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 大众化阶段 主体性 教学管理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C-0057-03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面对着学校规模扩大和学生人数增多,学生的价值取向和个性需求表现出多样性,主体性意识增强,使得教学管理与学生的主体性关系成为高校管理中的热门课题。人的主体性和主体参与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特征,教育不注重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是不可能适应建立一个更加美好社会的要求的。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中,必须改革精英教育的教学管理模式,确立主体教学管理观,适应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需求,应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挑战。因此,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研究和践行主体教学管理观,对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教学管理与学生的主体性

高校主体教学管理观是对学生主体性发展认识的必然结果,国内外的教育理论界对学生主体性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对学生的主体性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

(一)国外对学生主体性的研究。国外在对高校学生培养以及一些教育理论中都对学生的主体性进行了研究。早在19世纪,德国的洪堡就力图按新人文主义的方针改革教育制度,主张对人进行完全的人的教育,使人的个性全面协调地发展,将教育制度引向单纯陶冶人的方向。他创办柏林大学的观念,后来成了德国大学的楷模。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和关注个性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一个进步的社会把个别差异视为珍宝,因为它在个别差异中找到了它自己生长的手段”。英国教育家怀特海在1929年编著的《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指出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智慧力,学生通过接受大学教育获得主动性的思维,大学的教育内容和课程设置应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1998年世界首届高等教育大会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中指出:“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上,高等教育显然应以学生为中心,采取新的视角和新的模式,这就要求大多数国家的高等教育进行深入改革,实行开放政策,以便满足不同类型人们的需求”。近年来,一些国家高校教育改革的学分制和个性化思想也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的本质和要求。

(二)我国对学生主体性的研究。纵观我国的教育历史,尊重学生发展一直是教育家弘扬的理念。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儒家学派私学中所推行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仍对现代教育有较大影响,其认为学生在个性、性格、智力和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教育学生要各因其材,体现了教育中学生主体性的基本思想。我国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创办于19世纪末,在教育中就出现了学生主体性的思想。蔡元培在1912年比较民国教育与君主教育时指出:“民国教育方针,应从受教育者本体上着想,有如何能力,方能尽如何责任;受如何教育,始能具如何能力”。可以认为,“主体性教育理论缘起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呼唤、反思传统教育和回归历史潮流的需要。其发展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和中期对教学过程中主客体关系的讨论,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演化为对教育者、受教育者主体性的讨论,在90年代中期以后由理论进入到实践,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目前,主体教学管理观已成为高校适应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现代高校教学管理的学生主体性。高校教学管理中学生主体的需求,必然会带来教学管理理论的突破和创新。学生主体性主要是指学生在高校学习生活中体现出来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它是教学及其管理活动正常开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动力。学生的主体性反映了人的基本属性、学生的主体需求和教学管理的主体关系。学生作为独立的人,既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以个人主体形式出现在自然和社会中,以个人主体参与自然、社会的活动,从而与自然和社会发生各种关系,这是人在自然和社会中的主体特征。学生作为高校中的一员,是以高校环境、条件为基础,以个人主体参与为过程,以个人价值目标为取向,在高校中生活和学习的,这是学生在高校中的主体特征。在高校教学管理中,教学管理人员与学生之间是主体间性关系,是教学管理主体通过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与其他主体性保持理解关系的属性。学生作为发展的主体,一方面与中介客体之间存在“主体―客体”的对象性关系,在活动中通过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环节,在认识和改造中介客体的同时,也建构了自身。另一方面学生的主体性蕴含着学生在高校教学管理的关系,学生是教学管理的主体,这是学生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应有的地位。

二、高等教育大化阶段主体教学管理观

高校中的许多问题都与学生数量的增加有关,在教学管理中也是如此。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中,学生主体性发展促使高校教学管理观发生根本性改变,主体教学管理观是适应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必然结果,主要反映在教学管理的人才观、质量观、学生观等方面。

(一)教学管理的多样化人才观。高校的基本职能和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高等教育大众化创新了教学管理的人才观。在精英教育中,高等教育培养的是精英人才,崇尚“精英至上”的人才观,压制人的个性,缺乏全面发展的观念,只培养少量的社会精英人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中,学生个体的价值取向成为重要的驱动因素,原因在于人们已逐渐将接受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权利,其基本需要是为实现个体的价值寻找有效的教育途径。因此,高等教育大众化中学生来源和学习目标的多样性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人才观创新提供了源泉。为了改革高校人才培养体制,提高人才培养水平,需要更新高校教学管理的人才观。因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要求“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在多样化人才观中,体现了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需求的多样化,以及高校的基本管理理念和指导思想。因此,在高校教学管理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发展,提供学生发挥个性的途径,为社会培养多样性的人才。

(二)高校教学管理的多元化质量观。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永恒的主题,高等教育大众化创新了高校教学管理的质量观。教学质量是教育者按照社会需求而制定的培养目标,依据教育规律进行教育的整体评价,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在精英教育中,往往是采用单一层次和单一标准来衡量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在教学管理中没有考虑到教学质量与学生接受程度、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与学生需求之间的关系,往往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质量的唯一标准,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主体性的发展。建立多元化的质量观,应是我们确立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基本出发点。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多元化反映了不同的主体对高等教育认识的多样性,也反映了高校的教育质量目标、学生的质量追求和社会的需求之间的差异性,这是高校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发展的演进结果,构成了高校教学管理要素的各个层面,影响着高校教学管理者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方式。因此,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里,高校教学管理要适应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变革,适应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促使教学质量的内在结构、质量标准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实现社会需求、教学质量和学生主体价值三者的有机融合,创建结构多层次、功能多样性、形态多模式和评价方式多元化的教学质量体系。

