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

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

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

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数学思维;幼儿思维;数学能力

三到六岁儿童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这个年龄段的心理和思维特征有着很大联系,幼儿阶段是孩子培养锻炼逻辑思维的主要时期,要针对该阶段幼儿的年龄特征进行培养和锻炼。借助科学有效的手段全面锻炼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在数学方面的思维能力,把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转变成幼儿能够轻松领会的具象知识。合理地锻炼和培养三到六岁儿童在数学方面的思维能力,需要多方面、多角度地掌握这方面思维能力的有关概念和理论。

一、锻炼三到六岁幼儿数学思维的意义

1.提高幼儿智力发育

数学思维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对于三到六岁的幼儿来说可以有效地帮助其促进智力水平的发育。幼儿阶段是智力发育的初期,如果这个阶段能够合理地开发幼儿的智力,那么对于成长和未来的学习都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在这一年龄段孩童的综合智力构成中,数学方面的智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也是幼儿能够熟练使用数学知识进行问题解决的一个前提。在三到六岁孩童有关数学思维的能力开发方面,要加强幼儿在数学方面的智力水准需要着重注意开发其大脑中所蕴藏的潜能。培养和锻炼幼儿数学思维的能力同时还是智力开发的一个过程,孩子通过反复使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久而久之会有各自独特的理解,继而开动脑筋想象和创造。

2.加强幼儿掌握数学概念

对于三到六岁的小朋友来说,数学理论知识是非常抽象的,幼儿并不易理解和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对小朋友来说这是非常不利的。老师和家长需要借助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把这些抽象的数学理论转变成小朋友可以轻松领会的内容,在这个基础上帮助小朋友理解原本抽象的知识。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和培养,小朋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深入地理解,运用自身对于数学的理解进行问题的回答。锻炼和培养小朋友在数学方面的思维能力可以有效地帮助其领会抽象繁杂的数学知识,抽象知识的合理转变也是培养和锻炼小朋友这一能力的重要技巧[1]。

3.提升幼儿数学兴趣

兴趣在小朋友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具有相当大的作用,兴趣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合理激发出三到六岁孩童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积极性是培养和锻炼气数学思维的首要目标。老师和家长应当充分了解这一年龄段孩童的性格和心理特征,制定出最合适孩子成长与发展的学习规划。只有全面激起了幼儿的学习数学这门课程的兴趣,才能推动和促进小朋友主动思考的能力,数学思维的能力才会得以提高。经过一段时期的锻炼,小朋友会对数学产生喜欢的感情,通过解决一个又一个数学问题收获自信和满足,继而更加主动地学习数学[2]。

二、锻炼三到六岁幼儿数学思维的方法

1.锻炼幼儿创新能力

三到六岁的孩童普遍具备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和家长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辅助教学,在授课期间为其播放和学习内容相关的趣味视频或歌曲,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合理地激发出小朋友的潜能和创新创造能力,在老师和父母的正确指导下把这些兴趣转变成学习数学的兴趣,在锻炼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

2.拓展幼儿思维空间

在培养和锻炼三到六岁儿童数学方面的思维能力的过程中,老师和家长可以选择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素材资源,根据所学习的数学内容展开教学的扩展,提升幼儿的思维空间。通过选择小朋友能够随时接触并熟知的生活素材进行训练,让小朋友对数学和生活之间密切关联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加强数学思维的锻炼。

3.激发幼儿数学意识

三到六岁的小朋友普遍爱玩,老师和家长在对孩童进行数学思维的锻炼培养过程中可以使用丰富多样的游戏式教学,在学习期间展开各种各样的趣味活动,选择与数学内容紧密相连的游戏内容,帮助幼儿提高数学方面的思维能力水平[3]。游戏式教学模式可以轻松地调动起三到六岁这一年龄段孩童的兴趣,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还可以帮助小朋友拓宽知识面和想象空间,其思维意识也能够得到加强。

三、结论

针对三到六岁这一年龄段的幼儿进行数学思维能力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幼儿智力水平的开发有着积极的作用。老师和家长应该抓住这一年龄段孩童的性格和心理特征科学地制定数学思维锻炼的教学方案,重点关注幼儿在思维能力培养方面所发挥的主导作用,合理地进行数学思维能力的相关训练。

参考文献:

[1]李宏.借鉴蒙氏教育理念培养幼儿数学思维能力[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10:232-234.

