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自学辅导教学模式

自学辅导教学模式

自学辅导教学模式

自学辅导教学模式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自学能力;教学策略

一、分段指导,自学辅导相结合

“自学辅导”的教学模式,学生自学不能脱离教师的指导,应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进行有目的地自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学识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其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学生从开始到完成自学辅导教学模式大致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教师的引导下,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要求学生基本会阅读教材,能正确理解词义,并学习概括段意,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粗读、细读、精读”课文的初步要领;第二阶段,主要让学生适应自学辅导教学的方式方法,逐渐养成自学能力和习惯;第三阶段,在学生比较适应自学辅导教学模式的情形下,初步形成自学习惯的基础上,加强学习过程的独立性。

二、小组合作学习,体现自学辅导

根据小学生的学识水平的不同,可以进行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形式是小组讨论和交流,学习小组一般以4个人为宜。小组成员的组成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可以结合学生的不同类型进行组合,有利于他们克服缺点,发挥特长,同时还要照顾到不同阶段的学习任务,有利于他们的角色转换以及模仿训练,有利于学生潜能的激发和身心的发展。我校各班为了能具体适应小组合作学习,在安排座位上进行插花编排座位,前后座为一组,力争男女均衡,每组学识水平均衡,通过实验,取得的效果较好

三、先学后教,融入自学辅导

自学辅导教学模式范文第2篇

【关键词】:心理辅导综合模式;香港学校本位辅导模式;台湾教训辅“三合一”学校辅导模式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引言

中小学学校心理辅导于20世纪初在美国发展,后来由于职业生涯发展的推动,演进为心理辅导综合模式,逐渐应用于全美中小学校。香港地区借鉴国外发展模式,逐渐形成学校本位辅导模式。台湾地区结合当地学校训导特色,逐步发展为“教训辅”三合一的心理辅导模式。

2美国心理辅导综合模式

美国中小学心理辅导综合模式 (Comprehensive Guidance Model Program)是以人的发展为理论基础 Guidance Program Model)的一种综合性的学校心理辅导模式,该模式由Norman C. Gysbers教授等人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后经多次修改和完善,由于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而逐渐取代传统的心理辅导模式( Gysbers, N.C. & Henderson, P. 2001)。截止到20世纪末,就有超过一半的美国的中小学开始采用综合心理辅导模式来开展学校心理辅导活动。2003年,美国学校心理辅导者学会(ASCA)采用了“心理辅导综合模式”的概念,并将其确立为美国中小学开展心理辅导的主要模式( Gysbers, N. C., 2005)。

2.1心理辅导综合模式理论基础

“人的发展”的理念是综合辅导模式的理论基础,也可以被概括为生活生涯发展(Life Career 理论。生活生涯发展理论可以被定义 Development)为个体通过整合一生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所处的环境、以及发生的事件而实现的自我发展。具体来说,生活 是指个体全面成长的生 (life)命过程和发展的各个方面。生涯 指个体全 (career)部社会生活,其涵义有三层:一是与个体相关的各种社会角色,如学生、子女、工作者、公民和父母等;二是个体与与所处环境(家庭、学校和社区)的联系;三是个体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事件,如入学、就业、结婚、退休等。发展是指个体总处于一种变化的过程 (development)中。当把生活、生涯和发展三个相对的词依次连在一起就可以形成一个特殊的专有名词:生活生涯发展。与此同时,它的含义变得更加深刻,它不仅涉及人的毕生发展,还关注个体各自生活方式的特殊性。生活生涯发展是一个融合的概念,它的提出,对于更好地理解人的发展的理念及促

进人的发展大有裨益。

2.2心理辅导综合模式

2.2.1要素

内容要素明确了学生通过参与心理辅导综合模式将会掌握的三个领域内的能力,分别为:自我知识和人际交往技能,与生活角色、生活环境和生活事件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生活生涯规划的技能。自我知识和人际交往的技能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接纳自己和他人,更好地发展学生的人际交往技能。与生活角色、生活环境、生活事件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强调学生应该学会从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多个角度来更好地了解他们所处的世界。生活生涯规划的技能是为了使学生明白做出决定和制定计划是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从而使学生意识到制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2.2.2组织框架

心理辅导综合模式中组织 框架要素由两部分构成:结构要素和项目要素。结构要素主要包括通过实施该模式所要达到的目标、该模式在学校各项工作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以及实施该模式的前提假设与主要指导原则。项目要素主要包括:⑴辅导课程。辅导课程的对象涵

