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长期卧床病人呼吸道护理

长期卧床病人呼吸道护理

长期卧床病人呼吸道护理

长期卧床病人呼吸道护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老年卧床;医院内感染;护理对策

综合干部病房老年患者病程长,意识不清或痴呆,生活不能自理,长期卧床,肢体瘫痪免疫力下降,长期留置胃管、尿管、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内置管.易并发医院感染,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治疗的283例老年卧床患者发生的医院感染进行分析,制定出有效的护理对策,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老年卧床患者283例,发生医院感染43例,其中脑出血8例,脑梗塞26例,严重糖尿病5例,心力衰竭4例男性39例,女性4例,平均75岁,住院时间90~730d。

1.2 方法 医院感染管理科专人负责查阅病历,记录患者发生感染的部位、病原菌和抗生素使用情况。

1.3 诊断标准 以国家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为诊断依据。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率 283例老年卧床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43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5%。

2.2 感染部位 以下呼吸感染最多,其次为泌尿道和上呼吸道感染.

2.3 抗生素使用情况 所有发生医院感染患者均使用抗生素,其中一联抗生素31%。二联抗生素59%,三联抗生素10%。

3讨论

3.1 老年卧床患者发生医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

3.1.1 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老年卧床患者由于肢体瘫痪,生活不能自理,翻身不及时,容易患呼吸道感染和坠积性肺炎。

3.1.2 吞咽困难脑卒中脑出血,脑痴呆,由于病变部位易引起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引起吸人性肺炎,部分患者留置胃管后出现了误吸,引起肺部感染。

3.1.3 侵人性操作呼吸机使用及留置尿管,留置胃管、中心静脉置管等侵入性操作,易损伤呼吸道、泌尿道粘膜、食管、皮肤而发生感染。

3.1.4 病区环境老年病人病情较重,陪探人员较多。活动空间受限,交叉感染机会增加。

3.1.5 年龄及住院期间据文献报道70岁以上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同期平均医院感染,住院时间越长,医院感染机会就越多[3]。本院老年卧床患者的发生院内感染年龄大于73岁,易发生医院感染。

3.1.6 抗生素的长期使用和不合理使用所致的二重感染也是原因之一。

3.2 护理对策

3.2.1 加强基础护理老年患者年老、体弱,意识障碍,长期卧床以及大小便失禁,应保持床铺整洁、干燥、平整,定时翻身,防止压疮,采用湿式扫床法整理床单元,避免尘土飞扬,减少空气中细菌密度,也是降低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方法。

3.2.2 口腔及呼吸道管理对吞咽反射障碍,呕吐物、分泌物不易排出者,应及时清除口腔、鼻腔、咽喉部的分泌物及痰液,协助患者侧卧位,防止呕吐物坠入呼吸道造成吸人性肺炎,痰液粘稠时应给予雾化吸人后将痰液吸取干净。负压吸引器管道 呼吸机定期消毒更换,雾化吸人器管道一次性使用,护理人员使用一次性手套操作,以避免引起交叉感染,口腔护理2~3次/d。

3.2.3 饮食护理给予易消化、低脂肪、低糖、含丰富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以防便秘。对不能进食者,应留置胃管,要妥善固定。严格要求进食,有文献报道,床头≥30°角的平卧位是减少反流的最佳”,上鼻胃管深度为病人耳垂-鼻翼-剑突加上硅胶管最末长度约8cm, 一般为55~70cm目的使胃管位于喷门以下鼻饲前一定要回抽残留胃液,如果残留量超过50ml需延缓鼻饲,如果残留量超过150ml,证明胃动力差,强进鼻饲易引起呕吐,导致吸人性肺炎的发生,应禁食。鼻饲时速度不宜过快,应用鼻饲泵持续泵入时以80~lO0ml/h为宜。鼻饲后一定取坐位1小时以上.且不宜翻身。

3.2.4 老年患者因反应能力差。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呼吸道症状不明显,血白细胞也可不升高,或仅表现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最后依胸部X线片及深部痰培养始能诊断。因此,护士要仔细观察患者的表情、形体、情绪及食欲变化,及时发现感染迹象,报告医师处理。

