蕴含在作品中的深层意义和精神。当一件优美的艺术品摆在我们面前,我们最先捕捉到的不是作品的意蕴和精神而是艺术的形象、艺术的表达方式以及艺术的语言等。艺术的精神和意蕴之所以不能被我们的感官直接把握,是因为我们的感觉只可以把握住有形的东西,然而意蕴是一种深层的无形的东西,对意蕴的把握只能用我们的心灵去体会、感知,因此,我们说意蕴是艺术作品中无形的精神。

1.3 意蕴是艺术作品中最高的境界

一般情况下,艺术语言和艺术形象是艺术作品中都会具备的,然而并不是每件艺术作品都会具备艺术意蕴。比如说那些强调纪实性、娱乐性、功利性的作品和创作往往就不具备艺术意蕴。一件艺术作品只有同时具备了这三个方面的要素才可以称之为是优秀的艺术作品,而艺术意蕴又是艺术作品最为珍贵的价值所在,是艺术家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

2 水彩画风景写生精神意蕴的表现方式

2.1 寓情于景

有人说大自然作为造物主是最伟大的艺术家,包罗万象的大自然为艺术家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原料。秀丽的山川、优雅的河流、澎湃激昂的海浪、一望无际的稻田都是大自然赠与人类的宝贵的艺术素材。很多艺术家通过对大自然的描述表达一种情调、一种情感。一件文学作品之所以能打动人,让人产生共鸣,并不仅仅是这件作品的技术手法是多么娴熟、色彩搭配是多么恰到好处,而是,作品中所蕴含的创作人的情感、创作人的精神。一件作品没有了情感的支撑算不上是艺术品,只能是一副空架子而已,没有精神和灵魂而言。例如,著名水彩画家贝戍民水乡系列的作品处处饱含作家对江南水乡的喜爱和眷恋之情。因此,一幅成功的水彩风景画绝不是对作品的简单描摹,而是在对自然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结合作家人生感悟的灵魂创作。自然界的一花、一草、一木只要是充满感情的,也会充满诗意,打动人的心灵。

2.2 对意境的把握

意境是评价艺术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准,意境是画家的主观感受和客观景物有机结合产生的一种艺术境界。艺术境界也是水彩画写生表达精神意蕴的重要方式。受人生阅历、家庭环境、文学修养等条件的限制,不同的艺术家对同一种自然景物的感受有很大的区别,这也是艺术风格丰富多彩,产生不同的意境美的原因之一。一幅优秀的水彩风景画。从开始的构思、构图就会注意对画面意境的描写。充分运用大自然中光、影、烟、雾、水、山等意象表达或空旷、或幽静、或孤独、或激昂的意境。这些飘来飘去、难以捉摸的意境,结合想象、联想等思维过程传达出作者深厚的意蕴。对于水彩画意境意蕴的把握不能仅仅依靠视觉,要充分调动起身体每一处感官神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体会水彩风景画的意境美和精神意蕴。

2.3 简化风景,植入物象本质

在水彩风景画的创作过程中要注意丢弃影响画面美感的笔墨,去伪存真,通过对主体部分的突出,使艺术思想的表达更加清晰明朗,也让作品更加具有表现力。比如说有一些作品看似简单轻快,仔细品味之后,就会猛然发现其中真意和意蕴。例如,陈立勋的作品《圣光》以暖灰色的基调、简练的笔触概括出建筑物的主要特征以及隐约可见的朝拜者,表达了马来西亚清真寺的神秘气息。因此,去掉作品中一些多余的东西是表达画面深刻意蕴的重要方式。对作品进行综合、概括、分析、提炼、再创作,用最简化的方式传达出作品的精华,表达出作品的意蕴,更容易让人接受、产生共鸣。

2.4 运用含蓄的表现手法

一览无遗是无法引起人们的联想的,含蓄的东西,人们看不清,摸不透,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于是更容易引发一系列的联想和想象。例如,我们在欣赏《山中夜行图》时,湖面中山峰陡峭,在幽暗的古木林中隐约浮现出两间书屋,有一位老人孤独的行走在木桥上,透过发白的月光,这位老人仿佛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结合时代背景和艺术家的个人经历,我们可以体会这是艺术家用含蓄的手法表达自己不得已隐居山林的无奈之情。含蓄的作品往往传达出一种非理性的主观因素,山水风景画的创作只有抓住了画面中虚实的关系,才能表达出耐人寻味的精神意蕴。

3 结束语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文化艺术的发展也逐渐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局势,人们的审美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革,然而不管怎样,艺术始终来源于生活。水彩风景画作品不光要注重外在内容和形式的表达,更要关注其蕴含的精神意蕴的表达。

参考文献:

[1] 高磊.浅谈水彩画风景写生[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1).