盖了中小学所有年级的学生,并根据综合模式内容要素中的能力要求进行课程设计。辅导课程主要通过两种策略来实施:一种是班级中的活动策略,另一种是学校范围内的活动策略。⑵个人规划。个人规划旨在通过家校的密切合作来分析、评估和监督学生的教育、职业和个人的计划和目标。⑶应答。主要是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诸如学习障碍、个性发展、同辈及家庭矛盾等问题,它更加突出服务的及时性。⑷系统支持主要通过下列活动来实施:心理辅导工作者就综合辅导模式进行相关的科研并促进综合模式的完善和发展;心理辅导工作者自身专业知识的更新;保持与社区间的良好关系;心理辅导工作者通过相关的社区拓展活动更好地去了解社区;心理辅导工作者与学校其他工作者一样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来确保学校各项工作平稳运行(佟月华. 2004)。

2.2.3资源

心理辅导综合模式的资源要素 包括:⑴人力资源要素。心理辅导综合模式的人力资源要素包括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者、学校教师、行政人员、学生家长、社区工作人员以及工商业从业人员。⑵财政资源要素。学校需要为综合模式所需的各种场地、设施及其他硬件设施做专门的财政预算及提供相应的财力上的支持。心理辅导中心将各种信息和资源都尽可能地汇集到一起,并且使学生更加容易接近,同时又能提供团体心理辅导、学生自我探索以及某些个性化服务。⑶政治资源要素。只有学校管理层或校董会充分重视心理辅导综合模式的地位和作用,心理辅导综合模式才能得到百分之百的采用和有效的实施,这样心理辅导综合模式的作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 Gysbers,N.C., 2000)。

3香港学校本位心理辅导模式

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香港地区的学校心理辅导方式由着重处理个别学生问题的补救性个案形式逐渐转向注重大多数学生问题的发展性及预防性的学校本位辅导方式。

3.1学校本位心理辅导模式定义

学校本位辅导方式,是指在校长的带领下及学校辅导教师的策划和协助下,,全校教职员工积极提供意见,参与讨论,对学生的问题达成共识,并制定一套学校认可的行为标准,通过系列的奖励,鼓励学生沿着积极的方向,改善自己的行为。其目标是:“以全校参与的方式,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通过一起制定的学生行为标准和推行程序,师生间更多正面接触,全体学生都得以受惠,学校也就成为一个更愉快、和谐的环境”。

3.2学校本位心理辅导模式性质

学校本位辅导方式是通过全校性的活动去推行,它着重发展性和预防性,不同于从前以处理个别学生问题为主的补救性个案工作。采取主动性的工作取向,注重预防问题的发生。

3.3学校本位心理辅导模式特色 原则 效果

自学辅导教学模式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心理辅导模式;临床心理学;411模式

0引言

在社会生活快速发展的当下,人们日益关注自己的日常生活质量、重视自身心理素质的健康状况“,心理健康”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4]。心理健康教育在经历了从“心理治疗”到“心理辅导”再到更具广泛意义的“心理辅导”阶段的流变后,已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高校大学生而言,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生理成熟和所处社会环境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以及自我心理意识等方面会出现各种的心理问题,从至今悬而未解的“朱令事件”,到当下轰动一时的复旦大学“黄洋投毒案”,不难发现关注大学生身心成长,发现早期心理问题,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发展非常重要。因此,本文拟就高校心理辅导的价值理念和特殊性,结合临床心理学侧重个体能力的测量和评估以及综合实践的特点,提出了临床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辅导的新型411模式[3]。

