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物教师研修计划

生物教师研修计划

生物教师研修计划

生物教师研修计划范文第1篇

1选修物理科目学生的演变

美国中学生选修物理的人数和比例在持续地增加,1987年,美国高中学生选修物理的人数60多万,所占的比例为20%,到了2009年达到近140万,比例为37%.选修物理课程学生人数和比例的持续增加令美国人大为惊讶,传统意义上认为物理是一门比较艰深的选修课程,选修物理的学生主要是为上大学做准备或者对科学或与科学相关领域有兴趣,选修物理需要比较好的数学基础,因此会阻碍学生特别是女生和少数民族学生选修物理.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进入四年制大学学习人数的比例增加(2005年达50%),学习规划指导顾问(guidancecounselor)建议如果在高中选修过物理能够增加他们进入大学的机会,导致部分意愿进入大学社会领域学习的学生选修物理,另一方面由于各州对高中毕业生提出更高的科学素养方面的要求.次要原因是物理在生活中变的越来越有用和高中入学人数的增加.美国高中主要开设以下四种类型物理课程:概念性物理、一年期物理、荣誉物理、高阶物理.图1是美国高中学生选修各类物理课程的百分比,从中可以看出,近年来除了选修一年期物理课程的比例在减小,选修其它类型的物理课程的比例都在增加.虽然不同种族的高中生选修物理的比例呈现增加的趋势,但是其比例是不同的,亚裔学生选修的比例最高(2008年达到52%),其次是白人(2008年达到41%),黑人和西班牙裔学生选修的比例较低(2005年分别达到25%、24%),另外女生选修物理课程的比例也呈现增加的趋势,从1987年的39%到2005年的47%,并且处于稳定的比例状态.美国物理研究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杰克•赫恩(JackHe-hn)认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的物理教育出现以下六个方面可喜的变化:更多的学生在中学和大学学习物理;关注的焦点从教什么转向学生真正学到什么;教师对学生是怎样学习物理的逐渐产生了兴趣,并将对此的研究运用于课堂教学;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改革注重于学生应该知道哪些物理知识和教师应该怎样教的研究;更多地关注物理教师的职前教育;网络的发展促进了各层面教师之间的沟通.正是这样的变化促进了美国物理教育的发展,吸引更多的学生学习物理.

2美国基础物理教材

美国基础教育物理教材多种多样,常用的教材有《物理学:原理与问题》(Zitzewitz/Merrill-Glencoe)、《概念性物理学》(Hewitt/AddisonWesley)、《霍尔特物理学》(Serway&Faughn/Holt)、《现代物理学》(Trinklein/Holt)、《物理学》(Gi-ancoli/PrenticeHall)、《大学物理》(Serway&Faughn/HarcourtBrace)、《物理学:原理与应用》(Giancoli/PrenticeHall)、《物理学》(Cutnell&Johnson/Wiley)、《物理学基本原理》(Hallidayetal./Wiley)、《大学物理》(Searsetal./Addison-Wesley)、《科学家与工程师的物理学》(Serway,jewett/CengageLearning)等.由于美国高中物理开设四类物理课程,所以各种教材的使用情况各不相同,教师针对特定的物理课程选择相应的教材,表一是美国各类课程常用的教材、使用比例和教师使用满意度.从中可以看出,在概念性物理课程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概念性物理学》,使用的比例在增高,教师使用的满意度也比较高,虽然部分教师使用《物理学:原理与问题》,但是其不满意度非常高,达到50%;在一年期物理课程中《物理学:原理与问题》使用虽然达到近三分之一,但是教师的满意度最低,也正是由于不满意度较高,导致该教科书使用的比例在减少,《概念性物理学》的教师满意度最高,使用的比例在增加,《物理学:原理与应用》的教师满意度较高,但是使用率非常低;在荣誉物理课程中使用广泛的三本物理教科书是《霍尔特物理学》、《物理学:原理与问题》和《物理学:原理与应用》,并且都处于比例增加的趋势,但是教师对《物理学:原理与问题》满意度最低,不满意度最高,结合一年期物理课程对该教科书的评价,表明在教师心目中《物理学:原理与问题》并不适合一年期物理和荣誉物理课程的目标;高阶物理(B)课程主要利用代数学和三角学介绍物理,教师对广泛使用的两本教科书满意度较高,《大学物理》教科书使用的比例获得显著性增加;高阶物理(C)课程主要为将来进入大学学习科学或工程类学生所准备,涉及到解决力学和电、磁学方面的复杂问题,《物理学》教科书的使用率显著性下降.