(三)教学管理的个性化学生观。高校的教育对象是学生,高等教育大众化创新了教学管理的学生观。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教学管理方式的变革和管理结构的调整,把教学管理的核心内容从有形的教学资源管理转向无形的学生成长管理。在教学管理中,管理人员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沟通是十分重要的,管理人员的学生观对于相互间的双向理解有着重要作用。在高校教学管理中,传统学生观和现代学生观有着明显的不同,彰显出传统管理文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下学生文化的碰撞。传统学生观突出“管”,现代学生观突出“服务”;传统学生观侧重从学校出发开展工作,现代学生观侧重从学生需要出发开展学生工作;传统学生观强调统一和服从,现代学生观更注重个性的发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局面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中教学管理者应有的学生观。从推动高校教学管理发展的要素看,学生的主体性在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阶段的重要性有所不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中,学生对主体性发展的诉求和重要性日益凸显,已成为促进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主要因素。因此,教学管理者需要突破传统的管理观念,树立学生个性化的学生观,充分认识学生主体性发展的价值,为满足学生的价值取向创造教学管理的有利条件。

三、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主体教学管理观的践行策略

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教学管理观既是一种价值取向,也是一种方法论准则,是教学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在践行主体教学管理观中,需要对教学管理理念、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管理环境和教学管理队伍等方面进行探索,形成适应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教学管理新局面。

(一)树立以学生需要为核心的教学管理理念。教学管理理念反映了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管理活动中的基本观念,在管理工作中具有指导性的作用,践行主体教学管理观首先要树立以学生需要为核心的教学管理理念。马克思认为,人的自然需要叫作“人的一般本性”,人在自然需要之上产生了新的历史形成的需要,例如,社会交往的需要、认识的需要、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表现(实现)和发展自己独特个性的需要,等等。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使得学生数量大幅度增多,学生的成长地域、家庭背景、学习经历等方面的不同,形成学生群体的共同需要和个体的个性需要,教学管理者应了解和适应学生的共同需要和个性需要,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服务。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管理中,首先,将教学管理的计划性和学生的自主性结合,使学生在教学管理的计划性中发挥自主性,满足学生的自主性的需要。其次,将教学管理的规范性和学生的创造性结合,构建有利于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管理规范,从而指导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再次,将教学管理的统一性和学生的个性结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构建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和学习体系。最后,将教学管理的导向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结合,将管理学生变为指导学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目标和价值,以适应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需要。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思想

Abstract:Mr.PanMaoyuanhasputupaseriesofviewpointsonmasshighereducation,whichformasystematictheory.Theseviewpointsinvolvethesignificance,implication,transitionperoid,enforcementapproach,quality,classificationandorientationofmasshighereducation.Mr.Pan''''sthoughtonmasshighereducationisaChineseeditionoftheWesterntheories.Theyinherit,developandenrichtraditionaltheories.TheyarebasedonChinesereformpracticeandserveit.

Keywords:PanMaoyuan;masshighereducation;thought

高等教育的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实践的跨越更是需要理论的飞跃。20世纪末以来,随着我国政府启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围绕大众化时期的高等教育问题和理论研究显得十分需要。潘懋元先生作为新中国第一代高等教育研究的学人,在这一宏伟的时代进程中与时俱进,立足中国现实,综观世界风云,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提出了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一系列的思想和观点,形成了一套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对于我国过去和正在进行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体系概要

1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意义

为什么要进行高等教育大众化,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模型能不能适应中国的国情,有没有必要进行高等教育大众化,这些问题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和高等教育理论界思考较多、争论较激烈的问题。在这一问题上,潘先生认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其立论有三:首先,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需要培养大量的高水平的生产、管理、服务人才;其次,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21世纪掌握高新科技的创新人才只能由大学来培养,中国本科以上的人才储备量太少,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将处于不利地位;第三,国民文化素质的重要性:人口的文化构成是综合国力的基础,我国城乡居民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还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正如潘先生所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应重复西方发达国家所走过的老路,而应优先发展科技和教育,争取在知识经济时代能够迎头赶上,从长远的观点看,这是一条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高等教育大众化正是这条高速公路的超车道。”[1]

2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具体含义

潘懋元先生在引进和接受马丁•特罗的大众化理论基础上,对大众化的理解不是坚持简单的数字标准,而是从量和质两方面来入手,坚持量与质的统一。潘先生认为,大众化的进程包含量的增长与质的变化两个方面。量的增长是人们所熟知的适龄青年入学率(准确说是在校率)达到15%~50%。质的变化具有广泛的内涵,包括教育观念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大、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多样化、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方法、入学条件、管理方式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一系列的变化。也就是说,大众化进程包括量的增长与质的变化,是两者相互统一的过程。

马丁•特罗教授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最先提出者,他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这一发展观出发,提出了精英、大众和普及高等教育三个阶段的数量指标,并进而剖析了三个阶段高等教育观念、功能、管理和课程等方面所存在的质的变化。特罗教授同时断言,“几乎在所有情况下,学生数量的增长都先于其他方面的变化”,只有量变在先,然后才有后面的质变。潘懋元先生认为,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论将高等教育量的扩张与质的变化两者结合起来研究,将以往关于学生选拔与录取、课程与教学方式、行政与管理等许多离散的、孤立的问题研究综合在一起,并将其置于从精英到大众化和普及化的大跨度的历史发展背景下进行分析,这种研究思想和方法使原先只以数据表示的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具有了丰富的质的内涵,也使高等教育的重大变革——质的飞跃有了量的参照系,这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但是潘先生根据世界各国学者有关该理论的批评和修正,从我国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的实践来看,提出了从精英到大众高等教育的“过渡阶段”理论,认为在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的进程中存在量的增长与质的变化的非均衡性。对于后发外生型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进程中存在一个质的局部变化先于量的总体达标的“过渡阶段”。在这一阶段里,高等教育的“量”的积累尚未达到西方学者所说的大众教育的“度”,即毛入学率未达到15%,但是却“超前”出现了种种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新质。先生在此基础上,进而考察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提出了“过渡阶段”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符合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因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是要通过量的积累和总的量变过程中的许多部分质变才能完成。部分的质变需要一定量的积累,反过来部分的质变一旦发生又会促进量变,并为整个高等教育的根本质变准备条件”[2]。

