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常规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常规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常规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常规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范文第1篇

[关 键 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公民教育

[作者简介] 余清臣,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副院长,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中心问题之一,是提升社会凝聚力和积聚社会发展动力的基本途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了重大理论创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阐释为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的思想整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核心作用的一个基本前提是需要被人接受并主动贯彻,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被接受并被主动贯彻的教育问题成为当前教育领域需要特别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性质

自从2006年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以来,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思想和实践探索就迅速展开,特别是高校的很多教育学者和实践者投入其中。教育学者和实践者们主要探索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价值、目标、途径、方式与机制等问题,在这些问题上也取得了很多深入的认识。与这些探索相比,一个更为基础的问题还有待于深入,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到底是一种什么教育的问题,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基本性质问题。

在以往的探讨中,有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当作一般的思想道德教育,也有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当作思想政治教育。这两种观点在思维路线上是非常不同的。第一种观点是在人的道德或一般社会性发展上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价值,把这种教育的根本目标定位在提升青少年社会性或促进道德发展,并以道德规范或道德感染的逻辑组织教育活动。第二种观点是在人的政治角色担当上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价值,把这种教育的根本目标定位在培养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并以政治选择的逻辑组织教育活动。从思想路线的比较来看,两种观点在价值、目标以及活动逻辑上是非常不同的,因此这里非常有必要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建在何种价值立场之上、目标如何以及以何种逻辑组织。

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身的价值、目标以及生成逻辑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性质上应作以下定位: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根本上是政治教育,以促进国家发展和个体政治性发展为根本价值。从概念本身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根本特质来自于“社会主义”一词,而“社会主义”本身就是与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相对的政治概念。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建设社会主义应该坚持的核心价值取向,是从政治维度产生的价值体系。当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肯定能对政治之外的经济、文化以及一般社会生活产生导向影响,但这并不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作为政治教育的判断。因为,政治教育中的“政治”是学术意义上的“政治”,这种意义的政治是广义的,只要涉及公共事务就可以归入政治范畴,因为政治可以非常广义地理解:“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 。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经济、文化以及一般社会生活发挥引导作用是必然的,因为这些领域本身就属于宏观的政治事务。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目的一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也是为了充分发挥“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促进社会发展。这个根本目的在个体层面的表现是个体政治性发展,真正实现从一个自然人到一个社会主义“政治人”的转变。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属于社会主义公民教育的范畴,以培养社会主义的中国公民为根本目的。中国的政治教育到今天已经走到了公民教育的时代,2010年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了“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作为中国的公民,要承担不可推卸的社会主义建设义务,要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践行之。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必要内容,是引导公民选择正确政治行为的基本途径,最终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的中国公民。

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基于政治选择逻辑的教育。与一般社会价值观的社会关系基础不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基础在于对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反思,在于对当代中国社会的深刻理解,也在于对中国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正是在这种政治选择过程中,我们现在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能仅从当代社会发展方向、个体间或小群体的社会生活来找寻开展逻辑,应该立足于中国革命史、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状况以及中国未来发展前景来组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活动。

概而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思想教育,而是一种着眼于国家发展和个体政治性发展的政治教育、是一种以培养社会主义中国公民的公民教育、是以政治选择逻辑开展的教育。这些性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基本的规定性。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施战略

以往很多研究主要集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施之上,并设计了很多途径、方法和具体的活动,相信也会取得相应的效果。但是,从宏观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施问题需要有战略层面的考虑,需要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性质来探索这种教育的实施战略,因为不同性质的教育需要不同的实施战略。

