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预防医学三大研究方法

预防医学三大研究方法

预防医学三大研究方法

预防医学三大研究方法范文第1篇

1现状与发展

1.1军事预防医学学科体系不断完善,特色鲜明,成就显著

从军队卫生学(军事劳动卫生学、军队环境卫生学、军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军队流行病学及“三防”医学(防原医学、防化医学、防生物危害医学)等军事医学和预防医学相结合的学科群,拓展到军队卫生监督与疾病监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恐怖事件等)的应急处置、重要军事活动中的综合卫生保障、军队健康促进、军事预防医学的组织管理与标准法规等。通过学科、课程内容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使军事预防医学逐步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和基本技能,为学科发展、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和载体,创造了进一步发展的途径和空间。军医大学和军事医学科学院均拥有军事预防医学博士、硕士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先后批准建立的第三军医大学“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军事医学科学院“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军事预防医学领域的两家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些集中反映了军事预防医学学科的鲜明特色和建设成就。

1.2军队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纳入到国家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为军事预防医学发展提供了机遇

军队疾控机构2005年起纳入国家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这是国务院、中央军委加强军队疾病预防控制,促进国家公共卫生建设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这在客观上为军事预防医学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按照“平战结合、统一规划,明确职责、规范管理,突出重点、整体提高”的原则和联勤保障要求,加强能力建设,完善工作机制,依靠科技创新,搞好服务保障,不仅使全军整体服务保障能力大幅度提升,而且使军事预防医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得到长足发展。建立和完善了全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战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部队防疫所为骨干的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以全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龙头,除从事相关的科研与管理工作外,还担负起疾病预防控制的技术保障、现场处置的卫生监督,以及相关标准、制度、法规制订及监督执行等职责。战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不仅对本军区部队负责,还承担战区海、空军及各军兵种和特勤部队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同时,在保密的前提下,加强军地联防联控,特别是重要传染病要按国家属地化管理的要求,军地双方最大限度加强合作,共同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1.3特殊环境、特种武器医学防护研究领先,优势明显

特殊环境医学不仅在我国的医学研究中有着独特的地位,而且在国际相关领域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有些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国在急性高原病(肺水肿和脑水肿)的预防方面已经有几十年的工作积累,通过研究已形成了大量的促进适应的药物、方案和相关装备,为高原地区驻守部队和国家大型工程建设发挥了关键作用。特别在青藏铁路的建设中,进入高原地区施工的人数达14万多人,历时5年,无一例高原病死亡病例,而且绝大多数急性高原病患者都能重返工作岗位,继续坚持高原工作。这一成就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认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我国目前在冻结性损伤和非冻结性损伤的防护、诊断、治疗方面达到了较高水平,基本满足国防和经济建设的常规需要。高温环境的主要预防医学问题是防治热射病或日射病、热衰竭、热痉挛等的发生,当前已在相关装备、药物和适应性训练方案等方面形成了多项军队标准和国家劳动标准,基本形成了配套的预防措施。我国南极医学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具有与国际同行进行平等交流与合作的水平,多次在国际南极科学研究委员召开的国际会议上报告我国的研究成果,已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三防医学”(包括核辐射、化学毒剂、生物战剂)救援技术方面,我国拥有基本配套的“三防”救援标准法规、装备药材和预案方案体系,以及基本的救治技术;在烈性致病微生物的侦、检、消、防、治方面,特别是在防护装备方面,有些已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在中重度放射病治疗、辐射损伤防治药物与神经性毒剂防治药物研究方面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4特需药品、关键装备研发取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

军队特需药品是用于防治战伤和军事特殊环境引发疾病的药品,是保障打赢未来战争和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为维护国家安全、加速军事斗争卫勤准备、满足应对反恐怖袭击和处置突发事件现实需求,本着立足现有基础,满足急需的指导方针,根据军队特需药品勤务要求,重点选择危害程度高、影响范围广的核化生武器、军事特殊环境、化学物理因素等损伤防治药品开展研究,研制了一批疗效特异性强、副作用小、满足卫勤需求的军用特需新药。生物危害防御与应急技术及装备是处置各类生物危害事件、保障国家生物安全的关键,出于政治原因和国家安全战略考虑,各国尤其是西方国家对涉及生物危害防御与应急处置的技术严格保密,对相关产品严加封锁,禁止出口,因此需要自行研制。我军经多年努力,自主开发了一系列生物防御关键技术和装备。例如,研制的生防侦察车、生防检验车、病原微生物采样箱组、生物战剂检验箱、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箱、疫苗接种箱等成为第一代生防装备,填补了我国空白,被奥组委列入奥运反恐骨干装备,在奥运安保任务中得到推广应用,发挥了突出作用。

