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锻炼心理素质的方法

锻炼心理素质的方法

锻炼心理素质的方法

锻炼心理素质的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学生体育锻炼调查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提高,终身体育观念的普及,体育的功效和重要性相信已经习惯性地走进人们特别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生的心里。而体育锻炼是否能够落到实处得到有效保证,这不仅是高校学生身心健康的保证,也是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但事实上,在我国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项目课表中,体育教学每周不过仅仅两个学时而已。很明显,短暂的体育教学时间与繁重的体育教学任务以及与理想的体育教学目标是不相协调的。与此同时,高校体育是人生体育的中间环节,又是与即将走向社会紧密衔接的关键环节,所以培养在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锻炼的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根据对西安市各大高校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进行走访调查,结合我国的体育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了相关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期为新形势下的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长安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的部分在校大学生。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法:通过图书资料、Internet、期刊等对本课题相关资料进行查询。

2.走访观察法:通过实时实地的观察和访谈得出较为客观的数据结论。

二、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现状。

体育锻炼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实现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必要途径。高校学生对体育的认知程度及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思想基础。

通过走访调查,西安地区在校大学生经过多年学校体育教育后,93.7%的人都知道体育的重要性,大部分都有积极的体育锻炼态度,只有不到7%的少部分人不重视体育锻炼,漠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但真正有体育锻炼习惯的人只有12.2%,正在培养锻炼习惯的人有13.2%,绝大部分人(74.6%)没有体育锻炼习惯,也没有培养这种习惯的趋势。在高校中,每天参加体育锻炼在30分钟以上的仅占26%,有74%的人基本没有体育锻炼;参加锻炼学生运动的热点项目是球类,占了58.1%,跑步和其他运动项目共占41.9%;而体育教学课时安排以及对体育知识的了解这两点是有关联的,高校学生主要获取知识的途径是课外读物(51.7%),体育教学只占了31.2%,所以在高校体育课时安排上有78.3%的人认为课时安排太少,不合理。

(二)影响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因素。

个性鲜明,自我意识较强是现代大学生的特点,他们思想开放、敢于表现、勇于开拓,其自我实现价值的需求往往表现在个人追求上,而体育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需求是建立在一定兴趣基础之上的自愿性质的活动,这是很容易被他们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1]。没有体育锻炼习惯的学生,大都缺乏体育锻炼动机和行动,而影响大学生养成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身的也有外在的,如自身兴趣、体育知识的多少、身体素质、场地因素、闲暇时间和课时多少、老师教学效果等等原因都会影响学生的体育锻炼。此外学校体育氛围也是一个较重要的影响因素,有近1/10的人认为学校的体育锻炼氛围是否浓厚能影响其锻炼习惯的养成。加拿大著名心理学家斯蒂芬.利考克在《我之见牛津》中指出:对大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2]。由于校园文化氛围具有教育、导向、辐射作用,因此一个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使学生的体育文化修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继而树立学生正确的体育文化价值取向,对学生培养和形成体育锻炼习惯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三)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

正确的、良好的体育锻炼动机是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的前提和保证,大学生只有从内心深处认识到体育锻炼的诸多益处,并从主观上愿意参加体育锻炼,才能为往后长期坚持锻炼奠定基础。但我们在调查中却发现这样的现象:高校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是考试达标和娱乐,分别占33%和25.2%,而增强体质只排到了第三位,仅占14.6%,其他的动机共占27.2%。这说明有85.4%的高校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并不是为了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大部分锻炼都只是消极性的、无明确体育锻炼动机的娱乐性锻炼。这种现象表明: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虽然在长年的体育教学中知道了体育锻炼与健康的重要联系,但在实际生活中并没有把这种锻炼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说到底“体育锻炼、健康第一”只是高校学生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空话。动机是行动的源泉,树立正确的体育锻炼动机是高校学生能自觉参加和持久锻炼的根本原因。所以,树立和转变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动机实乃培养体育锻炼习惯的当务之急。

(四)体育锻炼行为的形成。

在有了正确合理的体育锻炼动机之后,制定一套适合个人的体育锻炼计划是很重要的,对于不同的人有不一样的体育锻炼要求,如性别、体质差异等等。针对初期的体育锻炼爱好者要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切不可抱有立竿见影的激进想法,否则,轻则肌肉组织拉伤受损,重则损害身体各大组织器官,使锻炼者的积极性受挫而终止体育锻炼行为。而实施锻炼计划受到的客观因素限制较多,如场地设施,时间,天气等等。针对我国体育人口的划分标准(每周三次,每次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的锻炼),高校锻炼者可把时间安排的分散一点,尽量1-2天有一次体育锻炼,而且锻炼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此外,在体育锻炼之初,因为人生理上的惰性,需要锻炼者有坚强的意志力,坚信自己能克服这种惰性,坚持不懈,待习惯养成之后,体育锻炼会成为一种不需要意志力就能自觉进行的肢体运动行为。