3.2.5 加强侵入性操作的护理对于留置尿管要严格掌握适应症,严格无菌操作,操作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粘膜及尿道,每日用碘酒消毒尿道口及会,每日更换尿袋1次,尿袋应放在低于床面10cm处。每日可用氯化钠注射液250ml冲洗膀胱1次,尽可能缩短留置尿管时间,防止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3.2.6 加强病房管理病房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环境清洁,室内空气清新,定时用含氯消毒剂拖拖洗地面,每日2次,每个月紫外线消毒房间一次,定期监测病室空气培养结果。加强床边隔离,有耐药菌株的病人使用专用垃圾袋和桶,注意手卫生。应单独房间,或集中管理,做好患者陪护人员的健康宣教工作,规定探视时间,适当控制探视人员,减少人员流动,必要时请探视者戴口罩。

3.2.7 加强院内感染知识学习 因护理人员与患者密切接触,各种消毒及隔离工作均由护理人员完成,应加强护理人员对预防医院感染的认识,重视消毒隔离制度,认真落实病区控制感染制度,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学习,增强控制感染意识,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护理人员接触患者前后均应洗手提高医护人员洗手的自觉性,防止交叉感染。同时护理人员应掌握各种抗生素的用药知识,认真观察疗效,减少耐药菌株产生,有效地控制或减少医院内感染。

参考文献

[1]王江桥,李玉娟,壬箭,等.2 406例老年患者医院感染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3,2(1):33-35.

长期卧床病人呼吸道护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青叶 联合护理干预 坠积性肺炎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3-201-01

坠积性肺炎是指长时间卧床使呼吸道分泌物难于咳出,淤积于中小气管,成为细菌良好的培养基,极易诱发肺部感染,它是长期卧床患者较常见的临床并发症,危害较大,是导致此类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大青叶为常用清热解毒中药,具有抗病毒、抑菌、抗内毒素活性、免疫增强作用、抗肿瘤、抗炎的多重功效。为了预防长期卧床患者坠积性肺炎的发生,我们给予大青叶联合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住院的长期卧床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其中男79例,女71例,年龄51-75岁,基础疾病: 对照组有8例慢支,15例脑梗塞,12例高血压,9例冠心病,10例糖尿病,8例股骨骨折,干预组有8例慢支,14例脑梗塞,13例高血压,9冠心病,10例糖尿病,8例股骨骨折,两组间没有差异。

1.2 方法

1.2.1 两组均积极治疗原发病

1.2.2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包括

① 一般护理方法:定时翻身拍背,白天2小时/次,晚上3-4小时/次,促进痰液排除。

②有效咳嗽咳痰训练:让患者做一次深腹式呼吸,迅速小口呼出后,让患者再吸一口气后猛呼出一口气,再让患者深吸一口气后,屏住呼吸2-3秒,做短暂咳嗽数次,将深呼吸道的痰液咳出。

③注意保持呼吸道的湿润,用超声雾化吸入2-3次/天,起到抗菌、消炎、解痉、湿化气道粘膜,减轻呼吸道粘膜水肿,稀释痰液,促进排痰的作用[1]。

④及时有针对性的吸痰。

⑤基础护理:口腔护理、保暖、营养支持等。

1.2.3 干预组除去常规护理外,增加了大青叶水煎剂10克,每日两次口服。大青叶对甲型流感病毒、单纯性疱疹病毒、柯萨奇病毒、巨细胞病毒、乙型脑炎病毒、腮腺炎病毒等有抑制感染并有抑制增殖作用;大青叶具有光谱抑菌作用,张连同等用K-B纸片扩散法测定大青叶的水煎剂的体外抑菌活性,发现大青叶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抑菌效果更明显[2];刘云海等按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进行体外实验,热源检查法进行体内实验,观察了大青叶对大肠杆菌O111B4内毒素作用,体外实验结果发现大青叶氯仿提取物的1%溶液稀释24倍后仍有破坏内毒素作用[3];大青叶水煎剂灌胃(ig)给药对小鼠甲醛性关节炎有明显抑制作用,可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兔局部皮肤炎症反应,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大青叶醇降物与颗粒剂对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及蛋清所致的大鼠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4]。

