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临终患者的护理措施

临终患者的护理措施

临终患者的护理措施

临终患者的护理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晚期肿瘤;临终护理;护理效果

在临床上, 临终护理措施对晚期肿瘤患者具有一定作用, 其主要是让患者充分认识生命、死亡和生活价值, 帮助患者在生命最后阶段解除生理痛苦, 缓解患者心理上对死亡现象出现的恐惧和不安感, 提高其生活质量[1]。针对该种现象的出现, 作者为进一步了解分析晚期肿瘤患者的临终护理方法, 特从本院晚期肿瘤患者中选取68例进行研究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4月~2013年3月收治的68例晚期肿瘤患者, 并按照患者护理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4例, 男21例, 女13例;患者年龄37~60岁, 平均年龄(48.56±3.17)岁;19例为肺癌, 5例为乳腺癌, 3例为脑转移瘤, 3例为肝癌, 2例为结肠癌, 1例为淋巴瘤, 1例为食道癌;对照组34例, 男22例, 女12例;患者年龄38~61岁, 平均年龄(49.02±3.21)岁;20例为肺癌, 4例为乳腺癌, 2例为脑转移瘤, 3例为肝癌, 3例为结肠癌, 1例为淋巴瘤, 1例为食道癌。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护理, 护理人员帮助患者解决各种生理需求, 使患者处于舒适状态中, 并定期定时对患者进行翻身, 确保床单干净, 避免出现褥疮现象。同时, 对患者口腔进行护理, 鼓励患者经常漱口, 增强食欲, 避免其出现口腔感染现象。对于留置导尿管患者, 应保障其尿管通畅, 避免出现泌尿系统感染现象等。

1. 2. 2 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基础上加以临终护理措施,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护理效果。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 2. 2. 1 疼痛护理 晚期肿瘤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疼痛, 部分患者夜间出现疼痛症状较为严重, 直接影响患者睡眠、活动、饮食和情绪等, 导致患者及其家属出现失望现象。针对该种现象的出现, 护理人员应按时给药, 了解患者疼痛规律, 在疼痛没有出现或是刚出现的时候得到控制, 降低患者出现恐惧现象发生率。依据患者疼痛程度对患者实施阶梯给药, 提高患者止痛效果, 同时避免患者出现便秘、呕吐、恶心和精神紊乱等药物副作用。

1. 2. 2. 2 营养护理 基于患者机体消耗能量较大, 且治疗影响患者营养吸收, 因此, 护理人员应依据患者具体临床症状给以其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和易消化的食物, 维持患者机体体液平衡等。

1. 3 统计学方法 本次医学研究通过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临床治疗过程中收集的相关数据资料加以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治疗组患者家属对护理总满意度高达97.06%, 对照组患者家属对护理总满意度仅为73.53%。对比两组患者家属对护理总满意度,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晚期肿瘤疾病直接给患者心理状态带来严重影响, 导致患者出现恐惧、抑郁、绝望和焦虑等不良情绪, 且自我控制能力较弱, 影响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针对该种现象的出现, 护理人员应采用相应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 积极同患者进行交流沟通, 稳定患者情绪, 提高其临床护理效果。临终护理措施不仅充分考虑患者临床症状还考虑患者心理状况, 尽可能满足患者需求, 稳定其情绪, 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患者以正常心面对死亡, 并认识生命的价值, 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总满意度[2]。

综上所述, 临终护理措施对晚期肿瘤患者具有显著作用, 可适当提高患者舒适度, 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总满意度。本次研究选取的68例晚期肿瘤患者中, 治疗组患者家属对护理总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家属(P

参考文献

[1] 余玲.晚期肿瘤病人临终护理体会.内蒙古中医药, 2010(8): 166.