从体育锻炼到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其关键是体育行为的保持。而体育行为能否长期保持有两个方面的主要原因:a.是否有较强的毅力,能否在长时间受外界环境变化的考验下依旧保持这种体育行为;b.是否从锻炼中收到良好的效果。从人的生理角度来讲,人的体育锻炼行为得到强化后,大小脑之间会产生固定的紧密联系,就像上文提到的,体育锻炼者如果能从锻炼中收获健康和乐趣,那么这种体育行为将成为其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反之,则会减少或放弃这种体育锻炼行为。同时,由于正确的合理的体育锻炼行为结果符合人体主观动机的需要,使人产生了良好的情绪体验,激发了长时间体育锻炼的潜在动机,那么此时,体育锻炼在心理与生理上已形式了固定的连锁态势,心理会主动的驱使生理运动,长此以往,体育锻炼行为也就形成了[3]。

三、展望与对策

我们不难发现,在进入21世纪十来年的时间里,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无论是我国的竞技体育还是群众/社会体育都有了相当大的进步与发展,这说明我们在体育这条道路上方向是正确的,但反观高校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却是在向反方向行驶。究其原因,影响高校学生体育锻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其中既有学生自身的个体因素,也有社会、家庭、学校等其他方面的外部因素。而在诸多因素中,根据我国目前的学生成长环境来说,学校教育因素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如何改善学校体育教育制度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和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以及形成自觉体育锻炼的重要途径。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

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而体育价值观念只是“三观”中的价值观的要素之一。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一方面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从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动机开始,既体育与自身健康的密切联系、体育锻炼的诸多优点等与学生切身相关的理论知识出发,让学生明白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参与动机,为学生将来参加体育锻炼和形成习惯打下基础。

(二)浓厚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是影响高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和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潜在因素。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它既可以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又可以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它既是一种健身的方式方法,又是校园文化的继承和发展[4]。而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由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校园体育基础设施是高校学进行体育锻炼的基本要素,而且国家教育部对全国高校的体育场地设施拥有量也有一定的规定。针对高校因投入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不足以及近些年各大高校因扩大招生规模而使场地设施不足的问题,教育部门应以高度关注并采取相关措施,给在校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锻炼场所。

2.体育文化节及多样化体育比赛的开展

体育文化节和各种比赛是浓厚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主要形式之一,同时也是高校弘扬体育精神的重要窗口,高校大学生可以通过此种方式施展个人的体育才华,发扬各自拼搏的体育精神。从而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在学校范围内营造一种健康文明,拼搏向上、竞争有序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三)改善体育教学模式。

学校体育教学制度模式和学生的生活实践脱节是当前我国高校学生体育锻炼动机不强、目的不明确、自主体育锻炼意识差的根本原因。据调查,目前高校大学生掌握的体育锻炼知识与卫生保健知识的情况令人担忧,这也是大学生在实践中缺少正确的、系统的理论知识指导、无法形成自觉锻炼习惯养成的原因。而体育教学实践时间的多少也是影响学生锻炼的原因之一。既然如此,那么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就势在必行了。将体育知识的传授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使知识走近生活,让生活检验知识,使学生在体育理论学习中思考生活中的体育行为,同时在生活中体验体育理论的实际运用;适当增加学生的体育课时和业余锻炼时间:如上文中所提到,在调查的人中有44.2%的认为大学学习任务繁重、体育课时太少,没有充足的体育锻炼时间。所以,在对高校学生进行科学的理论指导下,适宜的增加体育课外实践时间,有助于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

(四)提高体育教师素质。

体育教师是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监督者,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起积极的引导作用。而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与个人情感态度不但影响着课堂体育教学,还直接感染着听课的高校学生。

1.教学方式方法

体育教师应在理论教学中用较活跃课堂氛围着重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内在动机,同时向学生传授趣味性较强的体育锻炼方式,以培养学生体育锻炼兴趣,为今后的体育实践打下基础。而在体育实践课上,体育老师首先应开展多样的、趣味性较强的体育游戏性质类的活动,在学生们逐渐接受并喜爱体育时再循序渐进,慢慢加大体育锻炼强度,给学生的心理、生理一个缓冲的过渡时间认同体育锻炼。而体育老师对体育锻炼方法手段的熟悉掌握程度以及多样性,对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行为习惯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2.情感态度