2 结果

应用大青叶水煎剂的患者比对照组的患者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低。

表1 干预后两组患者肺炎发生率比较

表2 两组不同住院天数比较

X296 P

3 讨论 长期卧床患者生理调节机能下降,抵抗力低下,咳嗽反射减弱,普遍起病隐匿,肺炎的常见症状如畏寒、高热、胸痛、咳嗽等临床症状表现不典型,极易被原发病掩盖,一些患者早期会出现心动过速,呼吸急促的症状,肺部炎症病变广泛时才出现如嗜睡、意识模糊、表情迟钝等[5],从而发生坠积性肺炎的比例大,其主要原因是肺活量受限,活动无耐力,咳嗽反射减弱,痰液粘稠不易咳出,痰液阻塞气道,针对这些因素,我们把150例长期卧床患者分组后进行对照实验,通过实验证明,大青叶水煎剂联合护理干预的应用,有效地降低了长期卧床患者坠积性肺炎的发生,是改善肺部功能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减少患者的身心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赵淑慧,潘秀贞.老年坠积性肺炎临床观察.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9):822.

[2] 张连同,邱世翠,吕俊华,王志强,邸大琳.大青叶体外抑菌作用研究[J].时珍国医国 药,2002,13(5):283-284.

[3] 刘云海,李清香,石玉梅.大青叶抗内毒素实验[J].中药材,1994,17(6):36-38.

长期卧床病人呼吸道护理范文第3篇

摘要 观察住院期间,长期卧床病人并发肺部感染的情况,并通过雾化吸入药物,同时配合抗生素、翻身、扣背、调整卧位等措施预防肺部感染。

关键词 雾化吸入;预防;肺部;感染

中图分类号 R5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75-2156(2009)04-0053-01

脊髓损伤、脑卒中、心功能不全、慢性消耗性疾病等长期卧床病人,由于长期卧床患者易出现体能大量消耗,咳嗽、咯痰无力,加之脑部疾患咳嗽反射减弱,则痰液不能及时排出,从而引起痰液阻塞呼吸道,引起坠积性肺炎、肺部感染、感染难愈等现象的发生。雾化吸入可使药物随深而慢的呼吸均匀地达到终末细支气管及肺泡,充分发挥稀释痰液的作用,使痰液及时排出,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有效地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常采用庆大霉素、a-糜蛋白酶加地塞米松进行雾化吸入,随着新药盐酸氨溴索的出现,加入雾化吸入液中具有较好的效果。我科使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预防长期卧床患者并发肺炎的发生的疗效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12月我科共收治长期卧床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20例,男15例,女5例,平均年龄60岁;对照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平均年龄62岁。2组年龄、性别、病情轻重等情况无多大差异。

1.2 方法 雾化吸入时将雾化器含嘴入放入患者口中含住,嘱其紧闭嘴唇,昏迷者由护士或陪护人员扶住,牙关紧闭者可用开口器打开口腔,让雾化蒸气随着呼吸缓慢吸入。对于症状较轻、咳嗽有力者采用半坐卧位。对年老体弱、病程长、咳嗽无力者采取侧卧位,并抬高床头,嘱患者进行深呼吸,使药物较多进入呼吸道的同时锻炼呼吸肌功能,利于排痰,提高疗效。雾化吸入时严格观察患者神志、呼吸、心率的变化,及时听诊双肺呼吸音,痰液较多、粘稠,阻塞气道时,可用吸痰器吸出痰液。雾化治疗后,及时翻身、拍背以及时排出痰液,疏通气道。按常规方法雾化吸入,2次/d,15分钟/次。2组使用同一型号超声雾化器。对照组采用庆大霉素8万单位,地塞米松5mg和A-糜蛋白酶4000U。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30mg。

1.3 评价标准 比较2组肺部感染发生率。符合以下3条标准中的1条即可诊断肺部感染:(1)患者发热、伴咳嗽、黄痰及肺部固定湿罗音;(2)患者深部咳痰进行细菌、真菌培养有致病菌分离出;(3)胸部x线或CT扫描证实肺部感染存在。

2 结果

40例患者有2例因严重脑水肿致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无效死亡,其余患者均无重大并发症,痊愈出院。各组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如下。观察组1例(5%),对照组20例4例(20%)。