[2] 赵金霞.浅谈水彩画风景写生要点[J].美术教育研究,2010(6).

[3] 郑杰.水彩画风景写生的教与学[J].艺术探索,2010(2).

简述人文精神的内涵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水文化;内涵;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

水文化还不是一个被国际上广泛公认的独立学科或领域,世界上不同国家的学者和各种组织从不同角度、不同学科关注水和相关文化的关系,注重文化在水资源管理、水环境建设以及通过文化建设应对水危机、气候变化、环境变化等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在这种背景下,使水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或者领域已成大势所趋。

水文化的学科涵盖文学、历史学、社会学、美学、哲学、人类学等多学科门类,但在当前学术壁垒林立、未整合多学科视角的情况下,只有独立、完整的水文化学科体系的建立,才能全面深入进行水文化研究。本文拟从水文化内涵探析、水文化的研究对象、任务、学科性质及水文化学科体系三方面对水文化科学这一新兴领域进行探析,以推动其独立的学科属性和地位获得学界认可。

一、水文化内涵探析

20世纪80年代末,水文化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出现,目前对水文化概念的解释虽然很多,但并没有一个公认的权威的概念,反映出学界对水文化内涵的分类结构尚不明晰,影响了水文化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因此,要促进水文化研究的规范化和体系化,亟需对水文化内涵结构体系作明确的分析界定,以统一学界对这一概念的认识。本论文主要对当前最有代表性的两个定义水利行业文化和广义水文化进行分析,以明晰这一概念。

1、水文化不是水利文化

将水文化定义为水利文化的大多为水利行业和水利院校的学者,代表性观点包括以下几种:李宗新[1]认为,“水文化,是一种反映水与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关系的水行业文化。”孟亚明[2]认为水文化的实质是通过人与水的关系反映人与人关系的文化,并具有科学性、行业性和社会性。郑大俊[3]认为,水文化是以水利人为主的社会成员在处理人水关系的实践中创造出以精神成果为核心的各种成果的总和。水利文化是水文化的核心,是水文化中的基本内容。

从水利行业的角度定义水文化,研究对象是水利行业中的人水关系,着眼于水利行业的职业属性,目的是服务于水利宣传工作、提升水利系统职工素质。采用如此定义的话,水文化便容易沦为宣传教育的工具,丧失了其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独立学科属性和丰富内涵。诚然,人们在开发水利,治理水害活动中的实践经验,需要技术和群体协作,具有很显著的行业性,但水文化绝不是水利文化,也不是简单的包含于被包含的关系,两者内涵是不同的。

首先,水文化研究对象不仅仅是水利活动中的治水实践,而且包括水文学中作为意象的水、水哲学中作为思想载体的水,更是一种观念、精神、意识的水。其次,水文化的研究目的固然有指导水利实践,但还应该有水遗产保护、水景观规划等功能,而其核心是水思想、精神、价值的探索。

2、水文化并非广义水文化

另一种观点,赋予水文化以宽泛定义。车玉华[4]认为,水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与水有关的科学、艺术及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总和。刘仲桂[5]认为,水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与水发生关系所产生的、以水为载体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它涵盖了水利物质文化、水利精神文化和水利制度文化。水文化的实质是人类与水关系的文化。金星[6]认为,水文化就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关于如何认识水、治理水、利用水、爱护水、欣赏水的物质和精神的总和。

上述观点无疑是借鉴文化概念而来的。学界一般把文化概念定义为两种:广义的和狭义的。广义文化是指人类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总和,狭义文化仅仅是指精神成果方面,包括知识、信仰、道德、法律、习俗等。但是,如果从学科体系构建角度来看,一个学科独立的前提是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过于宽泛的定义也就模糊了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是不利于学科体系构建和成长。因此,从学科体系构建的角度,我们不应该将水文化定义的过于宽泛。

既然水文化既非行业文化,也非以物质产品为研究对象,那么应该如何定义呢?根据狭义文化(1)的定义,水文化可以定义为对水的知识、信仰、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其他与水有关的精神产品。目前水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水科学家、社会科学家、政府官员的重视和参与,在这种背景下,水文化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或者领域已成为一种明显的发展趋势。