从性质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中国公民教育的核心内容,是需要基于政治选择逻辑的教育,是需要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与依据、体验与交流、实践与谈论等内容的教育。这些特点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能用常规的“灌输”或“说教”的封闭姿态,不能就教育而论教育,也不能只看重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在实施中应该坚持以下基本战略: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应坚持教育行动与社会建设并举的战略。这条战略表达的核心意思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需要有坚实的社会基础,需要在社会发展和改造中进行。在现实生活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威胁最大的就是社会不能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组织,因为这将最直接地削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依据。可以说,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主要在于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如果大家最能直观感觉的当代中国社会并没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组织,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合理性就要受到质疑。反过来,如果大家能够直观感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当代社会的体现,那么这种教育就将事半功倍。一个组织良好的社会主义社会比任何孤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行动更有效。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应该坚持“大教育”的战略。所谓“大教育”其实就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渠道,不仅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校教育,还要实施社会教育,甚至是家庭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政治价值观,主要引领所有公民具有广义政治性的公共行为,因此社会是公民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领域,在社会中进行广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选择。况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还包括广泛的体验、实践与讨论活动,这些都需要走出学校来进行。家庭教育在情感、品德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当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的感受、交流,家庭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场所。

常规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范文第2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10 — 0104 — 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和灵魂。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是我们党立足社会建设实践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对于进一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核心价值观是在一个国家和社会中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引领和统率着其他处于从属地位价值观念的价值观。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一个国家或社会所特有的文化精神追求和基本价值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概括,反映了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立足国家、社会、公民三个不同层面规范了核心价值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目标和追求,符合一直以来中国人民寻求民族复兴的共同愿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立足社会层面概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和国家奉行的核心价值理念,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在立足公民层面基础上提出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基本价值追求和根本道德准则要求,是对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提出的核心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和公民道德行为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兼顾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和追求,三个层次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

二、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内容和精神实质的高度凝练及抽象概括。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有效的理论支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外化为大学生的实践行动,对于更好地塑造当代大学生造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实现核心价值观的日常生活化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新形势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客观要求

青年大学生是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承担着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不仅影响自身的价值实现,更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只有大力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教育大学生确立科学的价值目标,培养有效的价值认同,对于进一步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地塑造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必须充分认识到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青年大学生共同价值追求,为中国社会发展提供正确方向和精神动力。

(二)符合大学生内在价值观念发展的内在需求

价值观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影响着人们价值的实现程度。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正处于形成、发展和定格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科学价值观的引导。随着改革向纵深发展,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以及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都给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活动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面对多种社会思潮的冲击和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总体上呈现出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但同时也存在信仰危机、价值迷失、心态失衡、道德滑坡等价值观偏离的现象。马克思主义的灌输理论认为正确的思想意识不可能从人的头脑中能自发产生,只有通过灌输的途径,才能将科学的社会主义意识内化为人们固有的思维品质和行为习惯。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青年大学生更加有效地应对西方错误价值观念的冲击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他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实现自身价值。把握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特征与基本规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发展,符合他们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方向。

三、 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

(一)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必须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懂得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同时必须具备较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加强思政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密切联系学生的优势,结合学校学院实际开展教育活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将教育引导和自我教育相结合,引导大学生的价值观念逐渐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靠拢。建设一支“理想信念强、专业知识强、工作能力强、教育艺术强,奉献精神强的”的五强型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使他们首先成为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行者,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贯穿高校课堂教学全过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采用教学相长式的理论教育方式,使大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和丰富内涵,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充分发挥“两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必须在高校课堂教学全过程中融入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元素,把专业教育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结合。在高校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升理论教育的品质,向学生深刻挖掘理论的价值意义,解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于人生的本体意义。高校理论课教学要努力贴近学生实际,要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实现课堂教学从关注教学内容和信息认知向关注教学过程和价值判断评价转变,使大学生自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日常的行为规则和道德准则紧密结合,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相联系,增加青年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促使大学生在个人生活中感知、体认和凝练核心价值观,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生活化。

(三)充分发挥社会活动的实践育人功能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了解国情、认识社会、检验理论的有效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被大学生认同和接受,必须紧密地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注重教育实践环节。高校应组织大学生开展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参观访问、“三下乡”活动等系列方式,组织大学生深入农村、企业、社区,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国情党情和社会实情的了解,进一步理解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要和奋斗目标,明白党和人民对当代大学生寄予的殷切期望。深入社会实践能够促使大学生明确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形成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加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认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入理解和把握。