临终患者的护理措施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液透析; 并发症;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58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1-0102-02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1]。具体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糖尿病对肾脏微血管的损伤有关。血液透析是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有效治疗方式,但是透析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并发症[2]。笔者所在医院此次研究了全方位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并发症的预防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3月-2013年3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的6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其中男33例,女32例;年龄50~80岁,平均(66.8±7.2)岁。病程10~30年,平均(16.2±6.8)年。透析次数5~30次,平均(10±6)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透析情况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病房的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采取全方位的护理干预措施,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给予相应的提前干预措施:(1)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肾动脉硬化,引起高血压,加上肾小球滤过率降低,造成血容量增加,易引起血压增高。应监督患者按时遵嘱服用有效降压药物,严格控制水、钠、钾的摄入量。(2)低血压:透析过程中血压变化幅度大,速度快,护士要仔细观察透析过程中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异常的临床表现,应加强血压监测,调控好透析的速率。(3)低血糖:透析过程中血糖的波动也比较大,应指导患者在透析前,定量、优质进餐,了解患者胰岛素使用情况,备好糖等预防,仔细观察患者在整个透析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4)心律失常:透析过程中电解质紊乱,各种离子尤其是K+变化较大,影响心脏正常的传导功能,诱发心律失常。血透时,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率、心律及血清K+的变化,脱水应避免过快过量,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救助。(5)心衰:透析中的各种原因易导致心衰,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出现的临床不良反应,准备好吸氧、镇静剂等抢救措施,方便配合医生抢救,必要时立即停止透析治疗。(6)感染:在穿刺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种护理措施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包括高血压、低血压、低血糖、心律失常、心衰等心血管异常及感染等并发症。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约为45.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07,P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一般是糖尿病终末期的一种并发疾病,肾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糖尿病患者合并肾病会严重增加患者死亡的风险[3]。目前,在肾移植治疗之前的有效方式就是透析[4]。透析是利用小分子经过半透膜扩散到缓冲液的原理,将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分开的一种分离纯化技术,是使体液内的成分通过半透膜排出体外的治疗方法,就是模仿肾脏在体内的功能,成为肾脏的替代疗法。但是毕竟透析是体外的一种人工代谢方法,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对于糖尿病合并肾病的患者,这些并发症有时候是致命的,所以关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就非常重要[5-6]。

笔者所在医院此次研究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并发症的预防采用全方位的护理措施,使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干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约为45.71%,明显低于常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07,P

综上所述,全方位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在血液透析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淑艳,黄坚.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的临床特点及护理[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21):3973-3975.

[2]蔡淑兰,刘雨丰,郎友新,等.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9):46-47.

[3]唐嫦娥,杨慧芳.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10):1485-1487.

[4]陈春田.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1,6(5):231-232.

[5]邹颖红.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的临床特点及护理研究[J].中外医疗,2012,31(29):174-175.

临终患者的护理措施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整体护理;病毒性脑炎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247-02