1临床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大学生心理辅导模式构建

1.1高校大学生心理辅导模式提出背景

目前,为防范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高校心理辅导工作已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离广大学生的需求还有相当的距离,存在着诸多问题:①师资专业性问题:当前从事学校心理辅导的教师大多对心理学辅导的基本知识缺乏必要的了解和掌握。②信息与技术缺乏问题:在心理辅导中往往缺乏必要的评估手段,并且许多修订的量表因不合国情而不能发挥其评价作用,不利于心理辅导的发展。③流于形式的问题:许多高校和教育工作者错误地认为素质教育、心理辅导仅是形式,最重要的还是应试教育。基于此部分高校虽展开了心理辅导的探索及试验,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目,配置了心理咨询室和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但是因为忽略教育工作者本身思维意识的变化及革新,最后导致对同学们的心理辅导教育停留在表面形式,和预定目标还有很大差距。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临床心理学的应用有其特殊意义[8]:首先,临床心理学注重对个体能力和特点的测量和评估,这种测量和评估通常是针对个人,其针对性使得收集的资料更加可靠;其次,临床心理工作者要综合来自临床实践和其他研究的知识,对某一个体进行评估和评测,在评估中会侧重着重了解一般性原则如何塑造和影响个人生活,以及如何进行治疗和干预;同时,临床心理学者在对心理困扰进行干预时更注重理论研究和系统评估结果的作用,而不直接关注治疗。基于临床心理学的特殊意义,本文在保密性原则、尊重与理解的原则、启发性原则、辅导中立原则、以学生为主原则、行动化原则等原则的基础之上,引入临床心理学理论,建立临床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辅导新模式。

1.2临床心理学视角下心理辅导模式主要内容

临床心理学视角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辅导模式[10],即在高校构建一个能基本涵盖全体学生,可以向学生展开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为学生提供适时的心理咨询帮助,可以维持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四层组织结构和一个教育体制、一个协会团队的运转机制,构成横纵交汇、彼此联系的交互式网络体系,搭建高校学生心理素质健康教育的4+1+1平台,继而达到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的合理化、系统化和正规化。依据此模式的内含,把它命名为心理辅导411模式,如图1所示。在图1中,411模式中的“4”是指各班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学生心理辅导义工,二级院系辅导员以及学生心理辅导中心,两个“1”各自指的是心理素质教育教研室以及学生心理社团[7]。1.2.1班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411平台中的首支力量即为班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他们处于最根本、最基层的一层,是由各个班级选出一名同学,即为一支心理素质保健力量。他们可以和同学们进行无距离无障碍的交流,可以最直接地体会学生的心理感受,明了同学们的心理症结,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和现实生活中产生的心理问题得到适时的解决,其首要职责见图2。班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是通过选派得出的,在经过成体系的课程培训后,形成了他们自身的独特优点:第一,心理辅导员自己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他们在自我认识、自我观念形成、自我价值观的树立等方面都有较明显的了解和成长,自我意识更加清晰,自我觉察力显著提高;第二,他们在同理心方面形成了较好的唤起和提升能力,很好地开拓了自己的情商,增强了感受他人心情,理解他人心理的能力;第三,他们把握了心理辅导的基础要领,可以为同学提供简易的心理辅导服务,可以组织领导心理活动的展开;第四,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培养了有效解决学生心理问题,调整学生心理情绪的能力;第五,他们对心理学怀有热爱的情怀,具有崇高的奉献精神,乐于帮助同学、服务同学;第六,他们会得到监督老师的定期专业指导,可以积极理清并化解自己遇到的问题,并且可以对自身资源进行及时的补充和有效的整合。1.2.2学生心理辅导义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411模式中的第二支力量即学生心理辅导义工,这支队伍由优异的学生志愿者组建而成,他们处在下能和学生沟通,中能帮助学生,上能和教师交流的桥梁位置。他们需要首先自发报名和通过院系推选,再经由测试及选拔,达到要求的学生需要参加全面系统的课程培训和联系,让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并实现一定的自我成长。和班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有区别的地方在于,他们的培训体系要加上关于任职学校心理辅导办公室义工所必要的知识、才能和工作能力,并对应地进行工作实践的练习项目,使其达到义工的要求水准,可以胜任义工工作。1.2.3二级院系辅导员高校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411模式中的第三支力量即为二级院系的辅导员老师,这也是相当重要的学生心理保健队伍。这支队伍起着承前启后,上下联系的重要作用,是学生心理保健队伍的主要力量,其主要工作职责见图3。这些辅导员常年工作在学生第一线,对学生心理非常了解和熟悉,相比班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和学生心理辅导义工,他们更加稳定,也更具权威性,比心理辅导中心更加熟知和明了学生的心理情况,工作起来更加具有直接性和针对性。辅导员老师必须参加学校定期开展的心理学常识、心理辅导方法、团体心理等内容的培训,一步步地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使他们更加重视维持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勉励和拥护他们使用心理学知识和技能化解学生遇到的各种现实性问题,率领和指引他们进行关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调查和研究,经由不断努力,讲辅导员老师塑造为一支熟练使用心理学原理化解学生心理问题,自发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尽力培育学生健康完善人格,推进学生素质综合发展的过硬队伍,就能牢固而持久地建立起学生心理保健的第三级平台,并能有效地发挥作用。1.2.4学生心理辅导中心大学生心理教育411模式中的最权威机构是大学生心理辅导中心,它同时也是维护高校学生的健康心理中的最后防线,这一机构从它的组织设置,人员和资源设备以及它的职能、业务内容、机构性质和工作范围等方面都接近专业化水平。培养专、兼职相结合的具备奉献意识的教师团队是学生心理辅导中心的责任和义务。通过设定一些具备一定专业水准及相关工作经验的教师岗位,开展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教育工作并通过发动各方力量来服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兼职教师要具备心理学或教育学的相关专业文凭或者是那些热衷于学生心理工作并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的人员。怀抱崇高的奉献精神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具备助人为乐良好品质及专注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人文理念也是这些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条件。1.2.5心理素质教育教研室心理素质教育教研室411模式中的第一个1。开展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是保证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它所承担的职能是任何工作都无法替代的,所体现出的教育效果也是任何活动无法比拟的。该机构的教师应该专兼职结合,具备工作热情,同时专业化水平高,阅历丰富,理论及实践能力强,能够广泛地联系学生都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它的主要职能是:对新生开展心理健康入门讲座;同时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开展多侧面、多角度的选修课;组织开展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课;组织专题团体心理和成长小组的训练;为学生培养朋辈心理辅导员、学生心理辅导义工以及二级院系的学生辅导员;为学生心理社团开展的心理活动提供支持;对学生进行心理调研和相关课题研究[5];备课;参加相关的培训、进修、访学以及学术研究活动;进行有关心理学的科普知识宣传和刊物编印工作等。最主要的是研究学生需要什么方面的教育,不同教育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了什么样的不同的作用,如何对心理素质教育课程进行改革并提高它的效果等。1.2.6学生心理社团学生心理社团是学生心理教育411模式中的第二个1。它是一个独特的工作平台,是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有利于建立“助人自助”的心理教育机制以及形成“共同成长”的良好氛围。通过为大学生心理社团的成长与壮大提供支持与帮助,引领和指导该社团的工作与活动,组织该社团多纬度地开展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活动,号召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心理社团中来,就会实现学生心理社团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的目标。它主要职能有:组织开展心理讲座或培训;举办心理方面的文艺活动;开展心理主题沙龙;组织相关训练营;举办心理主题读书会;开展心理影视剧的展播活动;定期出版有关心理健康的宣传栏;定期进行心理小测验服务类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心理训练;组织“心心相印”等交心畅谈活动;针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等组织相关的宣传协助工作等。