(四)培育文化载体,积极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还在于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和塑造功能。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风貌、价值传统、人文环境与育人功效的集中体现,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之中,发挥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思想引导引领和精神凝聚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形象化、具体化。首先要注重优美的校园环境建设,加强校风学风教风建设,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通过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将大学校园建设成学风优良、文化气氛浓厚的科学殿堂,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人文精神。其次是改善文化设施条件,拓宽文化宣传渠道,发挥先进文化的影响力、感染力和渗透力。充分运用新兴媒介平台,树立网络思政理念,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服务性于一体的高质量校园网络。加强网络监控和管理,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手段的现代化。积极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校园文化作为介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思想深处认同的观念和自觉践行的规范。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大学生将实现自我价值与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统一起来。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离不开高校正确有效地引导与培育。要注意遵循青年学生价值观形成发展的规律,把握正确导向、运用有效手段、完善方式方法、建立保障机制,在教育实践中将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他们内心世界的自觉追求。

〔参 考 文 献〕

〔1〕 孙建华,张冬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06).

〔2〕 查广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J〕.高校理论战线,2012,(03).

〔3〕 王春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路径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2).

常规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范文第3篇

【关 键 词】 中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不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如何在中等职业教育中正确引导中职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近年来,笔者在中职生的德育实践和职业教育指导中作了一些探索,下面浅谈一些自己的做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三个层面。一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二是自由、平等、公平、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三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然,要正确引导中职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应放在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上,即要突出对中职生实施“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教育。为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增强教育吸引力感染力,我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价值准则融入其中,具体分为四个层次:

一、坚持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中职生立志报国的国家意识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一条要求,中职生要“维护国家荣誉”。具体内容为“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降国旗,奏国歌时,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实际情况是,每当笔者接手高一新生班主任后,面对的就是几十名衣冠不整、精神不振的学生,他们中间有些人突出表现是纪律涣散,潜在的是国家意识淡薄的学困生。每每开学后在升旗仪式的活动中,这些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则表现为,人腰挺不直、队列站不齐,相互交头接耳,注意力不集中。升旗仪式后,经了解不少学生对国旗、国徽、国歌相关知识掌握对的人不多。对此,我就利用主题班会,从爱国主义教育入手,向学生讲述中国近代历史,尤其是百年屈辱史,让学生了解国情,懂得是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组织学生开展故事会活动,让学生自己讲国旗、国徽、国歌的故事,以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形式,给学生补上国旗、国徽、国歌的相关知识,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通过向学生放映电影《甲午战争》《》《国歌》等爱国主义教育影片,以历史上发生的真实的中国故事进一步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同时,组织写观后感、座谈会、出板报写心得、唱革命传统歌曲等,以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感化学生,向英雄人物学习,继承先烈遗志,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发愤读书,报效祖国。爱国意识的确立,班级面貌大为改观,学生纪律观念强了,现在升降国旗仪式几十名学生的队列,整齐划一,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学生个个表情严肃,那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力量,在潜移默化中促进每一个中职生茁壮成长。

二、加强敬业精神教育,培养中职生恪尽职守的职业意识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第18条,要求中职生做到“认真参加技能训练,提供专业动手能力,积极参加生产实习、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敬业”的教育,中职生行为规范就显得更加具体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二字,讲的应是“敬业精神”。对此,笔者在结合中职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指导等教育教学活动,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明确指出,中职生要想成为动手能力强,技术“精湛”的技术“能手”,就要在平时加强技能的学习和磨炼,在生产实习中不断提高技术水平,逐步树立“精工巧匠”意识。因为“敬业”要靠真才实学,真本领。社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有掌握独门绝技才可能使“敬业”精神弘扬光大。