3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施路径

潘懋元先生关于大众化高等教育道路的起点和终点都有涉及,自90年代末以来就开始撰写论文,特别提到起点(即资金投入)和终点(毕业生就业)这两个关隘,并以此探讨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两条路径[3]。

(1)民办教育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美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主要是通过公立高校来实施的,以此为基础的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中对于私立高等教育在大众化进程中的作用没有涉及。显然,这种理论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甚至某些发达国家而言具有一定的不适应性。潘懋元先生在90年代末就敏感地注意到这一点,提出了“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由之路”。潘先生认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困难重重,最大的困难是国家对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和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困难,此外还有师资、设备和校舍等教育资源的短缺等,而这些问题通过发展民办高等教育都能较易解决。

(2)高等教育通向农村。在高等教育的出口即毕业生就业问题上,潘先生认为首先要转变传统思想,改变思维方式,并提出高等教育通向农村就是一条大众化的必由之路。在这里,“高等教育通向农村”不仅仅是为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而且还是在高等教育服务理念上承认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然包括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大众化高等教育要为农村的发展提供高层次的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在入学机会上,中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不仅要为城市生源服务,也要为占适龄青年人口总数70%以上的农村青年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里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使农村青年能够‘上得来’,城市青年能够‘下得去’,而且两者都能够‘用得上’、‘留得住’”。

4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施过程问题——高等教育质量

潘懋元先生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的思想非常丰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如在高等教育质量的标准上,潘懋元先生提出了全面素质质量指标和多规格、多层面的质量要求构成;在教育质量的价值取向上,坚持“社会发展需要与人的自身发展需要相统一”;在实现教育质量标准的途径上,坚持教学是实现教育质量的基本途径;在保障机制上,强调优化教育结构、立法与管理是保障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这里,笔者将重点阐述潘懋元先生的大众化时期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1)教育质量的多样化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核心。潘懋元先生认为,在大众化时代,基于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是多样化的:既需要学术型的高级专门人才,也需要应用型、技术型、职业型的各级各类专门人才,而后者的需要量是数以千万计的。与传统的基本上是单一的本科以上的教育、培养学术型高级专门人才、课程设置着重于传授与研究“高深学问”的精英教育相比,大众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办学类型的多样化,其核心就体现在教育质量的多样化上。据此,先生提出了多层面、多规格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先生认为,高等教育质量在统一的质量标准要求下还存在依各级各类的具体培养目标所规定的质量要求,这就是“具体的质量标准”。不同高校处在不同层次,拥有不同培养目标,针对不同的社会适应面,应当有不同的规格,不同的质量标准。先生非常赞同1998年在巴黎召开的首届世界高等教育会议所通过的《21世纪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中所言的“高等教育的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要“考虑多样性和避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衡量高等教育质量”。按潘懋元先生的理解,所谓“多层面”,包括博士、硕士、学士、专科等纵向层次,也包括理论型、技能型、研究型、应用型等横向层面。对于纵向层次的质量要求,人们比较清楚,而对于横向层面的质量标准,人们则较模糊或容易忽略。在从精英高等教育走向大众高等教育时,分辨横向层面的不同质量标准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能否顺利发展的要害问题”[4]。

(2)关于大众化进程中高等教育质量下降的思考。潘懋元先生认为大众化进程中高等教育质量下降既是真命题,也是假命题。从前者来说,高等学校由于连续不断的扩招,学生数量的增长与学校教育资源的增长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这在客观上造成了教育质量的下降。为了应对质量的下降,先生提出了改变两条政策性原则(第一,在规模速度上,变“稳步发展”与“快速发展”为“适度超前发展”的原则;第二,在增长方式上,变“内涵式发展”为“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并重,以外延式发展为主”)、采取两项适当对策(第一,扩充教育资源;第二,政府切实履行财政性经费增长的承诺,并采取有效措施,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教育,开放海外“招商引资”)。从后者来说,是由于用传统的、精英教育的标准衡量当前的、大众化时期的高等教育所引起的认识偏差。先生提出了要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实现两个转变:要把传统的唯知识质量观和西方流行的唯能力质量观转变为包括知识能力在内的素质质量观;要把精英教育时期的单一化的教育质量观转变为大众化教育阶段的多样化的教育质量观,同时要根据社会对各层次、各类型专门人才的需求,采取不同的标准,评价各级各类高等教育的教育与教学质量[5]。

5中国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的分类定位

《高等教育法》提出:“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积极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是以“采取多种形式”为前提的。也就是说,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以多样化为前提的。没有多样化,只采取全日制这一单一形式,不可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只采用一个传统的本科的精英教育标准来衡量多种形式教育的质量,会对大众化的发展方向产生误导。因此,在多样化的框架下就存在着进行分类定位的必要了:

(1)从大的方面来说,大众化高等教育中同时包含着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潘懋元先生认为,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并不是两个矛盾对立、非此即彼的概念。大众化时期的高等教育既包含了大量的旨在培养专业性的、应用性的、职业性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服务人才的大众教育,也还存在一定比例的从事高深学问学习和研究的传统精英教育。只不过两者朝着不同的方向去发展,一个朝提高方向发展,一个朝普及方向发展。无论是朝着哪一个方向发展,都是科教兴国战略必要的组成部分,哪一个方面也不能缺少[6]。潘先生进一步认为,尽管大众化高等教育中包含了精英教育,但是对于一所具体的高等院校而言,必须存在较为明确的分工和定位,研究型的大学必须着重发展精英教育,培养学术型人才;而一般的高等学校,尤其是高专高职,应该全心全意承担大众高等教育的任务,培养应用型的各类人才。因此,有必要改变当前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定位不明、分工不清的局面。