3 讨论

老年人由于活动减少及机体抵抗力降低的影响,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易致肺部感染。主要原因有:(1)长期卧床活动减少,进食差而出现机体抵抗力低下。(2)有一部分患者存在意识障碍,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不能将痰液顺利排出体外。(3)脑部受损患者致植物神经调节紊乱,致使早期出现肺水肿、淤血,气管内淤积大量分泌物。(4)患者误吸易导致吸入性肺炎。肺部感染是长期卧床病人死亡并发症之一。超声雾化可使药液形成均匀的雾状,随呼吸进入终末支气管和肺泡,从而达到局部用药的目的,较全身用药更直接、快速、且无不适感。吸入时鼓励患者翻身、拍背,使已沉积的分泌物松动后及时排出。雾化吸人时具有用药量少、显效快的优点,同时减少不良反应。通过观察显示,观察组应用盐酸氨溴索进行雾化吸入可大大减少长期卧床患者肺炎的发生,效果理想。盐酸氨溴索具有促进粘液排出的作用,它可促进呼道内粘稠分泌物的排出及减少粘液的滞留,同时使痰中酸性粘多糖纤维断裂,降低痰粘稠度,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从而减轻咳嗽症状;可使黏膜表面纤毛活动断裂,助于小支气管内痰液的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盐酸氨溴索使呼吸道粘膜上的表面活性物质发挥正常的保护作用,使肺泡粘膜内的药物浓度升高,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氧化的抗炎作用,协同抗生素更好地起到防治肺部感染的作用。

长期卧床病人呼吸道护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护理;出院指导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是由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扩张、肥大,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心脏病[1]。肺心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久治不愈的肺结核、神经肌肉等都是引起肺心病的主要病因,具有病程长、易复发等特点,是危害人类健康、引起严重并发症并可导致死亡的常见疾病。在护理肺心病的过程中,有效护理和治疗可以提高预后和疗效。现将2009年4月以来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09年4月~2010年6月间我科收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122例,其中男86例,女36例;年龄43岁~81岁,平均年龄(62.6岁±5岁);病程4年~13年;均符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心肺功能:心功能代偿22例(18.03%),心功能不全Ⅰ级44例(36.07%),Ⅱ级50例(41.0%),Ⅲ级6例(4.92%)。

1.2 治疗方法 122例肺心病患者入院后,均有效控制感染,根据痰培养及药敏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严格按照药物半衰期给药。预防和控制心力衰竭,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控制心律失常,对症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6.72%,无效4例,占3.28%。

2 护理

2.1 病情观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病情重、变化快、并发症多,在住院过程中可出现各种病情变化,因此需密切观察。①卧床休息:心脏功能衰竭时应绝对卧床休息,呼吸困难者采用半卧位,昏迷病人采用侧卧位,并经常翻身更换卧位。②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心率的变化,预防肺源性休克、失血性休克的发生。呼吸:观察呼吸深浅、频率、节律的改变及缺氧症状,防止呼吸衰竭的发生。③观察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心律失常、肾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2.2 心理护理 慢性肺心病人由于病情的反复发作,重复多次的住院,工作能力的丧失,经济负担的加重,以及疾病本身对病人的损害,加之家属亦对患者的痛苦习以为常而关心不够,使患者更为痛苦,容易产生自卑、忧郁、焦虑、悲观绝望的情绪,甚至对康复失去信心,因此在护理病人的过程中,多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需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赢得患者的信赖,解除对疾病的忧虑和恐惧感,使他们能够主动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必须做好患者家属和单位的工作,以取得密切的配合,告诫患者家属其言行及情绪的好坏直影响患者的心理及治疗[2]。

2.3.1 环境 患者应卧床休息,取坐位或半坐卧位以减少机体耗氧量,有利于减轻呼吸因难和心肺负担。室内保持空气新鲜,定时开窗换气,使空气对流,使温度、湿度适宜;保持室内安静、整洁、舒适的环境,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有利于心肺功能的恢复。

2.3.2 保持呼吸道通畅 慢性肺心病患者其临床表现有慢性咳嗽、咳痰,痰液黏稠而不易咳出。因此,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缺氧、防止继发感染最简便有效的办法是促进排痰。应鼓励病人多喝水,协助其翻身拍背,有效指导其咳嗽,使痰液排出;如痰液黏稠可给予蒸气吸入或超声雾化吸入以湿化气道,使痰液稀释促进痰液排出;对神志不清、无力咳痰者,发现患者呼吸浅而快,紫绀加重,听诊痰鸣音明显时,应及时吸痰,吸痰管经口腔或鼻腔插入气管内吸引,必要时行气管术切开,以防止窒息。正确掌握吸痰方法,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2.3.3 氧疗护理 氧气吸入是治疗肺心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宣教工作,说明低流量吸氧的治疗意义,不可随意调节氧流量,保证氧疗的正常进行。以鼻管法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氧流量1 L/min~2 L/min,浓度25%~29%,持续给氧,保持吸氧通畅。待PaO2上升到8.0kPa(60mmHg)以上,PaCO2降到6.7kPa(50mmHg)以下可间歇吸氧数日,如PaO2不再下降,PaCO2不再上升,方可停止氧疗。氧疗过程中应该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发绀情况:①定时检测记录体温、脉搏、呼吸、心率、血压;②观察咳嗽、咳痰、发绀、神志改变;③防止氧中毒,避免各种诱发因素,注意保暖,防止呼吸道感染。