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范文第2篇

吴:许多家长认为,孩子会弹几下钢琴,背几首古诗,就算是聪明了。实际上并非是这样。

要给聪明下一个明确的定义是很困难的,因为它不能通过观察直接看出来。人们通常把耳聪、目明、记忆力好、观察力强,善于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孩子称为聪明的孩子。当今一些学者也认为,聪明的重要标志就是智力发达。智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一种综合的认知能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注意力。所以不能把智力与一种单纯的能力等同起来,如诗歌背得好只能说明记忆力好。

智力要以综合能力的表现来判断。观察力是智力的窗户,想象力是智力活动的翅膀,记忆力则是“仓库”,思维力是“心脏”。同时还要把握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如孩子语言和记忆力发展的关键期在2岁左右,观察和知觉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在4岁左右,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最快的时期在4到5岁。

智力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合金”,“勤奋出天才”、“笨鸟先飞”就是这个道理。美国曾有人对一些智商很高的孩子作过长达30年的追踪研究,发现有的获得了成功,有的没有。原因就是获得成功的孩子非智力因素好,如意志坚强、坚持性强等。

馨:也就是说,影响孩子智力发展的因素,既有先天的智力因素,也有后天的非智力因素。

吴:有人把智力比作种子,非智力比作土壤,只有把智力因素的种子播种在非智力因素的肥沃的土壤中,才会获得丰收。

馨: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开发孩子的智力呢?

吴:影响智力的因素是先天与后天交织在一起的,先天遗传因素很重要,后天因素主要指教育与环境。鲁迅先生说过:即使是天才,出生后的第一声啼哭也和常人一样,不会哭出一首诗来。这说明智力要靠环境和教育才能发展起来。

营养对智力的影响也很重要,如缺铁会使大脑氧化过程受影响。孩子营养丰富,精神愉快,求知欲就旺盛。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也很重要。这就要求父母注意本身的素质和修养。

要开发孩子的智力,一是要动手,“眼看十遍,不如手过一遍”。科学研究表明,人体各部分的活动都是受大脑支配的,人体的各部位在大脑上都有相应的控制点,所以人的各部位的活动会反过来促进大脑的发展。所以有句话说:“人生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心灵会手巧,反过来也是一样,手巧也会心灵。日本有一位学者指出,要培养心智开阔、头脑灵活的孩子,就要锻炼孩子的手指。有人说,中国人为什么聪明?因为中国人从小就使用筷子吃饭。生活中我们让孩子动手的机会是很多的,如让他剥桔子、剥花生、扣钮扣,用勺子吃饭等。在游戏中练习手指的机会也很多,如玩石子、玩水等。其中搭积木是一项很好的锻炼手指的活动。因为搭积木不仅锻炼手指的灵活性,而且需要耐心和坚持性,并且包含着对重心的认识和想象力等的参与。除这些之外,画画、学习乐器等也能活动手指。

在锻炼手的同时,也不要忽视脚的锻炼,主要途径有上楼梯、光脚走、跳格格游戏等。要让孩子喜欢欢蹦乱跳,否则会笨手笨脚,进而会笨头笨脑。

另外,还要注意锻炼孩子的左手。因为与左脑对应的部位是右手,与右脑对应的是左手。左右手都参与活动,才能使大脑左右半球都得到锻炼。

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自主学习 加强锻炼 培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3-0107-02