2临床心理学视角下心理辅导模式实施建议

建立从临床心理学角度出发的高校大学生心理辅导模式[6],应当首先从创设心理辅导中心开始,然后定期继续培训各院系辅导员作为中坚力量,系统培养班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和学生心理辅导义工,并且对于心理素质教育教研室和学生心理社团,要不断加强建设和监管。每个建设步骤都要对应有一个合理的规划和一个全面的培养部署,然后对照实际实施情况,再加以后续的补充和改进[2]。以下几个方面在推进和建设的进程中需要特别注意:

2.1以思路和方法为指引,构建新型辅导模式[1]

构建心理辅导新模式[1],首先要了解新模式的内涵与功能,构建的难度与关键,实施的步骤与方法,运行的机制与效果,硬件的建设与投入,信息的反馈与完善,管理的方法与评估等。要做到胸中有数,胸有成竹。只有思路清楚,方法科学,目标明确,新型模式的建设才能实现。

2.2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是新模式实施运行的必要条件

新型模式的建设和实施[9],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通过持久的创新才能达到成效。考虑到学生和老师的人员流动等情况,必须对新模式的机制进行长期不断的维护,特别要在内容更新,形式多样,机制完善,科学管理,人员培训,以及整合资源上提高重视和投入力度,只有这样,新模式的功能才能够实现持续提升,新机制的潜力才能被发掘出来,同时达到激发其网络活力的目标,推动它的发展及不断的改进,发挥新模式的力量,实现它的真正目标[2]。

2.3硬件建设与经费的投入是新辅导模式构建的基础成为无米之炊

要保证新模式的良好建设,发挥它的功能,实现它的作用,就必须解决好硬件建设和经费投入之间的问题。硬件、经费、人员和领导这四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缺一不可。