情感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环节,积极情感可以促进学生认知活动的发展,强化学生学习的动机,如:老师讲课的激情会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老师的鼓励能给学生带来成就感,促使学生继续努力等等。同样的,在体育教学中,情感教育同样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有数据显示,体育教师对学生是否应有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性的认识,会对其教学行为产生影响,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此外,体育教师的期望值对学生是否能养成锻炼的行为习惯也是有一定影响的,较高的期望值有助于学生形成体育锻炼习惯。所以说体育教师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扮演着一个“导演”的作用,既要从理论上加以指导,又要从情感上给予期许鼓励。

(五)成立学生锻炼监督机构。

针对我国现阶段的高校教育模式,成立高校学生体育锻炼监督机构对高校大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和习惯的养成是十分有必要的。

1.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

为了能真实、准确、及时的反映高校学生的体质状况,高校应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同时它也有助于高校计划、开展、实施各种体育锻炼活动,对大学生培养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有积极作用。

2.高校体育管理制度

学校应从制度上把学生的体育锻炼规定下来,在正常体育课时以外给学生设置定时定点的锻炼计划(如早操、课间体操等等),并设立出勤监督机构。另外,不断完善体育锻炼健康评价机制,在评价内容上增加人文因素比重(如:锻炼态度、心理素质、健康知识等等),把定量与定性有机结合,科学合理的评价学生的锻炼意识和成果,促进高校学生自主形成体育锻炼意识。

[参考文献]

[1]蹇晓彬,郭赤环.高校学生体育锻炼动机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J]. 体育学刊,2008,15(7):58-62

[2]Marcu Kilpatuich,Edwadu Hebert,John Bartyolomew.College Student Motivation for Physical Activity:Differentiating Man’s and Women’s Motives for Sport Participation and Exercise[J].Journal of Amercian College Health,2005,54(2):87-95

[3]康健.影响大学生形成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因素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26(03):155-156

锻炼心理素质的方法范文第2篇

自我锻炼能力是终身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体育教学必须适应21世纪人才的培养需要,不仅要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增强体质,还要注重大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关键词】

体育教学; 自我锻炼能力; 终身体育

一 自我锻炼能力概述

自我锻炼能力是指能够熟练地运用已掌握的科学锻炼身体的知识和方法,充分发挥自身已掌握的运动能力,有规律地自觉地进行身体锻炼的习惯和本领。它包括体育锻炼意识、能力和习惯三方面内容。其基本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认识能力。即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有关知识、技术。2、运用能力。即运用所学体育知识、技术和方法独立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3、调控能力。即在独立锻炼中,为了取得良好效果,对锻炼过程进行自我调控的能力;4、自治能力。即独立从事体育锻炼的自我管理能力。

二 大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现状与不足

本人现在在教大二学生的体育课,通过观察、走访及参考近年来一些相关文献,得出如下结论:

(一) 目前,学生的体质状况令人担忧,除体育院系的学生外,其它院系大部分学生的体育自我锻炼能力和意识普遍较差,体育教师对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加上对体育教学管理的不力和缺乏系统、全面科学的评估措施,不少学校将体育课简单地理解为体育达标,导致近年来许多学校体育达标成绩虽然上升,但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逐步退化,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下降,与体育有直接关系且对人的一生起重要作用的一些意志品质有所削弱。这从根本上不利于终身体育的形成。

(二) 据文献表明,锻炼内容和手段的单一性严重破坏了学生的锻炼兴趣,并危及到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平时有体育锻炼习惯的学生仅占15%,许多学生一周平均每天体育锻炼时间不到20分钟。43%的学生认为平时锻炼没有必要,80%的学生认为体育课所学的对平时没有用处。

三 大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培养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大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培养的可行性。当代心理学认为,遗传和环境是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两大因素。能力是在这两种因素相互作用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能力发展过程中,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作用是无法分离的,两者相互依存、彼此渗透,使能力得到发展,没有环境、遗传的作用无法体现出来;没有遗传作为最初的基础,环境无法产生影响。这就表明,环境在能力的发展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良好的环境更有利于能力的发展。同样,自我锻炼能力作为一种能力,也会受到后天环境(如学校体育教育等)的影响。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自然可以促进大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提高。

(二)大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自我锻炼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从以下三方面加以具体阐述:

1 从高校体育课的设置看,目前除少数条件较好的学校外,绝大多数学校只在一二年级开设体育课,节次较少。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同时培养顽强的体育意志品质和良好的体育作风。

