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如何科学体育锻炼

如何科学体育锻炼

如何科学体育锻炼

如何科学体育锻炼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培养学生;锻炼习惯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0-051-01

“生命在于运动”,“每天运动一小时,幸福工作五十年”。当下社会体育蓬勃发展,人们的健身意识不断增强,蹬山群、骑行群、徒步群、冬泳群、乒羽群、广场舞等等运动形式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参与的人数不断增多。但放眼望去,中老年人群居多,好多人参与运动的目的为的是锻炼好身体,不去医院,或少去医院看病,为了不花钱或少花钱。青壮年、少年则沉迷于网游中,参加者相对较少。如何引导大家正确的看待体育的作用,如何发挥体育陶冶情操的作用,从而让全民族自觉参与体育运动,并从中真正体会到乐趣。本人认为要从小抓起,从学生抓起,从体育课抓起。

一、转变观念,提高对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认识

长期以来,许多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身体练习来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锻炼态度、兴趣和习惯,有的甚至弃之不顾。其实不然,如果没有端正的锻炼态度,又没有锻炼兴趣和良好的锻炼习惯,学生是无法真正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当然也就无法实现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相反,学生对锻炼如有浓厚的兴趣,又具有良好的锻炼态度和习惯,就会以一种积极的态度,精神饱满地参与练习,一堂体育课也会上得多姿多彩,效果显著。因此,体育教师应转变观念,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二、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二是培养学生把体育锻炼作为日常生活的一种需要,成为一种习惯。其中,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是基础,只有科学地锻炼身体的习惯,才能称得上良好的锻炼习惯。

1、指导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不是任何一种活动都是体育活动,也不是任何一种体育活动都能锻炼身体和增强体质,不懂得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不仅会影响锻炼效果,还有可能损害身体健康。只有懂得和运用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科学锻炼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把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首先,让学生了解人体的结构,各系统器官的功能,身体锻炼的卫生常识,体育动作的规律特点,以及体育锻炼是如何促进人体生理变化的。这些基本知识可在健康教育课中传授。其次,让学生懂得生理负荷的最佳方案和合理的锻炼程序,以及为什么做与怎样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等方面的知识。此外,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运用不同的锻炼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身体锻炼。

2、加强良好锻炼习惯的训练。良好习惯的形成,是意志与毅力的结果,只有经过严格要求,反复训练和努力实践才能形成。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必须努力尽可能坚强地形成学生良好的习惯,但为了达到这种目的最重要的还是正当行为的不断练习。”因此,体育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要依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根据教与学的需要与可能,制定严密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计划,有的放矢地逐个项目培养和训练。让学生准确掌握动作要领和练习过程,要由易到难,由单项到系列,由部分到整体,坚持不懈,反复训练。教师还应经常督促检查,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形成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3、培养训练学生的良好锻炼习惯,应与端正态度、激发兴趣相结合。锻炼态度、兴趣和习惯同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三者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锻炼态度端正,参与锻炼的兴趣浓,必然催化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形成。而有了良好锻炼习惯的学生,其锻炼态度自然端正,参与锻炼的兴趣自然愈浓,锻炼效果也会得到显著提高。因此,好的锻炼态度和方法都要将它化为习惯,只有形成了习惯,好的态度和方法才能随时表现与应用,好象出于本能,受益于终身。

三、把握形成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两个因素

1、发挥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青少年学生模仿性强,体育教师是学生直接效仿的对象之一,对学生能否形成良好锻炼习惯有直接的影响。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认真贯彻课堂常规,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规范准确优美的讲解示范动作技术,并且加强练习方法方面的指导。让每一个学生每一节课,都经受一个科学锻炼身体的过程,并且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通过明示和暗示的综合效应,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如何科学体育锻炼范文第2篇

【关键词】锻炼习惯 科学锻炼 主导自律

习惯是逐渐养成的、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和外在监督的自动化了的行动方式。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对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全国健身计划纲要》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九年制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也把使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作为教学目标之一明确提出。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过程中,在体育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一、转变观念,提高对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认识