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笔者也深深体会到“敬业”二字与“爱国”二字之间有着因果承接的哲理关系。刚接手高一新生时的“爱国”意识培养,爱国主义的教育,使一批中职学困生在爱国主义教育的各种活动中陶冶着、熏染着,从而改掉了不良习气,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在中职生的职业教育,技术训练中,笔者看到大多中职生能服从岗位安排,主动接受岗位培训,认真履行岗位责任。尤其在顶岗实习中,大多中职生都能刻苦钻研操作技能,立志做一位“能工巧匠”。通过与一些学生谈心发现,这些中职生已意识到,报效祖国,必须有一技之长。由此,笔者欣喜地看到“认真参加技能训练,提高专业动手能力,积极参加生产实习、公益劳动和社会实践”中职生的行为规范,已成学生的行动自觉。如笔者曾带高铁班的学生在京津城际动车上实习,那些顶岗实习的女学生在列车上用流利标准的普通话,热情地同乘客打招呼,不停地打扫地面,帮乘客找座位,整理行李,送茶水等一干就是几个小时,工作单调而烦琐,任劳任怨,从不叫苦叫累。在这些高铁乘服实习生身上,笔者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敬业”的价值准则在她们身上熠熠生辉。

三、注重“诚信”教育,培养中职生诚信守约的意识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指出,“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强调“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答应他人的事要做到”。在中职生的“诚信”教育中,我注意从习惯养成上入手,平时要求学生要守时,凡是规定时间完成的作业或事情,一定要按时做到。守信,凡是答应别人的事,即承诺的事,一定要做到,做不到事后要说明情况,要道歉。使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受人之托,忠人立事。也就是,承诺的事一定要做到,这就是“一诺千金”。中职生毕业后,或工或商,但言必信,行必果。这是干好工作,做出成就的基本信条。

四、开展“友善”教育,培养中职生“与人为善”的意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要求,要“褒奖善行义举,实现治理效能与道德提升相互促进,形成好人好报、恩将德报的正向效应。”《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要求中职生“平等待人,与人为善”“谦恭礼让”“孝敬父母”“待客热情”“尊重带教老师,与企业员工和睦相处”以上种种都属于“友善”的范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经常设置一些“场景”,通过学生参与的过程,让他在如临其境中感受到“友善”的作用与效应。同时在“语境”成语接对的活动中,让学生找出一些诸如“从善如流”“上善若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竭诚相待”“宾至如归”“温文尔雅”“以和为贵”等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中等职业学校应该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主阵地,担负着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责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同中职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实施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立德树人,可以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职生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厦门市教育局课题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的研究[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常规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范文第4篇