二、水文化的研究对象、任务及学科性质

水文化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必然要有其鲜明的研究对象、任务及学科性质。下面就这几个问题探讨一下。

第一,水文化科学的研究对象是水文化,即对水的知识、信仰、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其他与水有关的精神产品。具体包括历代哲人关于水的哲学思想、历代文人雅士对于水的吟咏歌颂、历代史家对于人类与水关系的记载、历代画家及能工巧匠与水相关的艺术作品、历代对于水的信仰崇拜、各民族对于水的信仰及习俗、以及与水相关的景观设计、旅游管理、遗产保护、法律法规等。

当然,有关水的研究,其他学科也有涉及,比如化学、水资源、水环境、水工程、水土保持,但这些学科有的研究物质形态的水,有的研究与水相关的环境或工程,属于自然科学领域的水。另外一类,虽然也从人文科学角度研究,比如哲学研究中的某些以水为喻的哲学思想、文学研究中的山水诗、史学研究中的水利史,这些是从各自专业视角出发的研究,对水文化只是偶然涉及,其实还是属于本学科领域的研究。水文化之所以区别于上述学科,就是在研究对象上建立了水文化研究的本体意识,以文化自身为视角进行系统、深入研究。

第二,水文化科学的任务是通过研究系统揭示有关水的文学审美、历史实践、艺术作品等知识成果和哲学思想、、生活习俗等观念意识形态,以丰富人类的精神文明成果。另外,并这些知识成果、观念意识应用景观设计、旅游管理、遗产保护等社会实践,可以对这些社会实践起到指导作用,更好的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第三,水文化的学科性质是以探讨观念意识形态为主题的人文社会科学。作为一门人文社会科学,具有精神信仰性、艺术审美性和实践应用性特点。水文化中的水哲学、水信仰、水习俗反映不同时期人们对水的精神信仰、观念意识形态,具有精神性、信仰性特点。水文化中的文学审美、艺术作品、历史实践、等知识成果反映人们对水的精神审美、改造利用,具有艺术性、审美性特点。水文化中的水景观设计、水遗产保护等属于水文化的实践应用,具有实践性特点。

三、水文化的学科体系

水文化学科体系是由水文化各分支学科构成的有机整体,但它又不是各学科的简单累积或叠加,而是有关水的各学科的有机结合。水文化涵盖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宗教学等以人类精神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的本质、价值的人文科学,以及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法学、景观设计、旅游管理、遗产保护等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研究与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社会科学。因此可以说,水文化是一门涵盖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学科。具体包括以下三类:

(一)哲学思想、、生活习俗等观念意识形态

1、水哲学

水哲学是指古今中外的哲学家关于水的哲学思想。古希腊哲学家把“水”列为宇宙四大要之一,认为水是宇宙之源。古希腊智者赫拉克利特认为“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以水之流动阐述运动的绝对性。中国古代哲人更是对水情有独钟,先秦诸子对水都有精辟论述:儒家将水看做智慧的化身,道家称赞“上善若水”,兵家从水身上学习行军用兵之道;阴阳五行家认为大自然由五种要素所构成:即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其中的水主智。围绕水也有诸多辩论,最著名的是孟子和告子之间关于人性善恶的辩论,告子以水的无分东西比喻人性无善恶之分,孟子却以水的流动可以受到外力作用发生改变比喻人性可以因为环境而改变,从而有善恶之分。

2、水信仰

水是农耕社会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因此在中国这个以农业立国的国度里,水崇拜便一直绵延不绝。先民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水神,形成了庞大但又杂乱的水神家族。其中,既有治水英雄大禹,又有水怪无支祁;既有面目狰狞的雷神,又有美丽的汉江二妃;既有贪婪的河伯,又有善良的巫山神女。总而言之,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人间世态。根据社会学功能,水神崇拜可分为自然之神与治水之神两大类。前者源于对江河湖泊以及水旱灾害的敬畏。龙、牛是民俗中常见的水神图腾,它们的象征意义明确,功能分明。龙赋予了呼风唤雨的能力,被用以祈雨,即使乡村也有龙王庙。牛为镇水之兽,宋代以来铜牛或铁牛开始出现在江河湖泊堤防上,通常由政府出资建造。后者是由人神话而来,是人类战胜自然,兴利除害的图腾。治水水神造神的动力来自水利活动的需要,而在水利工程延续的历史时期,则逐渐完善了人到神从物质到精神的塑造。