2 从目前在校学生体育锻炼的情况看,除了少数有特长的体育爱好者外,能坚持经常锻炼的人并不多。特别是进入大学三四年级以后体育课已结束,学生不受体育成绩的约束,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明显少于一二年级。这说明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尚存在只重知识、技术和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因此,恰当地处理好自我锻炼能力与基本知识、技术、技能之间的关系很重要,在自我锻炼能力得到加强和发展的基础上,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促成终身体育的形成。

3 从高校教学任务看,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是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衡量教学质量高低一个重要标志。对于高校体育教学任务来说,除了在校期间有计划地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使学生掌握一定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外,还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以及运用所掌握的知识独立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身体特点和爱好,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

四 大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培养的途径

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基本途径,因此,体育教师应将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把常规教学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

(一) 结合理论教学和运动技术掌握,培养大学生的认知能力。通过体育理论课教学,使大学生认识体育及体育运动对人体身心的作用和意义,了解和掌握人体生理变化规律和体育锻炼对人体产生哪些作用和影响,懂得科学锻炼身体的原理、方法和手段,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树立体育的价值观念。通过运动技术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启发大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大学生们在练习过程中不断发现错误并加以纠正,从而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其更好的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培养认知能力。

(二) 通过选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大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培养大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选择学生能够接受、通过一段时期的学习能够掌握的教学内容,避免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动摇学习动机;同时,还要改进教学方法,课堂练习方式要多样化,针对不同的学生,要做到区别对待、个别强化,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来自内部的更积极的学习动机,创造机会让学生准备活动,创编活动,教师适时讲解和肯定,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或让学生制定锻炼计划,并实际运用,然后评价修改等等。

(三) 结合常规教学和检查评定,培养大学生的调节与适应能力。通过体育课课堂常规强化教育,使大学生形成自觉遵守课堂常规的习惯和意识,从而培养自律意识和能力。在此基础上,让大学生自我制定计划并付诸锻炼,并随场地及天气等自然客观环境的改变,进行适时的调整,以达到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进行科学的身体锻炼。

五 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目前,大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普遍较差,这方面的工作亟待加强。自我锻炼能力主要包括认识能力、运用能力、调控能力和自治能力等四个方面。培养大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理论教学和运动技术技能相结合,培养大学生的认知能力;通过选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大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结合常规教学和检查评定,培养大学生的调节与适应能力。

(二)建议

随着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高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呈现出十分活跃的局面。体育教学早已冲破了传统的“三基”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除向学生传授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外,已把大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作为体育教学的中心任务。因此,本文建议如何去培养大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尤其是有关能力培养的方法及其效果评价的研究,将是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与科研人员值得探讨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任未多. 身体活动与运动锻炼的心理效应[J].体育科学,1997,17(3):75-80

[2] 涂相仁,朱翠伟. 体育运动的心理效应[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9,20(3):56-57

锻炼心理素质的方法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法、数理统计法等,就影响高等院校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学校因素,对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2008级、2009级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同学影响因素、课外体育活动因素、学校体育文化氛围因素是主要影响因素。

高校体育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学校系统体育学习的最后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的终身健身意识和锻炼习惯的最佳时期。然而,学生在接受了长达若干年体育教育之后,能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者并不多见。这不仅对学校体育提出了各阶段体育教育如何衔接的问题,更是对大学体育提出了如何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一个教育学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拟从教育学因素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及影响因素作一研究,了解影响他们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学校因素,旨在为进一步深化体育教学改革、为提高高校体育教育任务的完成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为大学体育教育实现与终身体育的接轨提供理论依据。

1、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就高校体育教学因素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及影响因素等对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2008级、2009级的各1000名进行调查研究。发出《大学生体育态度与行为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调查问卷2000份,收回1936份,回收率96.8%,其中有效问卷1921份,有效率为96.1%。其中男生1147名,女生853名。数据采用office2003下的excel办公软件和spssl7.0进行数据统计的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 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现状分析

研究锻炼习惯形成的影响因素,首先要研究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过程是:需要—动机—行为—效果—行为的持续和反复一习惯,锻炼行为的产生是锻炼习惯形成的第一步,而锻炼动机又是锻炼行为发生的动力,动机则来源于个体的需求。从锻炼行为到锻炼习惯,关键是锻炼行为的保持,锻炼的行为使人产生愉悦,满足,胜利等良好的情绪体验,激发继续锻炼的内驱力。

2.1.1 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频率与持续时间

调查显示(表1):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次数1-2次的学生最多,男女生分别达42.3%和58.2%,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不超过3次的比率过大,达到50.2%,说明学生课外锻炼不够积极;男女生在锻炼次数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女生课外锻炼比男生更不积极。另外由于我院2009级实行早操制、2008级实行俱乐部课外活动制,学生周活动0次一下学生较少。而女生周活动次低于男生的原因是女生较男生重视体育分数之结果。