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定义及其内涵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认为:“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是人和社会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认识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以主体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为尺度的一种客观的主客体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及其性质是否与人的本性、目的和发展需要等相一致、相适合、相接近的关系。这种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其教育活动和社会关系中合乎主体全面发展(尤其是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尤其是精神文明的进步)的目的而呈现出的一种肯定的意义关系。”[1] 从这一定义来看,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这一概念的理解借鉴了当代中国价值论的研究成果。在价值论中,人们对价值一般的规定可谓种类繁多,而当前在我国价值论领域,大多数学者比较认同的是“关系说”,即将价值一般理解为一种关系范畴。如果价值一般是一种关系范畴,那么是否意味着我们也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解为一种关系范畴呢?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定义为关系范畴是否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的价值意蕴呢?在本文中,笔者将尝试从逻辑学的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概念的定义加以考察,通过分析找出问题的答案。“根据形式逻辑,如果要明确一个概念就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而定义就是明确概念内涵的方法。”[2]一个完整的定义通常包括三个部分:即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被定义项就是在定义中被解释和说明的词项、概念或命题;定义项就是用来解释、说明被定义项的词项、概念或命题;而定义联项则是连接这两者的词项”。[3] 以上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概念的定义同样包括这三个组成部分。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一词是被定义项,“关系”一词以及之前的一系列定语是定义项“,就是”作为谓语是定义联项。在形式逻辑中,常用的概念定义形式或者方法叫做属加种差定义法。这种定义的方法是这样进行的:为了明确一个对象,首先找到这个对象的属,然后在其所属的一个系列中确定这个对象与其它对象的差别,即找到它的种差,将属与种差相加就得出了这个对象的完整定义。由此出发,如果按照下定义者的理解,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概念的“属”就是“一种客观的主客体关系”。其次在关系范畴内,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种差包括四点:一是“由人和社会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认识活动中建立”;二是“以主体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为尺度”;三是“衡量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及性质是否与人的本性、目的和发展需要等相一致、相适合、相接近”;四是“具有肯定的意义,由思想政治教育在其教育活动和社会关系中合乎主体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目的而呈现出来”。[4]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定义的逻辑缺陷 那么,以上定义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概念的属和种差的限定是否符合规范呢?在形式逻辑中,定义不但有各种类型,而且下定义也必须遵循特定的规则,否则会犯逻辑错误。一般来讲,传统的属加种差定义需要遵循五个规则:“1、定义必须揭示被定义对象的特有属性或区别性特征;2、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相等;3、定义不能恶性循环;4、定义不能用含混、隐晦或比喻性的词语来表示;5、除非必要,定义不能用否定形式或负概念。”[5]根据这五个规则,我们可以发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概念的定义存在三点缺陷: (一)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概念的属的限定不正确 从逻辑与历史的角度综合考察,可以断定: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概念种差的限定基本是符合逻辑,也是符合事实的。但是,定义中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定义的属的限定是值得商榷的,即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概念的属限定在关系范畴是不合适的。关于这一点,主要有以下三点理由: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虽然只能产生、存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但是仅仅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却并不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存在,这是因为关系并不一定具有肯定的意义。其次,在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确立之后,思想政治教育是否能够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对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水平的提高是否产生效果并不完全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及其性质是否与人本身相一致,也不完全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在合乎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目的过程中呈现出肯定的意义,这是因为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目标未必能完全实现。最后,思想政治教育固然要以人的思想品德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尺度,然而人的生命与生活本身毕竟是动态的、流动的、开放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是否存在归根结底仍然要取决于受教育者自身的“现实的”、“动态的”思想认识和行为活动的发展过程,要以是否符合受教育者的存在方式和生存状况为根本前提,它不可能是凝固于客观世界的关系形式,而是一种以客观的教育关系为基础的,充分体现人类的社会性存在意义的关系态或关系质。学者李德顺在《价值论》一书中关于价值一般观念的阐述对我们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概念很有启发:“我们所主张的是实践说,是对‘关系说’的进一步继承和发展。它首先承认价值是一种关系现象,指出价值是作为一种特定的‘关系态’或‘关系质’而产生和存在的;价值产生于人按照自己的尺度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现实活动;价值的本质是客体属性同人的主体尺度的一种统一,是‘世界对人的意义’。因此,要从根本上弄清楚价值问题,就必须立足于人的世界本身,充分认识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特征。”[6]由此可见,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概念定义为一种关系是不准确的。当前学术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概念的定义没有完全地反映出被定义对象的特有属性或者区别性特征,这是这一定义的第一个不完善的地方。 (二)使用了与被定义项的外延不对等的定义项 #p#分页标题#e#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认识到: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这一被定义项定义为“关系”还违反了属加种差定义法的第二条规则,即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相等。这是因为关系概念的外延与价值概念的外延显然是不等同的,不能互相代替。“关系”指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状态,或者联系。有时候关系也泛指原因和条件等。而价值概念的外延则要广泛、复杂得多。“value(价值)一词来自拉丁语valere。从词源来讲,这个词的词根的意义十分模糊,其意义遍及所有方面,从‘是好的’到‘具有体力或勇猛’。”[7]早在14世纪,价值一词就进入了英语中,可是直到19世纪,价值这一术语还主要是一个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范畴,被用来描述和分析与物或者商品密切相关的经济、社会现象。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哲学家洛采第一次将价值范畴从经济学领域引入了哲学领域,大大扩展了价值一词的内涵,并提升了价值范畴的地位。从此,在新康德主义者的大力推动下,以价值一般为研究对象的价值哲学(价值论)宣告诞生,价值概念终于完成了从经济学领域向整个哲学科学领域的扩张。价值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内涵丰富的哲学范畴。“广义地讲,价值泛指人们认为是好的东西,某种因为其自身的缘故而值得估价的东西,这种东西具有人所欲求的、有用的、有兴趣的质。价值也是主体主观欣赏的或主体投射到客体上的东西。总之,价值涉及所有人做出的有关个人和社会的各种类型的规范判断。”[8]可见,价值概念的外延要远远比关系概念的外延丰富和复杂。两者是不能互相替代的。所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仅仅概括为一种关系范畴是不准确的。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概念定义的第二个不完善的地方。 (三)在定义表述中使用了含混和隐晦的词语 再次考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定义中的这几句话,即“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就是人和社会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认识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以主体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为尺度的一种客观的主客体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及其性质是否与人的本性、目的和发展需要等相一致、相适合、相接近的关系”[9]还可以发现:这个定义在表述上虽然大体正确,但是却有晦涩的地方。首先,将人和社会这两个不同层次的普遍概念作为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认识活动的并列主语是否严谨?其次,将指代对象含混不清的主体一词作为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的定语是否容易使人产生误解?再次,用“人”、“社会”“、主体”这些内涵和外延过大的语词来解释内涵和外延相对小得多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概念是否恰当?最后,“以主体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为尺度的一种客观的主客体关系”[10]这样的语言表达方式不但晦涩、拗口,而且在逻辑上也给人繁冗之感。因为主体只是一个关系范畴,只能在主客关系这一对范畴内使用才是有效的。主客关系实际已经预设了主体的主动地位,主客关系的前提就是以主体性存在为尺度,否则主客关系就无法在逻辑上成立。如果在论证中再加以强调,那也不过是同义反复,对深化定义形式没有实质性的作用。[11]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概念定义的第三个不完善的地方。 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定义需要进一步完善 通过从形式逻辑的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定义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概念的定义是不准确的。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这一概念,如何对其定义进行完善呢?笔者认为,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下定义至少需要兼顾两点:即其逻辑性和现实性,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很明显,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定义并没有很好地注重对现实性的归纳,而是存在过度抽象化的倾向。而从思想政治教育学本身的性质来看,这种刻意拔升高度,使问题复杂化的做法多少有揠苗助长之嫌。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归根结底是一门更注重应用性的学科,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考察和研究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历史语境,在价值论的论域中进行单纯的哲学思辨,这样做的结果不但不能深化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理解,而且还有可能抽离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造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的人学空场。所以适当降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概念的思辨意味,重新站在思想政治教育学自身的视野中,尽量使定义形式更具现实性,发掘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概念的社会性和历史性才是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概念的根本途径。总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概念的定义必须进一步加以完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常规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范文第5篇