2.4心理队伍的建设和完善是新辅导模式构建的核心

队伍建设是新模式的开展过程中的核心问题。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队伍就会出现涣散的问题;相应的培训教育的缺乏,就会使人员变得软弱平庸。因此,通过加强队伍的建设来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时新模式开展的重要保证;合理运用激励原理可以实现激发人员的敬业与奉献精神的目标;通过集思广益来激发人员的智慧和灵感;相互间的支持是优秀团队必备的理念,通过这些途径才能保持新型心理教育模式的青春与活力,以及保证新机制的顺利实施和效能的实现。

2.5注重课题研究,以科研促进新辅导模式

[1]的完善和创新以工作带动科研,并通过科研来推动工作,不断提高新模式运行的质量水准,是该模式的建设和实施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只有不断地对大学生心理进行样本和个案研究、以及加强在大学生心理方面的发展规律及相应的辅导技能和治疗手段的研究总结、并开展有关团体心理训练形式和内容的研究、课程效果的研究与评估等,才能不断提高高校心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新模式运行的水平和成效。

【参考文献】

自学辅导教学模式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模式;构建

一、构建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一)理论依据——协同学(synergetic)原理

1.协同学简介

协同学亦称协同论或协和学,是一门研究系统中各个子系统之间在相互协同作用下,系统从无序向有序转变的科学。它于20世纪70年代由德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哈肯教授(h.haken)所创立,是一门新兴的、影响最大的、普适性最强的横断学科之一。1973年,“协同”概念提出,1977年,协同学理论体系形成。该理论的产生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法兰克福汇报》曾评论:“哈肯创立的协同学不仅是可以应用于许多方面的一种物理理论,它也是对整个世界进行观察的一种新方法。”协同论为人们认识事物、处理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成了哲学的一种新思维。

2.协同学基本观点

协同理论研究的是开放系统在外部一定条件的作用下,其内部各要素、各子系统之间,如何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而形成协同效应,自组织(指事物或一组变量从无联系的状态进入到有联系的状态的过程)成为一个协同系统的过程。其基本观点如下:

(1)协同学的核心——“协同效应”

是指在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当外界控制参量达到一定的阈值时,要素之间互相联系,相互关联代替其相对独立,相互竞争占据主导地位,从而表现出协调、合作,其整体效应增强,系统从无序状态走向有序状态,即“协同导致有序”,有序是协同的产物。它认为,系统形成协同运动的关键条件是系统内各子系统间的有机联系、协作和配合。如系统中各要素彼此独立、互不相干,那就不会形成任何有序结构。

“非线性”是说,系统的行为并不是其子系统行为的叠加,而是由各个子系统相互调节和组织来决定的。从中可以看出,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不同的结构可以产生不同的功能。另外,在一个由各子系统协同作用而组成的复杂系统中,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不仅是各子系统的功能之和,还包括各子系统相互联系形成有序结构而产生的功能。

(2)协同学的硬核——“自组织”

“协同”思想揭示了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机制与规律,提出了自组织的理论。所谓自组织就是系统在一定外界条件下(控制参量),当其达到某一临界值时,系统中子系统间的关系,便能克服独立运动而自发产生协同的现象。也就是说,自组织是系统有序化的内在根据,系统的协同效应是由自组织来实现的。

需注意的是,自组织不是以各个子系统受到强制或损害为代价的。例如一群工人,他们不是在外部命令的条件下(如在工长的统一指挥下)工作,而是靠某种相互默契,工人们就能协同合作、各司其职来生产产品,这样的过程就是自组织。否则,就是一个他组织。一般来说,一个系统的自组织性越强,系统的整体功能就越能达到最佳状态。

(二)现实依据——各种辅导模式的局限性

心理辅导按其服务对象和目标来划分,可分为三种模式:障碍性心理辅导、适应性心理辅导、发展性心理辅导。三种模式各有特点,具体见下表:

从表中各项比较中可以看到:每一种心理辅导模式都有自身的局限性,不可能普遍适用。现实中,心理辅导模式的单一化已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复杂化和心理需求的多元化产生了尖锐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就要把这三种心理辅导模式加以协同,以形成一种优势互补、能发挥最大效能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二、构建的主要内容

根据协同学的基本思想,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模式,就是要把高校中各种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进行有机的联系和整合,使之从无序走向有序,以形成一个能最大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效力的系统。具体来说,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模式,需要其各个子系统间的有机联系、协作和配合,即在辅导模式、工作队伍、教育力量、实施途径和辅导形式等方面的协同。