教学二十余载,送走了一班又一班的学生,迎来一个又一个的幼子,寒来暑往,三尺讲台,书写青春岁月,感叹岁月的逝去,欣慰桃李的芬芳。每当看到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时,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之人,同时也更坚信自己的教学理念之正确――还学生自主空间,培养其社会能力。

一、课堂上,多给孩子自主学习的空间

课堂是孩子们的天地,可是多年来不少教师一直主宰着整个过程,满堂灌输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发展。通过多年的教学,我认为在课堂上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解放孩子的手,让其在实践操作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蒙台梭利说过:“我看到了,我忘记了;我听到了,我记住了;我做过了,我理解了。”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动手实践的环节,教师是不可替代的,操作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学中需要学生操作的教师都不能省略,一定要重视起来。当孩子将来走向社会,许多社会经验都是在自身的实践经历中才得知的,所以一定要让学生养成自己的事别人不代替,自己要做的不能让别人去做,这样对孩子将来的发展是大有益处的。

(二)解放孩子的口,让其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并提高表达能力。课堂中许多教师为了所谓的节约时间,不让学生多说,总是自己告诉,这样对于孩子的发展是不利的。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不少教师让学生剪拼后,就急于得出结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实际上在这个环节中,缺少了学生的思考过程,应该让学生多说说为什么平仃四边形的面积就是底和高的乘积呢?让其边观察图形转化过程,边说结论。这样的环节学生才会真正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也通过自己给自己讲、在小组讲、上台讲等在多次阱的过程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将来步入社会,与人交际或是表达自己思想的时候,逻辑性会很强,也不会是羞羞答答的,对以后人生中的为人处事也是大有好处的。

(三)解放孩子的脑,让其思考知识的形成过程并能听到不同的声音。课堂是孩子们的,教师不要束缚孩子的思维,让其大胆地去思考问题。例如:教学12-9退位减法时,学生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孩子思考并上台大胆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可能会一个一个地减,有的可能会用想加做减,有的可能用破十法,有的可能用到连减法,但是多给孩子时间与空间,孩子还想到了这样的方法:先用9-2=7,再用10-7=3,此时教师不应否定,而应该组织学生思考,这种方法行吗?是什么样的道理?从而得出方法的创新性及可行性,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四)解放孩子的身,让其多出座位走上讲台锻炼自己的胆识与思维。课堂中教师常常是自己讲,孩子们在座位上听,这固然是一种学习的模式,可是正襟危坐时间久了容易形成一种你讲我听的被动学习局面,学生不再主动地去探求知识,缺少了学习的积极性。如果解放他们的身体,让其多出座位与同伴交流,和全体同学分享学习的所得与乐趣,大胆在台上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又在同伴的启发下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为其日后主动地与人交流,大胆地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孩子们会有胆量,有担当,主动承担许多责任。

二、课堂外,多给孩子们学习锻炼的机会

教师不仅仅要关注孩子校内的学习与活动,还应该关注孩子课外的学习与生活,因为他们将来总有一天要为人父母,总要走向家庭、社会,许多能力也需要我们去关注。

(一)月月小目标,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现在的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家长一切替其办理,就连叠被、洗袜这样的事都不干,家长一方面是溺爱自己的孩子,另一方面是觉得这样浪费时间,即使是有的家长想让孩子做,孩子也不听。基于此,我们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也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包括生活习惯)。所以我在教学高段学生时,除了教学外,还与家长一起对学生的生活习惯也进行了培养。每月制定一个小目标,通过这样的小目标,家长监督打分,培养了学生的自理能力,学生将来上大学、走向社会家庭都会干力所能及的活,生活能力大大提升。

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范文第4篇

推进学生阳光体育活动,必须让全社会高度关注学生体质健康,吸引家长和社会力量共同支持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培养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促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促进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一、中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积极表现