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时间结果显示(表2),33.4%的学生每次锻炼的时间在1小时以下,距离每天活动一次,每次1小时以上的标准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锻炼时间在1小时以下的学生中女生多于男生,锻炼时间在1小时以上的学生中男生多于女生,从锻炼的持续时间上看男生要强于女生,这除了与男女生的生理心理差异有关外,还有可能与目前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匮乏有关。

2.2 学校因素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影响

2.2.1 同学因素对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影响

调查显示:同学因素是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最重要因素,其原因为在校大学生尽管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独立性,但是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与交流、协调与合作,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兴趣广泛,因此他们力图通过各种人际交往去认识世界,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各种需要,体育活动方式便成为大学生交友的重要载体;其二,由于大学生在大学活动中主要是以班级集体为学习单位,以宿舍作为生活单位,因此,同学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最主要对象,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行为习惯最容易受到身边同学的影响。

2.2.2 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

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是影响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第二重要因素。高校的课外体育活动大体可以分成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课余训练,有组织指导的活动,另一种是课外学生自主的体育锻炼,无组织的活动。目前多数大学生还没有形成自我锻炼的习惯和能力,因此仍需要有人组织、指导,大多数学校采取放任自由的态度,由于没有合理的引导与正确的指导,大学生的课余体育活动表现出随意性、无序性、无系统性和无科学性。“无人组织指导”是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又一重要制约因素;课余训练比课外体育活动又高一个层次,课余训练一般情况下是有运动天赋的学生参加,通过组织课余训练,经常与兄弟学校进行体育竞赛交流,展示学校的体育风貌,学校对课余训练比较重视,有专门的体育教师参与指导,虽然这只涉及到少部分学生,但是也不能忽视这股力量对一般同学的影响,学生中的体育明星是同学们崇拜的偶像,他们会吸引其他学生来到运动场地,逐渐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2.2.3 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体育文化氛围是影响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第三重要因素,一个学校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对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建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等等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大体上可归纳为五个方面,即体育教育功能、促进智力功能、情操陶冶功能、心理疏导功能和社会实践功能。校园体育文化的最基本的功能是教育功能,传授体育基本知识,施展体育才能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能够满足大学生愉悦身心的需求,提高和丰富大学生有关体育的基本知识、身体锻炼的基础知识和运动训练的专业知识,大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自身从事体育锻炼的能力,以及对体育锻炼的结果进行自我检测和自我评价的能力。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实际上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和运用体育与卫生保健知识、技术、技能的大课堂,同时也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为发展终身体育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2.2.4 体育教师

教师是系统化地影响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主要因素,在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作用。由于体育教师所从事的职业,会让他们内、外在的素养充分展示学生面前,体育教师通过自己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和对工作的态度用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等形式将体育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传授给学生。体育教师往往会成为学生模仿和崇拜的对象,要胜任本职工作,出色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具备很强的体育工作综合能力,否则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影响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

2.2.5 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因素

从1999年开始,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一个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阶段,办学规模扩大,扩招加速,使中国高等教育迅速崛起。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等经济发达国家用十年、几十年才走完的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历程,中国高等教育在短短的几年内就实现了近几年,面临着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大学生数量剧增,而受国家教育投资、学校体育投入资金和学校的校园面积所限,使原本不足的体育场地设施更显不足。场地器材等物质条件的缺乏一直是影响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些问题由于目前国家经济实力还相对薄弱,尽管正逐步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然而在体育场地的建设和设施的配备上相当长时间内难有大的改善,存在着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的客观事实,严重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是影响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一大障碍。

2.2.6 学校重视程度

校领导在学校体育工作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校领导对体育的认识程度以及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态度,决定了其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他们的决策直接影响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对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稳定教师队伍也起着较大的作用。学校领导如果重视体育工作,必然会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对体育工作予以大力支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条件,鼓励和提倡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为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创造良好的氛围。

2.2.7 体育教学因素

有关体育教学因素的内容较多,本文仅从体育课考核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方面进行初步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这三方面的体育教学因素对大学生锻炼习惯形成的影响程度分别排在第七、第八、第九位(表3),体育教学因素对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影响程度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

2.2.7.1 体育课考核方法

课程考试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和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培养兴趣和体育习惯的养成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量的实际情况证明,采用合理的考试方法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质量明显改善,激发了学生课内外学与练的积极性,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体育锻炼的开展和锻炼习惯的养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高校体育考试的现状是:部分项目重复考试;高难度的竞技项目太多;理论考试内容很难与学生的锻炼习惯、实际需要相结合。且考试方法大都采用教师对所任课班级学生直接考评的方法。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客观上存在实施考试标准不一致,出现过松或过严的现象,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师的教学热情,严重影响教学效果,通过考试方法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已势在必行。