3、水习俗

水文化与民俗活动联系密切,如诞生礼俗中的洗礼、送水礼、冷水浴婴;婚俗中的泼水,喷床,喝子茶;巫俗中的符水禁咒等。各民族都有独具特色的水节日,例如汉族的端午节、苗族的楼舟节、布依族的汲新水、白族的谢水节、傣族的泼水节,在这些节日里,各民族有吃粽子、赛龙舟、汲新水、扭秧歌、泼水、放高升等各具特色的庆祝活动。

(二)文学审美、历史实践、艺术作品等知识成果

1、水文学

水文学是指历代文人雅士关于水的文学作品。上古神话传说便有共工"雍防百川"、大禹"开掘九川";中国诗歌的源头《诗经》很多以水为比兴对象,十五国风中所涉及的文明区域都在江河之滨。中国历代诗人也喜欢以水为意向:浪漫派诗歌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现实主义诗歌有“川阅水以成川,水滔滔而日度”、“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中国享誉盛名的四大名著都与水有关,《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水淹七军的故事成为,《西游记》中流沙河通天河,《红楼梦》塑造的是一群“水做的骨肉”的性格各异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水浒传》更是以水为名,将主要的故事背景放置在梁山茫茫八百里水泊。

2、水历史

五千年的中国历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与水进行斗争,并成功将其驯服,为民造福的伟大历程。先秦时期,管仲已经意识到“善治国者,必先除其五害,五害之除,水为最大”,产生了最初的治水思想。历代治水实践绵延不绝,秦昭王时期,蜀郡太守李冰建造都江堰,使得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秦始皇任命水工郑国修建郑国渠,使得关中成为千里沃野。汉武帝深恨黄河历次决口,任用王景治黄,使得黄河八百年无患;隋炀帝开辟大运河,沟通了中国经济大动脉,缔造了隋唐盛世。明代潘季训“以河治河,以水攻沙”的策略治理黄河,成为后世治水的金科玉律。清代靳辅治理黄、淮、运,成绩卓著。新中国建立后也贯穿着水利实践,如50年代治理淮河、1998年长江抗洪、新世纪将三峡大坝的宏伟蓝图付诸实施。

3、水艺术

人类文明进程中,与水相关的艺术品不胜枚举。山水画是独具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是中国的风景画,但又不是简单的描摹自然的风光,而是画家的精神的诉求与流露,是画家人生态度的表达,是画家人生追求的体现。另外,中国著名的佛教雕像都选择在水边,例如乐山大佛、大足石刻,都坐落江边,营造出雄伟壮阔的气势。总之,水赋予艺术家以灵感,赋予艺术品以灵性。

(三)与水相关的实践应用

1、水景观

水景观,就是作为人审美观赏对象的水体。不同于自然意义的水,水景观是指存在于地面的液态水形成的审美景观。在审美领域,这些形态的水已成为独立的审美意象,水从自然物而成为景观,是从物质性的存在上升为审美意义的存在。在人的意识中,水景观直接体现的不是它的实用价值、经济价值和科技价值,而是审美价值。这些水景观根据用途,可以分为自然水景、庭院水景、泳池水景、装饰水景等,广泛应用于景观设计、旅游开发、城市规划等领域。

2、水遗产

水遗产是指历史时期与水相关的具有较高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经济等价值的文物、遗址、建筑以及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物质水遗产和非物质水遗产。物质水遗产是指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水文物,如水利工程(河道、堤防、堰坝、水闸、渡口、码头等),提水工具(水车、辘轳)、动力工具(水磨、水碓)、管理衙署(如河道总督署、漕运总督署、钞关、驿站、官仓)、宗教庙观(龙王庙、禹王宫等)以及涉水的碑刻、文献、典籍等。非物质水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水文化表现形式,如涉水的节日(龙舟节、都江堰的开水节、通州的开漕节、傣族泼水节等)、民间文学(神话、传说、故事、歌谣等)、劳动号子(运河号子、海宁车水号等)、民间音乐(高山流水、二泉映月等)、风俗礼仪(修禊、洗三等)、民间信仰(龙王、妈祖、铁牛镇水等)、治水技艺(埽工、“三弯顶一闸”等)、治水思想(潘季驯“以水攻沙”),治水精神(大禹“三过其门而不入”)等。

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水文化学科体系尚不完善,其系统性的理论构建和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仍然有广阔的空间和前景,希望社会各界有志于水文化研究的同仁携手推动水文化学科体系的建设,共创水文化研究的美好未来。

注释:

(1)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对狭义文化做了以下定义:“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个人而获得的其它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性”。《辞海》对狭义文化的定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参考文献:

[1]李宗新,简述水文化的界定,北京水利,2002年第3期

[2]孟亚明、丁开宁,浅谈水文化内涵研究方法和意义(j),江南大学学报,2008(8)

[3]郑大俊.传承、发展和弘扬水文化的若干思考,水利发展研究,2009(8)

[4]车玉华.赵莉.杨春好.创新水文化的内涵[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8:78-79

[5]刘仲桂.保护古灵渠开发灵渠水文化―对灵渠保护与灵渠水文化开发的思考与建议[J],广西地方志.2009.(03):35-38。)

[6]金星.水文化内涵探析(j),大禹网,2012-04-04

简述人文精神的内涵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现代远程开放大学;校训;氛围营造

中图分类号:C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9-0073-03

现代远程开放大学校训建设是学校建设中的一件大事,校训只有被广大师生所接受并达成共识,才能转化为师生参与办学的实际行动。从而发挥校训应有的导向、激励和育人功能。在我们对全国44所省级电大校训调查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制定校训仅仅是学校领导或一少部分人研究、商量的结果,没有让大家都积极投入参与校训建设中来,使得学校校训在一开始就不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组织保证。另外,一些学校在校训确立之初都大张旗鼓,风风火火,一旦确立了某个校训之后,基本无人过问,把校训建设看成是一劳永逸的事情,缺乏长效建设机制。同时,不注意校训文化建设和形成良好的校训文化氛围,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80%以上的省级电大很少或从未围绕校训或以校训为主题开展过系列活动,没有利用媒介(网站、校报、招生宣传)手段和文化活动标识或详细阐述校训的深刻内涵,很多师生都不是很了解校训真正的有关历史传统及内涵,甚至有些校级领导都不清楚自己学校校训的内涵和意义。

事实上,建设校训文化需要有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广大师生在校训文化氛围熏陶下,潜移默化地体验校训文化的感召力,从而实现其育人效果。因此,现代远程开放大学校训文化氛围营造应当作为校训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协调统一。在此方面,广州电大经过四至五年的校训文化建设与氛围营造,提供了较好的实践经验。

一、现代远程开放大学校训文化营造原则

营造,通俗解释为:“经营、建造、置力、料理”。所谓校训文化的营造指文化营造者依据校训文化的性质和规律,在校园范围内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的文化建设和管理的过程。校训文化营造是一个过程,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而校训的文化内涵决定了它的营造原则应该体现目的性和文化性。功能性原则:校训体现的是学校办学理念和精神,所以在校训文化的营造中。一定要非常明确的功能性目的,在制定校训时必须做到以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办学功能作为其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学校的科学定位作为其依据,以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作为其根本,并充分体现和反映学校的特色和个性。这是营造校训文化的根本和关键所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理论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所蕴涵的本质是基于以人为本,体现教育公平,通过现代化的手段和开放式的教育方式以实现人的自由成才和人的全面发展。现代远程开放大学校训应当反应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理念的本质精神,彰显开放大学的独特蕴意。但目前的电大校训大多受传统校训范式影响,有的把改革开放以来“求实”、“创新”、“和谐”这些时代的最基本的思想共性元素当成了校训中的个性要素。据调查,在目前16所已设立校训的省级电大中同时带有“团结”、“勤奋”、“求实”、“创新”字样的有6所,其中,带有“创新”二字的有6所,带有“求实”二字的有5所,带有“团结”二字的有3所,带有“和谐”二字的有3所:有的校训“求善”的伦理化追求守成过多。“求真”的知识化追求显得大而无当,如:博爱、博学,篱学、教学等词语的引用缺乏应有的针对性。这些校训用语没有融入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办学特色、办学理念、理想追求和价值取向,没有体现开放教育深刻的时代内涵、鲜明的教育特质、独特的人文魅力,影响了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更因缺乏特色而难以培育出真正的开放大学精神,最终将影响远程开放大学对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文化性原则:校训本身就属于校园文化范畴,具有文化的特性,所以在营造校训文化时要真正发挥校训的功能与作用,必须切实体现文化性原则。在校训文化营造中要把大学自身的文化沿袭作为其文化根基,把传统民族文化作为其根植的沃土和摇篮,做到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校训文化的深入持久作用。与此同时,要坚持与时俱进这也是营造校训的时代要求。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具有文化的复合性。是多元文化的聚合体。其中既需要蕴涵传统文化的内涵,也要反映开放大学文化的个性气韵、独特禀性,还应借鉴国外开放大学文化的先进因子,既体现现代诉求,又能超越时代。具体来讲,就是:一要根基于传统文化,即现代远程开放大学校训要体现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文化特质,也就是说要注重对人的道德的培养,突出对德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要关注培养对象应具备的理想道德人格、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应拥有的社会责任以及应拥有的人生追求,将传统价值观念和开放教育教育理念相得宜彰地显现出来,这样才能符合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同时也增强现代感和时代感,阐发具有启示意义的新教育观念。二是要强化开放教育文化主帅。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自开办以来,逐步形成了自身特有的办学理念、培养理念、发展理念和人文精神等一系列文化特质。校训的提炼要以开放教育文化为主帅,要以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办学功能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作为根本,并充分体现和反映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个性,这是营造校训文化的根本和关键所在。三是要体现出先进文化的超越性。校训应当具有长期稳定性,这就要求校训要具有超载历史和现实的功能,现代远程开放大学校训要借鉴先进的科学的文化因子,使校训词语能够预示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模式以及新的教育思想。广州电大校训“网纳百川,育达天下”八个字,既蕴含着“海纳百川”、“达天下”这些中国传统教育文化观念,又通过“育达天下”四个字体现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在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中社会责任和人才培养理想,通过“网纳百川”四个字凸现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独有的办学特色和个性,让人触摸和感受到现代远程开放大学的特有气质和独特精神,同时也具将现实与未来相结合,可以无限拓展校训的时空纬度,从而获得蓬勃的生机和鲜活的文化魅力。