实践证明: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方式,适量运动时运动中枢兴奋,可有效快速地抑制思维中枢,使其得到积极的休息,是良好的休闲形式。有人做过实验:思考的神经连续工作二小时,然后停下来休息,至少需要二十分钟才能消除疲劳,而采用运动方式则只需五分钟疲劳就消除了。这充分说明运动确能使大脑的紧张状态得到缓解。这有助于大脑思维功能的合理应用,提高学习效率。

体育运动对中学生健康成长有着巨大促进作用:首先, 能使大脑发达,是开发中学生智力的增效剂。其次,能促进生长发育。青少年时期是肌体组织和器官不断发育的重要时期,不仅需要有足够而合理的膳食营养和充足的睡眠,而且需要积极、科学的体育运动。无数事实证实,凡坚持参加体育运动的人,食欲好,睡眠好,尤其是骨骼、肌肉方面发育得快。

体育运动能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情绪。良好的情绪能增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运动除了锻炼身体的功能外,还具有娱乐功能。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运动中的青少年大都情绪饱满,兴趣盎然。参加体育运动,可以增加与同伴接触的机会,有助于消除青少年的寂寞感和孤独感,有利于纠正青少年的任性和唯尊的毛病,有利于克服娇气和懒惰的缺点,对于纠正挑食、偏食的不良习惯也大有益处。科学证明,体育运动能使心肺更健康,还可预防心血管疾病。同时体育运动可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促进心理健康。

二、影响中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因素

目前,中学生面临的压力主要来自升学压力,除此之外,还有与家庭成员的关系,师生关系等等方面的压力。归纳起来,大致如下:

1.中学生学习上存在的压力

当今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学习压力过大、休息时间少,他们的睡眠时间被挤压至少得不能再少,锻炼的时间几乎没有,常常是体育课背单词,活动课上自习,课间十分钟用来问老师问题。我所教过的一位高三学生曾坦言三年中她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没有善待自己的身体。为了挤出更多的时间学习,她有时一整天都不离开教室里的座位,甚至连吃饭的时间都想省掉,晚上寝室熄灯后还要打着手电再学一会儿,三年下来她的成绩名列前茅了,但是身体状况却远远地落在了别人的后面。

2.中学生面临升学上的压力

由于高考、中考的竞争,从学校到社会,从家长到学生整天围着分数转,而学生的体育活动是“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国家教委规定的“在校学生每天必须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得不到保证。据调查,平均每天锻炼时间在三十分钟以下的学生占84%,四十分钟以上的只有16%,且从初一到初三,高一到高三的体育锻炼时间呈递减趋势。

3.学校领导思想上对体育认识上存在的误区

素质教育要求学校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的全面型人才,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绝大多数的学校,对素质教育的理解都还存在片面性。一些学校为了提升自己的知名度或是影响力,自觉不自觉地将主要精力放在片面追求升学率上面,无形中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学习压力。

学校没能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没有充分利用学校的地理环境,不能很好地为学生提供体育锻炼的条件。学校运动场场地面积与学生人数比重严重失调,体育运动场地和器材设施明显不足,严重影响了广大中学生的锻炼积极性,从而影响了学生的体质健康。

4.家长思想上存在的误区

家长们对孩子身体状况的重视,往往体现在营养方面,忽视了孩子体育锻炼方面的需要。许多家长认为,自己小时候吃的苦太多,现在条件好了,就拼命给孩子买营养品。“实际上,正是类似这样的想法造成了越来越多的肥胖儿童。”

三、改变现状的措施与对策

1.重视体育课堂教学,积极引导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我们不要小看区区一节体育课的时间,它对学生的体质改善起着重要的作用。专家指出,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不足、体育活动时间得不到保证,学生就不能保持旺盛的精力;如果能扎实落实,将增强一代人的体质。保证孩子们的运动时间,保证孩子们有足够的时间休息与游戏,非同小可,这不仅关系到他们的健康,从长远看,还关系到一代人的全面成长。如今,人们对素质教育喊得很响,殊不知,素质教育不单单是让孩子学学钢琴、绘画、舞蹈等,体育是一项很重要的指标,如果身体不好,谈何素质?让学生学过了头,不但不会减轻学生的负担,还会损伤学生的身体。一节体育课短短的四十多分钟,既锻炼了学生的身体,又缓解了学生的心理压力,何乐而不为呢?