1.微观层面:能有效发挥导向和调节功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价值培养的最佳时期。当前,大学生群体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导致大学生理想信念模糊、政治信仰淡化、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失等现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行为准则和思维判断标准,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确立具有导向功能和调节作用,使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和行为方式既有多样性,又能在既定的社会规范内,保证个体与社会、他人之间良性的互动。

2.中观层面:能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有助于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正确的价值观可以帮助人们确立人生目的和意义,激发人们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可以帮助个人找到归属感,是实现个体社会化的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学生,能够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关系,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青年大学生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自己的头脑,才能把个人理想融入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中,把个人价值融入到社会价值的实现中,把个人奋斗融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奋斗中,促进全面健康成长。

3.宏观层面:能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肩负起实现“中国梦”的使命。正如讲话中说的那样:“你们年轻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大学生承载着国家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主力军。要把大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需要当代大学生具备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和社会的需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自觉地把个人利益和民族利益、国家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与人民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人才培养过程的路径探寻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充分考虑高校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尊重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规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生的学习、校内实践、社会实践、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引导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注重在课堂系统学习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要做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全面的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知识是基础和前提。课堂学习覆盖了每位学生,贯穿大学全过程,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要将价值观教育与课堂学习结合起来,避免成为“两张皮”。一方面,要重视思政课主阵地的显性作用,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渠道作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让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通过教学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学生头脑。另一方面,要注重专业课中人文素质教育的隐形作用,充分发挥人文素质教育的思想启蒙和价值引领功能,引导学生对价值问题的关注和思考。高校专业课教学时间相对较长、载体多,是在校大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途径,专业课教师应注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融合到专业课内容当中,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评价事物的尺度,培养大学生的荣辱观念和道德意识,培养他们脚踏实地、奉献社会的责任感。