3美国高中物理教师的状况

物理教师的质量是决定高中物理教育教育水准和培养未来从事科学和技术人才的重要因素,然而超过2.3万的物理教师认为他们并没有为从事高中物理教育做好充分的准备.2009年的调查结果显示物理教师中具有学士学位的占30%,具有硕士学位的占63%,具有博士学位的占7%.高中物理教师中有主、辅修物理学位的占26%和9%,主、辅修物理教育学位的占9%和2%,表明高中物理教师中无物理类学位的占54%,预示着能够有效承担物理教学的物理教师仍然短缺,加之选修物理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这一短缺状况近期难以发生改变.美国高中物理教师自我评价认为,物理基础知识非常好的占66%,有四分之一的教师认为在物理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中能够有效使用计算机,对物理学最新发展了如指掌的比例只有13%,实验教学设计与演示能力好的比例为36%,有47%的教师能够很好地将物理学应用于日常生活.美国高中物理教师认为当前高中物理教学存在如下的问题,资金、教学仪器的匮乏,没有足够的时间准备物理实验,实验场所缺乏和实验仪器过时,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没有足够的时间备课等.近年来,美国在基础物理课程改革过程中提倡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采用基于探究的教学方法,开发基于计算器的实验、交互式物理、基于探究的物理、建模教学、基于计算机的实验、活动物理、跨学科教学、实时物理、物理研讨会、促进物理概念理解的课程、理解物理学的建构等物理教学方法与手段.

4美国基础物理教育教师的培养

美国合格的基础物理教师严重匮乏,每年约需要雇佣1200个新的物理教师,其中约有800人缺乏讲授物理概念的训练和相关物理知识,美国教育雇佣协会认为,除特殊教育教师外,高中物理教师的职位是最难供给的.旨在改善和促进未来物理教育和物理教师教育的“物理教师教育联盟”成立以来培养出超过以往一倍以上合格的高中物理教师,促进大学物理系与中学物理教学之间的对接,为未来物理教师改进物理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奠定基础.为了吸引大学生有志于从事物理教师职业,首先要激发他们的兴趣,通过持续的交流,组织学生参加与物理相关的研讨活动,让学生意识到他们具备物理教师的潜力;其次展示物理教学的乐趣,在大学物理课程中采用交互式教学方法让他们意识到教学并不仅仅是教师讲,通过讨论、交流等教学活动体验到参与教学的兴奋感;第三是体验早期的教育经验,让有志于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成为学习基础物理课程学生的学习助手(LearningAssistants),尝试帮助其他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体验到做教师的成功感、喜悦感;第四是加强大学与中学优秀物理教师之间的互动,吸引中学优秀物理教师参与未来物理教师的培养工作.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物理系创建的学习助手计划提供了很好的大学物理系培养物理教师的典型案例,该计划的目的在于通过改造本科教育提高学生的教育质量和教师教育质量,招募更多潜在的物理教师,让具有科学才能的学生有志于从事科学教育和基于学科的教育研究,将科学系科文化转换为我们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研究活动.学习助手计划能够有助于课堂环境的构建,让学生通过平等的交流,相互合作进行问题解决,阐明和捍卫自己的观点.学习助手计划招募的优秀高年级学生需要从事学科内容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和学科教学实践的学习和实践,他们每周和教师一起反思教学,规划未来一周的教学活动,检查和评估学生的学习状况;他们学习为期15周的教育类课程,从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分享教学经验,研修相关的教学研究论文;他们参加由教师主持的相关教学研讨会,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扮演学习助手的角色,引导学生参与对相关物理问题的讨论,从而在实践中丰富学科教学法知识.科学教育教授瓦莱丽•奥赛罗(Vale-rieOtero)认为,学习助手的经验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教学是真正的智力挑战,对学习助手中的一部人而言,这正是他们期待的.学习助手计划的实施取得了成功,增加了未来物理教师的数量和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对物理学基本内容的理解.