2.2.7.2 体育课教学内容

调查中显示,目前体育教学内容仍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部分体育运动项目一直低水平重复开设,而且内容的层次性与递进性不明显,教学内容单调、乏味,部分学生厌学思想严重。在体育课教学中,以往比较重视学生技术动作的掌握和身体素养的提高,许多高难度的竞技项目让许多学生望而生畏;理论教学偏重于原则、原理等抽象内容的传授,教育学生科学地参加锻炼比重太少,使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知识、方法、手段掌握不足,不能科学有效地指导自我锻炼。

2.2.7.3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进入教材和学生的门户,是教学实践、整个教学结构所依赖的基础,“它不仅涉及到教师具体的观念意识、教学策略、组织、手段等,而且还牵涉到学生、学校的背景因素”。好的教学方法能创造并赋予教材以魅力和维持一种富有情趣而又有动力的学习气氛,并通过学生心理中介把体育锻炼的兴趣内在化,从而形成自己的心理内容。教师首先应该用丰富新颖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会学生如何运用体育理论解决他们自身的实际问题。

2.2.8 辅导员,班主任重视程度

班主任对体育运动的喜爱程度,对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态度,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以上是义务教育阶段班主任对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而大学班主任对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就很小了,表5表明:所有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影响因素中,班主任因素最不具影响力,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负有指导学生、关心学生的职责,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为什么会形成如此大的反差呢?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义务教育时期,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关系密切。而大学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缺乏交流,难以建立密切的关系,使许多学生难以适应。应根据大学生的特点,采取适当的交流、沟通方法,例如可以多组织班级活动,尽量让学生感觉到辅导员、班主任是他们中的一员,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大家很容易敞开心扉,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有利于做好工作。

3、结论与建议

3.1 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周次数偏少、每次锻炼的时间偏短。应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加强体育理论知识教学,增加体育理论知识的课时量,开设健康教育课,使大学生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价值,主动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

3.2 大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大多集中在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类和长跑。体育教师选择教材时应尽量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有条件的学校要开设体育选修课。

3.3 同学影响因素是形成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最主要因素,因此,体育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情况下学习,培养学生创新务实的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要。

3.4 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是形成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因素,不仅要重视运动队的训练,而且要照顾到大多数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需求,加强课余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

3.5 体育文化展示了人类的知识、思想和智慧,体现着人们的情操、意志、价值观念等多种文化特质,这些特质将渲染人们的思想,对人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体育文化是学校开展课外体育锻炼的一种依托,学校应该加强体育文化建设,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体育需要。

3.6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组织者、传播者,在形成学生体育锻炼习惯过程中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体育教学中不能只重技术、技能的传授,应增加对科学锻炼的方法、手段的传授,加强对课外体育锻炼的辅导。

3.7 大学生非假期体育锻炼的地点以学校运动场地为主,学校应尽可能为学生创造课外体育活动的条件,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和增加器材购置,现代化、艺术化的体育设施能提高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3.8 体育课考核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对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影响不大,不要试图仅仅通过体育课这个单一渠道来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

参考文献:

[1]邱梅婷,贾绍华,陈琼霞,蔡瑞广,王留东,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研究,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7,(6):87-89

[2]上海教科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高校扩招三年大盘点,教育发展研究,2002,(9):5-17

[3]王元华,高校体育课程考试方法改革的实践与探讨,浙江体育科学,2002,24,(5):48-50

[4]冯明荣,左新荣从教材教法的视角看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四川体育科学,1999,86,(2):35-37

锻炼心理素质的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网络时代;大学生;身体素质

一、身体素质的含义

当今社会,随着网络时代的迅速发展,大学生真的做到了“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但这其中也有许许多多的问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尤为严重。传统上,身体素质一般是指人体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机能。身体素质是一个人体质强弱的外在表现,是人体活动的一种能力。正因为身体素质如此重要,所以提高身体素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二、提高身体素质对大学生的重要性

对于现在的高校大学生来说, 身体素质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提高户外锻炼水平,更多的是在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抗压能力、抗挫折能力、自信心、外观体型等方面。

(一)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拥有良好身体素质的学生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外观体型,这对学生的自信心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许多锻炼不仅对其身体有着考验、锻炼的目的,而且还考验锻炼着心理素质。想要达到自己满意的健身效果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和不懈的努力。通过器械健身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从而使其在学习生活中有一个健康强劲的心理。