1.辅导模式的协同

从上述对障碍性、适应性、发展性三种心理辅导模式的比较,我们知道,每一种模式都有其局限性,单一模式显然不能满足大学生心理需求的多层次性,客观现实需要我们对这三种模式加以整合与协同。在对三种模式的整合和协同过程中,我们并不是对它们进行简单的拼凑或叠加,而是要分清主次,进行有序排列和组合。

我们知道,教育对于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具有强大的发展功能,教育为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发展性是教育的本质特征之一。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著名的教育家赞科夫也提出,学校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坚持不懈地在全体学生包括差生的发展上下工夫。从中可以看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性是教育的基本功能和本质特征。另外,从对众多大学生的心理调查资料来看,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一般占总数的17%左右。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心理正常发展的学生。可见,在障碍性、适应性和发展性三种心理辅导模式中,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因其更符合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更符合大学生现实的心理问题而必将成为我国高校心理辅导的基本模式。因此,在三种心理辅导模式中应以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为主,障碍性和适应性心理辅导模式为辅。只有这样,三种辅导模式才能优势互补,发挥出最大功能。

2.工作队伍的协同

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主要由三支力量构成,即医务工作者、心理学工作者和德育工作者,他们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力量和中坚力量。他们既有自身的优势与特长,又不可避免地具有局限与不足。因此,需要三支力量有效配合,优势互补,相互学习,相互融合,从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队伍。具体来说,一要加强理论学习。在国外,心理咨询师需要接受长时间的专业训练,一般都有哲学或教育学、医学、心理学博士学位。二要进行实践操作。心理咨询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科学。在国外,心理咨询师在其可以独立开业以前,一般都有很长的一段由导师督导下的临床实践经历,并有严格的资格认证过程。三要以科研为指导。在教育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要进行科学研究。为开拓视野,增强科研能力,可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及相关的学术活动。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队伍,除由这三支力量组成外,还需要有其他人员如学校管理人员、各科教学人员、学生等的支持和配合,人人有责,人人参与。如学校管理人员通过制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计划,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人员,协助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或课外活动等工作,确保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常、有序进行;各 科教学人员则通过本学科所蕴涵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结合具体教学活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而学生作为受教育者,通过学校教育获得心理卫生知识,掌握心理调节技能,发展自身心理素质。所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协同不仅是三支力量内部的有效配合,同时也是全校师生的相互支持与通力合作。

3.教育力量的协同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力量从学校内部来看,是以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为核心的全员参与(上文已论述)。而从学校外部来看,则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力量的协同,构建起以学校为主导、家庭和社会(社区)共同努力的整体教育网络。

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地位。首先,学校拥有良好的育人环境,有严密的组织领导体系,有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有一定数量接受教育的学生,有一定的场所、资金和设备等。这就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组织、师资、人员、场地与资金保障。其次,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有组织、有系统、有目的和有计划的,而不是零散的、片面的、非系统的、不完整的。再次,它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安排、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最后,学校教育面向所有学生,并以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己任。因此,毫无疑问,学校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教育这支主力应与家庭、社会联手,取得它们的支持和帮助。因为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都与家庭和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专家认为,许多学生的心理问题是“植根于家庭,显现于学校,加重于社会”。如父母离异、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等因素,都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冲击,极易引起心理问题。因此,家庭和社会应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支持环境。

社会各种传媒要向学生宣传心理卫生知识,限制一些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娱乐场所,杜绝各种不良书籍和音像资料对学生的侵害。每个社区设学生心理健康关心委员会,举办短期培训班,向家长普及心理学、教育学知识,提高家长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从而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仅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应突破校园界限,与家庭和社会紧密结合,形成以学校为中心,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系统。

4.实施途径的协同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课堂教学、学科渗透、课外活动和环境熏陶等。它们在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起主导作用,而其他途径通过渗透,起辅助作用。各种途径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是实施教育的主渠道。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实现自身目标,就必须借助教学这一中心途径。通过课堂教学向广大学生系统地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适方法,这是任何形式的教育也取代不了的。因此,需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到学校教学体系之中,排入课表,并依据不同的年级层次开展相应的课堂教学活动。为使心理健康教育朝规范化、课程化方向发展,需要构建由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组成的全新的课程体系。它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线,并与其他课程和各类教学活动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形成协同效应。