5启示

美国物理研究所对全美中学物理教育的调查能够了解和掌握当前基础物理教育的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物理教师的培养工作卓有成效,对当前我国基础物理教育具有以下的启示:

生物教师研修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体操教师 专业素养 内涵

一、体操教师

体操教师是在体操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体操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教育工作者,是体操教学活动的实施者和引导者,在体操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

二、体操教师专业素养的意义

“传道、授业、解惑”是对教师职能的基本阐述,体操教师良好的专业素养是搞好体操教学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同时能体现个人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有着很好的示范作用。

三、体操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

1.思想修养

(1)文化修养

文化修养是一种基础性素质,对于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和渗透力,具体表现为个人的知识结构。优秀体操教师与普通教师的差别,不仅在于前者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更在于他的基本素质,其中文化素质居于基础地位。

(2)思想修养

体操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工作,应当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较新的思想观念与境界,在体操教学活动中,不但要向学生传授体操知识、技术、技能,还要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人生观。这就要求体操教师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修养。

(3)审美修养

生活离不开美,体操本就是力与美结合的体育运动。体操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审美修养,才能自觉地、有意识地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塑造美,在体操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4)品德修养

体操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仅应当模范地遵守公民道德的内容:“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还应该具备高尚的师德。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当对学生和社会充满一种责任感,为提高整个国民素质作出应有的贡献,立志献身于祖国的教育事业,热爱祖国,教书育人。

2.理论修养

(1)基础理论修养

基础理论修养包括教育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运动营养学、运动训练学、人类遗传学、体育保健学等学科知识,基础理论修养是体操教师开展体操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基础。

(2)专业理论知识

专业的体操教师应当通晓体操发展史,掌握体操特点及其发展趋势,体操运动结构与分类,体操运动技术的一般生物力学规律及其运动特点与技术原理,体操教学与训练理论,以及体操竞技的评分特点与规律,等等。

(3)相关学科理论修养

体操教师还必须具备哲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及工具科学的基础知识。概括地说,体操教师的理论修养应以上述基础理论修养为基础,以专业理论修养为核心和主体,以其他有关科学理论修养为辅助。由于上述各学科知识对体操教师的工作重要程度不同,因此没有必要也不可能熟练掌握全部知识。学以致用是在教学训练中提高体操教师理论修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3.教学能力修养

(1)教学计划

体操教学计划是进行体操教学的主要依据和指导性文件。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不仅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体操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还有助于客观检查和总结教学工作,及时发现与解决问题,从而逐步发现并掌握体操教学规律。因此,体操教学计划的合理制订与实施,能使体操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并表现出较高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从而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增强教学效果。

(2)体操教学

体操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体操知识、技术、技能的教学过程。组织与驾驭课堂,探索并遵循体操教学规律,科学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是提高体操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3)教法创新

体操运动长盛不衰的原因就在于动作的不断创新。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高校各门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体操教学同样需要创新,体操教师的创新精神是其灵魂,教学应该不满足于程式化,要常教常新。体操教学的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①优化动作结构中“要素键”、“结构链”的成分。

②教师采取恰当措施,优化完成动作的时空条件。

③善于运用各种方式演示动作技术。

④创新保护与帮助的方法,使练习者在更加安全的基础上学习。

⑤独具匠心地研制辅助器械。

⑥设计合理科学化的辅助、诱导练习。

4.洞悉发展趋势

体操教师不仅要储备相当的技术动作,还要有科学预见竞技体操技术发展趋势的能力。竞技体操是表现美的运动项目,具有悠久历史。体操技术按照自身规律,在国际评分规则导向的作用下,在其发展过程中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动作“难”、“新”、“美”是竞技体操项目最显著的特征。“难”是成套动作的价值;“新”是新的动作技术、编排连接和表演感染力;“美”是成套动作完成的体现。“难”与“美”的高度统一是竞技体操发展的总趋势。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理念更加注重人的可持续发展,体操课程教学必将发生相应的变革。