(二)注重在社会实践和课外活动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不可坐论,德不可空谈”,只有通过长期而反复的社会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注入大学生们的心灵,成为他们的日常行为准则和自觉奉行的理想信念。高校要尽量创设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情境和平台,让学生体会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此,我们可以着重从两个方面推进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面的社会实践。一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托,探索开展常态化的活动样式。发挥社会调查、“三下乡”活动、专业实习、生产劳动、勤工俭学、青年志愿者活动等系列活动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的载体功能,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高校校风、学风建设相结合,为他们的成长与成才提供各种实践条件与机会。二是在传统模式基础上,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实践活动的新模式。如依托微信、微博、QQ、贴吧等载体建立网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虚拟实践基地,让学生参加各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虚拟实践活动,帮助青年学生正确认识社会问题和现象,增强社会责任感,进而主观上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以此作为行为准则不断奋斗。

(三)注重在日常生活和文化氛围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他们的日常生活相结合,通过潜移默化,使其在不知不觉间成为学生日常行为准则。一是在日常生活中增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生活即是教育,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所能感受到的对于社会的态度与价值,将一点点地累积成为正能量或负能量,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因此,高校规则的制定要充分体现公平、公开以及学生主体性的原则;在学校日常生活的运营中,要关照学生的诉求、尤其是对某些事情不满的诉求;对学生日常生活、尤其是道德领域正能量的呈现要给予及时的助力,充分发挥榜样典型“生活化”“接地气”的示范效应,增加学生道德体验的满足感。二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全过程,充分发挥好校园文化建设与氛围营造的作用。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涵的校风建设、教风建设、学风建设,营造良好氛围;另一方面通过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来陶冶情操,塑造自我,使大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启迪和熏陶。三是发挥宿舍生活自我教育的作用。通过举办宿舍文化艺术节、体育节等活动,凝聚宿舍的向心力,培养大学生团结友爱等精神品质。通过在平时的宿舍生活中设定议题,引导学生注意发掘身边人在德行等方面的闪光点和优秀品质,带动其他学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形成集体的道德品质。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师德建设相融合,发挥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教师是大学生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路人。因此,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把教师人才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在尊重教师、保障教师待遇的同时,加强师德教育,充分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带头作用。高校加强师德建设,关键是要按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文明校风、构建校园文化的要求,紧抓师德建设管理体制、教育机制、评价机制等环节,使师德建设向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方向迈进。要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列为教师的第一规范,师德建设贯穿于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管理服务等诸多环节之中,只有从教育教学各方面、各环节入手,把教师的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真正纳入系统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才能确保教师职业素质和道德水平的不断提升。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师资引进、师德标准评价机制,严把教师从业准入关,实行“底线管理”,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聘用和奖惩的首要内容,对严重违反师德规范的教师实行一票否决制度。

三、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过程的制度保障

高校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要提高认识水平,从思想上真正重视,还要重视制度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切实解决评价软、问责缺、激励不足等问题。

1.要抓好院系考核。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是主导、院系是主体、学生是主角。因此,要以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为主线,完善学校职能部门和院系所工作成效评估标准与机制,充分发挥院系的主体作用。评价的内容以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力度和成效为依据,评价方式可以采用反向评价机制,由学生对学院在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宏观顶层设计、微观具体操作进行客观评价,根据评价效果及时调整完善。

2.要抓好学生评价。一方面,高校可以设立专项课题,组织开展深入研究,将学生认识、态度、行为上的表现具体化,建立相应指标体系,客观把握学生成长过程中思想和行为变化情况,及时反馈,引导学生不仅学会学习和做事,还要学会做人,同时为改进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可以建立年级、专业、班级、宿舍“四位一体”的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运行检测机制,建立可查询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数据库,帮助学生及时、准确了解自身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动态,从而不断调整完善,提高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要抓好教学督导。完善教育教学督导制度,将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情况纳入教学督导的重要内容,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加强和改进的意见。督导评价结果要以适当方式在校内公布,并作为院系考核评优的重要指标,并且要逐年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感培育与践行工作在教育督导评估中的权重,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