2.3.4 饮食护理 肺心病患者常因肺动脉高压引起右心功能不全,静脉郁血而导致水肿、消化功能降低,因此饮食配制尤为重要。合理饮食与营养是治疗疾病、促进康复的重要措施[3]。饮食方面应以食用易消化、富含蛋白质、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以保证营养的摄人,增加机体对感染的抵抗力。鼓励患者多饮水,以增加体内水分,避免呼吸道干燥及被液粘稠。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忌暴饮暴食,少量多餐,同时限制钠盐的摄入,宜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2.3.5 出院指导及健康教育 指导病人和家属掌握本病的有关知识和自我护理以及功能锻炼的方法,生活要有规律。深化健康教育内容,重视患者心理疏导教育工作[4]。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戒烟;②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保暖,感冒流行时少去公共场所[5]。③避免过度紧张及疲劳,适当锻炼,增强抵抗力;④按医嘱用药、吸氧,定期复查。⑤教会病人进行腹式呼吸、缩唇呼气等,以改善呼吸功能,延缓病情发展。叮嘱其定期门诊复查,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就诊。⑥加强营养;禁忌刺激性食物。

3 讨论

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肺心病并发肺性脑病,患者早期记忆力和判断力明显下降,护理过程中应有专人护理。合并消化道出血为晚期肺心病常见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应迅速建立通畅的气道,防止缺氧引起二氧化碳潴留。及时吸净患者的痰液和口腔内的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因吸痰可导致咳嗽反射,产生低氧血症,因此每次吸痰时间不应超过15S。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12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临床资料,采取心理护理、临床护理及出院指导等一系列有效的护理措施后,使患者树立了对生活及治疗的信心,均能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提高了临床疗效及好转率,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有效地延长了患者生存期。

参考文献

[1]叶任高.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04:1.

[2]姜淑霞,王凤霞.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8,5(8):142

[3]姜安丽,主编.新编护理学基础[M].第一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89.

长期卧床病人呼吸道护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老年病人肺部感染有效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272-01

1临床资料

本组38例住院病人,其中男性26例,女性12例,年龄最大的85岁,最小的62岁,平均75.6岁,病程最长35年,最短5年,其中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25例,合并肺心病13例。全部病例均为急性发作入院,经有效治疗,合并采取湿化呼吸道、定时翻身、叩击背部、有效排痰、合理、营养支持、心理与环境支持,以及康复疗法,38例病人中22例痊愈,16例好转。

2护理措施

2.1的护理。对慢性阻塞性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引起呼吸困难时,病人取端坐位,即病人坐于床沿,两腿下垂,两手扶床边;病情较重、呼吸困难明显、病人无力支撑身体者,采取前倾端位,其方法是患者坐于床上,两腿自然前伸或弯曲,身体前倾,在患者胸前两腿上方置一约30cm高度的跨床小桌,桌上放软枕,患者两臂放于软枕上,头枕于软枕中央,用靠背架使床头抬高,使背部有依靠。上述病人,当呼吸困难稍有缓解,可给病人半卧位,并协助病人经常变换(一般2-3h翻一次身),这样不仅可以预防压疮,而且有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引流。

对病情稳定、呼吸困难较轻的患者,宜采用右侧半卧位,因为半卧位可减轻腹内脏器对心、肺的压力。其方法是摇高床头或用靠背架支起床头30°-50°,床尾垫软枕,病人取右侧卧位,右手放于枕旁,左手自然放于胸前,右肩背部垫一软枕,使患者卧位舒适,全身放松,利于改善呼吸困难。此卧位宜与半坐卧位交替进行,以防局部皮肤受压过久而发生压疮。