(2)从具体的高等院校来说,要根据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多层次、多类型需求进行正确定位,避免统一,寻求特色。潘懋元先生认为“单一化的发展方向与多样化的人才需求的矛盾,从全国来说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如当前的共同趋向就是在类型定位上重学轻术,在层次定位上层层攀高,在学科定位上综合求全,在发展目标上定位北大、清华、哈佛、牛桥(牛津、剑桥)。所以当务之急,应当做好分类指导工作。要使高等学校定位明确,各就各位,各定发展方向。分类指导的前提是科学的、恰当的分类。先生比较国内外几种主要的高校分类方法,认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比较适合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分类和高等学校的定位。按照这种分类,可以把中国高等学校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1)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相当于5A1),他们遵循“本科(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顺序提升其学习层次;(2)多科性或单科性专业型(应用性)大学或学院(相当于5A2),他们依循“本科(学士学位或文凭)专业硕士(学位或文凭)专业博士(学位或文凭)或进入研究型博士”的学习阶梯;(3)多科性或单科性职业技术型(或技能型)高校(相当于5B),它们走“专科(副学士学位或文凭)职业本科(学士学位或文凭)进入专业硕士”的培养阶梯。每一种类型都有重点高校,都可以办出自己的特色而成为国内(省内)知名、国际(国内)有影响的高校。这样,高等教育的发展就可以各就各位,避免大家都追随研究型大学的办学路子[7]。在学校的定位上,先生提出,每所高校在制定发展战略时,都必须实事求是地根据学校所处的客观环境、社会需要状况和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在各自的层次和类型中争创一流。

二、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特色

潘懋元先生高等教育大众化思想内容广博,从入口到出口都囊括在内;思考全面,从大学的分类定位到具体的教学问题都有涉及;视野开阔,从世界反思到中国国情考察,思想深邃,逻辑清晰,系统深刻,自成体系,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一思想体系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1是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中国化,是中国特色的大众化理论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最早在美国提出,其据以为本的仅是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而“对在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相当比重的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基本没有涉及”[8],也没有考虑广大发展中国家“后发外生型”的大众化发展方式[9],因此视野自然具有局限性,甚至对同是发达地区的欧洲高等教育发展也不能进行准确的指导。如马丁•特罗教授在1978年自己也承认“我关于欧洲高等教育体系的发展变化也将沿着美国大众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假设性预示,现在被1973年以来的欧洲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所证明是明显的错误”[10]。显然,将美国的大众化理论简单移植过来指导本国高等教育发展是不可能的。正是因为这样,日本、英国、德国等国的学者都对大众化理论进行了本土化的改造。在我国,90年代末开始进行大众化发展首先需要的就是理论的指导,潘懋元先生在引进马丁•特罗的大众化理论时保持清醒的头脑,提出了中国进行高等教育大众化具有特殊的国情和特殊的个性:如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国家的经济实力非常薄弱,他认为按照特罗的依靠政府举办公立高校来实现大众化的理想是不能实现的,所以要大力发展民办教育;中国是后发外生国家,决定了我国高等教育在数量还没有达到大众化门槛的时候就已经局部出现大众化的“质”;中国的传统文化重学轻术,崇尚“动口不动手”,这就要求对高等学校进行符合实际的分类定位等等。可以说潘懋元先生高等教育大众化思想是西方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中国本土化,是符合我国国情、建诸于我国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是有中国特色的大众化理论。

2是继承性与发展性的统一,丰富、发展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

以马丁•特罗教授为代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基本反映了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它提出的数据模型和量变带动质变的论据对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由于是采用归纳法提炼出来的,该理论的实际基础非常狭窄,现在看来,有些观点具有明显的缺陷:由于该理论提出至今的几十年中世界政治、经济、科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经济全球化、网络技术的发展等使许多原先正确的观点现在不能正确反映客观现实而显得有点过时;由于特罗教授本人的精力和视野的有限而使得该理论的问题考虑得不全,具有片面性。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无疑首先是对马丁•特罗教授理论的继承,但同时也是对该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其创新和发展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的:一是从中国的特殊国情出发,提出符合我国实际的思想,如提出了大众化发展的“过渡阶段”理论和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思想;二是从现时代的形势出发,与时俱进,促进大众化理论的时展,如根据今天国际竞争的需要提出了“教育——人”才是21世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的理论,进一步阐述了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三是从整体把握,论述马丁•特罗教授没有顾及或涉及不深的方面,如进一步研究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的分类、定位理论等。

3是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极大地影响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过来作用于社会存在。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思想是基于中国的高等教育实践的需要和现实,以指导高等教育大众化改革为目的发展起来的,其思想既来源于中国高教实践,又超前于中国高教实践,因此,既是对实践的把握与升华,又对未来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早在我国政府决定开始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之前,以潘懋元先生为首的厦门大学高教所从西方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中已经看到了大众化发展的必要性,开始着手引进并研究西方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奔走呼号。1999年扩招成为事实后,高等教育由于规模扩张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也相继暴露出来,潘先生从这些问题中觉察到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不同于西方理论论述的地方,并提出了“过渡阶段”一说,开始引导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关注大众化过程中高等教育质的变化,以期尽量减少突然启动的大众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潘先生根据国际经验和我国国情提出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实施路径,是对我国高等教育良性发展结构的准确把握。同时,面对公众和学界对大众化高等教育中质量问题的批评和责难,先生又进一步阐述了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的质量观,提出了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战略。今天,为了解决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人才培养质量以及与社会需求衔接的问题,他对高等教育结构分化、功能定位的高度重视就是对其思想的继承和延续。从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思想形成发展的轨迹来看,应该说,这一理论体系是时代的产物,是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是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它有力地指导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改革的实践。

今天,86岁高龄的潘懋元先生仍以他矍铄的精神和睿智的头脑在高等教育这块广袤的田野上孜孜不倦地耕耘,每年仍以数量不菲的思想成果服务于高等教育这一他为之毕生奉献的事业。“人不下鞍,马不停蹄”仍然是今天先生的真实写照。我们深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改革的不断前进,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思想会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潘懋元论高等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394.

[2]潘懋元.试论从精英到大众高等教育的“过渡阶段”[J].高等教育研究,2001,(2):6.

[3]潘懋元.潘懋元论高等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394-398.