长期以来,许多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身体练习来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锻炼态度、兴趣和习惯,有的甚至弃之不顾。其实不然,如果没有端正的锻炼态度,又没有锻炼兴趣和良好的锻炼习惯,学生是无法真正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当然也就无法实现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相反,学生对锻炼如有浓厚的兴趣,又具有良好的锻炼态度和习惯,就会以一种积极的态度,精神饱满地参与练习。因此,体育教师应转变观念,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二、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二是培养学生把体育锻炼作为日常生活的一种需要,成为一种习惯。其中,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是基础,只有科学地锻炼身体的习惯,才能称得上良好的锻炼习惯。

1.指导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不是任何一种活动都是体育活动,也不是任何一种体育活动都能锻炼身体和增强体质,不懂得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不仅会影响锻炼效果,还有可能损害身体健康。只有懂得和运用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科学锻炼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把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首先,让学生了解人体的结构,各系统器官的功能,身体锻炼的卫生常识,体育动作的规律特点,以及体育锻炼是如何促进人体生理变化的。这些基本知识可在健康教育课中传授。其次,让学生懂得生理负荷的最佳方案和合理的锻炼程序,以及为什么做与怎样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等方面的知识。此外,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运用不同的锻炼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身体锻炼。

2.加强良好锻炼习惯的训练。

良好习惯的形成,是意志与毅力的结果,只有经过严格要求,反复训练和努力实践才能形成。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必须努力尽可能坚强地形成学生良好的习惯,但为了达到这种目的最重要的还是正当行为的不断练习。"因此,体育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要依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根据教与学的需要与可能,制定严密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计划,有的放矢地逐个项目培养和训练。让学生准确掌握动作要领和练习过程,要由易到难,由单项到系列,由部分到整体,坚持不懈,反复训练。教师还应经常督促检查,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形成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3.培养训练学生的良好锻炼习惯,应与端正态度、激发兴趣相结合。

锻炼态度、兴趣和习惯同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三者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锻炼态度端正,参与锻炼的兴趣浓,必然催化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形成。而有了良好锻炼习惯的学生,其锻炼态度自然端正,参与锻炼的兴趣自然愈浓,锻炼效果也会得到显著提高。因此,好的锻炼态度和方法都要将它化为习惯,只有形成了习惯,好的态度和方法才能随时表现与应用,好象出于本能,受益于终身。

三、把握形成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两个因素。

1.发挥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

青少年学生模仿性强,体育教师是学生直接效仿的对象之一,对学生能否形成良好锻炼习惯有直接的影响。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认真贯彻课堂常规,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规范准确的讲解示范动作技术,并且加强练习方法方面的指导。让每一个学生每一节课,都经受一个科学锻炼身体的过程,并且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通过明示和暗示的综合效应,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如何科学体育锻炼范文第3篇

一、提高对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认识

长期以来,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还是习惯于让学生通过身体练习来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锻炼态度、兴趣和习惯,有的甚至弃之不顾。其实不然,如果没有端正的锻炼态度,又没有锻炼兴趣和良好的锻炼习惯,学生是无法真正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的。相反,学生对锻炼有浓厚的兴趣,又具有良好的锻炼态度和习惯,就会以一种积极的态度,精神饱满地参加锻炼。例如,现在的孩子大多不喜欢跑步,一听到要跑步就叫苦,更谈不上对于跑步有兴趣和习惯了,可速度素质和耐力素质是我们身体素质的两大基本素质,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跑步的锻炼兴趣呢?观察发现:学生们普遍喜欢踢足球,刚才还在叫苦,可一踢起足球就生龙活虎什么累都忘了。教师就有意识地多组织教学比赛,使学生的速度素质和耐力素质不知不觉得到充分的锻炼。同时,针对许多学生在比赛中体力下降很快,跑不快、跑不动的事实,教师要及时指出速度素质和耐力素质是想踢好足球的基本保证。这样学生就能较自觉地练习跑步,教学效果就好得多。因此,体育教师应转变观念,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二、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二是培养学生把体育锻炼作为日常生活的一种需要,成为一种习惯。其中,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是基础,只有科学地锻炼身体的习惯,才能称得上良好的锻炼习惯。