5.体操教师的形象与气质

体操教师在气质上最主要的特点是稳健性,其气质类型应以多血质为主,体操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性格特点:严格、细心、自信、坚定、民主、自制、公正等,关心每一个学生,具备健康良好的外在形象和丰富的内在修养,体现出“学者型”的教师风范。

6.体操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

(1)体操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可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是体操教师不断学习、进步的阶梯。它包括:对体操动作存在形式的合理化研究;教学原则在体操教学中的合理运用,对体操动作教学过程的研究,对体操教材教法的分析,等等。

(2)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是运用已有的科学知识,推究未知事物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活动。体操科学研究并不是一般的认识活动,而是为了深入揭示未知事物的本质及发展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对体操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体操科学研究必须有前瞻性,其主要内容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体操运动技术的研究、体操运动技能的研究、体操教学训练规律的研究和体操运动员选择的研究等。

四、结语

体操教师的专业素养是体操教师从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体操教师提高专业素养是体操教学的需要,是提高体操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保障和提高体操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王健.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

[2]俞继英,张建.竞技体操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童昭岗.体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生物教师研修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幼儿师范教育 教育改革 教育探索

一、对旧时代的幼儿师范教育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实现改造旧教育的目的,教育部于1952年7月首次制订了独立幼师的教学计划。幼师学制三年,所设课程有:语言及语言教学法、数学(代数、几何、三角)及计算教学法、物理、化学、地理、历史、达尔文主义理论基础、政治、幼儿心理、幼儿教育、幼儿卫生及生活管理、认识环境教学法、体育及教学法、音乐及教学法、美工及教学法、参观实习。所有课程均为必修。这一计划最大的特点是各科教学法由各科教员担任,分别结合本学科及幼儿教育实际需要进行教学。1953年7月,教育部又对该计划进行了修订,减少了化学、三角、时事政策的课时,增加了几何、物理、人体解剖生理学、幼儿教育等课程及课时,总课时减少28节。1956年教育部正式颁发《幼儿师范学校教学计划》。针对1953年的教学计划存的问题进行了调整,主要表现在:(1)将部分教法课与文化课分离。(2)增加“植物学”和“动物学”等科,取消“计算教学法”“生活管理”和“世界近代史”三科。(3)“认识环境教学法”改为“认识自然教学法”。其中认识社会部分通过语言教学来完成。(4)减少了数学、物理学科等科的教学时数,增加了幼儿教育学、语言教学法、教育实习等的教学时数。(5)增加钢琴选修科。至此,幼儿师范学校的课程设置有:语文(汉语、文学及儿童文学)、数学(代数、几何)、物理学、化学及矿物学、植物学、动物学、人体解剖生理学、达尔文主义基础、地理(自然地理、中国地理、外国地理)、中国历史、政治(社会科学常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幼儿卫生学、语言教学法、认识自然教学法、体育及体育教学法(体育、幼儿园活动性游戏体操及其教学法)、音乐及音乐教学法、绘画手工及绘画手工教学法、教育实习。教育部规定该教学计划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要求各幼儿师范学校必须努力贯彻执行。

从此,政府关于幼儿师范学校的课程计划的规定,与各幼儿师范学校教育实践结合起来了。这与解放前官方幼师课程计划对幼教师训机构影响不大,到有很大的区别。这有利于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中等幼儿师范教育的统一管理和指导。

二、幼儿师范的改革实践

1995年,原国家教委又根据新的形势对幼教及幼师改革发展的需要制订了新的三年制幼师教学方案。即《三年制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教学方案(试行)》,该方案对培养规格首次做出了十分详细的规定。培养目标的表述改变为培养幼儿园教师。规格涉及思想品德,知识、技能及基本能力,身心素质三大方面。这些规格体现了新时期对幼儿教师所具备素质的全面要求,有利于指导幼师的教育教学活动。