2.2排痰的护理。

2.2.1湿化呼吸道。对于痰液粘稠不易咳出的患者,采用生理盐水20ml,加a糜蛋白酶400u、适量抗生素(根据医嘱)雾化吸入,每日1-2次[1]。以上药液经超声发生器薄膜的高频震荡,使液体成为细微雾滴,药液随病人吸气到达终末支气管及肺泡,起到抗菌消炎、湿化气道粘膜、减轻呼吸道粘膜水肿、稀化痰液、促进排痰的作用。

2.2.2定时翻身。在湿化痰液的同时,对长期卧床、久病体弱病人采取每2-3h翻身一次,翻身时,宜缓慢进行,同时配合拍背、咳痰,将病人逐步翻至所需。对神志不清的病人,翻身前先吸净口、鼻腔的分泌物,防止误吸引起吸入性肺炎、肺泡萎缩及肺不张的发生,保证痰液引流通畅。

2.2.3叩击背部(“拍”)。通过叩击震动病人背部,间接地使附着在肺泡周围及支气管壁的痰液松动脱落。拍背时面对病人随时观察面色、呼吸等状况。拍背方法:将五指并拢,掌指关节屈曲呈120度角,批腹与大小鱼际肌着落,利用腕关节用力。由下至上,自边缘到中央,有节律地叩拍病人背部,边拍边鼓励病人咳嗽。拍背的力量、频率以使痰液排出顺利,病人能承受为宜[2]。

2.2.4有效咳痰。经过上述3项措施,痰液大多已从肺泡周围进入气道,此时鼓励并指导病人进行有效的咳嗽排痰。对于神志清楚、尚能配合咳嗽的病人,应协助病人取舒适,指导病人先行5-6次深呼吸,后于吸气末保持张口状,连续咳嗽数次,使痰到咽部附近,再用力咳嗽,将痰排出;或病人取坐位,两腿上置一枕顶住腹部,使膈肌上升,咳嗽时身体前倾,头颈屈曲,张口咳嗽将痰液排出[3]。

对无力咳出痰液的病人用双手压迫病人的下胸部与上腹部,嘱病人用力咳嗽,以加强膈肌反弹的力量,排痰效果较好。

2.2.5吸痰。对于痰液较多、排痰困难和痰阻严重的患者给予安全有效的吸痰。其方法:选用合适的吸痰管适时吸痰。吸痰前后给病人吸氧,利用病人吸气时将导管插入气管内,左右轻轻转动,避免导管在气管内反复上下提插而损伤气道粘膜;每次吸痰不超过10s,最多连续不超过3次,以免加重呼吸困难;在吸痰管拔出时要连续施压,边吸边提,旋转吸引,禁止拔管时间断施压,以免造成吸痰无效[4]。

2.3营养支持。营养支持以减轻呼吸负荷及减少机体组织丢失蛋白为原则,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因为高碳水化合物会增加二氧化碳的产生量,使呼吸负荷加大。嘱病人在痰多、粘稠时,一定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鱼、肉,每天大便一次。

2.4康复锻炼。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及早实施康复疗法,如氧疗、呼吸功能及全身运动锻炼等。老年患者主要以呼吸功能锻炼为主,缩唇和胸、腹肌呼吸动作的配合是最常用的方法,患者先深吸气伴随腹肌放松,然后通过缩唇呼气,同时加强腹肌收缩以增加呼气量。锻炼的时间及次数,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2.5心理与环境支持。由于病程长,病人对治疗缺乏信心,对痰液引流存在恐惧心理。认为“湿、翻、拍、咳”只治标不治本,因而不愿意接受此措施,这势必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在采取以上措施前,耐心说服病人与家属,使其明白单靠抗生素治疗是不够的,需综合治疗与护理,才能收到显著效果。安静、舒适的环境有利于老年病人疾病的康复。每天对室内通风换气(15-20min),注意室温保持在20-22℃、湿度60-70%。

3小结

老年肺部感染病人的护理,主要是在护理人员的参与、家属的积极配合下,有针对性地确定护理目标、制定护理措施,帮助病人实现内外环境的平衡,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改善肺功能,稳定病情,提高生活质,最终达到降低死亡率,延长寿命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靳海荣,王领会.高龄肺癌患者术后院内肺部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2):674-675

[2]马念芳.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及临床护理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5):639-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