1、指导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不是任何一种活动都是体育活动,也不是任何一种体育活动都能锻炼身体和增强体质,不懂得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不仅会影响锻炼效果,还有可能损害身体健康。只有懂得和运用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科学锻炼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踢足球教学,如果一味让学生乱踢,是很容易出现伤害事故的。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把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首先,让学生了解人体的结构,各系统器官的功能,身体锻炼的卫生常识,体育动作的规律特点以及体育锻炼是如何促进人体生理变化的。这些基本知识可在保健卫生课中传授。其次,让学生懂得生理负荷的最佳方案和合理的锻炼程序,以及为什么做与怎样做准备活动等方面的知识。此外,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运用不同的锻炼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身体锻炼。

2、加强良好锻炼习惯的训练。良好习惯的形成,是意志与毅力的结果,只有经过严格要求,反复训练和努力实践才能形成。马卡连柯曾说:“必须努力尽可能坚强地形成学生良好的习惯,但为了达到这种目的最重要的还是正当行为的不断练习。”因此,体育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要依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根据教与学的需要与可能,制定严密、科学、切实可行的计划,有的放矢地逐个项目培养和训练。让学生准确掌握动作要领和练习过程,要由易到难,由单项到系列,由部分到整体,坚持不懈,反复训练。教师还应经常督促检查,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形成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3、培养训练学生的良好锻炼习惯,必须与培养学生对活动的兴趣、爱好相结合。兴趣,表现出具有的积极情绪,导致了行为上爱好某项活动,从而形成行为习惯。如果缺乏对某一活动的兴趣,就不可能产生对该活动的爱好,一般来说,也就不可能形成从事该活动的习惯。反之,随着对某一活动的兴趣的形成和爱好的增长,习惯性也就越强。学生们之所以踢起足球来不觉得累,就是因为他们非常喜爱足球这项活动。随着我们对这项活动的深入,学生从“只知乱踢到踢出些门道”,踢的过程,也就是学生的爱好不断增强的过程,及养成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的过程。

三、把握形成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两个因素。

1、发挥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学生模仿性强,体育教师是学生直接效仿的对象之一,对学生能否形成良好锻炼习惯有直接的影响。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认真贯彻课堂常规,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规范准确的讲解示范动作技术,并且加强练习方法的指导。让每一个学生每一节课,都经受一个科学锻炼身体的过程,并且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通过明示和暗示的综合效应,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如何科学体育锻炼范文第4篇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过程中,在体育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一、转变观念,提高对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认识

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习惯于让学生通过身体练习来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不注重学生锻炼态度、兴趣和习惯的培养。没有端正的锻炼态度,又没有锻炼兴趣和良好的锻炼习惯,学生是无法真正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当然也就无法实现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相反,学生对锻炼如有浓厚的兴趣,又具有良好的锻炼态度和习惯,就会以一种积极的态度,精神饱满地参加锻炼。例如,现在的学生大多不喜欢跑步,一听到要跑步就叫苦,更谈不上对跑步产生兴趣和习惯,而速度和耐力素质是我们身体素质的两大基本素质。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对跑步的锻炼兴趣呢?经过观察发现,学生们普遍喜欢踢足球(特别是男同学),一听跑步就叫苦,可一听踢足球就来了精神,个个生龙活虎。因此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多组织一些教学比赛,使学生的跑的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同时,针对许多学生在比赛中体力下降很快,跑不快、跑不动等现象,教师应及时指出:“速度和耐力是想踢好足球的基本保证。”这样,学生就能较自觉地练习跑步,教学效果就好多了。因此,育教师应转变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主动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长期以来,许多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身体练习来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锻炼态度、兴趣和习惯,有的甚至弃之不顾。其实不然,如果没有端正的锻炼态度,又没有锻炼兴趣和良好的锻炼习惯,学生是无法真正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当然也就无法实现全面提高身体素质。

二、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二是培养学生把体育锻炼作为日常生活的一种需要,成为一种习惯。其中,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是基础,只有科学地锻炼身体的习惯,才能称得上良好的锻炼习惯。

1.指导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不是任何一种活动都是体育活动,也不是任何一种体育活动都能锻炼身体和增强体质,不懂得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不仅会影响锻炼效果,还有可能损害身体健康。只有懂得和运用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科学锻炼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把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首先,让学生了解人体的结构,各系统器官的功能,身体锻炼的卫生常识,体育动作的规律特点,以及体育锻炼是如何促进人体生理变化的。这些基本知识可在健康教育课中传授。其次,让学生懂得生理负荷的最佳方案和合理的锻炼程序,以及为什么做与怎样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等方面的知识。此外,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运用不同的锻炼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身体锻炼。