1.5高新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军事预防医学的发展

大批高新技术,如生物技术、空间信息技术和纳米技术等不断向医学科学的渗透推动了军事医学的发展,拓宽了军事医学的研究途径。生物技术在军事中的应用可以体现在研制新的杀伤力更强的生物战剂,同时,生物技术的发展也为化、生战剂的快速有效侦检,以及防护治疗等带来了新的机遇,生物战剂的检验随着生物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得以迅速发展。应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虚拟地理模拟等现代空间信息技术对我国高致病性禽流感、SARS、肾综合征出血热、疟疾等传染病的时空分布和传播风险预测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建立了可应用于流行病学的空间统计分析方法、空间模型构建及传染病流行要素的遥感监测与分析方法,不仅促进了军队卫生流行病学侦察的快速发展,而且为我国传染病的预测、预警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同时,基于上述研究收集了我国基础地理数据、遥感数据、气象数据、传染病数据、媒介生物数据等,可用于建立我国传染病及其流行相关因素的数据整合平台,将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提供基础数据和卫生决策支持。

1.6军事预防医学科研成果在应急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8年初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发生雨雪低温冰冻灾害,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研制的冻伤膏、编印的《严寒损伤防治手册》紧急空运灾区,为灾区提供了冻伤药物支援和技术支持。“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由院士、专家、教授、卫生防疫技术人员组成的卫生防疫救援队,携带数辆卫生防疫车和大批卫生防疫药品制剂,检测试剂、装备,消毒、杀虫器械,深入到震中地区展开了一系列卫生防疫作业,为灾区的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物资保障。奥运期间全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建了9支奥运安保队伍,动用3000余台(套)装备,承担驻馆保障、定点备勤、机动侦检、实验室检测及培训授课等多项任务,在战略决策、专家咨询、预警分析、现场处置、应急救援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近2000场赛事提供了“防生”医学救援保障,为实现“平安奥运”目标做出应有贡献。针对甲型H1N1流感世界大流行,开展的药物防治研究取得新进展,开发研制了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剂和抗流感病毒新药帕拉米韦三水合物原料药及其注射液,建立起甲型流感病毒疫情应急防控药物技术保障体系,为有效防治提供了保障。

1.7军事预防医学队伍应急机动保障能力强,成为一支不可替代的力量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迅速派遣97支防疫队和9支心理救援队、共计599名卫生防疫骨干,深入灾区一线开展工作。调整34支、950人的医疗队协助开展防疫工作,及时将工作重点由以医疗救治为主,向医疗救治与卫生防疫并重转移,集中力量组织卫生防疫攻坚战。根据任务需求,及时整合军地防疫力量,部署5个防疫监控群,编设5个防疫监控队,实行分区包干。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大力组织防疫技术培训,先后为灾区各乡镇、村组、灾民安置点和救灾部队培训卫生防疫骨干1.2万余名,使防疫力量全面覆盖到乡镇、村落和部队班排,构建形成军地一体、军民联合、专群结合、群防群控的卫生防疫网络。建立军地信息日报告和零报告;帮助地方恢复乡、村、组三级卫生防疫体系,协调落实县、镇、村、组四级疾病监测网络;走村入户开展卫生防疫知识宣教、巡诊治病、消毒和卫生监督检查。同时,服务抗震救灾部队、严防疫病发生,组织心理专家深入部队开展心理教育疏导和应激干预,引导官兵消除恐慌焦躁心理,确保了救灾部队官兵的身心健康和持续战斗力。

2问题与挑战

2.1特殊环境医学研究重应用、轻基础,发展后劲不足

总体上看,在特殊环境医学领域的研究中,由于特色资源和以往国防与经济建设的需要而积累的成果,与国际整体水平相比差距较小,特别在高原医学研究方面,与国际同行基本同步甚至在部分领域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赞誉。但是,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首先,我国以往在特殊环境医学研究领域中主要关心的是如何直接服务于国防和经济建设,如何研发短平快的干预措施。重应用研究、轻基础研究,特别在如何与国际接轨上有明显不足。要进一步使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更新换代,目前创新性思路和战略部署还较少。在学科建设和人员队伍的布局上也缺乏战略规划。今后的发展趋势上应集中到:(1)由损伤防护研究向损伤预警研究扩展;(2)由机体损伤研究向认知损伤研究扩展;(3)由促进适应研究向促进健康研究扩展;(4)由促进健康研究向促进健壮研究扩展;(5)由单一损伤因素研究向复合损伤因素研究扩展;(6)由急性损伤干预向全程干预研究拓展;(7)由注重药物研究向综合保障措施研究拓展。只要发挥我国优势的特色资源,加强学科交叉,就有可能在优势领域中继续保持发展的势头,在较弱的领域中迎头赶上。

