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坚持科技创新战略

坚持科技创新战略

坚持科技创新战略

坚持科技创新战略范文第1篇

“十一五”末期,我国科技创新成效卓著,但仍面临诸多的挑战和困难包括:广大中小民营企业在内的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需要深化和优化;产学研技术联盟路径及实效需要取得新突破;科技基础条件和持续创新能力需进一步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还有待深化,主攻方向需进一步凝练;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还缺乏有效的新机制;科技宏观管理和统筹协调能力亟待协调和完善;民生科技发展成果应更为丰富等等。

因而,“十二五”期间,我国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应以全面落实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中长期规划的战略任务以及区域振兴战略作为科技支撑措施,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以支撑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着力突破核心关键技术,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发展民生科技,着力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更好地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走上创新驱动的良性轨道。

为达到科技创新总体目标要求,“十二五”期间,我国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思路应重点考虑“五个坚持”原则:坚持以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统筹安排科技工作,促进科技与经济更紧密结合;坚持以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为核心,全面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大力提升科技自身的持续发展能力;坚持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依靠制度创新激发科技创新的热情和动力;坚持更加开放、更加广阔的国际视野,实施科技发展开放战略;坚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大自主创新政策支持,实现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

坚持科技创新战略范文第2篇

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杨跃承主持大会。

科技部原党组成员、中国高新区协会理事长张景安在讲话中指出,党的十提出“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国梦”,为国家高新区带来了新的历史使命和要求。加强国家高新区发展战略研究,对于提高国家高新区发展的战略水平、全球视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家高新区应不断解放思想,创新思维、创新思路、创新模式,进一步做好经济全球化、研发国际化与园区企业孵化相结合文章,以先进的思想和先进的文化推动战略研究,以高远的战略视野推动自主创新,把市场驱动和市场竞争作为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把颠覆式创新和源头创新作为重中之重,加大吸引、凝聚、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力度,构建人才辈出的创新文化和激励机制,为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加快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赵明鹏在讲话中强调指出,“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火炬工作的主旨,创新驱动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加快实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发展火炬提升行动、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程和科技服务体系火炬创新工程,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坚守科技创新理念,坚定不移地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不断探索新经济模式,把条件和环境建设放在首位,形成创新驱动的文化和理念。国家高新区发展战略研究要成为做好高新区创新驱动战略提升顶层设计的智囊,成为破解当前高新区热点难点问题的抓手,积极健全完善工作机制,真正成为助推高新区发展的重要引擎。

坚持科技创新战略范文第3篇

1月9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是新世纪我国召开的第一次科学技术盛会,也是进入“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同志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为中国未来发展指明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为我国的科技发展和自主创新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方针、战略重点和总体部署。同志的重要讲话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动员令,是指导我国科技发展和自主创新的纲领性文献。认真学习和落实贯彻同志的讲话精神,对于我国的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作用。50年前,和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1978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思想,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1995年5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提出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要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科教兴国战略”,再到“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历史的传承和延伸,也是时代的发展和突破。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思想,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我们一定能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战略目标。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半个多世纪的努力,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奋斗,我国的科技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和巨大成就,但与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相比,我国的创新综合指数、科技进步贡献率、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都还比较低,科技创新能力还比较弱,2004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中位居第24位,只处于中等水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入关键阶段之际,党中央提出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这是特定国情和时展的迫切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要求。我们要通过认真学习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认清形势,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抓住机遇,奋发图强,埋头苦干15年,到2020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

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着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激发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我们要始终坚持新时期我国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通过建设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创新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句诗词在1978年科学大会上被引用,引起全国人民强烈的共鸣。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是我国“科学的春天”;2006年的全国科技大会是我国“科技创新的春天”。科技创新的春天已经到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令人振奋。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组织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在科技创新的春天大有作为,为把我国建成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

坚持科技创新战略范文第4篇

2.“一个重大判断”: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3.“新发展阶段”: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4.“两个大局”:全党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5.“两个深刻认识”: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

6.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九大远景目标”:1.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2.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3.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4.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5.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6.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8.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9.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7.“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8.“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9.“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10.工作总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11.主题主线: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12.两个根本: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

13.一个统筹:统筹发展和安全。

14.两个加快: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15.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16.一个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7.“五个坚持”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

18.“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六新”目标:1.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2.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3.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4.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5.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6.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19.创新发展“11431”规划。一个核心地位: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一个战略支撑: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三大战略: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个目标: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20.现代产业体系“1421”规划:一个着力点: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四大目标: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两化任务: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一个方向: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21.构建新发展格局“1111”布局:一个战略基点: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一个体系: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一个结合: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一个目标: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

2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两个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23.推进乡村振兴“1111”规划:一个定位: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一条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一个战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个目标: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24.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四大战略”:坚持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

25.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1511”规划:一个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5句话使命任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一个要求: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一个目标,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26.推动绿色发展“311”规划。三个坚持原则: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一个战略: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一个目标: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27.高水平对外开放“三更方向”: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