[4]潘懋元.大众化阶段的精英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3,(6):3.

[5]潘懋元.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战略[J].中国大学教学,2004,(1):4-8.

[6]潘懋元.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中国高教研究[J].2001,(12):16.

[7]潘懋元.分类、定位、特点、质量[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5,(4):106.

[8]张洪亚.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硕士论文,2002.19.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科学命题,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更是明确提出了“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战略任务,党的十报告再次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化为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实际行动,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必然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因而,探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之间的关系,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用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等对大学生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大学生能内化为自觉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的实际行动。这一目标的实现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就必须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把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本质要求内化为人民的思想意识、成为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强大思想武器,即是一个追求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过程。可以说,如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问题也就解决了。

同时,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依靠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与否关系到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决定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方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就是要求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和发展,从而运用理论指导社会实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党都狠抓思想政治工作,要求人民统一思想和认识,走上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之路。20世纪40年代的,不仅初步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破除了将苏共经验和共产国际指示神圣化的教条主义,而且还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从而极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世界70年代末进行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活动,突破了“两个凡是”的错误理论,明确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从而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新的里程碑。无数次的历史和现实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将思想政治工作做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程度才会更高。因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依靠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成为可能。

2、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

2.1更新教育理念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要增强思想政治理教育的实效性,更有效地在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才能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素质全面、道德高尚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1.1以人为本的理念

当今时代,社会已经由重视科学技术为主发展到以人为本的时代,教育作为培养和造就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以促进社会发展和完善的崇高事业,自然应当全面体现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因而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必须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与大学生青年实际需求得到满足的完美契合。要遵循大学生的特性和生长规律来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育者要认真研究学生,关心学生,探寻他们思想变化特点和规律,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维护学生的利益,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积极引导大学生自觉地形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质。

2.1.2系统性理念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片面强调其政治功能,即把单一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为社会政治服务的工具,而忽视了塑造完善人格,实现人的全面、和谐、自由发展。在当今社会,人的自主意识、权利意识、竞争意识和自由观念等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树立系统性的理念,把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培养高尚、健康的人格整合起来,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不再是“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需要的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能片面的强调其政治功能,还要注重多种学科知识相结合,由传统经验教育转向现代科学教育。将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美学信息论、现代管理科学、教育艺术、社交礼仪、政治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方法进行整合,有机的运用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使大学生的思维更活跃、知识面更广、社会适应能力更强。

2.1.3创造性理念

现代教育主张,完整的创造力教育是由创新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格)与创业教育(指在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能力与创业人格)二者的结合与融合,从而培养出创新、创业型复合性人才。要达到这样的教育目的,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具有创造性的教育理念,要解放思想,做到不惟书、不惟上、不拘泥于传统,才能在教育方法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同时要勇于批判,勤于实践,提高想像力,锤炼创造性。要敢于质疑传统的教育理论、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在实践的过程中提出新的理论、新的教育理念和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从而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更高规格的复合型人才。

2.2改进教学方法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文件中明确指出,我们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学生学习的特点”。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我们必须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2.2.1案例教学法

从高校目前所使用的两课教材来看,教材是由国家统编的、多年一贯制的、固定的教科书,具有权威性、方向性、强制性等特点。如果按照教材体系特点来进行讲授,教师既是“导演”又是“主角”,扮演者传授知识者角色,学生多是“观众”或“配角”,被动的接受知识,这样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甚微。而案例教学法使用的是基于一定的教学目的和理论原理,以事实为素材而编写成的,对某一实际情景进行客观描述的案例,具有真实性、启发性、时效性等特点。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 (下转第39页)

(上接第37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案例教学没人告诉你应该怎么办,鼓励学生独立去思考、去创造,每位学生都要就自己和他人的方案发表见解。通过这种经验的交流,可以取长补短、促进人际交流能力的提高,同时引导学生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更有利于社会的需求。

2.2.2实践教学法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的根本的目的就是能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及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运用到社会实践当中去,达到这一目的的根本的教学方法就是实践教学法。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教学是教师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内容及其教学要求,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一些经过教师精心挑选或策划的社会生活实践,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获得必要的思想政治方面的直接生活体验,以达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目的的一种方法。实践教学法强调了知行合一,做到了理论知识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切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然要想让实践教学落到实处,取得一定的效果,必须要保证足够经费的投入,同时要建立规范有力的实践教学领导机制与管理机制,以防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当然还要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考评机制,来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3优化育人环境

良好的校园不仅能满足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是高校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普及的重要载体。大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园度过,校园人文环境中展现的文化追求、价值理念和行为标准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从而实现育人的功能。

2.3.1发展马克思主义社团

高校马克思主义社团是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自我教育、自主学习的组织,在引导学生学习、宣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社团一般是由对马克思主义感兴趣的学生自发组织的,学生在社团活动的过程中,能根据兴趣爱好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安排社团活动内容和形式,所发生的作用和效果远远大于思想政治课和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而,为了让马克思主义社团发挥更大的作用,学院社团组织者要根据实际情况为社团配备责任心强的专业人员作为指导老师,指导他们的日常活动,同时应给与一定的活动经费,提供开展活动的场地,从而让每次社团活动能顺利开展,提高社团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社团活动中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3.2健全校园制度文化

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而校园文化制度的健全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力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教学到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要紧紧围绕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目标来开展。从学校层面来说要给与一定的经费资助,培养政治素养高的专业教师团队,学校的评优评先等机制要偏重于思想政治教师团队。同时要制度规定加大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力度,通过校园物质文化载体(比如文化墙、宣传栏)等增强马克思主义在校园内的“出镜率”,要求图书馆配备马克思主义学术著作和学术期刊供师生阅览等。从而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学生通过不同的渠道和方面感受到马克思主义,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思想和行动,达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春雁.论以人为本与增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实效性[J].理论月刊,2006(4).

[2]何克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8(5).