2.2特殊军事作业研究起步晚,相关研究尚不系统

在航空医学方面,中国在加速度防护、空间定向障碍的预防与克服、机载供氧系统的生理卫生学,以及航空救生装备的研究上都达到或接近英、美等国外先进水平。但目前,军事飞行人员的医学选拔鉴定标准体系相对而言还不尽完善;航空医学训练起步晚,内容不完备;在航空环境特殊医学问题研究上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在航天医学方面,中国在心血管失调研究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但在航天环境医学研究、航天心理学研究、航天营养与食品研究、航天员医学选拔与训练研究、航天员医学监督与医学保障研究、航天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空间医学实验技术研究方面,与美国和俄罗斯比较则存在较大差距。在航海医学,我国饱和潜水起步较晚,制定了相应的饱和潜水组织指挥程序、技术方案和应急预案,建立了饱和潜水的潜水方案和程序,培养了一批饱和潜水人才,建立了饱和潜水设备,但有关研究尚未有系列成果;作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航海心理学也越来越引起心理学界的关注,但航海心理学方面的实验和应用研究基础还比较薄弱。

2.3特种武器损伤研究需要加强

震惊整个世界的“9•11”事件,其伤者的伤类之首就是爆炸伤。近些年,我国矿井瓦斯爆炸、炸药爆炸、娱乐场所失火爆炸等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爆炸伤明显增多,另外从海湾战争到科索沃战争,远程打击、精确制导、非接触、超视距等作战样式不断翻新;导弹、贫铀炸弹、燃料空气炸弹、联合攻击弹药(JDAM)、石墨炸弹、油气炸弹等广泛应用;激光武器、微波武器、次声武器、气象武器、电磁脉冲武器、新型核生化武器、二元毒剂弹、中子弹等悄然出没。这使得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呈现出杀伤强度大,作用时间长,伤亡机制复杂,新伤类、新伤型增多,救治难度大等特点。其所致医疗救护及战伤救治已经给世界医学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全新的挑战。因此,努力研究突发事故及高科技局部战争种伤的基本特点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紧急救治对策,已是大势所趋。为了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也是为了适应高科技局部战争的需要,旨在对特种伤病进行救治、研究和预防的新学科在崛起,特种医学是以突发事故伤害、特种武器损伤、特殊环境损伤、特殊军事作业损伤的防治研究为重点,旨在对特种伤病进行救治、研究和预防。最大特点是既能临床一线救治、手术,又能针对特种伤的难题进行科研。当今世界,特种伤病救治已成为新世纪国际医学界共同面对的一个全新的课题,也是军民两用课题。对这一世界性新课题的探索与研究,是我国新世纪医学发展,尤其是军事预防医学发展所必须面对的挑战。

2.4军队疫情监测直报系统亟待改善

军队目前通用的疫情监测方式是利用军队疫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以驻军以上医院的感染控制科作为哨点疫情管理站,将传染病患者信息制成电子报告卡,利用网络专线直报的方式进行疫情收集整理分析,尽管理论上该监测方式可显著提高疫情上报速度和质量,但运行中存在着以下问题:(1)疫情网络和信息系统的落后严重制约了军队疫情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军队疫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是在电话专线基础上建立的,由于网络维护欠缺,影响了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另外,该监测管理系统信息处理中存在手工操作较多、效率低、统计分析功能弱等弊端。(2)网络覆盖面窄,监测网点相对较少,未涵盖基层部队医疗卫生机构,易导致信息上报滞后。(3)由于军队疫情监测尚缺乏有效监管机制,疫情报告的主动性不足,严重影响信息上报质量。军队有些医疗机构始终不能充分认识到疫情报告工作的重要性,而军队疫情监测监管机制不健全,则不能以有效督导检查方式促使各医院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机制和工作秩序,从源头上严重影响了信息上报质量。

2.5应急救援等非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理论研究滞后,阻碍了应急救援水平的提高