二、现代远程开放大学校训文化营造内容

现代远程开放大学校训文化的营造原则必须在实际中得到贯彻才有意义和指导作用,这是涉及到校训文化营造的内容。

文字内容:校训内容最终直观的体现都是以文字的形式,对于文字内容的要求,现代远程开放大学的校训首要是要体现目的性原则和文化性原则,在这个基础上还要做到:内容上要言简意赅、内涵丰富;形式上要简洁明快,对仗工整;词义上要明快朴实,避免用生涩、冷僻的词,做到易记易懂,利于传颂,便于传播。如广州电大的“网纳百川,育达天下”就是

既体现了现代远程开放大学校训的目的性和文化性原则,同时做到了内容形式上相对完善,以最经济的笔墨表达最丰富的内涵。

物质体现:校训物质内容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织成部分,是校训文化活动的物质性载体,对它的营造如何,不仅能说明营造者是否在理论上认识到物质文化的意义和价值,是否在实际中重视了物质性文化的建设,而且能反映出校园文化主体在营造校园文化时所拥有的文化观念。校训物质内容一般包括将校训置于牌、墙、碑、刻等建筑中,或将校训写入招生简章、学校简介、新生入学通知书、毕业纪念册等上,使校训融化在校园的每一个细微之处,从而使校训的精髓真正深入人心。广州电大为了广泛宣传校训精神,专门制定下发了包括宣传和推广校训为内容《广州电大标识系统应用管理办法》,要求在办公应用系统,如名片、专用信纸、工作笔记本等;公共形象系统,如胸卡、礼品袋、贺卡、学校专用彩旗、广告伞等;环境应用系统,如接待台和背景板、户外灯箱、户外广告牌、室内外宣传设施等;广告宣传系统,如海报、宣传册、内部刊物、报纸广告、OFFICE POwERPOINT模版、网页、直播课堂背景板、会议及展览背景板等广州使用学校校训内容。起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三、现代远程开放大学校训文化营造方法

营造校训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所以有必要在原则与内容的基础上就有关方法和管理作一定的论述。

师生共识:校训只有被广大师生所接受并达成共识,才能转化为师生参与办学的实际行动。体现校训应有的导向、激励和育人功能。广州电大的在制定校训时,成立专门的校训征集机构,负责校训征集工作,在征集过程中,学校广泛发扬民主的精神,动员全校师生员工、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校友积极参与,让他们为学校的校训建设上出谋献策,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并利用网络、当地报纸等新闻媒体,公布征集方案,把征集校训的过程,当作对全校进行办学思想、弘扬优良传统教育的过程。然后工作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认真对征集到的校训条目进行梳理、遴选和凝练,在媒体上,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在此基础上,专家组筛选出入选侯选条目,并进一步整合条目,形成重点条目,提交学校领导讨论通过,最后在媒体上公布。这样使校训从在一开始制定时就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