[3]杨松.浅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与方法[J].理论界,2008(12).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法制;大众化

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十七届四中全会重申,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十报告别指出:“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就依法治国问题相继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内容极为丰富,是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的创造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成果。尽管党在马克思主义法制理论教育方面有着丰富的历史经验,但是对于中国广大老百姓来说,马克思主义法制理论仍是一种距离自己较远的且无实在意义的国家或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

1 马克思主义法制理论教育大众化的现状分析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制约着马克思主义法制理论教育大众化的顺利实现,比如,法律的权威性受到质疑,对理论宣传的重视程度不够,理论研究内容过时且存在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宣传形式单一且方法落后等,这些问题都对马克思主义法制理论教育大众化提出了严峻的、不可避免的挑战。

1.1 忽视法律文化的熏陶,法律权威受质疑

缺少法律知识导致对法律权威的质疑。轰动民众的河北“李刚案” 不得不让我们反思:在延安时期就提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权力,而在现实生活中这类案件仍然是屡见不鲜。“李刚案”给我们敲响了普及马克思主义法制理论教育的警钟。司法不公致使民众质疑法律的权威,司法机关没有贯彻依法办事,也可能会丧失民心。

1.2 对马克思主义法制理论教育不够重视

缺乏马克思主义法制理论宣传的意识。在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一些法制理论的宣传者认为宣传工作没有实际价值,只会浪费时间而影响正常的工作,甚至会把对法制理论的学习看作是一种负担,寻找各种借口来逃避法制理论的学习,学习和宣传法制理论仅仅流于形式。国家对马克思主义法制理论的学习和宣传的管理力度不够,受这些现实条件的限制,使我们的宣传工作难以收到良好的成效。

1.3 宣传内容、方式、方法陈旧

马克思主义法制理论教育大众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了达到大众化的最好效果,宣传普及的内容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并且要与当前的实践相结合,但现在存在着脱节现象,影响着马克思主义法制理论教育大众化的顺利实现。推进马克思主义法制理论教育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就是宣传普及活动,而宣传形式和方法则是宣传普及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恰当而有效的方法能使马克思主义法制理论教育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相吻合,与人们的实践活动相联系,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更贴近群众,才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马克思主义法制理论教育大众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传统的权大于法的思想根深蒂固

当今社会,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农民的法律意识还很淡薄,维权能力也不强,加上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的素质不高,致使司法不公正,导致群众产生一些报复社会的心理和行为,破坏了法律的权威性,也不利于马克思主义法制理论教育大众化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用民间法代替国家法律。目前,我国不少农村地区仍有封建式宗族存在,族规便是制约族里男女老少的清规戒律。当纠纷发生时,村民会选择请“族长做主”,按“家法”处置。即使陈旧、落后的族规与现行法律相冲突,仍以族规为族人的最高行樽荚颉

2.2 忽视对马克思主义法制理论的宣传

随着实践的变化以及群众心理需求的变化,对马克思主义法制理论宣传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由于对各群体、各阶层的特点和思想状况的研究不够深入,宣传普及工作常常搞“一刀切”。宣传工作者在马克思主义法制理论教育过程中采用同样的方法和手段,有时宣传内容雷同甚至低层次的重复,都会影响马克思主义法制理论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在马克思主义法制理论教育大众化的宣传过程中,“形式主义”的现象比较普遍,宣传工作者不注重宣传的效果和实用。

2.3 宣传教育内容与实践脱节

马克思主义法制理论是一个逻辑严密且抽象的理论体系,对于绝大多数普通群众来说,如果理论与现实生活毫不相干,那么他们一定不会愿意学习并接受这个理论,并且可能会认为即使学了也是没用的,甚至会排斥或是抵触。人民大众需要了解经典作家对法制理论的论述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法制理论教育思想,树立马克思主义法制理论教育在中国一脉相承的继承性发展的认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人民的生活,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马克思主义法制理论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领悟马克思主义法制理论教育大众化的必要性和现实价值,使人民群众认同并愿意接受马克思主义法制理论教育,并且将其作为一种信仰。内化为群众的观念、意识和素养。

2.4 宣传教育的方式滞后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时代,各类报刊、电台、电视台、互联网、手机通讯等是信息化社会的主要传播媒介。这些媒介的产生和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逐步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手段。马克思主义法制理论宣传侧重于单向灌输,缺乏群众参与,即宣传者与群众之间缺少互动,这样不利于调动群众学习马克思主义法制理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马克思主义法制理论教育工作者没有充分地认识到宣传手段和方法对宣传教育效果的作用,也没有注意将传统的宣传方式和改革与创新后的现代传播媒介结合,才导致形式单一,方法落后。传统的宣传方式仅仅是通过单一的培训班、报告会、讲坛等演讲的形式,使人民群众没有兴趣也不会积极地探究宣传内容的有用性,认为是在做无用功,所以很多都是敷衍了事,走走过场,没有领会马克思主义法制理论教育的精髓,自然也不会收到预期的大众化的效果。

3 推M马克思主义法制理论教育大众化的对策

马克思主义法制理论教育大众化,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法制理论普及到群众中,为群众所接受和掌握,但如何才能做到使人民群众愿意并且能够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法制理论教育,这就涉及到一个方式方法的问题。

3.1 重视法律教育,树立法律权威

加强马克思主义法制理论教育,首先要确立法律至上的观念,使人们对法治的信仰犹如信仰宗教般地虔诚,这种信仰对人们来说,应该具有一种天然的合理性与正当性,顾及人们的社会情感和宗族感情,使法治精神得到人们的信任和尊重。传统法文化中重人情、轻法治等封建礼法观制约着人们接受正确的法律意识,拒绝法律信仰。因此,在完备的马克思主义法制理论之外,有必要扩大普法教育的覆盖面,使法律与群众的生活方式相联系,逐步转变人们排斥法律的价值观念,让他们从内心深处形成法律信仰,确信法律的权威。