课程设置也比以前有很大调整。该方案规定课程设置由必修课、选修课、教育实践和课外活动四部分组成有机的整体,各部分课程的比例分别为65%、15%、10%、10%。这一方案最突出的变化是:(1)确定选修课在课程中的地位,丰富了幼师课程的结构。方案规定选修课一般应开设文化知识、教育理论、艺术、体育、劳技、外语等类课程,各校可自行决定。(2)课外活动也成为课程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3)在必修课程中也有十分重要的变化:教育类课程过去的“三学六法”改为“幼儿卫生保育教程”、“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概论”和“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四门课程。其中“六法”综合为一门课,变化最大。这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幼儿园教育由过去的分科教学逐步过渡到综合教育;人们对幼儿园课程的概念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及90年代以来我国在幼儿课程理论方面的建设都要求幼师培养的人才能适应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需要。

但是,笔者认为六法课整合为一门课的实践效果很差。“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这门课的设置是必要的,但学生在学习这门课前完全没有幼儿园各领域教育的基本知识,这门课程的内容被架空。这门课程应是原“六法课”基础之上的统整性课程。靠这一门课来完成原来六法课的内容是极其困难的。

三、幼儿教师培养探索

幼师到底设置哪些课程是由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幼儿教师决定的。长期以来,我们缺乏对幼师培养目标的深入研究,导致课程设置的变化总是比较盲目。研究这一问题就是为幼师课程设置的变化提供理论依据。培养目标将极大地影响幼儿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及各类课程的比重。由于我们的目标不明确,培养学生缺乏针对性和重点,导致许多幼师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还需较长时间才能胜任工作。笔者以为专业化的幼儿教师应该是热爱儿童,热爱幼儿教育事业,具有较高的文化和艺术修养,有很强的自我发展意识,善于学习和钻研,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机智的人。其中教师是否具有教育教学机智是教师专业能力的集中体现。吸取历史的经验,幼师的课程设置应能突出培养幼师生教育能力的课程,这可以使幼师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幼儿教育改革的需要。

长期以来,在幼师有限的教学时间中,平衡文化基础类课程与教育类课程在幼师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始终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应该说两类课程对幼儿教师的培养来说都是重要的。但教育类课程更加体现教师专业化的要求,因此教育类课程应该成为幼师课程体系的核心。教育类课程的比重应该加大,而不是减少。为了保证幼师生的文化水平,可采取招收初中毕业生,但延长学制的做法;也可招收高中毕业生。这都预示着中等幼儿师范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同时文化基础类课程的开设应考虑如何适应幼教实际需要的问题,应从幼教实际需要出发选择文化课门类及教学内容。

生物教师研修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日本文化; 特点;新教师入职;教育现象

一、日本文化的总体特色

日本属于岛国文化,地域狭长,面积较小,周围环山环海,日本是一个开放性的民族,与周边的国家和民族长期保持着紧密的经济来往与贸易合作。所以形成了兼容并蓄,矜持开放的二元论思想。

总体而言日本的文化 带有明显的哀物,风雅与幽玄的特色。日本的资源匮乏和自然灾害频发室历史上有名的。由于地小物稀少,所以日本人生来就带有很强的宿命感,认为上天已经安排好了一些事情,人要么勇敢面对,要么就在无声无息中隐去。但是大多数人还是很坚定勇敢地面对生活,励志用勤奋去改变命运。所以总体呈现哀物的民族性格,这里的哀物绝对不是消极的哀伤悲秋,而是始终保持着一种忧患意识。

风雅指的是人本人的生活文化异常丰富,日本的茶道文化源远流长,茶道艺术的雅致风韵与樱花的浪漫飘逸形成了日本人追求浪漫与高雅生活情绪的意识倾向。

幽玄指的是日本文化中的神秘古朴的宗教色彩和宗教内涵。日本的宗教属于多宗教的融合,日本一直以来有神道教和外开宗教佛教的共存。最后发展为两者的互相融合。强烈的宿命论与轮回转世说,使得日本人很看重眼前的东西,他们目标明确,极力争取,用坚韧的品质与持之以恒的意志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在日本的古风漫画、卡通无语、神话影视和文学作品中幽玄的特点被体现的淋漓尽致。

总而言之,如本人的感性色彩是哀物的,对于艺术文化生活的追求是极其风雅的,对于宗教侮文化与生活色彩的描绘是神秘的,幽玄的。这就让我们想到了日本大和名族的多因素文化特色,自身的尚武文化加上外来的民族文化让日本的文化内秀而包容。