除课堂教学外,学科渗透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另一有效途径。这不仅因为学科课程本身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和学科教学本身在学校教育中的独特地位,也因为各科教学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教师一方面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来设计教学,另一方面则要深挖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结合学科教学任务来融会和体现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心理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它打破了课堂教学在时间、空间和形式上的局限性,使学生更易接受,并能积极参与,也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可通过课外活动来实施。其活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有以下一些做法:建立学生心理健康俱乐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举办心理素质教育训练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竞赛活动等。在活动中,学生学会了交往、合作、做人、处事,增强了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了心理素质。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通过校园环境进行。校园里干净整洁、优雅美观的物质环境,积极向上、不断追求的文化环境以及充满关爱、平等和谐的人际环境,将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积极作用。

5.辅导形式的协同

目前,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个别辅导形式开展,团体辅导并不普遍。个别辅导主要着眼于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通过咨询员的咨询和治疗,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个别辅导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障碍性、适应性心理辅导模式向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的转变,团体辅导逐渐被各高校重视和应用。团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比,在受欢迎度、辅导效率、成效等方面都更胜一筹。这是因为:第一,团体辅导符合学生心理特征。青年大学生喜合群、爱模仿,易受团体成员影响,从众心强。因此,团体辅导深受学生欢迎,成效显著。第二,团体辅导提供了一种特定的社会生活机会,学生可以借助团体本身的影响力来学习某种生活经验或改变某种不良行为,并获得集体生活经验。第三,团体辅导能够有效解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不足这一瓶颈问题。第四,团体辅导具有集体性和组织性的特征,可以大大提高辅导的效率。可以预见,团体辅导由于其自身的诸多优势,必将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基本和最常用的形式。在欧美各国,大力倡导小组辅导,美国中学的高中就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辅导。

当然,团体辅导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重视团体辅导并不意味着放弃个别辅导。由于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各有利弊,所以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要各取所长,优势互补。

总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模式的构建,需要上述各要素之间克服独立运动,相互协调,优势互补,从而产生协同效应,以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合力,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大功能。

三、构建应注意的问题

1.谨防简单化倾向

协同学认为,复杂系统是由其内部的各要素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而形成协同效应的。这里的“非线性”意味着协同并不是各种要素的简单相加。因此,我们在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模式的过程中,要防止简单化的倾向。也就是说,我们并不是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模式、人员、力量、途径和形式加以简单相加,就能产生出一个有序的、能发挥最大效力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而是需要我们克服各要素间的相对独立和相互竞争状态,让它们产生相互关联、相互配合,才可能形成一个和谐、有序的系统。

2.重视系统的有序组合

自学辅导教学模式范文第5篇

关键词:嵌入式 辅导员工作模式 探索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16号文件)指出了辅导员在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角色和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然而,高校辅导员是一份工作对象特殊、工作内容复杂、工作时间长、工作价值无限的岗位。如何使辅导员真正成为学生的服务者、实施者、引导者和表率者,是每一名学生工作者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是高校管理者不断探索和思考的问题。对学生的管理应双重并举,集“传道、授业、解惑”于一身,方能收到最佳教育效果。因此,辅导员与专业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对其工作成效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所在高职院校的一系部大胆探索与专业相结合的嵌入式辅导员工作模式,积累了一些经验。

1 嵌入式工作模式的含义

与专业相结合的嵌入式工作模式的涵义包括:①辅导员熟知所带学生的专业方向、专业需求,了解其专业背景和就业前景,可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等;②辅导员的工作与专业课教学、课程实习等融为一体,形成互助互补状态;③专业教师了解辅导员工作内容,不逃避和回避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辅助管理;④辅导员参与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的组织和管理等工作但又不失辅导员的主要角色。笔者所在的院校为深圳一所高职院校,在进行嵌入式工作模式探索的过程中,除具有以上涵义外,依据其学院和系部特点,要求辅导员对1-2个专业学生进行承包,便于更深入走进专业,发挥嵌入式工作模式的意义。

2 嵌入式工作模式的意义

与专业相结合的嵌入式辅导员工作模式让高职院校学生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意义,同时,有利于推动高职院校人才的教育和培养:

2.1 结合专业教育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效果更明显

2.1.1 学生管理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学生管理工作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使辅导员更加了解学生专业方面的基本情况、基本知识。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学生思想、行为等方面的问题能够及时反馈给辅导员,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使教学与教育相互融合,使学生管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我们通过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学生一起参与专业认知,加强了辅导员对学生专业认识的指导力度;辅导员结合学生的专业学习要求,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辅导员通过对学生所学专业背景和市场需求的指导,增加了学生对辅导员的认可,有利于辅导员进一步开展思想教育,也有利于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水平和实际效果。