3.2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宣传队伍

马克思主义法制理论教育大众化的主体主要是一支专门的法制理论宣传队伍,要实现大众化就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到马克思主义法制理论教育的队伍中来。法制理论宣传普及工作不能仅仅依靠党的理论政策宣传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以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这些骨干力量,还要把广泛吸收素质过硬的领导干部、专家学者等广泛的吸收进来。此外,要善于发现和积极引导其他领域对法制理论有研究和感悟的人才到宣传队伍中来。坚持抓重点与一般相结合的原则,突出抓好党政机关、高等院校、国有企业马克思主义法制理论教育的队伍建设,进而辐射到民营企业、农村、社区等。

3.3 改进宣传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马克思主义法制理论教育只有最大程度地反映、表达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真正地征服群众,获得群众的认可。马克思主义法制理论教育大众化,需要更多地从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着眼,使群众对马克思主义法制理论教育的认识与自身利益的实现紧密结合起来,让群众切身感受到马克思主义法制理论教育的先进性、有用性,感受到马克思主义法制理论是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是能够切实保障他们根本利益的理论,进而从内心真正接受和拥护马克思主义法制理论教育。

宣传平台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法制理论教育大众化传播渠道方面的研究。只有传播渠道广泛而全面,才能使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和不同民族的不同层次的人民大众更容易地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法制理论,才能更有效地实现马克思主义法制理论教育的大众化。因此,马克思主义法制理论教育要建立以家庭为起点,学校为核心,社会为延伸的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平台,在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和社区各自独特作用的同时,整合马克思主义法制理论的教育资源,促进各方教育互补,使之形成合力,使马克思主义法制理论教育大众化收到良好的效果。

马克思主义法制理论教育大众化不是一个静态的完成式,而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发展过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制理论体系将会不断地丰富与完善,大众化的进程也将不断向前推进。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只有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法制理论教育大众化的新路径,持续地推进大众化,我们的马克思主义法制理论教育大众化才能最终走向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选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毛玉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贡献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

[5]郑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5.

作者简介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范文第5篇

(一)思想理论教育“以人为本”理念的确立

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对象是广大党员干部和各阶层群众,主要是人民群众,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必须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认识规律和接受能力才能收获实效。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党要更加强调“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从实际出发,正确地分析学生的特点”,[1]6“对青年学生应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估计,这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出发点”,[1]70“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1]377“要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

(二)思想理论教育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逐步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党在总结反思以前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上,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及其重要性,也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1979年3月,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邓小平指出:用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广大人民群众,“既是重大的政治任务,又是重大的理论任务。这决不是改头换面地抄袭旧书本所能完成的工作,而是要费尽革命思想家心血的崇高的创造性的科学工作”。[2]180教育部1984年印发文件指导高等院校开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并举办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班,开启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步伐。1987年9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又印发了《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逐步有计划地在高等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2004年1月,中共中央的《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明确提出“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2005年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提出:“大力推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强调“学科建设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所依托的学科是我国特有的一门政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为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教育中的指导地位,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1]418并提出要建设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它表明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进程已经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三)思想理论教育的科学系统逐步形成

随着党对思想理论教育规律性的探索不断深入展开,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思想理论教育不仅是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和各界群众思想政治素质的根本路径,而且对全面提高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功效,特别是它已经成为高等学校新时期实现和达成大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关键因素。“新时期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保证教育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保证学校的社会主义方向,保证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1]100党中央还将高校思想理论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以全面发展目标为核心内容的党的教育方针和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作出了新的更加完整的表述:“加强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对我国教育事业提出的要求,更是对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1]2902004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把“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确定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这表明党对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了思想理论教育与人文教育、自然科学教育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已经不是简单地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问题。

(四)思想理论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的提出

思想理论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最新代表大会的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性建设的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思想理论教育的基本原则包括: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教育与管理相结合。这表明我们党已经对加强和改进思想理论教育特别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地位、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重要途径、主体因素、载体建设等要素形成了规律性的认识,提升了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水平,基本构建了思想理论教育的科学体系。

二、改革开放以来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的基本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教育逐步走上科学化的道路,这表明党对党的执政规律、党的建设规律和党的发展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表明了党对思想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和运行机理的认识和把握更加完整科学。深刻认识和认真把握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内容架构,对于更好地贯彻落实思想理论教育方针,对于更好地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对于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对于更好地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精神文化传统和弘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实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基础:思想理论教育之理论科学化

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首先在于作为思想理论教育内容的理论体系科学化,这个内容就是作为党和人民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它必须是科学的和先进的。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提高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水平,首要的就是以科学理论为思想理论教育内容,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实践、教育全党和全国人民。第一,理论内容的科学性。依据党自身所处的历史方位,以党执政以来的宝贵经验为主体,明确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根本要求与总体布局,对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理论教育及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作出战略部署。第二,理论来源的实践性。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之理论科学化取决于理论来源的实践性。中国共产党90多年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完成了三件大事,形成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具体成果。第三,价值取向的现代性。思想理论教育必须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进程,调整开展教育的结构、功能、教育方式和领导方式。这一过程在本质上就是实现思想理论教育现代化,而思想理论教育现代化是其科学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保证:思想理论教育之制度科学化

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是推动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的重要保证,是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具有强大影响力、号召力、吸引力,永远保持先进性、永远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永远为人民群众所拥护的光荣的伟大的无产阶级执政党的重要保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水平,就要不断推进思想理论教育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规律化。第一,思想理论教育的规范性。制度的属性是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因此制度建设是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实现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保证。第二,思想理论教育运行的规律化。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本质上是要求党的思想理论教育活动符合政党活动规律和人民群众的认识规律。规律化是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的核心。这个规律既包括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特殊规律,也包括作为教育科学和人的心理发展的一般教育心理规律,还包括一般政党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普遍规律。第三,思想理论教育体现的人民性。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理解和接受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生产生活实际,在实践中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因此,坚持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尊重人民的主体性是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的内在要求。