2.加强良好锻炼习惯的训练。良好习惯的形成,是意志与毅力的结果,只有经过严格要求,反复训练和努力实践才能形成。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必须努力尽可能坚强地形成学生良好的习惯,但为了达到这种目的最重要的还是正当行为的不断练习。”因此,体育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要依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根据教与学的需要与可能,制定严密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计划,有的放矢地逐个项目培养和训练。让学生准确掌握动作要领和练习过程,要由易到难,由单项到系列,由部分到整体,坚持不懈,反复训练。教师还应经常督促检查,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形成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3.培养训练学生的良好锻炼习惯,应与端正态度、激发兴趣相结合。锻炼态度、兴趣和习惯同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三者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锻炼态度端正,参与锻炼的兴趣浓,必然催化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形成。而有了良好锻炼习惯的学生,其锻炼态度自然端正,参与锻炼的兴趣自然愈浓,锻炼效果也会得到显著提高。因此,好的锻炼态度和方法都要将它化为习惯,只有形成了习惯,好的态度和方法才能随时表现与应用,好象出于本能,受益于终身。

三、把握形成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两个因素。

如何科学体育锻炼范文第5篇

健康教育的内容应该突出体育与健康课的特点,选择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体育锻炼的方法、手段及与体育文化的有关内容进行教学,同时要注意与其他学科教师进行沟通,避免健康知识的重复教学,健康知识的教学应该紧密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实践内容的特点进行教学,不能把健康知识变成纯粹的理论讲授和纸上谈兵。

健康教育专题可以和其他运动项目的模块教学结合起来。把健康教育作为一个专门的模块学习教会给学生,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学到健康方面的一些知识和方法,在实际当中去体验。课堂里面的知识和课的具体内容相结合,也就是说健康教育专题是室内理论课与体育实践课相结合、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有机的结合,通过实践课渗透健康知识,只要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和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处理上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教学,就可以达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我们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本着体育活动健康为本的原则,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健康教育专题的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基础知识和健康教育的基础,理解体育锻炼的意义与价值,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并运用所学知识指导体育锻炼和进行自我监控,提高文化素养,为自觉、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供理论支持。

附:健康教育专题模块教学设计

专题

题目

内容

学时

教学建议

自觉参与、科学锻炼

自觉参与体育锻炼

自觉参与体育锻炼

2-3

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并根据学时的安排或利用风雨课,选择专题讲授、通过实践课渗透知识,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讨论、观看录像、多媒体等方式进行。

怎样自觉参与体育锻炼

全面发展体能与科学锻炼

体能与健康

了解你的体能状况

发展体能的内容与方法

制定个人体能发展计划

促进身体健康

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

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关系

健康的基石

如何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2-3

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并根据学时的安排或利用风雨课,选择专题讲授、通过实践课渗透知识,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讨论、观看录像、多媒体等方式进行。

营养与运动

营养与健康

体育锻炼的营养需求

1-2

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选择适宜的锻炼环境

1-2

我国传统养生理论与方法

我国传统养生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传统养生健身方法

0.5-1

促进心理健康

体育学习目标的设置

目标设置

目标设置的策略与方法

1-2

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并根据学时的安排或利用风雨课,选择专题讲授、通过实践课渗透知识,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讨论、观看录像、多媒体等方式进行。

体育与自尊自信的培养

何谓自尊自信

在体育活动中展示自尊自信

体育与情绪的调节

情绪与健康

合理控制情绪

0.5-1

体育与意志品质的培养

意志与意志品质

良好意志品质培养

1-2

保持性心理健康

高中生性心理特征

正常进行异性交往

抵御性侵犯

0.5-1

培养社会适应能力

体育活动中的人际交往

体育活动中人际交往的形式和特点

1-2

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并根据学时的安排或利用风雨课,选择专题讲授、通过实践课渗透知识,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讨论、观看录像、多媒体等方式进行。