当前对战时卫勤保障理论研究比较深入,预案制定比较完善,但对反恐、维稳、处突、维和、各类抢险救灾等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理论研究不够系统、有的尚处空白,应急预案过于原则性、概念性、通用性,而针对性、实用性、操作性不够强。2008年抗震救灾中,国家、地方、军队都成立了指挥部,在各种力量的统筹调配和指挥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卫勤组织指挥总体上周密、有序,但也存在不尽如意之处,主要表现在:卫勤组织指挥与作战指挥方面的协同不够紧密,卫勤力量部署位置相对靠后,不能在第一时间投送到重灾区展开救援,导致一线搜救人员缺乏医学指导,造成被救伤员得不到及时救治而伤势加重甚至死亡;卫勤系统内部协同不够理想,战略与战役、战役与战术之间卫勤信息沟通和指挥协同一度不畅,导致救灾初期卫勤指挥出现短暂“真空”;军地协同不够顺畅,救灾前期地方卫生部门不清楚军队卫勤力量的部署和到位情况,又没有对军队的指挥权,造成军地卫生力量“各自为战”,有些地方、有些时候双方都没任务、没事干,有些地方、有些时候双方又“抢任务”、“抢事干”,卫生力量分配不够科学,影响了卫生资源效益的充分发挥。此外,抗震救灾卫勤保障暴露了医学救援专业力量建设方面的“短板”:从学科建设看,灾害医学、创伤外科学等学科建设滞后,心理学、卫生防疫等学科建设薄弱。同时,也暴露了大型救援装备不足,保障装备不配套,通讯手段滞后,运输车辆和生活保障等设备也比较缺乏等。

3展望

3.1传染病防控仍是军队预防医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部队人群作为一个特殊群体,虽然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与整个国家及社会人群的疾病流行状况密切相关,但由于集体生活、人口流动性大、边海防环境条件恶劣、执行抢险救灾和战斗任务等特点,其疾病发生的条件和分布与一般人群有很大不同,特别是传染病在部队人群中极易发生传播和流行,严重威胁着广大官兵的健康,往往是平战时非战斗减员的主要原因。因此,传染病防控一直是军队卫生防病工作的重点,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相当长时期内,传染病防控都是军队预防医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3.2应对核辐射、化学、生物等恐怖袭击是研究的热点

面对核辐射、化学、生物等恐怖袭击的威胁,重点是加强装备建设,构建全军防疫防护装备体系,加速“三防”医学救援、防治药物研究生产、储备、装备、快速侦检装备和特殊实验室基础设施等基础平台建设。

3.3极端环境卫生学研究思路调整后将取得新的进展

针对部队官兵所处的极端气象条件和极端地理环境可能出现的医学问题,利用特色资源,强调学科交叉,加强相关理论研究,以及相关的仪器设备的研发;开展创新性特殊环境因素损伤防护药物研究,严格评估已有各种中药复方的真实效果;开展极端环境条件下认知能力损伤规律与机制研究,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研究复合特殊环境因素损伤的防护和整合建立综合性、全程化医疗保障体系。

3.4特种医学(航空医学、航天医学、航海医学等研究领域)将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针对航空医学、航天医学、航海医学等不同研究领域,开展运动病综合防治措施研究;建立航天医学环境综合监测系统、飞船舱内睡眠区噪声综合控制应用研究等,以及开展高气压医学、航海心理学及海洋药物的研发等。

预防医学三大研究方法范文第2篇

1预防医学的特点

1.1研究内容广泛:按大的方面分,预防医学的内容包括卫生统计学、环境与健康及流行病学三部分。卫生统计学又包括卫生统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居民健康统计和卫生资源分布与卫生业务统计。卫生统计学本身就是把统计理论、方法应用于居民健康状况研究、医疗卫生实践和医学科研的一门应用学科,被广泛用于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卫生业务管理等各个领域。环境与健康所包含的内容则更广泛,它包括了生活环境中的空气、水、土壤与健康的关系,各种生产环境中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有害因素与健康的关系,以及各种社会因素、精神心理因素与健康的关系,它研究的对象是整个人群。流行病学则侧重研究人群中疾病或健康状态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预防疾病以及保健对策,是一种以人群为对象的方法学研究。

1.2研究方法独特:由于预防医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人群,考虑的因素是人类生存空间的各种有害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因此预防医学研究总是从人群着眼而具体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工作。由于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关系,在研究时往往不可能对整个人群进行研究,而只能选择抽样人群或某个特殊人群,也需要动物实验、细胞培养等微观技术的配合,即研究方法需从宏观着眼微观着手。

1.3与其他学科关系十分密切:卫生统计中所用的技术与方法主要来自数理统计的理论:流行病学的方法则除与统计知识有关外,还涉及许多传染病、非传染病的知识;而预防医学中环境与健康这一部分则涉及大量的基础学科,如生理、生化、病理、物理、化学、遗传、诊断,涉及临床各学科,如内科、儿科、妇产科、精神神经科、放射科等知识。因此预防医学是以基础学科、临床学科以及一些边缘学科知识为基础,又与其相互渗透的一门学科。