病毒性脑炎是由于多种病毒对脑实质侵犯引起的颅内发生急性的炎症,以高热、精神异常,意识改变、呕吐、运动障碍、癫痫发作等为临床表现。此病属于儿科急症,能够使脑膜以及不同程度的脑实质发生损害,常见于婴幼儿时期[1]。笔者现将整体护理在小儿病毒性脑炎治疗中的应用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科收治的病毒性脑炎的患儿40例进行分析讨论,其中男性患儿16例,女性患儿24例,年龄在3个月-6岁,平均年龄为2.19±2.11岁。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措施,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高热的护理,惊厥的护理、昏迷的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实施整体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2整体护理干预措施①语言功能的锻炼;主要的锻炼方式包括发音训练以及咀嚼吞咽功能的训练[2]。对于患儿指导对面肌、舌肌、软腭以及声带运动功能进行训练,可以通过患儿的口型以及声带进行支配,有效的控制患儿的唇舌运动练习发音训练,能够使患儿的口腔肌肉运动和舌逐渐的协调,语言功能锻炼上主要是患儿通过模仿简单的发音、反复卷舌、张嘴呼气、吸气等动作,可以在训练时进行播放适当的轻柔的音乐或讲解患儿喜爱的故事,最终能够使声音反复呈现在患儿的大脑中,有利于患者的注意力集中。指导或者督促患儿家长参与练习,此项练习对患儿的认知功能恢复是十分重要。②肢体功能的锻炼,肢体功能主要包括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被动运动主要是以肌肉的挛缩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来缓解肢体的痉挛,可以由上至下,首先上肢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下肢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做一系列连续的动作。运动的幅度要从小至大,最终能够循序渐进,保证肢体活动在无痛的范围内进行,可以在运动时配合按摩和揉搓,这样能够诱发或者加强患者进行主动运动,并根据患儿的不同年龄、配合能力以及认知程度的不同采用不相同的训练计划。逐渐使各关节全范围进行被动运动;练习,维持肢体正常的肌张力和关节活动度能力,预防发生关节挛缩及关节变形现象。采取有效的立位平衡训练,主要有步行训练和卧位训练两种方式。③知觉的训练:对患儿使用不同物体定时进行刺激,如热毛巾、温水带、冰块等不同的热、温以及冷物体对患儿皮肤进行刺激,但需注意训练时防止患儿皮肤发生损伤,使患儿能够逐渐分辨不同位置对不同物体的不同感觉。④心理康复训练:护理人员积极的与患儿进行情感上面的交流,能够对患儿心理、情感等做出及时的反馈,多与患儿参加互动游戏。护理人员还要主动与家长做好交流,使家长能够认识到病毒性脑炎的发生,病情的发展及生活护理方面的注意事项。最终能够使整体护理渗透到对患儿的日常生活照顾当中,稳定患儿的情绪,并对家长说相关毒性脑炎治愈成功率的病例,最终使家长树立信心,能够更好的照料患儿。

1.3疗效评分标准根据Fugl-Meycrflz分法[3]分别于对两组患儿治疗和护理前与治疗后28d后进行评定,两组患儿康复情况正常值为223分。轻度残损值为121―160分、中度受损值为101-120分,明显受损值为80-100分,总分少于80分为重度残损。

1.4统计方法采用PEMS3.1统计学软件,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与护理前的评分比较,见表1,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小儿病毒性脑膜脑炎可以引起患儿脑实质发生弥漫性破坏,致残率较高[4]。在临床中采取有效的治疗后,采取整体的护理干预措施后,能够有效的预防功能障碍和致残率的发生。此组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儿在通过有效的整体护理干预后,Fugl-Meyerflz的各项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儿。因此对患儿早期采用系统、有计划.循序渐进的科学整体护理措施后,能够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殷云.乙脑患者66例护理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1,11(10):128-129.

[2]高聪.早期康复对急性脑卒中ADL的促进作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7(11):113-115.

临终患者的护理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临床路径;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护理工作不仅是为患者提供各方面的护理服务,还应该将最快的康复和最少的医疗花费作为医疗护理的最终目标[1]。我科从2010年7月开始应用整体医疗护理路径(CNP)及单病种核算,并首先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开始实施,在全科的合作下制定出细则并执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7月——2012年7月在我科收住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2例,男83例,女39例,年龄35-76岁,平均49.5岁。临床症状、体征、CT或MRI检查确诊:均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122例患者均有明确的手术适应症,给予椎管减压、间盘髓核摘除术。随机将122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1例,两组病人年龄、病程、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CNP表的制定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的临床和护理特点,结合我科的实际情况,制定包括入院指导、术前配合、术后护理措施,健康教育及自我护理训练、出院计划等护理内容的临床护理路径表,并定出各时间段的护理目标,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全程都按已制定的路径观察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医生和护士每日根据路径的步骤完成每日相应的项目并签名,见表1。

1.2.2实施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在检查项目、住院时间、治疗护理方面不做统一规定,采用随机教育、指导的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表:患者入院时即进入临床路径,由责任护士与患者进行交流,介绍入院须知,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临床路径的内容及实施方法,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与配合。主管医生、主管护士每日查房,遵照路径所示进行评估,每班次的护士都必须按当日CNP的内容,观察病情变化,实施相应的治疗、护理技术操作、健康宣教及指导功能锻炼等。科主任、护士长不定期抽查治疗进展及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及时进行督促指导。出院前评价路径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1.3观察指标①住院天数;②住院费用;③患者的满意度;④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