怎样在体育活动和比赛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处理好体育活动中的竞争与合作关系

体育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

正确认识个人参与体育活动的权利和义务

1-2

怎样履行自己参与体育活动的权利和义务

体育道德

什么是体育道德

怎样遵守体育道德

一、自觉参与和科学锻炼

(一)自觉参与体育锻炼:

自觉参与体育锻炼:什么是自觉参与体育锻炼?有正确认识,树立自觉意识;

怎样自觉参与体育锻炼:怎样自觉参与体育锻炼?解决锻炼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的方法。

例如:

1. 具有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

2. 遵守课堂常规,自觉积极的上好体育课;

3. 有意识地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制定锻炼计划;

4. 坚持体育锻炼,并能与同伴一起锻炼;

5. 主动的学习科学的锻炼方法;

6. 积极地参加课外、校外、节假日的体育活动;

7. 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在体育活动中能与他人合作。

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教法策略: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学生是主体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指导学生学习,用体育的魅力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体育的乐趣,体验成功和体育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1.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设定学习和练习目标;

2. 允许学生对所学的锻炼方法有所质疑和选择,从而参与到学练过程中;

3. 鼓励学生利用学校以外的资源,或学习学校中没有开展的运动项目来锻炼身体;

4. 引导学生自主规划和调控学习的进程,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5. 组织学生对自己和同学的学练效果进行评价,包括设计评价方案和指标;

6. 要求学生对自己学练的情况进行反思。

自觉参与体育锻炼评价:

1. 学习态度:

能否主动的参与体育活动?

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参与体育锻炼?

能否积极主动地思考,为达到目标而反复练习?

能否积极投到健康教育活动中?

2. 表现:战胜困难、坚持锻炼

3. 评价手段和形式:

手段:定量评价(出勤次数),定性评价(教科书中提供的自觉锻炼要素表)

序号

评价内容

具备

一般

不具备

1具有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

2遵守课堂常规,自觉、积极的上好体育课

3有意识地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制定锻炼计划

4坚持体育锻炼,并能与同伴一起锻炼

5 主动的学习科学的锻炼方法

6 积极地参加课外、校外、节假日的体育活动

7 有较强的责任感,在体育活动中与他人合作

形式:自我评价(利用教科书提供的自我评价表)、同学互评、教师评价

4. 鼓励个性学习:对经常锻炼并且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运动项目坚持锻炼的同学,要给予鼓励和肯定。

5. 对体育锻炼中积极参与起带头作用的体育骨干应当鼓励和肯定。

(二)全面发展体能与科学锻炼:

体能与健康:什么是体能?体能对于健康、生活的重要意义。

了解你的体能状况:如何评价自己的体能,结合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

发展体能的内容与方法:如和科学锻炼,提高体能,例如:如何提高心肺功能,如何发展肌肉力量和耐力、爆发力,如何提高柔韧性,如何控制体重等。

制定个人体能发展计划:根据科学的锻炼原则制定个人体能发展计划。

全面发展体能与科学锻炼教法策略: 不仅要教会学生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手段,还要教会学生体育锻炼的科学道理。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去思考、讨论、总结。通过“李强的测试成绩”案例,让学生分析自己的体能情况并得出结论。

全面发展体能与科学锻炼的评价:

可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量表进行评分,也可以根据同学的体能发展情况进行评价(自己跟自己比是否进步了),还可以针对重点知识进行提问,评价学生掌握的情况。

二、促进身体健……康

(一)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关系:什么是生活方式?体育运动对提高生活质量有何积极意义?

健康的基石:健康的四大基石是什么?( 1. 合理膳食; 2.适量运动; 3.戒烟限酒; 4.心理平衡 )

如何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现在的生活方式是否健康?可自评、互评。

教法策略:

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正确的健康观;

讲解要系统,并及时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介绍给学生;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幻灯、录像、多媒体、网络等。

评价:

1 .课堂提问、小测验

2. 自评、互评:评价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否健康,有哪些误区,有哪些地方需要改正等。

(二)营养与运动:

营养知识:分类

健康膳食:营养均衡、合理搭配

体育锻炼的营养需求:体育锻炼饮食原则:高纤维、低脂肪、少食多餐和营养套餐

教法策略:

1. 介绍营养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营养观,不要挑食、偏食、过多的吃零食,注意营养的合理搭配。

2. 结合学过的物理和化学知识让学生计算自己一天的活动总量,消耗多少热量?应该补充什么食物?