2.1.2 辅导员走进课堂和实训室,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教育管理更具说服力

辅导员如果能够走进课堂和实训室,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不仅可以在进行学生管理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还能够更大程度的走到学生当中,让学生和辅导员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的亲密无间。通过这种方式辅导员还能够意识到学习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开始积极主动的向专业教师学习。经过不断的努力学习之后,辅导员不仅可以使自身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让自身的知识面更宽了,还可以和学生们有更多的交流机会,有更多的交流话题,从而使辅导员工作体现出专业化,教育管理更有说服力。

2.1.3 辅导员在学生社会实践和就业方面更具指导性

辅导员参与了专业的学习和教学设计的制订,对专业的培养方向和就业市场有了充分的了解,也对本专业就业形势的把握更加准确。辅导员只有掌握了这些信息,才能够根据自身掌握的信息帮助学生在校期间形成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让每个学生在毕业的时候都基本具备企业需要人才的基本素养。另外,辅导员走进课堂和实训室,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全面提高个人素质的思想,从而抓好学风班风建设,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2.1.4 充分发挥了辅导员心理疏导功能,心理指导工作更具有成效

大学生入学后普遍进入角色转换、学习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这也往往是大学生的迷茫期。大部分大学生入学后不能顺利进行角色转换,同时,缺乏学习目标、缺乏学习意识和自我管理意识,入学后的时间、精力处于荒废和散乱之中,学习上动力不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业问题而导致的心理问题很普遍。如果大学生在这一时期得不到相应的指导,很有可能产生心理压力,严重的导致心理问题。辅导员与专业相结合的工作模式使其了解大学生的专业学习重点和方式,便于适时对大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和指导,帮助大学生解除心理困惑,走出迷茫期,树立自信,解决心理问题。

2.1.5 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育人作用,减轻了学生工作管理人员的压力

随着高校扩招,辅导员的管理学生数成倍增加,事务种类日益繁多,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力度不足,容易偏离辅导员工作本源。这就要求我们结合时代特点,分析当前形势,努力营造全员育人的大氛围。辅导员嵌入专业,与专业相结合的工作模式使辅导员的工作对专业教师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专业教师能够充分理解大学生思想教育与学业教育的关系,逐渐主动参加到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从而真正实现了教导合一,全员育人的良好局面。

2.2 对学业教育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教师只管上课,辅导员只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各项活动,基本是互不相交的两条线,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存在“两张皮”现象。思想教育与学业教育虽互不冲突,却很少相互促进和相互加强。教育和教学缺少必要的沟通与融合,就会导致管理工作存在着片面性、盲目性,甚至漏洞、盲区和空白点。采取与专业相结合的嵌入式辅导员工作模式,将有利于教学的开展。

2.2.1 有利于教学工作有效开展。教学工作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须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学质量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就业质量。在教学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任课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时间少,导致教学效果等存在一系列问题。辅导员走进专业教研室在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辅导员把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传达给任课教师,任课教师以此来调整授课方式、讲课进度、授课内容等;辅导员把任课教师的要求转达给学生,要求学生认真听讲,积极配合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增进了认课教师和学生学习以外的交流。

2.2.2 提高了教师教学的针对性。专业教师通过与辅导员的日常交流,随时了解班级每个学生的情况。此外,由于学生工作管理人员每日要与学生打交道,学生有事找辅导员,同时也就进了教研室,以此拉近学生与任课教师的距离,教师可以方便的了解教学效果的第一手资料,从而根据不同的特点和要求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辅导员掌握着学习有困难学生的详细情况,可以及时传达给任课教师,使任课教师重点对此类学生给予学业帮扶。

3 存在的问题

本系在与专业相结合的嵌入式辅导员工作模式的尝试中发现,这种新的尝试在学生管理、专业教学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此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解决方法。诸如,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每天要与一定数量的学生通过个别谈心、小范围集中开会的方式打交道,这就要求辅导员只能把工作带进专业教研室,而不能深入到教研室开展工作,这是否会影响辅导员与专业的融合程度?其次,针对学业有困难学生的帮扶,该如何充分调动任课教师和辅导员双方的积极性,对此类学生进行帮扶?

参考文献:

[1]杨彦勤,辛全才,赵延风.高校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紧密相结合的探索与实践[J].文教资料,2006年12月中旬刊:29-30.