28.社会建设“333”规划。“三好”原则: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共”制度: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三感”目标: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坚持科技创新战略范文第5篇

同志们: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

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为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作出突出贡献的全体科技工作者、广大干部职工和指战员,向所有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向热情关心和全力支持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全国各族人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以及海外侨胞,向关心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成功,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飞行取得成功之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奔月梦想,开启了中国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奥秘的时代,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这是我国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是中华民族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实现的又一历史性跨越,是中华民族为人类和平开发利用外层空间作出的又一重大贡献。全体中华儿女都为我们伟大祖国取得的这一辉煌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

实施月球探测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着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把握世界科技发展大势,为推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促进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我国综合国力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工程实施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工程领导小组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精心组织工程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同人民总装备部、中国科学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等承担工程任务的部门和单位团结协作、奋勇攻关,有关地方、部门和单位大力协同、密切配合,参加工程的全体同志万众一心、顽强拼搏,胜利完成了这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光荣任务。这一重大成就,是我国改革开放29年来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的重要体现,是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谱写的壮丽篇章。事实再一次向世人昭示,自强不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攀登世界科技高峰,不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

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成功实施,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带动了我国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若干领域深入发展,推动了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进步,促进了众多技术学科的交叉和融合;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重大科技工程要求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积累了新形势下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工程的重要经验;培养造就了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航天科技人才队伍。这些重大成就,为我国深入开展深空探测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领域和空间。

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实施以来,参加工程组织实施、研制、建设、试验、科学应用的全体同志,始终坚持使命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的信念,埋头苦干,无私奉献,以国家需要为第一需要,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顽强奋战在工程第一线;始终坚持全局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各方一股劲,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形成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始终坚持科学求实的工作作风,攻坚克难,勇于超越,瞄准深空探测科学技术前沿,掌握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始终坚持科学管理,缜密决策,精心组织,建立科学高效的工程组织管理体系,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少的投入,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实施了工程任务。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老一代航天科技工作者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一大批中青年业务骨干勇挑重担、脱颖而出,为推动我国航天科技跨越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同志们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建立的卓越功勋,将永远记载在中华民族的光荣史册上!

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成功实施,进一步显示和提高了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极大地激发了全体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进一步增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信心和决心。党的十七大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描绘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制定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为我们继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成功,为我们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完成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各项任务提供了深刻的启示、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第一,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己的发展。国家科技实力发展,必须以国家经济实力发展为基础。发展,对于提高国家科技实力和水平,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和经验表明,只有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取得发展的新成就,才能凝聚各方面力量不断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向前进,才能加快缩小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为人类作出应有的贡献。发展必须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必须是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我们要继续紧紧抓住和切实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要抓住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重大带动作用和重要影响的重大工程项目,实现重点领域的跨越式发展,有效带动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整体跃升。

第二,必须坚持自主创新,着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特别是战略高技术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和经验表明,只有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把发展的基点放在自主创新上,才能真正掌握核心技术、抢占科技制高点、在世界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才能牢牢把握发展的战略主动权、切实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快组织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切实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要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激发创新活力,增强创新动力,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在关键领域和若干科技发展前沿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和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努力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三,必须坚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着力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是事业发展最可宝贵的财富。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竞争。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和经验表明,只有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下大力气培养造就一支能够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勇于开拓创新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为科技创新提供强大智慧源泉,为事业发展提供强大人才支持。我们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和科技事业,大力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优化人才结构,促进人才成长,不断形成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人才队伍,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要真正发现好、培养好、使用好优秀人才,坚持在创新实践中识别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坚持以重大工程项目为平台,充分发挥老一代科技工作者的带领作用和中青年领军人才的骨干作用,特别是要为年轻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干提供更大的舞台和更多的机会。要不断完善制度和政策保障,加强科技创新文化建设,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形成能够极大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的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激情和活力,使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第四,必须坚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着力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扎扎实实做好每个部门、每个行业、每个岗位的工作。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和经验表明,只有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才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实现预定的目标。我们要科学分析和全面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大势,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扎扎实实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要始终尊重科学、尊重客观规律,树立正确政绩观,善于借鉴前人经验,大胆探索创新,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理念、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机制推动工作,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坚持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务实效,把工作的着力点真正放到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紧迫问题上,把求真务实体现到各项工作中去。要牢记“两个务必”,自觉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牢固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做到思想上始终清醒、政治上始终坚定、作风上始终务实,不断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

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不懈追求。首次月球探测工程,是我国开展深空探测的第一步。各有关方面要再接再厉,抓紧做好后续工程的研制,圆满完成月球探测的总体目标。我国开展深空探测,完全出于和平目的。和平开发利用外层空间是人类的共同事业,符合人类的共同利益。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携手共进,坚持和平开发利用外层空间的正确方向,积极参与国际空间合作,继续实现深空探测新突破,努力为促进人类科技进步、为推动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同志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