2对预防医学教学改革的设想

2.1授课时机:由以上对预防医学特点的讨论中不难看出,预防医学的授课时机,最好是安排在学生将要完成临床课学习的阶段。由于教学计划安排上的差异,有些学校把预防医学视作基础课,有些学校则把预防医学的教学安排在所有临床课之后,作者认为这些都有失偏颇。如把预防医学安放在与基础课一起上,则学生因没有系统掌握临床知识,对预防医学的学习必然感到费劲,许多问题不易理解,这样势必影响学习效果。如把预防医学安排在临床课之后讲授,则会受到学生临床实习的冲击,在这个阶段学生难集中注意力投入预防医学的学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所以,预防医学授课适宜的时机应是插在临床课程中间。

2.2教学方法:预防医学本身内容十分丰富,与其他学科关系密切,不是一门单纯靠死记硬背就能学好的课程,因此预防医学的教学方法也应作相应的改革。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注入式”教学方法用于预防医学的教学显然有较多的弊端。其主要缺点是学生的思维方法受到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而难得到发展。学习预防医学需从多方面综合理解,不是单靠书本上的知识就能学好的,必要时需参考相关学科的知识,因此对这门课的教学应采用一些比较灵活的教学方法,并要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去阅读课外参考书。课堂上的讲授也应变“直灌式”为“启发式”或“简答式”,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的思维从某些具体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指标等扩展到整个人体的综合变化及某个人群的变化;从考虑某个具体的病因扩展到各种环境因素、社会心理因素;从考虑对某个病人的对策扩展到对环境的治理,对整个人群的保护和防治。总之,预防医学的教学要让学生从微观着手能跳到宏观分析,要使学生掌握研究健康的方法。预防医学的课堂实验不应局限于某个具体的实验方法的学习,或某个具体指标的计算方法,可考虑插入一些有一定深度的综合讨论题,并让学生结合课堂实验来验证一些假设,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学到的就是一些活的知识,学生得到的能力的培养也不再仅限于处理一个病人,而是为整个人群的健康考虑问题,而这一点恰是当前临床医生需从观念上进行转变的关键。

为了提高学习效果,根据预防医学的特点,还应大量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如让学生观看一些典型的环境污染事件的录像,一些典型的生产环境污染状况的录像等,也可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把有关现场资料背景放到课堂上来,让同学如临其境。这样既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又可提高教学效果,值得尝试。

2.3转变观念,在医学教育中加强预防战略:世界卫生组织早就提出了在“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全球卫生战略,我国为响应这一号召正在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实现这一目标,除政府部门重视,全社会重视外,还需要有一支能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而奋斗的医疗卫生队伍。随着社会进步、科学发展,将来的时代是预防医学的时代,人们需要更多的是预防医学方面的知识,人们除希望不生病、少生病外,还希望心理健康和延长寿命。因此将来的社会是更多的需要预防医学的人才。目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培养的医学人才中,绝大多数是临床医学人才,而现在向他们灌输预防医学知识基本上是靠预防医学的老师,在相当部分学校的领导、基础和临床课教师中,重临床轻预防的观念依然没有得到转变,认为预防医学不过是口头上说说重要而已,医生只要会治病就行了。这显然是不符合时展要求的,因为社会发展必然要求医疗卫生人员不仅能被动地去诊治疾病,更重要的是采取措施预防疾病。因此,观念必须转变。预防医学的知识不能单靠几个预防医学教师来讲授,而基础、临床学的老师首先也要懂得预防医学的知识,并结合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去,预防医学的知识要变独家讲授为大家讲授,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医疗卫生人才。

预防医学三大研究方法范文第3篇

预防医学的发展趋势和先进国家疾控机构的基本特征

预防医学是从医学中独立分化出来的学科群,以人类群体为对象,以生物医学、环境医学和社会医学理论为基础,研究疾病发生和分布规律以及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制定预防措施和对策,达到控制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纵观预防医学的发展趋势,可见以下特点:一是向多学科的交叉和综合方向发展。由于现代化社会生活的快节奏、高效率和强竞争,导致心理和行为的改变,不仅会影响精神活动和脑功能,也会通过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影响机体各系统的功能,促使心脑血管和肿瘤等慢性病的发生。预防医学必须综合应用生物医学、心理学、社会科学和物理统计学等一系列现代学科成就才能深刻揭示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关系。二是向疾病预防、控制与健康、保健相结合方向发展,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改善卫生服务和提高生活质量有更高的要求,更加重视促进健康和延长健康寿命。深入研究营养、环境、行为和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关系已在预防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三是向宏观与微观的结合和社会化管理方向发展。预防医学是研究疾病与健康的科学,又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不仅要在微观上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揭示致病机理,而且要在宏观上研究影响群体健康的社会因素。遵循政府领导、行业管理、企业负责、卫生监督、联合执法、综合治理的大卫生管理原则。