2.把体育锻炼时间归还给孩子

孩子天性好动,给他们每天至少一小时锻炼,不仅能松开孩子身上的束缚,而且能培养他们独立支配时间和安排计划的能力,取得的效果当然是非常好的。现在一些学校存在“素质教育喊得凶,应试教育抓得实”的教育实情。当然,这在以分数为指挥棒的教育评价机制下,的确有些让人为难,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家长逼迫孩子读书仅为生存、只求分数的尴尬局面。

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中学生来说,运动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而且每天的运动量控制在一个小时左右是很科学的。现在孩子的学习压力大,“近视眼”比较普遍,再加上书包重,出现一些“佝偻背”。户外活动少,以致吸收紫外线不够,免疫力差等。而运动可增强心脏功能,使心肌纤维变得强壮有力;通过运动,人体消化液的分泌将增加,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吸收加速,消化功能增强。在经常运动的人当中,其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更高,导致摄氧能力增强,而氧气的供应充足,可使得大脑的运转更灵活,精力更充沛,对于整日埋头于书山题海的中学生来说,真是益处多多。

3.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

“学生身体素质不好,必然会影响学习成绩,我们当老师的哪个不忧心、不揪心?”中央倡导阳光体育运动――阳光伙伴,正是要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倡导“健康第一”的科学理念,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体育活动,推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良性发展。

作为家长除了应该让孩子拥有一份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外,更重要地是要让孩子养成每天至少一小时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我们每一位家长心里都非常清楚,孩子的健康是第一要素,孩子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态才能应对未来的挑战。

4.让“阳光体育运动”真正动起来

2007年开始“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在各地正式启动,在各级各类学校中掀起全员参与的体育锻炼热潮。其中规定:学生每天的体育锻炼时间必须达到一小时。阳光体育运动要用三年时间,使85%以上的学校能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85%以上的学生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以上等级,相当部分学生应该达到优秀等级,全体学生都要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至少掌握两项日常锻炼的运动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使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明显提高。

推进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要开足上好体育课,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时。大力开展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确实保证学生平均每个学习日有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广泛传播健康理念,使“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口号深入人心。实现“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目标。

推进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必须让全社会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广泛关注,吸引家和社会力量共同支持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培养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促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促进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四、对阳光体育运动新认识

(1)更新教育理念,增强体育及健康意识,增加学校体育投入,重视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保证体育运动场地和器材建设,正确处理学生学习与锻炼的关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保证中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时间。

(2)在保证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数量的同时,通过优化体育教学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质量,使学生喜爱体育运动,并掌握科学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形成持之以恒的终身体育思想。

(3)家庭在子女养育问题上应走出“重营养,轻运动”的误区,鼓励他们多参加体育运动,并从体育运动中逐步培养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以及健全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4)学校体育教育不仅是要进行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活动,更应该大力推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耐力、速度和艰苦意志品质的体育项目。

(5)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改善体育场地设施,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培养学生对体育的自觉意识,完善规章制度,改善物质条件,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体育学习环境,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比赛,增强学生的体育兴趣及参与意识,提高其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使学生选择和接触更多的体育项目。

(6)设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档案,以便及时掌握学生的健康状况,及时向学生和家长提出健康指导意见,有利于保证了学生健康成长。

总之,社会是学校体育的外部环境,家庭则是学校体育的基础,学校体育教育仅仅是孩子体育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每一个孩子都离不开家庭,离不开社会。呼吁社会、家庭和学校一起关心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立体化阳光体育运动网络,确保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为祖国的未来发展而共同努力,实现学生的强健体魄将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范文第5篇