二、日本对入职教师的总体要求

日本很重视教师的培养与发展,新教师的入职很大的一个环节就是严格的考核制度。 日本的新教入职需要进行入职前的研修,一个是校外的研修,包括参观其它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参观教育设施,参加其它与教育教学有关的实践性活动。

另外一个是校内研修,校内研修主要负责人为校长学校主任联合的责任制度,由校长或者教务主任牵头,制定新任教师的研究计划于研修人物,再在本校选择其他正式入职的教师为期辅导协助其按时完成研修任务,保证其合格任职。

具体而言日本教育文化中对于入职教师的要求体现如下:

(一)健全的法律保证

日本的教师一旦合格入选公立学校就被认定为教育公务员,待遇极高,受社会的尊重与认可,这与我国的制度是完全不一样的。日本的《教育公务员特例法》和《出任者研修法案》保证了入职教师的研修不是形式上的而是法律义务和宪法上的规定,所在研习的单位要为研习者准备好研习期间所需要的设施和相关研习材料,并制定研习计划,选好主要负责人,系统化科学化地保证了入职教师研习的权利与任务。

(二)丰富的研修形式与科学高效的研修计划

日本教育文化中,对于入职教师的岗前研修的认真程度与规范程度是其它国家无法比拟的。例如在研修内容上:具体包括校外的教育实践活动,如教育参观、设施参观与实践、登山、外出教育交流、海上研修等。校外研修活动主要以锻炼与考核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与教育实践的能力。这些实用性的校外研修活动能够切实保证入职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的专业成长,另外在意志力、创造力与合作探究等能力的培养山也颇具实效。

在校内研修任务上,系统性的体制安排,上到校长下到证书合法的在职教师都会为入职教师的研修与考核提供帮助落实他们的法律责任,在日本分配给校长与学校教导或主管的任务是法律要求的,不是能随意更换的。所有参与研修计划的工作人员和研修人员必须依照教育法律认真践行实现新入职教师研修任务和专业成长的顺利完成。这样的法律保障与内容安排是很科学很有成效的,也是其他国家值得学习的地方。

三、透过入职教师的研修任务看日本的教育文化

(一)科学规范性

日本的入职教师的研究任务具有一定的法律体系的保护,既是研修者自身的法律义务也是负责研修者研修任务的教育部门的责任。这样的教育文化内涵能够保障研修任务落实到位,而不会流于形式。

(二)人文性与实用性并举

人文性是指日本教育文化中对于入职教师研修内容的的编排特征,例如爬山运动能够锻炼意志,校外考察教育能提升研修人员的观察力与思维创新能力和模仿能力。教育设施的考察与实践能激发研修者的教育热情提升教育实践课程中对于设施使用的效率,增强规范意识。另外像海上研修是政府每年举行的大型研修活动,海上研修能切实增强入职教师对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崇敬,让他们对这项工作充满期待与向往,从心底感到职业幸福感的存在。

综上所述日本的教育文化很注重为国家培养热爱教育的有责任心与丰富教育内涵的教育工作者,因此可以说是人文性与实用性的并举。

(三)注重感性经验与理性认知的双重培养观

理论性的研修与学习考察与考核结合实践性的户外研修,现场指导研修和大型的海上研修保证了入职教师在教育教学能力的考察上既注重研修者感性经验的体察与积累又注重通过客观户外实践教学活动提升研习者的理性认知的发展。最终为实现合格的知识经验双重合格的现代化教师。

参考文献:

[1]李亚楠.论日本文化的精制性[D].鲁东大学,2015.06.

[2]叶渭渠.当代日本文化和社会意识浅忆[J].日本学刊,2008.09.