目前,各先进国家都以不同形式设立疾病预防和控制机构,在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直接领导下,负责指导和协调疾病预防和卫生保健工作,从早期预防、控制传染病为重点,逐步扩大到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职业病和意外伤害等为主要工作内容,集疾病预防、控制、研究、信息管理、技术决策、业务培训和卫生服务等功能于一体,全方位开展综合防病工作,以提高全民整体健康水平。

上海市疾病控制面临的挑战和组建疾控中心的模式

由于工业化、城市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与生态环境、生活方式相关的卫生问题日益加重,慢性非传染病患病率上升,尽管建国以来本市疾病控制取得重大成就,传染病总发病率大幅度下降,10余种传染病消除或基本消除,人均期望寿命大幅度提高,但是,近年来本市的传染病疫情呈反复波动态势,部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呈上升趋势。据统计,循环系统、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分列本市居民死因前三位,显示疾病、死因谱的改变与中等发达国家相一致,疾病预防和控制面临第二次卫生革命的挑战。

本市现有局属市级专业防治站、所共11个,拟纳入组建市疾控中心的包括市卫生防疫站、市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市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市结核病防治中心、市皮肤性病防治中心、市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和市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办公室等七所单位。对各防治站、所业务和人、财、物资源调查表明,现有的疾病防治力量既薄弱又分散,同时存在不同程度的机构重叠、功能交叉和低水平重复,加重了预防专项经费的分散使用,人力资源不足和低效率运转。

为努力建成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和上海特点的面向2l世纪的全国首家大城市疾控中心,拟确定的组建原则是:

1预防归口、综合管理

进一步加强政府防病职能,集中高科技卫生防病专业优势,努力提高中心的综合管理能力,具有和国际接轨的时代特征;

2网络统一、上下对口

依靠二级政府三级管理的行政格局,充分发挥分级管理和三级预防网络的作用,具有中国特色;

3机构整合、功能重组

实行成建制转移,充分利用上海科技优势,体现机构重组,优势互补,具有上海特点。

根据组建原则,按机构组合的紧密程度和规模大小,有三种可供选择的方案。

第一种是呈局属单位联合型的小方案,即在市卫生局直属11个独立防治站、所基础上,加冠市疾控中心。中心为松散型结构,不具备法人资格,主要承担组织、协调功能,此方案操作方便,机构人员相对稳定。但是,管理层次多,协调难度大。

第二种是全市合作型的大方案,即由在沪的疾病控制机构,包括卫生部、医学院校等在沪预防医学科研机构和市卫生局所属防治站、所联合组建成为市疾病控制中心。此方案集约化程度高,科研力量强。但是,机构整合难度大,经费渠道多头,难以统一管理。

第三种是集约辐射型的中方案,也是拟组建方案,即对局属七个主要疾病防治机构,进行实质性的整合,将疾病预防控制功能整合一体,组建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市预防医学研究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中心为法人单位同时,建立预防临床基地、防治科研和教育基地,通过协调机制,加强与全市预防医学和科研机构的维系与协作。此方案体现了机构整合、功能重组、资源共用和优势互补的指导思想;改革力度适当,可操作性强,符合稳定、发展原则,具备实施可行性。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体系、结构和功能

市级疾控机构由原七个防治站、所重组成中心后,同时与市卫生监督所和市健康教育所分列为市卫生局行使卫生防病职能的三个方面,构成市级疾控体系框架。全市疾控体系分为市、区(县)和社区三级,按照能级分工,上下对口、分段管理。行政管理以块为主、业务管理以条为主的原则。市疾控中心负责全市疾病预防和控制的计划制定和组织实施,并承担对区、县疾控机构的业务指导、考核和技术示范等。区、县疾控机构负责辖区内疾病预防和控制的计划制定、组织实施和技术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级医院)负责辖区内社区居民、企业职工和学校师生的疾病控制和各项防治措施的实施。

市疾控中心内部与市预防医学研究院实行一个机构两个名称。疾控中心按专业设置二室六部。信息研究室负责全市生命、卫生、疾病统计和疾病谱分析,综合防治研究室承担综合卫生防病规划、计划实施和协调。传染病预防部和慢性病预防部分别负责传染病和重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监测和控制;环境医学部和职业医学部分别以营养、环境与职业因素为主要内容,开展对公共卫生相关疾病的防治研究;预防医学中心实验室着重以细胞分子水平研究危险因素的致病机制和早期监测、评价指标;预防保健服务部主要实施二级预防功能,开展健康检查和预防医学咨询。