(二)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增强了学生的好强心

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地参与到户外锻炼中来,并且从中获得乐趣。户外锻炼对于大学生们的心理素质、抗挫折能力等有着非常良好的提升作用,可以培养高校大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在问题和困难面前不会懦弱畏惧,退缩不前。

(三)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提升了学生的好胜心

对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良好的身体素质也会为其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大学生们面对高强度的学习压力和课业压力时,有着良好身体素质的同学会拥有充沛的体力和良好的精神面貌,不会被学习、生活的压力击倒,这就是户外锻炼中身体素质的提升赋予大学生们的坚强意志和高尚品格。

三、网络时代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途径

在如今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足不出户已经成为许多当代大学生的标签,购物、订餐、交流与沟通这些所谓的小事都能在网络上得到满足,一定程度上,互联网非但没有增强学生们的健康意识,反而成为了让学生成了网络的蛀虫。这时,如何正确并高效的激发每天宅在寝室里的学生消失已久的运动兴趣就至关重要了。因为过于依赖网络,现实生活中又缺少积极运动的鞭策,所以出现萎靡不振的景象也实属正常。

(一)转变观念,全员发动

高校应建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实“阳光体育运动”,走到户外,走进阳光,增强校园户外活动。高校可建立学校阳光体育活动领导小组,定期制定活动目标和要求,让学生们都能参与到其中,强健身体。学生们也可开展校园户外锻炼社团,团结和凝聚兴趣爱好相同的同学,激发和引领同学们参与到户外锻炼中来,使课内课外相结合,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二)灵活多样的户外活动形式

通过在大学中营造一种浓厚的户外锻炼氛围来影响学生积极参与到户外锻炼活动中来。浓厚的户外锻炼氛围可以从真正意义上走进大学生的生活中来,活动形式也是丰富多样的,如定期举办运动会、体育节,举办各种各样的球类比赛,竞技类比赛,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其中,培养大家的户外锻炼爱好和兴趣。通过这些比赛,能提供给大学生们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提升同学们在户外锻炼上的热情和信心,同时还能提高团队的凝聚力。高校中还应针对不同项目开展相应的俱乐部或社团组织来满足学生的兴趣,给想要运动的同学提供便捷的通道。

(三)掌握科学合理的户外活动方法

并非所有活动都是户外活动, 也不是任何户外活动都能达到锻炼身体和增强体质的目的,因此要运用合理的户外活动方法。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有氧运动,包括:游泳、健美操、慢跑、登山、跳绳和各种球类运动等。大学生们可以在校园里选择慢跑、快步走、骑单车等有氧运动。其次,大学生们也可以通过比赛法或游戏法参与到户外活动中来,比赛法可以使人情绪高涨,容易表现出最大速度;游戏法则可以激发人的情绪,能在游戏中产生各种动作的变化,从而防止因为枯燥的重复锻炼而产生的烦躁情绪。最后,大学生们可以在学习劳累之余做一些引体向上、俯卧撑、仰卧起坐等运动,还可以选择跳台阶、蹲起、高抬腿等项目,使自身得以放松,但切记不要过量,在自己身体承受范围内进行户外活动。

综上,网络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们身体素质的提高不能靠强制性的规定,要通过多元化的锻炼方法,合理人性化的制度体系引导大学生根据自己的体质特征和兴趣爱好,自觉地养成良好、健康的户外锻炼方法及生活习惯,大学生们拥有一个快乐健康的学习生活方式。大学生们走出虚拟的网络世界,走进充实健康的户外环境是对大学生们身心健康发展最有利的帮助,养成一个良好的户外锻炼习惯将是大学生们一生宝贵的财富。

【参考文献】

[1]贺晓明,林威力.浅谈中国大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途径[C].北京:百川利康(北京)国际医学研究院会议论文集,2014:23-25

[2]康宏伟.浅谈如何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J].科技视界,2015(11):92

[3]贾春旭.新时代网络环境下如何提高大学生素质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3(6):35

[4]洪肖肖.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现状调查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14:77

锻炼心理素质的方法范文第5篇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学校体育教学也进行了新的改革。体育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增强体质,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学习,提高教学效率。体育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健身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健身,培养学生的意志力,为学生终身锻炼奠定基础。

【关键词】

体育教学;健身意识;增强体质;师生关系

0 前言

目前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很多学校的体育课通常都是作为自习课让学生进行学习,或者仅仅让学生进行自由活动,而不为学生普及体育理论,也没有给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这导致体育课程只是作为一种课堂形式存在于学校,而没有得到真正的实现。本文将分析体育教学在学校的重要作用,并且讨论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健身意识。