(三)途径:思想理论教育之方法科学化

科学方法是指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基础上,经过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工作者、理论工作者、宣传工作者和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过程中反复归纳、锤炼、检验而证明有效管用的工具、手段、方式与运行机制的总和。增强方法的科学性,是在新形势下提高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水平的重要环节。第一,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习摆在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首位,切实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第二,坚持重点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习,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第三,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第四,坚持把重点教育和普遍教育相结合,着力提高全党和全国人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四)目的:思想理论教育之价值取向科学化

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目的在于教育人们自觉改造世界观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营造有利于人们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的优良环境。通过思想理论教育增强人们的主体意识,自觉地为实现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任务而努力。推进思想理论教育,实现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就是要将党从人民群众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先进理念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以此凝聚人民意志,使党的指导思想具有活力,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加强党的思想理论教育,一方面体现在要能够把握社会思潮,整合社会思想,引领社会思潮;另一方面体现在党的思想理论教育要能够结合社会心理和人民的发展需要,化育社会意识形态。这种教育“包括但绝不止于学习班和研习营,尽管后者也很具有挑战性———特别是在中国,因为传统上大家都习惯于被动地听专家讲课这种教育培训模式,而在这种填鸭式的课堂上很少有真正的收获。真正的学习活动要求既有研究,又有实践”。[3]因此,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实效性或效率化是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体现。第一,增强思想理论教育的针对性。要实现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实效性与高效率,要针对人的自主性特点,增强思想理论教育的“个性”;要针对人的独立性特点,增强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主动性;要针对人的选择性特点,增强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选择性。第二,提升思想理论教育的感染力。思想理论教育效率发挥的状况与其教育的感染力有着密切的关系。提升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感染力,思想理论教育必须具有务实性、先进性、广泛性和灵活性。第三,提高思想理论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实效性,需要在服务群众,为群众多办实事上下功夫。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领导干部要自觉起表率作用,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些文化阵地和文化活动的作用,把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目标落到实处。

三、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的实践路径

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既是一个长时期追求的目标和建设后取得的结果,也是一个长期建设不断完善的过程。新时期加强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建设,必须处理好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与意识形态化的关系,处理好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与人性化的关系,处理好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关系。

(一)服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增进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

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始终面临着科学化和意识形态化的双重选择。在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史上,出现过把思想理论教育过分意识形态化的现象,也发生过把思想理论教育的意识形态性逐渐被弱化和淡化的状况,特别是在“”中,由于过于强调了意识形态的替代性、过度扩大了意识形态的功能性、过分夸大了意识形态的权威性,使得意识形态领域的革命,几乎集中了全社会的注意力和资源,忽视了其他领域的发展和作用,意识形态领域的强大革命和政治的巨烈冲击,并没有树立意识形态和政治的绝对权威,相反,意识形态领域所导致的混乱,使一些人失去了热忱。思想理论教育作为担负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和教化的特殊使命,这就决定了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要服务和服从于意识形态的要求,要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进行论证和辩护。第一,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与意识形态化是载体和内容的关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思想理论教育的内容,思想理论教育是灌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载体和途径,思想理论教育传播和灌输的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而不是别的意识形态;反过来,中国共产党通过思想理论教育这一途径来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因此思想理论教育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思想理论教育不能脱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离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容的教育就不是思想理论教育;同样,脱离思想理论教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途径将大为减少,其效果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第二,意识形态化和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党的思想理论教育是传播意识形态的一种手段,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成为社会全体成员的指导思想,成为个体政治社会化的指导思想。党的思想理论教育主要有三重任务:一是传播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二是对非主流意识形态进行研究和分析并进行必要的斗争和扬弃;三是对主流意识形态进行发展创新。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作用在于宣传和传播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巩固和建设提供实践和操作层面的途径和方法,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进一步完善和稳定奠定基础。

(二)注重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彰显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

所谓“人性化”,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文精神”或“人文关怀”。党的十七大报告体现出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的要求。因此,正确处理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与人性化的关系实际是指在思想理论教育过程中要处理好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第一,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是以人性化为基础的。从一定意义上,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就是实现思想理论教育的标准化和精确化,它体现的是一种物性特征和数量特征。科学化往往是与规范化、程式化、标准化和精确化等相关的,要求形成尽可能规范的思想理论教育实际操作体系和思想理论教育研究学术规范体系。第二,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的科学化与人性化突出地体现在清晰和模糊的关系上。首先,清晰和模糊是相对的,并没有绝对的清晰和准确。这表现在党的思想理论教育上,清晰指的是理论的科学性必须是清晰的、明确的和不含糊的,而以什么样的方式使受教育者接受这些理论是可以是模糊的,只要方法正确,目的明确,达到良好教育效果的办法都是可以采取的。其次,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是难以完全数量化和精确化的。最后,要给人性留出空间和余地,保留某种隐秘性,给人的思想感情的变动留出可能性。因此,科学与人文角度不同,致使方向也不同,但它们应该相互配合,在某一点上达到平衡。[4]第三,在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础上达到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与人性化的统一。人性化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这是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思想理论教育主要是做人的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是题中应有之义。李长春指出,思想理论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5]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升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

“科学”这一概念,既指反映事物本质或事实真相的理论和学说,也指建构反映事物本质和事实真相的理论和学说的方法。因此,科学化应当是科学理论和学说及其建构方法的有机统一体,也是实现思想理论教育规范化的过程。推进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的过程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第一,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反映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科学化”是相对于“一般化”而言的,理解和把握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的本质及其内涵,需要反对“一般化”的思维倾向。党的思想理论教育旨在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一代代新人,这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的前途与命运。这就决定了党的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必须体现其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内涵和特点。

第二,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思想理论教育科学化的客观要求。中国化,就是合乎中国国情尤其是现时代中国的国情,体现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时代化,指的是思想理论教育必须是现时代的,能够正视和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和发展所遇到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包括突出矛盾和严重问题以及所面对的经济全球化的时情和世情,把思想理论教育的科学性与其意识形态性有机地统一起来。大众化,指的是思想理论教育在目标、内容和方法与途径上,能够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切、愿望和要求,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受教育者所理解和接受,具有普及和推广的认知意义与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