市疾控中心外部维系临床和科研两个基地,防治临床基地由本市若干医疗机构组成,参与突发事件的现场调查和病人救治,承担对相关疾病的防治规范化示范,培训预防医学和社区卫生服务通科人才,开展综合性防治结合的课题研究,指导社区疾病综合防治工作。防治科研基地由各有关科研机构和医科大学组成,通过成立课题组、签订科研合同等多种形式,与市预防医学研究院建立协作和共建合作关系,开展多学科、多领域的课题攻关。

市疾控中心作为政府卫生防病职能的实施机构,应着重加强五个方面功能:

1.技术决策

运用现代疾病预防和控制技术,为政府行政部门拟订规范化防治方案,提供疾病控制的技术决策;

2.信息综合

及时掌握疾病动态及疾病谱,进行疾病预测,运用卫生经济方法调整防治策略;

3.防治实施

拟订防治计划,组织落实防治措施,对防治队伍进行培训及继续教育,进行防治效果评价;

4.科学研究

开展预防医学科研攻关,加强国内以至国际交流与合作;

预防医学三大研究方法范文第4篇

健康与疾病是现代医学最为重要的两大概念,从生态学来看,所谓健康就是人同周围环境两者保持着正常动态平衡的过程,一旦这个正常动态平衡过程被打破,这就是所谓的疾病。如何防止这个平衡过程被打破?以及如何修复这个失衡的过程,使人同周围环境的正常平衡过程得以恢复,正是预防医学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按照人体所处的健康、临床前期与疾病三种状态,即未病、欲病、已病分别采取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的办法,防止疾病发生,阻止或延缓疾病进展,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一级预防即病因预防:主要是针对疾病发生的原因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疾病发生。如降温对中暑的预防、预防接种对传染病的预防等都属于防患于未然这一类;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即采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三早”措施,将疾病控制在萌芽状态,防止疾病进展,为临床治疗争取更多的时间。如定期健康体检、普查、筛检等都属于二级预防的内容。三级预防又称之为临床预防,主要是对症治疗,减轻病痛,延长寿命,以及预防并发症,预防疾病复发,预防肿瘤转移等。现代医学的专业越分越细,对于非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最重要的是要有以三级预防为核心的预防为主的思想,不论其将来走上何种医学相关工作岗位,在工作中面对健康人或病人都能在预防为主的思想指导下开展工作。因此,非预防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以三级预防为核心贯彻预防为主的基本思想与理念。

二、预防医学课堂教学的实践

任何学科的课堂教学都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而非预防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为了说明某种环境对人群健康的影响,而在教室内或在实训室内借助案例分析进行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教学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因为,预防医学主要涉及“五大卫生学”内容,具有广泛的实践性与现实性,单纯进行理论教学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甚至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充实并加强实践性教学在预防医学课堂教学中更加重要。在实际操作中,必须亲临环境现场,通常采用的是现场调查法。通过现场调查法充实并加强课堂教学的实践性。除了“儿童少年卫生学”中的一部分内容在教室内可以完成实践性教学之外,其余内容的预防医学教学实践,必须进入各自的环境现场,通过现场调查法加强课堂教学的实践性,而切忌照本宣科作案例分析,否则很难取得成效。环境卫生学中家庭环境卫生实践内容,可以进入社区并走进家庭,进行现场调查;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实践性教学,可以参观饭店、餐馆、食品厂,可以通过体检、化验与膳食调查反映个体或群体的营养状况;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的实践性教学,可以通过参观工厂、矿山工人现实的劳动生产环境,感受各种生产性有害因素对工人健康的影响,以及到职业病防治院(所)去见习,见识各种常见的职业病,以加深学生对职业病的认识,尤其是可以加强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将来在实际临床工作中鉴别职业病的能力,以减少误诊。

三、预防医学课堂教学的过程

加强课堂教学过程的研究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预防医学课堂教学的过程可以划分为开始、中间和结束三个阶段,即开场白作为开始阶段、以新课进行为中阶段、以结束语为结束阶段。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能否吸引住学生,关键是看能否设计出一个好的开场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起到导入新课、引人入胜的作用。通过开场白导入新课常见的有旧课导入式、事例引入式、问题导入式、情境导入式几种常见的形式,通过这些形式开展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一个好的开场白能得到学生的关注,只有学生关注了教师,倾听教师的讲课,才有可能真正具备课堂教学的两个基本条件:教师在讲,学生在听,否则,就是无效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中间阶段即主体内容设计,包括教学时间分配、教学重点与难点处理、案例的应用,以及加强与学生的互动等。课堂教学结束语是课堂教学环节与形式上完整性的体现。一次授课内容结束之前,进行结束语的设计,使所学知识更加条理化、系统化,方便学生理解、记忆,直到最终掌握并应用该知识,以及促使知识向技能的转化,这都需要通过课堂结束语的设计来完成。前苏联教育家尼洛夫•叶希波说:通过总结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主要事实和基本思想来结束一堂课是很有好处的。教师通过总结教学过程中研究问题的思路,帮助学生认识本学科思维方式的特点和学习方法。预防医学课堂教学结束语的常见形式有解惑式结束语、归纳总结式结束语、传道式结束语、留置悬念式结束语等。