1 体育教学的重要含义

1.1 素质教育的要求

素质教育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实践。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学生的体育水平和健身意识能够充分反映一个国家学生的体质,是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因此,学校必须加强对体育的重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身意识,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进行锻炼,提高自身素质水平。体育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锻炼意识,培养自身的锻炼习惯,有利于提高民族活力。

1.2 非智力因素发展的需要

体育教学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真正的健身意识。目前我国的学生对健身的定义仍然只存在于锻炼这一层面上,他们认为随便做点运动便是健身,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学生在开发智力的同时,也需要对健身理论进行了解,并且能够从锻炼中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非智力因素不仅包括学生在生理上的发展,也包括心理的发展。体育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自我健身意识,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生理上的发展,也能够开发心理上的潜能,为学生的健康奠定基础。

1.3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学习效率

增强健身意识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劳逸结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校体育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大脑的调节能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及时缓解紧张学习中所产生的压力,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我国是应试教育国家,很多学生都为了学习而放弃锻炼时间,这不仅不能够提高学习效率,甚至可能导致学生因为无法承受学习上的难题而引起身体不适,这种方法并不可取。

2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

2.1 普及健身知识,引起学生兴趣

由于我国很多学生在体育课上并没有对健身知识进行了解,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理论普及,帮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健身,提高他们对健身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理论学习,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通过不同形式进行健身知识普及,比如说,帮助学生了解体育赛事规则,为学生讲解奥运会的由来,为学生推荐具有教学意义的体育电影或者体育名人采访等。这些方法都能够帮助学生累积一定程度的体育知识,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能够引起对健身的兴趣。同时老师也应该督促学生进行相对应的体育锻炼,丰富自身的实践水平,为学生讲解专业技能,和学生保持良好的关系,为学生在锻炼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法。

2.2 创新教学模式,增强健身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可以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增强学生的自我健身意识。老师在为学生讲解完理论知识后,需要让学生进行自主锻炼,并且督促他们进行锻炼,对于一些错误的动作予以指出,确保学生能够进行正确的健身锻炼。新型的教学模式要求老师以身作则,带头为学生师范,确保学生能够在观摩的基础上学习动作要领,以锻炼他们的时间能力。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表现能够帮助他们改正原有的错误意识,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性格和承受能力,拓宽了他们的爱好,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信心,提高健身意识,树立终身锻炼的思想。经常性的体育锻炼能够帮助他们形成固定的健身习惯,确保他们劳逸结合,不仅锻炼了身体,也能够提高自身的素质。

2.3 学校增加投资,建立健身体育馆

随着学生健身习惯的养成,学校可以增加投资,为学生建立健身体育馆。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同时也能够帮助所有的老师在课余时间锻炼身体。体育馆的建立能够帮助学生充分了解健身的重要性,从中体会锻炼的乐趣,帮助学生形成固定的健身模式。同时,学校也可以增加设备资源,多元化的设备也能够为学校教师提供健身场所,从老师做起,提高全校师生的身体素质。学生和老师都能够发挥自身的优势,将锻炼身体和学习相结合,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学生的体质,锻炼学生的意志。

2.4 多元化的健身方法

为了适应学生的健身需要,学校需要加强对健身设备的管理,让学生对设备有多元化的选择。一般来说,球类运动在学生中是比较普遍的,学校也可以设立游泳馆,帮助学生练习游泳技巧。同时,学生之间也可以组建健身俱乐部,让体质处于同一水平的学生组建小组共同锻炼,共同进步。学生主动参与健身的方法也可以多元化选择,对于一些体质比较弱的学生,可以由消耗热量比较小的运动开始做起,等身体素质提高后再选择运动量比较大的健身方法。多元化的健身方法能够帮助学生体会不同形式的体育运动,然后选择最合适的方法进行锻炼,既能保证生理上的健身要求,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健身的作用,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3 小结

学校的体育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学习的表面层次,同时也需要推进健身实践,帮助学生在理论学习中进行锻炼。培养学生对健身的兴趣,为学生创造健身环境,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创新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趋于多元化,让学生了解健身的意义,培养他们的锻炼习惯,这对学生的智力开发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宋星跃.娱乐中学习,游戏中进步——结合游戏进行初中体育教学的实践[J].数学月刊(中学版),2013,(4):40-42

[2]邹雪松,李玉双.浅谈体育教学与能力培养[J].新课程(教研版),2012,(1):21-23

[3]杨江明,柯育平.摆正教授“三基”在体育教学中的位置.体育时空,2011,(12):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