2结果

实验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提高,术后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见表2。

3讨论

临床路径是一种全新的护理管理模式,是根据每天标准护理计划为患者设计的住院护理工作流程图,有严格的时间性和顺序性,每天护理措施一目了然,使护理工作有计划、有目的,保证了护理工作的有效性。它的制定有效降低了医疗费用,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保证了医疗护理质量,真正体现了“政府满意、社会满意、病人满意”。

3.1缩短平均住院日根据临床路径制定的医疗、护理工作细则既具有计划性,更具有科学性,各项医疗、护理措施有序有据地按照程序进行,加强了医患和护患之间的合作,减少了不必要的环节,既节约了工作人员的时间,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大缩短了术前占用床位日,实现了让患者早日康复的预期目标。自2010年7月实施临床路径后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平均住院日下降了4.1天[2]。

3.2降低住院费用临床路径的实施降低了病人的住院费用。平均住院费用下降了2628.65元,体现了“低廉的价格”。临床路径的实施提高了医护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避免了以往工作中盲目和被动的现象。有完整、严格、连贯的工作程序可循,减少了病人不必要的经济浪费。加强术后病人管理及康复训练,统一出院标准,降低了医疗费用。

3.3促进医护患三方合作临床路径的实施加强了医患和护患之间的沟通和合作,促进患者的信任。患者对自己的治疗程序很了解并参与到其中,可以最大程度地配合。路径的实施让患者了解到有序有目的的医疗护理程序,并且大大提高了术前知识和康复知识,护患之间的关系更为协调融洽,提高了护理质量。

3.4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路径的实施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实现了质量管理的最终目标。临床路径的实施充分体现了病人的知情权,让病人有机会参与到自己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的实施和制定中,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有了计划和时间的概念。临床路径的实施充分实现了患者“明明白白”就医的愿望,值得在更多的科室进一步推广[3]。

参考文献

[1]李雪芹,艾艳,季平.临床护理路径在异位妊娠治疗效果的分析[J].当代医学杂志,2012,1(3):266-267.

临终患者的护理措施范文第5篇

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的我院120例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营养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经过临床护理后,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但是观察组护理后营养状况较对照优;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较对照组高,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有效的营养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使患者营养状况得到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关键词:营养护理 终末期 肾病血液透析 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471-01

终末期肾病是常见的内科肾脏疾病,临床上提倡通过血液透析进行治疗,虽然能够对疾病发展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延长肾病患者生命,但是在长期血液透析过程中,导致患者体内蛋白质、微量元素及能量等物质大量流失,使得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症状,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本文就我院收治的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在常规护理上,给予营养护理,并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的我院120例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作为本次护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患者年龄在46至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3岁;观察组60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30例,患者年龄在45至8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情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作比较。

1.2 护理方法。

1.2.1 营养补充。在营养护理中,应给予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营养补充干预措施。首先,增加钙摄入量,补充量在1.0至1.5g/d以上。

1.2.2 饮食护理。在饮食护理中,护理人员应该明确告知患者和家属,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体内维生素、微量元素及肽类物质等有所丢失,必须补充足够的热量,使用高效价蛋白,减少自身高分解代谢。

1.2.3 营养教育。在血液透析前,护理人员需大堆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营养教育,并给予饮食指导,使患者及其家属掌握良好的饮食营养搭配方法,并正确认识到血液透析患者饮食营养的重要性。

1.3 临床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内容主要包括生理方面、情绪方面、认识方面、心理方面方面,项目分值为1至100分,评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都用统计学软件SPSS12.0进行处理,以(X±S)来表示计量数据,护理前后数据则用t检验,P

2 结果

表1。

3 讨论

在终末期肾病治疗过程中,血液透析是患者容易接受的一种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病程,延迟发病时间,维持患者生命[1]。

临床研究发现,终末期肾病患者在血液透析中出现营养不良症状比例较大,占总数的40%左右,而营养不良症状也成为了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率上升的重要因素。

总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有效的营养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使患者营养状况得到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值得在临床护理上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