四、预防医学课堂教学的方法

预防医学三大研究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综合管理 高血压 社区 防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17.060

高血压的预防与治疗工作并不乐观,在高血压的防治工作中“三低”、“三高”、“三误区”(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三低: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三误区:不愿意服药、不耐受不服药、不按医嘱服药)的状况并没有明显得到改善。运用综合管理方法指导社区高血压防制,认真贯彻《高血压防治基层实用规范》,运用JNC7[1]的新理念来指导和提高人们自我保健的意识和能力,特进行此项研究。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我城区常住人口近5万,对已建立了完整的家庭健康档案。研究对象为家庭健康档案提供的确诊45~85岁高血压患者986例中随机选择200例。

诊断标准:高血压的诊断依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规定的标准,由二级及以上医院确诊。

研究方法:由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全科医师承担本次研究。自2009年12月~2011年12月,对研究对象进行综合干预和管理。首先,在综合管理干预前对研究对象进行一次基线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血压测量、对高血压病知识认知状况调查等;然后,运用JNC7的新理念、《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防治基层实用规范》,采取群体和个体相结合进行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合理用药、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等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综合干预和管理,定期监测并记录血压值;最后,再进行一次调查,调查内容与进行综合干预和管理前基线调查相同,将这些结果和每月一次血压值一同纳入分析,比较综合干预和管理前后研究对象血压及其他调查项目的差异以评价综合干预和管理在社区高血压防治管理中的作用。

统计学处理:将研究所得资料建立Excel数据库,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结 果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研究对象共200例,其中2例因迁居而失访,实际全程随访198例。研究对象男100例(50.51%),女98例(49.49%),在高血压三级管理中分别为一级管理91例(45.96%)、二级管理75例(37.88%)和三级管理32例(16.16%)。

研究对象血压值:通过综合干预和管理,与综合干预管理前相比,高血压病各级管理患者血压值均有显著降低(P<0.05或P<0.01),其中一级管理对象从第3~4个月、二级管理对象从第2~3个月、三级管理对象从第7~8个月开始,SBP和DBP与基线调查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

讨 论

我国社区高血压防治现状不容乐观:原发性高血压是我国居民中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是引起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而高血压作为一种终身性疾病,在治疗过程中除非合并急性并发症及严重的慢性并发症需要专科就诊或住院,其余均可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门诊救治,单纯依赖药物和护理均不能长期控制血压[2]。

运用综合干预和管理方法指导社区高血压防治行之有效:通过深入社区与社区居民建立朋友式的医患关系,从源头降低疾病的危险因素,使得全科医生管理的满意度明显提高,这种新型的、有效的社区综合干预模式对防控高血压疾病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3]。特别是高血压防治知识的宣教、科学的生活方式为主的非药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本次研究结果提示,通过一年的高血压病患者综合干预管理,患者的血压值均有显著降低,而相关知识认知得分有显著增高,说明运用综合干预管理办法,指导社区高血压防治具有良好效果。

应加强全科医生在社区高血压防治的综合干预和管理中的作用:社区责任医生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分析,按危险分层量化预后和评估危险度,进而制定个人健康指导计划,通过全科医师随访和指导强化对患者个体化行为干预,使患者主动地改进不良行为方式,自觉维护治疗并采纳有益于康复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降低危险因素的影响,使患者治疗高血压的依从性贯穿于日常生活中以达到提高疗效的效果[4]。本次研究充分发挥了全科医生在社区高血压防治的综合干预和管理中的作用,体现了全科医生在社区卫生综合服务中的地位,取得了预期的研究结果。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依据,是各种慢性病包括高血压防治工作的前沿阵地,是我国高血压防治工作必须依赖的主要中坚力量,他们较之大医院及专科医院医生更贴近居民和患者,更直接、全方位地为他们提供医疗卫生预防保健服务,是社区居民(包括患者)健康的守护人,因此,应切实加强全科医生在社区高血压防治的综合干预和管理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胡大一.高血压预防知识问答——介绍美国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价和治疗全国联合会第7次报告(JNC7)[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3,6(2):218.

2 张年芳,许燕轻,周华.契约式管理模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综合干预效果评估[J].社区卫生保健,2009,8(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