生物教师研修计划范文第5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师的专业发展带动学校、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立足于学校发展的长远规划及当前现状,以有效教学为主题,以学科教研组建设为依托,统筹兼顾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科研,实现学习、研究、实践的融合,打造学习型教师、学习型教研组、学习型学校。

二、工作目标

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坚持校长主持、各部门协作、专家指导、骨干带头、同伴互助、集中研训与个人实践相结合的研修模式,坚持读书——实践——研修——提高的研修流程,构建顺应教育发展需要,适应教师专业发展方向的研修制度;坚持面向全员、面向学科教师、突出核心骨干、全面提升的研修目标,打造一支爱岗敬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

二、主要工作任务及措施

1、成立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按学校十一五规划的总目标认真制订学校年度校本研修计划,修订并完善校本培训、校本科研、学科建设任务目标。各处室、学年(科)组、教师个人要依照学校计划分别制定出个人研修计划,计划要突出目标要求和实施研修的具体措施,教学校长要做好校本研修的指导、引领、监督、落实工作,教务主任要负起校本研修的组织安排责任,学科组集体组织活动。教务主任负责协调安排活动,此项工作作为学校考核教师的重要材料存档,教务处负责常规检查考核记载,学校校本研修领导小组在每学期末要集中进行考核评价。

2、认真参加市区教育局统一组织的集中研修活动。

(1)、区教育局统一组织的班主任培训。

(2)、区教育局统一组织的新教师培训。

(3)、区教育局组织的教师专业水平测试。

(4)、区教育局组织的学科教学研究活动。

(5)、区教育局组织的专题讲座、报告。

(6)市、区教育局组织的校长学习培训。

3、建立校本研修制度,规定每周二下午2:30—5:00为教育理论学习、案例、小课题研讨时间,学校规定教师学习的书目为《聚焦课堂》、《有效教学》、《教师的十大素养》。确定“学中悟、学中做、学中思”的学习原则,学习研修采取专业人员引领学、集中辅导学、专家指导学,定期召开学习研修汇报课、交流会,促进教师逐步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由“教书匠”向“专家型”转化。

(4)、以本研修为基点,学科建设,组织学科集体备课,按学科组集体备课活动计划集中在隔周四下午2:30—5:00进行课案说课备课研究。中小学继续开展每位学科教师的一节教学设计、一节说课、一节讲课、一节课前后反思、一节教学课的评价与分析和其他教师的听、看、评议等九个一活动。通过九个一活动工程的实施,找出每位教师在教学中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通过行动研究、同伴互助的办法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详细安排见学科建设特色活动工作流程一览表。

5、突出以师德教育培训为目标的德育教育培训、班主任培训,将通过影视、文件、案例、教师的先进事迹材料学习为目标,由德育处按计划规定隔周四下午2:30—5:00组织学习培训,学习内容安排见德育处安排计划。学习笔记、学习体会、教师叙事纳入校本研修考核记学分。

6、校本科研以校本行动研究为主线开展小课题行动研究。在全年的校本科研中,要以教育局新课程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为主题,紧紧抓住新课程课堂教学中‘问题’这根主线,从教学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立项行动研究小课题。课题要紧紧围饶学生学习态度、兴趣、和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采取个人研究和小组合作研究的办法,充分发挥现场诊断,行为研究等研究方式,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方案——实施研究过程——总结评价效果,从而攻克新课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

A、继续抓好08年研究立项的6个区级小课题。

B、深入探究8个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问题,立项新的小课题。

7、遵循教育规律,抓住科研课题在研究中提升自我。

根据市教科所十一·五教育科研培训计划,组织主管科研的领导参省、市级培训,学校有计划的组织领导、教师学习教育局教育科研手册。学校将要以讲座的形式对全校专任教师分别进行校本行动研究专题培训。认真组织好汽车区教育科研刊物的投稿撰稿工作,特别要注重教育局教育科研信息拦目的报道

8、加强骨干、核心教师的研修,突出能力的全方位提升。对骨干教师的研修培训,要结合培训部的计划,进行学科教学理论、课题研究、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等针对性的培训,学校要继续坚持开展骨干教师的六个一活动。每年读一本教育专著;每学期至少上一次示范课,听课不少于32节,参与指导评课不少于5节,承担教育科研课题并组建一个课题组;提出实施有效教学的建议或做法一项;带头建立个人博客、每学年做一次教学讲座:帮带一名青年教师:区级骨干教师全天候开放课堂。使每一位骨干教师都能成为具有先进教育教学理论的支撑者、掌握课题研究方法的先行者、信息技术应用的先行者,独具课堂教学风格的现代型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