评价:

自我评价表:吃些什么?三餐是否有规律?营养是否均衡?

(三)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引入环保话题,如何环保?从事自身做起,低碳生活等。

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大气污染的危害、水污染的危害、土壤污染的危害噪音对健康的影响、社会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选择适宜的锻炼环境:热环境中如何锻炼、冷环境中如何锻炼、体育锻炼与空气污染(选择环境)。

教法策略:

联系实际讲解,渗透环保意识和低碳意识,不仅自己要自觉,还要与身边的同学共同维护好环境,养成低碳(低排放、低消耗、低污染)的生活方式习惯。

(四)我国传统养生理论与方法

我国传统养生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传统养生健身方法:

教法策略:

重点是要让学生知道,整体观是传统养生思想的基础,人的各个系统、器官是有机联系的,各脏腑之间相互依赖,共同维护机体内环境的统一性和稳定性。

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的养生方法,例如:气功养生、太极拳养生、导引术、按摩保健等。

结合当今有些媒体错误的养生引导,学会正确的分辨科学的养生知识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错误的养生观念会给身体带来危害。

三、促进心理健康

(一)体育学习目标的设置:

目标设置,目标制定的是否合理影响一个人的自信心,没有目标就没有努力方向,目标是人们行动的推进器,要给自己的学习制定适宜的目标。

目标设置的策略与方法,目标的指定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建立自信(对自己能力的评价,不过高也不过低),经过努力能够达到既定目标。

(二)体育与自尊自信的培养:

何谓自尊自信?

在体育活动中展示自尊自信:班级和校内比赛、游戏、示范、课外活动等。

(三)体育与情绪的调节:

情绪与健康:情绪与躯体健康关系密切,情绪健康的人有助于躯体的健康。

情绪健康人的特点:

1 ,能理解和适应现实,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

2. 能适应合理的改革要求;

3. 能对人身自由有合理的要求;

4. 能妥善的处理各种压力;

5. 能关心他人;

6. 能爱自己,也爱别人;

7. 能完成大量工作。

合理控制情绪:不能改变现状就要调整心态,使自己乐观、豁达、冷静、宽容。

(四)体育与意志品质的培养:

良好意志品质培养(可通过实践课渗透,耐久跑、体操模块等),方法有:

竞赛法 (对抗、竞争)

条件限制法 (提高难度、限制时间、质量、变换对手等)

疲劳负荷法 (施加心理、生理负荷,要求学生在疲劳的状态下完成动作,并且要保持动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培养坚韧顽强的意志品质。

自我强化法 (自我鼓励、自我鞭策、自我监督,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在极点中坚持,动作失败后“再试一次”等。

(五)保持性心理健康:

高中生性心理特征

正常进行异性交往

抵御性侵犯

四、培养社会适应能力

(一)体育活动中的人际交往:

体育活动中人际交往的形式和特点:一种形式是语言,通过语言进行同伴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传球”、“射门”、“快”、“稳住”等;另一种形式是肢体语言,如“眼神”、“手势”、“表情”等。

怎样在体育活动和比赛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同伴间相互了解、配合默契;相互理解尊重,为同伴创造机会,出现失误不埋怨;提高团队意识,和谐相处。

教法策略: 结合实例讲解,明确人际交往的与人合作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

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思考,在讨论中得出正确结论。

评价: 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也可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评价表。

(二)体育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

正确认识个人参与体育活动的权利和义务,不仅是个人问题,也是社会责任,关系到中华民族健康。

怎样履行自己参与体育活动的权利和义务:立终身体育意识,积极认真的上体育课,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积极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等。

教法策略: 结合体育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面健身计划纲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结合学生实际讲解,多举实例,或让学生在不同体育环境中体验(体育课、课外活动、社区体育活动)。

(三)体育道德:

什么是体育道德

怎样遵守体育道德: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加强自身的得到休养,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习惯。

教法策略:

1. 利用体育比赛录像中的实例分析,双方的行为是否道德?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