关键词:智障学生;智力发展;体力劳动;体育锻炼;倾注爱心

一、进行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

动手是儿童发展思维的源泉。体力劳动是通过手脚的活动来实现的,而孩子劳动和成人劳动在意义和内涵上有所不同。对孩子的要求只是最基本的生活自理和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通过这些基本劳动训练,可以使孩子的双手和大脑协调发展。 对孩子进行早期劳动训练,可以使孩子脑细胞得到更多的刺激,加快脑细胞发育成长,更有利于开发脑细胞的作用。从小让孩子进行劳动锻炼,使孩子学会做点事,减少对成人依赖的心理,将会促进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依赖别人帮助”的独立意识形成,这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创造性将起着巨大的作用。劳动能促进手脑并用,促进智力发育。这也适用于智障学生。

二、加强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能增强人的体质,促进大脑发育;可使大脑获得充足的营养和氧气,有助于提高思维力、记忆力;可以提高脑细胞反应速度,有利于发挥脑的潜力;经常运动还可以使脑子更清醒,有助于提高大脑对疲劳的耐受力。总之,体育锻炼有助于促进学习,促进人的智力发展。体育锻炼可以促进智障学生的智力发展,而智力发展又有益于智障学生的健康。人体的一切活动都是在神经系统指挥下进行的。脑神经的生理活动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即需要氧气和其他营养物质的供应,脑需氧量占全身需氧量的四分之一,约为肌肉需氧量的1~20倍,居第一位。而氧气是通过血液输送到大脑的,经常进行体育锻炼,能促进大脑的血液循环,改善大脑的营养供应,增加大脑的重量和大脑皮层的厚度,为提高学习效率提供充沛的体力和精力。

体育锻炼可促使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增强,抑制加深,兴奋和抑制更快地集中;使神精过程的均衡和灵活性加强,对体内外刺激的反应更加迅速、准确;还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分析综合能力,以保证机体对外界不断变化的环境有更大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抗御能力;还可改善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对身体内部器官的调节作用,提高整个有机体的工作能力。所以,体育锻炼可以促进智障学生的智力发展,而智力发展又有益于智障学生的健康。例如,短跑可以提高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的转变速度;体操可以使大脑皮层有关中枢间协调关系的改善;发展力量素质可使大脑皮层神经活动的强度、集中程度得到加强等等。因此,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可提高智障学生的思维敏捷度,并且能使之持续较长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也就发展了智力。体育锻炼对智障学生来说特别重要。

三、倾注爱心的教学

被人爱是人类个体最自然的需要。马卡连柯曾说过“教师的心应该充满对每一个与他打交道的孩子,不仅要把爱给每一个孩子,更要加倍地关爱特殊的孩子,教师要时时处处关心、照顾和信任学生,用炙热的心去温暖孩子、影响孩子,去抚平孩子们心灵的创伤,换回孩子们的自信心。”在教学中要学会赏识学生,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对于智障学生来说,他们更希望被人爱。教师要对智障学生充满热爱和同情,与他们平等相处,不懈地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只有这样,才可能成为智障学生的朋友和知己,智障学生才有可能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教师,这就开发了智障学生们的智力。但教师在扮演知己和朋友角色时,应该认识到师生关系不能完全由感情支配,更不能为取悦于学生而无原则地迁就学生。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把自己一生的大好时光,倾注在智障学生的教育上,为了教学好,教师必须了解智障学生,对他们感兴趣并全身心爱他们。教师必须认为智障学生是值得尊重的个体,智障学生在学校里需要接受爱和保护。当教师具有这样一种心理品质时,才能真正地爱智障学生,智障学生们的智力才会加快发展,教师也才能找到适合不同智障学生的教学方法,开展有效教育,从而加快智障学生的智力开发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